发展和财政局工作计划(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7 11:22:49 作者:琉璃

在工作中,编写一份详细而实用的工作计划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达成目标至关重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年发展和财政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立足部门职能,统筹新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围绕《光明新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密切跟踪新区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定期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及时向党工委、管委会汇报经济运行情况。细化分解产值、固投等主要指标任务,狠抓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确保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0.12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4.49亿元,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1.89亿元,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371.56亿元,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1亿元,增长9.0%;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全口径税收收入126.67亿元,增长1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75亿元,同口径增长12.1%。

(二)谋战略出思路,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对标新时代新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大机遇。一是本着实事求是又适当高标定位的原则,超前谋划新区未来10-15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努力在建设先进制造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宜居宜业先行示范区走在最前列;二是全面总结新区2020年以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情况,圆满通过国家发改委年度评估考核和中期评估现场考评。11月,胡汝林副主任应邀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新型城镇化论坛上发言,介绍推广“深圳经验”和“光明模式”;三是开展《光明新区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的定位与策略路径研究》《光明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化深莞协同创新发展策略研究》等多个重大课题调研,积极谋划新区发展新思路;四是聚焦发展短板,组织编制《光明新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光明新区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个政策文件。

(三)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夯实城市发展根基。深入实施项目引领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建设、大提升。一是全面统筹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细化任务分工,组织集中开工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约699亿元,年度投资71亿元,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政府投资管理,2020年新区安排政府投资规模50亿元,较2020年30亿元增长67%,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牵头开展市投区建竣工项目双算工作;三是积极推动社会投资项目落地,完成科陆智慧能源产业园、国信通通讯科技大厦、海吉星三个重点产业项目的遴选工作,协调推动深圳外环高速公路等加快建设进度;四是统筹推进光明新区停车设施建设,起草编制《光明新区综合公园新改扩建项目工程咨询阶段成果编报指引》,为新区综合公园建设、停车位配备等方面提供审核标准和依据。

(四)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增强服务和保障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全面增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一是按照高标准、快发展要求,优化预算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城市品质提升、交通大会战、安全生产、民生大福祉和山水大文章项目,全力支持城市发展空间支出;二是制定并印发《光明新区部门预算执行考核办法》,完善预算执行考核机制,通过提前统筹、强化执行进度宏观调控、年度预算中期调整、月度通报等多项措施,确保财政预算有效执行;三是提前谋划2020年预算编制工作,在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经济分类试编的基础上,建立预算项目三级申报体系,每项支出按照工作内容和实际用途细化至最底级;四是对照新区未来发展定位,首次编制《光明新区中期财政规划》,科学测算、规划中长期财政保障能力,合理区分刚性支出、可变支出以及项目资金总需求和分年度需求,探索建立财政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五)强化财政内部监督,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坚持以规范的流程设计、完善的岗责体系、健全的机制配套和有效的绩效考核,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强化办事处财政资金管理,所有支出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二是印发《光明新区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关于2020年光明新区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等事项的通知》,重点解决以往“买人买事”不分、履约管理松散、绩效评价缺失等问题,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三是先后完成54家行政事业单位2020年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及新区财政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拟订工作,指导各单位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四是严格落实财政监管,先后开展了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及违规发放津补贴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检查、市“孔雀计划”资金企业检查以及新区代理记账机构检查等工作,完成国土分成收支审计、2020年固定资产决算,委托市财政委进行国库现金管理,实现国库现金保值增值;五是选取新区教育费附加、社康维持及经发资金等专项资金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深入推进新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六)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创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积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一是紧紧围绕年度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印发《光明新区2020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各项节能措施,2020年度区级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现从垫底到全市排名第二的大跨越;二是印发《光明新区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0年)》《光明新区促进产业发展2020年度实施方案》,推动抓好产业空间拓展、旧工业区改造、招商选资、产业新动能培育引进等工作;三是圆满完成国家发改委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中期评估现场核查工作,12个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中,6个项目已实施完成、累计完成投资7.83亿元,占2020年前需完成总投资的91.82%;23个自主实施项目中,累计完成投资36.07亿元,占2020年前需完成总投资的61.17%;四是出台《光明新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规模10亿元的母基金,推动红土光明基金落地,制定科技金融发展政策,加大金融风险排查力度,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落实光明新区国企分类改革发展方案及相关组建实施方案,加快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转变。一是积极推动光明集团与华侨城集团全面合作,以光明小镇建设为契机,带动新区文化旅游及其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二是按照“科学定位、资源集中、分类管理、市场化运作”原则,整合新区城投公司、经发公司、原公明及光明办事处辖属8家企业,以及公明、光明公路站,组建光明新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国企百亿资产的突破;三是围绕权责关系、结构调整、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等领域,修订完善新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1+6”系列制度,采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的方式,实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四是修订《光明新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扩大资产管理概念,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处置方式及审批权限等内容予以明确规范,按照市财委统一部署开展新区政府物业及场地清理工作。

(八)规范社区企业运营,推动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创新监管模式,引导和鼓励集体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一是按照“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扶持”的思路,先后印发《社区集体企业集体用地合作开发交易程序》《光明新区社区集体公司物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等规范性文件,规范社区集体经济的资金资产资源交易行为;二是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光明新区股份合作公司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光明新区股份合作公司换届选举工作指引》,加快社区股份公司换届选举;三是落实股份合作公司综合监管系统建设运用整改工作,制定《股份合作公司综合监管系统建设运用整改工作方案》,完善银企互联功能和实时预警,强化对社区集体经济监管;四是积极协调调处李松蓢社区股份公司管理信访问题,坚持每周走访办事处和社区,积极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在十九大特别防护期内,指派专人每日与李松蓢社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联系,及时掌握信访动态;五是开展“三资”清查,完善“三资”台账,推动“三资”交易进平台工作,全年在三资交易平台上成功交易项目168宗,总金额14.15亿元。

(九)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统计调查工作有序开展。全面落实各项统计调查规章制度,实事求是,坚持用数据说话,为发展服务。一是狠抓各项数据统计工作,加强数据采集、整理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动态监测分析机制,做好区域生产总值、工业、投资、房地产等主要经济指标监测;二是做好统计服务工作,圆满完成各专业报表上报工作,整理发布《2020年统计公报》《统计月报》《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季报》,撰写专题报告,让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更加快捷便利地分享统计数据和信息;三是走访华星光电、诚威等4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企业调研服务工作,跟踪落实科陆、迈瑞等企业在光明新区产值纳统进展情况,为新区经济持续发展献力;四是深入基层一线,高标准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劳动工资统计、一体化住户调查新周期样本轮换、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规下工业抽样等多项统计调查工作;五是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印制并发放《统计法》等宣传资料6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50多条,“双随机”执法检查20余次,核查企业71家,推进依法依规统计。

此外,我局在其他职能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收发文12268份(其中收文8871分,发文3397份),举办会议1296场;完成《光明信息》等党政刊物信息积分2114分(年度积分任务1260分),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业务7716宗,办理入户指标卡3201个,农转非卡801个;评审政府投资项目81个,申报总投资191.14亿元,审核后总投资164.97亿元,节省政府投资26.17亿元;批复项目建议书96份,可行性研究报告18份,初步设计及概算106份,资金申请报告26份;受理11所民办中小学的调价申请;接收45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并按规定对1个需专门开展审查的项目出具节能审查意见;完成国库支付点击231680笔,核拨资金163.69亿元;完成涉案物品价格认定650宗,认定标的金额710万余元。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各项工作面临的挑战:一是新区的规划定位需进一步优化。随着我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的实施,新区未来发展定位、中心区打造、产业集聚发展等问题需要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统筹考虑;二是城市功能仍有待完善。作为原特区外地区,新区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标准较低,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三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从特区一体化指标来看,新区的千人学位数、人均公共文体设施等指标与全市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财政局工作计划

20xx年,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xx市财政局业务工作要求,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统筹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支持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和重点领域改革;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规范财政行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坚持供需两侧发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一是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各项资金,优先保障全市性重大工程和重点民生项目,努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三是抓住中央全额负担出口退税增量的重要契机,全面落实促进外贸发展各项财政政策措施;通过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扶持措施,积极支持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四是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出台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企业应急扶持基金,强化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功能,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在提升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推动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和结构优化、导向明确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一是完善“全口径”管理的政府预算体系,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同步编制。二是推进“三公”经费和预算公开。20xx年起,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和单位,均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三是建立项目滚动安排机制。20xx年起,各部门专项支出要编制三年规划,实行财政资金分年度滚动安排,提高预算统筹能力。四是加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落实《xx市预算绩效管理条例》要求,市级直接承担的支出,除对人对物有明确补助标准的外,纳入预算绩效评审范围,评审结果作为下一步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真正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五是完善重点区位、工业基地等预算体制。按照财政财务规范化管理要求,完善重点区位、工业基地等预算体制,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及公务卡等制度落实,分清财务职责,堵塞管理漏洞。

20xx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目标为91.7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6%。为确保收入目标完成,一要及时分解落实收入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收入考核。结合以往乡镇收入实际,以20xx年国地税完成的工商税收数为基数,按16%的增幅下达各镇确保任务目标,按增长21%的标准下达力争任务目标。同时,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对接,及时通报情况、分析问题、落实措施、抓好整改,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二要加大综合治税力度,确保税收应收尽收。要加强与上级财源管理部门的对接,充分发挥综合治税这一平台作用,凝聚工作合力。结合《xx市税收征收协助条例》的贯彻落实,将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纳入对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进一步明确国土、房产、城建、公安等涉税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综合治税内部相互制约机制,实现涉税信息互通共享,完善协税护税奖惩机制,增强协税护税工作主动性。三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进一步夯实财源建设基础。在中央清理税收优惠政策的新形势下,探索建立合理的政策扶持体系,在继续根据企业对当地税收贡献情况安排扶持资金的同时,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的挂钩指标兑现资金,通过股权债权、投资基金、配置资产、项目扶持等方式兑现,逐步减少对企业直接无偿补助;继续完善政府性资金存放与金融业贡献挂钩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的信贷投放;努力筹措资金,落实财税减收免收优惠政策,优化经济环境,聚力助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为地方增收奠定坚实的财源基础。

努力探索融资新模式,全力筹措和调度资金,扎实推进蓝色硅谷核心区、汽车产业新城、国际商贸城、创智新区、即墨古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打造产城融合的功能区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以国资运营中心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提高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质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监管,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积极化解和规避财政风险,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抓好ppp模式推广工作,按照规范流程开展项目建设和运营,引导各建设单位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融资、建设和经营,力争尽快形成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可复制、可推广的ppp项目实施范例,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

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在保持行政成本基本稳定的同时,支出向基本民生保障和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倾斜。一是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xx]62号文件全面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对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财税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清理规范,逐步改变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投入方式。二是强化预算约束。预算经人大批准后,非经法定程序不能调整,预算未安排事项原则上不能支出,年度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预备费解决外,一般不出台新增当年支出的政策。三是对各项重点支出据实安排、优先保障,不再采取先确定支出总额再安排项目的办法。四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财政资金综合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直接支付资金所占比例,扩大公务卡消费结算范围,逐步压缩公务性支出使用现金的空间,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五是严格执行上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按照我市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双基双民”工作是今年全市工作的重点。贯彻落实“双基双民”任务目标,要按照五个更加注重要求,按照财政部门的职责分工,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围绕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抓好落实,使“双基双民”工作成为新的常态化工作,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全市发展大局。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确保公共财政用于“双基双民”工程的资金逐年增加,促进民生投入稳定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二是加大对民生领域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突出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努力提高各类民生投入的实际效果。三是加大财政预算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通过加强财政系统的自身建设,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一是切实抓好学习培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全方位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干部职工学习新理论、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为更好地执行各项政策和制度规定奠定基础,形成改革合力、推动工作落实。要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健全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升基层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二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要在行政权力梳理和建立流程图的基础上,强化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审核、政府采购监管、公共资源转让等重点领域的行政权力制约,实施定岗定责、细化风险、控制节点、加强监督、强化问责,有效防范各类业务和廉政风险。三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落到实处。各科室单位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四要积极倡导“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创先争优精神和工作理念,增强创新意识。要对照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找差距,明确方向求突破,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强化工作创新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大家创新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加强过程控制,实施跟踪监控,集中力量加以推进,推动财政重点工作重点突破。

20xx年,财政发展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全局上下要继续凝心聚力,团结一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努力为争当全省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向全国县域百强前列迈进、加快建设开放型现代化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财政局工作计划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发展的谋划之年,xx区财政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区委四届九次全会各项部署,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继续为实现“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战略目标发挥顶层引领作用。

综合考虑我区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坚持收支平衡、精打细算、严控三公、优化结构、保障重点,按照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原则,结合“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财政收支增长目标,落实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20xx年xx区财政收支指标拟安排如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6亿元,增长7.5%左右,加中央及市级返还及补助30.9亿元,上年专项结转15.9亿元,调入政府性基金结余9.93亿元,市级提前告知20xx年一般性转移支付3.5亿元,提前告知20xx年专项转移支付8.83亿元,减上解市级支出0.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财力187.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0.95亿元,加上年专项结转19.26亿元,减调出资金9.93亿元,市级提前告知20xx年专项转移支付2.01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2.2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58亿元,上年结转0.4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1亿元。

着眼于以上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对20xx年全区工作的统筹部署,我们确立了20xx年财政工作的整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顺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征”,按照“四个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加强财政收入综合管理,按照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原则,既要考虑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又要慎重对待面临的风险因素,努力化解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保基本、保运转、保重点”的资金保障顺序安排支出,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突出民生优先,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1.大力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制度,修订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补助办法,创新公共交通补贴政策,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财政资金重点用于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上,支持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贯彻落实xx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降低pm2.5浓度为重点,全面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加大对环境的监测及保护,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构建和谐宜居新顺义。

2.公平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健全公共服务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对卫生、社会保障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医疗、食品药品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加大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社会保障投入的可持续性。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回迁房安置,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使之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公共财政的整体效能。落实镇级(街道)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同时加强镇级(街道)国库集中支付监控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深化区镇、经济功能区和街道试点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为协同提高行政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条件。

(一)稳固税源建设,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要全面加强财政收入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税务等部门“横向联动”的组收机制,构建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加强税源监管,加大分析力度,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入任务。密切关注财税改革动态,认真领会税制改革工作的精神及重点,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克服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关注和分析,科学研判发展走势,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加快建立区级企业跨区域迁移协调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企业在区与镇之间迁移或向区外迁移、镇与镇之间迁移管理,切实规范税收征管秩序,促进企业有序流动,合理协调区与镇之间、镇与镇之间利益。

二是要大力支持税源产业发展。安排企业扶持资金2.8亿元,大力支持总部经济聚集,推进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等产业优化升级;安排上市企业和金融企业发展资金7150万元,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构筑战略新兴产业群;安排中小企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继续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安排功能区发展资金2.9亿元,重点用于天竺综保区、临空经济核心区、印刷产业基地等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环境优化,促进优势产业快速聚集;安排“营改增”扶持资金1亿元,落实xx市“营改增”财政扶持政策,对税负增加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推进改革工作平稳过渡。

(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民生建设目标实现。

一是要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全年安排节能环保支出4.3亿元,增长22.9%。贯彻落实xx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安排各类补贴资金2.07亿元,确保三大供热中心煤改气,减煤换煤、天然气下乡、煤改电,清洁能源自采暖等项目顺利推进,切实降低pm2.5浓度;安排1850万元,用于清洁能源出租车运行维护、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等项目,综合利用新能源,推动节能降耗;安排1500万元,用于节能专项资金、农村生态创建等项目,支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加大对环境的监测及保护,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二是要大力支持宜居新城建设。全年安排城乡社区支出13.23亿元,增长7.6%。安排6.5亿元,用于实事工程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继续为民办实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安排3.29亿元,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日常运行管理、城镇垃圾分类运行维护等项目,支持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达标村创建、开展环境建设以奖代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安排4200万元,用于街道办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综合服务应急经费等项目,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安排3300万元,用于区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保障污水处理设施运行。

三是要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年安排农林水支出20.5亿元,增长5.1%。安排2.56亿元,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安排1.44亿元,用于顺义新城温榆河水资源利用和农田水利等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及潮白河、减河水环境保护等项目,加大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安排1亿元,用于乡村公路大修、养护,城乡公厕运行维护、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等项目,保障农村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事务管理水平;安排8500万元,用于京密路、顺平路两侧及潮白河森林公园生态林管护、病虫害防治等项目,健全林木长效管护机制;安排7500万元,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区级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绿色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安排2100万元,用于五彩浅山、汉石桥湿地和花卉产业开发和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打造郊区休闲旅游新地标。

四是要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安排教育支出21.5亿元,增长7.5%,确保实现依法增长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争创特色一流教育体系;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支持引进高水平教师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五是要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全年安排社保和就业支出17.73亿元,增长7.5%。安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无保障老年居民福利养老金4.77亿元,进一步提升我区养老保障水平;安排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资金5847万元,继续落实“一老一小”政策,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1500万元,保障困难患病人员医疗救助、安排优抚对象体检和发放取暖补贴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安排就业资金1.06亿元,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保障公益性就业组织岗位补贴资金,支持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

六是要大力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全年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0.8亿元,增长4.1%。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2.2亿元;安排3800万元,继续落实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加强药品检验,完善药品监督管理。支持医疗机构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引入、保障医疗设备的购置及修缮,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安排3200万元,用于慢性病防治、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及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支出;安排1800万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加大对社区及乡镇医生的业务培训力度,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安排1770万元,确保“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顺利通过,保障农村改水工程,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治和生活饮用水的监督,重点监测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七是要大力支持文体事业发展。全年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亿元,增长1.1%。安排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20xx万元,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安排1800万元,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保障文化馆、图书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免费开放;安排文化保护与创作资金1830万元,重点用于市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文物古迹抢险修缮,保障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保护区域文化遗产,奖励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安排体育活动资金3200万元,支持参加xx市第十四届青少年运动会比赛和xx市第九届民族体育运动会。完善体育健身器材配备,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促进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开展。

八是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全年安排科学技术支出0.66亿元,增长7.3%。安排科技创新资金0.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我区经济的驱动作用;支持开展科普工作,落实各项科技政策,继续推进科普惠农、科普益民工程。

九是要大力支持实施交通便民项目。全年安排交通运输支出3.65亿元。安排1.51亿元,主要用于公交客运票价折扣补贴、手续费、老年人免费乘车补贴,公交线路运营补贴等,保障公共交通平稳运行;安排1800万元,用于公交场站及候车亭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完善财政管理,提升财政整体保障能力。

1.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深化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部纳入预算范围,按市局进度进行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要充分利用好各类预算的特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资金体系建设。特别是要不断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做好相关的配套衔接工作,避免国有资本收入流失,要科学统筹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要将总支出的30%投向我区的民生领域。

二是要加快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通过超收安排建立具有储备性质的预算稳定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度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确保各年度财政预算的平稳运行,并强化对财政超收收入及财力性超收资金的有效管理。

三是要统筹财政资金配置方式,尊重市场规律,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立足自身财力,严把项目资金审批,确保财政资金“有保有压、有扶有控、有缓有急”,优先保民生、保重点。

四是要进一步深化经营财政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推行项目融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设置合理的投融资运行机制,对社会资金进行合理引导,优化资本结构,利用好社会资源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2.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机制,保障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进一步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牢固树立“分配与管理并重”的理念,凡是年度中可以预见的必要支出,必须纳入年初部门预算,预算一经批复,各预算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新出台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外,各部门提出的新增事项,均通过调整部门预算支出结构、动用结余资金等方式,在各部门既定的盘子中统筹解决,原则上不办理预算追加。要加快出台我区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保障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3.切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要规范大额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严格执行《区级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细化8个大额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办法,细化项目预算编制,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完善部门项目库,科学合理地分配财政资金。对大额专项资金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大对项目的监督力度,落实向区人大报告制度,确保大额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二是要积极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我们将选取更多的试点单位公开“三公经费”预算,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20xx年,全区“三公经费”计划安排1349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590万元,公务接待费23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0600万元。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镇级(街道)财政性资金纳入区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参照区级预算单位改革做法,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办理资金支付。改革后,原则上区财政不再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镇级(街道)实有资金账户。积极推进镇级(街道)公务卡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动态监控管理工作,扩大监控资金范围。扩大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范围,将所有未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系统或未实现就地缴库的执收单位和收费项目均纳入非税改革。今年要对我区的交通罚没收入与支出情况开展一次深入全面的摸底调研,避免罚没资金的收支环节变成灰色地带。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创新检查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继续做好“小金库”长效治理工作,探索联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监管体系。

四是要加强政府性债务动态管理。要通过建立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政府性债务的变化情况,要努力做到债务规模稳中有减。在涉及政府性债务项目立项时从全区债务水平角度把握该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在项目实施投融资活动过程中进行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必须立即纠正,确保融资资金规范使用;要健全我区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的逾期风险;同时对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相关部门及领导的年度考核评价工作中。

五是要加快推进功能区、街道、镇的财政体制改革。今后要逐步取消涉及属地事务的专项转移支付,凡属地事务的各项支出全部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切实提高各镇、街道、功能区自我发展的积极性、灵活性、自主性。要推动功能区财政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积极谋划新措施促进功能区更好发展。以空港街道办事处试点改革为契机,加大对街道办事处财政体制的调研,厘清街道与相邻镇、功能区的交叉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方案,增强基层事权的保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六是要深入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要加快研究落实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根据xx市相关实施细则,结合顺义实际,尽快出台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具体实施办法,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流程和标准。要积极研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平台,在《政府采购法》框架内,依托现有政府采购平台,扩大平台范围,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纳入其中,通过平台统一向社会发布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及需求信息,对适合政府采购的项目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实施,对不适合政府采购的项目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流程与合同,切实规范和约束购买行为。

财政局发展银行会计结算计划财政工作计划

根据我行20*年这一年来会计结算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20*年的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内控制度建设、抓会计核算质量、抓柜员业务素质以提高我行的服务水平与风险防范能力。现就针对这三个方面工作内容制定会计结算部在20*年的工作思路:

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定期召开由行长及网点主管参加的内控、制度、风险分析会议,提出业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同时形成会议纪要对一些各网点不规范的业务进行统一落实。

2、会计结算部负责着全行的本外币会计、出纳、资金清算、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管理;组织落实相关制度、办法及柜面业务核算和管理;负责人民币结算中间业务的收入;负责综合业务系统参数表的统一管理;负责全行会计凭证的统一管理,包括领取、分发、保管与销毁的管理;负责会计专用印章的领取、分发、回收和销毁工作;负责全辖现金、有价单证等贵重物品保管、调运业务的管理。这些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点,要求我们按照制度规定加强对每一个环节的控制。

3、加强对全行所有网点在制度执行及业务操作中的监督检查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对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定期通报会计结算部的检查结果并跟踪落实,杜绝同样问题在网点的二次发生。

流动性较大,而且我行的新业务新办法变化较快,对我行的会计核算质量一直都是个挑战:

1、继续执行柜员绩效考核机制,经过20*年的绩效考核对我行的临柜人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年我们将更好地利用这一个考核机制,让更多的柜员参加到这个考核中来,以提高柜员的工作主动性与责任性。

3、对在我们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进行通报处理外,我们将继续执行对临柜人员的经济处罚手段,以及差错人员的业务学习与考试。促使柜员重视业务差错的发生,努力减少差错。

3、有罚有奖,按照全行临柜人员的差错考核情况,对全年无差错及工作表现好的柜员进行奖励,以促进柜员的工作积极性。

4、定期、准确、及时地向市分行会计结算部上报各种会计结算报表。

1、制定出培训计划,在20*年我们准备对我行股改上市后的会计制度、支付结算办法、新会计科目以及综合业务系统新版本等业务知识以及各种新兴业务进行培训。及时让柜员吸收新的业务知识,帮助她们跟上我行的变革速度。

2、加强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在业务培训上做好互通有无,通过邀请其他各部门的'业务人员为会计结算柜员讲课,或讲业务知识,或讲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相互学习,以提高柜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做好服务。

3、好市分行会计结算部下达的各项会计结算工作,如版本升级、测试验证、帐户管理、计划任务等各项工作安排,并及时将业务信息向下辖网点传达,以更好地完成市分行的工作任务。

4、加强对营业经理的考核与考评工作,使营业经理能发挥潜力,履行好职责,提高我行的会计核算质量。

作为会计结算部,还起着与市分行及支行下辖网点的上承下接工作,20*年我们将加强与市分行之间的工作衔接,及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下辖各网点,努力完成市分行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共同为工行发展努力。

财政局工作计划

20xx年,我局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市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财政政策要求和市委政府的工作的任务,全面深化财税改革,科学运作财政资金,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较好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及20xx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xx年财政工作总结

(一)强化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xx年,受房地产宏观调控、营改增、政策性减税等各类减收增支因素影响,我市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面对不利形势,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确保我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7.6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72亿元,同比增长50%。为组织好财政收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健全完善财税收入增长监控、分析、预测新机制,积极推动实施新预算法,加强预算执行分析,提高准确性和科学性,及时发现和掌握财税收入变动情况,实行收入进度跟踪督查制度,抓好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税收完成情况分析,使收入增长建立在真实、准确、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二是积极挖掘税源,细化征收任务,加大征管力度。深入税源企业进行调查,加强经济税收预测预警分析,切实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重点加大对园区新兴税源和工程类建设项目产生的一次性税收的征管力度,规范园区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户欠税的清理力度,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层层细化分解征收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征管到人。

三是强化财税征管的协调和配合,形成征管合力。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发挥市协税护税工作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强化财税征管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坚持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息沟通、数据交流、情况通报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收入入库情况和妥善解决征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月的月中和月末都召开一次财税等部门的碰头会,认真研究税收征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收集意见、建议,改进强化征管措施,形成征管合力,共同确保实现财税增收。

四是实行非税收入征管分离,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今年,我们继续坚持非税收入征收和管理剥离,由非税局长局长(班子成员)具体分管非税收入,强化征收职能。同时,继续推进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对非税收入实行实时监控,规范非税收入征收行为,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全额入库。实行政府统一预算,统筹调配非税收入,做到预算“一盘棋”,做大财政“蛋糕”。

(二)重视理财,转变理财理念。

在为政府当家理财上,我们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主动适应新时期财政管理的各项要求,转变理财理念,积极筹措和盘活财政资金,为政府当好家理好财,支持南雄健康发展。

一是刚化预算执行,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以新预算法实施和市人大《关于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为切入口,细化、刚化预算执行, 强化预算审查,规范预算追加程序和政府收支行为,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支出要求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进一步提高预算刚化程度,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不规范预算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

二是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科学消化资金存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多次向全市下发盘活清理存量资金、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的相关文件,组织召开会议,落实支出目标任务,坚持“主动对接、主动服务”的精神,一个一个部门、一个一个项目抓落实,盘活存量资金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学消化库存资金。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72亿元,共消化20xx年及以前年度的财政资金存量1.61亿元。

三是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中央苏区县、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直管县、省贫困县、省重点产业转移园区等资源优势,主动出击,积极有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认真领会和把握政策内涵,全面科学分析政策,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和项目储备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相关项目资金。上级补助收入19.34亿元,同比增长21.3%。

(三)优化支出,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以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发展成果普惠与民。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共27.72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是116788万元;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节能环保支出是101071万元。以上民生支出合计21.7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6%。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支持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补助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低保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147元提高到172元,城镇保障补差标准从每人每月333元提高到374元,散居孤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700元提高到760元,在院的从每人每月1150元提高到1240元。20xx年,为113762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救助金1997万元,为386户五保家庭发放五保金797万元,共发放孤儿补助金166万元。

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事业大繁荣。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支出,全力支持创建教育强市工作的开展。20xx年,全市拨付资金9013多万元,用于教育创强和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投入790多万元用于农村困难学生生活费补贴以及发放助学金等。落实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发放政策,为20xx多名山区教师发放每月700元的岗位津贴,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鼓励更多的教师到农村任教。

三是强化支农惠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涉农补贴政策。20xx年发放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2947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资金388万元,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1137万元,良种补贴70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703万元。

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支持基本农田建设、中小河治理、农业田间工程和道路硬底化等项目建设。1-12月,累计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23539万元,中小河治理项目补助资金7314万元,一事一议省级以上财政奖补资金617万元,农业田间工程建设1076万元,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资金657万元,乡镇自来水厂及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264万元,农村崩岗工程建设167万元,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今年,我们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市共投入巩卫、爱卫资金2451万元,推进我市今年顺利通过巩固“广东省卫生城市”省级考核验收。

(四)深化改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一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直接支付,减少授权支付。强化财政支出平台建设,重点建设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和预算执行实时监控系统,实现财政信息实时共享和实时监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31.4亿元,其中直接支付28.31亿元,授权支付3.09亿元,直接支付率90.16%。

二是加强采购队伍建设,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组织各行政事业单位采购专职人员参加全省举办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培训班以及全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知识竞赛,着力提高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素质,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1-12月,完成政府采购483宗,采购预算资金5.45亿元,实现采购金额4.82亿元,节约资金6344万元,节约率11.63%。

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性建设工程项目评审工作流程,规范评审行为,提高评审效率。由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市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拨付管理,提高评审质量和工作效率。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廉政教育,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开。继续引入三家评审中介机构参与项目评审,以摇号的方式确定各自的评审项目,减少评审项目积压。20xx年审核工程项目719个,受审金额9.9亿元,审定金额9.01亿元,节约资金8850万元,核减率8.9%。

分页阅读第1页: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第2页:强化监管,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五)强化监管,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一是开展专项资金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关于印发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韶财[20xx]11号),我们联合审计部门,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工作,重点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进行督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

二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基层财务管理。今年,我局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深入各镇(街道)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各镇(街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进一步规范基层财务管理工作。

三是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活动。11月份,我们联合监察、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排查清理“小金库”专项活动,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问题,从源头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

四是结合异地同步审计,开展基层财务督促检查工作。以20xx年度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异地同步审计为契机,多次由局纪检组长和分管财政所领导深入各镇(街道)及基层财政所开展财务督促检查,对进一步加强镇级财务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审核流程,全面加强基层财务管理,确保各类资金安全。

(六)转变作风,提升队伍建设素质。

一是积极开展“双学双比”主题实践活动。今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展“双学双比”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我们以提升财政干部队伍的学习力、凝聚力、服务力为抓手,不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内涵,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在干部队伍中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深入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今年我局作为政风行风重点评议重点单位,我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改正工作作风、强化效能建设为主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狠抓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推动财政系统作风建设,树立财政为民、便民新形象。

三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打造“廉洁型”财政。8月份组织干部职工到检察院接受廉政从政警示教育,多次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纪律教育影片,不断加强廉政知识宣传,丰富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财政队伍。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xx年的工作极为重要。我局将紧紧围绕我市提出的“六大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一园一区一副中心”建设,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确保全面完成20xx年的工作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培植财源,增加地方财力。以工业园建设和省振兴粤东西北为切入点,重点扶持园区企业、绿洲公司以及康绿宝建设,加大彤置富水泥厂、华电等重点项目支持力度,积极培植地方支柱产业,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力。

(二)把握政策机遇,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利用我市中央苏区县、省级产业转移园以及我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政策,积极捕捉机遇,把握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政策,认真做好项目包装和储备工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三)加强财税征管,挖掘地方财源。进一步健全完善征管措施,改进征管手段,发挥协税护税工作小组的作用,充分利用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平台,整合力量,全力做好土地使用税,建筑、房地产业税等的征缴。同时,加强园区企业税源监控和分析,加大对园区新兴税源和工程类建设项目产生的一次性税收的征管力度,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

(四)坚持科学理财,实施民生财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各项支出,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重点领域的支出力度,使财政资金更多地向民生工程倾斜,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强化财政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执行力。通过进一步加强队伍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健全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扎实抓好财政干部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财政干部队伍。

财政局工作计划

按照市财政局《关拨付20xx年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抓紧做好对种粮农民补贴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3月中旬将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足额兑付给种粮农民。

按照“谁种粮谁收益“原则和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2、做好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3、实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周报告制度;

4、认真完成对农户信息的核实、录入、上报、公示、宣传工作;

直补资金发放完后,组织对全区20xx年度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弄虚作假、虚报面积或不按实际种粮面积发放补贴资金等违纪情况进行通报批评或按国家有关法规给予处理,对提前完成任务的街道给予通报表彰。

年发展和财政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局将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为新区打造“产业新城、科学新城、美丽新城、幸福新城”和建设“质量型创新型智造强区、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城区”作出新的贡献。

(一)舞好发展龙头,统筹新区经济取得新突破。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突出质量引领,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新区2020年经济社会工作目标,加强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分析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推动新区经济取得突破。力争2020年光明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以下增长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9.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

(二)强化责任担当,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坚持抓重点带整体,聚焦基础性重大改革,以主要矛盾的解决推动新区整体改革任务的突破。一是统筹推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创新、医疗、卫生、体育和交通等领域推出一批有探索意义的改革举措,创新投融资方式,在若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先行试点;二是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建设光明新区智慧财政管理系统,重构预算管理流程环节,实现预算编制、下达执行、核对结算、统计分析等四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提升预算管理安全性和科学性;三是深化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1+4”手段(1个平台,四个办法),加快代建制、epc模式规范和完善,落实项目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四是厘清部门权责边界,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深化财政资金审批管理改革,压减专项资金数量,对专户管理的土地整备资金由主管部门自行审批,提高资金拨付效率;五是区分重点产业项目和一般产业项目,优化重点产业项目遴选流程,全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三大未来产业为支撑的“1+3+3”现代新兴产业体系。

(三)聚焦产业转型,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探索推动更多子基金落户新区,落实科技金融发展政策,促进新区金融资源集聚发展;二是明确创新型产业用房的管理思路,扶持一批增长性强、效益好的企业,打响创新型产业用房“光明品牌”,年度内重点做好秋硕片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的回购、招商及管理工作;三是做好节能工作统筹,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加强社会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四是深入推进光明高新园区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完善信息报送和督察督办机制,及时跟进、督促项目实施情况,确保顺利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四)坚持科学理财,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结合新区当前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一是强化资金统筹,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和重大专项资金保障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益,切实改善和提升光明新区基层管理和基础设施面貌,逐步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二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探索跨年度平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监督、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三是强化财政监管,编报2020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组织开展2020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2020年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等专项工作,合理利用现金管理手段,实现新区国库现金保值增值;四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规范的流程设计、完善的岗责体系、健全的内控机制,认真办理各类预算资金拨款、记账、对账,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准确、可靠,做到资金拨付零误差。

(五)加快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做优新区国有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快新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战略重组,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一是不断优化国企资源配置,加快建发集团资源整合,争取做大做强一至两家龙头企业,深化光明集团与华侨城集团全面合作,做强制药、乳业、旅游三大拳头品牌;二是落实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1+6”制度相关规定,放管结合规范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夯实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稳步推进国企党建工作,着力形成与企业发展模式相匹配、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四是在印发《光明新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暂行办法》基础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数据信息,落实检查抽查常态化工作机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六)强化监管落实,推动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破解新区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一是修订完善《光明新区社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光明新区扶持社区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光明新区社区集体经济资金资产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从源头规范集体经济运行;二是持续完善“三资”台账,对集体资产监管和财务监控两个平台的数据进行更新,进一步推动“三资”交易进平台,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推进修订社区股份公司章程,建立健全对外投资、资产处置、人事、财务、采购、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议事规则,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四是积极引导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严格执行《光明新区社区集体公司物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有关规定,支持社区股份公司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招商引资,推动集体经济向高端、绿色、生态方向发展。

(七)严抓数据质量,谋求企业服务和统计监测新突破。创新统计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现代统计体系,用精准的数据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一是全面跟踪落实重点企业纳统工作,多渠道获取已达规模或即将达到规模的企业名单,建立动态入库企业台账,对达到“四上”标准的企业,由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其尽快入库申报;二是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密切跟踪任务分解完成情况,抓好新开工项目投资统计入库工作,加强投资、房地产趋势把控,按月按季跟踪监测各项投资统计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时提供分析报告,供领导和相关单位参考;三是围绕数据求质量,不断完善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控制办法,做好各类报表填报,确保源头数据准确性,着力增强统计准确反映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统计监测服务水平;四是开展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发布及资料开发、人口变动调查、一体化住户调查等各项周期工作,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摸清家底,总结技巧,改进方法,提升统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八)转变思想作风,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持续增强全局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一是鲜明政治态度,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全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和省、市、新区决策部署上来;二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坚守政治信仰,全面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执行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切实做到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三是按照新区建设依法依规、智能便捷、运转高效、勤政廉洁的的群众满意型政府要求,全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结构合理的干部职工队伍,全面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核、财政管理、国资监管等相关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守住安全稳定廉政底线,切实增强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年发展和财政局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集体经济信息公开,对新区集体经济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二次优化升级,落实股份合作公司财务、企务公开制度,将股份合作公司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办事处备案程序全过程留痕。二是优化扶持引导,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项目,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督促推动项目落地。同时,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清产核资和集体用地合作开发项目评估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源税源的分析研究,统筹协调月度收入组织工作;强化收入运行监测管理,打造税收数据共享平台,为协税护税工作提供重要支撑,确保全年收入任务按时完成。同时,积极配合开展招商引资和扶持企业发展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和发展壮大,带动经济发展,加强优质税源培植。四是牵头组织协调各预算单位加快支出进度,严格落实月初有计划、月中有督办、月底有考核通报机制,完善各部门定期协商机制,同时严防廉政风险,决不能为求速度而放松监管,造成滥用、低效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

年发展和财政局工作计划

一是逐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明确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实现项目支出绩效管理规范化。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切实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策制订、制度完善、审批监管、流程优化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持续推进股份合作公司“三资”交易。二是做好风险防控和监督检查工作。与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及时掌握新区所面临的非法集资风险状况,做到判断准确、处置迅速。深化国企改革,加大对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平台建设,促进新区财政资金规范化。三是做好2020年总决算及部门决算和新区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做好新区2020年部门预算执行工作,同时,做好新区2020年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预算编制流程。

财政局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大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机构组织协调和业务科室(中心)的日常监督职能作用,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运行的全过程监控。

2、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全面提升财政内部监督层次,拓展财政监督的领域,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以及财政政策执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全方位监督,形成稳定长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3、积极探索建立监督检查结果运用机制,逐步将监督检查结果纳入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影响程度高、资金规模大、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的资金落实及使用情况的检查。

2、统筹安排,扎实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对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低保救助、支农惠农、统筹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民生社会事业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控,重点检查面达到本部门有预算管理职能的机构数量的30%,三年轮查一遍,努力实现对本部门财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

3、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积极探索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4、总结经验,继续抓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在检查的深度上下功夫,严把检查质量关,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1、健全监管制度,实现内审工作制度化。完善区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建立内部监督检查负责人专题会议制度,建立内部监督检查专题报告制度,确保财政监管规范化、制度化。

2、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严格依法监督,按程序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对责任单位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责任人员要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触犯刑律的,按程序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3、落实监管职责。坚持预算编制、监督工作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缺一不可的原则。理顺监察科与各业务科室的工作关系,建立科室内部监督责任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好监督职责,切实扭转重分配轻监管的局面。各业务科室要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协同监察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监察科要切实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统计汇总等工作。

4、加大调研力度。结合我市大力推进财政监督管理体制创新,促进财政监督工作科学发展的工作要求和财政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和财政监督检查结果运用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财政监督水平。

财政局工作计划

根据市委统一安排,我局对口联系无为县乡村、县镇村、江城国际社区。根据《市财政局“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做好20xx年“双联系”工作,制定以下计划。

坚持按照由局领导和县处级干部牵头、局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原则,对口开展“双联系”工作。“双联系”工作主要内容:

1、坚持把富裕群众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立足联系点实际,发挥当地优势资源,帮助群众致富。

2、坚持多渠道开展对困难群众的救济帮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积极协助村(社区)做好信访户的思想工作,协调化解矛盾,力争不出现越级访、非访等情况。

4、深化结对共建,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5、参与联系的村(社区)重大事项的研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难度较大、涉及人员较多、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双联系”工作实行日常“对口联系”,即局机关联系村(社区),由办公室、人教科负责;干部联系群众,由局干部职工按照局确定的“双联系”工作安排表对口联系农户,实行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局主要领导“双联系”调研,原则上每个季度末安排一次,由办公室、人教科负责;局干部职工集中走访慰问,根据市直机关“双联系”工作的要求,由人教科会同办公室研究,报局长办公会确定后,统筹安排;局各部门“双联系”日常工作的开展,由各部门报分管局领导同意后,不定期、多形式组织开展。

局各部门要将日常开展的“双联系”工作情况,于活动开展后三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局人教科(包括活动信息及相关材料),以便及时汇总、上报。

财政局年工作计划

2020年,财政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扎实做好各项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把握以下几点。

(一)支持实体经济振兴。一是支持特色优势产业,整合资金大力支持xx蜜桔和龟鳖产业,提高农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二是支持工业集聚发展,加大技改投入,重点支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三大百亿产业,做强龙头骨干企业。三是支持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加快推进xx休闲旅游转型升级。四是发挥财金融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过桥贷款”、“财园信贷通”和“惠农信贷通”等融资方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五是用好工业发展资金和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六是加快推广ppp模式应用、发行企业债券、吸引社会投资等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做实做优收入质量。一是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加强与税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依法征管,充分利用综合涉税信息平台,加强税源监控,防止漏征漏管,确保应收尽收,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二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财税改革情况,分析改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财政收入变化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向上汇报沟通,促进我县财税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三是把握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债券转贷资金,扩大地方财力规模。四是加快土地出让进度,大力盘活国有资产,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征管,确保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三)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要求,结合财政职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70%以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硬化预算约束,坚决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支出必须以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二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三是强化社会政策托底功能,增加“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加大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大力支持精准扶贫;加快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四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五是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城乡环境整治和秀美乡村建设,加强生态治理和建设力度,建设美丽xx。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牢固树立现代财政管理观念,确保财政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一是围绕深化财税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构建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继续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指导和监管。二是科学确定新一轮乡镇和园区财政管理体制,调动其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三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改革、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落实好增值税、环境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税制改革,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四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继续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全力争取更大政府债务规模和限额。五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逐步将绩效管理覆盖四本预算,并深入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六是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加大对扶贫资金、民生资金的检查力度,对损害群众利益、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坚持“零容忍”,使资金使用高效安全规范。七是深化预决算评审和政府采购,认真把好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审减关,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节约财政资金。

(五)树立廉洁担当形象。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意识”。深入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履职担当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干部职工的财政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技能水平。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和查出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加强调查研究,开展作风整治,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深入查找“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不断优化作风建设。四是加强纪律建设,通过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教育和引导财政干部职工始终做到“把纪律挺在前面”,做到知敬畏、守底线,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打造清风气正、勤廉奉公、服务高效的财政最优发展环境。

新时代新征程,2020年,全体财政干部将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干出新作为,为我县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财政局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攻坚期,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期。根据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和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策部署,下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坚定不移的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立足财政职能,灵活运用财政支持、引导手段,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外部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深入探索财金结合的有效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投入效应,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大对石油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和试点强镇建设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把保增长、促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源体系。

坚持强化征管抓增收,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和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机制,加大稽查稽核力度,确保税费收入较快增长。抓好国有资产和资源监管运营,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注重绩效抓节支,加强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继续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费用支出,突出抓好公务用车专项治理,集中财力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改善和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与就业能力。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加大教育投入,支持实施教育惠民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建立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支持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支持未利用地集约高效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拓展空间。整合支农资金,重点加大对示范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完善惠农补贴政策体系,加强农民就业培训,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村级基础公益设施工程建设,探索开展乡村公益性债务试点,多措并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部门预算年初到位率和批复率。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合理加快支出进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科学制定国有资产企业年度经营计划,抓好财务总监派驻制度落实,夯实管理基础。探索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将财政评审纳入预算管理环节。严格财政监督,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抓好长效机制建设。继续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管理,着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财政局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特制定县财政局20xx年度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内容,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好人,道德经典诵读,文明礼仪学习宣传等活动,加强和改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财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幸福、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工作要求,在财政系统内深入开展寻找“身边好人”活动,将身边好人事迹收集整理,及时向上级文明委进行推报,推报类型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五类。同时积极动员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和群众为身边好人进行网上投票,完成上级文明委下达投票任务。

2.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人物和模范事迹

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学习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发放20xx年以来道德模范和好人的好人事迹宣传册,发放到每位干部职工手中;二是利用我们的节日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道德模范事迹;三是通过每月一期“道德讲堂”活动,邀请道德模范人物走进“道德讲堂”,宣讲道德事迹。

3.设立道德讲堂,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我局设立“道德讲堂”,拥有浓厚的“道德讲堂”氛围,统一logo背影标识,设置90人座位和独立讲台,每月开展不少于一堂,并建立一堂一档,严格按照“六个流程”标准开展,重点培养优秀主持人和宣讲员;积极参与全县道德讲堂总堂活动,更多的学习宣传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事迹。

4.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教育活动

围绕交通秩序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和教育活动。每月组织多名志愿者在主次干道、交通路口、公交站台等交通要道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引导居民文明出行、文明驾车、文明乘车,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便捷、安全的出行之路。

5.开展“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按照县里统一组织安排,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利用设置宣传标语、摆放宣传栏、咨询台及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深入广泛宣传道德知识,重点宣传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四德”内容,形成浓厚的道德氛围。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局上下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任务实行常态化来抓,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实。

2.注重实际,突出实效

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实效,广泛发动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到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走上街头,深入家庭,让更多群众参与。要注意发挥省级文明单位的带动模范作用,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市财政局工作计划

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探索完善、不断细化征求意见和评估听证制度,推进规范性文件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政规范性文件查询、管理和备案统计制度,逐步实现规范性文件的同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三是按照财政部、省政府、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对9月30日以前我局制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公布失效、废止和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对适用期已过或制定依据发生变化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适时开展废除地区封锁规范性文件等专项清理活动。

二、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监督水平。

一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按照建设法治国家和依法行政的要求,继续开展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和行政处罚裁量权监督检查,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整改到位。二是提升执法办案水平,规范行政执法文书。要从行政执法文书的格式、增强处罚决定的说理性入手,做好行政执法文书审核工作,规范信访、举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为。三是严格执法人员管理,规范执法队伍,切实做好行政执法证换发工作。

三、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树立阳光财政形象。

二是积极主动提供法律服务。认真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动性,主动上门为基层提供法律服务。

四、妥善处理行政纠纷、争议。

积极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国家赔偿工作,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办案质量,依法妥善化解矛盾争议。充分利用财政行政复议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典型案件的统计分析和通报交流,防范降低行政风险。针对近两年依申请公开财政信息领域申请公开数量多发、部分信息内容敏感、回复处理难度增大、涉法涉诉问题增多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调研,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答复程序,实行事前审核,提升应对能力,实现权力运行透明规范,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

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执法能力。

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组织财政干部法制业务培训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不断提升素质,主动适应法制建设要求,加强执法资格管理,巩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能的能力。

六、认真落实群众教育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按照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推动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干部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制衡机制,不断提高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财政局会计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解锁了新的工作,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财政局会计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切实抓好税收入库监管和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注意提高收入增长质量。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税收政策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积极消化减收因素,认真落实应对措施,确保圆满完成收入预算并力争实现超收。

(二)狠抓支出进度管理,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加快重点项目执行进度,确保各项支出及时足额到位。

围绕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部署,以支持培育经济增长为重点,调整投入方向,创新政策手段,放大引导效应。

(一)研究制定我市加快发展的激励政策体系。重点围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企业自主创新、园区产业发展、名牌战略实施为主线,完善企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财政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进一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鼓励政策,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和承接市外产业的转移,努力提高我市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继续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确保支农投入稳定增长,认真落实“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支持中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产品大中型专用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专合组织发展;进一步完善能繁母猪补贴、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政策措施,大力促进生猪产业发展;加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力度,发挥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

(三)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污水治理等相关政策。在支持节能减排、污水治理工程实施的基础上,争取好中央城镇污水管网改造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支持企业加快污染源治理工程建设,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政策,建立健全改善生态、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保障范围,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政策机制,确保中央、省、市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重点落实免费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以及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测算标准四项政策。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支持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

(二)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落实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未参加医疗保险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政策,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支持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