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热门14篇)

时间:2023-11-28 10:59:57 作者:梦幻泡

教学计划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您参考备课时使用。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本单元是学习宋词,所选四位此人都是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大家,因此不能仅停留在对一词一作的赏析,要看到作家的特点和贡献。但考虑到学情本身,及高考要求,需要老师给出明确的鉴赏方向,循序渐进,让学生有的放矢,学有所得,既能满足考试需求,又能真正提高鉴赏水平,完成课标要求――诗词类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宋词的常识和词人柳永的有关成就贡献,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分析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激起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分析意象意境,理解内容和情感,并对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教学难点】。

鉴赏其中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

从意象入手,分析意象意境,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和技巧。

【学习难点】:

鉴赏艺术技巧。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点播提问;学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提前预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同学们到过的城市中,你认为哪个城市的风物最让你赞叹?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学生自愿发言)对于展现描写都市风貌的美,宋代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可谓是最佳典范,传说此作品竟引起金兵南下侵占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看他是如何描写杭州之美的。

二、首先请阅读单元说明,明确单元目标。然后简介宋词的有关常识及作家柳永。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课件展示)。

1、首先提问背诵,以此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因为熟读成诵是鉴赏的基础)。

2、老师示范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有意识给同学们校音。

3、全体齐读,振奋精神,便于进入情境。为鉴赏做准备。

四、疏通文意:找两名同学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上阙和下阙,最后用课件展示,意在引起对比,引导学生要提高表达能力。

五、分析意象意境:(作为鉴赏的切入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分钟,同时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同学们合作研讨,自己去黑板板书)。

2、老师课件提示:指导分析意象和意境:

上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云树堤沙怒涛。

天堑珠玑罗绮――――杭州(美丽、富庶繁华)。

下片:重湖叠t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

千骑高牙――――西湖(美丽、祥和、游人不断)。

六、整体把握内容与情感:(落实教学重点)。

研讨课后第一题:(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研讨组织一份共同的答案,五分钟后回答)。

提示: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从地理位置说是东南重镇;从历史传统上看是三吴都会;自然景观方面有钱塘,有西湖,有壮丽,有秀美;从市井面貌上看,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百姓生活方面呈现出安居乐业的祥和局面。

从全词看,作者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七、分析艺术技巧:(突破难点)。

探究问题:

1、本词中前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是结构方面的艺术技巧,用这三句总领全词,概括介绍杭州情况。下面的内容都是针对这方面来铺叙的。(提示同学们:)善于铺叙,首尾完整,这也是柳永词作常用的技巧。

2、针对景物方面的描写,你能看出哪些艺术技巧,或者表现手法?

八、深化成果,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们结合刚才鉴赏提示,自由发言。老师用课件展示示例)。

2、看前人如何评柳词(课件展示)。

九、课堂小结,整体评价:

迷醉于柳永笔下的杭州,不禁心向往之。然而同学们认为柳永的描写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吗?(同学们回答)不尽然,作者这样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称赞当地长官孙何,这是柳永的一首投赠之作。不过客观评价,这首词在艺术表现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为拓宽宋词的艺术表现天地作出了贡献。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大声齐读全词,来感受一位婉约作家的豪放之气。

十、作业布置:巩固背诵全词,预习并背诵下一首《雨霖铃》。

《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三、分析释疑。

教学课时:一课时。

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凉意微微。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幻灯片: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声声慢》)。

(一)怎样入愁。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思考两个问题:(1)正音;(2)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生齐读,正音。(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

(2)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给我们试一试好吗?

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冷冷清清: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

该怎么读?

(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

又该怎么读呢?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语速缓慢低沉)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生: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学生:不好,少了音韵美)李清照是运用韵律的高手,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二)缘愁选景。

1、师范读。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要求:(1)基于文本。

(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意象探究:

a、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b、秋风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

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板书意象雁)。

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

e、梧桐细雨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注意情景结合。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师总结: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四、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

就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音乐把自己化身为李清照,走进她为我们营造的凄美画境,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请你用诗化的语言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我们。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总结。要点:抓住词的语言,可作适当联想。

确实,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的效果,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词人内心深处的痛。

(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从11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告诉你答案吧!

李清照大事记:

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

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

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生: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三、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掌握互文,点染等艺术手法。

三、教学课时。

45分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那些同学去过杭州呀?没去过的也没关系,老师给大家放映几张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杭州的美丽景象。这是现在的杭州景象,那么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柳永留给我们的一幅“文字画”来看看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2、师: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且找出这首词是围绕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生:“形胜”,“繁华”

师:全篇紧扣“形胜”和“繁华”做文章,两条线索有分有合,交叉进行。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这首词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的。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词的上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接下来几句,便从各个方面来描写杭州的“形胜”和“繁华”。

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一句写出了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及都市户口的繁庶。这是对杭州“繁华”的描绘,接下来一句作者笔锋一转对杭州的自然景色的进行描绘。“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里作者的视线由市内转到郊外,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绕”、“卷”字,自古以为人们评价这首词时都认为这两个字用的相当准确。一个“绕”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塘江岸古树成行,呈现出一种迤逦之态,远远望去这些树木与云天相接,更显得美丽别致了。“霜雪”比喻浪花,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卷”字既写出了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逼真情态,也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裕反映出来。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富,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繁华和奢侈。

板书:绕、卷。

师:这首词的上阙分别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这些角度对杭州这个地方进行了描绘,展示了自然风光图和都市繁华图,让读者从宏观上对杭州美景有了初步领略。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词的下阕,看看这位大词人是怎样运用他的生花妙笔来进行描绘的。生诵读文本。

生:西湖。

师:那作者笔下的西湖是怎样一幅美景?

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三秋桂子”照应“叠t”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ppt展示图片)。

师:西湖如此之美,那我们来看看,在这样的美景中都生活着什么人呀?

师,分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师:是不是说就是白天吹着优雅的笛声,晚上唱着采菱歌呢?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呀?

生:是白天晚上都有低声和歌声。

师:词人为什么这样写?

生:互文手法。

师:非常好,这就是互文手法,我们来看看互文的定义。(ppt展示: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师:互文呢有十来种分类,而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种。复习回顾了互文的定义呢,现在我们就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的互文实例。

师:单句互文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ppt展示实例)。

注:师生互动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明确如下: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师:我们再来看对句互文。

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ppt展示过程同上)。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生:钓叟莲娃,他们的生活情态是“嬉嬉”

师:很好,“嬉嬉”二字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安逸,自得其乐呀。

我们再看下一句,看看又写了什么人,他们又是怎样的生活情态?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汉乐府《陌上桑》说:“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后世文学因此用“千骑”来代指一个地方长官的随从规格。这里的“千骑拥高牙”呢,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其主角是杭州的地方官孙何。

生:孙何一样的达官显贵,情态是: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沉醉于这一切美好之中。

师:我们看到了两类人了,生活如此安乐美好,那见证这一切的又是谁呢?

生:词人。

生:羡慕,赞美。

师:好,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词的下阙。

词人一共写了三种人并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情态,作者这样写有何深层目的?

生:这是一首以拜谒为目的创作的词,这样写突出社会安定祥和。

板书:自得其乐、沉醉、欣羡。

师:那我们再看最后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是为了表明他的创作目的和住旨。

生:自然风光图,都市繁华图,民生安乐图。

师:那大家说这些图美吧。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的“点染”艺术手法的运用。那什么是点染呢?(ppt展示:点染是传统国画中的技法名称,中锋点景物,侧峰层层渲染,才有立体感.移动到诗歌上,“点”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歌过于单调、枯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点染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总是怎样运用的?(ppt展示并明确)。

(1)。

《长亭送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染。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点。

师:看完了实例,我们来看看点染在本词中的运用。

词总起一笔点出:形胜与繁华,又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以三副图景染之,所以呀,我们看《望海潮》中点染的运用如下:

点染。

东南形胜自然风光之美。

三吴都会民生安乐之美。

钱塘自古繁华都市繁华之美。

师: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下去预习下一首词《雨霖铃》仔细品味一下我们这位大词人的不同风格,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讨论。

郭晓阳。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学习目标:

1、体会词的音律美,感受词的意境美。

2、探究学习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诵读、讨论、分析、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宋代杭州的繁华富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去过杭州吗?(我也没有去过.)我这里准备了两幅杭州风景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展示课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么样的?我这里没有图片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幅“文字图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展示课件,板书课题、作者)。

2、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展示课件)。

3、介绍作者、背景,复习关于词的知识,(展示课件)。

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意境。

1、初读课本,扫除字音障碍,词义、词的活用,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互相核查。

2、再读课文,体会词的音韵美。(本词押“a”韵)。(指导学生齐读)。

3、欣赏“文字图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能说出大体意思就要热情鼓励)。

(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形胜、繁华(板书)。

(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

(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场面。

(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美)。

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

(4)生活场面呢?

民------乐官------愉(板书)。

(5)一个词概括“人间天堂”(板书)。

(6)探讨最后一句,帮助加深理解全词感情,照应投赠之作,“好景”值得夸耀----祝愿早日回到京城。

惊叹、赞美、羡慕的感情。(板书)。

(7)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课文。

小结文字图画:这些景物和场面,就是诗词当中的意象,本词借助意象所给人的美的情趣,所体现出来的欢乐愉快的情调,就是本词的意境。

嗅觉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词,虽不一定“摇头晃脑”,内心一定要倾情投入,把词所体现的情调读出来,感受词的意境美。(先自由读,再找一个同学范读)。

4、同学们读的已经相当不错了,换一种考查方式,前后四位同学一组,在词中找出一句你们最欣赏的句子,借助想象和联想,用语言文字描绘出来,一人执笔,合作完成。

(1)、找同学读。

(2)、小组之间交流。

(3)、贴到后黑板“合作探究展示台”上。

5、学习探究艺术特色。

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同学分析探讨,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并分析。

(1)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2)先概括后具体,一句一景,从不同角度来写,写景有层次感。

(3)运用了比喻、夸张、铺排、点燃、动静结合等手法。

(4)用词特别准确。

作用:突出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6、情感态度价值观:宋代已如此富有(投赠之词,多少有点夸大),应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7、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找出二个用词准确的例句并分析。

原文: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望海潮》对于我来说,是新课文,是人教版必修四中宋词单元的作品,是柳永歌颂城市繁华富庶的代表作。这首词意象多,情感充沛,共一百零七字,属于长调慢词,难于理解的词句较多,对于学生来讲,鉴赏有一定难度。

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但感觉这些资料教学内容千篇一律,问题设置极为平常,不能调动学生兴趣,探究的问题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就开始自己设计起来。

首先是导入,我从柳永入手,精要地讲他名字的由来、作者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本词的社会影响及本词诞生的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再加上我制作的精美课件和当堂现场朗诵,更是让这种学习气氛更加浓郁。

在讲课期间,我还让学生不断读课文,走进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先从大局入手,宏观把握全篇文章,用原文词语概括杭州的富庶繁华,再结合我们的印象中的杭州,对之有一个总的把握,再分析概括上下片的内容,做到了整体上的心中有数。

在探究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内容上,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杭州的美丽繁华富庶,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一个是语言上,分小组起立讨论鉴赏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散文化并说出手法、效果;一个是在写景上,还是分小组起立探讨鉴赏其写景的方法。通过这三个探究题的设置,充分让学生享受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大胆的表达。小组合作了,不再迷茫了,大家回答的时候也有的说了,学生更加自信了,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在探究环节,我也引进了小组竞争机制。课前,把学生分好小组,每个小组都给自己组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如“北冥鱼”、“怀瑾”等。我在课前就把这些小组的名字在黑板上写好,到探究的时候,学生开始回答问题,回答对一个加2分,起初是几个人举手,到后来就变成抢答了,场面极为火爆,也让讲台上的我和在场的老师感到震撼。原来,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这样调动。

整个探究环节用时近30分钟,主要是学生的尽情表达和老师的适时点拨引导,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受到了意象不到的成果。

在这节课的后8分钟,我做了一个知识迁移拓展,在给我自己班学生讲课的时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学习小组完成一篇仿作,题目为《望海潮秦皇岛》,高一2班侯雨奇同学的作品写得最好,我就把它拿到这节课请大家赏析,一个16岁少年的作品,能写出这么有内容的诗词实属不易。全体19班学生对此进行了小组合作赏析,从内容、手法到语言、结构,学生们赏析得很好,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纵观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上得比较成功有如下亮点:

1、学生有效活动较多,小组合作得很有效率感,讨论热烈,回答问题积极踊跃。

2、学生读书,教师要求明确具体,极富气势。

3、教学流程顺畅,教师语言简洁,教师的语言极富鼓励性。

《望海潮》教学设计高二必修四

一、导入:

我国诗坛有两大巨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二人有着深厚的情谊,但诗作风格却截然不同,李白是浪漫派的代表,杜甫是现实派的代表。若将这二人的诗作风格做个比喻的话:李白如同开了一辆小轿车,这小轿车上只载着潇洒浪漫的自己。而杜甫呢,他如同开了一辆大卡车,这车上载着国家、载着人民。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两首诗的学习来认识这位诗坛巨星——“诗圣”杜甫。

二、走进诗文《望岳》。

看到诗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都有“望”。一首在望:“岳”,一首在望:“春”。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试着读出“杜甫望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生齐读诗文:力争读出杜甫所望泰山的特点。生范读诗文:读出泰山的特点。

生分层感情读:首联男生读,颔联女生读,颈联尾联全班齐读。

师1问:读得如此动情,相信大家定能读出此时的杜甫望到一座怎样的泰山。请大家在小组内商讨后做以总结。

生回答,师板书。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

令人激动。

积极乐观。

师3问:杜甫只是想登上泰山之巅吗?(适时引导:本诗创作于唐朝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时期,此时的唐朝就如这泰山一般“高大雄伟”。)24岁年轻的杜甫他想:为国效力,在这样的盛世建立功业!

三、拓展延伸《春望》。

《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这两首诗表现诗人的心境一样吗?生自由诵读诗文,感受此时杜甫的心境。生齐读诗文,读出杜甫当时的心境。生范读诗文:余生想象,如果你就是杜甫,此刻站在国都长安城的曲江池畔,你看到了(齐读诗文)。

沦陷。

感伤。

凄凉(此处着重引导生抓字眼分析景物特点及想象画面)。

忧民。

思家。

这忧思背后,我们不难看到杜甫眼中的“凄凉”,更能看到杜甫心中定在望:望妻儿、望家园、望和平、望安定、望幸福、望国与家能拥有真正绚烂的春天!

望海潮高二必修

望海潮。

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导入。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三.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v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四.朗读本诗。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

五.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试着背诵。

二.学生齐读。

三.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

四.具体分析词。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二)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t”,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t”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愿。

五.艺术特色。

本文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六.背诵本词。

望海潮高二必修

2、柳永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长调与小令平分秋色。

三、品读词作。

1、请一位学生朗读《望海潮》,如有错误,请其他学生纠错。目的:读准字音。

2、请全体学生看文中注释默读本词。目的:理解词意。

3、老师配乐范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及节奏。

4、请全体学生齐读。

四、品析杭州自然风物之美。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明确:运用炼字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词来品析词句的意境美。例如:“烟”:写出了柳树迷离朦胧的意境。根据意境指导朗读:轻声舒缓的读。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明确:运用炼字法,分析“绕”、“卷”用字的妙处。根据意境指导朗读:音调急促提问:此句为何与柳永婉约派词风不尽相符?明确:由于年龄、际遇的不同。

3、“重湖叠t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析湖山、桂子、荷花的意象营造的意境。根据意境指导朗读:惊叹、艳羡的读。

五、品析杭州百姓生活的繁华和谐。

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展现了杭州人民生活的富庶和奢华。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明确: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意境。通过“嬉嬉”一词了解杭州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根据意境指导朗读:热闹、祥和,轻快地读。

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根据意境指导朗读:陶醉满足的读。

六、小结:

词人柳永一句一景向我们细致入微的描绘出杭州的三重美:美在风景、美在生活、美在和谐,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

七、迁移应用:

品读了柳永笔下杭州的三美,请学生们观看有关兰州的幻灯片,用美的眼光、智慧、优美的文笔描绘出我们脚下这片热土的美丽之处,表达对它的热爱与眷恋。然后与同学们分享写作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望海潮》;

2、搜集有关杭州美景的诗词。

板书设计:自然风物壮美清嘉。

百姓生活繁华富庶。

官民同乐政治清明。

――――――――――――――――――――――――。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评课内容。

两堂课都是以词作为教学内容,听课时我在想诗词教学在哪些方面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诗词教学在当今时代实际上是诗心传递的过程。要讲好诗歌,必须要品味诗的味道,引导学生感受诗意,带领学生融入诗境,而其中最需要紧扣的是诗的语言去想去品。诗词教学是否还原了诗词的本色,是否变成了其他文体的教学,一堂课首先观察是否明确关注诗词的文体特征,观察学生是否走进了诗词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情感与内涵。

第一位老师音色很好,激情导入,语调铿锵,教学有板有眼,步骤清晰。这是一首登临诗,表达辛弃疾的愤慨之情、爱国之忧。领悟词人既含蓄又慷慨激昂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由何而登临,然后分上下片讲解。有层次,步骤简洁。第二位老师讲解的《望海潮》中柳永一反自己习惯的写作手法,变得豪放。柳永这个慢词高手写出了铺陈的味道。上课的老师由兰州入题,从上下片融入朗读理解内容。最有意思的是提出这首词与柳永的婉约词风不符。最后由兰州景色的写作作结。教授过程对诗词的理解颇为到位。

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处的位置是什么?两堂课中学生没有主动体悟词作,提出自己对词作的观点、看法和理解。老师还是满足于我教你记,我教你懂。诗词教学讲究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怎样摆正学生读诗词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诗词感悟中走进作者、走进自我这一点需要注意。两位老师的掌控力太强,老师讲的很好跟教学很好不一样,一定要注重学生学得怎么样。

2、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是怎样的角色?这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所有问题都是牵着学生走,教学显得“严密”甚至让人觉得无痕,其实是用细碎的问题慢慢肢解诗词,诗词变成碎片化对某些词句的理解。两位老师对诗词的理解过于严密,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诗词的深处,还是浮在表面上。有点遗憾!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第一要求反复吟咏,第二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那么这两堂课老师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地方在哪里?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缺乏有效思考,老师不是报幕员,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学习者。其实这两堂课的展开可以从词作的词眼入手,让学生思考起来,这才是有意义的教学。要懂得基于教的教学和基于学的教学是不一样的。

3、这两堂课对诗词语言的品味极度欠缺。诗词教学中对语言的品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两堂课我几乎没有感受到有语文味的品味,没有感受到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只有“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稍有体现。其实可以抓住“云”、“绕”、“卷”字深入品味,落到语言内涵上,所有感情都是从语言中悟出来的。其实缺乏有效诗词语言的品析背后暴露出老师解读诗词的过程中自己没有注意它的语言。《望海潮》数词运用比较突出,“十万”、“三秋”、“十里”、“千骑”就已经能展现出杭州的美丽和繁华。不要只想我该怎么教,要想我教些什么,哪个地方值得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二必修三《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2、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章思路。

点拨法。

ic课件。

一、齐读课文。

二、理顺文章思路。

1、第一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先写历史悠久,再写地域广阔,写地理位置的重要,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引出参加宴会的众多杰出人物,还有一个“童子无知”的“我”。

此段为叙事。

2、第二段。

前往滕王阁处观景及登临时见到的自然景观。

3、第三段。

在滕王阁上俯视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小结二、三段。

这两段为写景。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并阅读前三段,巩固字词及句式。

5、后四段作者抒情,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怀才不遇。

第四段,状宴会之盛况——述“兴悲”之情怀。

第五段,写作者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态度。

第六、七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6、阅读后四段,积累字词,掌握典故。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二三段。

板书设计:

王勃。

1、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3、状宴会之盛况——述“兴悲”之情怀。

4、写作者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态度。

5、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教学后记:

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

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拟行路难》教案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教学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三、读懂大意。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补充:行叹复坐愁--行时叹息坐时愁。)。

3、学生齐读。

4、明确大意: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5、根据大意试背诵。

四、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1)社会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之一。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五、赏析技巧。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3、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六、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详细内容见补充资料)。

七、作业布置:

2、《导与练》相关部分的练习作业。

附:鉴赏资料。

《拟行路难》着重表现诗人在门阀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

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即以水流方向各别来显示人生遭际的殊异,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不可勉强的,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不已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这关键就在一个“命”字上。大“命”当头,谁还能强争强求?只能听凭它贵者自贵,贱者自贱。但反过来问一声:“命”就真的那么公正合理吗?为什么人人必须服从它呢?低头认“命”,原是无可奈何的事;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再往下,诗思的发展仍然循着原来的路子。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那末,矛盾就此解决了?诗还用得着写下去吗?“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其热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颤。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可是,他并未由此再进一步发泄这种感愤,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套用一句老话,谓之“笔力足以扛鼎”。

这首诗在音节上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诗采用纯七言句,而是用的长短相间的杂言体。杂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齐,但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也是为了抒发忧思,而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忧思不过是怀乡引起的,阮籍的忧思却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困兹发咏。”这是说,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磋”。清人何焯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磋”更为深刻,注家并不了解这一点。究竟是何种“忧思”?我们当然更是无法弄清,不过,《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由此或可得其仿佛。史载诗人“善弹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惟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所以,可以说写景正是为了写人。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显然是继续写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但是,《文选六臣注》中,吕延济说:“夜中,喻昏乱。”吕向说:“孤鸿,喻贤臣孤独在外。翔鸟,鸷鸟,以比权臣在近,谓晋文王。”好像诗中景物皆有所指,如此刻意深求,不免有些牵强附会。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它)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也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调。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作,对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刘勰说:“阮旨遥深。”(《文心雕龙明诗》)钟嵘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上)李善说:“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卷二十三)都说明阮籍诗隐晦难解。阮诗隐晦难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用比兴手法。而这是特定的时代和险恶的政治环境及诗人独特的遭遇造成的。

【知人论世】。

魏末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时,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大肆杀戮曹氏集团中人。正是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使许多文人名士陷入矛盾:既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合作,但又惧于黑暗势力,怕遭杀身之祸。所以魏末正始时期的文学失去了建安时期文学慷慨悲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在司马氏黑暗势力统治下的精神苦闷与抗争。这一时期的诗文抑郁曲隐,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司马氏以“名教”作号召,标榜以孝治天下);提倡老庄的逃世避俗,放浪形骸,来隐蔽保护自己。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r的儿子,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币淹觯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曹髦给司马昭加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的好友除了嵇康之外,还有山涛、向秀、刘伶和王戎,他们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连同阮籍的侄子阮咸在内,一共七人,形成了一个小集团,经常在一所竹林里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大笑,一不高兴就痛哭一阵。《世说新语任诞篇》记有这段事迹,并且称他们为“竹林七”。这七人当中,大约阮籍最是疯疯癫癫,哭笑无常,所以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曾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浏阳九中李淑辉。

《棋王》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必修

课堂流程。

导入:3分钟。

课前爬黑板:10分钟。

趣味语文:27分钟。

拓展、检测:5分钟。

教学目标1.趣味语文,相互融合;

2.给自己定位,明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

教学重难点1.相同类型题目训练;

方法、措施。

导入:

1以分班为话题直接导入,对坐姿要求作全面的说明:

课前爬黑板:

1请全体同学们上黑板,以新起点新征程为话题写一段话。

2写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想法规划等用红色粉笔写,或者重点词突出出来,再用另外一种颜色粉笔写。不得用黄色粉笔写。

3.写完后简要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经过慎重的考虑与选择,大家走到了一起,在坐的,有熟识的面孔,也有似曾相识的面孔,但是大家都带着一种共同的理想与目标走到了一起,走到了现在的高一()班,这是一种缘分。从今天开始,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语文的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探讨,沉淀与收获!

二.课前检测:

三.趣味语文:

(一)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二)、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川川川川。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万国九州掉四川.)。

八、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李白)。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项羽)。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九、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十、数字猜成语:

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

1+2+3(接二连三)333555(三五成群)。

3.5(不三不四)510(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

表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

(三)、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陈残云(风卷残云)王任重(任重道远)刘海粟(沧海一粟)丁慧中(秀外慧中)甘如饴(甘之如饴)焦若愚(大智若愚)。

(四)、成语填空:

(心)服(口)服(以)德(报)德(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将)计(就)计。

神(乎)(其)神精(益)(求)精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将(门)(有)将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五)、宝塔诗如何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乾隆年间,高考(殿试)试题: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乃探花郎。

相传乾隆帝出的联作殿试考题,一个考生对的下联,乾隆一听此对说:本来准备封你为状元的,既然你自称探花郎,那就封你为探花吧!

四.拓展、检测:

对对联:上联:独眼岂可登金榜,

下联:(半月依旧照乾坤。)。

趣味语文:

1.老师先强调要求,说明游戏的规则,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2.抢答、竞争,答对给小组加分,请课代表在前面计分;

3老师在学生遇到难答的时候提示;

检测。

1.出相同类型的对联让学生对,看是否对上,检测效果。

周亚飞。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学设计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掌握互文,点染等艺术手法。

45分钟。

1、导入。

在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那些同学去过杭州呀?没去过的也没关系,老师给大家放映几张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杭州的美丽景象。这是现在的杭州景象,那么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柳永留给我们的一幅“文字画”来看看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2、师: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且找出这首词是围绕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生:“形胜”,“繁华”

师:全篇紧扣“形胜”和“繁华”做文章,两条线索有分有合,交叉进行。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这首词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的。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词的上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从地理条件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历史悠久着笔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开头三句,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接下来几句,便从各个方面来描写杭州的“形胜”和“繁华”。

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一句写出了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及都市户口的繁庶。这是对杭州“繁华”的描绘,接下来一句作者笔锋一转对杭州的自然景色的进行描绘。“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里作者的视线由市内转到郊外,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绕”、“卷”字,自古以为人们评价这首词时都认为这两个字用的相当准确。一个“绕”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塘江岸古树成行,呈现出一种迤逦之态,远远望去这些树木与云天相接,更显得美丽别致了。“霜雪”比喻浪花,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卷”字既写出了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的逼真情态,也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富裕反映出来。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富,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繁华和奢侈。

板书:绕、卷。

师:这首词的上阙分别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这些角度对杭州这个地方进行了描绘,展示了自然风光图和都市繁华图,让读者从宏观上对杭州美景有了初步领略。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词的下阕,看看这位大词人是怎样运用他的生花妙笔来进行描绘的'。生诵读文本。

生:西湖。

师:那作者笔下的西湖是怎样一幅美景?

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三秋、十里”,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ppt展示图片)。

师:西湖如此之美,那我们来看看,在这样的美景中都生活着什么人呀?

师,分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师:是不是说就是白天吹着优雅的笛声,晚上唱着采菱歌呢?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呀?

生:是白天晚上都有低声和歌声。

师:词人为什么这样写?

生:互文手法。

师:非常好,这就是互文手法,我们来看看互文的定义。(ppt展示: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师:互文呢有十来种分类,而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单句互文和对句互文两种。复习回顾了互文的定义呢,现在我们就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的互文实例。

师:单句互文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ppt展示实例)。

注:师生互动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明确如下: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师:我们再来看对句互文。

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ppt展示过程同上)。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生:钓叟莲娃,他们的生活情态是“嬉嬉”

师:很好,“嬉嬉”二字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安逸,自得其乐呀。

我们再看下一句,看看又写了什么人,他们又是怎样的生活情态?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汉乐府《陌上桑》说:“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后世文学因此用“千骑”来代指一个地方长官的随从规格。这里的“千骑拥高牙”呢,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其主角是杭州的地方官孙何。

生:孙何一样的达官显贵,情态是: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沉醉于这一切美好之中。

师:我们看到了两类人了,生活如此安乐美好,那见证这一切的又是谁呢?

生:词人。

生:羡慕,赞美。

师:好,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词的下阙。

词人一共写了三种人并描绘了他们的生活情态,作者这样写有何深层目的?

生:这是一首以拜谒为目的创作的词,这样写突出社会安定祥和。

板书:自得其乐、沉醉、欣羡。

师:那我们再看最后两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是为了表明他的创作目的和住旨。

生:自然风光图,都市繁华图,民生安乐图。

师:那大家说这些图美吧。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的“点染”艺术手法的运用。那什么是点染呢?(ppt展示:点染是传统国画中的技法名称,中锋点景物,侧峰层层渲染,才有立体感。移动到诗歌上,“点”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歌过于单调、枯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点染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总是怎样运用的?(ppt展示并明确)。

《长亭送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染。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师:看完了实例,我们来看看点染在本词中的运用。

词总起一笔点出:形胜与繁华,又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以三副图景染之,所以呀,我们看《望海潮》中点染的运用如下:

点染。

东南形胜自然风光之美。

三吴都会民生安乐之美。

钱塘自古繁华都市繁华之美。

师: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下去预习下一首词《雨霖铃》仔细品味一下我们这位大词人的不同风格,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讨论。

铸剑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说于古代传说中注入的时代精神与个人生命体验。

2.感受《故事新编》丰富的想像力与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黑色人、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

2.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小说主题意蕴的丰富和复杂。

教学内容:

一、题解与素材来源。

《铸剑》写于1926年10月,原名《眉间尺》,1932年编入《自选集》时改为现名,后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收录了鲁迅1934--1935年创作的5篇以及代的3篇小说,共8篇,于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印行。鲁迅称之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从素材来说,《铸剑》脱胎于《列异传》这本中国古代小说。鲁迅在自己编的《古小说钩沉》里,就曾引了《列异传》的这篇小故事,这个故事也见于《搜神记》等其他典籍里,鲁迅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进行了改造和创造而完成了这篇小说。

二、人物分析。

小说塑造了两个复仇者的形象,一个是眉间尺,另一个就是宴之敖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复仇者形象:眉间尺是为父报仇,所以他有报仇的强烈意志和愿望,毫不犹疑地把头颅交给了宴之敖者,但是因为他的性格优柔,缺乏那种复仇者必须具有的决绝的气概,所以只能借助于宴之敖者。小说着力刻画了宴之敖者令人战栗的冷峻,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斗士,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要为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民复仇。这是鲁迅极力赞赏和歌颂的豪侠之士。

实际上,鲁迅正是与《铸剑》中“黑色人”相似的一个绝望的、向黑暗世界反抗的复仇者形象。在小说中,从衣着打扮到外貌特征,鲁迅都是以自己为原型来刻画宴之敖者的(“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黑色人明显的带有鲁迅自我人格痕迹,这已经成为学界之共识。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忽略了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其实少年眉间尺是鲁迅性格的另一侧面。从眉间尺到宴之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鲁迅写出了自我人格发展的一段历史。眉间尺与宴之敖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对话关系,内里融入的是鲁迅强烈的个人生命体验,隐含着的是鲁迅对自我灵魂的审视。

三、主题意蕴。

复仇是中国古代、现代武侠小说的重要主题,也是《铸剑》的主题。但是鲁迅在小说中已经将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一般来说,鲁迅是不赞成有怨必报或是为了报仇就滥杀无辜这样一种复仇行为的。他在自己编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朱朗”一条之下写过一段按语。朱朗是东汉末年的人,《会稽典录》卷下这样介绍他:“朱朗,字恭明,父为道士,淫祀不法,游在诸县,为乌伤长陈f所杀。朗阴图报怨,而未有便。会f以病亡,朗乃刺杀f子。事发,奔魏。魏闻其孝勇,擢以为将。”这是原书里边的记载。鲁迅对这件事情是有看法的,他在正文下面写了一段按语:“按:春秋之义,当罪而诛不言于报,匹夫之怨止于其身。今朗父不法,诛当其辜,而朗之复仇,乃及胤嗣。汉季大乱,教法废坏,离经获誉,有惭德已。岂其犹有美行足以称纪?”鲁迅的意思是说:按《春秋》所讲的道理,一个人有罪,他本身做了许多坏事,这样被杀了,那是不必再讲报的,人和人之间的恩怨,应限制到他自身为止。现在朱朗的父亲做了许多坏事,杀他是没错的,朱朗的复仇竟然杀到陈f的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汉代末年是大乱的时候,礼法受到破坏,做出不符合儒家经典的事情,竟然还受到称赞,难道是朱朗这个人还有其他好的事迹值得记载下来?鲁迅的这个看法就代表了现代人的.复仇观念,并不能因为自己亲人被杀就一定要复仇。在鲁迅看来,首先要问的是,复仇是不是符合正义,是不是本身具有正义性,如果不具有正义性,那么还有什么复仇的必要?即使是做儿子的,一定要为亲人复仇吗?再有,你要复仇的话,也该找本人去复仇,怎么能去杀他的儿子,这有什么道理?叫什么英雄?所以鲁迅对于复仇的看法是很现代的。

《铸剑》写于1926年底,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和“三.一八惨案”之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作品对复仇精神的描写,是紧紧联系着现实斗争的,在女师大事件、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中,鲁迅目睹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凶残和暴虐,激起了极大的愤怒,认为应该“抽刃而起,以血偿血”,这种精神就体现在了作品中。现实的严酷也促使了鲁迅思想的发展,在坚持文化战斗的同时,他深深认识到暴力革命的必要性。鲁迅在1925年跟许广平的通信第十封里面就这样说过:“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很显然《铸剑》这篇小说在古代传说中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铸剑》的主题意蕴是丰富和复杂的。鲁迅一直紧张地思考“复仇”问题。“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个结尾真是鲁迅式的,充满了深长的调侃意味,既是对专制暴君的进一步的鞭笞和嘲弄,同时又包含着对宴之敖者乃至作者自身的清醒的自嘲。残害百姓的专制暴君尽管已经在一场正义的复仇行动中丧命,但百姓们依旧木然地对着暴君的棺木跪拜不已;几个“义民”更是“很忠愤,咽着泪,怕(黑色人、眉间尺)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鲁迅歌颂复仇,又质疑着复仇。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悲壮的与嘲讽的,崇高的与荒谬的。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表现了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四、诡奇、荒诞的艺术风格。

艺术上,《铸剑》具有奇特的丰富的想象力。鲁迅写黑色人唱着歌扬长进入京城,然后进入王宫里去献艺。他让眉间尺的头颅在开水里做各种各样的舞蹈、游动,甚至对着国王嬉笑、唱歌,这一系列的描写都令人惊骇,超乎一般的想象。鲁迅把这些奇异的情景写了出来,表现得有声有色,激越悲壮,有感情,有气势。

“三头相搏”更是奇异之极,荒诞之极,出乎常理之极,却又有一种很强的震撼力。仇恨的头颅怎么在那里念念不忘复仇,要实现自己复仇的愿望,产生了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难以想象的超自然的力量,这些都写得非常惊世骇俗,但是又非常传神。这样就形成了小说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思考题: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哀江南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前一次课对诗歌进行了整体感知和把握;本次课赏析诗歌第二段对琵琶演奏的描绘,领悟诗句以声喻声,以形写声的特点,领会本段名句在其它语境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研讨文学作品中抽象事物具体化及作品间借鉴、引申、创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领悟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特点;语言的积累、感悟、引申、应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

温州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这儿有许多著名的民营企业,如正泰、奥康等,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国,因为这儿孕育出许多不朽的作家作品,如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企业著名是因为它创造了在大量物质财富,而作品不朽是因为它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在于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至今仍会让我们享用不尽。而这一篇不朽的《琵琶行》究竟有何感染力和表现力,它的妙处何在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本篇对琵琶声的描绘,将会领悟到它的妙处所在。

二音乐描绘赏析;从以下方面赏析第二段中的琵琶声描绘:

1多层次摹写声音:文章描绘音乐并非笼而统之,而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从开头出场到未尾余韵,中间摹写三个乐段,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根据提纲摘录相应诗句:

2以声喻声,以形写声:诗中用哪些其它声音比喻琵琶声?

这些声音有何特点?

3象声词增加乐感:划出象声词。

4侧面烘托魅力:标出相应诗句。

三揣摩诗句的引用、引申:

这首诗这一段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赏析的点,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语言材料,让我们沿用至今,时常引用、引申,如:

此时无声胜有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所发资料上作练习,在空缺处选择以上三句诗中的其中一句填上:

1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呀。

2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3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4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6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6句指在无声中压抑悲痛,原句指在无声中更显出愁绪伤感。

四抽象事物形象化(化无形为有形):

不具体可感,不能呈现鲜明视觉形象或不具体可感的事物即抽象事物。

接下来我们将课内研讨的这两个问题联系课外的材料研究一下,首先是诗歌描绘音乐时最主要的写法特点: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无形的琵琶声具体形象化,其实,这种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方法运用很普遍,如:

1当头棒喝迎头突然大喝一声,如当头一棒。

余音绕梁声音延绵不绝,给人印象深刻。

2不仅是声音,其它任何抽象无形的事物,如思想、情绪、时间等,都可以形象描绘,请简析以下句子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分析下面诗歌,哪句将哪一种抽象事物形象化了,标示相关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桥夜枫泊〉〉张继。

4研讨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问题:将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写法的句子标示出来。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5研读《乡愁》,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特点:

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四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表现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五引用、引申、创新:

运用课外材料继续探讨引用、引申的问题。引用,将词句借用过来时意思没有多少变化;引申则是在引用过程中词句意思有所发挥、变化。刚才探讨过这一问题,现再举一例,如《诗经》中《郑风.子衿》一句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指女子忘不了男子的衣领,忘不了男子的容颜,与这个意思相照应的还有香港歌星王菲唱的一首歌,“忘不了你白色袜子,忘不了你身上味道”。但曹操在引用这句话时,加以了改换。(背《短歌行》)曹操在诗中引用这句话,不是表达女子对男子的牵挂,而是推陈出新,表达一位政治家对贤才的倾慕与牵挂。

能够恰当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引用、引申,紧跟的一步自然就是创新了,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手中几项材料之间的引申、创新问题。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六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乡愁、真情、往事、愤怒……。

七小结:这次课赏析了诗中的音乐描绘,着重研讨了第二段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并向课外作了一些引申,如果同学们能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那么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作品,都会获取自己独特的体会。

《琵琶行》课堂训练设计。

一音乐描绘赏析:

1多层次摹写:根据层次结构提纲摘录相应诗句。

移船相见,歌女出场: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2以声喻声,以形写声;诗中用哪些其它声音比喻琵琶声:

3象声词增加乐感;写出诗中的象声词:。

4侧面烘托魅力;写出侧面烘托琵琶曲魅力的两句诗:

二诗句引用、引申;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

a此时无声胜有声、b千呼万唤始出来、c犹抱琵琶半遮面。

1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呀。

2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

3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的。

4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

6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三研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特点:

(一)。

离愁渐远渐无穷,右边诗句将“愁”这一抽象事物。

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欧阳修进行形象描绘,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

问君能有几多愁,角度略作分析: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二)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

姑苏寺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涛声依旧。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词句。

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

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四)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诗歌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四个具。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出凝聚着。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研讨作品间的引申、创新: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五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乡愁:

真情:

往事:

愤怒:

哀江南高二必修

授课教师:苏元德班级:高二(1)班时间:2006年9月21日。

教学目标:

一、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他们宽广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友谊观。

二、学习本文不同于一般葬词的写作特点,鉴赏里面蕴涵着的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

三、鉴赏这篇葬词中高度浓缩、既诗化有哲理化的语言,充分体味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鉴赏这篇葬词的语言,体味它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悼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与理的认识。

教学方法:

以读促教,披文入情。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要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再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再运用比较阅读使学生对悼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与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在学生阅读预习材料的基础上导入)。

一代伟人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他的作品确实无愧“批判”二字,那里面有资产阶级社会金钱关系的无情揭露,有对有志青年在黑暗社会中的毁灭的深刻同情,有对贵族在资本主义社会没落的直观描画。巴尔扎克,以他的全部热情投入创作,投入对社会的关注,甚至他创作完小说中的一个反面人物时情不自禁地对之厉声痛骂。如今,巴尔扎克已永远离我们而去,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本文,从雨果先生的评价中缅怀这位伟人吧!

二、明确目标。

鉴赏文章的情与理,本文是悼词,有时说理散文,应抓住文体特点,鉴赏时可用两节课的披文入情的方法进行。

三、教师(或学生)激情朗读,学生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四、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落实到对本文情与理的鉴赏。

明确:

从第10段开始,作者表达了强烈而独立的思想意识,即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除此而外,本文也有普通悼词常见的内容。

2、全文的基本思路、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

基本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3、本文评价巴尔扎克,主要涉及他的哪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本文主要从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影响等方面对他进行评价,表达了对他的哀悼、敬仰、赞颂之情。

4、完成课后练习二。

5、第5段开始说“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明确:

指巴尔扎克用他的作品来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唤起人们去改造现实。

明确:

羡慕他的非凡工作,羡慕他的饱满的人生,羡慕他的伟大而崇高的品格。

7、完成课后练习一。

8、课文前的背景介绍中认为这篇葬词“感情激越,文采华丽”,能否在文中找到例证?

明确:

例如:第五段第2句和第四句;第八段最后一句;第十二段第2句等。(学生各自朗读品味)。

9、这篇葬词的后三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生死观的?

明确:

后三段虽然还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等,这样,作者已经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思考。

五、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四,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2、阅读《在左拉葬礼上的演说》,试与本文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2、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讨论思考课后练习四,体会本文的哲理性语言。

(答案见教参)。

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明确:少了分析、碰见死者作品的内容。

2、《巴尔扎克葬词》用了大量篇幅分析、评价死者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3、4两段,第4段尤其重要。这样的评价分析充分表现了巴尔扎克的可贵之处,为后文的再评价做好铺垫。

3、法郎士主要从什么角度对左拉进行评价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此题要紧密联系后面的“背景材料”。这篇悼词主要是高度评价和赞扬了左拉的高贵品质,即具有人的同情心,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可以抛掉一切,包括名誉、财富和安全,表达了作者对左拉的高风亮节的赞扬、崇敬之情。

4、比较分析两篇悼词之中的相关词句,达到对本文的深入理解。

(1)我们不要因为他受苦受难而怜悯他。

(2)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

明确:

(1)句中说左拉受苦联系背景可知,他是为真理和正义而受苦,因此,我们丝毫不应采取怜悯的态度,比较可知。(2)句中写巴尔扎克可以指他每天伏案十多个小时,努力创作所受的辛苦,当然也包括别的方面;而“净化”一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净化自身,而应理解为使社会得到净化,巴尔扎克与左拉的奋斗理想是有共同之处的,因此他被大家称为“大丈夫”,受到景仰。

(1)让我们嫉妒他!

(2)站在这里的诸位现实,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明确:

“嫉妒”贬词褒用,表达的思想感情与(2)句中“羡慕”是有相同之处的,强调“我们”应向巴尔扎克和左拉学习,即使不一定能达到他们的高度,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三、提供材料,创设情境,作迁移训练。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为鲁迅先生送葬的情节。(文字附后)。

下面,请大家为鲁迅先生写一篇葬词。

板书:

基本思路:悼念--评价--讴歌。

思想感情脉络:悲壮--激越--景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