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汇总19篇)

时间:2023-12-18 22:50:22 作者:温柔雨

8.教案应该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方便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估。这是一份经过反复修改和实践验证的五年级教案,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1、通过诵读推敲诗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特点。

3、培养学生探究、质疑、批判的文化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难点)。

教学安排:

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简介。

由英文诗歌《红豆》引出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其思想以四十岁为限分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诗笔写爱情,如《红豆》,写亲情和友情,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四十岁后,则清心寡欲,流连山水,寄情田园,于是有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他在长安东南置下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从此,暮鼓晨钟,青灯黄卷,沉迷于佛法禅理当中。今天我们选学一个反映他后期生活的篇章《山居秋暝》。(出示课题)。

二、教师范背或指名学生背诵默写。

三、诵读指导。(节奏停顿,语气语调)。

四、学生谈初读感受,自由评析,教师点评。

五、鉴赏全诗。(引导学生探究、质疑、批判。)。

要点:1、

新雨——清。

空山——幽。

秋意清明。

首联交代节令天气,秋雨过后,群山如洗,空明清幽。“空”为全诗之眼,言山空实则为心空,诗人晚年已经参悟世间万相,看透人事纷争,心境归于宁静。

2、颔联起笔写景,先高处着笔,神圣静穆,展现画面的高度。再低处收束,流动延伸,拓开环境的深度。这是一幅清泉映月图:朗月如镜,纤尘不染,照彻诗人灵魂,清泉自流,逝者如斯,当为人生倥偬。一静一动,一色一声,和谐安适。“松、泉”两象言归隐之情趣,古人归隐,均言埋迹林泉,遁形江湖。

3、前四联写自然万象,此联起,写人物活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要符合诗律,故用倒文,实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此山中之趣,除天籁,尚有人籁。故诗人并不孤寂。“竹、莲”均为高洁之物,浣女渔舟则写出乡居安适之氛围。

4、最后一联乃言志之语,自然万物盛衰荣枯已不为诗人关心,“自可留”是自可隐,顺应天性,恬然自适在结尾显露无遗。

5、小结。法国艺术理论家凡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诗歌亦如此。此诗之“意味”在于诗人心中埋迹山林,闲适自足之真性情。中国古代也有“歌咏言,诗言志”的说法,本诗之志又体现在诗的景和画中,因此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

6、关于“空山”。《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不光写出清幽安闲之境,也正是诗人皈依佛法之悠悠禅心,不是山空,是心空。

7、质疑和批判。黄培芳在《唐贤三昧集笺注》评“写景太多,非其至者。”

六、学生将此诗改写成散文短章,相互交流。

七、课堂迁移训练。(见课件,从略)。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不可估量、损失、组成、象征、杭州、建筑、宏伟、博物馆、凡是、统统、销毁、罪证、瑰宝、精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引导学生依据文中语句展开想象,理解体会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导入新课。

大家在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大都游览过颐和园。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园林,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比颐和园还要气派辉煌,可是现在怎样了呢?(点击演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现在,圆明园已经毁灭,成了一片废墟(在板书“圆明园”三字后加“的毁灭”,将课题补充完整。)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说什么?(指名说)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3.你们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哪一段让你心酸,愤恨,哪一段让你自豪?

4.学生读有关段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先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接着介绍当年的圆明园是怎样的,最后讲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第二课时

一、走进圆明园

1.课前,老师已经请大家读了文章《圆明园的毁灭》和《雨果致巴特莱的信》,还请大家去搜集大量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那么,你看到圆明园这三个字,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简单说一说。

2.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齐读这句话。(出示第一段)

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1.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可以说: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2.昔日的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选择这篇文章中的句子,结合自己查到的资料说一说。

3.学生交流。

4.圆明园中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可以浓缩为一个词——文化,而且是价值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人,齐读:圆明园的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损失

1.遗憾的是,这么一件无与伦比的杰作,这么一座恍若天宫的人间奇迹,我们却无缘得见。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请看图片(出示五幅废墟图)——只是这样一座座废墟。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00多年。这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原来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楼阁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和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没有了,还有那不计其数的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凡是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都没有了。只留下一根根残留的石柱在呜咽,讲述着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3.英法联军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选择文章和资料中的句子说说。

4.放录像,想象整整三天会烧掉什么。

5.面对英法联军肆无忌惮的抢劫,令人发指的强盗行为,当时掌握国家命运的清政府、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守卫北京城的士兵是怎么做的呢?查到资料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6.当我们思维的角度停留在一个方面时,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资料交流只是让我们正视了一下历史。当熊熊大火疯狂吞噬着圆明园时,我们的政府腐败得只想委曲求全,我们的皇帝无能得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保性命,我们的少数大臣、军阀甚至充当了毁灭圆明园的帮凶,而勇敢的士兵、普通的百姓却手执大刀长矛,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洋枪洋炮。

8.是愤怒,是泪水,是叹息,是奋发,是立志……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圆明园被毁灭的日子——1860年10月6日。

四、小结

圆明园本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海淀区,始建于1709年。这一年,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的第四子胤祯,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后胤祯即位,即为雍正皇帝,便将圆明园大规模扩建。到乾隆皇帝时,又在其东郊和东南郊增建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为万春园)。其后的嘉庆、道光、咸丰皇帝也都不惜代价,对圆明园进行扩充营造,1744年基本建成,比颐和园还大850亩,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10多公里。园林景观100多处,宫殿楼阁140余所,桥廊、水榭、亭台难以计数,且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是集中华文化艺术精粹的博物馆。它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壮观的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额尔金父子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加拿大总督,1860年10月,英法联烧圆明园的罪魁之一。老额尔金曾任外交官员,参加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的罪恶活动,并掠走该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像)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图片)

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你们知道圆明园有多大吗?347公顷。

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的学校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

生:大约10000多个

师述:法国大作家雨果在这封信中提及的“世界奇迹”是指——圆明园。是的,它就是140年前,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这座园林现在还有吗?没有了,它被毁灭了。今天老师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图片出现废墟)

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把课题书写完整。毁的笔顺要特别注意。

齐读课题。再读。

出示: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瑰宝精华

掠走销毁灰烬损失不可估量

自由读

个人领读

(仔细观察,第一组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内景色的词语)

(第三组呢?描写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词语)

请再仔细观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程度?——不可估量。是的,谁能告诉我这个词语的意思呢?——不可计算的损失,无法统计的损失。你的预习很充分。圆明园的损失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去统计。

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那找得怎么样呢?请几位同学来汇报一下。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2课《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来谈一谈。

板书:

圆明园------布局、景观、文物

上节课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前去游览圆明园,你便会知道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读后的体会。

2、你读懂了什么?

3、“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星”指什么?“月”又指什么?“

4、齐读体会。

(二)我们刚才大致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那园中的景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根据哪些句子写景观?哪些句子写感受来分层?

2、提问分层

3、同学们先仔细自读第一层,划出文中介绍的景观

4、(出示幻灯片)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5、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

a指名读

b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景观的美?

c自由读句子,体会景观的美

d齐读体会体会

6、园中的景观在建筑上有哪些特点呢?

a快速自渎第2—5句

b(出示幻灯片)提问:有哪些特点?(用曲线划出)

c哪几个景观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d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有哪些呢?

e前两类的景观是属于民族建筑,还有一类是属于什么的?

7、圆明园中的景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美不胜收)

8、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园中美不胜收的景观吧。

(放映录象)

9、有感情的读第二层,仔细回味美丽的景观。

(三)我们在园中游览了一圈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看黑板,自己试带者感情读句子。

2、指名读

3、解释“饱览、流连”问:作者为什么舍不得离去?

4、同桌互读体会带点的词

5、齐读体会作者舍不得离去的心情

园中的景观实在是太美了,看了总舍不得离去。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再次回味美丽的景观。

(四)下面,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朗读,想象园中美不胜收的景观。(配音范读)

(出示幻灯)练习背诵(会的站起来,不会的可以看书)

1、带着问题自由读第4自然段

2、提问:为什么?(板书:博物馆、艺术馆)[

3、文中用了哪个词来说明文物的珍贵?

4、齐读体会作者对文物的喜爱之情。

1、请看录象

2、看了录象之后,你有什么看法。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

3、从哪些句子看出侵略者的贪婪、凶残?四人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4、提问:(出示幻灯,前面提的问题)

5、同学们,请看黑板,齐读这几个句子,体会带点的词

6、从带点的词体会出什么?

7、再读句子,代作者表达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

8、侵略者贪婪、凶残的本性又能从那几个动词体现出来。(板书:掠、搬、烧)

9、齐读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

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出示幻灯)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学习了课文之后,我们就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让其他同学帮助你解决。

1、请家长当老师,检查你第三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请把它写下来吧。

部编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

课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无比仇恨。文章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圆明园是怎么样一座园林。是举世闻名、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二是写了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作者运用一美一凄的写作特点,使人们爱恨交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课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语文学习知识和能力维度、语文学习方法和过程维度来安排课程。

教学目标的制定则是按照以上三个维度来制定的。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中体悟情感。

3、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学会排比的重要性和作用。

4、把阅读、情感和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感。

5、背诵课文3-4段。

其中3、4点为本次教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据课文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感环境中受感染体悟情感,可优化课程教学。在授课中借用圆明园毁灭前后的比较视频,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以读代讲、集体讨论的方法。

读是阅读中最主要的,教学生读通、读懂,自己从中获得知识比老师灌输效果要好的多。集体讨论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加,同时互相交流能使学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识。

3、讲授法。

我将指领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将进行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彻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识、获得知识。

四、教学过程。

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教正是为了以后不需要教。因此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根据教材运用读、思、划、议、提的方法教学。

(一)复习导入课文。

1、指领学生写“圆明园”

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让学生连续读,在此时写板书“圆明园。”

2、写板书“的毁灭”

提问学生在写“圆明园”和写“的毁灭”的时候表情有巨大的变化原因是不是因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和第五段,作者运用了一美一凄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圆明园毁灭之前和之后的巨变。同学们是不是想详细的了解圆明园是怎么样的一个园林?是如何辉煌的呢?从而引出今日的新课。

理由:把本文情感蕴含在板书之内,确立学生提笔练字的好习惯,也从而引出本节新课。

(二)学生通读课文。

1、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利用各种方式读的过程中得出经验和悟出道理。

布置的要求如下:

2、对重点字词句进行反复揣度,从中无处情感。

理由:使学生养成做记号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抓到重点,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运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

(三)精讲课文2、3、4自然段。

第二段:

指名读,读后让同学们围绕“众星拱月”这个词开动思维,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形象的比喻出圆明园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圆明园的布局就像晚上的夜空,月亮周围分散着众多的小星星,也就是说圆明园以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个为中心,四周围绕着各种小园。

第三段:

学生读,齐读。提问学生此段共有几句话,再分别找人来读。

问此段都写了什么?同学们将按课文内容回答。继续提问此段一共有几个“有”字?如果这8个“有”所包含的东西全部存在,那么你应该如何读?让学生通过理解自己读。读后引导学生说出应当读出自豪和骄傲的口气,然后教师范读。

之后学习此段运用排比和关联词的重要性和作用,教会学生学会品味语言。

在此期间完成板书:有...还有(7有)。

第四段:

教师略讲,学生自学。

让学生读后,回答此段主要讲的是圆明园之中都有什么?

在学生回答都是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的同时写板书: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提问:那么古人的智慧有多少呢?让学生了解,我国自古就是世界文化强国,文化举世闻名。园内奇珍异宝无数。

五、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通过上面几段对圆明园未毁灭前的具体学习,笔锋一转来观看视频。

1、播放圆明园毁灭后在原址上逐渐还原的动画视频。

2、提问学生这把火烧掉的是什么?

指导学生开动思维从最表层的文物、园林上升到烧掉的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国人的尊严。

让学生产生激愤的心情。

3、在奠定情感基调的同时让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了解圆明园的重大损失,使其刻骨铭心。

六、激发爱国情感,产生振兴祖国愿望并布置作业。

提问学生圆明园真正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英法联军从大洋彼岸千里迢迢跑来中国抢夺践踏?

为何中国当时不反抗呢?我们的军队哪里去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对侵略者践踏圆明园的憎恨,激发对振兴祖国的决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刻布置作业。趁热打铁,留下作文,让同学们有话可说。

作业题目是以“我想对xx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的对象可是侵略者、中国、同学、自己等。

只要书法出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即可。

文章当中要求运用到本节课所学的排比句式和关联词。

七、板书设计。

二、“众星拱月”(布局)。

三、有···还有···(7有)(排比句)。

四、上自···下至···(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

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

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你们知道圆明园有多大吗?347公顷。

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

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

生:3470000平方米。

师:估算一下我们的学校有多大?

生:200多平方米。

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

生:大约10000多个。

师述:法国大作家雨果在这封信中提及的“世界奇迹”是指——圆明园。是的,它就是140年前,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这座园林现在还有吗?没有了,它被毁灭了。今天老师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图片出现废墟)。

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把课题书写完整。毁的笔顺要特别注意。

齐读课题。再读。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令人痛心。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先来检查生字词。

出示: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瑰宝精华。

掠走销毁、灰烬损失、不可估量。

自由读;

个人领读。

(仔细观察,第一组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内景色的词语)。

(第三组呢?描写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词语)。

请再仔细观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程度?

——不可估量。是的,谁能告诉我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不可计算的损失,无法统计的损失。你的预习很充分。圆明园的损失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去统计。

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五年级语文上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巨大损失,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在安排材料上的匠心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文情并茂,但是不论圆明园的辉煌,还是毁灭,都是距离学生是很遥远的历史,在时空上,学生很难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中国的灿烂文化。因此,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2,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法国作家雨果曾这样赞美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同学们,知道雨果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圆明园)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谁也无法看到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放火将它化为了灰烬。(板书毁灭)。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通过刚才读书,你了解到课文讲了什么(板书:辉煌毁灭)。

(三),体会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价值。

1,默读课文2——4段,昔日的圆明园都有哪些辉煌的景观呢勾画重点词句,学生交流。

2,第二段。

(1)你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吗看圆明园总的布局图。

(2)看圆明园的平面图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能带着这种感觉有感情的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

3,第三段。

(1)园中有这么多,这么美的建筑,自由读,谁能告诉老师具体讲了哪些风格各异的建筑注意写了几个“有”。(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2),师引读有关句子。

(3),园中仅仅只有这七种风格各异的建筑吗。

师述: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入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4),课件展示园中景观。师述:圆明园内金碧辉煌的殿堂,亭台楼阁尽在山环水抱之中。这是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这是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江南的名园胜景平湖秋月也仿建于园中。园中不仅汇集全国的名园胜景,还有一组中西合璧的“西洋楼”建筑群。

(5)说说此刻你心里的感受,感情朗读本段。

4,第四段。

a,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b,你从那句话体会到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d,感情朗读第4段(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

3,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只是冰山的一角,知道法国作家雨果是怎样赞美它的吗配乐诗朗诵。

(四)体会圆明园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

1,师述: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谁也无法看到这座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次悲伤地翻阅1860年10月18日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上灾难的一天。看影片。

2,齐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来写这群强盗的野蛮行径的。

3,抓住关键词语“凡是”,“统统”,“任意”,结合资料,认识侵略者野蛮行径。

4,侵略者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艺术宝藏付之一炬。在这三天三夜4320分钟的焚烧中,什么都没有了。

5,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注意体会“不可估量”一词。

(五),激发情感,总结升华。

1,孩子们为什么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却会被几千个强盗杀进北京城。

2,师: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希望今天这一课,能让所有的同学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六,课外拓展。

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六代一百五十年的营建,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那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亭台楼阁,那价值连城的宝库......如今什么都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是几根残缺的石柱,诉说了中国人民百年的耻辱。我的'心灵被触动了,被愤怒的火焰燃烧了。一个拥有着长江黄河波涛滚滚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头,泪汪汪的看着,看着......几十年来,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八国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在我们的国土上肆意胡为,抢走了圆明园里的文物荷财宝,为了掩饰罪行,把圆明园烧了,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把圆明园变成了废墟......

啊!这一切的一切——正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使我们国家受到八国联军的欺压。我们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应该增强民族的使命感荷责任感。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是和平的,但是许多国家都还在打算着中国这块美肉,我们国家依旧还是那样的落后。所以,我们小学生现在应该努力的学习。以后使我们国家更加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服务的。

3、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或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多媒体条件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多媒体设计与创设:

多媒体正逐渐成为学生崭新的学习工具,在多媒体辅助下学习拓展了学与教的空间,使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必然。本课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自行设计了一个《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课件。

在界面上,我将课文内容安排在主界面,通过对关键词、句设置各种超级链接,将信息多样化呈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各种与课文内容吻合的图文声像信息,或读、或听……一切都在自读、自悟、自冶中完成。这样的环境真正体现出多媒体化。

在多媒体的结构上,我们设计了以下几大块:

名园概貌: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

名园风光:通过圆明园四十景,西洋建筑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至真至善的美。

名园浩劫: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记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丑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则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至极点。

(以上设计使学生能较快的把握课文结构与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境。通过圆明园毁灭的界面的欣赏,在沉重的音乐的刺激下,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二、紧扣中心,升华主旨。

多媒体点击出示中心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多媒体显示“不可估量”)。

学生讨论回答,引出重点句,相应点击出示重点句。

通过多媒体依次出示中心句、中心句中的重点词语、重点句。让文本与朗读和视频展示同步。让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充分感知。(三个重点句的出示交互较强,可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分先后出示)。

三、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想象圆明园的辉煌。

1、自主质疑: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为什么说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多媒体显示重点词)。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一、名言导入,理解“毁灭”。

同学们,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它有着只要想象才能企及而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它有着如同月宫似的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

2、人们这样评价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理解“不可估量”。时隔这么多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圆明园毁灭带来的悲痛,这足以说明圆明园的毁灭读。

这是历史发出的沉重的叹息?那么圆明园到底毁灭的是什么呢?以至于人们会有这样的叹息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吧。

1、课文读完了,哪一个自然段具体讲到了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的开头提到了一个时间,是哪一年。圆明园的毁灭正是源于是1860年的那场浩劫。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展现了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也展现了它的毁灭。请大家酝酿好心情,读这段话。

2、同学们,这是侵略者在赤裸裸毁灭我们的圆明园圆。他们是如何毁灭的呢?请把表示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句子画上横线。

3、大家一起读。读了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之所以有这些体会,是因为他们在毁灭圆明园。

4、圆明园到底毁灭的是什么呢?要想知道圆明园毁灭了什么,就必须知道它曾经拥有过什么?课文的第2—4段介绍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第二段。

1、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中,有一个词叫“众星拱月”,“月”指什么?“众星”指什么?(月指圆明园,众星指小园。)。

2、通过“众星拱月”这个词,你能判断本段写了圆明园的什么吗?(写了圆明园的布局。)这种布局怎么样呢?(精美的布局)。

(二)第三段。

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精美的布局,还有许多独特的景观。

1、齐读,读完后,你觉得这个自然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很对称。有……也有……,有……也有……,不仅有……还有……)。

2、原文填空。作者运用这样对称的句式,是想告诉我们,在圆明园中,填空。

3、几组对比,想说明什么呢?(金碧辉煌的殿堂和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对比,热闹的买卖街和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对比,现实的和虚幻的对比,民族的和西洋的对比)。

总结出圆明园建筑的特点:宏伟、壮观。

(三)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这段讲述了什么?(文物,文物的特点是什么,珍贵。板书)。

2、欣赏一组文物,配上文字,读一读。当你读到、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时,你会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这些稀有的文物而感到骄傲、自豪。

四、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座历经五代皇帝花费无数劳动人心血和智慧了修建150年的圆明园中,有风格别致的布局,有巧夺天工的宏伟建筑,有无数稀世珍宝,难怪中外的史学家们给与它至高的荣誉: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正如雨果说,“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

五、思考“毁灭”。

1、毁灭的是什么?板书:文化。文化是属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历史不禁这样叹息:“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的辉煌呢?

这是一种反衬手法,昔日越辉煌,今日的损失就越大,也越能够体现出对侵略者的痛恨。

圆明园的毁灭成了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无法抹灭的伤痛!面对这断壁残垣,(出示照片)我们不禁深深地叹息: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花园。建于清康熙四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然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它汇集了中国各地建筑精华,堪称“万园之园”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勾了起来。1860年10月6日,野蛮的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把圆明园内珍贵文物洗劫一空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为灰烬。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没有了!只留下一片废墟和几根残骸,在风中诉说着侵略者的罪恶。

我想作为中国人,都不该忘记这耻辱的一幕,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正因为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才使圆明园这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毁于一旦。所以,我们应该不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为地球”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历史上的遗憾。

当我听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个故事,心中就涌起一阵愤恨;当我在网上看到一张张被掠宝物的图片时,心如刀绞,分外心疼;当我知道清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先后签订了一千一百多条不平等的条约后,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园林,比北京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还要大许多。园中有民族建筑,西洋景观,还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它还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既有名人书画,又有青铜礼器。我多想穿越回去看看这“万园之园”啊!

英法联军是可恶的,但是清政府更是无能的!为什么我们打不过侵略者呢?是因为我们得武器比别人差几十倍!为什么武器会落后呢?因为清政府都把钱花在了吃、喝、玩、乐上了!

如果英法联军没那么可耻,清政府没那么无能就好了……。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课前谈话:

1、激趣。

2、我们中国这几年发生了很多大好事。谁来举个例子?(20xx~xxxx)。

一、导入新课。

1、这些事情其实都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这都是我们中国走向强大的证明。可是,就在历史上的今天,却发生了一件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和愤怒的大事。那就是——圆明园的毁灭。

2、板书课题。所谓毁灭就是?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课前预习了吗?那让我们直接来试着读吧。找学生分段读。注意:“不可估量”的字音。

2、课文预习得不错,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交流。

三、深入文本,研读感悟。

2、你们读出了什么?

3、理解不可估量。

4、作者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的毁灭不仅给祖国乃至给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究竟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来领略一番。

默读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圆明园里都有些什么。可以拿出铅笔,标注出自己的感受。

a第二自然段。

1、重点理解:众星拱月。(示图)。

2、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圆明园布局独特,规模宏大。347公顷,5200余亩。

b第三自然段。

1、重点体会“金碧辉煌”。点出“玲珑剔透”。一个气势恢宏,一个建筑精巧。让生品读。

2、再感受一个热闹的“买卖街”,一个宁静的山乡村野。男女生对读。

3、去掉“也”,再读第一句。让生找差异,点出“也”的用法。

4、这些丰富的建筑景观中,都有哪些美景呢?

5、教师引读。“园中许多景物都是按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6、圆明园中景物有一百多处,而且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想看看吗?(视频)。

7、看完视频,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8、用这世上任何一个词来形容圆明园都不为过,难怪文中最后一句话会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9、在这样的园林里散步,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齐读本段最后一句话。

c第四自然段:

1、圆明园除了建筑宏伟,还有哪些东西?

3、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号称“万园之园”,被称为“东方的凡尔赛宫”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践踏下,毁于一旦!

四、再现情境,激起“仇恨”。

1、放录像。同学们,你想说什么?

2、带着感受读读最后一段。看看那句话最能表达你的感受?

3、那是怎样的破坏?感悟“凡是”“统统”“任意”。

4、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被几千个外国强盗付之一炬。齐读最后一句话。

五、表达情感,引发思考。

1、所以,作者会在文章开头,就用了两个“不可估量”。再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2、随着文章的学习,我们心中肯定会泛起深深的惋惜之情,甚至是仇恨。可是,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思考。一座圆明园,半部清代史。让我们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让我们继续交流。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圆的毁灭》这篇课文。学完后,我感触很深。

中国当时科技十分落后,不如其它一些国家富强,“落后就要挨打”。当时强大一些的国家就随意入侵我们的国土,划分我们的国土,十分放肆。他们像贪婪野蛮的强盗一样闯进圆明圆,抢夺奇珍异宝,任意破坏,为了毁灭罪证还放火烧了圆明圆,简直就是土匪。而且,当时清政府无能,中国老百姓思想十分落后,懦弱,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圆明圆化为乌有,不知道反击。当时中国有三亿多人,三亿多人的力量多大呀!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能挽救圆明圆。但他们没有这样想过,清政府也是任有英法联军抢夺珍宝,放火毁灭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圆的毁灭真是令人遗憾,它经历了150年的风风雨雨,却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化为灰烬,只给后人留下了些残垣断壁。无数本应在我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的珍宝,竟摆在了外国人的博物馆里,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我希望爱国的朋友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这样描述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当我读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解释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野风光的山乡村野”这两句话时,我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中国有这样一座建筑宏伟、富丽堂皇的艺术瑰宝。

但是,当我想到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昼夜不息,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就这样,我国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读到这时,那读骄傲和自豪已经飞散,而涌上心头的却是愤怒、遗憾、悲哀,我国这瑰宝就毁在两个强盗手中——法兰西、英吉利这两个不知羞耻,没有自尊心的强盗手里。

圆明园的毁灭虽然和这两个无耻的强盗有关,但还有一个人:当时的皇帝。他扔下所有和慈禧太后躲到避暑山庄。我愤怒清帝的昏庸无能和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悲哀我国这一园林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灰烬;我努力,我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圆明园重见天日,东山再起!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作者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作者最后我们要永远努力向前,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样子才不会被别人欺凌。

今天我在学校里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不禁满腔愤怒与仇恨,也知道了“落后就会挨打”这句话的含义。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比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周围。园中面积350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150余景,清王朝倾尽全国的物力及无数的'能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卉。集国内外风景名胜,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品和国书文物。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财宝及文物被抢掠,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通通拿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运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掉。他们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北京城。

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对圆明园采取植物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这是历史的证明,这是耻辱的证据,让中国同胞永远不能忘却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侵略、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一个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被外国所欺凌。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现在我们的科技逐渐发达,但是我们不应该骄傲,骄傲就会使人落后,落后就被别人欺凌,我们要永远努力向前,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估量、损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

3、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使学生牢记国家耻辱,激发热爱祖国文化、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使学生牢记国家耻辱,不忘民族伤痛。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圆明园吗?谁来和我们分享对圆明园的了解?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东方建筑明珠,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座举世名园辉煌的过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些内容?你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三、自主探究,感受圆明园的辉煌(2-4自然段)。

1、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小组合作讨论)。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文物珍贵。

2、走进圆明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教师出示圆明园,三园布局图、俯瞰图,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

3、想象画面,感受建筑之美。

过渡:圆明园举世文明不仅因为规模宏大,更因为里面的建筑举世无双,来看看园内的景观(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景观图)。

圆明园既有华丽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华的美,又有幽静的美;不仅有灵动的美,还有典雅的美,谁来朗读这如诗如画的圆明园?(指导学生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

置身其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课件出示武陵春色,平湖秋月的图片,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吗?

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形容:“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再次朗读课文。

4、文物之珍贵。

过渡:圆明园的辉煌不仅在于园内建筑的精美,谁来说说自己读到的?

课件出示: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它们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面对圆明园这一人间奇迹,作为中国人,此刻在你的心中,又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所以,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生接)。

小结:圆明园是我国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它却惨遭英法联军的蹂躏,惨不忍睹,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它被无情摧毁的历史。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可是,这座无比辉煌的万园之园却在几天之内消失了,昔日的辉煌化为一片灰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圆明园的毁灭。

二、品读词句,感受入侵者的肆虐野蛮。

1、同学们,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后,他们对圆明园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2、读完,你有什么感受?(愤怒,难过等等)请读出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3、哪些地方(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4、更换词语,比较原词的表达力。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走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拿走了;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

5、让我们带着悲愤之情再次朗读这段文字。

三、入情入境,勿忘国耻。

1、同学们,看,面对这人类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入侵者们竟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观看视频《火烧圆明园》)。

四、小小争辩,我看重建。

面对圆明园重建,你有什么看法?

五、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860年10月6号这一天,耻辱的烙印深深地烙在中华大地上,也唤起了我们中华儿女变革图强的意识,即便是如今,我们也要牢记这历史的耻辱,铭记民族的伤痛,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了这篇课文,我心中十分愤怒,有些说不出的感情。

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精华,使当代中国人民自豪。可是,当读到英法联军将这瑰宝任意破坏,销毁时,我心中万份憎恨,但却无能为力。

圆明园,他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当时光流荡在1860年时,它是一颗无人可拥有的宝石。

漫步园内:这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琳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里有历史文物,如: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等。还有仿照各地名声的景观。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可是现在,圆明园已不复存在,残忍的侵略者,烧光了中国的宝,却无法使中国人民停止奋斗,不屈不挠!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随堂练习题

本篇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随堂测试题及答案。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的青铜礼器,下至()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分)。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作用。(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收藏()珍贵()销毁()。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2分)。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横线画下来。(2分)。

6、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分)。

7、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8、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4分)。

9、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城关五小五年级杨阳。

圆明园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区东部,与颐和园比邻,它始建于17,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倾尽财力和智慧,精心创造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10月18日,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毁罪证,便放火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阴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座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都葬身火海,成为历史世界史上罕见的暴行。

哪一个中国人不想看看万园之园――圆明园,欣赏那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罕见的.奇珍异宝......然而这一切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这石柱上刻满了当时中国所受到的耻辱,这散落的石柱就是一块块警示牌,不停地警告着人们勿忘历史。

侵略者为什么敢在圆明园内肆意妄为呢?都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侵略者才敢如此嚣张,当时圆明园被毁时,慈禧太后带着咸丰皇帝却逃跑了,他们的懦弱才使中华民族受尽屈辱。

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他们内心贪婪,行为野蛮,不但掠夺珍贵文物,还竟放火烧毁圆明园,致使璀璨的文明毁于一旦,令人无比气愤!

每个中华人民都要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用血与泪换来的教训!一个贫穷、弱小、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凌辱、被侵略的地位。只有万众一心,使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

1、《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本文首尾呼应,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2、不可估量(二声):“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3、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中心思想: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累四字词语: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重点句理解: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则写出了他们的疯狂、野蛮。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结做这类题的方法: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

研究三、四自然段。

(1)填空背诵:

(2)给第三、四自然段分层,讲清层意及第四自然段的承上启下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