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调研报告总结范文(19篇)

时间:2023-11-29 02:44:55 作者:念青松

总结范文的写作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能力,促使我们对自身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找出优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下是一些关于学习和工作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思考和规划有所引导。

调研报告总结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标(核心问题)。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门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制度,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思主义教学部xx级—2012级在校本科生和2012级、2012级研究生。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情况,共打印650份问卷,实际发放634份,实际收回614。其中,商学院发放189份问卷,实际收回187份问卷,缺失2份,废掉6份;法学院发放49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5份;新闻传播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48份问卷,缺失3份;翻译学院发放33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3份;韩国学院发放31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1份;艺术学院发放26份问卷,实际收回26份问卷,缺失0份;数学与统计学院发放44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0份,废掉9份;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发放45份问卷,实际收回43份问卷,缺失2份;海洋学院发放52份问卷,实际收回50份问卷,缺失2份;信息工程学院发放41份问卷,实际收回41份问卷,缺失0份;机电工程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51份问卷,缺失0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放19份问卷,实际收回19份问卷,缺失0份;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发放1份,实际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两份。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还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态度。

2、调研对象所认可和倾向的创业模式。

3、影响我校学生创业实践的缘由。

公务用车调研报告

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全国各级各地方对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加快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步伐,我们对全市近年来公车购买、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弊端,在认真借鉴国内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政策建议,供领导完善决策和部门实施公车改革时参考。

我市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沿用了供给制,它以行政配置为手段,靠计划批示来控制,从买车、管车、养车到用车各个环节,一切费用都由国家或集体用公款来支付。据市纪委统计,我市目前公务用车共有870辆:其中,市级机关部门455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265辆,乡镇一级政府150辆;按市编委统计,我市现有在编司机142名,临时司机255名;市财政局20__年总的财政支出为10亿元,公务用车消费为6960万元,占总财政支出的6.9%。

近几年来,我市对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一些政策,对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备、购置更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阳光操作;同时也加大了对违纪使用公车案件的处置力度;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在规范公车使用、降低财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有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仍然十分突出。公车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市近期发生的几件公车私用的案件,群众反响很大,人民群众对于公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二、目前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制度的不规范,所造成目前公务用车问题,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也大同小异,就我们瑞安市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

1、公务用车的费用过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理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再加上用公车办私事个人不必付任何费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何乐而不用?同时监督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腐败行为。公车维修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偶尔会出现,多开、虚开发票现象。这样一来,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车辆也就不足为怪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价钱,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是“屁股底下一层楼”。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2、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成为权力象征。由于制度缺乏约束力,导致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主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单位或部门的公车使用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公车费用不仅全部由财政采承担,而且个人(驾驶员)有时还享受出车费、加班费等。正因为如此,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公车迎亲、公车旅游、公车扫墓、公车钓鱼、公车接送子女上学等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市纪委纠风办每年在节假日进行的突击检查中,查证违规使用的公车达30辆。少数人更是凭借手中的权利或职务上的便利,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他们的“私家车”,上下班哪怕几分钟的路要坐车、下班后赴宴要车、节假日走亲访友要车,甚至家属子女、七姑八姨办私事也要车。据调查,在某些地方公务车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更有部分领导干部干脆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

3、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左右,党政机关则的公务用车运行成本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至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任领导都有相对固定用车,有的则成了专车。由于是领导的专车,其他需要用车的业务处室却很难用到车,造成了公车的闲置浪费。

4、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我市目前车辆配备的标准是根据市委发[1997]121号《关于市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数量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乡镇参照实行。但是在现实中,超标准配备车辆仍然存在。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查:20__年,全市61个市级单位238辆(其中轿车204辆。面包车34辆,不含特殊单位的专用车辆)的公务用车中按现有标准衡量,达标的单位19个,未达标的单位1个,超标的单位37个,超标率达61%。

三、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不仅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各级机关一直在努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从1998年起,我国公车改革进入“快车道”,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现行公车制度弊端的有效方法。从先行改革的地方情况分析,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公车服务市场化:一是实行“公车租用”,即部门、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将车辆集中管理,成立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将党政机关现有公车整建制转为经营性实体,模拟市场经营实行有偿服务。按市场租车计价方式,向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有偿用车服务。公务人员按照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或实行费用包干,需用公车时按里程、车型交纳费用。这种改革方式的最大好处是积极稳妥,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有公车制度的弊端,又照顾到目前驾驶、后勤人员无法安置的现状。

山东省泰安市于20__年下半年成立了市直机关管理局车辆管理中心,规定各部门和单位除保留一辆工作用车外,其余车辆和驾驶员全部由车辆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计价使用。部门按每车每年8000元的标准领取用车代币券,超支不补,节余归己。当年11月,泰安市53个党政机关搬到新大楼,1700多名公务员从部门领导到一般干部,上下班都持市财政局统一办理的乘车搭乘由公交公司开通的专线公共汽车。同时,泰安市把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引入车辆管理,指挥中心根据每一辆车的行驶路线和所处位置,在全国范围内及时就近调度用车,从要车、派车、行程、耗油、计费到问题处理等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种公务用车形式,改变了“家庭式”、“小而全”的公务资源配备方式,实行资源共享。

二是实行“私车公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机关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就是指当公务需要时,由单位指派干部驾驶自备车招待公务,补助标准以二人乘坐公交车及三轮车计算。其优点就是能有效解决派车难、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也能达到减少公车数量、方便工作的要求,针对目前的公务用车制度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乐清市教育局自从20__年3月试行私车公用制度以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据该局的资料显示20__年3月、4月该局平均每次下乡的费用分别是108。57元和133。54元,而试行私车公用后,20__年3月、4月的平均每次下乡费用分别为80。74元和94.65元,同期相比,平均每次下乡费用节约27.83元和38.89元;私车公用和乘坐公交车下乡进行比较,20__年3月、4月私车公用下乡每次费用分别为64.33元和54.37元,乘公交车下乡费用分别为110.28元和123.95元,平均每次节约45.95元和69.58元,从数字上可以看出私车公用后,经费得到了很大的节约,同时,与同期相比,下乡的次数明显增加,干部的下乡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公车分配货币化:取消或保留少量公务用车,发给一定交通补贴。公车分配货币化,即实行“岗位补贴”,就是公务人员(有些地方是主要领导除外)彻底取消公车待遇,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从而变过去的“暗补”为“明补”。与“公车租用”相比,“岗位补贴”更符合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市场经济法则,也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是一项从根本上杜绝公车弊端的改革举措。从目前情况看,已进行车改以及将要进行车改的城市,大多数采取了此类方法。交通补贴的发放又分为按月发放(以现金的形式随工资发放)、一次性发放、包干使用等形式。

1、按月发放交通补贴。将对全市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改革,即以货币形式发给公务员交通补贴。其具体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参加竞拍,领导干部、司机可享受拍卖价一定的优惠。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机进行转岗,年纪大的提前退休,拍得汽车的司机,两年内发给每月70%的基本工资。干部发给交通补贴,按照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地区核定。

湖北省老河口市是中纪委职务消费综合改革试点市,其公车改革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参加竞拍,司机可享受拍卖价20%的优惠。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机进行转岗,年纪大的提前退休,拍得汽车的司机,两年内发给每月70%的基本工资。干部发给交通补贴,标准为:最远的乡镇党政正职800元/月,较远的700元/月,较近的600元/月,部门一把手最高的600元/月,中间的500元/月,最低的400元/月。副职减半。

无锡市乡镇机关公车改革的做法是:全市(含江阴市等9个县级市和区县)所有乡镇将公车拍卖,按照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区县核定,但总体上镇党委书记、镇长每月补贴额度一般不得超过2500元,其他职务依次递减。

2、一次性发放交通补贴。一次性发放即给车改对象一定数额的购车补贴,并由公家负责车辆保险、养路、年审等固定性费用,其他如汽油、维护、路桥、停车等日常费用均由个人支付,单位不再发给其交通补贴。采取这一改革方法的一般多经济较发达地区。具体做法是:一次性给车改对象每人发购车补贴,明确个人享有使用权期限,产权依然归单位所有,期限满后产权归个人,公家不再负担任何费用。

东莞市沙田镇的做法是:将现有的14辆公车保留4辆,其余10辆据车况定价后,七折卖给车改对象,可分期付款。购车者每年发5000元补贴及负责汽油费用报销,其他费用均由个人负担,此项做法实行后,每年节约经费约46万元。

3、包干使用交通经费。包干使用即对用车费用限额包干,超支自负,节余按比例给予奖励。这种费用补贴方式整个过程不出现货币,避免了一些矛盾,也被称为“准货币化模式”。

江苏省东台市的做法是:在拍卖公车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基础上,对公务交通费实行“总额控制,分档包干”。乡镇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费用包干到人,其包干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乡镇经济总量、经济实力;二是距市区路程远近;三是领导干部的职务、分管工作任务等。市直机关根据车辆数和公务人员数核定交通费,即在每辆车核定年费用1万元的基础上,区分单位类型确定人均交通费定额,公、检、法、纪等执法执纪机关800元/人,其他机关部门509元/人,中小学校89元/人。公务交通费用以包干券形式发放,超支自负,节余按29%奖励给个人,其余转到下年使用。对特殊情况用车,费用买报买销,但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加以控制。

(三)公车管理规范化: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控制车辆的购置、使用和维修,堵塞公车管理中的漏洞。在完全取消公车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地区通过严格控制公车购买,规范公车使用、维修制度等,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为下一步公车改革做好准备。

1、规范车辆更新程序。

严格执行《关于市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和国务院20__年第307号令提出的具体审核意见,制定公务车购置审批规程,负责审批车辆配备、更新计划的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认真执行车辆报废标准;利用职能部门的权限,对车辆进行调剂使用,严格控制公务车的增长。逐步减少公车的数量。

2、建立车辆管理档案。

对全市公务车辆进行扎口统一管理,对所有的公车进行统一着色,或者统一喷涂显目的标志,便于公车的管理和监督。要设定车辆管理的职能单位,明确管理的职能范围,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公务车的车辆档案,准确掌握各单位的车辆的应配数量、实有数量、购置年限、车辆使用状况等,加强对现有车辆的管理。

3、使用和维修规范化。

公车使用的不规范性,是当前公务用车的一个突出问题。各单位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公车使用制度,规范公车的使用程序;建立全市公务用车的车辆维修服务站,规定全市公务用车统一进站维修,采取严格规范的车辆维修,保证质量、低价位,收费采用签单的方式,由市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核算;对于车辆用油,也可建立定点加油站,与定点维修一样,统一由核算中心结算。这样既可保证修理的质量,亦可节省经费,便于管理,更可以杜绝车辆维修方面的腐败之风。

4、加大车辆监管力度。

在加强对车辆管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力度,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审查、监督力度,加强对政府部门的公务用车经费使用、公车消费进行监督;开设举报专线,扩大监督群体;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督查职能,加大违规使用公车的处置力度。

四、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公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应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我们可以在对上述各种改革方案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提出一个既切实可行又有所创新的车改方案。但在改革中,要注意:

1、公车货币化改革,标准制定要科学。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以工作岗位所承担的任务、性质和公务活动量为依据确定。补助标准制定一定要合理、科学,要切合当地实际,严禁借改革之名滥发奖金、津贴。如果不顾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顾财政的承受能力,将补贴标准定得很高,那么改革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公务交通费补贴的发放范围要适当。它属于职务消费范畴,不是职工福利,既不能搞平均主义,又不能过于悬殊。一般来说,分为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三大类。一个地区一线领导和一个部门的一线领导,虽然级别不同,也基本属于同一补贴档次。同时,操作程序要规范,需要在阳光下进行。

2、公车改革要防止“一刀切”。公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决不是简单的“取消公车,代之补贴”的“彻底革命”。各地方各单位各部门要区别对待。某些特殊公务的用车要有保障。车改后,可视情况建立机关出租车队或保留少量公车,保障执行机要交通、接待、老干生活本文来源于本站网站等方面的特殊公务的需要。对保留的公车要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出现“公车照用,补贴照拿”的现象。在市政府出台的车改制度下,允许各地方各部门有不同的相关政策。

3、谨防特权现象,避免“虚改实捞”。因为“不搞‘一刀切’”,给公务用车改革留下了诸多自我掌控的空间。对于没有费用列支审批权的一般公务员来说,落实起来不仅没什么可难的,而且也肯定“虚”不到哪里去。可是对于大权在握的领导来说,人们最担心的,正是这些人可以利用职权,让自己或小集团既享受诸如“交通费用补贴”这样的实惠,又可以通过虚列开支等手段,不花自己一分钱地继续享受公费用车,而变为“虚改实捞”。

4、公务用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均衡推进。如果不从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包括公车改革在内的职务消费改革,就不能彻底成功。首先实行财政法制化。财政预算立法后,必须严格执行,违反预算,就是违法。职务消费的各个要素的改革要同步进行,平衡开展,不能把公车改革单独拿出来。改革必须在全市范围和整个行业内同时进行。改革必须从上级开始,至少也是上下级同步。

公车制度的改革,其基本方向应是尽量减少公车使用的总量,提高公车使用的有效性,用发放交通补贴的方法逐步取代目前公车私人专用的现象,使公共交通工具也成为领导干部、行政管理机关主要的交通工具。其核心思想就是限制领导干部和政府机构利用职权,超越工作需要在公车使用上的特权,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当各级领导干部抛弃特权思想包袱之时,就是公车制度彻底改革成功之日。

调研报告个人总结

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与其说是一次比赛,不如说是一次学习和体会,无论是相关知识的增长,抑或是比赛时心态的一种锻炼和成长,还是比赛过程中的学习和感悟,与队友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方面,我都收获了很多东西,所以,总的来说,我是很感谢这个比赛的,调研报告个人总结。

其次,就我个人工作而言。我主要负责查阅资料,以及后期,结论和建议方面的一些工作,虽然,在之前的采访提纲和问卷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建议,但起的作用不太大。资料这块,我只是在找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在报告中可以适当引用的资料,而忽视了,去研究别人的调研报告制作过程中的亮点和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等,因此,在调研工作展开的前期,我在大家具体去发问卷,统计结果这段时间,没有好好去思考,查阅,导致在后期报告制作过程中,不能提供一些建设性专业性的想法和思路,没能合格完成资料查阅这部分工作。另外,在协助制作报告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都只是提出了概括性的想法和建议,而把具体的实施和制作这部分工作丢给队友,有时候,提出的想法和建议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浪费大家的时间后才知道不可行,耽误团队的工作进度,所以,以后自己提出一个想法后,就应该积极地去验证它的可行性,然后再具体实施分工,节省大家的时间,调查报告《调研报告个人总结》。

另外,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主动,不够注重细节。工作中,潜意识里好像觉得自己不是组长,不用从大局去着想,组长具体分配我去干什么我再去,干完之后就一身轻松了,而不是,主动地去思考整份作品和团体的成效,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工作中哪些地方还有不足,还需要改进,并且,做事儿时不够注重细节,有了轮廓和思路后,就停止去认真思考了,导致很多工作在实施时才遇到困难,大大耽误工作进度。

比赛时,在现场,包括ppt展示和现场答辩。首先是ppt的制作和展示,我总结到:ppt的展示内容反映的最主要就是我们的作品制作思路以及我们要强调的作品亮点,因此,内容可以不全面,但是一定要表现深刻,其次,解说时一定要自信坦荡,要尽量有感染力,我觉得有激情和笑容,就成功了一大半。答辩时,无论回答什么问题,都最好回到自己的作品上来,让评委老师相信,你问的我们的报告是可以解释的,报告是提供了充分的说明和解释的,我的回答也不是主观的,是严格根据调查得出的,而我,直到决赛时才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最后,此次比赛中,我更看到了队友们优秀的品质,很值得自己去学习。泽锋的认真负责,和勤奋努力,锦波的认真思考和严谨工作,素端的积极主动,旭琼和陆勉的踏实……他们让我更加相信,工作时的认真和积极才是最重要的,也更加激励我工作时应该更深入更细致的去思考问题,因为那才是用心去做事儿,也只有那样,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锦波近一个月的努力换回一个三等奖,我想说,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一开始的时间安排上就有些衔接得不好,该做的事情没有按预想的按时进行,于是后面的事情安排显得紧了,特别是写结论和制作ppt那部分。另外在分工方面也有不少重叠与疏漏,办事的效率大受影响,比如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最后一点还需要注意的是,感觉在这次调研中小组成员的联系还应该再加强的,当然这跟09干事未有电脑干系很大。由于大家都基本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一些疏忽是在所难免的。此外因为上课而没时间、人手方面的欠缺、学生会单方面的时间变动,都对我们工作展开造成了一些影响。以后要更加注重事前的安排计划,即使不能胸有成竹,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虽然还是有这些不足,但这些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都可以学习改进,总体上我们还是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调研。

这一个多月,相信对大家来说,感受应该多少都有一点吧。以前很少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一群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们明白自己的所做不仅关系着自己,更关系着小组,明白这一份责任感相信会让我们今后的人生获益匪浅。也是这一份责任感让我们把我们所深深认同的团队合作精神投入到这一次的调研中去,尽管也许我们的合作仍不是很理想。我也看到好多组员身上的优点,印象最深的是素端,那工整的字体永远是我自叹弗如的。除了认真尽责,她在问卷设计、志愿实践还有上台演讲方面所表现的积极与热情,也很让我很感动。很希望大家,当然亦包括我自己,无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将来亲身投入社会生活,都能拥有并保持这一份积极、热情,去应对自己将面对的一些事。或许是我比较小心眼吧,三等并不是我的希望。并不是在强调名次的重要性,我们都不是做调研的人,维权部更不是调研部,名次对我们就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个反映我们在这次调研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在我们的努力配合下能达到的完美程度的数字。而这一点在所有的工作中是一致的:通过最有效的配合,让我们的付出发挥最大的效果。所以,如何有效的搭配安排人员,让大家形成一种默契,应该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点。

感受着大家领完奖的那份快乐,觉得,一个月的付出,值得。

公务用车调研报告

我市原有的公务用车体制同全国一样,是计划经济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传统模式。20xx年至20xx年,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每年每辆单车帐面直接支出为2.7万元,加上司机工资、补贴、车辆保险、车库折旧、大修等费用,每辆单车年实际平均支出为7.7万元,三年公务用车实际总支出为2725万元。

同时,三年新购车辆206台,购车支出1615万元,年均购车支出539万元。公务用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9%。

这一体制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7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加上每年财政负担的大修费用等,公务用车支出的口子越来越大,财政及各单位早已不堪重负。二是公务用车私用严重。公务用车消费在民间早有“三三制”之说。即在公务用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三是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据调查,社会其他营运车辆每万里运行成本平均为8215元,而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出租车的使用效率约为公务用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务用车的13%。四是超标、超编配车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干部形象。

二、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是因地制宜,反复论证,出台实施方案。制定好实施方案是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使方案切实可行,齐齐哈尔市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公务用车改革办公室,采取调查摸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多次论证的基础上,20xx年4月形成了《齐齐哈尔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货币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二是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方案》20xx年5月在市直83个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同时确定了富裕县、铁锋区作为县(市)、区试点单位。

三是制定原则,规范操作。为确保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实施,我市确定了七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传统公务用车模式,实行货币补贴的原则;二是坚持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的原则;三是坚持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约财政支出、减轻财政负担的原则;四是坚持保证工作需要,任何时候在规定范围内不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五是坚持从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支出情况和各单位工作量及职能特点出发,分类、分档确定补贴标准的原则;六是坚持分步进行的原则;七是坚持市直单位自愿参加的原则。

四是合理分类、分档确定补贴标准。补贴标准的确定,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既不能偏离改革方向,又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要保证实际工作需要。为此,我市明确了以下分类、分档的原则:1、参加公务用车改革的单位按前三年单车实际支出及工作量大小分类;2、保证特殊职位工作需要,据实发放;3、市直行政及财政全部供养事业单位的交通补贴费,由市财政按方案规定的档次核拨;4、财政部分供养和不供养的事业单位的交通补贴费由单位自行解决和市直机关分类核定补贴(主要是根据前三年车辆费用支出实际情况采用基数法确定的补贴标准)。并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务用车个人补贴标准最高限额和财政补贴经费的档次。

五是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富余人员安置是公务用车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齐齐哈尔市从稳定大局角度出发,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如提前退休、退养、解除劳动关系、就地转岗、停职留薪创办和领办企业等安置方式,做到了“退养的愉快、转岗的安心、解除关系的称心”。

六是规范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原有公务用车统一上交市财政局,经中介机构评估后,带原牌照按照依法、公开、规范、透明的原则,实行公开竞价拍卖。同时,为保证各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后工作用车需要,市政府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运用市场化手段组建经营性公务用车服务公司。公务用车服务公司按市场化运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七是严明纪律、强化监督。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涉及诸多环节,涉及各方面利益,必须严明纪律。为此,齐齐哈尔市专门成立了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参加的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纪律监督组,出台了《全市公务用车改革纪律若干暂行规定》,并及时下发《关于严明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车辆搞好登记造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取得的成效。

(一)堵住了体制漏洞。

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后,明显堵住了两个方面的漏洞:一是公务用车带来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得以杜绝。特别是相互攀比购车、以车顶债、车辆修理费用畸高等诸多问题都不再存在。二是公务用车私用得以根治。存在多年的公务用车消费“三三制”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

(二)减轻了财政负担。

公务用车改革实行后,减轻了财政压力,改善了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前,齐齐哈尔市公务用车年费用为3790万元,改革后,财政支出交通费补贴仅为1134万元,节省财政资金2656万元。

(三)改善了干部作风。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已经不把公务用车当作工作的手段、办公的条件,而是成了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公务用车改革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外出办事、下基层多是坐公交车、乘火车,由于没有可供随意使用的公务用车,再也不会出现“白天跑公路,晚上回家住”的现象。实践证明,公务用车改革改善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减轻了基层单位和群众负担,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拉动了消费需求。

一直以来,齐齐哈尔市个人拥有汽车比例不高,尤其是机关干部更是寥寥无几。公务用车改革的实施,使机关干部每月都能有一定的交通费补贴,有关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为机关干部购车提供优惠政策,比如:可用未来5年交通补贴费抵购车款,同时可享受竞拍价格25%的优惠等等。至今为止,市直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700多名县处级干部中,已有300多人购置了车辆,有效拉动了消费需求。

四、几点启示。

(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基础。

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方案》期间,齐齐哈尔市不但充分借鉴了有关省市的经验教训,还抽调大量工作人员深入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了大量一手数据,为《方案》的科学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二)统筹配合,协同推进,是公务用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

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牵头组织部门,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的力度,定期掌握公务用车改革的进展情况,召开协调会,分析、协调和解决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也从资金保障、政策扶持和加强监督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为公务用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正确处理加快改革与规范操作的关系,是公务用车改革取得成效的保障。

公务用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要加快推进,又要规范操作。为确保规范操作,齐齐哈尔市制定了资产审计评估、产权交易办法等系列文件,用以指导和规范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加强对公务用车转让的监督和管理,使公务用车转让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防止暗箱操作,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既坚持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强力推进不动摇,又较好地保证了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规范有序。

(四)以人为本,精心筹划,是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

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在于使一切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其活力。我市在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过程中,一手抓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不动摇,一手抓妥善安置司勤人员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不放松,出台各项优惠安置政策,强化“有情操作”,以人为本,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公务用车改革在平稳中推进。

公务用车调研报告

1、公务用车费用居高不下,财政负担沉重。据一些地方调查,每年一辆公务用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如江西省定南县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前,每年用于公务用车的费用达583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12%;湖北省老河口市20xx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消费为1400万元,占整个财政支出的6%。每年新增的购车费用,使许多地区和部门财政不堪重负,如20xx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机构改革后,有27个单位提出要更新、购买新车47辆,需要财政支出1100多万元。

2、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现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费用完全由财政承担,缺少相应的利益调节机制,这种“大锅饭”式的管理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干部以权谋私、公车私用。群众反映,在公车使用中,办公事的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的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的占三分之一。现实中用公车接送亲属子女、迎亲嫁娶、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已是人所皆知的事实,而且越是节假日越严重。

3、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相比,公务用车的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有关资料表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5%。这种公车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机关提出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是截然相悖的。另外,由于公车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公车在使用以及维修保养等方面浪费严重,如大庆市工商局有一辆车一年的维修费用就达22万元,江西省定南县某单位一辆车一年曾经用掉18个轮胎,这其中显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4、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问题屡禁不止。中央对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已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干部将配备使用小汽车看成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视为一种待遇。许多地方和部门不是从公务需要出发,而是根据干部的职级待遇配备车辆,竟相配车,配好车,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甚至为县处级领导干部也配备了专车,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小汽车问题严重。虽然各地各部门多次进行专项治理,但问题仍屡禁不止、不断反弹。20xx年,河北省在对全省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的清查中,共清理出违规车1373辆,其中超标车328辆。国家税务总局在对全系统1999年以来配备使用小汽车情况的清查中,共清理出超标车1402辆。今年,中央纪委对各省区市在职省部级领导干部配备使用小汽车情况进行了清理统计,共清理出超标车401辆,全国31个省(区、市)除4个省(市)外,其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超标准配车问题。

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针对现行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改革入手,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改革试点工作的力度。据了解,目前上海、广东、江苏、湖北、江西、黑龙江、辽宁等14个省(区、市)以及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4个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改革试点。科技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总署等1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实施了班车改革。

从各地的情况看,改革多数是从乡镇一级搞起,个别地方在市、县直属部门进行了改革,如黑龙江省大庆市、辽宁省葫芦岛市等。广东、湖北两省今年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指导和推动全省工作的开展。深圳、佛山、威海等市已经制定了改革方案,准备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改革。湖北和吉林两省还对离退休干部的公务用车进行了改革试点。

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地各部门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改革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费用补贴。车改后取消公务用车,各单位今后一律不再购置新车。干部进行公务活动,则根据职务、级别和工作性质,以及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发放一定数额的交通费用,明确干部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公务活动,不再报销任何交通费用。在交通费用发放和使用方面,一是以现金形式发给干部本人,由干部自行支配,超支不补,节余归己;二是不发现金,费用由单位集中管理,个人在规定限额内凭票报销用车费用,超支不补,节余转入下一年度使用或按一定比例奖励给个人;三是发放部分现金,其余部分由单位集中调剂使用。也有的地方和部门在改革中保留了少量公务用车,用于公务接待、突发事件等特殊需求。

二是取消各部门的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取消各部门公务用车后,由政府组建公务用车出租公司,按企业模式运营管理,用以保障各部门的公务用车需求。各部门用车,则根据干部的职务、级别和工作需要,发放一定数额的公里券,干部在规定限额内凭券用车,超支自负,节余转入下一年度或以一定比例奖励个人。如山东省泰安市等地区。

三是保留各单位现有公务用车,但车辆报废后不再换购新车,逐步取消公务用车。严格核定各单位公务用车编制,现有公务用车仍由各单位自行管理使用,但对缺编车辆和今后报废的车辆不再重新配备,每年按缺编车辆数发放一定数额的租车费用,用于公务交通。由政府引导,成立专门的出租汽车公司,保障政府部门的公务用车需要。如辽宁省葫芦岛市。

各地各部门在改革工作中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许多配套措施,对公车改革的对象、范围、交通费用补贴标准以及原有公务用车的处理、司机安置和财务管理等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严格进行监督检查,从而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各地各部门的改革实践看,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降低了公务交通成本,减少了财政支出。各地各部门普遍反映,车改后交通费用支出明显下降。如湖北省仅市(州)级离退休干部车改一项,每年就节约经费约2500—3000万元。湖北省老河口市实行改革后,20xx年交通费用下降139.86万元,降幅21.2%;无锡市92个乡镇改革前每年公务用车费用支出约7000—9000万元,改革后发放交通费用3500—4000万元,节约40—60%;国家宗教局实施车改后,每年可节省经费15—20万元。同时,车改后各单位不再购置新车,减少了购车成本,财政支出明显减少。

2、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从源头上有效地解决了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改变现行公务用车的管理使用方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过去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以及公车私用等问题,堵塞了利用车辆维修保养报销各种费用的漏洞,从源头上遏制了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促进了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各地各部门在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认为公车就是“官车”,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取消公务用车,有损自己的权威和形象,因此缺乏改革的积极性;有的担心取消公务用车会影响正常工作,因而不愿改革。二是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原有公务用车的处理没有面向社会公开拍卖,而是出售给本单位领导干部或司机,并给予一定的优惠,由于缺少透明度,群众不理解、有意见。三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改革后交通费用的发放标准在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难以把握。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从现实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看,对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当然,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干部的切身利益,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鉴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行政区域、地理区位不同,公共交通发展程度不一,社会化服务水平各异,目前不宜在全国推行统一的改革模式。

因此,建议要进一步总结各地各部门的实践经验,坚持先行试点,上下结合,采取多种模式,不断完善,稳步推进,逐步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要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参与,大力推动,认真履行好监督检查职能,以此促进源头治腐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加快中央和国家机关改革试点步伐,建议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和财政部选择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进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试点。

公务用车调研报告

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

根据国家土地督察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土地督察专员派出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督办发〔20**〕2号)精神,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拟于今年下半年向我市派驻土地督察专员,并于20**年6月向市政府发来了《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关于请协助做好国家土地督察专员派驻工作的函》(国土督察沪函〔20**〕51号),协调保障工作相关事宜。

为此,我局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要求增加国家土地督察专员工作经费的请示》(甬土资〔20**〕131号),宁波市政府办公厅抄告单(甬政办抄第174号)明确追加工作经费270万元,用于保障上海督察局驻甬人员工作需要。

为切实做好上海督察局驻甬人员交通保障工作,并经与上海督察局多次沟通,拟购置价格38万元的丰田汉兰达越野车(排量3.5)一辆和价格38万元的别克陆尊商务车(排量3.0)一辆,共需经费76万元。

妥否,请复示。

调研报告个人总结

我组成员在校园进行分工走访,分别访谈了我校中通快递、韵达快递、圆通快递的工作人员,根据在与工作人员访谈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加之结合互联网以及相关资料,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拟定出一份合理的调查问卷,后根据老师指定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将调查问卷进行相应的归纳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校园快递的效率和服务态度处于一般的状态,而校园快递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好的,同学们对校园快递的使用情况也很好。为了使校园快递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同学的生活,校园快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保证服务质量。

一、导言。

此次《校园快递调查报告》,是依据《快递服务绩效与顾客满意关系研究》这一论文为主要线索展开的问卷调查,这一文章是取自20xx年浙江大学肖洋扬和李南的硕士论文,论文描述了快递服务绩效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强调了快递服务绩效的重要性,也表明了顾客满意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快递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这一论文中可以延伸出许多影响快递行业发展的因素。其次,我们结合《校园快递代理点——快递公司与高校的完美对接》这一报道,将此次的《校园快递调查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在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校园快递对当今大学生的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和同学们的需要,校园快递服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针对以上问题,我小组对我校的校园快递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访问和调查。

二、研究过程。

1.调查目的:调查校园快递的使用情况。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在有关收集、检查和使用各种资料方面,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访谈调查法为辅,并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3.调查对象:轻化系印刷专业。

4.问卷设计: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事实性问题、行为性问题、动机性问题以及态度性问题在我们的问卷问题的设计中都有涉及。

5.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1)询问印刷班级使用人数后,再将使用人数进行编号。

(2)在进行过编号的同学中随机抽取出30个样本。

5.调查地点:教室及寝室。

6.调查项目:

(1)学生使用校园快递的情况。

(2)校园快递的发展状况。

7.分析方法:使用圆饼图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

四、调查结果。

本小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对印刷两个班级进行了调查,实发问卷30份,收回问卷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0份,无效为0份。

市场调研报告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的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化,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化,复杂性等特点。作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消费,特点。作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消费,几乎是大学生日常消费中的除食品消费外最重要的消费开支。学生日常消费中的除食品消费外最重要的消费开支。因此通过对大学生的服装消费的调查和研究,对大学生的服装消费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及时把握大学生消费的最新动向,对我们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的最新动向,对我们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处于以上的目的我们进行了以下针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报告。的我们进行了以下针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日常服装消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费和日常消费情况,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费和日常消费情况,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

(二)目标群体郑州大学南校区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郑州大学南校区在校大学生。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和网络调查,本次调研采取问卷和网络调查,通过调研人员的问卷发放和发邮件,对在校的四个年级的同学进行抽样调查。放和发邮件,对在校的四个年级的同学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法,根据四个年级的人数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法,根据四个年级的人数进行分层抽样,以此来收集数据。其中年级人数比例为2大一:以此来收集数据。其中年级人数比例为2:5:2:1(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二:大三:大四)。

(四)调研过程10月日到1111日设计调研方案;11日到13日日到1310月9日到11日,设计调研方案;11日到13日,设计调研问卷;13日到15日进行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16日日到15调研问卷;13日到15日,进行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16日17日书写调查报告。其中,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到17日,书写调查报告。其中,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不对被访者进行过多的谈论,尽量收集到被访者真实的数据,被访者进行过多的谈论,尽量收集到被访者真实的数据,不对被访者进行诱导或是随便自己进行填写,不对被访者进行诱导或是随便自己进行填写,而且尽量减少被访者受到过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少被访者受到过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调研结问束后留下被访者的电话,以便对调研数据进行验证。被访者的电话,以便对调研数据进行验证。调研结束后注明调查员姓名以及调查地点和时间。本小组共发出150150份明调查员姓名以及调查地点和时间。本小组共发出150份问卷,实际收回129份有效问卷,发送60份电子邮件,129份有效问卷60份电子邮件问卷,实际收回129份有效问卷,发送60份电子邮件,回33份收33份。

(五)问卷整理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由组长组织组员对问卷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能够反映调研主题的数据,容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能够反映调研主题的数据,然后对数据再进行分析,预测大学生服装销售行业的前景,后对数据再进行分析,预测大学生服装销售行业的前景,以及对大学生的服装消费以及服装生产厂家提出一些合理化、科学化的建议。理化、科学化的建议。

(六)调查效果在收回的129份问卷中选出了9份不认真填写的问卷,129份问卷中选出了在收回的129份问卷中选出了9份不认真填写的问卷,回收的33份电子邮件选出了3份不认真填写的,33份电子邮件选出了回收的33份电子邮件选出了3份不认真填写的,共统计150份150份中大部分问卷还都是认真填写的份中大部分问卷还都是认真填写的,150份,这150份中大部分问卷还都是认真填写的,这对于问卷的分析和数据的整理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一、项目背景。

本建筑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特定建筑项目的深入了解,提供对其设计、结构、材料、施工等方面的全面分析和评价。通过了解建筑项目的背景,旨在为其未来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设计理念。

该建筑项目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设计团队引入了绿色建筑理念,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设计和材料,以及合理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旨在创造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的建筑环境。

三、结构体系。

该建筑项目的结构体系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弧形钢拱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同时,建筑外观的曲线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呈现出优美的形态,赋予了建筑独特的视觉感受。

四、材料运用。

建筑项目在材料运用上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建筑材料包括环保型墙体材料、太阳能供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源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五、施工工艺。

建筑项目的施工工艺复杂且精细,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技术的成果。施工团队严格遵循了施工图纸和规范,确保了建筑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六、结论。

通过本次建筑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该建筑项目在设计、结构、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卓越之处。该项目的成功实践表明,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可以在现代建筑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公务用车工作总结

转眼20xx年即将过去,一年来车辆管理工作在开发区管委会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车辆管理科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协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近一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xx〕40号),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鲁办发〔20xx〕45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临沂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临办发[20xx]9号),按照山东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印发的《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鲁车改组字〔20xx〕1号)等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推进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廉政建设,对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节约成本、提高效能、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目前参改的事业单位有区直10个单位,卫生系统4个单位,教育系统8给单位,三街道27个单位。参改公务用车30辆。按照中央、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方向,创新事业单位公务交通保障机制,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出行实行报销公务交通费用、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保障,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实现事业单位公务交通保障高效、费用节约、成本下降和管理规范。确保改革工作有序实施、如期完成。

(二)完善智能化监管平台和车辆管理制度

为确保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切实做到在公务用车方面认真执行上级文件规定,严守纪律、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有效的促进了行政服务管理中心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的开展。20xx年在原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车辆类制度及流程,进一步规范程序,做到按规章办事,按工作程序办事,按职责要求办事。开发区管委会现有市车改办批复公务用车xx辆,其中,调研、接待用车2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7辆,行政执法执勤用车8辆,应急机要通信用车2辆。目前行政管理服务中心负责2辆调研、接待用车和1辆机要通讯车辆及1辆应急车辆的管理与使用。严格按照山东省车辆管理平台要求,及时登记车辆使用情况,对车辆进行信息化管理,对15辆公务用车安装gps定位系统,与第三方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实现用车审批、档案管理、费用统计、车辆定位等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公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按照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招投标的公司定点进行维修加油管理。

(三)公务用车市场化管理模式

在公务用车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时,开发区管委会公务用车按照市场化经营模式运营,以租赁的形式向租赁公司租车使用,双方签订车辆租赁合同,严格按照一事一租的原则,按月结算。车辆的燃油、维修、保险、年审等日常运营维护费用均由租赁负责,保证了车辆管理使用规范有序,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经费。

(一)宣传安全教育

定期召开安全例会,签订安全岗位责任书,进一步落实驾驶员的职责,结合日常检查和随机抽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切实提高每位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到驾驶人员有思想障碍及时排除,有烦心思想及时开导,确保领导和机关工作用车的安全。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提醒,随时整改,彻底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优化管理制度

严格公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实行统筹调度,专车专用,集中停放等措施。要求集体公务活动尽量集中乘车,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实行定点加油,提倡节约能源。坚持规范行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有效节约燃油及车辆维护等费用。为进一步贯彻改革精神,对公车管理相关制度进行重新修订,满足各机关单位对公务用车的需求,为管委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后勤保障。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一、概述。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本市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企业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对行业的全面了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收集了大量关于建筑行业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和趋势分析,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

三、市场分析。

1.市场规模:据统计,本市建筑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表明该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竞争格局:本市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

3.行业前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四、产业链分析。

1.上游产业:建筑行业上游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

2.下游产业:建筑行业下游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工程、建筑装饰等,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建筑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五、行业问题分析。

1.环保问题:建筑行业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包括废渣、噪音、水资源等方面的污染。

2.成本问题:建筑行业成本较高,部分企业在竞争中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3.技术问题:建筑行业技术更新较快,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新的技术,以保持竞争优势。

六、对策建议。

1.环保方面:加强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减少建筑行业的环境污染。

2.成本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技术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和引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七、总结。

本次调研通过对本市建筑行业的全面了解,深入分析了市场、产业链、行业问题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和管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建筑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只有不断跟进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本次建筑调研报告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该主题下的建筑风格,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对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进行了定义。传统建筑指的是具有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建筑,而现代建筑则是以创新和现代技术为特点的建筑。两者之间的融合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这些城市分别代表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不同风格,并且具有丰富的建筑历史和文化背景。我们通过观察和对比这些城市的建筑风格,深入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建筑设计、材料使用、结构设计和室内装饰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建筑在市场上备受欢迎。许多投资者和消费者都认为,这种建筑风格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需求,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对舒适、高效和环保的要求。同时,这种建筑风格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有望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风格之一。

最后,我们总结了本次调研的主要发现和结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建筑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鼓励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设计中更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推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和引导等。

总的来说,本次建筑调研报告深入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视觉语言,是塑造城市形象和城市氛围的重要因素。本次建筑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深入了解城市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建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文献资料收集主要通过网络搜索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报告;实地走访主要对城市的核心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商业区、文化区、住宅区等;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和建筑爱好者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城市建筑的认知和评价。

1.城市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城市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发现城市建筑主要分为传统建筑、现代建筑和后现代建筑三种类型。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和历史街区,如清真寺、寺庙等;现代建筑主要分布在商业区和住宅区,如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后现代建筑主要分布在文化区和艺术区,如艺术中心、文化馆等。同时,调研发现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多功能、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注重生态、人文和艺术价值的体现。

2.建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

建筑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建筑不仅可以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影响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例如,传统建筑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现代建筑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城市的科技和时尚气息,后现代建筑可以让人们领略到城市的艺术和人文魅力。同时,建筑还可以通过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影响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本次建筑调研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首先,调研范围有限,只选择了城市的核心区域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未来可以扩大到整个城市范围。其次,调研方法单一,只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缺乏其他方法的辅助,未来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调研。最后,调研结果的分析和解读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需要进一步客观、科学地分析和验证。

四、结论和建议。

本次建筑调研发现,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视觉语言,对城市形象和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体现城市文化和价值,建议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城市规划师的建筑文化素养,注重建筑设计的人居环境效益。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居住需求,还应该能够彰显城市文化和精神。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该注重建筑的人居环境效益,同时考虑建筑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性。

2.鼓励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创新和创意,注重建筑和艺术的结合。建筑是艺术的载体,应该鼓励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创新和创意,打造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建筑作品。

3.注重建筑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应该注重建筑的文化传承和发扬,让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4.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推动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推动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让城市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

总之,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视觉语言,对城市形象和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未来,应该加强建筑和艺术的结合,注重建筑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推动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让城市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

公务用车工作总结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xxxx年xx月至今被借至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办公室工作。在车改办工作期间,我能遵守车改办的纪律,自觉接受管理,在组长的带领下,按区里的要求和时间节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展开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自己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学经验、长见识、提素质的目的。现将车改办工作总结如下:

四是负责完成了《xx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解释口径》的编写;

五是负责起草《xx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纪律规定》;

六是协调完成车改动员会议下发材料、培训材料的完善和汇总;

八是负责做好涉改人员参加公务用车拍卖情况的统计工作;

九是认真完成车改归档目录、阶段工作一览表的拟定等组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优化了习惯。初到车改办,我自觉学习中央、市有关公务用车整治和改革的有关规定,认真和学习分析了闵行、普陀、嘉定、杨浦等区的车改方案,初步了解了车改工作的流程和概况,对车改工作有了初浅的认识。我们几乎每日一次的小组工作例会,大家总会畅所欲言,有时还会因为各抒己见而有所争执,但这成为小组成员学习、交流、沟通很好的平台;组长总会在认真聆听每个人意见的基层上,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做出分析、提示和总结,悉心传授,让我们对每一天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近一年来,形成了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乐于交流、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二)锤炼了作风。在近一年中,我们无数次地深入到基层一线,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听真话,察实情,访民意,从而去发现问题,把握实情;我们无数次地去咨询其他已车改区的细节问题、具体数据等,掌握面上的实施情况,领导们对车改各项工作的研究、决定和安排部署,都能让人充分感觉到民主、务实的工作作风。实施过程中,每周一次的领导小组会议,各部门间充分的交流、沟通,确保了车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体现了各有关部门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原则,团结协作,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些好的作风使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标准,达到了锤炼作风的效果。

(三)增进了友谊。这次“临时部门”把各单位的人员集中到了一起,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获得了深厚的友谊。组长对我们无私地“传、帮、带”和他对工作负责的工作热情,撰写报告时的反复讨论、字斟句酌,让我学习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组员间分工协作时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我感到了气顺、心齐、有干劲,这一点,让我完完全全地融入了这个临时大家庭中,使我能够投入地工作、认真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在工作之余,大家还充分的利用了业余时间来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共同进步。

在新的一年中,我将立足本职岗位,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一、调研背景。

本建筑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特定建筑项目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了解其设计理念、建设过程以及使用情况。通过对现有建筑的评估,我们探究其优点与不足,以期为类似建筑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多种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建筑的使用者和维护者,了解他们对建筑的使用体验和改进意见;访谈对象包括建筑的设计师、工程师和业主,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建筑的设计理念、建设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实地观察法则是对建筑的外观、内部布局和设施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1.建筑外观。

建筑外观设计简洁大方,以白色为主色调,配以灰色和米色石材,呈现出现代而典雅的外观。建筑立面采用对称式布局,窗户大小不一,与建筑立面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建筑顶部设计为简洁的檐口和屋檐,配以三角形斜顶,给人以舒适而宁静的感觉。

建筑内部布局合理,采用开放式布局,将室内空间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如休息区、阅读区和工作区等。建筑内部采用中庭设计,增加了室内自然光线,提升了整个空间的使用效率。此外,建筑内部还配备了充足的卫生间和储物间,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建筑内部设施齐全,包括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排水系统等。同时,建筑还配备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四、改进建议。

1.建筑外立面设计需考虑夏季和冬季的自然光线,以改善室内光照条件。

2.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3.建筑内部的设施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五、结论。

本次建筑调研报告的总结和建议,旨在为类似建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建筑外观、布局和设施的评估,我们发现建筑在设计上具有一些优点,如简洁大方的外观、开放式布局和齐全的设施等。然而,我们也发现建筑在细节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如立面设计单一、内部空间利用率不够优化等。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优化立面设计、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和更新设施等。这些改进建议旨在提高建筑的使用体验和效率,为类似建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本次建筑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建筑情况,包括建筑的历史、文化、设计、施工等方面。调研对象为该区域内的代表性建筑,包括历史建筑、文化建筑、著名建筑等。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文献资料收集主要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档案馆等途径获取相关资料;现场观察主要对代表性建筑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建筑的特点、问题等;访谈主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口头交流,了解他们的看法、意见等;问卷调查则是通过问卷收集公众对该区域建筑的了解和看法。

该区域的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历史建筑:这些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该区域历史文化的见证。这些建筑的设计风格和材料反映出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

2.文化建筑:这些建筑是该区域文化传承的载体,代表着该区域的文化特色。这些建筑的设计风格和结构形式反映出该区域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3.著名建筑:这些建筑在该区域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是该区域的代表性建筑。这些建筑的设计风格和特点代表着该区域的建筑水平和技术水平。

问题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区域的建筑存在以下问题:

1.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的维护和保护不足,存在一定的损坏和破旧现象。

2.著名建筑的保护和维修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资金支持。

3.公众对该区域建筑的了解程度不够,缺乏对建筑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的维护和保护,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建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加强对著名建筑的保护和维修,提高技术水平和资金支持,确保建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建筑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了解建筑的背景和意义。

总结。

本次建筑调研报告总结了该区域建筑的历史、文化、设计、施工等方面,并提出了对建筑维护和保护的建议。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该区域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加强对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同时提高公众对该建筑的了解和认识。未来,可以继续加强对该区域建筑的调研和分析,为建筑的保护和维修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一、概述。

本次建筑调研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特定建筑群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其设计理念、建造年代、材料使用以及维护状况等基本信息,从而对建筑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进行评估。

二、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了__建筑群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观察和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文献研究包括了建筑群的建筑图纸、照片和相关文献资料;现场观察包括了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材料使用等方面的观察;访谈包括了建筑业专家、建筑使用者以及当地居民等。

1.建筑群的基本信息。

建筑群建于____年,由__、__、__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约为__平方米。建筑群的设计理念是“____x”,旨在通过建筑来表达对____的尊重和敬意。

2.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材料使用。

建筑群采用了__式建筑风格,运用了__、__等材料,展示了____时期的技术和审美。建筑群的独特之处在于其____x的设计,体现了当时建筑技术的先进性。

3.建筑群的维护状况。

建筑群的维护状况良好,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材料使用合理。但部分建筑的历史遗留问题,如__、__等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处理。

四、结论。

通过对建筑群的深入调研,我们对其历史、文化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当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__、__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五、建议。

1.对建筑群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对建筑群进行合理的修复和改建,保留其历史和文化的特色。

3.加强对建筑群的保护和宣传,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

建筑调研报告总结

背景介绍:

建筑调研报告的目的是对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建筑群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勘察、文献资料收集以及专家意见咨询等。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勘察和文献资料收集两种方法。实地勘察包括对建筑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细节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文献资料收集则涵盖了相关历史资料、专业书籍和网上资源的查阅。

1.建筑外观:

调研结果显示,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建筑外观设计独特,多采用当地特色材料和建筑工艺,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2.内部结构:

建筑内部结构复杂且保存完好。这些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梁、柱、檀等关键部位经过精心设计和布局,形成了复杂的空间结构。

3.装饰细节:

建筑装饰细节丰富,包括雕刻精美的花窗、寓意吉祥的砖雕等。这些装饰元素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为建筑增添了美学价值。

4.专家意见:

调研过程中,我们咨询了多位建筑历史领域的专家。他们认为,这些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不仅代表了地区的建筑技艺发展,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修缮,并在适当时机下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公务用车工作总结

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系统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我局认真开展了公务用车问题自查工作,上报了《**公务用车治理超编车辆处意见》和《**专项治理工作整改意见及建议》。现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针对此次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特点,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传达部署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细化了工作任务,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在公务用车方面认真执行上级文件规定,严守纪律、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切实有效地推进了我局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细致、全面深入,切实做好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车审查核实。先后上报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统计表》和《公务用车问题重点检查工作情况统计表》,并对专项治理工作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对超编车辆提出了处意见。

经自查,市局**年下达我局车辆编制数**辆,超编**辆,现实有车辆数为**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1辆,执法值勤用车4辆,超编车辆一直为执法值勤用车。

由于**年机构改革后,新增了*个税务所、*个直属税务分局,人员已由机构改革前的**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人,但是车辆编制一直未增加,目前仅有的车辆已大大不能满足征管用车需求。加上现有车辆已使用*年,均已行驶20万公里以上,车况较差,年保养维修费用较高,预计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做报废处。鉴于以上原因,对现有车辆进行调剂使用,将**继续做为日常执法征管用车。

我局车辆实行集中管理,在核实车辆高档配,豪华装饰过程中均未发现违规情况。

三、建立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后方可出车,与驾驶员签订了安全岗位责任书,严格公务用车使用制度,确保行车安全。

(二)加强驾驶员管理。为严格车辆管理,我局与驾驶员签订了安全岗位责任书,完善了车辆维修和安全驾驶考核奖罚机制,对由于驾驶员违规停车造成罚款等确定由驾驶员个人承担罚款,督促驾驶员遵守交通制度和交通规则,进一步落实了驾驶员安全行驶的责任心。

(三)规范行驶,节约能源。我局严格公车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实行了统筹调度,专车专用,集中停放等措施。要求集体公务活动尽量集中乘车,减少了单车出驶台次,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实行定点加油,提倡节约能源,节约用油。坚持规范行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

(四)实行公务用车定点维修。为了搞好机关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工作,我们实行了车辆维修申报制度,并由车辆管理人员负责,使车辆维修工作真正做到既保证修车质量又节约经费,堵塞了维修环节的漏洞。同时加大了对定点维修厂的监督管理,采取季度检查和随时抽查的办法,从报修、原材料价格、管理费、工时费四个环节进行检查,保证维修质量,杜绝弄虚作假和铺张浪费。

今后,我局将严格按照公务用车管理相关规定,严格车辆使用管理,根据省上两个《办法》和省市局有关规定,全面推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定点加油等制度;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公示制度、回单位停放制度和节假日封存制度,加大对违反有关政策规定和违纪行为的惩治和处罚力度,畅通投诉渠道,对投诉举报进行核查,对构成违纪违规的,将根据事实和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不断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构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