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7 07:51:34 作者:HT书生

护理是一项多元化的工作,包括对病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教育。以下是一些由护士长撰写的护理总结,它们展示了领导者在护理团队中的重要作用和职责。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

造成上述学习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原因无外乎三方面:

1.教师因素——学习中,教师因导学不够,导致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困难,造成学习障碍。

无论哪一专业学习,教科书中的内容,多为概念、原理、方法,学生在基础会计学的学习中,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会遇见一些学习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上,比如,在基础会计学中的概念有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等,由于中文词的多义性,学生往往按字面简单理解,其实,会计对象是指会计的研究范围或会计工作的核算内容、资金运动是指单位资金的获得。使用及处置过程,再比如,原理部分,复式记账法中历史延续下来,约定俗成的借贷表示方式与企业资金增减关系的转换原理,多数学生对资金增减变化能够认识,但转换借贷就不理解了,还有对权责发生制与收复实现制两个会计核算基础原理的理解问题等,复式记账原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中的会计分录,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核算基础直接影响跨期收入、费用的处理及对现金流量表和税务会计的理解,一方面是学习中有困难,而另一方面这些困难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些困惑与障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信心,阻碍了学习的深入,而造成这一问题是教师因素,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导学。

基础会计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即后续原理与方法建立在前面的内容之上,这要求学生对前面的内容在理解之上加以记忆,如,在学习前期必须记忆的基本内容有,六大会计要素,常见的会计科目名称,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的隶属关系,常见会计账户的入账范围。常见的会计分录等,在教学中期必须记忆的基本内容有,企业资金筹措、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利润分配及全部完整过程的账户对应关系等。这些基本内容的记忆构成了基础会计学后续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的后期,会计学重要的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三大实务技能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但这对于一部分学习者来说是没有按教学进度依次做到。一部分学生空有学习愿望,懒惰与缺乏毅力是造成学习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应当说,学生本身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因素。

3.教管因素——教学中,缺失对会计应用的教学设计与要求。

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专业技术的运用能力。《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一部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够对知识理解与记忆。他们可以听懂课,他们可以看懂书,但他们仍然不会操作与工作。比如,在同步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做会计分录“学习使用形式”,也能看懂字账“教学使用形式”与报表,但由于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得到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同步的操作训练,其知识的构建仍然是不扎实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有些时间一长尽都忘记了。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模式是造成学生知识构建不扎实,不能迅速转化为工作能力的重要原因。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直接因素又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与要求出了问题,其主要问题存在于:教学资源的设计、实训课程的同步配套与安排、教学中的同步教学操作要求三方面。第一,我们的教学资源没有设计出网络实训系统;第二,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步;第三,在教学中,理论教学与训练操作相结合的要求没有很好的规范。教学管理是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造成上述学习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原因无外乎三方面:

1.教师因素——学习中,教师因导学不够,导致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困难,造成学习障碍。

理解是记忆与运用的基础,是知识构建的基本要求。没有理解的记忆与运用是死记硬背与机械的运用。理解可以帮助记忆,加速记忆,缩短记忆时间;理解可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而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作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答疑解惑并适时地解决他们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深入起到关键的作用。要发挥教师的重要导学作用,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知识驾驭能力与表达能力来帮助学生理解;二是,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来适时地回复学生的问题。可见,教师的能力与责任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关键。解决学生学习理解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教师的能力与责任问题。

2.强化记忆——学习者自身的态度与毅力是强化记忆的关键。

记忆是理解与运用的条件,是知识构建的必备前提。一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无论是文科、理科记忆是必备的。学习中的记忆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不可懈怠。学习中的记忆基本上是依靠学习者自己完成的。当然,在老师帮助理解前提下的.记忆,可能更加地轻松,但就记忆本身来看是不可替代的。他是学习者积累知识,积淀方法,储存信息,获取运用资源的唯一办法。强化学习者记忆,学习者本人的学习态度与毅力是两大关键。一是,学习者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记忆是学习的必备前提,不记忆无法学习;二是,学习者的记忆速度有快慢,保持的时间有长短。毅力&即反复记忆’是解决记忆差或者说记忆速度慢、记忆保持时间短的唯一有效手段。

3.学用结合——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运用是理解与记忆的目的,是知识构建的结果与成效。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是将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技术转化为运用能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育机构承担着责任。尤其是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训安排、教学过程要求三方面,进行要求与规范。针对基础会计学而言,第一,开发网络版的会计模拟操作系统,方便学生根据需求在学习的平台上随时进行操作运用训练;第二,在教学计划中,与理论教学同步安排实训课程,尤其是严格实训与理论课程同步开设,同进度教学,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第三,将操作运用规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会计学的教学中,可将操作按教学进度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类账簿、各类报表分步要求规范运用训练。

总之,《基础会计学》学生知识的构建对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实践至关重要,对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知识构建过程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三个重要的构建因素。教师、学生、学校又是影响与完备这三个因素的重要方面。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毅力;合理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上,应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把大化小,既缓解了当前护理学操作课教师不足而不能对学生个别指导的现实矛盾,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组教学是指按照“小组”的方式,以小组成员间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形式。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时,护理专业教师不可能同时对全班进行教学指导,只能够通过小组教学的形式把大化小,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教学的方法。

护理学基础实操课要求每5~6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个组由一个组长负责对每个学生每项操作的练习进行监督和次数的统计。如果是要求真人练习的操作,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则每个小组又重新分组,每两个同学相互搭档为一小组,相互练习。

二、小组教学的目的。

1.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小组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操作练习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有个别学生不练习的情况。小组教学的人数较少,每一个学生的练习都受到全组同学的相互监督和指导,避免了个人盲目练习而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情况。小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练习,避免了因为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焦虑。

2.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个小组的学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够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一个同学练习完了,她必须整理好用物给下一个同学练习,尤其是在真人练习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拟病人,一个学生模拟护士,相互之间的互动配合都非常的重要,小组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问题和应变的能力,比如静脉输液的时候,一次排气不成功怎么处理,进针不见回血的时候又怎么处理。

3.激发学生的换位思考。

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实操的过程当中,会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练习肌肉注射的操作时,扮演护士的学生因为技术不娴熟没有掌握“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导致进针过慢或者拔针过慢都可能引起病人的疼痛,那么这个扮演病人的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这种疼痛。只有当他们切身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他们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将来才能够更好地为病人去服务。通过小组练习,可以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感受。

4.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小组教学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操作课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指导,避免了大班教学不能顾及到所有同学的弊端。小组教学里,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对本组学生练习的情况非常的熟悉,可以重点观察在练习过程当中表现较差的同学以及该同学存在的问题,并把本组操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给操作课老师,操作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小组教学存在的不足。

1.分组可能不均衡。

学生之间的分组,要考虑到他们之间是否配合,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各组员之间的特点。如果是由教师进行分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可能由于有些组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或者个性不合而使组员之间缺乏积极性。若是由学生自行分组,又容易出现相互之间包庇的情况,导致分组参差不齐。因此,分组很关键,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搭配,每一个组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又要有性格内向的,既要有操作较好的学生,又要搭配操作较差的学生,以好带差。其次,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如果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将不利于操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如果分组不当,则可能会使分组的效果更差。

2.管理可能不细致。

小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教学,小组的管理者是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教师在小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疏于对个别学生的管理。由于护理学基础实操课的课时有限,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管理指导。比如,操作室卫生、纪律的管理,每个小组成员操作练习的监督和指导都是由小组长主要负责。性格开朗、积极的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部分不认真的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会被教师忽略,由于操作课教师的管理不够细致,培养出的学生的操作技能就参差不齐。

3.进度可能不一致。

小组教学不同于因材施教的个别教学,每个小组的练习进度由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能力不同而不一致。有的小组,由于合作意识强、主动意识强而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而有些小组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这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这也要求操作课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判断哪些小组的成员有可能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要提前给予指导。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其注重实际操作,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等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word中简单的排版容易,但将一个大论文排好版却不容易,excel做一个简单的表格容易,但把表格做漂亮,将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函数的应用却难倒了大部分学生,powerpoint做几张简单的大家都说会,稍微复杂一点的都直摇头。会而不深主要原因是练的少,练得简单,或者是教师实训课上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任务。现阶段很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都是一节理论一节实训,理论课还是满堂灌,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下边听课的学生没有几个,有的睡觉,有的一知半解,实训课上教师没有明确完整的项目让学生练习,只是告诉学生练习哪些知识点,学生没有任务,没有学习的压力,也没有感兴趣的项目,没有动力,一节课下来还是什么都不会。

2高职高专学生现状。

随着国家重点本科、本科的不断扩招,高职高专的招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也是高职高专招生逐渐多样化,目前高职高专的招生主要包括三部分:

(1)普招,即从普通高中招生;

(2)对口,即从中专招生;

(3)单招,即从职业高职招生[1]。普招升入大专的学生经历了高中的努力学习,学习基础较好,理解能力强,但应变和创新能力较差,对口学生相对底子较差,理解能力不好,学习的动力不足,单招学生在职业高职学过相应的专业知识,到了大学遇到很多课程都感觉学过,不想再听,不想再学,在职业高中已经养成了不想努力学习的习惯。很多高校为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部分对口和单招的学生安排到了普招班,这样很多班级包含了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让对口的学生听懂、如何让单招的学生发现新知识、发现自己在知识面上的欠缺,如何让普招学生较快的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是应用基础课需要考虑的问题。

3任务驱动教学法优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个具体的完整任务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完成实训任务,从而掌握理论课讲解的主要知识点[2]。任务驱动更接近现实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对学生来说有较高的兴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很多优点:。

(1)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由于任务的驱动,使每个学生都不敢怠慢,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特别是实训课,每个学生都希望早点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训任务。

(2)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加强,为了完成实训任务有的同学会主动自学新知识,也慢慢学会举一反三。

(3)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主动提问的人数增多,实训任务包含了很多项目,有的知识层次较深,不在只局限于课本,而是更接近社会的'使用,很多同学不会,又感觉很有用,他们会积极主动的提问,问老师该如何处理,如何操作。

(4)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

(5)通过任务的练习,让学生实实在在做出了社会上非常有用的例子,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学生把实训任务完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会很开心快乐。

4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如何实施,怎么才能做到任务合理、合情,与社会更接近,是学生在校期间感觉有用,毕业之后感觉讲的练得更能和自己的工作相适应,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紧抓教学目标和主题。通过实训,通过练习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基本概念、什么样的基本原理、什么样的基本方法或者技能等。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提供适合学生个性的实训任务,提供给他们合适的学习情境和资源。

覆盖整个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及内容之间的联系,在准备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的涵盖所有章节内容和知识点。设计任务主线,这个是最关键的,任务要有意义,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要有创新,过程从易到难,环环相扣,从前到后要贯穿一个主线。提供丰富的资源,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如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排版,要给学生提供素材,在素材的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入手进行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在计算机中如提供网络、画图工具等以备需要时使用。要对任务进行考核,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会积极的把自己完成的作业提交给老师,通过老师的评价与点评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5小结。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的操作性、实践性强,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高职高专学生实训课上无事可做,打游戏聊天的现象减少。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学有所获。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苦石莲是我国中医传统用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为进一步阐明其确切的药理作用,笔者对苦石莲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苦石莲乙醇和氯仿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苦石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材料。

1.1实验动物。

nih小鼠,雌雄各半,18~22g,spf级,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a017。sd大鼠,雄性,160~180g,spf级,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a015。

1.2药物及试剂。

苦石莲药材,采自广西省南宁市,经广西药用植物园袁经权副研究员鉴定为caesalpiniaminaxhance的`种仁。苦石莲药材分别以8倍量乙醇和氯仿加热回流提取3次,1h/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即得供试样品,阿司匹林片: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生产,批号061114;罗通定片,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001;二甲苯,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18;角叉菜胶,东京化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用生理盐水配成1%溶液;冰醋酸,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4。pv-200足趾容积测量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yls-6a型智能热板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提供。

2方法。

2.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3]取nih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按0.2ml/10g体重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各组小鼠于右耳正反面涂上二甲苯20μl致炎,1h后将小鼠颈部脱臼处死,用直径7m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分析天平称重,求左、右耳片重量差值为肿胀度,比较组间差异。

2.2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取sd雄性大鼠9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重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用1%角叉菜胶50μl/只皮下注射于左后足跖部致炎,于致炎后1,2,3,4h以鼠足容积测定装置分别测量肿胀足爪容积,计算肿胀率。

2.3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nih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记录小鼠15min内扭体反应次数(以小鼠出现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为扭体反应)。

2.4热板法取nih雌性小鼠,体质量18~22g,置于热板上,记录小鼠自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反应所需的时间,即为痛阈值。凡小于5s或大于30s及跳跃者均淘汰。按上述方法筛选出9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罗通定)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后45min、1h分别测定痛阈值。

3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氯仿提取物中剂量、高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肿胀抑制率随剂量递增而增强。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对角叉菜胶致炎后2、3、4h时大鼠的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中剂量、高剂量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高剂量作用从致炎后1h开始,可持续至4h。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而临床工作中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则是我们探讨的新课题。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分娩是妇女一个自然、正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恐惧,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我们对我院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对象为201月6月初产妇,无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并发症,孕周为37~41周,单胎、头位。年龄22~31岁,平均26.4岁,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无陪护分娩,一个或多个产妇有规律宫缩后,由值班护士负责观察和接生。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

1.3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比干预组大很多;两组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程比较,干预组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比较,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2待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特征。

孕妇入院待产,心理状态是复杂的。由于环境的改变,有陌生感,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又害怕分娩,怕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希望被重视,渴望陪伴。诸多因素使产妇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2.1恐惧、焦虑心理。

首次经历分娩,害怕疼痛又缺乏相关知识,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担心难产,害怕畸形,怕胎儿会发生危险,都会使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

2.2依赖心理。

许多待产妇因阵痛煎熬往往对其家属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母亲和丈夫,特别是进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属陪在身边。如果对陪伴的助产士产生信任感,就会要求这名助产士陪伴其左右。

2.3择优心理。

待产妇入院后,希望医护人员对她认真负责,盼望有高超助产技术及助产士为其接生,对她不满意或不了解的医护人员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合作,不予配合。

2.4自尊心理。

待产妇往往希望医护人员和家人时刻关注自己,对医护人员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都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表现为情绪激动或沉默不语。

3待产妇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心理安慰、知识、劝解、疏导以及调节方法,保持孕产妇良好的身心环境,积极指导孕产妇配合助娩,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帮助产妇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变化同时,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孕产妇顺利分娩。因此,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助产人员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

3.1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

助产士微笑着使用尊重孕产妇人格的礼貌用语,可以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调节孕产妇的紧张情绪。要认真倾听,适时给予反馈,表示理解和肯定对方的意思。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接触中应该用善意、亲切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3.2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

一个温馨而有利于产妇的环境非常重要,保持病室清洁整齐,使孕产妇感到舒适,处于最佳心理状态。设置家庭式的待产室和产房,适时的放些令人心悦的轻音乐使孕产妇心情舒畅,从而减轻产妇的心理负荷,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3.3疏导产妇的焦虑心理。

助产人员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产妇,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针对性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及过程,减轻宫缩疼痛的方法,如何使用腹压配合助产人员顺利分娩,以消除孕产妇的恐惧、忧虑心理,以最佳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分娩期。

3.4提高助产人员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助产人员熟练正确的掌握助产技术,仔细观察产程,良好的工作技能给孕产妇带来安全感和责任感。

3.5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

产前要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分娩有关的心理卫生宣传,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家庭人员的配合,允许丈夫和家人在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使产妇心理上有所依靠。在分娩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唤起产妇积极的反应,缓解紧张、焦虑感。

3.6开展导乐陪伴分娩。

实行导乐分娩,对每位入院的孕产妇进行一对一的陪护,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

3.7开展分娩镇痛。

采取硬膜外注射麻药的方法进行分娩镇痛,让产妇减轻疼痛,并让产妇正确对待产痛,学会减轻疼痛的呼吸方法。另外,在产房内放轻松的音乐,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营造相对轻松的分娩环境。

综合来看,心理干预助产措施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待产妇的顺利生产,也有利于生产后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护理干预助产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妇产科的形象、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我院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护理学小组教学的论文

1.1曾有一位产妇说:“我在分娩时,自己很痛苦害怕,可两位助产实习护士说说笑笑,聊个没完,我怕她们不专心,误了我的事,说了她们几句,她们也很生气”。

1.2约12.5%的实习护士因为语言使用不当,惯用专业术语引起的,使患者困惑不解,产生交流障碍,甚至误解,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护士与病患的纠纷埋下隐患。

1.3由于现今我国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造成实习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健全,为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反映出当今实习护士护理工作面临了许多的问题,也了解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2.1自身整体素质。

2.1.1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

同情心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也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在医院,实习护士良好的同情心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2需要交流的相关信息量过少。

患者及家属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心情非常焦急,迫切想知道跟住院治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责任医生及责任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

2.1.3缺乏过硬的专业技术。

由于实习护士刚从学校出来,所以很少面对面的接触病患。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在护理工作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由于解释得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影响护患关系。

2.2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

2.2.1护理文书存在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初次使用护理文书时,还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如:医护记录不一,护理字迹潦草,陈述不详细,护理记录内容不准确,重点不突出以及延续性差。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一致,随意涂改,代签名,回顾性记录等,都使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完整性。这种现象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造成无力举证而败诉。

2.2.2渎职的法律问题渎职。

实习护士在工作时严重不负责任,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违法行为。如:不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给药途径不当,错换漏输液体。不执行巡视制度,氧气导管不通,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使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2.3侵权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工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技术水平低或工作不负责,忽视患者权益,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甚至死亡的差错事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力的侵犯。同时,患者有权利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患者。如: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就擅自进行医疗操作及某种检查,将构成侵犯知情同意权。假如广大医护人员对此还不引起警觉,其危害将大大增加。

3改进措施。

3.1进行岗前培训。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可以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引导新护士热爱护理专业,并按照专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

3.2提高护理服务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塑造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注重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实习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断加深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内涵的理解[4]。

3.3强化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请法律专业人员来院办讲座,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护理行为,对已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忠于未然,就能杜绝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学习,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护理记录属于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说,护理记录也将同病历一样,作为法庭证据加以采纳。护理人员应从执法的高度,提高对护理记录的认识,对护理文件书写遇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护理记录。

3.5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懂法,明法,遵法,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的各项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6履行告知义务。

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因此,护士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力,也是护理自我保护的需要。

4小结。

护士工作任重道远,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患纠纷是我们每一个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护理人员有必要提高护理质量、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的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保障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合作学习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传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与水平。基于此,本文立足突出主体、体现主导的原则,具体论述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合作教学;应用策略。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倡导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中,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强自身的课堂主体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1]。那么,如何将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融入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呢?本文就具体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一、合理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其中,在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合理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分组过程中应该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让所有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老师应该合理搭配男女生名额,规定每个小组基本人数为4—5人。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小组内合作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当各个小组的名额确定之后,再由小组成员推选一位组长,让其负责监督本组内的合作学习过程。并且要求所有成员每个月轮流担任,从而充分调动起每个组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要求各个组长及时向老师反馈组内成员的学习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老师要及时解决,从而有效提高生生互动的效率。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合作教学方式开展的重要条件。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时,老师应该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中,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这便要求老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由于各个小组组长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的责任重大,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小组长进行培训学习,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以便组内成员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这样有利于将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将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优秀学生的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困生得到进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把握小组合作时机是合作教学方式开展的关键点。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2]。但是,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应该准确把握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时机,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因此,需要注意下列几项内容。其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便应该及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内容时,首先由老师动手演示制作氧气的过程,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沟通、归纳氧气的制作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得出结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点。其二,当组内成员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老师便及时进行分析指导。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时,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部分具有难度性的.问题,先让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当小组内成员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时,老师便可以进行指导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各个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其三,通过合作学习开展化学实验教学。通过设计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投身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而且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例如:在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知识点时,首先,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的纯净物、混合物的化学特性,然后引入化合物和原子的知识点的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概念关系图,然后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总结。通过合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记忆和理解,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小组成绩评定是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成功的催化剂。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其传统的评价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分数,这样不但容易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疏远,而且会让部分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最终造成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需要老师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实验考察和小测验等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深化改革中积极提倡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记忆和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因此,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建华.陶行知“活的教育”在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4).

[2]刘加阳.浅谈初中化学小组合作的困惑及反思[j].经营管理者,(36).

合作学习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其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1]。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并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技能并重的课程,其内容涉及患者清洁、用药、饮食、排泄等日常生活护理的各个方面,是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学基础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2.1学生基础薄弱。

虽然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大部分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如患者的清洁护理包括我们日常的口腔、头发等护理知识。但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中职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较差,学习方法、态度不正确,积极性不高。

2.2护理教学中人文教育不足。

护理本意就有照顾、看护的意思,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和服务意识。中职生生理、心理年龄相对较小,不少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成长,服务意识、交际能力薄弱,加之护理教学重专业知识轻人文教育,使得学生在临床上面对真实护理对象和护理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

2.3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陈旧。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层次医学院校不断尝试和探究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法仍较普遍。由于对教学方法把握不当,表面上教师对原来的教学方法做了更改,但实质上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动力不足,只是机械记忆,缺乏主动思考。

合作学习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论文

首先教师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协助学生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即各组组员学习能力必须兼有优、良、中、差,不能全是学习能力强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层次的组队方式更有利于组员间的互助学习。每组可4~6人,也可6~8人,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以利于有效管理和分工合作为宜。每组还应挑选一名管理和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推进及与教师的联系。笔者授课班级为56人,因此将学生8人一组,分为7个小组,并任命了小组长。

3.2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否能有效进行合作。因此,初次尝试合作学习法的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知识点难易程度设定任务外,还应协助各组长根据组员学习能力分配任务。学习任务的分配应体现组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并落实个体责任及任务要求,最好于授课前一周做好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临床常见各种卧位包括卧位的概念及9种不同卧位的适用范围和安置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笔者将总任务安排如下:(1)掌握卧位的概念和要求:能说出卧位的定义,能区分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并举例说明。(2)掌握卧位的种类要求:能正确说出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能正确展示各种卧位的安置方法。(3)思考讨论:为患者安置卧位时有哪些方法可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要求:集思广益总结出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并在实操演示时体现出来;协助组长安排如下专业任务:每组8人,将能力强和能力较弱的组员两两搭配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卧位概念及两种卧位的学习,小组长所在的组负责3种卧位的学习。要求:组员两两合作,每个组员能掌握卧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每个组员能正确解说一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安置方法(小组长负责两种),并能和另一组员配合示范卧位的正确安置方法,在进行卧位安置演示时能举例说明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

3.3课堂授课。

(1)教师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提问卧位的概念和性质,鼓励各小组抢答,教师总结并给抢答成功的学生计分。(2)学生组内讨论: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各种卧位的组内讨论汇总,检查组员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巡查,把握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引导。(3)教师引导学生上台进行各种卧位的展示和讲解,台下学生对上台者的表现打分,学生每讲完一种卧位,教师就给予相应的点拨指正,并给上台演示的学生打分。(4)播放临床各种卧位教学视频,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重申本次课重、难点,点评各组学生表现,给予学生相应肯定,指出不足并督促改正。

4效果评价。

4.1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从开始尝试合作学习法,—对所授课同年级两个班(每个班60人,共360人)分别开展合作学习法(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组),于学期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100.00%,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合作学习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特别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4.2理论考核结果(见表2)。

表2是笔者在2012—2间所授课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不难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秀率和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显著。

5问题及建议。

有别于传统教学,合作学习法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监控者和指导者角色,学生不再是坐等接收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因此,在合作学习初始,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各组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把握学习动态;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适时引导和建议,以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5.2任务设计精细化。

合理设计任务是合作学习成功开展的前提,教师设计任务时,除考虑让学生明白“干什么”,还应让学生明白“怎么干”。每项任务之后列出相应的要求和成功标准,细化和精确每项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设定的标准应是学生能通过努力达到的,使整个学习过程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在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同时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积极性。

5.3多样化测评手段的应用。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质量、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立足于小组成员整体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且组内成员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反映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且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测评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分别从整体和个体、组内和组间给予学生评价。例如,可将试卷测验、小组成员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成员课堂发言表现等作为个体成员的评价内容,组员之间的配合互助、小组总任务完成情况、组内测试等作为小组整体的评价内容。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对组长的评价等多方面评价相结合方式,不仅可增强组间竞争意识,还可加强小组成员团队意识,使小组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5.4注重后期小组学习状况的总结讨论。

不管时间多么紧张,教师都应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每次小组学习情况,给学生时间梳理每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哪些地方应继续保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互相学习,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合作学习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1):63.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

护理技能操作是护理工作者为人类健康服务必须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因此受到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实训是技能形成的基础,考核是促使技能掌握的催化剂,也是检验技能掌握程度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虽然技能考核十分重要,但是占据了宝贵和有限的课堂时间,我校护理系教师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小组考核办法,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练习,将技能考核绩效与小组成员密切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使个体与小组成员融为一体,大大激发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

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两个班级,各52人,均为统一招生的学生,年龄17~19岁。

二、方法。

1、分组情况:将全班分成10个固定小组,5人一组,其中有2个小组为6人一组。每一项实训内容均以小组的单位进行练习,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辅导。

2、技能考核方法:每学一项技能操作,训练完后即考。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每次考核均由护理教师抽签选定小组中的一位学生进行考核,并严格按照考核进行评价,其考核成绩作为所在小组每位成员的成绩。各小组每次每项随意抽考的一位成员的考核成绩通过平均计算后即为该小组每位成员最终技能操作的成绩。技能操作成绩低于80分者视为不合格,并作为衡量是否准予毕业的重要标准。

3、效果评价: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学生对改革后训练与考核方法的评价。问卷均以陈述题的方式,以是、否作答。发出问卷104份,回收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96%。

三、结果。

学生对改革后训练与考核方法的评价见表1。

表1、100名学生对改革后训练与考核方法的评价。

教学效果答“是”的人数百分比%。

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9292。

提高了训练的自觉性9595。

技能训练比原来刻苦9898。

训练中更注重精益求精8585。

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效果9898。

关注小组同学的技能掌握情况9090。

关注小组同学的技能考核成绩9898。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8888。

训练中能相互指导、纠错、督促9090。

训练中能主动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同学8282。

担心自己的成绩影响小组同学9393。

对技能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9595四、讨论。

1、发挥了小组合作性学习的功效,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从表1可见,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技能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一致认为对技能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90%的学生在训练中相互指导、相互切磋、相互纠错、相互督促;82%的学生在实训中主动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同学,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主导者。不仅如此,教师在实训辅导过程中,也感到轻松省力,工作负荷得到了减轻。这种生生互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从表1中可见,92%学生认为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85%的学生在练习中更注重精益求精,说明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学习目标。同时训练完后即考,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平时的练习效果与考核的结果密切相关,懂得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小组其中一位学生的考核,及时细致地了解每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情况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

3、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特性,培养了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品行和团队精神。

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合作特性的工作,在履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帮助健康的人促进健康”的神圣任务中,不仅要与同行密切合作,还要与其他医务人员有机地配合。采取小组合作性实训与考核方法,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会合作的平台,使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能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有利于小组其他成员,而其他成员的努力也有利于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从表1中可以得知,对于改革后的训练与考核方法,93%的学生担心自己的成绩影响小组同学,从而注重平时的实训效果。

从小组成员中随意抽考一位,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而且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相互纠错,其操作与所规定的标准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评价技能成绩的方法比较合理并能够代表自己的成绩。当然,在技能考核中确实存在少数同学平时练习很刻苦,操作也很规范有序,但在考核中因心理紧张等因素影响了考核成绩,以致波及小组其他同学的成绩,因此,这种方法有待进一步总结经验、认真探索和商榷。

参考文献。

[2]郭明贤李烦繁崔艳等合作性学习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41(7):643—644。

[3]李辉护理实验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62—64。

[4]陈巧力于红霞杨彩风曹迎凤李娜田芬霞徐志钦谢秀茹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开展分段考核探索[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10(15)。

[5]傅晓艳丁明星胡勇小组合作学习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

[6]王跃群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9)。

[7]王晓莉栾海丽朱蓓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1)。

论文:小组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操课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领域也在快速步入“微”时代,近些年,微视频、微课堂、慕课等纷纷出现。短小精悍、资源丰富、传播途径多、速度快、范围广是“微”信息的主要特点。“微”时代带给了我们一些全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将一节课的精华部分,比如某个教学点(一般是重点、难点或是疑点)录制成10分钟以内的简短视频,学生利用课堂或业余时间通过微课平台来点播视频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借助网络传播也可下载、分享和互动。这种微课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本文将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分析探讨微课在该课程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论文

临床护理学科是护理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本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病例导入法以临床病例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来得到启发,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体悟。

1.确定病例,提出问题外科护理学的教材一般每一章节只会详细讲述某一种脏器的具体病例,因此,教师可以据此来确定某一脏器病种的典型临床病例,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依据书中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来熟悉和了解病例。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急性阑尾炎病例时,可以引入以下病例:“一位病人,性别为男,26岁。在吃完午餐后不久就出现了脐周隐痛的症状;到晚上后,腹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部,并且伴随着持续剧烈的阵痛和恶心呕吐症状,体检发现病人体温37.8℃,脉搏84次/min,且右下腹的麦氏点压痛明显,且有反跳痛。”据此病例,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如果你是值班护士,遇到这样的病人,对病人的临床初步诊断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该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这种典型案例的引入,能使学生留有更深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布置病例,指导预习护理学涉及极为复杂的医学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的前一周,就将案例资料和问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案例,并通过查找有关资料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使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医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在预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3.导入病例,讲解分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外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病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首先,可向学生展示具体病例并提出具体问题,然后给学生分组,让各组学生经过讨论后总结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小组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但暂时不予点评,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课学习,从而得到更多的感悟。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上一环节的小组讨论,教师能够基本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程度。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略讲或不讲,而对于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要围绕教学大纲,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在讲授结束后,教师要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将之前的病例和问题重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授课后补充的知识来重新解释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布置作业,进行点评教师要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并通过学生作业中所反馈的信息来了解掌握其知识情况。在修改完作业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点评时不仅要肯定其成绩,也要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找疾病的相关资料和目前的诊治情况,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巩固知识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二、采用病例导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采用病例导入法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病例要和教学内容及目标紧密结合,不能偏离教学大纲,且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真实性;其次,根据教学病例所提出的问题要合乎逻辑,且问题的内容要逐渐深入,循序递进,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再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除了讲解分析、给出答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度。

三、小结。

病例导入法是学生在外科护理学学习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将教学从一个“设问”的过程转移到“解疑”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丽英,张红,尚少红.病例导入教学法在急诊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药学教育,(9).

[2]王小丹.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7).

案例教学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作用论文

摘要:现阶段,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为确保操作绝对安全,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护理操作规程及规程制度,并在准确执行医嘱的基础上完成全套的护理计划,进而在治疗过程中实现患者的身心安全。护理安全同患者生命具有紧密联系,由于护理人员的一时疏忽将很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重视和强化对护理安全的研究和教育已成为现阶段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渗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希望后期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1.1教材分析:现阶段,从我国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来看,其中绝大部分的护理安全事件都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目前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中,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中职都未形成一套健全的护理安全课程,由此也就导致了在学习环节和教学体系的欠缺使学生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学生在后期护理工作实践中,也没有一个很好地安全防范意识。相对于现阶段我国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目前所应用的教材主要是李晓松为主编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该教材属于一本很好地护理学教材,它集合了护理学导论、护理技术、职业防护以及安全护理等多项知识,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涉及到了安全护理以及职业防护等传统护理教材中所不具备的相关知识,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材中对于护理安全知识体系的严重不足。

1.2授课内容分析:对于现阶段中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从授课内容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护理教师也都是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性,而护理安全在教学中却很少涉及。而现行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授课内容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缺陷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了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的相关教育,这对于学生在后期护理工作实践中的职业安全提供了有效地保证。

2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的分析。

现结合我国中职护理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1],具体如下:

2.1学生相关法律意识的淡薄:在前期的学校教育以及后期的临床教学中,由于相关法律知识上的欠缺,在临床实践中对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没有一个足够的重视;比如未能重视起患者隐私权和知情权,从而引发护患冲突等。

2.2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务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相关工作。对于个别情况,院方护士分配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果由于自身原因,盲目的执行医嘱将会产生不可预知的护理安全后果。

2.3专业技能的'不熟练:由于技能的不熟练,在操作过程中的经常出错,已经成为产生护理安全事件的重要诱因。比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输液管中的空气排空的问题,在对病人进行发药环节又忘记核对患者信息,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错误给药现象的出现。

2.4责任意识的缺乏:学生没有一个很强的责任意识,遇事容易冲动。就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其明显特点就是过于盲目急躁,在实习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情绪失控等现象。

2.5护患之间主动交流的缺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未做好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如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过程中,由于技术经验的不足,可能会出现穿刺多次未成功的情况,患者可能就会破口大骂,进而引发医疗纠纷。

合作学习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技工院校教学中已经广泛推广,从而有效应对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交际、工作都有较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下人群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具体的教学上,需要依据技工院校学生自身特点,采用合宜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投入更多的教学激情,最终提升学习效果。

1案例教学法基本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来获得学生知识的吸收。该教学一般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基准,通过知识案例做教材,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达到学生思维与理解能力上的启发,让学生发挥自身独立思考能力,针对案例具体背景条件做理解与问题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理解与判断,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与解决能力。例如通过word文档制作图表内容,可以通过列表全班某一个学科内容成绩为案例说明。教师可以先运用已经制成的模板做案例,说明制作的基本步骤,同时在其中可以提出操作多样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甚至由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知识运用能力。通过案例做展示,可以有效的将理论内容通过实践操作来表现,让知识的运用变成有形化的展示过程,同时通过一定案例可以有效的明确操作的目标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指向性,目标的明确性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2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

2.1案例的合宜筛选。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与所需要教学的知识点相契合与相匹配,这样才能发挥案例引导知识吸收的最终作用。要明确的了解教学所培养的方向与目的,而后再进行案例的科学适宜选择,进而达到案例教学引发学生关注,提升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作用。要在课前提前的做好案例设计,甚至需要对学科内容做对应的案例系统,但是具体案例的使用还需要在课堂上灵活性发挥,这样才能有助于案例匹配学生当时的学习状态,达到学习兴趣的激发。但是对于案例的`基本框架走向,在课前仍旧可以做好对应的想象与设计,在课堂上可以依据学生的关注度将案例中的部分元素做替换,但是案例的主干与核心结构并不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案例的框架需要有一定的典型性与高匹配度,抓住知识运用展示的核心要素,其他辅助性元素则可以通过选择学生兴趣点元素做填充。在案例筛选中需要充分的关注学生具体基础条件、喜好情况,能够有效的让案例贴近学生生活与理解能力,最好能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和理解。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应有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内容来构筑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发挥教学效果。

2.2选择合宜的案例展示方法。

在案例教学法的展示过程中,可以运用口头描述、图表展示、书面材料、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每一种方式都有对应的运用特点。口头描述一般适用于相对简单与容易理解的案例内容,可以通过简洁的语言来有效阐述。图表展示方式主要是案例中会涉及到相关表格与数据,由此可以通过图表来有效的展示。书面材料主要是通过大量文字叙述的案例做有效的表现,可以展现较为复杂的案例内容。多媒体展示方式主要是通过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内容展示元素结合来展现生动的教学案例内容,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操作过程的演练,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素材展示,一方面节约教师精力,另一方面可以更为清晰准确的展现计算机操作技巧。该方式在现代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案例教学法的表现展示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与案例状况做针对性的内容展示,因此需要把控案例教学的时机,控制课程进程节奏,充分吸引学生参与积极性。

2.3创造案例教学情境。

在案例教学法的展示运用中,需要通过创造问题情境,营造出整个目标知识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想象与理解能力。甚至部分案例的展现会激发学生对自身生活与兴趣的联想,从而达到计算机技术运用的多样化与创新性。要想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需要设计好对应的问题,围绕教学问题做案例的逐层分析理解。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可以让学生有效的进入到该知识点与教学的氛围环境中,围绕相关问题展开高频率的思考活动。例如在excel表的使用中,该表格软件有多种便捷性的操作,因此可以有效的通过快捷操作方式来提升表格设计与填充的效率。因此,可以通过问题来拟定分析理解目标,通过案例来展示操作过程与技巧,而后让学生围绕其中进行讨论作出更为便捷优质的操作技巧,让学生对相关操作有更为纯熟的掌握。这个过程就是充分的运用案例,将案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由案例做引导牵引出一系列有关该知识点的计算机操作内容。

2.4客观全面的总结评价。

对于案例教学法需要做对应总结评价,该评价总结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的收获成果做评价总结,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法本身做评价总结,从而有助于后续教学合理性开展的基础参考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一定整理归纳,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之间做对应问题的讨论分析,同时对于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联合下的实践操作情况做有效分析,或者对案例做分析后可以指导后续的实际操作演练。将学生较为分散的理解与思考做汇总分享,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可以做出一定评判与指导,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体系。甚至可以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做一定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教学法的评价总结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作品完成情况来观察,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感受反馈信息来观察,有助于学生对教学方法做一定改进。日常的课堂学生反映也是观察教学法的有效途径,只是多途径的了解可更广范围的开拓评价的视野,提供更公正客观的评判。

3结语。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广泛运用,但是实际的效果仍旧有待提升。教师虽然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实际的运用效果还需要依照规范标准与实际情况做灵活应对,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最终发挥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良鶵.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7):46.

[2]张同权.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电子制作,2015(8):120.

[3]牛艳丽.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4):71.

合作学习法对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临床护士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高素质临床护士要靠平时的不断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的。我们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新生入校以后就从各个方面实行“7s”管理,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特别是护理试验室实行“7s”管理,培养了护生良好的管理能力,对护生以后更好地适应医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护理试验室实行“7s”管理后,不但实验室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给培养高素质要求的护士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强化了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校开展了“7s”管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的活动,让每一位专业课的老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与护士临床工作相结合,让“7s”活动融入到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去,提升了“7s”的功能与实效。

1s(整理):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训等场所中将所有物品区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定期处置非必需品。

通过学校的培养,学生养成了定时整理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走上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总是伴随着整理,如当我们接到医嘱时,整理二字也伴随着开始了:1.处理医嘱时我们要随时整理好治疗单、饮食单、注射单等与医嘱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桌面的整理。2.当在治疗室开始加药时,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随时都要进行整理。3.在病房中给病人进行治疗时,操作前后都要整理治疗盘,操作后要对病人的床位进行精心的整理,给病人舒适的环境。

2s(整顿):将需要的物品按照规定定位、定量和定容,且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整顿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病房、库房、治疗室、办公室等,特别是治疗室及抢救室关系最为密切。治疗室和抢救室是病人接受治疗的重地,病人治疗的所有药品都在其中,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通过物品定位摆放,我们临床工作的每一位护士都可以明确药品的摆放位置,节约寻找药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差错,给病人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定量及定容,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治疗室及抢救室的药品是否齐全,必要时予以及时补充,可以给管理者节约时间,同时也给我们护士节约统计药物的时间,减轻我们的工作压力。明确标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明确药品及物品的摆放位置,可以节约时间,同时减少操作差错。

3s(清扫):就是去除所有的灰尘、污物和油渍,让整理、整顿的东西处于整洁的状态。

在病区的管理中,随时要去除病室、操作室、办公室等地方的灰尘、污物和油渍,使病室、操作室等地方一尘不染。病区要有固定的包干区,并责任到人,在平常的工作中随时注意清扫,定期大扫除,给病人提供一个洁净的就医环境,让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尽快地恢复健康。整洁的环境也能体现病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整个医院的素质。

4s(清洁):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持之以恒,维持前3s成果,并使之标准化、持久化和制度化。

保持病区清洁,是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清洁的环境能够给人(病人、家属、探视人员、工作人员)以舒适感。在管理中,病区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使各位员工自觉遵守,培养了护士的素质,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改善,使之制度化、持久化和制度化。5s(素养):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养成文明礼仪。

护士首先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应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要认真执行操作的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操作程序,操作过程应遵循操作前准备(自身准备、用物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操作中要求(操作过程)、操作后要求(操作后各用物的相关处理)。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文明礼仪,尊重患者的习惯,体现人文关怀。在做每一样操作之前应与病人及家属解释,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6s(安全):预防、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现象。

护理工作是与人接触,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是容不下一点点安全的隐患,不能与生命开玩笑。有时在病人眼里简单的一句话,在我们护士的眼里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如做皮试之前问一下有无过敏史、在静脉滴注之前问一下以前有无用过相同的药物,简单了解之后就能消除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在与患者接触时,也要避免语言的刺激。语言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刺激的言语能加剧病情的恶化,而激励的语言能给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在护理工作中要时时谨记安全二字,预防和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和现象的发生。

7s(节约):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和能源,发挥其最大能效。

1、合理利用时间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作为中职生更应如此。护理工作辛苦而繁琐,但作为我们只有中专文凭的中职生来说,工作之余应更加合理地利用休息时间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档次。2.合理利用空间。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能合理利用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还能让空间放置合理化。3.合理利用能源。临床工作中合理利用资源比较重要,特别是在医疗设备及药物上至关重要。如合理利用医疗设备及药物,可以减少医疗资源及药物的浪费,提高医疗资源及药物的利用率,可以缓解医疗资源及药物的匮乏。通过此次教育活动,提高了护生的学习效率,保证了学习时间,扎实了护生的理论知识,强化了操作技能,同时也强化了“7s”管理的作用及实效,使护生明确了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7s”管理不仅能贯穿于日常生活,也能为我们日后的护理工作服务;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护理工作,也能服务于病人,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缓解护患关系,提升社会对学校及医院的满意度。

落实三维目标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设计论文

:内科护理学教学难度大,落实内科护理学的三维目标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界定内科护理学三维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探索适宜的教师教学行为,科学评价教学效果,能基本实现优质教学。

:三维目标;内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教学中的主干必修课,信息面广、内容多,涉及众多相关医学学科,学生大部分认为内科护理学是最难学、难记的课程,因此,应当改革教学方法和策略。三维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本文针对内科护理学特点,用三维教学目标的视野,对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三维目标的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内科护理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的要点知识及护理措施等;具备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内科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在师生共同探究内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对内科常见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反应进行观察、监护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对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通过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活动,增强整体护理观,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主动采取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

2.1基本思路

内科护理学在教学设计上要突出其临床实践学科的特点,突出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层面的培养,以学生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能力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重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使教学工作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淡化学科意识,增强整体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更新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向,适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2基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教学设计

内科护理学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基础,对于学生如何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教师应非常深入且系统地了解重点知识,并通过多元化的讲课方式传授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等。内科护理学包含的知识点繁多,涉及的学科多样,包括护理药物学、生理学、健康评估、解剖生理学等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适当给学生补充这部分知识,在每种疾病的授课过程中,重点突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重难点内容。

2.3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按照教材进展层次编排教学秩序,逐步推进,并采用“三步一回头”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基本完成教学内容,但是教学质量和效率比较低。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护理病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通过护理病例将教学内容有机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教学方法以护理学生为主,以病例讨论为主要方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有代表性的病例,把病例及讨论的内容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先简单介绍病例,讲明要求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位学生提出护理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将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进一步讲解。

2.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蕴含“尊重人、发展人”的新理念,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1]。在内科护理学讲授过程中,将物质目标与精神目标进行讨论,是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的重点。

2.5教师教学行为设计

教师教学行为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根据现代医学教育规律和要求,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改变教学行为。在教学关系上,内科护理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引导与帮助。比如,教师通过组织讨论、实验演示、创设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内科护理学教师在教学理念和知识上,需要经常反思与更新[2]。课前反思会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积极准备的自觉行为,课中反思会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完成,课后反思会使教学经验理性化和批判化。同时,要每年定期到“三甲”医院进修,更新医学知识,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控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的进度、训练的程度,使师生统一步调。在内容广度上,内科护理学包含的疾病种类多,需要教师充分掌握每一种疾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少见病、罕见病。强化训练,接近临床,实现学校与医院的无缝对接,为学生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多形式评价

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测评在评价方式上要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定量评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同时,应用新教学系统,实现信息化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避免传统的纸笔考试评价模式。

3.2多角度评价

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医疗卫生职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3.3多时限评价

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要体现时刻进行评价、始终重视评价的思想,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既要发挥评价的鉴定功能,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通过学习评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习评价融入长期教育或终身教育的进程中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