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语文教案大全(17篇)

时间:2023-12-04 12:45:27 作者:薇儿

编写教学工作计划要注意研究教材,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教案设计

1、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精练性、音乐性的特点。

2、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4、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二课时。

以朗读帮助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美,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再品析语言,了解这首诗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

本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我们来探讨一下,到底介绍了哪些知识?

a)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b)检查朗读情况。

a)诗歌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b)诗歌的主体部分是哪几节?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

c)人们认识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中,化石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d)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a)这首诗主要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b)诗歌的主体部分是3—6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化石重现了一个逝去万载的令人神往而奇幻的生物进化世界。

c)化石起到了保存物种生命信息的作用。

a)抄写课后词语。

b)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诗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了解诗歌的主要手法,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1、诗的第一节连用了四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是指什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

2、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3、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1、诗歌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说明作用。

2、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分析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化石引起人们想象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化石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化石能够记录生命演化的历程)。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三。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及反思

重点句子:

1、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2、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和它在同一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肉为生。

3、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由于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的鱼种了。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介绍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三种“活化石”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岁月风雨,顽强地生存到现在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稀有生物。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计情境游戏,复习生字。

游戏名:熊猫卖气球。

游戏内容:熊猫手中还有11个气球还没有卖出去,只要学生读对气球上的字,就帮熊猫卖掉一个气球。(课件出示)。

二、导入新课。

师:熊猫感谢大家这么快就帮它把气球都卖光了。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三个地方去玩玩。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植物园。植物园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银杏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画面:一棵银杏树)。

第2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银杏树,说说自己眼中的银杏树,再回到课文当中,采用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银杏树的特点。学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点,指名读,品读这些体现银杏树特点的句子。再全班齐读本段。

第3段教学(去动物园)。

1、猜一猜。

2、说一说。

在哪里还见过熊猫呢?生畅谈,老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猫的图片。

3、找一找。

找出关于描写熊猫特点的语句。

4、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第4段教学(去海洋管竞选讲解员)。

课件播放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设计一个情境,海洋管要招一个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中华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讲,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竞选讲解员。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竞选讲解员,解说中华鲟。

4、学生评一评哪个同学讲的,当选为讲解员。

全班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化石站起来读。

三、拓展交流课外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找的一些关于动植物活化石的资料。

老师也课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图片,供学生认识欣赏。

2、倡导学生保护这些稀有活化石,齐读最后一段。

四、完成157页读读写写。

五、总结。

《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们学得非常轻松。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先理解化石,然后从字面意义上了解什么是活化石。在教学“银杏树”时,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知道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住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子,“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接着,让学生自己学习“大熊猫和中华鲟”,明白大熊猫的祖先是以食肉为生。中华鲟的特点是:大、重、少和怪。最后,在大家都了解了活化石的含义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引出本课的情感目标,那就是我们要保护这些活化石。

活化石语文教案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1、课件或有关录音磁带,头饰。

2、制成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两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播放课件或录音,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课题)组内交流找到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图片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和表达能力。)。

对话平台。

自读。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手、动脑的习惯。)。

朗读。

1、指名读。

2、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3、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4、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5、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范读的作用,在朗读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识字。

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

2、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4、游戏:猜猜猜。(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作业。

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对话平台。

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课件出示生词,举行擂台赛,选出识字小擂主。

质疑。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熟读。

象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样的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4、全班整体检查。

表演。

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先组内练习,再戴头饰到台上表演。)。

(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写字。

1、出示“历史灭克”四个字,认读,组词。组内交流:这四个字的笔顺及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灭、克”横不能太长;“史”和“灭”书写时竖撇要先坚后撇。

3、学生边观察边练写,教师巡视,发现不足之处随时指出。

4、选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在组内展示。

练习。

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2、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

《化石吟》语文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更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赞叹之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音乐美。

2.联想想像法。诗歌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要联系生物学知识,充分调动思维活动,理解诗中所写内容,激发探究生物进化的兴趣。

3.讨论点拨法。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诗歌的内容要点和首尾圆合的结构美。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诵读感知诗歌大意。设疑研讨,调动想像力,理解诗歌内容要点和结构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古生物化石图片)。

1.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2.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变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3.《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向我们讲述美好的传说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歌《化石吟》。

二、解题。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什么是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贮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古生物化石的综合价值。

化石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化石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绝事件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

新课标语文二年级《活化石》教案

一、教材简析:

《四个太阳》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短文,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我”画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表达了四个美好的心愿,同样也让读者们感觉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创造和善良的心灵。内容催人向上,富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纯洁的童真、童心、童趣和童乐,语言意象中折射出孩子的纯净、无暇、虚幻和希冀。作者把孩子的这种心愿和希冀融于太阳与万物之间,化于天真无暇的童谣韵语之中。景与文,文与人浑然一体,处处涌动起生命的灵动。

二、预设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4、通过读文体会作者想象之美,并仿照课文进行创造想象,用口语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领悟作者把自己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融入其中的人文情怀。

教学切入口: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将“美好的心愿”贯穿全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导入:

3、读课题、质疑。

【设计理念】。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b、把圈出来的不会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字词反馈:

2.抽读课文。

(1)、边读边想,课文里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分别送给哪个季节?

三、品读课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小男孩走进这四个太阳。

1、学习“绿绿”的太阳。

(1)导入:那咱们看幅画吧?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如果你在这么热的天气,你有什么愿望?

(2)自由读,理解“为什么画个绿太阳给夏天”?

(3)理解“清凉”、用“清凉”说话。

(4)理解“到处”

(5)朗读指导:

2、学习“金黄”的太阳。

(1)导入:

炎热的夏天,绿绿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清凉,那么,金黄的太阳又为小朋友送来了什么呢?请每个小朋友自由的读一下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交流反馈:金黄的太阳给我们送来了什么?

(3)秋天有哪些果子熟了?长句填空(课件出示:果子)。

秋天到了,熟了。

(4)指导朗读长句:(出示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自由读——指名读。

(5)“邀请”说话(面朝同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

二年级语文活化石教案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一、设计情境游戏,复习生字。

游戏名:熊猫卖气球。

游戏内容:熊猫手中还有11个气球还没有卖出去,只要学生读对气球上的字,就帮熊猫卖掉一个气球。(课件出示)。

二、导入新课。

师:熊猫感谢大家这么快就帮它把气球都卖光了。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三个地方去玩玩。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植物园。植物园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银杏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画面:一棵银杏树)。

第2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银杏树,说说自己眼中的`银杏树,再回到课文当中,采用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银杏树的特点。学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点,指名读,品读这些体现银杏树特点的句子。再全班齐读本段。

第3段教学(去动物园)。

1、猜一猜。

2、说一说。

在哪里还见过熊猫呢?生畅谈,老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猫的图片。

3、找一找。

找出关于描写熊猫特点的语句。

4、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第4段教学(去海洋管竞选讲解员)。

课件播放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设计一个情境,海洋管要招一个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中华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讲,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竞选讲解员。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竞选讲解员,解说中华鲟。

4、学生评一评哪个同学讲的,当选为讲解员。

全班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化石站起来读。

三、拓展交流课外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找的一些关于动植物活化石的资料。

老师也课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图片,供学生认识欣赏。

2、倡导学生保护这些稀有活化石,齐读最后一段。

初中七年级语文《化石吟》原文及教案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七年级语文教案:化石吟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味美。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味美。

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一布置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骸()骨驱壳()裹()藏长眠()葱()茏。

猛犸()。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奇幻:远古:骸骨:。

乌有:潜行:葱茏:。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3请学生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四遍,要公正、美观。

3.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并写下来。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这首诗歌讲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二学习指导研讨。

(一)导入。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变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三)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齐读,要用感情地朗读。

3.读后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2)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4)学生再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学法指导:

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5)探究研讨:朗读3~6节,思考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最后一节诗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什么作用。

三.巩固延伸。

阅读课文2~5节,回答下列问题:

1.(1)选文开头的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2)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中的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3)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中的密码应怎样理解。

2.检查读一读,写一些内容。

四.课后小记:

本课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化石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它对研究地球历史以及生物变迁过程缺乏必要的理解,但却充满了好奇心。课前布置学生们进行的资料查阅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本课能够进行生物和语文的合作教学探究,辅助多媒体实施教学,那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成果。

教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语文活化石教案及反思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前准备。

1、做课件和头饰。

2、制作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3、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2、出示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游戏:识字擂台赛。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出示11个生字,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游戏:识字采果。

出示一棵银杏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写了生字。认对一个字,采下一个果子。

二、质疑解疑。

1、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

2、集体反馈,师生共同讨论。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3)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1)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四、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先组内练习自我介绍,再戴头饰到台上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师生共同评议)。

五、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六、课后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扩展练习。

一本本——一座座——一朵朵——一双双——一位位——。

七、作业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化石吟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新鲜词语: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

2、了解化石展现的奇幻生物世界。

(二)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之美。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讲读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讨论点拨法。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等。

一课时。

一、导语。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2、朗读。

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1、2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想高级发展;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第7节,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

2、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明确:诗歌的第3、4、5、6节都是化石说的话。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有特色的图片,并作简要的解释。

五、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6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化石吟。

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记录了生命潜行的轨迹展现了神秘的远古世界。

自然的神奇科学的力量人类的伟大。

七、教学后记:

在教读本文时,一方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细心体会诗歌的鲜明节奏,和谐声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目光从诗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学和古生物考古学,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学。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活化石》教案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游戏名:熊猫卖气球。

游戏内容:熊猫手中还有11个气球还没有卖出去,只要学生读对气球上的字,就帮熊猫卖掉一个气球。(课件出示)。

师:熊猫感谢大家这么快就帮它把气球都卖光了。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三个地方去玩玩。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植物园。植物园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银杏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画面:一棵银杏树)。

第2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银杏树,说说自己眼中的银杏树,再回到课文当中,采用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银杏树的特点。学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点,指名读,品读这些体现银杏树特点的句子。再全班齐读本段。

第3段教学(去动物园)。

1、猜一猜。

2、说一说。

在哪里还见过熊猫呢?生畅谈,老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猫的图片。

3、找一找。

找出关于描写熊猫特点的语句。

4、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第4段教学(去海洋管竞选讲解员)。

课件播放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设计一个情境,海洋管要招一个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中华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讲,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竞选讲解员。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竞选讲解员,解说中华鲟。

4、学生评一评哪个同学讲的,当选为讲解员。

全班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化石站起来读。

1、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找的一些关于动植物活化石的资料。

老师也课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图片,供学生认识欣赏。

2、倡导学生保护这些稀有活化石,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

化石吟教案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品味诗句中的含义;。

3、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方面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象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一)。

师:《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二)学生听后可以再自由诵读,在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3、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三)学生讨论明确后,教师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1、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2、自主探究: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提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3、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

(2)作者把化石当作会说话的人,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诗中说化石“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你是怎么理解的?

4、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5、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活化石》教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一说,对学生地回答适时评价。然后用ppt分别出示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和图片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看图,了解银杏树的样子。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关于银杏的哪些知识?(银杏树已生活了几亿年,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长得很慢。)。

3、自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熊猫生活在许多年前,它爱吃竹子,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3)指导朗读。

(4)放课件大熊猫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已经看完了大熊猫,有什么想说的.吗?

提问:你真会观察!每只大熊猫的样子都不一样,你能说说吗?

出示句式: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对照插图,了解中华鲟的样子。

(3)你能说说中华鲟的有关特征吗?(中华鲟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现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

(2)明白这段的作用。(总结全文,井点出主旨:好好保护它们。)。

1、边看课件图片,边说说这三种活化石的有关特征。

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创造性地演读课文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1、句式练习:科学家把()、()和()叫做活化石。()、()和()被科学家叫做活化石。

2、读读写写: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33活化石教案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生字较多,会认生字,会写生字,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小黑板苹果卡片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传说见资料袋)。

学生在班里交流一下自己找到的资料,要求能把自己复印的,摘抄的卡片整理好,内容不一定长篇大论,但必须能流畅的向大家介绍。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银杏树:古生物,白果树,几亿年前的树种,叶子象小扇子,长得很慢。

2、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他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3、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小。

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自主识字,认记生字。

这篇课文生字很多,谁能自己把他们认下来呢?出示黑板。

1、自主识字。

2、指名读,齐读。

3、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齐读。

注意“珍、肉、史”翘舌音,读准子音。

三、写字。

1、左右结构的四个(化、代、孙、植)要重点指导,(整体指发现规律,多示范)。

2、结合上一课的“住”重点指导“化,代”,以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关键。

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历史中的“史”和灭绝的“灭”的竖撇也是指导重点,要先坚后撇。

4、示范讲解。

第二课时。

1、巩固生字词,会写生字词。

2、流利有感情朗读感悟课文。

3、培养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自查情况。

1、自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老师检查情况。

二、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3、全班整体检查。

三、扩展阅读。

同学已经查阅的资料,进行了交流,老师也找到一些资料,现在发给大家,请大家阅读。(将资料袋中的部分材料印发给学生)课前已经看过的,就重点看没看过的内容,看后交流,印象最深,写的最好的地方,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述。

四、迁移运用。

鼓励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五、实践活动。

分小组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评奖设一二三等奖。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生字较多,会认生字,会写生字,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小黑板苹果卡片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传说见资料袋)。

学生在班里交流一下自己找到的资料,要求能把自己复印的,摘抄的卡片整理好,内容不一定长篇大论,但必须能流畅的向大家介绍。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银杏树:古生物,白果树,几亿年前的树种,叶子象小扇子,长得很慢。

2、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他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3、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小。

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自主识字,认记生字。

这篇课文生字很多,谁能自己把他们认下来呢?出示黑板。

1、自主识字。

2、指名读,齐读。

3、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齐读。

注意“珍、肉、史”翘舌音,读准子音。

三、写字。

1、左右结构的四个(化、代、孙、植)要重点指导,(整体指发现规律,多示范)。

2、结合上一课的“住”重点指导“化,代”,以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关键。

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历史中的“史”和灭绝的“灭”的竖撇也是指导重点,要先坚后撇。

4、示范讲解。

第二课时。

1、巩固生字词,会写生字词。

2、流利有感情朗读感悟课文。

3、培养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自查情况。

1、自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老师检查情况。

二、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3、全班整体检查。

三、扩展阅读。

同学已经查阅的资料,进行了交流,老师也找到一些资料,现在发给大家,请大家阅读。(将资料袋中的部分材料印发给学生)课前已经看过的,就重点看没看过的内容,看后交流,印象最深,写的最好的地方,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述。

四、迁移运用。

鼓励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五、实践活动。

分小组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评奖设一二三等奖。

化石吟教案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1、要求学生在课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走访有关专家,请教生物老师,或通过图书馆和因特网,查找有关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一、导语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将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化石图片或文字资料,拿出来展示一下,然后放在桌子左上角,以备“拓展延伸”环节使用。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2、朗读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确:

第1、2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像;

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

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想高级发展;

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第7节,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

2、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明确: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4个“你”字,其中三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明确:

诗歌的第3、4、5、6节都是化石说的话。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的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有特色的图片,并作简要的解释。五、布置作业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600字以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所以我在教读本文时,一方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细心体会诗歌的鲜明节奏,和谐声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目光从诗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学和古生物考古学,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学。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化石吟教案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导语。

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化石图片(恐龙、始祖鸟、鱼等),并解说(化石的概念及其作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二、整体感悟。

1、听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并掌握以下字词:

奇幻、裹藏、葱茏、卓越、骸骨、潜行、躯壳、档案、猛犸、悄然。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集体朗读。

(2)老师点评,师范朗读。学生再读。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请你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划分层次。

明确:主要内容是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景象。层次划分:1、2节(总领);3--6节(主体);7节(总结)(板书)。

2、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还运用排比、设问、比喻等。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5个“你”字,其中4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再读课文,思考。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描绘一下画面。明确:诗歌的第6节就是都是一组画面。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挑战思维极限,科学地猜想人类可能会进化成什么。明确:学生自由发挥,言之合理即可。五、课堂小结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诗,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一词两遍,并注音。

2、课后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本教案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所以我在教读本文时,一方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细心体会诗歌的鲜明节奏,和谐声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目光从诗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学和古生物考古学,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学。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问题和探索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案:《化石吟》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课前准备】。

2、教师在备课前,也要搜集一些有关资料。

(1)。

(2)。

(3)。

(4)。

(5)。

(6)。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2、朗读。

(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2、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四、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五、布置作业 。

【本教案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所以我在教读本文时,一方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细心体会诗歌的鲜明节奏,和谐声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目光从诗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学和古生物考古学,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学。第三,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能够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