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热门20篇)

时间:2023-11-15 05:22:03 作者:纸韵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20篇)

教案编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经验准备:宝宝有穿脱鞋子的经验材料准备: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一张白纸;欢快的音乐一段。

一、奇怪的鞋子师: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幼儿猜测,引导幼儿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教师提供白纸,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秘密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叫它一双鞋。

师: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一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一双一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

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呢?

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一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样的两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

四、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双一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一双一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

1.体验游戏中学习的乐趣。

2.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能按数量取相应的物体。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4块积木代表鼓娃娃,10个雪花胶片和一块可插4排雪花片的计数板,数字点卡。

活动重点: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按数量取相应的物体。

活动过程。

1、游戏:“听鼓声取积木”。

(1)每敲一次鼓,就拿出一块积木。(分别敲4次鼓,取出4块积木)。

老师:“小朋友手上的积木就是“鼓娃娃”,小耳朵注意听,每听到一次鼓声,就拿出一个‘鼓娃娃’。”

(2)幼儿数一数,有几块积木。

老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个‘鼓娃娃’蹦出来了,注意要从最左边开始数,用手点着积木数。”

本环节复习4以内的数,强调点数的方法。

2、取雪花片,看数操作。

老师举数字,幼儿按数字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老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上的卡片上是数字几?请你拿出跟数字一样数量的雪花片。”

3、老师分别按次数敲鼓,幼儿根据鼓声的次数,从计数板上取走相应数量的雪花片,放到盘子里。

4、游戏:“开火车”

游戏规则:幼儿手上拿着画有圆点的卡片,老师拿数字卡片,当老师出示数字卡“5”,手上拿着相应数量点卡的幼儿就上车,组成一列火车。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你手上的卡片里有多少个圆点?”“数字5的小朋友请上车。”

小班数学教案

老师们不必担心孩子不知道数字,其实许多家长在宝宝入园前,就已经让孩子们熟知数字了。但是关于量词,宝宝们就比较欠缺了。今天小鱼哥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认识量词的小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量词,不同的量词要如何正确使用。

通过直接的游戏过程,实物的操作过程,老师的讲解,孩子自我的感官过程,发展孩子对量词的概念和感知,并加深孩子对数字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游戏刺激孩子并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由红,黄两种颜色的纸剪出来的小红旗样子,再用小棍子做成小旗子的模样来。准备几个空的饮料瓶子。

1,先在各个空瓶子上贴上号码牌,记得,瓶子不能过多,否则数字太大,孩子们可能就糊涂了。建议最好是五个瓶子,分别贴上一到五的号码牌。

2,老师安排小朋友排好队,按先后顺序,听从老师的话,按拿旗子的数量,以及放旗子对应的瓶子的号码,把正确的颜色,并数量正确的旗子放到贴有正确号码牌的瓶子里。

3,每次小朋友插旗子的时候,要让小朋友念出来她插了几只旗子,插的是什么颜色的旗子,插到了几号瓶子里。例如,完整的句子就是:我在一号瓶子里插了两只红色的旗子。

4,等列队的小朋友插完旗子后,老师和孩子们一一数插到瓶子里的旗子,然后老师根据不同的旗子数量,开始给孩子们说量词。例如,插了好多的旗子的瓶子,老师可以说,这个号码的瓶子里插了许多旗子。另一个号码的瓶子里一个旗子也没有插。

5,同样道理,让孩子们自己找一些可以用量词表达的句子。例如,教室里如果有花,则让孩子们说花朵的数量,或者是用总结性的量词来概括。

小班数学教案

在欢快的音乐中让孩子与客人老师打招呼成功导入。

t:(老师指着ppt)宝宝看这是什么

s:许多许多的糖果

t:有几排糖果

s:2排

t:2排糖果一样多吗

s:不一样多(一个靠着排有4个,一个横着排有5个)

t:你是怎么得到的

s:我是看出来的

t:那还有什么办法我们能一下看出来呢

s:数(两行都是5个)

t:总结(两排是一样多的)

t: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出是一样多的呢

s:分类

t:怎么分类(孩子的意思是吧糖果一个一个对着放)

s:第二张图的两行糖果有什么区别

s:颜色不一样,一个是半圆形,一个是直排

t:总结

t:指着半圆形的糖果,这像什么

s:桥形

t:数量还一样吗

s:不一样

t: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出来

s:一个一个数

t: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个对着一个数

t:排整齐了吗

s:齐了

t:一样多吗?

s:不一样

t:有什么办法让它们一样多呢(让一个宝宝说)

s:增一个

t:(增一个在第二排)一样多了吗

s:一样多了

t:除了添一个还有什么办法使糖果一样多呢,小眼睛看看老师怎么做的

t:现在看看有没有一样多的

s:一样多了

t:老师怎么做的

s:减掉一个

t:总结(目标2)

t:小朋友们想成为糖果宝宝吗?

s:想

t:分为两组站站好眼睛看客人老师,一个成圆形,一个成直线(一一对应去找宝宝)

t:多了一个宝宝,我们怎么办?

s:可以让他休息

t:还能怎么办(小朋友不高兴了,也想加入)

s:添一个

t:老师加入(抱抱)现在一不一样多

s:一样多

t:宝宝们回到座位上

t:老师手上是什么

s:糖果

t:宝宝们喜欢吃吗

s:喜欢

t:不仅你们喜欢吃,小动物也喜欢吃,你们看到了那些小动物

s:小兔子,小青蛙,小狗

t:小青蛙家有几个宝宝?

s:4个

t:那我们要送几个糖果给他们

s:4个

t:小狗家呢?

s:5个

t:小兔家呢?

s:4个

t:我们要送糖果给小兔(找了个女生)看看你手里有几块糖

s:3块

t:多了还是少了

s:少了

t:怎么办

s:添一个

t:可以,去给小兔送糖果,和小兔说,小兔我请你吃糖果

t:我们的宝宝送糖果了,每人只能给一个小动物送糖果(操作)

t:(送完)回到位子

t:我们的小动物都吃到糖果了吗

s:吃到了啊

t:我们的小动物吃了糖果很开心,又要请我们宝宝们帮忙了,它们想和朋友们出去玩

t:小动物和他们的朋友在哪里?

s:在盘子里

t:老师发现啊,操场上有几个点点,小朋友们猜猜点点是什么意思

s:哪几个小朋友一起玩

t:有几个小动物一起玩

s:4个

t:有几个小动物和好朋友一起玩

s:4个

t:所以操场上要几个小动物和好朋友一起玩

s:4个

t:万一多了或者少了呢

s:减一个或添一个

t:(提出操作要求)那我们去帮助小动物们吧

教师通过孩子们爱吃的糖果的排序导入首先给孩子们灌输了减一个或是加一个使糖果能一样多的概念,同时通过之后的练习加强了孩子们一一对应的概念整堂课生动有趣,教师运用了情景表演等方法使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更加的强化。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小班数学教案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黑猫警长带领猫警士捉老鼠”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及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事物。

1、继续学习在两组物体中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一一对应比较出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数3以内实物,学会从左到右排列实物和用右手指点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图片两张,(一张上有两只猫和两只鼠,另一张上有三只猫和两只鼠)老鼠3只,图形娃娃3个,黑猫警长头饰一个,每个幼儿鱼三条。幼儿操作图片若干张(上有猫警士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磁带录音。红花若干。

1、放歌曲“黑猫警长”,出示黑猫警长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2、出示图片两只猫和两只鼠,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猫,捉到了几只老鼠,猫和老鼠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比多少)

3、出示图片三只猫和两只鼠,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猫,几只老鼠,猫和老鼠谁多,谁少,并引导幼儿想办法使猫和老鼠变成一样多。

4、按物取数

小猫捉老鼠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鱼给它吃,每只猫只吃一条鱼,来了几只猫,就拿几条鱼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三只猫、一只猫、二只猫,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并检查对错。

5、游戏“猫警士捉老鼠”

(1)学本领:老师当猫警长,幼儿当猫警士,警长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警长拍两下、三下,猫警士也拍相应的下数。

(2)消灭老鼠

先看图形娃娃的家中来了多少只老鼠,来一只就打一枪,来两只就打两枪,三只就打三枪。

(3)“黑猫警长”用红花奖励勇敢的猫警士。

猫警士捉老鼠真勇敢,我们奖力它红花,一只猫奖一朵放在它的下边,有几只就奖几朵。(要求幼儿从左到右排列)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小班数学教案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1、环境的创设: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一、引入活动。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数学教案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1、学习2的形成,知道1添1是2。

2、理解2的实际意义,能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3、培养幼儿学习数的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学习2的形成,知道1添1是2,理解2的实际意义,2代表任何数量是2的物体,如2可以代表2个娃娃,2个皮球等。

1、准备每人一套1和2的数字卡片;2个娃娃,2个皮球,2盒积木;画有数量为1、2的不同物体的图片一幅。

2、重点是学习2的形成,理解2的实际意义。

3、组织形式。

(1)教师演示玩具,幼儿点数,知道1添1是2,如教师先出示1个娃娃,幼儿点数后再出示1个娃娃,问幼儿现在是几个娃娃。处幼儿点数后说出是2个娃娃,教师告诉幼儿1个娃娃添上1个娃娃是2个娃娃。1添1是2,并用数字2来表示。出示皮球、积木等以同样方法进行。

(2)寻找游戏,理解1、2的实际意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寻找相应数量的物体,如让幼儿说说画面上是什么,并找出画面上什么是1个,什么是2个,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还可以寻找自己身上什么是2个的,如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等。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儿童对抽象图形的理解不感兴趣。如果孩子们仅仅识别图形而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他们将无法实现教育目标。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情境,让他们在自己的经历中认识和掌握他们。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项目,如食物、使用、游戏等。我们班的几个孩子在课间休息时也会谈论他们最喜欢的项目,并将他们的特点告诉同龄人和老师。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机遇,引导孩子们奋发向前”。一般来说,孩子们热衷的行为往往符合孩子们那个年龄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小班儿童的发展特点,他们可以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体的形状。因此,我根据班上孩子的年龄特点,鼓励孩子们开拓进取,以游戏的形式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图形。并通过游戏“寻找朋友”和“帮助图形宝宝找到家”,进一步巩固孩子对图形的理解,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初步掌握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困难:找到适合生活中图形特征的东西。

1、每个孩子一个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头饰,背景音乐和三种预先在地面上绘制的图形。四、活动目标:

2、巩固儿童对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理解,了解每个形状的简单特征。

3、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4、在理解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乐趣。

2.给我们看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老师:请向图形婴儿自我介绍。

3.这三种形状是朋友刚才介绍的。现在,你认识他们吗?你能告诉我它们是什么样子吗?老师小结:圆,没有角,旋转真的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边三角,就像山上的监狱。矩形:对边和四个角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正方形:四个边长度相同,四个角大小相同。正方形真的很有用。

小班数学教案

1、能在一堆物体中,把名称相同的物体找出来。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初步的比较能力。

1、每个幼儿装实物的小盘、分类合各一只。

2、每个幼儿四块雪花插塑、四颗蚕豆、四根小棒。

3、积木、皮球、玩具汽车若干。

4、红、黄、绿塑料框各一只。

1、出示积木、皮球、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观察,有些什么玩具?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去把积木、皮球、玩具汽车分别放在红、黄、绿三只塑料框里。分完后要求幼儿说出红框里装的是积木、黄框里装的是皮球、绿框里装的是玩具汽车。

2、操作活动:分给每个幼儿雪花插塑、蚕豆、小棒各一盘,分类合一只。教师说:“小朋友看看,你盘子里有些什么东西?”(雪花插塑、蚕豆、小棒)“现在。请你们帮忙把他们分开来,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个格子里。看谁分得对又快!”

3、分组活动:

(1)、出示第一环节中分好的三框玩具,请幼儿集体回答红框里装的都是积木,黄框里装的都是皮球,绿框里装的都是玩具汽车。

(2)、请三位幼儿各捧一筐玩具、并告诉大家,这是什么颜色的框,装的都是什么玩具。

(3)、其他幼儿根据自己想玩什么的意愿分别与这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站好后,教师分别问:“你们都是玩什么玩具的?”

(4)、幼儿自由找地方玩,玩后要求把三种玩具仍分类放好,并边放边说——这一筐里都是什么玩具。

4、教师根据活动情况进行小结,课时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认识方、圆标识,并通过形状、软硬将糖果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1、背景音乐(烘托紧张气氛),ppt,实物投影仪;

2、大嘴怪手偶,移动黑板,方形、圆形糖果教具少量,糖果屋两间;

3、幼儿操作圆、方糖果(粘贴于椅背、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4、布袋两个(内装软糖1硬糖n)(硬糖1软糖n),糖果抽取箱。

一、引入,出示ppt,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在一个神奇的糖果王国里,住着好多好多的糖果宝宝,他们是谁?(幼儿自由说自己看到的分别是什么糖)。

这些糖果宝宝每天都过得很开心,突然有一天,糖果王国里来了一位大嘴怪(放紧张音乐),它要吃掉这些糖果宝宝,可怜的糖果宝宝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如何拯救)。

如果你是糖果宝宝,在外面遇到了坏人怎么办?(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讲出将糖果宝宝送回家)。

二、出示方、圆教具糖果,请幼儿帮忙送回家。

好,那我们就把他们送回家去。这些糖果宝宝该去哪个家呢?(引导幼儿观察糖果外形,说说分别住进哪个家,再请几名幼儿去黑板上演示)。

还有一些调皮的`糖果宝宝躲在你们的椅子后面,我们赶紧去找到它们。(放紧张音乐)。

你们都找到糖果宝宝了吗?看看你们的糖果宝宝长什么样子?应该送到哪个家呢?

糖果宝宝都送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幼儿评价糖果宝宝是否都送回了正确的家)。

小结:方方的糖果送到了方方的家,圆圆的糖果送到了圆圆的家,糖果宝宝想跟你们说,谢谢小五班的小朋友。

三、判断糖果的软硬。

大嘴怪这下可没劲了,他在大街上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一个糖果宝宝都不见了。诶,突然它发现了一个布袋,原来是迷路的糖果宝宝躲在里面了,大嘴怪说:“哈哈哈,我要把布袋里不一样的糖果宝宝吃掉!”

我们赶紧来拯救它,来,摸摸看,谁不一样?(请个别幼儿摸一摸)。

1、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布袋里的糖果,区分软糖和硬糖。

软软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软软的还像什么呢?(棉花、被子、白云)。

咦,这儿还有一个布袋(同上)。

硬硬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硬硬的还像什么?(石头、木头、钢琴)。

四、和糖果宝宝玩游戏。

你们真棒,糖果宝宝都拯救好了,大嘴怪什么也没吃到,灰溜溜的走了。

没有了大嘴怪,糖果宝宝又想出来玩了,你们愿意带他们出来玩吗。

出示糖果箱,请幼儿上来听清指令摸取相应的糖果。(像被子、棉花、白云一样,像喝水的桌子、电视,像太阳、皮球一样,像石头一样)多请几个。

五、活动结束。

——把糖果宝宝放在口袋里保护好,千万不要被大嘴怪看见咯。

小班数学教案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三、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四、活动评价,表扬做得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裤子比一比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jy135幼儿教育)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排队

小班数学教案:外面和里面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方向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小班数学教案《数物对应》

认识图形

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小班数学活动《区别前后》

目标: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学习说:请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准备活动:

1.安排好座位:全体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

2.火车的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位置》

幼儿一一对应坐成内外两个圆圈,脸朝圆心,内圈留一把椅子。

位置找到新座位坐下。

游戏重新开始,可以重复玩多次,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玩一次。

二、游戏《开火车》

1.出示火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个位置空着,空位置在xx小动物的前面还是后面。

2.出示小狗的图片,师:小狗没有座位,请他坐到哪里?

引导幼儿说出:坐到xxx的前(后)面。

3.游戏《开火车》

师:小动物们都坐上了火车,我们小朋友也要坐火车出发去旅游了。

老师当火车头,念:“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排队快上来,xxx拍在最前面。”火车出发,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停下,老师邀请他:“请你排在xxx的前(后)面。”依次类推。当邀请了7——8个小朋友后,教师说:“呜,到站了。”火车停下,第一遍游戏结束,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若干遍之后,开着火车出去,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教学:认识单数和双数

字与筹码的教具,进行排列孩子们一下就明白单数和双数的区别。一看完老师演示工作,宝宝们就明白,单数总会有一个筹码找不到朋友,双数的筹码是可以两两结对的。这样一来,孩子们一下就能区分开来。同样从老师演示的工作来看,孩子们也很快能找到10以内最大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区域活动当中,也会选择工作来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单数和双数的概念的认识。经过一段时间蒙氏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蒙氏数学对孩子的益处。学习了蒙氏数学的孩子他们的数学概念比较清晰,而且孩子的操作能力很强,这对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画比三少的圆点

目标:1、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比3少的数有1和2。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2、学习制作比3少的点卡,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教具:圆点卡片,磁性教具——三只大象、两只猴子、一只兔子。

学具:每张桌子一盒蜡笔,人手两张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准确点数3以内的数。

1、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它们都是谁呢?

2、它们都有多少呢?怎样才能数得更清楚?

3、小动物要和点卡做朋友,谁来帮它们找朋友?

三、比较多少。

比3少的数有哪些?(引导幼儿说:两只猴子、一只小兔比三只大象更少;比3少的数有1和2)

四、学习制作比3少的点卡。

1、老师示范画比3少的圆点,画好后引导小朋友说出老师画了几个圆点?小朋友看,比3少的圆点是几个圆点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个圆点和两个圆点。

2、分发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画比3少的圆点。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部分幼儿制作的点卡,集体验证。

六、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1、出示四根纸条:这是什么?它们又什么不一样?哪根长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你们说的是对的呢?

4、出示排队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呢?想想哪根纸条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排在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纸条请你排在什么地方。

5、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给纸条排队。

6、请大家说说他是怎么跟纸条排队的?

二、幼儿操作

1、每个从桌子中间拿一张排队标记图,拿一个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纸条,比一比哪根纸条是最长的、长的、短的和最短的。

给四根纸条按顺序排排队,一边排一边说。

四、展示幼儿作业。

5以内数字的认识——看数字拍手

目标:1、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2、指导幼儿听清老师的要求并按要求活动,继续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活动准备:1、磁性数字1—5。2、数量为1—5的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认识数字1—5:教师出示数字1—5,幼儿认读。

2、看数字拍手。我们来做看数字拍手的游戏,老师拿出的数字是几,小朋友就拍几下手。一边数一边拍。

3、看数字拍腿、学动物叫。我们除了拍手,还可以拍哪里呢?我们还可以学学小动物叫,数字几,我们就叫几声,并一起说。如:数字3,叫3声,汪汪汪。

二、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并能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1、出示数群卡片: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有多少。

2、几个某某东西要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通过幼儿操作,加强幼儿对5以内数的认识。

1、在小朋友的桌子上还有许多卡片,请小朋友拿出卡片看看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东西,要用数字几表示,并用完整的话说出:几个什么用数字几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描述自己的操作。

3、展示幼儿作业,引导幼儿讲评。

小班情景数学:求同与集合感知

目标:1、通过找颜色或形状相同的物体,初步感知集合。2、观察、理解图示,学习将相同特性物品圈在一起的方式表示集合。活动准备:1、红、蓝色色小筐各一个。2、红、蓝小玩具每幼儿各一个(大小、形状不相同)、红、蓝颜色的积塑每人一颗(大小、形状不相同)。

活动过程:

一、将花按颜色进行分类。

1、教师出示红、蓝色的玩具;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

2、请幼儿每人拿一个玩具,要求幼儿大声说:我拿了一个红(绿)玩具,然后回位子上。

3、出示红、蓝两种颜色的筐子:这是玩具的“家”,它们有什么不同?(颜色)“想一想哪个是红玩具的家?哪个是蓝玩具的家?”(红筐是红玩具的家、蓝筐是蓝玩具的家)“小朋友看看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玩具,想想把它送到哪个家里去?边送边大声说:红(蓝)玩具,我送你回家。

小班数学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 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 2、 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3、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二、 准备 1、对应的两个物品(碗、勺、盘、叉等)若干组。 2、猫、狗、猴、兔及鱼、骨头、桃、萝卜若干套。 3、小熊头饰一个。

三、 重难点 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四、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发现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整个活动就是一次角色游戏,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通过帮小熊准备客人的食物和餐具来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完成重难点的掌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氛围中自己解决问题,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五、活动过程 1、 创设氛围,引出活动。 教师以小熊的口吻:我今天请客,客人太多,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我帮忙,行吗? 2、 幼儿操作,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 (1) 交代要求:你们帮我看看哪一样食物不够,记在心里。然后告诉我:这些食物少了什么?多了什么?还是一样多呢?你是怎么发现的?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 集体检查:什么食物少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4) 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记录结果。

4、请幼儿吃“点心”,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1.课件-声音:挂钟

2.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声音

重点: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1. 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 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扔彩石时稍用力,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 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装彩石(7以内)

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5.课件-声音:挂钟

让幼儿听听挂钟的声音响了几下

教师用播放和暂停的方法,让幼儿听清楚挂钟的声响次数。

小班数学教案

1、认识红、黄、蓝三色,学习按糖果的颜色(红、黄、蓝)分类,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

1、神祕箱、自制的红黄蓝大糖果各一个、糖若干、红、黄、蓝顏色图卡。

2、不同颜色的篓筐娃娃、小糖盒若干、放糖果的玩具柜。

一、摸一摸,认一认,

老师拿出神秘箱。摇一摇,请幼儿猜猜看神祕箱中有什麼东西。

1、宝宝们好!我是老师妈妈。今天我带来了好东西,看这是什么?(神秘箱)这里面藏了宝贝,(摇摇)这个宝贝呀,宝宝们可喜欢了。

2、请一位幼儿将手伸入神祕箱中摸一摸。如:这是红色的糖,我们叫它红糖果……(依次摸出黄、蓝糖果)。

3、把糖果放在桌子上,请幼儿看糖果的颜色。

糖果宝宝都找出来了,请你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糖果?

小结:老师妈妈这里的糖果有红糖果、黄糖果和蓝糖果。

4、我开了一家糖果店,这些糖要放在我糖果店里的。放在哪儿呢?(找找标记篓筐)看,那是我的糖果店,找找看,你发现了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标记卡)这个篓筐上有颜色标记,(出示红色标记)和哪个糖果宝宝的颜色一样?(红色)我们叫它红标记……(请幼儿依次把糖果送到有相同颜色标记的篓筐中)糖果要放在和颜色标记一样的地方。(红糖果放在红标记这里……)。

二、夹一夹,玩一玩。

给每位幼儿准备红、黄、蓝3颗糖果,分别放在桌子上,与幼儿进行夹糖果的游戏。

1、宝宝们,你们喜欢糖果吗?我的店里面呀还有好多好吃的糖果,你们想吃吗?想吃可以,但是要先帮我的忙!

2、因为我的糖果太多了,想请小朋友们帮我分一下,愿意吗?分糖果要用到我们的大夹子。请你把手伸出来,食指中指变成大夹子,夹一夹,试试看。

3、好喽,我们这个大夹子要准备夹糖了,每组有一篓子糖果。还有小糖盒,每个人一个。

(老师发糖,幼儿每组一份,幼儿每人拿一个空的糖盒)。

4、老师拿著顏色标记说口令,幼儿听口令来做动作,如:大夹子,夹一夹,夹一颗红色的糖果来……等。

5、数数看呢有几颗糖?(幼儿自由的数)。

三、喂一喂,说一说。

引导幼儿按照篓筐宝宝的颜色喂糖果。(篓筐娃娃按照颜色分别悬挂在教室的三面)。

1、(闻一闻)好香啊!谁想吃呢?看,有几个小娃娃也想吃呢,他们是谁呢?

2、(出示红黄蓝的篓筐宝宝)是红宝宝,(认识颜色)红宝宝、黄宝宝和蓝宝宝嘴巴张的大大的,可馋了。

3、这些宝宝身上可都有秘密哦,就是它只喜欢吃和它一样颜色的糖果。(老师示范:先夹起一个糖果,看清楚颜色,然后请大夹子帮忙往颜色宝宝的嘴巴里喂,边为边说"红宝宝,请你吃红的糖……"。)。

4、老师请一个宝宝来喂喂看。(请一、二名幼儿上来尝试)。

5、现在请我们宝宝也去喂糖果吧,先要看清楚你拿的糖果的颜色,再去喂糖哦。记住要请你的大夹子帮忙。(要求幼儿依次排队喂糖)。

6、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喂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宝宝。

四、尝一尝,找一找。

请幼儿选一颗糖品尝,并从自身和班级中寻找颜色。

1、今天宝宝们用夹的方法帮熊妈妈分了糖果,还喂了篓筐娃娃,玩得开不开心啊?你们真聪明!谢谢你们帮了我的大忙,我要给每个宝宝奖一颗糖。

2、现在请宝宝每人拿一颗糖果,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糖果?找找你身上有没有和糖果一样的颜色?尝尝看它是什么味道的?如:红色,请幼儿找找看,自己身上哪里有红色,如:衣服图案、袜子……等,再从教室中找找看,哪些物品是红色的,如:时鐘、积木……等等。

3、宝宝们今天玩得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跳起来吧!

小班数学教案

1、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

2、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1、对应的两个物品(碗、勺、盘、叉等)若干组。

2、猫、狗、猴、兔及鱼、骨头、桃、萝卜若干套。

3、小熊头饰一个。

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1、创设氛围,引出活动。

2、幼儿操作,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集体检查:什么食物少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4)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记录结果。

3、小组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哪一件餐具少了?那一件多了?

4、请幼儿吃“点心”,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

1.明白物体有长有短。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认识长短,明白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2)经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明白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

3.小结:明白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齐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小班数学教案

儿歌以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幼儿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儿歌的教学体裁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根据幼儿的实际特点,这首儿歌利用“分水果”这个情景,让孩子们学会数数,同时教育他们好东西要与伙伴们分享。在儿歌的吟唱和朗读中,认识“果、苹、梨”三个字。课堂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游戏等教学形式,完成本节课的活动内容。

《指南》中指出数学活动要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理解数与数的关系。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幼儿,而应创设丰富刺激的环境,提供可操作性、挑战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创设了帮懒羊羊招待客人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

1、初步感知4的形成。(重难点)

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课件(餐桌)、自制果盘人手一份、自制水果卡片若干。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懒羊羊)提问:来了几个好朋友?

2、懒羊羊家要来几个客人呢?(课件上出现美羊羊、喜羊羊、沸羊羊等,幼儿数来了几个客人)初步感知3添上1是4。

二、在帮懒洋洋准备招待客人的物品的情境中感知4的形成

1、课件出示餐桌

提问:

(1)你们家里来了客人你都是怎么招待他们的?

(2)我们要帮懒洋洋准备什么呢?

2、课件出示准备的餐具

提问:看看准备的餐具够不够?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上的餐具,感知3添上1是4。

三、帮懒羊羊分水果巩固4的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橘子,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3、小结:懒羊羊准备的水果有的只有3个,不够客人吃的,小朋友们又帮他添上了1个变成了4个,这下招待客人没问题了,客人们吃的很开心。

四、小结

今天我们帮懒羊羊招待了客人,小朋友们也知道了3添上1是4,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请你帮爸爸妈妈招待客人。

小朋友朗诵儿歌,能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听、吟诵、理解的同时让小朋友懂得了好东西要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还可以加强表演环节及仿编儿歌引导,提高幼儿思维表达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1、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方位,能根据要求寻找对应位置。

2、在活动中提高幼儿投掷的兴趣,体验游戏快乐。

桌子若干、帐篷两个、可以钻的圆筒两个、海洋球两篮、圆形红色即时贴若干。

引出话题:你们知道解放军吗?我们来学习解放军的本领,学做小士兵。

带领幼儿做热身游戏,以“望远镜”的形式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表现上、下、后、

前的方位。

以“望远镜”的游戏形式,感知里、外的方位,同时熟悉周围材料。

教师出示“红心”(红色即时贴),介绍游戏方法:打敌人时一定要瞄得准,所以练习时就要瞄准“小红心”,小红心贴在哪,炮弹就要打在哪。

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红心的位置:

我们把小红心贴在哪?

除了上面还有其他地方吗?(互动时,可以请幼儿用手指出方位)。

小结:桌子的上面、下面;帐篷的里面、外面;山洞的里面、外面都可以贴红心。

教师和幼儿一起贴红心,并说说红心贴的位置。

教师出示海洋球,幼儿开展投掷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引导个别幼儿说说炮弹打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落在地上的海洋球捡回篮子里。

引导提问:桌子下面都看过了吗?帐篷里面还有吗?

本节活动是结合方位来开展的带有游戏性的一个活动,还和一个户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整个活动进行下来,看得出孩子们是对这个游戏的情境特别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在户外的关系,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请老师们根据本次活动,结合以下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讨论话题:

1、本次活动有何特点与值得借鉴之处?

2、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小班数学教案

让幼儿明白3添上1是4,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经过操作明白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