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高三语文教案(汇总19篇)

时间:2023-11-22 15:10:11 作者:书香墨

高三教案的编写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高三教案写作水平,不妨多阅读一些优秀教案的范文,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方法。

高三语文教案

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背诵重点章节(12.1,3.1,16.2,13.3)。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谓语前置的作用,了解孔子仁礼的阐述。

通过赏析孔子的问答,理解“礼”与“仁”的关系,思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孔子的传说:

(1)龙生虎养鹰打扇。

(2)“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

2.前面我们学过了他的为政篇,下面我们集体朗读要背诵的5章:

3.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他的说礼篇。

二.翻译1-5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谓语前置的特点和作用。

1.朗读1-5章。

2.一个学生朗读翻译,其他同学看原文。

3.两个同学说明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另外同学补充。

克:克制复:回归一日:一旦,表示假设,有一天。

归:赞许由:依靠非礼:不符合礼。

事:做,从事监:通“鉴”,借鉴郁郁:文彩丰富的样子。

文:完美谓:评论。

4.掌握三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2)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

(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吾衰甚矣也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谓语前置,用来强调前置的谓语部分,突出“甚矣”、“久矣”。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解题: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2.这个观点孔子在第一章就开篇提出,请找出能反映这个观点的两句话:

(1)克己复礼是为仁。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教师归纳:

这一章孔子论述了“仁”和“礼”的关系:

克己复礼就是“仁”的内涵,“礼”是“仁”的目标和外现。要义是“克己复礼”。

3.那么,孔子要回归的是什么礼呢?那里看出来?

推崇周礼。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教师归纳: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4.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那么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右哪些例子?

(1)。(大夫)八佾舞于庭。

(2)。觚不觚。

归纳: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

四.小结。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是为仁”的主张,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认为周礼最传统的礼乐思想。

对当前礼乐崩坏的现状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不满。

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选修的第二专题:克己复礼。集体朗读第1-5章。

2.提问:

(1)孔子在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克己复礼为仁。

(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

周礼。

(3)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恢复周礼的?请具体说明。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下提出的,具体例子:(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

二.翻译6-10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中提出了要恢复周礼的主张,那么周礼到底有哪些内涵?请看后面6-10章。

1.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六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有道:政治清明自出:由发出命令希:通“稀”,少。

盖:大概陪臣:重臣,隔了一层的臣子执国命:掌握国家的.命运。

庶人:老百姓不议:不非议朝政(指政治清明了)。

朗读这一章。孔子认为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天下有道。

2.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七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奚:哪一个,什么。疑问代词先:把放在前面,先做。

正名:纠正名分(与礼乐制度向违背的各种名分)。

奚其正:正名干什么?其,语气助词,表反问阙如:空缺,保持沉默。

中:适当错:通“措”,放置名(之):给名分。

无所苟:没有什么马虎。苟,马虎而已:(才)罢了。

四个句子:

(1)子将奚先:子将先奚,宾语前置。

(2)有是哉,子之迂也:谓语前置,强调孔子迂腐之深。

(3)奚其正:其正奚,宾语前置。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4)野哉,由也:谓语前置,强调子路粗野之深,表达了孔子对子路不认可正名强烈的不满和批评。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孔子认为礼的含义是什么?

正名。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八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君君:君有君道,第一个“君”,名词,君主;第二个“君”,动词,守君道,有君道(同下面的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信:诚然,这里表示假设虽:即使诸:“之乎”,它么。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九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孝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弟,同“悌”,敬爱兄长犯上:冒犯长官。

鲜:少务:致力,从事本:根本。

道:原则。

两个句子:

(1)未之有也: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宾语前置。

(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大概是仁的根本。判断句,其与,大概吧,表揣测。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应该怎么做?

孝弟。

5.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十章。

翻译这一章。

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

色:在侍奉父母时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弟子:为人弟,为人子。

服其劳:尽力效劳。服,做,从事先生:年长者馔:吃喝。

曾:竟以为:把作为。

一个句子:

曾是以为孝乎:曾以是为孝乎。宾语前置。

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提出复礼的内涵是什么?

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

三.归纳。

这五章语录阐述了恢复周礼的内涵,主要有:天下要有道、要正名、要各司其道、要孝弟、要保持进该和悦的神色。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克己复礼。

读音:kejifuli。

解释;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出处:《颜氏家训.归心》:“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

“克己复礼”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孔子?

一、导入:国学热中说《论语》。

生(齐声):于丹。

师:于丹她讲得最红的是。

生(齐声):《论语心得》,还有《庄子心得》。

生:哟,孟子。

师:孟子又是谁?

生:是儒家学说的代表者之一。

生:(大笑)孟子当然是老了。

生: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但很有学问。

师:对,还可以再进一步说说。

生:是一个大教育家,有弟子八千。

师:应该是三千,有七十二贤人被封建帝王称为“万世先圣师表”了解他的思想学说吗?

生:主张仁政,很崇拜周礼。

师:这你们从哪里了解?

生:文章中说,“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等等,还说,“吾从周”“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二、孔子坚守仁政的意义:一个人的悲剧与时代。

师:孔子为什么要主张克己复礼呢?他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为了实现自己复礼的理想。

生:同“人”有关,是两个“人”

生:应该是指人自己。

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生:

师:大家知道,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

生:(齐声)春秋末年。

生:礼崩乐坏。

生:所以孔子提出要“克己”,克制自己的一种浮躁的欲望的东西,从而达到“礼”

生:仁,仁政。

生:同祭祀宗教及艺术有关,主要是指道伦理及规范秩序等。

师:《左传》里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矣”

师:我们了解《左传》吗?

生:《左传》是解读《春秋》的著作《春秋》传说是孔子编订的,也是儒家的代表著作。

师:对于仁与礼我们大体了解了那么这里谁在发问“仁”的问题?

生:颜回。

生:他思想比较好,心胸比较开阔。

生:他忠诚于孔子的学说。

师:《论语》孔子怎么表扬他的吗?

生:好象是一碗饭,一碗汤。

生:不行因为子夏、子路等人没有这个资格,在孔子眼里常常有不仁之言行。

三、克己复礼的背后:指向人心。

生:“天下归仁”

师:这“归”字,怎么理解?

生:课本里的注解说“赞许”,而译文里是回归的意思。

师:两种理解都可以,权威的解释是“赞许”颜回问到底怎么做呢?

生:孔子回答,对于非礼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师:颜回怎么说呢?他很谦虚哪里表现了他的谦虚?

生:不敏。

师:对,“不敏”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聪明”但他会怎么样?

生:照着做。

师:哪个字表明他会照着做。

生:“请事”

师:“请”是一个谦敬词“事”就是“执行”

生:“郁郁乎”

师:什么叫“郁郁乎”?

生:文采丰富的样子。

师:或者可以说“文明昌盛的样子”这个还不能说明他对礼的崇敬,更特别的是哪个词?

生:从。

师:什么叫做“从”?

生:依从。

生:尊重。

生:“克己”

师:第二则呢?

生:从周。

师:为什么要从周,从什么呢?

生:周礼。

师:为什么要从周礼呢?

生:我们历史中也学到过,因为周礼是当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所制定的一套制度。

高三年级语文教案

1.了解曹雪芹其人及其生平思想,高三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2.了解《红楼梦》有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3.了解宝玉、王熙凤、香菱、晴雯等人物性格。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阅读有关章节,力求较好地欣赏《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

二、要点回放。

1.《红楼梦》有关章节的思想内容。

(1)《诉肺腑》。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主线。本文通过宝黛倾诉肺腑,吐露心声,表明他们的爱情已经成熟。

(2)《宝玉挨打》。

所写的是《红楼梦》中的事件之一,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3)《香菱学诗》。

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香菱。

(4)《抄检大观园》。

王夫人因下人在大观园里拾到一个绣春囊而大发雷霆,质问凤姐,风姐说出理由排除自己的干系,刑夫人的仆人王善保家的进谗言,提议夜里到大观园各处一一抄检,通过描写一系列活动,表现了复杂的矛盾冲突,逆造了王熙风、晴雯、探春等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贾府由盛而衰的一个征兆。

2.分析有关章节中的人物形象。

贾政:惧怕忠顺府,听信谗言,易于动怒,笞子时下手不知轻重,性格正统顽固。

贾宝玉:言谈机敏,不善应酬,矢志不移,性情温润,善体贴少女,思想叛逆。

王夫人:善用心机,以退为进。

王熙凤:指挥若定,管家风范。

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同时又热情实在,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晴雯:身份低微但性格坚毅,不甘心庸俗的现状,而发愤自强的女性形象,执着精诚,虚心求教,努力追求,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3.领会所选章节的基本手法。

《诉肺腑》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人物性格是其突出特点。

《宝玉挨打》情节听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香菱学诗》笔墨饱蘸深情,人物栩栩如生,人情味很浓,立意新颖,章法新巧。

《抄检大观园》情节颇为曲折矛盾复杂。

三、方法指津。

本单元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的四篇课文。学习这四篇课文,要投入感情,展开想象,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又要“跳出来”,客观地评析它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尤其要注意学习它的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同时,阅读《语文读本》中所选的《红楼梦》有关的章节,课外阅读《红楼梦》全书,力求较好地欣赏这部伟大作品。

高三语文教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一)导入(营造氛围,体会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课件)。

(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课件)。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读。

(激发情感。)。

(四)课文分析。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

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

(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课件)。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说自己“尘”,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学生活动)。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太残忍了,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

(学生活动)还是“相顾无言”好。为什么?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下阕五句愈是生动细致地描绘梦境情状,就愈是使人酸鼻。因为这一切只是梦啊,了无痕迹的春梦啊。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然而,只是梦啊。

板书:梦。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且慢,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李白为了“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斥责他们白日做梦。但是这一点小小的安慰不应该给他们吗?

(学生活动)。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复国大业,可谓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可是写出了“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啊。

齐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

(学生活动)。

不是为了让我们心情沉重,而是因为太多轻浮的东西,很少有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多美的境界,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懂得爱,更懂得珍惜,呵护每个人记忆里那永远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一】。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高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议论文论点提炼与确立的技能。

学习时数:

2课时。

重点与难点: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获得论点提炼和确立的方法。

一、提炼论点与确立论点思维方式不一样。

从学生的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拿来评论,但是要想准确体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就必须找出该人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评价。我们在片段中提炼论点也是一样,片段中的任何一个词句都可以拿来评论,(提炼观点)但是只有抓住文段的主要意思,才可以贴近作者的本意,获得最佳效果。(确立观点)。

提炼论点重在分析,确立论点重在综合。

二、提炼论点之方法。

(一)抓住关键,贴近生活。

在提炼论点的过程中尽量贴近生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注意:论点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

片段一: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和家人看野鸭南飞跋涉上百里。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和家人美丽要一起分享。

看野鸭南飞拥抱自然就是拥抱美丽。

跋涉上百里为爱,我们需要(不怕)付出代价。

片段二: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儿子要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一家人喂野鸭。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儿子要喂野鸭善良是孩子的本性。

他听了很高兴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爱心。

一家人喂野鸭美好的行为是极富感染力的。

片段三: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

十年野鸭不再南飞。

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

十年贵在坚持。

野鸭不再南飞物极必反。

小结:抓住关键,贴近生活,形成一句完整的论点。

(二)角度多元,立意新颖。

阅读整段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主要内容:

材料四: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提问:面对野鸭不再南飞时,这家人会怎么想?

提炼论点:

a.溺爱使动物丧失本能。

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情感态度:否定。

c.爱也会错。(错爱。爱也要讲究方式)新颖。

d.利诱如刀。

e.改变,原来只需要坚持。情感态度:肯定。

2.提问:当严冬到来时,野鸭们会怎么想?

提炼论点:

f.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g.依赖只会葬送自己的生命。情感态度:否定。

h.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寻求帮助。

i.拒绝诱惑,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

小结:在分析材料时,要考虑角度的多元化,要努力使自己的论点新颖。

三、确立论点。

“材料四”是供我们进行提炼论点训练的很典型的材料,经分析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诸多论点。然而,综合全段,我们发现,不是每个论点都对、都好。要确立论点,我们必须考虑那个更贴近作者写这段话的本意。这段话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是:这家人出于好心却办了坏事。因此,论点应在“a.溺爱使动物丧失本能。”“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c.爱也会错。(错爱。爱也要讲究方式)”三者中确定。至于到底确定哪一个,还要结合自身对相关素材掌握的情况、展开论证的难度等来考虑。

四、作文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立论点,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教案

2.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1.复习前两首学过的唐诗,先齐声背诵,再提问(出示幻灯片):

第一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第二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流泪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家人和诗人狂喜之态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歌的句子:

明确:

绝句。

律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2.导入:再学另一类体裁,乐府诗《卖炭翁》(板书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一篇乐府诗体裁的文章是什么?《木兰诗》。

补充介绍: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或创作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3.简介白居易(择要写入幻灯片)。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就旋子其中。

幻灯片显示: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4.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认真听录音。

5.串讲课文(讨论式)。

问:这是一首叙事诗,到底叙什么呢?(让学生看注释5回答)什么叫“宫市”呢?

明确: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首诗揭露了这种残酷的剥削方式。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那么什么地方写烧炭,什么地方写卖炭送炭,什么地方写被掠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师生读毕)问文中写了哪两种人?明确:卖炭翁,宫史。

指名读诗的前一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

问: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问“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心理。可自己身上却“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问:“一尺雪”说明什么?

明确:雪大,路必难行。

这两句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卖炭翁的?行动。

问:“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而行呢?

明确: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卖炭心切。

问:“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

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

明确:“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多么不容易啊!

6.朗读第一部分,教师小结:这一节写卖炭翁烧炭、运炭的艰辛。作者分别从外貌、心理、行动三个方面刻画卖炭翁的悲苦形象,同时也表现诗人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7.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诗人掉转笔锋,故事情节也急转而下。“翩翩两骑来是谁?”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黄衣使者白衫儿”,作者通过对他们衣着(“黄衣”“白衫”)的描写,点明来者的身份,原来是宫使和他的爪牙。

问:“偏偏”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明确: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神态。

学生回顾卖炭翁又是一副怎样的形象(结合第一节的外貌描写的字句以及再次对照插图)。

这就同蓬头垢面、老态龙钟的卖炭翁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写他们的行为,“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问;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

明确:动词有“把”、“称”、“叱”、“牵”。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千余斤”,言炭的数量之多,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

问:“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明确: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绡、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

8.学生朗读第二部分,从中细加体会。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9.教师小结归纳:(主题思想,先让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1、复习巩固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字词及品析诗句;。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4、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5、背诵、默写诗歌。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中职语文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8课《走向未知的世界——纳米》。

《语文》人教版第7课《人脑与电脑》。

《语文》人教版第6课《一碗清汤荞麦面》。

《语文》人教版第5课《绝品》。

《语文》人教版第4课《我的母亲》。

《语文》人教版第3课《我很重要》。

课件《语文》人教版第2课《成长》。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8课《项链》教学设计。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7课《雷雨》教学设计。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6课《药》教学设计。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5课《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4课《登高》课堂实录。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3课《将进酒》。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2课《那一年,面包飘香》。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1课《职业》。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10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6课《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案。

《语文》人教版第5课《绝品》。

高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__、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

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高三语文教案

1、能运用比喻论证法和类比论证法来阐述道理。

2、能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3、学习作者凝炼的语言技巧。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上京赴试,发动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往日本,一度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有接触。先后办《清议报》、《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

他也是一位著名学者,撰写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能字。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全文共十段,约三千多字。课文选录其开头两段及末尾一段,并作了适当删节。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文章从帝国主义者讥讽我中国为老大帝国开篇,接着点出老大之说是“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言”,这样就概括了东西方帝国主义者当时对中国的看法。文章先立起了批驳的靶子,然后马上用一设问句“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引出下面的反驳文字。作者标出姓名作答,以示尊重和负责。

重叠“是何言”,语气强烈,更足以表达愤激不平的情绪。段末一语“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是从正面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用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和处事态度来比拟国家之强弱。开头两句,针对开篇“老大帝国”之说,以人之老少喻国之盛衰,挈领全段方案,而后列举、对比老年人和少年的种种不同性格。段末再标作者的姓名,庄重地指出:“人固有之,国亦宜然”,这既对前面列论人之老少的性格不同的内容作一概括总结,又自然地回到本段所论主旨,与段首句相呼应,且照应了“少年中国”这一论题。

第三段,指出造成今日老大中国是老朽者的罪过,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热烈讴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此段分两层阐论。第一层(从段首到“则国雄于地球”),阐明中国少年肩负建设重任。段首把文意转到建国立业上来,突出少年承担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首先从老年人、少年人活在世上的时间长短来说明少年人对建设未来中国的重要作用。接下去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等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直接拴系在少年人身上。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全体,步步发展,并且合理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使文章气势磅礴。第二层(从“红日初升”至段末),热烈讴歌少年中国。这一层用四字句写出,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其中用了八种象征、比喻:以“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天戴”“地履”句描写中国少年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横”两句,一指时间之长,一指空间之广,为下句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文章的.最后,赞颂少年中国不断发展与天长存的壮美远景,讴歌中国少年永远向前的精神。“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而“中国少年”则“与国无疆”,表现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歌颂为创建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赞美有着无限壮丽前景的少年中国。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感情的影响,文章中也反映出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片面认识。例如:作者把国民按老年、少年来区分并加以否定和肯定,把保守与进取,怯懦与豪壮,无为与有为等等,仅仅归结于老年和少年性格上的差异,把少年人全部看成先进,老年人全部斥为保守,并且把旧中国的衰弱,仅仅归根于官僚的老朽,这些认识并不完全符合实际,甚至有些偏激,对于这些提法都应历史地加以认识。本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1、自由运用语言,“纵笔所至不检束”。为了晓畅地表达思想,作者使用词语无所顾忌,不求雕饰,不以文害意。

2、务求说得详尽,不嫌反复强调。如第二段写老年人和少年人种种不同性格的对比、推论,以及老与少对比的比喻、象征句,都充分显示出梁文这方面的特色。

3、感情充沛,“别有一种魔力”。

本文便是这样。为了表达他那奔纵的思想感情,他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反复、重叠的修辞法,文章酣畅淋漓,热情洋溢奔放,如第二段运用重叠排比层层推进的手法,从正反两面加以反复阐发;又如结尾部分也是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写法,在对称中富于变化,在整齐中饱含气势。

高三语文教学教案

从课文的标题上看,本文似乎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文章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论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即孔子的“生无所息”)。第二部分将议论引向深入,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将来三个部分,针对“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三个部分作者逐一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还是围绕“生无所息”这一中心。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在这个理想、价值、意义贬值的物欲社会学习它,颇有意义,能通过这一课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在其人生观上涂上鲜亮的一笔,真是“不朽”的一课,“功德无量”的一课。从语文能力上看,这篇文章的哲理名言、古诗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加强积累,内化为言语能力也应该是一个契机。从论证上看,文章大开大合,收放有度,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需要一定的思维强度,特别是对学生的搜集整理概括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含蓄句子能够具体理解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课堂上强化训练。对学生积极人生观的教育不能采用从书本到教条的形式,应该通过组织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感受体验。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进行阅读训练中也没有必要过细讲解,更不能越俎代庖,只需作适当的点拨即可。

教学目标。

l,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2.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容能概括归纳。

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学会运用写格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积累语言,掌握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记诵一些哲理名言。

具体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教学难点。

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具体内容能概括归纳。

1.学生默读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设汁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运用活动课的形式,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采访名人等形式,搜集整理具有人生意义的故事、名句等。

教学用具。

带有声像阅览室的图书馆。讲义(或投影)。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有一种动物,小的时候是四条腿,中年的时候是两条腿,老了后是三条腿,同学们说说看,这是一种什么动物?是“人”。汉字“人”的写法很有意思.一撇一捺写个人,关于这一撇一捺,人们作出了很多的解释,有这样一首歌唱道:“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行赖悟功。”这对人的说解确实很有意义。其实,关于对人的本身的思考自从有了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是什么》。

二、整体初读,整合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教师由浅人深、环环相扣地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思考:标题是“人是什么”,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给“人”下定义?

明确:不是,文章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课文写于新时期初,文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在劝告人们,努力工作,“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部分?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课文町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点,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断工作看做人生真谛。开头迂回地引出这个话题。先引爱因斯坦三段话:一引爱因斯坦,说论题之难;二引爱因斯坦,点到“自我努力”;三引爱因斯坦,论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个人自当回报社会,贡献社会,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缪,他们的回答充满悲观主义色彩,雨果悲叹人生短暂,加缪悲叹人生只是不断的苦役。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与雨果、加缪的区别,在于悲观与乐观,积极与消极。在以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为代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看来,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不断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实满意,无怨无悔。康德认为,一旦自满自足,无所事事,生命就毫无意义。认识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断的进行创造性工作。爱因斯坦认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赋予人生以奇异的色彩。孔子认为“生无所息”,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息的劳作之中。总而言之,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师的言论,把人生的意义与工作联系起来。工作的动机从何而来?议论要引向深人,就要向人的心灵开掘。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这三个部分一一展开论述。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寸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课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三、深入理解,归纳提要。

指导学生通过思考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整合课文:

的最重要部分”?又为什么说如果“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本题把握课文后一部分几个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笋。根据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筛选并加以提要)。

明确: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对现时的把握之所以“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为把握现时是实现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来美景的可靠保证,否则,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就会丧失自我,不成其为人。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追忆往事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憧憬未来、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动力,去牢牢地把握现时。一旦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四、课外练习,拓宽延伸。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各民族神话中有关“造人”的故事,思考其中的文化蕴含。

1.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并摘抄有关人生的格言,背诵其中一些很有文采而又有积极意义的。

2.你最崇拜哪位名人,多了解有关于他的事迹,总结他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重点解读,探究质疑。

方法:针对课文设计一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含蓄的句子能加以解释,概括的内容能具体阐释。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一段话中,爱因斯坦意在说明“人是什么”?(含蓄的句子能明确理解)。

明确: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一致的见解”指什么?(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明确: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孑l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壁工喽乙4.“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指代性的内容)。

明确: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

高三语文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了解小说的情节,概括选文三个部分的内容;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1、读书指导法;

2、讨论法;

3、讲解法;

4、诵读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借助情节和环境,鉴赏人物形象;

难点:结合情节和景物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样的美的语言和意境。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边城》。

2、明确目标:

我们知道,学习小说首先要了解它的情节,其次要根据情节和环境,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3、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复述小说情节,并笔头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复述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根据全文加以补充,尤其是王团总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儿子嫁给傩送,傩送却不为所动;爷爷后来忧郁而死等情节。

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概括:

翠翠情窦初开,爷爷为翠翠讲父母的故事;

翠翠梦中听歌,爷爷为翠翠打听婚事;

爷爷和翠翠谈傩送的心意,翠翠和爷爷在月光下、高崖边谈未来。

4、鉴赏人物形象:

明确:祖孙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

祖父关心翠翠的生活、婚姻;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为爷爷烧饭。天宝退出对翠翠的追求,傩送因为天宝的死亡而远走他方。翠翠和傩送之间,天宝对翠翠纯洁、真诚的爱情。

讨论: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和环境,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句子,谈谈翠翠这以人物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说法不要轻易否定,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参考:情窦初开,“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深深的依恋爷爷,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当她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一面锐声喊着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喊爷爷,看见爷爷依然后,小“小心子还跳跃不已。”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间或吸气,释放心中被压抑的“分量沉重的东西”。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梦中听到傩送唱的歌,梦见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天真而幼稚。爷爷在溪中渡船,她一个人坐在悬崖上,觉得很悲伤,看见萤火虫闪着蓝光,便又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可以说,翠翠是淳朴的边城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形象。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

提问:天宝、傩送、爷爷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她爱上了翠翠,便请人去提亲;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忍痛割爱、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闯滩。这都说明他敢作敢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决斗时让弟弟先唱歌,最终放弃了追求翠翠,都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傩送是一个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着的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爷爷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老人。他经受了女儿女婿双双徇情的悲惨人生,但依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溪上摆渡。他对孙女关心备至,关心她的生活,也关心她的婚姻。为了把翠翠托付给人,解除她死后的遗憾,她亲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启发翠翠去恋爱去响应傩送的爱慕。晚上,他常常带翠翠来到悬崖边、月关下给翠翠讲故事,跟翠翠说话,从来都和善安详。

讨论:有人说“《边城》里的人物都流露着孤寂的色彩”,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参考:确实如此。

翠翠从小失去了父母,尽管爷爷对她关爱备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她看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位思春少女的情怀,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可奈何而痛苦。而爷爷只能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天宝和傩送为她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暂时得到爱情的实现。天宝闯滩而死,傩送远走他方,爷爷为她的婚事而忧虑,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而她要等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外公因为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她希望把翠翠交托付给一个实在的人,但天宝和傩送分别远远离开,他对于翠翠的婚事无能为力。感到翠翠渴望着爱情,他“又忧愁又快乐”,“温和悲悯地笑”,这都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归宿,又担心翠翠离开他,担心翠翠在爱情上走了父母的老路。对这一切,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带着孤单和遗憾撒手而去。

天宝和傩送也都是有追求,有责任心的青年,但他俩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一个心怀遗憾闯滩而死,一个远走他方,毫无音讯。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结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1、学习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参考: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第二处,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第三处,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翠翠的心被吹软了。”第四处,第一部分“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第一处,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第四处,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类似这样的景物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讲解: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而且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现的。

2、探究文章的文化内涵和主题。

参考:《边城》描写的确实是一种人生形式,所有的小说也只能描写一种人生形式。《边城》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这里的人生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这种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们有爱、敢爱,爱的深沉,爱的彻底。

讨论:作者以“边城”为题有什么用意?

“边”有边缘的意思,和“中心”相对。边城的人生形式,和处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边城”为题,意在说明这种人生形式的流逝,而与之相对的庸俗、腐化、浅薄、金钱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胀,正在风靡。

讲解: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

传统文明是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种有很多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但农业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优美、勤劳、淳朴的可爱的人们,由于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因此也不免打伤孤寂的色彩。

固守传统还是拥抱现代,怎样把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生存的问题。比如过年吧,我们既希望它象几十年以前那样神圣、热闹,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意识的发展,无论如何,我们再也找不到象《祝福》里描写的那种过年的味道了。

3、作业。

高三语文教案

《劝学》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聆听其中济世忠告,借鉴古人的议论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鉴于文言文读的训练重点是读准字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严抓学生读准字音的训练和文言基础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外,另外结合本册书的“表达交流”模块中的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来讲,可以为学生就如何选取理论角度,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提供典型的说理材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2.背诵全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强、假、闻、”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于、而”等文言虚词。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

4.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结合江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达标训练之《全程设计》语文必修三,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3.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明白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行文脉络。

四、教学难点:

1.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正字正音、辨词析句、疏理文意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结合《全程设计》以及课后思考练习题预习课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齐背《三字经》的前面几句内容,进而由“人之初性本善”的句子引出荀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性本恶”。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到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的学习环节中来。

(二)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战国末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

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

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1.解题:“劝”:劝勉。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弥补自身不足,完善自己。

2.学生听课文朗诵音频,边听边标上小节号,给生字注音,尝试标出节奏记号。

听完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学生一齐朗诵全文,注意停顿和发音的标准。

3.解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

1)这句话告诉一个观点?(明确:学习不可以停止。)。

4.解读第二自然段:

先让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背诵。教师解读第二自然段:

2)翻译第二自然段。

3)荀子用了一组比喻的手法,请大家找出有几个比喻?

(明确:共有“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即染料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取得的,但比蓝草更青;冰是水所结成,可是比水更寒冷;木材本是笔直而符合墨线要求的,但用火熏烤把木材制作成车轮,它的曲度就符合了圆规的要求,即使把它晒干也不再重新挺直;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

4)学生课堂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解读第三自然段:

高三语文教学教案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教学杂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在教研中发现,有许多教师还没能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沿用“工具说”的教学模式。以《琵琶行》为例,许多教师仍是仅以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作为重点来处理。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广为传诵的名篇,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诗中写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生平遭遇,并依此引发出自己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满腹怨愤,表现了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抒写了自己天涯沦落之恨。长诗对琵琶女的演奏技艺作了出色的描写,把抽象的音乐写得生动可感,令人击节称赏、津津乐道。如果在教学中仅把重点放在对音乐描写分析上,比喻运用如何形象、动词如何准确、对比如何突出、效果如何明显等,是否又回到工具价值取向上去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要解读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笔者认为学习《琵琶行》,在重视对音乐描写的同时,还要重视琵琶女的生平遭遇和作者与琵琶女的感情共鸣。对音乐描写分析和作者与琵琶女的感情共鸣点已多有论述,这儿重点对琵琶女可悲可叹的命运作一解读。琵琶女的经历可分为得意和失意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从出场来看,诗人在邀请她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乍一看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女子,非常难请。她年轻时是否会这样呢?当时是长安有名的倡女,“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多才多艺,貌美如仙,一定以宠为荣,乐于见人。现在不愿见人,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并且自己已经从良,在这样的夜晚,不愿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见面,何况诗人邀见她也只是因为“举酒欲饮无管弦”,是为了他们自己饮酒助兴。

其次,从弹奏的技艺与效果来看,少年时的她弹奏技艺已经很高超,“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一曲红绡不知数”,十三岁时就已学有所成,弹奏技艺能让琵琶师心悦诚服,弹奏一首曲子收到的贵重物品不计其数。但是五陵年少并不是因为欣赏她的弹奏技艺,而是为了她“妆成每被秋娘妒”的容颜。随着年龄的增大,弹奏技艺越来越精,但“暮去朝来颜色故”,容颜渐渐衰老,这时五陵年少又去另觅新欢,不再宠她,自己“门前冷落鞍马稀”,即使拥有“未成曲调先有情”技艺,也无人欣赏。与诗人相遇,弹奏了两首曲子,弹者与听者陶醉在“仙乐”中,感情产生共鸣,“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互相了解之后,感情彼此沟通,找到真正的知音,这时的弹者与听者情感均达到高潮,“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读者也无不为之动容。

再次,从生活状况与思想状态来看,年轻时“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珍贵的妆饰品被打碎,贵重的服饰被沾上酒污都全不在意,“春风秋月等闲度,今年欢笑复明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过去了,是何等的快乐、得意!后来容颜衰老,门前冷落,只好“委身为贾人妇”,可是“商人重利轻别离”,把自己留在偏僻的浔阳江边独守空船,陪伴自己的只有孤寂的月亮、缥缈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感觉自己“平生不得志”,心中有无限的酸楚,孤独寂寞的夜晚在梦中每每想起往日快乐的时光,禁不住啼哭,以泪洗面,又是何等的伤感、失意!

纵观琵琶女的经历,非常不幸。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虽然自己多才多艺,貌美如仙,五陵年少争着送给她各种财物,只是因为她的姿色,等她容颜不在,这些人也不再宠她,可见五陵年少是把她当作一个供自己消遣的“玩物”来对待的,足见其命运的可悲。自己只好嫁给一个商人,但商人看重的是钱财,而不是夫妻间的感情,自己的感情无处寄托,感觉比较凄苦,可是她仍一味的回味自己少小时所谓的“快乐”“幸福”,以致自己更是愁上加愁,苦上加苦。客观的说,琵琶女的不幸也有其自身原因,自己有家(从“弟走从军阿姨死”可见其是有家的)不归,以在风月场上飘摇为乐,后来还不能认清这一悲惨现实,着实令人可叹。

以上对琵琶女的可悲可叹的命运作了剖析,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丰富的人文内涵”所要求的,在学习中应作为一个重点。

高三语文教案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高三语文教案模板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同时,本文中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阅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课前安排预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多数学生懂得借助工具书去疏通文字。但总的来说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讨论。

五、教学重点。

1.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七、教学用时:两课时。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高三语文教学教案

训练学生全面准确理解话题词语的含义,选好切入口,化大为小。

2、写作指导。

命题作文,是作文命题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题目已经确定,不必再自行拟题。如:《愿景》、《北京的符号》、《肩膀》、《财富》、《纪念》、《我想握住你的手》、《提篮春光看妈妈》《举手投足之间》《好奇心》《带着感动出发》《他们》等。这看似没有审题的难度,其实命题作文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我们要注意这样几点:

(1)要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

(2)题目由哪些词语构成,它们都有怎样的含义,关系怎样。

(3)命题作文的材料范围往往是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

(4)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都可以写。

3、审题指导。

示例一。

请以“高度”为题目,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

高度。

人生匆匆,只有追求高度,创造辉煌,才无悔在人间走这一遭。

人的一生就像在爬一座高山。若止步不前,只能见到平凡不过的风景。若勇敢攀登,奇花异草,天地湖海尽收眼底。试想,若你心存高远,想成为天空中那最灿烂夺目的明月,我想你通过不懈努力,就有可能真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就算不能,你至少也能成为天空中那最耀眼的明星。明星不也为人们所欣赏的吗?可见追求高度的重要性。

大鹏从一出生就努力向天空中腾翔,高度虽不可观,可其一直不愿放弃。斥晏(池边的小鸟)讥笑说:“你何必费如此大的力气?我们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何不在杂草间嬉戏游玩?”然而,结果是大鹏从东海飞往南海,在更广阔的海面上自由翱翔,斥晏只能在杂草间荒度一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斥晏不愿追求高度,一生只会碌碌无为。大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泰勒斯与常人一同行走,泰勒斯走高地,常人走低地。泰勒斯不小心从高处滑落下来,常人耻笑他。泰勒斯却说:“你无需笑我,你连想掉下来的机会都没有,你是悲哀的。”于是,泰勒斯又费力重新走在高地上。是啊!如果你只甘于现状,连从高处掉下来的机会也没有。伟大的人必能在掉下来后自省,通过继续奋斗,到达一个更高的高度,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天才,创造无数首世人推崇的名曲。而他后来失聪,就如从高高的云端掉落到深渊中一般。他不甘于命运的作弄,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月光》等更加优美动人的曲子。我想他后来的成就应该比先前的成就更加珍贵难得。他所达到的新高度是令人敬畏的。

曾听朋友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做人低调,做事高调。”这里的“高调”或许就是指做事要追求高度,追求完美吧!我正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点评:文章纵横捭阖,颇有驰骋之意。开篇立意,何其简洁有力。文章骨架既定,走笔收放有度,“大鹏”与“斥晏”,读自《庄子》,悟于心,而行诸文,是文章精彩处。先“大鹏”而后“泰勒斯”“贝多芬”,由鸟及人,循序渐进,用喻形象生动而有厚重感。文章首尾呼应,突出追求高度至于“无悔”的情感,又不落痕迹。如果用例还鲜活些,时代些,就更靓了。

示例二。

请以“情在不言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分析]。

静水流深,大爱无言。面对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一切言语都是苍白的,本命题作文就是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发现蕴藏着的美,从而提升人生境界。写作时,可以从身边的生活入手,提取让你感动的细节,从而表现他人对你的深挚情感。也可以跳出个人的小圈子,赞扬那些为他人、为社会默默奉献,显示人间至情大爱的典型人物。写作时应紧紧扣住“不言”与“至情”的关系。

[例文]。

情在不言中。

孔子曰“予欲无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但语言不能代替一切。当我们情感的波涛拍打海岸,心灵的洪水冲决堤坝时,我们需要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不露痕迹的化妆是最高超的化妆,无需言语表达的情是最真切的情。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泪水,晶莹的泪水足可以取代一切倾诉、一切呐喊、一切抒情的朗诵,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诗人最深沉的爱。

橡树和木棉相互依偎,没有甜蜜的言语,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有的只是深情的凝视。语言在此时已成为累赘,因为他们的爱已经穿越时空。

生而为人,我们生活在各种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身边每个人的爱戴——的包围中,同时我们也被身边的人默默地爱着。

天使丛飞,默默无闻地帮助失学儿童,用坚强的翅膀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他没有炫耀,没有自夸,而是在无语中做着人世间最伟大的事业,付出着人世间最伟大的真情。不言的情让丛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赴藏工作十余年,在地广人稀的高原上默默地奉献着。寂寞挡不住他对藏族同胞的爱,无语掩盖不了奋斗的激情,他在默默无语中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真正的情感不需要言语。我们用无言接受着他人的爱,同时也应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的爱。正如《圣经》上所说,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不自夸。情感的表达会因无言而更加原始真切。

情,在不言中!

[简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从“接受情感”与“付出情感”两个层次展开,既论证了别人对自己的最真挚的爱往往是无言的,又深化一步,论证了每个人也应该对别人付出无言的情。构思的精巧,议论的深刻,陡然提高了文章的层次。

4、跟踪训练。

训练一:

以“平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平衡”是指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相等或相抵,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平衡是跳水运动员优美的弧度;平衡是刘翔百米跨栏高举的双臂;平衡是任长霞心中惩恶扬善的天平;平衡是鸟儿的翅膀;平衡是船的双桨;平衡是飞机的双翅。纵观世界,平衡造词很多,平衡的自然,平衡的心态,平衡的代谢等。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平衡。如果自然界生态失去平衡,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如果营养失去平衡,新陈代谢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如果心态不平衡,就会受压抑,生嫉妒;如果国家发展不平衡,就会出现以强凌弱———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平衡呢?通过你的文章可尽情讲故事,抒感想,发议论;从人事、历史、自然等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

训练二:

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构思指津】。

这道命题作文,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构思能力,引导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方法。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霜雨雪,也有电闪雷鸣。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微笑着去享受它;失败的时候,不要捶胸顿足,微笑着去接受它;失意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微笑着去面对它————生活的经验证明,用微笑把自己推销出去,成功的机会往往会更大。你若是微笑着,干同样的工作你就能比别人省不少力气;相反,如果整天绷着脸,你就可能事倍功半————构思时,应注意将立意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如学习中的某一次成功或失败、跟同学的某一次矛盾冲突与和解等,从而给读者以启迪。

高三语文教学教案

教案(一)。

时间:2个小时。

教学目的:通过初次接触,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按照语文高考的要求,为学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复习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高考语文的相关详细内容。

教学重点:强调提高语文成绩速成方法,增强授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a.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的.看法?

b.你平时考试的成绩一般是多少?

c.你对自己语文高考成绩的期望值是多少?

d.你喜欢语文课程吗?

三、试卷内容、题量及占分比例。

1.语言文字运用6题约16%。

2.古代诗文阅读7题约23%(去年22%)。

3.现代文阅读4题约11%(去年12%)。

4.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约10%。

5.写作1题40%。

三、题型的占分比例。

1.选择题约20%30分。

四、针对江门一中的模拟卷,为学生详细分析如何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突破自我。

1.试题分析。找出得分比较容易的题目,进行强化练习。针对第五大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得分能力。

2.重点突破作文。

五、作文速写示范。

1、详细分析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2、让学生说出写作的构思(第一次上课,以赏识教育为主导),为学生减低难度。

3、让学生讲几个故事。

4、为学生找出一个万能方法。(故事穿插法)。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语文课是最丰富多彩的课堂之一,可以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上法。

老师们的复习课有以下几种模式:1、依次讲解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试卷的结构,依次讲解,以教师主讲为主。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课型模式。2、重点点拨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点拨内容有所取舍,注重教学的针对性。3、方法指导式。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能力立意为主,重在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指导。4、师生交融式。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平等的对话”。5、自主探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启发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几种课型交互使用,是基于学情分析的结果,既克服了教学中的机械刻板,又凸显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借鉴。

复习课需要高度。

高三语文复习课,它不仅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睿智的见解,以及足够的策略。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也必须明确,既然是“首席”,其“主导”作用必须体现。

什么是高度?高度就是一种层次,一种教学的境界。比如说,老师们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有效拓展,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些题目的方法点拨,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类题目的规律总结,就是高度;老师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全盘灌输,而是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就是高度。

一位老师讲评试卷时,以“关注重要信息”为纲,高屋建瓴,顺势而下,给学生以明晰的方法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展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深度和高度;一位年轻的教师,以“语言:还我天使的翅膀”为抓手,针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展开探讨和指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现了足够的才华和高度。

复习课需要氛围。

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多,题量大,综合性强,稍不留神,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有人说“高三是炼狱”,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道出了一种现实。这种状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为高三语文复习课营造点氛围,很有必要。

通过听课,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复习都有计划,这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老师们情绪饱满,都很自信,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老师善于从学生最关心的方面切入教学,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如“高考诗词鉴赏考些什么内容呢?是如何设题的呢?”再如“怎样才能提高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得分率呢?”看似不经意,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制造了一种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场”;综合试题,老师们给学生印发答案的做法,也很有效,对节省教学时间,强化规范答题,有很好的作用;老师们课堂上的幽默不可少,说一个笑话,打一打趣,会缓解心理的压力,提高学习的情绪,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说,高三的语文复习课需要有点笑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高三教案例文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三、本文的课时为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为: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一、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

课前学生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

宏观问题是:

1、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

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微观问题是:。

1、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3字词语概括一下?

暗示性。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三、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

(一)首先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青青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碧玉妆成一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野旷天低,江清月近人。

枯藤老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寒梅白玉条,迥离村树傍溪桥。

碧玉妆成一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

(二)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四、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

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让学生看这几句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个意象是柳,柳,又名杨柳,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柳是春的使者。

韩翃在《寒食》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人贺知章有一首《咏柳》名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有趣,精妙传神,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对春的喜爱之情。

清代高鼎的《村居》这样描绘春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歌前两句写草长莺飞、醉柳拂堤的景色,后两句写一群活泼儿童飞纸鸢的情景。短短四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趣味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

柳条藤蔓系离情。

最早写柳的诗,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作者以轻柔优美的杨柳,反衬辞别家园的依恋伤感之情。从此,柳就与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就有了折柳相送的习俗。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先写青青的杨柳,再写漫漫的飞絮,然后以折尽柳条来表达希望亲人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场雨过,轻尘不起,房舍青青,沐雨后的杨柳清新翠绿。后两句笔锋一转,以美酒劝慰友人,方把“送”意表露。这是一幅十分感人的送别情景。

送别时要折柳相赠,所以柳便成了分别时的见证。离人看到柳,睹物思人,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

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五、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本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以树叶的画面切入,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一组诗歌让学生思考,在拓展部分,用梅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高三语文教案《祝福》

知识和能力: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课文。

分析鲁镇的“不变”

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变化?

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

难点: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

【教学层次设计】三课时。

课前预习:读准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小标题—理清祥林嫂的一生不幸经历。

第一课时:故事导入—“不变”的环境及习俗—三次肖像分析“变化”的祥林嫂—个人不幸经历造成的变化—周围接触的人加速了变化(部分若讲不完留在第二课时讲)。

第二课时:活动课,学生讨论自主赏析课文第四部分(第二次做工到变为乞丐)。

第三课时:课文写作手法总结——标题分析。

也可以把全部的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三”:祥林嫂命运的三起三落,三次肖像描写,三次反抗。

也可以片段:为《祝福》中的“我”写日记。

12月23日,回到鲁镇,住在鲁四老爷家。

12月24日,午饭后,防朋友回来在河边见到祥林嫂,她问我三个问题。回来觉得心里不安。

12月25日,午饭后还是看朋友。鲁镇人都忙着准备“祝福”。傍晚,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晚饭后,回想祥林嫂的一生。

12月26日,五更被爆竹惊醒。天亮,离开鲁镇。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知人论世(8分钟)ppt。

1、作者介绍。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20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背景介绍。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学阶段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喜剧”、“悲剧”、“惨剧”这种名称,也可以用到有些小说上来:比如《祝福》。祥林嫂到后来,弄得活既不成,死也死不得。如果有鬼,她将被锯开身子来;如果无鬼,将永远见不到惟一亲爱的阿毛了,悲惨到了极点。但这种痛苦,并不是她自己找寻出来的。祥林嫂并非被害死,再嫁本非她所愿,阿毛是狼拖去的,都出于无可奈何,所以是惨剧。

4.小说集《彷徨》。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8月初版。收入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ll篇,《祝福》是第一篇,展示了当时旧中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了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不仅反映他们长期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造成的肉体上的痛苦,而且着重描绘了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缚与毒害下的精神状态,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另一方面是讽刺封建余孽,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在个人反抗失败后的不同表现及其空虚、动摇的弱点。

三、“变”与“不变”(30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重回故乡所观察到的“变”与“不变”之处?

明确:不变的是鲁镇人及风俗习惯。见文章前两段“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也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也就是说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透过不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有封闭封建的鲁镇。变化的的是祥林嫂,见文章第三段“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2、再浏览课文,找出祥林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三次肖像描写)。

明确:

(1)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a、提问:“脸色青黄“这个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

b、“顺着眼“是顺从的样子,二十六七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年轻女性,很活泼、开朗、率性,但是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却是顺着眼,这应当是长期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规矩的限制所致。

c、“两颊还是红的“以及来了之后,在劳动中“有了笑影,白胖了“。第一次来鲁镇,让我们看到了经历了一次丈夫去世的人生打击以后,祥林嫂有了人生的希望,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欣慰。

(2)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2.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命中已经多了许多悲哀。

(3)最后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a、“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着落,人瘦削不堪是自然的。

b、“黄中带黑“强化了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

c、“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可以看到,第二次来鲁镇的时候的神色是悲哀的,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神态上的变化。行尸走肉。

d、“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是个活人。

3、为什么短短几年,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她经历了什么?(预习的任务)。

明确:丧夫——出逃——被迫改嫁——又丧夫——丧子——被歧视——沦为乞丐。

祥林嫂最后带着绝望和恐惧死去了,除了个人的不幸经历外,还有什么使一个活生生的人变得不复存在?她真的是穷死的吗?谁是幕后真凶?(重点)。

明确:首先要从死者生前接触的人入手调查。

最后目睹人——“我”。分析“我”和死者的对话。

祥林嫂对我的三问是什么?

明确:有无魂灵,有无地狱,死后的一家人能否见面。

她希望得到怎样的回答?理由是?

明确:她“希望其有,有希望其无”。她对死亡的态度本身就是矛盾的。一方面对死亡充满了向往,因为死亡意味着解脱和团圆;另一方面又害怕和恐惧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惩罚和被据为两半。

我对祥林嫂的三答是什么?

明确:“也许有”“也未必”“说不清”

我在回答的时候心理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悚然,踌躇,支吾,胆怯。因为我不知道实情,不愿意说假话更不愿意承担责任。由此看出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又软弱逃避的知识分子。

5、思考“我”对祥林嫂的死有没有责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

明确:加速了她的死亡,但不是真凶。

接触最多的人——四叔四婶。分析与死者的对话。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