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心得大全(18篇)

时间:2023-11-03 07:42:01 作者:BW笔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心得大全(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审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事着这样一份职业,我深感无悔于我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份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行动的选择,也是一份态度的选择。而从踏上从教之路的那一刻开始,教师的特殊身份也就决定了我教师生涯前进的方向和价值追求: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成人,精业成才。这将会是我教师职业的引路明灯与前进方向。

做一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在外企打工的白领或个体经营者,每月拿到的钱可能是教师的工资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倍八倍!他们大部分都应酬多多,几乎每天都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甚至奖金一次就十来万。这点一度让许多教师多多少少的有点不平衡,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那我们教师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需要呢?教师职业的生存需要会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与学习,使自己的教师身份得到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教师职业的享受需要是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学生的成才,这是教师独有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的发展需要集中表现在教师为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进步而进行的两种努力:一种是不断进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另一种是进行文化业务进修与修身。因此,如果说提高教师待遇是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那么提高教师素质则是尊师重教的基本前提。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知。其次,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敬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教师一定要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产生爱生如子之情,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信息,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价值的追求不仅在于积极前进的脚步,也在于前进的道路上要以奋进的脚步和严格的自律为太阳底下的神圣事业增色添彩。身为教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没有,我的价值又发挥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自省。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有机会坐下来认真聆听学习专家讲座思考一些问题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些方针政策、规划纲要等。前段时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培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理论的理解力,也必然将影响到后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力。下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轮训、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相关学习及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理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让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入;

通过学习,我知道,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需要一种“共享”的价值体系认同,在中国,最适合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专题的理论学习,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其本质内核“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强国之基,创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责无旁贷、教育者应然的使命。理解,可以让日常教育行为的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二、记住了“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促教育回归本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是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未来教育实施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促进公平,体现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兼顾社会公平,这更多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落实。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更关注的是育人为本与提高质量。纲要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教育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起点,是目的,是教育的归宿。不是手段、更不是我们实现功利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让我们更多地更真实更真诚地思考我们的学生观与教学观。理解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以人为本,就需要真正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本质。

三、打通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沟通瓶颈,让教育充满生命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课程改革这三者都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强调以人为本,教育中就是“以生为本”,“以生为本”不再是一个理念或者。

口号。

而成为了一个方针、一个指导性意见、一个核心价值体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地、创造性地实施正因为此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满了生命关怀、人性光辉。《人民教育》最新一期上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孩子——学生”谈的就是学生观问题。我们面前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倡导人性和弘扬个性叶澜教授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其次他还是个孩子不是“未长大的成人”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自然的一套规律体系我们不能以爱、责任的名义用非道德的方式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出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也不能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第三他是我们的学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必须以道德的方式、尊重生命成长的秩序为孩子的成长、成功进行激发、唤醒和有效的引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xx大,了解了xx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不断地使自己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改变不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观念,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育人先育已,教人先要克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我们学校各种工作及德育的标尺,是培养学生的航标。在学校,要组织教工学习优秀学校和教师的先进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的言行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教师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明确了正确的道路,才不会迷失方向。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入手,解决具体问题。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做到自我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除此以外,不仅要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努力践行,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牢牢把握辩证的理念,要将树立和践行活动贯穿到教改工作和自身建设中去,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创未来生活的新格局。

其次,师道不仅是传业解惑,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标准,这样学生们才会自觉地接受这种影响。我们要利用课堂主渠道的教育作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成长,以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学生。教师只有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中,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自觉把育人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从“做人、学习、生活”的基本小事做起,做到行为规范养成习惯有较大的转变和提升,倡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指导自己的行为。另外,如果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和载体,这样就容易形成说说重要,做做次要的局面,那么良好的文明习惯、优良传统及作风就不容易形成。我们平时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基本的养成教育,为此,育人先立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是一个文明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再次,纵观学校的文化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表率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提高各部门负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唐五代时有个冯道,其人一生历五朝事十一主,宋人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痛斥此人为不义之徒:“礼义治人之*,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欧阳修强调大臣尤其不能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否则下必乱,国家必亡。古人之所以高度重视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将其提高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高度,这与官员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分不开。在学校里,如果中层干部以其自身的正确行为来示范他人遵循社会公共价值体系,众人就会因服气而从之。否则,既不服,又效之。因此,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私以为,学校中层干部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强烈的自我修养意识和坚强的克己毅力,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和品质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要切实按照在报告中提出的要求,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早在两千多年前,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就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国民对国家失去信仰,就会崩溃和涣散,信仰的力量则能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今天,前人期待了百年的现代化之梦正在实现,对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呼唤更加强烈。简短的24字如同一面旗帜,鲜明亮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必将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xx年11月,党的xx大报告首次以12歌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个倡导,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

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我们的学生才会爱我们,才会有进步。

第二个倡导,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

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理想信念,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力量。在全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证、法制”的价值理念,成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法律体系,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为教师,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是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

规章制度。

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后,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校园伤害事故不仅会影响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且成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校园伤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波及教育系统内部,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总之,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只有更好的学法,懂法,依法执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三个倡导,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人文风尚。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

总之,我一定会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做一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因而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

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其次,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既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来填充和支撑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所谓知识结构完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偏向。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学阶段是人生航程的重要港湾,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关键在于你自己。大学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自由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大学生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观念,因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完善。这种偏向亟需纠正。没有全面发展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人文精神,你都是一个不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全面地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要不断使自己的思想体系的结构科学化、合理化,屏弃不良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争取在思想上力求先进。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和全面的,应该是身心与品德等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虽然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发展阶段,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素质。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上,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均衡地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而畸形的人格,于个人、于社会均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格。”

人格健全是指一种各方面都处于优化状态下的理想化的人格。众所周知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却是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因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作为影响人格的发展重要因素,在促进学生人格特点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塑造健康人格。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要正确的认识自我明确人格塑造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往往也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在与人交往众要摒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关心他人的需要、给人真诚的赞美。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可以有效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教师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_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向全国广大教师致。

慰问信。

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教师的这一殷切希望为广大教师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传承社会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慰问信的重要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的教师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高度认同;他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毫无保留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全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不改育人之乐,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毕生追求,成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强,各种消极的政治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市场。【教师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教师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测的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就此而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密切关联。广大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

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无数的国人。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教师的默默奉献,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表达对教师的无限崇敬,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来颂扬教师的高贵品格。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认真负责,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师职业,对教职工作一丝不苟、忠于职守,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付出了大量心血,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爱戴。

当然,我们也不必讳言,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素质差的教师数量虽然非常少,但负面社会影响却非常大。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加强职业操守建设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教师的潜能,也能唤醒教师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何能不顾个人安危,为抢救学生被客车碾压,双腿高位截瘫;不难理解,纵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教学条件,众多“最美乡村教师”仍会坚守自己的岗位,以教书育人为乐。

教师要带头坚持修身立德,增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

教师的修身立德,是指广大教师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其中,修身是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修身立德,不仅包含着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着对待自己职业和工作的基本态度。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

在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的当代,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还包括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此,教师要始终按照所要求的那样,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坚持为人师表,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广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一位富有人格魅力、为学生膜拜并效仿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注重修身立德、充满为人师表使命感的教师。教师个人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近期,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党的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齤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这一重要论述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联系自身实际,要学习并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诚齤信友善,遵纪守法,传承民族传统美德,必须在实际工作加以践行,在行动中加深理解,实现人生价值观。

作为教师,学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要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呢?我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

首先,育人先要育己,教人先要强己。我们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

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学习、科技、文体活动,让我们在践行活动中,深化认识,践行体会,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行为影响人。另外,我们要重点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让学生从“做人、学习、生活”中的的基本小事做起,做到“做有样,行有规,言有范”,倡导学生多阅经典,提炼经典。在学习、生活中认同“核心价值”指导自己行为。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从自身岗位出发,特别是教师,更应该明确身上传播文化与文明的职责。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身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公民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3

页,当前第。

2

1

2

3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窦xx校长由世界杯比赛引出了国家至上、团队至上的价值取向,提出“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思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就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项价值准则进行了深入讲解。

窦校长结合xx附小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的价值取向《xx附小“十二五”办学行动纲领》,从爱国家到爱学校,从爱学生到爱自己、爱同事,让教师们明白了爱国的情怀不再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很遥远,而就在我们的身边,爱国就是从我们的身边的小事做起。

作为xx附小教师价值取向的敬业,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某项工作,也不是简单的加班加点,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做成一件事,一件对学校好、对学生有意义的事情。每位教师都要有一个颗不甘于平庸的心,都要有一份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里清楚地写着诚信、友善的字眼,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作为教师如何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马当先、一心一意、从一而终,时刻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在自我定位的同时如何设立更远大的追求?窦校长鼓励教师努力做到六项“既要·也要”(既要思想也要行动、既要感情也要原则、既要民主也要集中、既要碰硬也要示弱、既要严格也要宽容、既要平均也要激励),为他人称赞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本次党课对每位教师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是一次头脑的风暴,发人深省,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全体党员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理解、认识。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怀着无比激动,无比喜悦的心情观看了大会开幕式。党的,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全面回顾、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胡代表党中央做了重要报告,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特别注意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新提法,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概括与凝练,可谓点睛之笔。我们教师自己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指导实践,身体力行。近几年来,从我们身边涌现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如“托举哥”周冲、“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雷锋传人”郭明义、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杨善州等等,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观,社会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人民教师,每天所从事的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工作的对象就是学生。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授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构建他们美好的精神家园。教育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爱国、诚信、友善,热爱学习(敬业),走上社会要追求并实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并且力争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而奋斗。

为了更好的贯彻和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倡导下去,我认为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学生:。

在家庭,做孝敬父母的模范,对家人有礼貌,知礼、明礼、懂礼,知书达礼。有担当,有责任,有孝心,尊敬父母,体谅他们。勤劳俭朴,不铺张,不浪费。

在学校,做文明礼仪的标兵。多做实事,多办好事;讲文明用语;爱护环境;规范着装;遵守课堂纪律,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友善宽容,明礼诚信;学会自我约束,自我克制,为班级、为学校添光加彩。

在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注重形象,端正仪表,举止得体,谈吐文明,尊敬他人,互帮互助,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行车走路遵守规则,待人接物讲求礼仪;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共创文明和谐的社会。

俗话说:“成才先成人。”我们只有培养了一个个大写的人,才能造就一批优秀的栋梁之才。只有他们有爱国的思想,有讲诚信的精神,能敬业,待人友善,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样一批批的人走上社会必然会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那我们国家就一定会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为一名一线教师,有机会坐下来认真聆听学习专家讲座思考一些问题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些方针政策、规划纲要等。前段时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培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理论的理解力,也必然将影响到后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力。下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轮训、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相关学习及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理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让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入;

通过学习,我知道,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需要一种“共享”的价值体系认同,在中国,最适合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专题的理论学习,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其本质内核“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强国之基,创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责无旁贷、教育者应然的使命。理解,可以让日常教育行为的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二、记住了“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促教育回归本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是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未来教育实施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促进公平,体现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兼顾社会公平,这更多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落实。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更关注的是育人为本与提高质量。纲要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教育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起点,是目的,是教育的归宿。不是手段、更不是我们实现功利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让我们更多地更真实更真诚地思考我们的学生观与教学观。理解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以人为本,就需要真正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本质。

三、打通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沟通瓶颈,让教育充满生命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课程改革这三者都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强调以人为本,教育中就是“以生为本”,“以生为本”不再是一个理念或者口号,而成为了一个方针、一个指导性意见、一个核心价值体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地、创造性地实施,正因为此,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满了生命关怀、人性光辉。《人民教育》最新一期上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孩子——学生”,谈的就是学生观问题。我们面前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倡导人性和弘扬个性叶澜教授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其次,他还是个孩子,不是“未长大的成人”,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自然的一套规律体系,我们不能以爱、责任的名义用非道德的方式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出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也不能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第三,他是我们的学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必须以道德的方式、尊重生命成长的秩序,为孩子的成长、成功进行激发、唤醒和有效的引领。

为了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必须育人为本,教育必须充满生命关怀,这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崇文、尚信、勤行、致远”新时期揭阳精神,9月12日我坐上列车踏上了前往深圳,开始了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旅程。不知不觉为期20天的跟岗培训即将结束。20天的跟岗培训生活让我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饱受浓厚的智慧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

9月12日下午三点左右在陈洪峰主任的引领下,我来到了龙岗区平湖凤凰山小学邓蝴梅名师工作室。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好精致的校园!学校坐落在凤凰山脚下,因此而得名。

好一座智慧的校园啊!一走进校门,凤凰山小学独特的智慧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六苑八景”每一处都围绕“智慧”这一核心进行设计,真让人耳目一新。引人注目的是挂在校门檐下一盏盏火红的灯笼,每一盏灯笼代表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这一盏盏灯笼仿佛凤凰人的一颗颗心灯,指引着教育者与学者走向教育的光明之路。还有二楼走廊檐下一颗颗“星灯”,这代表着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这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让学生追求先进,学先进,赶先进,争做先进,真是特别的创意!漫步校园,深深感受到:学校没有一处不体现了凤凰山小学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创办智慧型学校,培育智慧型学生。

二、聆听专家的讲座,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

跟岗培训期间,我聆听了10场讲座,观摩了21节示范课。这些都是邓校长为了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使我们学有所得二精心策划的。她请来了全国特级教师赵志祥老师、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周其星、李祖文等专家、为我们开讲座,传授前沿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从不同角度给予我了启迪,使我得到了教育教学之旅的又一次洗涤,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让我更加坚定了成长为有独特教学风格教师的信心和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勇气!

三、走进名师课堂,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

在跟岗期间,邓蝴梅工作室千方百计地为我们创造学习的机会,给我们搭建学习的平台,给我带来了营养丰富的教学大餐、快餐。其中有省市赛课一等奖获奖课例,特级教师示范课,深圳市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课;优质的示范课、同课异构、学员的汇报课……一个个课例,一次次交流、碰撞,我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总结了他们丰富的经验,反思着自己的不足,在学习、反思中我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

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党的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早在《礼记》中就有“敬业乐群”之说,《论语》中也有“敬事而信”、“执事敬”之说。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指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简单来说,敬业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如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

一、关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无微不致地关爱学生,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以示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品德与能力、心理、体魄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从而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准人生奋斗的正确方向。“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神圣称号赋予我们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激励着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达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成效。

二、不断学习,提升素养。

教育要发展,首先教师自身要发展,“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桶水还得是一桶鲜活的水,是常流不止的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逐渐多样化,这也促使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不断学习和充电,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才能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

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特鲁斯坦雅克说:“如果有人认为世界上有什么比教学这一职业更为崇高,那么他们就是一点也不了解这一行。我们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充满了创造的激情。”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好奇心越强,学生的创造性就越高涨。教师自己需要具有拓展学科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作为教师,还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还应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教师工作是良心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只有淡泊名利,才能静心教书;只有志存高远,才会潜心育人。只有心系祖国,着眼长远,活到老学到老,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

敬业对于教师来说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每位教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保持优良的工作态度,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主动奋进,这样才能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社会,我个人的理解是“社会主义”是一个“家庭”的概念,再讲明白一点“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所以在《弟子规》里,第一句就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一做到孝悌,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姐妹爱护;然后再提升到第二,次谨信,言语谨慎,不要嘴没有把门的,乱讲一气,自己痛快了,不管别人的感受了;再提升到第三,泛爱众,就是说广泛地怜爱、亲爱、爱敬大众,这个就是孔子在《论语》里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进而做到第四,“而亲仁”——人,必须得有一颗宽恕的心、仁慈的心、仁爱的心。这颗心说的是,我们在每一天、每一时刻都得有这样一个心境。

这个“心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条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弟子规》又有:“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们都在一个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人都是同为一体的,同样包括动物和植物,大家都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个就是信仰。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人类才有希望。

人生有两个命:身命和慧命。二命是同位一体。慧命是心,身命是身体。心——思维,心念,想法,心出现问题,身体自然就出问题。这个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叫做“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我们往往不知道“慧命”的慧是智慧的慧。现在明白了,一切人文哲学和人文社会,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等等,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心”的问题。如果思维方式出了问题,那么,这个人天天都是在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下生活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一定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施食不知其味,昏昏噩噩,迷迷糊糊”。久而久之,身体自然就会出毛病。身体不好,自然又会反馈给这种病态的思维——这也是牛顿的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一个人都具备了两个命——身命和慧命。那么,我们同样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的自身无非也就是这个样子啦……什么样子呢?似乎就是一个基本上保持很固定的一个身躯,别人具备的所有的功能,我也基本上都具备,(当然特殊情况的人群,除外)只是让其继续成长、生长和发展下去,享尽天年,百岁乃去,也就可以了。

可是,我们有将如何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生长和发展下去哪?答案是,只有去改造这个“慧命”。所谓慧命,既是前面所讲述的解决“心”的问题,怎么办?转变自己的一些错位的、错误的、颠倒了的观念。

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先说说这个“观念”这两个字——如果将这两个字拆开,就是“又见今天的心”,有时候我们能够看见“昨天”的心,似乎还能够看见“明天”的心,可是永远也看不见伟大的今天的心。因此几乎天天是在痛苦、抑郁和烦恼中度过。

“观念”既是今天的心,总是看不见。看不见我们自己天天都在想什么,自己的心念、想法和对一切事物的看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有一个“思想意思的能动性”理论,告诉我们什么呢?思想意思有内省的作用,进一步说,思维方式是有一定的能量的。这种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作用力非常强大。

譬如说:人,有善的、好的、美妙的思想、想法和心念,一定就会发出善的、好的、美妙的能量。换言之,如果是恶的、丑陋的、破坏性的思想、想法和心念,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恶的、丑陋的、破坏性的能量。长期在这种能量之中生活,好好想想,我们原本很健康的身体,会很自然地遭到了破坏。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很简单,试想,如果你去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一定是心旷神怡、美妙无比,天天都想跟他(她)在一起聊天、吃饭、干活……反过来,如果你非常讨厌一个人,非常憎恨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似乎像躲避眼镜蛇一样滴远离这个人。

所以说,“正心”是第一重要的。来自“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是说“天下太平”的意思。那么如何正心呢?就是“又见今天的心”,把每天扭曲了的心态,修正到充满对自己周围的人,对自己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包括一切的陌生人的爱护上,让这种“爱”的能量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从自己的内心得到了一些快乐,或者必然产生一种幸福感。

这个信念和心念就叫做“改造慧命”,随之而来的自己的身心非常自自然然地会快乐健康起来了。

慧命,也可以说是一种有智慧、用智慧的思维方式,先正心念,即正心。

智慧与聪明不仅仅是两码事儿,而且还有很多的区别:聪明是鸡蛋;智慧是地球。看不出来谁打谁小,你只能还算是聪明,不能说你有智慧。

这些智慧在《弟子规》的“泛爱众”篇里面有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道理就这么简单,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_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部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青少年时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关系到这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远,学校、教师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教师,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保障,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这也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教师只有珍爱自己的教学岗位,才能做到潜心育人,真心为学生服务,教育学生才能做到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严格细致地管理,无微不致地关爱。我们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把教师当着一种职业,唯有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来奋斗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更需要教师无私的奉献,奉献我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教师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永生。

作为民主党派的我,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回想自己走过的教育历程,感慨万千。初为人师,我就体会到了教师的辛劳与琐碎,压力与清贫。我的心里开始有些失落,以为自己壮志难酬。几度峥嵘岁月,为人师表者的酸甜苦辣种.种滋味尝遍过后,短期的职业倦怠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我的选择,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如今,带着69人的高中班,星期天带着期盼来到学校,天天与学生为伍,陪学困生找学习的方法,找德困生谈心,班级文化建设、、、、、、忙得不亦乐乎,每每看见我的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很欣慰,比我获奖还要高兴;周五拖着满身疲惫回家,看着忙碌的妻子,满眼期盼的孩子,我总有一种愧疚。高二的孩子了,我对她付出过什么呢?除了在物质上给予她最大的满足,我对她有对学生一般耐心过吗?我不敢想,噙着泪心里默默念叨:孩子,原谅爸爸,教育别人的孩子就是爸爸的事业呀。

这就是教师在牺牲中奉献着,我将二十几年的青春和热血都化为涓涓细流,注入到我的学生大潮中,春风化雨润育着我的桃李。这就是我用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教师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用精湛的教学素养引领着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着学生;使之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用我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此期望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

当代青年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启蒙、形成、发展阶段,因此如何加强对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将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腾飞。

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角度讲,教育过程是“灵魂”塑造“灵魂”,“人格”培育“人格”的过程。要让学生有思想、有灵魂,教师一定先要有思想、有灵魂。有思想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思想的老师才会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积极抓住青年学生这一接受教育的黄金契机,广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润泽稚嫩的生命,努力塑造出他们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品,为社会培育出品学兼优的人才。因此,我将课堂作为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就要求学生周末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并将过程和感受写出来。家长会上和自己的父母共同欣赏,我想让孩子通过比较自己和家长的手和脚,让他们知道家长养育孩子的不易,让他们从心里开始理解、崇敬父母,进而决心以行动来感激和报答父母的恩情。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善于带领学生感受人物形象身上的高尚人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开展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就需要我们用丰富的专业素养去引领他们,让他们领略到其中的文化魅力,惊叹于老师高深的专业素养。从而老师达到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目的。

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专业素养的引领,学生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我们更应该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学之初的广播操比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争先创优活动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时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湛的专业素养,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春风化雨育桃李,这就是我一名普通的教师,民主党派的一名党员,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教学工作的最主要部分之一。从学生的角度讲这个部分学的程度如何,对学生的中考成绩、价值观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品格的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国家的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我国和政府在改革开放新阶段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作为人生起始阶段少年儿童时期,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百年大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远。

从而我们要从人的发展角度去确立教育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社会发展的社会教育中去。

所以我们应该检讨和反思我们之前的传统式思想教育。我们会发现,我们习惯把正确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传递灌输给学生们。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大的、抽象的、理论性的、与孩子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的、甚至相对比较空洞的观念、理论转化为孩子们实际需要的、乐意接受的、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整体观念和价值的思考和转变。其核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孩子们成长发展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转化为孩子们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

从而我们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改“把真理交给学生”,为“带领孩子去寻找真理”就是真正把孩子放在主动者的地位。真正实现孩子积极主动探索的状态,真正改变教育者积极灌输自说自话,被迫受教育者消极的传授。

还要重视现代社会道德价值的正确教育,让孩子心目中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立在真实社会主义基础上。对孩子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脱离孩子真实的现实生活。比如企业家包机送高分学生进京值不值得称赞,是不是捐助平困学生更好?忙的时候花钱雇人来给孩子做家务合适不合适?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要为孩子包办是办不完的,只能充分发挥孩子自主认知的能力。把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才行。从而明白道德与价值观的真正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孩子们的成长非常的重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未成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教育学生也是一样需要精神力量,如果没有,就会丧失信息,孩子也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小学开始灌输教育,所以在小学阶段实施教育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小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网络时代迈向无限沟通,在社会环境日渐开放多元的今天,小学生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标准乃至美学趣味、时空观念上已经与前几代人呈现明显差异。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要把握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等产生的深刻影响,结合教育改革和教育观念更新的要求,重视每一个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这就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地引导。

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处于启蒙阶段,在小学教育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小学思想教育的实效。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引导其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祖国未来的栋梁坚定信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小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享受义务教育的群体,有智能潜力大的群体优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所以,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对青少年的期待是全社会的共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学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经济的转轨、社会结构重新调整、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和重建、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再塑等,这一切把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人格培养置于全新的环境和氛围中。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通过观看党课,参加党员冬训,我深刻体会到党员必须带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党员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更要有崇高的师德和满满的爱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宽以待生。

一、宽以待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学生,自控能力弱,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有的教师一遇到学生犯错误,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发雷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直训得学生簌簌地往下掉眼泪,还美其名曰:我这样严格要求,是为了你好。其实老师对学生只有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付出真挚的爱,爱是沟通师生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宽容就是一种爱。面对学生的小错误,有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温柔的眼神,有时可以用一句悄悄话,有时可以用一个彼此会意的手势……使学生于无声中心领神会,在宽容中改“邪”归正。

二、宽以待生是一种信任。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过程,都有渴求他人肯定的天性,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大,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都蕴含着一股向上的热情,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作为一名教师,特别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他努力向上的积极性。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要一味地责怪,而是要信任他们,相信他们犯错误只是偶然的失误,相信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向上的干劲,相信他们随即会改正自己的小错误……不要大张旗鼓地狠狠批评,也不要新帐老帐一起算,他们只是成长中的孩子,用慈父般的爱心宽容他们,这是对他们最大的信任。

三、宽以待生是一种胸怀。“比天空还要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不仅是一种“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只有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运用宽容。教师是育人的工程师,更需要有广阔的胸怀,包容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小错误、恶作剧,让孩子在一个比较宽松的、自由的、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其实任何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他不仅希望老师指出错在什么地方,更希望老师能谅解他的过失并给予他改正的机会。还有的学生未等教师指出,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时他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宽容,给他一个弥补过错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改正错误。当然作为教师可以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厉批评,把孩子“管得规规矩矩”,不越“雷池”一步,这样的话,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也有可能把孩子的可塑性和创造力给泯灭了。我想,适度的宽容比刚性的批评更能维护一个人的尊严,也更有益于其迷途知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

我党、我国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宪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成果与最高境界的思想体系。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第一位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系关举什么样的旗帜、定什么样的性质和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第一是必须了解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是必须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什么,第三是必须了解怎样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第四是必须了解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创新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其最精华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劳动价值论之上的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其理论的精神实质,即坚持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其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判断,而不是拘泥于马克思的个别论断和结论。我党在其发展史上,所受挫折失败,究其原因,皆与拘泥于马列的个别论断和结论的教条主义态度有关;而其所获胜利与成功,皆与坚持正确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不可分离。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质核心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根据民族与国情的特色发展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也多次声明自己的理论从未穷尽真理,并不拒绝任何新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因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不断吸收、借鉴、融合人类各种思想文化成果(甚至包括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创造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在坚持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我们践行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建设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国情特色创立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模式。建设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有利于世界格局的改变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因此,潜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经济现代化、文化教育事业复兴做贡献,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实际行动。

二、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现个人理想统一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它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共同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会因缺失一面旗帜而迷失方向,就会因缺少一个精神支柱而失去动力,就会因缺少一个核心而丧失凝聚。我们要树立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这是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同和接受的理想。有了这个共同理想,全国人民才能有共同步调,才能在当今社会意识多样化的今天,有效的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理想也是每一个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对共同理想的追求并不排斥社会个体对自身个人理想的追求,相反,它是个人理想得以最大化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它只有符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群的个人理想,才能真正化为人们自觉认可并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而个人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组成部分,个人理想只有符合社会共同理想的需要才有望获得最大化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有机统一起来,让共同理想涵盖个人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个人理想的实现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开辟道路,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凝聚共识到自觉行动的新阶段。县教育体育局、学校则根据中央要求,在全校师生中全面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日常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这24个字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理由。

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则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业务、为人处世感化学生上,具体地说,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则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则是当代教师践行核心价值观义不容辞的职责与具体落实点,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

下面是博主甘霖豌豆通过培训、学习,按照上级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贯穿到思想道德建设、业务水平提高、教育理念更新等各个方面的一点体会,在此提出,与大家共享、共勉。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教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目标。

全社会一再提倡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曾几何时,培养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是当代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我们面对“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神圣称号的时候,当我们置身予太阳论著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由衷的自豪,但感到更多功能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必须用你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换取心灵的慰藉。这是一种缘份,又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学校又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为集体就是最大的为自己”,懂得了这层道理,我们博主甘霖豌豆就能理解爱岗敬业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为之休戚与共,为之夙兴夜寐,为之甘愿奉献。

做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知。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态度,得过且过、和尚撞钟的混沌状态,自由散漫、无所事事、无所谓的行为,随随便便邋里邋遢的品行,诸如此类的教育教学怪现象就随之而生。

做一名敬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敬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教师一定要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产生爱生如子之情,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教师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事物、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层出不穷。随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改变自己工作和生存状态。因此,新时代教师责任之一是终身学习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望。

人非圣贤,谁能古今万事皆通晓?因此,为师者,欲做在知识海洋里探海人的导航灯,就必须不断自我“充电”,电足光强,射程深远,使得求知学子,鲜有迷津。所以切不可以师自居自满,甚至课余沉迷于“摆长城”,办公室里“侃大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用不了”。这正诠释了庄子的至理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刻苦学习,对知识“吐故纳新”,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教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精髓。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之上,教师正塑造着自己的新的形象。把孩子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把他们当作“人”来尊重,而不是当作“物”来管理;当作“人”来开发,而不是当作“填鸭”来饲养,新世纪呼唤我们教师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我们发挥才智,谱写事业华章乐彩的舞台,更是培养素质人才的前路阵地。如今,知识本身不再是由教师批发来的贸物,如今,课堂的主活动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索,解决问题。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不应总是正确的指导者,而应不时地扮演下列角色:是“模特”——演示正确,也表现失谈;是“参谋”——提一些建设,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决断;是“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是“仲裁者”和“鉴赏者”——许判学生工作成果意义,优劣、鼓励学生创造。

如今,我们博主xx面临的是一个需要开拓,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再是“红烛”,不再是“春蚕”。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纯付出,而是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教学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那么就让我们植根于祖国的土壤,肩负人民的重托,用青春,智慧,演绎自己价值。当我们的学生成为背后世纪合格人才的时候,当中华屹立于强国之林的时候,你会发现用粉笔谱写的平凡人生,是那样的精彩纷呈。

四、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教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延伸。

我们生逢盛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幸运的一代教师,我们生活在民族历史上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宽松的时代。

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眼睛向内、超越自我,信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俗话说:“世上莫如人欲险”。如果一个人抵御不了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总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得到,而现有的条件又满足不了,就有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走上邪路。所以,我们说,淡泊名利的人,他们的言行一定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他们行为一定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教师追求的一种境界。其实,做起来也不容易,它需要修炼。实践证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经过“十二修炼”: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动,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犹如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我想,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迈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而言之,四句话:为师须敬业,笃学第一著。创新勤反思,进取日日高。是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范文(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xx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歌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个倡导,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

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我们的学生才会爱我们,才会有进步。

第二个倡导,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

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理想信念,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力量。在全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证、法制”的价值理念,成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法律体系,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为教师,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它是由法律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后,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我们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校园伤害事故不仅会影响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且成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校园伤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波及教育系统内部,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总之,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只有更好的学法,懂法,依法执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三个倡导,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人文风尚。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

总之,我一定会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做一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法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审判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必须坚定不移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弘扬者。

一、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坚定正确方向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用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新性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地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深刻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当前,改革深水区的矛盾错综复杂,与之相伴随,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也更加明显和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人民法院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司法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人民法院工作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正确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人民法院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国家机关,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是执法办案,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对国家价值、的理性认识和整体把握,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集中体现了司法审判工作的本质要求,为广大法官提供了具体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行动标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人民法官依法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更加能动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有效地应对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有力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践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司法的人民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司法出国留学为民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把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了人民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共同诉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概念,“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民法院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司法实践中,真正走出一条“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司法群众路线,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拥护和支持,树立司法的公信力和法治权威。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打造过硬队伍的客观需要。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了具体部署。人民法院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肩负重要责任。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建设一支过硬法院队伍是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保持法院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法院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用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人民法院作为司法审判机关,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需要人民法院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我省各级人民法院肩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要牢牢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紧紧围绕“三规划两方案”和“若干意见”、“三个必须”、“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等要求,全面充分履行审判职能。要通过依法调节市场关系、保障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人民权益、保障民主政治,依法促进文化繁荣、保护科技创新,依法促进社会建设、保障民生改善,依法建设美丽福建、保护生态文明,以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履行好人民法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人民法院的责任所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法治精神的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贯通于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中,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之中。各级法院要坚持把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依法保障公民、法人的各项权利,保障公民、法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保障各类法人平等参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机遇,平等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赢得了官司,让打赢官司且具备条件执行的当事人及时实现胜诉权益,通过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牢固树立对法治的信仰和遵从。

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追求,离不开人民法院的引导规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规范着每一个公民的一言一行。各级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树立道德天平,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要更加注重每一个司法环节的辨法、析理、融情,确保裁判为当事人和普通大众普遍理解和接受,引导全体公民切实增强法律意识、规则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主动履行义务,理性表达诉求,使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井然有序。要大力促进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保护诚实守信,制裁违约欺诈,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推动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从普法教育、司法宣传、办案实践、理论研讨等多个层面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公众知荣辱、明善恶、重品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每个个体和组织,都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人民法官是天平的守护神,是党和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于严处要求,向实处着力,在“深学、细照、笃行”上下功夫,争当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要在“深学”上下功夫,做勤学多思的表率。知行合一,“知”为先。要学经典,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作看家本领,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夯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要学文件,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化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工作部署的认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国留学在整合当前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重大作用。要学传统,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学先进,大力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见贤思齐,以先进为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创造优异的业绩。

要在“细照”上下功夫,做素质过硬的表率。从“知”入手,逐一对照,人人体认、人人遵从,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内化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化为过硬的能力和素质。特别要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坚定信念,把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第一责任和头等大事,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要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法治信念,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民本思维,坚持群众观点、为民情怀,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阐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矛盾,坚决反对“四风”,认真解决“六难”、“三案”等问题,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在人民法院深深扎根。要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蕴含的科学方法,不断提高执法办案能力水平,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案情中看透纠纷的本质,善于从矛盾相互联系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善于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洞察重大的隐患,确保判决更加公正、调解更加有效、工作更加主动。要牢牢把握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清风正气,提高文化涵养,摆脱低级趣味,拒绝灯红酒绿,把八项规定变成“铁八条”,及时检视细枝末节,确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个人的点滴言行中树立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好口碑。

要在“笃行”上下功夫,做公正为民的表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最根本的就是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广大法官要时刻把“公正、为民”放在心上,聚精会神抓审判,全心全意办好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司法的力量和温暖,让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精髓渗透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要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既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理由合乎逻辑,处理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客观事实,并有利于缓解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遵守法律各项程序性规定,彰显程序的独立价值和对实体的保障作用。要坚持权利与义务并重,既要求当事人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履行法律义务,确保执法活动的顺利进行,又充分保护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要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积极热情回应好每一个群众诉求,公正高效处理好每一起纠纷案件,努力使受损害的法律秩序及时得到恢复,使当事人的权利及时得到救济,使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正义的价值得到更有力的彰显。要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和诉讼便民利民相结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尽可能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司法便民措施中得到实惠,感受社会主义司法的关怀和温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全面涵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笔者试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重要好处和鲜明特征三个方面,谈谈自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1、第一个倡导,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礼貌、和谐”,就是要树立“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理念,弘扬“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精神,把“富强、民主、礼貌、和谐”价值观与国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处事态度融为一体,正确引导国人认识和评价所生存的社会。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们国家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界瞩目的这一宏伟目标,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一齐,升腾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倡导,“富强、民主、礼貌、和谐”,必然是这个国家的共同追求。

“富强、民主、礼貌、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共同理想,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指明和引领现实社会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如果一个国家追求“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价值观念,必将影响并引导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的坚实基础。

2、第二个倡导,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

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礼貌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理想信念,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力量。在全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并构成主流价值体系,就会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观念、思路、方法和视角,改变人们评价事物的基本标准,人治、特权、等级等腐朽落后的观念,就会从根本上铲除。在这种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整个社会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法律体系,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第三个倡导,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

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能够帮忙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构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人文风尚。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务必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构成共识,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从目前状况看,中国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方面,都不一样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增加了社会活动的交易成本。应对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务必以开放开明的心态和气度,以博大的胸襟和风范,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加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