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优质17篇)

时间:2023-11-27 20:33:56 作者:笔舞

调查报告的撰写应当注意保护调查对象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小编精心整理了各个领域的调查报告样本,方便大家查阅和参考。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一样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资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能够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能够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当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经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经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仅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提高。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目的。

1、经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异常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必须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异常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并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到达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职责。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教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教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本事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经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日,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构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我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仅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可是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教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主角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所以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善。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必须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头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必须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立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理解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供给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所以,进取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提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必须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到达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当经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能够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理解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提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xx县把改造农村危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抓到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非常切合县情实际。但随农村危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危改的难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影响农村危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勇于探索,迈出了农村危改的坚实一步。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二、调查研究,正视农村危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二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形成农民在农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和认识上的不同。例如,贫困户因受统建或帮建等政策惠顾,对节能材料是由被动接受到实践认可这样一个过程。而东部祥顺、创业等区域却因收入高、建房标准要求高,反而习惯于传统的红砖建房,对新型节能材料很少认同和接受,甚至对免烧砖也很少尝试。

三是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农民还存在等帮建、靠政府、要支持的等靠要思想。

四是农村危改政策还存在些不足,需要调整和完善,特别是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上,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五是新型节能稻草板房的质量、技术指标、建筑工艺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农民意愿和需要。

三、深入实践,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改的想法。

xx县是省级贫困县,也是省、市偏远落后县份的缩影,由于财力弱,在推动农房改造上势单力薄;泥草房改造量大、面广,是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目前,全县还有7100户农村泥草房有待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进一步坚定农村危改的信心和决心,力争三至五年切实抓出头、抓出成效。xx县在危改上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省市的关注和认可,并把这一县级实践行为上升为省、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出台了意见、制定了规划,启动了改造攻坚战。国家建设部也先后两次派人员和专家来通调研,xx县已被列为国家扩大危改示试点县。我们的实践和在新型节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示范,已赢得了绝佳的争取项目、资金的政策机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更应坚定信心和决心,一方面从扩大危改、新型节能材料推广等不同角度多争取项目,在扶贫开发、民政和残疾救助、建设的安居工程等多渠道争取资金,争取扶持;另一方面科学操作,加大力度,合力推进,力争用三至五年切实把农村危改工作抓出头、抓出成效。

二是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扶持和财政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研究在农行、发行、信用等金融部门建立农房改造建设专项扶持贷款资金,搭建农民建房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改政策,对非贫困户的中低收入农民的危房改造,可研究实行按建红砖房、苯板和免烧砖类节能房、新型节能稻草板房等不同类型区别予以差额或全额贷款贴息,以此扩大扶助面,调动积极性,推进危改速度;在面上整体推进中适当提高对使用免烧砖、稻草板建房的奖励标准,以此推动新型节能材料应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向节能房发展。加大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度,坚持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发展思路,实行集约建设和规模发展,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村转移,腾挪原村庄占地用于复垦,通过二次开发推动扩大耕地面。

四是进一步完善节能稻草板房的设计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使其更人性化更适用。针对贫、富不同群体或老龄化独居、三口之家、三代同堂居住等不同群体的实际,研究20-42平方米的连体统建房,及60-80平方米的分散统建或自建房,在外在户型和室内格局设计上更为人性化、更为宜居、更为适用;在防潮、防寒上提高技术标准和建设质量。同时加强稻草板节能材料的技术质量、标准的认证,让老百姓认可、放心使用。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和进展。

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况。据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20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年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二、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

2001年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2001年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几点做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2001年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2001年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20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房中最危险的d类危房。

二是统筹规划,设立机构,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据省危改办的要求和安排,2001年6月,我市自下而上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报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表》,逐级建立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作为实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实施危改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各县(市)区危改工作,并对中小学危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意见》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健全,保证了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省危改办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现存d类危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产生,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效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在实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等部门一方面已经建立并落实了以协调、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例会制度,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责任明确;另一方面实行责任管理,明确市、县(市)、区是危改的第一责任主体,市长、县长、区长是危改第一责任人,以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危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县(市)区两级分级分担负责的`原则,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专款,制定好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计划(配套资金要先到位)。建设规模超过现存d类危房面积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自筹,重点改造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市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允许农民用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农村义务教育捐款,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按工程进度实行危改项目直接拨款,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挤占、挪用、截留危改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市将在下批指标中收回专项资金,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建章立制,实行目标管理。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县区能够抓好“工程”的立项、审核、建设、监理、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首先是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与核实,依照《危房房屋鉴定标准》进行坚定;其次是对存在危房的学校,由学校据实填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书》,并上报县区教育局,由县区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上报;再次是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对违反规定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对工程实行质量管理与监督。首先是各县区能够通过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等级、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单位;其次是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再次是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监督),项目竣工后,由城建、设计、勘察、监理及项目学校等部门共同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平稳安全,进展顺利,但因种种原因,“工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一是县以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按省要求,市、县政府必须按省里规定数额落实配套资金,但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市级配套资金全额到位,县以下配套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而是将配套责任落实到乡、村,引发了教育负债。

二是撤并学校问题严重。由于关系布局调整和新校选址等问题,有些村与村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法筹措改建资金,处于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

三是现有中小学危房难以同时改造,师生安全受到威胁。我市现有d级危房3.1万平方米,涉及中小学生1万人左右,对此市危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通知,禁止学生在d类危房上课,但调查发现,有的乡(镇)因危房面积较大,涉及学生多,无法妥善安排上课,部分学校仍在使用d类危房,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五、今后工作的初步设想。

一是各部门加大合作力度,确保项目专款专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同时,保证中小学校舍正常维修,保证当年出现危房当年消灭,现存危房逐步改造完成。

二是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争取支持,解决从d类危房中撤出的师生上课问题,确保危房改造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教学安全。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政府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农业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然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近年来,由于教育经费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费的节节攀升而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教育支出在农民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影响了农民在其他方面的投资,甚至成为一些家庭陷入贫困的原因。此外,由于资金短缺,教师流失等原因,原本基础薄弱的农村教育也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一、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义务教育:

1、经费不足目前农村教育投资中,中央财政和各级政府的支出只占很少部分,绝大多数还要由农村和农民来承担。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说,全球190多个国家已经有170多个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其中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1/3地老挝,柬埔寨等国。就国内来讲,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基层资金充足,一点点教育投入当然不算是问题。但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却往往捉襟见肘。对于一些地方来说,困难确实存在;但对于其他为数不少地方政府来说,投资教育完全是不为也,而非不能也。这一点,看看他们气派的办公楼和豪华轿车就知道了。

2、教师资源流失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连曾经被歌颂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的教师们也不例外。随着一所所民办中小学的开办,不少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基层教师离开了农村,从而就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奇缺。教师也是凡人,我们不应该苛求他们放弃更好的工资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一味地无私奉献,只是农村教师的待遇有待于提高。此外,由于基层教师资源长期补充不到新鲜血液,导致现有的农村教师整体年龄偏高,难以与现在的教育形势相适应。又快开学了,在调查中有位老乡说出了这样的话:“到底让我们农民的孩子到那里去念书?国家投资盖得好好的校舍,可是学校垮了。好的老师进了城啦,现在只靠几个初中毕业的小姑娘代课,没老师我们农村学校怎么办?请政府的青天大老爷们想想办法,任用一批安心在农村教书的毕业生当老师。我们这些黑脊背们的子女才能不当睁眼瞎了。”

3、教学质量悬殊由于教育投入不公平,在同一地区,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城镇普通学校与城镇重点学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可谓判若霄壤。一边是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至于音乐和美术更是发了书叠飞机。很多学生中学毕业都分不清足球和排球。而另一边是音体美,计算机,奥数辅导绘画班样样齐全。这样还导致了不少农村家长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以某同学所在的村子为例,他读小学时同年级会有30个人左右,而现在,全校人数都不过35个!这样不仅过早地加重了这些家庭的负担,由于孩子们过小地就没有了家长的`看管和约束,这对他们的成长也很不利。

高中和中专教育。

1、入学率低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在读完初中以后就基本可以看出,因此许多农村家长就放弃了让子女进一步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毕竟一个高中生三年供养下来至少也要一万元。此外,由于现在的高中还是在实行严酷的应试教育,能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这一投资的期望回报并不大。而如果考不上,这些学生又将面临着“种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的尴尬境地。这也导致了高中入学率的降低。

为现阶段农村更需要懂得农业技术,能够深入田间地头的科技人才以及熟悉法律和政策的基层民主宣传人员。然而培养这些人才的学校在现实中却少之又少。

高等教育。

1、学费昂贵据统计,xx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飚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而19xx年20xx年xx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而一个大学生本科四年,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普通农民家庭13.6年的纯收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说过,现在的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他甚至说,“我自己就知道,我和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教育价格逐年增长的另一面是政府教育投入的停步不前。早在上个世纪国家就制定目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在上世纪末达到gdp的4%。然而这个目标直到现在也未能实现,几年来一直徘徊在2.5%左右。现在再次提出要在20xx年以前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个背景需要提一下,现在世界上这一指标的平均水平是5%。

2、心理上的压力对农村贫困学生们来说,能够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考取大学已经是很不易了。然而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还不得不面对和承受心理上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曾经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成绩优势开始不复存在;面对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自己却没有什么文体特长;先进的设备,如城市里的电梯,网络等不会使用;普通话说不好,带有口音等等。这样的压力常常导致贫困学生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在艰辛的求学生活中深刻体会到只是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能够摆脱贫困的道理,进而满怀信心,乐观地去面对今后的人生;另一部分则由于精神上的贫困而放弃努力,逃避学业,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极端。

二、应该采取的措施。

1、实行“教育券”制度,通过引进市场来降低教育价格。“教育券”制度是旅美学者薛涌提出的,其基本原则是:

“国家把大学的经费要直接交给学生而不是大学。首先,国家要算一算能拿出多少钱来办大学,再算算有多少经济条件困难的合格大学生需要支持。然而大学的拨款,在考虑到家庭收入格差的情况下,按等级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手中。比如最高额是一人一年一万块钱。这笔钱,以教育券的形式支付,保证不被挪为他用。“这样,一个学生考过了一定的分数线,就可以按家庭收入情况拿到相应的教育券,同时申请几个大学。大学因为没有从国家那里来的直接经费,只能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到本校读书。当学生决定到一个大学就读时,把教育券交给大学支付学费,多退少补。大学凭着教育券到国家那里按面值兑换出现金,获得了教育经费。“教育券的方案则改变了以往的游戏规则:你是不是一流,不是自己吹的,不是政府指定的,而是竞争出来的。当学生手里有教育券,拿着你的经费时,你就要想方设法把这个学生吸引过来,否则就揭不开锅。怎么吸引学生?一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服务(比如帮学生找工作等等)。你的毕业生就业率低,起薪低,就没有人来,你就有存亡的危机。二是降低教育成本。学生手里的教育券值一万,你可以把学费压到六千,这样学生还剩四千块的生活费。如果你成本太高,一万学费不够,学生还要再自己贴二千,那你可要三思而后行了。在这种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的竞争中,还有哪个学校敢不惜工本地盖大楼,修校门?”。这种制度可以解决高校大兴土木,提高学费,盲目扩招,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2、建立农村贫困生“教育互助合作基金”,成立互助金管理委员会,用这样的经费解决农村学生教育学费困难。

互助金具体方案如下:教育互助金来源:(一)由中央政府注入一部分资金;(二)教育部拨付一定款额;(三)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捐赠;(四)大学所在省级、市级政府亦拨付一部分;(五)学生所在大学拨付一部分;(六)参加互助金的贫困学生交一部分(每年几百到几千元)(七)银行系统注入一部分资金(八)互助金增值和积累。

使用细则: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如果交学费有困难的话可以在入大学时向所在大学的基金管理分会申请,由基金会先将学费代学生交了。待学生毕业后有还款农力时将大学时借基金会的前如数还清。另外还可以在借基金的时候基金会可以和借款人签个合同或者承诺书:承诺再毕业以后将会捐款给基金会(数额不论大小)。这样基金会会越来越大,靠基金的利息甚至就可以维持基金会的正常运行。通过这样的基金,银行亦可以减轻贷款压力,甚至没有学生向银行贷款,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也可以是更多的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同时对解决我国教育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三、结语。

经过十几天的调查和走访,我深有感触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村有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阶段物价的上涨和通货膨胀人们还是不富裕。我总结了一下这些情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前总体来看,农民的收入虽有增加但速度缓慢,而且来源单一,缺乏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一批扎根于农村,热爱农村,懂技术,懂法律,懂政策的农村人才就显得相当急迫了。然而纵观当今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勉强支持,高中和中专教育偏离现实,高等教育完全是在为大城市培养人才。在这样的体制下,农村是无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的。

和谐社会是所有公民的社会,广大的农民不应该是被党和政府遗忘的对象。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正表现了政府力图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然而现实是严峻的,政策更需要切实实施。只有立足实际,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教育,才能早日实现富国强民的宏伟目标。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为促使我市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11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组织市水利局等单位分别深入到汝阳、宜阳、偃师等县(市),对我市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12个安全饮水工程,走访了部分农户,并听取了市、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从调研情况看,近十几年来,我市的农村饮水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全市大面积的人畜吃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水源变化、水体污染、水质不达标以及工程老化、病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截止底,全市476万农村居民中,有200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水质不达标的164.3万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以及供水保证率低的35.7万人。在未达标的164.3万人中,饮用氟砷含量超标的86.7万人,饮用苦咸水的52.7万人,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有24.9万人。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骼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易造成砷中毒,可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这些疾病给群众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导致群众医疗费用支出高,生活质量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开展情况。

近两年多来,我市先后实施完成了四批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总投资7332万元,建设271处工程,使283个村17.59万群众用上了干净的安全水。在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中各级政府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都把安全饮水工作作为农村群众要办的实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卫生、环保、建设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安全饮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各行其责,通力合作。各水利部门作为建设及管理单位,精心组织、科学规划、严格建设程序,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2、严格资金管理。为保证饮水工程顺利建设,各级政府想方设法,多方联系,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努力使各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管好用好国家和省专项补助资金,按要求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动员受益群众积极自筹,投工投劳,有效地保证了工程顺利施工。

3、规范项目管理。市、县政府都规范了项目申报、建设、管理程序,市政府为规范管理相继出台了《关于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编审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各县(市)政府按照要求也都全面实行了“规划建卡、社会公示、集中采购、资金报账、巡回监理、明确管理责任和建立水价机制”等六项制度,建设了一批质量高、形象好的优质工程。

4、严格工程质量。各级政府在对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一是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二是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三是严把工程质量监督关。通过建立多层次、多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我市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群众能够长久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方便水。

5、做好技术服务。各级水利部门都积极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工地,搞好技术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各级水利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切实把饮水工程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

6、加大宣传力度。为有效地开展安全饮水工作,市政府及时下发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民读本》,编印了《洛阳市农村饮水安全知识手册》,在报纸、电台、水利网站等宣传媒体上,对安全饮水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

几年来,我市的安全饮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有效地解决和改善了部分群众的安全用水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想认识还不到位。表现在个别地方还停留在饮水解困阶段,项目规划上没有全局观念,不敢或者不愿上大的工程;工程管理上采取粗线条管理,不积极介入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对运行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已建工程大部分还是采用村委会管理或指定专人管理的方式。

2、建设项目入不敷出。由于实施的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批复资金有限,辐射面小,安全饮水工程实际供水人口大于项目安排的饮水不安全人口,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个别地方对不达标饮用水危害认识不到位,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配套资金不能很好落实,项目资金拨付缓慢,使工程建设不能有效实施。

3、水资源规划和管理薄弱。截止目前,我市尚无农村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少数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上游水源的.保护问题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且有个别已建成的饮水工程,旁边就是开采的矿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饮水质量。

4、项目服务资金缺口。按照国家和省文件要求“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前期工作、项目管理、水质检测和监测以及水源保护等工作”,但实际上各级财政基本上没有安排,同时从项目资金中提取项目管理费用太低或者没有提取费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管理等工作。

四、建议。

一、提高认识,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提供保障。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提高认识,增强全局观念,及时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规划,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要在对全市农村饮水基本情况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饮水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农村安全饮水总体规划。努力争取国家安全饮水项目资金,积极落实安全饮水的各项配套资金,为项目建设管理、提高工程标准、加快饮水工程建设步伐提供保障。

三、加大力度,拓展安全饮水辐射面。要在满足设计供水能力的前提下,对已建部分工程进行管网供水能力评估,对有条件延伸的,要积极引导鼓励用水群众自筹、投工、投劳,帮助部分具备条件的农民尽快用上安全水。

四、统一协调,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要对已建成或正在建的安全饮水工程的水资源加以保护,按照有关规定,对可能造成污染源的要进行跟踪检测,做好各级沟道的清淤,确保排水畅通,有效保护好水资源。

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新中国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正由东向西、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全面覆盖。

我国国情决定了城市聚集了大多数的优势资源,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城市中软硬件设施一流的中学,特别是超级中学所占的比例远高于中小城市及区县。但中国社会经济的现状决定了教育必须均衡发展,除了城市的一定数量的完全中学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农村完全中学,这些学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庞大,代表着农村学生的主流,这些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重任。我校就属于这样一所农村重点高中。由于多方面原因,社会对其关注度不高,造成了情况不明了,为后续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均来自于集市级重点中学和农村学校于一体的重庆市农村重点高中,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及周边小城镇,这样的高中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研究这些高中学生的现状对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这批学生,我们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来收集了调查资料:

一、学生家庭状况。

1.家庭孩子的数量(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在采集的高二年级959人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人数为675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70.3%;非独生子女人数为284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29.6%。2.学生与父母是否同住(留守子女、非留守子女)。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留守子女人数为547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57%;非留守子女人数为402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3%。3.学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亲、单亲、孤儿)。

按重庆市贫困家庭标准(贫困学生、非贫困学生)。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贫困学生人数为317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3.1%;非贫困学生人数为642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66.9%。5.学生的户籍情况(根据学生户籍地调查)。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农村户口学生人数为612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63.8%;城镇户口学生人数为347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6.2%。

二、学生学习状况。

由于教育体制结构的问题,普通教育实行分段结业制度,我校学生虽是市级重点中学,但在县内来看,学生来源质量普遍偏低。县内最好的学生基本上去市内市教委直属的中学上高中,(有些家长甚至送孩子到市里的学校念初中,高中也就留在市里念书了),然后是县中学招收一部分高分学生,剩下的分数稍高一些的学生就到我们学校就读,分数还低一些的学生就只有到另外的高中就读了。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在县内算是中等水平,在我们这样的农村高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我们对学生在学习方面进行了如下的调查:

(1)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偏科的现象,各科均衡的学生人数很少,即便这部分学生,整体水平也不高,出类拔萃的就更少。学生在主要学科语数外三科方面偏科现象十分突出。在959人的调查样本中,60%的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理解文章内容困难,不会收集和整理信息,不善于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65%以上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等积累太少,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显得十分吃力,学习起来力不从心。

(2)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差。有些留守学生在学习上自觉性差,自由懒散,课堂上表现为爱动、易分心、爱玩手机,学习上处于被动的接受,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高中学习阶段,课堂容量大,知识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在课后整理提升。但学生在这方面显得非常欠缺,根据调查,大约只有5%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只有10%的学生有课后及时整理提升的习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出生后,家长特别是父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管养孩子的担子由孩子的祖父母辈承担,由于祖父辈精力、见识、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十分欠缺的东西。隔代管养,更容易娇惯孩子,有些不良习惯在初露苗头时没有及时纠正,为后期的坏习惯埋下了伏笔,等意识到时已经为时晚矣,也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没有正确诱导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是“被动学习”的,把学习理解为“上课听讲”、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学习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外,更多的是在课后的学习,学习课本外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据调查,农村高中学生中,能自觉学习,充实自己内涵的非常少,约占5%左右,这个低比例严重制约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学生课外喜欢阅读流行小说(言情、穿越、玄幻等),但缺少“思考”,读完后基本没有什么“收获”,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3)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现在经济状况较好,物质充盈,诱惑颇多,对“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农村高中学生很多都没有“自控力”,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更多的是折返、逃避,以谈恋爱,玩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等方式来回避矛盾。

三、学生心理状况。

新形势下,各地经济发展不一,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学生的经济条件也差距较大,留守儿童或单亲儿童逐年增加,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高中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有些学生思想狭隘、易冲动、易自卑、易偏激、易封闭、仇视社会,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1.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高中生应该是逐步走向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群体,他们应该多思考自己的未来该怎样走,理出自己的优势劣势,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精彩纷呈。但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倾向于自私。对社会和他人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对自己的利益考虑较多,对别人或社会的要求较高,常表现为“愤世嫉俗”,仇视老师、同学或社会。

2、学生经济条件参差不齐。由于缺少家庭教育氛围,导致条件好的学生任意挥霍钱物,条件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当双方矛盾加深,极易发生恶性事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世界、对社会的了解和思考,但缺少深入的思考与辨识,未形成较稳定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常常被事物的表象迷惑,从而影响到对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看法与判断。

3、很多孩子不擅长口头表达,存在交际障碍。由于长期托付给长辈抚养,不少留守学生性格变型,自我封闭性强,不愿意也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交友圈子小,不合群。渴望与他人交流,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高中生为了表现出自己成熟的魅力,常常做出“出格”的举动,令别人另眼相看,可往往适得其反,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或厌恶。这个年龄阶段容易感情用事,处理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总是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不顾后果,也会盲从跟风、对明星盲目崇拜。

4.家长盲目溺爱。双亲都外出的家庭,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低;祖辈教育孩子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安全、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娇惯孩子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往往导致有些孩子自尊心很强,自尊心过头了就会产生自卑或者完全流于消极,碰壁后往往产生极强的挫败感。学生心智不成熟,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言行,当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时,与家长、老师同学的观点相左时,就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譬如离家出走或做出其他更意想不到的事情。

5.上面说了一些问题学生,但也有很多刻苦学习的乖学生,他们在人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努力着,在学习方面,由于基础太差,所以付出得更多一些,通过他们的努力,成绩或多或少都有些提升,他们是农村高中学生中的主流,对他们的教育,广大教职员工是感到十分欣慰的。

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据七里河区政府披露,20,兰州市建设局下达七里河区50户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任务。根据年初摸底核实情况,七里河区将50户危改任务进行了分解,其中:阿干镇7户、西果园镇19户、黄峪乡12户、魏岭乡11户、彭家坪镇1户。改造户全部为散建农户,改造方式以农户自建为主,确因无能力建设的由镇、村组织新建。截至目前,全区50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部竣工,并已完成区级相关部门的联合验收。

在危改工作中,强化组织领导。针对今年危房改造工作,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组干部包干负责,明确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机制,有力推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严格申报程序。严格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农民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要求申报,指导各乡镇对申请改造危房的困难群众住房进行现场察看、核实,并在网上录入系统进行信息录入,对申请改造的`农户进行登记造册,逐村逐户完善一户一档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资料全,确保危改对象符合规定标准。

狠抓任务落实。主动争取资金,确保中央、省、市、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及时到位。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房屋的设计,严格按照“上下圈梁、构造柱、拉结筋”的建房标准,进行设计。并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和《甘肃省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监管,深入改造点查看建房施工现场,了解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积极提供指导,加强对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技术指导,要求农村危改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农户要按图施工、科学建房,确保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严格规范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要求,实行“一户一档”制度,确保农户信息、房屋信息、各类影像资料全部归档,并及时、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地将农户危房改造纸质档案表录入信息系统。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

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我系镇村组村民,全家(几)人,现有泥砖房间,约平方米,其中一间厨房,一间房间。自建房至今,已有年,加上年久失修及连续几年遭遇风雨灾害。自(年份)年起,房屋出现了许多裂缝,房顶上的瓦片经常出现漏水现象。目前房屋已经摇摇欲坠,险象环生,危及全家生命安全。我全家人属低保户,由于经济困难,暂时无法重新建房;现欣闻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恳请村委及镇政府及时核查危房险情,帮助向上级申请给予危房改造救助资金为盼。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

尊敬的镇政府领导:

您好!

我是xx省xx县xx乡xx村村民xxx,现诚恳地向上级领导提出危房改造的申请。

我家住房为老式的土木结构瓦房,是上一辈父母亲遗留下的遗产,至今已有80余年。由于建造时期资金短缺,房屋质量欠佳。如今,由于我和哥哥都成家并有了孩子,以前的房子五间根本不能满足我们一家8口的生活居住所需。加上我与妻子都是文肓,一直在家里务农,耕地劳动所得的一小点积蓄无法满足修建增加住房面积的需要,因此房子长时间没有剩余资金进行维护和维修,房屋损坏日益严重。今年夏天土筑的墙壁被雨水充毁,经过我简单地维修现在土墙勉强可以支撑房屋上的瓦片,木房子好几年前就已经严重倾斜经过我简单加固,现在暂时可以居住。剩余的墙体自身经历许多个春秋,现已百孔千疮,岌岌可危,不再适合居住人。

我知道,上级政府部门及有关领导时刻关心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人生安全,但我家的危房状况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村里有些住房情况较好的村民由于某种原因都已得到相应的建房补贴,而我家这种住房条件比较恶劣却暂时得不到批准。为保障政府有关农村危房改造的惠民政策的公正实施,真正做到惠民,恳请有关部门核查灾情,以便及时给予危房的经济救助为盼。无论怎样,我们深信上级主管部门会正视我家的危房改造问题,恳请领导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_危房改造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xx,是xx县xx乡xx村xx社农民,家里共有xx口人,现居住的房屋为土木结构,于1991年修建,面积约为90㎡。由于前些年供子女上学,耕地劳动所得的一小点积蓄都用于子女的学校学习生活,再加上我母亲于20xx年患有“宫颈癌”,在平凉市人民住院3个月,经过放疗、化疗,花去药费三万多元,当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全面实施,花销的药费无处报销。

因此房子长时间没有剩余资金进行维护和维修,房屋损坏日益严重,去年土筑的墙壁被雨水冲毁,经过我简单地维修现在土墙勉强可以支撑房屋上的瓦片,灶房好几年前就已经严重倾斜经过我简单加固,现在暂时可以居住,剩余的墙体自身经历许多个春秋,现已百孔千疮,岌岌可危,属于危房,不再适合居住人。

我知道,上级政府部门及有关领导时刻关心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人身安全,我家的危房状况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由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暂时无法重新建房,现向人民政府申请,恳请有关部门实地核查,将我户纳入危房改造项目,以得到政府的支持,希望能享受上政府有关农村危房改造的惠民政策,敬请上级政府核查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xuexila。

20xx年x月x日。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

我是田林县百乐乡三帮村村民xxx,现全家5口人,三个孩子年幼,每年支出远大于收入,生活实在困难,人均住宅面积不足5平米。自建房至今,已有15多年,加上年久失修及连续几年遭遇风雨自然灾害。自20xx年起,房屋出现了许多裂缝,房顶上的瓦片经常出现漏水现象。目前房屋已经摇摇欲坠,墙体开裂、倾斜、房顶透亮,瓦片脱落,险象环生,已经成了危房,不能住人了,危及全家生命安全。所以我是多么想把我家的住房改造一下,能够让我的家人住进比较安心的房子,不必要每一天担心房子倒塌的问题。

目前由于经济困难,改造资金短缺,暂时无法重新建房。现欣闻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恳请村委及乡政府及时核查危房险情,帮忙向上级申请给予危房改造救助资金为盼。

我保证,我申请的补助只是为了改善我家的住房问题,绝对不进行其他与这无关的事情,恳请领导批准!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日

农村危房改造协议书

甲方:梁才街道 乙方:村(居)

丙方:户 丁方:施工方

根据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规定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为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乡镇(办)、村(居)、户、施工方四方协商,特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甲方接到乙方的申报材料后要进行严格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区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在丙方施工过程中,协同乙方不定期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对丙方建房施工给予技术指导。3、在丙方工程竣工时房屋竣工后,由甲方对翻建新建、修缮加固住房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向区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乙方接到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初定危房改造对象,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2、在丙方施工过程中,主动配合甲方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对丙方建房施工给予技术指导。3、在丙方工程竣工时,及时通知并配合甲方对丙方的工程进行验收。

三、丙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由丙方自愿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户籍、五保低保、施工队伍资质、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等证明材料。2、在危旧房改造时,新建或改造必须建在原有宅基地处或新审批宅基地处,不得随意乱改乱建。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内。3、丙方使用建设队伍必须有相关的资质证书,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工程竣工后必须接受甲、乙双方及上级部门的工程质量验收。

四、丁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丁方必须有建筑资质,严格按照建设的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2丁方应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安全,独立承担安全事故责任等。3施工完成后,应负责相应的质量保修期,如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避免危房改造后又出现危房。

五、施工期限20xx年x月xx日至20xx年x月xx日,改造后房屋结构面积xxx平方米。

五、补助资金xxx元,经审核、验收后,方可拨付。

六、该协议自甲、乙、丙三方签订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报县级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

甲方: 代表人: 乙方: 代表人:

丙方: 代表人: 丁方: 代表人

20xx年x月xx日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

尊敬的金城江区保平乡元洞村委会领导:

你们好!

我是金城江区保平乡元洞村豆洞屯农民龙桂彩,家庭人口四人,居住在两间泥瓦房里,这两间房始建于19xx年,后于19xx年进行了一次维修,但由于当时资金短缺,无法进行大的修整,所以房屋维修的质量欠佳,加上年长月久,房屋损坏更加严重,现在房子瓦片脱落,遇上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泥墙受雨水冲刷,很多地方均出现了裂缝。房梁上的行条椽皮也因受到雨水的侵蚀而出现腐朽,随时都有断裂掉落的危险,岌岌可危,不敢住人。

我本人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儿子儿媳长年在外打工,供养我和读小学的孙女儿,他们的打工收入本就很低,除去生活等开销,根本就无力重新建房。现欣闻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对农村居民危房改造予以适当的经济补贴。故我恳请村委会领导及时核查危房险情幵上报有关部门,给予我危房改造救助资金为盼。

特此申请。

申请人:龙桂彩

20xx年2月3日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1. 分散供养五保户。是指未进敬老院安置、仍在农村分散居住的五保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原则上只安排无房或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

2. 低保户。是指生活比较贫困,享受了国家低保政策,有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书的农户。

3. 贫困残疾人家庭。是指家庭生活比较贫困,有残联部门颁发的残疾人证书的农户。

4. 其他贫困户。是指经济上比较拮据,收入在当地贫困线以下的困难农户。

1. 凡列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其居住的房屋,必须是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鉴定为c级或d级危房;不是c、d级危房的,不能列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

2. 确定无房户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必须是经济上最困难的农户,即属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或其他贫困户,且没有自己的住房、长期借住村集体房屋或私房。五保户、低保户、因灾倒房户且属于贫困农户的,必须经县级民政部门认定,贫困残疾人家庭、其他贫困户必须经县扶贫办认定。

(三)各地在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过程中,应优先将自筹资金能力特别弱的贫困农户确定为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并在政府帮助下改造建成最基本的安全住房。

主要按贫困等级分配,也看你的修建投入,划分等级为:一级:低保户和五保户为2万,困难户为1万,一般户为6千;二级: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一般户均为5500;三级: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一般户均为5千。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2016年农村旧房改造政策:

2、申报步骤:向所属村委会报告,村委会干部现场勘察登记造册后,由村委会向镇报告。               3、批准拆建后可以实施建造,建好后县农业局会派扶贫办同志检查验收。因指标是省下达的。所以,验收后指标下达了,你们家即可领到5000元的补贴。补贴不多,可能还要用一半来招待检查验收人员呢。

《办法》明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帮助农村困难的无房居住户、因灾倒房户或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他农村贫困户新建或修缮房屋。各地要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改造支持:中央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0亿元(含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各地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农户方法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补助对象的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风格审核审批。同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县级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2016年中央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0亿元(含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各地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补助对象的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同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县级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2016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分别增加2500元补助。各省(区、市)要依据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省级分类补助标准,落实对特困地区、特困农户在补助标准上的倾斜照顾。

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直接将资金补助到危房改造户,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及时下达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

农村危房改造方案

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质量是事关中央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全局工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有效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工作,势在必行,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排查的通知》(建村函〔20xx〕221号)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排查的通知》(村函〔20xx〕143号)及县脱贫攻坚危房改造指挥部《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排查的通知》(舒危指办〔20xx〕2号)文件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对已实施危房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住房全面开展质量“回头看”排查。

对已实施危房改造的“四类重点对象”逐户开展质量“回头看”排查,重点包括房屋是否存在通风漏雨、墙体裂缝、门窗破损及其他质量缺陷;居住环境是否干净整洁。认真梳理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限期落实整改。

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排查由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安排专门人员会同村两委有关人员入户排查,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特别是省住建厅委托的第三方聘请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巡回指导。

(一)排查阶段。

20xx年4月16日前,全面完成已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房屋质量“回头看”排查工作。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项,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

(二)上报阶段。

4月18日前,将镇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排查及问题整改情况汇总表和镇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问题台账表报送至镇危改办。

(三)整改落实阶段。

4月19日-5月20日全面落实整改工作,实行清单销号制,实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

(一)明确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特别是听取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解决“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xx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二)健全监测机制。强化村级工作落实责任,村书记亲自部署、带头落实,协调相关方面共同推进工作。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要立即着手帮其消除隐患。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按照“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的要求,纳入20xx年危房改造,并将具体情况汇总上报。

(三)强化推进力度。建立通报制度,各村要定期向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进展缓慢的村,及时提醒、督促并通报,鼓励先进、约谈后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四)深入问题整改。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分类逐条建立台账,深入剖析原因,研究分析举措,落实整改责任,确保5月中旬前所有困难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质量“回头看”排查和问题整改,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严格对照各项工作标准,切实将查摆的问题改到位、改彻底。坚持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防止问题反弹。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书_危房改造申请书

xx村民委员会:

我是xx县xx乡xx村村民xxx,现全家6口人,父亲年迈,三个孩子正在不同学校读书,每年支出远大于收入,生活实在困难。

自建房至今,已有60多年,加上年久失修及连续几年遭遇风雨自然灾害。自20xx年起,房屋出现了许多裂缝,房顶上的瓦片经常出现漏水现象。目前房屋已经摇摇欲坠,墙体开裂、倾斜、梁柱霉烂脱节、房顶透亮,瓦片脱落,险象环生,已经成了危房,不能住人了,危及全家生命安全。

所以我是多么想把我家的住房改造一下,可以让我的家人住进比较安心的房子,不必要每天担心房子倒塌的问题。目前由于经济困难,改造资金短缺,暂时无法重新建房。

现欣闻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恳请村委及乡政府及时核查危房险情,帮助向上级申请给予危房改造救助资金为盼。

我保证,我申请的补助只是为了改善我家的住房问题,绝对不进行其他与这无关的事情,恳请领导批准!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xuexila。

20xx年x月x日。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

危房改造一直是政府的惠民工程,2015年中央制定了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的任务。根据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规定,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2015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增加2500元补助。

危房改造指标

按照以满足农户量基本需求为目的,优先改造量困难、最需求群众的量危险房屋的原则,根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各阶段的改造对象为:2015年-2012年主要改造五保房一、二、三级危房;低保户一级危房;困难房一级危房;一般户一级危房;茅草房;“整县推进”试点工程涉及的二、三级危房;2015年-2016年主要改造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三级危房。

危房改造

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政府对各类对象和危房等级的户均补助标准为:

(一)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二)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三)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四)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五)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六)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七)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八)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上述补助标准为户均补助标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切实体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帮扶特困群众的前提下,在不改变危改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基础,根据危改户贫困程度、房屋危改程度实际情况,可对户均补助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保调整后的补助资金必须根据危房等级和农户贫困善状况划分补助档次,严禁“平均”或“普惠”等现象的发生。

2015年危房改造政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农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事项通知如下:

一、改造任务

2015年中央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其中: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贫困地区105万户,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15万户,东北、西北、华北等“三北”地区和西藏自治区14万农户结合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各省(区、市)危房改造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确定。

二、补助对象与补助标准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各地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补助对象的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同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县级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增加2500元补助。各省(区、市)要依据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省级分类补助标准,落实对特困地区、特困农户在补助标准上的倾斜照顾。

危房改造一直是政府的惠民工程,2015年中央制定了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的任务。根据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规定,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2015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增加2500元补助。

危房改造指标

按照以满足农户量基本需求为目的,优先改造量困难、最需求群众的量危险房屋的原则,根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各阶段的改造对象为:2015年-2012年主要改造五保房一、二、三级危房;低保户一级危房;困难房一级危房;一般户一级危房;茅草房;“整县推进”试点工程涉及的二、三级危房;2015年-2016年主要改造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三级危房。

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政府对各类对象和危房等级的户均补助标准为:

(一)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二)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三)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四)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五)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六)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七)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八)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上述补助标准为户均补助标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切实体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帮扶特困群众的前提下,在不改变危改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基础,根据危改户贫困程度、房屋危改程度实际情况,可对户均补助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保调整后的补助资金必须根据危房等级和农户贫困善状况划分补助档次,严禁“平均”或“普惠”等现象的发生。

2015年危房改造政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农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好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改造任务

2015年中央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其中: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贫困地区105万户,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15万户,东北、西北、华北等“三北”地区和西藏自治区14万农户结合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各省(区、市)危房改造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确定。

二、补助对象与补助标准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各地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补助对象的认定程序,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同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县级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其有关信息。 2015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增加2500元补助。各省(区、市)要依据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省级分类补助标准,落实对特困地区、特困农户在补助标准上的倾斜照顾。

三、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

民定居、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等资金与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有机衔接,通过政府补助、银行信贷、社会捐助、农民自筹等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地方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危房改造地方补助资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省级财政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自筹资金确有困难的特困户解决危房改造资金问题。

各地要按照《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1]88号)等有关规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直接将资金补助到危房改造户,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及时下达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

四、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政策措施、任务分配、资金安排和监管要求,并于今年8月上旬联合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下简称3部委)。各省(区、市)分配危房改造任务要综合考虑各县的实际需求、建设与管理能力、地方财力、工作绩效等因素,确保安排到贫困地区的任务不低于中央下达的贫困地区任务量。各县要细化落实措施,合理安排各乡(镇)、村的危房改造任务。

五、合理选择改造建设方式

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危房改造方式,努力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原则上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危房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地方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坚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在同等条件下传统村落和危房较集中的村庄优先安排,已有搬迁计划的村庄不予安排,不得借危房改造名义推进村庄整体迁并。积极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陆地边境一线农村危房改造以原址为主,确需异址新建的,应靠紧边境,不得后移。

六、严格执行建设标准

农村危房改造要执行最低建设要求,改造后住房须建筑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和基本功能齐全。原则上,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户均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家庭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农户(含3人)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8平方米。

建筑风格,注重保持田园风光与传统风貌。加强地方建筑材料利用研究,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探索符合标准的就地取材建房技术方案,推进农房建设技术进步。要结合建材下乡,组织协调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与运输,并免费为农民提供主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服务。各地要利用好中央预拨资金,支持贫困农户提前备工备料。

七、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各地要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积极探索抗震安全检查情况与补助资金拨付进度挂钩的具体措施。地方各级尤其是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危房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加强乡镇建设管-理-员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与管理,提高农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编印和发放农房抗震设防手册或挂图,向广大农民宣传和普及抗震设防常识。开设危房改造咨询窗口,面向农民提供危房改造技术和工程纠纷调解服务。各地要健全和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机构,提高服务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的能力。

农房设计要符合抗震要求,可以选用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荐使用的通用图、有资格的个人或有资质的单位的设计方案,或由承担任务的农村建筑工匠设计。农村危房改造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改造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乡镇建设管-理-员要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等关键施工阶段,及时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抗震安全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现场记录。

八、完善农户档案管理

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一户一档的农户档案管理制度,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农户的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协议等材料,其中档案表按照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公布的最新样表制作。在完善和规范农户纸质档案管理与保存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将农户档案表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地录入信息系统。各地要按照绩效考评和试行农户档案信息公开的要求,加快农户档案录入进度,提高录入数据质量,加强对已录入农户档案信息的审核与抽验。改造后农户住房产权归农户所有,并根据实际做好产权登记。

九、推进建筑节能示范

统的“改造中照片”必须反映主要建筑节能措施施工现场。加强农房建筑节能宣传推广,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建筑节能技术培训,不断向农民普及建筑节能常识。

十、健全信息报告制度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严格执行工程进度月报制度,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危房改造进度情况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省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汇总并上报有关农村危房改造计划落实、资金筹集、监督管理等情况。各地要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将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上报3部委。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于2015年1月底前将2015年度总结报告和2015年度危房改造任务及补助资金申请报3部委。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牵头编报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投资计划,并于7月中旬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一、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和其它有关规定,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要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强农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检查,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发改稽察机构将对各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

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年度检查与绩效考评制度,完善激励约束并重、奖惩结合的任务资金分配与管理机制,逐级开展年度检查与绩效考评。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对各省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实行年度检查与绩效考评,综合评价各地政策执行、资金落实与使用、组织管理、工程质量与进度、建筑节能示范等情况,公布检查与绩效考评结果及排名,并将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度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制定年度检查与绩效考评办法,全面监督检查当地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落实与政策执行情况。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与部门协作

各地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会同民政、民族事务、国土资源、扶贫、残联、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15年7月11日

补助对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优先解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

补助标准

危房改造分拆除重建和修缮加固两种方式。

1、拆除重建。拟改造农村危房整栋房屋属d级危房的应拆除重建,危险等级由各县区依照有关文件现场确认,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

2、修缮加固。拟改造农村危房局部危险即属c级危房的应修缮加固,由农户自行修缮加固。

申报程序

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由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实行公示制度,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

一、危房改造对象及补助标准

二、三级危房;低保户一级危房;困难房一级危房;一般户一级危房;茅草房;“整县推进”试点工程涉及的二、三级危房;2015年—2016年主要改造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三级危房。

第五条 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政府对各类对象和危房等级的户均补助标准为:

(一)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二)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三)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四)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五)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六)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七)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八)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危改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基础,根据危改户贫困程度、房屋危改程度实际情况,可对户均补助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保调整后的补助资金必须根据危房等级和农户贫困善状况划分补助档次,严禁“平均”或“普惠”等现象的发生。

二、补助对象申请条件

第七条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政府补助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居住,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二)属于2015年农村危房摸底时统计在册的危房户;

(三)属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任意一种类型。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能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一)已建有安全住房的;

(二)住房困难、拥挤,需要分户的;

(三)无居住房屋的。

三、年度改造对象的确定程序

第九条 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应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自行申请有困难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人员帮助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受理申请后应如实登记。

申请人应如实申报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房屋危险等级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年人均收入情况、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情况。同时,申请人应提供下列资料:

1、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补助申请表;

2、民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程度相关证明;

3、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调查核实。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申请人居住房屋危险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是否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

入户调查时,至少有1名村干部和1名以上本村群众参加。调查人员和户主应分别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在调查房屋危险程度时,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标准进行评定,同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房屋危险程度确定后,由乡(镇)家危改领导小组指派技术人员进行复核。

或农危改领导小组。

(四)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查。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组织相关人员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危改对象进行户户见面,实地审查。对评议中争议较大以及公示有异议的必须严格进行复查、核实。复查、核实完毕后,将符合补助条件的拟补助申请人名单、拟改造方式和拟补助标准张榜公示。

(五)二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核结果进行公开。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复核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评审结果和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经审核不符合改造条件的,相关资料退回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通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

(六)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审批。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汇总各乡(镇)情况,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重点复核及抽查,并对申请人、申请方式、补助资金作出审批决定。

(七)三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听取当事人陈述。

(八)批准改造。公示期满列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批准成

为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对象。不予批准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