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好人事迹材料(热门19篇)

时间:2023-12-04 22:21:08 作者:紫薇儿

事迹材料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让我们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接下来是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2009年10月15日晚21时05分,07设备班蒋嘉蔚同学因哮喘重度发作离世,年仅17岁。噩耗传来,全校师生无不为之震惊,无不万分悲痛!07设备班师生以多种途径和方式慰问蒋嘉蔚同学的家人。在其追悼仪式上,60多位同学自发前往,都要送同窗好友最后一程,感人肺腑的场面,让大家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仪式现场,师生们纷纷捐款。学校的妥善安排、师生们的情真意切深深地感动了丧子之痛的蒋嘉蔚父母,在半年的后蒋嘉蔚所在班级18岁成人仪式活动上,应邀出席活动的蒋嘉蔚父母还特地送来了两面锦旗,感谢学校和师生的真心关怀,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

社区身边好人事迹材料

蔺再清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已年近70了,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对社会真诚奉献不计名利。本该是安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却整日为社区的繁杂事物忙碌。正是拥有这个信念,蔺老师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共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把爱心带到了社区,带进了楼门。

(一)敢争先,重学习,投身建设楼门文化。

2008年玉桥街道工委在辖区内开展楼门文化建设。蔺老师觉得这是改善楼门环境促进邻里和谐的好机会。于是主动承担起了景馨家园1号楼1单元楼门长的工作。环境建设是楼门文化建设的基础。楼门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而且影响到居民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居民的文明素质。所以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楼内的居民进行卫生大扫除。并且根据楼门里的情况每月有组织的开展净化楼门环境的活动。组成清理小组,分别对楼门小广告、楼道堆放的杂物进行清理整治。楼里的环境好了居民的心情也愉快了,不仅方便了别人更是方便了自己。

蔺老师现在正在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使思想能够与时俱进,视野开阔,头脑更丰实。由于书画功底较高,所以楼门的制作任务也较重。根据楼门的.空间,需要一个两米见方的福字和一幅4尺长的牡丹画来装饰布置,字画太大,又没有那么大的写画板,为了绘制出的效果符合制作要求她就将纸铺在地上,自己光着脚坐在地上,一会站起身,一会蹲下,一会左边一会右边,有时还将身体趴在地上,不停的变化绘画角度。当时天气炎热,工作一会儿就满头大汗,就这样足足干了两天,终于完成了这幅福字和牡丹画。在这次的楼门制作中,蔺老师共制作了30多幅作品。还发动自己的外孙女和孙女参加到此项活动中,楼门中的千纸鹤、和谐楼门的人物画、剪接和拼接剪纸,就是她们共同制作的。蔺老师事事以身作则,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楼门文化建设中。

(二)勤总结,重创新,推动文化楼门出新成绩。

在刚开始搞楼门文化建设时,大家都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对开展楼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是知之甚少。经过亲身实践,现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开展楼门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对开展楼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由社区党总支牵头,蔺老师和其它党员志愿者成立了“楼门文化建设小组”。力争打造特色亮点的精品楼门。作为小组中的骨干,蔺老师积极为楼门的创新建言献策。并在楼门文化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景馨家园共悬挂作品108幅。她们紧紧扣住通州国际化新城的主题,精心建成了3个共悬挂36幅精美作品的楼门-“古运通州”楼门、“运河宜滨”楼门和“魅力新城”楼门。38号楼文化楼门建设已全面竣工。此楼5个楼门的每一层都悬挂上了精致的作品。全楼共悬挂作品近130件。她们创建的“祖国60年大庆”楼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1000个优秀文化楼门、庭院中获奖,蔺再清上台领奖并作发言。

(三)能吃苦,不怨言,当好分外工作的义务兵。

提起蔺老师楼门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楼里“热心人”,经常为居民服务,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有时二楼李奶奶要外出没人照看小孩,她就主动帮忙照看。九层薛奶奶对门老俩口,身体都不太好,老太太有病,她主动给做饭,买礼品看望老人。老人到医院拿药不方便,她让儿媳主动把药买回来,送给她老人家。正是她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她不辞辛苦,毫无保留地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一幅人物形象近百个的《漕运码头》粘贴画,融入低碳生活的理念,搜集一次性筷子,修成细杆,买来熟西瓜籽,把瓜子皮剥好,从家中拿来废旧凉席,剪成小块等,全部粘到了粘贴画上。蔺老师和她的制作团队一起整整用了两个月时间才完成了绘画与粘贴任务。前来参观的人站在《漕运码头》贴画前,无不拍手叫绝。形成了玉桥南里南社区文化楼门建设的又一个创新亮点。

除了每天辛勤设计、制作作品,蔺老师有时还要和居委会同志一起到楼门中装饰墙壁悬挂作品。悬挂楼门文化作品是体力活,但是蔺老师不叫苦,不喊累。努力做到按时完成任务。蔺老师不仅是楼门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而且是本社区创建国家级卫生“示范区”、社会治安巡逻、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宣传等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

通过楼门文化建设,蔺老师带动她们的楼门更加和谐,打破了以前“擦肩而过不说话”的尴尬现象,居民们从不了解不认同到主动关心、积极参与楼门建设,并把楼门塑造成为齐乐融融的大家庭。在参与楼门文化建设过程中增加相互间的接触,拉近彼此关系,培养邻里亲情。做到了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的和谐。家庭更加和睦,邻里关系更加亲密,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景象。看着楼门文化的蓬勃发展相信蔺老师奉献着,快乐着!

韩同文同志是燕京路社区杉尼家园业主委员会主任,两年来,韩同文同志无私为杉尼家园奉献。

一,杉尼家园业主委员会成立的背景。

杉尼家园两年以前,是一个垃圾成山,老鼠,苍蝇,蚊虫满院,二楼以上没水,晚上无光的闹心小区,顶楼漏水无人管,下水堵了没人修,供热站无人管理,小区的门锁坏了无人修,有的住户被盗了无人报案,小区的居民十分期盼有人能为他们整治环境,解决恼人的问题,有些居民多次将问题向利民街道办事处,燕京路社区及北京路派出所反应,燕京路社区孙振平主任了解了小区的具体情况,立即与多部门协调,并调动小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至此,于2011年7月16日,杉尼家园业主委员会在利民街道,燕京路社区,北京路派出所及呼兰区房产处的多方参与下应运而生。居民大会选韩同文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的主任。孙世强为副主任,牛铁兵、李和平、荆国庆三人为业主委员。

二、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衫尼业主委员会个个击破。

1、摆在业主委员会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问题;韩同文主任带领的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在同利民街道,燕京路社区及考虑小区居民的情况下于2011年7月,向每户业主收取200元作为启动资金。

2、水的问题;二楼以上没水吃,大家迫切要求启动二次加压泵,韩同文主任带领居民来到电业局查看情况,发现原物业公司骏升物业还欠衫尼家园电费四千余元,韩同文主任立即同燕京路社区主任孙振平商量此事,孙振平主任与相关部门协调,终于使小区居民用上了放心水。

3、卫生的问题;由于小区弃管多时,无人管理,小区垃圾成山,招来很多苍蝇,蚊虫,老鼠,环境之差可想而知,有的居民竟然直接从楼上窗户向外丢弃垃圾。韩同文主任带领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成员租来车辆将垃圾山一个个运走,韩主任又调动在家的居民亲自打扫小区庭院,并调教居民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对极个别的不遵守小区规定的业主给予罚款处理。

4、小区设施维护问题;衫尼小区是2007年建成进户,至今有六年了。很多设备陈旧,损坏严重,衫尼业主委员会在不挣分文的前提下,带领广大业主义务劳动,他们维修泵房,刷水箱,修路灯,将小区大门前铺成石板路,多次维修大门,并给单元门喷漆等。衫尼业主委员会让很多居民感受到了光明和温暖。

5、小区屋顶漏水,地下室漏水的问题;由于前期物业弃管,并未留下任何资金,因此,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没有大型房屋维修资金,且小区进户已满五年,开发商及建筑商都以超过五年而拒绝维修,韩同文主任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终于建筑商给屋顶重新做了防水。

6、物业管理介入难;韩同文带领的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积极为小区寻找合适的物业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奔波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大部分的物业公司不愿意接收杉尼小区,因其设备陈旧,小区又没有专项维修基金。

类似的问题很多很多,韩同文主任带领的第一届业主委员会为自己的家园为邻居付出了很多很多。

三、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的义务劳动精神的带领下,小区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1、李维英,75岁,以前是大医院的护士长,几年来,她无论春、夏、秋、冬都在默默的为小区义务打扫庭院,她还说:小区的事得大家来干,我坚决支持我们的业主委员会。

2、史俊洪老人,80岁,老人免费为小区写宣传品,同时还带着老伴参加小区的义务劳动。

3、刘天宇为小区捐献一扇铁艺大门。

4、牛先生自掏资金为小区修建亭子,喷泉。

5、钱有财为小区捐助节能灯,水泵,逆水阀等。

6、于先生为小区四处化缘,为小区节省很多资金。

社区志愿者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在我们社区,有一支由30多名老党员组成的“和谐合益志愿者巡逻队”,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年近八旬,最小的也有65岁,他们退休不褪色,甘愿放弃退休后的美好生活积极投身入社区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为社区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网……”在近日举办的合益路社区道德讲堂上,的先进事迹让不少居民感动得热泪盈眶。

通过观看一个短片、听一段事迹、唱一首歌曲、谈一番感悟、诵读一段经典,合益路社区“道德讲堂”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那一段老党员们的动人事迹,向居民传播了自己身边的典型事迹,让居民在直观的体会中,领悟到了道德的力量。

今年以来,合益路社区启动以“建和谐家园圆居民安康”为主题的义务巡逻实践活动,社区里的老党员们听说后都主动请缨,他们说:“在家里也是闲着,不如加入到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中,多为社区发挥一点余热。”于是,“和谐合益志愿者巡逻队”应运而生了,他们在日常巡逻中,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社区内楼道、暂住人口等全面开展巡逻,并协助社区做好民事调解,文明劝导等工作,帮助居民排忧解难,筑起了社区平安网。

55岁的社区居民杜大妈也参加了道德讲堂活动,听完社区巡逻队员的故事后,她颇有感慨地说:“这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平凡事、平凡人,如果大家都像他们一样献出一份爱,贡献自己的余热,从身边小事、点滴事做起,我们社区会成为名符其实的和谐家园,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个人。

是体现个体的事迹材料;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从20xx年开始,当每年春秋换季之时,驻平65571部队某连队的官兵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家住铁西区北沟街西二里委七组的老人每在这个时候都会把自己亲手缝制的拥军鞋垫拿到连队,亲手分发到部队的战士手中。

今年76岁的,从原市二轻局秘书科退休,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有三儿一女,各自成家,他和老伴张玉平独自生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组织部门把他的关系转到了北沟街社区,便在西二里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发挥着余热。20xx年的夏天,西二里社区与驻平65571部队某连官兵一起联欢,得知战士们离家都很远,平时训练很艰苦,鞋垫磨损得也非常快,外面买的鞋垫不结实,用不了几天就穿破了。联欢会结束时,老人为部队战士缝鞋垫的念头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张玉平的大力支持。他们每年都会根据共建连队的官兵需求,为大家制作拥军鞋垫,后来,又开始为连队的战士们制作帽子和手套,从20xx年至今,他已经做了超过700双鞋垫,不仅温暖了官兵们的双脚,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老人会缝鞋垫缘于他年轻时学过缝纫手艺。17岁那年,他在四平市工艺绣品厂当工人时,向厂里的师傅学会了缝纫和刺绣,后来,家里买了缝纫机和码边机,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就在家里解决了。说,“缝制鞋垫也要讲究技巧,布料必须铺平,针线还要匀称,否则硌脚。”闲不住的老人用退休金买来线团和大绒面料。为了保证鞋垫合脚,他特意要来了每个战士的鞋号。

说起制作拥军鞋垫等物品的时候,王老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说句心里话,缝制鞋垫的工序很复杂,要经过黏合、裁剪、缝制等步骤。老伴张玉平先将垫布一层一层地挂浆、粘贴,烘干后,他再照鞋样裁剪,最后一针一线缝制,一双鞋垫要缝上几百针。65571部队某连战士李青海对记者说,王大爷很辛苦,经常来帮助我们,他缝制的鞋垫吸水性好,牢固,冬天穿起来很舒服、很暖和。今年,又给我们炊事班做起了帽子、套袖。一次,王大爷在给部队送鞋垫的时候,一位山东籍小战士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站好岗,放好哨,做优秀的士兵。”共建连队的穿过鞋垫的战士高双印把老人的生活挂在了心上。今年夏天,高双印等三名小战士打着雨伞,抬着一箱新鲜蔬菜找到老人的家,战士们把亲手栽植的茄子、柿子和黄瓜等蔬菜送给王大爷。老人被这种军民鱼水之情深深地感染着。

西二里社区主任陈世艳对记者说,王大爷为社区做的事从来不和别人提起,但也有人讽刺过他,“哎呀,老王头,你没事就帮社区、帮部队做活,你得到什么好处了,”王大爷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挺坦然的就过去了。他就是凭心去做,去感染身边的人。几乎西二里社区的每个居民都认识老人,社区老年活动室方凳上的坐垫是他亲手缝制的;社区里40多平方米的老年秧歌场地是他一锹一锹平整的;居民邻里纠纷是他赶去进行调解和好的。与老人家住一个楼栋的西二里社区居民吕连霞说,是我们社区的优秀共产党员,经常为我们服务,缝制暖气片套,还给我们做鞋垫,因为王大爷也很大年纪了,他还帮我们做这些,我们很感动。这不,社区那套新棉裤、新棉袄是他刚刚送来准备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大家感到钦佩。

居住的北沟街西二里委曾是我市的棚户区改造1号地,去年夏天,和其他1000多户居民高高兴兴地回迁到被命名为“滨河家园”小区,今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暖气楼。“这楼房建的多好啊,现在屋里热乎乎的,阳光一进来,满屋子通亮,棚户区居民生活很幸福,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能够为战士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欣慰,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要为战士们继续缝制下去,”老人自豪地说。

由于辖区连续七年没有发生入室抢劫、入室盗窃等刑事案件,没有被打击处理人员,耿成全同志于xx年、xx年、xx年连续三次被自治区公安厅授予“预防犯罪能手”光荣称号。xx年、xx年、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xx年4月被呼市公安局嘉奖一次,在xx年度呼市公安局组织的业务考核中全市第一;因辖区连续六年无吸毒人员,xx年4月,耿成全同志被市政府评为“禁毒先进个人”,xx年、xx年被玉泉区分局评为工作先进个人,xx年,耿成全同志荣立个人二等功,xx年,耿成全同志入选全市公安的十佳基层基础标兵。

耿成全同志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一名党员的党性原则和政策水平,把辖区的治安稳定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作为他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他作为一名公安民警高度政治责任感、工作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19xx年,耿成全同志调任三里营东社区任社区民警,由于该社区为城郊结合部,治安状况复杂,基层基础工作有待于加强改善。接手以后,他一头扎下去,以其特有的谦逊工作方式,迅速融入群众之中,关键时候他甚至一段时间吃住在管区,以实际行动来告诉群众,民警耿成全是真心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看法和想法的,是来解决问题的。真心换来民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越来越信任他们的民警“小耿”了。随之治保会、联防队等组织也纷纷健全壮大起来,九年来该社区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人口管理效果突出,没有被打击处理人员,“无毒社区”成果不断巩固,辖区没有“××功”等组织人员,没有群众上访事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无小区”。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使三里营东社区成为社区警务建设的典范。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耿成全同志以开创人民满意的派出所为契机,在社区积极开展民情调查,根据工作职责,努力去解决群众困难。19xx年六月的一个深夜,耿成全同志接到辖区回收公司宿舍居民的求助电话,水管冻裂,要求帮助。他立即骑车赶到现场,由于井内积水已满,他只有一桶一桶往外提,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井中的总闸露出水面,时间不等人,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他毅然跳进冷水中,排除了险情。居民朱和平一家都下岗了,且疾病缠身,在最困难的时候,耿成全把米、面送到了他家。居民杨玉柱孩子的“农转非”户口一直得不到解决,他调查了解以后,主动给其办理了审批手续,并将办好的户口送到杨玉柱手中,周围居民纷纷叫好。时间长了,居民也把他当成了自家人,xx年10月,铸造厂的居民听说他妻子要生小孩,自发送来婴儿用的小棉被、小枕头等用品,警民关系之深,可见一斑。

xx年初,石东路派出所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试点单位,耿成全立即在治安环境较为复杂的民族储运公司宿舍区建立了社区警务办公室,想方设法配齐了硬件配套设施。该警务室的成功运作,不仅使治安辅助力量有了办公地点,更主要的是方便了小区内居民报警求助、办理户口、身份证和举报线索,提供了快捷的服务和法律支持,成为公安工作深入的一个纽带。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孙耘是湾里街道银湖社区的一名普通社区工作人员,她自2010年参加社区工作以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赞誉、居民的认可。

她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社区文体建设、医疗保险政策,并将自已所学有理论带到实践中加以理解和运用。她忠诚社区事业,将满腔的热情与关爱奉献给社区居民,她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的学习,积极向社区组织靠拢,努力使自已的思想始终与社区的工作一致。

她自2010年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以来就以满腔的热情和关爱奉献给了社区居民,她积极遵守社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社区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关心同事,在工作中与同事积极配合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社区,她主要负责文教卫、医保、社区普法工作,身为社区工作者的她深知: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不能干好工作的。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她下决心为自己“充电”。她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孜孜不倦地追求,通过努力学习她的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拓宽,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政策水平、工作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经过实际工作的磨砺,使得她在千条万绪、错综复杂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得心应手,她在实际工作中运筹帷幄、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身为社区的一份子,她积极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其中包括慰问孤寡老人、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联谊、清洁公共区域卫生、组织生活常识讲座等等。热心积极的态度也被她带到了工作中,周围的同事也都受到了积极的影响,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同事正在积极参加着各种志愿者活动,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在社区举办的活动和很多重大任务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就有很多志愿者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结束。

许多人这么问她:“你做这么多工作不觉得累吗?”她说:”每一次工作的尝试,都是一个学习的开始,虽然工作很忙,很累,但在工作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构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xxx,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xxx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此刻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xxx父亲家,xxx总是把奶奶照顾的异常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xxx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己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之后,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xxx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xxx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xxx每一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一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xxx身上并不适宜,到此刻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先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可是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景在xxx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xxx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xxx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xxx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xxx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xxx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高兴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开心心。

x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仅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xxx,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禅林寺村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社区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在大病初愈后,丈夫也由衷地感到生命的脆弱,便立志做一名全职志愿者,以此来回报社会。3月份在身体稍微恢复一点后,我和丈夫、女儿便一同加入了信阳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为推动志愿者工作,全家经常在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开展志愿服务,在丈夫的提议下,5月份,我们在平电社区成立了全市首家民间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全家也成为志愿者服务站的第一批志愿者。我们济贫助学、扶老爱幼、义务献血、服务环保,积极做善事、做好事,遇到了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义务为她们捐助生活必需品并长期提供经济资助,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我丈夫黄万明被平桥区区委、区政府评为“平桥区十大道德楷模”、“信阳市文明市民”荣誉称号,丈夫并把所得奖金5000元人民币捐给了信阳公益志愿者协会。

社区身边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室内面积5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多人以上的培训教室,利用“妇女之家”这个阵地,不定期组织妇女集中开展活动,开设讲堂,聘请产业专家、计生干部、司法调解员等,为妇女同志讲授先进的产业发展技术和发家致富技能;开设法律讲堂,为妇女同志们讲授《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家庭暴力;开展妇女生殖健康暨优生优育讲座,帮助他们阳光健康的生活,科学孕育下一代。

社区事迹材料

_x,男,194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工作,10月退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现任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香河园街道和谐促进员协会名誉会长和街道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常务委员。

退休来,_x先后被党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共北京市委评为“百位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北京“万名孝星”,先后荣获“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北京十大志愿者”、“北京社区志愿者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医者仁心,情注社区,志愿为百姓治病。

1970年初,_x响应周号召,参加卫生部医疗队,支援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援藏31年。20刚退休回到北京时,有人说,您在西藏辛苦了多半辈子,回来后,好好享福吧;很多医院听说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医疗专家时,都愿意高薪聘请。但是,当叶老看到社区里的老人年龄大了,看病就医需求多,社区又缺少医生,他谢绝了高薪返聘,决心把爱继续传递下去,留在社区,志愿作一个社区志愿者和社区保健医生,无偿为社区居民看病,让医疗专长就近发挥作用。叶老说干就干,主动到社区居委会说出自己的志愿,将党组织关系从原单位转到了社区,认领了志愿服务岗,没事就在社区、楼宇巡逻。有一次,叶老刚从外面回来,就有人上门来找:“汪老爷子不行了,昏迷了,你去看看吧!”这位汪老爷子八十多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前列腺癌。叶老顾不得休息,赶到汪老爷子家,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和对老爷子的日常了解,检查断定是低血糖昏迷,他马上取出一瓶含糖饮料给老爷子灌了下去,15分钟后,老爷子慢慢醒了过来。看到此景,老爷子的儿子激动地对叶老说:“多亏您对我爸爸的病情这么了解,抢救及时,否则送到医院一项项地排查,肯定会耽误抢救时间,是您挽救了我爸爸啊!”像这样救人助人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在叶老身上发生。为支持叶老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朝阳区委老干部局、朝阳区红十字会和街道党委的鼓励和帮助下,叶老成立了“_x团队工作室”,每周定期为社区居民义务看病,把家里的电话在社区里公布,成为咨询热线电话,为居民提供健康、心理咨询等服务,并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老人很受益,觉得比电视台上的“养生堂”节目讲的还好;定期上门走访空巢老人,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护理等服务;与相关院校配合设计了“西坝河西里社区老人健康档案”软件,每次为老人看病咨询后,就把老人的健康状况收录到软件里,全面掌握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为准确诊断、合理地控制当事人的病情提供了依据。社区居民纷纷把“_x团队工作室”称作“爱心小屋”,称医生们是“家庭医生”。他家的咨询热线电话每天都响个不停,连广西、贵州、山东和黑龙江的患者也给他打来电话向他咨询。

二、大爱无疆,执着奉献,志愿传播健康知识。

叶老的志愿服务不仅是在社区里为居民看病咨询,而且还将服务延伸到整个朝阳区、北京市,甚至到全国各地。而他服务的手段,也由义诊、电话咨询扩展到举办健康讲堂、急救培训等方面。因为,几十年救死扶伤的经验让_x明白,使居民掌握健康知识更为重要,他在社区开办健康大课堂,传播健康知识,讲授地震、火灾等各种条件下的急救与自救等医学课程;制作近千张各类慢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的ppt课件,向居民传授相关知识;利用社区召开居民大会等时机讲课答疑,使居民了解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方法;叶老不仅在社区讲,还到学校、企事业单位讲,每年讲座近百场,受益人群达数万人次;在《朝阳老干部报》“_x养生讲堂”、香河园街道《拾香》“叶老每期健康一谈”专栏上,叶老把平时看病咨询时发现的有关健康问题,写成科普小文章刊发在专栏上,很受读者欢迎。

三、弘扬美德,言传身教,做一辈子的志愿服务者。

这些年来,叶老的公益行动早已突破了医疗领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远近闻名的志愿明星。他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毛主席纪念堂”做志愿服务,参加了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活动,在新疆为援疆干部和少数民族作报告等;他曾作为市、区培训团首席讲师,培训了一大批急救员;,叶老高票当选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后,他更感责任重大,每天也更加忙碌了。他以自己在西藏31年和退休后的10余年的志愿服务为基本材料,以“爱心、知识、奉献、坚持”的主题,制作了题为“让信念随着党旗飘扬”等200张党课幻灯片,积极参加朝阳区老干部宣讲团,社区老党员先锋队,在“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市老干部党校”、“朝阳区党校”、“朝阳老干部党校”等机关、学校、社区,讲党课200多场;他担任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讲党课,带领新老党员宣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在每年国庆等重要节点,都走上社区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岗;叶老的志愿精神感染了年轻人,叶老的服务团队发展很快,团队成员越来越多,继中央财经大学志愿者加入了他的团队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也先后加入他的团队。团队的每位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给社区居民看病和咨询,为老人提供关爱活动。现在,到“爱心小屋”就诊的人越来越多。

退休后的14年里,_x以始终不渝的职业操守,把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化为博大的爱,无私地奉献给百姓,奉献给社会,赢得了广泛赞誉。

他的座右铭是:_x——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他的名字叫侯xx,今年59岁,是xx市矿区马家坪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主要负责平潭街西社区的日常警务,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片警”。从警20多年来,他不仅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好警察,还成了37位老人的“好儿子”,在他看来,民警也好“片警”也罢,说到底都是给咱老百姓解难的人。

老侯的一天是从平潭早市开始的,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过来巡查治安,顺便再买点菜,这些菜是买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早市结束,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侯xx回到社区警务室,接待完办事的居民后打了一个电话。

中午下班,老侯没有回家,而是来到离警务室不远的一栋三层楼房,还没上完楼梯,一位老人已经迎了过来,84岁的李黑小就是那个与他通电话的人。李黑小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7年前,侯xx在一次户口排查中发现了他,那时的李黑小腰部扭伤、腿部浮肿,生活无法自理,侯xx先带老人去医院做了检查,后来就天天定时定点来为他做按摩、洗被褥、处理大小便,直至老人好起来。

老人原先的房子一碰到下雨天、下雪天就会漏水,老侯就干脆给他租下了警务室旁边的小房子,还为他添置了澡盆、被罩和电话机。在老侯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双腿渐渐康复了。

晚上8点,老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匆匆走上了一条通往虎尾沟的小道。今年83岁的李文彩是侯xx照顾的另外一位老人。1996年,李文彩的儿子被判了无期徒刑,老人对周围的一切一下子变得十分冷漠。听说这事后,侯xx就赶来看望老人。

谁料几个月后,李文彩的老伴伤心去世,女儿也得了脑梗,一下了没了亲人的关怀,老人的心情更是极度低落。老人爱吃饺子,侯xx就买来馅和老人一起包了吃,他给老人做饭、缝衣服、洗被单,遇到老人生病,就干脆住过来。老人渐渐接纳了侯xx,现如今更是离不开他了。

侯xx的细心照料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20多年来把侯xx当儿子看待的远不止一两位老人。

78岁的刘如荣是侯xx在澡堂洗澡时偶然遇到的,老人因为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侯xx就主动帮他擦身搓背。除了日常的照料,侯xx帮助老人洗澡的习惯一直没变,在侯xx的警务室里挂着一沓子澡票,这是他专门为他照顾的老人们买的,每次他都带着一位老人去洗澡,成了老人们的专职搓澡工。

人们口口相传,让不少人都认识了侯xx,在老人们的介绍下,侯xx还接手了不少他辖区外的老人,自行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就坐公交,每天忙碌于不同地区、不同的老人之间。做饭、收拾家务,或者给老人唱唱戏,陪老人聊聊天。从警25年,他长期照顾过的老人有37位,没图过什么名利,却收获了至亲的感情。

这些年,老侯的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辖区内的水电工和老侯结成对子,帮老侯给老人修理水电工具,社区不少热心居民主动要求成立爱心团体,推选老侯为领队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了缝补工具,还有居民送来了米面菜,要和他一起照顾老人们。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李xxx男41岁,居住在阳明里xx,本人患言语四级残,妻子外媳无业,孩子在学,在社区享受低保528元,本人是社区志愿者,多年来以维护和支持社区工作,无论是楼内还是邻里他都是居民的调解人,特别是下雪天气,他都很早带着工具和主任们一起清理积雪,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居委会每次号召募捐,他都积极献出爱心,捐出善款,截至目前共捐出人民币1000元左右。

今年7月12日本楼内涂鸦问题很严重,已经看不出墙面的本面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自己掏腰包花了60余元,买了一桶塑料浆把楼内墙壁粉刷的`干干净净,楼内居民看到此情况后,非常感激,都纷纷表示一定向他学习,人人维护楼道卫生,争做和谐楼门。

社区事迹材料

建平县铁南街道铁南社区劳动保障秉承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依托政府的惠民政策,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受理贴息小额贷款申请、提供就业援助等工作。

刘生,今年53岁,是建平县第一糖厂一名下岗失业人员,现为建平县万寿生才针织品超市法人。

2002年,刘生毫不例外地成了一名下岗职工。作为一家之主,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急于找一份工作来添补家用。他开始留意各种招工信息,报纸上、电视上、电线杆上看到的信息都一一记下,晚上回家用电话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他路边摆过摊,商场门口擦过鞋,养猪厂喂过猪,但这些经历告诉他,这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的困境,她决定通过再学习,掌握一技之长,重新创业。她连续三期参加就业局免费开办的面点制作、烹饪技术,一边学习,一边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后来他在一家针织品批发店打工,由于他细心研究商品的进货和销售环节,研究消费者心理,他的销售业绩一直很突出,深得老板的常识。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刘生积累了很多销售经验,尤其是进货这一环节,对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哪里货源充足,哪里货便宜,哪里款式新颖、实用,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了如指掌,他结束了打工生涯,在建平县万寿西村,开起了针织店,进货,销售,他做起来得心应手。很快他感觉到由于流动资金少,周转不开,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他四处筹措无果,急得他吃不好,睡不香。

社区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她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并为其申办小额贷款。他积极参加了就业局组织的市场营销专业培训,三十天的培训,又让刘生受益非浅。有了资金,又加强了营销理念,刘生的`超市扩大经营了,销售业绩一路攀升,平均一周就进一次货,销量可观。目前,他又雇用了六名下岗失业人员,主要从事往街边小店送货,销量增大了,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刘生失业不失志,相信他的创业之路会越走越宽.铁南社区帮扶对象刘玉玲,经营的玲玲冷饮的冷库区由于规模小,需要扩建,但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她着急上火,但没有办法解决。铁南社区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就业局,为刘玉玲争取贴息小额贷款。报名,培训、考试,刘玉玲取得了结业证书。就业局领导在铁南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铁南社区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亲自到刘玉玲的玲玲冷库现场勘察,最后通过审批,目前,叁万元贴息贷款顺利拨付到刘玉玲的帐户上。

望着刘玉玲脸上那由衷的笑容,我们也相信她的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居住在z路175弄10号甲楼,她是位楼组长,十几年的楼组工作中,她热心为楼组居民提供服务,跑遍了楼上楼下的每户人家,积极主动传达居委会自治工作方面的要求。z同志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思想进步,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区自愿者,在迎世博办世博期间,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只要需要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在马路上,在小区弄堂里,经常看到她那弱小的身影。z有一颗善良的心,她热忠于助人为乐,在敬老爱老为孤老排忧解难方面成绩尤为显着,事迹如下:

z路239弄5号的一对孤老,妻子叫韦羡韫十几年卧床不能下楼活动,丈夫叫孙光华脑梗后行动不便,两人在生活上都无法自理。在乐龄的帮助下解决了一日三餐的饮食问题,但是,看病难的现实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居委会发动居民自愿与这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结对,为老人办点实事,解决看病难的问题。z知道后,积极主动与这对孤老结成对子。她讲不出深刻的大道理只说了一句朴实的话语:“我也会老的,现在能帮助别人时,不能推迟,而且要尽心尽力”。一年多来,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无数次和丈夫蔡吉清一起推着老人去医院看病。有时一星期要去医院二三趟,在医院一个陪着老人另一个楼上楼下奔波,帮忙挂号、付钱、取药、推进推出配合做检查,一去医院就是大半天,在等待时z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问寒问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为了能准时看专家门诊,z经常起早摸黑到居委会借轮椅,接老人下楼,然后快步把老人推到医院,忙的不亦乐乎满头大汗。

z还经常帮助这对老人购买生活用品,想为老人所想,急为老人所急。老人喜欢吃馒头,z就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购买,当一对老人吃到香喷喷松软的馒头时,z高兴的合不拢嘴。今年夏天特别热,老人想吃西瓜,z就冒着酷暑帮忙买回了西瓜,老人抖颤着双手捧起西瓜激动的说:“谢谢!谢谢!”,还写了一封发自内心的感谢信。居委会在居民大会上及时表扬了z关爱孤老的事迹后,z憨厚的笑着说:这没什么,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是我应该做的。z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营造了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为创建和谐文明小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z真是居委会的好帮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老龄化发展很快的社会。所以关爱老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借大力宣传好人好事之际,赞扬一下z敬老助老的事迹,传颂一段关爱老人的佳话!

社区事迹材料

_自_年任_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以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始终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党忠诚;牢记一个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一条戒律,那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一身正气。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积极推动_社区居委会两个文明建设工作,她胸怀超前意识,放眼于未来,积极带领两委班子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扶贫济困,她埋头苦干,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党组织领导和居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临危之际,舍小家顾大家。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可谁又知道她的儿子这时正在四川科技大学的重灾区绵阳市读书,当听到电话里传来儿子的学校教学楼倒塌有师生伤亡,儿子心肌炎复发的消息,丈夫又肋骨骨折卧床需人照顾的危难之际,她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的心如同刀割一样难以承受。而就在这时,当闻讯许多上访群众想继续围堵_铁路道口时,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将可能遭受严重损失的时刻,她把18个小时无法与儿子联系通话和丈夫卧床待人照顾的悲痛心情却放置脑后,这时她毅然出现在_道口,与政府工作人员和派出所的民警维持治安,向围堵的群众做思想工作,一名钢铁铮铮的巾帼共产党员用入党宣誓诺言,用时刻不忘一名党支部书记职责实际行动,舍小家顾大家高尚品格,向党庄重实现了可歌可敬的共产党人形象。当围堵群众撤离后,主动提出由她一人守候在道口值班,就这样在_道口又看守了近两个小时,当围堵群众全部撤走后,她才回家照顾卧床不起病重两顿没吃上饭的丈夫,她对丈夫说了声:对不起。眼含泪水才拿起电话与绵阳大地震下落不明宝贝儿子联系。

身怀爱民之心,倾情为民服务。

怀着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_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把为人民服务、帮助弱势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眼里望着居民,脑中想着居民,心里装着居民。

20_年6月末一场特大暴雨洪水泛乱,给社区居民带来灾难性后果,有的居民房屋倒塌,有的家中进水半米多深,暴雨越下越大,在这人命关天的紧急关头,她趟着半米多深的洪水,一边指挥抗洪,一边帮助居民和老弱病残人员撤离家园,当把受灾居民一一转移到一中安全高岗后,已是晚上9点钟。她又买来食品、衣物等物品逐一发放给受灾群众,就这样工作了整整一个晚上一眼未合,第二天早上她看到居民群众全部脱离了危险,她拖着劳累颇备的身体,才离开现场。

居民_家庭贫困,父母都已80多岁还有残疾,小孩得了急性脑瘫,要去哈尔滨治病危难时,_主动从家里拿出一千五百元,交给了病主,受感动的_连给她鞠了三个功说不出话来。

_80岁无儿无女,_把有限的工资钱给老太太买水果等物品,还经常去看看她。

_老人家里极度困难,_自己拿钱给老人送去小米、挂面、大米、衣服。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从_年开始,当每年春秋换季之时,驻平65571部队某连队的官兵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家住铁西区北沟街西二里委七组的___老人每在这个时候都会把自己亲手缝制的拥军鞋垫拿到连队,亲手分发到部队的战士手中。

今年76岁的___,从原市二轻局秘书科退休,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有三儿一女,各自成家,他和老伴张玉平独自生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组织部门把他的关系转到了北沟街社区,___便在西二里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发挥着余热。2004年的夏天,西二里社区与驻平65571部队某连官兵一起联欢,___得知战士们离家都很远,平时训练很艰苦,鞋垫磨损得也非常快,外面买的鞋垫不结实,用不了几天就穿破了。联欢会结束时,老人为部队战士缝鞋垫的念头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张玉平的大力支持。他们每年都会根据共建连队的官兵需求,为大家制作拥军鞋垫,后来,又开始为连队的战士们制作帽子和手套,从2004年至今,他已经做了超过700双鞋垫,不仅温暖了官兵们的双脚,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___老人会缝鞋垫缘于他年轻时学过缝纫手艺。17岁那年,他在四平市工艺绣品厂当工人时,向厂里的师傅学会了缝纫和刺绣,后来,家里买了缝纫机和码边机,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就在家里解决了。___说,“缝制鞋垫也要讲究技巧,布料必须铺平,针线还要匀称,否则硌脚。”闲不住的___老人用退休金买来线团和大绒面料。为了保证鞋垫合脚,他特意要来了每个战士的鞋号。

说起制作拥军鞋垫等物品的时候,王老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说句心里话,缝制鞋垫的工序很复杂,要经过黏合、裁剪、缝制等步骤。老伴张玉平先将垫布一层一层地挂浆、粘贴,烘干后,他再照鞋样裁剪,最后一针一线缝制,一双鞋垫要缝上几百针。65571部队某连战士李青海对记者说,王大爷很辛苦,经常来帮助我们,他缝制的鞋垫吸水性好,牢固,冬天穿起来很舒服、很暖和。今年,又给我们炊事班做起了帽子、套袖。一次,王大爷在给部队送鞋垫的时候,一位山东籍小战士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站好岗,放好哨,做优秀的士兵。”共建连队的穿过___鞋垫的战士高双印把老人的生活挂在了心上。今年夏天,高双印等三名小战士打着雨伞,抬着一箱新鲜蔬菜找到老人的家,战士们把亲手栽植的茄子、柿子和黄瓜等蔬菜送给王大爷。___老人被这种军民鱼水之情深深地感染着。

西二里社区主任陈世艳对记者说,王大爷为社区做的事从来不和别人提起,但也有人讽刺过他,“哎呀,老王头,你没事就帮社区、帮部队做活,你得到什么好处了,”王大爷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挺坦然的就过去了。他就是凭心去做,去感染身边的人。几乎西二里社区的每个居民都认识___老人,社区老年活动室方凳上的坐垫是他亲手缝制的;社区里40多平方米的老年秧歌场地是他一锹一锹平整的;居民邻里纠纷是他赶去进行调解和好的。与___老人家住一个楼栋的西二里社区居民吕连霞说,___是我们社区的'优秀共产党员,经常为我们服务,缝制暖气片套,还给我们做鞋垫,因为王大爷也很大年纪了,他还帮我们做这些,我们很感动。这不,社区那套新棉裤、新棉袄是他刚刚送来准备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大家感到钦佩。

___居住的北沟街西二里委曾是我市的棚户区改造1号地,去年夏天,___和其他1000多户居民高高兴兴地回迁到被命名为“滨河家园”小区,今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暖气楼。“这楼房建的多好啊,现在屋里热乎乎的,阳光一进来,满屋子通亮,棚户区居民生活很幸福,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能够为战士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欣慰,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要为战士们继续缝制下去,”___老人自豪地说。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姜伟,男,汉族,54岁,党员志愿者,多年来兢兢业业,为小区的各项工作默默地奉献着。具体事迹总结如下:

一、情系居民,热爱社区工作。

他是玉花园小区4号楼楼长,做事从不张扬,待人接物热情主动,小区居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找姜伟商量,而姜伟每次都会放下自己的事情仔细倾听,认真帮居民出主意、想办法,成为居民的贴心人。平日里他总是积极参加社区组织召开的各项会议,并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给居民,热心为居民服务,认真配合社区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动员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自强自立,认真履行职责。

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家长,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仅靠他一人既当爹又当妈的维持着,但他凭着伟大的父爱把儿子的.饮食,生活打理的很妥当,没给社区和小区居民添一点麻烦。姜伟在工作中认真履行“九大员”工作职责,做到“三活四清五必报”,真正成为玉花园4号楼的活户籍、活地图、活档案。姜伟对楼内居民个人情况,居民服务需求了如指掌,对居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在第一时间及时上报。自从姜伟担任4号楼楼长以来,楼里治安形势稳定,防范措施得到落实,防控能力得到增强,居民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未发生刑事治安案例,未发生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楼内无较大安全生产、消防事故。

三、热心助人,群众满意度高。

2016年新春佳节来临前夕下了一场大雪,每次下雪,就会变得很滑,楼里的老人们看到了十分焦虑,每到这时姜伟就义务为社区居民清扫积雪,就在姜伟清扫外走廊积雪时由于撬把损坏导致左肩肩胛骨骨折,他心系居民,经常深入居民家中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有效帮助和服务,平日里他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在居民群众中的口碑很好,居民常夸他是居民贴心人。

姜伟就是这样一位做事不张扬,情系居民,自强自立,深受居民爱戴的小区楼长,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用爱心、热心,责任心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社区好人事迹材料

林淑新,女,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出生于1955年,1973年在南风日化工作,1980年被评为市先进生产者,1985年被评为市先进个人,现担任锦峪社区博林支部书记。

每天都会有带着红袖标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博林小区内,她就是林淑新,为了加强社区平安建设,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随时可见,她主动参加在小区组建的义务巡逻队伍中,看见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热心的帮助。

博林小区内基本上都是年轻的上班族,有的家长礼拜休息的时候需要加班,但是家里的孩子却没有人看管,林淑新知道了以后,主动帮着看管孩子,大家都亲切的叫她林妈妈。

林淑新还是“爱心零距离服务队”的志愿者,无论是谁家有什么困难、或是邻里之间发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她总是去热心的帮助。在林淑新的眼中居民的小事都是大事。

社区内有几户动迁户还没有动迁搬走,因为其中一家有肢体残疾的病人,走路不是很方便,所以砌个小墙方便走路的时候能有东西扶着,可是另一户却觉得他们是因为要动迁所以想多占地方,导致两家人有了矛盾,而且吵的很厉害,因此居民找到了社区想让社区帮忙解决。社区工作者和林淑新一起来到了居民的家中,通过社区工作者和林淑新的劝说,俩家人决定各让一步,看到他们的家里过的很困难,林淑新就把自己家里他们能用的东西送到居民的手中,还积极的组织小区内的.居民对他们进行捐助,而且时不时的去他们俩家对他们进行劝导,经过她的长时间努力,俩家人都觉得自己的做法影响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其中一家表示会经常帮助另一家。

在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时,她又成了小区流动投票点的工作人员,认真核查选民资格,发放选票,并监督投票。选举结束后,她搬桌搬椅,热心帮忙,她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小区更美好,让居民生活得更舒心。

这样的小事情还有很多,但是在于殿亭大爷的眼中居民的事情都是大事,每件事情都要用心去办。

社区事迹材料

网格员小梅是西官井社区出名的“螺丝钉”,她严谨认真、细致负责,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承担起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检测情况统计、讲解最新防疫政策的重要任务。为了让广大居民安全、高效完成检测,最大程度降低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小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吃饭时间,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一刻不停地坚守在岗位上。

采样结束后,她用几分钟吃口午饭,便立刻开始统计信息,逐一询问所属网格居民检测情况、入户排查。繁重复杂的工作往往持续到深夜,小梅和同事们不惧严寒共同坚守,她说:“为了疫情早日过去,做什么都值得。”

社区事迹材料

长安新城社区辖区面积0.28公里,4700户,常住人口15000余人;党组织建制为党委,下辖党支部2个,现有在册党员109名;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共5名,专职副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居委会10人,服务站8人。在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党委起到了领导核心作用,在“一分、三定、两目标”基本思路的指导下,服务站制定了“民生为重、惠民为本、服务社区、共建和谐”的目标,居委会制定了“社区干部工作十则和十点”的双十准则,进一步推进了社区各项工作有序地发展。

社区党委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深化社区“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凡是社区大事,都要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结合社区实际,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社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发展规划,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领导能力,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得到党员群众的拥护。

社区党委一直坚持把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等活动阵地建设好,采用因地制宜、小型多样的原则,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党员、满足党员的需要。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利用图书室和电教室的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社区党委率领全体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自然灾害和重大活动中,多次捐款捐物,在服务平安奥运、国庆安保、两会巡逻活动中参加执勤,高质量的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社区党委不断创新理念,以党建引领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社区党委将社区零散无序的几支文体队伍整合起来,成立了社区全民健身协会,下设老年健身协会,青年体育协会和少儿志趣协会。老年健身协会有舞蹈队、晨练队、腰鼓队、合唱队、柔力球队、老年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民俗活动队、手工编织队、京剧演唱票友、太极拳辅导站等,固定队员450多人。青年体育协会有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台球协会、泳协协会、穿越协会、书画苑和公益文化活动站等,固定队员400余人。社区党委还指导各协会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会徽标识,建立协会章程,健全网络沟通平台,参与公益活动,规范自治管理,丰富协会内涵。社区的文体队伍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并多次参加丰台区、街道组织的各项文体比赛,取得多项优异成绩,展现了居民良好精神风貌,弘扬和培育了“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社区精神。丰富多彩文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居民健身达到了多样化、经常化。新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位,带动了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社区居民的自治建设,为社区建设和精品社区创建增添了活力。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长安新城社区党委始终坚持踏踏实实的态度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又努力创新与实践,丰富了党员的生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被北京市评为“首都绿色”社区、“体育先进单位”、“体育生活化”社区、“北京市绿色社区”和“双争创”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在今后的日子里,社区党委将继续努力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