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创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汇总17篇)

时间:2023-12-04 07:07:11 作者:碧墨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找到提高工作效能的途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参考。

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今年,我们按照学校现代化建设五年规划及学校工作计划,认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及特色创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我们开展对学校理念文化的深入思考,经过集思广益,总结、提炼出“三小精神”,重新确定学校的“一训三风”。并将“诗意”确定为学校文化的关键词。如今,诗意课堂、诗意教学、诗意管理,以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学校理念文化的升级换代,标志着我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学校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办学理念的现代化,必将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现代化。

今年,我们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狠下功夫。一是更新了综合楼走廊橱窗,二是曹禺文化长廊进行重新设计,更新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三是教学楼走廊条屏重新设计,体现以学生为本,内容贴近学生,为同学们喜闻乐见。四是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在清洁校园、美化校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宣传横幅,黑板报、手抄报,均突出了文明礼仪的内容,同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宣传,收到积极效果。

作为远近闻名的省级书香校园,我们一如既往抓好师生的读书活动。既抓学生读书,又抓教师读书,既抓经典诵读,又抓一般阅读,在提升师生阅读素养,培养师生阅读习惯上下功夫。

首先是抓教师读书。学校青年教师读书会在宋述正主任的主持下,常年卓有成效开展工作。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读书沙龙,并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教师集中读书,坚持开展读书交流、好书推介活动,提高了阅读质量。学校建起教师博客群,每个教师都建起教育博客。为充分发挥教师博客的作用,学校每月有检查、有评比、有奖励。对读书积极,并能学以致用的老师,学校可以为其报销一定数额的购书款,并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开展其他形式的学习提供方便。

其次是抓学生读书。本学期,学校开发出新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大课间诵诗活动坚持开展。学校还将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定为读书月。今年下半年,学校在五楼会议室放置近千册图书,每天下午安排一个班学生去那里集中阅读,并安排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此举增强了学生阅读兴趣,深受学生欢迎。

今年,我校被省诗词学会确定为诗教试点学校。并赠送给我校一批经典诵读教材。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使诗教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香樟树诗社活动经常化。春天,我们组织诗社骨干到后湖梨园采风,秋天,我们有组织社员到梅苑参观“曹禺祖居”和“曹禺书画展”,并请著名诗人及楹联专家为学生传授诗词及楹联创作知识。同学们参加活动后,创作热情高涨,拿出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诗歌作品。今年,学校编辑《香樟树诗报》四期,共刊发学生诗作近百首。我们将其中的部分优秀诗作推荐给市诗词学会主办的《笔架山诗刊》发表。2014年,《笔架山诗刊》“校园红杏”栏目每期必登载我校学生诗作,一共近30首。

二是清明诗会活动精品化。从2009年至今。我校清明诗会年年开展,长办常新,现已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今年5月,《潜江教育》一较大篇幅,图文并茂的形式,专门介绍我校的清明诗会活动。为了办好2015年清明诗会,学校早做打算,积极筹划,已经制定出比较详细的方案。

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及特色创建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10月,我校开展文化建设的经验文章《打造诗意流淌的校园文化》被《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丛书》收录,并公开出版。

创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创建“传承绿色文化、构建环保校园”的特色学校工作,立足学校,渗透课堂,服务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的具体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创新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旋律,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校不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孤立起来,就事论事,把它视为几个领导、几位教师的事,而是将其视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了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了全体领导和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互动、协作、群策群力,共建特色。

学校管理制度是否严实,将会影响到特色学校建设是否能有序地展开。我校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建设放在特色建设的重要地位,把班级特色建设作为班级量化考核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列入教师年度考核的范围;各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等都是严格管理到细处,事事有章可循。我校根据实际,讨论并制定了《长城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的严和实主要目的在于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这些制度和机制,保证了使特色学校建设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发展。

1.我校组织建立了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教导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全体班主任都切实担负起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以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教育特色工作。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是靠广大教师开展的,因此,教师环境素质的提高,是环境教育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1、由教导处制订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计划,查找培训材料,设计环境教育的新内容新举措,切实加强了对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培训。

2、学校订阅或购买一定数量的各方面的报刊杂志和书籍,让师生多渠道获取教育知识信息。学校图书室专门设立“环保教育书架”,除每周四下午统一组织师生借阅相关书籍外,图书室还不定期地向师生开放,不断开阔了师生的环保视野。

3、每学期由教导处安排环境知识系列讲座,举办环境知识竞赛,环境教育论文比赛。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师生创建热情,自觉参加各类环保活动,从而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在校园内张贴环境教育宣传标语、警示语等校园文化硬件设施。

2、学校开设“环保宣传栏”,及时向学生传递环保信息。在各班设立宣传墙报,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环境知识竞赛、“我与绿色环保学校”征文比赛等,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工作。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学校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1000株,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

3、净化校园。继续做好了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工作,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饭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我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大力开展校园节水,校园环境整治活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生的环保能力。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加强班队活动。将环保特色活动与主题班队活动有机结合,在时间上、制度上保证环保教育的顺利进行。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培养少先队员队员主动地参与社会和作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引导队员观察周围及家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调查并了解污染所造成的后果。十月份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回收废旧地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了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技能,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立兴趣小组,进行环保科研活动。我校建立了“小小环保行动队”。让队员们知行合一,开动创造思维的机器,参与环境保护,美化校园、社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小小环保行动队”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环保系列活动,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

1、课内渗透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普及,我们需要在所有学科中有目标的渗透环境教育,把环保问题有机的结合到各科教学中,让渗透环境教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自觉行为。

2、强化了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很好的进行反思与整改。活动实施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活动结果不够深入,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

创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的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繁忙中也觉得时间过得挺快,回首刚刚走过的一个学期工作,感慨颇多、收获挺大,现将本学期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本学期特色学校建设共分:大课间行为艺术、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和班级建设四大块儿。

从上学年开始,我校把大课间行为艺术经典诵读之古诗接龙+古诗韵律操、手操作为建设特色学校的突破口来抓。本学期依然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地开展着。我们开展的形式主要是利用大课间学生坚持每天跟着音乐背诵一个单元(20首)古诗,然后做一个单元的手操。平常以班为单位自行根据各班情况利用预备十分钟和课余时间让学生背诵,班内用自己的办法进行督促、检验。每周学校以光荣榜的形式公布各班古诗王和级、校古诗王以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开展背古诗以来,校园里时时、处处传来同学们有节奏的背古诗声:同学们在扫地的时候会背着古诗、玩耍时会背着古诗、做游戏时会把古诗穿插进去边做游戏边背古诗。一个学期来,整个校园几乎听不到学生的争吵、打骂声,一些不文明的习惯、行为,几乎被古诗声所代替。每当学校的古诗音乐响起,无论同学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都会不约而同地跟着音乐背起古诗来,而且相当快乐、有精神,背得相当卖力。在我校,背古诗早已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兴趣。

本学期,我们学校把推广普通话作为一项特色项目来抓。我们的要求是:教师上课必须用普通话,学生问或回答问题必须用普通话,课下和老师交流要用普通话,和同学们讨论、聊天尽量学用普通话。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断努力,现在学生基本都能做到上课回答问题用普通话,自身都有说普通话的意识。但我们知道我们都是农村人,都习惯了用方言与人说话、交流,想让孩子们一下子变成一个城市化的孩子、能随时随地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的确是相当困难的。在推广普通话方面,一直来学校都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都能尽快的进步、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毫无顾忌地张嘴就说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经过普通话训练的教师占相当一部分,所以推广普通话的确有一定的困难。但作为学校来说,不会有丝毫的放松。我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最好的推广普通话的方法,让学生们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本学期,我们把写规范字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希望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一手让学校、家长、自己满意的字迹。

俗话说:冰冻非一日之寒,写字更非一日之功。我相信通过老师们的努力,通过学生的认真练习,学生们的字会让家长和老师们满意的。

一个特色的学校应该有个个特色的班级。本学期我们学校的特色班级在各班班主任的带领下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为使我校的班级建设开展的顺利而有特色,上学期,学校安排了专门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到夏堡小学参观学习。进到夏堡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给人不同的感觉。从夏堡小学的班级建设中我校教师感受很深,也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的方法。

本学期我们便在学校推行建设特色班级。先给各班发班级建设费用每生3元,让班主任制定出班级建设实施方案,把班费用得恰到好处,以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或给班级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各个班级都展示出了学生让我们以前不曾想象到的优秀作品,各班都焕然一新,给学生创造了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通过特色班级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孩子真的很了不起,真的很优秀。

回头望望,一个学期学校的工作可真不少,每天老师们似乎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事,但看到满校园的学生们活蹦乱跳地嘴里出口便是诗、上课一口相当标准的普通话、学生们厚厚的一张好过一张的练字本、教室那一张张漂亮、艺术的学生作品我们会开心的笑笑:付出总是有收获的,下期我们依然会努力!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规模相对较小的乡镇学校,目前在校学生有93人,为了增强师生体质,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积极响应教体局关于号召学校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开展学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要求,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为了广泛开展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积极创建学校体育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申报了阳光体育大课间的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正好与上级的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教育方针相一致。

目前,我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正按照活动方案有序进行,我们大胆改革之前学校大课间单一做操的模式,根据我校实际,开展“跳绳”和“毽球”活动,这两项运动容易学,运动量也大,需要的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携带方便,也适合群体性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学习绳操表演,提高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我们将课间活动设计成连贯的系列活动,将队形训练、小绳操、团体大绳、放松操等活动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课间操的锻炼实效,优化了课间操的时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尝试多种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为了保障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进行,学校制订有详细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各班由班主任老师带队,由体育老师统一指导参加各项活动,整个活动过程由音乐指挥,活动内容包括:列队入场-小绳操表演-团队大绳活动(或毽球活动)-放松操-列队退场。

为了促进学生活动水平的提高,学校经常组织班与班之间的学生毽球或跳绳比赛,以促进学生练习水平。

1、体育活动受场地制约。

我校正进行优质均衡学校的校舍整修和塑胶操场建设工程,校园内到处都在施工之中,活动场地受限,难以满足全校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难以按原有大课间活动计划完成系列活动。

2、活动受师资力量限制。

就我校的具体情况来看,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只有一位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担任学校五个年级的体育教师,因为课时多,精力有限,难以去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促使师生参与。

体育活动参与的人员多,组织起来工作量大,仅靠一名体育教师的努力是很难做好的。因此,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由校长主管,体育老师组织实施,班主任、少先队配合管理的体育活动体系。另外,要求教师跟学生一起参与,一方面可以锻炼教师们的身体,另一方面给学生做榜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2、提高师资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一定要提高师资的业务素质,增加师资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场地建设,挖掘体育资源,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学期,我校乘着大课间活动推行之风,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尽量购置体育器材,培养师生锻炼的兴趣,配合大课间活动计划的顺利开展。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回顾20_-20_学年度,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根据《齐河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齐河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我校于2010年3月,正式申请创建“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特色学校。两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镇教研室王校长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诗文选编》作为诵读教材。此书一册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古诗70首,第二部分千字文,第三部分幼学琼林,第四部分论语。每部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原文和译文两部分,集诗词歌赋晨读对韵、中华成语千字文于一体,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全力构建书香校园。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2010年10月,我校不惜重金投入创办了仁里集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文化墙,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此后,我校还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展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一次一次掀起了我校经典诵读的高潮。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早读课、课前“一吟”、午间管理时间、班队课、睡前十分钟五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置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展演、经典诗文擂台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5、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

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两年来,我校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和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4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诵读教材——《国学经典诗文选编》校本课程。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二、活动为主发展特色。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7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要求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个统一”、“两个有”、“两个保证”、“一个建立”。“一个统一”即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统一开放时间;“两个有”即老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两个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个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三四年级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6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很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由于本学期我校计划修教学楼,我校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多媒体不能使用,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农一师高级中学在狠抓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注重打造学校特色,增大校园内涵,以特色创建为窗口,展现校园文化,体现精神面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校委会多次酝酿、研讨,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制定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创建方案。对这一方案,全体教干、班主任、体育教师都参与了审议,最终一致认为本方案现实可行,且具有前瞻性。

太极文化创建的内容是很广泛而又具体的。太极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重德育、讲中庸的儒家思想;有吐纳导引的健身医术;有源头久远的太极理论;有强身健体的太极拳法;有自成一家、颇具特色的'太极功理论。目前老百姓的健身意识逐步增强,社会全面健身健身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各具特色,太极拳以它的简单实用、健身效果明显,深受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我校的太极特色有相当的社会基础,为众多的家长所接受,为多数学生所喜爱。

我校太极文化气氛浓郁,在有一定的知名度,大多数学校和学生家长都知道师高学生学练太极拳。现太极协会也积极与我校联系,以便共同推广太极拳。展现了师中特色,也体现了师中人民的精神面貌。我校在学校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表演,深得领导和同行的赞誉,不少学校也争相效仿。

经过两年的大力推广,逐步完善,目前我校的太极特色创建已初现规模,打下了厚实的功底,形成了浓郁的氛围。全体学生能熟练的演练陈式48式太极拳,为了使太极特色走向深入,我校又新增杨氏24式太极拳。在教授太极拳的同时注重太极氛围的营造。

我校的太极特色创建已经有两年多,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入的。

心是有很大益处的。

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动作比较复杂,需要反复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要领。要想熟练的演练一套拳,起码要下一个月的功夫,这一过程磨练了学生的意志,有利于锻造学生的吃苦精神。每一动作要求到位准确,也培养的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太极比赛要求集体参与,对于养成学生集体荣誉感也有一定的帮助。

太极文化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的太极思想和理论,窥探了古代医学、导引、气功的奥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文化,传承了传统的太极思想文化。太极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学生通过学习太极拳,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

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不偏不倚,这来源与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平时与人的交往中就近似于和谐理论。学校要求学生与同学相处,不要冲动,要平心静气,方能达到人际关系融洽,有益自己,有益班级,有益学校。

太极拳是内家拳法,重内在修为,这也来源于儒家的重内在品德修养,孟子有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学校以此教育学生不要过于在意吃穿,而要注重内在的品德养成和知识能力的培养,注重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使自己德业并举。

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专题

回顾2011-2012学,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两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为教材,同时结合《弟子规》,大力提倡学生诵读,并适时检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还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展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一次一次掀起了我校经典诵读的高潮。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早读课、课前“一吟”、午间管理时间、班队课、睡前十分钟五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播了经典诗文诵读板块,布置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展演、经典诗文擂台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5、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

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活动为主发展特色。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个统一”、“两个有”、“两个保证”、“一个建立”。“一个统一”即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统一开放时间;“两个有”即老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两个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个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三四年级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6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很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由于一学年我校计划正在建设中楼,我校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多媒体不能使用,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目前,北海市已成功创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共18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北海市合浦县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罗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分别为五星级、四星级,广西农垦七里香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今年认定)为三星级;合浦县党江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4个市级示范区;合浦县闸口对虾产业示范区等2个县级示范区;合浦县党江镇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8个乡级示范区。

20xx年,我市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自治区级示范区为发力点,以市级为支撑点,以县级为依托点,以乡级为承接点,创建各级示范区23个,其中创建北海市合浦县东园循环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为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县级9个,乡级7个。按产业类别分,种植业9个,水产业5个、畜牧业5个、林业2个,休闲农业2个,已经开展了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考评工作。

(一)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示范区既有农业基础的传统水稻等产业,又有新兴的生态乡村旅游产业;既有全国有名的“南珠”养殖产业,又有全区出名的高位池鱼虾养殖产业;既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罗汉松、夏橙产业基地,又有全区规模较大的金花茶、发财树产业基地;既有国家重点扶持的奶水牛产业,又有北海重点发展的特色家禽产业,这些产业反映北海的农业特色,集成北海现代农业的最先进水平,引领北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推动现代化种养方式转变。绿色、低碳、循环的种养方式在示范区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全新种养模式:生态水稻示范区的“水稻+养鱼+养鸭”共生模式、抗风浪示范区的“金鲳鱼+珍珠贝+名贵鱼”多层养殖模式、东园示范区的健康生态循环模式、松柏山示范区的“水果+沼气+养猪”清洁环保模式、马兰垌示范区的“菜—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对虾产业示范区的“鱼虾套养”资源共享模式、绿然生态鸡林下示范区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等,这些种养模式大大地推动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聚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化农业的“四要素”在示范区高度聚集。优质、连片的'农村土地向示范区流转,形成300亩—50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财政涉农扶持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农民入股资金等三个主渠道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区,累计投入86069万元;示范区引进新品种147个,推广新技术90项,应用新成果13项,还注册有“小村故事”、“绿然土鸡”、“诸葛食集”等商标28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30个,名优品牌14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有机农产品6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示范区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中院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聘用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82人,新引进高层管理、销售人员23人。

(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业扶贫模式等“三种”体制机制在示范区落地生根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得到推广,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业务广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得到推广,示范区都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了“大块并小块”耕地整治,开展以土地入股、土地租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得到推广,示范区以产业带动的方式,为贫困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示范区建设。

(五)建立农民致富样板。在示范区内建立了“12345”带动农民致富样板,即:实现示范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乡镇增收20%以上这一目标,整合基地和新农村“两块”资源;联结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要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四统一”服务;通过“保底+分成”(水稻产业示范区、中盛瓜果示范区等)、“养殖套餐”(抗风浪示范区、龟类生态示范区等)、“农民股东”(利添水果示范区、小村故事示范区等)、“保姆跟踪”(林下养殖示范区、吉吉肉牛示范区等)、“电商扶贫”(黄瓜产业示范区、东园循环示范区)等“五带动”模式,带动11043户农户参与示范区建设,这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所在乡镇20%以上。

(一)强化领导抓责任。将示范区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四定”任务和绩效考评,市、县(区)、乡镇三级建立了统一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做好规划抓目标。今年初,每个示范区就制订一套实施方案和规划,规划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县级政府发文认定,这些实施方案和规划围绕有示范(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能增收(带动农民增收)的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投入抓扶持。每年市、县级都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市级财政安排20xx万元,分扶持培育资金和奖励资金下达,同时融合了财政项目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金融政策性贷款等集中投入示范区建设。

(四)学习培训抓提升。市、县两级每年均举办示范区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区内外学习交流,在今年6月自治区召开的全区示范区推进工作会上,合浦县乌家镇政府作为先进典型发言。

(五)合力创建抓推动。全面实行“三推动”联创:一是政府推动,示范区在市、县、乡三级政府统一部署,行业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专家指导推动,市成立由各行业专家参与的专家组,进驻示范区指导工作;三是经营主体实施推动,每个示范区都由一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实施,目前有204家经营主体入驻示范区,其中企业89家,合作社73家,家庭农场42家。

(六)开展督查抓落实。采取市领导现场办公、专人跟踪督办、召开协调会等方式进行督查,将每次督查内容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送县(区)政府限期整改,还对进度缓慢的示范区所在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约谈。

虽然我市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品牌建设有待提升,农民技术水平需提高等等,都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进一步建好巩固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加强领导,继续组织力量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加工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功能,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要求,做大一批企业和合作社,挖掘一批农业科技人才,研发一批新品种,配套一批现代化设施设备,打造一批名特优品牌,建设一批新农村,培育一批农民专业能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进一步实现示范区预定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创建一批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对已获认定的示范区提档升级。争取到20xx年末,基本达到一个县(区)建成一个自治区级示范区、两个县级示范区和每个乡镇一个乡级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方案的进程中,加强和创新阳光体育活动,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学校在深入挖掘校本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建设体育校本课程花样跳绳。并作为我校特色品牌课程组织实施和研究。现把这半年来特色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学生体质现状堪忧是近几年来加强阳光体育活动,硬性规定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根本原因,花样跳绳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简便易学的活动项目适应了这一需要。三级课程的设置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的本土特色,“花样跳绳”作为普通跳绳的发展和创新,成了创建特色课程的需要。“花样跳绳”所具有的多元教育功能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花样跳绳”还适应了学校活动空间不足的需要。跳绳加上了花样,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具有广泛的参与度。简便易学,用具易配,利于推广,安全性强,体现花样跳绳的优越性。

“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在近一年的实践、摸索与研究中,初步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课程体系。

1.凸显了“花样跳绳”的文化特色。

读本收集整理了“花样跳绳”的基本动作。阐述了“花样跳绳”的多元育人价值。按学段分层次介绍了“跳绳”和“花样跳绳”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花样跳绳”史上的部分名人和部分“花样”,体现挖掘和研究文化内涵的特色。

2.论证设立了“花样跳绳”的.目标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师根据年龄特点,技能基础,对目标体系作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主要从体能素质、技巧技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设立目标体系。比如低年级主要培养跳绳的兴趣和基本技能。高年级才在花样掌握、创新、合作、速度等方面提出一定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不同项目的等级评价表。

尽管这些资源还不完备,但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有序、深入的开展“花样跳绳”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扎实有效地落实“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学校出台了多种保障措施,在实践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

1.确保课时计划不占用。按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每个年级拿出1课时(周二活动课)作为“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严禁占用。

2.实行“花样跳绳”专职化。为确保课程质量学校明确於永锋老师为“花样跳绳”的专任教师,全面负责各年级“花样跳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各班主任为“花样跳绳”第二责任人,协助组织有关这个项目的各类活动。

3.成立“两队”助推“花样跳绳”的开展。学校成立了学生花样跳绳对和教师花样跳绳队两支示范型队伍,通过不定时的表演、经济等形式,为全校的花样跳绳活动起带头作用。

4.组织项目比赛,推进“花样跳绳”向内涵发展。学校在春季趣味运动会上组织单项比赛,包括:单人花样比赛、多人花样比赛和创新花样比赛。主要以单项比赛的方式提升训练水平,其内容涵盖了全校展示、班级展示、个人、双人、多人花样展示、“花样跳绳”文化宣传展览、“花样跳绳”多元育人研讨活动等,以跳绳节为载体全面推进“花样跳绳”的内涵发展。

5.每学期考评督促“花样跳绳”不断优化。由班主任、年级组、学校三级进行学生花样跳绳的考评,通过每月班级与年级组的奖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每学期学校的表彰奖励提升学生花样跳绳技巧的提高,为花样跳绳活动的开展做好激励鼓舞。

我们通过扎实的实践与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我校将通过宣传、训练等形式,拓宽渠道、扎实实践、深化研究,让“绳彩飞扬”,让“激情四射”,让孩子们绽放出最童真的笑颜!

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专题

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建设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特色建设工作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特色工作建设,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展特色建设。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我校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写字特色建设不动摇,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特色建设,使写字教育教学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为进一步丰富我校教育教学内涵,我校于2015年以来,又开始了以经典阅读为内容的特色建设工作。两年来,我校以经典阅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阅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逐渐形成了我校又一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阅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教导处负责编写校本课程《红星小学“经典伴我行”——古诗文诵读》读本作为诵读教材。本学期,我们根据区教研室推荐的阅读篇目指导学生有序进行阅读,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全力构建书香校园。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我校精心布臵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橱窗文化、班级文化、队室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臵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经典阅读活动中来。此后,我校还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展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一次一次掀起了我校经典诵读的高潮。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早读课、课前“一吟”、午间管理时间、班队课、睡前十分钟五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臵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展演、经典诗文擂台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5、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二、活动为主发展特色。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8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要求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个统一”、“两个有”、“两个保证”、“一个建立”。“一个统一”即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统一开放时间;“两个有”即老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两个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个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高年级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15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很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有个别老师的认识还不到位。即使是意识到阅读重要的老师,在自我阅读方面做得还很欠缺,教师自我阅读的缺失,无法使阅读工作深入开展。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红星小学。

2017年12月15日。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总结

一、创建基本情况。

目前,北海市已成功创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共18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北海市合浦县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罗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分别为五星级、四星级,广西农垦七里香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今年认定)为三星级;合浦县党江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4个市级示范区;合浦县闸口对虾产业示范区等2个县级示范区;合浦县党江镇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8个乡级示范区。

20xx年,我市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自治区级示范区为发力点,以市级为支撑点,以县级为依托点,以乡级为承接点,创建各级示范区23个,其中创建北海市合浦县东园循环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为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县级9个,乡级7个。按产业类别分,种植业9个,水产业5个、畜牧业5个、林业2个,休闲农业2个,已经开展了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考评工作。

(一)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示范区既有农业基础的传统水稻等产业,又有新兴的生态乡村旅游产业;既有全国有名的“南珠”养殖产业,又有全区出名的高位池鱼虾养殖产业;既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罗汉松、夏橙产业基地,又有全区规模较大的金花茶、发财树产业基地;既有国家重点扶持的奶水牛产业,又有北海重点发展的特色家禽产业,这些产业反映北海的农业特色,集成北海现代农业的最先进水平,引领北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推动现代化种养方式转变。绿色、低碳、循环的种养方式在示范区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全新种养模式:生态水稻示范区的“水稻+养鱼+养鸭”共生模式、抗风浪示范区的“金鲳鱼+珍珠贝+名贵鱼”多层养殖模式、东园示范区的健康生态循环模式、松柏山示范区的“水果+沼气+养猪”清洁环保模式、马兰垌示范区的“菜—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对虾产业示范区的“鱼虾套养”资源共享模式、绿然生态鸡林下示范区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等,这些种养模式大大地推动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聚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化农业的“四要素”在示范区高度聚集。优质、连片的农村土地向示范区流转,形成300亩—50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财政涉农扶持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农民入股资金等三个主渠道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区,累计投入86069万元;示范区引进新品种147个,推广新技术90项,应用新成果13项,还注册有“小村故事”、“绿然土鸡”、“诸葛食集”等商标28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30个,名优品牌14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有机农产品6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示范区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中院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聘用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82人,新引进高层管理、销售人员23人。

(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业扶贫模式等“三种”体制机制在示范区落地生根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得到推广,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业务广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得到推广,示范区都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了“大块并小块”耕地整治,开展以土地入股、土地租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得到推广,示范区以产业带动的方式,为贫困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示范区建设。

(五)建立农民致富样板。在示范区内建立了“12345”带动农民致富样板,即:实现示范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乡镇增收20%以上这一目标,整合基地和新农村“两块”资源;联结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要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四统一”服务;通过“保底+分成”(水稻产业示范区、中盛瓜果示范区等)、“养殖套餐”(抗风浪示范区、龟类生态示范区等)、“农民股东”(利添水果示范区、小村故事示范区等)、“保姆跟踪”(林下养殖示范区、吉吉肉牛示范区等)、“电商扶贫”(黄瓜产业示范区、东园循环示范区)等“五带动”模式,带动11043户农户参与示范区建设,这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所在乡镇20%以上。

(一)强化领导抓责任。将示范区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四定”任务和绩效考评,市、县(区)、乡镇三级建立了统一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做好规划抓目标。今年初,每个示范区就制订一套实施方案和规划,规划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县级政府发文认定,这些实施方案和规划围绕有示范(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能增收(带动农民增收)的.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投入抓扶持。每年市、县级都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市级财政安排万元,分扶持培育资金和奖励资金下达,同时融合了财政项目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金融政策性贷款等集中投入示范区建设。

(四)学习培训抓提升。市、县两级每年均举办示范区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区内外学习交流,在今年6月自治区召开的全区示范区推进工作会上,合浦县乌家镇政府作为先进典型发言。

(五)合力创建抓推动。全面实行“三推动”联创:一是政府推动,示范区在市、县、乡三级政府统一部署,行业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专家指导推动,市成立由各行业专家参与的专家组,进驻示范区指导工作;三是经营主体实施推动,每个示范区都由一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实施,目前有204家经营主体入驻示范区,其中企业89家,合作社73家,家庭农场42家。

(六)开展督查抓落实。采取市领导现场办公、专人跟踪督办、召开协调会等方式进行督查,将每次督查内容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送县(区)政府限期整改,还对进度缓慢的示范区所在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约谈。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品牌建设有待提升,农民技术水平需提高等等,都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建好巩固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加强领导,继续组织力量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加工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功能,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要求,做大一批企业和合作社,挖掘一批农业科技人才,研发一批新品种,配套一批现代化设施设备,打造一批名特优品牌,建设一批新农村,培育一批农民专业能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进一步实现示范区预定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创建一批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对已获认定的示范区提档升级。争取到末,基本达到一个县(区)建成一个自治区级示范区、两个县级示范区和每个乡镇一个乡级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特色学校建设的工作总结范文

__区促进工程正式拉开序幕,__区教育开始新的篇章,_年8月29日,我来到水工学校担任校长,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工作开始启动。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北师大专家指导下,我校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传承、创新。

一、传承。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何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而是要有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在去年8月27日聆听完刘校长专题讲座后,我们对特色校建设深刻的认识到: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生长过程,能够引领全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认同,能够使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方向,不是简单的学校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特色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延伸、一种提炼,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是为学校品牌生成及发展提供的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有了这样的理解,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首先秉承了传统。

(一)传承工作作风。

水工学校创建于1964年,五十余年办学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当我们回首凝视时,依然要感动和值得欣慰的是这所学校几代教育工作者心载肩抗的民族责任感,并以此而生成的无私奉献的品行和“用心做教育,用爱教学生”的坚韧执着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点点滴滴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求实求是精神。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学生,每一代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萌发理想,生成希望的乐园,无论是办学条件的落后还是先进,我们完全可以置信的是,每一个水工人都在一点一滴,像晶莹的水一样,呈现自己的纯洁和剔透,彰显自己的明亮和光润。正是坚守这样的精神,水工学校一点一滴茁壮成长,不断发展壮大。在制定特色校方案时,我们本着学校的这种精神,借“水文化”的涵韵,提出“若水文化,浸润教育”特色建设的设想,旨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和、包容、博大、开放、自然的成长环境,给所有孩子打下身体健康,阳光向上,乐于学习的基础,并以此为依托,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三风一训。

办学理念:浸“真善美”,润“心德行”,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水工校训:上善若水博学远志。

水工校风:平和包容博大开放。

水工教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水工学风:滴水穿石积水成渊。

办学思路:借“水文化”的涵韵,汲取“水品性”之精髓,润根养性,追求优质发展。

(二)传承特色项目。

_年9月,在《__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的引领下,我校因校制宜,将葫芦丝课程引进课堂,确立为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办学思路,形成了自己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以此为题的校本教材《葫芦丝》获得山西省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培养的学生也多次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奖。这是我校的百人葫芦丝在演奏。几年来葫芦丝课程已经深入学生之心,也得到了家长的喜爱和认可。上学期,在原来五、六年级开设葫芦丝课的基础上,在四年级也开设了葫芦丝课程,现在学校四、五、六年级每班每周一节葫芦丝课程。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我校聘请李伟老师每周来学校工作半天,并且为学校每位音乐教师购买葫芦丝乐器,在每节音乐课上开展教学。特别让我们高兴的是,上学期我校新分配的音乐教师学的是竹笛专业,下学期,我们计划在三、四年级开设竹笛课程。

(三)传承校刊、校报、校歌。

学校的校报《校园风》已经创办两年半,每月一期,已出版28期;教研刊物《水工教研》以及学生作文集《新芽》,也都发行了两年。

另外,我校编写的《弟子规释读》和《经典诗文诵读》两本校本课程也获得山西省校本课程二等奖。上学期,我们利用周三午读时间开展“讲经典见行动”活动,学校老师轮流讲,学生结合每周所讲内容背诵、实践,效果特别好。

校歌《雏鹰之歌》由前任王小平校长填词,我校音乐教师谱曲完成的,校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激人奋进,反映了水工学校五十年的优良传统。

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专题

回顾2011-2012学,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根据《齐河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齐河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我校于2010年3月,正式申请创建“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特色学校。两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镇教研室王校长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诗文选编》作为诵读教材。此书一册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古诗70首,第二部分千字文,第三部分幼学琼林,第四部分论语。每部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原文和译文两部分,集诗词歌赋晨读对韵、中华成语千字文于一体,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全力构建书香校园。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2010年10月,我校不惜重金投入创办了仁里集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文化墙,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此后,我校还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展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一次一次掀起了我校经典诵读的高潮。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早读课、课前“一吟”、午间管理时间、班队课、睡前十分钟五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置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展演、经典诗文擂台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5、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

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两年来,我校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和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4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诵读教材——《国学经典诗文选编》校本课程。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二、活动为主发展特色。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7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要求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个统一”、“两个有”、“两个保证”、“一个建立”。“一个统一”即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统一开放时间;“两个有”即老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两个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个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三四年级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6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很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由于本学期我校计划修教学楼,我校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多媒体不能使用,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2012年3月27日。

溱潼实验小学创建特色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很多工作都获得了殊荣,学校党组织被乡党委表彰为“先进党组织”、“综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历年来在县乡文体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积极开展文明创建的结果。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确保文明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了《县文明委关于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创建目标任务分工方案》、《县教育系统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和《乡关于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学习,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创建“文明单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整体提升我校文明程度的需要。学校成立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组织负责人任组长,各部门责任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全校的文明创建工作进行领导、协调、督促。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我校在文明创建活动中,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道自然天成的风景。美观大方的读报栏是同学们课余游戏之后的一道快餐。高音喇叭里传出的充满磁性的播音,让同学们听听校园新闻。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庄严的场面,充满激情的演讲,无不渗透着全校师生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学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工程”建设,营造书香校园,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积极推动校园文化进课堂活动。在广大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学习型单位,学校搭建平台让老师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三、狠抓学校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学校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依法保障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校舍的防火、防盗以及学生交通、集体活动、饮食安全的管理,严格化学药品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健全突发事件的'预案机制,更好的维护学校稳定。近期甲流感形势严峻,学校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进一步加强甲流感的防控工作。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杜绝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发生和校园意外事故发生。

面对校门口的现状,学校在认真研究学生分布区域的基础上,长期与派出所联手抓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学校负责安全教育,派出所定期到学校宣传交通法规,并在学校附近专设交通警示标志,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近几年,学校在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下,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师生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到目前为止,校园绿化初具规模。为了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学校还建立了4个乒乓球台,一个篮球场,为师生的课外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如今,师生工作上顺心,生活上舒心,学习上安心,家长也放心。

五、加强校风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1、以评优评先为载体,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树正气活动。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等活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感染广大教师,今年,有1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3名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近年来,有多名教师被评为乡级教学能手,另外,学校还利用各种节日表彰某方面的先进典型,今年3月8号有7名女职工被评为“三八红旗手”;9月10日,有6名教师被评为师德标兵。在学生中,开展优秀学生评比活动,有多名同学受到市、县级表彰,这些受表彰的师生对同学和老师都产生了榜样作用。

2、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学校紧抓重点做文章,一是保证学习时间,每周集中学习1小时;二是保证学习参与率,全员参与;三是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己身边的先进典型等;四是保证学习效果,人人要有学习笔记,人人撰写学习心得。

3、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维护良好的教育形象。学校就办人民满意教育,专门组织了问卷调查。学校派出教师,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安全教育、师德师风等方面开展调查,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学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类处理。

为使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根据以上情况,学校制定了四条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二是加大意见和建议的回复和回访工作。三是抓督办促落实,以防止整改走过场。

4、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教导处加强管理、督查,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层领导多次深入到各教研组检查教学工作、坚决杜绝乱订乱发学生学习资料,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同时重视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素质。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县级评比中获奖。一年来,我们组织教师按时参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电脑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水平。加强教学工作指导、检查工作。校长、教务处人员经常深入各班听课、指导、检查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之间也开展相互听课活动,规定每学期不少于10节。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在全乡组织的教师技能比赛中,我校有多名教师获奖。

创建“文明礼仪”特色班工作总结

现将我市20xx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建基本情况。

目前,北海市已成功创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共18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北海市合浦县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罗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分别为五星级、四星级,广西农垦七里香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今年认定)为三星级;合浦县党江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4个市级示范区;合浦县闸口对虾产业示范区等2个县级示范区;合浦县党江镇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8个乡级示范区。

20xx年,我市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自治区级示范区为发力点,以市级为支撑点,以县级为依托点,以乡级为承接点,创建各级示范区23个,其中创建北海市合浦县东园循环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为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县级9个,乡级7个。按产业类别分,种植业9个,水产业5个、畜牧业5个、林业2个,休闲农业2个,已经开展了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考评工作。

二、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一)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示范区既有农业基础的传统水稻等产业,又有新兴的生态乡村旅游产业;既有全国有名的“南珠”养殖产业,又有全区出名的高位池鱼虾养殖产业;既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罗汉松、夏橙产业基地,又有全区规模较大的金花茶、发财树产业基地;既有国家重点扶持的奶水牛产业,又有北海重点发展的特色家禽产业,这些产业反映北海的农业特色,集成北海现代农业的最先进水平,引领北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推动现代化种养方式转变。绿色、低碳、循环的种养方式在示范区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全新种养模式:生态水稻示范区的“水稻+养鱼+养鸭”共生模式、抗风浪示范区的“金鲳鱼+珍珠贝+名贵鱼”多层养殖模式、东园示范区的健康生态循环模式、松柏山示范区的“水果+沼气+养猪”清洁环保模式、马兰垌示范区的“菜—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对虾产业示范区的“鱼虾套养”资源共享模式、绿然生态鸡林下示范区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等,这些种养模式大大地推动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聚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化农业的“四要素”在示范区高度聚集。优质、连片的农村土地向示范区流转,形成300亩—50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财政涉农扶持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农民入股资金等三个主渠道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区,累计投入86069万元;示范区引进新品种147个,推广新技术90项,应用新成果13项,还注册有“小村故事”、“绿然土鸡”、“诸葛食集”等商标28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30个,名优品牌14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有机农产品6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示范区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中院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聘用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82人,新引进高层管理、销售人员23人。

(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业扶贫模式等“三种”体制机制在示范区落地生根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得到推广,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业务广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得到推广,示范区都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了“大块并小块”耕地整治,开展以土地入股、土地租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得到推广,示范区以产业带动的方式,为贫困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示范区建设。

(五)建立农民致富样板。在示范区内建立了“12345”带动农民致富样板,即:实现示范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乡镇增收20%以上这一目标,整合基地和新农村“两块”资源;联结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要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四统一”服务;通过“保底+分成”(水稻产业示范区、中盛瓜果示范区等)、“养殖套餐”(抗风浪示范区、龟类生态示范区等)、“农民股东”(利添水果示范区、小村故事示范区等)、“保姆跟踪”(林下养殖示范区、吉吉肉牛示范区等)、“电商扶贫”(黄瓜产业示范区、东园循环示范区)等“五带动”模式,带动11043户农户参与示范区建设,这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所在乡镇20%以上。

三、创建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抓责任。将示范区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四定”任务和绩效考评,市、县(区)、乡镇三级建立了统一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做好规划抓目标。今年初,每个示范区就制订一套实施方案和规划,规划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县级政府发文认定,这些实施方案和规划围绕有示范(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能增收(带动农民增收)的.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投入抓扶持。每年市、县级都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分扶持培育资金和奖励资金下达,同时融合了财政项目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金融政策性贷款等集中投入示范区建设。

(四)学习培训抓提升。市、县两级每年均举办示范区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区内外学习交流,在今年6月自治区召开的全区示范区推进工作会上,合浦县乌家镇政府作为先进典型发言。

(五)合力创建抓推动。全面实行“三推动”联创:一是政府推动,示范区在市、县、乡三级政府统一部署,行业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专家指导推动,市成立由各行业专家参与的专家组,进驻示范区指导工作;三是经营主体实施推动,每个示范区都由一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实施,目前有204家经营主体入驻示范区,其中企业89家,合作社73家,家庭农场42家。

(六)开展督查抓落实。采取市领导现场办公、专人跟踪督办、召开协调会等方式进行督查,将每次督查内容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送县(区)政府限期整改,还对进度缓慢的示范区所在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约谈。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品牌建设有待提升,农民技术水平需提高等等,都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建好巩固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加强领导,继续组织力量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加工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功能,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要求,做大一批企业和合作社,挖掘一批农业科技人才,研发一批新品种,配套一批现代化设施设备,打造一批名特优品牌,建设一批新农村,培育一批农民专业能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进一步实现示范区预定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创建一批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对已获认定的示范区提档升级。争取到2018年末,基本达到一个县(区)建成一个自治区级示范区、两个县级示范区和每个乡镇一个乡级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20xx年3月27日。

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专题

本学期我校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提高全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开展好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认真上好各年级英语课教学,英语课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在特色活动中,科学安排英语兴趣小组活动。

2、进一步巩固开展了英语兴趣小组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同时向其他学科渗透,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了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英语课的整体研究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灵活组织开展好英语兴趣小组和其他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5、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

6、初步构建起科研先导的管理机制。在特色创建过程中,我们加强了科学研究,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将实践与理论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与推广,呈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好势头。

7、培养学生的同时培养有作为、有贡献、有特色、有声誉的教师队伍。

8、建立完善实施方案与计划,逐步调整教学支撑教材,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教学过程。构建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园文化用语等,为营造校园建设的语言氛围,让学生从自然生活中接触英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用英语布置校园环境,如布置英语故事、英语诗歌、英语单词的宣传图等,让英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延伸。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通过特色建设,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实用的日常用语,校园文化用语,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露自己的个性、特长,并有相当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比赛中展示自我,推荐自我。

2、继续培养学有所长的教师,发挥其骨干示范的作用。

3、争取形成一整套特色创建的宝贵资源、特色资源,在学校其他科目中乃至同类学校中能推广、借鉴、参考,相关实践经验与相关成果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4、继续加大舆论宣传及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以英语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建设初具雏形,以英语文化精神主导校园文化的办学个性逐步鲜明。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