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优质19篇)

时间:2023-12-19 05:06:14 作者:曼珠

教学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学。通过研读优秀的教学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教师增强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小学二年级《只有一个儿子》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等10个生字;认识“包字头”;在老师指导下正确书写“甸、歇、伶、俐、拎”五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划出妈妈说儿子的话及描写儿子表现的句子,体会重点词句“一桶水可重啦!”“沉甸甸”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续编故事,演一演。

4、了解老爷爷说的“只有一个儿子”的含义,体会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等10个生字;认识“包字头”;描写“甸、歇、伶、俐、拎”五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

教学难点:

能体会重点词句“一桶水可重啦!”“沉甸甸”。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指名读。注意:“儿子”的“子”读轻声。

2、读好课题。

课题告诉我们有几个儿子?如果要突出“一个”儿子,该怎么读?(评价:读出了、仅有、独一无二的意思)。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以后,思考一下: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物?

2、反馈: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物?

板书:三个儿子三个妈妈老爷爷。

要求:说完整。(这篇课文一共写了7个人物,他们是……,……和……。或者: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和……这7个人物。)。

3、看这儿,再看题目,发现有什么问题吗?(预设:课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说“只有一个儿子?”呢?)。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1-6节。

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说“只有一个儿子?”,接下来我们要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1、出示第1节,指名读。

歇:书空。解释:休息。

2、三个妈妈一边打水,一边谈论着自己的儿子。轻声读第2~6小节,用横线把三个妈妈说儿子的话划下来。

3、交流:随机出示三位妈妈的话。

(1)读第一、二个妈妈说的话。

(2)体会并读好“又……又……”、“赛”、“谁也比不过”、“我那个儿子”

伶俐:注意“伶”读后鼻音,形声字。“伶俐”的意思就是“聪明,灵活”。

赛:平舌音,组词。

莺:后鼻音。

嗓:平舌音。

(3)听到了吗,这两位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想象一下:两位妈妈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4)第三个妈妈和前两个妈妈的态度一样吗?(不一样)第三个妈妈的话怎么读?指名读。同学们注意听,哪里不一样?(语气平静、态度谦虚)。

(5)谁能把三位妈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二)学习7-11小节。

1、出示:第7节。

拎:注意是前鼻音。“伶”是后鼻音。“令”和很多部首组成字,都读后鼻音,唯有这个字读前鼻音,用心记,把它牢牢记在脑子里。换部首。书空。

(1)谁做“拎”的动作。拎,就是用手提。

(2)理解并读好“一桶水可重啦!”。你们读的句子就是告诉我们——一桶水(可重啦!)强调读“啦、重、!”

桶:好办法记:涌、通,痛。

(3)如果是很重的一桶水,怎么拎呢?(生演)。

(4)文中哪句话说明这是一桶很重的水?

(5)(出示句子)指名读,理由生配合读。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

“走走停停”的第二个“走”和“停”念轻声。“晃荡”的“荡”念轻声。)。

腰:身体有关。形声字。

2、妈妈这样子拎水真——辛苦、累、疲劳、腰酸背痛……。

3、出示: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做了什么?读7-11小节。用曲线划出写三个孩子表现的句子。

(1)指名读第一、二个儿子的句子,读出了什么?(这两个儿子想到其他了吗?想到妈妈了吗?看到妈妈了吗?)。

随机板书:只顾看也不看。

只顾也不看。

4、第三个孩子和第一、二个孩子不一样在哪里?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把第三个儿子的动作圈出来。(跑接提)。

(1)指名读,注意这三个动作。想想他为什么“跑“?(怕妈妈累坏了)。

(2)男孩子一起读。第三个儿子二话不说,动作很快。能读出这个儿子平时——(一定经常帮妈妈拎水。)。

(3)这句话里有一个词也告诉我们“一桶水可重啦!”。

出示“沉甸甸”abb:包字头。积累包字头的字:句、匆、包、勺、勾。

(4)引读:一桶水可重啦,就是一桶水——(沉甸甸)的。这个孩子拎着沉甸甸的一桶水,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可他还坚持着帮妈妈把这桶水拎回家。

(5)从中,你看出这个儿子怎么样?——(孝顺、关心妈妈)板书:孝顺关心。

(6)让我们一起向第三个儿子学习。齐读写第三个儿子的句子。

1、(出示对话)同桌读。

2、老爷爷说了几句话,提示语在中间数句子方法。第一句——(一起读),第二句——。

3、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用上“虽然……但是……”说说老爷爷的心思。(第一个儿子虽然又伶俐,又有力气,但是他只顾自己翻跟头,看也不看妈妈一眼。——师:这样看来,他不是真正的好儿子。

第二个儿子……。

第三个儿子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他关心、孝顺妈妈。——在老爷爷眼里,他才是真正的好儿子呀!)。

4、老爷爷的话让你懂得了什么?(当子女的应该孝敬长辈,关心长辈。)。

5、明白了老爷爷的心思,谁来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哦”的语气。

引读,读好老爷爷说的三个问句。

6、选择课题,加深理解。

(1)故事学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的题目是什么?老师这里有三个题目,你觉得哪个题目,并说说道理。

(2)出示三个题目:《一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三个儿子》。

7、回到课题,齐读。

(四)演一演。

第二天,三位妈妈又去打水了,还是三位妈妈,三个儿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们演一对母子,你想演哪一对?为什么?(告诉妈妈站的位置)提示:演的时候,把动作交代清楚。还可以加上一些语言。

四、总结。

孝顺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五、巩固字词。

词语连线。

翻水桶伶俐的水桶。

拎力气美妙的孩子。

提跟头沉甸甸的歌声。

板书设计:

妈妈儿子。

第一个很伶俐翻跟头。

只有一第二个嗓子好只唱歌。

关爱长辈是美德。

个儿子第三个没特长拎水桶。

小学二年级《只有一个儿子》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渺小”“矿物”“恩赐”“慷慨”“滥用”“目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

2、理解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设计理念:

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2、在活动中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收集和汇报资料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掌握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方法。

4、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能力上升,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5、打破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提高写作水平,致力于环保知识的宣传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充分阅读,理解内容。

1、教师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体会文章内容。

2、深入理解文中关于地球的知识,鼓励学生找出文中佳句,反复朗读感悟。

二、设计活动,激趣自学。

1、活动方案:教师转换角色,以报社主管的身份组织“报社创刊暨记者招聘会”,学生以“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员”的身份作“报告”,整个活动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语言感悟为中心,达到听说读写兼收的效果。

2、活动要求:

水利资源部(小组)、林业部(小组)、矿产资源部(小组):(1)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积极参与对我国乃至世界相关资源状况资料的搜集整理;(2)能采用统计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作具体说明课文内容(作报告)。

宇航局(小组):充分感悟课文内容,(1)根据文中描述搜集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状况的资料;(2)根据文中描述设想人类飞往外星球所需费用和时间,作出计算;(3)起到使课文更具说服力的作用。

环境保护局(小组)下设水污染与治理办公室、大气污染与治理办公室、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沙尘暴治理办公室:(1)积极收集各类污染状况;(2)能够画出污染前后的对比图片,结合课文语句具体说明;(3)列举近年来发生的生态灾难如洪灾、酸雨、沙尘暴等资料;(4)使课文更具有说服力。

三、抽签分组,开展活动。

用抽签的方法使各小组的人数按教学设想确定。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各类报刊杂志、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转换角色,创造氛围。

(有条件的可在此时播放课件:配有课文的解说词的有关地球知识的录象片段,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一个浓厚的氛围。)。

师(报社主管身份):大家好!本报创刊暨记者招聘会现在开始!我报即将创刊,可是我作为报社的主管,却一直为本报的刊名而发愁:到底是用《地球报》好呢,还是用《只有一个地球报》好?请大家帮我拿个主意吧!

(学生积极发言讨论,为了使自己的说法更具说服力,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引用书上的语句。)。

二、交流讨论,组内汇总。

师:谢谢大家为本报社提出宝贵的建议。我宣布,我报正式命名为《只有一个地球报》。今天,有幸请到了“国务院各部的委员”参加会议,现在请“委员”们按照各自选定的“部门”,坐在一起“办公”,交流汇总所搜集的资料,并推荐一名“委员”担任“部长”或“局长”代表本部门作“报告”。

三、成果展示,资源共享。

师:现在请各位部长、局长到主席台就坐。

1、首先,请“矿产资源部部长”作“报告”。

2、现在请“林业部部长”作“报告”。

3、下面请“水利资源部部长”作“报告”。

师:听了这几位部长的报告,我为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的国度而骄傲,为生活在这蓝色的星球而自豪。现在欢迎“环境保护局局长”作“报告”!

(1)、环境保护局水污染与治理办公室的资料展示。(举例:学生展示两幅自制图片:一幅是一条宽阔的小河,清清的河水里小鱼在自由地游玩;一幅是同一条河已被污染,河道变窄,河面上漂浮着垂死挣扎的小鱼。图上引用书中语句配上文字说明:人类生活需要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长期为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不顾后果地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2)、环境保护局大气污染与治理办公室的资料展示。

(3)、环境保护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的资料展示。

(4)、环境保护局沙尘暴治理办公室的资料展示。

(有条件的可在此时播放从电视上拷贝的关于拍卖地球上最后500克纯净的水、地球上最后一罐没被污染的空气的广告片段。)。

师:地球资源在不断减少,地球环境在不断恶化,地球正在从蓝色星球变为黑色地狱。人类该怎么办呢?是到宇宙中另外一个地球上去吗?还是请宇航局长帮我们计划计划吧!

4、宇航局局长汇报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举例:根据课文内容设想在离地球40万公里处有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行星,假设造出了一艘以光速飞行的飞船,请大家计算需要多长时间:大约为250年,仅以人类自己的寿命相比,说明这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师:(带着低沉的语调,遗悟而悲哀的口吻作情感渲染)如果你就是被污染的河水里那条垂死挣扎的鱼,或是在被污染的空气里飞行的一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又将对人类说些什么?作为人类的一员,你又将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讨论)。

四、活动延伸,价值升华。

师:(引用书中宇航员的话)“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我们来精心地保护地球,这是本报宣传的主题,让我们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本报服务的宗旨。在会议结束之前,我作为报社主管,在此招聘《只有一个地球报》主编、记者和通讯员,请有志于保护地球环境事业的“小作家”踊跃应聘,积极投稿,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保护环境的优秀事迹发扬光大!

(现场招聘,在学生踊跃应聘的同时,可任命各位“部长”担任主编,全体学生为记者或通讯员,并发给聘用证书及标志,课外办好《只有一个地球报》,发行于全校。)。

四年级语文:《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个苹果》(五年制课本第七册)系独立阅读课文,教学以导为主。怎么导?我建议抓以下要点和步骤:

一、一条关系式--1个苹果8人分吃剩下大半。

先回顾本册读写例话《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和《一边读一边想》中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初读课文,而后直截了当提问检查:本文说了件什么事?由学生概括初步印象,得出上列关系式。需要说明的是:此步骤务必控制在短时间内(比如10分钟),切忌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少教师领着学生在人物称呼上费功夫,在“转了几圈”、“怎么传”上面兜圈子,导致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偏移,客观上削弱了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思想教育。(问得紧时,学生简直如走迷宫)其实本文写的是一个群体,个体的称呼无关紧要(这可相机告诉学生);传递顺序虽有讲究,但在此并非重点,不宜费时让学生多想;至于转了几圈,则宁可作模糊状,倘若决意落实为一个小圈两个大圈,难免陷入繁杂庸俗的泥潭。

二、三处描写--连长、小李、小蓝。

初读之后,一般学生势必理解战士们不吃苹果并非不渴,顺此引导学生细读表现极度干渴的三处描写(可取朗读形式)。这一步既属语言积累,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为本课后《怎样选择材料》的教学作准备(作者详写三个人实为第三步选材的结果)。

三、三个词语--烟熏火燎诱人动员。

(“烟熏火燎”一词的词义结合上一步细读描写时解决,这类无碍大体的词语在初读时可跳过,以培养速度。)这一步主要采用复述形式。先从优生的回答中提取上列三个词,而后由全体学生据此串连事件经过,进一步体会战友间的关怀之情,同时领悟抓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

四、两个句子--“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学习,可望形成感情的蓄积。但“沉静”句较难,像一道闸门。教师可扶一把,以类比法启发学生理解,打开此闸门;继而通过整段的表情朗读,领会“幸福”和“骄傲”的内涵,将教学推向高潮。(这种朗读同时具有检查的功能)。

诚然,以上建议从严格意义上说,还偏于保守,但我觉得它符合目前农村小学的实际。

推而广之,此类课文的教学应着眼于方法的训练,确定重点后,大刀阔斧削斩枝节,决不能被课文牵了鼻子,这样才能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与上述建议相关,原课后1、2两道思考题稍有不当。第1题:“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事?一共有几个人,是哪几个?”可否概括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因为问“哪几个”易导致师生注意的偏移;第2题:“一个苹果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捡到的人不吃,连长也不吃?”问题本身就有暗示性,即“捡到”,且文中别无细节,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又有节外生枝之嫌。再说,此问于领会中心也无意义,不如改为:“为什么运输员捡到苹果不吃,连长也不吃?”

《一个美丽的故事》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积累若干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师生之间、母子之间的.爱心真情。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大家能不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可不可以复述这篇课文?

二、复述课文。

1.提出详细复述课文的要求并指导方法。

2.学生尝试复述。

3.小组互相复述。

4.全班复述交流。

三、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阅读体会。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你的想法。

你还知道相似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听。

3.再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真情。

四、词句练习。

1.“词句活动室”之一:搭配,组成词语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再在课堂上交流。

参考答案是:

美丽的——故事,聪明的——孩子,快乐的——生日,

珍贵的——礼物,明媚的——阳光,芳香的——果实。

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词语搭配合理,就应该肯定。

2.“词语活动室”之二:造句练习。

先理解“格外”的意思,再在同桌或小组之间尝试造句,然后全班交流。

五、语言实践。

说说自己向妈妈祝贺三八妇女节的事情。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1、激情创设情景。

同学们,老师今天送给咱们每个组一棵小树,但是它还没有发芽,想让它枝繁叶茂吗?(想)那么你的出色表现将为它填上一片绿叶,最后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的小树长的最茁壮。

【设计意图】利用树木生长分小组评价,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渗透环保意识,达到情感目标。

2、出示小村庄图片

问:说说这事哪里的景色?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

4、板书课题

(1)、指导书写课题(强调“村”与“庄“的写法)。

(2)、学生说说自己对课题中的那个词语感兴趣,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小的课题却也蕴含着许多的知识,而对课题的分析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而这也是正体现了细节成就魅力。

过渡语:那么这到底讲了一个小村庄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翻至课本第七课,有自己喜欢过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之后和同桌讨论讨论课文讲了一个小村庄怎样的故事。

1、 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说说你从这段感受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小村庄的美丽?(相机理解“郁郁葱葱”等词语)

3、当你走进小村庄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看到些什么呢?

4、有感情的朗读

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音乐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从文字的感悟到体会词语的妙处,然后再回到情感的升华。这样的设计符合新课标中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教学策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过渡:这么美丽迷人的小村庄最后却被冲毁了,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板书:冲毁)

1、出示课文第四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一个美丽的故事》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真正的朋友不仅平时互相帮助,即使在危险时刻,也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直挺挺”等词语。

3、能理解并积累课文中描述“逃跑”与“装死”的语句,并能尝试着实践、运用。

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中描述“逃跑”与“装死”的语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描述“逃跑”与“装死”的语句,有感情朗读,并能尝试着实践、运用。

2、理解“你不能和遇到危险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的人作朋友”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书签、图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你觉得该如何对待朋友?

2、揭示课题《一个忠告》板书:*12、一个忠告。

3、理解“忠告”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悟。

1、自主学习。

(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字词反馈。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师适时贴出图片)。

4、指导读句子:你不能和遇到危险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的.人做朋友。

(1)指导朗读。

(2)质疑。

(通过自主学习,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每一个孩子学得积极、学得主动,使学生自觉地探索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阅读感悟。

1、学习重点句:他们当中的一个丢下朋友飞快地爬上一棵大树,蹲在高高的树杈之间,吓得不停地颤抖。

(1)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交流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丢下”说明了什么?

板书:丢下、爬、蹲、颤抖。

(3)指导读句子。

2、学习重点句:那人感觉到熊喷在脸上的热气,就紧闭双眼,屏住呼吸,直挺挺地伸展四肢,一动也不动。

(1)交流出示。

(2)读句子,圈出描写“装死”的词语。

(3)交流,师适时板书:紧闭、屏住、直挺挺、一动不动。

(4)指导读句子。

(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析、朗读,积累、感悟课文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

3、引读第二小节。

四、语言实践。

1、创设情景说话:今天傍晚,我和朋友到树林里散步,忽然遇到了一只大黑熊。。

最后,我明白了:。

(在学生积累了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准备。

3、交流。

五、朗读全文,总结明理。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说说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3、总结全文。

4、赠送小礼物——书签。

板书:

*12、一个忠告。

会爬树人图片丢、爬、蹲、吓。

你不能和遇到危险只顾自己。

而不管别人的人作朋友。黑熊图片。

不会爬树人图片装死:紧闭、屏住呼吸、伸展。

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重点: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朗诵诗歌:

2.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结合板书:地球――我们的家)。

接下来的这首诗又把地球比喻成什么了呢?

二、诵读全诗,在读中感悟。

1.自由诵读。

2.开火车分小节朗读。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生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读后进行评价。

3.识字。

4.朗读表演。

5.自由畅谈对诗歌的感悟。

(1)整体感受:通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具体感悟:鼓励学生针对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情况,具体到某一节来谈谈对节奏、对诗歌感情色彩的见解。

三、拓展活动。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地球妈妈,一组扮演地球儿女,分别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

如:地球妈妈――森林是我身体的肺,没有它我就不能呼吸。

地球儿女――我爱地球妈妈,爱你就是爱自己。

四、课后练笔。

大标题:《人与自然》。

板书设计: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湿地节约纸张。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

引导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的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故事。以下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学习: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从心理特征来说,三年级的学生正是求知欲旺盛,活泼开朗的时期,愿意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自我表现欲,什么事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从认知状况来说,环保主题教育的文章三年级孩子早有接触,如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专题,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再加上孩子们就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环境中,他们每天耳濡目染,亲身感受着环境的变化,所以这篇文章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合作探究,交流解疑。

引导点拨,朗读想象

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1、 课件出示填空提示。

2、 学生回答。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1、 早先,这里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2、 指名学生来回答。

3、 师:这位同学从第一段中读出了小村庄的美,谁能再来读一读,不过老师这次增加了难度,用填空的方式来读,看谁敢来挑战一下。

4、 指名学生来填空读,并问你喜欢这几个词语吗?为什么?

6、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小村庄的美。

7、 多美的小村庄呀,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村庄去看一看。(ppt播放图片,师引导学生再次美读课文,感受小村庄的美)

8、 同学们想知道后来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ppt播放课文最后一段及插图)

9、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ppt出示早先美丽的村庄图片和毁灭后村庄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此时你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0、 生质疑,师将学生疑问归纳整理为以下两个问题

(1)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下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 自由读课文,寻找答案。

2、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解疑。

小学二年级《只有一个儿子》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10个生字;认识“包字头”;积累“伶俐、嗓子”等7个词语。书写“甸歇伶俐拎”5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理解只有一个儿子的真正含义,懂得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

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目标一: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会用一些识字方法来自主识字,二年级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的兴趣和效率。

目标二: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课文内容,有自己的感悟。

目标三:本单元目标“读课文,理解词句”在课堂中进行落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3、听后反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板书:三个儿子。

4、引导学生质疑:听了故事,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上说只有一个儿子?)。

(二)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

3、学习课文中的五个生字。

(1)个人自学。

(2)小组交流。

歇:右边的部首是“欠”。

“沉甸甸”的“甸”读第一声。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1—6节。

过渡: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中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

(1)轻声读,三个妈妈评价儿子的话,用“——”划出。

(2)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又伶俐,又有力气。

唱起歌来赛过黄莺。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3)指导读好妈妈们的话。

(4)妈妈觉得她们的儿子怎么样?

过渡:她们的儿子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2、学习课文7—11节。

(1)师生合作读。

(2)体会句子: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腰也快要折断了。

a.读句子。

b.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找出写三位儿子来到井边不同行为的句子,用“~~~~”划出。

a.出示句子:

第一个孩子只顾自己翻跟头,像车轮子在转。他看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二个孩子只顾自己唱歌,像只小黄莺。他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

b.抓住“只顾、看也不看一眼、也不看一眼”体会第一、第二个孩子的表现。

c.抓住“跑到、接过、提走”这些动词,体会第三个孩子懂得关心、孝敬长辈。

d.指导读句。

e.你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3、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1)分角色读妈妈们和老爷爷的话。

(2)指导朗读“哦”的语气。

(3)想想:老爷爷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

(4)小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分角色读全文。

(四)发挥想像,创作表演。

提供语言材料:妈妈指着儿子,生气地说:“”

妈妈抚摸着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

2、与同学合作,演一演。

(1)准备活动。

(2)交流汇报。

(3)评议。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歇”。

3、写字练习。

4、选词填空,区分“什么、怎么”。

板书设计:

第一个儿子伶俐有力气只顾翻跟头。

第二个儿子嗓子好会唱歌只顾唱歌。

第三个儿子没什么特别跑接提——真正的儿子。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村庄是我们的童年回忆,那里曾经有我们的欢笑声,也有哭啼声。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搜索整理了以下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欢迎浏览学习。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2、小结:惋惜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巩固本课生字

五、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环保问题已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环境保护倍受世人关注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需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到电视新闻,小到课本教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环保紧密地联系着,在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本中,就有这样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昔日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被洪水淹没。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方法。黑板上有彩色粉笔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袅袅的炊烟,精美的画面吸引着同学们。学生一边欣赏图画,一边朗读课文优美的文字。我们仿佛置身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正在大家陶醉其中的时候,故事出现了转折,人们拿着锋利的斧头上山砍树,有的盖房,有的造犁......这时,我擦去了黑板上的几棵树,又画上了一个个树桩。我看着同学们,同学们也专注地看着我,我问:“同学们,你们需要树吗?谁需要?”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起初是沉默的,后来就开始热闹起来。

“老师,我需要一棵树。”于炎生说。我听了,显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问:“你要做什么?”“我要做家具。”他坚定地说。“哦,做家具,那是应该的。好吧!你上来砍一棵树吧!”说着,我把“斧头”递向他,他兴奋地跑上讲台,接过“斧头”擦去了一棵树,留下了一个孤零零的树桩。

这时,更多的同学举手了,我又叫了一位同学,“你想砍树做什么?”

“我想建造一座别墅!”刘昊源说完,大家都惊奇地看着他,有的还在议论,“建别墅,两层的,要砍好几棵树吧?”听了同学们的议论,我也表示肯定:“对,要砍好几棵呢,为了能见到漂亮的别墅,你砍吧!”

“老师,我想造一座船。”乔奕宁兴奋地说。

有了刚才的意外发生,我改变了回答方式:“造船,那你觉得需要几棵树?”

只见他的眼珠子一转,脑袋一歪,思考了片刻说:“一棵大树吧!”

“好,上来找一棵大树,砍了背回家吧!”同学们听后一阵嬉笑。

······。

就这样,黑板上茂盛的树林没有了,留下了一个个可怜的木桩。

此时,同学们望着黑板,有的好像在深思什么,而有的还沉浸在砍伐后的喜悦当中。

我的一句话打破了片刻的沉寂。“同学们,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人人都上山去砍树。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没有了,裸露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接着,发生了更可怕的事情。谁知道发生了什么?”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都迅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了答案——山洪暴发。

同学们认真地读着课文,体会着山洪巨大的威力,感受着山洪给小村庄带来的不幸。

“同学们,山洪暴发之后,小村庄是怎样的?”我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想让学生从自己合理的想象中明白道理。

“庄稼淹没了!”

“家具冲走了。”

“别墅也没有了。”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鹏博士

: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一个苹果》教学设计,教案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通过小学生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诗中小作者的生活。让生活贴近课文,把课文拉近生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是重点,因此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读、拼读、练习等方法来识字、识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识字的习惯,反复练习,达到教学目标。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 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能过边读边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文中的“我”正是跟我们教室里的小朋友一样,贪玩、调皮、任性,但是又活泼、听话、向上。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通过解题,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一个接一个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洋思教学模式。

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齐读。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血丝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5、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1)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出示这个句子:“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再出示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对比性地阅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原因,谈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情感(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三、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过让学生补充苹果的含义,再次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动员传递。

关心他人胜于自己。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通过小学生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诗中小作者的生活。让生活贴近课文,把课文拉近生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是重点,因此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读、拼读、练习等方法来识字、识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识字的习惯,反复练习,达到教学目标。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能过边读边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文中的“我”正是跟我们教室里的小朋友一样,贪玩、调皮、任性,但是又活泼、听话、向上。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通过解题,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事情,诗的题目叫做《一11

个接一个》。听老师读一遍,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能过边读边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33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一个接一个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体会战士们表现出来的阶级友爱。

4、学习战士们事事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重点:从传苹果和吃苹果的过程中体会战士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难点:体会为什么说战士们流出的是幸福的骄傲的泪。

(一)谈话导入。

教师: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教室,环顾四周,说,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一个苹。

果,有大的有小的,有青的有红的,你们看: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苹果。出示苹。

果,说,我这个苹果是肖老师送给我的,你的呢?

学生:积极发言。我的是从家里带来的。

教师:那我们课文里边的苹果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板书:一个苹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苹果。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要求:

认真地小声地读课文。

2、交流:

学生:苹果是捡的。

教师:严肃地对学生说,小明,老师给你安排一个任务。明天给老师捡一个苹。

果来。

学生:哄堂大笑。

教师:疑惑地说为什么笑呢?

学生:a、很不好意思地说,因为苹果脏。

b、笑的前仰后合,说因为苹果臭。

教师引导:板书又脏又臭。说不定还有点烂呢?

小结:你们都不愿意捡苹果,那书上的战士为何还要捡呢?(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3、学习1—6自然段。

教师: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知道这个苹果是捡来的?

学生:“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教师:我把这个苹果给了谁?

学生:连长。

教师:连长面对这样的苹果有什么反映?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学生:我望着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教师:连长怎样的问?

学生:惊讶地问?

教师:他为何惊讶?请你结合书上的语句来体会?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a、因为这个苹果来之不易“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字血迹斑斑。

b、结合文章的背景体会,通讯员在炮火的封锁下,活着回来都很不容易,并且还带回来一个苹果。

教师:我们似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样一个苹果。

学生:很小,水分很少,有点烂。

教师:然而在连长的心目中,它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学生: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教师:为何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因为他们实在太需要水了。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大家对苹果的渴望。

“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不用说一个,就是十几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把它吃完。”

教师:连长现在是怎样的状态?

学生:勾画相关语句,体会连长很需要水。

教师:那他为何不吃呢?

学生思考。

5、学习吃苹果的过程。

a、学习提示:

自读课文把他们吃苹果的过程罗列出来。

结果如何?

第一次:连长—小李又回到连长手中,都没吃。

第二次:连长---小李八个人吃还剩大半个。

b、学生边读边做笔记。

c、交流。

d、在读中感悟,因为他们都想着别人,所以会这样。

6、学习16自然段。

1、在读中感悟。

2、此时他们在想些什么?(为有这样的战友而自豪)。

3、为何说是幸福的骄傲的泪光。

引导要点:

这是幸福的泪,是为战友间的友爱感到幸福。

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在危难时刻,有关心自己的战友而自豪。

(三)小结:

在学生谈体会的基础上小结。

(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他们的鲜血,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确是最可爱的人啊!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长大了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节课是我本学期中上的最满意的一堂课。我觉得它将我和学生的激情都调动起来了。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激情饱满,积极参与、思考、交流、合作这既是能力的提升也是情感的升华。可以这么说,学生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事情,诗的题目叫做《一11。

个接一个》。听老师读一遍,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能过边读边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33。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1.认识“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 伴 却趣这”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认识“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伙伴 却 趣这”等13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

2.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伴 却 趣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伴 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 影子 回家 睡觉 各种各样

起床 学校 伙伴 开心 上课铃

操场 有趣 快乐 老师 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过伙伴 各 样。

2.认识偏旁部首:单耳旁和走之旁及其写法。

1.读熟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3.书写7个生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