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色彩教案(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2 01:55:29 作者:薇儿

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借鉴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语文五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1、自学本课生字,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了解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我求疑释疑的能力,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在自我实践、体验、感悟中拓宽阅读空间。

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2、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1、根据导读自读、自悟课文,提出学习疑问,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诺贝尔的资料。

3、师了解、收集学生疑问并写好小黑板。

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说说编编。

1、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文字游戏,(出示词语:专利、延绵、思忖、愚昧、遗嘱、死而无憾、诺贝尔)。

(1)读一读;。

(2)说一说意思;。

(3)连一连,请选择你喜欢的几个词语,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编一段话。

(可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或自由选择内容)。

(二)以疑激思、体验感悟。

1、通过自学课文和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关于诺贝尔的那些知识和事迹?

(生说,师择机引导、提升并板书。如:诺贝尔发明家企业家巨大贡献巨额财富……)。

2、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真了不起!课前老师收到许多有水平的疑问卡,有的是文中的有的涉及课外的知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是释疑解难的高手?(出示小黑板并请一同学读题)。

3、问题征答台。

(1)诺贝尔晚年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心愿如何实现的?每次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为什么“至于其他的款项应该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前提”?

(4)课文通过那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6)为什么说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上的贡献?

(7)为什么说诺贝尔一生充满传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结合收集的材料自主选择问题回答。)。

4、生说,师择机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活动描写体验、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情朗读、感悟、升华并板书。

(如:资助医学设诺贝尔奖名垂青史发展科学与文明)。

5、看板书小结全文,谈学习感受或收获。(可从情感、表达方式、语言特色……方面说)。

(三)、学习语言、发掘潜能。

1、我虽然生在瑞典但是_______________。

2、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成就大事业的人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心胸狭窄的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诺贝尔就终日笑容满面。

(四)实践体验、深悟砺志。

诺贝尔传奇的一生及诺贝尔奖激励了无数人们勇攀科学高峰。你知道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简况吗?好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姓名、国籍、种族、主要成就奖金类别……出一期小报。比一比,看那组出得好!(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人类科学与和平。

科学家巨大贡献发。

诺贝尔资助医学展。

企业家巨额财富名垂青史。

设诺贝尔奖。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对本单元容易写错的生字进行梳理,并正确写在田字格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引导学生去发现搜集秋天的词语、句子,感受秋天的美丽。

掌握生字、运用词语

积累词句。

课件

大家昨天已经自己复习过第一单元了,谁来说说第七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呢?谁还知道这几篇课文都和什么季节有关?(指名学生回答)

小朋友们,第一单元藏着许多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复习。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复习的第一站。

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左边是本单元会认的字,右边是本单元会写的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我们先来复习会认的字。

(1) 同桌互相纠错

(2) 我会读:

平翘舌音:

层 翠 爽 壮 著 状 苍 炸 察 识 残 橙 支

前后鼻音:

层 尽 染 爽 壮 登 笼 浪 粱 燃 勤 仙 盘 峰

当 形 状 降 纷 苍 蹦 残 橙 径 枫 龙 凡

难读词:

凉爽 翠绿 雄壮 稻谷 登山

胳膊 光盘 名片 旅游团

山峰 巨石 枫树 菊花 风景区

翠鸟 甲鱼 高粱 橘子 降落伞

勤劳 观察 认识 尤其 奇形怪状

小朋友们,我们齐心协力将这个单元会认的字都记住了,那么会写的字掌握得怎么样了呢?

(1) 学生交流易错字

(2) 教师板书易错字

(3) 书空重点笔画

(4) 听写词语:

宜人 山谷 尽力 云层 劳动 站立

尤其 豆苗 认识 于是 首先 枝叶

刘海 已经 花花绿绿 金秋时节

春华秋实 山河壮美 四海为家

著名的近义词 很多的近义词

(5) 校对

3、小朋友们,除了我们刚才听写的词语,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非常美的特别值得我们积累的好词呢,你们看!

出示词语:

层林尽染 景色宜人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天朗气清 春花秋月 枫林如火 秋收冬藏

从小朋友们的口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秋天的美景,课文中也有许多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句子,快走进第一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读读、背背吧!

出示课件:

1“梨树挂起____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____ 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_的波浪,高梁举起__________ 的火把。”秋天这幅美丽的图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来的。

2.蒲公英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苍耳靠___________ 传播种子,豌豆靠____________ 传播种子。

3.《赠刘景文》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语。

4.《山行》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 季节的美丽景色。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秋姑娘,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领略了秋天的美景,还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一定收获多多吧!

完成第一单元相关练习

易错字:谷 劳 已 经 站 尤 其 首

这节复习课,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并对易错字进行了听写 ,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教学让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

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教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诗中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能默写一、三首古诗。

3、培养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观察、大胆想象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弄懂每个词的含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启发想象,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教学图片、词语卡片。

1、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古诗。这三首想象独特,你们一定会喜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独坐敬山亭》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3)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1) 齐读全诗。

(2) 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尽:没有了。完了。孤云:孤单的云。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的意思:后两句意思怎么说才通顺呢?

一群群的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山亭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写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齐读全诗。

3、背诵全诗。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摘抄在摘抄本上。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议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范读全诗。

2、指名读全诗。

3、指导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 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 诗句没有注释的还可以理解。

(3) 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4) 提出疑难。

1、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因为作者此时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

野旷: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图片。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想之情油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丝慰籍。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些什么呢。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停顿,表达情感。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首古诗。哪位同学会背了?今天我们学习第三首古诗。(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1、解释提问。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的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句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清代诗人慎行。浙江海宁人。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象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1、指名朗读。

2、出示诗句,引导学生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

1、教师朗读诗句,出示图片。

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出“散作满天星”的情景。)

3、启发想象。

(1) 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做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

(2) 朗读全诗。

4、教师小结。

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象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7 古诗三首

独坐敬山亭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宿建德江

日暮 愁

野旷 天低 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渔灯——一点萤 美妙

风簇浪——满和星 神奇

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案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挂图、投影片

两课时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预习《夕照》。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笋芽儿》一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长的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5、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他不仅美化了环境,为别人带来了快乐,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1、背写第2课《古诗两首》。

2、背写第17页上的“读读背背”及补充的春联。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5) 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3、背诵第18页上的“宽带网”。

春天里开的花可真不少,有 迎春花、玉兰花、杜鹃花,还有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 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区花。如洛阳是 牡丹花,北京是 月季花,澳门是 莲花,香港是 紫荆花,郑州是 月季花。

羞(害羞) 俺(俺的) 鹊(喜鹊) 杜(杜鹃) 容(容易)徐(徐徐)蔬(蔬菜)

差(差别) 掩(掩护) 鹃(杜鹃) 牡(牡丹) 荣(光荣) 除(除法) 疏(疏远)

未(未来) 仍(仍然) 冈(山冈) 拐(拐弯) 烧(烧火) 冒(冒险) 度(温度)

末(末尾) 扔(扔掉) 岗(岗位) 别(别人) 浇(浇花) 帽(帽子) 渡(渡过)

列(列车) 绵(绵羊) 探(探听) 摇(摇头) 躲(躲开) 店(商店) 枯(干枯)

烈(热烈) 棉(棉花) 深(深浅) 遥(遥远) 射(照射) 站(车站) 苦(苦难)

芽(发芽) 菜(白菜) 换(交换) 第(第一) 歌(唱歌) 抽(抽水) 净(干净)

讶(惊讶) 彩(彩色) 唤(呼唤) 弟(弟弟) 哥(哥哥) 油(石油) 静(安静)

微(微笑) 才(刚才) 西(西瓜) 大(大家) 安(平安) 本(本来) 呼(呼吸)

薇(蔷薇) 材(木材) 牺(牺牲) 达(到达) 按(按时) 笨(笨重) 乎(胖乎乎)

躲躲藏藏 遮遮掩掩 叽叽喳喳

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4、……像……,像……: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1、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诗句: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 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 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1. 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 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 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 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 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1. 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 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 学生分小组练说,

教学后记:学生对练习一的学习很感兴趣,学习《村居》很乐学。

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案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教学后记:学生对练习一的学习很感兴趣,学习《村居》很乐学。

九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一)品读第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进一步感知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

2、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真认真。是啊,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可是夏天的长是。

3、学生汇报。

(1)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过渡:你们知道一寸是多长吗?一寸大约是三厘米多一点,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那样长。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吧。看,瓜藤生长得多快,这也说明了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竹子林、高粱地: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过渡;竹子真像作者写的那样长得那么快吗?让我们看一段视频。竹子果真长得那么快,那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那拔节的声音呢?(指名读)。

(3)苞蕾: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过渡:老师这里准备了一段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里,作者为了突出植物长得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植物那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昨天――今天――明天)。

(4)石头、草坪菜畦等。(欣赏图片)。

(5)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4、听了几位同学的汇报,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齐读第2自然段。

(二)品读第3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呢?

2、学生汇报: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3、铁轨柏油路怎么也在长呢?有知道的吗?

(物体遇热膨胀,体积增大,所以铁轨的缝隙越来越小,柏油路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路面好像是高起来了。)。

4、是啊,不热不大,不热不长,因为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所以什么都在生长。无论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还是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都在长,这也说明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谁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呢。

(三)品读第4自然段。

1、的确,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也是一样,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些是看得见的长,有些是看不见的长,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升级、跳班。)是啊,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从一个年级进入到高一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我们不仅是年级在增长,还有什么在增长呢?(知识、能力、智慧。)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

三、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看板书,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朗读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事物,读出这些事物在夏天里生长快这一特点。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是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夏天都有力地生长着,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人生中的夏天同样有力地生长。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再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感受夏天的生机勃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九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发现”等造句。

2、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楚的。

3、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课前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会写“附近、谈、派、引、列、蜂”。

2、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3、品读课文1、2自然段。

课时重难点:识字写字。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掌握并理解诗歌意象、意境。

2、完成巩固练习,提高鉴赏诗歌能力。

一、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二、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

三、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写昔人乘鹤所见,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流水,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现的画面。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3、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床敷:安置卧具。杖屦:扶杖漫步。

5、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6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7、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分。

8、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6分。

课外拓展:

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古诗词更是这样,因此要读懂古文,就一定要先读懂这些意象的意思。老师整理了一些诗词常用意象,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代表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尤侗《闻鹧鸪》。

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6、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

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黍离》。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1.朗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

2.分析例文,总结例文中反向想象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有一条尾巴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这太可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例文,分析这条尾巴它是怎么想的。

下面我们就以《尾巴它有一只猫》为例,分析尾巴是如何想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板书:尾巴它有一只猫)。

二、阅读指导,分析想象:

(一)初读例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2)。

尾巴它真的有一只猫吗?

自由读文,找出相关语句读读,大家一起交流。

(二)细读例文。

1.尾巴为什么说它有一只猫呢?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展示如下:

(1)(课件出示3)。

“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这只猫,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本来是尾巴跟着猫跑,尾巴在听猫的指挥的呀。所以跳蚤揭穿它:(课件出示4)。

“如果你有一只猫,那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

跳蚤的话,非常正确呀,可是尾巴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5)。

“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呢?”

如此说来,尾巴的这种想象合理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想象?

预设:尾巴的这通想法是合理的,这是一种反向的思维想象。

预设:不光合理,还很有趣,这真是一只有趣的尾巴!

照这种思维方式,顺下去所以,狗尾巴可以说——。

“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哇,真好!”

2.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条怎样的猫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喜欢反向思维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自负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有趣的狗尾巴。

(板书:反向思维有趣自负)。

三、课堂练说。

展开想象说一说,除了尾巴,还有什么能有一只猫?

1.小组练说,选出代表,看谁说的有趣、合理。

2.指名试说,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一个嘴巴说:“我有一只猫!要吃什么,不吃什么,猫都乖乖听我指挥。”

预设:四条腿说:“我有一只猫!往哪里去,不往哪里去,猫都乖乖听完指挥。”

预设:一双眼睛说:“我有一只猫!看什么,不看什么,猫都乖乖听我的。”

……。

3.师生评议,补充。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士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例文的学习中去。】。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习作:尾巴它有一只猫。

反向思维有趣自负。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尾巴它有一只猫》,指导孩子们阅读短文,分析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学会反向思维、想象方法,并且指导学生练习反向想象,续编故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导学生如何想象,怎样想象才更有趣。

不足之处:如果设计一些分角色朗读的环节效果会更好。

九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桑叶从此瘦。

钻出换上卵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

(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

(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

(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

(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

(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

(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习对春天的特征。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

(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

(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xx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

(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

(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加深记忆。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三、教学生字。

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燕(1)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2)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较难把握。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教具准备: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1)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你们能认出来吗?

(2)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

(4)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

(5)老师小结。

2、认读新偏旁“马”“土”。

(1)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

(1)出示生字词。

(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

(3)指名读词,齐读。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

6、做游戏,巩固识字。

(2)学生自转自读。

五、指导学字。

1、学习“奔”的偏旁。

2、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3、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

4、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

2、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教学后记:学生会学乱多音字“驰”和“池”。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四课时。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九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二、示范讲授,归纳学法。

1、轻声读一读课文,在你最感兴趣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勾画。

2、利用多媒体出示句子: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3、请学生朗读。

4、你觉得泉水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用句子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很多很多)。

5、什么是“天然水塔”?(指导学生理解泉水是由地下水从岩石裂隙中流出,就成为泉水)。

6、姐姐打水后会用来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泉水对人类的好处。教师可相机拓展,泉水供给人们饮用,有些泉水煮熟后还可提制食盐,还有的泉水具有保健作用)。

7、谁来读一读泉水对姐姐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8、如果你是这位姐姐,会对泉水说点什么呢?

9、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0、齐读第二自然段。

11、归纳学法,用多媒体显示。

(1)找出泉水的特点。

(2)泉水帮助了谁。

(3)得到泉水帮助的会怎样对泉水说。

(4)读美那一部分。

三、自学3—5自然段。

1、读一读3—5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小组内按照学法进行学习。

2、交流学习成果。(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泉水“清”、“甜”、“美”的特点;读好“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等词语;指导感受泉水会让花儿开得更艳;会让果园的果实更甜;会让画眉鸟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体会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

3、比一比谁读得最美。(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展示、比赛,优胜者发给金色的小五角星)。

4、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四、口语训练,拓展延伸。

1、出示句子“丁冬,丁冬……”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你能体会到什么。(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很多的地方)。

2、请你想一想泉水还会流向哪些地方,又会看到些什么,还会为大家做些什么?

投影展示:泉水流到_______,他看见了_______,泉水说:“_______。”

请大家说一说。

3、集体交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泉水。

(纯)(洁)(无)(私)好泉水,

一心一意为(大)(家)。

送给世界(清)、(甜)、(美),

万物一齐(谢)(谢)(他)。

五、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2、熟读课后“我会读”的小韵文。

3、向泉水学习做一件为别人着想的事。

第一单元的语文教案

1.海上日出。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预习《夕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