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用21篇)

时间:2023-11-27 21:44:30 作者:GZ才子

在编写计划书时,我们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保证各项任务的具体性和可实施性。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自己的计划书。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

在2015版培养方案修订之前,我院近几年基本每年都会根据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反馈,对每一级的培养方案做细节的修订,但大多限于细枝末节的修订,整体主干框架基本未做根本性调整。

现行的培养方案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整体学分较高

学生的课堂学习占用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不能发挥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凸显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专长性培养。

(2)实践所占比例较低

要突出应用技术型的特色,实践教学是重要教学手段。长期以来,我院的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理论学习学时长、学分偏高,这些问题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障碍。

(3)复制母体,缺乏特色

在近几年的修订中,如2015版、2011版、2012版等,我院的课程设置虽然在逐步的修订中初现应用型的针对性,但基于主体与母体基本趋同,无太大根本性的区别,许多专业的培养方案无自己的专业特色,没有尽显应用的专长。

(4)培养方案未真正做到与就业接轨

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并未真正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很多是基于高等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而三本院校对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并不要求这么高,更侧重学生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

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1)专业设置要面向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产业链人才需求为主导,制定总体规划,主要开设应用型专业。

以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求、培养特色等进行具体的诠释和论证。准确把握行业、新兴(支柱)产业、区域重点规划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和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继续与行业及地方企业加强合作。

(2)课程设置与行业要求对接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广泛开展调研,准确把握行业、新兴(支柱)产业、区域重点规划产业发展对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突出能力主线、强化核心课程、整合普通课程、开发新型课程。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与行业要求对接。鼓励开发面向行业企业的实践型和创新型课程。 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论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培养方案

(1)设置“2平台+3模块”。2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基础课程平台;3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和课外学分模块。在通识课程平台上要体现文、理交融的教育理念。

(2)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妥善处理好通识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3)探索个性化培养机制。针对学生状况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探索分级教学、实验班、特色班等培养模式。

2.3以三个课堂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

(1)夯实第一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树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形式上,要突出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虚拟技术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在现有多媒体教学手段情况下,逐步学习应用微课等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2)繁荣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的背景下,可将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课外学分的认定依据。

(3)拓展第三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支持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积极推进“以证代考,以赛代训,以训代练,以练促学”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获奖等级与相关课程的成绩核定机制。

2.4落实培养方案要求,认真编写教学大纲

(1)明确课程地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授课计划;要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明确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避免相互脱节或重复;要明确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要注明选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认真了解行业标准,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充分发挥集体研讨的作用

课程负责人主持制定(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集体参加研讨。

3.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修订

在我院2015年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本着遵循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社会调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专人负责、专家审定,最新的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如下:

3.1加大实践比例

(1)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环节的学时,比例提高到总学分的15%-20%(文科类)、25%-30%(理工科类),如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比例由原来的22%提高到30%。

3.2缩减理论总课时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对总学分、总学时规定如下:

理工类和艺术类本科专业课内总学分控制在165~170学分(总学时为2696~2776),其它专业课内总学分应控制在155~160学分(总学时为2536~2616)。

各专业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均应至少获得15个课外学分(其中必修7个学分,选修8个学分)。

3.3课程模块的设置

(1)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人文社科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35%,理工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30%,医科类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达到理论课总学分的10%。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包括必修和选修,但以必修课为主,包括相关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适度、够用)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教育部2011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中属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必须设置为必修;选修课指拓宽学生学科或专业面的基础课程。

(3)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必修和选修。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必须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宗旨,所开课程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

(4)专业核心课程子模块全部为必修,包括教育部2011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主要课程中已列入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修课之外的课程,以及根据专业发展和我院专业方向设置必须列入的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子模块和任选课程子模块按照专业方向灵活多元化的原则构建,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个以上的专业方向,其中一个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或行业相关,可从第五学期开始分流。

(5)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全部为选修,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艺术欣赏、体育健康、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学科综述等类进行设置,理工科类学生应选修不低于2学分的科学技术课程。

3.4控制核心课程,均衡学期学分

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应控制在7~9门,并应当控制人才培养方案总的毕业课程门数,不应在减理论学时的同时增加课程门数。各专业培养方案应均衡安排各学期课程,每学期课内以20~25学分为宜,防止学期学分畸重畸轻的现象,并应适当减少最后一学年的学分数。

4.结束语

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只是转型改革中的一小步,其中可能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如何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在提高实践比例的同时,也需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专业课程的课程大纲、考试大纲的完善,才能真正提高2015版培养方案的执行力。本文对我院2015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工作做阶段性总结,以期对独立学院转型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思路论文

民族高校是指设立在民族地区辖区内的高等学校和设在其他地区的民族院校,目前我国有200多所。[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素质上有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民族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新常态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并为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及学科战略发展》明确指出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往的同种课程知识结构过时。

所安排的课程与本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实践内容有所不足(仅占调研高校的43.71%);所教授课程也无法反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并无明显特色、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紧张与教学实践经验缺乏,尤其是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的院校,优秀师资缺乏的问题尤为凸显。同时教学偏重理论,手段停留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上,科研与产业结合度不高,教师往往缺乏从业经验或企业实践经历。

(三)传统课程资源不能共享。

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总计为475个,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最多,由的2个提高到20的393个。73.68%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实验实训室占地面积都在500平米以下。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2]。

据调查,截至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其中专科以上民族类普通高校32所,本科院校24所,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有4所。从到20,广西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相继设置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建设特色。但是,民族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工科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有待提高[3]。

三、新形势下物流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由“互联网+”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倒逼出对各行业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细分。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人才应该首先拥有这样的三大思维和十大物流技能类型(图1):第一,需要有开放的思维,而且随时拥抱行业前沿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市场、行业趋势,敢于推动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第二,需要有拥抱思维,能够随时抓住标杆企业的最新动态,结合企业自身现状,主动适应变化;第三,要有跨界的思维,将其他领域的商业模式,结合本行业的特性,具备较强探索精神。

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物流管理专业是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为研究分析方法,以系统工程为技术依托,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民族高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其民族,语言、心理、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内的少数民族情况设置适合的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对于民族高校及我国民族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应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变化,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从招生以来,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应用型物流人才、复合型物流人才和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

(一)分层培养模式。

第一,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物流金融和采购管理等方面综合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二,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既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三,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丰富学术课题和企业创新创业项目经验,同时具备追踪行业前沿趋势,能够解决企业问题能力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二)基本思路与实施措施。

1.及时修订并更新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方案,建立并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完整体系。在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实训和跨专业实践操作环节,确定合理的实验与实习内容、时间及学时数,保证与理论教学的衔接配合;同时充分考虑和利用第二课堂,设置几类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4]。

2.设置人格养成通识教育平台。作为民族本科高校,要想吸引更好的生源,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学生,只有走教育改革之路,夯实通识教育,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富有民族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才能赢得更大竞争力。

3.购置实践教学平台。2014年学院大力投入购置软硬件设备,建立了1200平米的现代物流中心,购买了各种物流仿真实验软硬件设施,增加物流软件的仿真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及能力。通过加强和物流企业的联系,在校外建设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演练场景与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管理以及对企业物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能力。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活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积极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和教师“双师型”培养活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并借鉴各种大学生活动,如课外竞赛、创新实验活动和创业大赛活动,积极筹备并组织开展院、校内的多种特色课外竞赛活动,从而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增强学生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

5.重点体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在众多教学环节中都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的主力军。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企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各项课外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加入到相关课外活动中,才能保证教师培养目标的成功实现[5]。

五、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和“互联网+”时代下,要求民族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应用性型、复合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人才,能为“互联网+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智慧型”物流管理服务。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我们按照教育部有关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文件精神,以及我院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对现行物理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

培养方案的修订应以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基础,全面实施文化传承与创造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努力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2.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与体系

课程结构与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设置必须以充分体现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以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思想为宗旨,“改革、调整、整合、创新”原有的课程资源,以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学科知识体系之间内在的`逻辑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高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课程结构、体系、内容、时数和教学进程,全面实现课程的结构与选择、广度与深度、基础与专业的高度统一。

3.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上的宽口径教育

培养方案应在着眼丁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着眼_丁学生终身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着眼于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上下功夫,按大类构筑基础平台,建设面向学科平台的基础课程体系,抓住专业训练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

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专业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教学科研队伍力量雄厚。2015年,法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法教学团队、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先后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商法学和民法学等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5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传承“务实创新”人才培养传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被誉为新中国政法界的“黄埔军校”,成为全国重要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法学教育、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务实创新人才。

三、培养基本要求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过硬的政治素质与合格的法律职业素养,有敬业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务实创新精神。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法律、政策和国外法律的基本框架,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调查、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管理事务、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法学文献检索、法学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了解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能够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其它领域专业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学制、学位

(一)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低于三年,不得高于六年(应征入伍保留学籍者除外)。

(二)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2学分方能毕业。

(一)必修课:须修满116学分

包括公共必修课32学分,专业基础课14学分,专业主干课4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二)选修课:至少修满45学分

其中专业拓展课至少修满27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修满18学分。

(三)第二课堂:1学分

六、课程体系

(一)专业基础课

法理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讲座、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 1

(二)专业主干课

(三)专业拓展课

专业拓展课共设置5个课程模块,学生在专业拓展课中所修总学分不得少于27学分。

1.行政法与理论法学模块开设8门课程,16学分;

2.民事法律模块开设11门课程,24学分;

3.刑事法律模块开设9门课程,18学分;

4.经济法模块开设8门课程,18学分;

5.国际法模块开设10门课程,20学分;

(四)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法学专业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以下环节:

1.课内实训环节

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堂实践实训教学时间,利用法律实务教学平台开展案例教学、观摩教学、情景教学以及模拟法庭等实务训练,已包含于课程教学中,不单独开设。

2.法律实务课程

根据法学专业特点,分别在第2、4、6学期邀请公检法等实务部门专家,特别是兼职教授到校开设短期实务课程或不少于2次的实务专题讲座。考核方式由学院自定,共6学分。

3.社会实践环节与科研训练环节

主要包括:

(1)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开设于第4学期暑假至第5学期初,共3学分。旨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始前由学院统一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以及调查报告写作的统一辅导,学生调查结束后提交调查报告作为学年论文,教师评阅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

(2)毕业论文。开设于第6-8学期,共4学分。按《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定稿、答辩等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提交合格的毕业论文材料,并通过论文答辩。

(3)专业实习。开设于第7学期,共5学分。旨在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按学校和学院的安排在实习基地参加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日志(日记)、实结(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表等相关材料,实习成绩评定合格后获得学分。

(4)实务写作技能训练。是专业实习的延伸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务写作技能。学生以专业实习的素材撰写自己参与处理的某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或法律文书习作,提交学院验收合格后取得2学分。

在校期间参加2次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校园庭审”活动,并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写出相应的案件审理分析报告,该报告经教师评阅合格的,也可获得“实务写作技能训练”的相应学分。

4.第二课堂

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除修读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内学分外,必须取得第二课堂至少1个学分方能毕业。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发表学术成果、参加文体活动、投身社会实践及公益工作获得第二课堂学分,最高可获得5个学分。其中,毕业要求的1个学分为基础学分,其余学分为奖励学分,奖励学分最高可至4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折算方式等按照《西南政法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执行。奖励学分视为创新创业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就业创业能力与健康教育模块的学分,但最多不超过4学分。

2

七、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

八、课程考核

学校鼓励和支持课程考核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必修课为考试课程,原则上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统一进行;选修课为考查课程,由任课教师于课程结束后两周内组织,专业拓展选修课原则上要求闭卷考试,公共选修课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考试方式。

九、教学计划表

3

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民商法学院 经济法学院)

(一)必修课

4

(二)选修课及第二课堂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张 耕 黄茂钦

6

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法学院 行政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

(一)必修课

7

(二)选修课及第二课堂

模式授课。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石经海 周祖成 宋渝玲

9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专业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教学科研队伍力量雄厚。2015年,法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法教学团队、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先后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商法学和民法学等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5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传承“务实创新”人才培养传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被誉为新中国政法界的“黄埔军校”,成为全国重要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法学教育、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务实创新人才。

三、培养基本要求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过硬的政治素质与合格的法律职业素养,有敬业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务实创新精神。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法律、政策和国外法律的基本框架,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调查、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管理事务、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法学文献检索、法学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了解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能够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其它领域专业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学制、学位

(一)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低于三年,不得高于六年(应征入伍保留学籍者除外)。

(二)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2学分并通过毕业综合考试方能毕业。

(一)必修课:须修满116学分

包括公共必修课32学分,专业基础课14学分,专业主干课4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二)选修课:至少修满45学分

其中专业拓展课至少修满27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修满18学分。

(三)第二课堂:1学分

六、课程体系

(一)专业基础课

1

法理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讲座、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

(二)专业主干课

(三)专业拓展课

专业拓展课共设置5个课程模块,学生在专业拓展课中所修总学分不得少于27学分。

1.行政法与理论法学模块开设8门课程,16学分;

2.民事法律模块开设11门课程,24学分;

3.刑事法律模块开设9门课程,18学分;

4.经济法模块开设8门课程,18学分;

5.国际法模块开设10门课程,20学分;

(四)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法学专业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以下环节:

1.课内实训环节

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堂实践实训教学时间,利用法律实务教学平台开展案例教学、观摩教学、情景教学以及模拟法庭等实务训练,已包含于课程教学中,不单独开设。

2.法律实务课程

根据法学专业特点,分别在第2、4、6学期邀请公检法等实务部门专家,特别是兼职教授到校开设短期实务课程或不少于2次的实务专题讲座。考核方式由学院自定,共6学分。

3.社会实践环节与科研训练环节

主要包括:

(1)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开设于第4学期暑假至第5学期初,共3学分。旨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始前由学院统一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以及调查报告写作的统一辅导,学生调查结束后提交调查报告作为学年论文,教师评阅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

(2)专业实习。开设于第5学期,共5学分。旨在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按学校和学院的安排在实习基地参加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日志(日记)、实结(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表等相关材料,实习成绩评定合格后获得学分。

(3)毕业论文。开设于第6-8学期,共4学分。按《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定稿、答辩等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提交合格的毕业论文材料,并通过论文答辩。

(4)实务写作技能训练。是专业实习的延伸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务写作技能。学生以专业实习的素材撰写自己参与处理的某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或法律文书习作,提交学院验收合格后取得2学分。

在校期间参加1次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校园庭审”活动,并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写出相应的案件审理分析报告,该报告经教师评阅合格的,也可获得“实务写作技能训练”的相应学分。

4.第二课堂

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除修读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内学分外,必须取得第二课堂至少1个学分方能毕业。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发表学术成果、参加文体活动、投身社会实践及公益工作获得第二课堂学分,最高可获得5个学分。其中,毕业要求的1个学分为基础学分,其余学分为奖励学分,奖励学分最高可至4学分。

块的学分,但最多不超过4学分。

八、课程考核

学校鼓励和支持课程考核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必修课为考试课程,原则上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统一进行;选修课为考查课程,由任课教师于课程结束后两周内组织,专业拓展选修课原则上要求闭卷考试,公共选修课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考试方式。

九、教学计划表

3

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民商法学院 经济法学院)

(一)必修课

4

(二)选修课及第二课堂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李雨峰 黄茂钦

6

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法学院 行政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

(一)必修课

7

(二)选修课及第二课堂

8

注*:国际法学院学生选修《世界贸易组织(wto)法》时,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授课。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颜 飞 周祖成 宋渝玲

9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对各种法律关系的分析判断、对法律纠纷的调处和解决能力,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工作,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措施与要求

按照“整体素质高、知识结构优、专业应用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个性化发展能力强”的总体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培养体制和机制,使毕业生具备全面的素质、优良的知识结构、突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学生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具备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法律现象,具备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融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于一体,实施“3+1”的'人才培养方案。前3年为在校理论学习。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两个平台,专业方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个性拓展课程三个模块,逐渐夯实法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各种理论基础,锻造未来法律人的知识和素质品性。最后1年为知识整合和综合提高阶段。通过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改造人才培养机制与体制,以法律职业人的培养为目标,调动校内外教育资源,突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2.根据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满足社会需要的核心思想,确定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培养方向。确立在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掌握法理、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设置民商法和经济法两个专业重点培养方向。提炼出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等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培训,使学生具备对各种法律关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法律纠纷的调处和解决能力,掌握对法律现象的证明技能,熟悉法庭审理的程序,具备参与庭审的应对处理和说理、论辩、书面表达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尽快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法律工作者。

1

3.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实施“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保证各种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的驾驭语言文字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等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交际和信息收集工具继续学习的能力,在结合专门课程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中着重引导和培育。

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学生自主演练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模拟法庭的使用率,提升以模拟审判为核心内容的校内实训效果。积极实施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与各种法律实务部门的沟通。在继续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多渠道社会主体服务于实践教学的局面。通过观摩旁听各类法庭审理、参加法律援助、开展法制宣传、参与行政执法等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对实体法律与程序法律的理论学习在不同层面的实务活动中得到实际运用。完成从静态法律的被动接受到动态法律运转的主动学习转变过程;培养发现法律问题、提出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问题的法律实践思维模式,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互动。

5.积极推进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人才培养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达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对接。

6.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内培”与“外引”相结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活动促使教师参与社会法律实践活动,以此为契机推进法学理论和实践教学。

三、专业方向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态势,顺应法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并考虑到法学学科的整体局面和学生将来的继续发展,结合我校实际,设置社会需求度强、适应面广的2个专业方向。

1、民商法方向:学习和掌握物权法、合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法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民商法律文书撰写和法律意见表达等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和法律服务诸部门从事起诉、审判、调解、诉讼代理、提供法律咨询、公证等工作。

2、经济法方向:学习和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经济法律文书撰写等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公司企业、法律服务诸部门从事起诉、审判、文书、代理诉讼、法务、执法、仲裁等工作。

2

3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分:最低修读163.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4.5学分,实践教学必须修满39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大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4

十、主干学科 法学

十一、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民法学(civil law)

学时:72 学分:4

及初级理论。

2、刑法学(criminal law)

学时:90 学分:5

本课程以我国现行刑法为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包括犯罪与刑事责任两大方面,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又分犯罪论和刑事责任论两部分。犯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等问题;刑事责任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刑罚的种类、量刑的一般原则、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刑事处罚制度等。分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刑法分则中有关个罪的规定,具体了解我国刑法规定了哪些罪名及各个罪的构成要件。

3、经济法学(economic law)

学时:72 学分:4

本课程以讲授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内容,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国有资产法律制度、财经法律制度等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规范,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经济实务问题。

4、商法(commercial law)

学时:90 学分:5

本课程以我国商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结合外国商事法律制度,在掌握商事法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其中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课程内容涉猎商法基本理论、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等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

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

1、会计学(accounting)

2、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八、专业主要实验

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

九、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学生在第一学年暑期、第二学年暑期、第三学年暑期以及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分别进

行个案分析、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整个实习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0周。

十、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成绩合格、毕业论文达到合格要求,遵纪守法,英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四级(其他外语语种参照执行),将准予毕业。其他毕业要求参照学校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规定。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501

专业名称:图书馆学 library science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图书馆学专业创办于1920年,为国内最早的同类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组织、检索、开发、利用与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关于文化、教育、科学、图书馆事业和信息化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 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站建设和网络系统评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修满140学分,其中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为31学分,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为28学分;专业课必修学分为15学分;毕业实习为6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为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描述、目录学概论、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与服务、参考咨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管理、图书馆与信息研究方法。

双语课程:政府信息管理(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特色课程:中国古籍版本学、文史工具书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课程:信息组织、信息描述、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

本专业实行教学实习、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等三级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是指根据课程安排,就与课程相关内容在校内进行实习;假期实习是指寒暑假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实习或做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是指三年级下学期(以暑期为主)为期6周的毕业实习。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符合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1

信息管理 学院 图书馆学 专业教学计划表

2

3

四、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样表

信息管理 学院 图书馆学 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

4

专业代码:120152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获取、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导论、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0学分)、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108学时,3学分)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108学时,3学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08学时,3学分)、信息管理课程实践(108学时,3学分)、毕业实习(144学时,4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288学时,8学分)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达到武汉大学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

云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化与管理:主要为提高各领域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员具备扎实的信息化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信息化规划建设、系统评估和组织管理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为各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打造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端人才。

招生对象:具有学士学位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在职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原所学专业和年龄不限。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

金融信息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主要培养在金融保险机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工作,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政府与企业的金融信息管理问题及金融保险业经营管理问题,具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能胜任政府、企业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与决策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招生对象:

银行里中高层管理人员。金融机构管理人员。政府部门管理人员 。

会计信息化及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主要培养全面掌握会计信息化及其管理的理论、方法、内容和主要工作模式,熟悉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发现和解决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懂现代会计与财务,又懂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招生对象:

1、企业财务总监、会计管理人员;2、银行系统管理人员;

3、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人员及负责管理财务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培养计划:

财政税务信息化方向培养方案

为中国未来的学者、经济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事业成功的跳板。财政税务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是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及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 招生对象:

1、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作人员、公务员、其它管理人员

教育现代化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旨在培养具有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经济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高级人才,使其具备扎实的教育管理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教育管理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之能胜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各类学校的中高级管理工作。

招生对象:学校校长、管理人员,教师,教育部部门管理人员

土木工程信息化方向培养方案

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单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本单位、本企业服务。

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风工程、地质工程。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国际视野,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开发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的知识结构,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管理工作、能够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领域进行决策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及其他必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面系统地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人文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必要的其他工程技术知识;

3. 掌握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5. 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 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8. 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二、学分要求及分配

云南大学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

毕业总学分:153分;副修:35分;双学位:60分。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基本信息

(五)专业“阅读计划”书目:

[1]成功的项目管理,杰克·吉多,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第4版。 [2]房地产估价,柴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第6版。 [3]房地产开发,刘洪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第3版。 [4]工程经济学,黄渝祥,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第3版。

[5]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6]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案例分析,郑超、王守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云南大学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7]fidic合同条件应用实务,田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第2版。 [8]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孙巍,法律出版社,2015。 [9]项目融资原理与实务,耶斯考比,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0]国际工程承包,何伯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第2版。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认识实习、科研规范训练、工程测量实训、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工程估价实训、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 (二)主要专业实验:

工程制图实验、cad软件与应用、工程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工程结构实验、bim原理与应用、工程管理软件应用、工程造价软件应用。

2. 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16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23学分

注:考查课不在考试周安排考试。

(三)专业课程73学分

1. 专业核心(必修)课程41学分

注:考查课不在考试周安排考试,由任课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评定成绩。

2. 专业选修课程20学分(至少选修5个实验或实训学分)

注:理方向选修课程。

(2)同一奖项的获奖者只能在课外研学(1)或课外研学(2)中得到一次学分,每个学生最多可以通过竞赛获奖得到2分专业选修学分。

(3)专业选修课均为考查课,不在考试周安排考试,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含随堂考)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评定成绩。

3. 综合实践12学分

注:考查课不在考试周安排考试,由任课教师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评定成绩。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图像处理、游戏开发、动画制作等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软件开发能力、熟悉现代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良好的团队能力和职业道德、较强的中、英文交流能力;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数字媒体市场的基本运作规律;能够在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技术支持、配置、管理、营销、以及数字媒体软件的使用与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设置学科基础课、文学艺术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专业技能训练等模块。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的工程和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设计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 掌握数字媒体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6.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7. 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三、学分要求及分配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160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学科基础课48学分;专业核心课30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综合实践11学分。

四、主干学科

数字媒体技术。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1、2)、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技术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工程数学、艺术概论、计算机网络原理、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专业英语阅读与交流(1、2)、专业英语听力、专业英语写作、游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java多媒体程序设计、游戏引擎设计、多媒体信息安全。

六、主要专业实验

综合技能实践、系统设计与实现(1、2)、大学物理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多媒体技术原理实验、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实验、java多媒体程序设计实验。

七、修业年限

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于2015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图像处理、游戏开发、动画制作等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软件开发能力;熟悉现代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良好的团队能力和职业道德、较强的中、英文交流能力;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数字媒体市场的基本运作规律;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设计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艺术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技术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原理、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设计、专业英语,专业实训,计算机图形学、java多媒体程序设计、网络游戏设计技术等。学制四年,毕业设计通过答辩,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颁发云南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管理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将主要在数字媒体技术或者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技术支持、配置、管理、营销、以及数字媒体软件的使用与培训等方面的工作;适合在以计算机游戏软件开发、动画、音视频及影像处理、创意等数字媒体为主旨的教学、科研、产业等机构服务。

生物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专业基础扎实,较系统地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正确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组织教学,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各类中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科学教学的生物教学的教师,以及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1、具备一定的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3、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老师职业素养,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能够从事中等学校的生物科学教学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能力。

5、实行双证书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完成相应工种的中级工技能训练;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

四、主要实践环节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课程实习、科研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

育等。

五、学制与学位

学 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8年

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72+4学分(其中4为课外科研实践创新活动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者方能毕业,符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本科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应用类)

专业代码:070401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专业基础扎实,较系统地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生产、经营、卫生监督及检疫等行业,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检疫、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动物营养或园林规划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1、具备一定的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3、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动物营养和观赏植物栽培的有关基本知识。

5、具有分离、培养、鉴别患病动植物病原的能力。

6、具有动植物及动植物产品的`卫生检疫能力。

7、实行双证书制,获得检验检疫或动物饲养、园林规划中级资格证书,并完成相应

工种的中级工技能训练;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

四、主要实践环节

军事训练、入学教育、课程实习、科研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等。

五、学制与学位

学 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8年

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69+4学分(其中4为课外科研实践创新活动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者方能毕业,符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本科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现代生物技术基本技能,能在生物药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相关企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创新创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5、学习和掌握管理与营销的基本理论,具备企业经营管理、产品营 1

销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生物相关产业的管理与营销的能力;

7、具备一定的人文理论和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8、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生物技术类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专业方向

1、生物农药与肥料方向:学习和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训练,能够在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等企业从事技术应用、原始创新、产开发与创业等工作。

2、生物制药技术方向:学习和掌握生物技术、制药技术、药事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运用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于制药企业生产一线的能力,能够在生物制药企业中从事菌种培养、发酵操作、药物提取、药物分析检测、药品质量管理等工作。

3、植物生物技术方向:学习和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植物新品种的研发、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生产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产业开发和创业等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2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3

学分:最低修读170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2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

4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

5

十、主干学科 生物学

十一、专业核心课程

1、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学时:36 学分:2

本课程主要讲授基因工程基因重组的方法、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重组子筛选与鉴定的主要方法等基本原理。掌握基因工程在微生物、动物、植物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基因工程中的各种分子操作技术的能力。

2、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学时:36 学分:2

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单克隆抗体、胚胎工程、干细胞工程、细胞拆合与细胞重组克隆技术和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反应器等主要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蛋白质折叠技术、蛋白质的定向改造技术、酶的生产、纯化、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结构的修饰和改造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蛋白质与酶定向改造、应用以及在农业、医药卫生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应用的能力。

6

酵工程生产举例、清洁生产与发酵工业污水处理等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和实验的设计原理、操作过程、结果分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植物基因的克隆、遗传转化,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的克隆,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啤酒酿造等实验内容。

十二、教学进程表(表五)

7

教学进程表(表五)续表

8

9

字毕业论文:本科应用型人才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本科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实践能力,作为医学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医学实验,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占有较大比重。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构建与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已成为地方医学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1.1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属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高等教育被分为学术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2种,二者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学术性教育主要培养为研究作准备的人才,而专业性教育主要培养为从事高科技工作作准备的人才,即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本科和应用2个基本属性,从教育层级上讲,这类人才必须具有通识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一定的创新、科研能力;从应用层面讲,学生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承担技术转化、应用并创造实际价值.

1.2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内涵随着社会和医学自身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疗服务从单纯“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医生的角色也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一诊断一治疗一康复”型。医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及生物工程已逐渐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基础医学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临床医学高新诊疗技术也层出不穷。这些都使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为迫切,培养类型更趋于复合型;在知识构建上,学生必须具备丰富而全面的综合知识;在能力培养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即对医学知识、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在素质提高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以上三者互相依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1.3基础医学实验的实践性特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实践能力。对于医学本科学生而言,这不仅包括了实验能力、实训能力和实习能力,还包括在能力实现过程中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基础医学实验是诸多知识、能力和素质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一方面是因为基础实验先于专业实践,学生对人体与动物、活体与尸体、细胞与细菌等各种实验操作都主要在基础实验中进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与单纯学科理论课相比,医学实验具有人数少、互动多、时间长、分组分批、开放式和易于个性化教学等特点,使基础医学实验在培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比较有优势,兼具较好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功能.而现有学科模式的基础实验教学,由于长期依附于学科理论,处于从属地位,使得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

2.1日标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目标的构建必须符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要以实验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3个层面,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现代实验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职业素质],构建一个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2.2基本框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由独立实验课程、课外实验项目和基础医学实验中心3部分构成。

2.2.1设置独立实验课程,明确其核心作用按照基础医学学科的内涵和相互问的关联进行系统整合,将基础医学实验分设成形态实验学、机能实验学、分子医学实验学和病原生物实验学4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形态实验学以组织和器官系统为中心,融合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实验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正常与异常、镜下与肉眼形态的观察、识别技能;机能实验学以整体和器官机能为主线,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的实验内容,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认识机能、机制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子医学实验学则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特征,有机地组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的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对各类分子成分进行分离、检测等的现代生物技能;病原生物实验学以寻找和识别病原为重点,整合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和鉴别病原生物的技能.上述的课程化模式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以此来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组织实施。在教学内容上,取消或大幅度减少验证性实验,大幅度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由单学科、低水平向多学科、整体性、高平台转变,使实验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新技术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和cbl等方式的教学,使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向现代技术型转变。

2.2.2规范课外实验项目,固化其辅助功能作者将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基金、学术基金、年度实验竞赛和教师课题等5个课外实验教学项目整合为二大类,一类以培养操作动手能力为主,包括实验室开放和年度实验竞赛项目;另一类以培养创新能力与学术能力为主的项目,包括实验室基金、学生学术基金和教师课题项目。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将课外实验活动纳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并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可使课外实验活动与课堂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外实验能较好地补充课内实验教学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及个性化等的培养,切实体现其教学辅助功能.

2.2.3设立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形成统一管理平台要实现上述实验教学的改革,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本院组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下设形态学、机能学、分子医学、病原生物学4个实验室,各实验室与4门独立的实验课程相对应。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安排各类课内外实验教学活动,实现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共享,为实验教学体系的运行提供了较好保障。

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专业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教学科研队伍力量雄厚。2015年,法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法教学团队、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先后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商法学和民法学等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5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传承“务实创新”人才培养传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被誉为新中国政法界的“黄埔军校”,成为全国重要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扎实的实务技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法学教育、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务实创新人才。

三、培养基本要求。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过硬的政治素质与合格的法律职业素养,有敬业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务实创新精神。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法律、政策和国外法律的基本框架,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调查、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管理事务、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法学文献检索、法学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了解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能够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其它领域专业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学制、学位。

(一)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低于三年,不得高于六年(应征入伍保留学籍者除外)。

(二)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2学分方能毕业。

(一)必修课:须修满116学分。

包括公共必修课32学分,专业基础课14学分,专业主干课4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二)选修课:至少修满45学分。

其中专业拓展课至少修满27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修满18学分。

(三)第二课堂:1学分。

六、课程体系。

(一)专业基础课。

法理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讲座、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1。

(二)专业主干课。

(三)专业拓展课。

专业拓展课共设置5个课程模块,学生在专业拓展课中所修总学分不得少于27学分。

1.行政法与理论法学模块开设8门课程,16学分;

2.民事法律模块开设11门课程,24学分;

3.刑事法律模块开设9门课程,18学分;

4.经济法模块开设8门课程,18学分;

5.国际法模块开设10门课程,20学分;

(四)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法学专业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以下环节:

1.课内实训环节。

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堂实践实训教学时间,利用法律实务教学平台开展案例教学、观摩教学、情景教学以及模拟法庭等实务训练,已包含于课程教学中,不单独开设。

2.法律实务课程。

根据法学专业特点,分别在第2、4、6学期邀请公检法等实务部门专家,特别是兼职教授到校开设短期实务课程或不少于2次的实务专题讲座。考核方式由学院自定,共6学分。

3.社会实践环节与科研训练环节。

主要包括:

(1)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开设于第4学期暑假至第5学期初,共3学分。旨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始前由学院统一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以及调查报告写作的统一辅导,学生调查结束后提交调查报告作为学年论文,教师评阅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

(2)毕业论文。开设于第68学期,共4学分。按《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定稿、答辩等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提交合格的毕业论文材料,并通过论文答辩。

(3)专业实习。开设于第7学期,共5学分。旨在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按学校和学院的安排在实习基地参加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日志(日记)、实结(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表等相关材料,实习成绩评定合格后获得学分。

(4)实务写作技能训练。是专业实习的延伸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务写作技能。学生以专业实习的`素材撰写自己参与处理的某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报告或法律文书习作,提交学院验收合格后取得2学分。

在校期间参加2次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校园庭审”活动,并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写出相应的案件审理分析报告,该报告经教师评阅合格的,也可获得“实务写作技能训练”的相应学分。

4.第二课堂。

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除修读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内学分外,必须取得第二课堂至少1个学分方能毕业。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发表学术成果、参加文体活动、投身社会实践及公益工作获得第二课堂学分,最高可获得5个学分。其中,毕业要求的1个学分为基础学分,其余学分为奖励学分,奖励学分最高可至4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折算方式等按照《西南政法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执行。奖励学分视为创新创业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就业创业能力与健康教育模块的学分,但最多不超过4学分。

2

七、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分配。

八、课程考核。

学校鼓励和支持课程考核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必修课为考试课程,原则上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统一进行;选修课为考查课程,由任课教师于课程结束后两周内组织,专业拓展选修课原则上要求闭卷考试,公共选修课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考试方式。

九、教学计划表。

3

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

(一)必修课。

4

(二)选修课及第二课堂。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张耕黄茂钦。

6

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一)必修课。

7

(二)选修课及第二课堂。

模式授课。

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石经海周祖成宋渝玲。

9

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必须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简言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透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能够构建出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近,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二十大问题”之一,教育部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文理分科的思想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论”,认为在文科和理科之间,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我国建国后实行文理分科的直接原因,是全方位仿效了前苏联的高考制度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战后重建又急需超多专业人才。于是,便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这种“分科教育”,配以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配制度,周而复始地生产着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大学生。

建国后,一切从零开始的新中国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很自然地拷贝了苏式的“文理分家”之路。客观地讲,文理分科在历史上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21世纪仍然完全是合理的。大学四年,文科生对科学所知甚少,理科生也可能“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种长期局限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而事实是,在校园学的再多,也不可能穷尽社会需求,没有一个稳定的、基本的、综合的素质,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必然茫然失措。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的知识和潜力要素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从只强调“专才”教育,到“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型人才”并举。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实现4个转变:即,由单纯的专业对口教育向加强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实践潜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的综合性转变。

1、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是指按照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透过科学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换言之,素质教育是使知识和潜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教育,简单地把素质等同于“琴棋书画”等才艺,是完全错误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改变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把人训练成工具或机器,大学教育的目的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专业知识外,还就应培养学生有一个清楚的头脑,一颗热烈的心。只有这样,他才会主动去了解和适应社会,具有对是非的决定潜力,对有价值的东西懂得欣赏,他才不至于只理解现成的结论和表面的东西,不至于人云亦云,在大是大非面前丢失自己。

爱因斯坦曾言:“校园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校园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事实上,除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对应聘者专业及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为严格外,不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已改变了过去那种“一看校园、二看学历、三看专业”的招聘模式,更加务实。他们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的甚至在招聘启示上打出了“专业不限”的字样。

据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的调查指出:参加招聘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实际潜力和工作经验不足外,在综合潜力和个人素质方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具体表此刻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素养,欠缺团队精神,不愿从基层做起,忽视职业职责和人际关系等;有的用人单位还认为一些学生忠诚度和稳定性差,就业期望过高,频繁跳槽,品德素养方面有欠缺等,这些都表现为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生时代足够多的工程训练、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固然重要,但只挑有用的知识学,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带来收益,而由此带来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必将对青年人长远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后劲还是有赖于理解比较全面的教育,个性是人文的关怀和修养、人格的健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

个性就是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同一个类型、同一个规格,就意味着扼杀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忙,尽可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不要求其各方面平行发展,以发挥其特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树立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教育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很少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说:“此刻,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向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快节奏的变化,科技更是异乎寻常地高速发展,新知识在不断地超多涌现,并有部分的知识相应的被淘汰,以致许多新成就来不及写在书本之中,一些过时资料来不及从书本中剔除。应对这种状况,务必以变应变。要下决心、花大气力将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实践(实践环节)、研究问题(论文),减少传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少一点书呆子气。

4、树立教育国际化的思想。

21世纪国际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是一次人类资源的再开发,各国都将面临因此而产生的实力和地位的重新划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才,是能够主动适应、用心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人才。我们要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健康的个性、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交往、竞争与合作潜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年度校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潜力培养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建设,优化实践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活动,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潜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导向,以深化学分制改革为载体,组织实施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因材施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同经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务必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真正树立市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的思想,树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思想,树立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实现校园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即: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潜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职责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学习知识和学以致用的潜力、较强的表达沟通潜力、团队协作潜力和组织协调潜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思想文化的拥护者和捍卫者;培养利用先进知识和技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总结精选(4):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向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必须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构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一、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就应说,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适应社会现实、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必然反应。它的核心在于,以提高教学和教育的质量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但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料和方法从总体上看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构成和变化的需要的。具体表此刻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安排中,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重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论证,个性是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够清晰。不少高校仍然存在因教师而设课的问题。其七,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甚明确甚至“全无”,由此带来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自己究竟要学什么、要干什么和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既没有概念更没有理念,也就根本谈不上要创新什么以及要培养什么创新潜力。

二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要素的认识有所偏差。

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虽有不一致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即都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务必具有的创新动力、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潜力和创新习惯等素质。在我国,通常把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潜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实,创新型人才是既能够分为理论创新型人才、实践创新型人才和生活创新型人才,也能够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组合创新型人才和模仿创新型人才的,总之是生活处处都需要创新。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仅就应充满创新思想,而且还要具备创新型人格。

概括起来,创新型人才起码就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素质:一是要有一种不懈奋斗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其中必须要有理想、事业和为之的追求和奋斗;二是会动脑筋,会独立思考,要有别具一格的、别人没有的创新思维,要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东西;三是要有勇气,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要接触别人不敢接触的东西;四是要通才识,要广泛涉猎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技术并且要善于联系联想和乐此不疲,尤其是要具有必须动手的潜力;五是要有豁达心态,不仅仅在学识上要兼容并包,而且在人格上要相互尊重;六是要综合全面,要有文化底蕴,主要是要有必须的文学艺术修养,个性是对艺术,不必须要会操作,但必须要会欣赏。

客观地讲,创新型人才目前虽然从表面看主要是数量和质量问题,其实却是社会和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氛围存在问题。个性是成才的环境问题要引起个性注意。所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创新和探索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能否就业和是否有一个好职业,并不取决于是否受过高等教育,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个创新的思维与思路,也取决于是否有专业特长和特色、动手潜力或实际工作潜力、创新潜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着眼点要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上做足文章,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于营造民主、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利与多维的学术视野,并强调实践教学与启发式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从中培育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新的思维与思路。

高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务必要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它能够由5个方面组成:其一是拓展学科基础,在办学中要坚持加强基础、文理结合、通专结合、脑手结合、拓宽口径,强化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潜力的培养;其二是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和教育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思维活力,构成教学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其三是把学生课堂内外获取的不同知识、专业和兴趣,及校园对之的提倡和限制、规范和发散、处分和奖励等以同步、同幅、同度合力向前推进,以便对人才培养产生一种混合和综合的效用、效应和效果。其四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用心性,构成以创新教育带动常规教学的长效机制;其五是进一步充实培养方案的资料和内涵,将品德和品行培养、基本知识和见识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等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方面面纳入其中,把“专业培养计划”提升为“人才培养方案”。

营造一个良好和良性的能促使学生更好成长、成才和成熟的环境。

总结精选(5):

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包括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

一、注重因材施教。

第一,注重学思结合。

第二,注重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潜力的统一。从总的来说,教学是一个引领学生求知的过程,即掌握人类科学文化制度化的过程,但是,掌握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而且,掌握知识的过程也要求既动脑又动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障知识的有效习得。现实中知行脱节、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读死书、死读书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提高教育质量,贯彻知行统一的观念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学习知识就应与已有经验相结合,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我们的教育过分地看重知识的获得和记忆,过分地看重考试的分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成为知识考试的机器,害了严重的知识脆弱综合症。

第三,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忙机制。改善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善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校园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综合以上几点,这些不仅仅是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面向现代建筑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以智能建筑电气技术为主线,以信息与控制工程理论为基础,融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于一体,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智能建筑工程教育。

具有到大中型建筑设计和施工企业、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公司、建筑智能化专业公司、大中型智能化体育场馆以及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智能建筑工程领域有关的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设备安装与调试、信息处理以及综合技术支持与管理等方面工作或到相关企业、院所和管理部门工作的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管理、建筑智能化开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与控制理论、建筑设备、建筑电气、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三、主要课程

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房屋建筑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通信与接口、检测与传感技术、现代电气控制技术、信息设施系统、电气工程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建筑供配电与照明、通信系统、建筑环境学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工程制图实习、载体结构认识与工程实习、金工实习、设备认识与电气设计实习、电气控制与生产认识实习、电子设计制作与工艺实习、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生产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等。

分散实践:大学物理实验、电路测试技术、电子测试技术、电机及拖动实验、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自动控制实验、微机通信与接口实验、检测与传感技术实验、信息设施系统实验、电气工程基础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建筑设备及自动化实验、公共安全系统实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实验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六、专业辅修

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房屋建筑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通信与接口、检测与传感技术、现代电气控制技术、信息设施系统、电气工程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建筑供配电与照明、通信系统、建筑环境学等。

七、专业教学实施方案

1、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2) 2、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见附表3) 3、课程学期进程表(见附表4)

八、课程结构分类统计与毕业学分要求(见附表1)

附表1 课程结构分类统计与毕业学分统计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以建筑物为对象,以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为特色;侧重加强电气学科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时注重建筑设备知识培养 ;注重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能在建筑行业中的设计院、安装公司、智能化设备安装公司、监理公司和装璜公司等从事电气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建筑环境设备、建筑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建筑设备和智能化技术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及建筑设备等方面的基础训练,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面广,适应性强,又具有建筑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调试、安装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技术等。

(3) 具有建筑智能化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工程与设备的主要规范与标准和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以与建筑弱电工程、智能建筑技术研究、建筑智能化系统及产品开发为主要业务范围,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选型及方案制定、施工调试和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三、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六、主要课程(学位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及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建筑供配电工程、楼宇自动化技术、建筑通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梯控制技术、暖通空调、建筑设备控制技术。

制器课程设计、建筑电气控制工艺实习、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设计、建筑影音系统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电机与拖动实验、楼宇自动化技术实验、电梯控制技术实验、暖通空调实验等。

九、教学计划:

1、总体安排表

2、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单位:周

3、理论课教学安排表

赤峰学院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概率统计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概率统计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保险等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基本要求

1.具有扎实的数学业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4.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5.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统计方法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理统计、复变函数、c语言与程序设计、应用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与回归分析、金融数学、保险精算学、风险理论、抽样调查。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学数学与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接受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63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56学分,实践教学5学分,课外培养计划2学分)。

统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统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一、专业代码、名称

学科门类:理学

类 别:统计学类

专业代码:071601

专业名称:统计学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统计学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为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统计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统计数据,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适应性广、学习能力强,能在银行、证券、保险、工商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调查、市场研究、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项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规格要求为:

(一)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能处理好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掌握统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统计专业工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五)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基准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为3—6年。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理学

五、主要课程

1

统计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金融学、金融统计分析、证券投资学、财政学、时间数列分析与eviews软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软件应用、应用抽样技术、统计调查方法等。

六、毕业与学位

1、毕业最低学分为168学分,其中第一课堂160学分,第二课堂8学分。学分结构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达到《河北金融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及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2

各知识模块学时、学分分配表

河北金融学院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及教学进度计划表

注:(1)形势与政策在2、3、5、7四个学期机动时间安排专题,合计0.5学分;(2)心理健康教育在2、4、6、7四个学期机动时间安排专题,合计0.5学分。(3)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在1、3、7学期机动时间安排专题,合计2学分。(4)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在课外安排合计4学分。

统计学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设置及教学进度计划表

注:#为双语课程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计划表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知识面宽,研究分析能力强,具有我国高等教育水准,统计学方向:特长于统计信息管理与经济管理,特长于数量分析工作的实用型和通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有文化,守纪律,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合格公民。

有较宽的经济理论和科学管理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独立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统计学方向业要求系统掌握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3. 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三、总学分 174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154学分

(一)全校共同课:74学分

1、基本素质课部分:59学分

1.思想政治素质课:共计12学分 必修10学分 选修2学分

2. 通用素质课:共计12学分 必修39学分 选修3学分

3. 健康素质课:必修5学分

2、学科通识课部分:8学分

1. 人文艺术素质课:必修2学分

2. 自然科学素质课:必修2学分

3. 社会科学素质课:必修4学分

3、任选通识课:必修10学分

(二)部类共同课:必修12学分

(三)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64学分

1. 学科基础课:共8门,必修25学分

2. 专业课:统计学方向专业必修课共7门,必修20学分;专业选修课,选修18学分。

五、科学研究和实践环节 20学分

1、科研环节,计8学分:

2. 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计3学分

3. 国防教育,计2学分;专业实习,计4学分。

六、时间分配

详见“专业教学计划表”

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计划表(1)

注:各类选修课、素质课、通识课具体课程安排见每学期教务处公布的网上选修课程表

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方向)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计划表(2)

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计划表(3

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表(4)

浅析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论文

广义的体育人才,是指围绕体育任务开展体育工作、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具备一定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和其他相关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按照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体育人才可以分为体育竞技人才、体育教练人才、体育裁判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科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体育经营人才、体育新闻以及群众体育服务人才,也可简单地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已逐步从竞技体育转变为大众体育,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状分布,研究型体育人才需求量相对减少,应用型体育人才需求量大量增加。由于受普通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定位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体育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定位偏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等,由此造成一方面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体育专业必须更新理念,坚持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与产业互动,立足于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大到强、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把分类管理、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克服同质化、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等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为此,国家出台了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本科教学工程卓越计划和专业硕士学位试点等一系列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总体上看,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逐渐向应用型转变,地方性本科院校越来越成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河南省应用型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普遍性,主要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这些高校大多位于市级城市,地方体育事业和体育基础设施底子较薄;二是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后升本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比较成熟,而应用型体育专业发展滞后;三是在校生规模较大,毕业生的就业趋向集中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四是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上,改革步伐不够大,创新精神不够强,基本都没有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d20)》的要求和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的供需现状,应用型高校必须解除思想束缚,树立服务地方体育事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制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统筹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课程设置要在两个统筹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公共基础课的设置要充分考虑体育专业学生的需求,该开设的课程一定要开设,比如公关礼仪课程。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要力求精,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学时要充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要适当。选修课的设置一方面要突出实践应用,另一方面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除了高度重视校内实践教学外,还必须强化校外实习与实训。第一,应依托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下设的各个专业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争取各实验分室对学生开放。为了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在工作量标准、职称评定等方面充分考虑实验教师的利益。第二,要结合学校的体育比赛等活动,多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锻炼的机会。第三,为了确保校外实习实训的质量,应用型高校体育专业应积极主动地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发展联盟。合作是共赢的基础。在发展联盟中,学校可以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智力、人力和场地方面的支持,社会企事业单位则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其主要的合作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体育技能培训、体质测试、健身指导等活动。

(三)以学习能力提高为主线,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用型高校体育专业应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主线,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必须明白教什么,其核心是以岗位对接为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具有师傅领进门意义的基础性、核心性知识点上,并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上,要积极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团队学习、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要摒弃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重视课外实践。比如,可以推行分段教学、多次考核、多样考试的考核模式,其中多次考核是指根据多次考核的成绩折合出课程的总成绩,多样考试是指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采用口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操作、课程论文、项目化设计等考核方式。

(四)以应用能力提升为重点,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也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实践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针对年轻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的问题,应用型高校应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联盟单位参加体育专业实践,帮助联盟单位进行体育产品开发和体育企业管理,从而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担任体育专业方向课和基础平台课的青年教师,每个聘期内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时间应不少于一个学期。通过这些措施,建立促进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为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应用型高校还应积极从体育企事业单位引进或聘任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让有行业经验的专家全过程参与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论文

1)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的重视程度。高校应该从学生的培养方案改进入手,加强该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比重,结合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对技术类课程的考核,及时总结教学反馈。

2)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程管理专业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相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对接,提高实践课比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着力开发造价预算与报价、管理信息系统等特色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建成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应积极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如与中国建设投资集团、广州建筑集团、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等大型建筑企业合作,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4)建设具有高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鼓励申请主持应用型研究项目,提高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调整教师结构,积极引进建筑行业公认的专才,聘请建筑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建筑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提升专业教师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采取评优制度,对实践教学水平高、专业素质能力过硬的教师给予奖励。

4结语。

现代建筑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工程管理人才掌握建筑的技术流程,为了确保管理质量,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工程技术。比如:只有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强,才能更好地理解工程定位。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实践、房屋建筑学设计、工程测量等专业技术。和国外工程管理教育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十分欠缺,如美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般隶属于工程学院,毕业生授予建筑工程管理(cem)学士学位,其中工程和工程设计类的课程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用技术的培养,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论文

明确定位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技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平台的重要保障。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的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因此,应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建与社会实际结合、与职业标准结合、与行业需求结合;课程教学过程强调与真实生产过程或仿真场景结合,提倡采用案例、讨论、实际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课程考核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加强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针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需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重点要修订完善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修订并完善教学过程质量标准,重点修订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还要修订和完善教学建设质量标准及教学管理质量标准。此外,建立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外部社会评价体系。课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一些课程,但是目前几乎没有与改革课程相匹配的教材。因此,各高校应大力鼓励教师自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和讲义,积累改革实践成果,与国家级出版社建立战略性合作机制,陆续出版适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鲜明特色的系列教材。加强“双师型”人才培养高校教师队伍的能力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定位,工程管理专业由其专业性质决定了应培养一支能教学精实践的“双师型”人才队伍。为此,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建设应用型教师队伍,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或行业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参与技术创新、课程研究等实践活动,强化产学研合作能力培养,鼓励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实现既能上讲堂,又能下现场,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还要面积极主动向社会聘用企业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符合高校教师任职条件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为高校培养技术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炬。以师风带学风促校风,形成良好的师风、学风、校风和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建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工程实践体系训练课程建筑类高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突破现有学科体系框架,重构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将校内学习模拟成实际工作场景,把学科体系系统重构成工程过程的系统化,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和加大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比重。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强大的硬件条件来支撑。目前,一些建筑类高校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工程实训中心、校内实习基地、bim实验中心等,同时各高校也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联合培养人才机制。4结论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寄予更高期望。这就要求高校结合所在行业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论证,在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定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定位,坚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而且能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总之,高校应努力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资产评估业务范围的扩大,社会需要大量中高端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资产评估中高端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确定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通才加专才;联合办学;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人才培养主要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为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人事部负责组织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后续教育,高等院校负责开展资产评估学历教育;随着资产评估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将成为培养和储备资产评估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学历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分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高职高专层次的专业设置不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向本省教育厅申报,经审批后即可进行招生,因此,相比于本科、硕士层次,高职高专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时间更长,招生人数更多,为早期的资产评估市场提供了一批实用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

本科层次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是由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方向发展而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对资产评估业务、人才有了需要,并建立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一些院校专门建立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方向。到21世纪初本科层次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才真正开始,2004年教育部批准内蒙古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置资产评估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等十多所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学历教育发展历史短,还处于摸索实验阶段,存在学科归属、专业口径选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构建、课程设置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研究生层次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发展史近似于资产评估本科教育,最早也是由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方向发展而来的。2004年以前,各高校要么是在财政专业中,要么在财务管理专业中招收资产评估方向研究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评估专业研究生。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需要。资产评估是一个以提供资产价值判断服务为主要业务的行业,资产评估人员需要面对种类繁多的评估对象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人员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既要有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要有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必须以此为基础,在上述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锻炼,以满足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发展的需要。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分3个层次,每个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各不相同,因此,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区分开来。

1.高职高专层次:培养资产评估实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层次培养的是掌握资产评估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高专层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评估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本科教育层次:培养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

大学本科阶段学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宽口径、厚基础和重实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适应能力的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资产评估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理论基础的构筑,系统地学习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的技能技巧,训练面临纷繁评估对象和复杂市场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资产评估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3.研究生教育层次:培养资产评估高端研究型人才。

资产评估高端人才是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理论和资产评估理论功底,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才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资产评估高端研究型人才,不仅可以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评估教师队伍,为推进我国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还可以为推进我国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评估行业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的.实际问题。

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

1.资产评估通才加专才的特色培养模式。

资产评估通才加专才的特色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资产评估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的基础上,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加上一定的特色内容,如具有土地经济学和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突出房地产估价或土地估价的知识和课程,甚至可以引入这两种资格考试内容;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的专业内容;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和保险公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二手车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艺术品价值评估的专业内容,等等。

2.资产评估联合办学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

资产评估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由一个院校,特别是由一个单科性或多科性院校来进行相关学科的建设,相当困难。如果拥有资产评估所涉及学科优势的学校实现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大大提高资产评估专业教学质量。如财经类院校、工科院校和拥有珠宝鉴定专业、鉴定中心、实验室的院校,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如果能够实现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办学,实现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共享,则对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有很大的帮助。联合办学或者合作办学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包括联合建设,聘请其他学校教师来校讲课,相互承认学分,开放选课系统、实现学生跨校选修课等。另外,联合办学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形式,聘请评估机构资深评估专家到校讲学,在评估机构建立实习基地,或匀出部分学时让评估机构代为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认真学习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做好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摘要:对比分析了多种国内外金属材料工程相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组成、特点,结合培养人才思路、办学理念与企业对人才素质的组成与需求,探索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理论方案,并开展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是培养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培养方案设计科学性、合理性、质量及培养过程监控的影响。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质量,就摆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分析、探索并付诸实践。

结合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如何让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有质量,有科学性、合理性呢?为此,我们在国内外相近专业培养方案概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并得出了有益的思考。

一、国外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外专业设置与我国的专业设置情况有所不同,与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近专业名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专业,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属于三级学科专业。首先以被调研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等部分国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对象,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学分要求等特点,从而探索并改革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所调研的学科专业具有范围大的特点,未被细化,该专业包括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三级学科专业。因学科专业没有设置具体方向,所以其课程内容范围宽广,涉及专业知识面宽。

威斯康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如表一所示,通过该表主要分析其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它们之间关联度较大,有不分家之说,是学科基础的基础,更是专业基础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是专业课程的理论模块,注重材料的结构、组织与性能间关系的原理或理论知识。材料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或制备影响材料性能,只有了解其内部组成结构,才知道应用数理化相关知识分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才懂得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方法手段对材料改进结构、改变性能、加工、成形和应用。这类专业基础课包括材料科学(固体中材料的结构和属性关系、材料科学)、固体相变学、材料相变学、材料力学。专业课程包括材料设计类、材料加工类、材料性能学类。材料设计类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导论、材料体系、设计项目规划学。材料加工类包括宏处理材料、材料微加工、固体(塑性)变形。材料性能学包括材料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能。材料选修课包括材料体系设计、各类材料学,这类课程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而选修,主要培养个人专业特长、创造性以及研究能力。工程类课程包括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等,主要培养具有材料工程理念或观念,强调材料工程设计、组织、管理、经营、质量控制等。

通过培养方案中各学期课程安排,可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学期学分分布比较均衡,各学期负担不重,学习压力不大,这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不会打疲劳战。

(2)反映了知识、能力培养过程,其特点是课程安排与其间的衔接先后有序且紧密,课程内容复杂程度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入深。先学基础课,接着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最后材料体系设计与材料工程项目设计综合。

(3)注重个性发展,依学生兴趣选修课程,激发其创新能力,这主要通过选修课程实现,包括科学类选修课,如化学类、物理类、土壤、生物类,自由选修课。

(4)注重人文社会素质的培养,主要依据文学研究类选修课程。

(5)注重交际能力培养,主要依据基础交际、专业技术写作课程。

(6)注重工程观念或理念培养,通过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选修课的学习。

(7)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走进跨国工厂或国际学校锻炼或实习环节来实现。

二、国内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常州大学等三所高校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分析其。

特点。

通过高校培养方案可以分析出各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课程依据其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普通教育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等三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政治、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含工程图学等机械设计制造类课、电工电子类课、计算机软硬件类课及材料科学类课。专业(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凝固和组织控制、功能材料、粉末冶金、热处理、腐蚀与保护、焊接等方向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

如同国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样,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同样也要注重各类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因此,各门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也要符合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并应用之学习与掌握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从而为发现金属材料工程中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服务。

三、分析与思考。

通过分析归纳与总结,可以将国内外的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归类并将其所占理论总学分的`比重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二所示。

从表二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思考:

平均约为25、38.9、18学分),周课时量也多。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大,致使学生疲劳应对修满学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培养课余时间思考与创造性思维。

(2)科学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三类课,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23.4%~26.6%,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18.8%~15.9%,但是数学与化学两类课程所占比重差异非常大。

(3)工程基础与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36.%~32.9%,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37.8%~34.3%,由此说明这类课程的差异不明显。

(4)专业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此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3%~18.8%,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9.9%~12%,这表明专业方向或特色课程因设置情况而发生变化,专业方向或特色越明显,则专业课所占比重越少,如威斯康星大学的专业课主要限定在专业特定某方向。

(5)交际类课包括写作、交流等课程,国外比较重视此类课,所占比重约3.1%~3.9%,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体现得不多。由此表明,学生的写作与交流交际能力及各种表达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应该在这方面促进与提高。

(6)人文学类课程,国外此类课所占比重约为11.7%~12.5%,而国内这方面课比较欠缺,文学修养类素质培养在国内三所大学的培养方案中表现不足。然而思想政治类课程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约占8%~11.1%,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两种素质如何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好好思量。

(7)英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等类的课程,国内大学优势较明显,约占16.4%~22.8%,尤其是体育、计算机、英语三门课程所占学分比重较大。英语是美英等国的母语,也是国际交流的必备素质之一,课程安排非常重要。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学习,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利用,如何发挥英语工具的作用等等一些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8)其他类。

包括个性发展或兴趣类型课程,是大纲规定专业课程外的一类课程。国外所占比重约为3.9%~4.7%,国内所占比重约为4.2%~9.3%,在个性发展或兴趣类课程相差不大,国内某些方面有优势。但是,国内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我们仍要加大与国际高校或跨国工厂间合作交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注:伦敦帝国大学培养方案只有总学分要求,课程学分情况不详)。

四、结论。

综合上述调研分析与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要全盘考量,使其具有数学、化学、物理、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国际视野、交际、人文、思想政治、英语、身体素质等方面素质与能力。

(2)培养方案中总学分要求可适当减少,以促使各学期学分分布均衡且学习负担不太重。

(3)课程类型设置方面可适当增加,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知识间关联性强,要突出重点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以达到各种素质的养成。

(4)课程体系方面,国内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有待加强学分比重的课程包括数学与化学类、工程基础类、交际类、人文类课程;继续保持(最好能优化)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体育、自由选修等方面课程所占学分;适当精减学分或突出专业特色学分的课程,应当在办学过程中凝练专业优势,进而突出各校的专业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纲领性文件,所有教学、监督、管理等围绕它开展活动,高等院校在制订该方案时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与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斟酌知识要素、组成及其关系,通过上述分析与思考,以便我们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中借鉴,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少走弯路。上述结论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jg201013)。

作者简介:章文献(1974-),男,湖南湘潭人,博士,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61024)。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浅析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从人才培养理念与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保障等方面,以中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美国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为例,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比较研究。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1]本科生指的是“尚未在所学领域取到学士学位或者第一专业学位的学生”。[2]本科教育即“尚未获得毕业资格的大学生教育”或“尚未取得学位的大学生的教育”[3]本科教育居于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中间层次。同时,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相继到来,使得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配角变成主角。

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不例外,教育一直都提倡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差异,促进个体的发展。个体充分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因材施教十分必要而且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实践能力强,有的应变能力强,有的交际能力强。他们的个性、能力、兴趣都存在差异性。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因材施教,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要实施因材施教。本科教育模式一直比较单一化,要适应丰富多样的学生,必须转向多样性。

毕业生就业难导致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是要投入到市场,而且要成为抢手货。高等教育的各种活动要围绕着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使社会良性循环,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首先,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一上岗就得心应手,最好能独挡一面,而毕业生却缺乏实践能力,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培训。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很难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次,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上已经饱和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还在培养,而社会上紧缺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却没有培养,形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让毕业生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

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特点有:一是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几乎所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都强调通用技能的培养,包括沟通和交流技能、公开演讲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等。高校和企业都意识到,作为较高层次的管理或专业人才除掌握专业技能外,必须有广泛的单位内外综合沟通、协调、管理和领导能力。二是多样性。这是美国整个高校的显著特征。三是灵活性。这个是与多样性特点相伴相生的。

中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特点应该是以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的“中国成长型大学——独立学院峰会”上达成的共识:现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计划、培养环节、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可采取产学研合作、订单式培养、预就业等举措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人才培养理念与定位。

不同点:美国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成立于1874年,学院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人左右,校园面积并不大。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7月,经过五年发展成为“千亩校园,万名学生”的校园。可以说一个是老牌名校,一个是新兴学校。罗斯-豪曼理工学院将学校定位为本科层次、工程、数学和科学教育的领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鲜明提出“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两者都是私立,但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为非营利性,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收学生学费为基础赖以生存和发展。那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展的动因则是必须为生存而不断的变革,而罗斯-豪曼理工学院则因社会责任而发展,教师教学、学生成才得以自由而充分发展。应该说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独立性、发展性更为彻底。

共同点: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促进学院所有成员的持续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掌握技术型专业人士所必备的技能;寻求所有专业的持续改进;为社会服务,培养所有成员公民意识和服务;维持平等、合作和支持的工作环境。这些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强调个人化教学和全面发展,专业技术与社会责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鲜明特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办学理念:面向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出“二主五性”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开放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2、人才培养模式。

大抵来说,美国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式、协作式。中国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确立人本思想,专业设置通识化、综合化,课程建设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素质全面的'课程,教学模式多样化。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如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以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例:运用坚实学术基础为专业发展作出贡献;以团队工作的形式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并有效地表达和交流工作成果;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运用技能建立长期的、成果丰硕的职业生涯。很典型的专业式、协作式模式。这是美国特色。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在学科与专业设置方面,集中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理工科,同时为着重培养的专业人才创设了良好的通识教育环境,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有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都必须选修至少9门(36个学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有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强调的是博学,而并没有严格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着力构建教育教学一体化、着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三全育人”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师梯队构成方面,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教师全部拥有助理教授以上的职称,均属于高层次教学人员,而且比例分配比较均衡,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在职教师161人(其中154名全职)中99%拥有博士学位。这些只是直观的面上数据。罗斯-豪曼理工学院在选择教师的时候,注重三个方面:专业教育背景、教学兴趣和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其次,教师必须具备对教学的兴趣和对学生的关注,再次,重视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成就,包括在相关工业和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在国家、企业和大学实验室从事研究的经验。

同时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训队伍。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优势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加以应用的能力。学院不仅为学生安排校外工业、企业和研究所的实习和合作教育机会,还成立拥有35000平方英尺设施场地的创业中心,占地180多英亩,有11名专职项目经理和5名技术支持人员。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对教师要求,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实践教学能力,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4、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内涵。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人才技能性,工作的适应性。在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一个大学毕业生,除了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考核,罗斯-豪曼理工学院还制定了明确和详细的5项毕业生基本技能评价指标和具体指标:道德、当代问题的理解、全球性问题的了解、文化、团队工作能力、交流和沟通技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罗斯-豪曼理工学院通过基础设施、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建设保障:一是基础设施保障方面,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拥有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心、教学技术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学习中心等多个辅助机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二是课程体系建设保障,美国一个大学生本科能毕业要求150个学分左右,但罗斯-豪曼理工学院要求达到194个学分。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技能课、实验、实践和设计课以及基本技能和文科选修课,都有通盘考虑。专业理论课旨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技能、实验实践和设计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基本技能和文科选修课培养的是学生的一般性综合知识和技能。三是在教学方法建设,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法、实验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研讨班、实地考察和参观、实习计划等。这些都为达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标准提供保障。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设计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为达到这一目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进行了合理的人才培养平台架构:根据目标定位,设置针对地方经济需求的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构建“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的人才培养计划;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搭建促进学生扬长发展的复合教育平台;构建紧密型政产学研合作,扩大本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构建本科应用型人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平台等。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教学模式上,大胆进行革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实践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各类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抓住学生的特点,开展“挑战性学习”,以各类学科竞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潜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我们的方法方案是提出来了,有些还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因为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设置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是所有中国大学的弊病。

可以说,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是“成熟的商业区”,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发展中的商业区”,很多方面属于探讨阶段,平台搭建起来了,构架出来了,但是细节、软件建设方面,特别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成为企业所用?各类的合作项目需要时间去打磨,而搭建的各种平台,是否成为其学校发展特色,或者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还有待论证。

参考文献。

[1]孔繁敏等.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科学出版社,.

[2]马骥雄.论本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学版,1958(1).

[3]杨汉清等.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5]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7.

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论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的调研,发现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都还是按照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致使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是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教科研情况为主要标准,导致很多高校教师都注重研究,这种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应重理论而轻实践。这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相当不利的,与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更不匹配。教材体系不完善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各大高校对国家政策进行的积极响应,工程管理专业要求专业性极强,但据调研,各高校一般还是按照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给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订购教材,而该教材却不是按照实务工作的流程进行编写的,而是较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缺乏对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并且知识点繁多且零散,以致学生学习完理论课程后,只了解了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而对于实际工程项目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工程管理专业学习的知识框架体系包括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和技术类四个专业平台,该专业的学生对这四个平台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以后,还是缺乏动手能力,都有涉及,但都不专业。究其原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材体系不够完善,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得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达不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实践课程偏少各高校对课程设置基本是理论教学远比课程设计重要,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更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认为课程设计或者工程实践课程只是一个形式。工程管理专业是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是实践性和动手操作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而在各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基础条件投入不足,校外实习单位难寻且岗位难找,大学生校外实习面临边缘化等问题,使得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工程修养和工程实践,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这往往不能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中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高校对于教师工作考核的一条主要标准就是教科研项目的多少,导致很多高校教师注重科研立项,而忽视了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师资是高校教学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各高校要培养出真正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要有一支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保障。这就要求广大中青年教师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转变。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是中青年教师,甚至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由于教学工作繁忙,很难有机会去企业或工程现场进行锻炼,导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

浅析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论文

9月,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共同签署了《关于落实京津冀共同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合作框架协议商务行动方案》,京津冀三地将联手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加强外贸部门的沟通,探索合作机制模式,促进外贸合作发展。据保定市海关公布的数据,20全年,保定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省内第三位,居唐山、石家庄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走出了高速增长的趋势,进入了规模增长、增速放缓、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为适应外贸形势发展的新常态,保定市借势京津,置身一体化大格局下,全面促进对外贸易向更深层次和广度发展;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进产业升级;稳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中小微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改革红利覆盖范围,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在新形势下,保定市外贸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外贸人才。构建合理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的外贸人才教育路径、培养优秀的外贸人才,已成为保定市各高校共同的责任。在今后的培养模式中,如何根据京津冀外贸合作的新背景,研究新形势下保定市对外贸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因此,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保定市高等教育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保定市外贸人才现状及不足。

随着京津冀外贸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和我市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市外贸专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保定市外贸专业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这种需要,积极探索外贸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然而,就适应京津冀外贸区域合作发展需求来审视,当前保定市外贸人才培养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符合外贸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保定市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模糊,没有明确突出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服务的要求特点,究其原因,在于对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原则的全面认识不够清楚,缺乏对适应京津冀外贸一体化需求的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的认识。外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明确,必然会导致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造成人才培养方案在逻辑结构上不严谨、不科学,不能支撑保定市外贸经济的发展,不符合京津冀外贸区域合作的发展要求。第二,课程体系和教材不能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目前,保定市绝大多数外贸专业课程体系都是以学科体系为主,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学目标仍然侧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专业课程设置仍比较传统保守,遵循全国高校“大统一”,没有更多体现服务外贸新常态和京津冀外贸一体化的特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重典型、轻变化,从而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均衡,难以满足外贸新常态形势下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实训教材和实训软件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外贸行业需求,导致部分在校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无法开展外贸实践工作。第三,师资队伍无法胜任外贸人才培养重任目前,保定市外贸专业教学团队基本上以校内教师为主,校内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外贸工作经验,而真正有外贸工作经验的教师非常少。虽然我市各高校也开始强调培养双师型教师,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机会和时间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非常有限。虽然个别高校聘请一些公司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但他们不能保证授课时间,通常只是做两个讲座,不能充分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无法胜任培养外贸人才的职责。

三、优化保定市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立足保定市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对保定市外贸人才的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力图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并实现人才培养无缝衔接。第一,明确外贸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完善专业培养体系基于近年来保定市外贸专业就业岗位的调查和外贸从业人员结构的分析,结合我市外贸行业发展的新常态,联系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我们将保定市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适应京津冀外贸一体化发展需要、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外贸人才,学生能够掌握外贸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外贸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样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外贸工作。第二,构建适应外贸新常态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保定市外贸新常态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是驻保定高校外贸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而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构建与之相符合的课程体系。适应外贸新常态发展需要和京津冀外贸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能体现“厚基础、强能力、强就业”的人才标准,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要求,构建“双体系、双平台”的课程体系。双平台课程的设置,突破了外贸人才培养局限于校内培养模式的瓶颈,构建以专业为依托、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更好地保证外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与企业需求接轨、与学生就业接轨。第三,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我市外贸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合保定市外贸发展新常态需要的外贸人才的关键所在。保定市各高校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尝试建立实践教学与职称晋升的关联机制,创新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认证机制等,打通高校和行业企业人才流通渠道,促使“双师型”教师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此外,应建立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密切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无缝对接。

四、总结。

保定市高校找准外贸人才培养的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能够有效地缩短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的差距;可以推进保定市外贸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多层次外贸人才体系的构建,培养更符合企业要求的新型人才,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高校外贸人才培养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培养出优秀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外贸人才解决了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相对缺口;也在一定程度了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有助于推动保定市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2]丁玉梅.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

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论文

依据cdio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与确定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内相关院校改革经验,制定了化工专业培养目标,既培养具备面向化工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紧紧围绕“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以cdio模式为基本框架和背景环境,以突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勇气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建立符合国际工程师认证的课程体系。

(2)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3)以生为本,尊重、鼓励、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推进分类、分层教学,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4)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课程平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共设置了人文社科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等7个课程平台。

(1)人文社科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修养。

(2)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

(4)专业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5)素质教育课程平台。该平台是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与主动性,实现文理交叉与渗透设置的课程平台。

(6)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7)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2.3教学方法改革。

cdio工程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据cdio理念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依然只是规划,改革最终必须落实到每门课程、每节课堂、每个活动上,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我们以“化工设计”这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目的是测试改革想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和积累经验。“化工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课程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讨论化工工艺过程开发、设备的设计以及化工厂的整体设计。改革前,“化工设计”课程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cdio改革后,我们实行的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化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大纲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安排了三级项目,三级项目下设置若干个子项目,学生按6―8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选一个子项目,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工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项包括构思、设计、实施和改进全过程的团队项目。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内合作、团队间协作加竞争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仅起指导作用。本课程经过cdio教学改革后,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化工设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结语。

总之,在我校“三结合,多模式”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依据cdio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和理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思、设计与实施。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cdio工程教育改革,努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