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学习心得范文(14篇)

时间:2023-12-02 08:43:13 作者:影墨

学习心得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与习惯,及时调整和改进,提高了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经过筛选的学习心得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学习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研修心得体会

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我们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就是这个师德的具体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xx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研修心得

今天聆听了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教育大计,师德为本》,视频课从“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三种感受和希望”三方面解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非常全面、细致、深刻入微地阐述了师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让我对“教育”、“教师”、“师德”有了更为全新、正确的认知。

师德是什么?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成就和命运将决定世界的动向、发展与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么,任何成就之初,人应该怎么做才适当呢?林教授以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了哲理性解释。

教育,就是已经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导一些还没有完全自主自立、没有明确意识、意愿的人上路。那么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初心”?“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宽容、清白、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这些关键词似乎全都需要。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们有时总抱怨:自己辛勤的耕耘、用心浇灌,虽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收获难以掩饰的兴奋,但总觉得形不成一座美丽、丰富、错落有致的.大花园。在细致聆听林教授的讲座后,我忽然悟到真谛——教师只有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教科研素养,努力提升师业、师爱、师能,才是对当今师德教育的最好诠释。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胸怀,超越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站在未来,设计今天”。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研修心得

今天是10月13日,下午要去华师大,想起本次“奉化市县级培训者培训班”的首次作业还没有完成,早上7点马上打开电脑,点击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第一课《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一小时半的三段视频课围绕“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三种感受和希望”三主题,非常全面、细致、深刻入微地阐述了师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让我对“教育”、“教师”、“师德”有了更为全新、正确的认知。

不禁想起了2011年在北师大看到“木铎金声一百年”和清华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警句之时的沉默;也想起昨日下午在市级学科研训活动时用高更的名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与老师们聊起的“幼儿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之话题。

师德是什么?教育是人性的领域,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的行为、成就和命运将决定世界的动向、发展与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一切之初。成就人,才能成就一切。那么,任何成就之初,人应该怎么做才适当呢?林教授的师德讲座就是一个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哲理性解释。

教育,就是已经有所成、有所想的人,引导一些还没有完全自主自立、没有明确意识、意愿的人上路。那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初心”?“求真、致善、尽美、理性、仁爱、道义、礼仪、勤劳、智慧、宽容、清白、热情、诚信、公正、自由、希望、勇敢、信仰、气节、精神”,这些关键词似乎全都需要。但我们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也曾经低头向下、用心浇灌,但似乎总形不成一座美丽、丰富、错落有致的大花园。

在细致聆听的过程中,我忽然悟到“此大爱非彼大爱”啊。

林教授说,教不好书不是好老师,不会教科研也不是好老师。原来,不断精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加强文化素养和教科研素养,才是对当今师德教育的最好诠释。教育更应该超越社会的发展,“站在未来,设计今天”才是一种上策。

灵感一来,我马上修正了明天要提交老师的一份“自我教育思想报告”,“诗意教育、诗意生活”8个字跃然纸上。

匆匆三节课,沾了一丁点教授的灵气,又想到另一句话:“人这一辈子,你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一下子,对本次任务式的培训,有了一份真心的感激。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研修心得

“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先生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入,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而且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人。言传身教,甘为人梯,作为教师,以德为先。这就首先要求我必须是一名拥有优良师德的教师才行。我认为优良的师德是用爱铸就的。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作为一个从教十多年的老师,我对学生的爱没有轰轰烈烈,而是在平时,润物细无声。

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但绝不是空泛无力,爱似春风化雨,暖了学生的心,同时也暖了老师的心。爱发自于内心,象海一般宽一般深,象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充满成功。没有海一般的爱,怎么能从学生的一句问话中,一个动作中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呢,进而使学生发生变化。

教室上,我是良师,而在课下有的.孩子把我当成朋友,甚至把我当成偶象。我的话经常被孩子们写成语录,毕业的时候还会留给我作纪念。许多毕业的学生还时常跟我联系,每次过教师节他(她)们回来看我,提出的要求都是要进我的教室再听我讲一次课。这是对我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的付出的一种回报,我感动,我更欣慰。

对学生的爱是具体的,具体到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让他们从这些行动中来感受你的爱;对学生的爱又是宏观的,设法了解他,然后设法去改变他成长的环境,让这个环境变成适合于他的学习氛围,那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成功,让孩子懂爱,会爱。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她学习不错,但是因为父母离婚,原来跟母亲改嫁住在一起,但是继父又不能容她,她只好跟姥姥住在一起,姥姥的脾气还有些暴躁,所以她的性格很是另类,不合群,没有要好的朋友,看问题很是极端。到初三我接了她班的历史课,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她,第一次月考她除了历史其他科都非常好,于是我开始注意她,并且单独找到进行分析。但是我明显感到她不是很买帐。后来我从教室领导老师那里知道了她家里复杂的情况,觉得这个孩子缺少的是爱,所以我就特别对她好,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发现她的手冻了,我就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姥姥家供热不好,学习到十一二点钟,所以手就冻了。我就到商店给她买了魔术手套送给她,她当时抱着我就哭了,她说“家里人没有一个人能想到给她买一副这样的手套”。我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她有问题会来找我解决,有心事会来找我谈谈,有喜悦会和我一起分享。在我的开导下,她和她妈妈的关系有了改善,对她父亲也有了谅解,还特意去地了她的父亲。她上了高中,教室到高三特别乱,所以高三后期她准备回家复习,姥姥和姥爷总是拌嘴,不能安心学习,所以找到我帮忙,在她妈妈的默许下,我在我住的宿舍隔壁帮她租了一间房,方便照顾她,一直到高考完。现在她上了大学,经常给我打电话,在她的qq分组里,把我分到了“家人”里,这让我心里暖暖的。前几天和她在网上聊天,她说:“在我没法感受到亲情、没学会感受亲情的那几年,谢谢你陪在我身边,真的,谢谢。”做为一个科任老师能让学生感受到亲情,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有几分的自豪。那天谈话后,我写了一篇题为《给我的弟子们》的日志,在回忆中重温了我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与他们共同成长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以师爱为本,没有爱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我将与时俱进,跟随学生的兴趣,适应时代的发展,树立优良的教育心态,认真主动的面对生活,面对工作。携梦启程,为爱坚守,是我不变的承诺。

最后用三个“共同”来自勉:

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行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

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习心得体会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孩子们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亦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情,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人的本身发展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这样,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广的爱,这样的爱能容下一切,能融化顽石、能点铁成金。都说母爱无私,其实师爱也同样无私。在现代教育中,热爱学生自然具有了时代的特征。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今天我听了林崇德 教授的讲座《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感触很深。像这样一个严肃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很多老师都很不以为然。我不由得想起了学校例会时,每当校长一讲话都要先说师德的问题,大家就会很敏感地猜测是不是又有同志做了违反师德的事了……今天听了林教授的讲座,这种错误的理解荡然无存。林教授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国家从上而下反复讲师德,并不是我们的师德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所以要常抓不懈。”老教授慷慨陈词、声若洪钟,阐述了究竟何为师德。他的风采令大家折服。林崇德教授认为做一个新世纪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就是要落实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提高师德与业务能力”,要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不断提高能力,砥砺品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

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林崇德教授在自己的人生字典中首先给师德加上“师业”的注解,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

林崇德所理解的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在他看来,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理想的认同、情感和行动。这就是师德第一个表现:“师业”。

展示“甘为人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让青年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进”的师者风范。在林崇德教授对“师德”的定义中,“师爱”是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林崇德教授认为,如果把学校称为“德行的博物馆”,那么教师就是起着看守作用的“门卫”,看守着人类持续为之努力奋斗的东西――真理、美和正义。

林崇德教授总是强调他的事业心,也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他把热爱学生看作是其事业的核心。他一直提倡对其学生‘感情投资’,包括学习问题、工作问题、职称问题、婚姻问题、住房问题等等,使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牵扯进去,以致于母亲笑他说:“你应该把家搬到单位里去,为你的学生做牛做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学生感情投资的点点滴滴。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研修的心得

传道,授业,解惑”是韩愈先生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入,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而且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人。言传身教,甘为人梯,作为教师,以德为先。这就首先要求我必须是一名拥有优良师德的教师才行。我认为优良的师德是用爱铸就的。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作为一个从教十多年的老师,我对学生的爱没有轰轰烈烈,而是在平时,润物细无声。

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但绝不是空泛无力,爱似春风化雨,暖了学生的心,同时也暖了老师的心。爱发自于内心,象海一般宽一般深,象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充满成功。没有海一般的爱,怎么能从学生的一句问话中,一个动作中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呢,进而使学生发生变化。

教室上,我是良师,而在课下有的孩子把我当成朋友,甚至把我当成偶象。我的话经常被孩子们写成语录,毕业的时候还会留给我作纪念。许多毕业的学生还时常跟我联系,每次过教师节他(她)们回来看我,提出的要求都是要进我的教室再听我讲一次课。这是对我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的付出的一种回报,我感动,我更欣慰。

对学生的爱是具体的,具体到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让他们从这些行动中来感受你的爱;对学生的爱又是宏观的,设法了解他,然后设法去改变他成长的环境,让这个环境变成适合于他的学习氛围,那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成功,让孩子懂爱,会爱。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她学习不错,但是因为父母离婚,原来跟母亲改嫁住在一起,但是继父又不能容她,她只好跟姥姥住在一起,姥姥的脾气还有些暴躁,所以她的性格很是另类,不合群,没有要好的朋友,看问题很是极端。到初三我接了她班的历史课,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她,第一次月考她除了历史其他科都非常好,于是我开始注意她,并且单独找到进行分析。但是我明显感到她不是很买帐。后来我从教室领导老师那里知道了她家里复杂的情况,觉得这个孩子缺少的是爱,所以我就特别对她好,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发现她的手冻了,我就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姥姥家供热不好,学习到十一二点钟,所以手就冻了。我就到商店给她买了魔术手套送给她,她当时抱着我就哭了,她说“家里人没有一个人能想到给她买一副这样的手套”。我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她有问题会来找我解决,有心事会来找我谈谈,有喜悦会和我一起分享。在我的开导下,她和她妈妈的关系有了改善,对她父亲也有了谅解,还特意去地了她的父亲。她上了高中,教室到高三特别乱,所以高三后期她准备回家复习,姥姥和姥爷总是拌嘴,不能安心学习,所以找到我帮忙,在她妈妈的默许下,我在我住的宿舍隔壁帮她租了一间房,方便照顾她,一直到高考完。现在她上了大学,经常给我打电话,在她的qq分组里,把我分到了“家人”里,这让我心里暖暖的。前几天和她在网上聊天,她说:“在我没法感受到亲情、没学会感受亲情的那几年,谢谢你陪在我身边,真的,谢谢。”做为一个科任老师能让学生感受到亲情,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有几分的自豪。那天谈话后,我写了一篇题为《给我的弟子们》的日志,在回忆中重温了我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与他们共同成长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教师师德学习心得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六个多月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半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这次市里组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细细读来,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在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学习,我认为: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心得感悟

新时期师德师风整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资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在依法执教方面,本人从教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刻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我,鞭策自我。

在爱岗敬业方面。仅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向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从未传播过对学生有害的思想。一向以来,我以校为家,本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干好本职工作,从不撂挑子,只要是领导安排的任务,尽自我的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

在热爱学生方面。爱与职责是师德之魂,体此刻既爱“双优”的学生,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此刻时代变了,社会复杂,学生思想变化大,可是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经过近阶段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研修日志

唐代韩愈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我认为,师德首先应该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待事业应该是“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所以,对事业的热爱是一种奉献,它展示了教育者无私的品格,体现了教师不求所取的价值观;对事业的爱是一种希冀,它寄托着奋斗者的追求,耕耘者的希望,它意味着教师强烈的责任感。

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实现自我价值!

在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这一课题的内容,这与我想的不谋而合。在现在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数的老师还是能注重师德的,这是一直以来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德行,但是还是时不时的有报道这个老师虐-待学生,体罚学生等,这虽然是个别案例,但是也给我们教师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认识到,无论信息技术怎样发展,无论你学到了多少知识,教会了多少学生,师德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如果一个教师的师德不好,那么你所带的学生有的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他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不同,所以说师德影响的不是一个人,一个班级,而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对师德也有了新的要求,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不光体现在爱岗敬业上:你要热爱你的事业, 更体现在关爱学生上。教师的能力不光要有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更要有反思能力,以便不断的提高自己,更要有创新能力,要不断创新、反思,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能力。为什么说师德是核心呢。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楷模,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这个道理,你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你的学生,因此要特别注重师德。

对于老师这个行业,它不光是一份职业,一个谋生手段,更是一份事业,一份责任,因此,作为教师我很光荣,并希望我自己以后能一直秉承我当老师的初衷,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也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勿忘初心!

教师师德学习心得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培养良好的师德,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师德为本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实中人精神,坚持“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三自”育人模式,全面实践“发展教育”的尝试发展、自主发展和超越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论,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学校的品牌发展为目标,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和学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精良德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我们认为教师是管理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所以,我们奉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尊重、培养、使用”的教师管理方针,帮忙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成长。本学期针对德育工作又从新修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评价方案》,还新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实习班主任制度》。经过对教师主角形象塑造、“三师制度”、校本培训、职务培训、优质化工程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号召全体教师恪守“饮水思源、宁静致远”的校训,高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学校精神,共同营造“爱国、修身、敬业、多能”的良好校风、“爱生、垂范、善教、创新”的优良教风和“尊师、律己、会学、进取”的良好学风,经过多种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礼貌创立活动,提高教师职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构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岗位任用指导意见》等制度,在全程督促激励下,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职责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主角认识,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经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如在学校网设立“高级德育教师介绍”专栏等),完善建立德育导师制和高级德育教师制度,用制度和机制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进取向上、朝气蓬勃的学校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进取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进取贡献。

2、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搭建德育师资成长阶梯。

我校按照教师成长的规律,本学期继续实施“三师工程”,探索和建立了“三师(经师、能师、人师)制度。

经师,强调提高教师的职业境界,要求教师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成为合格的教师。

能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专业境界,要求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育专家、研究型的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构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人师,强调提高教师的事业境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以自我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三师工程”是一个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制定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坛新秀评价方案》、《中山市实验高中高级德育教师评价方案》和《中山市实验高中名师评价方案》,并经过程序产生了一批教坛新秀和高级德育教师,建立了高级德育教师工作室。“三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待遇(享有每月的特殊津贴),还是一种岗位(有培养新教师和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这种做法,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全过程,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与动力,构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局面。

3、建立高级德育教师联盟。制订了《中山市实验高中教师联盟章程》,联盟实行“契约管理”,联盟与学校签订契约,有章程,有组织,有活动,有目标,联盟活动经费实行“以奖代拨”。

二、实践“三自”育人模式,继续实施“主题教育”

本学期以来,学校德育线充分利用“三自”育人模式,以“生活德育、活动德育、文化德育”为德育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道德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高远志向、高尚人格、高雅情趣”的“三高”德育目标。

”,再走向“律他”;行为表现也由“规范”走向“示范”,再走向“模范”。这样的成长轨迹,正是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德育由“尝试发展”走向“自主发展”,再走向“超越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所追求的目标。

三、完善德育大体系,优化管理平台。

“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体系。首先是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团委和年级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的德育工作;聘请公安及法院的干部任法制副校长,与政法、公安、消防、科技、环保、气象等政府机关和人民团体加强联系和协作,使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经过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和经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建立家校联系机制。能够说,使德育扎根于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性德育格局已经构成。例如,在五月份的家长会及“家委会”代表会上,学校诚恳地邀请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给学校提意见,先后收到多条十分有价值的提议和意见。

“三圈一体”的规范性德育体系。本学期继续强化了同心圆式的以班级、年级、德育处为圈层的德育管理体系,第一圈层以班主任为主的班级常规管理,第二圈层以年级部主任为主的年级监管,第三圈层以德育处主任为主的学校宏观管理,从而构成校内德育行政体系,经过强化行政组织管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会一体”的自主性德育体系。“三会”是指团委会、学生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三会”在学生管理中的自治作用,让他们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他们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实施开展各种大型活动。如:各种集会、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红十字活动,还有各种检查评比活动等。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

本学期我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同时,还进取创新组织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丽人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中,实行点面结合: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讲座,利用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教学渗透以及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根据不一样群体和个体的需要,开展团体心理教育以及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还由学生自主组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热线、创立心理网站等,开展互助式心理辅导、举办525心理健康周、举办心理健康专栏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寻求心理辅导的同时,都能充当辅导员的主角。

还进取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心理规律与认知规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二是采用“合与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五位心理教师既“合”在一齐面向全校开展工作,又把其中四位专职的心理教师“分”到各年级驻点,工作在第一线,提高咨询辅导教育效果。同时又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发泄室和心理知识培训室、“中一”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面向全市中小学修改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智》等平台,开实践式心理教育.

五、构设学校文化,推动文化德育。

本学期我们围绕着“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文化德育挖掘。学校发展教育理念中的“发展”一词,本身就蕴含着时间概念,发展的轨迹就是时间的轨迹;校训“饮水思源,宁静致远”蕴含着“过去、此刻、未来”的时间链条,揭示着时间与生命、时间与发展的契合。在学校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精心设置于学校各节点大小各异的日晷雕塑群,用最古老的方式向现代学子警示着时间的流变;西学校教学区的太阳历广场,作为一种功能丰富的大型科普设施和地理课的实验场,标示着日月星辰的时间更替。构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把办学理念、校训等软件与学校主建筑、景观等硬件有机地融合在一齐,浑然一体,处处彰显着实中人对“时间”的不懈追求。从虚与实的不一样层面上都充盈着“时间”的表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我——“时间”激发了“自主”意识;“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时间”激发了“职责”意识。“自主”与“职责”就成为了以“时间”为主元素的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也凝练了“自立自强、团结合作”实中人精神;“自主”与“职责”也是该校师范教育的精髓,所以,它又与学校九十年师范文化一脉相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德育没有最好仅有更好,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提高。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心得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师风,就是教师的作风,它是师德的外化表现,最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才能学为人师、行为楷模。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我认为: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通过学习林崇德老师讲解的“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首先,我认为即使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应当把这事业当成最光辉的事业,把它理想化,神圣化,就像魏书生老师那样勤恳工作,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教师师德学习心得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