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春工作计划(精选19篇)

时间:2023-12-18 05:14:47 作者:念青松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书面材料,它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都经过实际教学实践的检验,是一些优秀教师的真实经验之谈。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研究理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的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成师生更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

实践意义:用新的教学模式武装头脑,就应把它与实际相结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应保持“扬弃”的科学态度。“扬”能使我们脚踏更坚实的大地,“弃”使我们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难点。

基本内容: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复习是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关节,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再一次的整理和运用。平常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利用复习之机,进行知识迁移、能力训练,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自己的学习再上一个新的层次;学习一般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做到擦漏补缺、温故而知新。然而,复习时枯燥的内容再现、简单的机械重复又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那么如何让复习不再是学生繁重的劳动,让复习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通过我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教材更具开放性,使我们的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复习课教学有章可循、有依可据,使用一定的高效教学模式,因而我们的教学会更有趣、更高效。

研究重点:探索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和分析应用的能力。

研究难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人员分工与资料准备情况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研究方法:

1、观念转变:要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改革,教师首先数立正确的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育的未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

2、行动研究: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以前沿理论指导实践,边实践探索、边总结模式,总结成果及时推广应用。

3、文献研究:通过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教育理论和文献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

讨论研究确定“复习课高效教学模式”为研究课题商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复习课在新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3月)。

1、理论学习。

理论指导实践,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必须掌握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一些最新的教研成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明显提高。所以我们要想在复习课上有所突破,探讨出一个快捷高效的教学模式,就要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并写出学后反思,教师之间交流初步得到一些教学经验,尝试教学。

2、专业引领。

邀请外校教学质量较好的教师定期到学校讲课、听课、评课对我校教师的教学进行专业化引领。我校还排校骨干教师走出去学习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返校后对我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学习,使之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为研究快捷高效的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3、同伴互助。

在教学过程中,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教师头疼,令学生厌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交流研究。为此我们给教师提供一个研讨交流的平台,定于每周四下午课外时间为教师研讨时间。让教师经历了集体会诊、共同备课、反思提升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体会到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六、总结归纳阶段(4月份)。

总结交流经验、研究探索规律。才能尝试总结一种快捷高效的教学模式,最终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整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研究成果呈现阶段(五月份)。

1、每位教师用高效模式上一节复习课,并有图文资料。

2、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集、教学论文集。

3、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课题研讨、学习心得。

4、调查报告、课题总结、撰写论文。

课题研究工作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许建霞负责本次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及其它一些全面工作。

孙会芳负责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具体安排教师的备课、讲课、听课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李敏负责以上教学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李重梁负责研究成果的呈现阶段。

资料准备:教育教学新理念教材、录像机、照相机。

官渡镇中心小学。

20xx年3月。

课堂研究工作计划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围绕学校教育发展思路,继续加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坚持贯彻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服务为方向、以实践为根本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学校的课题实践研究。

二、工作目标。

1.不断完善我校区级课题“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的实施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主动开展课题研究,力争在研究中出精品实验课,开展课堂教学展示、学生成果展示、教师研究论文展示等活动。

三、研究措施。

1.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积极参加课题组的活动,加强交流与协作。

3.每位教师认真上好一节课题研讨课,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并写好评价分析表。

4.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适时调整,做好记录。

四、具体工作。

1.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让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通过课题研究,全体教师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迅速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技能,与新课程同行,随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先进教育思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五、活动安排。

开展校内课题研究公开课活动;。

组织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材料;。

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讲座。

课题校内研讨课正常开展;。

课题组会议,各子课题交流研究进程情况。

组织生物知识竞赛。

积极上交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落实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的执行情况。

英语345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摘要:在传统高级中学语文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一直是高级中学语文教学方式,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传统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教育的需求。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实践出发,提出了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内涵,并提出了如何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语文教学。

引言。

1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内涵。

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将探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成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讨论学习为主要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启发式教学,并且将教材作为学生探究内容的全新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不但包含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主动探疑,更包括教师的释疑以及自我总结等环节。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在于通过教师的点拨以及调动作用,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且促使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必要的情景与氛围,从而促使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凭借与总结。总体来说,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真正实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2探究式学习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所谓探究式学习,其关键在于从学科以及社会之中,选择相应的主题作为探究对象,在通过创设相应情景,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合作的进行问题的调查、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的处理,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从中获取探索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探究也被称之位探讨研究,也是学生对待知识的一种需要,而所谓的探究欲则是学生对待知识的求知欲。可以说探究欲是学生内心中的一种抽象思维,它对学生的影响在于解决想不想的问题。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冲动中。同样教师在探究式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独立以及合作等方式获取语文知识,实现学生的发现问题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也要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探究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兴趣,把握情境中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深度与广度,保证语文探究教学适应学生情况,明确学生课程内的探究目标,总结探究教学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

2.2强化探究学习内容:在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中,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应用于探究中。对高级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字如何读、如何写已经不再适应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探究问题有多大,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探究空间有多广,想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探究学习中,探究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探究问题的来源是出自何处呢,其主要来自于有两方面,既就是对探究问题的设计以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我产生的问题。而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做到:首先在问题的内容设计上要保证问题“最近发生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参与性,这也是探究式学习中创设问题的本质特征,只有学生经历过了语文探究过程,才能进一步升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体验,解决问题。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促使学生换发学习活力,保证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次,在问题的形式上要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以及探究性的问题。发散性问题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领域提出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词汇便是“除此之外,你还有何种解决方法”,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答案并不统一。而探究类问题就是对某些问题进行原因以及规律等进行说明,其代表词汇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

2.3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机会与空间: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过程,如何促使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是探究式教学的重点所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语文学习之间的差异,更决定了思维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避免在探究式教学中出现“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教师要尽量以点拨为主,将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干红.高级中学语文自主式教学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11)。

[2]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构建“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在我校实施以来,课题组积极申请立项,完善上报了子课题申请评审书,确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结合全县“三公开”新课堂教学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培训为主抓手,以教研为突破口,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组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培训,夯实课题理念。

1、3月25日――4月3日,组织安排各学校领导和相关学科教师参加我县新课堂“三公开”教学暨能手考核听评课的研讨活动。

2、4月28日,组织安排全校16名教师到阳城三小进行了白板使用的相关培训,我校骨干教师郝学东,于5月4日下午,面向本校全体教师举行了关于电子白板的功能及基本操作培训活动。

3、4月29日,选派课题组领导和教师赴蟒河镇台头完小参加特级教师示范讲学活动。

4、5月8日上午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首届山西省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技能大赛”获奖优秀课展示网络直播。

5、5月15日我校组织了数学学科听、评课教研活动,县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杨二兵、原鹏飞老师应邀到校听课指导。

6、本学期课题组共组织5次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内容包含:“导学案”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如何结合;如何在“四步导学”课堂上关注生成资源;如何在“四步导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怎样调动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如何充分发挥小组作用,用好评价武器。

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学习、取经,及时组织参加活动的教师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谈感受,讲收获,交流心得,并形成文字材料及时在阳城教育博客专栏进行网络研讨,为我校开展“三公开”教学活动树立了样本,有力促进教师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学习,明确了探索“生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搞活动,落实模式应用。

(一)强化课改模式规范化。

20xx年12月,12月,我校确立了新课堂课改模式阶段目标,强力推行“四步导学”模式上课,各教研组积极调整、完善教研组教研、课改方案,开展了各学科“四步导学”生动课堂教学及小组活动展示,进行了“我与课改共成长”专题课改论坛。通过组织评议,推选出我校课改之星3人:宋蒲红、郭育平、吉云芳。20xx年6月举办了第二届“生动课堂”课改论坛,建立了“课改名师”档案。此举有力推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规范化”实施。

(二)推行课改工作常态化。

1、积极研制高质量的导学案。逐级审核导学案,从领导到教师人人参与导学案的编写、审核、定稿,从而提升导学案的编写质量。

2、领导推门听课、教研常态化。校领导坚持定时不定时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抓教学、抓教研,听课后随即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题教研。要求学生人人备有语文积累本、数学纠错本,教师实行周批阅,并且纳入教师平时考核。

3、坚持进行质量监测。本学期共进行了两次教学质量监测反思分析,查找学科教学漏洞,并进行针对性研讨。

(三)综合实践活动标准化。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县展契机,我们积极研究,及时修订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完善适合寄宿制小学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四)校际教研讲座促进化。

20xx年12月20日,我校和阳城县实验小学8位教师进行了校际教研活动,经过听课、互动交流研讨,从而明确了课改实践方向,坚定了全体教师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鼓舞了我校全体教师投身课改的信念。

(五)领导深入教学经常化。

我校建立了课堂巡查制度,坚持每周进行督查,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主动参加教研,实现了教学管理常态化,教科研活动经常化。

三、建模式,保障学科覆盖。

本学期以来,我校围绕构建“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立足新课堂,运用新模式,教学“三公开”,研讨常态课,扎实开展听、评课教学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扎实推进课改。“三公开”教学公开课活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学科均进行了两轮公开教学研讨;科学、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体育、美术、地方与校本课程等学科进行了1次公开教学研讨,每次活动均由学校领导班子牵头,各教研组及时依托课题研究进行课堂教学专题研讨。(各学科相关研究活动情况在阳城教育网、阳城教研博客、阳城在线网进行了报道。)。

本学期公开课的展示奇葩朵朵,姹紫嫣红,浓墨重彩,可圈可点,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实”、四“突出”、五“转变”。三“实”,即课堂真实,教风朴实,训练扎实。四“突出”,即突出“四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突出学法指导,突出赏识、评价,突出个性化教学。五“转变”,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接受学习向重探究性学习转变,由重关注学习结果向重关注学习过程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学科为中心向学科整合转变。具体情况如下:

1、三月份进行了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教导主任李晋龙,政教副主任郝学东积极主动作了品德与社会和数学公开课。

2、四月份进行了音乐、语文、美术等学科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专职音乐教师张晓莉、美术教师郭莹登台展示了音乐和美术公开课,交流教师原仓库、张龙胜,支教教师王xx也踊跃承担了公开课。

3、五月份进行了数学、音乐、地方与学校课程等学科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专职音乐教师张晓莉与支教教师王xx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新聘数学教师郭晓金也主动进行了公开教学。

4、六月份进行了语文、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等学科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师延婷婷、新聘教师郭晓金精心准备、运用“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展示了语文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深受大家一致好评。

5、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五月安排的公开课教学,我们为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充分感受我校“课改”氛围,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共邀请3―6年级班的56名家长参加,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及时整理和整改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完善,并将之常态化,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提升、有机融合的“大教育”机制,为我校进一步创建“家校共育、课堂生动”的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奠定基础。

四、研课题,完善模式构建。

(一)校本教研。

1、加强教研活动,以教学研讨促进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们致力于打造“生动课堂”的教学研究,重视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重视教学目标的恰当预设、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教学流程的弹性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学生的参与情况来衡量一堂课是否和谐、生动、高效、充满活力。在“生动课堂”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扎实、有序,并且形式多样,如语、数、英学科的青年教师课堂基本功竞赛,各年级组的“三人行”、“一课三议”、“同题异构”活动,老教师的传经课……老师们本着谦逊诚恳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积极地参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2、加强反思交流,以反思对话促进课题研究。学校为鼓励教师尽可能理性地去思索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教师的经验在实践中总结,在反思中成长。每个月都引导教师做好反思对话。本学期,我们要求教师每月撰写“教育叙事”或“教育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中的事件引发思考,理性分析后叙写成文,上传至阳城教研博客进行交流。每月对这些文章进行统计、点评,本学期共上传300余篇博文,多数教师形成了教学反思交流的习惯。

3、加强子课题研究,以子课题的研究深化主课题研究。子课题的切入口小,主要研究的是与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非常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我校所有教师均申报了子课题,教师们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或他人课堂开始,以理性的眼光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研究中成长。至学期末,学校各教师的子课题都撰写了较有质量的结题报告,叙写了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研究后的思考等,都是比较有价值的。

4、加强成长训练,以教师专业成长训练夯实课题研究。本学期,我校在进一步开展新课堂“三公开”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展了教师专业成长训练活动,给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成长平台。活动在教师间的反响很大,取得的效果也不错。

(二)课题研究。

1、课改论坛进行时。

6月12日晚,我校组织全体教师举办了第二届“生动课堂”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论坛。活动中教师们围绕学校本学期来开展的“三公开”教学活动的感受,结合自身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经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体会,谈收获,找差距,找不足,深入剖析课改实施以来的得失。各位教师不仅从课改整体方面、某一学科、某一节课、某一教学环节等角度,展现了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具体的、有效的、创新的、成功的做法,还对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所有领导都参加了以此次活动。课改论坛活动的开展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专题研讨促成长。

我校举行了复习课专题研讨活动。全校教师及领导全程参加了活动。活动以学校骨干教师郝学东老师执教的《小数混合运算》复习课为范例进行主题研讨。郝学东老师执教的《小数混合运算》从口算切入,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估算、简便计算、综合运算等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建构了完整的知识链,学生的兴趣高涨、思维奔放,整节课轻松、诙谐、生动、高效。参加活动的各位教师围绕如何上好复习课的活动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老师们的发言既关注了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技术,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困惑,如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同学与他人合作不主动,练习课缺少“新鲜感”,后进生对知识的遗忘率高,练习题设计的质与量,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能力的提高等。通过复习课课型的研讨活动,将新课堂教学实践与新模式构建提升相结合,使教师有所思、有所悟,在交流研讨中达成了共识,体现了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3、案例分析展精华。

学校要求45周岁以下(含45)教师都要参加案例分析活动。案例分析活动每次安排3名教师根据学校提供的课例作好充分的准备,写好案例分析稿,提前一周交给教研组长,然后在活动时进行交流和教研组长点评。我们对案例分析的要求是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对案例中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内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教研组长点评可以对教师的案例分析进行点评,也可以就案例本身提出商讨的建议。活动中教师认真钻研,踊跃交流,有很多争鸣。县教研室杨二兵、原鹏飞老师也参加过我们的此项活动,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好评。

(三)研究成效。

我校实施课题研究的成效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得到较大进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们更能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活泼,更爱学习。课改实验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学有所得。

2、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得到较大进展。课改实验过程中一定强度和密度的教研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但也推动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越来越多的教师撰写教学随记和案例,也促进了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和改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能自觉运用网络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显着的提高,并且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

3、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得到较大进展。教师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也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题研究的实施,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发展空间,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通过网上查询资料和联系实际生活以问题驱动教学,将学生本身作为课程资源,师生角色互换等等,已成为广大教师所追求的教学行为。

4、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得到较大进展。实践表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所付出的一切,在学生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材变得更有生成性。

5、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得到了较大进展。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加强了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的考试命题研究,发挥了考试结果对改进教学的反馈指导作用,加强了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评价方式和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正在初步形成。

五、立章法,创新管理机制。

(一)课改管理。

1、制定完善了白桑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推进工作思路,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

2、组织所有教师认真学习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和高效课堂小组体验式培训,要求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须节节使用导学案。其他学科鼓励使用导学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也已开始使用)。

3、制定出台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评价标准、教导处制定出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建立了周、月质评监控及通报制度。

4、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文化建设等要求,并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操作流程。

5、各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进行了小组建设体验式培训。

6、各班结合本班特点制定出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小组建设评价细则。

7、中层以上领导、教研组长、教学能手每学期至少带头主讲一节“生动课堂”示范课。

8、实行了领导包年级蹲点制,要求领导必须深入所包年级与教师共同实践,共同成长。(李晋龙包三年级班,程忠义包四年级班,郝学东包五年级2班)。

9、编发《高效课堂我们在行动》工作简报,通过阳城教育网、阳城在线网站和阳城教研博客以及教师个人博客等宣传媒介发布全校课改信息,为学校和教师搭建交流课改经验,共同进步成长的教研平台。

(二)常规要求。

1、备课:实行周考核积分制。语文、数学、英语每节积1分,科学、品社(品德与生活)每节0.8分,综合实践每节0.6分,音、体、美、地方每节0.4分。实行提前一周备课制度。

2、上课:满分20分。上课必须带教案和导学案(导学案保证每生1份),每节课后的学生导学案必须进行批阅。

3、作业:每月的最后一周进行集中检查(抽查),进行积分。语文每周2次,作文2周一篇,数学每周3次,英语、品社、科学、美术每周1次,综合实践2周一次(主要检查学校相关表格填写及学生作品、作业)。

4、常规检查:每月最后一周进行。重点检查备课质量,作业批改、语文积累本、数学记错本、教研笔记、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等。

六、找问题,明确科研方向。

(一)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教师模式应用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2、教师成长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课题研究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课题研究的方向与打算: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分析研究水平。在研究过程中,做到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与安排教师外出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专题课堂教学研究课、教研沙龙等活动,共同探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开展探究实践,构建优质高效生动课堂。

课题组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围绕不同的目标进行课堂实验,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每位成员及学科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实验课研究活动,及时交流、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构建“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新模式,为进一步实验积累数据和资料,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地开展。

3、组织经验总结,促进课题组成员业务提升。

所有课题组成员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基础上,要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总结研究成果。平时充分利用阳城教研博客平台,加快校园区域网和教师个人博客建设,及时发布通知和研究经验,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服务平台。

4、实施开放性研究,进行多渠道的学习。

注重平时积累,定期进行qq网络研讨,研究过程中加强与县教研室和兄弟学校的联系,与他们讨论交流,共同提高。同时,积极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取经,获取新的理念和信息,返校后上汇报课,与课题组成员展开交流,有效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

(三)对县总课题组提出的建议:

1、县总课题组要为各校配备兼职课题督导员,每月深入子课题研究学校,了解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课题研究工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以“课题研究动态”的形式在全县交流通报。

2、要求各学校拿出专项课题资金用于课题研究,由各校课题组负责人和县局课题督导员统筹安排使用。

3、县总课题组要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的成果奖励基金,用于有突出研究成果的子课题研究学校或研究者的奖励。以提高参与研究校及研究者的积极性。对消极应付的研究校要取消其立项课题,并通报批评。

4、县总课题组要对子课题研究的外出培训学习观摩交流等工作进行统一安排,以免造成课题研究走过场,只交资料不求实效的情况发生。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

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不少教师缺乏课堂整体考虑,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指标不能落到实处。事实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性是依附于教学的科学性的,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做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实现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首先,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创新的同时,不能只重视局部的创新,而应着眼整体的创新,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而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关键便是结构。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上有自己的个性或优势,但这些都是“局部”的优势,要想上出高效率的课,必须依靠课堂结构的整体创新。

其次,课堂结构的创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才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相适应”。课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互制约,只有当教学处于合理的课堂结构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一)端正教学思想。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学模式是受到一定教学思想支配的,因此,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正确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人们对教学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科学。在错误的教学思想干扰下的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新模式,都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加强教学思想的研究,端正教学思想,改变不科学的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端正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或结构的改革只能流于形式。

(二)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教学本身就很复杂,而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内容又非常丰富,因而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当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与之相适应。在教育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教学的这种复杂性认识不足,教学往往固执于某一种模式,弄得很僵化。因此,我们应注意克服把教学模式绝对化和单一化的倾向。

从总体上讲,综合型模式是现代教学基本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灵活掌握。我们提倡不同模式的结合,以便合乎各种模式的长处集中发挥,使不足得以克服。这也是由教学这种活动复杂性决定的。

(三)注意学生的心理规律。

教学模式的研究和使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尤其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在,教师应根据不同时间段学生的思维活动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模式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其变化和发展总是受一定的教学思想左右的。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教学思想,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

三、教学模式创新的途径。

(一)知能结构创新。

具体的、明晰的、可测的课堂教学目标,它包括认知的容量、思想教育的要点和技能训练的重点。

课堂知能结构的创新应着重抓住准确和适当两个方面。首先,从这个学科的系统目标出发,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由此确定的知能结构一般是准确的,基本上是优化的,否则有可能出现偏差;其次,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缜密地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和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等方面的情况确定知能结构,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如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好了,那么这堂课的知能结构就是创新的。

(二)时间结构创新。

一堂课各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要合理分配,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既然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那么,反映教学过程的时间无疑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结构因素之一。实践告诉我们,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的时间结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课的时间结构的创新,首先要明确方向,摆正位置。在明确课的主攻方向,摆正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讲解与练习、重点与一般等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其次还必须使时间安排符合教学实际。时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常量,它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做出安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习惯进行分配,根据教学的环境,认知的手段、教学的风格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作相应的调整。

(三)训练结构创新。

规定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步骤,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训练结构的创新,首先要有很强的训练意识,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讲的内容,还要考虑到练的内容和方式,在设计训练上下功夫,同时又要让学生懂得训练的作用,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每一项训练;其次要抓准训练内容,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练,真正练到根本上,练在关键处,同时注意训练适当,难易适度,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总之,课堂教学结构是个整体,因此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创新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每个结构的创新,而且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系统中各个结构成分如何组成最佳结构,以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创新,研究创新,逐步形成一套适用于本校、本班的教学模式,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2]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

英语345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师资和学生生源素质,特拟定本学年学校教学研究工作要点:

一、完成教研组常规工作和临时工作,组织听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等,重点指导参加全州、全省优质课评比的教师上好准备课。每月对本组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教学效果测试情况作一次检查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次。教研活动定时召开展,做到不走形式和过场,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加强对年青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每学期第十周前教研组长应组织本组教师听取3次以上公开课,课后及时评课,对可取之处给予明确肯定,对不足部分应提出指导性建议,作好评课、指导记录。教研组长根据本组实际,有意识地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一帮一”、“老带新”等指导活动,明确指导教师,帮助年青教师完成备、讲、批、辅、考、研六个教学环节工作。指导教师每学期指导备课不少于3课时,听课不少于5课时,其余指导可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每次指导都作好检查记录。教务处、教研处每月检查一次,全面了解年青教师教学情况。

三、组织学习新教学大纲,研讨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引进、吸收和使用新的教学辅助手段,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课题专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每学期每位教师教学论文不少于1篇。

※四、参加省、州教改培训的教师,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开展再次培训,带头进行教改研讨活动。写出教改培训心德,打印后向学校领导书面汇报(第十周前)。

五、指导督促教师积极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会上网查寻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学会应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使用微机处理个人资料。

※六、本学期期末,参与统考科目的任课教师均与学生一道参加考试,担任不同科目或不同年级的教师任选一个年级或科目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教研组长抓好本组内统考科目教师的教学督查工作;所任学科统考成绩低于全县平均的,下一学期不列入拟聘教师名单。

※七、本学期组织各学科校内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要求每个老师必须上一节公开课,由各组组织评比后推荐参加比赛(具体操作办法另外下发文件)。

八、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年会,主动与周边州、县、市同类学校的教研组联系,开展教研交流。

九、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各科竞赛,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组织初三年级各科教师搜集中考信息,研讨中考教学工作。

十、做好本组教师思想工作,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英语345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一、英语组教师团队分析。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英语教学团队由15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是一支年龄结构全部在20到40岁之间、学历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团队。其中本科8人,专科7人。市能手2人,县能手13人,2人获得市优质课,13人获得县优质课。市优秀教师1人,县优秀教师2人,县优秀辅导员2人。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这里所说的“创新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它是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与资源中,以活动化的课程与教材为依托,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促进每个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其创新态度、思维、习惯和品质的教学实践。而“小学创新教学模式”则是根据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小学教学实际,建构起来的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实践模式。我校以此为课题开展了为期3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

1人本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为每个学生创设参与锻炼及展示才能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创造性原则。

创新教学立意在“创”和“新”上,我们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而对学生来说,创造性学的主要途径是探究,没有探究就没有发现,就没有创新。在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去感悟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新奇的想法。通过思维碰撞、合作探究、比较、辩论等,引导学生求异求优,标新立异,敢问、会问,敢于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创造,形成创新精神和能力。

3个性化原则。

在一个班、一所学校,学生是千差万别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创新教学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就要尊重这种个性。我们在实验中非常注重这一点,一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二是从学生发展趋向出发,因势利导。

4持续发展原则。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5最优化原则。

这里的最优化不是理想化,而是在现实条件下相对来说是最好的。在开展创新教学时,我们在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创新等方面都特别注重按最优化的要求来实施。

小学创新教学模式是:以“开放化教学环境”为操作平台,通过建构“人本化教学理念”、“活动化教学课程”、“生成化教法系统”、“全息化教学评价”等四维,形成立体的创新教学实践,支撑起创新教学的“四创”(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创新习惯和创新品质)目标,进而实现小学生创新态度、思维、习惯和品质的长足发展。其实施策略是:

1确立人本化的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必然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在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步确立了创新教学的师生观。教学观、时空资源规等新的教学理念。具体可用三句话来概括:

(1)人人是主人,个个能创新。

就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并且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都能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而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人,人人都要创造性地工作,创造新的教学环境、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等。

(2)整个世界都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课程是学生了解世界的视窗。

这是从创新教学的资源时空来说的。打破传统课堂死板、乏味的格局,让学生在课堂中“演绎”世界,同时,让学生走进真实的世界之中,去学习、探索、创新,实现6个“改变”,即:变习以为常的传授式为探究式、活动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中心;变直线式的教学环境为立体动态式教学环境,让教师走进学生,学生走进学生;变点对点的课堂交流方式为多维互动、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变课本是唯一的教材为以课本为依托,其它信息资源为补充的新教材体系;变教室是学生唯一学习的场所为整个世界成为课堂,把课堂设在厂矿企业、科技文化馆等场所。同时,在课程改革上,把人文的、科技的内容融为一体。

(3)教学即生活,即创造,即发展。

说教学是一种生活、一种创造、一种发展,意味着它应该焕发生命活力、创新活力和可持续的动力。这里面的含义很深,至少有3点十分重要:一是创新教学应该把学生当成完整意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通过激活他们内部的精神力量来完成创新性学习;二是创新教学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生命活动,有实践体验,有内化吸收,有创新发展;三是创新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的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注重创新,从内容到方法,从手段到措施,莫不如此。

英语345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这第一条的立意就是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的或小组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自学建立起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新知识经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之后再由教师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讲精练,从而抓住教学的重点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校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提炼课堂,三讲三不讲。

这一条的立意是建立在第一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础上的,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着重讲重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这三点;同时,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要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要做好本条的前提就是要备好“学情”。

三、体现作业价值,三布置三不布置。

作业应该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合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认识,并拓宽思维面。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做到:“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四、做好学习检测,及时反馈矫正。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断的自我内省反思,还要及时检测学生学业,做好反馈和矫正工作。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与矫正,一方面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评价指导,注意反馈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五、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体现出针对性。

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杜绝无实际意义的设问。达到凭借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和深层次的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的相关材料,希望能够给教育工作者们一点点启发。

近年来,市、县领导大力支持推广“三五三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迅速成为典范。如何发挥最大的教育潜能,促进每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山东杜郎口中学基于“教育即解放,释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的认识”,形成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朴实理念。

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造成了学生个别差异越来越悬殊,很难做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可赞、可模可创。本人认为从以下几个角度可模可创:

杜郎口有个规定:不能说现象,要用事实说话,要用具体的例子来教育师生。不点名、不事实的批评是废话。如:xx教师上课时发动学生不到位,xx学生那个字写错了,xx学生没有予以纠正。不允许作虚的要求,如某年级有三位同学没有完成预习作业,今后注意。这样不行,必须说清楚xx年级xxx同学。xx班,xxx节课预习作业没有完成,什么原因要说清楚。每位领导,每位教师,每位同学不需要考虑所谓“面子”,入木三分,直来直往,久而久之,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2.坚持分组合作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全面转变。

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魅力无穷的,但真正保障每个人的学习权、发言权。对于每个实施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无疑是个挑战。杜郎口中学推行“10+35”的课堂模式,全面推行课堂教学过程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合作预习,合作交流展示,合作反馈落实到位。

(1)预习。

预习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其预习课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引导同学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作准备。传统课堂中,一般老师布置学生课外预习,教师很难保证及掌握学生预习的质量,杜郎口中学把学生分成4位或8位一组,没有孤兵作战,平行分组,交叉预习,保证了预习质量,达到合作预习效果。

(2)展示。

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地争取发言,发言人慷慨激昂,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尽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各不相同,学习深度各不相同,但通过发言,每个人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日积月累,自信心得到培养。这种模式的展示,发挥了“举一反三”作用,在教师关键点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人钻研,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各自完成自选的分层学习内容,达到各自的目标。

其实,我们主张分层教学类似于杜郎口模式,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得到动态的信息讨论,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递进。

(3)反馈。

反馈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预习课、展示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充分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深入小组及时查漏补缺,以引领学生高效、快速地达成目标。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不厌其烦,有始有终。

一个再优秀再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兼顾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领悟力,正是由于杜郎口中学教师的敬业与谦虚,才能耐心地实施。看起来似乎教师“被动式”地上课,却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

1.树立新的课堂评价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定位就是“不看教师看学生”。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学生学得是否主动。

2.确立新的学生观。

尊重同学们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权、发言权、创新权。交流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呼唤与滋润心灵的过程,让学生真情流露,亲师信道,促进学生更好的主动发展。

3.确立新的教师角色观。

教师走下了讲台,不采用学生举手发言,不采用固定座位形式,不唱独角戏。怎么方便学生的发展,就适应学生的发展,这种“不规则”的教师角色转换,让不平等荡然无存。

4.确定新的学校观。

杜郎口中学教师相对简陋,虽然享受不到暖气,空调带水的惬意,但他们却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和谐教学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幸福,而且这种充满生命意义的、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据调查显示,目前部分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不断的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够性,致使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原本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逐渐对信息技术教学失去兴趣,并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厌烦的心灵,这样学生就不会配合教师教学,致使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1.2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书本的知识交给学生,而不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这使得部分理解能力缓慢的同学,不能够充分的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与此同时,小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教师却无法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创造了的发展。

1.3信息技术的教学条件较差,严重缺乏教学资源:

在有些偏远的农村,因为交通不便利、经济不发达,从而致使学校不能及时的引进大量的计算机,在对微机教室的建设中,也受到资金的限制,这样就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缺乏,学生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而且学生对计算机也不能足够的了解,因而,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教师也就不能够发挥着自身的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日后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教师要能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将对创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从教师为中心的授受式课堂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发展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式课堂教学形式,结构也随之变化。近年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cai不仅带来的是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作为课堂教学的内部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于全新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孕育产生。它对数学的研究、数学的课程设置、数学教学的设计以及数学的评价方法的影响尤为大,而且正推动着数学及数学教学的改革,促进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身特点来看,小学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教学。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发展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1][2][3]。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学习心得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学校于1月9号在科学馆会议厅召开会议,针对“271高效课堂”进行学习。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还停留在上述描述上,但通过对高效课堂学习,山东昌乐二中给了我们答案。

通过9号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育管理者一生研究的课题。“惜时增效,减负高效”一直是我们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高效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达到的目标。“惜时”,是珍惜课堂时间;“增效”,是增强课堂效率;“减负”,是减轻课外负担;“高效”是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怎样把讲堂变为学堂,怎样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我的体会是:

一、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借鉴“271”高效课堂模式,领会其理论价值和实践经验,掌握实质,重新定位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重新认识教学的内涵、目标,重新理解教育的使命。不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动起来,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探索、完善,逐步形成适合自己、富有个性、惜时高效的课堂模式,彻底消除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二、要认真进行校本研训,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痼疾,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沉下身子静下心,研究课程标准与课本,研究学生心理和需求,研究高效学习方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生成和完善,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要认真备教备学,突出备学生,突出备过程和方法。

研究学生现在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一切从高效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出发,充分预设,周密计划,大胆实践。

四、要精心设计导学案,认真研究课堂问题和评价。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路线图,要做到知识清、思路清、环节清、问题清、渗透点清;要做到方法活,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撞击、心灵的交融;教学形式要创新,创设师生灵动、生生较劲的学习氛围;教学活动还要实,舍弃华而不实,倡导活而不乱,又活又实,切实达到教学目标,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切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要少讲话,讲有用的话,提有价值的问题,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做出恰当的评价,启迪学生思维,导引正确思路,发现探索新知识的科学方法,提升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五、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巩固训练等,要有时间限制和标准要求,要有效指导、适时点拨,要学生明确干什么、怎么干,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特别是互动时间和动手时间,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导与评”,追求惜时高效。

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课堂,一切为了学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用新理念、新方式大胆实践,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索实现高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模式,不断总结完善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新范例。

先学后教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中互学模式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政治教研组自9月开始“先学后教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形成了“激活(目标任务呈现)――自学(学生自主学习)――互学(生生、师生、信息系统互学)――展示(学习成果展示)――检测(目标实现程度检测)――探究(热点解决分析与运用)”6环节教学模式。而其中互学是本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先学后教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中互学模式的研究”,又加强了对互学环节的深化研究,力求由课堂走向论坛,充分发挥互学在先学后教政治教学模式中的作用。

但在实际操作中,互学环节还存在以下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分小组讨论、竞赛等形式,但是这样的讨论、竞赛、探究往往流于形式,是为讨论而讨论,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互助合作,各说各的,各做各的,而且交流时也忽视倾听。这样的互学过程缺乏辨析、质疑,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2.重结果轻过程。互学的价值在生成。而在现实的许多课堂中,教师把学生分组后,规定讨论交流几分钟,之后让学生讲想法和答案,在乎的是学生是否有了老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这也不是真正的互学。

3.重生生轻师生。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通常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生生互学。但在生生合作互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少有效的参与,反而成了局外人,同时也使生生的互学效果大打折扣。

4.重知识轻情感。(教学论文)在课堂中互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更关注的是知识性目标,情感态度往往被忽视,因而互学过程中缺乏师生、生生间真诚的内心沟通、真挚的情感交流,整个教学互动过程只注重知识的冲突与理解,却缺乏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

二、理论依据。

1.互学的内涵。本课题的“互学”是指政治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信息系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包括发生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交互方式与过程,也指由此发生的心理、情感、行为的改变。

2.对话中心教学理论。钟启泉教授在《课程的逻辑》中指出:课堂教学本身应当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对话的实践。作为对话实践的课堂教学过程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肯言与默会等诸多关系的统一。我们要实现论坛式的对话中心教学和思维型课堂教学,互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3.课堂学习的三位一体理论。佐滕学教授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指出:所谓学习的实践,是构建教育内容之意义的同客体对话的`实践,是析出自身和反思自身在自我内在对话的实践。同时,是社会地构建这两种实践同他人对话的实践。所以教师通过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设计互学环节,就可以把课堂变成对话性实践场所,把封闭式的课堂变成开放性的论坛。

先学后教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前提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激活”环节,让学习目标任务鲜活地呈现,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为此我们没计了互学的基本模式(流程图见下图),该模式以设计互学为中心,通过生生互学、师生互学、师生与信息系统互学形式,经历互助、分享、质疑、反思、拓展、升华过程,达到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内容的交互。

1.生生互学。

生生互学是课堂普遍采用的形式,它包括有小组性的和非小组性的两种。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生生互学的关键都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即做到互说、互辨、互帮、互问。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和氛围,充分发挥学生“说”的积极性,做到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如,解题思路让学生讲、课堂小结让学生说、反馈评价让学生评等等,:

不管是互说、互辨、互帮,还是互问,学生的性质决定了生生互学的过程更多体现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与分享,所以在生生互学环节更强调学生的情感的沟通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2.师生互学。

师生互学是指教师或学生将自己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介,传达给对方,并期待对方作出反应,并把这种反应及时反馈给对方的良性循环系统。师生互学的核心是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交流与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互学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

小组活动的参加者。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能主动参加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分享,和学生一起面对疑惑,一起享受恍然大悟的成功,才可能真正成为小组的一员。而且老师不仅是某一个强势或弱势小组的一员,是每一个需要你加入的小组的一员,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状态,而且可以增加师生的情感沟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对话的激励者。要充分激发学生对话的积极性,必须给学生充分的信心和宽松的环境,这个环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与反馈,这既包括生生之间的,也包括师生之间的,而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所以在互学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应该客观且有智慧地激励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激发发言的热情和思考的欲望。

学生交流的引导者。在对话交流中,一个人所说的意思,与别人理解的意思,通常会有所差别。所以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保持敏感性,抛开教师自身的思维假设,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反应,恰当地处理生成性话题,恰当把握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话和交流。

教师的性质决定了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互学更多地可以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和水平,并在老师的激励与引导中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所以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反思水平,提高师生互学的有效性。

3师生与信息系统的互动学习。

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任何老师和学生都不可能成为知识的穷尽者,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说自己是绝对真理。所以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课堂内师生与信息系统的互动,不仅成为可能,而且非常必要。、iphone等电子信息平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中,在一个师生都无法准确给出答案的疑点上,让信息系统给我们一个说法,或者给我们一点启迪,既能及时有效的掌握知识、拓展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信息产品。

对于这个信息系统的互动学习,利用时必须把握好时机和内容的选择。普通的课堂不可能随时操控学生的电子信息系统,如果完全放开使用难免会有“翻墙”者,脱离互学的主题。所以师生的信息系统的互动学习应该选择在师生、生生思维充分碰撞,师生、生生思想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或者学生创设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新的思考,并因势利导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实现师生与信息系统的互动学习,在此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拓展与升华。

1.和谐性原则。在小组互学、生生个体交流互学的过程中,不必太在乎程式,学生交流激动的时候人未站声先起也未必不可,小组互学的学习的时候主动出击,离开自己的“阵地”也行。整个教学环境民主、平等、轻松、和谐、融洽,师生常常换位思考,心态放松,比如,允许沉默的存在,如果教师感觉到学生内心在参与,就不必强制学生表达。当学生赋予沉默的自由时,他们反而更可能选择参与,而且有时沉默并不等于空白,相反深层次学习恰巧就需要沉默来积淀,在积淀的基础上思维才能更深刻与开阔,对话与互动也才能更有效。

2.反馈及时性原则。在互学的过程,每个人对自己的对话交流都有评价反馈的期待,而且把这种期待与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与他人的关心度联系起来。对于互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及时反馈既能提高学生参与互学的积极性,又能即时处理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话交流的有效性。

3晰顷听性原则。佐滕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没有倾听就没有交流与互动。良好的倾听关系不仅能增强情感,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表达,有利于自己对对方意思表达作出及时反应、思考与反馈。所以在互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设有利于积极发言的教室环境,还要创设专心、专注的倾听环境,让师生在倾听中敏感地捕捉对话交流的关键与精华,在课堂的润泽、情感的共振中实现思维的深刻、知识与能力的升华和互学的高效。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我们的政治课堂真正活起来了,离论坛也起来越近了,主要表现在:

1.课堂原来可以这样轻松――学生爱上了政治课堂。传统课堂教学,政治是枯燥的、课堂是严肃的,学生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都是约定成俗的,基本的教学环节都是预设的。(本站)所以有一些学生不是很喜欢上政治课,而走向论坛式互学课堂教学实践之后的民意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课的喜爱程度由原来的78%上升到92%,让更多学生爱上了政治课。

2.教师原来可以这样上课――教师转换了角色。经过互学实验研究,老师们认识到,在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参加者、倾听者,在论坛式的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知识共进、情感共鸣。

3.学习原来可以这样有效――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政治课堂知识性很强,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一些学生以前缺少思考与理解,所以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互学模式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了更多的思考和质疑,对问题的理解更主动和深刻,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老师原来也是学习伙伴――师生升华了情感。在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间平等对话、参与、构建,不仅是知识的共长,更是弥漫、充盈在师生间的一种良好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在学校进行的教师满意率调查中,实验班学生的教师的满意率都是100%。一个学期的教学研究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互学过程中各环节时间的设计、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课堂容量的把握、师生与信息系统互动的方式等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第十一中学)。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模式研究的由来。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光采、成败得失主要反映在课堂上,学生的品德、知识、才能和创造力主要也在课堂里获得。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枢,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便是这个中枢的核心。建构科学的、规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益。教学模式(modelofteaching)作为一种教学程序或策略,有一定的法则和原理,但操作时可以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普遍接受。

为了研究教学模式,一年多来,研修班课题组以改革开放的姿态,先后在杭州市学军中学、桐乡市第一中学举行了十余次观摩教学,吸引全省各地数百名教师前来听课、评课。对各种课型进行分析,大家发现成功范例是各式各样的,有许多无法预先确定的变量,但在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合理的教学结构框架,是建构新模式的基础。在对各个成功范例作比较、分析之后,发现其中共同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策略。那就是在教师策导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没有压力感,始终保持安全、自由、舒畅的心态,让他们独立地去学习发现、创造。课题组经过抽象、概括,推出“独立自主,促成创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新模式吸纳了前人教学研究的智慧成果,是在诸多已有模式的交叉点上形成的,同时又是适应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产物。世上没有完全独立的教学模式,新模式是已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前人的模式及其理论成果作一必要的历史回顾。

二、模式研究的历史回顾。

翻开中外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教学模式的研究有两种走向,一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讲究知识的系统性,重视接受现成的原理;一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所需要的知识,重视实际的运用,从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五十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主张的教学以教师、教科书和课堂为中心,对我国教育界影响很深。六十年代我国开始解构凯洛夫教育思想,同时清理把语文课误成政治课、文学课或工具课的做法。上海育才中学推出了“八字”教学模式(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其中四个要素不是独立的质体,它们相互交叉、相容。“议议”与“讲讲”就难有严格的区分;“讲讲”与“练练”常被颠倒。校长段力佩称之为“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意在拆解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是这个模式的“领导者”。

八十年代受改革开放思潮的裹挟,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倾向,诸如“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以及“八步读书法”、“作文三级训练”等,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提出多种教学模式。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几乎都提出过自己的教学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训练为主线,自读、教读、作业和复读四式课型)和辽宁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自结)。钱氏模式欲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结合起来,意在融通两端,消解矛盾,同时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与阅读能力,所以为方方面面所共同接受,但模式本身所使用的三个关键词及其关系的表述,尚存歧义。先说“主导”,指起决定作用者,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与之相对的是“被导”或“受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性就难以体现出来。再说“主体”,指有认识与实践能力者,与之相对的是“客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又成了受制约的“客体”。“主导”与“主体”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也是不相对等、不相并列的概念,不能混同使用。教师必须是“主体”,然后才有“主导”可言。在课堂活动中,教与学本是一个复合主体,教师是实施的主体,学生是学习与价值的主体,双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相互转化,又都是相对的客体。此外,“训练为主线”的说法也欠妥,教学是师生双方碰撞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从头至尾“训练”,容易滑入以教师为中心的题海战,这显然不是钱氏模式的本意。

魏氏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定向”、“讨论”、“答疑”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活动,也可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自学”、“自测”完全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时教师外出开会或讲课,长至一两个月,学生也能自己组织教学。魏氏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教学管理系统,规定学生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学期定时必做的事;又建立了反馈检测的监督系统,师生共同管理学习活动。这一模式对学生要求很高,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已经取代了教师作用。课堂教学本是师生双方同地、同时对同一话题展开的交流活动,你来我往,对话问答,缺一不可。魏氏模式纯属个体教学经验的结晶,确切说是一种自学模式。

回顾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演变,它虽然只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一种结构或程序,但上下左右联系起来看,则是社会巨网中的一个网眼。我国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要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由书本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

三、新模式的结构与内涵。

新模式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用四个关键词作出简要的结构表述,其内涵如下。

“独立”。传统教育视学生为“受教育者”、“听话者”、“被动者”,创造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这一个”。尽管他们的资质、禀赋以及成绩有差异,但都有成才的条件,教学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和口径要求他们,应有所区别。实施分层教学,让超常者冒尖,带动普通者,使后进者也有所得。课堂上要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保证人人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满足,增强信心。

“自主”。传统教育把教师视为绝对权威、主宰者、训诫者,创造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经过选择的充足材料,处处、时时为学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潜能,在学习中感受自己的智慧,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促成”。传统教育把学生头脑当成仓库,一味往里堵塞知识,创造教育唤醒、激励、鼓动学生自己去开掘知识的宝藏。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由投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不是代替学习,而是教以学习的方法论。教师要由主导者变为策导者,时时唤醒自己,停止讲授知识,赶快打开学生灵智的头脑,促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

“创新”。传统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活字典”、“两脚书橱”,创造教育要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创造者”。教育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帮助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人类千百年实践聚积起来的知识,一下子站到了巨人的肩上。但接受前人知识只是一个跳板,要破除对知识、书本和权威的迷信,未来的英雄是创新者。要在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也许这些发现和创造是十分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它们是未来的、伟大创造的萌芽。

“独立自主,促成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两个层次。“独立自主”是对学生的期望,“促成创新”是对教师的要求,需要师生双向共同努力来完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模式的动作最初是由教师来发动的,讲授、指导、促进都是由教师完成的,但这仅仅是一种外部刺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探索者”、“实施者”和“完成者”。外在的刺激只是一种促进,学生要接受新知,必须调集自身的所有力量,经过同化,顺应,才能内化纳入头脑,充实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模式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双方协调合作,共同实施,并产生效益。

四、新模式的要求与操作。

新模式向教师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必须与触发学习兴趣,培育丰富的感情和坚定的意志、性格相结合。情商作为智力感情,是发展智商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二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尊互爱;师生情具有动力、感染和诱导的功能,能促使双方加倍努力,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采用问答交流的教学方式。对话是沟通交流,传递知识、信息的最佳方式。发问、思考、论辩,被哲学家誉为无止休的歌唱。教学本身包含着问答结构,师生你问我答,我问你答,切磋研究,建立以创新为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推动教师的学习,开发学生的智能,促使教学上新台阶。

新模式的实施操作要注意三个环节。一是起始导读。这一段教师是主体,需要对教学定向,确定目标和要求;定度,确定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定序,确定教学的程序与方法,最后还要确定快慢节奏和一堂课的高潮所在。教师在完成导读指引之后,应迅速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阅读、提问或思考;对课文内容及其相关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是中段激疑。这一段师生双方都是主体。经过教师指导,学生在认读、理解课文的字、词、句、篇之后,会产生良好感觉,自以为懂了。这时教师要提出质疑,创设问题情境,构置认知冲突,把阅读引向深入;或者拓展思路,设计新的、异类练习,把阅读铺展开去,一纵深一横扩,增强阅读的深广度。三是终端延伸。这一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协助学生完成知识向能力迁移,并通过语言文字加以落实。让学生自己先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然后进行重组,寻求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以简化;最后通过练习,达到知识的活化。语文教学特殊性在语言文字上,动脑、动口,更需动手。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需要长期积累、存储,需要融会贯通,这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基础。

五、新模式的效益评估。

效益是课堂教学模式的生命,是评价模式得失的唯一标准。效益包括效率和效果,前者按经济原则评估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后者按质量原则评估,计算学生达标的数量与程度。概而言之,效益评估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及社会、个人对语文期望值的达成度。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检测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来测定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看表情神态、发言次数、课堂笔记和查课后作业。设计一份《课堂师生交流、教学共振记录量表》,统计教学活动的时间,包括教师导读、讲解、答疑、板书和布置作业的时间,学生自读、思考、提问、抄写和作业时间;测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发言问答的覆盖面,有多少人达到教学要求;搜集反馈信息,有多少学生课后要求持续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程度如何,等等。

二是检测教师投入的程度。要做到: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难点、重点突出,讲解简明扼要、切中肯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成度接近100%。第二,教学可利用时间和实际利用时间无误差,接近100%,教师没有讲废话。第三,课堂教学自然流畅,快慢适度,气氛热烈,有意外的惊喜,能一波一浪,把教学推向高潮,有回味。

三是观察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能自行归纳主题、说明写法,并引发有一定创见的议论,进而引申发挥,解决相关的异类问题,直至纠谬,对教学内容或课文提出新的见解。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超越了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其中少数尖子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教师理解得更好。这便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极致。

四是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讲好一党观摩课,按照一种教学模式授课并不难。难在这堂课要具有前瞻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继续学习的势头。做到“曲终人不散”,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兴奋点,主动去寻找学习的新材料,以求深入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无止境的,一山更比一山高。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就不是成功的教学。

农村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高中英语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已经开始有了新的内涵。在自主学习的要求下,教育者需要对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进而建立高效、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文章针对自主学习要求下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相关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主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来开展教学工作。

一、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自觉对知识进行获取、收集和整理,这是一个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和丰富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规划,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之后主动进行学习。自主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通过对所学科目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追求,能够逐渐养成自主、自觉的习惯,进而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少数民族传统汉语教学课堂上的弊端。

1.过度强调教师的中心位置。

在传统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对汉语没有过多的运用,使得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将其看成是一门外语来学习,这就更加深了汉语学习的难度。同时,汉语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在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也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2.没有进行相应的语言实践。

传统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并没有将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教学。教师过多重视课堂学习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汉语较少,这就使得他们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一些汉语的相关理论,而并没有运用到日常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因此,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需要语言实践。

3.学生缺乏主观学习能动性。

传统的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没有充足的学习兴趣,缺乏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没有计划,那么汉语学习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在汉语课堂上将课文进行导入,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某少数民族学校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上对课文的学习之前,先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思考地阅读课文,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汉语学习的的兴趣。

2.强调老师的引导作用。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有目的、有层次地阅读课文,进而产生浓厚的汉语学习的兴趣。例如,某校教师在《走向胡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课文中所提到的“胡杨”并不单单指树,更重要的是指兵团人的“胡杨精神”,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颂扬“兵团人胡杨精神”的角度,并让他们针对开发边疆,保卫边疆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进行提问。

由于汉语并不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所以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在预习时就将课文中自己不能理解的难点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对老师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存在感,还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强有力的巩固。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少数民族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使得少数民族的汉语课堂教学变得简单、轻松,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析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汉语课堂教学模式[j].赤子,2014(12).

[2]史迪.韩国小学汉语课堂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3]何强.昭觉彝族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计用三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七、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访谈等。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月――3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2月―2010年4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教学骨干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现场观摩学习“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4、各科组教师到文汇中学、松岗中学课堂观摩学习。

5、组织赴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

6、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配置移动黑板,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新湖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0年8月―7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设四个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实验班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验班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实验班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德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4、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5、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杜郎口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6、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8月―7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8月―203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科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当今时代呼唤着以继承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于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我们认为,“自主解决问题”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并提出“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学过程和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探索和实验,我们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其结构为:创境激趣――自主探索――反馈评价――拓展创新――总结激励。

1.创境激趣。

课始教师通过小比赛、填空、口答、动手操作、讲故事、设疑等方法,创设一种“不协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及时引导他们进入新课。这样就很自然地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了氛围。

2.自主探索。

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告诉学生,然后提出:谁能想办法验证这一结论是不是正确呢?多数学生拿起了量角器,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时,又一次设疑:“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特征和平角的性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富有挑战性的设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另辟蹊径。这样,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和信息,通过自主合作探索,验证了规律,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反馈评价。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4.拓展创新。

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5.总结激励。

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归纳总结,整理、系统知识,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大胆发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是这样结课的:

(1)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

(2)任何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3)你能不能推算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能从中发现有趣的规律!

如此结课,既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造成了悬念,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益于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发现、创新。

这一模式的操作。

[1][2]。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