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汇总13篇)

时间:2023-11-24 14:08:14 作者:文锋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汇总13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一种重要工具。这些教学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湘教版

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时要轻松了许多。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难度要小了许多,内容上也更具体、更直观,便于记忆和理解。下面是我对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的计划。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湘教版数学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也就是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85班的数学教学。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于思考则学得活,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维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续学习,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的指导。在数学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气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数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问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人适用的过程,刚开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的教学与生活。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与相关概念及其运算,难点是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关键是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第二章代数式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关键是明确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达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图形的欣赏与操作本章主要学习图形欣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和物体的三视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它的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是一元一次议程的应用。关键是在于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数据的收集是了解情。

况的基础,说明问题的证据来源,各种统计图表是描述数据全貌的直观形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三个不同的代表,可描述数据的数值的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3、适当加强练习;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5、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五、教学进度。

第一章有理数20课时。

第二章代数式10课时。

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6课时。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0课时。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7课时。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8课时。

期末复习6课时。

本篇文章来源于教育本站。

原文链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五、教学总目标: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第4页总之,在本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学校、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第一章。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1课时我们怎样学地理2课时第二章。

天气和气候1课时。

第5页气温和降水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课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2课时。复习1课时。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合作1课时重要的国际组织1课时。

第6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人教版【】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践行我校的校风: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的精神,从而总结出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带动“爱师、乐学、善知、会问”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预备周8.25-9.1预备周(复习旧知识、备好新知识)。

第1周9.1-9.5军训。

第2周9.8-9.12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第3周9.15-9.19地球和地球仪(2)(3)。

第4周9.22-9.26地球的运动(1)(2)。

第6周10.6-10.10十一放假。

第10周11.3-11.7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4周12.1-12.5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15周12.8-12.12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黄河教学计划

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黄河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河》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

初二学生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1.知识目标

(2)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忧患。

2.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和黄河断流的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的现状及黄河的危害,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针对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宜采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

(一)播放视频,激趣引入

播放黄河录像,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以雄壮的黄河景象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学科整合,丰富情感

生1: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的原始祖先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生2:那里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生3: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

生4: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等也产生在这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让学生领略到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气势和英雄气慨,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生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生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生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设计意图:在地理教学中整合语文学科,体现民族精神,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

(三)师生合作,探究交流

接下来便向同学们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并用课件展示发源地景观图和发源地的标志,然后用flash动画展示黄河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播放课件的同时,让学生说出每个省区和地形区的名称)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展示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生1:龙羊峡

生2:刘家峡

生3:八盘峡

生4:青铜峡……

师:其中最大的水电站是……

(话音未落)

生5:龙羊峡,它高178米。

(四)实践探究,激情表演

生1:凌汛问题

生2:断流现象

生3:饱含泥沙

生4:地上悬河……

(针对学生的描述,及时在大屏幕上展示相关的景观图片)

设计意图:使同学们触景生情,让学生感受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危害,产生强烈需要解决黄河水患问题的情感.。

接下来便组织学生进行“水流冲击泥沙”的实验。

活动步骤:

1.将两块土分别放到两个水槽的上部;

2.将两个水杯装满同样多的水,并将水倒在两块土上;

3.观察比较:两个水槽中哪个水多,哪个泥多?

4.讨论:原因是什么?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表植被对水土保持起到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用课件展示学生自编的一首诗歌,并邀请两位学生用快板表演的形式,对“地上河”的形成作一个总结:

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

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

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

淤塞河道高筑堤,造就悬河飞天外。

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加深了印象,也增强了趣味性。

(过渡)师:同学们!你们在这悬河下散步,会心安吗?(同学们满面忧思,从而引出决口之险。)

师:决口后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怎样的灾难呢?大家想不想亲眼目睹决口后的情景?那么请看一段录像吧。

播放历史上黄河泛滥时,房屋倒塌、人民流离失所的凄惨录像,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危害,产生强烈需要解决水患问题的情感。

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共同总结出最为主要的三项措施是:加固堤防、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设计意图:再次打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探究能力。

 

1.替黄河母亲给中华儿女写一封信。

2.收集黄河的有关资料,出一期有关黄河的手抄报,并在班级内交流。

3.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湘教版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课时安排。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一《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22。

一《认识大洲》。

第二节非洲。

23。

一《认识大洲》。

第三节美洲。

24。

一《认识大洲》。

复习。

25。

二《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26。

二《了解地区》。

第二节南亚第三节西亚。

27。

二《了解地区》。

第四节欧洲西部第五节。

28。

二《了解地区》。

复习。

29。

三《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210。

三《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第三节俄罗斯。

211。

三《走近国家》第三节俄罗斯第四节法国。

212。

三《走近国家》第五节美国。

213。

三《走近国家》第六节巴西。

三《走近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

215。

三《走近国家》。

复习。

216——。

分阶段复习。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

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四、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7周,学习第3、4、5章第18周,复习第21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70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xkb1.com。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

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

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

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

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周次授课内容课时。

1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3。

2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3。

3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3。

4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3。

5国庆节放假。

6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3。

7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3。

8第四节世界的聚落3。

9-10期中考试复习。

11期中考试。

12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3。

13第二节气温和降水3。

14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

15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

16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3。

17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3。

18复习。

23期末考试。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70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xkb1.com。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习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周次授课内容课时。

1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3。

2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3。

3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3。

4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3。

5国庆节放假。

6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3。

7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3。

8第四节世界的聚落3。

9-10期中考试复习。

11期中考试。

12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3。

13第二节气温和降水3。

14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

15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

16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3。

17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3。

18复习。

23期末考试。

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70人。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三、教材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本册书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地图的判读方法;认识地球的面貌及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气候。

难点:认识地球(地球空间概念的构建,如经纬网的判读),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世界气候。

应对策略: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xkb1.com。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5、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四、帮困扶优措施。

考虑到我们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弱,地理课堂将会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强的内容,以基础学习为主要目标。努力将课程讲解的浅显易懂,照顾多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此外,在作业布置上,挑选地理填充图册中较为简单的内容要求必须完成,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学期预期目标。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五带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六、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周次授课内容课时。

1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3。

2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3。

3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3。

4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节海陆变迁3。

5国庆节放假。

6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3。

7第二节世界的人种;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3。

8第四节世界的聚落3。

9-10期中考试复习。

11期中考试。

12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3。

13第二节气温和降水3。

14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

15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

16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3。

17第二节国际合作;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3。

18复习。

23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资料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供给了梦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供给了最根本的保障。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本事有更大的提高。同时,经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本事,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本事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认真参与团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0、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1、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本事、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构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必须的抽象思维本事和初步的系统思维本事,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资料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本章的教学资料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教材经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奇妙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强烈兴趣,体现出“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知识处处有用”的特点。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经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的使用,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趣味、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资料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忙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经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能够利用不一样方法制作不一样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适宜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经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图等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经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了一种说明问题的方法。经过一系列直观与抽象图片的结合展示,以及大洲轮廓图的绘制等手段,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十分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本事。而等高线知识的学习,则为地形图的学习以及后续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知识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等高线的判读则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经过很多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构成,是极好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素材,从假设到推理,再到实践验证,最终构成完整的理论这一过程是暗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而魏格纳的事迹,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案例。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资料,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最基本的资料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本章资料将在后续学习中自然渗透,是零星分散在各章节中人文地理资料的高度概括,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总领效果。并且这些资料与我们身边所知、所闻的许多事情关系密切,提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联系时事,经过追本溯源的学习方法,挖掘这些地理知识的历史和现实体现,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多样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宗教观、人口观、环境与发展观。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资料,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资料。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很多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经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明白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在前面各章了解了世界自然、人文状况的基础,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经过本章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经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周次单元教学资料课时。

1—2一《让我们走进地理》4。

3—6二《地球的面貌》8。

7—10三《世界的居民》8。

11—14四《世界的气候》8。

15—16五《世界的发展差异》4。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2.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经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构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确定。

3.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学习地理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尊重世界不一样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初步构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1.教材的资料结构。全书分三章,以介绍世界区域地理为主。

2.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增加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3.力求分散教材的难点,降低难度。

4.教材的形式结构,教材有正文、阅读、活动三部分组成,形式活泼多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

初一新生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具有必须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具有了必须的地理思维意识,其它学科的知识也相应的有所增加,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已经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但同时也存在学生地理学习本事层次化的现象。从年级角度来看,班级之间差异明显。从班级角度来看,学生之间层次化现象明显。本学期的教学设计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

情景分析。

单元:第六章:认识大洲。

资料: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第二节:非洲。

第三节:美洲。

教时:6。

周次:1-3。

教学目的(目标)要求: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重难点分析: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法及突破重难点措施:演示法、读图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运用地图是学习区域位置的基本方法。归纳区域的特点后,还要简要的分析其相互关系。

情景分析。

单元:第七章:了解地区。

资料:第一节:东南亚。

第二节:南亚。

第三节:西亚。

第四节:欧洲西部。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时:10。

周次:4-8。

教学目的(目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3.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景。6.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7.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8.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掌握认识地区的一般方法。掌握各地区侧重点。

教法及突破重难点措施:读图法、分析法、填图法、归纳法等。

情景分析。

单元:第八章:了解国家。

资料:第一节:日本。

第二节:埃及。

第三节:俄罗斯。

第四节:法国。

第五节:美国。

第六节:巴西。

第七节:澳大利亚。

教时10。

周次:9-13。

教学目的(目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8.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落实世界地理概况部分的资料。

教法及突破重难点措施:读图法、分析法、填图法、归纳法、探究法等。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本学期,本人继续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比较充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但仍然有少部分同学不能把握地理学习的方法,导致三个班里去年期末有七人未及格。还有部分同学对地理这门课程兴致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这部分同学分数仅停留在60、70分。本学期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力争进步。有难度,但是,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同时,我具有多年的任教地理的经验,相信在老老师的帮助下,我有信心做好。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地理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能力。力争所教三个班的地理成绩优异,在月考和期中、期末中优秀率和全科合格率力争达标。

1、围绕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努力学习教学方法。

2、加强学生学情的检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积极参与备课组的工作,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安排、考试考察等方面,进行有效性研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在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培养优秀学生,关注后进学生。

4、针对会考,关注时事,加强会考研究,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有效性

1、抓好地理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利用好填充图册。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针对会考,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9、争取结合地理学科内容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率效果。

10、针对临界生进行个别辅导,培优补差,使学生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