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识字教学论文(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5 10:45:39 作者:JQ文豪

通过阅读优秀的范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大学生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优化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让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融入识字教学,以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创造出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使汉字信息从多种感觉通道输入记忆系统,就能够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多媒体的识字课件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把汉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深深吸引住孩子,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例如在教学汉字“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接着圆圆的红太阳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在兴奋的同时也在脑海中完成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多媒体手段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创设乐学情境的同时,优化了识字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识字难点。

多媒体课件还能将复杂的合体字都分成部件,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例如“辩”字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结构比较复杂,多媒体课件将“辩”字进行部件的分割。三个部件分别以不同颜色出示,再整合为一个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将重点笔画和部件用红色或闪烁等方法标识。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学生很快学会了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规范汉字书写。

在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能将汉字的部件和笔画不断移动变化,把学生在写字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展示,有利于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颜色、动画效果强调书写顺序,能够对汉字的笔顺规则印象深刻。例如:教学“肺”字。如果采取黑板板书教学“肺”的笔顺,教师会花很多时间在黑板上把“肺”的笔顺一步一步地分步骤分开板书,学生认得也费劲。多媒体课件的逐笔演示和“闪烁”功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视线,使他们很快发现这个字的第八笔是“竖“,这比枯燥的教师讲解有趣的多。

让多媒体技术融入识字教学,有利于把识字和听、看、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通联:443600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小学生识字教学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尽早阅读对学好各门课程,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近年起所实施的新教材,识字课程占语文教学的比例就更大了。确实,识字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阅读水平,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识字,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使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中,增加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下面我就本人在近期的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情况谈谈几点体会。

一、巧妙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周围其他的事物一样,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我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每一堂识字课,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入学教育中,我就这样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杨老师,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名字吗?”学生们都会很乐意地说:“我是xxx。”然后我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名片,把它分给自己的伙伴,拿到名片的小朋友认认名片上的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身边的小朋友或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名片上的名字。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使学生们更快地认识自己班中的同学,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让学生们进行了第一次识字练习。最后,我还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名片贴在桌子的角上,让每一个小朋友去认一认,读一读,让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识字。又如,在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我设置情境参观车展,学生的识字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去识字。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师们就要想办法把一些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学“口、耳、目”这一课时,我在开课初,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象形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对子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有趣、有效识字。?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阅读做准备。当儿童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机遇,机智、有效地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指导其怎样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有利时机,把课本和课外读物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去诱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诱发阅读兴趣。在课上,我会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每到这时,孩子们的眼睛会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教师可抓住孩子好奇、探究的心理特点,指导他们去读带有拼音的《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书,告诉他们还有更多的故事在里面。为了让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热情不减,教师可定期利用课外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不求形式统一,尽可能让学生展示阅读后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激发看书的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无论是阅读流畅还是结结巴巴,只要他有兴趣就可以。要提高儿童识字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汉字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丰富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不觉得学汉字枯燥无味,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习,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

三、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如“早、星、晨、春、阳、晚”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太阳“日”有关,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教学象形字,如“火、山、石、木”等时,我引导学生把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我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不正歪,三人众,三木森”,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在比较和反复的练习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四、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在生活中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这正印证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我们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我爱我家”、“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我就以“寻找车的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后,自己回家观察一下,家中还有些什么车,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把这些词语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使学生除了学会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之外,更多的认识家中的一些车的名称。又比如在设计《自选商场》时,我又选择了“娃娃超市”,让学生在课前由爸爸、妈妈带领去逛逛超市,看看超市中有些什么商品,并请爸爸、妈妈帮忙孩子记住一些常用商品的名称,第二天在课堂上,孩子们就有讨论的话题了,而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由于自己亲自去过,动嘴问过,因此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了。

五、自作“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要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识字。当老师把学生带到附近的超市时,学生惊讶万分。他们没想到,学习、识字还可以在教室外!在超市里,老师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学生把认识的字高兴地告诉老师。我们还利用秋游、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识字。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注意积累,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相信更多的老师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

小学生识字教学

内容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关键词:

识字教学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改变现状。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1”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2)利用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利用竞赛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4)利用游戏。

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北风和小鱼》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北风”、“小鱼”。结合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看是送信快”、“词语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一(7)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利用多样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既积淀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们走进新课程,改革识字教学的新航标,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新途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略,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字的能力,还识字教学于精彩。作为一名的一年级的教师,有责任对传统的学习模式探索改革,让孩子们能在开发性的氛围里愉快、自主地学习。

小学生识字教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识字教学非常有效,苏教版中的词串识字法是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弊病研究出的一种适应现代学习方法的新方法。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不同的是苏教版是通过对小学生在识字学习过程中的认写比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苏教版教材主要从会写、会识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从会识字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会识字方面的研究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将近1350个字的学习任务,和最低标准相比还差大约240个字。相对于人教版和上教版的数量而言较低一些,因为识字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往往认写比率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认字的比例也会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减少。我在这里所说的会写的具体含义就是会读字音、能够理解字义以及能够基本的识别字三个环节。我对其中的两个环节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说明。

1.从会读字音方面进行分析。

在汉字里面有许多的多音字,这些多音字大部分都是音同意不同,还有一些是音同形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在最开始学习识字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字发音的标准化、规范化。

2.从能够理解字义方面进行分析。

在汉字里面许多的多音字、形近字、相反字。在汉字里面的相反字很多都是意思相反,这很好区别,因为我们的汉字就是从吸形表意的历史过程中演变过来的,但是许多的多音字和形近字却是意思相近读音相近的。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而苏教版在会认字数量上面低于最低标准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二、从会写字方面进行分析。

会写字是应用汉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做到会写、会读才会具备会用的能力。写汉字会加强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记忆理解汉字对使用汉字非常重要,因为汉字的使用学习过程是会读、会写,接用就是用汉字组词、造句一直到后面的看图写话甚至是写作。因为在汉字里面有许多的多音字和形近字和在记忆方面非常复杂,因此只有加强写字方面的练习才能够使小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汉字方面的学习效果迅速提高。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规律。

总之,从各个方面来说,在小学语文识字方面苏教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和许多其他教材唯一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在学习识字数量上还是在识字方法上都有其独特的研究。

小学生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教材的固化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等原因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本文即从当前苏教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助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效果不明显。

基于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仅仅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统以及文字的大量练习,强调的是“多练多做”,而并非“多想多思”,并为注重提升学生对于认识文字的兴趣以及文字形成的内在原因[1],也无法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组成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学习的兴趣下降,积极性不高,自觉学习的习惯与意识难以养成,但偏偏小学教育阶段又是学生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尤其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汉字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影响巨大。因而这种单一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小学语文的教育效率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二)学生智力发展尚不成熟,文字理解能力较低。

在小学受教育阶段,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们的智力发育尚不成熟,因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也相比较成年人来说较为低下,而语文识字能力的培养又是一项内容较“硬”的教育,唯有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以及内容才能真正的将该文字牢记于心并成功的运用出来。但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掌握约2500多个汉字,如果每个汉字都要进行大量的注解的话,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这种文字理解能力低下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往往导致学生在小学教育时期形成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影响在更高教育阶段的学习活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厌学、退学等情况的发生。

(三)苏教版教材选字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现实。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汉字的选用是参考以往的教学内容与一定的教学标准进行的,但由于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各种生僻字也浩如烟海,因此在生字的编排与安插时出现失误,导致生字的放置位置与汉字的实际使用情况不相符,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对生字的理解产生偏差时,如在苏教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生字表中,“诳、虞、蜻、蜓……”等20多个生字不属于课后生字表的非常用字,这样的情况在二年级语文的教材中也有出现。因此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选字不合理,与实际情形相脱离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及知识储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对所应该掌握的生字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传统的小学教育方法不仅无法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反感,因此,要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趣味识字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的同时,达成教育的目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教材中选取必须掌握的部分汉字,将其拆解成不同的汉字组成,如将“思”拆解成“田”和“心”,将“好”拆解成“女”和“子”,以此类推,将拆解好的字制成卡片分发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造字大赛,以最终拼出的汉字数量作为裁定胜负的依据。通过这种趣味的识字教学活动,再让学生们巩固已学汉字的同时,又能根据生活经验掌握更多新的汉字,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互动与课后练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能力。

生字又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并加强其对于该生字的练习和运用,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因生字的使用不当产生不良的影响[2]。比如在苏教版的课后生字练习中,造句是基本的练习形式之一,以“崭新”为例,是“全新、极新”的意思,一般用于形容新事物,如果在教学活动不注重对于该生字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崭新的太阳”等错误的运用。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汉字的释义之外之外,课堂互动也是增进学生对于汉字理解的重要方式,如在课堂中以汉字所包含的意思设立情境,让学生们融入其中,以此形成对于该生字的情景模式,帮助学生生动的理解其字形与字义,课后在用作业的形式进行练习,复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突破教材合理开展教学内容,使之与现实运用相匹配。

由于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生字编排上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这一方面的改进与完善,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进行内容的设置,而应突破教材联系实际合理开展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匹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运用生字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也有助于顺利实现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中生字部分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识字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所能起到的影响是巨大的,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汉字总体上虽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仍需要不断的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便通过阐述趣味教学对于识字能力提升与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工作人员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帮助。

小学生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爱好,拓展识字途径,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发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性,指导识字。

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教学中,我们要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摘果子”、“叫字排队”、“找敌人”、“读文找字”、“姐妹相遇”、“玩玩字卡”、“找找朋友”、“开火车”、“表演动作”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摘果子,”:学习合体字,设计一个游戏“摘果子,找朋友”.把所学的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帖在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组对了,读准了,就把组好的“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形声字“跑”字时,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包’,面包的包,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足”字旁、“面包的包”组合成“跑”字。接着让学生说说“跑步”的“跑”为什么带“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提手旁,就成了用手抱的”抱“字,跑要用脚,所以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跑“和面包的”包“的相同点、不同点。

再如,”读文找字“:汉语拼音第11课中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我先范读激趣: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读儿歌: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大河弯弯流入海,街道弯弯到校园。学生听后,再让学生圈一圈:拿出铅笔,在儿歌中找一找”弯“字圈出来,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几个”弯“字。然后连一连:请同学们找一找图中什么是弯弯的,用线把儿歌中的几个”弯“字分别与图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连起来。借助联想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整体上认记了”弯“字。这样,字形轮廓和特征就与其意义自然联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识记:让学生再跟着我把儿歌读几遍,边读边注意圈出来的”弯“字,”弯“字在多次反复中被认记。

二、在情境中学习识字。

教师可以运用插图、实物、图画卡片、表演和多媒体等形象化的手段创设一种具体的识字情境,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设出生机勃勃、活泼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教学《雨》时,将生字、新词的学习放在”彩虹姐姐和大家一起学“这样一个情境当中。上课开始,展示彩虹的画面,美丽的彩虹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他们的喜爱之情。这种形象化的手段,使学生对彩虹有了感性认识,既有利于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又为创设识字教学情境埋下伏笔。在生字教学中,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让”彩虹姐姐“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如:”彩虹姐姐想听听你们读字读得怎么样?“”彩虹姐姐想和识字认真的同学做朋友。“等等。通过这样的导语和环节,识字教学转化为情景教学,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言语中,孩子们变被动的生字学习为积极地参与,他们真的会把彩虹想象成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姐,倾听他们的赞美,和他们一起学习,从而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新字,增长能力。

另外在游戏情境中识字也是一个好的识字途径。如猜字谜。”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碧“字:王小姐,x小姐,大家坐在一块石头上。再如”目“字: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古“字:十张口,.在识字教学中,把一些汉字编成一个个儿歌、小谜语,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识字的学习。结合汉字的结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顺口溜的形式记忆汉字;为了区别形近字,可以引导学生自编小儿歌、小故事、小谜语;针对汉字中合体字尤其是形声字多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偏旁部首,再联系旧字,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游戏识字方法认识新字。在游戏中识字,使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在饱满的热情中识记生字,识字效果大大增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三、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尝试师生合作教学识字。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同于以前的孩子了,由于家长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加强了,所以很多孩子在入学前已经认识很多汉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整体入手、学生参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尝试。首先将本节课需要学生学会的生字出示出来,对于全班学会的生字不再具体学习,将学习重点放在词语的拓展上。只有个别学生不会的字,可以通过”生生“间的互动来完成任务。对于部分或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写的生字,作为重点进行学习,而这个环节正是发挥基础好的学生积极性的时候。可以请认识这个字的学生做”小老师“,在小组内先备好课,然后给全班讲一讲这个字,其余的”小老师“做必要的补充。而教师此时作为一名学习的参与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向”小老师“提问。对于较难的字,教师还要在强化重点和难点上注重点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小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其他学生又在一种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学习了汉字,从而达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四、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外识字。

有位专家位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路线: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习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所谓”课外学习“,就是强调学生要具备向生活学习的能力。学生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发这一丰富的识字资源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到课外识字。因为学生周围的一切,只要是有汉字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其自主识字的资源。学生掌握了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就等于插上一对无所不能的羽翼,从而在生活的识字王国中自由飞翔。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融合。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格外关注,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里》一课学完后,我们让学生自己看看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家长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认,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孩子们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在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着家长去超市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许多琅琅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做标牌广告;开展”家长伴我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巩固了识字,开阔了学生视野。

五、在阅读中渗透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多阶段反复识字。

课内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将阅读训练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必然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认字后他们还愿意读一些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书。此时,一定要鼓励他们这种阅读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识字,并渗透给孩子一些常用、最简便的识字方法,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同时深深地意识到识字的重要性。

(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再如《阳光》一课中有”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我让学生打开书第17页,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字义也不一样。

(四)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可以抓住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爱表现的特点,举行故事会、朗读赛等,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字喜欢的童话故事读给同学听,但要求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把故事中不认识的字要提前想办法认识。如:请教别人、查字典,还可以用结合上下文猜字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要与师生间的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达到识字成果的共享和巩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他们充分体会到识字用处识字快乐多,进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他们会因为认出字而高兴,会为发现新词而雀跃。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识字教学

摘要: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以及写字的美感意识,不仅对学生学好语文,而且对终身学习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多种途径激发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自作学具,组合识字方法。应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利用情景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有效规范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

关键词:独立识字、写字、兴趣。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教学基础。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以及写字的美感意识,不仅对学好语文,而且对终身学习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经过近年的教学,我对新课程识字写字教学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多种途径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新教材的选文极富童趣,为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比尾巴》、《比一比》均以学生喜爱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明白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广泛采撷儿童经验,识字溶入生活;选择直观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识字;创设趣味教学情景,寓识字于游戏活动;拓宽识字资源与途径,力求实现“识用结合”;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以及读商标、招牌广告等自主识字途径,将课堂识字与生活运用相合;鼓励学生将学会的新字在阅读、写话中经常运用,以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汉字、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漏写一点,老师可以画出一副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滴了。又如教“跑”“跳”“推”等字时,可让学生相应地做这些动作。

三、自做学具,组合识字方法。

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分析能力相应提高。因此,启发他们用换偏旁法,用画一画、贴一贴的形式来表现。学生们为完成这一任务,都主动收集周围资料。这样,在识字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又培养了主动收集资料,制作学具的好习惯。

四、应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与识字相联系起来的.游戏,引其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

1。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放”字说:“我是‘放’,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学”的学生马上出来和“放”合在一起,说:“我是‘学’,和‘放’组成‘放学’。”全班读“放学”。

2。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3。动物找食。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画,如:虫、竹叶、青草、萝卜,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动物画,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事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出他们各自喜欢的事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己学习知识。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换部首法、加减部首法、形声字学习法、查字典识字法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形式上可先让四人小组自学,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小组汇报,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汇报后再有其他小组补充纠正。这样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有效规范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

创设良好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写字兴趣;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引进书法课程,培养写字能力。如: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举办小小书法家、论坛、,学生的作品在校园里展示,学校的校报也由学生来题写。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孩子搭建自信和成功的舞台,让写字变得更富有诗意起来。

总之,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教师只要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

小学生识字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做事,兴趣最重要,儿童尤其突出。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形体或构字方法等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古代中国人构字是相当讲究的,这就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如学习会意字“坐”,可以让学生想想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自己做做动作,体会体会古人为什么要这样造“坐”字。有同学马上悟出:两个人做工累了想休息,可是当时没有凳子,他们就只好席地而“坐”——屁股挨在地上,这就是“坐”字。如果这时老师及时的给予肯定表扬,学生定会高兴不已,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正所谓鼓励与赞赏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再比如教学一组形近字,如“请、清、晴、蜻”,可让学生利用偏旁来记忆,并联系偏旁想象意思。这样,学会找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高涨,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定会爱上“识字”。

2联系生活法。

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已是见多识广的人才,他们的见识甚至超过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使其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创造性,“牵强附会”地诠释汉字,是学习的绝佳办法。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允许同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见解,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创新地学习。在多年的教学中,“今天”的“今”和“命令”的“令”一直是我无法攻克的难题,学生在作业中也常常将它们混淆。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故意把这两个字写错,并告诉学生:“同学们,王老师经常把这两个字弄错。你们有办法帮助我吗?”几分钟过后,教室里活跃起来——有的说:“令”就是“命令、口令”的令,而“命令、口令”都要通过嘴说出来,人在说话的时候,不小心会溅出一点口水来,令字下面的点就是溅出的口水。你把令记住了,另一个就是“今天”的“今”。“有的说:“体育委员杨静要发号施“令”,他的胸前总吊一个口哨。“令”字下面的点就是体育委员胸前的“口哨”……”孩子们开阔的思维不仅让课堂变得活跃,而且更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诠释汉字的高效。

3突破难点法。

所谓教学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一名教师能否把握住难点,并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如果能想方设法使难记汉字变得直观感性,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识字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难点牢固识记。

在识字教学中,我发现“思”和“恩”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孩子总是把这两字混淆。此时需要突破的难点就是想办法区别他们的异同,所以我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请你找出他们不同的地方,并说说怎样才能记住。孩子们的答案是:“思”字的上部方框里面是“十”,与“思”的读音相似,只要看见它里面是“十”,我就知道它读“思”;“恩”的上部方框里面是“大”,许多“恩人”都很大方的,比如5.12大地震发生了,全社会给了我们很大的援助,这些“恩人”毫不吝啬大方捐助,他们有博大的胸怀,大方、大气,让我记住了“恩人”的“恩”里面就是“大”……每一种看似天真、充满童趣的解释,却又是那样的资深与恰倒好处;每一种理由,恰是学生们个性智慧和创新能力的张杨;每一个精妙的点拨,都让我茅塞顿开且若有所悟。这些顽童啊,真是令无数师长竞折腰!从细节入手,找准突破点,山重水复也能柳暗花明。

4融入艺体法。

把音、体、美等课程引进识字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多彩而有生趣。这一点正与新课标中“淡化学科界限”不谋而合。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课是学生非常喜爱的科目,他们常常盼望这些课早点来、晚点终,在课堂上也是格外热情高涨。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机地将识字与艺体科结合起来,融汇贯通,整合学习,既使识字教学化难为易,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寓教于乐。比如教学“前后”的“后”这个字,要想把这个字写得漂亮,最重要的就是把两个撇写好。但这两个撇的写法有着很大的不同;第一撇是横撇,第二撇是竖撇,如果不把这些说清楚,学生是无法掌握“后”字的书写技巧的。但是,如果就这样生硬地给学生讲横撇竖撇,学生肯定听不明白;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撇的角度(与水平线组成的夹角)引进来,说明这两个撇的不同,学生会更加糊涂。这时,若联系体育课的动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一撇是“踢腿运动”,要把腿踢高点儿,第二撇是“稍息”,腿是直的只是把脚斜出去,并铺之以动作表演,学生便心领神会,记忆深刻,书写的`“后”字,工整漂亮、神韵不凡。再比如学生书写走之儿(辶),该部首最后一笔(捺)最难写,许多学生写得僵硬、呆板、不舒展。此时我们引进舞蹈元素,老师在讲台上随手比一个柔软的舞蹈动作(两手侧平伸,起波浪),并告诉学生“辶”的捺就像演员在跳舞、柔美、流畅、有动感。此时,很多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伸展双臂做起飞状,这时及时地书写“辶”时,形势果然一片大好。

5同伴互助法。

人说“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同龄人之间那种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维更易于同伴接受。在教学中,我也经常见到相互交流讨论中的同学不时眉头紧锁疑惑发问、不时眉开眼笑点头称赞。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常用“开火车”的游戏来促进和检查学习效果。游戏之前,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组,组分好后,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很多组就利用这几分钟的准备时间专门辅导差生或攻克难字,以便在“战斗”中获得胜利夺到“小红花”。都说“团结就是力量”,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生生互动的场景,将更有利于挖掘孩子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团队精神的深入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牢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识字教学更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自主地学习,这样,我们将会在识字教学中开辟出一片更加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生识字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的。

一、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字里只有一横。而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时,可与“他”“地”相联系进行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二、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字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四、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对学过的字很快就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愿学,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学习了合体字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即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后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并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哪个同学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要创设识字环境,鼓励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然后让学生轮流发本子,以达到扩大识字量的目的。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识字教学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方面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和突破口,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识字教学而言,小学各阶段的课程目标中均对学生的自主识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主动识字培养成为学生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种能力需要和行为习惯,强化和扩大识字教学的成果,为学生早日实现读写的自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牢固根基,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自主识字的相关储备。

较好掌握并熟练运用识字工具,清楚汉字的特点及其构造的方法规律,能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实情出发择取适当的识记理解方法和学习方式,对汉字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且具有主动识字的强、列愿望,是学生的识字行为能够得以自主的重要前提。因此具体到实际的教学,我们应当把着眼点首先放在引导学生完成与识字相关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储备上来,帮助他们夯实自主识字的根基。一要教会工具。通过扎扎实实地搞好汉语拼音和查字典方法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准确拼读音节的能力和根据读写的实际需要熟练运用字典、词典的能力。二要启迪学法。重点通过对音形义的辨析来帮助学生清楚汉字的特点及其构造的方法规律,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如分析、比较、归类、联想等识字方法,引导他们去探究发现并不断地总结识字的窍门和规律,鼓励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举一反三,学会创造性地识字和记字。三要引导行为。既重视学。生在识字方面独特的.个体经验,更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各种形式实践和交流活动的开展,于平时的点滴引导中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可以凭借工具、经验积累以及人际间的交往等多方面多渠道地去自主识字。工具的掌握、方法的探究以及对识字活动的不同形式的参与,不仅使学生的自主识字逐步具备了工具、知识、方法、技能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汉字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从中体验到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对自主识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也使得他们的自觉行为具有了内在的情感基础。

二、教会学习,在课内外读写实践中引导学生的自主识字。

相关的储备,仅给学生的识字提供了种种自为的可能,若要使自主识字真正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一种能力和习惯,还需要我们借助课内外的读写实践有的放矢地给以具体的引导和训练。就如何展开教学,笔者的建议是:一要心中有数。要培养哪些能力、养成哪些习惯,教师和学生都要首先做到心知肚明。对于这些,我们可以以学法指导课的形式通过师生间的讨论给以明确,必要时也可以由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编写一份具有指导性的有关自主识字能力和习惯培养的目标纲要,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此作为师生教和学的共同凭借。二要导得得体。教师的引导越具体,学生的学和练才能更扎实、更到位。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读写的不同实际,在识字方法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给其以必要的引导。学文时,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规范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训练:课文(文章)中有哪些生字?可分别用哪种方式来学习?你具体都采用了哪些识记和理解的方法?你对每个生字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习作时,要以让学生对自己曾经不认识的字和就之采取的解决办法作以统计,以此来引导他们的自主行为和习惯。三要适时放手。每节课的教学乃至整个的自主识字引导过程,都要体现出由“扶”到“引”到“放”的原则。“扶”重在教法,“引”重在导行,“放”则意在给以自主。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要求后,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读写的实践中自己去完成识字任务,教师则主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识字过程、方法、态度和效果的检查与评价上来。只有教师的完全放手,学生才能真正获取语文学习过程最大的自主权。四要总结及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识字实践给以及时的小结,学会从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查厥补漏中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要鼓励学生间对识字成果和方法的展示与交流。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情,适时给学生以积极地评价和引导,更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地总结和交流中巩固和扩大自主识字的成果:既能使学生在彼此间相互得到学法上的启发和暗示,更能令他们从中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以更大的热情积极地投身到主动识字的实践当中去。

三、扩大成果,鼓励学生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自主地识字。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母语资源。汉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学生顺手拈起一件器物,随便到达一个地方,都有可能见到汉字的踪影。到生活中识字,就是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掘母语学习的资源,学会处处留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具体的母语运用环境中识汉字、学用法,扩大对识字量的积累,增强对汉字用的能力。鼓励学生到生活中自主地识字,我们可以采用专题引导和兴趣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来对他们的学习行为给以导向和激励。专题引导,就是以组织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由教师预先确定识字的专题来引导学生的生活中识字。这样的专题,一般可以确定为姓氏调查、人名大观、物名类记、地名识记、家庭识字、街头识字、商标识字等等。兴趣引导,则主要是以引导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积极性。通过在班内开辟专栏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在对识字成果、经验的展示和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始终保持着对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较高热情。走向生活识字,不仅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扩大了他们语文学习的成果,使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而且使他们在对母语资源的发掘中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增进了对生活的关注和了解,这些都将会对学生其它方面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产生着积极有益的影响。

四、正本清源,以积极的检查和评价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检查手段与评价标准,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方向和发展水准。消极的检查与评价,往往以牺牲学生的自主为代价,封杀学生的思想,泯灭学生的个性,最终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和畸形发展。而积极的检查与评价,则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主,启迪学生的思想,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创新,促成其能力和人格的主动、全面、健康地发展。要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从根本上给以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挖掘根源入手,以积极的检查与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自主识字的检查与评价,在内容上,既要重视识字量的积累,更要重视学习质的提高,既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参与的过程,要从方法探究、实践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学习所获、合作意识、创新品格和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给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与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比较过去,总结现在,引导未来。在检查与评价的方式上,要变过去的以考为主和由教师说了算为现在的以学生的自我展示、自我交流、自我评价为主,采取学生自查与教师检查相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在不断地展示、交流、检查与评价中,学会总结自我、调整自我、规范自我和提高自我,以此获取学习中更多更大的自主。

自主识字是语文学习起码应具备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随着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获得、习惯的养成,其学语文、用语文的主动性也必将随之大大增强。这不仅为学生的自能读写创造了一种可能,更使得我们整个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指日可待。

中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浅谈中年级计算机教学[文章作者]吴锋年[文章来源]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不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人列入功能性文盲的行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小学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现行的计算机教材缺陷很明显,没有一本比较适合中年级的教材,所以,我在对中年级的计算机教学时,作了一些尝试:

一、选好内容,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中年级计算机教学既不同于低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低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侧重于智力拼图、智力游戏,适当让学生认识一些常用键;也不同于高年级的计算机教学。中年级计算机教学正处于过渡阶段,它是小学阶段计算机教学的垫基石。我在教学实践中,把以下二项操作作为教学内容:

1、键盘操作训练。

键盘操作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它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要掌握好这项技术,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对键盘上各个键位形成深刻的键位印象。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地示范、耐心地指导。那么如何进行键盘操作训练呢?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步进式训练:先训练打基准位,再加入中指上下移动击键,接着再加入无名指,再加入小指……,然后补齐各排各键位进行练习,最后加入常用的功能键进行全键盘练习,在教学功能键的运用时,应重示范、多操作,举一反三,各个击破。

(3)差异性训练: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进行分类练习,基础差的同学进行字母键的练习,基础扎实的同学要求他们进行综合练习。

(4)周期性训练:在教学其他内容时,应再回顾键盘指法训练,这样周而复始,逐步过渡到盲打,为以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基础。

2、文字输入训练。

在学生熟练地掌握指法后,再学习文字输入,文字输入是为高年级计算机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文字输入训练之前,首先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操作,如启动、输入文件名、文件存盘;其次,让学生了解输入法的几种类型,中年级注重介绍智能abc输入法。正式进行文字输入时,先进行短句输入,并教会学生简单的文章排版,当输入熟练后,再进行短文输入。

二、随机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房内上课,学生上机局限于两人一机,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做法:

精选软件,诱发学生兴趣。

每个人对新事物都会感兴趣,对于计算机这一新事物,学生尤其感到好奇。可是长期进行键盘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先前的那份好奇。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时,选用了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这种软件声情并茂,可欣赏精彩的画面,聆听优美的乐曲,直观而形象,常常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使用后爱不释手。

穿插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乐于玩游戏,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提供了多种训练键盘操作的'练习、测试及游戏;金山画王这一软件,趣味性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穿插这类游戏软件,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把计算机教学寓教于游戏之中,这样就会使枯燥变为生动,乏味变为有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兴趣,才能把“苦学”变为“乐学”、“愿学”。

组织竞赛,强化学生兴趣。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的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有键盘操作比赛,如文字录入比赛,当学会智能abc后,进行一段文章的汉字输入比赛;有游戏类比赛,如“看谁跑得快”、“谁第一个过河”等等。这样,不仅使学过的内容得以理解和消化,还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年级计算机教学要重视实践操作,教师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多实践,我在教学时,根据两人一机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动手,在每张桌上让学生自制一张纸键盘,一人操作计算机键盘,另一人操作纸键盘。另外,在实践操作中,要注重多鼓励、多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信心。中年级计算机教学还要重视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提高。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教好中年级的计算机是很不易的,必须充分运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为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多动脑筋,需要不断地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使每堂课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试论小学识字教学论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联想形象识字。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山、月、目等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又如“羊”字,上面的两点是羊角,一竖是羊尾巴。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表演动作识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三、比较联系识字。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音相同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或相似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又如澡躁燥噪操,洗澡要用水,急躁直踱脚,干燥要用火,做操要用手。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四、游戏巩固识字。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生活识字。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开展“认牌匾”活动,引导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生活在商业化信息社会的学生,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这正是学生识字的天然素材和途径。如《我在街上识汉字》这课就是引导学生利用爸爸、妈妈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看到街上各式各样的广告牌,问问爸爸妈妈牌子上写的是什么?那个店叫什么名字?达到认读生字的目的。如边看电视边识字,充分利用儿童看电视、电影的机会,引导学生识记动画片、儿童节目中出现的汉字,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很多汉字。一次可能记不牢,但次数多了,与那些字见面的频率也多了,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多渠道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他们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等方法主动自主识字,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让识字教学充满乐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摘要: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从家庭生活到社会活动,汉字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面对如此强烈的视听冲击,我们的识字教学,不仅要重视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在游玩中,在日常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开动小脑筋识字。将识字引向生活,走开放性识字之路。

关键词:开放识字生活活动阅读。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稍有不慎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如何让“识字”充满情趣,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这项学习任务呢?我们不妨把从前封闭式的识字教学引向开放式多元化的识字教学中去。

一、开发资源,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教“语文书”的圈子,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的大舞台。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校的学生有部分是来自金山、银海、长虹市场,他们的家长多做些小生意,门面里有许多物品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就可以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练习。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会有多么高兴啊!而且,学生有时还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互相考一考,真是“其乐无穷”!这样,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二、寓识于玩,在活动中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和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因此,根据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形式――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课中的“喜”字时用猜谜语的方式,老师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既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中的“趴”字时,一名学生说他可以编个字谜“八只脚”。在整个课堂中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学习识字,效果会很不错。

如我组织的“快乐识字周”活动,每周围绕一个主题(例如水果周、蔬菜周、动物周、植物周等),引导他们在课外识字本上写一写认识的水果、蔬菜、植物、动物等物品的名称,画一画它们的外形,或者在废旧报刊上剪下它们的图片、汉字贴一贴、认一认,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课外自主识字。当然,这一环节,我通过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然后,我把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语文课定为课外识字汇报时间,组织他们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还有更好的识记方法吗?促使学生把好的识记方法介绍给大家,如平时课堂上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画一画”、“演一演”等识字方法都从学生口中脱口而出,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识用结合,在阅读中识字。

新课标提出六年制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早进行阅读。教师可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文学欣赏》,开设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儿歌、故事欣赏与创作》课,让学生阅读注有拼音的童话故事、儿歌、古诗等,能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能在阅读中学会不少汉字。

学生识字多了,可以提早阅读各类读物。那么,通过大量阅读反过来又巩固了生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何乐而不为?所以,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鼓励学生阅读儿童拼音读物,把识字寓于读课外书的过程中,达到“寓识于读”、“以识促读”的目的。

如学完一首古诗,让学生课外读读《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学完一篇童话故事,让学生课外读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的优势,在读书的过程中认识生字,在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和认识生字。

每个星期的.一节课外阅读课,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带来读,让学生认识一个字就把这个字圈起来。读完一首小诗或一篇小故事后,我组织他们四人小组交流:今天又认识了哪些新的字啦?读给同学听听,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会这些字的。小组内说得好的同学可以推举到全班交流。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认识了汉字,看着书上一个个的小圆圈,听了老师和他人的评价,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就会喜欢上识字。

每天早读课前五分钟,我还指导学生诵读四句《三字经》,《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小短句,读起来特别顺口。我教学生击节而诵,读出其中的韵味。学生在摇头晃脑的溜读中形成语感,并在诵读中不知不觉间识记了字形。而且,每天四句,学生识字如游戏,兴趣盎然,自然谈不上负担。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开放性识字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孩子们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只要每个孩子“多识”的量比书上的多就行了,关键是让孩子去体验,去实践,去充满情趣地识字。实践证明:学生在开放性识字教学中,识字的兴趣,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只要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开放性识字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为阅读和写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识字教学论文精选

小学低年级需要学习常用字1800个,以认写分开的形式进行编排,为的是让学生提早进行阅读。当识字量较大,课文内容较多时,宜加强识字教学,否则语文教学任务多,教学时间较少时,教学目标难以完成。识字教学要以学生的识字效率的提高为主,针对怎样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喜欢识字做如下讨论。

识字本身具有枯燥无趣的特点,当学生被动识字时,识字的效率较低,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在学习识字的开始阶段通过多种途径创造识字教学的条件,让学生产生识字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体验识字之趣。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乐于识字,积极主动地识字。教学中的会意字、形声字,可以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让学生对头脑中的资源和眼前的画面联系在一起,以激起学生对祖国文字进行探索的欲望,从而产生识字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学生对字感兴趣,便会主动识字。在教学"识字"时,我让学生看墙上的贴画,让他们看中国地图,再认识祖国的文字;利用学生在操场进行的活动,写出相关的动词,激发学生的思维。识字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识字兴趣就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也更集中,学习也更轻松有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对汉字记得更牢固。

识字的教学还要结合生活加强学习,让学生留意身边的字,在生活中积累、收集以提高识字量。还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对学生进行表扬肯定。比如,商店名、商品名、广告牌等都可以是学生识字的对象。在开展识字教学课时,还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比如,在家具、电器、学生用品上贴标签,学生在家中会认识很多汉字。班内可以开展识名字活动。在识字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识字的快乐,识字兴趣得以激发。这样,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总之,识字教学不是把识字看成学生的负担,而是结合不同方法加以指导,让学生对不同的字加强识认,通过科学有趣的教学,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让学生提高兴趣,开心地识字,使学生的识字欲望增强,认识的字数量增多。当有了认字的兴趣时,学生也更愿意进行尝试。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加强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也更容易了。

1、杨涛,郑国民,陈双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字量研究(一):以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姜顺玲。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读写算:教研版,2014(05).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把握好了学生识字的这一环节,才能够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够得以有效地进一步展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识字这一过程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对于识字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目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量,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课程正在逐步减少,不能使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据此,我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将游戏的元素融入到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还存在着爱玩的天性,通常对于新鲜的.事物较为感兴趣。基于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游戏的元素,将游戏融入到识字的教学中,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识字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能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识字教学中。

二、将识字教学与写字有效地进行结合。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倘若将手、脑并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动笔去写,通过写字这一过程,了解每个字的整体结构,了解字的意思以及词组等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字的涵义的基础上有效地识字。教师在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比赛的方式等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

三、将识字教学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对于教育有着指导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识字教学联系起来,这样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教师的教学富有生活化,他们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他们的发展特点,在课堂上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汉字文化是中国的母文化,汉字教学则是母教学。由此看,识字教学便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大都有着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作为一名三年级班主任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成为了我潜心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从中找到了自己寓教于乐的探索性的新方法――字理识字。从中使我懂得了学习汉字时追根溯源的重要性,即在学习汉字时要去追求汉字的本源,更有利于对汉字整体的学习与记忆。

对比中发现,旧的汉字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汉字字型的分析与记忆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制约着学生对字型及字义的整体把握,尤其是学生在形近字组词中存在此字彼词的现象十分严重。字理识字教学理念则是根据汉字的造字原理和汉字所表示的意义,将它们二者有机结合来学习,就会从中更多的从意识字:据字析词。学生就会在课堂中较为生动鲜活而饶有兴趣的学会了每个汉字。不仅如此,在形近字比较中,也易于比较出每个字的意思,进行相关的组词练习。如此,使我茅塞顿开,愈加喜欢上他引领的语文识字教学,更让我的学生受益非潜。运用新理念,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实践中,我在一路探索,关注识字教学,从以下几点完善自己的识字课堂,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我的识字课堂中我注重让学生先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说一说如何记忆这个字的办法,最后集体交流的方式进行,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再共同来具体评议重点的新字,共同学习,多以鼓励表扬为最主要的引导方式。

二.字理识字,音形义三者结合相辅相成。

首先,让学生在学习一部分汉字之初,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学会仔细观察,根据每部分的组成可以自己想象,联想后再试着分析这个汉字,既把汉字先看成是自己的一个朋友,想让自己喜欢上他,再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或者是一句顺口溜来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其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字想象成一个画面,是惟妙惟肖的静态的形象。

课文:《陶罐和铁管》中的“罐”字的教学,从古代装水,装东西的容器人手,展示图片,引出“缶”字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缶”字的由来。接着,引出带有缶字旁的“罐”字,让学生知道罐子的作用就是盛东西用的。近而从字型上区别陶罐和铁罐的不同之处,从字的偏旁也可以分析出陶罐的作用,就是盛东西用的。再次,把汉字看成汉字组合,就会从它的背后发现它的朋友,即形近字或者是同音字,达到帮助学生积累汉字的目的。让学生充分的去发散思维想象,这个字还与哪些字有关,你想给这个字找到哪些朋友,那么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叉加强了学生对此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同时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评价或补充,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义为核心,识字想词引句。

学生能够对字形牢记的基础上,关键要让学生理解字的意思,才能帮助学生组词。而字的意思一般有四种:本来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在低年级所识的字中,要求学生懂的字的本来义和引申义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学生懂得字义的基础上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字的相关词语的意思和相关句子的意思。如:教学“停”字时,它的本义是不再行动了。此时让学生可以根据意思组词:如:停工,停留。想出课文中的词语是:走走停停。再根据这个词语让学生说出课文中的句子,这里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这个词语在所在位置的作用。投影出示文中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这里的词语意思让学生体会出妈妈因为水很重,提起来很困难,所以才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就使用了走走停停,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即可。这样就可以说明出学生对字义和词义的真正掌握程度。又如一年级所学的字:“木”,“木”字本义是大树;引申木头横竖立。(比喻痴呆如木头,一声不响横竖立。)组词是:树木。

引句是:这里的树木很多。如以上所说中,把课文中的句子引出后再让学生边理解句子的意思边体会朗读,给他带来的快乐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句子能力,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为更好的朗读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其他识字方法的有效补充,多元识字。

当然,除字理识字这一个学生乐学的.方式学字外,在识字环节中,对于简单的形声字的学习,学生同时可以采用换偏旁,加偏旁或者是归类学习的方式等来进行快速学习,补充字理识字的教学过程。

五.游戏巩固识字,练习。

巩固识字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在游戏方法上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我击掌学生一个一个说,掌声停,那个学生就要站在原地把所学习的全部生字的相关词语练习全部说完。这样给学生一种定势游戏规则,既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又给学生营造出了“我最棒”的空间:除此以为把击掌也可以换成其它的形式开火车,使之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识字教学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但还是要遵循素质教育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汉字结构规律,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对于低中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来说,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独立识字,分析字的能力,已经在为培养学生的字理识字学习能力做好了一定的铺垫。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只有采用更吸引学生,学生更乐学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希望学生能够在字理识字的过程中更多的感受到中国汉字文化的伟大之处,使学生更加热爱我国的汉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汉字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认识汉字,还要了解汉字的构造与拼音,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点,难以突出汉字的特点。教师注重的是每个汉字的意思,而不是多个汉字相联系,将汉字的学习相串联。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抄写,学生往往会在抄写中丧失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这样,重复的抄写也打击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将识字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负担。

2.1运用游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比较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与识字有关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检查学生的识字时,进行一排学生说出的字能组成一句话的游戏对学生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能检查学生的识字,还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汉字的意思。游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并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过程。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识字,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让教师与学生处于融洽的关系。

2.2创设合理的语言环境。

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经常因为不知道如何运用,这就体现创设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语言环境是学生识字并且运用的场所,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创设合理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学生将汉字记得更牢,更不容易忘。例如:在教授学生礼貌用语时,让学生自己进行扮演,并且进行问候。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礼貌用语的理解,可以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及将学习的汉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强了学生对汉字的记忆。

2.3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记忆。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比较重,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抓住了学生好奇心重的方面,让学生对多媒体产生深厚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看到多媒体上多展示的内容,对所展示的内容留下更深的印象。多媒体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易走神,注意力更为集中。识字教学可以将汉字展现到多媒体上,将不同的汉字进行拼接,组成不同的汉字。让学生不仅对多媒体产生兴趣,同时对多媒体上所展示的内容充满兴趣,更加深刻的记住汉字、理解汉字。由于多媒体具有能展示图片的功能,可以讲汉字的意义做成图片,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识字,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更为活跃。

2.4识字与写字相结合。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更好的语文学习,写字是学生识字下的实践活动。只有将写字与识字相结合,学生的识字才会得到更为有效的进展。教师在教授学生识字之后,让学生进行写字,教会学生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写字,可以加强对汉字的记忆。写字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将识字与写字看做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作业负担。将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让语文教学变得更为容易,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识字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基础,识字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识字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识字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积淀。总而言之,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讲识字教学重视起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