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汇总17篇)

时间:2023-12-11 12:44:42 作者:梦幻泡

情况报告需要准确、客观地描述问题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原因和后果。阅读这些情况报告范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规范,提高自己的报告写作水平。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20**年5月10日全国妇联近日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在今年假期期间我与一名同学共同进行了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的调查,并作出以下报告:

二、调查过程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年7月20-8月5。

调查范围:本村及邻近两个村庄。

发出问卷:30份,收回29份。

回收有效率:97%。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当他们出现心理困惑、遭遇学习困境、面临生活困难时,几乎得到远在几百里甚至几千里之外父母的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困难,这些都非常值得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如今的城市建设离不开辛勤工作的农民工,在工地,一个个农民工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翘首企盼的留守儿童,他们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对孩子的“舍弃”更多的是无奈地选择。在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等亲人照看,由于年龄较大,体力不支、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大部分监护人只能勉强照顾孩子的起居,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交流。据了解,留守儿童厌学、弃学现象普遍,近一半孩子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还有一些孩子成了家中的负担被亲友“踢”来“踢”去,一会儿放到外公外婆家,一会儿赶到叔伯家,使孩子从小心理就不平衡,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长期的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城市,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现在,许多劳务输出地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设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专项基金,创办了“留守学生”托管中心,为留守儿童点亮心中的希望之灯,但是现如今我们也应该加大关注留守儿童的力度,更多的帮助到他们。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家庭教育方面。

首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第三,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第四,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

第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外出的农民工也多,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多。本来需要赡养的老人却还要抚养自己的孙儿辈,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希望有一天可以让全国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我区,**区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据统计,2015年,**区现有学龄儿童10.77万人,流动儿童已达到11万名,数量已经超过本地户籍儿童。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就医、就学等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城市活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2009年,常州市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试点城市。2012年,**区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基会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确定为深度试点单位。三年来,**区坚持高标定位,针对流动儿童教育、管护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历了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的过程,大力实施流动儿童关爱工程,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不断研究、探讨、总结流动儿童管理的经验,制订切合我区实际的政策,落实各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责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推进流动儿童保护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年来,我们积极落实项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协作机制,全面开展流动儿童信息登记;推进全体流动儿童平等享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进程;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成效。

一是组织显张力。成立了由32个部门参与的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小组,各地同步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流动儿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保障了流动儿童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工作聚合力。政府多次召集公安、教育、卫生、妇联等主要责任部门共同探讨项目实施工作,形成了《**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登记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流动儿童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发展。

一是实现流动儿童信息常态化管理和综合化使用。我区按照科学宣传、分类采集、综合汇总的要求,做好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03岁流动儿童信息由妇联、卫计部门分别在村、社区、世代服务中心、防疫站等地逐户采集;46岁流动儿童信息在幼儿园集中采集;716岁流动儿童信息在中小学统一采集;公安部门负责信息全面汇总、集中核对、统一录入微机系统,纳入全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2012年1月至今,全区共登记16周岁以下儿童信息40万人。信息系统涵盖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受教育、计划免疫、是否有重大疾病四部分信息,集信息登记、权益保护、救助服务、部门管理、信息研判等使用功能于一体化,实现了流动儿童的入园入学、亲子早教、计划免疫和健康服务以及困难儿童生活帮扶等全面服务。

二是保障流动儿童公办入学,共享优质教育。全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教育部门每年尽可能多的吸收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现我区公办小学有44802名流动儿童在读、公办初中有15737名流动儿童在读。同时还有12所新市民小学11344名流动儿童在读。同时还有118所公办、幼托机构、村级幼儿园共计26607名流动儿童在读。我区坚持入学两为主原则,完善外来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实施公办学校与新市民学校结对建立教育共同体,开创了全国新市民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向15所新市民学校分别派出3名公办骨干教师,负责语、数、外3门学科,其中一人担任校长,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帮助新市民学校升级,让流动儿童同享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5所,投入资金6亿多元,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建立学前教育专项补助的长效机制,按每年150万元的标准,用于奖励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创建优质园以及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内涵。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100%创建为省级优质幼儿园,满足了流动儿童入优质学校的需求。

三是确保优质健康服务全面辐射,提高流动儿童健康水平。

全区设立31个预防接种门诊,新建3家现代化门诊,对所有适龄流动儿童全部实行免费办证、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确保流动儿童免费接种全覆盖;建立流动儿童健康档案,实施健康免费体检,开展听力、视力等项目的筛查和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人均6元(不包括流动儿童)逐步提高到现在的人均不低于45元(包括流动儿童)。

(三)实事先行,提高流动儿童关爱守护服务质量。

一是宣传与保护并重。通过社工+妇工+义工+巾帼志愿者的工作方式,开拓服务流动儿童新模式。公检法司联合团教育局、妇联等部门,以护蕾行动、检校共建、阿亮警官说防范、全警大走访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流动儿童法制宣传活动15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由检察院、教育局联合编写的《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警钟长鸣人更醒》、《未成年人网络自护手册》等法律知识书籍,分发至全区的中小学校,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妇联和纪萍工作室设计制作原创动画女检察官手记少男少女、原创动漫《暑假发生的事》、《爱,点亮您的生活》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例动画片,用孩子喜爱的方式传递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贯彻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司法理念,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办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实行封存,对初次犯罪的流动青少年,尽量不适用逮捕强制措施,充分利用量刑建议权,建议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尽可能的判处非监禁刑。深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延伸帮教工作,每年定期对正在服刑的流动少年犯回访帮教,送书送物,安排跟家人通亲情电话、共进亲情餐,还选择有条件的少年犯作为特殊志愿者到福利院等场所从事社会义工劳动、慰问孤儿,督促少年犯监护人与学校、社区矫正机构、居(村)委会等部门形成帮教合力,防止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

二是帮扶与救助并行。全区构建立体多元的助学帮扶模式,教育局建立完善困难群体学生助学资助机制,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保障家庭困难的流动儿童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法院成立了全国首家兴国百万护苗基金,救助在司法活动中发现的困难未成年人。春苗教育基金、春蕾教育基金、**妇女儿童百万光彩基金等一批妇女儿童专项帮扶基金建立,为贫困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慈善总会、妇联、工会、团委等部门开展的圆梦行动、蒲公英行动、爱心扶春苗圆梦微心愿等爱心行动,使全区10000多个贫困流动儿童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助。

三是整治和守护结合。2011年以来,我区将护校安园活动贯穿全年,设立护学岗364个,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段,安排警力在每一所学校周边开展值勤,严防发生针对少年儿童的伤害案件。综治、教育、文广、工商、卫计等部门密切配合,整改校园周边交通150余处,取缔校园周边游戏室4家、黑网吧18家。成立4家校车服务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新增国标校车200辆,为267辆校车安装gps并接入公安系统监控平台,购置每座位50万元乘运人责任险,为全区82所中小学、为2万多名中小学流动儿童提供周到服务。

我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项目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感觉到工作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服务设施超压力。我区流动儿童人口快速增长,并以每年超过5000人的速度递增,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跟不上流动儿童的增长速度。

二是服务投入缺资金。我区流动儿童共享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初现成效,但是需要政府投入的流动儿童项目和服务太多,政府也是心有余而不足,服务投入资金略显不足,筹资压力较大。

三是服务协作缺合力。流动儿童管理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但是服务管理机制与新形势的要求仍有差距,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还存在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合力不足等现象,部门间力量的整合亟待增强,长效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项目推进的思考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项目的长足发展,促进流动儿童项目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系统、履职责任更加积极、社会环境更加优化,使全区流动儿童工作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职责,加快体系建设。继续把实施流动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作为政府保障流动儿童权益的重要体现,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完善中心城区和流动儿童集聚乡镇的资源配置和布局规划,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流动儿童教育、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流动儿童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内涵建设,拓展均等服务。建立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流动儿童管理服务机制,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我区流动儿童已同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免疫接种、儿童保健等服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流动儿童共享同等的婴幼儿早教、大病救助、康复训练等服务。

三是强化信息共享,提升服务合力。我区将通过全市流动人口信息大平台,确保各部门准确掌握流动儿童信息情况,完善部门协调配合制度,创新流动儿童管理服务新内涵,着重以教育、卫生、保健、心理、维权、帮扶等方面为切入点,有形、有力、有效地把关爱流动儿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流动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动儿童全面细致的调研研究,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动儿童的生存、教育和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动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通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研问卷、与流动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动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究和探讨流动儿童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全市户口不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动儿童4708人,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动,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流动儿童中,男女各占58.3%和41.7%。大多数流动儿童认为来到**后,生活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家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方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管理也比较规范。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普遍生活质量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模糊,品行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是问题儿童,流动生活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流动儿童表现出果断、坚韧、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分渲染,把流动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可怜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不能轻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问题,对他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一)教育问题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因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重养轻教,平时只能给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关注的很少。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致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

2、流动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学习上,流动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业不规范、书写潦草。在个人卫生上,调研显示有10%以上的流动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刷牙洗脸。在生活习惯上,流动儿童日常生活生活秩序混乱,没有科学的安全防范意识。在饮食上,不注重合理的饮食规律和健康的饮食卫生,身体各项发育指标不理想;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些流动儿童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予理睬;同学之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

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学习障碍五方面,其中又以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最为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

(二)家庭问题

1.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调研数据显示,有39.58%的流动儿童在家没有自己的学习书桌,只能趴在饭桌、小椅子上学习,或在床上写作业。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学生就根本找不到可以写作业的地方,有的连睡觉也无法保证。

2.流动儿童家务负担繁重。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都要帮父母做家务。调研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能全身心地去外面挣钱。像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等,都是尚未成年的他们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还有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帮父母做工、打杂,晚睡早起。

3.流动儿童课余生活单一。因家长工作时间比较长,与本地儿童放学后可参加兴趣小组或各种学习班,玩电脑、上网等活动相比,流动儿童生活的社区很少有公共休息场地,他们每天放学之后只能写作业或者做家务。数据显示,只有10.42%的流动儿童参加过兴趣班的学习。

4.流动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流动人口在外打工,常常会面临雇主的无理要求,还要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当地人歧视等巨大压力。回到家中,只要孩子稍有不听话或者表现不好,很容易就会被家长暴打以发泄心中怨气。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要求过高,坚持认为不打不成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遭到家长的打骂。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等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教学任务重,学生多,而且还在呈增长趋势。有的班级四、五十人,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不足,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流动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流动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流动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3、社会对流动儿童关注不够。社会教育资源缺乏,不能有效地弥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流动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流动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一)加大政府在应对流动人口问题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应根据流动人口的工作性质、稳定情况和聚居地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用市场和政府两个层面的行为引导流动人口的流向。对城市容纳能力的正确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切实安排好流动人口的社区生活、包括居住、医疗、教育等工作。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主动邀请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社区服务更具针对性。

(二)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流动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完善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在全面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流动儿童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协作,把流动儿童登记工作纳入居住证制度,统一采集、统一管理。二是要提升流动儿童公共服务水平。在流动儿童已同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免疫接种、儿童保健服务待遇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流动儿童同等享受新农合、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慈善救助等工作。三是提高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素质。妇联等单位通过组建流动儿童家教讲师团,创建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新市民家长学校,多层面、全方位地向流动儿童家长普及科学家教知识。同时根据流动儿童需求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有特色《流动儿童安全自护手册》为流动儿童在**的生活、学习提供帮助。

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的要求,我们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调研,对全市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关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已有163万农民进城务工,其中不少务工人员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子女异地入学入托困难等原因,无奈将孩子留在了家中,从而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未成年人总数为1473436名,留守儿童约有41万名(约占未成年人总数的27.8%),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约有31万名(小学阶段的约有三分之中学阶段的约有三分之一),处于学龄前的约有10万名。据某县统计,在留守儿童中,由单亲监护的约占26.5%,由祖辈监护的约占62.1%,由亲友监护的约占9.86%。此外,还存在部分留守儿童独自生活的情况,其中小学阶段有1048名,初中阶段有4069名。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市留守儿童的成长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令人堪忧的突出问题:一是身体健康问题。有的留守儿童特别是监护人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的儿童,有时温饱得不到保证,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并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医疗条件。二是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胆怯、行为孤僻、情绪消极等特征。三是学习成绩问题。由于心理问题的存在和农活、家务活的增多,往往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逃学辍学。四是习惯养成问题。留守儿童极易受到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在外打工的家长以多给钱作为爱的补偿,养成了部分留守学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乱花钱、比阔气的坏习惯以及吸烟、迷恋网吧、打架、早恋等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五是安全保障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管护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留守儿童又很容易成为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容易酿成许多伤害事故。

几年前,我市霍山县黑石渡镇一名留守儿童曾写下 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了孩子她不带,跟着奶奶吃咸菜,根本没有父母爱 的打油诗,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注意并开始踏上了解决 留守儿童 问题的 破题 之路。几年后的今天,在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关心指导下,包括霍山县在内的我市各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关爱渠道不断拓宽,关爱内容不断丰富,关爱成效不断显现。各地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一是加强关爱工作领导并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得到了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同志的重视,关工委、妇联、共青团、教育等部门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大普查、大调研活动,努力采取实际措施,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各地制定了《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意见》、《关于实施农村留守儿童 暖心工程 的意见》;不少县区教育部门单独或联合其他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为切实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打下基础。霍邱县教育局还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学校关爱工作进行了督查。舒城县作为省、市级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实施县,县和各乡镇都成立了由政府负责人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下发有关文件并制定了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县领导组成立后,连续召开了县妇儿工委暨领导组全体成员单位会议、试点乡镇会议、工作汇报会议等,全面部署和推动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 ,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的良好风气。为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金寨、霍山等地的乡镇、学校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金寨县各村党支部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思想、学习和日常行为情况;该县全军乡和青山镇等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服务流动党员和广大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时专门设置 关爱留守儿童岗 ,采取结对帮教、关爱承诺等办法,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并将关爱落实情况张榜公布。

二是积极探索推行 代管家长 等制度。针对留守儿童多为 隔代监护 ,监护人 无法管、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 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我市各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推行了 代管家长 等制度。这一制度采取自愿原则,鼓励教师、班主任、团干部、村干部、老同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等有条件的人士担任留守儿童的 代管家长 或 代理家长 爱心家长 ,通过 一对一帮一 的结对帮扶形式,努力弥补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失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帮助孩子们找回失落的亲情,也为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后顾之忧。为使这项制度收到实效,有的县区妇儿工委统一印发了聘书;舒城县有的中心学校还向全体 爱心家长 发出倡议书,号召他们与结对的儿童多交流、多接触,做他们的知心人、引路人;有的乡镇还根据实际制订了 帮扶合同 ,明确 爱心家长 的帮扶责任。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 代管家长 代理家长 爱心家长 (包括社会会热心人士)25114名,成为关爱留守儿童的一支生力军,并涌现出一大批认真履行 代管 职责的先进人物。如舒城五显镇 爱心家长 王守法,悉心为留守儿童蒋云提供生活帮助、心理疏导,曾在该镇留守儿童之家活动汇报会上介绍做法。

三是通过学校主渠道实施关爱。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关爱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全市城乡许多学校在这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许多留守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舒城县从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出发,积极实施了全面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展自我管理实践活动、定向培训监护人和班主任、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学校联系制度、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评价激励制度为内容的 八项行动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霍邱县教育系统倡导各中小学开展 八个一 活动,即:签一份留守学生教育目标责任书、为每位留守学生建立一份档案、开通长途热线并要求学生家长每两周至少与孩子或老师通一次电话、班主任每学期发给留守学生父母一封信、动员每个教师至少当好一位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每学期为留守学生参加兴趣活动提供一次专题指导、每学期专门召开一次留守学生表彰大会、开通一条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或一个心语小信箱。在实施 八个一 的过程中,该县一些乡镇和学校还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实行了关爱留守学生信息卡等制度,千方百计拉近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距离。不少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吸引留守学生,并加强了对他们的生存、安全、法制教育,努力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独立生活能力。此外,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家长学校2507所,在培训留守学生监护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裕安区作为全省第二批家庭教育现代化试点区,全区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努力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提高管护水平。舒城县连续举办了留守学生班主任和监护人培训班,该县高峰乡聘请五桥中心小学副校长邹书平在全乡各村开展巡回培训,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14场,培训留守儿童监护人350名,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通过提供寄宿或托管实行管护。2015年以来,经各级政府拨款,全市已建成30所寄宿制学校;一些地方在公办学校办学基础上,通过争取上级拨款和引入社会资金、个人集资等办法,新建男女生公寓和食堂,在较短时间内使公办学校具备了寄宿功能,解决了不少留守学生的实际困难。寿县保义镇民办兴华中学以寄宿制学校为依托,率先创建了 寿县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2015年春学期共招收留守儿童766人,占该校学生总数的60.1%,为此学校进行了改建并兴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室外娱乐场所。通过对留守儿童实行住宿、就餐、活动 三优先 ,督促留守学生与家长联系、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家访、招聘志愿者实施结对帮扶等措施,该校对留守学生积极实施关怀。今年,该校获得了省 留守儿童之家 的荣誉称号,全国妇联儿童部长和六安市委主要领导也前往看望慰问该校留守儿童。霍邱县岔路中心校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和教师集资等方式,建起了许多基础设施,实行封闭式的寄宿制管理,共招收寄宿制学生4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寄宿制开办以来,通过严格管理、实施关怀、加强帮扶等措施,许多留守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自理能力、集体意识、互助精神有了显著增强。金安区施桥镇大窑村支部书记张克平已连续五年通过与家长签协议的方式,在家办起了留守儿童托管所,每学期为5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提供食宿和监督辅导学习服务,同时还关心他们身心健康,给远离父母的孩子以家的温暖,为此他付出了许多心血。此外,有的乡村学校教师自发垫款建起学生食堂,有的利用家庭条件为留守学生提供收费寄宿。

五是积极开展各种关爱活动。近年来市妇儿工委组织了以 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为主题的六一慰问活动,市妇联、团市委等积极筹建 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等场所。金寨、舒城等县也在部分乡镇创办了 留守儿童之家 并向全县推广。今年以来,舒城县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办实事,让贫困留守儿童优先享受 春蕾计划 救助,给部分留守儿童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向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等,据不完全统计,救助资金累计达10余万元。金寨县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期间,乡村两级党员干部把向留守儿童捐款捐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各方面都加大了对贫困留守儿童的救助、关怀力度。作为关爱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各地新闻宣传媒介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了宣传报导力度,较好地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配合、促进了关爱工作的开展。

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把关爱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关爱办法和措施不多,已开展的关爱工作广度、深度不够,一些留守儿童仍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一些基层组织对开展关爱工作还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 代管家长 代理家长 无私奉献的积极性有所减弱。受工作力度、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关爱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等等。

二是不少留守儿童的寄宿需要得不到满足。据有关部门2015年统计,全市需要寄宿的学生有228179人,已寄宿58935人(其中留守儿童28084人),未寄宿169244人(其中留守儿童132553人)。由于缺少足够数量的寄宿学校,不少留守儿童尤其是小学留守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独立生活且无人照看的留守儿童,仍然缺乏进入寄宿学校就读的机会。一些寄宿学校(包括社会个体开办的托管中心等)规模还比较小,条件比较差,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导,开办条件、生活保障、安全保障、教学质量、亲情关怀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三是关爱工作缺乏统一领导、协调。有的地方妇联、团委、教育、文明办等部门往往从各自系统要求出发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安排,政府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长效工作机制未能形成。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关爱工作基础不够扎实,规划难以制订,资源不易共享,工作很难到位,合力无法形成。同时,个别部门对关爱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责任落实情况不理想,效果不明显。这种状况不利于留守儿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提高认识,把关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切实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程。

强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关爱资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具有面广、量大、困难多的特点,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要借鉴舒城县的经验,依托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 党委领导,政府(妇儿工委)实施,部门配合,社会参与 的长效机制,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有关政府部门及县、乡(镇)、村有关干部和学校的年度工作考核。二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的统计、监测、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及时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三要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把留守儿童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四要巩固和完善 代管家长 等制度,加强对 代管家长 和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努力构建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等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和参加社会、集体、文娱活动的需要,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条件成熟的时候,应尽快把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等设施建设,列为全省民生工程。要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保障和指导、管理工作,努力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同时,可制定有关政策,鼓励退休教师和其他热心人士创办符合一定条件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并可考虑给予一定标准的政府补贴;从扶贫基金或其他有关基金中专门划出一块,用于对部分特困留守儿童实施救助以及对认真履职的 代管家长 等的奖励、补助和表彰。

发展并凭托县域经济,努力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要积极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为更多的农民工创造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本地企业在招工的时候,在积极做好宣传和保证一定工资标准基础上,优先考虑录用留守儿童家长,使他们能够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们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外出务工潮变成回乡创业潮,增加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外出务工。同时也要告诉家长,在决定外出谋生前一定要周密思考,多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前途。此外,应积极推动国家立法,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进入城市后能够尽快入学,接受具有一定教学和管理质量的义务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由于正常的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留守儿童教育情况。

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我市很多农村乡镇中小学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最多的乡镇甚至高达70%。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难题,各学校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在困难面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选择了给自己加压,对留守儿童不歧视、不冷落、不放弃,努力让每位留守儿童学会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创造条件使得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生活上享受到温暖、学习上得到关爱。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及时与家长沟通。农村中小学普遍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登记,建立了联系卡,昌江区丽阳乡余家希望小学还挤出资金,按生均每学期1元的电话费补助教师,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鱼山镇中心学校还提出要求,让教师经常家访,改变教育方式方法,上门送关爱,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是教师无偿辅导。不少学校采取放学以后对留守儿童开小灶的措施,延长教师工作时间,无偿辅导学生作业,通过托管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是指导家庭教育。鱼山中学抓住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召开家长会对监护人进行指导,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家长以前的那种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只知道训斥责备,不懂得理解关爱;只关心物质生活,不重视精神支持等不良心态。

四是鼓励学生交流。乐平市塔前中学还专门安排了热线电话,鼓励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鱼山镇中心学校开展红领巾帮扶,鼓励学生结伴同进,组织留守儿童才艺展示和竞赛活动,为留守儿童打开心扉,增进与外界交流创造条件。多项活动的开展,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五是教师结对帮扶。浮梁县福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都下到班级蹲点,与班主任共同做好教育工作,并采取结队帮扶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留守儿童进行教育,还动员学校教师捐款捐物,为留守儿童买雨伞、雨鞋,给留守儿童送温暖,留守学生受到很大鼓舞。塔前中学让一部分留守儿童,将生活费委托班主任代为管理,帮助他们科学理财,使家长消除了后顾之忧。

各校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许多留守儿童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数量较多,教育的工作量很大,牵涉面又广,仅靠教育一家很难但此重任,尤其是教师负担过重,教育经费紧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困难。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正常的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由于数量庞大,近期看来似乎只是家庭问题,若干年后就有可能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存在的教育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每年才联系一至二次,甚至有的父母基本上一年内都不与孩子联系。尽管有相当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但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尤其是孩子的情感教育几乎成为空白,由于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心理需求也无法满足,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情感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缺陷,如性格孤僻、寂寞空虚、难以沟通、攻击性强等等。有些在外务工父母为提高孩子的生活水平和学习条件,经常给家里寄钱、寄物,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存在乱花钱的状况,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调查显示,平均约有65%(有的县区高达70%)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祖孙年龄相差一般都在40至50岁左右,老人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孩子往往只能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保障,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无从谈起。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无法完全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由于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是半文盲,年龄的代沟无法在思想上沟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调查结果显示,有不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明显处于劣势;大多数教师也反映留守儿童中“学困生”、“问题学生”较多,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多有厌学倾向。一方面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祖辈的文化水平较弱,学习上缺乏监督;另一方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性内容增加,需要家长适当辅导,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作业态度和质量都有明显不足,留守儿童年龄都不大,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然不够,学习状况很不理想。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按照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安排和部署,近期,我利用2周时间,对我县的文学艺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在xx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xx县文学艺术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二)文艺精品推陈出新。漫画家刘长海在《讽刺与幽默》等20余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200余幅;孙秀林等一批摄影家协会会员在《黑龙江画报》等刊物发表摄影作品200余幅,并创办《xx摄影报》,目前已出版3期;结合全省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会议和全国文明县城检查验收印制《全省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xx现场会画册》1000册,制作摄影展板16块,拍摄专题片2部;在县内外开展县歌创作征集活动。共征集歌曲50余首,筛选出20余首,编印了《唱响xx》歌曲集。由刘文成作词、杨人翊作曲《我的xx》被确定为xx县歌。开展学唱县歌、县歌展演活动。精选出14首歌曲在江畔广场进行了集中演出,激发了xx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提升了人气、凝聚了人心。结合“两会”、团拜会、登山节及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创作了一系列文艺节目,经过反复排练演出,成为文艺精品。

(三)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利用召开“两会”、团拜会、登山节等契机,组织编排一系列宣传贯彻中央、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及县委重要决策的文艺节目,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好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努力把全县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上来,形成了强大舆论声势,推动了我县文艺工作的有序开展。

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县文工团编排了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乡镇巡回演出60余场,播放电影达100余场次。民间艺术团深入老年公寓,建桥指挥部,武警中队,乡镇,村屯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30余场。多次组织图书捐赠活动,先后为农家书屋和文化站捐赠图书3万余册。

先后举办了摄影展。元宵节期间举办了烟花晚会。以庆祝建党87周年和建国59周年活动为契机,组织了xx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七一铧子山颂”诗歌朗诵会和“庆十一颂xx”歌曲演唱会。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举办了“迎奥运广场文艺演出”。在纪念“八一”建军节期间,联合县人武部组织全县预备役官兵开展了“野外生存”实战演习及大型纪念文艺演出,进一步展示了我县的精神风貌和文艺繁荣。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存在安全隐患多、学习成绩差、心理障碍凸显等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各级政府为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担负主要的责任。国家应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障碍;农村基层政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建立灵活、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等等。

1、导语。

伴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各地学校和社区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多元化关爱模式。为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现有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寻求解决的政策。

2、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由于问卷法采用的调查工具,是调论文联盟查者实现设计好的书面的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因而,它有着自身吐出的特点:

(1)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能在广阔的范围内对地域上相隔千里的众多的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评课在脚断掉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

(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3)便于资料定量分析。

(4)能够排除人为干扰。

(5)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

3、结果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亲情缺失,性格叛逆。留守儿童均“十分想念父母亲”,但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亲是家常便饭。长期得不到父母亲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暴燥叛逆,不服临时监护人和老师的管教。

二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心理上对孩子有歉疚,总是以金钱来弥补,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

三是不爱学习,不守规章。临时监护人往往重养轻教,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方面,教育渠道单一,缺乏家庭、社会的配合,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些留守儿童,不爱学习、不守规章,长期寻衅滋事,同学之间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现在学生之间打架,动不动就是铁棍、砍刀。

四是管理空档,早恋成风。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缺乏安全感,他们一方面寻求亲情,寻求保护,另一方面管理空档,他们行为自由,行事懵懂,早恋成风。

五是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2)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与其缺少来自家庭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有极大的关系。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二是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4、讨论。

对策与建议。

一是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强主导。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

(1)是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合格学校的建设。

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金坛市儒林镇妇联紧紧围绕上级妇联关于实施“妇女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的意见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镇妇联上下联动、全面争创、合力推进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截止目前,全镇共6个村均建立了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已建成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1个,常州市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3个,金坛市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2个。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全镇实现村“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

儒林镇各村、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采取资源整合、设施共享的思路,综合运用基层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资源,以“一个阵地多项功能”模式进行建设。使用面积均达到至少200㎡的要求。中心一般设有家庭纠纷调解室、图书室、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等。室外设有健身广场、儿童乐园等。各村、社区妇代会主任担任中心主任或副主任,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各村、社区妇代会自主使用或管理中心的部分活动场地,正常开展服务和活动,进行各类知识培训,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关爱贫困流动留守儿童、妇女健康、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服务,较好的实现了宣传展示、教育培训、文化建设、资源整合、维权服务、家教指导等功能。

“妇女儿童之家”按照先挂牌再建家的要求,村、社区基本全部实现“妇女儿童之家”挂牌。省、市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均配备了电话、电脑、办公桌椅、书橱、健身器材、图书等基本设施,以及妇女组织网络、工作职责、制度任务、活动掠影等相关内容已上墙。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各村、社区妇代会开展了丰富多彩,深受妇女儿童喜爱的服务和活动。

金坛市儒林镇“妇女儿童之家”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员配备还未到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妇儿之家”负责人均由村妇代会主任兼任,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对“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女之家”功能的发挥。

2、资源整合还未到位,硬件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儒林镇刚刚实行了行政村合并,各村(社区)的妇儿之家也相应进行各并。由于办公地点、妇代会主任人员均有调动,目前村、社区“妇儿之家”还没整合到位,同时也由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对“妇女儿童之家”需配备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产生较大的约束和制约。

3、活动开展还未到位,职能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受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因素和自身工作热情不够、能力水平不高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形同虚设,活动开展较少,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

接下来,儒林镇妇联将紧紧围绕把“妇女儿童之家”打造成基层妇联组织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突出扩大覆盖、丰富内涵、完善机制,使“妇女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妇女的幸福家园、儿童的快乐家园。

1、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着力加强村(社区)妇女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女大学生村官队伍作用,不断加大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力度,扎实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吸引、鼓励更多妇女群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2、充分挖掘“妇女儿童之家”功能,不断提高“妇女儿童之家”综合利用效率,使其真正成为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学习培训的课堂、联系妇女的窗口、维权服务的驿站、展示风采的平台。立足基层妇女儿童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以服务妇女儿童为根本,发挥作用求地位。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阵地的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权益维权、矛盾调解等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妇女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年9月,市妇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整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94000多名,占全市14周岁以下儿童总数的29.8%,xx年以来,市妇联与市关工委联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为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硬件建设情况。

据统计,全市共建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48个(见附件),其中市级示范点30个,县区级示范点18个,依托学校建设的28个,依托村室建设的20个,共配备书籍58600多册,液晶电视26台,电脑3台,各点均配备有书柜、桌椅。直接受益留守儿童6928名。

目前,每个留守儿童之家均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生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活动制度,成立了“读书学习组”、“心灵呵护组”、“开展活动组”等组织,并制作成版面上墙,室内均布置了童心童趣、温馨活泼的氛围,吸纳了“五老”骨干、学校老师、村妇代会担任管理员,平时放学、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定期开放。

(三)作用发挥情况: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之家整体作用发挥较好,具体体现在:

一是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幼小心灵。各留守儿童之家通过开展“城乡小学手拉手”、“母亲节感恩教育”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以写亲情信、打亲情电话、视频交流等方式,为家长、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开展对话与交流搭建平台,增进亲情感情。二是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各留守儿童之家均通过组织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科普讲座、文体娱乐、观看电视、亲情视频等常规活动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有效填补了留守儿家庭教育缺失的空白。三是享用了更多教育资源。各级妇联协同有关部门通过开展“爱心父母”结对帮扶、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积极实施爱心救助工程,让留守儿童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四)试点区培育情况。xx年底,全国妇联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为期一年(xx.12—xx.11月)在全国确定了26个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市、县、区。在市区妇联的积极努力下,xx区成为全省两个试点其中之一。为打造培育试点,市妇联指导xx区制定出台了《xx区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党政领导、组织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并着力加强网络、阵地、队伍三大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正在迎接全国妇联的检查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覆盖面窄,受益人群有限。目前,全市留守儿童近10万人,目前仅建48所,留守儿童之家受益人群只有近7000人,受益人群比例不足7%;全市582所农村中小学中目前只有28所学校建有留守儿童之家,覆盖比例仅有4.8%,更多的留守儿童并没有享受到社会的关爱。

(二)留守儿童之家布局不尽合理,影响作用发挥。全市48个留守儿童之家依托学校建的有28个,依托村居建的有20个,调查发现,建在学校的要比建在村室的作用发挥更好,建在村室的留守儿童之家大多由村妇女主任兼管,但由于村妇女主任身兼多职,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维护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也不能保证,导致个别村居建留守儿童之家存在书籍丢失、器材毁坏现象。

(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不规范。调查显示,大多留守儿童之家没有配备电话、电脑等设施,不能满足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联系的需求;由于资金问题,一些留守儿童之家书籍数量配备不足。各留守儿童之家虽在建立时都制订了管理制度,配备了管理人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领导、监督、管理,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之家制度形同虚设,部分留守儿童之家损毁严重。调查发现,全市共有10个留守儿童之家损毁,其中市级点2个,xx县13家县级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8家损毁,管理问题不容乐观。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妇联《关于对全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平邑县妇联于5月6日召开了全县乡镇妇联主席会,会上专门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通知》(平妇发[]13号),在全县16各乡镇、蒙山龟蒙景区管委会、经济开发区开展了留守妇女儿童调研工作。收集汇总了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并在全县发放完成《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问卷》180份。现将调研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平邑县总人口101万,其中农村人口95.97万、妇女37.11万人、18岁以下人口20.49万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1.53万人,占同龄儿童的7.47%左右。

调查情况显示,目前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在年龄特征上,31--45岁的留守妇女比例较大,接近49%。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而暂时没有外出务工,或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60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31岁--45岁的留守妇女中,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留守妇女中,大专文化程度的较少。三是在留守原因上,53.54%的留守原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11%的留守原因是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城市生活费太高。四是主要从事的生产劳动上,因文化水平偏低,又无资金支持,70%以上的留守妇女从事种植业。五是留守妇女在家主要从事种植业,因此丈夫外出打工收入是家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六是留守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在生活中认为自己最大的困难是子女教育压力大。七是当留守妇女的权益受到侵害时,54.67%的留守妇女选择向邻居亲友求助,因为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低,不懂法律,很少有留守妇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从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来看,目前留守儿童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留守儿童人数比例较大,统计数据显示,全县18岁以下留守儿童人数占儿童总人数的7.47%左右。二是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类型。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除了代沟问题,还容易产生老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

二、现状及问题。

(一)留守妇女。

1、体力劳动加重。青壮年男劳力外出务工后,农村只留下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妇女甚至部分老人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在抓好劳动生产的同时,留守妇女还要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有限的精力与高强度的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在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平日里希望有丈夫的体贴帮助等。

2、精神负担加重。留守妇女除了长期承担繁重体力劳动而健康堪忧外,还普遍存在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低;夫妻交流少,婚姻关系脆化等。调查显示,丈夫外出后,4%的留守妇女常常觉得没有安全感,60%的留守妇女常常感到孤独。留守妇女与丈夫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以及性交流,导致感情危机,久而久之婚姻难以维系。二是婚姻纠纷中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当夫妻出现婚变时,大多留守妇女因无法掌握丈夫在外的收入和财产情况,因丈夫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使得留守妇女的权益得不到合法保护。70%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缺乏有效的排解方式和渠道。

3、教育子女能力低。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家务劳动繁重,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帮助外,无力或无过多的时间在子女学习上、做人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80%左右的留守妇女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钱给他(她)们上学,只要他们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行;有近50%的妇女几乎从未同子女谈过理想与抱负,有近65%的妇女不知道平时孩子在想什么、盼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主要表现在吃饭穿衣上。调查还发现有的留守妇女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对子女上缺乏科学的教育和监管。同时由于孩子缺少父爱,家庭角色缺位,留守儿童多数学习成绩平平,自身特长不明显。部分孩子因父母离婚家庭破裂,造成心理、人格有缺陷,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留守儿童。

1、家庭教育缺失。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都是母亲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进行适当的辅导,无法担负起抚育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责。

2、亲情关怀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亲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

3、心理健康程度较差。多数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留守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即使父母回家时也难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一些孩子寄人篱下的感觉,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

三、做法及措施。

针对留守妇女儿童的现状,平邑县妇联立足党政关注、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积极探索服务留守妇女儿童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成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织,关注留守妇女生产生活。

自开始,我们在部分外出人员较集中的村试点成立了留守妇女互助组织。该组织在农村妇代会的领导下,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可以按生产小组或服务需求不同分别成立不同的互助小组,再由若干个互助小组组成互助组织。互助组织的成立成为农村妇代会发挥作用的又一个平台。这个组织使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在农忙时,通过互助组搭伴实现了互帮互助,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节省了劳动时间,在农闲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她们聚在一起,娱乐谈心,交流沟通,消除烦恼,成为情感交流和娱乐活动的平台;当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她们能通过整体来维权,成为互相维护权益的机构;当她们有什么需求和服务时,又成为了她们诉求表达的渠道。目前,我们已在全县30多个村成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使广大农村留守妇女有了倾诉和维权的依靠、她们的心灵沟通的平台,得到了广大留守妇女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1、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站。依托家长学校我们在每个村都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站,通过聘请镇、村小学教师村建立志愿妈妈队伍,集中组织活动为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惑,使他们感受妈妈的温暖。同时,我们还在平邑儿童才艺培训基地--平邑县西城实验小学积极申请省妇联等单位捐建了省级留守儿童活动站,成立了全县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利用春节这一农民集中返乡等时机开展留守儿童家长培训班等全县性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同时该校针对12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设立了寄宿制班级,建立了代理妈妈队伍,承担起他们的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及生活起居等,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开展大学生村官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我们抓住到村任职大学生学历高、有激情等特点,自20开始,在全县到村任职大学生中开展大学生村官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全县400名到村任职大学生以代理家长的身份先后与1300多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对子,在结对帮扶期间,大学生村官既要给所帮扶孩子辅导课业,又要做他们的心理咨询师和疏导师,用自己的关心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帮助。

四、建议及对策。

1、高度重视,创造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利用三八节、六一节等重大节日,广泛宣传妇女儿童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

2、要出台相应的帮扶政策和措施。如针对留守妇女文化素质低,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中心校及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授课,引导其当好合格家长及培养合格子女;针对农村妇女创业风险大,有关部门应帮助有条件的农村妇女、女能手、女企业家给予信贷扶持和项目扶持;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妇女所从事的种植、养殖行业项目应给予重点扶持,积极为她们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她们搭建创业平台。针对留守儿童,加大价值观念的引导、亲子之间沟通交流、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工作力度,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3、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严厉打击侵害女性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成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为留守妇女提供生活、生产、身心健康、法律等方面帮助,改善农村妇女的生活环境。公安、法院等部门在办理无过错的留守妇女离婚案时,要尽量照顾留守妇女,同时要充分发挥司法部门的作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乡村、进家庭,增强农村留守妇女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维权法律服务站等机构作用,为遇到婚姻问题的留守妇女提供能倾诉、能得到帮助的地方,使其尽快摆脱困境,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发生,尽可能地帮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好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

流动儿童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

1.学习上缺人辅导。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帮助。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确调教。调查显示,许多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小事升级,打架斗殴。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因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常发生安全事故。

学院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情况的调查报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民工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流动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在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涉及流动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与农村相比,这些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在上升,但是与城市相比较,又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但在这种特殊的年龄阶段,在校流动儿童一方面面临着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对农村环境的适应。对他们来说,任何一个方面的适应出现问题,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危机。关注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流动儿童,使在校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发展。

日前,针对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微观社会学研究相对比较少。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是从宏观上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状况、困境及对策。例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陷入社会认同的困境。在小学阶段,由于本地生源较少,公立学校还有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到中学阶段,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相对较低,所以流动儿童到中学阶段就要面临:是要交更多的钱继续留在城市读书,还是回农村念书。。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面临的困境观点普遍相同,有限的争议往往只是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建议。而很少从微观层面去关注在校流动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关于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状况及其农村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进行调查:以期全方位了解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状况,包括: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等;并就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方面进行探对。考虑到在校流动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我们将调查对象界定为二到六年级的在校流动儿童,发放问卷20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9%。除此之外,还对8位在校流动儿童、4位在皎流动儿童家长、3位班主任、2位学校负责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获得了大量定性资料。

农村身份认知:大部分流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且身份认知具有两面性。

农村身份认知指的是,在校流动儿童对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下自身农村居民身份的定义与认识。

在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53,5%的流动儿童明确表示,他们仍然认为农村老家是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异的是,这些在校流动儿童在农村身份认知过程中,不认为自己的农村身份决定于他们的农村户口,而是因为,“自己的根源在农村,即便是户口迁到城市,自己也仍然是农村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在校流动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的同时,他们也渴望别人“能够以一种与城市人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反感于别人说自己是农村人。

此外,当问及“平时是否会想念农村?”,77.9%的流动儿童回答“是”,他们时不时想念自己的家乡。但是,在表达“自己喜欢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的时候,除了个别儿童认为“农村自然环境比较好,适宜人生活”或“觉得在北京玩腻了,想同农村生活”外,有65.2%的在校流动儿童选择喜欢在城市生活,并已经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生活,用他们的话说,“能够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中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一方面较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另一方面又徘徊于是否接受自己农村身份的取舍之间。

学院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我区,**区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据统计,,**区现有学龄儿童10.77万人,流动儿童已达到11万名,数量已经超过本地户籍儿童。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就医、就学等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城市活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常州市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试点城市。,**区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基会“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确定为深度试点单位。三年来,**区坚持高标定位,针对流动儿童教育、管护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历了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的过程,大力实施“流动儿童关爱工程”,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一、四年来项目工作目标: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不断研究、探讨、总结流动儿童管理的经验,制订切合我区实际的政策,落实各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责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推进流动儿童保护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年来,我们积极落实项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协作机制,全面开展流动儿童信息登记;推进全体流动儿童平等享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进程;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成效。

一是组织显张力。成立了由32个部门参与的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小组,各地同步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流动儿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保障了流动儿童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工作聚合力。政府多次召集公安、教育、卫生、妇联等主要责任部门共同探讨项目实施工作,形成了《**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登记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流动儿童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发展。

一是实现流动儿童信息常态化管理和综合化使用。我区按照科学宣传、分类采集、综合汇总的要求,做好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0—3岁流动儿童信息由妇联、卫计部门分别在村、社区、世代服务中心、防疫站等地逐户采集;4—6岁流动儿童信息在幼儿园集中采集;7—16岁流动儿童信息在中小学统一采集;公安部门负责信息全面汇总、集中核对、统一录入微机系统,纳入全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201月至今,全区共登记16周岁以下儿童信息40万人。信息系统涵盖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受教育、计划免疫、是否有重大疾病四部分信息,集信息登记、权益保护、救助服务、部门管理、信息研判等使用功能于一体化,实现了流动儿童的入园入学、亲子早教、计划免疫和健康服务以及困难儿童生活帮扶等全面服务。

二是保障流动儿童公办入学,共享优质教育。全区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教育部门每年尽可能多的吸收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现我区公办小学有44802名流动儿童在读、公办初中有15737名流动儿童在读。同时还有12所新市民小学11344名流动儿童在读。同时还有118所公办、幼托机构、村级幼儿园共计26607名流动儿童在读。我区坚持入学“两为主”原则,完善外来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实施公办学校与新市民学校结对建立教育共同体,开创了全国新市民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向15所新市民学校分别派出3名公办骨干教师,负责语、数、外3门学科,其中一人担任校长,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帮助新市民学校“升级”,让流动儿童同享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5所,投入资金6亿多元,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建立学前教育专项补助的长效机制,按每年150万元的标准,用于奖励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创建优质园以及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内涵。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100%创建为省级优质幼儿园,满足了流动儿童入优质学校的需求。

三是确保优质健康服务全面辐射,提高流动儿童健康水平。

全区设立31个预防接种门诊,新建3家现代化门诊,对所有适龄流动儿童全部实行免费办证、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确保流动儿童免费接种全覆盖;建立流动儿童健康档案,实施健康免费体检,开展听力、视力等项目的筛查和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人均6元(不包括流动儿童)逐步提高到现在的人均不低于45元(包括流动儿童)。

(三)实事先行,提高流动儿童关爱守护服务质量。

一是宣传与保护并重。通过社工+妇工+义工+巾帼志愿者的工作方式,开拓服务流动儿童新模式。公检法司联合团教育局、妇联等部门,以“护蕾行动”、“检校共建”、“阿亮警官说防范”、“全警大走访”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流动儿童法制宣传活动15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由检察院、教育局联合编写的《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警钟长鸣人更醒》、《未成年人网络自护手册》等法律知识书籍,分发至全区的中小学校,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妇联和纪萍工作室设计制作原创动画“女检察官手记—少男少女”、原创动漫《暑假发生的事》、《爱,点亮您的生活》—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例动画片,用孩子喜爱的方式传递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贯彻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司法理念,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办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实行封存,对初次犯罪的流动青少年,尽量不适用逮捕强制措施,充分利用量刑建议权,建议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尽可能的判处非监禁刑。深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延伸帮教工作,每年定期对正在服刑的流动少年犯回访帮教,送书送物,安排跟家人通亲情电话、共进亲情餐,还选择有条件的少年犯作为“特殊志愿者”到福利院等场所从事社会义工劳动、慰问孤儿,督促少年犯监护人与学校、社区矫正机构、居(村)委会等部门形成帮教合力,防止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

二是帮扶与救助并行。全区构建立体多元的助学帮扶模式,教育局建立完善“困难群体学生助学资助机制”,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保障家庭困难的流动儿童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法院成立了全国首家“兴国百万护苗基金”,救助在司法活动中发现的困难未成年人。“春苗教育基金”、“春蕾教育基金”、“**妇女儿童”百万光彩基金等一批妇女儿童专项帮扶基金建立,为贫困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慈善总会、妇联、工会、团委等部门开展的“圆梦行动”、“蒲公英行动”、“爱心扶春苗”“圆梦微心愿”等爱心行动,使全区10000多个贫困流动儿童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助。

三是整治和守护结合。以来,我区将“护校安园”活动贯穿全年,设立“护学岗”364个,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段,安排警力在每一所学校周边开展值勤,严防发生针对少年儿童的伤害案件。综治、教育、文广、工商、卫计等部门密切配合,整改校园周边交通150余处,取缔校园周边游戏室4家、黑网吧18家,收缴赌博机576台。成立4家校车服务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新增国标校车200辆,为267辆校车安装gps并接入公安系统监控平台,购置每座位50万元乘运人责任险,为全区82所中小学、为2万多名中小学流动儿童提供周到服务。

三、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项目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感觉到工作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服务设施“超压力”。我区流动儿童人口快速增长,并以每年超过5000人的速度递增,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跟不上流动儿童的增长速度。

二是服务投入“缺资金”。我区流动儿童共享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初现成效,但是需要政府投入的流动儿童项目和服务太多,政府也是心有余而不足,服务投入资金略显不足,筹资压力较大。

三是服务协作“缺合力”。流动儿童管理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但是服务管理机制与新形势的要求仍有差距,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还存在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合力不足等现象,部门间力量的整合亟待增强,长效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项目推进的思考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项目的长足发展,促进流动儿童项目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系统、履职责任更加积极、社会环境更加优化,使全区流动儿童工作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职责,加快体系建设。继续把实施流动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作为政府保障流动儿童权益的重要体现,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完善中心城区和流动儿童集聚乡镇的资源配置和布局规划,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流动儿童教育、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流动儿童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内涵建设,拓展均等服务。建立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流动儿童管理服务机制,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我区流动儿童已同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免疫接种、儿童保健等服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流动儿童共享同等的婴幼儿早教、大病救助、康复训练等服务。

三是强化信息共享,提升服务合力。我区将通过全市流动人口信息大平台,确保各部门准确掌握流动儿童信息情况,完善部门协调配合制度,创新流动儿童管理服务新内涵,着重以教育、卫生、保健、心理、维权、帮扶等方面为切入点,有形、有力、有效地把关爱流动儿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我县自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9)》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9)》以来,在省市妇儿工委和妇联组织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妇儿工委认真履行职能,抓好两个《纲要》的贯彻实施,做好维权工作,真正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强化政府行为,落实目标管理。

我们主要抓了两项工作: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我们坚持做到了四个到位:(1)领导到位。我县的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纳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纳入了各级政府工作日程,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听取妇儿工委汇报,定期进行互检,将两纲目标完成情况列入各成员单位目标考核之中。(2)组织机构到位。在全县健全调整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有25个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并在各乡镇、街道相继建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3)工作经费到位。将妇儿工委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办公室配置了微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4)规范考核到位。我们不断强化目标责任制,在工作中实行目标管理细化,指标管理量化,工作管理强化,以保证重点、难点工作的落实。二是强化监测评估机制。我们坚持把监测评估作为重要措施和有力手段,提高实施规划质量。“两纲”监测统计组和专家组认真监测,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失地提出加快达标建议,县妇儿工委督促有关部门对照目标,寻找差距,拿出切实改进措施,将目标管理落到实处。

二、抓住机遇,加大宣传,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自“两纲”实施以来,县妇儿工委抓住一切时机,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采取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方法。一方面县乡层层举办培训班,培训骨干430人次,并有效发挥其“二传手”作用。在省召开实施妇女儿童纲要示范工作现场会以后,县妇儿工委及时召开了妇儿工委成员会议,落实两纲会议精神,研究我县妇女儿童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利用广播、电视、彰武报、知识竞赛等,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为“两纲”的实施开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宣传中,还注重了三个结合:一是与提高妇女综合素质相结合。以“两纲”目标为主要内容,组织妇女参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等活动,促进妇女广泛参与。二是与《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相结合,加大依法维权力度,坚决遏制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妇女儿童人身权利。三是解决突出问题与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相结合,从而推动了社会各对妇女儿童的支持。

三、攻坚克难,有效推进“两纲”各项指标的实现。

为了做好新《两纲》的实施,我们找准重点、攻克难点、分步实施,在以下四个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1、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提高妇女参政议政能力。

2、紧抓教育不放松,提高妇女儿童的文化素质。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保证教育资金的投入,将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表现为:教学条件不断改善。近两年来,投入资金1299万元,完成危房校舍改造18986平方米。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助,获捐款163万元,营造了四所希望小学,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技术装备资金680万元,我县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按时完成率分别为99.9%和99.8%,初中入学率为99.8%,巩固率为97%,辍学率为2.83%。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为29人。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大力开展救助贫困儿童活动,至,建希望小学4所,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280名,春蕾计划资助失学女童310名。在华夏银行沈阳分行的资助下,丰田乡“春蕾”女童班50名学员步入了初中学习,每年她们将得到3万元的资助,现已到位6万元,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了可靠保证。我县于1998年被评为国家扫盲先进县,成人妇女实字率为90%,青壮年妇女误字率为95%。全县中小学开办38所家长学校,还将成立9所家长学校,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为90%。全县中小学还聘请了法律副校长,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

3、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网络,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妇女发展、维权工作须进一步开展。广大妇参政、就业、以及家庭平等权利方面都受到很多限制,轻视、歧视、侵害妇女儿童现象时有发生,妇女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初中生辍学情况客观存在,控辍工作困难重重高中扩招难度较大,应届初中毕业生入高中学生数量不足,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存在一定困难。

3、部分群众改厕观念淡薄,许多农户仍在使用“露天”厕所粪便污染水源、环境的现象仍很严重,达到《两纲》中改厕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改厕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把环境卫生整治,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文明村镇建设做为工作重点,切实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

4、农村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偏远乡镇、村妇幼保健基层组织虽建立,但存在经费不足,设备简陋老化,人员素质偏低,乡村保健人员不稳定等情况。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高度重视,积极创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平台。

妇儿工委及其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把做好新形势下妇女儿童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和儿童优先的理念,克服忽视妇女儿童工作的作法,自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识和开展妇女儿童工作。在实施妇女儿童纲要中,注重强化政府的主体意识、部门的责任意识、社会的参与意识。要积极争取县人大、县政协对妇女儿童工作的支持,定期请人大、政协对《妇女权益保障法》、《末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视察,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妇女儿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解决。

(二)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妇女儿童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

妇女儿童工作涉及各个领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利用媒体的固定栏目、公益广告、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好两个《纲要》以及省市县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利用“三八”、“六一”等纪念日,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及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妇女儿童工作的先进典型,揭露和批评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动员社会增强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意识,为妇女儿童发展、为两个《纲要》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加强妇儿工委自身建设,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

今年县政府将加大对两纲实施的经费投入,保证实施规划有人做事、有钱办事。要着眼于妇女儿童发展,立足于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实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两个《规划》重点和难点目标的解决。重点解决好妇女参政、下岗女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女童失学辍学等问题。要建立和完善妇儿工委工作机制,每年召开1-2次全体会议,研究妇女儿童工作大事,定期对其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各成员单位每年要就本部门承担的妇女儿童工作写出书面报告,要负责对本部门承担的两个“纲要”自上而下组织实施、调研、考核、评估和统计汇总,并报有关综合部门。妇儿工委的日常工作应以调查研究、督查指导为主。要逐步完善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四)规范两个《规划》的检查和统计监测评估工作,继续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和指标体系。

监测评估工作是实施两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及时掌握妇女儿童状况、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必要手段。两纲统计工作由统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要搞好监测评估队伍建设,组织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监测评估组、统计监测组组成人员定期学习培训,提高统计监测质量,推动监测评估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要建立县级特别统计数据库,搞好两个《规划》的性别统计。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年9月,市妇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整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94000多名,占全市14周岁以下儿童总数的29.8%,以来,市妇联与市关工委联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为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硬件建设情况。

据统计,全市共建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48个(见附件),其中市级示范点30个,县区级示范点18个,依托学校建设的28个,依托村室建设的20个,共配备书籍58600多册,液晶电视26台,电脑3台,各点均配备有书柜、桌椅。直接受益留守儿童6928名。

目前,每个留守儿童之家均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生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活动制度,成立了“读书学习组”、“心灵呵护组”、“开展活动组”等组织,并制作成版面上墙,室内均布置了童心童趣、温馨活泼的氛围,吸纳了“五老”骨干、学校老师、村妇代会担任管理员,平时放学、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定期开放。

(三)作用发挥情况: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之家整体作用发挥较好,具体体现在:

一是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幼小心灵。各留守儿童之家通过开展“城乡小学手拉手”、“母亲节感恩教育”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以写亲情信、打亲情电话、视频交流等方式,为家长、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开展对话与交流搭建平台,增进亲情感情。二是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各留守儿童之家均通过组织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科普讲座、文体娱乐、观看电视、亲情视频等常规活动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有效填补了留守儿家庭教育缺失的空白。三是享用了更多教育资源。各级妇联协同有关部门通过开展“爱心父母”结对帮扶、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积极实施爱心救助工程,让留守儿童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四)试点区培育情况。底,全国妇联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为期一年(.12—xx.11月)在全国确定了26个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市、县、区。在市区妇联的积极努力下,源汇区成为全省两个试点其中之一。为打造培育试点,市妇联指导源汇区制定出台了《源汇区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党政领导、组织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并着力加强网络、阵地、队伍三大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正在迎接全国妇联的检查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覆盖面窄,受益人群有限。目前,全市留守儿童近10万人,目前仅建48所,留守儿童之家受益人群只有近7000人,受益人群比例不足7%;全市582所农村中小学中目前只有28所学校建有留守儿童之家,覆盖比例仅有4.8%,更多的留守儿童并没有享受到社会的关爱。

(二)留守儿童之家布局不尽合理,影响作用发挥。全市48个留守儿童之家依托学校建的有28个,依托村居建的有20个,调查发现,建在学校的要比建在村室的作用发挥更好,建在村室的留守儿童之家大多由村妇女主任兼管,但由于村妇女主任身兼多职,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维护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也不能保证,导致个别村居建留守儿童之家存在书籍丢失、器材毁坏现象。

(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不规范。调查显示,大多留守儿童之家没有配备电话、电脑等设施,不能满足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联系的需求;由于资金问题,一些留守儿童之家书籍数量配备不足。各留守儿童之家虽在建立时都制订了管理制度,配备了管理人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领导、监督、管理,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之家制度形同虚设,部分留守儿童之家损毁严重。调查发现,全市共有10个留守儿童之家损毁,其中市级点2个,临颍县13家县级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8家损毁,管理问题不容乐观。

(四)缺乏专业辅导老师,不能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建在村室的留守儿童之家大多由村妇女主任兼管,开展活动大多依托村“五老”骨干和村干部,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方法,只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和教育引导,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的少;而学校具有心理咨询等资历的专业老师屈指可数,一线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留守儿童各个年龄段出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不能给予有效解决。调查发现,上网成瘾、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的多是留守儿童,如何科学引导、正确处理各个年龄段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三、他山之石。

为使我市留守儿童之家发挥良好作用,我们通过电话咨询、网上查找等方式对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梳理,以供参考:

(一)政府主导,项目化运作型。安徽省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纳入政府民生工程,财政设立6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三年时间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建设2万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为每个留守儿童之家配备3000元的电视、电话、电脑等设备设施。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监管,制定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考核结果在全省进行通报,并作为奖励的依据之一。这种形式的运作覆盖面广,受益留守儿童多,有利于大规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二)民营带动,市场化运作型。安徽省歙县育鸿留守儿童学校,是一所由私人投资在县城建办的民营学校,主要接收对象为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学校设备主要以私人投入为主,当地县妇联、教育局投入少量文体器材,多为全国儿基会、省妇联配送。配备有老师进行作业辅导和书画、音乐等课程培训。歙县被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确定为全国留守儿童社会干预试点县。这种方式覆盖面有限,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较为集中地区的问题。

(三)多方协同,家校关爱型。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项目,是由省发改委支持资金40万元,县财政配套5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20万元,为广大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活动、生活(住宿、就餐)综合服务,中心的留守儿童实行完全寄宿制,每两周回一次家,平时上学和周末回家均由托管中心负责接送。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同志们:

本日,召开此次两纲履行工作集会,紧张议题是总结一年来履行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的环境和经验,探讨安排今后促成履行纲领和妇女儿童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代表县妇儿工委周全总结了“十五”新两纲履行一年多来的工作,找出了存在的题目,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安排。各单位要根据(上级县)及我县妇儿工委的要求,当真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进步我县妇女儿童工作程度。下面,我讲三点定见:

1、进步思维认识,加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责任感。

妇女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庞大的经济题目和社会题目,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周全构筑小康社会,兑现经济与社会彼此和谐和可连续成长的根本工程。当真履行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策动社会各方面气力齐抓共管,增进妇女儿童奇迹的进步与成长,是促成我县提早十年兑现周全构筑小康社会的必要。“十五”新两纲履行一年多来,在各级各部分的互助竭力下,两纲履行获得了明显结果,妇女儿童奇迹获得了长足成长。到如今,两纲履行已进入监测评估第一阶段。近来,省、(上级县)县妇儿工委接踵召开成员集会和树范县漫谈会,对履行妇女儿童成长纲领,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工作作了安排安排,发起了明了任务。各级各部分必定要从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小康社会构筑步调的高度,富裕认识履行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的紧张意义,加强紧急感,进步贯彻履行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的自发性。

(一)妇女儿童成长是周全构筑小康社会的紧张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发起的周全构筑小康社会的搏斗目标,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周全成长的目标。妇女儿童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儿童的成长事关周全构筑小康社会的大局。×妇女儿童成长纲领触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致力于进步妇女儿童的集体本质,增进妇女儿童的周全成长,符合妇女儿童成长的客观必要,符合周全构筑小康社会的`搏斗目标。当真履行妇女儿童成长纲领,增进妇女儿童奇迹的健康成长,对付周全构筑小康社会具有非常紧张的意义。

(二)妇女儿童是兑现超过式成长的紧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连续增加的第一资本。×作为一个人口大县,要在新一轮成长中脱颖而出,兑现超过式成长,必须大力大举履行科教兴县计谋,周全开辟人力资本,兑现从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本强县的变化。妇女作为一支紧张的人力资本,儿童作为人力资本的“后备库”,其教诲程度、健康程度、综合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感化着我县人力资本状况,感化着我县经济成长的质量、速度和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履行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竭力进步广大妇女儿童的综合本质,便是履行科教兴县计谋,便是抓住了兑现经济超过式成长的计谋重点。

(三)妇女儿童是兑现超过式成长的紧张鞭策气力。本年以来,县委、县当局肯定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四化”计谋为总抓手,以“县内赶寿光、省内上位次、海内进百强”为三年搏斗目标,发起了解放思维,求实立异,办事创业,攻坚破难,竭力兑现全县大投入、大招商、大成长的新要求。广大妇女儿童作为两个文明构筑的生力军和国度将来的构筑者,是促成当代化构筑的紧张气力。是以,周全结束既定的搏斗目标,兑现我县由经济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超过,急迫必要广大妇女儿童的广泛参加和互助搏斗。各级各部分要更加自发、自动地把两纲履行工作做好,富裕变动全县广大妇女的自动性,互助致力于×的超老例、超过式成长。

2、加大宣扬力度,竭力营建履行两纲的精良氛围。

要连续加大新两纲宣扬力度,策动全社会气力广泛参加赞成妇女儿童奇迹成长。在宣扬进程中要凸起三个面向。一是要面向各级带领干部搞好宣扬,使他们及时明白把握这项工作,切当纳入本部分的整体工作当中,真正摆上位置,加强带领,同步落实。二是要面向各个层面搞好宣扬。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的履行触及到各个方面、各个范畴,必要上下互助,齐抓共管,是以,社会各界周全参加是兑现纲领各项目标的紧张包管。从面上环境看,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的宣扬力度还远远不敷,各级各部分特别是舆论宣扬部分,要采纳多种式样,坚定不懈地搞好宣扬,联合思维,达成共识,互助鞭策妇女儿童成长纲领深切履行。三是面向妇女干部大众搞好宣扬。妇女儿童成长纲领是保险妇女儿童根本长处的纲领性文件,广大妇女儿童作为紧张受益者,必须以高度的自发性,对成长纲领的指标和要求有一个周全详细的明白,抓住机会,自动参加,在各级各部分的联合安排下,富裕阐扬本身优势,以现履举动落实妇女儿童成长纲领的任务要求。

3、强化工作办法,结壮做好两纲监测评估工作。

根据省、(上级县)县妇儿工委的联合安排,本年下半年,省、(上级县)县将构造气力,采纳听报告请教、看现场、查档案等式样,对全县两纲履行环境进行阶段性监测评估。这项工作时候紧,要求高,任务重,各单位必定要高度珍视,采纳得力办法,按时结束阶段性监测评估任务。

一要集结气力搞好自查。监测评估是履行两纲的一个紧张程序,也是鞭策纲领目标兑现的紧张伎俩。从如今起,各单位要比较《监测评估方案》要求,当真搞好自查工作。对已达标的,要连续抓好巩固进步,确保不下滑。对未达标的,要当真分析,找出因为。对付在短时间内能够达标的,要尽快采纳办法,兑现冲破;对短时间内难以达标的,也要尽快订定工作方案,明了达标期限。

二要出力办理好重点、难点题目。妇女参政议政、生育基金社会兼顾、妇女儿童活动阵地构筑等方面,一贯是履行纲领的重点和难点。从我县看,县、乡党政带领班子中正职女干部、村两委女干部配备比例偏低,婚前医学查抄、生育基金社会兼顾还异国周全履行,妇女儿童活动中间异国建立,女职工“四期”保卫还异国完全落实。这些指标既是省、(上级县)县查抄的重点,也是我县两纲履行中的难点。构造、工作、教诲、卫生等部分,要根据两纲领求,采纳针对性办法,加大工作力度,一项一项地探讨,一项一项地落实,力图在这些方面获得冲破。

三要搞好统计分析。做好两纲监测评估工作,有益于科学展望成长趋势,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预感性。统计部分要抽调得力人员,做好数据分析和统计汇总。既要凸起重点,又要反应周全,对可量化的指标,要当真搞好数字统计,不能量化的指标,也要搞好定性分析,以周全精确地反应我县两纲履行环境。要坚定脚结壮地,有捷报喜,有忧报忧,决不能弄虚虚伪、搞式样主义。

4、加强构造带领,为监测评估工作供给靠得住保险。

此次阶段性监测评估,既是省、(上级县)妇儿工委对我县妇女儿童工作的查抄,也是我县妇女儿童工作成绩的周全亮相。各级各部分要高度珍视,切当加强构造带领,为监测评估工作供给靠得住的构造保险。

一要严厉责任。抓好两纲监测评估工作,是各级各部分的一项紧张任务,必须明了责任,狠抓落实。县妇儿工委办公室要对全县的监测评估工作及时调理查抄,和谐办理工作中的题目和坚苦。成员单位当真人作为本单位监测评估工作的紧张责任人,要尽职尽责,做到思维上珍视,工作上赞成,举动上落实,自动创设前提赞成监测评估工作。监测评估工作人员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对统计数据的真正性、精确性当真,定量分析要精确,定性分析要到位,周全、客观、真正地反应我县妇女儿童成长状况。

二要齐抓共管。纲领履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触及到党委当局各部分和社会很多方面,必须依靠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互助竭力。妇儿工委办公室要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和谐,及时把握环境,雷同信息。财务部分要为履行两纲供给必要的经费保险。宣扬部分要加强对两纲履行工作的宣扬。构造、统计、工作、卫生、政法等部分要密切互助,各负其责。总之,要加强部分之间的分工与全作,齐心合力,确保“十五”新两纲第一次阶段性监测评估工作美满结束。

三要配强步队。各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监测评估工作班子构筑,确保专人专抓,为监测评估工作供给有力的构造包管。要强化交易培训,进步监测评估人员的交易本质,包管监测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妇儿工委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自构筑,当真践诺职责,加强对监测评估工作的教导和查抄,鞭策各项任务的落实。

同志们,做好新局势下的妇女儿童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各级各部分必定要根据此次集会的安排和要求,周全贯彻“三个代表”紧张思维,联合协作,互助竭力,把我县妇女儿童工作进步到一个新程度,为我县提早十年兑现周全构筑小康社会的搏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尊敬的文主任,各位领导:

在**人民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实现省委提出的“两年内有大的变化”的关键时刻,尊敬的文主任一行带着对老区人民的关爱与牵挂,莅临**视察指导,让我们倍受鼓舞。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和百万**人民,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地处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幅员1767平方公里,辖71个乡镇、875个村,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92万,是一个典型的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贡献的老革命根据地贫困县,年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01年颁布实施“两纲”以来,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态度,围绕贯彻落实“两纲”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办实事,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被国务院妇儿工委确定为西部地区“为妇女儿童办实事”项目县,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被四川省授予两纲示范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五个纳入”“三个到位”,为“两纲”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实施“两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将“两纲”做到五个纳入,即把纲要确定的目标纳入本地、本部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有关单位的职能范围;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从而确保了“三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在制定颁发“两纲”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关于妇儿工委关于制定新“两纲”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将妇女儿童的教育、社会设施、卫生保健等重要指标列入“两纲”和有关保障妇女儿童发展的有关条款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下发了《**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措施。

第二,组织到位。为推动“两纲”的实施,我县于2003年成立了“两纲”领导小组和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在其下设监测评估专家组和监测统计组。2003年重新调整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仪府办发[2003]56号),由县政府副县长敬小娟担任主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例会、考核、检查、评估和表彰等制度,目标职责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组织工作到位。

第三、经费到位。由于我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一直都非常紧张,但政府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2004年,全县落实教育事业拨款万元,卫生经费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万元,为妇儿工委预算了3万元的工作经费,从资金上保证了“两纲”的贯彻实施。

二、实施“两纲”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两纲”的全面实施。

--开展了“两纲”宣传工作。抚州市和各县(区)围绕“两纲”的目标任务,积极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举办培训班、组织知识竞赛、开展专题宣传周等活动方式,大力宣传进步文明的性别意识、宣传先进妇女典型,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2003年全市11县(区)都组织开展了“两纲”知识竞赛活动,全市有近2千多人参加了比赛。临川区根据当地“两纲”实施情况,组织了在校学生举办两个纲要知识竞赛,并选送数篇优秀文章参加了全国征文比赛。--加强了监测评估工作。按照“两纲”评估的要求,市、县(区)妇儿工委均成立了“两纲”监测评估领导机构和监测统计组和专家评估组,制作了详细的评估方案,编制了年度监测统计报告,进一步落实了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对“两纲”监测统计的指标体系,完成了年度指标体系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年度妇女发展状况和儿童发展状况报告。全市11个县(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测评估组织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评估水平,今年4月底,我们还举办了一期“两纲”监测统计工作培训班,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及“两纲”示范县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二是围绕解决重、难点问题,突出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

--。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