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成语的教案孜孜不倦的词(热门20篇)

时间:2023-12-16 14:58:35 作者:LZ文人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反思和调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成语故事:孜孜不倦

【成语故事】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禹奉命带人打猎把兽肉分给百姓吃,又带领大家疏通沟渠江河,把大水引入海中。还教导人们播种庄稼,让人们按需要交换物资,使天下太平。禹对舜帝说:“予思日孜孜。”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勤奋。

【相近词】废寝忘食、不辞劳苦、摩顶放踵。

【反义词】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造句】:

(1)只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就能成杰出的人。

(2)成长就像老鹰练习飞翔,关键在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3)小田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实践,现在成为业务骨干了。

(4)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将来一定有大成就。

(5)教师,那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品格,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这该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啊!我常常把老师比喻成桑树,因为它想的是别人生活得是否美好,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如果没有桑树的品质,哪来春蚕的精神!

(6)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并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是读书,帮你埋下成功的种子;是读书,助你孕育成功的果实。

(7)他三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学习成绩当然要比别人好得多了。

(8)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9)将自己的一声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

(10)刘江那种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使他身边的人员深受感动。

(11)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老师们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

造句。

1、他们还在孜孜不倦地编写那部词典。

2、公司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断创新、追求完美、跨越无限、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3、火箭队努力争抢防守篮板,丢球后拼命的奔跑而且孜孜不倦。这些事情就算没有投失球他们也仍然会去做。

4、天都黑了,可小明还在孜孜不倦的学习着,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

5、合作创造价值,互利成就未来!我们将一如继往、孜孜不倦,成为广大客商永远值得信赖的伙伴!

6、在那些年中,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用业余时间到大英博物馆读书。

7、尽管他身体不好他仍孜孜不倦地学习。

8、老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孜孜不倦的培育我们。

9、孜孜不倦,每天不断学习新事物。

10、按他的话来说,他正在孜孜不倦培育的制度就是世界新秩序的核心。

11、他孜孜不倦的干劲使我们大家惭愧。

12、她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为她带来了渴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能力,她因此得以发掘并扩展自己身上所显露的天才。

13、“用科技创造绿色生活”是我们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信誉为重,质量第一”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经营方针。

14、虽然他生病了,可还是孜孜不倦的在学习。

15、挑战极限,力求完美,这是创远企业与生俱来的精神,更是孜孜不倦的行动。

16、面对生活,多少有点惴惴不安;但是学习还是要孜孜不倦。

17、他就像一个有无限动力的发动机一样,孜孜不倦的学习到深夜。

18、愿你的追求孜孜不倦,愿你永远学而不厌。

19、为了拯救黎民百姓,他孜孜不倦地钻研祖国医学。

20、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21、全球化是奇瑞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22、随著年龄增长,克理斯受此诗的激励,孜孜不倦地辛劳,为要保护珍贵湿地及其钟爱的野生动物。

23、我是个在寂静中对期望孜孜不倦的追寻者,日日我皆会登上山顶,向海眺望。

24、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并用自己的智慧分析问题。坚持不懈地把你的想法付诸实施!

25、他的经验教训,不过是舱内那批孜孜不倦的夜校学生中多数人的经验教训罢了。

26、某某人成为数学家是因为他在孜孜不倦的学习。

27、考古学家孜孜不倦努力的重溯,坚持尽量要让参访的人,能够体会到塔斯马尼亚第一批殖民的原始遗迹。

28、为了取得好成绩,小明每天都孜孜不倦的读书。

29、我非常清楚,由于对各色不义利益孜孜不倦的恋爱,愿说出上述客观结论者凤毛麟角,而假装不信者会呈蜂拥势。

30、林琳孜孜不倦地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1、在海洋和森林中的风声赋予我们语言之前的千万年间,我们是在漂泊、徘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的一群生物。

32、自从知识开始被各种方式记载后,人们就开始孜孜不倦的开始追寻。

33、不过,查理自手术后便极尽所能地汲取新知,这样的求知经验促使他在智力退化的情况下仍旧孜孜不倦地学习。

34、我喜欢你,不仅仅喜欢你的个性,和你在一起的感觉,更喜欢我孜孜不倦探索得来的欢喜。

35、老师总是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老师的恩情。

36、把最诚挚的关心和爱心撒向千家万户,是忠信发孜孜不倦的追求。

孜孜不倦成语的教案孜孜不倦的词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举例造句】: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近义词】:废寝忘食、不辞劳苦、摩顶放踵。

【反义词】: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成语故事】:

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禹奉命带人打猎把兽肉分给百姓吃,又带领大家疏通沟渠江河,把大水引入海中。还教导人们播种庄稼,让人们按需要交换物资,使天下太平。禹对舜帝说:“予思日孜孜。”

三国时期,蜀国有一个很有名望而且学问很高深的人,叫向朗。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拜襄阳司马德操为师,司马德操很有才学,与当时名士徐庶、庞统等人关系密切,向郎在处理工作时,显得非常有才能,曾经担当过多种职务。但是他在当丞相长史时,由于包庇马谡而被诸葛亮罢免。此后,他便拼命读书,并且专心钻研古人经典著作,三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直到八十岁了,还亲自校阅古籍,整理手稿,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由于向朗的刻苦钻研,他的学问越来越高深。蜀国国内,上至后主刘禅,下至未成年的书生,都对他十分敬重。

儿童成语故事:孜孜不倦

上古时期,赫赫有名的治水专家大禹看着洪水肆虐忧心忡忡,那时侯经常发洪水,百姓们的田地和村庄被无情的冲掉,大禹决心要尽自已的能力来解决洪水带来的灾难。他带着乡亲们开沟建渠,把水引入河流,再引入江海里,最后终于把洪水治服了。后来大禹又带着乡亲们开始种桑蚕树,慢慢的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舜是他们的首领,他看到大禹有能力有智慧,能够带着大家走上幸福的道路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便想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他,禹也实事求是地对舜帝说:“唯日孜孜,不敢逸豫。”他的意思是说他自已每天这样辛苦干活而不敢掉以轻心浪费一点的时间,也不敢去享受生活的快乐。这些都是大禹大公无私的个人优秀品质的'表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丕)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巴金《生》:“但有一件事实则是十分确定的,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于这座高塔的建造。这些人是科学家。”

这应该说是我们互联网工作者人心所向的一个理想,从始至终我们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追求。

他孤注一掷立足于农田,孜孜不倦地研究着小麦、棉花如何在家乡的土地上能够有更高的总产量。

孜孜不倦成语的教案孜孜不倦的词

(1)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位老人家,孜孜不倦地为办学校奔波了几十年。

(2)他们还在孜孜不倦地编写那部词典。

(3)尽管他身体不好他仍孜孜不倦地学习。

(4)为了取得好成绩,小明每天都孜孜不倦的读书。

(5)老教授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值得青少年好好的学习。

成语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

2、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

3、准备若干张答题纸,数朵红花和数面红旗。

1、把学生分为六组进行活动,学生在答题纸上示答案,口答无效。

2、教师作为主持人,负责评定并为优胜组颁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那里风和日立,青山绿水令人流连忘返;那里万紫千红,奇花异草令人心旷神怡;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令人目不暇接;那里还有琅琅上口的至理名言,读后令人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游览成语世界,进行一些有趣的成语竞答。

二、游成语世界,进行竞答。

首先我们来到成语植物园,这里有依依杨柳,婷婷莲花,累累硕果……一派赏心悦目的'景象,我们就一同欣赏吧!。

看后出示:。

请把以下成语填完整。

成在胸望止渴暗花明。

百步穿雨后春一现。

出水投报满天下。

学生按小组讨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后依次在投影仪上出示,评出前二名获胜组,奖与红旗红花。

参考答案:

成在胸望止渴暗花明。

百步穿雨后春一现。

出水投报满天下。

2、成语生肖园。

师生共看课件师稍作解释。

看后学生竞答: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12个,五分钟内能写出最多的优胜组,取二名奖与红旗红花。

参考答案:

鼠目寸光。

汗牛充栋。

虎口余生。

守株待免龙潭虎穴。

虎头蛇尾马到成功亡羊补牢。

杀鸡敬猴鸡犬不宁。

狗血喷头人怕出名猪怕壮。

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九”的成语9个,9个为底数,不重复。

写出以“十、百、千、万”开头的成语4个。

第题请各组在四分钟内写出,第题在两分钟内写出。写后交流答案,评出前二名优胜组,奖与红旗红花。

参考答案:

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不三不四、四面八方、四通八达。

十全十美、百花齐放、千军万马、万紫千红。

4、趣味成语园。

师:经过紧张的竞答,接下来我们到成语趣味园轻松一下:

看课件,展示两组数字,猜两个成语。

a、0、1、2、5、6、7、8、9、

b、0、1、2、3、4、5、6、9。

一位老太太眼含泪水,读着一封信:“十几年没有音讯的女儿,今天终于找到了……”

用不同成语表达画面意思。

三、“我演你猜”说成语。

趣味成语教案

最怕寒冷的人——不寒而栗。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

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高大的超人——顶天立地。

最难治的疾病——肝肠寸断。

最怪异的动物——虎头蛇尾。

最漂亮的帽子——冠冕堂皇。

最反常的天气——晴天霹雳。

最绝望的前程——山穷水尽。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昂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最为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急速的流水——一泻千里。

最狭窄的海洋——一衣带水。

最丰厚的稿酬——一字千金。

最坚固的工事——固若金汤。

孜孜不倦成语的教案孜孜不倦的词

1、当我们专心地做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就会废寝忘食地沉浸在某项活动中。

2、对于我们所有这些在卫生领域具有领导作用的人来说,现在应当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

3、而且对于我们所有这些在卫生领域发挥领导作用的人而言,现在应该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

4、最糟糕的是,你可能废寝忘食地工作了一个星期,只为了几组重要照片;但如果主编不满意,你将全部返工。

5、为了通过学位要求的双外语水平测试,我用了一个夏天整整三个月废寝忘食地学习德语和法语。

6、他工作如此勤奋以至于经常废寝忘食。

7、他专心致志于这项工作,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8、为了和平的崇高事业,无论怎么磨,甚至废寝忘食,都是值得的,光荣的。

9、当人们听到他的音乐时,对于他在进行如此伟大创作时跺着脚走来走去,大声吟唱,废寝忘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10、60年代初,迪肯和他的同事废寝忘食地研发这些特点。

12、钟废寝忘食地工作以实施其计划。

13、它漂浮在想象和等待之中,是人们心中废寝忘食地追求。

14、威尔逊先生说:“如果配偶无法使自己的工作变成像mba那样令人充满激情、废寝忘食的事业,处境将很艰难。”

15、他真的是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成语的教案孜孜不倦的词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每当唱起这首歌,我们便感到骄傲、自豪。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他以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批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鲜血与泪水为我们创造了这样好的生活条件,我们的祖国才能如此的富强。

刘胡兰,这位共产党员,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面对敌人的铡刀从容镇定,宁死不屈地成为共产党员的豪情令敌人丧胆!虽然她牺牲时才仅仅15岁,但是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了永恒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钱学森,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如果留在美国,可能会开上豪车,住上豪华的私人别墅,成为美国航天和火箭事业的研究者……如果他回到祖国,不但失去了在美国的一切的金钱、地位、荣誉,而且可能会过上比原来穷苦十倍,甚至二十倍的生活。可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早应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20的5・12大地震,我们的祖国身受重伤,但祖国依然坚强着。是的,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却动摇不了我们华夏儿女的意志,压不倒我们祖国的脊梁。林浩,只有9岁,就是这样小小的少年,却在危难面前做出了让人为之赞叹的壮举。在倒塌的废墟中他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救出几名受伤的同学。当有人问他;“你当时怎么会想到救人呢?”林浩以稚嫩的声音回答:“我是班长”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虽然我们还小,不能守卫边疆,保卫祖国,但我们能好好学习。我是祖国的接班人,我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是祖国的希望,党看着我,人民看着我,革命先辈们看着我,老师,爸妈也看着我,我不能给他们丢脸,我不能让祖国失望,我一定沿着先辈们的足迹,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党的好孩子,做国家的栋梁。

成语故事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

受到启发教育。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二教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

戳穿

演奏

腮帮

俸禄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

”,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盾

画龙点()

()()充数

张口()舌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1.请同学们查,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成语故事教案

1.为幼儿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

1.每个孩子事先准备一个成语故事

2.小礼物若干

一、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1.要求幼儿口齿清楚、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

2.可以适当地配上动作等肢体语言。

3.做有礼貌的小听众。

二、幼儿按顺序进行比赛

三、请幼儿评选出最佳故事大王,并给获奖的幼儿颁发奖品。

这个活动源于上学期期末,我发现我们班级的孩子语言处于一个瓶颈阶段,想要表达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而且孩子的白话比较多,介于这个原因,我想应该让孩子更多地积累词汇,而成语故事既可以让孩子学习表达,更可以让幼儿通过讲述故事理解该成语的意思,帮助幼儿积累成语。

在此次成语故事比赛中,很多幼儿进行了的准备,其中家长的辅导也功不可没。孩子们讲述的故事有《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等,这些故事的寓意比较浅显易懂,孩子们基本上能了解,但在日常表达过程中,怎样去合理利用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日常的应用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注重对孩子言语能力的提升。

在这次故事比赛中,孩子们的讲述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孩子都能将故事的意思表达清楚,有些孩子还能运用肢体动作,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还只是停留在背故事的阶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是要不断加强。

在评选故事王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欣赏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民主选举出来的选手确实是讲述得比较好的,可见孩子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

趣味成语教案

1、不——一口否定。

2、明——日积月累。

3、乖——乘人不备。

4、气球上天——不翼而飞。

5、零存整取——积少成多。

6、长途电话——遥相呼应。

7、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8、呼呼垂柳——有所建树。

9、户外峰秀——开门见山。

10、海底捞金——获益匪浅。

11、翻印底片——颠倒黑白。

12、古文译注——深入浅出。

13、高论高论——夸夸其谈。

14、化装表演——粉墨登场。

15、画地为牢——固步自封。

15、二老额上添皱纹——头头是道。

16、儿童玩具小邮筒——难以置信。

17、发言未有麦克风——话不投机。

18、开窗放入大江来——济济一堂。

19、千里江陵一日还——朝发夕至。

20、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往无前。

21、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水芙蓉。

22、好得没话说——(妙不可言)。

23、电子计算机——(心中有数)。

24、魔术师的`手——(千变万化)。

25、举重比赛——(斤斤计较)。

26、动物学索引——(目中无人)。

27、难猜的谜语——(百思不解)。

28、丰衣足食喜洋洋——(其乐无穷)。

29、二十四小时——(一朝一夕)。

30、八十四小时——(朝三暮四)。

31、纱窗的功能——(格格不入)。

32、15个人吃饭(七嘴八舌)。

33、邮递员汇报工作(言必有信)。

34、吃橘子(口里扒外)。

35、大家一起呼口号(异口同声)。

36、炒菜时必不可少的程序(添油加醋)。

成语故事教案

这句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

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

建安十三年(公元2),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两年后周瑜病死,终年35岁。

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精于音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

据载: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几分醉意了,也能听出那怕是很细微的差错。每当发现了错误,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意他演奏错了。因此,当时有句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顾曲周郎”这句成语,指歌曲评论家、内行人。

成语故事教案

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园小朋友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

3、丰富幼儿园小朋友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

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

3、油画棒、白纸。

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

1、幼儿园小朋友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

2、请幼儿园小朋友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

3、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每两个幼儿园小朋友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1、幼儿园小朋友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园小朋友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园小朋友遇事要灵活。

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园小朋友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1、动物类

2、表情类

3、其他

1、教师做动作,幼儿园小朋友猜成语。

2、个别幼儿园小朋友做动作,幼儿园小朋友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园小朋友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园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趣味成语教案

我去上了兴趣班“文学社,”这节课我们要举行成语比赛。当老师一宣布,全班欢呼起来。老师先把同学分成四组,每组五人我们组与第二组都少了一个成员,但仍然有五次机会。

第二环节也是看图猜成语,但是抢答。第一个被我同桌抢到,我下决心要超过她。后来我也猜对了一题,是“月下老人”暗暗欢喜心中・・・・・・第二环节还是第三组第一,第二组排在第二,我们组和一组并列第三。

第三环节是这样的,有1~4这四个数字,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成语游戏,共五十分。第一组选了四,背后是一个表演成语一个猜成语的游戏,老师出题。哦!是守株待兔啊!我知道了。上面的同学装作一棵树,又把手放在头上,像小白兔一样跳来跳去,下面的同学看的捧腹大笑,后来又表演了几个更可笑的,全班哄堂大笑・・・・・・这个环节我们爆笑不断,当然还是第三组得分最高。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判断题,依旧一个人一个人来判断。都是关于成语的故事。这环节,我为小组争夺了二十分,我十分高兴。

最后,我们以欢快的笑声结束了整个比赛,我们组只得了最后一名,但我心中依然乐滋滋的。

《成语故事》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成语故事三则》教学设计。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三则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第一教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三则》教学设计》。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教时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成语故事教案

1.学会本课的3个一类字,认识1个二类字。

2.了解4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4个成语的内在含义。

3.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四个成语,都是什么呢?(刻舟求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完璧归赵、狐假虎威),说一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四个成语。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愚公移山)

1.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领读。(声音洪亮)

3.齐读。

1.根据预习情况,请学生讲成语故事,任选一个成语即可,其他的同学还可以进行补充。

2.根据所讲故事,总结理解成语含义。

(1)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4)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盗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谁能说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区别。

4.课件出示填空题。

(1)我们做事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应该有( )的精神。

(2)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 )。

(3)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 ),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4)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真是( )啊!

(5)我等妈妈出去了,偷偷地开了电脑来玩,没想到( ),爸爸却提前回来了,抓了我个现形。

1.自学生字“矛、盾、掩、盗”。书写、扩词。学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测。

2.指导书写“矛、盾”,让同学们讲一讲哪个字容易写错,强调“矛”的字形,注意撇不要落下。

1.成语接龙:

愚公移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书达理

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竹在胸

掉以轻心—心直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

2.成语扩展。

(1)阅读课后的成语,想一想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

(2)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成语朋友。

课件出示:

有人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 塞翁失马 毛遂自荐 孟光举案

有反义词的成语:

七上八下 颠倒黑白 颠来倒去 是非分明

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 马到成功 鸡鸣狗盗 狗急跳墙

同学们,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妙趣横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1.书写一类生字。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长矛)鹬蚌相争,

自相矛盾(盾牌)渔翁得利。

掩耳盗铃(掩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成语故事》的第二课时。本课一共有八个成语组成,其中有两个八字的成语,其余的都是四字成语。个别成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比如“愚公移山、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充分的课前预习,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本课的成语故事,所以在课上讲成语故事的时候,学生积极踊跃,抢着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回答问题而失落、生气。当其他学生讲成语故事的时候,他们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还会补充。通过成语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2.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本课的生字学习是交给学生自己学习的,通过借助书中拼音、字典、工具书来自主完成。这节课一共需要学习四个生字,“矛、盾、掩、盗”。字的音、形、义,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教师只需要课堂检测就可以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就节省了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多讲一些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学生比较容易弄混淆,就可以多做讲解,多做练习,来帮助学生区别,以便正确使用。

3.课外拓展,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兴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拓展了很多的课外知识,比如带有人物的成语、带有动物的成语。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兴趣盎然。同时,有些学生还可以列举出其他这样的成语,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包建新.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10.

趣味成语教案

7、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

8、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

9、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

10、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11、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2、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13、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14、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

15、最宽广的话:一言千里;

16、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

17、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

18、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19、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20、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21、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22、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23、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24、最大的冒险:孤注一掷;

25、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

26、最大的声响:惊天动地;

27、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28、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

29、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30、最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31、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

32、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33、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

34、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35、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36、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37、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38、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39、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40、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41、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

42、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43、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44、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45、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46、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

47、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48、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49、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50、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趣味成语教案

8---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9---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10---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

11---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12---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13---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

14---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

15---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16---最大的变化:翻天覆地。

17---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18---最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19---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

20---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21---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22---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愿;

23---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24---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

25---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

26---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27---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28---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

29---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

30---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

31---最正直的人:正人君子;

32---最大的冒险:孤注一掷;

33---最不管事的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34---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35---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36---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37---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

38---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39---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40---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41---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

42---最大的声响:惊天动地;

43---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44---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45---最傻的嫌犯:自投罗网;

46---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47---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48---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

49---最彻底的美容术:面目全非;

50---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51---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52---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53---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54---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

55---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

56---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57---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58---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

59---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成语故事教案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3.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趣味成语教案

死缓……打一成语答案是:无疾而终。

死缓;与学员分手……打一成语答案是:别开生面。

死活;死缓……打一成语答案是:绝处逢生。

死了丈人哭爹……打一成语答案是:随大流。

死前验证瞳孔……打一成语答案是:一视同仁。

死囚……打一成语答案是:十恶不赦。

死胎……打一成语答案是:胎死腹中。

巳……打一成语答案是:画蛇添足。

四……打一成语答案是:驷马难追。

四;商……打一成语答案是:出口伤人。

四川……打一成语答案是:天府之国。

四大猛兽……打一成语答案是:豺狼虎豹。

四方四角皆清亮……打一成语答案是:八面玲珑。

四海考察……打一成语答案是:洋洋大观。

四海之内皆兄弟……打一成语答案是:天下无敌。

四色……打一成语答案是:青红皂白。

四舍值;管它是多少……打一成语答案是:不计其数。

四通……打一成语答案是:十字路口。

四维……打一成语答案是:礼义廉耻。

寺庙里断了香火的菩萨……打一成语答案是:冷冷清清。

忪……打一成语答案是:一心为公。

松龄鹤寿……打一成语答案是:各有千秋。

怂……打一成语答案是:降心相从。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打一成语答案是:里应外合。

宋江……打一成语答案是:及时雨。

送酒鬼茅台……打一成语答案是:阿其所好。

送诗;送纸……打一成语答案是:秀才人情。

颂辞……打一成语答案是:言归于好。

苏东坡……打一成语答案是:迁客骚人。

苏杭……打一成语答案是:人间天堂。

苏小妹三难新郎……打一成语答案是:成双作对。

诉尽心中无限事……打一成语答案是:畅所欲言。

诉衷情……打一成语答案是:言为心声。

速取云长首级……打一成语答案是:紧要关头。

酸枣……打一成语答案是:中看不中吃。

算经遗记冲之率……打一成语答案是:数典忘祖。

算帐……打一成语答案是:运筹帷幄。

虽患感冒,仍击退那庸人……打一成语答案是:伤风败俗。

随笔……打一成语答案是:信笔涂鸦。

随地吐痰,有何害处……打一成语答案是:感人肺腑。

随行者……打一成语答案是:步人后尘。

随机函数……打一成语答案是:瞬息万变。

随口乱说……打一成语答案是:信口开河。

随你讥讽……打一成语答案是:笑骂从汝。

孙膑救邯郸……打一成语答案是:围魏救赵。

孙二娘……打一成语答案是:

孙二娘开店……打一成语答案是:图财害命。

孙猴子与杨二郎斗法……打一成语答案是:各显神通。

孙权骗刘表……打一成语答案是:弄巧成拙。

孙悟空……打一成语答案是:齐天大圣。

孙悟空的本事……打一成语答案是:七十二变。

孙悟空对唐僧……打一成语答案是:忠心耿耿。

孙悟空西天取经……打一成语答案是:劳苦功高。

缩略语……打一成语答案是:长话短说。

所愿未遂……打一成语答案是:求之不得。

索超……打一成语答案是:急先锋。

锁阳……打一成语答案是:不见天日。

踏上山海关;长征刚迈第一步……打一成语答案是:前程万里。

抬着点心上树……打一成语答案是:言之有理。

太行山上看运河……打一成语答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太监……打一成语答案是:刑余之人。

太监出家……打一成语答案是:诚心实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