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理论活动(优秀17篇)

时间:2023-12-04 14:01:42 作者:紫薇儿

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要恰如其分,既要有个人特色,又要符合规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这些范文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灵感。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范文例文

在百年沉沉的暗夜里,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英雄豪杰为民族复兴奋起抗争。民族复兴之中国梦,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它是强国梦、福民梦。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只有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奋斗,才会实现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此,我将把自己的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之中,完善自我,勤奋学习,创造美好未来。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愿,我们更应树立远大理想,振我中华!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有现在勤奋学习,把知识学扎实,学牢固。让知识的清泉流入心间,将来才能让五星红旗升上更高,更广的天空!

“行为成就美德,修养源于养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品学兼优,团结友爱”,雷锋同志说:“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尊敬师长,关心集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尊重长辈,关爱老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爱心,守纪律的好少年。

理想是胜利的彼岸,身体就是驶向彼岸的小船;小船不结实,就无法接受风浪的考验,理想只能是空想。这就需要我们“体魄健康,活泼开朗”。有一个故事,就是讲一只蜗牛有着上泰山,下江南的理想,可自己短暂的生命,根本无法实现,这只蜗牛只好含恨而终。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具有了强壮的体魄,才能更好的担负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践行“中国梦”,还应该做到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多植树养花,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为了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我将以这次读书活动为契机,勤奋学习,好好努力,做时代好少年。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活动最新范文例文。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心得作文

“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小康,缘于1979年12月6号,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回答了大平正芳的提问,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同志创性地用“小康”这个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了连普通百姓也能听得懂的奋斗目标。“小康”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邓小平说:“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直以‘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苦干实干。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小康由人民上升到全民,由生活发展为社会,小康社会的高质量的如期完成被赋予了神圣的结局和不容失败的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领域全面和区域全面,对应的新目标是发展协调性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以“五位一体”为主导,同步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任何一个方面也不能滞后。另外城乡区域共同发展是长久以来的重点。“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我们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缩小差距,优化平衡。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人口要全面,照应了新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全面小康。因为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我们要加大力度,保障基本民生。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小康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达到同一水平。”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好高骛远,我们要本着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总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创新驱动成效和定型各方面制度等新目标。

总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关键决胜时期,我们要一鼓作气,坚决打好攻坚战,立下愚公志,勇于担当,以毕生的决心,昂扬的信心,踏实的专心,投身新的历史进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全面小康理念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强调,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大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亮出脱贫攻坚“成绩单”:预计20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34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展顺利,资金到位率、项目完工率均超过计划,“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的172万减少到今年底的43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绽开了幸福的笑颜,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生活,获得感更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且行且近。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党向全国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全国还剩下5%左右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10%左右的贫困县没有摘帽,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跟突出问题较劲”。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必须做到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让全国人民共同步入小康,如期实现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长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排头兵”作用,干在前处干在难处,狠下“绣花功夫”,确保脱贫成色真实,脱真贫、真脱贫,既要打好脱贫的攻坚战,又要打好防止返贫的持久战,着力解决、克服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带领贫困地区群和全国人民如期共同步入小康。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作文范文精选

人的共同志向是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的真理是提高整体人类的素质。辉煌的现代人,要发展教育、科技、国防事业,强盛国家,维持世界和平,安定团结,发扬民族精神,关心民族的未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振兴教育,发展科技,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先进的文化,标志着先进的科技;科技尖端人才的培养,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国防建设,科技强军,保家卫国;大力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人士有着健康的身体。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各项基本任务,开拓创新、团结一致,奔向小康社会。

提高科学技术的创造力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尖端优秀人才。经济发展决定我国的综合实力,并提高我国在国防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等问题,科教兴国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然选择。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足。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巨大提高和改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深刻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范文

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许多普通百姓对富裕、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那你知道“全面小康”理论征文活动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全面小康”理论征文活动最新范文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回想一下,中华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曾是何等的积贫积弱啊!人民的生活饥寒交迫,科学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落后。而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力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正信心百倍地奔向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切多么令人振奋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景是多么美好,宏伟。但是要把它变成现实,还需要我们再继续奋斗。全面小康社会是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我们用双手来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继承爱国传统,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开拓者,要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勇于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成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代。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民族精神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动力。我们正逐步成长为具有民主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高尚爱国情操和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它激励我们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去迎接一切挑战。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努力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未来美好的幸福生活要靠我们去创造。回忆过去,先辈们奋发图强,立志救国。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伟大祖国在21世纪的复兴要我们去实践。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继承爱国主义传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温馨而又蓬勃的曙光,透露着人们幸福的生活;浪漫而又梦幻的晚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幻想。社会在发展,人文在发展,社会步入了“小康”社会。

一家人开车旅游己成时尚,表姨带着孔伟翔表哥从南京,开着国产“大众”小汽车到句容来看我。一番热情款待后,我将孔伟翔表哥迎进我的书房里。

孔伟翔表哥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穿着洁白的衬衫配上一条时尚的牛仔裤,不知说话口齿伶俐.口若悬河,还是见闻识广的缘故,说起话来,我不得不服,“你们这里的变化真大啊!整齐有序的楼房栉次鳞比,马路宽阔,商店装饰各出其色,”他带着羡慕的情怀赞美着我们的家乡。

“全国都一样变化着呢。”我说。“不,你们南京市更是高楼大厦栉次鳞比。”突然,他话题一转问:“你知道大表哥家买的汽车是什么牌子。”“小汽车。一辆是?奥迪?,另一辆是?雅阁?。”“开放改革多好啊,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不但丰衣足食还有房子、车子……”一个星期天的清晨,我到市场买东西。买完之后那个替父母看店的小姑娘追着我喊道:“大哥哥,大哥哥等一等。”我回头一看,啊?是刚才那个看店的小姑娘,“怎么,难道我的钱不够?”

这时,她气喘吁吁地问我:“大哥哥,你,刚才掉……掉了什么吗?”我下意识地摸了摸了裤袋,哎呀,早上爸爸给我买练习本的三十元连同黑色的钱包都丢了。顿时,心突地一沉,愣住了!

小姑娘把一个黑色的钱包递到我眼前,“是这个吗?”“啊,是的,是的。”我高兴得叫起来。

当我打开一看,依旧是那迭成小方块的三十元。小姑娘抹抹额上的汗,“刚才你掏钱时,从口袋里带出钱包落在我店里了,等人们走了后我才发现,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十元。我旁边卖毛线的大娘说,好像是你丢的,我就连忙朝你走的方向追来。真是太好了,终于赶上了你。”说完,不容我道一声谢谢她就跑回去继续看店了。”

“小姑娘多么勤劳而又诚实啊!”听完孔伟翔表哥的讲述,我感动了,由衷地赞美她。

小康社会是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活力、互亲互爱的大家庭。

中国梦最早是在20_年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后,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图片展览时,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

筑梦中国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目前中国人口13亿多,减去2亿以退休金为主的人群,再减除三分之一的孩子,剩余近8亿人,也就是说到2021年中国人8亿人有6亿是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占比近80%。

保尔。柯察金曾经在他的书中写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在他临死的时候,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应虚度年华而后悔。

我们处在的国家、的时代,全球的眼光都在聚焦中国,全球的财富都在向中国这块价值洼地涌入,我们唯有紧跟政策,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抱着国之所需我之所向的思想,把个人梦与国家梦统一,国家梦实现了,我们的梦也一定能实现筑梦中国观后有感3篇读后感。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私募股权投资,我们唯有听党的话,跟着政策走,才不致做出后悔的事。

说起奔小康,你一定会问。什么是小康?小康用俗话说,就是指过着一种经济比较富裕,吃穿不用发愁的好日子。

奔小康是党也是我们老百姓最想办的事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两会”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关系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经过了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正式的加入了wto国际贸易组织。在中国入世第一年,中国就废除了830多种,超过6000项行政审批项目和2300余法律、法规被修改。

几十年前,人们吃饭、穿衣服、理发、购物......都需要凭票来购买。买一斤粮食还需要排队。而却大部分都是国营店,而日新月异的今天“国营”这两个字已经漫漫的从我们身边所消失,买东西也不用排队用票了。

我国的外汇储备局世界第二!到2003年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以达245亿美元。而1989年时这数字还不足60亿美元。

今年,值得关注的是“两会”上日益鲜明的中国视角,绝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传统的关切,而且是独立思考、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比如在粮食安全和原材料供应两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上,轻信市场、主张依赖“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主张就受到许多代表、委员的抨击。他们提出,其它国家也许可以依赖全球市场解决国内粮食资源问题,但是中国不能,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国计民生的重大方面不能依赖他人,否则就会被“卡脖子”。

我们将“复兴”作为奋斗目标,我们以“中国特色”命名自己的道路。“两会”上日益鲜明的中国视角表明,我们在自己的道路上,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得更加清醒、更加自信。

全面小康社会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它靠我们用双手来建成。今天,我们还在学校里学习的小学生,再过十年、十几年就要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在我们的肩头上,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现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年轻一代,谁就拥有了明天。为了使中华民族的千年小康梦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实现,我们就要从现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好各种建设祖国需要的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发努力吧!

“小康梦”可谓是在“中国梦”中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一个梦想,国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关注老百姓的“小康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利民政策。如各地普遍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七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对小康又有了崭新的明确的表述:截止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这是我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证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地位。

着眼未来,“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在当下,“中国梦”最关键的就是实现“小康梦”。当下,地方各级政府就是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带领人民群众加倍努力,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让广大老区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小康梦”。

“小康梦”这一目标,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全局、狠抓重点,积极有为地贯彻中央、省、市、地方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着力调整结构、破瓶颈、夯基础,向着与国家、省、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力前行,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的“小康梦”,让百姓的“小康梦”融入强大的“中国梦”。

“全面小康”理论作文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历史。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传承与拓展。我们党从建党宗旨到执政使命,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定位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品质,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光芒。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鲜明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又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列宁甚至这样讲:“只要能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我们不惜让外国资本家拿走%的利润,而改善工农生活状况这一点无论如何是应当实现的”。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精髓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革命与执政建设的追求与探索。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我们党成立至今所走过的90多年历程中,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政权,正是因为与国民党在“谁选择了人们,人们就选择谁”上的本质差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改革,大力改善民生,赢得到广大人民的“满意、高兴、拥护”。同样,我们党背离人民意愿和利益所走的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党在人民当中的威信不如过去了”。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对中国革命的卓绝探索、执政建设的伟大追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信心与标志。十八大坚定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时代主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集中体现。

首先表现为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90多年来,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党用国家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的伟大成就来证明,在道路的选择上,中国没有“十字路口”的迟疑和彷徨,以从未有过的自信,坚定地昭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取得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更印证了中国人民心中的一个共同信念: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其次表现为理论自信。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现实需要。十六大以来,我们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标准,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自觉践行,转化为巨大的现实力量和辉煌的发展成果。毫无疑问,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代表了人民的愿望,符合时代的潮流,从而成为全党推进发展、人民追求幸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再次表现为制度自信。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党不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和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予人自信心、富含生命力,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上。这一制度,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阶段性特征,十八大提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是源于我们不断增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和自信。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范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在2020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就要既增强忧患意识、看到风险挑战,又要坚定必胜信心、看到有利条件,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充分把握我国经济拥有的巨大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实现明年预期目标,并不轻松。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同时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明年,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对全国而言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也是对全国而言的,并不要求每个地区都翻番,也不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不要在数字上层层算账、层层报账,更不要弄虚作假。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范文

近年来,围绕“实干快干科学干、提前一年达小康”目标,我们县委、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胆略和勇气,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坚持科学发展、力推后发赶超、加快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护环境,我县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稳步推进。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期,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大力发展经济仍是推进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努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缩少城乡差距。必须继续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落实到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要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动力,以县域经济为主战场,形成城乡互动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要充分利用成子湖片区扶贫开发的有利机遇,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缩少城乡差距,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格局。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保体系。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加大投入,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要强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

四是注重保护环境,坚持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继续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放在突出位置,保护好我县的青山绿水。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增长,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走环境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全面小康”理论活动心得作文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0年新年贺词。习近平主席强调,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大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亮出2019年脱贫攻坚“成绩单”:预计2019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34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展顺利,资金到位率、项目完工率均超过计划,“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万减少到今年底的43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绽开了幸福的笑颜,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生活,获得感更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且行且近。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党向全国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全国还剩下5%左右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10%左右的贫困县没有摘帽,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跟突出问题较劲”。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必须做到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让全国人民共同步入小康,如期实现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长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排头兵”作用,干在前处干在难处,狠下“绣花功夫”,确保脱贫成色真实,脱真贫、真脱贫,既要打好脱贫的攻坚战,又要打好防止返贫的持久战,着力解决、克服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带领贫困地区群和全国人民如期共同步入小康。

全面小康理论作文

隆重庆祝了新中国70华诞,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近14亿行进在民族复兴金光大道上的中国人民来说,这一次的跨年钟声,格外激荡人心;这一刻,寓意非同一般。2020年,这将是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之年。这一年,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

让我们热烈地拥抱2020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亲切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宣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人民亲切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憧憬满怀:“我们将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

……。

2020年,全面小康将圆满收官,时光正在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创造的人间奇迹!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小康对于广大百姓只是镜花水月。进入近代,列强入侵、危机重重,民生凋敝、水深火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小康更成为中国人遥不可及的奢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扛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大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与人民心心相印的中国共产党,最懂得人民站起来之后的所思所盼。

1955年,毛泽东同志信心满怀地宣告:“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社会主义新中国激情浩荡,亿万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用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建设一个新世界”。

历史定格这一幕。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

“小康”这一古老而美好的概念,从此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小康”,这一亿万人民日益耳熟能详的时代语词,以它特有的吸引力,激励与召唤着一个时代的进取精神,推动着中国大步迈向未来。正是怀着对这一美好愿景的真诚向往,党团结带领人民规划了奋斗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在拼搏苦干中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越走越宽广,小康梦想越来越清晰,现代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追求小康生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小康的宏伟蓝图壮美似锦。这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环境生态更加友好的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谈何容易?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中国还有数以亿计的绝对贫困人口。那时,“排队、凭票、缺货”是常见的场景,人们梦寐以求的是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四大件”更是奢望。那时,成为“万元户”,是许多家庭奋斗的标杆。

治理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凝聚起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断刷新世界减贫的历史记录。从1978年到,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将近7个亿。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让900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把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补齐,成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也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作为这场战斗的总指挥,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更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始终走在访贫问苦的最前边,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年最后几天,刚刚就任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冒着严寒驱车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聂荣臻元帅生前的心愿,促使他一定要去看看。临行前,习近平总书记特意要求不许安排、不能导演,要看真贫、察真情。走进老乡的家中,他仔细询问,认真察看,语重心长地嘱托当地干部和随行负责同志: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乡亲们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有名的贫困村十八洞村。在那里,他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温情地拉家常、话发展,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办法。一位不识字也不会说“官话”的苗族大妈,把习近平总书记迎入家中,非常客气地问:“怎么称呼您?”习近平总书记含笑作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以“人民的勤务员”自我定位的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历史担当,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脚步丈量了所有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在一次又一次的考察调研中,他不断思考、谋划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打响脱贫攻坚战”等带有方向性、引领性的战略规划和部署,稳稳地构筑起脱贫攻坚的“四梁八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小康,这是无数人用实干和奋斗,用汗水心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现代化丰碑。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虽然没有战火硝烟、枪林弹雨,却同样气壮山河、感天动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8年间,特别是全面小康进入决胜阶段之后,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截至20底,全国95%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可以实现摘帽。这不仅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也是一份世界减贫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单。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大攻坚战齐头并进,全面小康渐行渐近。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被压抑的创造激情如江河奔涌的释放,这是新中国70年无惧风雨、高歌猛进、大踏步跟上时代的传奇,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比正确,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无比优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响鼓重锤、一鼓作气!要看到,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日益增多,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尤需增强定力、坚定信心、砥砺奋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同时也是通向下一个更加伟大胜利的新起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全党必须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勇向前,走稳走好三大攻坚战的每一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继续前行、接续奋斗。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展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告别贫困,走向富足,我们正向全面小康大步走去。我们必定会以无比的自豪、坚定的自信、永不懈怠的奋斗,决胜全面小康,迎接这“人生之大幸”!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2020年,欢迎你!

全面小康理论作文

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中华大地。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沿着小康之路快乐前进。

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

后来,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逝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再后来,看见周围来来往往的人和事,而环境也不断在变,我便完全懂得了发展的重要性,就拿咋们六合来说吧,不对,若要说我们六合的变化,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了。还是缩小范围,说说六新路(六合——新集)吧。

这一条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吧。听长辈告诉我,大概在二十几年前,这一条路边还没有那么多房子,多数是农田和坟场,十分的荒凉。虽然不是亲眼所见,但大抵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的情形。爸爸从小就住在那一带,当他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由于学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别频繁的在那里走动。在那时候,那条路虽然比起解放前要好上许多,但终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石子路罢了。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下雨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里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为地上象铺了一层厚厚的泥。

现在大概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六新路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它象一个成长的孩子,正在展现着它的魅力,虽然不能和区中心比较,但是也有模有样了,路边一家家商店开起来了,然后又一次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一副四通八达的样子。这已经不是以前的六新路了,它代表家乡人已迈向了幸福的小康之路,它代表这新世纪最显著的变化,代表这六合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前进。

欣喜,在于变化。

“全面小康”理论

一个梦,一群人,一个家,一国民,追梦,全面奔小康。

——题记。

2017年,来了。我们为了自己的梦,又拼搏奋斗了一年。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爷爷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这是激励全国人民为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开辟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伟大行动纲领。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中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又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这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艰苦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防技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不断前进,我军许多部队成建制的投入到建设祖国的行列中。架桥筑路,开发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垦荒造田,植树造林。改革开放以来全军各部队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先后支援和参加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1500余项,投入劳动力3800多万个,都用机械车辆台次,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几十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无愧为一支人民的军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人民军队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就是战胜千难万险的历史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就是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军人令我们敬仰。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早晨,天上繁星点点,昏暗的路灯下有着追梦的学子,他们奔跑着带着他们自己和自己的执着,去追寻那深藏在他们心底的梦想,他们将自己的理想与城市的发展,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他们努力的让自己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在亿万千莘莘学子的追求路上,老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们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学子们前进,老师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正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教育,接受到知识的熏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相信,在良性循环下,中国在2020年,即建党一百周年之时,会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追梦的路上,家长们的支持、鼓励、呵护……都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是因为家长,我们才来到这个世上,是因为父母,我们才能在教室里学习,当他们的额头上冒着汗,拼命的工作时,他们会时刻想着我们,因为他们拥有优秀的孩子,是孩子让他们充满动力,即使再苦、再累他们也毫无怨言,他们的心中还是充满希望的,我们也应该像父母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追梦、飞翔。

2020,全面建成小康之年,我们,来了!

“全面小康”理论论述材料

夏日,是阳光与汗水的冲撞。炎炎烈日下,重庆市巫山县的田间地头,处处葱绿茵茵。勤劳的巫山人,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用汗水浇灌出致富的花朵。他们在收获瓜甜果香的同时,脸上也绽放着幸福喜悦的笑容。

这样的情景正是我们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想看到的。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兑现这一承诺是时代赋予我们共产党人的重任。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读秒”阶段,我们唯有只争朝夕、响鼓重锤、尽锐出战,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全面小康之“花”,方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用汗水浇灌“信心”之花,增强必胜之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当然,信心不是说有就有的,是需要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新年贺词中所说,“20,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贫困人口从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正是这些用汗水换来的收获,才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脱贫攻坚必胜的信心。在这个攻城拔寨之际、决战决胜之时,更需要我们鼓足干劲,接续奋斗,用汗水换取一项项脱贫攻坚的成就,在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中不断增强必胜之心,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用汗水浇灌“力量”之花,坚持尽锐出战。“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脱贫攻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硬仗,本身决胜时刻剩下的就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再加上疫情和汛情的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整合各方面力量,坚持各种力量尽锐出战,打好剩余贫困歼灭战。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调集各方力量,对未脱贫人口进行强力帮扶和挂牌督战,严格落实好兜底保障;要坚持上下结合,全面查漏补缺,坚决做到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要合理分配力量,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加大攻坚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目标。

用汗水浇灌“责任”之花,做到持续用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很多贫困地区按照现行标准已经摘帽,但有些地区建设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还存在返贫风险。那么脱贫后怎样才能巩固住已有成果?各地通过实践给出了答案:树牢责任意识,做到持续用力,继续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持续强化产业扶贫,不断拓宽致富门路……这就启示我们,决战脱贫攻坚,要跑好“接力赛”,既要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努力交出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收官答卷”。

汗水浇灌的花最美,汗水凝成的小康最香。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向着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发起最后的总攻。

全面小康理论中学生

记得小时候,我总爱趴在外婆的腿上,听她讲以前的故事。令我记忆犹新的要数“吃草”了。外婆告诉我:“以前经常闹饥荒,很多人都没有食物。那时候,整村的人都要去地里采地瓜叶吃,有时还吃树皮、吃草呢!”外婆的故事一直萦绕耳边,调皮的我倒是对吃草产生兴趣了,抓一根放嘴里,那苦涩味儿,真让人永生难忘,以前的人,生活真是艰苦呀!现在的我可幸福了,别说填饱肚子,饭桌上的菜越发精致美味了,鸡鸭鱼肉不在话下,不但吃得饱,还吃成了白白圆圆的小胖子!我想,“小康”就是吃得好吧。

我们不仅吃得好,住的条件也是很赞的哟。瞧,我住在“金碧辉煌”的小区房里,周围是高楼林立。再看看家里,家具也是一应俱全,液晶电视、真皮沙发、全自动洗衣机等应有尽有。听妈妈说,她小时候住的那个石头瓦房,一到下雨,屋顶上一个个窟窿,地面上一个个瓦盆,还整天担惊受怕,就怕台风一来,屋顶被掀翻。那苦日子,我可受不了!我想,“小康”就是住得好、用得好吧。

现在我们不仅吃得好,住得好,城市建设也是一级棒!听爸爸说,曾经的平潭娘宫码头,每逢佳节,车辆排上长龙,得等上几个小时才能渡过,让人归心似箭,烦恼不已。而现在平潭海峡大桥早已贯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数的方便,更为平潭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如今,平潭已经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了“综合实验区”。“国际旅游岛”、“台海高速”、“平潭机场”、“航运港口”、“平潭高铁”等设施的投建,与时俱进。

全面小康理论中学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经济全球化深度博弈,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盼繁荣稳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抓住新机遇,确保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一)抓住“四个全面”红利释放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题中应有之意。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引领。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彰显,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破除利益藩篱,推进简政放权、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释放市场活力。“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更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助于消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潜在的风险隐患,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全面依法治国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旨向,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增强了人民对国家政权的认同感,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全面从严治党将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工作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抓住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机遇。

从1978年至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远超世界经济同期增长水平,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超过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韩国,创造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三个产业比重已上升达51.6%。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口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传统行业“去产能”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国制造行销全世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已超过12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2.3万公里,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量子通信、载人航天、高速轨道交通、超级计算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各种商业模式创新纷纷涌现。《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22位,成为全球创新指数前25强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13]当前,中国经济虽然步入新常态,但正朝着质量更高,结构更合理,竞争力更强的方向升级。简言之,中国快速提升的综合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创造良好的机遇。

(三)抓住城镇化潜力巨大的机遇。

城镇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每年有1000多万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工作生活。截至2016年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4%,即有近8亿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中国正从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变成城市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从“农村中国”变身为“城市中国”。前所未有的城镇化潜力与全方位的改革红利相叠加,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步入“下半程”,正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四)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机遇。

必须看到,农村依然是中国发展最滞后的区域,农村是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4]当前,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发展基础差,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他们能否脱贫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中国打响了一场帮助7000万人口摆脱贫困的攻坚战。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决不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掉队。具体举措如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增收;对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和就业进行扶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社会兜底,消除绝对贫困等。集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机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面小康”理论

心动不如行动,我,作为小小侦探员,(这可是名副其实的,是我们一家举手表决出来的)可是要去侦察一下的哟。

这不,星期天一早,我就背上行李(其实是一块面包,一瓶水,十块钱)乘着公共汽车去步行街溜达一圈。在这一次乘车中我就深有感触:车子启动了,坐了满满一下人,到清华园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缓缓的。走了上来,车上所有的年轻人唰的一下都起来了。有一位7岁的小弟弟拽了拽老爷爷的衣角说:爷爷,爷爷来我这坐。老爷爷笑了笑,夸了一声好孩子,然后乐呵呵的坐了下去。顿时,掌声如雷。伴随着笑声,歌声,掌声我下了车。下了车一切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任在发呆,眼前霍然一亮一下。好干净呀!地上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杂物。就连油炸摊都摆放得很是整齐,社会文明进步太大了。使得我不禁点了点头。难道是小康社会改变了它?曾听爸爸妈妈提起过以前的街道模样,地上垃圾乱飘,到处弥漫着浓浓的黑烟;到处可见油炸摊凌乱的摆放在人行道上;香糖残渣铺在黑黝黝的地板砖上;垃圾成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堪回首呀!十八大是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在召开时才提出的小康社会,难道运用的这么快吗?带着这样的难题我返航回家。回社会发展真先进,相比我奶奶那年代,我们过得幸福多了。这就是小康生活——社会在发展。小康生活这么好,现在就让我们:手牵手,肩并肩,共创一个幸福的小康生活,应为我们坚信: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全面小康”理论论述材料

阿坝腹地,黑水西陲,山间林木葱茏。车辆绕过一个急弯,一座雪山出现在眼前。这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四座大雪山——昌德雪山。长征路上,右路军将士克服艰难险阻、九死一生翻山越岭的经历,为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境内的雪山烙上经久不褪的红色印记。

这篇题为《红色村寨的公开账》的报道中所说的“昌德雪山”,是革命老区之一。当年红军在这里的非凡经历,正是昌德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凡革命老区,都是偏远的山区,多年来,那里的群众都处在贫困线水平。这些烙上“红色印记”的地方,也是近年来脱贫攻坚的重点。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成功实践让这些“老少边穷”地区同步走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像昌德村这样的“红色村寨”,脱贫致富后抓好“财务公开”,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环节。

“财务公开”赢得群众“信任”。俗话说,“亲兄弟还需明算账”,何况是像昌德村这样全村实现旅游收入110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9820.5元的“贫困村”,近年来的变化不是一个翻天覆地形容得出。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红火,集体经济收入可谓“财源滚滚”。然而,这么红火的“合作社”,财务工作却一直由村内一名缺乏专业知识的贫困户承担,账目自然不规范,“公开”度就明显不够,因此群众自然怀疑村“两委”班子成员在集体资金上“动了手脚”,因此向纪委作了举报。可见,真切地抓好“财务公开”,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

“财务公开”完善权力“监督”。近年来,由于“微权力”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而导致“小官巨腐”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一个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而发展壮大的村寨,如果“账务公开”都不明不白,除了引起群众怀疑外,也极易滋生“微腐败”。“财务公开不能走过场,要主动公开、详细公开,让群众清楚地知道每笔资金的去向。”县纪委的提醒帮助其实是“财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只有让群众对资金的收支情况都明白了,那“微权力”才能在阳光下运行。须知,群众对村“两委”的“监督”才是真正的“零距离”,同时也让“两委”干部增强用好“微权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财务公开”铆足发展“干劲”。“以前村里账目到年底才公开一次,贴在村委会门口,我们不识字也看不懂。”显然,这是明显的形式主义。而“现在村会计定期把收支情况面对面告诉我,能赚多少钱清清楚楚,心里踏实了,对村干部就更信任。”普通群众对村里的“账务”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在致富路上更加信心满满。村“两委”干部能做到“心底无私”,干事创业也就更加坦然;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充满信任,就会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发扬好当年红军“三进三出黑水、筹粮熬盐”的精神,铆足发展“干劲”便会一路向前。

“像红军一样赢得民心,就得敢于接受监督。”作为村“两委”干部,不能因自我感觉“清白”就不规范“财务公开”,因为“清白”与否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作为普通群众,关注村“两委”是否在集体资金上“动了手脚”,是权利也是义务,将不明白的事情搞清楚了,卸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更能打胜仗;作为地方纪委监委,就要善于从群众的言论或举报中顺藤摸瓜,从蛛丝马迹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进行帮扶、纠错。这样,就聚起了民心,形成了合力,全面小康便一路凯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