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调查报告(精选16篇)

时间:2023-12-05 05:42:33 作者:文轩

调查报告的撰写需要认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可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写作方式和结构,同时也可以借鉴和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理财产品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下面是关于理财产品调查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个人对所增长的财富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与运用,越来越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老百姓手中的闲钱多起来了,理财不仅成为人们生活得一部分,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点。

为了了解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以及居民的理财需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我作为邮储银行工作者,针对理财业务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分类。目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

1. 根据风险和收益特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银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风险仅次于储蓄风险,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

2. 根据投资币种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理财产品。如外币理财产品只能用美元、港币等外币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只能用人民币购买,而双币理财产品则同时涉及人民币和外币。

而人民币理财产品根据其投资方向和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债券类理财产品,信托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代理境外理财产品(qdii型)。

债券型——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信托型——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

结构型——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其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代理境外理财产品——所谓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qdii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合格商业银行,由合格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

农行理财产品主要有“本利丰”、“安心得利”、“安心快线”、“进取增利”、“安心灵动”、“如意”六大系列,满足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和激进型等类型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具有收益较高、期限灵活、安全稳健、适合广泛的特点。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利得盈”、“汇得盈”、“qdii”、“乾元-日鑫月溢”、“代理理财产品”。 “利得盈”理财产品包括产品收益较好、期限合理、投资方向明确的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低风险、流动性强的债券型理财产品。

光大银行的理财页面首先按币种分为两大类,然后在“人民币”分类中又分为“短期产品”、“中长期产品”、“资产管理类产品”和“结构性产品”,每种产品有很多投资系列,例如“短期产品”中有“盈系列”、“阳光e理财”、“活期宝”、“假日盈”、“月月盈”和“季季盈”等。“外币”则分为“外币a计划”和“外币t计划”两大类。

从整体上看,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群体多在40岁以上的客户。从月收入角度来说,购买者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500元以上。大多数客户对理财产品不是很了解之间,大部分客户对理财产品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高。很重要的一点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对于风险意识很强或者说很惧怕风险的存在,要求理财产品为保本保息。

目前客户对黄金,白银等实物投资,对股票基金投资较少,这由于近期股票市场状况不好所致,也表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属于偏保守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客户表明看好银行理财产品,因此,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大多数客户对于银行提出的预期收益半信半疑,这是一种正常且成熟的心理,说明群众对于预期收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是在银行实际销售中,对于预期收益这一概念一般都以淡化处理,导致一部分消费者认为预期收益就是收益率。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6月以内理财产品是客户的'理想选择,说明客户喜欢投资短期产品。

1. 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各家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忽视了对质量和风险的管控,银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理财产品,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

2. 过分强调收益淡化了风险,误导了投资者。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能充分认识到产品的风险程度。

3. 投资者盲目认购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是冲着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去认购理财产品,盲目地只看到了收益而不顾其各类不可预知的风险。销售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根据他们自身风险偏好等情况,合理有效地提出不同的理财意见。

1.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完善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并且根据客户的收入状况,对保本以及投资方面的要求因素,分别对不同需求的投资者设计合适的产品。

2.重点关注“潜在客户”,高学历年轻人。银行个人理财金融产品的潜在客户呈现年轻化、高学历趋势,单身的居多,月平均收入2000~5000元之间的占多数,呈现平民化。同时,这群高学历的年轻人正处于职业的上升期,未来预期较好,理财需求很高。一般而言,年轻人具有良好的接纳能力,对新鲜的事物乐于尝试,同时,这样的家庭负担较轻,具有较强的购买力。

3. 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过程中,不能只追求盈利,还要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按照风险匹配原则,讲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万事达卡20xx年9月22日在北京发布了最新“xx年大学生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报告”,本次调查首次将台湾地区大学生纳入调查范围。而调查显示,大陆受访大学生拥有信用卡的比例猛增到37%,相较于去年,北京持有信用卡学生比例的升幅最大(21%)。

四分之三(75%)的大陆受访大学生对个人理财培训表示感兴趣,相较于去年的70%有所提升。对于理财教育兴趣度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中国大陆学生信用卡持卡数量的上升。大陆大学生对信用卡使用越来越熟悉,明确认为信用卡有助于更好理财的学生比例占23%,比去年有了11%的提升;仅7%不清楚信用卡对个人理财的作用,相较于去年的22%有显着降低。

虽然大陆受访大学生普遍表示对理财感兴趣,但是受访者中认为学校没有提供适当和足够的个人理财教育的占72%,尤以北京(78%)和成都(75%)的比例为高。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执行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经理冯炜权先生表示:“中国大学生的信用卡市场在快速改变。调查报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年轻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理财的方式。我们相信良好的理财教育应该从校园开始,我们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并致力于通过万事达卡‘信用与理财’校园知识普及行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财。”

在调查发布之后,万事达卡还将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的高校内安排理财培训推广活动,继续宣传理财小知识。

本次调查今年五月开始、六月结束,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台湾五个地区30所大学的2,500多名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的重要结果还包括: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现状和消费习惯

·大部分大陆学生(68%)和台湾学生(57.7%)只拥有一张信用卡。42.3%的台湾学生拥有两张信用卡,比大陆学生(24%)高一些。

·更多的台湾学生倾向于一次性还款(90.5%),而倾向于一次性还款的大陆学生比例为69%。

·大陆受访大学生信用卡办理的主要信息渠道是银行校园推介(64%),而台湾地区学生决定申办信用卡时,63.5%的学生认为受到亲友推荐的影响。分别有22%的大陆学生和20.6%的台湾学生表示银行网点是其办理信用卡信息最重要的来源。

·在各类信用卡推广或客户营销项目中,购物折扣(27%)和积分(10%)仍然最受大陆受访大学生的欢迎的促销手段。台湾地区受访大学生大部分认为刷卡若有现金回馈(64.1%)会让其更愿意继续和坚持使用该卡片,而认为红利积分对其有吸引力的也占了16.6%。

·大陆受访大学生中明确认为信用卡有助于更好理财的占23%。在台湾这一比例为28.5%。

·大陆和台湾受访大学生中倾向于在商场购物时使用信用卡的比例均为63%,使用信用卡网上购物在大陆学生中的比例为24%,在台湾的比例为18.5%。

大学生收入现状

·大陆受访大学生月平均生活收入为人民币709元,,其中北京学生收入最高(人民币788元)。台湾地区受访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约人民币1,682元(约新台币7,427元)

怎样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

·32%的大陆受访大学生在五年之内有购房计划。4.9%的台湾受访大学生已经拥有房子,12.4%预期毕业后五年内买房子。

·29%的大陆受访大学生准备在毕业后一至五年内买车。8.4%的台湾受访大学生已拥有自用汽车,34.5%的学生预期毕业后五年内买。

·70%的大陆受访问大学生愿意通过银行贷款来支付大宗商品的购买(如购房、购车等)。65.4%的台湾受访大学生表示将通过银行贷款来支付大宗商品的购买。大陆和台湾向父母及朋友借钱的比例较小,分别为23%和16%。

·中国大陆学生所拥有的投资形式中,股票投资的比例最高(14%),其次是基金(12%)。台湾的情况相反,投资项目以基金(26.7%)、定存(21.9%)及保险(19.7%)居多,只有10%的学生投资股票。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那么我市大学生的理财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理财观又是如何?所以在这个暑假,我在苏州科技学院随机邀请的50名学生作了份大学生理财问卷调查。

背景知识:什么是理财?

从大学生来讲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对象:我院大学生

(二)时间: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形式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一)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分析(二)学校问题:

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

分析(三)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自身原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11

90后的大学生追求互联网的便利快捷,已经有很多大学生选择p2p理财。由于p2p理财门槛低、收益高、流动性好,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这个理财的队列。

报告通过对全国2325所高校的分析发现,在全国25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超过35%的人在过去一年尝试了互联网理财,其中,浙江大学的学生理财成绩最好,过去一年全校仅通过蚂蚁聚宝平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收入就高达1069万元,成全国财商最高的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分列第二和第三,收入分别为847万元和577万元。

很多学生的理财,已经不是“小打小闹”,据统计,有超过1万的学生,过去一年的理财收入在4000元以上,换言之,在9月的开学季,这些90后学生仅靠自己的理财收入,就已经能够基本覆盖新学期的学费了。

对于不少90后来说,迈入大学校门,意味着自主打理财富的'开始。根据蚂蚁聚宝的数据,在开学前三周时间里,共有109万大学生首次使用余额宝,开始借助互联网的方式,管理自己全年的生活费,而且越是临近开学,开通人数越多,在开学前一周,新增余额宝用户中,大学生占比达到34%,创全年最高值,大学生也成为余额宝新增用户的最大族群。

如果加上已经毕业,刚刚迈入职场的90后,那么,在这三周时间内,整个90后群体更是占据余额宝新增用户的50%以上,占比是80后的两倍,显示出90后已逐渐成长为互联网理财的主力。甚至在门槛较余额宝略高一些的定期理财平台招财宝上,也有32.6%的用户是90后,这个数字高于70后用户的占比,仅次于占比44.8%的80后群体。

蚂蚁聚宝数据分析师佘振龙表示,“相比于80后,90后理财意识的建立明显来得更早一些,他们不愿意等到有足够本钱了再理财,哪怕本金较少,他们也会尝试理财;另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理财的资金门槛、操作门槛都大大降低,这也为90后更早地接触理财提供了极大便利。”

全国范围看,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北京五地的学生,理财观念最强,尝试互联网理财的学生占比超过40%,分列前五,北京的占比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学生理财普及程度的排名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排名也并不完全匹配,福建超过江苏,重庆超过广东,分列第三和第六。

数据显示,全国高校过去一年理财收入排名前十分别是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北京,北大和清华两所高校跻身全国高校财商top10,分列第二和第七,其中北大学生过去一年互联网理财收入超过了800万,北京财商位列第三到第五的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

在外界看来,学生理财,本钱不多,理财收入也必然不高,但实际情况是,有上万的大学生仅仅通过互联网理财,就可以赚出一整个学期的学费。

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的大数据画像显示,他们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并非“富二代”,而是“高材生”。因为这些学生主要都来自一些211、985的名牌高校。

他们是如何赚到高收益的呢?一个很主流的方式就是帮父母理财。在用户调研中,一位来自上海交大的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理财方式,“爸妈给了我20万元资金用于理财,我将80%的钱用于招财宝定期理财,20%用于余额宝活期理财,平均年化收益7%,我按照年化4%的收益还给爸妈,多出的才留给自己,一年收入也有6000元,而且爸妈也不亏,这比他们存款的收入还多一些。”

佘振龙表示,“9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往往比自己的父母更擅长互联网理财,而不少父母也愿意信任自己的子女,甚至有意识地拨出一部分家庭资产来培养子女的理财能力。”不过,佘振龙也提醒,90后在帮助父母理财时,一定要考虑父母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尽量将资产多元化地合理配置,基金、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不宜超过30%。

据国内知名实名制社交网站人人网近日发起了一项20xx年轻人理财调查显示,半数喜欢互联网金融理财90后表示,会拿出20%以下的可支配资金进行理财;表示会拿出20%-50%资金理财的90后超三成;另有近两成的90后表示会将50%-80%的可支配资金进行理财。

谈到理财的目的,53.9%的90后表示是为了让自己的钱保值增值;称理财是为了进行更大额消费的90后则占25.6%;表示为了锻炼自己理财能力的90后占20.5%。

调查显示,90后的理财方式比较多样化,银行定期/活期、互联网金融p2p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是他们最倾向选择的理财方式,分别占比61.5%、53.9%和38.5%。投资基金以30.8%的占比成为90后位列第四的理财选择;购买债券占比15.4%;投资股票则占7.7%。

中润互联网金融平台理财师表示,日渐丰富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让90后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增加,收获了理财收益带来的快乐。与此同时,不少90后大学生也开始考虑把更多闲置的钱投入线上理财中获取收益,并且还表示会尝试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90后线下理财较少,他们更多偏爱线上理财,无论是余额宝这类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还是投资p2p平台,在90后群体中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针对大学生理财现状的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对个人进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黄岛五大高校的各年级各专业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涉及经济类,文学类,信息类的同学。此次发放问卷440份,收回有效问卷437,问卷有效率为99.32%。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的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及去向、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想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学生的理财现状和理财的认识。

在我们调查的437个人当中,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占30%,这些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父母资助,支出主要用在个人饮食,基本上没有处于攀比而盲目消费的情况,一般不是“月光族”;大多数同学的月生活费在500-1000之间,所占比例为57%,这些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父母资助和校外兼职,其支出不仅仅局限于个人饮食,还包括购买衣服和化妆品,这些同学成为月光族的概率为41%;在1000-1500元之间的较少,仅为11%,这些同学的生活费只依靠父母资助的占8%,50%的同学都会自己做兼职挣得生活费,剩余42%同学会寻找商机做些小生意,其支出还包括个人的娱乐消费,这些同学成为月光族的概率为33%;只有极少数同学的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占有2%的比例,他们有的完全依靠父母资助,一般属于家庭较富裕的情况,但是也有少数人是依靠自己努力挣取的,属于较有经济头脑的情况,这些同学成为月光族的情况极少。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资助,共341个人,所占比例为78%;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占10%;依靠校内勤工助学的占6%,有校外兼职经历的占3%,自己做些小生意的同学占2%,其他来源占1%。大学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如平时校园内的勤工俭学,发放传单,做点小生意;大学课程较轻松,大家平时也可以走出校门为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校外兼职工作,如家教,撰稿,翻译,推销和销售等。

从图表上可看出77%的大学生是由于自我需求而消费的,主要包括每个月的基本伙食、生活用品、零食水果等费用;9%的大学生是出于发泄习惯,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有去逛街消费或者暴饮暴食的习惯来发泄情绪;7%是因为追求时髦,这是一个追求时尚的年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想把自己打扮得时尚点,吸引别人的注意或者让自己自信有个好心情,从某个角度讲追求时髦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也不为过;4%出于冲动,这个可能因为个人性格或者消费观的影响,对一见钟情的东西失去理智,没有考虑实用性,都会导致日后后悔;2%是由于攀比,大学生处于青春的黄金期,希望自己能活得轰轰烈烈,在观赏别人的同时,心里自然会生出一种攀比心理,这种心理诱使自己消费。但是自己要做好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在自己消费时候,切勿拿父母的钱乱挥霍;另外还有1%的大学生出于其他原因而消费,由此也可看出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大家的消费原因也呈现出了多样性。

4%的人对理财概念很了解,且参与理财活动。

当我们问到假如学校要培养同学们的理财意识,您希望通过什么形式开展的时候,有13位同学希望通过学生会活动的形式开展,266位同学希望通过知识讲座的形式开展,152位同学希望采用校公选课的形式,有5位同学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开展。

(1)炒股

根据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08级一炒股同学的说法;“驻足股市并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尝试的时候也有碰壁的时候。有时候损失了投资总额的20%至30%,更有时候赔了一半还多。但是炒股损失对我的影响,更多的是积极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这是我接触投资领域必交的学费,同时也让我知道了挣钱的不易。而且我认为损失并不是长久的和不变的,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失败也成为通向成功的一种助力。”然而这种平和的心理也是不常见的。

另一位经管学院金融08级的同学说;“炒股有收获也有压力,我赚过也赔过,炒股能培养投资理财的能力,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增加一些投资经验都是好事,不管是赚钱还是亏本,对将来都是有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炒股给我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候因为过于关注股市的发展状况而昼夜不能眠;还有一次因为所买的股票价格下跌了很多,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心情以至于一门专业课考试失利。”

(2)做小生意

一位信息学院的学姐经常和宿舍姐妹一起在校园内摆摊卖一些小饰品,饰品多从网上订购,价格也很合理,每次成本一般都是200块钱左右,如果不出什么问题,一般都能挣得很可观的收入,她说:“从这么小的生意中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大家还价的时候,应该怎么和他们周旋,既使他们接受价格,又是双方交易愉快,这些都是我以后去工作所具有的优势。”

另一位机电学院同学从刚入大学第二年起,就开始卖被子和床垫,主要客户群是刚入校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由于被子质量较好,价格也合理,而且大家也信得过他,所以销路非常好,一条被子和床垫大约能挣50元。但是这种小生意也只能在开学之际做,平常基本上没什么生意,不过他说他正努力寻找其他适合自己的商机。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的理财意识低和理财能力薄弱是很普遍的现象,逐步培养高校学生的理财意识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同学们学习借鉴:

1.做好整体规划

每个月可以支配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做到心中有数,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用来社会交际、买书等其他用途。另外对每天的消费要清楚地记录,最好能分类,这样可以看出消费各部分所占的比例,每月进行总结,扬长避短,对于规划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控制改进。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计划未来几个月的支出。

2.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家庭条件也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不能因为追求时尚就拿父母的血汗钱挥霍,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自古以来,就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训,所以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受益一生。大学四年我们的学费加生活费大约在四万左右,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大学生应该学会体恤父母,理解父母,在校也应该好好学习,争取拿奖学金,学习之余也可以去做兼职。总之,大学生应该利用好每一分钱,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3.学习基础理财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渠道供大家了解更多关于理财方面的知识,既可以去图书馆阅读有关书籍,也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阅,也可以请教老师,多与同学们探讨不懂的问题等,都会让自己收获很多,受益很多。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实践,加深对理财的理解,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为自己创造一些小收益。

4.经常出入银行,关注理财信息

大学生理财生活首先应从如何同银行打交道开始,大家不要认为去银行仅仅是取钱和存钱那么简单,即便是简单的存款,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理财知识。也许很多大学新生过去都有在银行设有独立户头,但大多数是由父母直接掌控的,对存钱、取钱、银行利息计算等没有什么感性认识。通过和银行打交道,大学生可以了解最基本的金融常识、atm机和信用卡的一些服务功能,学习如何独立理财。

5.自己能做的,绝不花钱

6.不要嫌弃二手货

我们都知道,在大学里有一种明显存在或隐形的二手市场,大家会低价出售一些自己不需要但是别人需要的东西,这种交易一般是非营利的,我们可以从中以合理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会以很低廉的价格出售他们曾经用过的书籍、学习工具、自行车等,如果有需要,就无需重新购买新的,不但省钱也很环保。有朝一日等你成了毕业生,你也可以在那里把你的旧货卖个好价钱,让它们继续发挥余热。

理财观念调查报告

x月x日,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发布的全球投资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认为今年以及未来10年内,中国将提供最好的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资机会,美国和加拿大排名第二。中国投资者预计今年股市将触底反弹,68%的投资者认为,经历了让人失望的20xx年后,今年市场将会呈现上涨趋势,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去年的11%。43%的中国投资者认为,今年以及今后10年内,中国将提供最好的股票投资机会。

不过,仍然有72%的中国投资者对于a股表现出担忧。他们认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和出口下滑将是市场最大的威胁,其次是经济放缓的风险。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中国经济展现出的稳固基本面和乐观的长期增长前景,这是投资者提高预期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健康发展和增长的市场。”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一文表示。

调查显示,x3%的中国投资者计划在20xx年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4x%计划采取更加激进的投资策略。大多数中国投资者计划20xx年将投资重点同时锁定在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其中,持有最大资产规模的投资者在股票投资方面拥有最强烈的投资意愿。而贵金属、房地产、股票被认为在20xx年以及未来10年将拥有前三名的表现,非金属类大宗商品紧随其后。

本次调查还发现,中国投资者目前将他们74%的资产投资国内市场。这一比例预计在未来10年将有所下降。在谈及未来10年间计划时,投资者预计会将67%的资产投资于国内市场,并计划将33%的资产投入到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对境外市场缺乏了解是中国投资者不愿意投资海外市场的首要原因,其次的原因分别为汇率对投资回报的冲销,以及监管门槛对境外投资的限制。

王一文表示:“调查显示,对于刚刚开始涉足海外市场的中国投资者而言,他们还是更愿意把钱放在离自己更近的地方,但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更丰富的资产类别及海外市场,以更好地防范风险。”

调查显示,中国投资者在投资方面愈加成熟,对于多元化投资产品的兴趣也日益上升。共同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诸多关注。73%的中国投资者目前拥有共同基金投资,此外,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计划x年内投资共同基金。他们预计,在未来x年内会在资产组合中配置更多的共同基金.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到500元的18人,占27%;500到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到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到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数据显示,在全国25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超过35%的人在过去一年尝试了互联网理财,其中,浙江大学的学生成绩最好,过去一年全校仅通过某平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收入就高达1069万,成全国“财商”最高的大学。

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分列第2和第3,四川大学以561万的理财收益排名第5,超过清华大学。

全国范围看,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北京五地的学生,理财观念最强,尝试互联网理财的学生占比超过40%,分列前5。四川的占比为33.2%,位列全国第16位,四川大学跻身全国高校财商top10,位列第5,学生过去一年互联网理财收入达到561万。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学生理财普及程度的排名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排名并不完全匹配,福建超过江苏,重庆超过广东,分列第3和第6。

大数据显示,喜欢理财的大学生并非“富二代”,而是“高材生”。因为这些学生主要都来自一些211、985的名牌高校,其中,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位列前10。

根据该平台的数据,在开学前三周时间里,共有109万大学生首次使用余额宝,开始借助互联网的方式,管理自己全年的生活费,而且越是临近开学,开通人数越多,在开学前一周,新增余额宝用户中,大学生占比达到34%,创全年最高值,大学生也成为余额宝新增用户的最大族群。

如果加上已经毕业,刚刚迈入职场的90后,那么,在这三周时间内,整个90后群体更是占据余额宝新增用户的50%以上,占比是80后的两倍,显示出90后已逐渐成长为互联网理财的主力。甚至在门槛较余额宝略高一些的定期理财平台招财宝上,也有32.6%的用户是90后,这个数字高于70后用户的占比,仅次于占比44.8%的80后群体。

数据分析师佘振龙表示,“相比于80后,90后理财意识的建立明显来得更早一些,他们不愿意等到有足够本钱了再理财,哪怕本金较少,他们也会尝试理财;另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理财的资金门槛、操作门槛都大大降低,这也为90后更早地接触理财提供了极大便利。”

很多学生的理财,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据统计,有超过1万的学生,过去一年的理财收入在4000元以上,换言之,在9月的开学季,这些90后学生仅靠自己的理财收入,就已经能够基本覆盖新学期的学费了。

他们是如何赚到高收益的呢?一个很主流的方式就是帮父母理财。在用户调研中,一位来自上海交大的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理财方式,“爸妈给了我20万元资金用于理财,我将80%的钱用于招财宝定期理财,20%用于余额宝活期理财,平均年化收益7%,我按照年化4%的收益还给爸妈,多出的才留给自己,一年收入也有6000元,而且爸妈也不亏,这比他们存款的收入还多一些。”

佘振龙表示:“9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往往比自己的父母更擅长互联网理财,而不少父母也愿意信任自己的子女,甚至有意识地拨出一部分家庭资产来培养子女的理财能力。”不过,佘振龙也提醒说,90后在帮助父母理财时,一定要考虑父母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尽量将资产多元化地合理配置,基金、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不宜超过30%。

理财的调查报告

从大学生来讲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对象:我院大学生。

(二)时间: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形式。

就月平均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费用最多。

1、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另外,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消费中也玩张扬个性,爱上了高消费。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约有90%的调查的大学生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大学生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趁今年股票形势好,开户成为新股民。在询问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并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额基本在5000至1万元,资金来源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现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经盈利10%了。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分析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

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大学生理财实践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理财产品的需求情况,熟悉大学生的理财理念,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

1.调查时间: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3日。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3.报告完成时间:20xx年4月3日。

此次研究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抽样的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2.问卷的设计。

问卷由8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大学生生活费是否够用,剩余的钱如何分配,有没有理财观念,是否了解诸葛理财等问题。

1.数据结果分析。

(1)大学生一般没有剩余的钱,有55%的人没有剩余的钱,甚至还不够花。30%会剩余一部分钱留下当下个月生活费。15%的大学生会留有钱做部分投资。

(2)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理财观念,也对理财不感兴趣。意识较浅薄。

(3)在此次的调查对象中,有21人已经注册了诸葛理财占总人数的40%.当然我本人也参与了投票。

2.发现的问题分析。

(1)大学生对诸葛理财缺乏深度认识。诸葛理财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首先需要被人们认识及了解。只有对诸葛理财有一定的了解以后,人们才会去考虑是否使用诸葛理财。很多人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诸葛理财、怎么使用诸葛理财及诸葛理财的用处等方面,对诸葛理财持待定或否定的态度,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对诸葛理财的使用,并制约了其未来发展。

(2)大学生缺乏理财知识。大部分的人在会将一部分闲钱放置在银行卡里面,但真正想利用起来这看似不起眼的闲置资金的人却很少。有的人认为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

(3)人们对诸葛理财缺乏安全感。诸葛理财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受其安全方面的影响。人们考虑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诸葛理财的投资风险,人们想确定投资后会不会亏损;第二是诸葛理财账号受木马、病毒等原因被偷号的安全问题,人们关心的是被偷号后在诸葛理财丢失的资金能否追回或有人担保。这两个问题在被解决之前,诸葛理财不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

(4)诸葛理财方式过于单一。因为诸葛理财在2014年7月刚推出,所以在功能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让人们在对资金进行投资理财时,没有更多的选择方面。从这一点上,诸葛理财做的不够到位,不同的客户群体对资金理财的要求也不一样,单一的投资方式让用户没有选择的机会,很容易造成现有用户的流失及影响有投资意向的用户。

1.倡导理财,帮助养成理财习惯。

首先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在互联网上发起活动,主题定位在理财上。例如,可以将"你认为哪种理财方式好"这个话题加入在微博的话题讨论中去,让网民参与其中,讨论彼此对理财的看法,从而引导大家关注理财;另外,目前app应用受大多数人的'青睐,许多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远大于电脑,我们可以设计诸葛理财的app应用,来帮助用户设计理财方案,记录理财过程,来慢慢养成理财习惯。让更所的人注意到理财的重要性,也帮助别人养成合理理财的良好习惯,对自己的未来认识有好的规划,创造更多的财富。

2.加大诸葛理财宣传力度,普及使用知识。

为了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了解诸葛理财,并知道怎样使用诸葛理财。应加大对诸葛理财的宣传,在网络各个角落,论坛、新闻资讯、网购页面等处宣传诸葛理财,从而慢慢发现诸葛理财的价值所在,并最终成为诸葛理财用户。具体方案可以如下:首先通过报纸、电视等方面的广告形式大力推广宣传诸葛理财,让更多的人听说了解诸葛理财;其次可以制作视频讲解诸葛理财的使用方法及步骤,让各类人群全面地了解如何使用诸葛理财;最后在诸葛理财页面增加各类问题咨询,帮助用户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了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我对此次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大学生理财有了初步认识。也对自己的理财做了相对的规划。也对诸葛理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其有了兴趣。

理财的调查报告

现今世界,理财能力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我们向家长和教师建议:在孩子八九岁就应当注意培养其理财意识,而到了中学是学生理财观念的形成和定型时期,家长和学校更应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概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消费和理财的观念也不断变化。近年来,个人投资理财的热潮涌入校园。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理财理念和理财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生活状态和价值趋向。大学生理财,既要通过合理规划投资增加经济收入,也要通过合理规划消费控制经济支出。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学会理财和消费,不仅仅是学会如何用钱的问题,其中包含了多种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并且要对投资理财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且掌握一定的投资理财技能。

(1)收入来源。

在我所调查的100个大学生(基本为在上海各高校就读的大一大二同学)中,有约80%的同学表示每月可支配收入全部来自父母,只有不到20%的同学表示自己在外面有做一些兼职工作来增加自己的每月的生活费,但其中只有约3%的同学表示每月可支配收入已完全来自于自己的兼职收入。近80%的同学表示不愿意让兼职工作占去自己很多时间,但愿意尝试兼职,来负担一部分生活费;近10%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应当花更多时间用于实践,因此认为在学习之外可以多花些时间尝试一些社会工作;其余同学则认为大学时间应当用于学习,对兼职完全没有兴趣。而90%以上同学的每月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还是来自父母。

(2)投资观念。

40%的同学在银行有一定的储蓄金额(而这些储蓄金额大多来自每年的压岁钱),5%的同学有尝试过股票、基金等其他投资方式,其余同学则表示根本没有积蓄,因此也没有投资。可见大学生们的收入来源还是比较单一的,且大多数对如如何投资也并不熟知。但是有趣的是,70%以上的大学生对于了解投资的知识有兴趣,而85%以上的同学认为作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方面的信息与知识,尽管他们大多表示现在并不大了解,且也没有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

(3)理财观念。

而对于大学生们的理财现状的调查结果也令人堪忧。超过50%的同学对于每个月的生活费支出完全没有计划,37%的同学会对每月的各项支出有一定的控制,只有不到10%的同学会计划当月的预计支出,但是这不到10%的同学纷纷表示到每月末时会发现很难完全遵照所列出的预算表花钱,他们说总是有许多“意外”情况使他们当月的支出不受控制。有74%的同学有时或偶尔会感到钱不够花,而12%的同学经常感到生活费捉襟见肘,只有14%的同学认为每月的生活费完全够用,会有多余。可见大多数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很薄弱,也不懂得如何理财,更不会有多余的钱用于投资。

从目前来说,投资与理财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来说显然是个比较新鲜的概念。首先是投资观念,从投资的本金上来说,大多数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十分单一,即父母的生活费供给,少数的同学会利用兼职获得收入。而由于中国家庭观念本就比较保守,很少会有父母愿意给还是大学生的儿女们资金去用于投资,再加上大多数同学没有意愿或者缺少动力去寻找兼职,基本上很少会有同学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不要说是如何投资了,投资之前的第一步——资金的筹集,就已经无法完成。

或许有的同学会觉得投资本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许多专业人士都不能把握好,何况是还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就算以后走入了社会,也不一定会进行什么投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对投资还是应当有一定的概念和些许的了解,如果对投资毫无概念,那么金钱观必定也不会成熟。而理财相对于投资来说听起来没那么复杂,但这两者其实从不分家,不会理财也就难以理智投资,经常投资失败也意味着不善于理财。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就算不谈投资,至少应该做好基本的支出规划,毕竟已经是成年人,如果对于每日的花销依然糊里糊涂不知去向,未免也太说不过去。可是不少的大一大二同学们根本没有任何的规划,即使有,也常常不能有效地执行,归根结底是理财意识的缺乏和缺少自律。

(1)对金钱有一定规划、尝试兼职工作。

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父母会给予更多的经济自由,具体体现在:生活费的增加、很少再过问孩子的支出明细等方面。然而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来说,理财能力却不见得有所提升,甚至于因为缺少父母的限制与监管,常常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每月支出,因此会有不少的同学觉得钱不够用,其实不一定是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够,更多地在于自己缺乏自制力。

如果在每个月末,同学们对于下一个月的支出能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规划,那么就迈出了理财的第一步。有了一个规划,才能够有效地控制支出,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接下来,就是严格的执行规划,一开始可能常常会无法按照规划来控制每项支出,我建议可以列一个表格,显示每月超出或余下了多少钱,并且要统计各项支出与预计支出的差额,那么在下一个月通过这份表格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并且有意识地控制某些项目的支出。大学生相对于以前或许会感到有许多空余的时间,如果课业不是很繁重,可以利用一些时间去做做兼职工作,一方面可以更多地接触到社会,另一方面早一点感受职场环境,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2)了解一定的投资理财知识。

有许多同学的大学专业或许与金融方面完全没有关系,但是我认为大学生既然未来将要步入社会,培养完善的金钱观是很重要的,那么如果对投资理财知识毫无概念的话,金钱观也不会成熟。有很多途径可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可以通过便利的网络观看视频、书籍、参与论坛等了解投资理财的知识。或者到书店寻找一些大众读物型的理财类书籍,没有必要一开始就看专业的知识,这样很容易会适得其反,不仅看不懂书籍内容,也会失掉阅读理财类书籍的兴趣。

又或者作为大学生可以选修学校里所开设的一些理财投资类选修课,通常学校会考虑到学生的水平来设计课程,因此同学们选修这类的选修课,相信会对自己的投资理财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3)适当的尝试一些小额投资。

通过做兼职工作、或者寻求父母的帮助获得一些初始资金,适当的尝试一些小额的投资。例如股票、外汇、债券、基金等,在投资之前,应当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一些了解,而不是随意投资,否则就不能够能够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大学生理财实践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理财产品的需求情况,熟悉大学生的理财理念,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

1。调查时间:2017年4月1日——2017年4月3日。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3。报告完成时间:2017年4月3日。

此次研究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抽样的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2。问卷的设计。

问卷由8个问题构成,主要涉及大学生生活费是否够用,剩余的钱如何分配,有没有理财观念,是否了解诸葛理财等问题。

1。数据结果分析。

(1)大学生一般没有剩余的钱,有55%的人没有剩余的钱,甚至还不够花。30%会剩余一部分钱留下当下个月生活费。15%的大学生会留有钱做部分投资。

(2)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理财观念,也对理财不感兴趣。意识较浅薄。

(3)在此次的调查对象中,有21人已经注册了诸葛理财占总人数的40%。当然我本人也参与了投票。

2。发现的问题分析。

(1)大学生对诸葛理财缺乏深度认识。诸葛理财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首先需要被人们认识及了解。只有对诸葛理财有一定的了解以后,人们才会去考虑是否使用诸葛理财。很多人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诸葛理财、怎么使用诸葛理财及诸葛理财的用处等方面,对诸葛理财持待定或否定的态度,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对诸葛理财的使用,并制约了其未来发展。

(2)大学生缺乏理财知识。大部分的人在会将一部分闲钱放置在银行卡里面,但真正想利用起来这看似不起眼的闲置资金的人却很少。有的人认为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

(3)人们对诸葛理财缺乏安全感。诸葛理财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受其安全方面的影响。人们考虑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诸葛理财的投资风险,人们想确定投资后会不会亏损;第二是诸葛理财账号受木马、病毒等原因被盗账号的安全问题,人们关心的是被盗账号后在诸葛理财丢失的资金能否追回或有人担保。这两个问题在被解决之前,诸葛理财不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

(4)诸葛理财方式过于单一。因为诸葛理财在20xx年7月刚推出,所以在功能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让人们在对资金进行投资理财时,没有更多的选择方面。从这一点上,诸葛理财做的不够到位,不同的客户群体对资金理财的要求也不一样,单一的投资方式让用户没有选择的机会,很容易造成现有用户的流失及影响有投资意向的用户。

1。倡导理财,帮助养成理财习惯。

首先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在互联网上发起活动,主题定位在理财上。例如,可以将"你认为哪种理财方式好"这个话题加入在微博的话题讨论中去,让网民参与其中,讨论彼此对理财的看法,从而引导大家关注理财;另外,目前app应用受大多数人的青睐,许多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远大于电脑,我们可以设计诸葛理财的app应用,来帮助用户设计理财方案,记录理财过程,来慢慢养成理财习惯。让更所的人注意到理财的重要性,也帮助别人养成合理理财的良好习惯,对自己的未来认识有好的规划,创造更多的财富。

2。加大诸葛理财宣传力度,普及使用知识。

为了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了解诸葛理财,并知道怎样使用诸葛理财。应加大对诸葛理财的宣传,在网络各个角落,论坛、新闻资讯、网购页面等处宣传诸葛理财,从而慢慢发现诸葛理财的价值所在,并最终成为诸葛理财用户。具体方案可以如下:首先通过报纸、电视等方面的广告形式大力推广宣传诸葛理财,让更多的人听说了解诸葛理财;其次可以制作视频讲解诸葛理财的使用方法及步骤,让各类人群全面地了解如何使用诸葛理财;最后在诸葛理财页面增加各类问题咨询,帮助用户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了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我对此次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大学生理财有了初步认识。也对自己的理财做了相对的规划。也对诸葛理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其有了兴趣。

理财的调查报告

公正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外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看。那末我市大学生的理财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理财观又是如何?所以在这个暑假,我在苏州科技学院随机邀请的50名学生作了份大学生理财问卷调查。

背景知识:甚么是理财?

从大学生来说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对象:我院大学生。

(二)时间: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情势。

就月均匀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说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用度最多。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渐向开放化、前卫化开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还是主流。尽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斟酌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效劳的质量、价钱,寻求物美价廉。

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

假期回来,经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具有笔记本电脑,大部份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寻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或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乃至向他人借钱以满足欲看。在寻求物资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夸大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成认寻求情感需要物资投进,常常难以理性掌控适度消费原那么。

另外,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消费中也玩张扬个性,爱上了高消费。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个月花费根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文娱,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少数同学碰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用度。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甚么地方,是不是公正。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以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很不错了。

约有90%的调查的大学生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讲,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支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近没有甚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往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类新兴的大学生理财增值方式应当成为大学生理财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理财进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趁今年股票情势好,开户成为新股民。在询问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其实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额根本在5000至1万元,资金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现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盈利10%了。

从消费情况可以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致使这一现象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一)家庭缘由:很多家长始终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程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进步,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独有的补偿心理,常常轻易造成将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疏忽了对孩子初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经常是心太软,乃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历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甚么应当花甚么又不该花的。假设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遭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拟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随着感觉走,他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勤俭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响,孩子打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进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分析(二)学校题目:学校在教育学天生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以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合涉足这类事情,或以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以为,青少年时期应当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渐渐来。并且学校没有构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展开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爱好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未几。

分析(三)社会题目: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常常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愈来愈紧密。学生们遭到社会上浪费浪费现象,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显摆。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方案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他人买甚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很多同学都想往逐一尝试。但是学生究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本身缘由: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束缚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遭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少。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中学生接触金钱的,认为从小持币会使孩子思想受到铜臭气的不良影响。这种消极防范导致中学生缺乏经济意识,出现盲目消费,不会理财等现象。其实,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中学生不可能不和钱打交道,试图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真空的消费环境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中学生适当地注意增强经济意识,对健康成长十分有利,也便于提高区分和分析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大局部中学生家长都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数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每次还未到月末,同学们早已将零花钱用年完了。很多同学对“钱该怎么用”这一理财的根本问题存在着种种偏见和误解,甚至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就以我们调查的初中学生为例。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家长一般不会给太多的零花钱。绝大多数(约占79%)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低于50元,但也有5%的初中生每月零花钱超过100元。据调查,在同学们零花钱的支出工程中,经常购置饮食品占被调查人数的70%,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文具,书籍,报刊杂志,磁带和光盘等。调查结果说明,多数同学存在“乱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理财意识淡薄是导致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很多同学信奉‘钱是身外之物,出手要潇洒大方’;也有的人认为‘算来算去烦死人,省来省去也省不出几个钱’,还不如‘今朝有钱今朝花’。所以同学们的零用钱很大一局部都是在不正确的理财观念中被浪费掉了。家庭对孩子理财能力培养的疏漏,是造成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也很少涉及。

因此,家长应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财教育。比方,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懂得进行价格比拟购物消费;家里一些有关财务问题的讨论中,不妨让孩子适当参加,了解适度消费的道理,预防,杜绝一些孩子从小自家里私下拿钱,在外随意借钱的问题。基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就让同学们能养成以下良好的理财习惯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学会消费,懂得必要的消费规矩,形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方生活中需要购置东西时,需明白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

第二,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第三,找时机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己方案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

第四,掌握一些根本的投资知识。可以集邮、集币等、有时机可以学习购置基金、债券。

第五,合理利用好零用钱,用于购置学习用品,交通费,以及同学间小额募捐等。

理财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多种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的情况。特别是20xx年,股市剧烈震荡、传统理财收益普降、互联网理财风险升级……理财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百姓的理财投资趋势与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为了洞悉最新理财趋势、挖掘最前沿理财观念、洞察变化,以及展现当下公众理财的真实风貌,《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联合新浪金融研究院、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数字100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理财投资行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理财方式的选择方面,传统理财方式中的银行储蓄虽是心头爱,但互联网理财迅速发力,其市场潜力不可限量。同时,百姓对于投资理财越来越理智、慎重,第三方理财产品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开始日益突显。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正面的理财观”也被人们愈加地重视,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总体而言,时代的发展正在唤起中国人的“理财梦”.

本次调研借助数字100特有的族群洞察,共回收有效样本1000份。其中,男性受访者占47.2%,女性占52.8%,受访者的年龄覆盖18-55岁,所有有效问卷经过在线调查系统逻辑自动检查功能查错,误差率在5%以内。

随着国人的风险意识和理财观念的不断增强,理财市场整体环境呈现出了显着的变化。

调查数据显示,20xx年,在传统理财方式中,银行储蓄仍旧是受访者的心头爱,占比54.3%,然后是基金和股票,分别占比47.7%和47.4%,两者相差不大。

不过,互联网理财也开始迅速发力,排名已经攀升至第四名,使用率超过40%,开始与最传统的银行储蓄理财方式相抗衡,其市场潜力不可限量。另外,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受访者最常用的理财方式之一,占比39.5%.此外,保险、房地产、国债、黄金也是一部分受访者的选择。(如图1)虽然股市的暴涨会使得股票和基金成为网民投资理财的焦点,对互联网理财市场中的用户会产生较强的分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向多元化转变,其为网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有望带动互联网理财市场的第二轮增长。

另外,在互联网理财方式的认知方面,调查数据显示,第三方理财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开始日益突显,优势明显。从认知度上看,在互联网金融中,网上基金、网上炒股及第三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较高,分别占比19.8%、19.8%和18.7%.同时,超过1成的受访者对于网上借贷、p2p等互联网理财方式也有一定的认知度。另外,网上保险、众筹、网上债券和网上期货等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对此表示了解。

由此可见,第三方理财产品作为新兴理财手段,迎合了全新的理财理念,并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资金安全成受访者主要担忧因素。

在问及受访者对于互联网金融投资最大的担忧时,超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互联网理财存在资金安全隐患;然后是互金政策存在不稳定性,占44.4%;排名第三的.因素是他们担心网上诈骗,占41.6%;而个人信息风险泄露存在、产品发展的不成熟以及对产品的不熟悉也是阻碍人们选择互联网理财的因素之一,分别占比40.4%、32.5%和28%.(如图3)。

因此,公众最看重的莫过于“资金的保障”,这与理智、谨慎的理财态度和务实的理财理念也相吻合,同时这也让互联网金融行业意识到,只有加强资金保障,才有可能走入到下一个飞跃期。

另外,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理财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三成的50后对理财还处于半懂阶段;15%的60后能承受较高风险;超过一半的70后期待收益率能达到5%-10%;6成的80后能够承受中等风险;对于90后,60.9%的受访者处于懂点皮毛阶段,38.4%的人只能接受低风险。(如图4)。

作为理财新军,80后、90后人群已经开始理财,他们积累的资产较为薄弱,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理财的态度,他们敢于尝试新型理财方式,也有着冒险的精神。对于50后、60后、70后等“理财老兵们”来说,他们理财多年,也有资本,并能承受较高风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理财理念逐渐从“储蓄”转变为“理财”,“正面的理财观”也开始不断被人们重视。

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人群认为理财很有必要,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对理财重要性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表现也不同,其中近14%的80后是因为经济压力而被迫理财,24%的60后认为理财能成就人生,而18%的50后还属于跟风理财。

从风险承受能力上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承受风险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风险承受力随年龄增长呈现“凹”形趋势。不过,70后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强,主要源于理财资历的积累及职业发展的成熟,这些增强了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如图5)。

另外,年龄的增长让人们对收益率的期待也逐步增强。其中,理财“新军族群”对收益的期待集中在3%-8%,相对保守,而“老兵们”对收益抱有较高的期许(5%-10%)。相比于90后,“老兵们”在经验及经济双重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他们理财目的简单而明了。

总体而言,时代的发展正在唤起中国人的“理财梦”.

另外,从公众对理财信息的获取渠道上看,调查数据显示,超一半的人信赖的理财信息接触渠道以站及社交化媒体为主,而熟人推荐则排名第三,占14.5%.另外,选择电视广告渠道的占比为10.7%,而报纸、广播也占了5%左右。(如图6)。

不同年龄段的公众对渠道的信赖有着明显不同,90后信赖社交化媒体,80后、70后比较信赖站。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推动,网民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理财方式,更加青睐于新的互联网投资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互联网渠道的投资额占受访者总投资额的比例呈现阶梯式增长,互联网理财开始步入健康的发展轨迹,制度更加完善、业务模块逐渐成熟,未来互联网理财将迎来新的“春天”.(如图7)。

另外,从受访问者增加互联网理财投资额的影响因素来看,投资自由度高是90后投资者增加互联网理财投资额首要并且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其占比高达31.3%,然后是操作便捷,占比21.9%.另外,资金的其他用途更方便也是90后投资者看重的因素。

除此之外,高收益、收益变化实时查看、投资额度“0门槛”等也是投资者增加互联网理财金额的影响因素。(如图8)。

其实,从群体细分上看,70后理财行为趋向稳定、长期化,看重理财操作的便捷性;80后资金增长与个人抗风险能力较强,对收益较为看重;而90后由于收入偏低、资金稳定性差,因此最为关注投资的自由度。

可见,互联网理财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性。现如今,各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如宝宝类产品)以其简单便利、相对自由且有更高收益等特征蚕食着银行“领地”,这或许会令传统银行有更大的变化和反思。

综上所述,数字100高级分析师薛强认为,90后刚开始经济独立,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承受风险能力较弱,偏爱互联网理财产品;80后有了一定经济基础,风险承受能力明显高于90后,开始进行股票等操作;70后正处在事业上升期间,理财上也处于巅峰时期,主要拥有风险较高的股票及高收益产品;60后、50后开始追求安稳,主要以风险较低的保险及银行理财产品为主。

同时,相比于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第三方理财产品有着投资自由度高及交易的便捷性等优点,如今成为网民投资理财的热捧对象,是未来互联网理财方式选择上的第二选择。当然,如何更好地解决资金安全性问题,并在人们的心中形成资金安全有保障的形象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理财产品调查报告

背景:

目前在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士,无论是对于管产品还是投资产品的,大多都不满意最。而且在股票市场熊冠全球的同时,债券基金也出现了首次整体亏损。当然在如此困难局面之下也有一些产品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比如银行理财产品、融资性信托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等。所以,从今年发行的信贷资产类银行产品,尤其是下半年的产品来看,其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企业的资金周转。下半年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特别是为企业募集资金的产品,很多都没有担保方。再从该类产品募集资金的企业类型来看,主要以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地产行业居多。这几个行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也充分印证了该类行业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信贷资产类产品的资金一般是企业的流动资金以及企业资金面全面紧张而向银行贷款又受到限制,从而只能靠银行发行产品来募集资金。但是,投资者要知道,有些行业恰恰在如此的市场情况下,风险是最高的,诸如房地产行业,一旦该类行业出现贷款违约或者无担保方的情况下,所有的风险都会转移到投资者身上。

在中国,理财产品市场主要分为:公募基金市场、债券市场、信托市场、银行理财市场、保险市场、商劵理财市场等六个。其中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而保险理财产品是既具有保险保障功能,又包含金融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主要的保险理财产品包括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变额年金。保险理财产品虽然与传统保险产品在理财功能上存在差异,但两者的保险责任形态基本一致,保险理财产品也可开发成两全保险、终身寿险、年金保险、定期寿险等,各自具有合同中规定的保险利益。

招商银行的股票走势。

目前在国内资金面紧张,资本市场动荡的背景下,机构、企业对资金避险与资金收益兼顾的要求更是日益强烈。笔者日前从招商银行(600036)获悉,该行“点金公司理财”业务今年迎来大发展,仅上半年公司理财产品销量达4200亿元,逼近去年全年发行水平,单月发行量更是超过一千亿创下历史新高。

招行表示,点金公司理财服务致力于为企业打造全方位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今年是“点金公司理财”重要转型时期,借助招商银行作为资产管理人的公司理财业务作为基础,凭借丰富的合作渠道,招行将与中国优秀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创投企业、证券公司一起全面推出围绕银证、银创、银保、银基、银信推介代销业务全方位为企业客户打造企业增值财富管理服务。

据介绍,招商银行点金公司理财为国内诸多知名大型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提供了公司理财服务,今年仅上半年产品发行规模就高达4200亿元,逼近去年销售规模总和,服务客户数逾14000户,今年7月单月销量更是创出历年新高1090亿元。在创造良好销售业绩的同时,也为客户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在点金公司理财发展的5年时间里招商银行公司理财没有出现一笔零收益、负收益产品。

运用文案调查法,可得到关于我国保险业总资产的二手资料。

详细情况如图:

如图可知,截至20xx年11月底,保险业总资产合计58462.16亿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五万亿,保险公司已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有力支持了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和汇率改革,促进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向现代的、多层次、多支柱的金融体系转变。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如图:

伴随着险资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展和险资资产管理监管的不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在跌宕起伏中逐步收获成长和稳健。20xx年-20xx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在20xx年收获最高值达12.17%,20xx年收获最低值为2.68%;回顾今年股、债市场走势,20xx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在3.5%左右。

对于保险中各项保险所占比例如图:

目前我国国内的保险理财产品包括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变额年金等四种。

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所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分配给保户的保单盈余称为保单红利。

理财的调查报告

摘要:这是对林先生一家20xx年家庭收入和支出以及家庭资产状况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所得到的报告,报告中经过合理的理财分析,并综合各个因素给出了理财建议,其中包括投资的规划,投资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和一些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投资、理财、收入、支出、资产。

基本资料:林先生,47岁,司机,年收入4万元,妻财务管理,年收入3万元,儿子22岁,大学二年级,父母养老金0.5万元,有出租房,市值70万元,年租1万元,20xx年购小区住房一套,市值100万元,存款10万元,家庭日常开支为3万元,儿子大学费用7万元,家庭商业保险1千元。家庭近期目标决定投资手段并开始简单的投资,中期目标深入投资,购私家车,远期目标儿子今后婚事和夫妻俩养老,现在林先生欲启动50万元,扩大投资手段和范围。

(1)加大投资手段和范围。

(2)期望能有高收入,购私家车。

(3)儿子今后婚事。

理财建议:根据林先生夫妇所处的年龄段,家庭的财务安排应该以稳定为主,目前林先生要加强投资手段和范围,家庭财务状况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收入来源来看,房租仍是固定的收入,但林先生每年的4万元收入将不存在,而且短期内的投资收入是个未知数。需要50万元来进行新的投资,会增加使用资本的成本,减少家庭的固定资产从而一项租金收入的来源。目前的流动资金不足以购买私家车,买了私家车后每年还要另增3万元的车辆保养费和油费。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根据林先生短期的目标,建议先了解一下丰富的投资手段,然后选择一种自己了解的,可以为此承担风险的手段,并进行简单的投资操作,从中得到些经验,并为下一步的投资做好准备,因为银行储蓄利润较低,股票风险太高,前期建议林先生投资基金。

2.根据林先生的中期目标的收支预期对其理财目标进行规划。经过分析,林先生因为固定收入的减少,家庭收支出现了不平衡,,为避免林先生家庭近几年的'资金短缺,建议林先生推迟几年再购买私家车。根据前期的投资经验,林先生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投资,并从中赚取些购车的费用和儿子的大学费用。

3.根据林先生的远期目标,目前经过中期的投资,手头应该已有不少资金,建议开始从单一的投资慢慢过渡到多样化投资,进行不同的投资,如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这样就可以为今后的养老和儿子的婚事奠定资金基础。

4.我国已建立从工资中缴存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柳明与安娜的单位都为其建立了养老保险户口,林先生可根据自己工作和收入的情况随时注意养老保险的缴存,但建议费用不应超过家庭可支配现金收入的10%。

林先生选择投资理财实际上也是改变现有生活的过程,一担发生投资失败,家庭财务就会发生不平衡,从而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林先生对未来的理财规划应该建立在一些成熟的预期基础上。

[1]田剑英.家庭理财[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2]安子.让理财成为一种习惯[m].北京,金城出版社,20xx。

[3]胡旭洲,我的第一本家庭理财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

[4]宗学哲,家庭理财枕边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5]毛定娟,家庭理财万事通[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

理财产品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个人对所增长的财富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与运用,越来越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老百姓手中的闲钱多起来了,理财不仅成为人们生活得一部分,也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点。

为了了解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以及居民的理财需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我作为邮储银行工作者,针对理财业务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分类。目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

1.根据风险和收益特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后就可以获得协议上规定的收益,反之为非保证型。非保证型又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银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风险仅次于储蓄风险,是追求稳定收益的稳健型客户的最佳选择。

2.根据投资币种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理财产品。如外币理财产品只能用美元、港币等外币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只能用人民币购买,而双币理财产品则同时涉及人民币和外币。

而人民币理财产品根据其投资方向和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债券类理财产品,信托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代理境外理财产品(qdii型)。

债券型——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信托型——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

结构型——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其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代理境外理财产品——所谓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qdii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合格商业银行,由合格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

农行理财产品主要有“本利丰”、“安心得利”、“安心快线”、“进取增利”、“安心灵动”、“如意”六大系列,满足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和激进型等类型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具有收益较高、期限灵活、安全稳健、适合广泛的特点。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利得盈”、“汇得盈”、“qdii”、“乾元-日鑫月溢”、“代理理财产品”。“利得盈”理财产品包括产品收益较好、期限合理、投资方向明确的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低风险、流动性强的债券型理财产品。

光大银行的理财页面首先按币种分为两大类,然后在“人民币”分类中又分为“短期产品”、“中长期产品”、“资产管理类产品”和“结构性产品”,每种产品有很多投资系列,例如“短期产品”中有“盈系列”、“阳光e理财”、“活期宝”、“假日盈”、“月月盈”和“季季盈”等。“外币”则分为“外币a计划”和“外币t计划”两大类。

从整体上看,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群体多在40岁以上的客户。从月收入角度来说,购买者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500元以上。大多数客户对理财产品不是很了解之间,大部分客户对理财产品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高。很重要的一点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对于风险意识很强或者说很惧怕风险的存在,要求理财产品为保本保息。

目前客户对黄金,白银等实物投资,对股票基金投资较少,这由于近期股票市场状况不好所致,也表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属于偏保守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客户表明看好银行理财产品,因此,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大多数客户对于银行提出的预期收益半信半疑,这是一种正常且成熟的心理,说明群众对于预期收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是在银行实际销售中,对于预期收益这一概念一般都以淡化处理,导致一部分消费者认为预期收益就是收益率。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6月以内理财产品是客户的理想选择,说明客户喜欢投资短期产品。

1.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各家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忽视了对质量和风险的管控,银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理财产品,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

2.过分强调收益淡化了风险,误导了投资者。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能充分认识到产品的风险程度。

3.投资者盲目认购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是冲着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去认购理财产品,盲目地只看到了收益而不顾其各类不可预知的风险。销售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根据他们自身风险偏好等情况,合理有效地提出不同的理财意见。

1.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完善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并且根据客户的收入状况,对保本以及投资方面的要求因素,分别对不同需求的投资者设计合适的产品。

2.重点关注“潜在客户”,高学历年轻人。银行个人理财金融产品的潜在客户呈现年轻化、高学历趋势,单身的居多,月平均收入20xx~5000元之间的占多数,呈现平民化。同时,这群高学历的年轻人正处于职业的上升期,未来预期较好,理财需求很高。一般而言,年轻人具有良好的接纳能力,对新鲜的事物乐于尝试,同时,这样的家庭负担较轻,具有较强的购买力。

3.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过程中,不能只追求盈利,还要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按照风险匹配原则,讲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