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模板12篇)

时间:2023-11-07 06:46:37 作者:笔尘 小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模板12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和规划,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等要素。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的范例,供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参考和学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安排:

(1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教学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教学准备: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学具、橡皮泥一盒。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一个,ppt课件。

板书(场地)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及预期达成目标一、课前活动。

比眼力。

(出示两幅图)。

师:认真观察,找一找两幅图有几处不同?

二、动手动脑,感受新知。

1、师: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出示立体图形图片)。你要是认识它们就和它们打声招呼,说出它的名字。(生说说立体图形的名字,师贴在黑板上)。

2、把这四种图形分成两类,你怎么分?

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3、课堂活动二:

感受立体图形。

(1)看一看。

师:(拿出长方体实物)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先数一数它有几个面。(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

学生自己数正方形的面。

(2)比一比。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评价。)。

2、展示学生的比较方法。

3、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圆柱体和圆。

(3)课堂活动三:摸一摸。

师:闭眼睛,摸一摸,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感觉?再说说他们的名字。

三、课间活动。

四、课堂活动四:

认识和欣赏生活的图形。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与所学四种立体图形连线。

2、数一数。

3、认一认,数一数。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和哪些图形成了好朋友?评价你的表现(你能到到几个水滴娃娃?)。

六、课堂活动延伸。

几何图形很抽象,而抽象知识需反复感知才能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学习活动中,初步感知四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课间活动可以让他们缓解疲劳,重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形式简单的课后练习,却给学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很有帮助。

自我评价让孩子们学会思考自己,感受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教训。简单的评价形式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教学反思:

这一节充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学时采用大量的课堂活动,有比眼力、比一比、摸一摸,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

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为学生获取知识搭桥铺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活动和认识交通标志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虽然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因为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本节课也有不到之处,说立体图形的特点时,孩子们想到的不够全面、说得不够准确,我也及时给予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培养他们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我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各种能力。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收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认识常见的1元以下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各种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一、情境引入。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储蓄罐)。

储蓄罐有什么作用?(存钱)。

钱可以用来干什么?(买很多东西)。

钱的作用真大,我们要爱护钱,不浪费钱。在我们国家,把钱叫做人民币。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看,这是商店出售的一种糖,这么多需要1元人民币,请你找出课前准备的人民币的学具中面额为1元的人民币。

你怎么知道这是1元的?

生:(硬币)写着1,单位是元。

生:(纸币)这也是1元,上面写着“1”,还写着“壹圆”

“壹圆”就是“一元”的大写。

2、如果只买其中1颗糖,用1元买合适吗?

生:不合适,太大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比元小的单位“角”。看一看你手中邮那些是用角作单位的?

你怎么知道他是x角的?它有什么特点?

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同桌一起合作看看可以怎么买。

生1: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0角。

生2:1角+1角+1角+1角+1角+5角=10角。

生3:5角+5角=10角。

观察这些方法,1元和10角有什么关系?

生:1元=10角。

4、买这支笔要2元,你也可以用多少角买?(20角)。

买这个本子用了30角,也可以怎么买?(3元)。

1、比元小的单位是角,还有比角更小的单位:分。

找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这几种人民币好像啊,你们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吗?

2、1个1分是1分。

2个1分是2分。

3个1分是3分。

……。

10个1分是10分。

10分就是?

生:1角。

对1角=10分。

四、应用新知。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都能分得清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练习:p53做一做1、做一做2。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一)单位换算。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角5元6角=()角。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角+()角=()元()角。

37角=()角+()角=()元()角。

58角=()元()角46角=()元()角。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第(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张扬,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层: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

第三层: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第六层:说一说,提高认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等认识人民币。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人民币学具、硬币、课件。

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认一认。

(1)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可以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2)看书53页的例1,认识更多的人民币。

(3)认真观察观察人民币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人民币的单位有()、()、()。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欢的方法给人民币分分类。

按质地分。

按单位分。

2、换一换。

(1)换钱游戏:(有小组内换一换)。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1元=______角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钱,另一人拿等值的钱交换。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找出多种方法并优选出最简便的)。提示: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另外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9元=()角。

80角=()元。

1元=()张2角。

1元=()个5角。

5角=()张1角和()张2角。

3、完成48页做一做2题。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本第55页第2、3、4、5题。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一元=10角一角=10分10分=1角。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等认识人民币。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人民币学具、硬币、课件。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认一认。

(1)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可以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2)看书53页的例1,认识更多的人民币。

(3)认真观察观察人民币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人民币的单位有()、()、()。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欢的方法给人民币分分类。

按质地分。

按单位分。

2、换一换。

(1)换钱游戏:(有小组内换一换)。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1元=______角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钱,另一人拿等值的钱交换。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找出多种方法并优选出最简便的)。提示: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另外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9元=()角。

80角=()元。

1元=()张2角。

1元=()个5角。

5角=()张1角和()张2角。

3、完成48页做一做2题。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本第55页第2、3、4、5题。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一元=10角一角=10分10分=1角。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板书:

1元。

2角。

1元=10角。

5分。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人教版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分析:本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把人民币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兑换人民币,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开展各种购物练习,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 角,1角=10分。

3、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突破方法:借助模拟人民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认知。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小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文具用品。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用实物投影出示模拟钱币。(学生回答钱或人民币)。

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钱,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板书)。

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出示教材第52页第四幅主题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图意。

先在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零花钱的,有存钱的习惯吗?存钱可以做什么?老师再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额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的。

学生自由发言。(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字等)。

(3)、教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1、有的把纸币分为一类,把硬币分为另一类。

2、有的把分币分为一类,角币分为一类,元币分为一类。

老师利用课件并配以音乐展示第2种分类的过程与结果。

a、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

b、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5角)。

c、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师: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

观察上面的人民币,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能侮辱人民币。)。

3、学生通过给人民币分类观察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元  角  分)。

三、活动:换钱中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例2)。

(1)、师与生换钱。1张5角可以换(    )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     )5角。

                 1张1元可以换(      )1角。

                 2张1角是几角?

                 2个5分可以换(   )个1角。

                 1角可以换(   )1分……。

(2)、生与生换钱。(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分别拿两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兑换。(学具中的模拟人民币)。

(3)、学生独立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通过换钱活动,我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四:巩固练习。

1、1角=(   )分   20分=(    )角   1元=(    )角。

   10角=(   )元   40角=(    )元   5元=(   )角。

2、练习十二第1、2题。学生审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答案,教师巡视,订正做错的,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3、模拟购物。

进入小小超市的文具店去购物。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有几种标价不同的物品。(文具盒5元/个、铅笔5角/支、橡皮6角/个、练习本3角/个、转笔刀2元/个)。

指名一人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分组当顾客来购买不同的商品,并说出自己的的购买方法。(渗透:购物时我们应该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五、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过得真快呀,你们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真棒,不但学会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还能自主购买商品,懂得了要爱惜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下一节课,我们还将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摆钱、换钱、购物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把握时机,渗透了我们要爱惜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样数学课程既不单单是数学内容,也不完全变成法制课,恰到好处地渗入一些法律知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一些法律知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孩子元角分顺口溜。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我们来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例4。

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换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讲的对。

大家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人民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填空。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2、1张2元可以换成()张1元。

3、1张5元可以换成()张1元。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5、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6、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

7、1张50元可以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8、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

9、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20元。

10、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65角=()元()角9角=()分5角4分=()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和再过1小时是几时并能准确辨认出“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上学时起床、上课、做操、吃午饭、放学、睡觉都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每天的生活中就已经潜移默化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因为他们认识钟表、认读时间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所以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地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和会拨整时,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了解再过1小时是几时及能辨认出大约是几时。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说出整时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

教学难点:了解再过1小时是几时及认识大约几时,能辨认出“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

学具准备:两针钟面模型学具,课堂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一)唱儿歌猜谜语。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唱首歌,然后猜猜歌里唱的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谁猜到了?(钟表)对,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钟表。

(二)欣赏钟表。

师:大家都见过钟表吗?(见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钟表。看!(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同学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们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和它交朋友。(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猜谜语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

师:同桌两人共用一块小钟表模型,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引导学生)。

2、学生汇报。(有数、有分针、有时针,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教师适时板书)。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提供认识钟表的两针钟表模型,放手让学生观察、跟同桌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认识整时。

1、借助学生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出整时。

师:我们看钟表可以知道时间。(媒体播放学生上课情景)这是学生们在校一天的作息时间。(上课)你知道你们是什么时间开始上课的吗?(8点)同学们8点是我们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上我们把8点说成8时。(板书:贴钟面,写8时)同学们学习了一上午,不知不觉地到了中午,这时我们该干什么了?(媒体播放学生吃午饭情景)(吃午饭)那这又是几时啊?(12时)(板书:贴钟面,写12时)午饭过后,我们接着进行下午的学习,就这样充实的一天校园生活结束了,这时我们背起书包放学回家了。(媒体播放学生背书包放学回家情景)这是几时啊?(3时)(板书:贴钟面,写3时)。

设计意图:从学生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出整时,让数学走近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搜集信息,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认识整时并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看8时的时候分针指向几?12时的时候分针指向几?3时的`时候分针指向几?你们发现什么了?(三块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分针指向12的时候钟面显示的时间就是一个整时。(板书:整时)比方说9时是一个整时,谁还能再说出一个整时的时间?同学们再看,为什么分针都指向12但是三个钟面表示的时间却不一样呢?(因为时针指的数不一样,时针指8是8时,时针指12是12时,时针指3是3时)。谁能说说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谁能像他这样说?谁还能说?谁还愿意说?谁能说说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是12时?那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是3时?你发现了什么?(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同学们你们真棒,都知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那在这三个时刻里,最特殊的是几时?(12时),对,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重合在一起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说整时。

4、拨整时。

(2)小组合作,同桌互拨整时。

师:下面右边的同学说一个整时,左边的同学拨出来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然后左边的同学说一个整时,右边的同学拨出来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开始!

(3)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说整时、拨整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5、认识电子表表示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带有时针、分针的钟表,我们写整时的时候是用文字表示的(板书:文字表示法)李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种电子表。它们也都显示的是整时,你知道这个是几时吗?这个是几时呢?这个是几时?那电子表是怎么表示整时的?(电子表表示整时的时候中间两个竖着的点,后面两个0,前面的数是几就是几时)(板书)那8时的电子表形式谁会写了?(板书:电子表表示法)谁想到前面来试着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写并说是怎样想的)你们还想写吗?完成你们题卡的第1题:分别写出12时、3时的电子表形式。(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最后核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出整时的两种写法:文字表示法和电子表表示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整时,探究再过1小时是几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是几时?(10时)看!我们的分针和时针都动起来了,现在10时过1小时了是几时?(11时)11时过1小时是几时?(11时过1小时是12时)12时再过2小时是几时?(12时再过2小时是2时。)。

(四)探究“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

师:同学们现在是几时?(2时)那现在这个时刻你知道吗?(媒体演示2时过一点儿)(学生汇报)这还是2时吗,这过2时了,我们就说成2时过一点儿。这个怎么说?(3时过一点儿)同学们再看,(媒体演示快4时了)那这又是什么时刻?(学生汇报)这还是3时过一点儿吗,这是离4时更近了,我们就把它说成快4时了。那这个怎么说?(快5时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更加清楚过1小时是几时以及明白大约几时了,在突破本课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观察能力。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快乐的周末(连线)。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周末吗?上周六小明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一天,你知道他什么时间干什么了吗?完成题卡的第2题。

2、区分两个8时。

师:同学们,你们看小明那天睡觉的时间是几时?(8时)。诶,怎么同样都是8时,小明做的事情却不一样呢?(小明上午8时起床,晚上8时睡觉)。

3、读儿歌,猜时刻,画时针:上午不上午,下午不下午。两针合一处,太阳猛似虎。这是几时?(学生汇报:12时)我们画12时的时针应该又粗又短,它指向12。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这是几时快说清。这是几时?(学生汇报:6时)你会画出6时的时针吗,画在题卡上。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为高年级学习24时打好基础。通过猜时刻画时针让学生认特殊的整时并根据时针的特点画出整时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教师寄语。

1、知识拓展。

介绍古代的两种计时工具:日晷和铜漏壶以及简介它们的工作原理。

2、畅谈收获,教师寄语。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亲爱的同学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且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李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到!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拓展丰富本节课数学学习的文化历史内涵;让学生谈收获,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师寄语从情感上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至少有l角、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

(1)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3)出示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1角=()分。

(5)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认识。]。

三、应用拓展。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2)想想做做第4题。

想一想: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钱的邮票。怎样付8角钱?

先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拿8角钱,并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4、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请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本课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里,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进行认币、换币、取币和付币,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