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模板15篇)

时间:2023-12-02 06:39:19 作者:MJ笔神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与作品中人物的共鸣与冲突。最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些读后感范文的阅读,能够激发和提升你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一、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著作,这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来的精髓所在,这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几千年来在此酝酿,这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

二、在第二章中讲到中国的艺术和诗歌时,作者提出“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可见,文中在提到儒家的发展过程时也是在讲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另外,在第三章中介绍的‘周朝前期官、师不分的制度解体后’,各门学术原来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们就以私人身份靠他们的专门材能或技艺为生,这样各种文化和艺术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此类例证在文章后面还有很多。三、此书全面介绍了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重大的哲人和各家思想,这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史的人很有帮助。所以笔者大胆地认为此书的名字还可以换成《中国文化史》。以下是笔者在读此书过程中的几点感悟: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是智者。他们固然有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但是他们在信仰上跨越了宗教,去追求哲学层面上超道德价值。

耐人寻味的东西总想停下来细细体会一番。这里面有一丝中庸之道,这也是中国哲学的奥妙。从学中国近现代史一开始,我也很痛恨那些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但是我也和文中作者一样承认侵略带给我们的进步,甚至感谢他们的侵略,早一点的侵略就早一点的进步。若是侵略再晚几十年,中国现在会成为另一个非洲么?中国在现代化中迈出的第一步是在外国侵略者的鞭策中进行的,我们若想逃离鞭策就要跑的快些,再快些„„中国已然在跑,而且越跑越快,我们现在跑在世界的前列,进行着自主的现代化。老子所说的‘知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的世界存在的必然性是同出一辙的。我们有的命运不能改变,例如:出身、相貌、生存的文化环境„„但是很多命运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在电视剧《奋斗》当中,那群年轻人的起跑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应该知命和学会“不知命”。儒家和道家关于圣王到底该不该为的争论,笔者斗胆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为的多不多,而是人的本性所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社会混乱,出现偷盗,是因为人的私欲。战乱,大多数是人有占有欲。但社会的主流还是宣扬人性善的方面,社会道德的约束让人的善压制了人的恶。所以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才有人数百万千万的捐款,让人们体会到了这个社会的善。这些人已经从自我上升到了大我的境界。

文中在提到农业这个话题是,我再一次的感到气愤,请细想一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今天,中国的农民真的有翻身吗?古代提出的“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只是利用,利用农民的体力创造财富和战斗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今天国家实行各种改革,提出“三农”政策,只是在改善、改善„„有多少农民住着洋房,开着轿车?有多少农民不会为了看病发愁?有几个人愿意去当农民,而不是做商人?我觉得中国的农民数千年来一直在默默地哀怨,但是害怕失去更多,他们只好默默劳作。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在读到神秀对禅宗教义的偈时,我们这些凡人只能暂且的心领神会,若让我们把其中含义描述出来,确实是困难。但是我们为人处世就应该善用这个道理。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不要总是抱怨,一切事情皆有因果,你考试不及格,一定是你学习分外的事;你同学丢了某样东西总是喋喋不休,以至于你会产生一种愧疚感,反正我经常会如此,但是那是他(她)的原因,不要与自己牵连在一起;当感觉自己大学四年白白浪费时,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不是自己不努力,何至如此。读完全书,虽然已令人筋疲力尽,无力亦无胆去研读下一本有关哲学的著作,但一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文化史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但实际我们教师就是处在道德境界,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从事教育工作为荣,以献身教育事业为乐,自觉地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武装头脑,用科教兴国战略激奋自我,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现实面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孜孜以求,勤奋耕耘,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

其次,要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教学,而教学过程是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动态,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思想,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主动与学生交流,和睦相处;要尊重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业;要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思想,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学生、陶冶学生、唤醒学生。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再次,要矢志钻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尤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指导下,教师肩负着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学会用面向世界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从自身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拥有自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运用已学的知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发现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实现知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内在潜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社会发展已证明:现代化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不断更新的社会。教师自身除搞好专业教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深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变传统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为素质教育的重学、重思、重乐,以适应教育体制的转轨变型。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仅是教师,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作品。这本书是冯友兰的先生1946-194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客座教授,给国外的大学生讲中国哲学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的,首先在美国以英文出版的,后面才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的。正因为是给国外的学生讲课而写的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并不是特别的专业难懂,反而非常的通俗明畅。对于想了解中国哲学历史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中国哲学的入门书。

经常会有人问,中国古代有哲学吗?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一方面哲学一词本身就是舶来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才出现哲学这个概念,在晚清以前中国历史并不哲学更无哲学家的说法。另外一方面,哲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

所以冯友兰在本书开篇就给哲学作了定义“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这个定义出发,儒家、道家等中国古代思想都可以归属于哲学的范畴,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古代的先哲们对于他们的人生做出系统性的思考的结晶,虽然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哲学家或者思想家。这也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的特点,中国没有如西方的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但中国却有和《圣经》一样被广泛阅读和传播的儒家经典,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必须熟读《四书五经》。所以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职的哲学家,但人人都是在学习和实践哲学。

所以冯友兰指出中国哲学的目的“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中国哲学的精神成就在于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精神境界,圣人就是达到精神境界的人。西方宗宗教只在于给人以超乎现世,而科学逐渐瓦解了宗教的作用。中国的哲学解决是入世与出世如何统一的难题,因而中国哲学提供给人类发展一个未来的方向。

冯友兰指出,学习哲学不仅仅是知道他它,更重要的是去体验它。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而是为了人成为人。

但中国哲学有他固有的弱点,首先他的思想体系并不是非常的系统,思想大多杂落在浩瀚的古籍之中。其次,中国哲学相关的书籍都是古籍,大多都是名言隽语和比喻例证,语义富于暗示而不清晰,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但作为哲学读物却是短处。因此读古籍如果读译本和注本,很难完全领会读原著的思想。

这些弱点与中国哲学所遭受的环境相关,哲学是人对环境思考的产物,之所以有不同的哲学,正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产生的思考不同而形成。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大陆国家,土地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所有的思想都是围绕土地和农业相关的。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中国人为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参透天地,做到天人合一。这与开放的海洋国家所发展的思想完全不一样,古希腊对于商业更重视,因为贸易和交换是最主要的经济,所以发展出逻辑和数学,他们更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

中国哲学并不是儒家哲学,儒家哲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独尊儒家、道家复兴后又佛教传入,新儒家兴起以及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国哲学一直处于变革中。中国哲学发展的最后的巅峰是宋明理学,他们是新儒家的代表,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通过禅宗)、道教的综合。从中国哲学史的观点看来,这样的综合代表着发展,因此是好事,不是坏事。但儒家哲学到近现代成为思想的禁锢,并不是儒家哲学本身的错,而是环境发生了改变,他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时的境况。此外每个哲学系统都可能被人误解和滥用,到了晚清的时候,新儒家因为保守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力因此只有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做了充分的了解,。对每一派的思想所赞成的和反对的做了深入的认识,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哲学。这也是钱穆先生所提倡的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

不管怎样中国哲学缺少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这是致命的弱点。冯友兰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将哲学的形而上分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

逻辑分析是正向的方法,而中国哲学从道家到佛家到最后的新儒家,都是一直在加强负向的,正的方法从未得到发展。

然而”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中国哲学一开始就企图往哲学的最高顶点走,可是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

冯友兰最后写到“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而中国哲学却一早就意识到人的最终目的是静默,而忽略了说话的过程………。

从《中国哲学简史》出发,可以找到许多被忽略的有价值的古代思想,如儒家的荀子、墨家等,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其他书的导读。此外,冯友兰指出的中国哲学所缺少的逻辑分析能力,也是中国人普遍缺少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亦可以称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按照冯友兰先生的指示,只有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有了清晰的思路,才能去通过中国哲学的复杂性,最后体验到中国哲学的单纯性。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作品。这本书是冯友兰的先生1946-194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客座教授,给国外的大学生讲中国哲学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的,首先在美国以英文出版的,后面才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的。正因为是给国外的学生讲课而写的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并不是特别的专业难懂,反而非常的通俗明畅。对于想了解中国哲学历史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中国哲学的入门书。

经常会有人问,中国古代有哲学吗?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一方面哲学一词本身就是舶来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才出现哲学这个概念,在晚清以前中国历史并不哲学更无哲学家的说法。另外一方面,哲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

所以冯友兰在本书开篇就给哲学作了定义“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这个定义出发,儒家、道家等中国古代思想都可以归属于哲学的范畴,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古代的先哲们对于他们的人生做出系统性的思考的结晶,虽然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哲学家或者思想家。这也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的特点,中国没有如西方的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但中国却有和《圣经》一样被广泛阅读和传播的儒家经典,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必须熟读《四书五经》。所以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职的哲学家,但人人都是在学习和实践哲学。

所以冯友兰指出中国哲学的目的“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中国哲学的精神成就在于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精神境界,圣人就是达到精神境界的人。西方宗宗教只在于给人以超乎现世,而科学逐渐瓦解了宗教的作用。中国的哲学解决是入世与出世如何统一的难题,因而中国哲学提供给人类发展一个未来的方向。

冯友兰指出,学习哲学不仅仅是知道他它,更重要的是去体验它。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而是为了人成为人。

但中国哲学有他固有的弱点,首先他的思想体系并不是非常的系统,思想大多杂落在浩瀚的古籍之中。其次,中国哲学相关的书籍都是古籍,大多都是名言隽语和比喻例证,语义富于暗示而不清晰,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但作为哲学读物却是短处。因此读古籍如果读译本和注本,很难完全领会读原著的思想。

这些弱点与中国哲学所遭受的环境相关,哲学是人对环境思考的产物,之所以有不同的哲学,正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产生的思考不同而形成。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大陆国家,土地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所有的思想都是围绕土地和农业相关的。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中国人为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参透天地,做到天人合一。这与开放的海洋国家所发展的思想完全不一样,古希腊对于商业更重视,因为贸易和交换是最主要的经济,所以发展出逻辑和数学,他们更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

中国哲学并不是儒家哲学,儒家哲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到独尊儒家、道家复兴后又佛教传入,新儒家兴起以及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国哲学一直处于变革中。中国哲学发展的最后的巅峰是宋明理学,他们是新儒家的代表,新儒家是儒家、佛家、道家(通过禅宗)、道教的综合。从中国哲学史的观点看来,这样的综合代表着发展,因此是好事,不是坏事。但儒家哲学到近现代成为思想的禁锢,并不是儒家哲学本身的错,而是环境发生了改变,他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时的境况。此外每个哲学系统都可能被人误解和滥用,到了晚清的时候,新儒家因为保守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力因此只有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做了充分的了解,。对每一派的思想所赞成的和反对的做了深入的认识,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哲学。这也是钱穆先生所提倡的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

不管怎样中国哲学缺少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这是致命的弱点。冯友兰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将哲学的形而上分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

逻辑分析是正向的方法,而中国哲学从道家到佛家到最后的新儒家,都是一直在加强负向的,正的方法从未得到发展。

然而”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中国哲学一开始就企图往哲学的最高顶点走,可是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近日,我重温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版),再次感受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思想经历了由分化到融合的过程。正如书中所分析,周朝后期中央权威下降,官师一体走向官、师分离,由此产生了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按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歆所分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随着秦、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儒家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官学,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来的佛家思想所长,在宋朝时形成了儒释道合流的新儒学。通过不断融合实现完善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修身养性、追求幸福。无论是作为入世哲学的儒家,还是作为出世哲学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与自身的关系。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内圣,就需要注重内在修炼,修炼的重点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论上,新儒家“陆王心学”引入了佛学中禅宗顿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后以敬存之,强调通过“格物正事”实现“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学”则强调尊“理”养“气”,“气,使人各不相同”,并认为通过个体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实现个体快乐。道家更关注于人如何获得自身幸福,通过追求个体自由自在地发展实现相对幸福,通过“以理化情”实现绝对幸福。

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儒学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对他人的博爱,并且这种博爱由孔子时期分为“君子”、“小人”有差别的爱演变成了孟子时期无差别的爱。道家虽然不主张损害自己利益去关爱他人,但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就连武士阶层出生的墨家,也强调主张“兼爱”,并将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卫为主的“非攻”范围。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家国天下、内圣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国天下”,路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法是构建一套以“礼”(对君子)和“刑”(对小人)为核心的人伦和社会治理体系(例如三纲五常等)。然而,现实中,“内圣”的人,未必能成为“外王”,例如,奉行“仁义”的宋襄公失败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却成功了。对此,儒家给予的“内圣外王”的解释是:“内圣”可以为“外王”,“内圣”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选,但“内圣”不一定最终成为实际的“外王”。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谛,无论在什么状态、无论在什么职位,我们都需要尽力做到“内圣”、主动做好自己、承担好自己的职责,这本身就是在践行“家国天下”的梦想。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知行一体。儒家在早期并未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儒家与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学派”将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强调“天理”,人的行为应遵循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新儒家“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则将宇宙视为一个精神的整体,“心即理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实现“致良知”。而道家则认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运行规律“常”。

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国社会环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系统解释,然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未真正解决人们的动力问题。早期儒学认为一切天定,要求人们“尽人事、听天命”,新儒学认为遵循“天理”、“良知”,但并未解决“天命”、“天理”、“良知”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的问题。在激励约束机制上,采用外部的“礼”、“刑”对人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规范矫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个人身上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这样必然导致社会监督成本过高、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补充,根据道教,个人自觉修身可以实现长生不老;根据佛教,个人据礼行事、遵纪守法是前生“业”的“果”和来世“果”的“业”。事实上,我们知道,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教伦理的核心动力机制也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为了赎自身的“原罪”。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整体国力的显著增强需要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的、统一的、强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主流哲学思想体系。如何基于个体自我监督而非社会监督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因应当今中国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变化。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与高度稳定的传统农业社会相比,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已经从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经济转向以大规模组织生产为单元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人们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与此对应,集体、组织和单位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上升。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显现,家庭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家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此外,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于血缘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于共同社区和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会网络生活方式转变,由此,人们的自我修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必将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去血缘”、“去家族”化。最后,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超道德力量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弱,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探寻规律性而非神秘力量。这些新变化,对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则,解题者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的盛夏至今,光阴何其匆匆!在学院一个又一个的日子,不知不觉快存满七年。高中语文教研员,这个常被戏称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经历摸索、提炼,在尝遍酸甜苦辣之后,似乎走完了从喧嚣到平静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与“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会遭遇“七年之痒”?老实说,前一阵子,不能说心中没有倦怠。虽然一样在动口、动手、动脑,但动情的瞬间委实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别人的光芒,或者叫喊于众人之间,众人还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么,教研员们,我们的自我在哪里?当这些心灵的微光在脑海中划过的时候,我触碰到了自己的无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机会重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感觉居然一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而要深入理解之,阅历、契机皆不可或缺。很幸运,去年年末,在北京清华园的洗礼以及在南京师范大学后山流连时的诸多顿悟,已经为我从《简史》中获得精义设好了铺垫。于是,在儒家“内圣外王”的哲学世界里,获得了自我检省的最好机会,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开释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条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氏的这句话对我们理解哲学有帮助,对我们借助哲学成为大写的人则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炼的“内圣外王”四个字,可以启迪我们去准确进行教研员的身份定位。很多时候,我们要么冲得太前,要么退得太后,或者亢奋,或者萎靡,别人看不懂,自己的内心更是惶惑。实际上,中国历代圣哲都非不食人间烟火而终日山林漫游,独善其身的。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于前者,教研员要明白学习研究以及内涵提升的价值,话语权决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学科素养;于后者,我们要懂得管理、指导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两者一体两面,不分轩轾,不可或缺,我们要学习真正的圣人,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相反地,正是在这些事务中陶冶性情,以培养自己接近圣人的品格。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对于教研员来说,“内圣”最关键的,是要养成仁爱之心。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词的基本内涵。教研员常常躲在幕后,他之仁的实践首先要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然而,教研员之“仁”难在不仅“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可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作为老师的老师,我们的内心要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施“仁”,做一个忠恕有道的教研员其实不难,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内圣”的路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具体指引。《大学》所教导的自我修养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第二步是“用敬”,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现在,学院给教研员们创设的“格物”机会越来越多,但层出不穷的干扰和诱惑导致“用敬”越来越难。平衡两者关系,对所格之物善加取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对“内圣”的绵韧,“外王”因其刚性,最难坚持。当你刚刚从事教研工作时,会不知所措而处处有措,时间久了,挫折多了,渐而气馁,渐而无为。这种懈怠,与老庄之流的“无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无为”,实则“有为”,而情绪低落者往往将“无为”做到表里如一,其实是很可悲的。

那么,坚持的动力从何而来?我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第二个砌砖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也许你会艳羡于第三个工人的梦想与成就,也许你会鄙弃前两者的低俗和短浅,实际上三者之差别,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境界层面。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在这四种人生的境界中,前两种都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个境界可以说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自己的心灵所创造的。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因为唯有经验哲学给人的宇宙情怀,人方始可能达到天地境界。当你进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内圣”,不仅自信满满,激情洋溢,而且面对“砌砖”的枯燥,既可以心无旁骛,也能够拾级而上,从而“世上最美丽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层又一层地耸立起来,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间了。

读书亦是行路,借《中国哲学简史》,我对教研员的身份认识突破滞涩,顺利地抵达了又一个彼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内圣外王”为训示,格物、用敬,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两遍。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哪版好

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此书与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没有价值的地步不同,它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哲学的内涵远远超过孔子和老子,或儒道两家著述所涵盖的范围。在二十五个漫长的世纪里,凡西方哲学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还应看到的是:在多少世纪里,哲学家们所属的学派,尽管还继承了自古以来的名称,其思想内容却随时代的变迁而十分不同了。举例来说,如果孔子像佛家轮回理论所说的那样,转世到十二世纪朱熹的同一时代,他大概很难想到,朱熹的思想竟成为当时正统的儒家思想。

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曾经与一位很敬佩的长者讨论人的信仰问题,他说:“人要是没有信仰便是衣冠禽兽,有权有势者是衣冠禽,无权无势者便是衣冠兽。”并解释说:“有些人在伤害了别人后不会内疚,没有负罪感便是因为没有信仰”。他所指的没有信仰便是没有加入宗教。他的这句话久久以来萦绕在我的耳旁,使我的内心难以平静。然而这本书的第一章便解决了我的这一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的权威逐步降低,很多人变得不信宗教了,维护传统的人为此感到悲伤,为那些不信宗教的人们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该惋惜他们。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他们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只能把自己陷身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这也是我所担心害怕的。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哲学的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获得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获得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的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便能够正视宗教的洪福,最重要的是通过哲学能够获得更高的价值。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墨子篇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墨者也是我很羡慕,很钦佩的一群人。墨者来自于周代天子,诸侯,奴隶主手下的军事专家,因为周代后期奴隶制度的解体,他们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谁雇用他们就为谁服务,所以也被称为“游侠”,《史记》说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这是游侠的职业道德,大部分的墨学便是这些道德的'发挥。然而墨子及其门徒却与普通的游侠不同,普通的游侠只要得到报酬,或是受到主人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都打;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这也是他“非攻”思想的表现。

墨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兼爱”,这也是其思想的中心概念。按墨子的意思兼爱便是仁,义,这也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延伸,在墨者的团体内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也是后来的侠客们常常说的话)。令我羡慕的这一点不光表现在墨者团体中,更表现在他们对待朋友的时候,他们“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他们愿意为朋友做到他们能做到的一切。这能不让生活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人们羡慕吗。当然墨家兼爱的思想不止对个人为人处世方面有利,对全天下也是很有利的,特别是对构建我们朝思暮想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更是意义非凡,用墨子的话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试想要是墨家思想够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得到推广,那哪来的世界大战,哪来的朝核,伊核问题,哪来的基地组织,那样的话哥本哈根大会也不会那么尴尬的闭幕了,解决全球气候问题那还不是很随意的事情。

心态决定一切。

很早就听说过“心态决定成败”这句话,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心态不光能够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甚至能够决定你这个人的一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一世烦恼,忧愁真的是不可计数,这些烦恼,忧愁来临的时候正是考验我们心态的时候,心态好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态不好便可能酿成千古罪恶。拿“11.27”北京特大杀人案为例,如果李磊的心态足够的好,他就不会因为从小父母管教严厉,妻子争强好胜而长期积怨,最终杀妻灭子,刺死双亲,酿成震惊全国的杀人案。由此本应该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家庭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李磊能够懂得佛学的思想,用“有”和“无”去泯灭心中罪恶的火焰,用“业”

的结果去督促放下手中的屠刀,这一惨绝人寰的血案便不会发生了。

以上我提到的这些仅是看过这本书后所思所想的一小部分,由于篇幅的原因,暂且写到这里。但不可否认,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也对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哲学思想,引起了我更多的对于人生,对于名利,对于情感的思考,而所有的这些都会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朋友:“哲学?我这辈子好像都没看过本哲学书。”

我:“不会,你看过,好多你甚至能背下来。”

朋友:“快说出来让我惊讶一下。”

我:“《逍遥游》”

朋友:“……”

其实,我的朋友绝对不是一个人。我相信,很多人对哲学的认识,都是亚里士多德、尼采之类的西方哲学家,和他们那些云里雾里,不怎么有趣的著作。而说道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家——老庄孔孟,总会有种微妙的违和感。

中国人不信仰宗教,中国人缺少宗教的观念,是因为中国人太重哲学。中国人对待哲学,不是将它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和学习,而是将它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我们的诗歌,音乐,艺术,融进每个人的骨血之中。

可能因为它离我们太近,成了一种非常理所当然的东西,我们反而不能看清。就像我的那个朋友,《逍遥游》她能流利背诵,却从没有认为这是一篇哲学经典。这种无意识的状态在普通当中普遍存在,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大概也就在此,将我的无意识变成了有意识,开始尝试用理性的,哲学的视角来思考中国哲学。

首先,这本书的原文是用英文写作,目标读者自然也是英语读者。而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了解可以说十分的少了。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让西方读者理解,这本书的内容自然不会太过艰涩,很适合中国读者作为哲学入门来读,也是哲学入门无法绕过的必读书。

作为一本“简史”,这本书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挖掘这些这些思想背后反映的时代因素,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方式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家,相信,每个读者都能收获不少有趣的启迪。

今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大家都重新开始重视起传统文化了。不管是如火如荼的汉服复兴运动,还是各种诗词、汉字有关的电视节目,都在不断提醒我们,有些东西不能遗忘,也不该遗忘。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应该由我们这一代去继承和发扬。而这些东西当中蕴含的理念,都能够在哲学中找到归依。

有一种说法,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虽然这种说法本身有许多需要斟酌的地方,但是它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错。中国的文化,甚至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生活,这一切的发展过程都与哲学相扶相依。其间虽然经历了各种冲击,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一脉相承的核心,反而是将不同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不断吸收、同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中国哲学中有许多与西方哲学不同的地方。中国哲学中蕴含很多矛盾,其实却是和谐统一的。著作通常是零散、短小,却内涵深远。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政治、文化。世界上大概再没有一个国家会如此了。也经常有外国朋友觉得,中国人没有信仰,无所敬畏。不信宗教,并不是没有信仰,我们信仰自己的哲学,信仰“大道”,信仰“仁”,或者信仰“法”。即使我们的心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神祇供自己顶礼,我们心里却始终有天地可以敬畏,有万物与我同游。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怪像的逻辑当中不假思索,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视程度,眼中超过了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习,中国的学生们从高中开始,结束了填鸭式的语文教育之后,在接下来的大半辈子里天天都在使用着母语表达,但却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除非主动寻找机会学习。同样的,外国的月亮也照在哲学上,不论是社交网络还是名人大咖,时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学思想求助的风潮,我并非挑动知识的国别边界问题,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舍近求远,置我们眼前成熟环境下的中国哲学于不顾呢?原因是虽然生长于中国哲学环境当中,但我们自己确实对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认知,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守在什么样的精神财富边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习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近,这对于我们学习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冯友兰先生,长久以来这位河南南阳的老乡,为河南人带来很强的自豪感,我虽久闻大名,但也是至今才鼓起勇气拜读大作。冯老写作本书,他不但是一位中国哲学史家,其自身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因此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的高度绝非一般简史可比。在书中,我对于冯老提到为什么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读起来中国的这些哲学经典都会感觉不连贯,难理解,这件事记忆深刻。他在书中说道,不同于西方希腊的古典哲学家们,可以以专职的哲学家和辩论家自居,一生用哲学当职业,专门著书立说。中国的哲学家们上自著名的思想家,下至我们不知其名的思考者,他们总是著书立说的很少,我们往往要从他们和友人的通信当中,仔细寻找才能找出他的学术思想,这也就免不了会造成表达的不通顺和理解的障碍。

也正是因此,冯老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一部通览中国经典哲学思想的作品,才成为了连同中国人自己在内大众,了解和全面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一条通途。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时候,我看完了这本书,两遍。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近日,我重温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再次感受了诸子百家的深刻哲理和睿智思辨。合上卷本、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思想经历了由分化到融合的过程。正如书中所分析,周朝后期中央权威下降,官师一体走向官、师分离,由此产生了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按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歆所分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随着秦、汉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儒家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官学,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汲取其他各家以及外来的佛家思想所长,在宋朝时形成了儒释道合流的新儒学。通过不断融合实现完善发展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与自身的关系:修身养性、追求幸福。无论是作为入世哲学的儒家,还是作为出世哲学的道家,都非常注重人与自身的关系。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首先需要做到内圣,就需要注重内在修炼,修炼的重点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方法论上,新儒家“陆王心学”引入了佛学中禅宗顿悟的方法,“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仁”)然后以敬存之,强调通过“格物正事”实现“致良知”;新儒家“程朱理学”则强调尊“理”养“气”,“气,使人各不相同”,并认为通过个体自由自在地遵“理”行事可以实现个体快乐。道家更关注于人如何获得自身幸福,通过追求个体自由自在地发展实现相对幸福,通过“以理化情”实现绝对幸福。

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儒学的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对他人的博爱,并且这种博爱由孔子时期分为“君子”、“小人”有差别的爱演变成了孟子时期无差别的爱。道家虽然不主张损害自己利益去关爱他人,但也反对损害他人利益。就连武士阶层出生的墨家,也强调主张“兼爱”,并将武力使用限制在以自卫为主的“非攻”范围。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家国天下、内圣外王。正如前面提到,儒家追求的完美人格是“内圣外王”,政治理想是“家国天下”,路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法是构建一套以“礼”(对君子)和“刑”(对小人)为核心的人伦和社会治理体系(例如三纲五常等)。然而,现实中,“内圣”的人,未必能成为“外王”,例如,奉行“仁义”的宋襄公失败了、而奉行武力攻伐的秦始皇却成功了。对此,儒家给予的“内圣外王”的解释是:“内圣”可以为“外王”,“内圣”是“外王”最理想的人选,但“内圣”不一定最终成为实际的“外王”。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谛,无论在什么状态、无论在什么职位,我们都需要尽力做到“内圣”、主动做好自己、承担好自己的职责,这本身就是在践行“家国天下”的梦想。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知行一体。儒家在早期并未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儒家与道家、佛家的融合,新儒家的“程朱学派”将道家“道”的理念引入儒家,强调“天理”,人的行为应遵循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新儒家“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则将宇宙视为一个精神的整体,“心即理也”,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实现“致良知”。而道家则认为“道法自然”,注重探究自然的运行规律“常”。

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国社会环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提供了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系统解释,然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未真正解决人们的动力问题。早期儒学认为一切天定,要求人们“尽人事、听天命”,新儒学认为遵循“天理”、“良知”,但并未解决“天命”、“天理”、“良知”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的问题。在激励约束机制上,采用外部的“礼”、“刑”对人们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规范矫正,缺乏可靠的、分散在个人身上的自我监督约束机制,这样必然导致社会监督成本过高、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提供了补充,根据道教,个人自觉修身可以实现长生不老;根据佛教,个人据礼行事、遵纪守法是前生“业”的“果”和来世“果”的“业”。事实上,我们知道,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新教伦理的核心动力机制也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为了赎自身的“原罪”。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整体国力的显著增强需要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当前历史发展阶段的、统一的、强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主流哲学思想体系。如何基于个体自我监督而非社会监督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动力机制,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这一思想体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因应当今中国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变化。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与高度稳定的传统农业社会相比,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的主要生产方式已经从以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经济转向以大规模组织生产为单元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人们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与此对应,集体、组织和单位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上升。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显现,家庭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家族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势必下降。此外,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由基于血缘的家族生活方式向基于共同社区和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会网络生活方式转变,由此,人们的自我修养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必将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去血缘”、“去家族”化。最后,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超道德力量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弱,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探寻规律性而非神秘力量。这些新变化,对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则,解题者谁?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冯大师说,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学科。我可能在这方面比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纪了,才发现自己渐渐开始选择性地去相信和实践某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清晰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西方客观主义、自由主义为主。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所有文学哲学书籍中我看到的观点,我理解其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点,都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选择称赞或批判。而现实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跟我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选择和归依。我会理解这种差异,不会以自己信奉的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对于明显落后和愚昧的观念也会不留情面地批判。

这是我目前的读书观处事观。不求完全正确,但求用自己独立的理性认知,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成为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