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精选21篇)

时间:2023-12-07 11:40:42 作者:MJ笔神

演讲稿不仅是展示中学生才华的窗口,也是培养中学生领导能力的重要手段。许多成功的中学生演讲稿范文都融入了一些个人经历或真实故事,激发听众的共鸣。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成长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走向成熟,通住成功;成长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梦,那么美丽、那么真实;成长像是桌上的各种菜式,甜、酸、苦、辣应有尽有;成长是痛苦中的泪水,也是初尝成功的甜蜜。

初中时是在省重点中学度过的,又是在重点班,在骄傲与自信的背后更多的是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梦想,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但是有时,竞争是残酷和无奈的。班上曾经有一个乖巧的女孩,刚进班时成绩还不错,可是几次失利后,她似乎忘却了自我,于是她不再努力,而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上网,结交,甚至轻生。终于有一天,班上前排的一个座位永远空了出来,在那一刻起,她便不可能再有机会和我们在一起为曾经的梦想奋斗了。

人的一生,是不可能有一帆风顺的旅途的,不经风雨,又怎见彩虹?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遥远的,没有哪一个人不经过努力就能够成功。珍爱自己的生命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因为生命的可贵,因为生命所承载的希望。活着,不仅为自己而活,还为了每一个爱你的人而活。你承载着亲人、朋友和国家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爱。

人需要责任,需要对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你的父母对这个社会负责。我们从呱呱坠地,就不断接受给予,你是否还记得,是谁在风雨之乘的路上撑着雨伞送你上学:

你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深夜为你抄好被角;你是否还记得,生日时忙前忙后的父母额上又多了几道皱纹,是谁多年养育了你,是谁给你生命的权力?生命是父母赐予的最高权力,不要让自己到人间白走一遭,请相信自己,一定要珍爱生命。

人生是波折的,也许前途茫茫,也许灰心丧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寻找乐观的方式解决,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让自己每一天都快乐,你会发现,生命原来如此美丽。

年少的我们,执着于信念,奔跑着想去触及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

等我们长大,却会发现神圣的理想就在眼前,却要以改变自己的代价才能得到。为了它,我们必须学会忍耐寂寞,学会能屈能伸,学会适当地保持沉默,我们必须蜕变成一个社会人。

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理想和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珍爱我们的生命吧,让我们在快乐中长大,在快乐中成熟。各位同学,路在脚下,我们唯一的选择是走下去,一如当初我们从婴孩成长为现在的自己一样。让我们迈出成长的脚步吧!谢谢大家!

就会变成过往!同学们,自信点,乐观起来吧!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在初中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习经历,反思总结如何做好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及如何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更加吸引学生。

一、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转换。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下的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种教育技术更是一种教育服务。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前途等方面取得良好的适应,从而完美健全地成长[1]。经历了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在实习中我对于众多的学生来说是实习教师,而对于学校的各位教师来说我是实习生,在学生与教师双重角色的不断转换中体会到了许多,也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直想要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实际扮演了教师角色后发现,老师还是要和学生间有距离,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崇拜感和距离感,有教师应有的姿态,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学生,让他们看到一个好的标榜,这也是教师”教”的一个方式。在塑造这样一个教师形象的同时不能忘记和学生是民主平等的,作为心理教师更要如此,要让学生看到对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在做错事情时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对于老师提出的批评建议发自心底的赞同、信服,严厉的批判也许当下会得到学生认错的结果,可是也许会埋下一颗反叛的种子,只有在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时才会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他们行为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会行之有效。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相对性,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很多问题不是在学校环境里就可以解决的[2]。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我们更多的教授给学生贴切其年龄段生长状况的相关心理知识,同时教给他们在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亲子冲突、同伴冲突等,培养并锻炼这一阶段需要加强的能力,如意志力、情绪调控能力等等。而我在作为教师对学生讲授知识时,认识到要教会学生知识,首先自己要有知识。常言道:”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学生喜欢上你教的课才会喜欢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二、课程内容设置。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课程使学生喜欢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的安排。能否吸引学生重要的是能否在一开始就提起他们的兴趣,而能否提起兴趣重要的又是这些内容是否让学生产生了共鸣,贴近他们的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程的内容、搜集资料、设置活动,提起学生的兴趣就更加简单轻松一点,而这样也容易听到他们心里的声音,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第二,视听资料的选择。仅用单纯的文字性的材料去给学生讲授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出现转移等现象,如在课堂上与周围同学聊天,做小动作,甚至睡觉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均是学生对所讲内容感觉乏味时产生的,而适时的加入恰当的视听资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所讲内容有更多的体会,加深理解。选择恰当的视听资料是一个难点,首先该资料要贴合所讲内容,其次要有能够触动学生的方面,让他们在感动中学习领悟,最后就是要有一定的深度,值得反复回味思考。

第三,课堂活动的筛选。鉴于初中生的活泼好动这一特点,课堂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节,课堂活动的设置筛选同样要贴切课程内容,激发起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触更多学习更多。

第四,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后作业是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课程内容的环节,甚至于有些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习到感触到的东西更多,比如说生命教育的课后作业是每一天十五分钟体验一下盲人,残疾人,聋哑人等等在身体上不健全的人的`生活状态,在第二节课上有很多学生谈到了他们在做这一作业时的感触,完全出乎我意料外的收获,远比一节课上给他们看图片、视频、讲实例带来的感受多,这样的课后作业就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需要布置课后作业,主要是以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感受学习为前提的。

第五,对待学生的态度。这一点对于我们实习老师来说更多的就是如何做好师生双重角色的转变。要注意在学生面前要做好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摆出教师应该有的姿态,要做好榜样作用,也就是说在学生面前要抛弃掉自己的学生角色。想要与学生相处的像朋友一样也是可以的,但是仍要保持适当的师生距离感,不能让学生觉得在你这个老师面前可以没大没小,对待学生的态度要平等民主,可以温和但是不能没有严厉,要宽严相济,奖惩分明。

三、家校结合教育的调节。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家庭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教师与广大家长的交往、合作,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3]。当家长、老师、学校这三者之间因为在孩子的成长教育的方法上出现分歧时,作为心理老师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做到相互理解,这些问题在处理时就好像是做心理咨询一样,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的想法,然后进一步解除误会,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做好对学生的家校结合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会有更大的帮助[4]。

参考文献:

[1]佟荣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互动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申继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

[3]李德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学生面临着学习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性适应的心理问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开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对已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矫治,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倡导发展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眼于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及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每学期初,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以及仔细调查来自非常态家庭(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等)的学生,为其建立心理档案,注意做好保密措施,做好对后续的学习和生活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其次,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基本的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预防机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期性的举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前期的适应性教育和后期的干预性教育,更应贯穿于中学阶段的全过程,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首先,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把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纳入干预机制,还有另外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把“差生”作为重点对象,忽视了优秀学生的心理困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中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学生。

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途径。第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休闲辅导,投入专项经费,增加学校休闲娱乐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放松身体提供客观条件。另外,为学生进行休闲意识和休闲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休闲品位。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选择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普及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第三,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另外,还有净化校园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策略。

再次,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确立以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学习心理教育。通过归因训练、利用奖惩手段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基本的学习策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2)社交心理教育。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推进中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尊老爱幼,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3)行为心理教育。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应对逆反心理、网络成瘾等心理困惑。

最后,区别应对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中学生群体。当学生出现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类心理问题时,应积极进行医学治疗,另外需注意一种情况,即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普兰提出,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在努力维持内心的一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身与环境能够平衡及协调,但是一旦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针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应明确问题的根源,制订问题解决的计划,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方面,加强行政组织队伍建设。成立由教育管理部门、校级领导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组织,加强责任意识,明确职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高领导是主管校长。主管校长直接领导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心理咨询室指导班主任、学科教师以及团队组织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中。

另一方面,制定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提高学校专职教师、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真正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定晋升和评职称的实施细则,并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通过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等专业的心理量表的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根据需要调整方法和手段,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意义深远。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传统的由领导单方面评价的方式,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也极具参考价值;其次,评价内容全面化,改变传统的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最后,评价方法多样化,改变传统的纸笔考试,增加竞赛、活动等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评估。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方面的开展列入绩效考核,监督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各级领导是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全面的部署,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规章制度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等。应设计细化的指标体系,督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热点话题,当前对中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方面机制构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还有很多空白。构建行之有效的中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育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及“乐和”校园文化的理念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主要工作。

1、认真做好__市心理达标校评估工作。

本学期是__市心理达标校的首次申报和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校的要求首批进行了申报。总结了近三年的工作情况,认真撰写了评估报告,并查找材料制作汇报ppt。按照评估标准逐条梳理几年来的文字,进行大量材料的搜集、整理、补充和装订工作。在区通过率78%的情况下顺利通过了区的评审,最终上报__市教育评估院评审并成为全区首批__市心理达标校(全区中小学首批通过的26所之一)。

2、举办第六届校园心理剧大赛。

举办了第六届“明明白白我的心”心理剧大赛,本届大赛的主题是:“乐和少年健康快乐”,要求参赛班级围绕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成长历程中的自我意识、学习适应、人际交往、亲子沟通、网络游戏、情绪调节、青春期等方面的问题、困惑以心理剧的形式演绎,鼓励原创。各班在知心委员的带领下,在班主任老师的关心指导下,进行自创自编自演。参与师生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首场中预年级和第二场初一年级的比赛中,有部分班级的心理剧主题深刻、内容丰富、表演精彩,体现师生对心理剧比赛的关注和日益重视。

3、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

青春期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女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女生青春期的自我保护意识,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学校“成长驿站”心理中心和__妇联联合举办了以“关爱女孩,关注未来”为主题的女生青春期保健知识讲座。六年级50名女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就青春期女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方面通过游戏的方式分别作了系统讲授,此次活动不仅让女生了解了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的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变化,并且让女生们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改进更好地成长,深受女生们的欢迎和好评。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环境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老师、学生是创设良好学习心理环境的重要主体,三者缺一不可。同时,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家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举办了“玫瑰课堂——女生家长性教育”讲座。此次家庭性教育讲座应__妇联的要求在__中学进行试点,我认真制作讲座ppt,精心准备讲稿,通过视频资料、大量的数据、案例,剖析了引起当前青少年性开放、少女流产等问题的原因,引起家长对此重视并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性观念、性道德、性伦理等的教育。讲座之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后要重视家庭性教育问题,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科学的知识,开启孩子健康快乐的人生。

5、积极参加心理培训和完成相关调研。

本学期我参加了__市“家庭治疗”的专业培训,路程远,培训量大,每次都在完成了工作了以后认真参加培训,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培训任务。利用暑假参加了__国际生涯发展咨询师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证照。另外配合上海市人口发展中心开展随迁子女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工作量大,涉及到每个年级好几个班级,我都认真按要求事先做好学生抽样工作,然后协调年级组和班主任分批完成学生测量工作,得到了人口中心工作人员的赞赏。

二、日常工作。

1、加强咨询工作落实个案跟踪。

为使学校的心理教育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人格,学校心理中心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极个别有心理问题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疏导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给他们提供心理帮助。如重点关注初三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初一与家长关系不良的学生等,另外对学校其他一些存在心理困惑和偏差的学生进行了咨询和疏导,效果良好,取得了老师们得认可和赞赏。本人每周一到五心理值班3-4次,每学期咨询量达五六十次,有详细记录的咨询辅导近二十次,个案跟踪2-3个,其他几位心理老师__、__等也作了不少的辅导咨询工作。

2、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和知心委员队伍培训。

开展心语心愿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先行接受心理学的知识、理念,学习初步的心理学的助人自助的技巧,体验心理学的团体活动并从中获益,更加完善自己的心理状态,让健康的心理充满阳光;另一方面,社团本着“关心你、我、他,为每一位会员的心理健康相互支持,奉献爱心,协同发展”的宗旨,通过以社团成员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活动,以点带面建立学生层面的心理互动机制。按照“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发动学生,助人自助”的工作思路,每班延续传统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了解班级学生心理情况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知心委员培训、开展团体活动,不断完善助人自助的学生自我宣传教育体系。

根据__中学20__—20__三年建设规划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新优质学创建的要求,本学期重新修定了《__》。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硬件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快乐心理课堂、心理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对学校心理教育进行了三年规划,以期通过努力在硬件方面达到基本配置齐全,队伍方面形成专职+兼职+全员的“金字塔”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以及形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等,并积极向__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目标努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乐和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和研究,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以及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为“乐和”校园作出新的贡献。

就会变成过往!同学们,自信点,乐观起来吧!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演讲稿

敬爱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我们中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中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中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中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责任,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内容,以被爱为结果。中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爱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责任。

心理健康是中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中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可以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并不是心理学新兴的一门分支学科,最先使用这个词的是马斯洛,出现在其1954年写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是由于20世纪末发生于美国的一场心理学运动而得名。它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旨在促进人们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原因是由于现在的人们,尤其家长开始意识到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关注其生理方面,其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但是现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是心理咨询辅导等都只是针对存在的、或者比较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个体而进行的一种构建。这就导致了无论是教育的形式,还是其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或是开展的方法、途径,抑或是被教育的对象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于深入开展。

曾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说:“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注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积极构建以积极心理学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新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依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整合积极心理学。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各种要素,同时对校内、校外相关的问题、学科都统一起来,渗透互补,实现最优化的效果。积极心理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社会公民,这一目的也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无论从其价值取向,还是从整体评价机制考虑,二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注重个体和群体的积极一面,关注个体同群体的成长和经历,同时也不忽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最好的发挥,不会以心理鉴别或者心理疾病为方式进行评估,主要是关注内在的成长动力和主观情绪体验。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发掘出每个个体和群体的良好的品质和潜能,创设积极有利的环境来使得个体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其次,整合教学资源,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出发构建积极心理学。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取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因为实在的生活体验会在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中形成一个主观的情绪体验,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社会的普遍性。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和群体主观体验的积极乐观的情绪,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就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完成。通过课堂组织、通过目标和结构的练习,同时让家长、教师挖掘资源,意识到自己的自身所具有的积极性,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帮助学生发展。无论每个个体的家庭有多不同,每个个体的差异有多大,他们都同样具有构建健康的心理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利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出一个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资源的人文环境,以学校教育为主,以社会生活为载体依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积极发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构建积极心理学教育关系。无疑,学校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营。教师和学生,不再单纯的是教育―被教育的关系,所谓教学相长,教师也在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积极心理学体系。学校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形成一种交叉多维的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和指导学生们构建自己的积极心理学,充分利用教学策略,干预学生们主观体验,感受积极、乐观的情绪,感受满足感和幸福感,感受快乐和希望,感受自豪和自尊等一切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

最核心的应当还是评价机制,积极心理学的评价并不是以咨询和诊断为主,更不是给人下一个定论,而是以发展包容的心态,对学生个体的形成发展起到指引性作用的评价。学校在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不断调整,做到促进学生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德育教育就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某一目标的引领下帮助学生塑造优良品德的一项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所能用到的理论有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等,教育者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辅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自身心理矛盾,缓解各方面压力,让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从而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融合的途径进行介绍。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又是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两者在运行的机制和实施具体的任务方面却有所不同,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不同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基础上所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德育教育却是教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心理健康教育被包括在德育教育中,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被视为德育教育的延伸教育。两者的主要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所以,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起来对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两者融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如今,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开始重视“能人”“好人”。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和社会竞争不断加大,人们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激烈的竞争中,顽强的对抗挫折能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团结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只有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所以,对于学校来说,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将两者相互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两者的融合符合德育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显著。此外,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学知识的增加,思维能力会增强,情感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将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一定要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心理辅导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填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因此,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成功。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其言谈举止还是道德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扮演好其角色,才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力量,班主任既要负责学生的学科教育,又要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班主任又是学生最经常接触到的教师,所以,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科教师。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其主要形式,因此学科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科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学科教师要将单纯的学科教学工作转变为知识教学、德育教育及心理教育融合性的工作。学科教师要做学生思想品德的楷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氛围等都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上。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黑板报、讲座、广播、建雕塑、图书馆等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

为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学校要为学生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处于青春后期且在高考阶段的高中生来说,高考的压力、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必定困扰着他们,需要心理学教师发挥“知心人”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心理学教师及班主任可以采用咨询、谈心、、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及德育教育,从而解决他们的困扰,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完善学生会、团委工作。

学生会与团委是高中学生展现自身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举办成人礼等形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学生习惯及个性养成的场所。家长的言传身教,成员间的亲情感化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表现,将其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目的。

(六)集聚社会教育力量。

社会是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有责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高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因此,教育部门需要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工作,充分打击社会上侵害高中学生的行为,如一些娱乐场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积极组织高中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从而达到使高中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完美人格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直接关系到高中学生的成才,社会生存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育人目标的完成。因此,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才能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不仅要受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它的精髓之处学校教育似乎永远也替代不了。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这其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家庭教育。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以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

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就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造成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己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这其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因此孩子厌学是对家长某些不恰当行为的一种反应。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家庭因素造成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1.家长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不合而带来的负效应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初中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有些好成绩是父母“看”出来的父母就理想化地认为中学成绩应该好上加好。而事实上中学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家长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大大增加。父母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那种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会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习失去兴趣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对自己的要求。有些父母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实力对他们没有较高的期望得过且过不积极鼓励孩子认真准备刻苦学习。而孩子在清楚地知道父母对他要求不高时便会顺水推舟不作更大的努力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学习主动性渐渐厌烦学习。

2.家庭富有带来的负效应由于家庭的富有住宅条件、交通、通讯工具等的现代化外加独生子女自我感觉优越性等等不少初中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且枯燥单调的生活自然就有一种畏惧感。

3.家长严重的功利意识带来的负效应功利意识表现在一是虚荣心驱使拼命要求自己的子女争气事事要比同事、邻居的孩子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二是强化子女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将来考一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事实上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子女们往往不买帐反而会变得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4.家长过分纵容孩子带来的负效应有些父母认为迁就孩子让其自由发展可以使孩子变得独立而有上进心。但事实恰恰相反不受限制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没有上进的动力有的是依赖和懒惰。他们不知如何为自己确立目标并按照目标所规定的原则去做事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5.家长不关心孩子带来的负效应有些父母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务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又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非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了好成绩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6.家庭关系不和带来的负效应有的初中生还受到严重家庭问题的干扰。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使学生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件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很少有孩子会一心钻到学习中去以忘却家庭的烦扰大多数孩子会从其他渠道上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从而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好几个这种情况的学生。如小阳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名存实亡母亲另住别处父亲每天深夜才回家两个大人都不顾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于是小阳每天回家就是看电视、打游戏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1.正确估计子女的学习能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乐于努力达到目标。

2.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与孩子共同学习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据调查分析有的学生厌学与家长的不爱求知有关这些家长应转变思想认真多学点知识可以学孩子的功课或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的理念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和水平。家长是镜子其一举一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首先要持续更新、获取知识和经验给孩子作出学习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无形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父母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

3.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辄棍棒相加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则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要讲究引导方法这样不良行为才能得以纠正。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子女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孩子心灵的创伤。据专家的研究发现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平时也尽可能主动与学校联系交流子女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子女成长发展脉博。让子女感觉到家的可爱父母的可效可敬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家长不要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给他们以更多的信心这样才是一名优秀的“雕塑家”。

参考文献。

1赖志奎主编.现代教育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6.

2缪仁贤.21世纪家庭教育指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顾晓鸣.五大现代家庭教育观理念与现实冲突.

5梅明平.如何实现父母与子女的有效沟通.

7武汉晨.家长应变尊卑式管教为平辈式管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共同探讨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话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有两个著名作家,一个是因《陋室铭》而著。

任老师的关心指导。

禹锡,一个是写有《捕蛇者说》的柳宗元。二人是好朋友,都有仕途不顺而被贬官的经历。但刘禹锡性情旷达,人生态度乐观,虽被贬官,却能将陋室布置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与“鸿儒”交谈,与“素琴”、“金经”为伴,心理保持健康,寿命达70岁。而柳宗元被贬后却长期心情不畅,气血郁滞,终致英年早逝,仅仅活了47岁,连他的作品集《柳河东集》也未来得及整理,是刘禹锡帮助他整理出来的。

可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身体健康是有密切关系的。

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

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

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

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

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

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

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1、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们能通过自己与先进人物及周围人物的对比来认识自己、解剖自己;他们不但能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还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与性格,并据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而他们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心理学的调查表明,每个学生在学习的个人动机上是没有多少差别的,可为什么结果各不相同呢?除了习惯、兴趣、刻苦勤奋等因素外,准确地给自己定位也很重要,我们常用伟人来激发自己,但世上的伟人古今又有多少呢?为什么不拿昨天的自己做参照呢?只要你的今天比你的昨天有所进步,你就是最好的。具体一点就是:你今天上课认真听了,作业是自己做的,预习复习你都完成了,该你扫的地你扫的干干净净,你完成了自己计划中的内容,你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天,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2、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尊重友谊。

在班级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同学之间为窗户开向哪边而互不相让,为有人移动了他的桌子,碰掉了他的书而大发雷霆,为一点不如意的小事甚至大打出手。其实,每当你有这些行为时,你失去的不是一个朋友,而是周围所有的人,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把正义的尺,且这把尺在测量别人的时候特别的准。所以同学们要记住一条与人交往的黄金原则,那就是:像你期待别人对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3、要善于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美国前总统布什有句名言:如果你能调动情绪,你就能调动一切。可见在人的社会交往中情绪的重要性。其实我们都想拥有轻松,活泼,快乐的心态,可生活中总有挫折,失败和不幸。当一个健康的人心态失衡时,都能在一月内自行恢复。在调整情绪的过程中,你可以向家人和朋友诉说,写写日记,写完了再撕掉,当与父母难以沟通时可以给父母写个留言条,当你怒不可息想要动武时,先做个深呼吸,再从一数到十,想想犯错误的成本是不是太大。战胜自己是控制自己、走向成熟的标志。要提升自己,就首先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曾经有个同学,因为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他把砖头捏在手上,手上印出了血,但砖头始终没有扔出去。他说如果我把砖头扔出去,后果我无法控制,我不仅是要不要赔医药费的问题,也不仅是能不能上学的问题,我可能要为自己一时的冲动后悔一辈子。

4、要提高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承受力,建立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健康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能正视困难与挫折,勇于面对现实,找出问题的病结和解决的办法,而不企图逃避,推卸责任;他们凭理智办事,能听取别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总是充满鲜花和掌声,挫折与困难总会不期而至,给我们带来紧张,烦恼,焦虑甚至恐惧,这些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

在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后,我们需要适当安慰自己来一点阿q精神,暗暗的告诉自己昨天已成过去,明天还很遥远,我要把今天过好。其实只要你在前进,你在攀登,就会有不同的参照系,就会遇到困难,就会有挫折,挫折将伴随着你的学习,伴随着你的工作,伴随着你的生活。

但是挫折并不可怕,挫折其实魅力十足!挫折留给人们可能有伤心有失望,但更多是教训,是经验。经受了挫折,我们才真正认识到要攀登巅峰需要艰难跋涉,要成功必须付出代价,经受了挫折我们更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学会坚强,这就是挫折的魅力所在。

同学们,希望你们能按上述四个标准对照检验自己,要求自己,正视现实,自尊自爱,善待自己,诚恳、谦让,团结互助,以愉悦的心境,饱满的情绪,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百折不回的精神,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做一个永远健康快乐阳光的中学生。

同学们,国外有句格言:“我是我心灵的主宰。衷心祝愿同学们掌握好自我情绪之舵,乘风破浪,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就会变成过往!同学们,自信点,乐观起来吧!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

各位教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安康成长。

成长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走向成熟,通住胜利;成长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梦,那么漂亮、那么真实;成长像是桌上的各种菜式,甜、酸、苦、辣应有尽有;成长是苦痛中的泪水,也是初尝胜利的甜美。

初中时是在省重点中学度过的,又是在重点班,在傲慢与自信的背后更多的是同学之间剧烈的竞争,由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幻想,每个孩子都渴望胜利。但是有时,竞争是残酷和无奈的。班上曾经有一个乖巧的女孩,刚进班时成绩还不错,可是几次失利后,她好像淡忘了自我,于是她不再努力,而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上网,结交,甚至轻生。最终有一天,班上前排的一个座位永久空了出来,在那一刻起,她便不行能再有时机和我们在一起为曾经的幻想奋斗了。

人的一生,是不行能有一帆风顺的旅途的,不经风雨,又怎见彩虹?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遥远的`,没有哪一个人不经过努力就能够胜利。珍爱自己的生命吧,由于生命只有一次,由于生命的珍贵,由于生命所承载的盼望。活着,不仅为自己而活,还为了每一个爱你的人而活。你承载着亲人、朋友和国家的盼望,承载着他们的爱。

人需要责任,需要对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你的父母对这个社会负责。我们从呱呱坠地,就不断承受赐予,你是否还记得,是谁在风雨之乘的路上撑着雨伞送你上学:

你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深夜为你抄好被角;你是否还记得,生日时忙前忙后的父母额上又多了几道皱纹,是谁多年哺育了你,是谁给你生命的权力?生命是父母赐予的最高权力,不要让自己到人间白走一遭,请信任自己,肯定要珍爱生命。

人生是曲折的,或许前途茫茫,或许灰心丧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查找乐观的方式解决,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布满阳光,让自己每一天都欢乐,你会发觉,生命原来如此漂亮。

年少的我们,执着于信念,奔驰着想去触及那些遥不行及的幻想:

等我们长大,却会发觉神圣的抱负就在眼前,却要以转变自己的代价才能得到。为了它,我们必需学会忍耐孤独,学会能屈能伸,学会适当地保持缄默,我们必需蜕变成一个社会人。

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抱负和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珍爱我们的生命吧,让我们在欢乐中长大,在欢乐中成熟。各位同学,路在脚下,我们唯一的选择是走下去,一如当时我们从婴孩成长为现在的自己一样。让我们迈出成长的脚步吧!感谢大家!

就会变成过往!同学们,自信点,乐观起来吧!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

感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使他们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1.1学习类问题。

1.1.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每天复杂、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长期置身于学习中,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一系列问题。

1.1.2考试焦虑,是一种自信心或自卑心理过强而产生的对考试的恐惧感,他往往随着不同级别的考试而表现不同。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1.2人际关系不协调。

1.2.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导致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教师死板老化的教育方式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偏差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拒绝他人的建议。另外“,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的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消极情绪,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1.2.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然而生活中的矛盾时刻冲击着同学间的友好关系,有的同学就流露出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最终远离班集体。

1.2.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1.3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1.3.1青春期闭锁心理。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比较新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格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1.3.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时期的心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2.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2.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造成青少年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的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在2004年3月西安发生的一起少年团伙持刀杀人案中,1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8人是父母离异的青少年。据中央综治办和全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前不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对未成年人犯罪调查中显示,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而属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就占了其中的50%。

2.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家庭是学生最初接触的社会场所,也是影响学生品格的最初环境。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或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骄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

2.3社会环境“污染”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是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青少年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盗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

3.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之中。只有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

3.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3.3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生活空间,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2]聂喜飞.刍议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中学班主任的谈话艺术.东方青年教师,2010,(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报

3月17日上午,西安市碑林区“名校+”心理副校长副总督导刘子歆、西安市铁一中“名校+”心理副校长杨捷、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教培中心主任冯浩、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教培中心副主任杨行等一行4人到访西安工业大学附中,了解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发展情况,指导开展碑林区“暖阳行动”工程,召开座谈会。西安工业大学附中党总支书记胡诚忠、政教主任张乐飞、各年级组长及学校心理老师参加此次心理健康工作交流会。

首先,政教主任张乐飞向专家们汇报了学校自2014年建立心理咨询室以来所做工作,如针对新生展开心理筛查,摸底学生心理状况,并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跟踪回访,创办学生心理报纸《心苑绿洲》和家长心理报纸《家庭教育简报》、特色静思操等,同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渗透到教师日常的工作中。

接着,胡锦涛同志指出,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具雏形。从理论构建到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从硬件设备到日常的心理教育活动机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特色并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比较严峻,她们希望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行稳致远。

各年级组就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会上与4位专家进行探讨,刘子歆督导表示专家团队及心理副校长会协助学校做好心理特色工作,将“暖阳家长”行动落到实处,发动社会力量,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热线,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求助的途径。

会上杨捷副校长也肯定了学校的心理工作,赞扬了教师的爱生之心,对与会老师提出的疑惑予以解答,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最后,冯浩主任和杨行副主任提出通过“面、线、点”3个层面开展工作:

线:通过培训教师,使得教师在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时减少矛盾和冲突,达到有效沟通;

点:班主任可以在平时工作中收集个案信息,针对一些特殊个性的学生,通过心理副校长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点对点的帮助,或有紧急情况时,上报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此次座谈会极大地鼓舞了学校在心理工作上的信心,无论是发展性问题还是干预性问题,都能够逐步清晰化,具体化。相信在未来通过碑林区“暖阳行动”和心理副校长入校帮扶,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发展会越来越好。

爱的呼唤浅谈农村初中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论文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是我国经济结构发生调整的产物,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是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限制不能在城市上学,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其性格的培养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对留守儿童有着长远的影响。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每一朵花朵都有其绽放的权利,但是在我国当前的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一群含苞待放的花朵经历着磨难的洗礼,那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之一,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公益人士也积极捐款来援助留守儿童,但是这些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情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受教育权利是每一个人民享有的权利,但是几年前对留守儿童来说上学是多么难的问题,随着一批批希望小学的创建,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保障。

随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之后,通过对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观察,发现农村小学中许多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小学生正处在性格养成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报酬就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就交付给年老的祖父母养育,逢年过节才能回趟家看孩子,这中在父母长期缺位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缺乏普遍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所以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和一些心理问题。家庭因素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唯一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生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进行自我封闭。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祖父母与儿童年龄差距较大,不能很好沟通,祖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所以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2情绪不稳定。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呵护和陪伴,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暴躁,情绪易失控。

3不善于与人交往。

留守儿童大部分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缺乏与人沟通的技能。

4留守儿童比较缺乏自信,内心自卑、迷茫。

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家庭条件一般比较贫穷,而且父母一般不在身边,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困难,所以他们都比较不自信,内心充满了迷茫。

除了上述问题外,留守儿童还有着厌学、缺乏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问题,在不同的留守儿童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并不是所有留守儿童都有这些心理问题。

现在小学农村教学中缺乏心理课程的开设,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而且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而且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要想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健全农村小学的教学机制,让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在新课程标准的提倡下,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需要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共同进步。

2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起模范作用。

在农村小学中,部分教师不具备合格的教师素养和教师技能,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教育对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是启蒙教育阶段,对留守儿童的身心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的心理品质。

3在小学教学中灌输“爱”,让留守儿童在感受爱的同时去付出自己的爱。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缺少爱和呵护,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就应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同学之间的关爱,让爱在校园里洋溢,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世间的温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不是多余的,通过“爱”让学生感知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迷茫等问题。让世界充满爱,在感受和享受爱的同时,学着自己去付出自己的爱,从而为世界创造温暖。

4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应运用“游戏化”教学。

采用“游戏化”教学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游戏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内容、任务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一些游戏帮助学生来掌握知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积极而又有序地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

让留守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加强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心理治疗,健全心理素质。

四、结语。

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如何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让我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急需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关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爱的呼唤浅谈农村初中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教育爱”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四中学李吉勇。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更是浇灌心灵的甘泉,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对每一名学生的包容之心。由于我校地处较贫困农村地区,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离异家庭不断涌现,单亲家庭逐渐增加。对于这些留守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教育爱”。

2007年4月2日,星期二,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受同事之托,我收了一名本不该收的学生,因为他曾被人们称为“问题学生”--“网吧少年”y同学。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耷拉着脑袋,一幅不想与人沟通的样子。

由于我事先已从委托人那里了解到他是一名“已经近两年没有上课,心灵已高度扭曲,成天泡吧的‘网吧少年’”。因此我改变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对他作任何要求,只需他向我说明“到我们班来做什么并怎么做”就行了。当他说“我保证不影响课堂纪律,上课我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睡觉或写日记”时,我深感问题比较严重,但还是答应了他,同时强调“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他也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和他的第一次谈话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

不出我所料,当天第四节课他就和我们班年轻的数学科教师发生了冲突,他气冲冲的走出了教室,并准备离校,中午一点我就找到他,进行了我和他之间的第二谈话,我耐心的讲解了我们班的纪律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以及管理习惯,并分析了这件事的是是非非,并声明我并不责怪他们师生俩,只希望他不要义气用事,回教室上课,一切问题我来解决。结果他听了我的话,回到了教室。下午放学后,他终于向我敞开了他封存已久的心扉,给了我第一份礼物--题为《明年花开谁复在》的作文。

明年花开谁复在。

2005,呐喊;2006,伤逝;2007,彷徨。

对于2005年夏天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我处于失忆状态。2007年,彷徨,过后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数。2005年,我呐喊我会考上复旦大学,2006年,我伤逝自己的年少轻狂。2007年,我彷徨,我不能平息心与心之间两种想法的争论。

我觉得我应该是莎士比亚剧中的主角,可上帝注定我这一生都充满悲情色彩。

曾经的豪情壮志在电脑前算得了什么?过去的也就过去了。

我们真的好不想犯错,我们真的难受。

恨我生在中国。

我恨中国的一切。

我恨它教育制度太苛刻,我恨中国发展太保守,甚至恨中国人的自私、无知。

打骂,偷懒,算错么?只能怪中国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只能怪我们桌子上有读不完的书。

和我一样,读书就是个悲剧。

我听人说,一辈子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幸福。

我只想以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方式活着。

我不希望在我呐喊未果又黯然伤逝之后再彷徨。

我想重新给2007年下一个定义。

我不想读书,不想工作,不想做一切事情。现实是多么丑陋,你再努力,你终究比不过上帝。

我不觉得我所想的和曾经做的是错的,我不觉得我们都错了。

现实逼迫我们做过许多事,想想就忘了。2005年我去上海,曾经沉迷于那里的都市风光,我迷失过,认为现实太美好。我去过杭州,我在西湖边徜徉,从雷锋塔眺望,觉得世界就在我的掌握之中。我又错了,我又看到城市的迂腐的肮脏,我看到世界很丑。

我曾经被人称为“讽刺学者”,我有讽刺么?这是事实。

其实,我们真的没错,我们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活着。

其它的,我们一无所有。

明年花开谁复在?

人过境迁,世事无常。

通过他的这篇作文我发现,他比我想象的要好,最起码他愿意和我交流,更主要的是他写作水平不一般。于是我就动员全班同学来帮助他,告诉同学们:y同学本来是非常优秀的,只因在两年前受到打击,缺乏家庭温暖和他人的理解才变成这样,现在我接收他进我们班,是想抓住这次机会来奉献我们的爱心,证明我们九(6)班不但是学习好,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和谐、充满爱的班集体。

接下来的几天,不管y同学做什么,哪怕是他上课不听,甚至和老师顶嘴,同学们还是热心的帮助他,激励他上课听不进就写作。两天后,他就向我展示的他的第二部作品《悲剧人生》,同时也向我更进一步的敞开了他的心扉。

悲剧人生。

个人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小时候,带着已能贴满一面墙的奖状的骄傲,我天真的以为活着真好。我甚至觉得,我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慢慢的,我看到社会竞争如此残酷,挫折困难来得如此之频繁,我却如此不堪一击。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孰对孰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孰轻孰重?现实让我无奈做出选择,选择之后,才觉得更加无奈。

人生如戏。

我是个演员,我努力地扮演好自己饰演的所有角色。我佯装笑着,我刻意地、极不情愿地为你歌,也为你泣。我不是主角,你更不是。我们只是在演绎悲剧的小丑。

人生如歌。

我是个歌手,我用音乐诠释人生的真谛。从上海滩的纸醉金迷,唱到战线上的英雄儿女。我想唱,唱到莎士比亚故居,让世界听得到悲歌。我们悲,为人生而悲,却悲得异常壮烈。

我是个悲剧。

友情篇。

我善意地对待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我对任何人报以信任。

木桌上笔刻的小人欲哭无泪,窗户上裂开的缝像要对我们诉说什么,听着,听着,有点累了。

友情是个悲剧。

生活篇。

好像成天无所事事。越来越颓废,越来越堕落。偶尔写几首歌,即使歌词多积极向上,我也不能摆脱现实中的阴影。一首歌,唱到不厌其烦,又有谁来倾听?歌词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呵!起初,[与歌被当作是不务正业,再后来,词里一旦带有情爱样的字眼,就被认为是想入非非,他们不懂,他们只知歌词是用来唱的,不知道歌是灵魂的洗礼,不知道歌是情感的表达。可悲乎?我觉得我好脆弱,我不断地锻炼,我整日在田径场上飞奔,我成天在篮球场上忘记了自己地投篮,然后不进,运球,突破,最后到投进。我觉得这种感觉真好。我喜欢翱翔,然后,篮球好成为禁忌品,随之而来的书,一本又一本,足装满几箩筐。可悲呵!人的生活只能是与书而伴,与墨相依么?我的天,我们不能拥有自己的喜好,仅仅用来娱乐的喜好么?可悲呵!

生活极可悲,它足心摧毁人的灵魂。看着那一串扭曲的音符,让它尽情的放任自我,让它告诉世界生活是首悲歌。带着两次骨折的右臂和疲惫的身躯,我向生活投降,我被你打败了。

生活是个悲剧。

事业篇。

事业是什么?不知道。但我知道事业不是一个月的杯水车薪,不是貌似穿着工作服,却在深思未来是否就是这样。事实就是这样,学历和文凭主宰职场的一切,有多少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到头来却是一场空。这样的职场,浪费了多少人才,击碎了多少人的希望,残酷的现实。

或许在虚幻世界比较好。

当我在真正成为cs玩家之后,我才发现这里更残酷。平日刻苦训练,为的就是在wcg的总决赛,但是有多少人,有多少人能像wnv一样代表中国去赢得世界冠军?这样的世界冠军又被谁认可?又有多少人了解cs,了解wcg,了解中国电子竞技?悲哀,为中国的电子竞技悲哀,嘴上说的非奥项目其实就是闲得无聊然后消遣的方式。在这样的状况下,这条路能坚持多久,又能走到多远?wnv,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电子竞技世界冠军,背后是尴尬,是辛酸。

中国的电子竞技,只能像热带国家参加冬奥会,可望而不可及。我的wnv梦,我的世界冠军梦,倾心浇灌了两年,丝毫没有可以实现的迹象。

上个月,我们战队解散了,曾经的荣耀,曾经的辉煌,曾经为遵义市电子竞技带来历史突破的骄人战绩,又有几个人记得。曾经的dell8115沾满灰尘,曾经的io1、1渗透汗水,曾经的hell2承载着不能估计的重量,曾经的a90,从这里面听到的是为中国电子竞技的悲泣。

我把曾经朝夕为伴的游戏装备送人了,还有那张2006年的wcg选手证,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做的这一切,好像只能让我以后的记忆丰富一点,其它便没什么。

事业是个悲剧。

人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我们应该读到点什么?世界总是那么悲,让人生这本来应该积极、快乐的剧本变成一出悲剧片。

悲剧人生,何时结束?

读了上述内容,我万千感慨:对于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对于一个对家庭、对社会缺乏信心的学生,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营造和谐的土壤。

因为对他有了全面的了解。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号召全体同学与我同道向他播撒爱的阳光。通过每天近10次的师生交流,通过同学们时时刻刻的集体活动,y同学很快就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爱,同学们对他的接纳和关心帮助,他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主动的听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当我正准备向黄校长汇报我的工作,证实我收y同学没错时,黄校长却面带怒气的在校门“迎接”我。

那是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因为要去替学生保管生活费,所以我老早就向学校走去。没想到黄校长居然比我还早。

“黄老师,你这么早就来了!”

“早!你看看你收的学生,要不是我早点来,明天学校就会有个大新闻,你自己去看看吧!”

我知道一定是y同学出状况了,我快步奔向九(6)班教室,发现y同学正站在教室门口,穿着一件白底蓝花衬衣和蓝底花色短裤,打着一条便携式黑色领带,脚上是一双“人”字型拖鞋。

“李老师,我知道看见我这样会不高兴,刚才黄校长把我训了一顿,你能听我解释吗?”

由于早有心理准备,再加上他刚才的话语。我已毫无怒色。

“那就到我办公室去,我慢慢听你解释,免得同学们误解。”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听他这么一问,我顿时明白过来。

“你在想你妈妈,是吗?”

“是的,自从发生那件事后,我妈妈就离家出走了,至今没有音讯。我虽然恨她,但也想她,这是我保留的她给我的唯一一套衣服,可以让我穿过今天吗?我保证哪儿都不去,明天一定换,行吗?”

听了他的解释,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说实话,要不是他的提醒,我完全忘记了那天是母亲节。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作为班主任还能说什么?只能面带悦色的说“行!”

有了这个插曲,使我深深的意识到母爱对孩子的重要性。我发动全班同学来关心他,只有发现他什么异常,及时向我汇报。从此,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同学们会及时向我汇报,我就带去饭馆吃饭,聆听他的诉说。当他心情平静下来时,我就会说:“希望你放下包袱,给你的父亲打个电话。”知道他最怕过周末,为了让他在周末不孤独,要么邀请他去我家共进餐,要么在学校陪他。终于把他父亲请到我们的饭桌上,消除了他对父亲的敌对情绪。

通过近两个月的共同生活,通过近八十天的交流与沟通,他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他写出了优秀的的作文《在困难面前》。

在困难面前。

人生就是一场战役。有胜利时的喜悦。有失败后的丧气。我们要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自信,无畏无惧,努力克服它。

以下是我最近的习题精选。

已知:在家,深夜,累了,还差三道几何题。

求:是否该完成。

解:我不行了,做了n道题了,现在思绪混乱,手指发麻,该休息了。

答:睡了,明早做。

批阅者:爸爸。

订正:做一道,我就学到一点,我不能养成拖拖拉拉的毛病,而且,像我这种天才,指不定三两分钟就把它拿下了。

已知:晚上七点半,一大堆衣服没有洗,想去看《同一首歌》,找了个手痛的借口。

求:是否该把衣服洗完。

解:如果卫生间有台电视,那该多好。明天再洗吧,电视错过了可就没了,再说,那儿还有一大堆干净的衣服可以换,不用那么急。电视,对我来说,是天大的诱惑。

答:先看电视,衣服一会洗。

批阅者:妈妈。

反思:现在中考最重要,我的重点高中梦,就靠它了。我得好好学习班,等上了高中,我再高高兴兴地看电视,要禁得住诱惑。

订正:于是我回到卫生间洗衣服,电视好象开得很大声,我听到那首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看到他的转变,使我觉得我收留他是对的;看到他不断上升的成绩,我觉得80多天的工作没白费。就在当年的中考中,他以445分的中考成绩进入本市的重点高中。就在几天前,他给我发来信息。说想来我家看看我,说要不是我当年那么爱他,他不会成为贵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今年已经大四了,特别想我。

这就是“教育爱”给我带来和教育硕果。

作为教师,我更深知:和谐的环境,不仅能塑造出学生美好的心灵,还可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早在2003年,我就接了一批学生,如果以家庭环境和学生基础为标准来衡量,这班学生是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全班50名学生中,缺乏家庭温暖的有48名。父母不在家的“空巢学生”有25人,单亲子女有5人,父母单方在家但近似“空巢学生”有13人,还有3个学生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呢;在学习基础方面,不识拼音的有28人,写不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字的有35人,最简单的记叙文都不会读的有36人,只有11人能写出流水账式的记叙文。了解到这些,当时我真的想放弃。可这又不是我的个性,随即就想:这就好比农民种庄稼,不可能种子籽粒不好就把它扔掉、分的责任地贫瘠抛弃不种,只能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运用科技变贫瘠为肥沃,幼苗就能茁壮成长。为了尽快改变学生,我查阅大量的书籍,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教育爱”贯穿我工作的始终,尽力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千方百计去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尽力去挖掘他们的潜力。

首先,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我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上我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共同探讨,共享成功的喜悦;课外我是学生活动的亲密伙伴、知心朋友,和学生交心,和学生们一起玩耍、嬉戏。如和学生们打球、瓣手腕,向学生们谈自己儿时的经历和感受。

其次,在班级管理方面,我积极推行班级民主自治,制定班级民主自治制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再通过班委民主选举班干部,民主讨论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师生共同制定班公约,引导、激励学生去处理班上的一切事务。

再次,在日常行为规范问题上,我始终为学生作出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首先做到,请学生监督;学生犯错误要严肃处理,教师犯错误更得认真对待。比如在当年开学不久就有这样一件事:我因不知情错怪了一名学生,致使他倍受委屈,想退学,当我知情后,我立即家访,诚恳的对学生当面道歉,使他激动地回到学校,随后我又在班上当全体学生的面向他公开道歉,此时此刻同学们报以雷鸣般掌声,此同学也热泪盈眶。因为我的那次公开道歉和后来的主动弯腰捡垃圾,率先垂范使我和学生之间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最后,在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上,我多来年来可以说是身兼数职。有时是学生的慈父,给予他们无私的父爱;有时是学生的长兄,帮他们排忧解难,分担他们的痛苦;更多时候是他们的心理医生,为他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把他们从过去的阴影中引领出来,使他们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教育爱是什么?就是培育和谐的土壤,就是播撒慈爱的阳光。因为和谐是学生心灵的营养,学生只有在和谐的土壤中心灵才有可能得到健康成长。

李吉勇。

[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教育爱(教师随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为自己描绘了桃花源般的精神家园。我们以为你的内心阳光明媚,我们以为你的人生桃花朵朵开。可我们没有想到,你会作出那样的选择!多少人为你握腕叹息,多少人暗中为你哭泣。你,一个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为世人留下美丽的诗篇,自己却长眠于冰冷的铁轨。可悲可叹,海子。我们读懂你的诗句,却读不懂你内心的忧郁。或许,你忧郁的眼睛常常诉说着你对生活的不满,对情感的无奈。可是,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你的亲人或朋友?难道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或是,孤独的你已经习惯于孤独地咀嚼自己的孤独?我们不明白,你可以写出无数的经典之作,却不能道出你内心的苦闷?我们也不赞同,你用轻生的方式来倾诉你哭泣的内心。

有人说,你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但我说,你是一个内心封闭的人。内心封闭使你。

看不到外面的阳光,使你只会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独自饮泪。

现在,回想已随风而去的你,我们只有感叹。

最近,我常常想,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否则,健壮的身体毁于一念之差是瞬间的事。相反,身体残缺,内心完美,却可以活出美丽的人生。你看07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丽姐”——李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年轻时好不容易与轮椅说再见,可一场车祸又逼她不得不与轮椅长期作伴。试想,遭受这样不幸的命运,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对?有多少人能够笑着去选择崭新的生活?有的人,或许只会整天以泪洗面,怨天尤人,甚至走轻生之路。我们的丽姐她说不,她穿上漂亮鲜丽的衣服,以“丽美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她要告诉人们,不幸的遭遇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道路,但健康积极的心态也可以改变不幸的命运。她认为,面对生活的磨难与挫折,坚强的意志诚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又岂能忽视?因此,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和服刑人员,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她每天为很多人的心理健康而努力工作,她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塑造美丽的人生。

我们比李丽幸运,因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那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人生?那些因为一时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那些因为所谓的失恋而的人,那些垂头丧气,脸上总是阴云密布的人,想想我们的丽姐,或许会有新的改变吧。

对于初中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提出要培养其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提出培养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

对于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最开始我是没有想到的,但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真的是比较有用的一件事。在现在的中国各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都到了20多岁还要被家长宝贝的当成小孩一样来对待,相应的这些祖国的下一代缺少了他们应该拥有的最起码的独立自理能力。有许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是漫无目的的跟着老师学习,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没有什么规划,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坚持不到最后,而且还会产生厌学的情形。但是如果老师及早的知道学生规划他们的职业目标,让学生有一个目标,这样再来学习就会增加很多的动力。

2、开展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辅导尽管在许多大的城市都比较受重视,但是对于我们所在的乡镇农村学校来说,还没有收到很大的重视。但是《纲要》指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相信在我的提议下我们的学校以后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建设上。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

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指平和、稳定和愉悦。

良好的认知状态是指自知、自控和自律。

情绪化的人往往使他人难以适应,也很难与人共处,当然也影响自我判断力和学习、工作的效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处于一种愉快和忧伤相互交替的矛盾状态,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平和稳定愉悦的情绪状态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张也是相当的有作用。

通过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考、大考、升学率、家长抓、学校老师抓,造成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承受重大压力,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外出打工的子女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感到责任和压力都挺大的。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停住了脚步,呆呆地望着:“哦,雨,你是天上的天使,是下来帮助我的吗?”

呵!怎么可能呢?

我无奈地往前走。雨水渗进了我的眼睛里……。

我真的很脆弱,就连这么一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只是一棵渺小的,随着风吹雨打的草!

我真的要这么懦弱下去吗?不,不行!我要努力——可又谈何容易呢?我望了望妹妹,妹妹用那双大眼睛看着我。眼里充满了对我的期望:“姐姐,一定要努力啊!”

我拉起妹妹的手,那温暖的手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融化了我冰冷的手,冰冷的心……。

走进教室,我写下了自己的忏悔。写着写着,本子上有了一滴水。可能是房顶上有个漏洞吧!

这时,一张柔软的纸出现在我的面前。啊!这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更多的是一份安慰,一份鼓励!我要用它擦去我心中的污点。突然,一架洁白的纸飞机安全地降落在我的课桌上。我不就缺少飞机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吗?打开一看,我不由地振住了。里面写着:

笑一个,心情会更好,站起来吧!

爱的呼唤浅谈农村初中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论文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有把孩子留在了农村,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留守儿童由此而产生。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在日常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系列的“留守儿童综合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纷纷选择到大中城市打工挣钱,一些边远不受重视的贫穷地区,多数父母出门打工、做生意,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农村相依为命,生活贫困,不重视教育。导致很多小孩接受到的教育水平没有达到国家义务教育,甚至有些小孩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严重缺乏,于是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我课题组所有成员对在我校就读的596名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40多名留守儿童,占到学生总数的74.4%。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日常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系列的“留守儿童综合症”。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1、监护现状。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中学生”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他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真是力不从心。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学生”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留学生自己在家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学生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2、教育现状。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学生”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3、学习现状。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条件较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天高皇帝远”,你想管也“鞭长莫及”。于是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反正老师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打不得,骂不得,一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架势,指一指,转一转,一旦老师稍有放松,便当起了“坐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养老院”,吃饱、喝足、混天黑。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统计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或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前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

4、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情绪、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关心,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逆反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一)家长:承担起教子之责。

家庭是个体最初的生活环境,是个体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父母也应该是对孩子教育时间最长久的老师。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另一方面,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学校: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多作贡献。第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第二,利用学科教育进行相互渗透,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正确处理好各学科之间、心理教育和德、智、美育的关系,侧重于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如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逻辑性等;记忆的持久性、正确性等;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性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进行学科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将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第三,进行学习和生活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帮助留守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还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他们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策略,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形成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对日常生活辅导,重在指导他们养成整齐清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三)教师:正确的引导教育。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能否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他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当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四)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约束。

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儿童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发展。唯物辩证法也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本,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努力。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我们要让留守儿童知道和理解父母的选择、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要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要积极与父母联系,比如可以经常电话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教育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不在身边这一现实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是培养自己独立、坚强、富有责任感的大好时机,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从而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还要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更多的机会与学生在一起,去关注、影响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性。我们老师还应当注重留守儿童的行为训练与强化,如鼓励、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与学习上遇到的种种问题,逐步养成留守儿童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其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今天对于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而言,做人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特别是在与人交往中,绝不能让他们被虚伪、自私、虚荣、自负、失信等不良心理行为沾染和毒害,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来关注留守儿童,使他们学会做人,健康成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牵动着每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心。只有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共同寻求新捷径、新方法,确保“留守学生”留而不乱、留而得乐、留而好学、留而有德,才能不至于耽误一代人的成长。

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让平凡的教室洒满阳光,让留守儿童象其他孩子一样,心中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用师者的胸怀去包容一颗颗稚嫩的、寂寞的心,用师者的爱心去铸造每个留守儿童心灵的辉煌。用行动感染留守儿童、带动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用师爱激发留守儿童成人、成才。让充满爱的教育真正构建起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孩子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不仅仅关系一个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安宁,影响的是整个下一代,最深层次地危害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注留守孩子,关爱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热点,成为我们紧迫的社会责任,一种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对留守儿童的品质、人格情操的形成产生功不可没的影响。春风化雨,大爱无声,让全社会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使他们的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宝林镇邓媛;

2、《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刘丽丽;

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环球时报》);

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作者:青永红周林;

5、《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探究》(《现代交际》01期)等等。

孙义坤。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任。

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1、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2、积极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开展“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系列活动。

3、以“提升师生幸福感”为核心,加强心育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

20xx年10月8日—11月8日。

1、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

各中小学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安排一名校领导发表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推进“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责任主体:校长室(郑敏志)。

2、召开一次“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这一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力求取得实效。主题班会要有教案。责任主体:德育处(昝洪赋)。

3、出一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黑板报。

各班利用黑板报,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主题,出一期专刊。学生动手搜集资料,设计版面,校内组织检查评比。

责任主体:团委(宋伟华)。

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面向学生举行一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责任主体:心理健康兼职教师,负责人(李锐)。

以市教体局编印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问答为基础,组织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责任主体:心理健康兼职教师,负责人(李锐)。

6、举办中学生征文评选活动。

组织中学生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主题,撰写一篇征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正确,体裁和字数不限。在学校评选的基础上,推荐若干篇优秀征文参加区级评选。责任主体:语文教研组(查红武)。

活动月结束之后,德育处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上报。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使他们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1.1学习类问题。

1.1.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每天复杂、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长期置身于学习中,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一系列问题。

1.1.2考试焦虑,是一种自信心或自卑心理过强而产生的对考试的恐惧感,他往往随着不同级别的考试而表现不同。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1.2人际关系不协调。

1.2.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导致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教师死板老化的教育方式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偏差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拒绝他人的建议。另外“,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的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消极情绪,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1.2.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然而生活中的矛盾时刻冲击着同学间的友好关系,有的同学就流露出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最终远离班集体。

1.2.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1.3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1.3.1青春期闭锁心理。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比较新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格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1.3.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时期的心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2.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2.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造成青少年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的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在3月西安发生的一起少年团伙持刀杀人案中,1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8人是父母离异的青少年。据中央综治办和全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前不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对未成年人犯罪调查中显示,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而属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就占了其中的50%。

2.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家庭是学生最初接触的社会场所,也是影响学生品格的最初环境。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或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骄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

2.3社会环境“污染”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是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青少年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盗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

3.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之中。只有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

3.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3.3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生活空间,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2]聂喜飞.刍议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中学班主任的谈话艺术.东方青年教师,,(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通过讲练,调节职中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效率。

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如何克服上课溜号现象,解决心理问题。

启发式。

一、复习:检查预习效果,谈心得。

二、新授: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一)提问:平时是怎样听课的?

总结目前班级出现的几种听课现象:凭兴趣,看老师学习;不分主次,边玩边学;基础不好,缺乏信心,顺其自然学;受各种干扰,想学学不进去;注意难集中,紧张,效果时好时坏。

(二)讨论:上述听课方法的利与弊,对与否?

(三)总结: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

1.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

良好的心态,可促使你对学习感兴趣。注意集中才能感知清晰;记忆准确;思维流畅;想象丰富。最佳状态:就是以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态度,渴求知识的欲望,注意集中地听课。聚精会神:注意高度集中,不溜号。

解决办法:

(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我行。

(2)调节学习情绪,排除干扰,同溜号做斗争。

(3)科学用脑,自我调控,正常游戏,预防疲劳。

2.听老师讲课思路,听中心内容。

思路-环节,步骤,各学科特点不同,中心内容-重点,难点,关键。

3.听看,听想,听说,听答,听读,诉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

听课顾然以听为主,同时也要动用耳、眼、脑去捕捉知识,注意看老师板书、动作、手势、表情、教具等,积极动脑,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培养判断、推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老师提出的重要内容,牢记问题,准确回答,以适当速度、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同时学会“跳障碍”。

4.带着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听课效果。听会-听清楚,听明白,听完整,会输出,会反馈调节。

三、训练。

寓言故事: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1.问题:

(1)狐狸为什么开始时说葡萄是甜的,后来又说是酸的?

(2)如果狐狸吃到了葡萄会说什么?

(3)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狐狸吃葡萄这类现象?

(4)假如你是狐狸你能想办法吃到葡萄吗?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结论:

(1)人们不能追求一个目标失败后,不再努力反而否定追求的目标没价值。

(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做任何事情只有主现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做好。

板书设计:

(一)调节学习过程。

(二)调控心理状态。

听课。

1.怎样听。

(1)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

(2)听思路,听中心内容;

(3)听着/想/说/读/答/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

(4)围绕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

2.结果:听会-听清楚-明白、完整、会输出、会调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让学生明白听到并不代表是正确的,要小心地听话,正确及谨慎地解读明白地表达才不至于产生误会。

2、使学生掌握倾听的正确方法。

班级全体成员

心理情景剧,没有五官的人头像

一、热身引入

谈话:是的我们从婴儿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听亲人的呼唤,听自然界的风雨声,听优美动听的音乐。倾听是人最基本的品质。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倾听。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儿童的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声,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听是人类不学就会的本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倾听往往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被我们忽视的部分,当我们急于表达,各说各话的时候,倾听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游戏:《悄悄话》

每10人一组,全班分成4组,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看一句语音类似又富有意义的话,由第一个同学往后传话,传话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人听到内容,请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话。传话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获胜。

交流与分享:

1、你们小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2、做完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

三、小组活动:《你画我说》

四个同学上台表演,两人一组,其他同学在台下两人一组

活动规则:一个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明眼人。

交流与分享:

1、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呢?

2、做完这个游戏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情景剧表演

(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同学在发言,有两个同学不断的插嘴,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让对方把话说完,在课堂上就和发言的学生发生争吵;同时,对待他人的发言,有一个同学,面无表情,看起来好象很认真,其实却没有任何反应;有一个同学手里转着钢笔,脸朝窗外;有一个学生面带微笑,摇头晃脑,还轻声哼着歌,不断地翻书,看手表。)

学生表演情景剧,表演完后学生谈谈:上面的情景中,作为倾听者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你还知道哪些不好的倾听表现?你是否有过剧中相似的经历?你有什么损失吗?结合实际生活谈谈。

五、学生谈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如:态度自然、友好、真诚、目光接触、不随便插嘴等。

六、学生练习

跟小组同学讲“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在你说时,体验一下良好的倾听方式带给你的感受;在你听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做个合格的倾听者。

学生谈谈学会倾听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得到别人的尊重、取长补短等。

七、教师总结归纳

当人们深刻地明白了倾听的道理,我们就会发现倾听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离不开倾听,工作离不开倾听,生活也离不开倾听。借助倾听,你可以知道智者的教诲,你可以领略文化的精髓,你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倾听吧,当我们能够沉静地坐下来,目光清澈地注视着对方,抛弃我们的傲慢和虚荣,微微前倾你的身姿,向对方投去鼓励的目光,那么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随着事业的迅速,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重。面对时下中学生频频出现的心理问题,教育部门及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令人震惊的事例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重视和加强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刻不容缓!下面就当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中学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应试教育,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点。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易走极端,或过于严厉要求,或放任不管,过度溺爱,这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弱。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有精神萎靡不振,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

4、人际关系不协调。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情绪变化剧烈。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父母教养方式、青春期亲子冲突、家庭状况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自立、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容易形成消极、懦弱、依赖、服从,做事缺乏主动性;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惟我独尊、蛮横无礼等;在忽视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则表现出最低的能力水平和最大可能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但现在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上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听之任之,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成绩则全然不在乎,这部分学生并非全部没有达到应有的知识掌握目标,也非智力低下、没有学习能力,而是人为地被定义为差生,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能力,形成学习无助感。对学困生的责罚和粗暴对待,使他们一次一次地体验挫折与失败,而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又被忽视,最终会导致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反之,对学困生进行理解、鼓励和帮助,可使他们重塑信心,摆脱失败阴影。

3、社会因素。

学生心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学生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心理的发展方向就有着明显的差别。现在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严重的是社会上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游戏、色情和暴力信息对中学生的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极易损害学生心理健康。

心告诉我们,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可塑性和独特性,对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则应针对各种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其不同的程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加强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据调查,目前中小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引导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

所以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让孩子去经历一些困难、障碍、曲折,增强其自信,磨练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爱之则宠、恨之则打,致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并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酿成大患。

另外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是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等。对学校教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脚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社会阴暗面横加评论,以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1)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和谐、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名人名言、书画长廊、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理咨询是应用心知识,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探讨,对其施加心理影响,使其在认识、情感、态度方面有所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过程。因此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咨询热线等方法,及时排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

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3)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教师的一个微笑可能会使学生敞开心灵,几句真诚的话语可能会使学生感激不尽,不断鼓励可能会使一个即将放弃拼搏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崇拜而不惧怕、应该让学生爱戴而不是讨厌、应该做学生的好朋友、应该是学生遇到困惑时的倾诉者。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教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

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的第一步,也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变化等。这一切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一种投资———感情投资,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感受,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气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据调查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刊物,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游戏室、台球室及、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1]吴青枝。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述评[j].安阳大学学报,2002(3).

[2]陈汉民。中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集(第四卷)[c],2005.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