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随笔(实用15篇)

时间:2023-12-12 01:53:15 作者:雨中梧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人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改变,使读者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心理健康随笔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心理健康的也尤为重视。那关于小学心理健康的随笔都有哪些呢?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小学心理健康随笔,希望你喜欢。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首先,我们得从学校谈起。或许有人会问,在现实生活中谁最累,最辛苦?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回答是否定的,那究竟是谁呢?对,是我们中小学生!众所周知,他们的书包越背越重,他们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有的甚至在晚上12点以前还不能做完作业。他们很少有玩的时间,小小年纪不光要学书本知识,还要在家长的"监视"下学特长,搞提高补习。他们一上学就被牢牢地拴在以开学为目的的"应试"战车上,内心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有的老师方法不当,当着其他人的面或讽刺,或挖苦,或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于是造成了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校,在压力、恐惧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嫉妒、猜疑……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见,并学会了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欺骗术"会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弥漫在青少年之间。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元哲博士曾经告戒,学校不要让学生太忙,否则学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最好的教育是教师以最短的时间,给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最坏的教育是教师占了学生所有的时间,而学生又学不到什么,得不到发展。马克思说过,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尺度,还是人的发展空间。当所有人都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就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可见,学业课业负担的轻重,精神压力的大小,自由支配时间的多少,生活是否丰富多彩,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育。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到时了许多适得其反的效应,而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仅仅是每个学校的口头术语。对学生"减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一切仍以"升学"作准备为教育目标,片面强调学生需要的知识教育,而从根本上没有解决教育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即"学习就是为考试"。

那么,来自家庭的影响也应受重视。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了家长们的溺爱、迁就。当上学读书后,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又受不了一点委屈,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有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错误时不注意方式,动不动就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用所谓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不然就"关怀备至,和蔼可亲"。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要求,让孩子做许多他自己不愿做的事。这样,势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育。

还有一些家长一味地认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应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学习英语、电脑,孩子也对此感兴趣。当然,这有助于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素材,丰富他们的兴趣,开拓视野。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信息化尽管将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也可能会导致由于热忠于电子游戏而引起教师与孩子之间人际关系淡薄,减少学生们体验生活接触自然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现在的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对学生身心造成危害。如:有的学生贪小便宜,或嫉妒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没法有,养成了小偷小摸;学习录象片里的坏习,欺负弱小,或以"借"钱为名的拿钱不还,或强行弱小同学拿钱,搜身,若是不肯,就用打来解决……这对于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欺辱的学生来讲,身心都极为不利,造成了有的学生怕出门,怕到校又不敢跟大人讲,怕再挨打的心理,或者效仿,崇拜他们。

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就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脾气古怪,性格暴躁,并以自我为中心等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当这些现象都出现的时候,社会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德育工作怎么会失灵了?!"继而要求大大加强思想工作,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学校纪律。家长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学校做工作,但结果都不如人意,有时甚至会变得更加严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实践。在观念上,他们知道是对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不去那么做,犯了错认错,认了错再犯错的恶性循环。

一、深入了解学生,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学生易形成的不良心理。

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学习优秀或者家庭条件优越,因而很受老师赏识。于是,他们在赞扬声中成长,在荣誉堆里泡大。不知不觉中形成虚荣、骄傲、嫉妒的心理。他们听到别人的夸奖就沾沾自喜,要是有谁敢指出他们的缺点,他们就会变得敏感、焦虑,甚至暴跳如雷。他们经常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好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甚至会对教师傲慢无礼。他们认为自己是班级中最好的,一切荣誉非他莫属,一旦有谁在某方面超过自己,他们就不能正确对待,就会迁怒于超过自己的人,对其加以诽谤中伤。

有的学生成绩一般或不好,生活邋里邋遢,还有爱调皮的学生,他们受尽了老师的冷眼和训斥,成了教师的“出气筒”。在生理方面,有的有明显的缺陷,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在智能方面,他们的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在家庭方面,他们的家庭有的社会地位低下,经济状况困窘或残缺,容易引起低人一等的心理。在教育方面,教师对优等生产生明显的偏爱心理,对于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普遍滋长了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1、淡化差生观念,尊重学生人格。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首先不要伤害他的人格,因此教师应淡化差生这一概念,从人格上尊重所有学生。

2、强化情感教育,亲近全体学生.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高原则是爱,要对学生实行“爱的教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情感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

教师办事要公正,要平等对待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对优等生,多看缺点,对后进生多看优点。不可感情用事,要认识到只有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从情感深处,萌发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

3、创设情境,取长补短。这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特长,优等生爱展现自己,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优点易于显露。而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优点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挖掘。这就要求教师细致的观察了解,并使他们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随笔

今天我组织小朋友们画了美丽的蝴蝶。要求蝴蝶两边翅膀的颜色一模一样,并且涂色均匀。由于蝴蝶很漂亮,孩子们画得很认真。许多小朋友画好后就到娃娃家、点心店和玩具城等地方去玩耍游戏了。

可是,在游戏过程中有些开始到处乱跑不守规则了。于是,我请他们做回座位,到了座位上孩子们的兴奋情绪还是没有缓和,少闹声不断。于是我利用拍手游戏请他们安静下来,并且告诉他们坐神气、没有声音的小朋友我就要发奖了。可这一说小朋友们就开始嚷嚷,“我坐神气了,我不说话了!”“不说话的小朋友嘴巴里怎么会有声音呢?你们是不是坐神气了,嘴巴不说话了,老师会看到的,你们不说老师也会贴奖的”于是,小朋友们安静下来,我一边评讲孩子们的画画、游戏活动,一边给听的认真的小朋友贴奖。我走到蒋余睿小朋友身边的时候,奖贴完了。他用脚碰碰我,意思是我怎么没给他贴奖。我故意先不贴奖给他,并且说道,“有的小朋友坐神气了,嘴巴不说话用脚碰老师,告诉老师。其实,小朋友不需要这么做,老师的眼睛里装着每一个小朋友,如果小朋友表现好了,都可以贴到奖”。

有些孩子事情做好了,他会害怕别人看不到,因此,做一些小动作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因此,老师要注意每一个孩子,了解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今天这个孩子贴到奖以后,很开心,饭也吃的特别香,今天他是我们班第三个最先吃好饭的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研修随笔

普天下的父母哪个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却忽视了直接影响孩子学习、干扰好像生活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的人际关系等家庭因素有着直接和间接地关系,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

家长是孩子最近距离接触的成年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家长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影响最大、受害最深的就是孩子。因为这个时期,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没有发育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任何不良因素都可能误导他们的心理航线偏移。

据康奈尔大学统计,中国人的第二大疾病:现代忧郁症,青少年是高发群体。而青少年的双亲中有一人患有忧郁症,其子女患有忧郁症的可能即可增加10倍。另据调查显示,吸烟的青少年中,有81‰的家长是吸烟的。他们吸的第一支烟,往往就是从家里的烟盒里拿的。经常有家长抱怨道:“这孩子也不知道像谁,又自私,又暴躁,一点也不听话。”其实我们静心思考,孩子的这些问题多与家庭教育有关。

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溺爱型:家庭成员多是4、2、1型,既祖父母、父母、孩子,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生活处处为孩子着想,有好吃的给孩子吃,有好穿的给孩子穿,剩饭剩菜父母吃,脏话累活父母干。他们的“小皇帝”、“小公主”地位被父母不断奉献的仆人姿态巩固的坚不可摧,他们盛气凌人的行为被受昏了头脑的父母“理所当然”地默认和激化。将原本幼小纯净的灵魂一步步引向自私、孤傲的深渊。在家庭生活以外,就会有失落,心理失衡和因缺乏集体合作能力而处处碰壁。心理调节不当就会引起抑郁、焦虑、心理闭锁等心理疾病。遇到稍大的挫折,就会因心理抵抗力差而被击倒,甚至出现自杀等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专制型家庭:父或母权利专制。不管对错要以自己的要求为标准,不能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不能与子女沟通。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简单粗暴,轻者连骂带损,重者拳脚相加。此类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专横。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给孩子的心理造成的伤害更大。因为他们的家庭可能随时爆发这样或那样的战争,生活是动荡的。他们的父母,在他们面前表现的是人际关系的劣性,是痛苦的制作者。使孩子厌倦家庭,敌对父母,更容易去寻找新的温暖――早恋。

三、放任型:此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任其自由发展,发现问题再横加指责。孩子可由于事前没有指导,事中没有规定,事后多加指责,再加上孩子出来问题和解决问题又多表现为不成熟、不稳定,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退缩、内向、抑郁、不自信的个性。

专家认为孩子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失落、人性扭曲等情绪或行为的严重失衡,严重的还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当然过多的溺爱与营养过剩一样,同样会引起危害身心健康的副作用。长期精神的高度紧张,极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和疾病,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和心理。而不正当的“矫正”欲速则不达,也会事与愿违,起到不良效果。

一、家长要有正确观念。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教训,而是帮助,不是与孩子对立面、耳提面命,而是和孩子手拉手、肩并肩、携手同行。

1、在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理性的、孩子乐于接受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以及母女间的悄悄话等形式进行。多看孩子的优点,欣赏其闪光点。事实上夸大孩子的正面性就等于缩小孩子的负面性,也就等于让孩子的心灵永远沐浴在阳光下。不要随便打骂孩子,伤孩子的自尊心。用拳头解决问题,只能适得其反。

2、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够了解到孩子为什么“烦”,并能理解孩子,以至于更好的帮助孩子。家长还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处处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行动重于说教,不能教育孩子要“心胸开阔、心地坦荡”,自己遇事却心胸狭窄、嫉世妒人。因为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父母,学习父母。通常,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孩子的一些好的行为,都会被自己不经意的自我放纵而轻易抹去。

二、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尊重和理解是正确教育孩子的前提,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感情世界。孩子的每一个情绪的反应,都有他这个年龄段充分的理由。这些理由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是小题大做,十分夸张。但对于孩子来说,却都是真切的情感体验。家长只有站在尊重和理解的角度,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要鼓励孩子表达和发泄。既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又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都要用心倾听他所说的话,这样,既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给孩子发泄的机会,因为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地宣泄,可能后患无穷。

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父母要主动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交给孩子,和孩子一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当然还要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我们生活态度积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不懈地努力,遇事能正确对待,及时化解问题,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教孩子学会克制。要让孩子懂得合理宣泄的同时,也要懂得克制自己。如果孩子缺少这一认识,结果也是令人担忧的。孩子在遭受失败而痛不欲生时,父母一定要给予安慰,表示同情。但还要让他懂得: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如果从此自暴自弃拒绝努力,将是十分愚蠢的。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原则:人不能让消极的情绪驱使,而去伤害自己和他人。

总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孩子长大以后成为健全的人,就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为人父母开始,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铸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而不懈努力!

教育随笔心理健康

承蒙学校安排,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我与朱家壮老师前往恩施参加恩施州教科在龙凤中学举办的“恩施州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这次会议历时一天,虽时间短,要收效颇丰。现就此次龙凤之行向各位教师同仁作一个汇报:

一)、龙凤中学基本情况介绍:

该校位于龙凤建设新区中心地带衙门台,前临318国道,后倚清清带水河,距市中心15公里。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2100余人。这所学校为:恩施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省级校本研究实验试点学校恩施州远程教育运用实验学校;恩施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恩施市远程教育运用先进单位;施市文明单位。

2019年中考,学校一男生因中考压力过大,为能顺利过中考大关,于是将目光盯住了学校教学大楼三楼的一间保密室,因保密室存放着当年的中考试卷。深夜,该学生爬上了教学四楼的楼顶,要从楼顶后面下入三楼的后窗进入试卷保密室,结果便从四楼摔下至一楼,学校得讯后,迅速将其送往医院,但因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引起了巨大反响,校长就地免了职,学校也遭上级通报。新校长邓红旗上任后,便着手创建学校学生心理教育咨询室,简称:“心语室”。

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专门设置了心语室和心理宣泄室。

心语室布置:心语室布置较为独特,有花有草,有书籍,窗帘布置较为神奇高雅。任何走进这间心语室都会感到一种温馨的而舒坦的感觉。里面的每一件物品都具有它的象征意义。

心理宣泄室布置:这间室是专门用于在学生心烦意乱之时发泄心中的怒与火。布置较为简单,有用海绵做的墙,和地毯,还有一些小棍棒可让学生在室内尽情发泄自己。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心理教师的指导。

学校校长挂帅,学校还专门配备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再由指导老师协同各班班主任和政治老师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周都有多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还实行单双周制,每逢双周作为开放周,欢迎学生家长到学校一同指导学生教育工作。

一)、当前教育形势。

近些年来,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越来越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他们成人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因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投入的越多,期望也就越过大。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我校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心,表现在:

其一,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近几年来,我在班主任管理中深有感触,班级管理越来越艰难。学生心理出现音问题的人君越来越多。

其二,不少学和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恐惧的心态,缺乏正确的认识态度,而不少家长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不解决,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

其三,教师,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们这样的山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未萌芽阶段,成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十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与此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

三)、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学习竞争十分激烈的初中学习中,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自己在老师、学生中的地位,害怕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因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学生想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一时难以接受且又不能摆脱。因此,学生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少数成独生子的学生在家倍受宠爱,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不协调。一些学生在向教师倾述中说道:“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学肯定没有希望了,前途渺茫,于是灰心丧气,自信心尽失。

4、早恋问题的困扰。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从而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四)、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初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单以次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社会情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着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

中学生自由奔放的世界是令人惊叹的,但教育者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可能对此感到不安和无法容忍,还企图把自己的固定观念强加给学生,所以必然会形成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这种差距,从而造成学生的“反抗的萌芽”。

那种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老师,是不可能理解在多样化社会中的学生的心理的。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结果是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环境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青少年是电子游戏厅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为严重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五)、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此外,政治老师也要当好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导教师,作为学校也应将这一教育职责抓在手上,让教师协同参与,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龙凤中学实行开放周,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道共管学生,效果明显,其经验十分可取。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的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加强措施,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还青少年一个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净土,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近,学校教务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场展示课,通过听评课环节受益匪浅,明白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出发点应该是“没有成败,只有得失。”

明确的目标是指导和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效性的标准,但它不应是老师的凭空想象,而应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出来的,并且该目标应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理活动课团队辅导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一堂成功的心理活动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要注意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融入其中。因此组织心理活动课的老师应该熟练掌握破冰或暖场的技巧和工具。

教师要以敏感和真诚的心对待学生。老师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时而是学生的伙伴、朋友、亲人,时而是他们的老师、教练和牧师,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说道者。教师要善于倾听,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能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语言要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特别是评价语言不仅要注意激励性、更要注意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教师不应告诉学生,你应该会做什么、你应该懂得什么,而应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让学生实话实说:我真正懂得了……,我真正学到了……。

教师要给予学生特别的温暖与关注,要体会学生的感受,分享学生的快乐,给予学生鼓励、赞美,避免对学生的消极评价;要以真情打动学生,用其敏感的心去发掘和体会学生内心最真的情感世界,并用共情的心理唤醒学生心中最美好的东西,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提供帮助;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生成性问题;在辅导学生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到: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制定的活动目标要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小,调控活动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为此,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加强学习和多参加体验式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幼儿园健康教育随笔

有时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就能够坚持一个正确的姿势一直到写完练习,但有的小朋友你纠正了一次又一次,总也坚持不住。握笔姿势是正确的,字写的也很正确就是不能正确的坐着,对于这样的小朋友我想就是先不要她写下去了,保持一个正确的坐姿,坐上5分钟重要的是坚持。握笔姿势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了坐姿,领导培训后我也上网找了些资料来,坐姿不好的小朋友会影响到他的骨骼生长的,所以让小朋友知道一定要用正确的坐姿才可以更好的书写。没有良好坐姿的小朋友我们就要反复练习。对于没有正确握笔姿势的小朋友老师会建议给宝贝买一个握笔器在家来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对于自控力差的小朋友就需要朋友在一旁提醒渐渐养成了习惯了他就会独立的完成。

本学期我们大班的重点就是幼小衔接工作,所以在思想上我们一定要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对孩子书写方面要严格要求,不可以有丝毫的放松,还有让家长重视起来,所以在心连心上我粘贴上了“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请家长配合并关注孩子回家后的书写姿势,光靠老师是不行的,当孩子一开始拿笔时,家长就要对他们进行执笔姿势的顺序训练,教会他们怎样握笔,怎样坐正,怎样写、画,写与画时,执笔姿势有什么不一样等等。在顺序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基本上习惯于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了,还要时时提醒,经常观察、示范,直到孩子养成正确的执笔、书写习惯。每次书写,还要有一定时间的握笔练习。因为孩子在家里是很随意的,好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一回到家,家长也不太重视就很难更好的为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了。

老师们和家长还要注意就是要寓教于玩,不使孩子在完成定量的书写任务时,感到负担重、怕学、厌学。当孩子频繁出现执笔姿势错误时,一定要耐心纠正,不能训斥或打骂,以免孩子一握笔就产生恐惧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随笔

今天,听了两节心理健康课,通过这次听课,不论授课者成功失败,我通过听领导老师们的说课评课以及指导意见,还有我自己所看的一些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明确的目标是指导和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效性的标准,但它不应是老师的凭空想象,而应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出来的,并且该目标应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理活动课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一堂成功的心理活动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要注意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融入其中。因此组织心理活动课的老师应该熟练掌握破冰或暖场的技巧和工具。

教师要以敏感和真诚的心对待学生。老师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时而是学生的伙伴、朋友、亲人,时而是他们的老师、教练和牧师,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说道者。教师要善于倾听,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能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语言要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特别是评价语言不仅要注意激励性、更要注意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教师不应告诉学生,你应该会做什么、你应该懂得什么,而应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让学生实话实说:我真正懂得了……,我真正学到了……。

教师要给予学生特别的温暖与关注,要体会学生的感受,分享学生的快乐,给予学生鼓励、赞美,避免对学生的消极评价;要以真情打动学生,用其敏感的心去发掘和体会学生内心最真的情感世界,并用共情的心理唤醒学生心中最美好的东西,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提供帮助;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生成性问题;在辅导学生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到: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制定的活动目标要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小,调控活动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为此,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加强学习和多参加体验式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老师的心理素质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大班健康教育随笔

宝贝的吻是最神奇的礼物,能让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郁闷的情绪一扫而光,瞬间开心的不得了。

还记得有个故事《甜甜的吻》,宝宝给她外婆送了一个甜甜的吻,甜到外婆心里去了,孩子们回家都送自己的妈妈一个甜甜的吻,有很多妈妈之后跟我说宝贝长大了,会疼爱人了,给的甜甜的吻都甜到心里去了。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宝贝,不图孩子回报多少,一点小小的回报就让他们很满足,很开心。

吻是很神奇武器,轻轻吻一下,便会很开心,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充满温暖。小班的小朋友年龄小,离开妈妈来到幼儿园很不适应,有的小朋友哭闹,让人疼惜,我便安慰他们,给他们一个吻,一个拥抱,安抚他们不安的心,他们一会儿便安静了,还给我一个吻,我们的.心便拉近了,孩子们也喜欢那里了,一下有了家的感觉,安心的在那里生活。

吻的神奇功效还有很多,爱孩子就多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让我们的心中都充满爱,没有抢排头的了。此刻无论是做早操还是户外活动,我们班孩子这方面已经表现地很好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就应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透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约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的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幼儿园健康教育随笔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幼儿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孩子在园生活和学习中,某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回答不上老师的一个问题或是认为自己总是不如别的小朋友讨老师喜爱,从而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甚至对老师会产生一丝惧怕的思想,从而不愿上幼儿园,或是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很不乐意,其实对于每个孩子,我们幼儿教师都应该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经常去鼓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产生一种自信心,让他们的内心感觉是温暖的,让孩子感觉到我就是最棒的,老师的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能深刻的烙印在孩子的心中,成为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力量。我们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要采取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方式去教育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改正自我,用爱心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是每位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每天让孩子高高兴兴入园,每天给每个孩子一个微笑,每天让孩子拥有一个真棒”,是我们幼儿园的道德准则,是每个老师必备的教育理念,相信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幼儿园快快乐乐的健康和成长。

绘本健康教师随笔

老师的话:

设计意图:《纲要》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因此身与心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许多身体表现带有心理因素,许多心理反应与身体状态也密不可分。因此我借助《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一绘本故事及其生动形象的图片作为一次尝试,设计了这一活动,目的是借助绘本这一载体,对幼儿进行一次生动的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当我们把看牙医当作一件可怕的经历时,从来没有想过牙医也有他看病人的痛苦:难闻的口气,可怕的蛀牙,还有病人的惨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以其角色对话的相同性而使整个故事幽默诙谐,简单的语句,在反复之中,将两个角色间复杂的心理变化刻画地淋漓尽致。

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用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和孩子一起分角色扮演,感受绘本中有趣的一面哦!

健康的随笔作文

周末的时间是空闲的,空闲的时候,愿意把心思集中于班里的同学们,回想过去的一周,周一的下午班会课改为了家长会的时间,家长会上最深印象的是三位家长的经验交流,我觉得这次家长会三位家长讲得特别得好,从王天一的妈妈的“目标”,到李雨凡的爸爸的“自信、自律、自觉”,再到王未禹的妈妈的“自立”,我觉得这真是最美的组合。为此,我在后续的五天追梦日记中分别搜索了一些有关“目标、自信、自律、自觉、自立”的名言警句,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家长会结束后,王艺琳的妈妈和刘琛的妈妈继续留了下来,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孩子的情况。第二天早晨,就接到了王艺琳的妈妈的微信,说王艺琳同学发烧了,请假半天。不过,上午第三节课的时候,我就见到了王艺琳,我问她不是请假了吗?她说,觉得上午都是主科,就赶到学校来了。

到了周三的早晨,刘暄的妈妈发来短信,说刘暄同学发烧了,请假。

周四的早晨,刘暄的妈妈继续发来短信,说刘暄还是发烧,还得请个假。

周五的早晨,早读的时候,刘子澄同学还没有到校,和家长沟通后,知道刘子澄同学也是发烧。课间和刘子澄聊了聊,才知道他周四的早晨也来晚了,其实周四就已经发烧了。(周四那天老家有事,我不在学校。)。

从周二到周五,我们班一直有同学在发烧,听老师们说其他班也有类似发烧或不舒服的同学,可能是季节交替的原因吧,感冒虽然不是大事儿,但也是很难受的。看来新的一周,我们的新风系统要开始工作了,我要吩咐吕家乐同学担负起开关新风系统的职责了。另一方面,大家要关注天气预报,做好保暖工作。还有,我们要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跑操活动,增强体质,减少病魔入侵的机率。

对了,还有一件事要提醒男孩子们,最近听值日班长跟我反映,从外班开始玩的一种叫弹力球的玩具传入了我们班,据说,二班的一位同学在玩弹力球时把墙壁上的表的玻璃打碎了,幸好当时下面没有同学。我们班同学在课间也有玩这种玩具的,必须要叫停,因为班里人员密集,弹力球速度快,容易出现意外,大家要有安全意识。

安全是头等大事,没有什么事情比安全更重要的了。记得以前带过的一届学生,班里的一位男生名叫赵东方,身体倍棒,最冷的冬天,他只穿短袖t恤衫来学校上学,在操场上做操,而且脑门上还经常冒汗,他是那种静不下来的孩子。一次在课间里围着教室课桌的过道里猛跑,不小心绊倒了,头碰在了桌角上,脑门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还是这位赵东方,还有一次,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里也静不下来,想开个玩笑,当一位叫张骞的女生从他的座位旁路过的时候,他把脚伸了出来,结果张骞绊倒了,当时就骨折。家长带着张骞同学到高碑店的正骨医院住院治疗,后来又打着夹板好长时间。

同学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安全意识,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学校经常搞安全疏散演习,其实就是对大家的一种训练。大家要认真对待,要有发散意识,要自己多思考多观察多留意,处处留心皆学问。不安全的事情坚决不做,还有,当周围的同学的行为有安全隐患的时候,要及时的制止,这也是关心班级关爱同学的体现。

同学们,如此说来,学习真的是一举多得,假如你的心中装着学习,你的心里头惦记着熟背单词、熟记课文,你的心里想着抽空就做一道计算题,你的心里想着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你的心里被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占据的时候,那些不安全的“玩笑”一定远离你了。

教室里不要玩弹力球了,操场上楼道里也不可以,因为我们的学校太狭小了,人员太密集了。走在操场上,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为到处是爱跑爱闹的小学生,因为随时会有足球飞向你。

说不完的话,最后总结为三个词:健康、安全、学习。

本文作者:乐水(来源公众号:乐水微言)。

文档为doc格式。

健康教育随笔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我们有着健康生活。小学阶段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身体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教育部制定的《切实保证中小学每一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明确规定要将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国家不仅高度重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而且加强了要求落实到位的力度。

中小学每天的大课间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大部分学校的大课间千篇一律,要么跑操,要么做广播体操。同样的音乐,同样的动作,每天机械的重复着,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兴趣,情绪厌倦,从主动到被动,不仅起不了锻炼作用,反而养成了应付差事的不良作风。尤其是在做操方面,动作不到位,有的学生站着不动,有的学生边说话边做,从心里对这项活动就没有真正的去重视,学生完全不理解做操的意义何在,只觉得是在完成每天常规任务。其中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也是导致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改变。我校从做操,变为花样跑操,现在是根据学校活动及时调整,把时间交还给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由组织学生打球,踢毽子,跳大绳等各项活动。活动自由了,学生自主了,学生有了体育锻炼的兴趣,自然而然身体健康水平也会逐步的提升。

在落实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及问题,最终左右活动的效果。首先是学校领导方面,积极落实,把每天的活动逐渐形成制度化,应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当中,重视体育活动的意义。此外,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积极加入活动当中,给学生做好榜样,学生看见老师也参与其中,自然兴趣高涨,与老师们一起游戏一起锻炼,适当举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游戏比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兴趣,长期培养学生对正确体育锻炼的认知。学校办公室也应积极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精神。加强突出学生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其次,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我们应采取多样性、自主性。把时间交还给学生,提前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类进行,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兴趣为驱动,坚持全体、全面和自主原则。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体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既能满足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每天的大课间时间是在上午第二节下课之后进行的,每次三十分钟。我校会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适时的调整。夏季,较热的季节采用先集体做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要求班级队列整齐,学生的精神饱满,动作规范、到位有力,并且也要求每位教师都会,跟着学生一起做。言传身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此外,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动作标准规范,我们每年会进行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来促使学生老师认真对待每一节广播体操。冬天,温度较低的季节,跑步。班主任跟班和学生一起进行跑步,并进行指导。这需要十五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活动。

每周我们都有固定的体育活动“凤景大课堂”。其中体育锻炼有轮滑、乒乓球、篮球和啦啦操等。此项活动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每个活动社团都有一到两名教师指导进行。小学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学生多层次发展。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体育大课堂活动,是对体育课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学校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辟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及提高。

总之,体育活动是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每天固定的体育活动时间,是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途径。发展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必须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学校需制定积极有效的活动方案,并且积极落实方案的实行。根据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及学校的大课堂活动相互结合,多发现问题,才能多解决问题。从兴趣出发,提高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学生得到有效的体育锻炼。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随笔

刚入学的孩子天真烂漫,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正在成长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有的因某些原因,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始终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怎样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孩子树立自信的心理。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这是激发孩子上进心最重要的方面。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上,应该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别。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赞赏的方面。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即使他们的成绩不合格,也可以说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也是进步了。学习的进步、优良的言行、好人好事等等,教师如果都能及时地给孩子肯定、夸奖,在孩子的心灵中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孩子们由于得到老师的赏识,而受到巨大鼓舞。我常常奖给孩子们“小红花”、“小红旗”、“小五星”,孩子们都视为“珍宝”。兴高采烈地向家长汇报。许多家长对我说:“崔老师,我那孩子,你给他‘三分颜料’,他就开起了‘染房’。”这虽是打趣的话,却揭示了儿童在得到老师赏识后,心灵碰出的火花:教师对我这么赏识,觉得特别幸福。他们越来越喜欢上学,越来越自信,越学越有劲。

二、激发快乐的心理,使之乐学。

孔子一生强调“乐学”,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教材中知识的有趣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乐学”。如:低年级教学内容中识字是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教材中识字占教学内容的大部分。如果上课时单纯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学的生字也记不牢。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快速牢记所学的生字。在上识字课时,我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还想了许多好办法帮助孩子牢记字形。一是通过猜字谜的游戏活动来记住生字。二是编口诀来识记容易混淆的生字。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口诀编得好。三是编讲与字形有关的小故事……这样学生所学的生字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快乐的心理,学生始终感到有趣、轻松愉快,没有压力。这样孩子们越学越爱学,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孩子们有一个稳定的健康心理。

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他们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一阶段,习惯养成得好坏,关系到他们长时期的学习和成长,甚至能影响一生。所以,我接教每一届一年级新生,在各方面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现在所教的班,刚入学时,很多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爱讲闲话,做小动作,不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的孩子不多。我便采取多种形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孩子们讲了许多科学家小时候爱学习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从小爱学习,学得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奉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同时我还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有趣的比赛。如:男女生比赛爬山夺红旗,哪方守纪律,认真听讲,哪方就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还有男女生比赛“摘果子”,每组同学比一比看哪组的红五星多,全班同学比一比看谁的红花多……这一个个比赛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逐渐养成了上课守纪律,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四、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

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呵护下,听好话多,受夸奖多,滋生了不少娇骄二气,这是不良心理反映。因此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呢?首先,要教育孩子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的要鼓励、坚持、发扬;错的要反对、纠正。其次,要明确三点认识。一是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二是每个人要进步,就要勇于不断地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所以批评、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是不光彩的事,是件好事。三是有缺点错误,改了就好。承认缺点错误是勇敢的表现,改正则是进步的开始,应当鼓励。再次,积极开展互相尊重,互相鼓励,互帮互学活动,使班集体始终充满其乐融融,奋发向上的气氛。

五、积极做好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的疏导工作。

低年级也有少数孩子有心理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必须十分细致地找出原因,积极争取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们,不要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要以爱心去感悟、启迪孩子的心灵,树立自信心。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个别辅导、多表扬他们的进步等。只要有耐心,坚持不懈,没有消除不掉的心理障碍。

教育教学实践使我充分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要以高尚的师爱之心去抚育幼小而纯洁的心灵,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健康的心理,他们才能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三、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小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小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自己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补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付出真心、真情、真爱,一切“从心”做起,我们就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忧郁症。

忧郁症,是“一种阴霾般的低潮情绪笼罩的心理疾病,宛如织网般地难以挥去,而不是一种短暂可消失的情绪低沉”。人是情感的动物,心情自有起伏,因此难免有低落、消沉、沮丧的时候;在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极大的挫折与压力,或因人际因素(特别是情感事件)、家庭的因素、经济上的因素、工作或学业的困扰等诸多压力事件,情绪无法获得有效的抒解,周而复始一再累积,很快就会产生“忧郁”情绪,大部分人情绪低落一阵子后,可以再开朗起来,但少数人因为遗传因子或个性(包括不适当的想法)使然,再加上压力的累积(日常生活琐事的所造成的压力累积或遭逢特别大的压力事件),而又缺乏适当的情绪调节与良好的社会支持,会将情绪状态延伸为一种病态,以致于心情与行为都受到影响,于是产生无法脱离的低落情绪;严重者甚至以自杀结束宝贵的生命。忧郁者也常有死亡想法、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这些想法的范围由相信自己死去会对他人比较好,到短暂但重覆出现的自杀意念,以致于实际而特定的自杀计划。自杀动机可包含:面临自觉无法克服的人生障碍时意图放弃一切,或强烈希求终止自认为永无止境的痛苦。想要自杀的人通常会发出求救讯号,根据临床经验,自杀企图比较弱的人,发出的求救讯号较容易辨识且较为强烈,且较不会去尝试或者较不易自杀成功;而自杀企图很强烈的人,通常所发出的求救讯号极其微弱,很难辨识,甚至自杀意图的产生与自杀行动出现的时间间隔会缩短。对于后者,自杀危机的辨识与处理较为困难且要谨慎小心,最好能够求助于专业人员。自杀获救者,通常会很后悔自杀,因为自杀是很痛苦的,而且自杀未成功,可能会有后遗症。而且自杀通常是一闪而逝的的冲动,停下来稍微想一下,为什么要自杀,或许念头就打消了。经由仔细的观察,通常都可以经由患者的症状表现来判断是不是可能有忧郁症。一旦怀疑有此可能性,就需要寻求专业的诊断与治疗。

焦虑症。

焦虑不必多说,紧张、惶惶不安、焦躁、坐卧不宁等都是焦虑的表现,长期持续上述状态导致影响正常生活,这种“不简单”的焦虑--往往便是病态的焦虑症发作。焦虑症发作令患者痛苦,亲属痛心,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焦虑症发作呢?让我们一起去挖掘下深层的原因。

焦虑情绪是人们在面对特殊情况进行适应时,在内心激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它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心理体验。人性充满矛盾,人生充满风险,未来具有不确定性,这是焦虑的根源,也是对人生的挑战。

改善焦虑症。

1.阳光是睡眠的好朋友。

阳光是生物钟和睡眠的好朋友,晒晒太阳可以让你的身体适应生物钟的调整。

2.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失眠焦虑症患者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人体是有一定的生物钟的,不规律的生活和睡眠习惯会破坏这种生物钟导致睡眠障碍,所以日常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最佳。

3.享受睡前时光促你入眠摆脱焦虑。

睡前除了运动外,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你尽快入睡。譬如,洗个温馨的泡泡浴,阅读下书籍等等,充分的放松,享受睡前时光,可以帮助你尽快睡着。

4.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帮助你提高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促进你的健康睡眠、摆脱焦虑心理。不过要注意,睡前尽量避免做运动,睡前运动会干扰你的睡眠,运动时间最好是在睡前6小时左右进行。

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该具有的、对某种特定对象产生异常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并出现回避意愿或(和)行为的一种神经症。

【诊断】。

1、病前多有胆小、怕羞、被动、依赖、易焦虑、强迫倾向及个性内向等性格特征。

2、自知力完整,明知无害却不能克制,妨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3、排除焦虑症、强迫症、颞叶癫痫、精神分裂症及正常人的恐惧反应。

【治疗措施】。

宜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焦虑或惊恐发作,然后来用行为疗法消除其回避行为。

一、药物治疗:控制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丙咪嗪。

二、行为疗法:用于各种恐怖症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治疗以暴露疗法为主,酌情选用系统脱敏或冲击疗法;同时配合反应防止技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回避行为。

三、其他心理疗法:如精神分析、领悟疗法、催眠疗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可用以治疗恐怖症。

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的。

多动症。

1、多动症是一种病。随着人们对儿童多动症的深入研究,已发现多动症儿童有许多异常,如大脑解剖异常、代谢异常、执行功能异常和基因异常等。这些证实了多动症儿童的变化是有病理基础的,多动症是一种疾病。

2、多动症是终身病。多动症儿童长大后虽然多动表现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但其他症状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改善,常持续多年,甚至可能终身存在。多动症儿童年龄小的时候多动表现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则注重力不集中更明显。

3、常与共病相伴随。多动症的表现主要是注重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但实际上单纯的多动症大约只有约1/3,大部分的多动症都同时伴有其他疾病,我们称之为共病,包括抽动、学习困难、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焦虑、抑郁等。由于这些共病的存在,使得多动症的症状加重或不典型,对多动症患儿的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4、重视女孩多动症。不少人认为,多动症是男孩的病,女孩没有多少多动症。近年的研究发现,女孩多动症的发病率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因为多动症女孩其多动的表现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注重力不集中,这就是所谓的“不多动多动症”,往往轻易被人忽视。

5、药物治疗是首选。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既往由于人们对该病的治疗存在着种种误解,非常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依从性不高,许多患儿并未得到适当的治疗,贻误了治疗时机。近年研究发现,只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仅用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6、药物治疗要长期。由于多动症的症状长期存在,对多动症儿童的影响也长期存在,而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仅在考试时服用药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7、药物治疗要连续。既往多动症的治疗,常采用间断治疗,即周1-周5服药,周末停药,节假日停药,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不科学的。多动症的症状始终都存在,假如采用间断治疗的方法,可能在学习时症状有所改善,但其他方面的问题并不能改善,而实际上儿童行为和各种功能问题,是一个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问题。

疑病症。

疑病症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神经症。病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和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躯体方面或精神方面疾病,但与其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病人“疾病”的解释或医院对病人的身体检查常不足以消除病人的看法。

对疑病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是很必要的。当然,对疑病症病人的治疗也不会是很顺利的。在治疗初期,不能对病人直接讲他没病、啥问题也没有等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对病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心理医生应抱着理解、关怀、同情的态度同病人进行交谈。医生必须取得患者的信任,不断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纠正错误观念。如果病人积极配合,可实施森田疗法。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配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些。

健康才是万福随笔

今天去医院看望两位病人,一个是因良性胃癌做的手术,一个是因内分泌失调眼睛患了甲亢住的院。

我刚进入病房,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面黄肌瘦浑身插满了各种管子的人,由于刚刚动过手术麻药还没过,眼睛尚未睁开。鼻子里插的是氧气管和营养管,肚子上插的是排出体内余雪的管子和尿管,胳膊上插的是麻药管和输液管。

还有一位病人,是由于长期上夜班内分泌失调眼睛患上了甲亢,她的两个眼睛就像青蛙的两只眼睛一样眼珠外突,看上去很吓人。

看着他(她)俩躺在病床上的样子,突然觉得好心酸,我心里面在想,难道我们每天那么努力的工作,是为了躺在病床上吗?为了生计我们早出晚归,不服昼夜的奔波着,将身体抛在了脑后,当你真正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一刻才会觉得健康才是万福。

我们每天努力工作的时候,也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不要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应该将之重视起来。有一则广告说的挺好:“身体棒棒,吃喷喷香。”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能更好的投入生活、爱情、事业等。

健康的随笔作文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长篇哲学书《苏菲的世界》,开篇写到:大多数人总是要等到生病后才了解,能够活着是何等的福气。的确如此,久病过才知身体发肤之重。没有上过手术台的人,是很难理解生死的涵义。

初,妈对我说,过去你总是看书学习到半夜,考这个考那个,没完没了考试,孩子又小常生病,当时是年轻,辛苦点,睡一觉第二天也会恢复。现在不一样了,女人过35岁就吃不消,不要这么卖力工作,不要瞎折腾,要爱惜身体了。说是给我算过命,这几年运气不好,会失财或是生病。我听后,不以为然,一笑了之。我是唯物论者,是讲科学的',且能被老妈这种小把戏给忽悠了,再说平时有个感冒咳嗽也是正常的吧。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好笑,只是不一样的笑,幼稚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既然是讲科学,怎就不知道岁月不饶人的道理呢?怎就不知道经常晚睡、熬夜加班、长期对着电子屏幕会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腰酸背痛呢?我还特不爱锻炼,实在不行也只是喊喊口号:明天开始跑步出汗啦!长期低血压、胃痛,易焦虑爱担忧,还脾气急躁,会和老公怄气等等毛病一大堆,不来个内分泌失调才怪呢?以前没有认真注意过身体状况,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前已初显倪端了,只是15年后更加明显而已。莫名其妙地几番皮肤过敏,打针吃药涂各种难看恶心的药膏,就是抵抗力下降了!

渐渐地,体检报告给的问题反馈一年比一年多,不忍直视又不得不细看了。中医西医轮流看,中药西药吃不停,去了多少趟各类医院、煎了多少帖中药也数不清。有时候,都怀疑起人生的美好了。我不敢问老妈,当时她怎的就预言辣么准,难道真的给我算过命?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明白,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不能再挥霍健康了!这是经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真理!不能作贱自己,要爱惜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爱惜自己,别人就更不知道怎样来爱你了。求医问诊看病吃药的经历,也磨砺了我的性子。开始思考人到中年的人生,不再苛求自己,不再完美主义,与生活讲和,注重内心平静与安宁,变得更加有耐心、更加宽容大度。

终于明白财富名利都是过眼烟云,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的活着、真诚的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追求梦想固然是好事,但倘若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该淡泊时淡泊,该努力时努力,时刻关照健康,劳逸结合,尊重人体的自然规律,不任性才是明智之举。过去我主要是“唯物论”的,现在趋向于“唯心论”了。尤其是去年夏天听应童老师的亲子教育课程以来,逐渐有了觉知,感悟到过去自己的横冲直撞,不知进退,没有与父母、与孩子、与爱人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没有看见自己、没有与自己好好相处。世界很大,我们很渺小,当下都是最好的安排,当下发生什么就活什么,保持觉知,不抱怨不纠结,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身心合一的主人。希望今后能全然承担当下,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一副好的身体,才是好好生活的底气,才能应对变化莫测的人生。也只有健康的活着才是对家人、对自己真正的负责任,也是对工作最大的诚意、对生活最大的热爱。

心理健康随笔

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关于心理健康这个话题,大家都在说什么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心理健康随笔,一起来看看。

个体生活于人类社会的大生态系统之中,个体的存在状态受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学生生活、学习于家庭、学校、社会之中,其心理健康状况极大程度上与这些外在的生活环境相互联系,受到他们的强烈影响。只有了解这种联系和关系,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才能找出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才能帮助学生比较彻底有效第矫治其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使其享受健康的生活。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人们最早也最久生活于家庭之中。家庭因素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制,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二、学校因素。

儿童时期,花在学校的时间要占去32%,仅次于在家庭的时间。学校对儿童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仅次于家庭的影响。

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从而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三、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小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小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自己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补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付出真心、真情、真爱,一切“从心”做起,我们就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张红梅。

刚入学的孩子天真烂漫,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正在成长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有的因某些原因,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始终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怎样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孩子树立自信的心理。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孩子,这是激发孩子上进心最重要的方面。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上,应该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别。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赞赏的方面。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即使他们的成绩不合格,也可以说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也是进步了。学习的进步、优良的言行、好人好事等等,教师如果都能及时地给孩子肯定、夸奖,在孩子的心灵中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孩子们由于得到老师的赏识,而受到巨大鼓舞。我常常奖给孩子们“小红花”、“小红旗”、“小五星”,孩子们都视为“珍宝”。兴高采烈地向家长汇报。许多家长对我说:“崔老师,我那孩子,你给他‘三分颜料’,他就开起了‘染房’。”这虽是打趣的话,却揭示了儿童在得到老师赏识后,心灵碰出的火花:教师对我这么赏识,觉得特别幸福。他们越来越喜欢上学,越来越自信,越学越有劲。

二、激发快乐的心理,使之乐学。

孔子一生强调“乐学”,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教材中知识的有趣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乐学”。如:低年级教学内容中识字是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教材中识字占教学内容的大部分。如果上课时单纯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学的生字也记不牢。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快速牢记所学的生字。在上识字课时,我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还想了许多好办法帮助孩子牢记字形。一是通过猜字谜的游戏活动来记住生字。二是编口诀来识记容易混淆的生字。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口诀编得好。三是编讲与字形有关的小故事……这样学生所学的生字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快乐的心理,学生始终感到有趣、轻松愉快,没有压力。这样孩子们越学越爱学,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孩子们有一个稳定的健康心理。

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他们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这一阶段,习惯养成得好坏,关系到他们长时期的学习和成长,甚至能影响一生。所以,我接教每一届一年级新生,在各方面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现在所教的班,刚入学时,很多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爱讲闲话,做小动作,不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发言的孩子不多。我便采取多种形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孩子们讲了许多科学家小时候爱学习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从小爱学习,学得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奉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同时我还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有趣的比赛。如:男女生比赛爬山夺红旗,哪方守纪律,认真听讲,哪方就先到达山顶夺得红旗,还有男女生比赛“摘果子”,每组同学比一比看哪组的红五星多,全班同学比一比看谁的红花多……这一个个比赛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逐渐养成了上课守纪律,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四、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

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呵护下,听好话多,受夸奖多,滋生了不少娇骄二气,这是不良心理反映。因此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呢?首先,要教育孩子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的要鼓励、坚持、发扬;错的要反对、纠正。其次,要明确三点认识。一是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二是每个人要进步,就要勇于不断地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所以批评、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是不光彩的事,是件好事。三是有缺点错误,改了就好。承认缺点错误是勇敢的表现,改正则是进步的开始,应当鼓励。再次,积极开展互相尊重,互相鼓励,互帮互学活动,使班集体始终充满其乐融融,奋发向上的气氛。

五、积极做好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的疏导工作。

低年级也有少数孩子有心理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必须十分细致地找出原因,积极争取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们,不要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要以爱心去感悟、启迪孩子的心灵,树立自信心。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个别辅导、多表扬他们的进步等。只要有耐心,坚持不懈,没有消除不掉的心理障碍。

教育教学实践使我充分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要以高尚的师爱之心去抚育幼小而纯洁的心灵,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健康的心理,他们才能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