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花月夜(汇总18篇)

时间:2023-12-14 19:50:06 作者:GZ才子

优秀作文是学生对文化、社会现象和人生感悟等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入探讨的结果。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些优秀作文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

寂寞的月夜作文

天过后,忙忙碌碌,纷乱的城市沉淀了下来,藏在夜墨色的湖水下,若隐若现。忽地,一轮圆月浮出了水面,天的瞳孔开始见证夜的又一次存在。

我倚着一片寂静,小心翼翼地望向窗外,眼前是浓得没了深度的黑暗,看不到有多遥远,可又仿佛触手可及,用指尖试着触摸一下,却又不存在,只是轻轻地拂过丝丝凉意。一阵风闯了进来,通透了全身,足以洗净我的灵魄。我越发向往那片迷人的夜色,向前倾了倾身子,似乎已随风来到了窗外,迎着一抹月光飘浮、荡漾。

我认真地看着月把洒下的光辉织成层层银色的纱笼住了整个城市,宛若一条巨大的裹尸布,包住追名逐利的人群,无视自然的狂妄。是在谴责吗?是在预示人类执迷不悟的结局吗?我右嘴角邪邪地向上扬,暗暗觉得,月应该是所有历史的见证者吧。只有月才是亘古不变的生命,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都那么幽幽地在夜中呼息,摇曳。

偶然间,天际边,谁家窗口亮了起来,几块橙黄色的剪影聚在一处,迷茫地闪动,像一场挣扎的舞蹈,跳在人间。从那窗边传来渐近渐远的脚步声,走过冥冥之中夜湖的墨色,吐露着每个人的宿命。

我回到窗台边,明白这段不真切的静远只属于月夜,睡在床上,等待着一样东西——真实。

春江花月夜

教   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重点难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二、授新课。

1、   江楼钟鼓:

2、   。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三、总结。

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寂寞花月夜的作文

经历了六年的白驹过隙,我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宁静安详的土地,没有光怪陆离的霓虹之灯,没有喧嚣纷闹的车水马龙,习惯了城市的红灯绿酒,乡村的夜显得格外的肃穆与庄重。伴着虫声的合鸣,独坐寂寞空庭,万籁俱寂又归于万籁,守著熟睡的花儿,倾听时间的流逝……世界如此之浩淼,而我这蜉蝣之躯又将以何安身?蓦然昂首,空洞的眼神穿透空洞的穹顶,影影绰绰,便迷失在这深邃的长夜之中。

起初的天空,如海一般的宁静,只有那苍茫的一角,印染着蓝紫色的氤氲,喝着淡红色的帷幕,真有几分中国画的清新脱俗。“柔肠一寸愁千缕”,或许因思念,天渐渐地黯淡下来,红蓝两色在空中冗杂着、交错着,彼此不分开,只为曾经海誓山盟的友谊不散。此时的夜空画卷,更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也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造物者的灵魂归宿,才能诠释出如此令人惊叹的妙至毫巅。

微风淡淡轻拂过我的脸庞,像母亲的手,抚去我的忧愁。伸手想要留住那清风,她却俏皮的从我指间溜走――不想被挽留,只因习惯了自由。云翳渐渐地淡了起来,如丝、如沙、如雾,如笔墨丹青,既不失典雅,又不失风情。他依依不舍的被清风吹散,又相见恨晚的挥手作别,揉成一缕丝薄,化作一袭珠帘,映射着这黯淡了的蓝天。帷幕渐渐拨开,那是一位完美无瑕的女子容颜,既有小家碧玉的温文尔雅,又有大家闺秀的冰清玉洁,几分羞涩,几分懵懂,着实引人爱怜。她的美迷醉了万物,星星点点泛起淡黄的涟漪;她的美惊扰了万物,娇滴滴的`花儿睁开惺忪的睡眼,她低下头,光润的脸敛住了疲倦,显出一点莫名其妙的拘束,随即,脸蓦然红了起来。她,就是故乡的月,就是故乡的广寒。

她静静的坐在那,正如此时的我静静的坐在亭中那般,“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身处广寒玉宫的她,并没有世人景仰的欢乐,脸上写满了孤寂与忧愁,“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她,流泪了。那滴泪珠是多么的晶莹,多么的剔透,那是用愁思雕刻的倾城之作,那是用情感写下的心灵的创伤。我看了看她,她也在看着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她笑了,“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我也笑了。试问人世间有多少痴情女子等闲白了少年头,又有多少赤子天涯相伴四海为家,比如她,比如我。

我抹了抹她眼角的泪,一面笑影伴我三生回眸,她走了;身旁的花拭了拭花瓣,此生不为苟残全,她睡了。心里忽的不再那么怅然,反而有些释怀。薄云化作的丝缕渐渐消散,万物的感叹遮盖了空中的广寒。她留下了繁星点点,那是她的倾诉,也是我的情愫,“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愿远方的你,能够读懂我的心意;愿故乡的月,能够知了我的思念心。

寂寞无花空月夜,风暖云逸,已觉芳心动。思情愁意谁与共?泪洒长亭花无助。

愿得故土伴今生,明月相照,再登广寒宫。独抱忧愁入梦来,夜阑长啸今与共。

寂寞的月夜作文

秋天的月夜,清幽而高远;冬日的月夜,寒冷而寂静;春季的月夜,舒适而温暖。夏――它的月夜就如同叶绿虫鸣,永远是那么与众不同,生机勃勃。而乡村的夏夜就更加的绝妙了。

那一年,我随父母回乡探亲。太阳早已坚持不住了,揉了揉它那昏睡的眼睛,暮落西山了。于是,月夜驾着那夏日久别重逢的风,轰轰烈烈地为蓝天披上了一层黑纱。

搬起一个小板凳,坐到了布满银辉的庭院里,手中的扇子早已放下了它的工作。我如痴如醉地凝望着夏日的星空。月亮圆圆的悬在天空中。顿时,灰蒙蒙的天空被照得彻亮,月光奋力地从云中钻出来,倾泻的人间大地,在群星的映衬下,整个天空,整个月夜,似乎都变得皎洁起来,变得活泼起来。也许猪八戒又去找嫦娥了吧?要不怎么今天的月宫会如此灯火通明呢?咦!又有一棵桂花树倒了,吴刚还真是持之以恒哩!忽然,远处的天空闪过一丝亮光,也许是那里的人家正在放鞭炮吧!但那仿佛就是“嫦娥一号”的缩影,此时的我幻想着现代人与嫦娥的对话,竟也像五六岁的小孩子,“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这时,一些星星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招呼我快看他们,我一组一组仔细地看着,熊猫、丹顶鹤,今天也成了月夜的嘉宾。“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一段天空的月色!

“吱――”纺织娘为我带来了今夜的第一首美曲,紧接着,躲在草丛里,各式各样的昆虫音乐队也跟着响应起来,深沉的大提琴,轻柔的小提琴,悠扬的横笛,浑重的腰鼓,欢快的手风琴……在月夜中交织着。但我还觉得差点什么。过了一会儿,重头戏终于登场了,原来是来自田野里的乡村口技家――青蛙,“呱呱”的叫声连绵不断,此起彼伏,我又不忍心去打扰。“今日偏知夏夜美,虫声新透绿纱窗”。

渐渐地,我似乎已被月夜抱了起来,在星空中,在梦的星空中,我尽情地享受着……。

寂寞的月夜作文

夜。月。景傍晚的清风钻进我的鼻孔,浸透我的五脏六腑,让我神清气爽。鸟妈妈带着鸟孩子们回家;虫子停止了无聊的鸣叫;蝴蝶嬉闹着飞回自已的天地;就连平时最勤劳的蜜蜂,也悄悄带着收获回家!在这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太阳公公也拖着疲惫的身子依依不舍地回到西边的山头下。太阳公公一回家,月亮姐姐就来执班,一上来,就向着大地撒满月光。月光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夜晚,晚风轻拂,轻轻的吹动着窗帘,星空上的明月很是耀眼,那看似小巧的星星也镶嵌在旁边。在这样的夜晚,可以暂时不去想那些令人忧伤烦恼的事情,可以静静的一边品着香茶或是咖啡观赏着这夜晚的天空。夜,刚刚暗下来,浓雾层层弥漫、漾开,熏染出一个平静祥和的夜,白雾在轻柔月光和路灯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树叶儿“簌簌”作响,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月光曲》,婉约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动的音符好像是从朦胧的月色中跃出来的,令人陶醉。夜的深处,田园朦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萤火点点,烛灯盏盏,好一幅月下画图!星光灿烂,风儿轻盈。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我就这样坐在地上,享受着夏夜的清爽,倾听着一池蛙叫一片鸣声,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天空不像纯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一直伸向远处,远处。我的视线很想穿透这层黑幕,很想刺探天的尽头是什么样的。夜,月,多美多妙的夜景!能在如此美妙的夜景中结束疲惫的一天,人的身心也感到无比轻松,畅快。

-->。

寂寞花月夜的作文

花月夜在花期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养分,所以这时需要进行施肥,可以在整个花期阶段施两次含磷钾的复合肥,这样便可以补充花月夜所缺失的养分,还能让花朵开的更加的娇艳,在施肥完成之后需要浇水至土壤湿透。

2、预防病虫害。

夏季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所以日常一定要留意观察,花月夜的根部容易出现根结线虫,需要用杀菌剂浸泡根部半个小时的时间,然后进行换土重新种植,若是虫害不严重,旧土也是可以使用的,在使用之前需先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杀菌。

寂寞的月夜作文

轮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玉盘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静静的洒向大地。蛐蛐和不知名的虫儿在初秋凉爽的夜晚,欢快的唱着歌,一阵微风将院子里种的花儿的香味儿吹来,这是一个多么宁静美好的夜晚呀!

不知道我睡了多久,突然我醒了,发现妈妈还没有睡。皎洁的月光下,妈妈的房间透出柔和的灯光。桌子上,整齐地放着改好的作业和准备好的第二天的课件。

妈妈坐在自己房间的小桌子前,正一针一线地缝着红领巾,不知道坐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妈妈的手上被针扎了多少下。她仍旧专心致志地缝那一条条红领巾。深夜的风很凉,这时妈妈咳了几下,但是她没有停下手中的针线。缝好的红领巾整整齐齐的叠在妈妈面前,细细的针脚像一句句慈母对孩儿的叮咛,又像点点滴滴的爱都凝聚在了红领巾上。这时我突然想到:“妈妈放弃休息为同学们缝制的红领巾里面包含着一个慈母对孩子们的爱呀。我突然觉得,这时的妈妈,是多么的亲切,是多么的伟大,爱心随着针线一点一点奉献给了我们,就好像天上的月亮,把自己的爱用月光静静地洒向大地。

妈妈,我爱您!

文档为doc格式。

寂寞的月夜作文

这是五天军训的最后一个夜晚。开完篝火晚会,我们踏着月色回到宿舍,尽管疲惫不堪,大家仍兴奋不已。姐妹们叽叽喳喳,嬉笑声不断,直到熄灯铃声响起,我们才乖乖地躺在床上。宿舍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月光洒进窗子来,窗边时常闪现萤火虫的身影。哪里睡得着?明天就要各自回家,如果以后不再有集体活动,恐怕求学阶段都难再有机会这么聚会了,心中有几分不舍,更有几分期待。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借着月光,我看着表,秒针在表盘上一点一点地挪动。哎,现在怎么才十一点啊,我记得熄灯的时候都十点半了。时间过得真慢啊!

十一点五十,十一点五十五,快了,快了,快到了,我似乎听到了大家激动的心跳!“5、4、3、2、1”,我在心里倒计时,十二点终于到了!“咚咚咚”,三声敲击声立即响起。我们立马下床,轻声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柯樱格、杨蕊琦生日快乐,祝你们天天快乐”,大家边唱边拉起了手,将一对双胞胎姐妹拥在怀中,几双细腻光滑的手握在了一起,大家将准备好的祝福卡握在她们手中。渐渐地,歌声停了,大家却紧紧相拥,谁也不肯散去。没有闪烁的彩灯,没有香甜的蛋糕,没有精致的礼物,没有美味佳肴,有的只是一颗友爱的心。借着月光,我隐隐约约地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夜深了,我久久不能入眠。我悄悄起身,来到窗前,窗外,月光下好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

寂寞的月夜作文

宁波有句老话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下中秋皆十五,唯独宁波在十六。相传十六过中秋与南宋宰相史浩有关。他是宁波人,年年如期回家与母亲过节,结果因路程耽搁,故将节日与母亲生日一起过十六了。从此宁波人就相袭成俗,至今皆然。

“来来来,吃月饼!”妈妈的一声温柔呼唤,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也驱散了我诗人般的愁绪。一块香气怡人的月饼,在我的手掌心里安放。黄黄的颜色养眼,酥酥的皮儿诱人,甜甜的味道醉心。看得我口齿生津,口水禁不住外流……话说,我们的宁式月饼别具一格,外皮酥软白净,层次均匀,口感精致,口味各异:有苔条味,五仁味,豆沙味,枣泥味;甜的,咸的,应有尽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阳台窗前,品尝着月饼,欣赏着美景,倾听着爸爸讲的中秋故事,说说笑笑,满屋子的温馨。

夜深了,周围依旧那样静谧,唯独那轮明月还散发着温柔的光晕,一缕缕清幽的银光洒落一地,窗纱泛着碎银子,一漾一漾的……不知道是月景迷人,还是嘴角的余香醉人,我的心也一漾一漾的。枕着皎洁的月光,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有月亮的梦,一定会特别香甜。

呵,真是个美好的夜晚!

寂寞的月夜作文

农历十六,圆月挂于天边一角,没有一丝云的遮挡,它的清亮光辉悄然洒下,给大地蒙上了一层轻纱。天空似未打磨的镜子,没有任何一颗星的点缀,反倒显得格外明朗,简洁。

在这样的夜晚,萤火虫就成了星星,它们成群地飞,轻快地煽动翅膀,穿梭于花草树木之间。身上的光忽明忽暗,时隐时现,但却总能让人看见那纤小的身躯在发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光芒。是淡淡青绿的光,是点点微弱的光,但它们仍这样飞舞,这样一夜一夜地穿行。

晚秋,清风无影,只剩干枯的枝条在摆,在荡。树枝光秃,草色褐黄,一切都让你不敢触碰,怕轻轻一碰,它们就要掉了,就要逐渐腐烂在泥土里,化为乌有,化为灰烬,就这样死去了,我不想,甚至害怕植物会那样的死亡,但秋已来临,严峻的现实前,一切都是无用的。

这一个夜晚,我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悲哀。努力地学,尽力地学,但生活总也不顺人意,分数是针,嘲笑是针,它们缝上了我的喉咙,缝上了我的双眼,却又让心划了一道深深的伤痕。这一个夜晚,我甚至想过放弃,放弃一切,丢下现在所承受的一切,让自己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游荡于世间,这样一事无成地游荡一生。

月亮,天空,是它的主场,它却独自闪耀,高高在上。萤火虫,它们虽微不足道,但它们也这样在每一个无人的夜晚,努力发光。

但草木,却要死去了,

我羡慕那些强大者的无畏,他们的资本是能力,我也羡慕那些弱小者的无畏,他们的资本是乐观。生活中的这两类人,前者不管他们拥有什么,后者不管他们是否拥有,他们都这样无忧无虑地活着,每天做好自己的一份事情,有潜力进取,有时间放松,付出能得到回报,这是我所羡慕的。

但并不代表,草木就这样死了。

它们只是埋藏于地下,准备来生的新生,它们正在积蓄力量,等到来年春天,它们再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勇敢无畏地绽放。

这一个夜晚,我读懂了秋天,读懂了万物,读懂了人生。

月照人心,月明人心。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听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

下面由教师作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播放配乐flash)。

四、赏析诗歌:

(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1、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1、提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

同时,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诗句,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五、再次欣赏教师诵读这首的配乐范读录音。

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吟诵,细细体会诗歌美好而幽远的意境。

六、作业。

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萧曲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中国古典乐曲。早在1875年以前就已流传在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宝库之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原名叫《夕阳箫鼓》(也称《浔阳琵琶》),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后来曾经改为合奏的形式,取名叫《浔阳月夜》(或《浔阳曲》),直到1930年由郑觐文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古色古香、柔婉动听,深得中外听众的赞赏。

全曲共分为十个小的段落,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标题:

《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水转》、《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而闻名。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春江花月夜》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1.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

诗篇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月光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内容、艺术手法。首先要读懂整首诗,抓住这两句诗的意象,明确意境特点,分析艺术手法,理清诗人的思想感情。“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帖上拂还来”这两句大意是:渗透着离愁的月色困扰着思妇,任凭她把帘子卷起放下,月光总是卷不走;任凭她把捶衣石拂来拂去,月光还是拂了又来。这两句诗是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的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读《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可能是一种偶然。倘若没有明代的胡应麟拭去历史的尘埃,慧眼识诗,将其从不计其数的古代诗作中挑出来选进《诗薮》,或许《春江花月夜》至今也掩埋在腐朽了无生机的一堆陈纸当中。幸得有胡应麟这位“伯乐”,“千里马”张若虚及其作品才能在文学殿堂绽放异彩。有时候,瞬间的绽放,也需要永恒的等待,张若虚一等,就是上千年。

《春江花月夜》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也绝非仅仅是一种偶然。偶然的背后,往往是不可抵挡的必然。《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主要是其艺术成就。清王尧衢,王闿运,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等等,对《春江花月夜》赞誉有加。《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旧题多为宫体之作,张若虚将本为五言的旧题上升为七言,将格调靡靡的宫体视野转向更为高远的哲学方向,突破了宫体诗作的束缚,转向更为高雅的艺术创作。虽然《春江花月夜》有乐府旧题宫体的痕迹,但在当时诗歌创作上艺术的突破是毋庸置疑的。之于《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前人多有论述,此处亦不复赘言。

之前讲授《春江花月夜》,思维仍然脱离不了“春、江、花、月、夜”五字的拘囿,笼统讲授此文写了五种景象。今日再观之,蓦然惊觉自身受限于固有思维。虽说比诗内容写及“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实则是要突出“月”这一意象重心。换句话说,《春江花月夜》一诗,是以“月”为核心的。读此诗,重心应该关注在“月”上。

为何此诗解读的重心在“月”上?

清朝王尧衢概括总结此诗的一个特点是:“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从王尧衢的点评中,直接指出“月”这个意象在诗中所占的分量。当然,王尧衢指出字面上与“月”有关的共十五处。这似乎从数字上说明了与“月”有关的内容在直观数字上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除了字面上直接体现写月的内容外,还有好些文句是侧面来写月亮的。

例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两句,按一般生活常识,“流霜”“白沙”应该会反射月光,而此处有“流霜”而“不觉飞”,有“白沙”而看不见,是侧面写月光。月光实在是太亮了,以致眼中所见只有月光。又如“江天一色无纤尘”句,江天如何才能成“一色”,如何才能有如此空灵洁净的视觉效果?只能在皎洁的月光之下,万事万物笼罩在月色之下,才能表现出这样充满美与想象的视觉效果。因此,这句诗歌还是在暗示写月亮。诸如此类的诗句,诗歌中还有不少。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这首《春江花月夜》的核心内容在于“月”,解读这首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月”.

既然这首诗歌的核心是“月”,那么“春、江、花、夜”的出现又有何作用?我们可以把其余四个意象作为“月”的陪衬。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水的出现就是为了引出“共潮生”的月亮。换个角度出发,“春、江、花、夜”都是月亮出现的背景,都是为彰显“月”服务的。

张若虚集中笔力突出“月”的地位,到底为何?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作用。

一是“借月说理”,把“江月”的丰富内涵上升到哲学高度。最能体现其朴素的哲学思想的诗句莫过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从人类的变与江月的不变形成对比,思考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是打破了乐府旧题宫体诗的内容限制,也极大提升了古人思考的维度,从简单的即景抒情转向思考天人关系的哲学高度。

二是“借月抒情”,以月亮为载体,表达相思之情。借月抒情,难脱“借景抒情”的窠臼,但是张若虚的借月抒情,却也有其独特之处。以“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等句为分析范式,会发现张若虚的”借月抒情“,写月总有独特之处。月亮本有引起他人相思之意,而且此时月亮照在”离人“的”妆镜台“上,犹如人于伤心时又闻伤心曲一般让人情难自禁,肝肠寸断。月光于”帘中卷不去“,将月光视为有形之物,也算是化无形为有型之技巧。”捣衣“容易引发人的联想,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一词,往往容易引发人的相思之情。而”拂还来“,更言寄予思念之月光挥之不去。挥之不去的,是月光,更是无尽的思念之情。

较之”借月抒情“,”借月说理"的艺术高度似乎更高一些。毕竟,写作的视野及技巧已经开始剥离了乐府旧题宫体的桎梏,开始走向有深读的抒情与反思。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唐诗里没有说理之类,而是强调张若虚勇于打破写作模式的束缚,进而开始进行革新与突破,这一点似乎比诗歌内容本身更为重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江花月夜》教案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的能力。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一课时

1、背诵描写月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托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教师补充: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夜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3、教师导语: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引人注目,闻一多先生曾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论家说张若虚这一首诗可以“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竞为大家”。今天我们来欣赏这篇经典诗作。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显名长安,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一)初读全诗,品诗意。

1、齐读全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

2、根据诗中语句描写,写出月亮运行轨迹

提示: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

3、再读全诗,根据老师提示,概括个部分内容。

(前八句,中间八句,剩余语句)

提示:月下之景——月下之理——月下之情

4、分读各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

提示:月下之景——月光无垠,月色纯净——画意

月下之理——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

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诗情

(二)细读全诗,品诗韵

第一部分:景物美

1、试背前八句

2、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请标出。

提示:春,江,花,月,夜

3、给这一部分命名。

提示:春江花月夜图

4、体会写景特点。

参考:a、紧扣题目,开篇对景物春江花月夜进行描写

b、以月光统摄景物,按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描写,层次分明。

c、创设出幽美恬静的意境

5、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这个画面。

参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第二部分:哲理美

1、背诵中间八句。

2、由月色作者联想到什么?

提示:由月及人到宇宙

3、你最欣赏哪个句子?请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4、请画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提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情感:哀而不伤

读下面几句,品味情感。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苏轼:哀吾生之有余,羡长江之无穷

第三部分:情感美

1、齐读这一部分,然后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

提示:“白云一片去悠悠”以下四句——总写思妇游子的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以下八句——思妇怀远

“昨夜闲潭梦落花”至结束——游子思归

2、一学生背诵总写部分。哪一词语用得好。

举例:“徘徊”。

赏析参考:

a、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亮游移不定的动态之美。

b、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c、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呼应,写出月亮不忍离去,思妇的思念之苦。

3、“鸿雁”“鱼龙”的理解。

参考:“鸿雁’“鱼龙”本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了月光的清澈,同时,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两者是古代用于传递音信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却不能传递音信,可见二人音信断绝,相思无着。

4。齐读“昨夜闲潭梦落花”至结束。

诗句中哪些语句表达了思归感情的?

a、“昨夜闲潭梦落花”在梦中也想家,运用心理描写。

b、“江水流春去欲尽”在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中表达归家心情。

c、“碣石潇湘无限路“以“无限路”表达有家难归的无奈

教师小结抒情层次:先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美景,为下面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本诗由写景转向关照人生,思索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感叹——哲理美。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离愁别绪,讴歌爱情,憧憬幸福——情感美。

(三)比较阅读,开阔视野

阅读张九龄《望月怀远》思考问题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补充注释:

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还寝:回卧室再睡

1、用自己的语言把全诗描述一遍。

2、本诗描写了一个什么画面?

3、两者比较比较:

a、题裁上不同:《望》为五言律诗,《春》为乐府体新辞。

b、体材上异同点

相同点:都写出了自古至今,无论天涯还是海角的人们,只要望见朗朗圆月,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怀念远方之人,都以月夜为背景,写相思之苦。

不同点:在于《春江花月夜》中,作者是通过“思妇”和“游子”两个具体形象分别描画出异地相思的别样情怀;而《望月怀远》中作者通过单一对象描画因月而起的浓浓相思之情。满目哀怨缠绵,挠是相思凄苦,相思无奈,相思有深怨!

c、风格不同《春》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春江花月夜翻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