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汇总15篇)

时间:2023-12-07 17:49:50 作者:字海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论文

电视剧是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虽然不同地区的电视剧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但通过字幕翻译就能够建立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如今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电视剧作为文化交流的直接且有效的形式,可以通过翻译外国电视剧字幕,再根据观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思维习惯重新构建语言,使观众的观看过程更加顺畅,同时也使电视剧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目前,随着我国海外电视剧引进数量的不断提升,对电视剧字幕的翻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在口碑和商业上都取得不错成绩的海外电视剧作品,除了电视剧本身的故事内容和视觉效果之外,字幕翻译对其传播效果的助力作用不容小觑。海外电视剧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艺术样式,其字幕的翻译越来越注重互动性,且大多采用本土化的方式使语言简单有趣、通俗易懂、特色十足,以此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一、文化差异对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的影响。

电视剧作品背后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及价值观,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电视剧各具特色。在传播过程中如何消除语言的隔阂,对于海外电视剧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而字幕翻译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电视剧字幕的翻译,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海外电视剧和国内受众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站在发展的角度上看,字幕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洞察了文化差异的因素,才能让使用不同语言的观众获得相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海外电视剧字幕翻译的文化差异因素主要表现在地理文化差异、历史文化差异、风俗文化差异及宗教文化差异等方面。首先是地理文化差异。文化本身的意识形态,会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人的性格、生活和习惯等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地大物博,广阔的`地势地貌也相对比较复杂,人口众多、气候多样,生活方式也因地区和民族的差异而多种多样。复杂地理环境下生存的中国人相对求稳好静,较为关注事件表象背后的内容。而西方国家地理情况多为紧邻海洋或被大海围绕,动荡的环境让西方人注重航海探秘,向外拓展,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如在美剧《越狱》中,“preparationcanonlytakeyousofar”没有被翻译者译为是“有准备让你走的更远”,而是被译成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相较字面上的直译,翻译后的字幕更为本土化,不仅容易被观众接受和理解,也更加突出了剧中角色所强调的主观能动性。原句在英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西方人广泛接受,而翻译后的句子也是中国人朗朗上口的俗语,谋事和成事的背后有着极强的哲学思维,既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又有尊重自然法则的意味,不仅贴近电视剧的剧情走向,也使对话显得饶有意味、引人入胜。这种语境中归化翻译策略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性格,也在心理上拉近了与剧中人物之间的距离。其次是历史文化差异。地理环境、民族生活习惯及历史发展渊源等种种差异,让东西方的历史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电视剧作品中也有很多以东西方历史文化和生活差异来开展的剧情。从语言上看,英语作为印欧语系的语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民族文化的演进中积累了很多带有鲜明特色的语言风格。而汉语的使用历史更为悠久,且汉语的使用者为数众多。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其中东方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积累,讲究语言的美感和结构顺序;而英语受到航海文化的影响,结构灵活、语言简洁。不同的语言承载了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语言的使用者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中,对语言背后的信息有着深刻的理解。电视剧除了表现剧情故事的变化起伏外,往往也承载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内容,其所面向的观众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千差万别,只有恰当的翻译才能准确地表现出电视剧原有的内涵,更好地实现电视剧作品的传播。最后是风俗及宗教文化的差异。风俗文化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崇尚顺应自然,自守、邻睦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国产电视剧中质朴感人的生活题材、武侠题材等都备受观众喜爱。此外,我国宗教信仰也较为多样。在西方国家,宗教信仰对个人生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影视剧里经常弥漫着强烈的宗教文化气息。不同宗教文化的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观众对宗教文化的接受度。如介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第一季第二集几乎都在伦敦唐人街拍摄,中国元素遍地都是。在电视剧中,华生和朋友迈克初次见面时聊起租公寓的事情,迈克说“you’rethesecondpersontosaythattometoday。”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今天你是第二个给我说这件事的人”,但是字幕却将“secondperson”翻译成“有个人”,这样的翻译使观众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减轻了观众的认知负担。再如,福尔摩斯的哥哥麦考夫第一次见到华生的时候说了依据“trustissues”,翻译成中文为“是信任问题”,但字幕却被翻译成了“信任危机”,更能体现出麦考夫与华生谈话间的凝重氛围。在福尔摩斯和华生讨论特殊符号的案情时,华生说“i’msherlockholmesandialwaysworkalone”,“workalone”表示“一个人工作”,但这样翻译不符合剧情的文化语境,因此,字幕翻译为“单枪匹马”,这四字成语为中国观众所熟知,更容易被理解。

海外电视剧字幕的翻译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电视剧作品的翻译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有所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方面的“信”、“达”、“雅”标准,还需要注重语言的戏剧性,而且电视剧往往受到时空条件限制,译者要更加注重前后语境、观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接受程度,营造出良好的戏剧效果,才能实现原作品内容信息传播最大化。因此,在对海外电视剧作品进行字幕翻译时,不仅需要注意口语化表达的特点,还要注重语言与角色性格匹配,考虑场景环境和人物情感起伏,尽可能多地采用大众易懂的通俗语言。第一,海外电视剧字幕的翻译受到剧中人物对白、场景变化及观众字幕阅读速度等因素制约,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电视剧是声画同步的艺术形式,画面和人物对白的时间要做到契合,而字幕的翻译也要与画面及声音统一。同时,每个场景的画面都有一定的信息量,受到屏幕空间的限制,在对电视剧进行字幕翻译时,不仅需要考虑与角色对白同步,还需要考虑画面容量,如果翻译语言过多,会占据较大的画面面积,使观众很难兼顾画面与对白信息。虽然不同观众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对字幕阅读的速度不尽一致,但从时间上来说,一般屏幕上字幕往往会停留2-7秒,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译者若想通过字幕语言达成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必须尽可能地避免过长语句的出现,必要时还可以简化翻译的方式适当修改原句内容,尽可能解决时空限制的问题,让字幕长短尽可能保持一致,方便观众观看和理解。第二,电视剧字幕的翻译内容多是人物对白,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内容与演员口型的吻合度,这也是区别于文学作品翻译的特殊之处。电视剧字幕翻译需要与角色口型变化、对白时间等尽可能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电视剧的真实感。译者在保证电视剧文化信息传递的基础上,需要配合角色对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简化和补偿翻译的方法,在保证字幕语言通顺的情况下使语境、语感尽可能与原片相同。第三,由于电视剧基本是以演员的口语对白及演绎来完成的,所以字幕翻译十分注重口语化。字幕翻译应区别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相对文学作品翻译语言的多样化,电视剧的字幕翻译需要注重观众的视听感受,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电视剧具有通俗化的特点,因此电视剧的翻译语言也要尽可能口语化,与电视剧题材、语言、风格相符。有时可以根据剧情背景、角色性格以及语境进行口语化翻译,口语化翻译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视剧的内容。

在跨文化电视剧传播的背景下,受众的语言及文化背景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照顾传播对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归化法是当下电视剧字幕翻译中采用较多的策略,其将原作文化转化为传播目的地的语言文化,通过简化归化、语境归化、意向归化、诙谐归化等方法重塑语句结构。如在生活化的语境中考虑观众的语言习惯,以本土化语言为基准,翻译过程中更多地以符合观众文化和价值观的内容来处理翻译语言,方便受众接受。在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一语双关的英语谐音语言较多,也有很多惯用的俚语,但是翻译过程中如果直接翻译会很难让观众理解透彻,只有按照中国人习惯理解的方式归化为好理解的语言才能被受众更好地接受,如“sheisenglishwithaspine”被恰当地译为“她是个有骨气的英国人”,让中国观众可以一看翻译就明白当时的情景,非常契合当时的语境和剧情背景。但在需要表现海外电视剧所处地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环境时,应注重海外文化的特色,尽可能保留影视剧内容的原汁原味。

四、结语。

电视剧进行跨文化传播并非易事,曾经因为文化差异因素和语言使用习惯使海外电视剧的传播受到制约,但随着字幕翻译的作用逐渐被重视,以及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跨文化电视剧传播过程中,字幕翻译通过编码解码辅助画面表达信息,让电视剧的传播效果大大提升,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和精神享受。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传统茶文化包含茶经、茶说等与茶有关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影响着我国文学脉络和流派的发展及文学内容的中心思想。本文基于历史观、文化审美观视角下,阐述了传统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源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现当代;文学思潮;茶文化;

1、传统茶文化探究。

1.1春秋“茶说”

经考证,春秋时期茶已经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十分普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就有晏婴对茶的记载,当时的喝茶被叫做“品茗”.除《春秋》外,春秋时期的着作《御览》、《周礼·天官·家宰第一》、《洛阳伽蓝记》等文献都已有茶的记载。茶不仅在帝王之家,就连平民百姓,也有饮茶的习惯。可以说,春秋战国政治混乱、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促进了茶的兴起和发展。春秋时期,儒释道三家独大,各学各派的发展,培养了文人墨客饮茶的习惯,而就在这个时候,茶说开始盛行。与茶有关的诗句、文献也层出不穷,饮茶被视为高雅的代名词。“竹林七贤”中,谁人不爱在青山碧水怀抱中喝茶?春秋茶业的发展,为今后茶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唐宋《茶经》。

茶到了隋唐时期,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体系脉络和纲领。唐代茶业生产已经十分发达,茶叶作为贡品经常被进口西域邦国。在唐代茶书中,最着名的便是陆羽所着的作品《茶经》。《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且最完整全面讲述茶的专着。《茶经》不仅介绍了茶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部文学专着,其文学用语用字,皆有很强的艺术性。《茶经》的出现便是茶文化影响创作者思想脉络及文学素养的最好体现。深入茶文化,才能体会到茶艺不仅是制茶工艺,还是一种和谐、美感;茶具不仅是喝茶用的器具,还是反映时代瓦窑技术的艺术品;品茶不止是解渴,还是修身养性、物我合一的哲学之道。

1.3现代茶学。

随着新学校的建立,茶文化的研究学习更加系统,与茶有关的文献也层出不穷。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便建立了茶学课程。现代茶学的学习研究抛开了以往的单纯茶叶制造技术,更加侧重其科学性,例如茶叶化学、茶叶病虫害学;更加侧重其文学性,例如茶文艺学、茶史学、茶叶文学等等。现代茶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茶文化与现代文学作品的交融。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国民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教育学者对于年轻人“崇洋媚外”的批判声音越来越多。作为引领思想风潮的文学创作者,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学,向年轻人灌输我国历史上的精华。因此,教育部研究规定,现代茶学课堂的开设要注重茶文化的思想学习,文学作品要贴合实际民众,创作时以茶为纲,将茶道、茶艺、茶德等美好品质贯穿在文学作品中。

2、茶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文学。

2.1茶艺下的文学审美。

美学的体现和运用在现当代文学中愈发重要,而茶艺又直接影响了现代美学的构成及发展,进而间接促进了现当代文学审美的提升。茶艺下的文学审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制茶、熏茶、研磨等充满艺术性的过程,通过茶叶的起落及对茶田、新茶陈茶的观赏,可以提高美的观感。高雅的茶艺能让创作者们提高个人审美素养。我国现当代时期,是由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的重要阶段,因此,提高文字、语句、文章的审美鉴别能力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茶艺也包含品茶的艺术,创作者往往在品茶中陶冶身心,在轻松的环境下,能够激发灵感。在品茶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社交,在与文人墨客高雅之士同坐一堂交流文学。对茶艺的交流和实践让文学创作者本身经历更多的故事,吸取社会营养,进而创造出独特的、文学审美艺术性极强的佳作。

2.2《骆驼祥子》与茶道。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旧时代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众所周知,除了《骆驼祥子》,老舍的话剧《茶馆》,是直接以在茶馆发生的人、事、物,来抒写时代,批判社会。可见当时老北京茶社的普及以及茶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如果说《茶馆》是茶文化下的社会缩影,那么《骆驼祥子》则是茶精神的内核体现。茶精神的核心是茶道,即包容性、天人合一性、以及尊人性。作者通过写祥子这一车夫的三起三落,体现了当时旧社会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批判了时代对人的摧残。在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撑起人唯一精神的那便是茶了。整部小说以第三视角,书写了茶文化下大时代与小市民,其茶道思想在文中处处体现,茶道即人道,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性的进步。

2.3新文学中的茶精神。

新文学包括现代文学及当代文学,它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现代文学体系。新文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动荡的时期,社会的政治体制、思想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其中,除了《天演论》、《进化论》及马克思主义等影响新文学发展的外来文化,还有中国的本土思想,即茶文化下的茶精神。不同于其他为改变社会主流的外来文化,茶精神渗透在新文学中,更多的是要改变和影响当时疲惫不堪的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在民族危难之时,茶精神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让人们懂得自由、解放、寻求一种更加能够体现个人社会意义的新生活。在此期间,具备茶精神美好品质的新文化运动领导者,李大钊、胡适等人,更是与底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自身的思想,写出了乱世感染人心、解放人性的作品。

3、传统茶文化在当代文学思潮的运用。

3.1增强文字观感。

普及文学创作者对茶艺和茶经、茶书的学习,能够提高其自身审美素质,增强文字功底。在如今这个天马行空写作自由、人人都能够当作家的时代,文学创作者的门槛越来越低,许多基层劳动者甚至也在小说网站上试手,写起了故事。有经历的劳动者,写的文章故事丰富多彩,但因其教育的'缺乏,对词语的运用十分生硬,文字的使用也很呆板。描写事物时,无法正确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文章整篇语言太过口语化,比拟、对称的运用等都很少。我们对其创作者无法提供更深层次的教育,但能够通过普及茶文化,增强其文字运用能力,让文章看起来更加具有审美艺术性。在茶社饮茶、学习茶经的过程中,既有趣,又能潜移默化地在高雅环境中提高自己,对于增强文学作品的文字观感事半功倍。

3.2扩展文体构思。

现如今创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思维太过于匮乏。一是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学习课本知识扎实,但阅读课外作品过少,导致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缺乏内涵。二是课业的繁重与房价车价经济压力的增大,人们出门旅行的闲情逸致少了,做事情更多的是追求功利。人的文学性思维来源无非是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没有经历,如何构思文章?传统茶文化因其丰富的历史性,蕴含的社会意义比别的类目文化更高。在缺乏灵感的时候,学习茶文化知识,仿佛自己穿越古今置身茶马古道;仿佛自己现在不在闹市写字楼里,而是在呦呦鹿鸣的树林。茶文化对当今时代人们超脱现实、跳跃思维至关重要。

3.3健康文学风气。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茶文化的代表词便是“健康身心、高雅”等等。现如今文学风气急功近利,许多创作者为了让自己的文学作品得到大量点击,便降低下线,文章中涉及暴力、色情的段落越来越多。上“霸道总裁文”、“黑道文”不胜枚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许多教育学者为健康文学风气,给青少年一个好的引导,便开始大力推行茶文化在创作者中的学习。其一,改变创作者急功近利的思维,才能改变如今文学风气;其二,茶文化也能带给创作者和读者新的思考。综上所述,传统茶文化在现当代起着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文学风气的重要作用。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敬畏地学习、有效地思考,让其在现代的运用越发广泛,才能取得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化的双赢。

4、结论。

传统茶文化在当代文学思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茶文化规范写作者群体、创新问题构思,并带动着整个社会风气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正确运用茶文化,促进文学脉络资源思潮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进步。

参考文献。

[2]王坤,夏冰。浅析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7(21):187.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因文本本位意识和文本细读能力的缺失,目前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与大学生文本审美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作为文学教育的中心,文本审美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与实践。只有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文本审美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素养,才能弥合现当代文学教学在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间存在的差距。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文本审美;实际效果;应该效果。

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健康的心灵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窘境:学生普遍缺乏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和文本始终无法进行审美层面的沟通与交流,文学审美心灵和情感始终无法得到开启和深化。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实际效果和应该效果之间出现了悖离。学生大多津津乐道于一些具体的文学史细节、常识和故事,热衷于外部文本的社会性、时代性因素,而完全忽略了对内部文本文学性的审美实践,将审美这一课程教学的主体推向幕后,降低了自身对于文学审美的吁求。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时,必须首先借助于对外部文本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固然完善了对作家和文本真相的解读,却弱化了学生独立鉴赏分析文本的审美积极性。学生在面对陌生文本时十分茫然,不知如何走进文本内部,这种对于外部文本的强烈依赖性势必损害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何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之间两极悖离症候的发生呢?下面笔者拟从思维意识与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作一具体探讨。

从思维意识层面来说,忽视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忽略文学审美心灵的启蒙。这种文本本位意识的缺失是互见的,同时依存于教学主体和客体身上。

就教师而言,果鲁伯柯夫文学教授模式与目前文学研究时尚对教师文本本位意识缺失的影响很明显。1995年果鲁伯柯夫在《文学教学法》里提出了文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起始、背景和作家简介、研究课文的方式(包括主人公分析、艺术手法分析、作品结构、文学语言等)、结束、总结、巩固知识、考查等。这种苏联文学教学模式对当时的中国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并拓展至大学文学教学范畴内。无疑,它有其合理性的存在:由外部文本进入内部文本,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契合作者的期待视野,较为全面地探讨理解文学文本的外部意义和内部意义,生成深刻的文本记忆与意义联想。作为这种步步引导预设的教学模式的受众,学生在审美体验过程中一帆风顺,不需要主动付出积极的思考与揣摩,迅速与教师达成共识,形成既定的审美感悟。不少教师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时采取的还是这种传统的果鲁伯柯夫文学教授模式,往往花费很多的力气和时间去讲述作家的生存环境及作品生成的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意义,对于作品的精神实质和艺术特征则说得太少。这种颇具故事性的讲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一旦受到学生的认同,教师容易把这种教学方法经典化,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套标准和范式;但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审美自觉和审美感悟无法被唤醒。此外,大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亦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搞科研,而在当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纯粹的文学审美批评逐渐成为一种稀有品,漫溢于人们视野的都是文化、现代性、后现代性、身体、政治寓言等等修辞。类似修辞的运用成为研究界的一种时尚,隶属于文学文本审美范畴内的主题、形式、叙事、隐喻、表现等等修辞则越来越被疏远,“这种文学研究被‘空洞化’的现象值得警惕。作为教学者与研究者身份于一体的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轻审美、重文化的思潮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当代文学教学亦陷入了空洞化的困境。

就学生而言,中学文学审美教育本来就存在一些缺失,加上现在特殊时代精神的影响,已经把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学生对于文学审美变得越来越陌生。现有的轻审美的文学教授模式只能让大家满足于对文本外部意义的接受,文本本身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被一带而过。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会把这种经验带入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所以会经常听到一些招聘学校的抱怨,如某次试讲时应聘学生讲《故乡》,都一节课了还没有进入正题,她把时间都花在对鲁迅及鲁学的介绍上了。纵横捭阖,侃侃而谈,看似知识渊博,实则背离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精神实质,是一种空谈。中学与大学文学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所造成的审美缺失可想而知。现在不少高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复试时重点突出的就是作品的阅读量,提出的问题非常细致,甚至涉及到文本中的细节,如《秋夜》中对枣树的重复性表达的意绪、《棋王》中王一生叹气的情感意味、《古船》中隋抱朴向何处求索人类苦难的根源等等。毫无疑问,把握住了这些细节,基本上就把握住了整个文本的精神内涵。

从操作方法层面来说,文本细读能力极度缺乏。细读文本是进入文本内部世界和人物心灵的重要途径,细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主体审美水平的高低。由于在大学教学中存在着轻文本的倾向,细读作为一种审美方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作为一种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即使意识到了文本的重要性,但是面对陌生文本时,还是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找寻审美的切入点,在写评论时往往喜欢打擦边球,始终摸不到作品的内在精神。细读需要一定的叙事和审美批评理论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对于文学审美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当下现当代文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单向度的引导,引导学生直接介入文本,直抵作品的精神实质,固然痛快,实际上遏制了大学生自主思考及求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重视细读方法的引导,这样一来即使在教师缺席的情况下,学生也依然能够理性介入文本,做出有效地分析与解读。

那么,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该如何去努力改进,以实现现当代文学教学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之间的重合呢?为此,笔者深入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组进行调研,结合调研单位的科学经验和规范,试着提出几点具体实际的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改革课程体系。本人所在课程组负责人傅瑛教授针对中文系学生进入大学以前课外阅读量小、文本分析能力匮乏的现实,率先提出了建立“先导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基础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专题课”(专业系列选修课)的设想,其中作品选108学时、文学史108学时,并在本科生中试行,经过近8年的实践,特别是近5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已大见成效。课程体系改革注重文本阅读,一年级“先导课”强调以作品阅读为主,重在引导和分析,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结合,反复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解读分析能力的培养;二年级“基础课”和三年级“专题课”强调学生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文学史和文学专题的讲授中仍然突出文本审美之于现象研究的重要性,突出“基础课”、“专题课”是对文本审美的全面深化和拓展,从而构成了一个文本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机机制。这种培养机制重视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强调文学传播、文学消费都是基于文学生产层面上的延续性现象,文学史研究、专题研究都是基于文学文本层面上的拓展性研究。应该说,这是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文学文本审美能力培养之间脱节问题的较合适的策略性选择。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作为高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时毕竟有限。有很多老师反映,在目前课时设置中想完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讲授,会显得比较仓促。通过专题课,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但纯粹时间上的增加,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这就促使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下工夫,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笔者试着提出两种文本审美方法:“四步阅读法”和细读引导法。

温儒敏在探讨如何消除读者与历史经典之间的隔膜时,曾提出一个“三步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受此启示,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文本审美方面可以四步走:直观感受———细读文本———知人论世———名理分析。第一步直观感受,引导学生直接介入文本内部,作积极思考;进而展开文本内部的细读,实现理性审美;在此基础上,知人论世,经由外部文本的引导,实现文本外部与内部理解的熔铸;从而真正完成文本审美的感性与理性经验的综合。四步阅读法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重在强调理性的二度介入:第一次文本内部的理性审美,第二次文本内外部相结合的理性审美。理性的二度介入,一方面既可以锐化学生独自面对陌生文本审美的感悟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学生文本审美的理性升华。

我们说,四步阅读法侧重于文本审美过程的引导,而细读法则着眼于文本审美的技巧范畴。现在也有不少人提倡文本细读,出现了陈思和、王晓明、蓝棣之、孙绍振等等一批学人的文本细读成果,但专业性的细读与课堂教学毕竟又不是一回事。如何在课堂讲授中给学生养成细读的良好习惯,是文学教育教学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考虑到教学的实际特点,还是应该侧重一下细读技巧的培养。教师应该打破“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笼统概述,具体细致地引导学生如何介入文本,譬如主题多义性、结构、节奏、声音、作者与叙述人、悖论等等审美关键词都是介入文本的重要提示。这种关键词引导法对于缺乏相关叙事学理论基础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反复困扰他们的就是,面对陌生文本,到底选择怎样的切入口。那么,在作品选课程的讲授上,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将文本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告诉。

当然,方法不是一元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能够提高学生文本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进行作品选课程教学时,就某些文本’譬如《阿(正传》、《百合花》、《铁木前传》等,要求学生细读后预先进行综述性研究,这种对于文本接受史的研究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审美理解,同时也会增强其审美感知力。

第三,创建日常训练与综合考核模式。课堂讲授时间毕竟有限,对文本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努力去创建一种日常训练与综合考核的良性模式。日常训练方面,通过开设《文学评论与写作》、《文本细读训练》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现当代某些细读的经典文本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比较和创造。综合考核方面,改进考核内容和形式,祛除死记硬背的弊病,灵活出题。譬如作品选课程考核,可以采取作品鉴赏分析的形式,但并不一定都要以单篇论文来完成,亦可以几个片断、两三个细节、一两个人物的分析形式进行。文学史课程考试,可以试行开卷,文本分析的内容应该占一定比重。

我们深知,问题的提出固然重要,后期的改革与实践则是重中之重。目前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一批研究者正在做着普及和实践这种理念的工作,其中有很多处在教学第一线。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具体有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现当代文学教学实际效果与应该效果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果鲁伯柯夫.文学教学法[m]方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温儒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j]文艺研究,2004(3)。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

回望历史,在现当代的中国,文学的地位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虽然有两次,文学成为了大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成为反极左思潮的一种方式,表达人们的对未来的愿望和憧憬。另一次则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给网民们过了一把当作家的瘾,似乎文学世界有回到了人人都是作家的时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淘洗,个性化的文学狂热又悄然落幕。如今的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群体在慢慢缩减,而改编电视剧的出现,给予了文学一个全新的载体,文学作品通过改编成为电视剧,扩大和改变了自身的传播方式,也影响着电视剧视野的发展,给电视剧提供了更多的材料来源,同时给电视剧注入了新的能量。

文学为电视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我国的电视剧事业起步较晚,在电视剧发展的过程中,文学是伴随电视剧,并为其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学无疑是影响电视剧发展最深的因素之一。文学中很多作品被改编成为剧本,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电视事业方面的文化管制和电视剧经费的原因,改编文学作品成为了现在电视剧材料来源的重要方式。大家也许不知道,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就是改编自同名小说。文学作品改编是电视剧生产的第一途径,而改编文学作品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仔细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如20世纪80年代,当代文学有大量引发社会关注和广泛讨论的文学作品出现,被改编成电视剧也是必然的趋势,当时的文学作品与电视剧同属于传播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工具,当时的电视剧是随着文学的发展潮流前进。当时的改编电视剧也有着比较优秀的成果,《蹉跎岁月》《高山下的花环》《努尔哈赤》等,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优秀电视剧。

二、改编作品多样化,掀起收视热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文学改编成电视剧又掀起了一次热潮,电视剧也不再和文学创作属于文化意识传输手段,电视剧首次作为文化消费品登上历史舞台,而《渴望》的正式崛起,则是电视剧改变的标志。它热播时创造的万人空巷的情景,使人至今记忆深刻。这部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的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它创下的巅峰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是文学作品给予了电视剧这样的成功。这一时期,改编的文学作品除了古典名著,还出现了一大批当代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吴因易的《唐明皇》、毕淑敏的《红处方》、张平的《抉择》等,陆天明,刘震云等人的作品,也是被改成电视剧的重点。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引发的关注促使了电视剧的发展,观众数量急剧上升,增大了对电视剧的需求,原有的电视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这就导致了更多的文学作品改编出现在电视荧幕中,如古装历史剧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改编成的《康熙王朝》;近现代历史剧《中国往事》改编自刘恒的《苍河白日梦》,军旅题材方面就有大家所熟知的《士兵突击》改编自兰小龙的《士兵》,这一时期,文学的各种类型作品改编成为电视剧,吸引了众多各种喜好的观众。一些喜欢文学作品的读者,也开始加入到电视剧观众的群体当中来,文学作品中拥有的丰富内涵,是电视剧高收视率的保证,这时海岩,陆天明,六六等作家的作品,改编之后深受广大电视剧观众的喜爱,一时成为了收视率的保证,其作品甚至还被反复的演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电视剧改编提供材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电视剧制作材料的提取库,这些只是为了电视剧事业提供发展的资源,更值得一提的是,文学文本的创作规则还确定了电视剧讲述故事的模式。就以新世纪这十年来说,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受到极大的欢迎,在这些革命历史剧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电视剧叙事与文学叙事中相同的地方,电视剧是如何在文学叙事基础和框架上展开情景的,年左右,沉寂了多年的“红色经典”小说,开始被电视剧制作者搬上电视银幕,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场不小的热潮,“红色经典”小说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用文字记录下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的斗争历程,是一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负责宣扬社会主义的真理以及这种制度的优越性,这些文学作品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和改革题材的电视剧叙事方式,大多以表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主,展现当时革命者的英勇,民族独立战争中的聪明机智,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的英雄形象,并实施对新社会下人们社会主义意识的教育和动员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这些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陷的,同时也造成了电视剧叙事模式的瑕疵。另外,这些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当时文化产品缺失的年代,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历史题材类的改编电视剧,具有浓重的怀旧色彩,这类电视剧是革命时期的斗争者缅怀那段时光的文化产品,是人们最亲切,最生动的文化记忆。它的大众化叙事模式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模式,而且塑造的英雄主义和浪漫革命主义深受观众的喜爱,当时人们记忆中的英雄人物主要有少剑波、江姐、许云峰等,而《林海雪原》等革命题材电视剧一经播出,受到热捧的同时也招致非议,这改写原著的行为甚至遭到了痛斥,这种改编的非议也引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人们的非议也促使了电视剧改编新的出路的出现,文学作品只是为电视剧提供一个原形模板,电视剧的剧情更应该符合大众需求。

(一)“红色经典”模式的影响。

其实,“红色经典”小说被搬上银幕的原因,远远不止小说里刻画的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还有现成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改编成电视剧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文学的叙事方式给电视剧叙事提供了一个模范。“红色经典”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有两种角度,一种是构建地上英雄形象,另一种则是正面现场的英雄人物,这样的模式,也存在于战争小说,成长小说和传奇小说中。例如,战争小说《红日》和《保卫延安》,直面正面现场,用全方位的视角再现历史;而《青春之歌》和《红旗谱》等作品,则是已记录一个普通人成长为革命者的艰辛历程。表达革命者成长的不易,以及革命精神的伟大不朽;而《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改编的电视剧,以离奇曲折和跌宕起伏的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其中的传奇英雄人物更是深受观众的欢迎。这类历史传奇电视剧,通俗的表达了革命的正义性质,使革命历程中的艰苦具备了观赏的性质。“红色经典”确立的几种叙事模式,奠定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模式,也深刻的影响着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叙事方式。近几十年来,新出的改编革命历史剧都逃脱不了这样的模式。

(二)改编多样化,构建多种叙事方式。

改编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将革命英雄形象再现在普通群众的视线里,是电视剧改编里很讨喜的事,它可以吸引到许多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大众的眼球,然而它也有些不足。文学形式表现形式与电视剧叙事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为了适合电视剧的形式,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和故事情节在改编中会稍有变化,这种变化会受到喜欢文学中人物的观众的非议,甚至遭到学术界等各方面的非议。但这不能停止文学改编成电视剧的步伐,因为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通过电视剧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如《高地》《我的团长我的团》《狼毒花》等。近几年来,由类型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其收视也是很高的,如宫斗大戏《甄嬛传》,还引起了一时的狂热追捧,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职场剧也有不少新作,《杜拉拉的升职记》以及《浮沉》。穿越剧也开始进入人们视线,主要有《宫锁心玉》和《神话》。革命历史剧和军事题材的剧也占据着银幕,如《一个鬼子都不留》和《雪豹》等。此时,网络类型小说文本改编成电视剧,不仅仅是为电视剧的生产提供内容,同时,其在网络上的受欢迎也给电视剧提供了一批忠实观众,人们开始讨论者原著与电视剧的不同之处,津津乐道这两者的高低优劣。

当文学作品被成功的改编成电视剧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作品,作家们的知名度就更胜从前了,在圈内圈外的影响力较之以前也更大了。更有甚者因此就从作家转型为了所谓的职业编剧。在这些人中大家熟知的有朱苏、江奇涛、王朝柱等。相信大家对《武林外传》都不陌生吧,它的作者宁财神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从作家走向了编剧,之后又凭借年的轻松逗趣剧———《龙门镖局》再夺眼球。在为电视剧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编剧里,小说家就占了一半,所以不难看出当代的文学创作在电视剧改编上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母本题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电视剧的叙事手法和艺术表现上给了相应的指导,从而推动了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如今,虽然中国的职业性编剧机制尚且还未完善,职业编剧群体也还未形成规模,但是作家向编剧的转型行为,则为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原始的人力资源积累。

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节约了电视剧剧本再创造的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也是对文学作品的二次宣传。近年来,电视剧的飞速发展,文学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字艺术,文学作品中大多是记录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为主,这样的作品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作品中多以积极的生活追求和美满的结局结合,对文学的追求往往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作品改编为电视剧,往往能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如今,文学换用了另一种形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改编的电视剧已经开始布满银幕,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观众诠释文学,但由于人们审美力的下滑,导致了原本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被电视剧改编的面目全非,已经没有了文学作品中深刻的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审美的通俗表达,这种趋利行为,引起了许多文学读者的不满,也影响了电视剧事业前进的方向。

五、结语。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民族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更明确、科学、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更有实际意义。文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方面,要有问题意识,使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课堂效率更高;学生思维培养是难点,需要侧重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文学思维能力,在思维的深刻性、丰富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性质方面加以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民族院校。

文学课程改革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提出核心素养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包括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围绕着“核心素养”进行重新修订。其中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质量标准基本是围绕20颁布的核心素养六项内涵和三大方面在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具体展开。可见,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标准已经在核心素养的范畴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有条不紊地展开,涉及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等方面。民族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主要维度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三个基本环节具体展开。教师素养是决定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推行翻转课堂模式,设置由课程标准——章节设计——考核评价构成的课程链条环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方面主要包括两种能力培养:汉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文本解读能力。难点是促进学生文学学科思维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教师素养:是决定课程改革进展的“核心”要素。

在后现代课程与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具备较高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较高核心素养的学生。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的教学要素中,教师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因学生的差异性而调节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因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巧妙设置教学环节,正确引导学生。教师的核心素养涉及“关键能力”,包括运用文化、技术、社会的工具进行沟通的能力;主体自律的行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能力层面包括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内因指的是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相关能力、态度情感等综合素养。外因指的是教师和他者的沟通合作关系,包括和学生、领导、同行、家长的沟通。内因是根本,起决定性作用,教师个体具有较高的素养,才会获得外在关系层面的广泛认同。思维根本论认为,由认可和欣赏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最有价值的关系。可以说,提高双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是保证良好沟通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对教师个体形成情感认同之后,往往会把对教师的兴趣迁移到该教师讲授的这门课上,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提高自身核心素养,是一个由内至外的过程。外在要为人师表,着装大方得体,有上课的仪式感。作为双语专业文学课教师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内在素养的提升。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对教师语言面貌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注意汉字、词语的正确读音,纠正不良口头禅习惯。例如,“这个”“那么”“也就是说”等有规律地重复,教师语言啰唆、不连贯、重复都会影响学生对课堂有用信息的吸收程度。教师要注重锤炼语言,备好课之后要把语言备好,教师语言要简练、通俗、流畅。文学类课程如果能形成幽默或富有激情的语言风格,会对学生更有感染力。教师内因层面包括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的积累和更新。教学理念主要指不断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旧有的观念,勇于改革教学;文学专业能力涉及教师对本专业了解和研究的程度,最基本的是文本解读能力;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把相关内容设计好,尽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也就是说,老师准备的课程不仅要好吃,有营养,还要好看,让学生有食欲,使学生乐有所学,更会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过程的确需要精雕细摹,对于相关延伸尺度、教学内容深度、教学方法丰富度的把握,教师是应该能够掌控的。

二、课堂教学:以解决文本问题出发,规划课堂模式,设计教学环节。

目前,核心素养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衔接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大学课程与核心素养理论对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大学阶段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课程目标围绕学科原理、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层面拓展。文学类课程教材编订以文学史纵向的知识框架为内容,缺少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的考量。引入核心素养的理论探讨课程目标,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助于促进大学文学类课程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要素。民族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类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改革在适度增加课堂讨论法、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之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感悟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运用读书指导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别有新意,培养了文本解读能力。如何开拓出更多的视角,使分析更具学理性,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师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要有切实的方法和整体设计。探索出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如登山观景法、典型人物图像法、作业优选承传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设计好一堂课需要准备课前布置、课堂讲解、讨论、小结、课后作业、反馈评估等教学环节。各个环节的展开要有条不紊。以现代文学课程鲁迅小说的讲解为例。鲁迅作品的讲解共计6学时,其中可以设计讨论环节。讨论课能够赋予课堂以生机活力,促进思想的生成,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在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方面,教学改革之后向学习过程倾斜,以前平时成绩构成比是3∶7,目前是4∶6,增加了文本讲读、背诵和测验。改革之后明显减轻了学生期末的复习负担,平时的考核环节丰富充实了平时的学习内容。评价方面还可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教学反思,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诚然,民族院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兴趣不高、数量不够,尤其是现代文学作品。由于现代文学文本历史年代感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导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课前布置思考题,课堂展开讨论,每天十分钟的讨论环节对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感悟力都有促进作用。学习每个作家前要布置课前阅读篇目,留思考题,上课的时候围绕思考题展开。让课堂翻转起来,才能激活文学课堂的生机活力。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学课程教学和第一语言课程相比,要更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科思维的培养与提升。教师可以设置朗读环节,准备好朗读的篇目段落,在对字词精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三、学生思维:促进文学学科思维发展与创新思维形成。

建构促进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学模式,是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核心素养理论接轨,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如果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点问题,那么学科思维的培养则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难点。思维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从思维根本性的角度讲,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的发展“是穿越,还是被限制,是完全由对事物内在联系认识的程度所决定的,是由对事物发展规律掌握的程度所决定的。是由对事物决定因素的洞察程度所决定的。”培养学生的文学学科思维,关键是了解文学学科思维和哪些内在要素有关,这些内在要素和学科思维的关系怎样,哪些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文学思维有什么内在的发展规律。文学学科思维主要指的是理解并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思维,借助逻辑思维对之进行学理性分析。文学思维涉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文学思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性质。老舍的语言具有较强的形象性,《骆驼祥子》中以“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比喻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以“老鸦是一边黑的,他不希望独自变成白毛的”描述堕落的祥子的心理状态。学习作家语言的形象性,培养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事物的描述更加细腻、生动,富有感染力。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对作品主题的正确理解和结构的条理性、严谨性。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形象的语言,而且结构严谨,从文本的结构和主题表述中体会文本的逻辑思维,学习表达的条理性。例如,小说《围城》就是围绕主人公方鸿渐被围困在婚姻的围城、职业的围城和人生的围城又不断突围的过程,展开的故事情节,主题明确,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价值观的转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嬗变。相应地,从不同的认识视角出发,对于作家、作品和人物的认识评价出现差异。每个人物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从后现代的视角解读人物,不仅评论家的评价标准发生嬗变,作家创作的视角和价值标准也在发生改变,作家不再以“高于生活”的视角进行创作,常以平等的视角或者“低于生活”的视角描述各阶层人物,这能更贴近底层人物内心,使当代作品的人物相对于现代作品更加真实感。在解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倾听不同的评价声音,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论使教学得以在同一个规范、科学、系统的层面展开对话,运用核心素养理论可以深入探讨学科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民族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来说,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授课模式上要有问题意识,确立“课程目标——板块设计——学习评价”环环相扣的课堂链条模式,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文学思维能力,在思维的深刻性、丰富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方面予以提升。

参考文献:

[2]房继现.思维根本论[m].沈阳:沈阳出版发行集团,2017。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文章以优美的文字为后世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田园理想国的美好图景,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影响深远,它不仅在精神层面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还以其丰富的词汇、新的文体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因此,在整个文学史中,其文学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

一、丰富汉语词汇。

《桃花源记》里使用的很多词汇,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桃源”、“世外桃源”了,用来代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这在后人的诗中都有出现,如王维《桃源行诗》:“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闻神仙遂不还。……春来偏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安石《桃源行》诗:“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汪藻《桃源行》“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在词中也同样可以见到,如辛弃疾《水龙吟》“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忘却桃源归路”等。

除此之外,里面还有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阡陌交通等成语,为后世广为使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二、志怪小说的开始。

如果深入分析的话,可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志怪小说。首先从文体上来说,小说需要具备人物、环境、情节、叙事虚构这四个要素,这些《桃花源记》中都具备,里面有渔人、村中人、太守、刘子冀等人物,以桃花源为叙事环境,呈现了这样的情节:渔人偶然间发现世外桃源,接着进访桃花源,发现这里的人与世隔绝已久。后来渔人回去报告太守,太守派人前去寻找却已找不到桃花源。刘子骥欣然规往却也寻病终。情节曲折,采用“游仙式”的叙事结构。因此,从以上分析可知,《桃花源记》可以归为小说。

其次,是它里面充满了玄怪的意味。文中开头的一个“忘”字和“忽逢”一词,就点出了渔人遇到这片犹仙境般的桃花林,是出于机缘,这就渲染出一派浓浓的玄怪情致。接着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是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描述,又糅合了儒家先王至治的理想社会,是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的复活,这些描写纯属玄学思想的体现。再看一下结尾“既出,得其船......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的“迷”字与开头的“忘”字遥相呼应,构成玄怪小说所必不可少的故事情节,更留下了浓浓的.玄学意味。

所以,总的来说,《桃花源记》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又兼有志怪小说的特征,是可以看成是志怪小说的。这也可以看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兴盛的一个开端。

三、对“桃源体”和“诗话体”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首先,《桃花源记》发展了“桃源体”这样一个故事母体,“桃源体”指的是这种类型的小说或故事,内容上描绘了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美好社会,也即“世外祧源”。这种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存在的,只不过是作者的一种理想模式而已。但由于广大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能寄托在理想里,因此这种模式的故事出现后,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如宋代传奇中有篇小说叫《乌衣传》,描写了乌衣国的理想境界。作者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竞敷衍成一个王榭入乌衣国与燕子通婚的故事,在大胆的虚构中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清一些长篇小说也常运用“桃源体”设计情节结构。如《水浒后传》叙述梁山义军征方腊后,未死的一些头领又重新在各地起义,参加抗金斗争,最后在李俊领导下漂浮海外,寻到一块“乐土”,重新创立基业的故事。李汝珍的《镜花缘》,通过海外世界的描写,实际上也是在构筑作者的“桃花源”境界,只不过对世态人情作了曲折的反映。

其次,《桃花源记》开创了“诗话体”这一故事母体。这类小说中夹有大量的诗词、骈文等,韵文与散文相结合,使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首先为唐传奇所继承。《莺莺传》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在叙述的同时,还穿插张生与莺莺的诗笺,使诗与情节连在一起,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宋元时期,小说中诗文相映的特点更为明显。在《流红记》、《温泉记》、《王幼玉记》、《谭意歌传》等篇中,都采用了诗词进行穿插,把人物与情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言小说中最注重诗笔的一个选本是《云斋广录》,这本集子中的小说几乎箭篇都有诗文相映的特点。再看宋元话本小说,唐宋以来,有一种诗话体的话本,常用小说中人物所作的诗歌点缀或过渡如敦煌写卷中的《苏武李陵执别词》、宋话本中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及《快嘴李翠莲》等,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因此,总的来说,《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既因陶渊明以饱蘸现实色素的笔墨描绘出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小国,也出于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正如钟蝾在《诗品》中所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必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陶渊明以饱蘸陶醉薄悦之情的筒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确实深深影响着后人。

中国电视剧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论文

马克思指出,人类不仅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物质生存的需要,还从事精神资料的生产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艺术,因此而诞生。黑格尔提出,“艺术的中心是人!”朱青生在为《艺术:让人成为人》写的序言中也写到:“这里的人不是活着的人,而是作为人文的人。正在加强一种警示和呼唤:人本来不是‘人’,只有透过修养和教育,经由艺术和人文,方能成其为真正的人。只是艺术到底使人往上,还是往下,这的确还是个问题。”针对电视艺术来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电视在教室里的有效性是早已公认的,我们越是看电视就越是倾向于它所教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无论是教室之内还是教室之外。”

中国电视剧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论文

这是晚年的乔致庸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对时间流流逝、青春不再的感叹,也是对自己经商生涯的否定。他本是一个可以考取功名的人,却不得不经商担起家族的大业。在电视剧开头,在他决定放弃科举时,将一盆水浇在了自己身上,他要洗刷自己过去的心思,抛弃自己过去的理想,其实他并没有洗刷干净,而是将它们深深的埋在了心底,在他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刻,他又重新找回了自我,和自己的“本我”来了一次亲密的对话,充满痛苦,充满无奈,他甚至恨着自己。这样的处理让观众看到了这部电视剧不一般的艺术魅力,对乔致庸的形象有了立体化的提升,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但在和别人斗,还是在与自己内心的不灭的梦想斗争。而这正视体验了乔致庸与自我内心的矛盾冲突。

而这种人与自我的矛盾冲突是更深层次的悲剧冲突。雅斯贝尔斯认为,“悲剧知识乃是不仅产生于外部活动,而且发生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历史运动的最初形态。冰心也说过,“悲剧必是描写心灵的冲突,必有悲剧的发动力,是悲剧‘主人翁’心里冲突的一种力量。n63毕竟,人在与外部自然、社会发生冲突的时候,最终的解决都要依赖自己的意识和意志,都不可避免的在自己内心深处荡起强烈的情感波斓。人的内心是无比复杂的,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阿波罗祭台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警句:“认识你自己。希腊人以神谕提醒人类认识自己的本质,这也是一直困扰人类的谜语。弗洛伊德的学说将人的意识视为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完整的动态的心理结构,与三者相对应的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最本原的一种冲动和心理状态;“自我”是受现实生活中各种伦理原则抑制和伪装了的本能;“超我”是理想的自我。尽管其性意识决定一切的“力比多”理论有些偏激,但是对人的意识的划分还是把握住了人内心的复杂性。

后来的拉康用“镜像理论”来隐喻一个人认识自己的过程。于是,镜子成了一个重要的道具,在照镜子的时候人往往才觉得里面那个人不是自己,或者从镜子中希图看到想要的自己。电视剧《青衣》的开始就是大家对着镜子化妆,配合着画外音:“风雨乾坤三声叹,天上人间一回眸,这不是别人的故事,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这里的镜子中的人,她年龄、相貌以及理想与追求无疑成了记忆中的`自己。第八集中,筱燕秋三十岁这一天,她望着一座建筑的玻璃镜,又痴痴地发呆,而镜中的自己一会儿就变成她年轻时候的摸样,她也开始回忆曾经的生活:“站在这里,我才明白,自己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回到这里来。”特写镜头中眼泪轻轻滑落。这是她在面对自己时的无奈和无限的痛楚。

无论是前面的《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还是《青衣》中的筱燕秋,他们都是在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过着他们不愿意过的生活,但是,又不能不做,于是他们表现出了另外一种性格。人与自我的悲剧性冲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做到了,最后却发现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者是有不对的地方,特别是当这件事情又无法修改、无法弥补的时候,也有强烈的悲剧性。在电视剧《汉武大帝》最后一集,这位以战胜匈奴而自豪的皇帝去了一趟忠烈乡,在这里,到处是为了打仗而残疾的老人,他们过着无比艰难的生活。此情此景,让汉武帝追悔不己,回宫后,写了著名的《罪己诏》:“联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汉武帝以此举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和心中的痛楚。

3结语。

戏曲电视剧的中和美学研究论文

戏曲电视剧是在戏曲与电视这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品种,尽管有着自己的独立特性,但在更多层面上还是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整合和融合,还是受到戏曲文化和电视文化的双重影响。

(一)戏曲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戏曲艺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表现范围非常广阔,举凡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宗教、伦理、道德、习俗等各个领域,几乎都是它的艺术再现的对象,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内容。而且,戏曲艺术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等各个艺术门类,都被其融入自身,因此戏曲艺术还具有非常充分的表现形式。这样一种有着强烈的开放性和吸引性的文化形态,是处于经常性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的。这些特点使得戏曲的社会影响力远大于其他艺术种类,具有更高的艺术地位,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总是能通过自我机制的调整实现艺术的更新,从而找到发展的契机。这种可变性和适应性对于戏曲电视剧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戏曲文化具有全民性,它以不同的方式或方法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审美需要。”[3]戏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通俗艺术,是以全社会为欣赏对象、以通俗化为标志的大众艺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性。戏曲艺术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戏曲电视剧的艺术基调,即群众性和通俗性,而这也正是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突出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各地区存在方言也即语言差异,不同地区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必然各有特色,中国戏曲现在仍存留有三百多个剧种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以剧种方式而存在的戏曲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戏曲电视剧成为了一种带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的电视艺术,也使得它的丰富和多样成为可能。

(二)电视文化的影响。

孟繁树先生认为,“所谓电视文化,可以概括为伴随着电视这种新的社会传播媒介而出现的一种现代的文化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浸润所及,几乎遍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3](40)电视文化的普及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视文化具有极其广泛的内容,任何社会文化进入这一传播媒介体系内,都要按照电视运行也即视听的规律和要求来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等电视化处理。而在电视化的过程中,综合性是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和途径。在电视艺术领域的各种艺术样式中,都可以看到综合性特点的体现。戏曲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综合性的表现,其创作也必然要自觉地顺应这种艺术的自身规律。

“戏曲电视剧是由戏曲与电视剧进行联姻而产生的,既不同于戏曲又有别于电视剧的一种电视艺术的新样式或新品种,它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和作为一种新艺术的质的规定性。”[3](28)戏曲电视剧既没有因成为电视艺术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而完全丧失戏曲艺术的审美品格,也没有将戏曲表演的种种艺术模式完全搬上电视荧屏,而是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于“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这不但是戏曲电视剧的审美价值的核心,也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标志。

(一)中和戏曲舞台的虚拟性与电视荧屏的真实性。

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就是舞台时空的流动性,或说是虚拟性―――戏曲舞台的时空特点是假定性大,舞台的时空并不需要借助景物造型来表现,而是依靠演员的表演,通过唱词和适当的动作来交代周围的景物和环境,即所谓景随人走和景在人身上。这种程式化的表演具有写意性,它可以以桨代船、以鞭代马、以演员生景。舞台的变幻,环境的迁转,时间的流变都依靠演员的表演来实现,以唤起观众对时空的联想,产生艺术感受。这是戏曲舞台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应该说,这种表演方式,在舞台风格的总体范畴中是合适的,是能为人们的审美情趣所接受的。观众在观看舞台上的戏曲表演时,心中明确知道这种虚拟化的种种表现特点,演员的演和唱相得益彰,与观众的审美诉求完全一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戏曲电视剧的制作需要借助电视手段来实现,需要将舞台表演转化为荧屏再现,往往是选用实景(或是搭景)的,是立体的,有很强的真实感。这样的环境设置与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虚拟、假定性极强的表现形式就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这时,如果再完全采用舞台表演的虚拟化的技巧和方式,就显得不合适了。比如,当演员在宽阔的大河前以桨代船,在蜿蜒的山道上以鞭代马,在真实的房屋前假装扣门,或是仅仅走一个“圆场”,就代表地理位置的变化,而身后的背景始终未变,那么电视机前的观众,在审美意识上是不能接受的,只能产生一种不伦不类的滑稽感。受电视剧制作技术手段的影响,戏曲电视剧表现时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为将戏曲舞台上时空的虚拟表演与电视剧表现的实景相统一,戏曲电视剧中的具体表演方式必须做相应的变化,以求通过表现力丰富的电视化手段,结合戏曲的艺术特点,使戏曲电视剧成为富于生命活力的新样式,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不产生阻隔和障碍,进而达到良好的审美诉求。

(二)中和表演艺术的程式化和电视剧的生活化。

王国维曾将戏曲定义为“以歌舞演故事”。这一方面说明了传统戏曲中,故事性也即情节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戏曲存在的主要方式―――以歌舞来表演。中国戏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逐渐确定了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所谓程式化,是说传统戏曲的表演语汇都是经过规范的,而且这种被规范了的表演语汇还具有普遍意义,即是说同一个动作既可以在同一出戏中重复使用,而且也可以在不同演出乃至不同剧种中重复全长,因为它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别的动作问题,而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汇。”[3](62)这种表演方式的程式化和舞台时空的虚拟化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虚拟化的舞台时空的需要,才产生了程式化的表演方式;也正是由于表演方式的程式化,才使得舞台时空的虚拟化成为可能。戏曲表演的程式可以表达感情、表现景物,甚至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是丰富的戏曲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表演艺术的程式化不仅要求演员对于固定的程式要烂熟于心并能运用自如,如起霸、云手、跪步、圆场、走边、蹉步、抖髯、甩发等,而且对服装、化妆、道具等其他方面也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传统戏曲的服装、化妆、道具等也往往是类型化的,如服装上往往要按照人物的身份、年龄和性格的特点进行分类和规范,为符合人物性格、身份,戏曲界有“宁穿破、不穿错”的格言;戏曲的脸谱、髯口,也都是按照人物性格、年龄特征设计的,而且各个剧种还有理解不一的差异;舞台道具的虚拟、假定性都较大,真实感较差。这些造型元素都具有假定性和夸张性的特点,这和舞台表演的程式化是相适应的。正是这些方面彼此配合,才共同造就了戏曲这一最重要的写意化的特点。而相对于戏曲表演的程式化,电视剧的美学原则却是要求生活化。“生活化是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基础上形成的电视剧的基本艺术特征之一,是一种艺术样式(类型)对反映生活的美学要求。即通过电子技术传播给观众的‘屏幕视像’―――电视剧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已经不是什么大众性的通俗性的问题,而是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艺术。”[4]由此可知,对于电视剧而言,生活化这一艺术特征,并不是一种题材内容的要求,而是艺术上的特征规定。这样的一种艺术特征和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化,那种明确的假设性的表演方式是存在矛盾的。戏曲电视剧就是要将戏曲舞台表演的程式化与电视剧的生活化结合起来。为了符合戏曲电视剧的美学原则,为了更好地刻画、塑造性格各异的形象,一些固定的程式化表演方式,夸张的脸谱、定式的服装和假设性的道具等与戏曲电视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不太和谐的部分,也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然而,如何才能对其做准确把握,既保持戏曲艺术的传统美,又将其与电视技巧相融合,这个问题对于戏曲电视剧的创作者们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一方面,传统戏曲的程式化和虚拟性,是展示戏曲独特之美的重要特性,正是由于那极具象征意义的一招一式,才使得观众生发出难以明状的美感享受,这也是传统戏曲长期发展而来的文化累积。另一方面,电视剧的表现手段又要求不得不舍弃或改变某些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否则便仅仅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粗浅整合,既不能使传统戏曲经由电视传媒发扬光大,也没能为电视领域增加新的表现方式,这种结合便无价值可言了。

(三)中和戏曲音乐的连贯与电视音乐的节奏。

由戏曲的发展史可知,戏曲在近千年形成和发展中,不断吸收和综合各种音乐的营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以歌舞演故事”,充分说明了戏曲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美学原则的角度看,戏曲艺术对戏曲电视剧的最主要、最深刻的影响,表现为它使戏曲音乐成为戏曲电视剧的美学结构的核心和灵魂,并最终赋予这种屏幕艺术以电视歌剧的艺术品格。”[3](67)对于戏曲电视剧来说,戏曲音乐是它之所以成为戏曲电视剧而非普通电视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戏曲舞台的音乐是烘托剧情、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原有的戏曲音乐受到表演方式上虚拟性和程式化的限制,总的来说是比较拖沓缓慢的。观众坐在剧场里欣赏一场戏,除了看演员的形体表演之外,更重要的是唱戏的部分,因此过去有“听戏”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了戏曲音乐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大段唱段的出现就无可非议了。观众需要在这样的大篇幅的唱段中体会这一唱腔的妙处,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探求剧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电视剧拍摄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丰富多变的节奏,戏曲电视剧的表现方式与场上传统的戏曲表演方式存在很大区别,如果不加变革地完全套用,两者的节奏不合,就会使人产生疲惫和厌倦之感。比如,作为戏曲艺术的灵魂和特有的主要表现手段,戏曲的唱腔是戏曲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而且最能体现戏曲艺术自身的特征和审美价值。它的连贯性极强,如果和镜头“分切”过多,往往会破坏它一气呵成的连续情绪。对此,戏曲电视剧在创作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如何将传统唱腔与电视化的处理方式相统一,既保持唱腔的连贯性,又突出戏曲电视剧的电视特点,增强对观众的情绪感染力,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因此,可以根据剧情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兼顾传统戏曲音乐的抒情性和电视剧节奏的多变性,充分考虑保留戏曲艺术的特性,并通过电视的手段和技巧发挥它的特长,使观众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情绪和欣赏表演,展现艺术表达的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戏曲电视剧这一产生于传统戏曲和现代电视的基础上的艺术形式来说,如何使自身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这两种看似完全没有联系,实际上又存在颇多共通之处的艺术形式,能更好地融合,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价值,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中和美学精神是它的美学依据。因此,认真把握中和美学,在具体的拍摄制作中综合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使戏曲电视剧能够以富于现代气息的电视艺术,使中国传统戏曲得到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弘扬。(本文作者:李晓一单位: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戏曲电视剧的中和美学研究论文

“中国音乐美学研究”是一个贯常的用法,其中到底有些什么含义似乎无须深究,然本文将以对它的深究开始。“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可析义为二:一是指在中国研究音乐美学(studyingaestheticsofmusicinchina;二是指研究中国的音乐美学(studyingaestheticsofchinesemusic)。

第一种含义表明研究发生的处所,即在中国而不是在外国;其次表明了所研究的学科性质是音乐美学而不是音乐中别的什么学;至于是关于西方的音乐美学还是中国的音乐美学却未道明。第二种含义体现为所研究的对象,即,是关于中国的音乐美学而不是西方的音乐美学。关于美学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如下一席话:“美学这个名称及其内涵源出于欧洲思想,源出于哲学。所以美学研究对东方思想来说终究是格格不入的。”“{这一席话显然是对东方人研究美学的话难。然而本文在此不打算讨论这个话难对于我们的意义,只是想就这个话难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关系作一些说明,以明确我们研究的任务。根据这段话的意思来看待上述第一种情况,我们会发现,哪怕是在中国这个处所,我们也只能研究西方的音乐美学,因为中国从未有过aesthetics这个东西。

那么怎样研究呢?因此,方法论的探讨就成为我们首先要而对的问题。根据这段话来看待第二种情况,问题同样是明显的,那就是中国没有过美学,现在一定要研究一个中国的音乐美学,那么,怎样克服海德格尔所说的“格格不入”呢?也就是说,同样存在怎样研究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境况,那就是在我们着手研究和著述之前,都离不开先要对方法论进行探讨,这意味着,对方法论的探讨构成了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前提。因此对于前者,即处所,我们要问,是按照西方人的路数去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及其历史呢,还是别有他法?也就是说,处所对我们的研究是否有一种规定性。如果有规定性,它是怎样的?对于后者,即对象,我们要问,你是先学习并研究了西方的音乐美学再来研究中国的还是径直研究中国的音乐美学?根据海德格尔的意思,显然应该是前者。

也就是说,只有我们明白了西方音乐美学,尤其是其历史是怎样的,我们才可能获得一种启示,知道怎样去研究中国的音乐美学及其历史,以克服格格不入。那么,西方音乐美学史是怎样的呢?因此,关于对象的考察,就将落实在西方音乐美学的基本历史上。这样一来,不管是处所还是对象,其问题都落在了关于西方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上了。因此,本文只考察处所对我们的研究的规定性就够了,因为,它已经包含了对于对象考察的内容。

2从处所引出的方法论。

首先我要说明,这个所谓“在中国而不是在外国研究音乐美学”涉及的处所一词,我并非仅仅指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这种地理概念上的中国,而是指有着儒道思想传统,又受到西方文明深刻影响的文化含义上的中国,即在文化这个处所上来使用中国这个概念,也就是着重其心灵性方而。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曾在国土上是一个流浪的民族,但在精神上他们却没有流浪,因为他们的心里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这就是耶和华上帝。我们中华民族在国土上没有流浪,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在流浪,以达一个多世纪。当下我们的存在就像一个梯子,四处寻找可以靠的“墙”。这并不是说,我们心中是空的,恰恰相反,我们心里的东西太多,太杂,以至我们无法确定那一堵墙是可以靠的。这就是我们的“处所”―一个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处所”。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处所”进行着学术研究。显然,对于这样一种处所,首先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奠基。用什么奠基?怎样奠基?靠政治家的演说主张,靠科学家的技术发明,还是靠商人的经营管理,都不是,而是靠文人的学术研究。音乐美学就是这样一种人文学术,因此,我们是从音乐学术的角度来为心灵性的文化中国这个处所奠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关于学术研究的大前提。

但由于这个处所一方而承续着传统的一些因素;一方而又承续着近代以来诸多学者对传统文化学术的批判所形成的历史境遇,以及他们对西方文化与学术的解释性、选择性引入所业已造就的'传统(这就是以现代白话文为基础形成起来的过渡性质的文化范式);还有当代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经济一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以及由此激起的浮躁不安的市侩心态对学术研究的强大影响,这些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没有岛屿与陆地的澎湃的海洋,因此,我们的学术本身也是未确定的,同样存在一个奠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我们的研究活动本身作为对象来考察,以达到为中国的音乐美学奠基的目的。

这首先是由我们的任务决定的: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要在反思的层次上与我们传统的文化建立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有两个含义,一方而不仅仅是要借助我们的理性,将它作为一个知识对象,以主客体对立的方式上认识它;更重要的是另一方而,这就是要在一种自我文化延续的同一性关系中继承之(无庸讳言,经过“新文化”运动之后,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于我们已经是一种异在的文化,古代汉语对于我们,就像英语对于我们的关系一样,例如,大学里晋升专业职称,或者是考英语等西语,或者是考古代汉语,必择其一;至于作为传统文化的内容的东西,早已是肝胆楚越了。就后一方而来说,传统文化就不仅仅是一种供我们观看的客体,而就是作为文化的我们的血肉之躯。

3结语。

以上,就是我所谓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前提,不认识这个前提,我们的研究就会是盲目的。把握住这个前提,我们的学术研究就会开出一个光明的天地。

小说与电视剧的对位与错位论文

作为园长,身在现场,我很清楚,晓宇老师想要帮助儿童获得的认知是:大米磨出来的是大米粉。而晓宇老师的实验是让儿童比较两种白色粉末的不同。即使儿童知道大米磨出来的粉末是与面粉不同的,也无法获得大米磨出来的是大米粉的认知。

因为对于大米粉的认知属于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不是通过探究就能够获得的。就像如果我们不知道“杯子”叫“杯子”,“杯子”这个知识的获得是不可能通过探究获得的。最简单的直接获得认知的方式就是有人直接告诉我们,它叫“杯子”。

通过比较两个东西的不同来获得概念是不行的。儿童的认知过程应该是先知道这两个东西的概念,然后再比较区分两者的不同,建构对两者概念的深入理解。

另外,儿童通过直接操作、感知获得的是经验不是知识。知识是被概括、总结、普遍化和反复验证的经验。经验又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经验。

案例中,儿童把大米磨成粉末的过程,获得的是物理经验:大米经过研磨可以变成粉末。而知道大米磨出来的是大米粉、黄豆磨出来的是黄豆粉,什么东西磨出来的是什么粉,这是逻辑经验。

案例中,孩子的兴趣其实还停留在物理经验上。孩子此时就是对磨的动作、过程感兴趣,至于磨出来的是什么,孩子其实并不太关心。

孩子根据经验,认为白色的`粉末就是面粉,于是在磨出粉末后,非常激动、愉快地说磨出“面粉”了。他们只是用“面粉”这么一个词,表达当时激动的心情,并不关心磨出来的东西叫什么。此时,孩子的兴趣还没有发展到逻辑经验上面去,而老师的目标是让孩子获得逻辑经验。

因此,教师的目标与儿童的兴趣之间错位了,教师的目标与比较实验之间也是脱节的,没能帮助儿童建构起新经验。

戏曲电视剧的中和美学研究论文

将真实的合唱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合唱艺术所具有的生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基础知识教授之后,将真实的艺术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丰富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合唱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作为基础,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进行艺术的传达,并将相应的合唱文化良好的融入到课堂,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合唱技巧,促使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保障。

3.2有利于营造合唱学习的良好氛围。

将真实的合唱艺术带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感受艺术,在丰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真实性的合唱艺术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合唱艺术的审美素质。而通过将合唱艺术相应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促使其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针对合唱艺术树立起良好的合唱意识。以具体的合唱形式将我国传统的地域文化展示给学生,促使其对于我国精神内涵具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合唱艺术的学习兴趣。

3.3有助于合唱教学理念创新。

合唱作为一项传统的音乐文化艺术,其所具有的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高昂的唱腔方式,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都是音乐教学课堂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在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促使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是想要将合唱艺术良好的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促使教师能够在崭新的理论基础上建设更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音乐教学形式。

3.4有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将合唱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不要过于重视合唱曲目的引入,但也不要流于形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刻板枯燥,难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将合唱良好的与课堂教学结合之后,为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提供了更有利的机会。

结束语。

通过分析茶艺美学、茶艺美学对合唱表演的促进作用等,我们能够发现,茶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一定的艺术形式作为载体,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才更加便于人们理解和体悟。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茶艺美学与合唱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两者的发展繁荣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宁.茶艺表演与声乐演唱相融合探析[j].福建茶叶,,40(03):111.

[2]娄琳娜.民族声乐演唱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39(08):82.

[3]王静雪.茶艺文化中的民乐艺术[d].河北大学,.

中国电视剧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论文

在电视剧当中,导演是否把握好全剧的立意和风格,这个直接影响到电视剧的意境的深浅和高低的,虽然是相同的题材但是不同的立意,不同的风格,最终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和电视剧的面貌也是有所差距的。电视剧的风格决定了意境的形态,而意境的高低是有立意所决定。

风格是在创作中流露出来的个性,就是创作者的行为习惯和个性气质所致,因此风格具有稳定性同样具有差异性,而且风格直接决定了作品所拥有的气质,这就是风格对意境形态产生的影响。立意是对所需要传达的思想以及作品主旨的一种规划。立意包含了作者的设想、创作动机、创作意图以及全文的思想内容。在电视剧的创作中,立意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很多立意高的电视剧,都成为千古流芳的电视剧。

2.从实到虚,虚实相生。

在美学的范畴上来看,意境是由虚和实两部分构成的',实景是对情景的直接的表达,而虚景是在幻想和联想中表达出来的,但是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是通过视觉艺术,就是通过镜头和画面呈现出来的,而画面和镜头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实景和虚景表现出来的,只有虚实相交映的画面,才是完美的画面。电视剧中的实,是通过人物、事件、景物等表现出来的,电视剧中的虚,是通过一些彩色的布局,或者画面的关系,比如空镜头、蒙太奇、长镜头等等方式,营造出来的。

中国电视剧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论文

电视剧艺术创作者应该亲近观众,具有平民意识,但是这是感情上的平民化,而不是思想上的平民化。电视剧创作者不能以思想导师自诩,但要以思想导师自律。因为,观众所接受的思想,所获得的信息,最终都回归到社会实践中。正如曾庆瑞先生指出的,电视剧作品从生成到功能实现的系统流程中,说到底,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再从精神到物质的流变过程。每一流变过程的终结,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有所增益、丰富、变形和信息反馈。同时,又是一个主客观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所谓客观融入主观,是指生活现实,经由审美对象、创作过程融入电视剧的艺术文本。在这个过程里,当生活现实进入审美对象和创作过程中的时候,作为创作主体应赋予理念、情感以形式,让内容融于形式。所谓主观融入客观,是指电视剧的艺术文本,经由观众接受、社会实践,融入生活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当电视剧的艺术文本进人观众接受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时候,作为接受主体或者说审美欣赏主体的观众,通过接受形式而达到对情感理念内容的把握,也就是说,电视剧的存在,不单单是在某一个凝结点上,它的惟一真实的存在,是一个具有整体构成意义的常新的精神流程。

因此,观众接受只是电视剧存在过程中的一环,不是最终的一环,更不是最高的一环。而观众的“精神”会转化为社会实践的“物质”,所以,电视剧更应该去提升观众的价值追求,而不是仅仅迎合,以形成更好的社会互动和良性循环。总之,悲剧性电视剧通过其超越的.悲剧审美,使人有顿悟的感觉,在否定之否定中,使人获得精神高度的快乐和自由,使电视技术、科技力量不再以“异己”的形式存在。正如席勒所言:“艺术和自然、或者更恰当的说,和自然的创始者,抱有同一目的,即施与快乐和使人幸福。”

3结语。

电视剧艺术创作者应该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电视剧的悲剧性,以便可以更好的夯实电视剧的艺术地位,更好的维护社会文化的生态平衡,从而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心灵家园。在电视剧和电视文化义无反顾的躲避崇高、向娱乐化进军的情景下,电视剧悲剧性的存在与成长对中国电视剧艺术良性发展的显性意义、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的隐性价值和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艺术提升都应该大有裨益。

但是,仅看到这一点还不够,悲剧性作为电视剧的美学追求在社会文化层面上表达出来的一些不好的思想倾向也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批判。总的来说,电视剧悲剧性表达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智慧,对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悲剧性体验、悲剧性事件选择了回避;第二,在帝王题材电视剧中经常选择将帝王塑造成悲剧英雄形象。而与这两点形成对比的是现实题材喜剧的增多和非悲剧英雄帝王形象的隐匿。这样的反向运动无疑加剧破坏了这一题材的生态环境。

中国电视剧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论文

悲剧性在电视剧中不仅以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激情等宏观的、整体的构架存在,它更深入中国电视剧的文本中,也正是对其在电视剧文本中的提炼,才有其宏观上的景观。接下来要从电视剧文本自身入手,从电视剧本体研究出发,看电视剧的悲剧性在电视剧具体的文本中是如何存在的。“如果艺术具有表意性和象征性这两个特征,它必然会是一种什么东西呢?答案是:‘艺术必须是语言’”。88电视剧也正是依托其视听语言来实现其表意性和象征性,来实现其画面情感和审美元素的表达,它的表意和象征是基于它特殊的语言体系。因此,有必要从电视剧的言说方式入手,看悲剧性在电视剧具体的文本中是如何存在的,悲剧情感是如何表达的,悲剧意境是如何营造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