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精选19篇)

时间:2023-12-12 05:28:14 作者:影墨

教学计划的编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对于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计划的编写要点。

苏教二语:识字2网友来稿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卡片。

2.教师准备大教学挂图。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朋友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为什么?请说一说。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韵文。

1.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水“、“秀峰”、“倒影”等词语。

(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学习第二组词串。

(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播放壮族青年对歌的歌声。)。

(2)我们循声望去,(多媒体课件显示壮族对歌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出示“对歌”、“椿树”、“壮乡”等词语。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师点拔理解:壮乡,指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5)多么有趣的风俗,多么热情的壮族人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吧!(练读“对歌”、“榕树”、“壮乡”,指名读,齐读。)。

(6)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

3.学习第三组词串。

(2)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象鼻”、“骆驼”、“笔架”等词语。

(4)这么有趣的山峰,这么有趣的名儿,谁想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5)这里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山?小组猜一猜、画一画。(配上音乐。)。

4.学习第四组词串。

(1)(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教师相机介绍竹筏。)。

(2)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它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竹筏”、“鸬鹚”词卡,并进行朗读。)。

5.回归整体。

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说。)。

青山、绿水、竹筏、鸬鹚……漓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出示“画廊”,学生读。)。

四、齐读韵文,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碧峰倒影象鼻骆驼笔架画廊月饼。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2.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

二、指导诵读,读中感梧。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

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碧、峰、影、鼻、骆、驼、架、廊。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鼻”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小组合作,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并进行介绍。)。

六、作业:

教后记:

识字5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饽生机和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主要板书安排:师资。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看图说话。

课外: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

2.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蟒蛇”你了解吗?

3.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四.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2.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后以组为单位读一读。

3.练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4.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2.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6.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四.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约多越好)。

识字5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今、折”等8个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今、折”等8个子。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修改。

实验质疑,导入课题朗读感悟指导认字课外阅读1、体验:折一根和一把筷子。2、质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与它相对应的一句话。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团结合作的几条谚语。1、初读自悟,自学生字的读音。(1)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谚语读给伙伴听并正音。(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文中谚语的理解。(3)合作展示:一位同学读谚语,另一位说理解。2、朗读背诵谚语(1)老师引读谚语(2)看图画、实物,在朗读(3)熟记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2学生自主识记字3、汇报、交流记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独、移熟字减偏旁:近(斤)熟字换偏旁:折(听)猜字谜:此木可烧(柴)在课外书中找找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用笔或用脑记下来,比比谁记得多。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修改。

人教版识字四网友来稿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沙、海”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看图、学词及联系实际来识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字卡、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美的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学习“识字6”。有谁发现“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

2、谁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

3、今天要学的是哪些事物的数量词呢?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二、美的发现。

(一)认读词语,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景物。

读一读:文中写了哪些地方,描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画一画:在黑板上分四个方块,让会画的学生画文中提到的景物。

2、认识事物,识汉字。

(学生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把鼻韵母读准:滩、军、舰、帆、竿。(前鼻韵母)。

秧、塘、铜、领(后鼻韵母)。

(3)分析字形结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自编谜语记字:每天都有水(海);干竹子(竿)。

偏旁联想记字:海、滩、溪;舰;秧、稻;塘;鸥;(想想偏旁跟字意有什么关系)。

熟字加偏旁记字:铜(钅+同);领(令+页)。

3、熟读词语,记汉字。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测试读。

4、练习巩固,用汉字。

(1)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军舰一方稻田一群石桥一把欢笑。

一艘海鸥一畦秧苗一道飞鸟一面队旗。

一片帆船一块鱼塘一竿小溪一群铜号。

一条沙滩一座果园一孔翠竹一片“红领巾”

(2)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量词,一人说表示事物的词语。

5、引导观察,写汉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里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如“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看清笔顺,如“海”字的右边最后三笔是“、一、”。

(3)体验观察:临字。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注意指导学生写好三点水,关键是把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汉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如“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偏旁占三分之一,“军、苗”上窄下宽。)。

(二)品读词语,想象感悟。

1、边读边想,感知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自己选喜欢的一节表演读,让大家体验喜爱之情。

4、全文朗读。

三、美的升华。

(一)说画结合,拓展延伸。

1、选择给课文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中的一节配上插图。

2、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的多。(一只、一片、一艘、一条、一块、一座、一道、一群、一面、一把)3、选用所说的数量词和事物说一句话。

4、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它数量词。

板书设计。

识字6。

海鸥秧竿铜号。

军舰。

帆稻。

滩塘溪领。

(学生画图略)。

(二)练习设计:

1、你能写出多少?

氵:滩___________鸟:鸥___________禾:稻___________。

2、连一连,读一读。

一艘鱼塘。

一方燕子。

一只军舰。

一片秧苗。

一畦森林。

[《识字6》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苏教二语:识字2网友来稿

执教:常州市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贺剑英。

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活动,能认识人性的美丑,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初步学会欣赏小小说。

课前学习:

1、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课堂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听讲。

2

指名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

听讲故事。

3

组织评价。

评点。

二、&。

苏教二语:识字2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卡片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人夸的好孩子呢?

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新课教学,生字教学。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二)生字教学。

1、出示带拼音词语,识记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三、写字教学。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交流。

3、练写。

四、课文教学。

1、出示一幅画,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学习第一句话: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

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2、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学习最后一句。

(一)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二)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三、写字教学。

洗扫认真。

1、教师范写。

2、生描红交流。

3、生练写。

四、朗读课文。

五、拓展。

1、念儿歌。

苏教二语:识字2网友来稿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

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02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2003年2月24日第二周星期一第六节。

识字3。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读一读。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读一读。

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想一想,通过这个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记忆。

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说说现在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似之处?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三、教学生字。

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燕。

(1)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

(2)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

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较难把握。

2003年2月25日第二周星期二第一节。

识字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教具准备:

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1)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你们能认出来吗?

(2)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

(4)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

(5)老师小结。

2、认读新偏旁“马”“土”。

(1)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1)出示生字词(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3)指名读词,齐读。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

6、做游戏,巩固识字。

(2)学生自转自读。

五、指导学字。

1、学习“奔”的偏旁。

2、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3、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

4、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

2、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教学后记:学生会学乱多音字“驰”和“池”。

2003年2月25日第二周星期二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教学后记: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

练习1。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

2003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2003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2003年2月27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

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2003年2月27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二节。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教学后记:学生对练习一的学习很感兴趣,学习《村居》很乐学。

识字5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知道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象资料,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4.用“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3.指名读。

4.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注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卡片。

2.齐读韵文。

二、学习笔顺,指导书写。

1.学习新偏旁。

2.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空写字,播放轻音乐。

人教版识字四网友来稿

时守礼。

教学设计:

《识字4》在引导孩子明白四种偏旁部首的演变同时,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晴空温暖晾晒”、“寒冷冻结冰雪”两组词语所传达的意境,做到读词语、想意境、悟感受,真正做到切己体察。借助多媒体感受“东海黄河长江”等词语所传达的意象,通过诵读再现意象,感受东海、黄河、长江的壮美。

一、识偏旁的演化及“日”字旁与古文字“日”与太阳形状的联系。

1、师出示“日“字旁演变图。引导孩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2、生自主识读“晴空温暖晾晒”,师结合读指导读准字音。

3、引导发现:这组三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是“木”字旁?

4、诵读感受:

(1)联系生活感受“晴空”明丽壮美,春季“温暖”的感受。

(2)诵读词串,感受万里无云的温暖,及小朋友在太阳下洗衣服晾晒时的情景。

二、同法引导孩子认识“目字旁、两点水旁、三点水旁”及由这些偏旁组成词语的内在联系。重点引导诵读感受,做到披文入情。如:

“眼睛瞄准眺望”边读边做动作感受。

“寒冷冻结冰雪”联系生活体验感受。

“东海黄河长江”借助多媒体感受。

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每一个词语的意象丰富起来,让孩子在边读边想象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升语感。

三、指导写字。

《识字6》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

2、观察图画,了解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实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3、正确朗读韵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写好“狮”字。

2、观察图画,了解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建立起名称与实物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3、正确朗读韵文。

二、教具准备:

动物图片小黑板词语卡片收录机。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天然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吗?

我们今天要学的识字6就是由动物的名称组成的词语。

你们想去天然动物园,和它们交朋友吗?

(出示老虎图)老虎听见了我们的谈话,它是怎么说的呢?想不想听一听?

放录音:同学们,我是天然动物园里的老虎,我们天然动物园里可热闹了,你们想来参观可以,但必需要闯过三关,你们能行吗?第一关,你们要读准12种动物的名称。

二、初读韵文。

1、下位看图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每一种动物的名称都读到。

2、把你觉得难读的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听,请他帮你正正音。

3、在刚才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

4、你们看这些词语没有了拼音你能读得准吗?(看板书指名读)。

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很棒,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

三、看图读词读韵文。

录音:第二关,请说出这12种动物中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或者相关的知识,能行吗?

1、在小组里说一说。

2、指名说说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及相关的知识。

狮子大象老虎。

狮子和老虎谁的本领大呢?

实际上,狮子生活在非洲,老虎生活在亚洲,它们从来没有决斗过。即使把它们放到了一起,而狮子性情温顺,它们也不会决斗。

我国成语中有“谈虎色变”、“与虎谋皮”、“虎视耽耽”、“虎口余生”、“虎穴龙潭”等说法,很形象地反映了对虎的恐惧和敬畏。

虎的确有凶猛的一面,因为它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自然不能如绵羊一般温驯,否则就会饿死,所以凶猛的性情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正常的生态平衡得以维持,使虎得到足够的食物,虎是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虎是自然界重要自然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绝灭,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仙鹤孔雀鹦鹉。

中缅边境、热带雨林中。蓝孔雀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以人工繁殖,极具开发价值。

仙鹤。

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它会学人说话,有条成语叫--鹦鹉学舌。

猴子猩猩麋鹿。

猴子有一个细而长的尾巴,他的尾巴有很大的作用,能抱树睡觉,跳跃时起平衡作用。猩猩没有尾巴。

麋鹿也称“四不象”: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尾似鹿驴非驴,蹄似牛非牛。

斑马棕熊袋鼠。

斑马身上有黑白条纹。

棕熊:毛褐色,胸部有一条白纹。冬天有冬眠的现象。

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强健有力,走起路来一蹦一跳,一步能跳3-5米,有时连7、8米的小河也能一越而过。雌性肚子上有一个育儿袋。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放录音:同学们,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三关,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天然动物乐园。

4、看录象:天然动物乐园。

5、说话练习:

天然动物园里可真热闹,有()的(),有()的。

(),还有()的()。

6、小结:

天然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可爱,它们生活得多快乐!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指导生字。

1、齐读生字。

2、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狮”,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朗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并口头说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指导写好部分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认读字词卡片。

2、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二、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汇报交流自己从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自己描红。

2、你觉得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笔是横,不是撇。

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竖。

斑: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再一次进行描红联系。

4、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5、反馈。

展示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我的教学反思:

《秋水》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背诵全文。

4.理解课文的寓意,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读准字音节奏,熟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解题:《秋水》是一篇寓言故事。标题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意思是秋天的洪水。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见《点拨》第141页。

三.结合书下注解和《点拨》,给下列字注音,并了解其意义:

泾:():自流的水波澹):水边。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旋:():转过殆():危险。

四.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2.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五.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六.当堂练习:

1.填空:

(1)《秋水》是一篇_______。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名____,____中期____国人,著名____家,____家。是__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一同被世人并称为“____”。

(2)《庄子》不仅是一部论述精到的________,而且也是一部文采绚烂的________。是__家经典之一。具有________的艺术风格,今存三十三篇。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泾流():________两澹):________。

渚崖():________则殆矣():_______。

3.找出文中含通假字的两个句子,并解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文句,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一课时的作家作品和生字通假字。

二、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三、对照书下注解和〈〈点拨〉〉,疏通文句。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1.词语:

时:按时灌:注入于是:在这个时候以:认为美;美景。

尽:全部东行:向东走至于:到达东面:面向东,东:向东,朝东。

端:尽头始:才若:传说中的海神名闻:听说知道以为:认为。

若:及比得上谓:说且夫:况且而且闻:听说少:认为……少。

闻:学识轻:认为……轻者:……的人始:起初,开始孚:不。

子:你,对对方的尊称穷:穷尽殆:危险长:永远,长久见笑:被耻笑。

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方:道。

2.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闻道百:听说,知道,动词。

闻且夫吾尝闻:听说,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孚信:开始,起初,名词。

3.古今异义:

至于古:到达今: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古:面朝东今:东边。

河古:黄河今:泛指一切河流。

4.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时:名词活用为动词,按时。

顺流东行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朝东。

天下之美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美景。

5.特殊句式:

(1)莫己若:倒装句,即“莫若己”:无人能比得上自己。

(2)我之谓也:倒装句,即“谓之我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状语后置句,即“吾长于大方之家见笑”: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四.脱离资料,用自己的话准确翻译全文。

五.当堂练习:

1.选择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秋水时至(按时)百川灌海(注入)。

b.泾流之大(直流的水波)两邃狙轮间(水边)。

c.东面而视(东边)不见水端(尽头)。

d.闻道百(听说)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认为……少)。

2.翻译重点句子: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________________。

(3)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________。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理复习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词多义:

若闻。

古今异义:

至于东面河。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分析理解课文,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字词、句子翻译。

二、熟读课文三遍。

三、结合《点拨》第141页(三),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和中心思想。

四、结合《点拨》第141页(四),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

五、人物形象分析:

课文通过对河伯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成功地塑造了河伯这一鲜明的形象。他的性格特征是骄傲自满,但是善于思考和自我反省。

六、后世由本文引申出的两个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七、背诵课文。

八、当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文中写黄河水流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河伯善于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请举例说明。

3.关于本文蕴涵的道理,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的自知之明是可贵的,但随后的妄自菲薄并不足取。

b.人应该正确评价自己。

c.看到他人的伟大,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

d.学,然后,知不足。

4.你知道出自文中的两个成语吗?请写出来,并解释。

5.完成《点拨》第143页到145页的作业。

识字5网友来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2、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韵文,认识有关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冬天气候的一些特征,懂得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精彩教材分析:

本课将有关冬天的特征词语用“词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组成韵语,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识字和认识事物。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了冬天气候的特点;第2组词语介绍了不畏严冬的三种植物;第3组词语介绍了三种在洞中过冬的动物;第4组词语介绍了四种适合冬天进行锻炼的体育活动。这12个词语分开看,是排列整齐的几个“词串”,连起来读,押韵上口,意义上有联系,便于记忆,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能力。12个词语都配有相应的插图,学生图词结合,容易萌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韵文认识有关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冬天气候的一些特征,懂得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要求按顺序仔细看图(可由近到远)。

1、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识字5,识字5-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识字5网友来稿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生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写好生字兴趣的培养。

三、课前准备。

字卡词卡背景图大力士一位。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2、过三关。

第一则谜语:

1)学生自由读读――指名读――学习生字――齐读。

2)学生猜谜。

3)说说你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4)教师小节猜谜窍门。

第二则谜语:

1)朗读谜语(多种形式读读)。

2)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红的”又是什么?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的?

3)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用红绿粉笔写出“秋”字。

4)找出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第三则谜语:

1)复习“请,晴,情,清,精,睛”启发学生思考。

2)读读猜猜,交流体会。

3)识记生字。

顺利过了三关了,大力士说:“小朋友们真棒,上山吧!”让我们一齐欢呼我们的成功吧!

3、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全部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2)引导学生观察6个要写的生字,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鼓励学生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

《花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一、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资料,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资料,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三、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直观感受: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花儿的资料,想欣赏一下吗?(展示多媒体课件)。

3、读题引疑:这些花儿不仅仅美丽,而且在它们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出示课题,读题读后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遍课文,遇到带拼音。生字多读两遍。

2、指名做小老师,带读带拼音的生字。

(三)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1)听第一自然段录音。

(2)朗读展示。分组朗读。营造乐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多人次多形式地读)。

(3)同学们此刻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大家听一听。然后老师出示比较的句子。

(4)引导发现。朗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些花儿必须有许多新的发现,明白什么吗?(交流要点:一是花儿开放的样貌不一样,二是开放的时间不一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若学生发言先说花儿开放的样貌不一样,可顺势让学生之后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然后说说这方面的感情发现并结合指导有感情朗读。若学生先说到花儿开放的时间不一样,也可让学生先找出各种花的不同开放时间。)。

(5)再引生疑。读了这段课文,同学们又会自然地生发出哪些问题呢?(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2、顺势深入,探究解惑。

a.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b.交流并朗读“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等句子。

c.指名用自己的话或课文句子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3、学习最后一段。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位植物学家的做法妙在何处。讨论交流。

(四)小结。

1、齐读课文。

2、同学们,透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平时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思考,就会从观察中得到新的发现。

(五)作业。

我们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儿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如:资料卡、日记等)。

板书设计:

13花钟。

湿度。

花温度花钟光照。

不同开放昆虫活动。

时间。

(一天内)。

文档为doc格式。

识字5网友来稿

二、认读生字、词语。

让我们来认识这些词语,相信你对冬天有新的感受。

1、出示韵文,带拼音:

自由读抽读齐读。

2、读生字带拼音: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开火车读生字(去掉拼音)。

4、挑战读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挑战)。

三、借助图画,感受美景。

1、谁愿意帮词语娃娃找到它们的家?(选自己喜欢的词卡贴到大图上)。

2、把这些词按每三个是一组“好朋友”分成“天气”、“动物”、“运动”和“植物”四类。

3、这四组词语,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说给同桌听。

四、全班交流,学习韵文:

1、学习描写冬季天气的词。

(逐一显示风声、雪花动画)。

小朋友,你们听--呼啸;你们看--哎呀,冷空气来了,也就是寒流到了!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感觉?(我感到很冷。)。

(显示:第一词语:寒流、大雪、北风)。

谁能把他读好?(指名读,启发学生运用重音、音长等处理,读出了寒冬已经来了。)(读出感觉后再齐读齐读)。

2、学习描写冬天里的植物词。

雪还在纷纷的下着,别的花都凋谢了,却有三个好朋友不怕冷,依然傲立雪中,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逐一显示:第二行词:蜡梅、翠竹、苍松)。

指名学生读这组词,如果声音略小。读得不行。老师提示:这三个好朋友有些怕冷了。只有当学生声音响亮、有力,才读出了蜡梅、翠竹、苍松不怕冷的感觉。

小朋友们猜一猜,“蜡、翠、苍”在这儿分别都表示什么颜色?(黄、绿、深绿)。

小朋友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瞧,它们迎着大雪、冒着寒风生长的这么茂盛,这样生机勃勃,一点也不害怕,该怎么读呢?指导齐读。

3、学习描写冬天里的动物词。

天气这么冷,动物们上哪儿过冬啦?

(显示第三行词:蟒蛇、蚂蚁、刺猬)。

再指名读,齐读。

4、学习冬天里小朋友的词。

(显示第四行词:滑雪、溜冰、跳绳)。

小朋友可不怕冷,他们走出温暖的教室。瞧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正在干什么呢?(指名读,齐读)。

“滑雪、溜冰、跳绳”学生读时声音响亮、有力,表现出小朋友不畏严寒、勇敢坚强。

加动作练读。

5、熟读韵文。

(显示韵文)。

(1)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能读好吗?逐行指读。

(2)指导背诵。能不能背诵下来呢?回想一下,可以按冬天的天气、植物、动物、小朋友活动的顺序背一背。各自练,齐背,指名背。

三、作业:描、临生字。

1、小朋友,这些词你们都会读了,而且读得很好!今天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写好字。(显示:翠)。

这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仔细观察怎样把上下结构的字写好呢?

(显示:羽、翠)。

(显示:两个“羽”的折笔由黑变红)。

生答:折笔去钩,变短。

2、范写“翠”。

同步指导:羽字在字头要让下,紧凑一些,长横要拉开。写“寒、苍”。

作者邮箱:oo_108@。

识字5网友来稿

课前5分钟说:请你说说夏天的特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了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像资料(或看有关图片)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注意“雷”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

“蝈蝈”和知了“的第一个字读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知了“的”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lio,不要读成le。

4、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4、指名读。

5、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旬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写下来。

教学后记:学生对夏天的了解颇多,喜欢夏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学会多音字“了”的两种读音,认识1个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类背韵文。

夏天的天气特征。

夏天的水果。

2、口头扩词。

夏()()()瓜()()()。

二、看图学词语。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虫”字旁和“雨”字头,找出带有“虫”和“雨”这两个偏旁的字,读一读。

3、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空生字,播放轻音乐。

三、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生字,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了新偏旁。

2.通过观察图画,能够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学习完后了解了夏季的特点,积累了词语。

人教版识字四网友来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比较,掌握形声字的识字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三、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卡片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是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夏天就要来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挂图)。

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呢?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想不想跟它们成为朋友?你瞧,它们带着生字宝宝来了!

(二)认识生字。

谁先来读读它们的生字宝宝?(找2人读)。

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读读。

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宝宝,跟老师一起读一遍,

哪位同学也想试试,来领大家读一读?(找2人)。

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同学们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

哪位同学起来说说?(有很多字都带有虫字旁)。

你们发现了吗?

总结:谁认识蜻蜓,你是怎样认识的?(蜻蜓的蜻,右边是青,所以读起来跟青同音)。

这个方法好不好?掌声鼓励。

那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今天学的字里,除了蜻是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字也能这样记呢?(蜓、蝴、蚂、蚁、运、蝌、蚪、蚯、蚓)。

这么多呢!那我们今天学生字可方便多了,这种认字方法你学会了吗?

那么我们现在就剩下网了,网这个字我们怎么来记呢?(像鱼网的形状)。

他说的好不好?咱们也给他掌声鼓励一下。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咱们再来一起读一读好吗?

同学们你们看,这样你会读吗?(去拼音读)。

你们真棒,你们看,这样你会读吗?(去副字读)。

同学们真了不起,下面咱们做个游戏活动活动好吗?小火车开起来,(学生排着读)小火车开回来(学生倒着读回来)。

(三)学习写字。

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打印贴在黑板上)前4个字大家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都带虫字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虫字旁比右边部分稍微小一些)同学们很善于发现,这里老师再给咱们同学一个友情提示:蚂蚁中蚁右边的义笔顺是蝌蚪中蚪右边的斗的笔顺是,你明白了吗?下面动动咱们的小手一起来描一描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最规范!

大家都写完了,咱们一起看看这几位同学的字,大家给评一下。

我们还剩下4个字,咱们小组一起先说一说你发现这些字应该怎样写,然后一起写一写,评一评好吗?咱们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规范的写出这4个字。评出今天的写字冠军!

请每个小组让你们小组写的最好的同学把自己的字带到前面来我们展示一下。

(总结点评)。

大家觉得哪位同学的字最规范?那么他就是我们今天的写字冠军。

大家想不想也做冠军啊?

那就要向冠军学习,把字写好,拿出练习本来,认真地把每个字写3遍,然后小组评一下,自己组的写字冠军。

这节课上到这里,不论是读还是写,希望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冠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2.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备课时,可以借鉴总—分—总的思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研究一个个局部问题,理解课文。(多媒体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

《满天的风筝》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回答)而鲁迅的《风筝》与《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思想感情全然不同。怎样不同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风筝》一文,了解文章内容,探究起深刻的内涵。

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

识记字词。

读一读:堕憔悴荡漾瑟缩什物。

解释:嫌恶恍然大悟苦心孤诣肃杀诀别。

(过渡)风筝是报春的使者,看见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为什么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请同学们自渎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读与思。

教师导读:阅读分几步走,由浅入深。第一步:通过自读,概述课文内容,体会手足之情。第二步:教师范读并启发提问,学生边听边思,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三步:重点精读,揣摩疑难语句。

学生读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后,在全班交流,教师予以引导。

教师范读课文,出示思考题:

1.为什么小时侯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

2.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

[教师小结]作为兄长的我,小时侯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事,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是为落后观念所支配,所以说是“精神的虐杀”。对自己当年的行为,“我”深深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上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学生针对疑难句段齐读或自由读。

自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疑难问题和还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四人小组,合作研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给予适当的点拨)。

学生问题参考: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教师引导]。

1.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阅读文章中“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2.强调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无法不过的,心情一直沉重。

3.不仅是说天气,还说内心深处的悲凉。

[教师归纳]。

布置作业。

1.把学习这课的收获写在练习本上。

2.如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与老师、同学继续研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识字4网友来稿

研究要点:

在本课中主要引导学生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认识形声字,主动掌握识字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蜻、蜓”等11个生字,会写“蚂、蚁”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能体会到儿歌的有趣、可爱,学会自己编一编儿歌。

3、培养观察周围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二、读儿歌,识生字。

1、初读儿歌,找出生字。

老师: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学生3:我可以问我的同桌。

老师: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读儿歌。

学生自由读书。

(老师: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

学生1:我读完了。

师:不要出声,打个胜利的手势就行。

师:同学们都做出了胜利的手势了。这俩字你们认识吗?

教师出示“展、网”。

学生:展网。

教师:展,读这个音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这个字要读翘舌音。

老师:谁来读一读?你来吧。

学生:展。

老师:读得很好。全班读一读。

老师:谁来给“展”字找朋友?

学生1:展翅。学生2:展开。学生3:黄可展。

老师:黄可展示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名字。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人名组词。除非是一些伟大人物人人都知道的名字,比如毛泽东、邓小平等。我们班的黄可展不能拿来组词。(众生笑)。

老师:谁能学学小蜻蜓做个展翅飞的动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