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论文(实用13篇)

时间:2023-12-09 14:13:17 作者:笔尘

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以下是一些著名企业的会计总结案例,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对象。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论文

近些年来,大中专院校的学科教师逐渐开展财务会计专业信息一体化教学研究,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完善,便捷的网络互动交互平台渐渐为财务会计教学工作所接受,并为其注入了大量新鲜的信息化元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系统应运而生。

会计信息化日益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企业利用现代技术和网络互动平台对企业经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实现企业运营管理方式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为高层决策实现职能化,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管理手段上的革新,以及管理理念和方式上的变革。基于会计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已成为理论界热点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财务会计一体化教学系统展开进一步理论研究,也反映出的当前研究导向的前进方向,推动了该专业教学系统的进化,进一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水平和专业教学质量。

建设一个与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相匹配的,理、实教学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网络软件平台。该平台集信息化、数字化、一体化于一身。

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将校园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以有效利用,实现课件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案例化、学生作业题库化、考评测试自主化的有机融合。

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搭建实体课堂与课外网络互动、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学习活动与上网活动融为一体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新模式。

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熟练应用,从而使财务会计实习操作技能逐步电子化、现代化,为学生毕业缩短“适应期”、胜任工作奠定基础。

会计信息化大环境下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其重要部分在于财务会计理论的学习以及对会计信息化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现有的很多教材虽然贯彻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甚至也提供了连贯的业务案例,但是没有体现出来会计信息化这一时代背景,无论是从财务会计的教学理念、教材的编写、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立、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看,都较为呆板、沉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教师个性化空间教学无法实现,更达不到向企业输送人才,零距离上岗的需求。

1、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新财务会计理念。

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鲜明特点,强调职业技能和道德。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在现代企业中优势更加明显,并且在具体的会计行为中会直接影响经营者的利益。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会计职业高素质为导向的财务会计教学新理念,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倡导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来设计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计划。

2、改进传统财务会计课程教材。

针对财务会计课程教材仅建立在基础会计理论基础之上,系统讲述现代会计信息技术辅助《财务会计》课程教材非常少,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学科体系的全面要求。中职财务会计教学,应当组织专家以会计信息化理念和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发挥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经验,编写出符合现行社会需求的新型《财务会计》课程教材。

包括财务会计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大纲、案例库、课程导学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训指导书及企业会计准则等参考资料,师师交流平台,校间交流云台等子模块。

包括专业课程练习题库与答案、试题库与答案、自测试题、成绩评价系统、网上答疑、无纸化考试题库、师生交流平台等子模块。

包括专业课程实训软件、校企合作开发模拟实训模块、会计主体案例试题库、案例评价与分析、成绩评价系统、网上答疑等子模块。

基于上述三层研究方向,我们应积极建设与财务会计课程相匹配的、动静结合的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库。教材资料与辅导资料互为补充,纸质资源、网络资源相互配套,课内、课外相得益彰,為学生自主学习、按需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初步达到了“环境开放,资源共享,学习自主”的目的,更好地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专业教学要求。

1、完善仿真财务会计实训室。

中职财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系统平台将如何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应用研究?首先需要完善财务会计仿真实训室,通过引进财务会计仿真虚拟会计情境,提高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上岗前的实践能力。

2、加强校企网络互动平台。

如何将校内财务会计专业课程理论学习与校外会计实体案例操作以网络互动的形式应用于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系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局域网或者通过云端加以联系和指导,按照“企业问题学校化,学校指导企业化”的理念加以展开。

3、采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提高学生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核算的认识,融创新思维培养、形象直观教学于财务会计的教学课程中。其实施过程:采用可视化、动作化、智能化的方式引入实际案例,注重理实结合。

(2)情境教学法。

创设模拟环境,动态感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施过程:通过移动平台给每个学生下达学习任务,按照财务会计教学所学知识实际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即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步骤,使学生们自主模拟经济业务,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所学财务会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3)分层教学法。

将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进行划分层次,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目的。其实施过程:根据课前预习,网络平台,智能搜索引擎等途径需求帮助,分别设定每一个学生的各自起步点,从……而为教师分层授课提供一手资料。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们的整体进步,进而发展个性特长。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教学中是相辅相成、协调共存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充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财务会计职业化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2]潭素娴。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会计之友(中旬刊),20xx(07)。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

在会计知识和技能迅速更新的时代,大部分学校仍然沿用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少,形式僵化,课堂氛围低沉,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加上大部分老师都是以教材为依据,没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生涩,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率偏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科目孤立存在。

会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财务、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内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各个科目之间的交叉与衔接。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对课程的安排,往往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如《经济法》和《税法》两门课程,在讲课内容上有不少重叠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来安排,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和学校的资源。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如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科任老师会认为财务管理科任老师会讲,而把这个重要的信息过滤掉,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缺失,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更多的困难。当然老师之间在授课之前的交流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3.对学生职业规划和高端能力的培养不够。

会计职业规划就是对会计职业生涯乃至会计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只是在课程介绍中进行简单介绍职业规划,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并不清晰会计专业的就业方向,不知道怎样去定位自身。毕业后则像无头苍蝇一样,无所适从。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学生缺乏全局的企业管理观念和事先的筹划理念,在如何利用财务信息为企业解决日益复杂问题,进而参与经营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尤显不足。

1.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为提高学校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从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探索问题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出发,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的技能。另外,老师还应及时关注会计领域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接收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使会计教学与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2.改革课程设置,因材施教。

为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学校应将各个独立的专业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授课,减少专业课的数量,增加专业课的综合性和深度。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也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拥有更多自主的空间来学习其他课程。其次,增设一些社会学科、文史类等课程,如《职业道德》、《商务礼仪》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有用人才。最后,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在大三一年,针对不同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材施教。

3.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习过程。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多层次的立体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从专业认知实践、课程渗透实练、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等多个方面展开,使实践性教学活动从间断性、局部性、单一性向连续性、整体性和立体性过渡,使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体系之中。另外,开展“n+0.5+0.5”的教学模式(n指在校学习的2或3年,第一个0.5为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期,第二个0.5为半年的毕业实习期),在第一个0.5年里,学生应该从事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习,每位学生应配备一名校内指导老师和一名企业指导老师,在第二个0.5年里,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自行选择实习和就业单位。学校应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实习的作用。

4.模拟创业,组织专题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高端组织能力和职业规划,各学校应对学生的会计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尽早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爱好。各学校也可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学生社团等组织力量,举行企业模拟经营大赛,动员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创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实际竞争中学习掌握财务核算及相关筹划管理的知识。老师也可利用学生模拟经营或实际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专题教学,并补充其他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管理能力。学校会计教学应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论文

文章首先阐述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及其目的。,然后指出技能大赛视角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技能大赛视角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即以赛促改、开发实用性教材、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改革,创造新的活力,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全面型人才,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应运而生。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中职会计教学树立了新的方向、创造了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会计技能大赛是丰富及补充亏阿基理论教学的有效方式,其对现代中职会计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显著作用[1]。

会计技能大赛是指各省市定期举行的以中等职业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竞赛。一般来说,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是参照国家各项会计法律法规而组织的,与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标准及国家行业标准等相结合的赛事。其内容一般包含会计电算化、点钞、传票翻打和手工账务处理等。

(二)会计技能大赛的目的。

1、展示教学成果。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同时也是展示各校教学成果、评定各校教学水平的手段之一。通过比赛考查学生会计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根据比赛内容和结果,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说会计技能大赛既指导会计专业教学,又反过来检验会计专业教学成果。

2、传递先进理念。会计技能大赛一般采用行业最新的软件和技术,贴合一线实务操作。如点钞会根据银行点钞比赛的手法和方式来进行,会计电算化会根据最新的会计政策、会计实务来设置比赛内容。自从国家开始全面推进“营改增”后,各大会计技能比赛全部采用营改增软件和题型。这促使各校教师和学生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3、促进教学改革。会计技能大赛贴合企业实际,采用最新的会计政策和制度,指导会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中职会计专业一般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会计技能大赛偏向操作技能与实用性的,因此,可以紧随技能大赛的风向标,调整课程设置,避免过多的纯理论性教学。

(一)课程设置偏理论。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偏向理论课程,实践或操作课在设置比例上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缺乏。教师在授课时,也会比较倾向于理论性授课,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偶尔会增加一些配套实训或练习。这样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脱节。

(二)大赛与课程相偏离。

以上海市星光计划会计技能大赛为例,会计技能当中有手工账务处理和点钞、传票翻打、电算化等内容。而在课程设置上,尤其是手工账务处理,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进行课程设置,大部分是在理论课程中当作配套练习,并没能教给学生专门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材料较缺乏。

当前中职校会计专业的教材偏向理论性,知识点较多,相对来说会比较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部分学校尝试向高校看齐,增加了很多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课程。这是会计随着时代发展的新方向,但也会造成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

(一)以赛促改。

教师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并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在学期中安排实训周、学期末安排实训考核,加大对实践操作的教学力度。随着技能大赛的规范化,会计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为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中职会计课程设置上应更加强化实用性和综合性[2]。同时,根据各项技能比赛的要求,将课程设置为竞赛教学、竞赛考核模式,把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联系起来。

(二)开发实用性教材。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来编写、开发教材,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实践操作、课堂实训中,按照不同实践模块来划分任务。同时,教材内容应当结合技能大赛的要求,把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放在主要位置,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行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随着各种会计政策和行业需求的变化,会计专业所教授的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当了解各种会计法规、政策的变化,以及明确当前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变化。教师应当多参加各类专业知识培训,观摩名师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总之,会计技能大赛是联系企业与学校的桥梁,也是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我们应当以技能大赛为指导,发现当前会计教学中的问题,逐步完成课程改革,真正做到以赛促改。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

会计是一门理论和实务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有立足专业,及时了解学科动态,站在科研的前沿才能把最新最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科研式教学法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全课程的始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并以科研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富有积极的意义。

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性工作,必须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要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体现在凭证、账薄、报表中,理论和实务操作性都很强。这一工作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既要遵循职业道德,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必须要具备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如:社会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应用科研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比如电大会计专业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会计六要素各类经济业务的具体核算以及会计报表编制,它可以与实际的会计工作岗位相对应,将其分成一项项独立的核算任务,如:出纳工作(现金、银行结算)、存货核算、往来款项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收入利润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报表编制等。同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建立在《基础会计》课程基础上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学生已基本掌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加之电大学生绝大多数为成人在职人员,甚至有不少是会计岗位“老手”了,所以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有条件采用科研式教学法。这样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会计实际工作的联系,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管理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将来能更出色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会计课程中采用科研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别开生面,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财务会计人才。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少。

在极其有限的面授课和应对期末考试的压力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而学生学习了课程之后不能立即适应社会需求,需要经过“再培训”,这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知识面狭窄,学生不会主动获取非课本上的知识。

会计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单纯“数豆者”,会计已经从核算型上升到管理型,而作为一个管理者,仅掌握那一点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开阔视野,讲课时可以穿插一些非会计专业类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

(三)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

从教师的职责来讲,教师的职责不在于照本宣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够了,如果只是讲授书本知识,有些内容学生可以不用老师讲,自己就能看懂学会。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在于启发学生,使学生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不要局限于书本知识,鼓励学生多读书。大学的目的在于造就有思想博学通才之人,而不是只知读书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专才、工具。

传统会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基本特点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育模式把学生看作是一块块胶泥,教师通过下达指令,将学生雕琢成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的“产品”。教师以自我为出发点来提高产品“质量”,忽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教育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教育者的独占。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双方是平等的,忽视和夸大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会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以学生为本”符合“个性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选择有创造性地接受知识,从而形成发散思维,敢于向传统挑战。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

教书只是教育的一个目的,而做人却是更加重要的。会计学家潘序伦给立信会计学院的校训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民无信不立,这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更为重要。但是,我们对于这些方面的教育还十分欠缺。

(一)确定研究项目内容。

由教师根据整个教材中涉及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来确定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在立项的教程中要注意,首先是项目的目标性,所选项目应实现教学计划内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习的内容;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成品,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另外,在确定项目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多,确定项目对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项目容量不能太大,完成项目所用时间要短,避免使学生造成畏难的心理,不利于科研教学的实施。

(二)分组明确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

教师根据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进行调整,指定项目组长,一般每组8人左右,每组好、中、差的学生学生搭配合理,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然后给每个组分配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书面项目指导书发给每个小组检查核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小组的项目行动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分工合作,以便于更好地进行项目工作。

以货币资金这章为例,出纳是每个企业必设的岗位,俗话说,是管钱的。对学生作初步介绍之后,鼓励学生到自己所在企业参观询问、查阅有关资料,对出纳的工作任务作详细的调查研究,再与老师一起归纳出纳的主要工作任务: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员工工资的发放、负责票据管理、做银行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和现金盘点,日清日结。

(三)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实施完成项目任务。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对项目实施的步骤,要解释清楚,根据学生的实施情况,及时提示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避免接受力较差的学生对项目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少走不必要的弯路,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结合小组所选择的企业经济业务,针对有关出纳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需要亲自实践,如办理存款、取款、转账,这要求小组成员跑银行深入体验;有些操作规范、制度,如“现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等,则由成员自主学习,到图书馆查阅,或网上搜寻,教师则提示他们查什么,到哪儿去查;日记账的登记则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或可以参阅以往学生完成的成果来完成。整个实施过程中,小组各成员之间本着共同探讨、学习,相互配合、协作,教师适当指导的原则来完成任务。遇到问题想办法自主解决。

(四)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介绍交流。

1、针对电大学生大多都是在职工作人员的实际,组织必要的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对话。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把学习内容划分为各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按资讯一计划一决策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完整的“行动”过程进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达到轻松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将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工作流程的认识,融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特别是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就会学得更多,学得也会更愉快,也能较好地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的均衡发展。教学的最后一步程序“评价”,以学生的自评为主,辅以学生之问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已有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激励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主要对方法问题进行指导并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出现频繁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加强团结协作精神,体现团队的力量。

2、进行专题式教学和扳块式教学,讲重点、讲精要、讲难点、讲热点,提高教育吸引力和教育效率。由于是专题式和板块式讲授,针对性强、联系实际紧密、备课深入,因此,教学效果明显比过去那种完全按教材逐章逐节的讲授好。

3、编印供学生参与科研式教学中用的参考资料。为增大会计课程的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力,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有用的学习资源,如:我充分利用新会计准则方面的杂志、图书、资料,筛选出有利于科研式教学的信息资料挂到电大在线的课程资源里,及时提供给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校园网上建相应的文献库:能让学生迅速查到最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有关的典型案例等相关资料。设置出如中国会计网、中国审计网、中国财经网、中国财税网等相关链接。为学生自主探索营造良好的环境。利用教师组织的这些学习资源,学生能迅速查找到相关资料,获得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不应有过多的干涉,让学生充分发挥手动性和积极性,大胆地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着,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

(五)师生共同测评,评价成果。

这个阶段是整个项目活动的总结,是对项目活动结果的检查与评估,是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完成了作品,基本上完成了项目活动的大部分内容,要做就是各项目小组进行项目活动成果的汇报交流与展示。

汇报内容包括项目成果的汇报与交流,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的办法,收获与感受,活动小结等多个方面。项目的评价内容,一是对项目活动成果评价,如计划合理性,项目完成情况及作品的质量等;二是对学生项目活动中表现情况评价,如小组合作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性,是否听取成员和教师的意见等方面。评价的方式在项目汇报完成以后,由教师、项目小组及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确在项目学习中自己的优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完善以后的项目学习。

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新。国内外的当代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高等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井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学生在经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全过程,受到全面锻炼,井从问题的决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奋发学习,虚心求教,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科研式”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研究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发挥了个人潜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素养,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黎莉,镣伟民,李寝芝。跨世纪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创造性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1997,5。

2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1999,4。

3吴小红。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4陈爱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

会计是大专学习的重要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科学地开展教学。但是,在现在的会计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相关的职业道德培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不利于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而且现在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陈旧,导致很多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觉比较枯燥,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也不是很浓厚。

会计其实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记记账、算算账那么简单的工作,需要进行整个财务系统体系的建立。所以,在进行会计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给学生制订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因为与钱打交道的工作就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扎实的技能,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会计是一个和钱、账打交道的工作,所以,拥有专业的技能、细致的工作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职业道德,有时候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忽略了这部分内容,导致学生在刚刚走入社会的时候,会出现违反会计法规的事件,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还不利于整个会计队伍的建设。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标杆,让学生既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思想,可以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教育学生勇于开拓。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完了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结束了这堂课就结束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但是一转身差不多全忘了。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开展座谈会的时候进行互助式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主角,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内容教学上,要重点进行常用知识的教授,不要把理论培养看成重点,我国新经济发展正处于黄金机遇时期,所以,现在理财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而且会计正在进行电商化的转变,财务人员工作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核算型,还会涉及财务管理,这样财务人员就需要有综合业务能力,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另外,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开展大专会计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训练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成为一个会计人员,而是要培养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职业人员应该有的素质。

现在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寻找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很困难,原因是现在学财会专业的学生比较多,用人单位在选择实习学生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还有对于那些只有初级会计经验的人来说,财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用人单位喜欢能够直接开展工作的实习生,如果找只会初级内容的会计工作者,就只能做简单的数据统计,无法胜任其他的工作。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想要综合性的独当一面的人才,他们可以很快地给企业带来工作效益。会计需要进行长期积累,在整个积累的过程中是要有时间周期的。所以,有些实习都是一种形式,能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实践课,在进行知识点教学的时候进行实践模拟,在实践中开展知识点的讲解,可以请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授课。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实习时带来的一些问题,当学生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在实习的时候也能够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对自己的能力锻炼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手工和电算相结合,现在电算会计已经普及了,但是手工会计是开展电算会计的基础,我们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他们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才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现在会计专业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很多人都选择这个专业,导致这个专业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大专教学没有大学教学中的专业程度高,但是也是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

1.1对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目前,我国会计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三个途径:高校教育、企业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这三个途径中,高校教育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众所周知,会计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重理论轻实践,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性、系统性研究还不够,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这不仅影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还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使毕业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现有的实践教学缺乏一套统一、完整的教材,教学内容过于分散,落后于会计实践。同时,实验方案陈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不能满足当前会计制度发展的要求;第三,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师多以年轻老师为主,且大部分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所以实践经验不足,很难准确地引导学生掌握专业实践知识。而且,高校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程度不够,他们大多都只注重专业理论的教学研究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不重视实践教学。第四,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高校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忽视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考核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而实践成绩也只是作为一项参考,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较低。

1.2设定新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定既要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又要包括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高校应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各自的会计教学目标,培养出能应对各行业所面临的各种会计问题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构建全方位、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小组讨论法或案例分析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们探索性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要认真研究会计的实际工作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的改进上,要将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并纳入教学大纲,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我们要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把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

1.3改善会计专业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设定新的教学方案后,我们也要相应的改善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校内的实验基地。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具体包括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室等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对这些实验室进行大量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重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对会计工作场景和流程进行高度的模拟,扩大经济业务范围,规范业务流程和程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其次,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一方面可以组织安排老师到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去兼职,积累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人来学校为学生授课,或者专门为教师进行实践指导,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最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不仅要重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实践能力的考察,要把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同等对待。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应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注重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结合他们的实习表现,注重对他们的业务操作能力的考察。

1.4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再好的实践教学方案也都是纸上谈兵。设定出新的教学方案后,我们还要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应从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结果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队伍既包括院系领导,也包括老师和同学,他们将分别根据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监督工作条例、学生评价制度开展质量监控和反馈工作。同时,我们要把老师与学生的评价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严谨的设计和认真落实。老师是实践教学方案的执行者,对于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最具有发言权,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老师所反馈的信息。而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他们能最直接的反馈教学方案的信息,通过分析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方案中的不足,并对方案进行及时的改进。在实践监控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探讨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宝贵经验,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对方案进行改进。

总之,通过对业务流程再造程序的分析及应用,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而通过对方案的实施和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

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所采用的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法,由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以至于中职财务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为此,教师应当转变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财务会计学习,以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实施高效的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对财务会计教学配套设备的建设,提供一个环境良好的会计实验室,以使学生能够开展会计财务实验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说,某校在开展会计实验室教学的时候,为学生配备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过程中发放、填写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并自行装订等环节都严格按照实际会计工作中的要求执行,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内容灵活地应用于生活中,并使其快速的适应日后的会计工作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财务会计是一项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角色,为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预算管理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举出相应的案例,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深入了解和分析预算管理的概念,掌握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然后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财务会计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与现代教育相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要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让教师开展有效的反馈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积极的情感能够具有动力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对个体的行为造成阻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应当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不仅仅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和自评。并且所制定的教学评价要还能够给予学生一定而鼓励,教师也应当激励学生,给予学生表扬,以增强学生对财务会计学习的信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

为保障中职财务会计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重视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其能够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上较为薄弱,学习习惯上也有所欠缺,在教学和管理上的难度比较大。许多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若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则难以确保财务会计教学的有效开展。因而,作为现代财务会计教师来说,其应当积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调节自己的教学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其应当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调适不良的心理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处理困境,以调节学生的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结束语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对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财务会计学习的信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以轻松的学习心态来开展有效的财务会计学习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消除学生对财务会计学习的为难情绪和厌烦之感,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解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中职财务会计教学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论文

近年来,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技能型劳动者,不少行业已经成为中职毕业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如餐饮行业,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已挑起行业的大梁,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却越来越困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听的本领、说的功夫、读的兴趣和写的能力四个方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专业学习。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针对“听”的专题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听清要点、听懂言下之意等,能够通过复述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语文教材中所举例子一般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并不易掌握,往往敷衍了事,实际训练效果不佳。为此,对于烹饪专业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认真“听”一节专业课,认真记录该节课学到的一道中式烹饪家常菜的制作流程,并在语文课上对所记录内容进行复述,由教师检验“听”的成果,比一比哪位同学“听”得最认真、复述最清楚,评判专业课教师对烹制中的细节介绍是否到位。要求学生在专业课上做好内容记录,一是内容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学生往往能积极对待;二是他们为专业课的内容复述作准备,这就促使他们课前预习,在专业课上“听”得认真,记住重点,关注细节,到了语文课的内容复述时才能表述流利、讨论热烈,从而实现了语文课与烹饪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课基础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每道菜的烹制流程。

二、培养烹饪专业学生说的功夫――介绍菜。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烹饪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在课堂上多“说”,不喜欢朗读课文、发言不积极,不注重口语训练。过去,在语文课口语考试中,烹饪专业的学生得分往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低,他们认为今后的工作环境是在厨房认真做菜,不需要与他人有太多的言语交流,对自己“说”的能力并不重视。对于语文教材上的口语训练内容如自我介绍、模拟求职面试,对他们来说太大众化,缺乏实际意义。笔者结合烹饪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当今社会对厨师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一名优秀的厨师不仅要能烹制一道好菜,还应该能将一道佳肴的妙处介绍出来,为食客带来听觉的享受,并提高各种菜系的文化听品味。例如,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对会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学生明白:好菜也是需要包装的,能用美丽的词汇介绍美食的妙处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此时,笔者适时提出要求,好厨师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由此一来,就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烹饪流程的兴趣了,学生往往会在课前精心准备,学会介绍不同菜系的烹制方法,或介绍不同美食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不愿说、不屑说,到大声说、抢着说,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烹饪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很难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那就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笔者在引导烹饪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时,仍然是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现有的`一些通用菜名加以改革,取一个新菜名,新菜名或要有文化底蕴,或有时代特点,或有诗情画意。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难,但慢慢就在课文中找到灵感,取出一些较有创意的菜名,如将普通野菜汤重新命名为“我愿意是激流”、扣肉双吃命名为“将相和”、杂粮包命名为“那些年”等,在取菜名的环节上,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天马行空的取菜名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意,而创新和创意的源泉就在于多学习、多阅读,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多一些知识的积淀对专业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书籍,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写的能力――列写菜谱。

中职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学生大多都是写得很少,甚至空白。用学生的说法就是“语文课最不愿意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烹饪专业的学生采用练习写菜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刚开始,学生认为列菜谱很简单,但真正动笔后才发现要写好一个详细的菜谱也不容易,因为菜谱的菜名、原料、烹制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要一一写清楚就有点难度,因此,教师要强调学生在列菜谱的练习中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菜谱写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进行专业学习,要将培养烹饪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更加精彩,才能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储德发。试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专业渗透――以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

[2]杨峰明。浅谈烹饪专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地方文化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10)。

【作者简介】秦海宁(1978-),男,广西灵川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政教处副主任,讲师。

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论文中职护理专业的实训室

1.中外接轨转型障碍。

在医学范畴内中外一直存在理念、程序、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加上我国的医护英语教育在学制、护理理念、临床实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不是简单地引入原版教材、合作办学等就能够解决的。尽管当前护理人才仍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但涉外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出国就业要面对语言关、专业关、实践操作关、审核关等诸多门槛,走出国门就业的道路十分坎坷。

2.师资力量薄弱。

首先,“双师型”、“双语型”护理及英语教师人才短缺。从事护理教学的教师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丰富,但英语教学及口语能力有限,课堂无法实现英语教学。而专业英语教师并不具备医护专业知识,少有出国培训、进修的机会,也缺乏针对英语教师进行的跨学科培训、交流,教学上的观摩和评估也很少,难以站在医护专业的角度由表及里的教学,运用英语情境教学更是力不从心。其次,西部地区难以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及聘请美国注册护士外教授课。

3.教材选用不合理及教学改革滞后。

由于中职涉外护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教材2000-出版的护理英语相关教材有二十余本,但几乎没有一本能够涵盖国际临床护理技能和护理理念,大多数教材内容陈旧,教材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并且护理院校所采用的护理英语教材仍是医学教材,其中词汇量大、拼写复杂。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最终是与将来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真实场景的.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英语对话。

4.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1)近年来,中职校扩招,入学门槛降低,成绩均在同龄人中处于偏下位置,尤其是西部地区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偏低,阅读、写作能力偏差,听说能力几乎缺失。(2)在口语方面,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最初始状态,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许多农村孩子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就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并且仍习惯于教师课堂讲解语法、记笔记等被动性学习方式。(3)由于一直处于低分段造成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逐渐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5.大班授课,影响教学质量。

语言教学中基本以小班教学为主,因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但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在很多中职学校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50-80人大班授课为主。大班授课,进行互动教学的涉及面不广,难以在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学效果欠佳。

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构想。

1.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

涉外护理专业最主要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在招录涉外护理考生时,一方面,应了解生源的英语学习程度和考试成绩以及其对英语的兴趣和要求,把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和相关要求告知报读此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中考外语考试成绩应作为录取的一项硬指标,除考生总成绩达到录取线外,入校实行口语面试,切实把好考生入口关。

2.强化教师护理知识培训,探究涉外护理人文精神。

(1)要提高教师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水平,应培养一支具有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首先必须培养我校涉外护理老师的“知学”“好学”“乐学”层层递进的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之间经常协商,精诚合作进行跨学科的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要求承担涉外护理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每周听4-6节的护理课程,参加该专业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教学研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建立长效的教师继续培训机制,选派教师参加知名培训机构举办出国培训班,参加新知识更新培训班及医护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提高涉外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2)语言是人文精神渗透,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接受另一种文化熏陶,所以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就西论西”,教师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对照中西方文化,汲取不同的文化精髓。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体现护理专业特色,读物可增补护理英语阅读如护理程序、护理诊断、临终护理等内容。涉外护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每篇对话及文章均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教师应抓住所学课文的脉络和重点,尝试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排演英语话剧等,使护生了解国内外的文化差异,鼓励护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此外,从事护理教学的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医院护理实践,培养护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充分挖掘涉外护理本身的人文内涵,渗透国内外护理行业发展的新内容特别是人文关怀,亲生体验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对护理行业的热爱之情,开阔护生视野,使接受双重文化熏陶的学生成为既了解人文知识,又极具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3.设计情景,优化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手段只有“语言”和“文字”,常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但如果创设直观形象的情景教学能为学生形成一个形象逼真的场景和语言环境,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护理操作课外活动,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打消其畏难情绪。依托学校团委,每周开展护理专业英语角活动,组织学生用英语自由交流和会话,锻炼学生说英语的胆量、能力和英语听力,让学生体会真实涉外交际场景;邀请护理专业教师主持专题与学生交流,体现课外师生自由沟通。并且定期举办护理英语技能比赛等,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历练演讲和朗诵技巧,锻炼表现能力。每周周末在礼堂为学生播放原版英文电影。

4.结合中职教育专业特点,精心优化教材,建设课程体系。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也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课程体系必然涉及到教材的更新,所以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优秀教材或者选编护理英语教材极其重要。鉴于此,应由护理专业老师提供素材,英语教师参照教学大纲编写适合我校学生护理英语学习的校本教材,然后选择一部分班级试用。试用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程的调整,随时增加或更新材料,同时积极采纳护理老师、医院方面的专家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学生定期进行调查。在实践过程中,第一阶段,涉外护理英语的学习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英语之上,要使学生无障碍通过初中与中职的过渡阶段可安排一些与初中衔接较好的综合英语课程,如:听力、日常对话、基本语法等;并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通过夯实基础,培养兴趣,使学生尽快适应中职教学模式。第二阶段,当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阶段,可适当引入一些较简单的医护英语词汇。慢慢地延伸到讲授专业知识,再到部分用英文授课、辅以中文解释,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使学生能以更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护理英语学习中去。第四阶段,为了增强医护英语的实用性,还应注重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练习书写护理报告、护理记录等。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医务人员的日常会话,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5.鼓励教育增强学生自信。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更加缺乏,为了唤醒学习英语的兴趣,赏识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特长、学生的成绩、学习态度等不同给予不同的赏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赏。因此,伴随着上课铃声进教室带着满脸的微笑,学生的心情也会像微笑般明亮与温暖,当学生很好地完成任务时我会用微笑给予她肯定,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我还是用微笑鼓励她,并给他提示。有时候老师的赏识是不需要发出任何声音,我们只是对她跷着大拇指。

三、总结。

总之,涉外护理专业是新兴专业,需要不断探索。教师要着眼学生发展,优化涉外护理英语听说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首先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爱好学,然后从内心深处知道成为白衣天使是自己的天职。时代在呼唤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护理发展的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大力改革护理教育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师资队伍,涉外护理教育必然会由稚嫩走向壮大。

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论文中职护理专业的实训室

摘要:随着国际人口老龄化,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人才之一。因此,培养国际化的护士,使之成为具备护理职业技能和英语语言能力,以满足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成为护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目标。“涉外护理专业”应运而生。面对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底子薄的特点,如何使他们学好一门语言并使之成为海外就业的敲门砖就成了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涉外护理;英语教育;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除了要对在校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近几年来,中职教育一度成为鸡肋,这就使得许多中职院校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结合实际选择社会认可度高,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学生技能培养。涉外护理专业在此种情况下脱颖而出。长久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注册护士供不应求,每年都需要从海外引进大批护理人员。不仅如此,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者的年收入在人民币30万至70万之间。所以,涉外护理不仅仅是个就业好的行业,还是个高薪的行业。可是如何能把国内的学生培养成能出国就业的合格护士,就成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将英语程度各异,英语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培养成能够出国工作的国际护士,学校要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体系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状况和培养出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将这一学科分为精读、泛读、语法、口语、听力五大模块,全方位提升学生对英语这一语言的了解。并针对学生实际英语能力水平的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创新,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除了正常授课外,还可播放英文电影、英美文化背景的短片进行赏析,丰富日常教学。

2.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对英语掌握情况不同,不再采取一刀切,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使每一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其相应知识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除此之外,还可采取一对一,一帮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对一辅导学生时更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薄弱环节,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潜移默化的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一帮一,可以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利用学生之间容易沟通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内教学内容,使结对子的同学共同进步。

3.教学法的改革。

针对学生张不开嘴,不会表达等问题,应加强对学生口语方面的训练,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分为不同训练模块进行,例如自我介绍,口语交际练习,并进行每周一篇文章的英语模仿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语调、语感等方面的语言能力。

二、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英文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英语特色,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1.班级设立英语角。

为了能让班级学生有更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培养他们日常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平时就要积累好词,好句,逐步运用到口语和写作之中,班级定期还可以组织英语班会,设计栏目主题,出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也可以组织邀请一些高校留学生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来,一起参与游戏,同台歌舞,体会文化的多元性。

2.举办各种英语类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英语类大赛,例如英语话剧表演大赛,英语演讲模仿大赛,英文电影配音大赛等,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在准备比赛期间每个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英语学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与提升。

3.加强与国际学校间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互派交流学生,或让国外学校定期到校交流访问,访问时让学生充当随行翻译,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速记和口译能力,并且充当翻译的这一经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汇报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学习情况,解答学弟或学妹提出的问题,鼓励在校的学生努力学好英语,坚定在校学生出国的信心,为在校的学生提供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出国的欲望。

4.榜样作用,示范引领。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海外学子报告会,让已经在海外求学或工作的学生讲讲自身的亲身经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除了引进高水平人才,还可以把国内的教师送出去,鼓励教师出国深造,通过这一举措,可以夯实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口语交流能力,加深教师对国外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提升了英语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此外,还可以聘请优秀外籍教师,使师资队伍国际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胆量和信心,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综上所述,要想使学生真正走出国门,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优秀护士,学校不仅要创设相应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还应该从学科细节入手,转变教育教学模式,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从实处解决中职生学英语难的问题。

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论文中职护理专业的实训室

摘要:现阶段,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为确保操作绝对安全,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护理操作规程及规程制度,并在准确执行医嘱的基础上完成全套的护理计划,进而在治疗过程中实现患者的身心安全。护理安全同患者生命具有紧密联系,由于护理人员的一时疏忽将很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重视和强化对护理安全的研究和教育已成为现阶段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渗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希望后期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1.1教材分析:现阶段,从我国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来看,其中绝大部分的护理安全事件都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目前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中,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中职都未形成一套健全的护理安全课程,由此也就导致了在学习环节和教学体系的欠缺使学生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学生在后期护理工作实践中,也没有一个很好地安全防范意识。相对于现阶段我国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目前所应用的教材主要是李晓松为主编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该教材属于一本很好地护理学教材,它集合了护理学导论、护理技术、职业防护以及安全护理等多项知识,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涉及到了安全护理以及职业防护等传统护理教材中所不具备的相关知识,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材中对于护理安全知识体系的严重不足。

1.2授课内容分析:对于现阶段中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从授课内容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护理教师也都是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性,而护理安全在教学中却很少涉及。而现行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授课内容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缺陷和不足,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了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并对学生进行了法律意识的相关教育,这对于学生在后期护理工作实践中的职业安全提供了有效地保证。

2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的分析。

现结合我国中职护理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1],具体如下:

2.1学生相关法律意识的淡薄:在前期的学校教育以及后期的临床教学中,由于相关法律知识上的欠缺,在临床实践中对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没有一个足够的重视;比如未能重视起患者隐私权和知情权,从而引发护患冲突等。

2.2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务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相关工作。对于个别情况,院方护士分配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的,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果由于自身原因,盲目的执行医嘱将会产生不可预知的护理安全后果。

2.3专业技能的不熟练:由于技能的不熟练,在操作过程中的经常出错,已经成为产生护理安全事件的重要诱因。比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输液管中的空气排空的问题,在对病人进行发药环节又忘记核对患者信息,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错误给药现象的出现。

2.4责任意识的缺乏:学生没有一个很强的责任意识,遇事容易冲动。就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其明显特点就是过于盲目急躁,在实习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情绪失控等现象。

2.5护患之间主动交流的缺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未做好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如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过程中,由于技术经验的不足,可能会出现穿刺多次未成功的情况,患者可能就会破口大骂,进而引发医疗纠纷。

3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护理安全的重要作用分析。

3.1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防护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现阶段,随着科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护工作人员也越来越重视职业防护问题[2];所以,在教学中渗透的护理安全教育尤为必要,它不但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于职业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更促使其在工作实践中注重职业防护和安全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3.2强化学生法制观念:护理安全同相关法律法规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现阶段所出现的护理缺陷以及医疗纠纷等事件中,其中由于护理人员法制意识的淡薄而引发的安全事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强化学生法制观念就显得意义重大。《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安全护理教育在加强学生的法律观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护理事故的区别、护理差错、护士职业保险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权利和职责等;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情景教学法和病例教学法,对于学生法制意识的强化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敲响了安全护理教育的警钟。

3.3促使学生护理操作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1)严格无菌操作: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学生无菌操作观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无菌操作以及护理操作的规范化能够有效地降低医院事故发生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的安全护理教学,使学生对于由于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有效的加强了其无菌操作的观念[3]。(2)护理操作程序的严格执行:在护理工作中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同时对于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用药和护理措施等基本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都是一个合格的护理人员所应必备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三查七对”等安全护理知识,如在“输液”等操作的实践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护理意识,在执行操作之前需做好核对和解释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操作,减少护患纠纷等事件的发生。

4结语。

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安全护理课程,对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以及工作中的持续学习提供了可靠地帮助,也促使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对于护理专业的开展以及护理职业的顺利进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随着erp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逐渐倾向于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上,对会计实务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会计电算化方向”渐渐成为中职学校的一个热门专业,也更加适应了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变化。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两年的时间里要完成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为适应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证需求,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上均侧重三门考证课,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围绕着这个资格证而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即便是上机实训课程,如会计电算化等也多是为应付考证需要而分章节或挑重点的学习,没有构建一整套账目和操作流程等。学生到毕业时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企业里的每个会计岗位需要做什么(what),具体如何操作(how),为何如此操作(why),以及岗位之间如何分工与合作等。

2“双元制”理论的借鉴。

“双元制”是一种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其来源于德国。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以企业培训为主,但同时又在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培训,以达到学校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融合的目的。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就是学徒工。双元制的优势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才,不仅是完成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而是可以完成职业领域的所有的任务。这也区别于某一工作岗位的岗位培训,它希望学生能掌握一种职业能力,为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德国“双元制”理论带给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岗位任务重新认识,首先,我们认识到岗位任务的培训在职业教育中是不可欠缺的,这也为我们研究岗位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它是某领域的职业能力,不局限在一个岗位,从这个角度理解“双元制”,它应该是动态的,随着社会对某一工作能力要求的变化,而及时给予调整。基于“双元制”理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关注专业能力培养,而且更要关注关键能力培养;不仅要关注直接对口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而且要关注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此,我们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在收银、仓管、出纳、会计以及在储蓄、营销、文员等岗位就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基于“双元制”理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更关注于关键能力培养,从岗位能力出发,这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四合一”综合实训室、教学软件的引入及综合性实训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维。

3.1以岗位能力引领专业课程设置结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内容,选定收银、仓管、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储蓄、营销、文员等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工作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如基于学生已学的《会计基础》、《出纳》、《点钞》、《翻打传票》等专业课程,结合最新教学改革实验教材《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和《企业沙盘模拟实战》等,选定出纳、会计员、会计主管等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主要职责,更能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如何整合并指导其实际工作流程,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工作岗位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以便在岗位工作中主动查阅、获取课程知识,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

3.2职业情景引导“四合一”综合实训室建设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不仅仅为课程内容整合提供了新的思维,也引导实训室的建设,根据会计职业情景特征,规划“四合一”实训室,分为企业财务室、税务、工商、银行四个区域,设置企业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税务员、工商职员等,结合企业erp模拟沙盘,仿真企业财务的外围环境,通过创设职业场景,使学生在实训室体验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

3.3引入会计电算化、报税等教学软件《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除安排资格证“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考证内容(如用友t3)的学习外,可安排一定的课时指导学生学习、辅导学生自学其他主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金蝶、速达、管家婆等。尤其是对于我们中职学生,他们未来的就业单位多是市场上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或者资金比较缺乏,更多的可能选用如管家婆或速达等财务软件。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有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在企业实习就业时能更有自信,也为企业节省了岗前培训的时间。又如在《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广州福思特公司的电子报税仿真教学系统,可以实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电子报税的流程开发设计。广州福思特公司电子报税仿真教学系统集合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多个税种的电子报税过程,系统一共分为企业端、国家税务局端、地方税务局端、国税网上报税、地税网上报税、增值税开票系统六大模块。学生通过电子报税教学系统的模拟实习,即可实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子报税的系统设置、票据的录入与审核、申报表的生成与审核以及纳税申报等电子报税的操作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跟实际是基本吻合的。

3.4加强综合性实训演练在学生实习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综合性实训,要求学生对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一个企业各部门的运作以及会计部门各岗位的分工与合作。学校可安排两门课程:《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和《企业沙盘模拟实战》。《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可采用课堂手工训练形式或引入一些公司开发的模拟系统,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实际会计工作流程等,逐步实现从学生到财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企业沙盘模拟实战》分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不管是何种形式,它的目的都是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知企业,明确财务在一个企业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通过企业沙盘模拟实战教学,由学生自由组建多个模拟企业(生产制造型企业),同时,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可以在其中体会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规律,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当然,学生的就业去向不仅是较大规模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更多的其实还是中小型企业,所以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围绕《企业会计准则》,还要根据学生的就业特点围绕《小企业会计准则》开展。

4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

基于“双元制”理论的动态特征,随着社会对某一工作能力要求的变化,应及时给予调整,所以在教学中,应从社会需求的变化中调整教学目标、开发校本教材、开展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及因地制宜加强实践性教学等,使学生形成“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工作氛围,这为学生更快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石。

4.1适应市场需求,明确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用人单位对于中等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要求,已不只局限于其会计实务能力以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培养学生对某一软件的操作能力,也要教授学生对该软件系统管理和日常维护,以此来满足不断变化的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后,能自主学习其他财务软件。

4.2开发校本教材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选用的教材普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用友t3版)》及《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用友t3版)》。这些教材内容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是相分离的,它并不能满足会计实务及岗位能力的发展需求,学生空有理论知识,会计电算化业务操作能力差。针对上述提及的传统教材存在的`不足,我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开发校本教材,自编会计电算化教程等方式促使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可以与企业会计工作实际的需求有效接轨。以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在开发校本教材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的差异需求,适当补充有出纳管理系统、往来管理系统、购销存管理系统等模块的应用知识;为适应企业对中等会计电算化人才提出的关于信息系统维护以及运行会计电算化软件常见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要求,补充有关知识点与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等。在编写《仿真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实训》教材时,结合手工会计教学中采用的基础会计模拟实操教材、财务会计模拟实操教材及近年会计电算化省赛试题等,分别编写有高、中、低级三档仿真会计电算化上机指导实训教程,实现了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会计实务渗透,有效解决了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缺少仿真实践的现实问题,达到岗位能力的要求。

4.3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传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处理以作业本或练习册的形式做题巩固,业务处理也主要是根据业务的简单文字描述写出分录。这样,即便是高分通过学校考试甚至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毕业生,他们刚到企业时也经常是束手无策,连最基本的凭证和账簿都不会填写和登记,使得企业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印象大打折扣。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并将企业各会计岗位所需用到的素材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既要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也要掌握手工会计的处理,为就业上岗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岗位任务法、逆向思维教学法等;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边讲演边练习”、“先讲演后练习”、“先练习后讲演”等具体教学方式;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会计岗位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等教学活动。

4.4因地制宜加强实践性教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围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促使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能符合当前市场所需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标准要求,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都推行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以便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老师、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知识技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作为教师本身,应该不断积累相关经验,加强自己的工作实际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跟企业发展实际,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5结束语。

“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工作氛围,这是职业教育带给我们现实的思考,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带给我们更多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的火花,展望未来的职业教育,即微课堂、网络教育、互动游戏课堂、视频教学等,带给学生学习乐趣的同时,也让老师在不断实践中积累教学、教育资源。未来的会计电算化课堂带给我们教育者更多的空间,因为在教学资源与信息化共享的氛围中,学生将成为教学的主角,作为配角的我们更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资源的积累上。当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时,往往发现我们已经将快乐带给了学生。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就业问题,在课堂,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在谈论就业岗位及工作任务时,学生眼中总会闪现出渴求的目光,正是这种渴望的眼神,带给我们教育者真正的力量。其实,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带给了老师智慧,他们才是智者。让我们把眼光放低,立足课堂,关注我们的学生;让我们把眼光放远,关注社会、企业。总之,基于“双元制”理论下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让我们共同成长、学会思考。

参考文献。

[1]谢伟文.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5).

[2]施黎华.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新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5).

[3]沙盘模拟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1).

[4]李静,冷春梅.会计岗位实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李志云,李志清.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的教学研究[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3).

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论文中职护理专业的实训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机构改革和创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表示我国校园中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中职院校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因此,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医学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重要位置,并且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模拟出真实的场景,代替患者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同时在中职校园中,还能够通过医学模拟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也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同时,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促进中职护理专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现阶段人们对于医疗机构中护理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社会中急需医疗方面的人才,这也就要求相关的院校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医学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护理技术熟练,并且能够把学习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具有高素质的临床护理人才。这一点也给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同时提出医学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意义,以期能够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一)学习方式不正确。

受我国校园发展形式的制约,在我国的中职院校。

中,很多学生都属于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的类型,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方式不正确,因此学生很难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也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情况的积累,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同时再加上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对于护理课程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因此针对护理专业的课程来说,如果教师讲课的专业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非常困难。虽然现在借助多媒体和微课教学可以有所缓解,但是不能短时间进行实践,到真正实习的时候已经有所遗忘。

(二)知识无法与实践同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很难快速地融合,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比较客观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融入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后期的临床实践操作中就难以把所学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之后,在后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就会感到迷茫,甚至会质疑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更难意识到实践操作需要理论知识进行铺垫,导致学生自身缺乏思考能力。这种现象就是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没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出现依赖性,或者是实践能力比较差的现象。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时无法使用理论知识进行思考,更加无法解决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迷茫的现象。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都使用示范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教学的整个过程出现生硬,以及缺乏活力的现象。由于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因此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护理专业来看,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需要学生具有严谨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严肃态度。而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发挥出教学的规范化,同时在教学的经验中实现临床护理实践状态的改变,这样才能够保证临床护理学习的实践性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提供验证知识的机会。

医学模拟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在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把医疗机构中的工作情况带到课堂中,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医学模拟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模仿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在课堂中进行互换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完全模拟医疗机构中的实际操作,其中的优势就是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立即停止护理工作,并且也能够重新开始,给予学生更多出错的机会,并且帮助学生牢记犯下的错误,避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还能够实现反复性的常规训练,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到患者,这种无危害、无风险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中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所使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后都不需要进行复习和查阅资料,甚至不需要完成作业,所以很多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没有看过参考书籍,仅仅需要在上课的过程中记录教师所讲内容的笔记,在期末阶段进行复习,就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但是在医学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需要讨论的题目布置下去之后,学生需要去查找相关的资料,通过归纳和总结,在班级的小组之内进行探讨,并且为课堂上的小组发言内容做出良好充分的准备。实际上,每一个学生在内心的潜在想法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表现,并且实现自我的愿望,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努力实现自我展现的愿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新课改中的指导合作自主学习,响应了素质教育的改革。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医学模拟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不同,传统教学在一般情况下重视的就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一般都是教师使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死记硬背。而在医学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则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性内容。同时医学模拟教学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仿真的实践性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也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由此可见,医学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也存在着区别,其所具有的特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医学模拟教学还能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避免理论知识教学中的各种局限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医学模拟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和授课模式,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的护理学习方式,这样也能够更加良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保证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并且能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患者的护理情感,提高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医学模拟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还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学习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中,通过相互之间身份互换的学习方式,提高素质和专业技巧,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在身份互换的过程中,能够在课下交流实习的感受,并且了解患者的感受,也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融入集体生活,最终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在中职院校中,医学的模拟教学一般情况下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开放的一种形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保证学生最直观和形象地学习和掌握到知识的合理使用方式,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良好地应用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能够良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良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其临床操作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提高。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医学的模拟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