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分析论文范文(17篇)

时间:2023-12-02 17:03:34 作者:笔砚

范文范本是对一段时间内某个主题或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文本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应用相关知识。接下来是几篇范文范本的片段,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创作。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应对全媒体环境为当下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困境,力求在德育工作中,学习全媒体,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合理运用全媒体,做到更新教育观念,革新组织方式,创新技术手段,求新德育内容,教育评价出新,积极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模式。

全媒体是指全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信息管道,以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全媒体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与困境:首先,海量信息造成了大学生信息筛选的困扰,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全媒体网络报道新闻时会充斥大量的负面新闻,而社会学习与社会模仿心理导致相应的负面新闻接连发生,最终造成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失去信心,无法塑造自身美好的道德人格。最后,很多大学生面对虚拟的、快餐文化盛行的物化世界无法有效应对,表现出空虚与茫然、消极与避世,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本文从教育观念、组织方式、技术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一、高校德育工作观念更新。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全媒体知识,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适应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需要。

1.了解全媒体知识,接受全媒体时代的教育理念。

全媒体的突出特征就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个性化与社群化。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全媒体的含义与特征,打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积极融入全媒体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中去。

2.掌握全媒体知识,运用全媒体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全媒体的技术手段、应用方式,运用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方法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另一方面,要对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进行全新探索。

二、高校德育工作组织方式革新。

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互的社交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师生之间有情感、眼神甚至肢体上的互动与交流,有一定的德育效能。但这种传统德育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教师在校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当面交流使学生某些问题时学生会难于启齿,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能向老师和盘托出;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安全感,以及二者之间的信任缺失,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等。而社交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全媒体方式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打开新的德育教育局面。

1.开学新生教育,及时建立社交群,为今后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新生教育是让大学生迅速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教育,大学新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开展新生教育时及时公布社交群号,让大学新生及时加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疑问,会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常规事务管理通过qq群及时解答疑问为学生排忧解难。

通过广泛运用全媒体,常规事务管理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可以打破时空障碍,使沟通更加畅通。比如说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把握与监控,以及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及时疏导等。

3.学生评奖评优以及心理普查等。

可以发起网络投票和网络问卷在全媒体环境下,针对学生评奖评优,教师可以对候选人发起网络投票,这样会方便、快捷地统计出评选结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普查,选择相对低耗环保的无纸化普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较为迅速地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高校德育工作技术手段创新。

“要积极吸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高科技化。”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全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已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和更新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熟练掌握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

有些老师面对全媒体的冲击时,选择了故步自封。德育工作者应该打破僵化的工作方式,熟练掌握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工作等这些在德育工作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全媒体,对于基础功能的掌握和熟悉是最基本的要求。

2.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

全媒体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德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使其成为德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是全媒体的受众,他们求新、求快,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和新颖软件,教师要想德育有效,就要把握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和特质,做到与时俱进。

四、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求新。

高校的德育对象主要是“90后”大学生,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90后”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求新、求知、变通能力较强。因此对这些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注重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及时联系网络讯息,使其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一个合理的链接。

1.利用网络热点和学生关心问题进行及时施教。

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时,教师要注意对网络热点事件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的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念,进而影响学生主流文化的构建。网络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共鸣,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及时施教、及时梳理,也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2.聚焦热点教育事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

关于教育热点事件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德育工作者要辩证地为学生解析和回答,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学生有时候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对于一些问题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的观点,德育工作就是为大学生拨开云雾,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3.注意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

全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的核心议题就是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遇到问题及时施教。“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这是德育工作者适应这个信息化大时代该有的思路与情怀,希望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把握全媒体的时代特征,总结出更为完善全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杨冰,周洪生.生活德育:中国传统德育的实践旨归[j].现代中小学教育,,(10).

大学生创业环境论文大学生创业环境的SWOT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人才竞争愈发激烈,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影响大学生发展的环境和关键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环境成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学校环境中的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同学、师生关系,学术氛围等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作用显著。结合分析结果,从学校环境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关键因素;学校环境。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和基础,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处在一个大学生明显供过于求的环境当中,企业单位却倍感人才缺乏,究其原因,当代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所以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大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影响大学生发展的环境及关键因素的研究意义重大。

1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影响大学生发展的相关研究时间比较长,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既包括关于大学生教育的整体性研究,也包含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微观研究。受国外高等教育研究视角的影响,国内教育学者也开始关注和从事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工作。其中,孙汭睿、丁小浩(2010)认为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度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这种影响存在适度性[1]。周廷勇、周作宇(2012)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的方法探讨了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路径[2]。罗建平、马陆亭(2013)使用《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本专科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教学环境特征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和提升的关键因素[3]。周纯、李化俗(2013)认为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因素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内、外部环境,科学技术,教师因素等[4]。赵晓阳,刘金兰(2014)采用结构模型方法,对学生有效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及学生学校环境感知对大学生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检验和分析[5]。牟蕾(2015)和吴淑芳(2013)均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视角,探究其影响因素[6][7]。目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研究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已不在少数,但大多调查范围相对局限,通常都是某一高校或者某一区域高校,并且样本选取大都是在读大学生,代表性相对较差,不具备一定的说服力。考虑到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当回头再重新审视自己的大学生活所做出的评价更加具有可借鉴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向全国高校以及已经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毕业生大面积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真实、客观的对影响大学生发展的环境和关键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期望论文的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各高校不断推进和改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相关对策提供借鉴。

2问卷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软件“问卷星”完成线上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595份其中有效问卷556份,有效性为93%。为了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普适性,本研究将问卷调查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遍及全国38个城市,其中包括4个直辖市及17个省会城市。其中来自985重点院校的比重占6.22,来自于211高校的比重占10.59%,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比重占67.23%,来自于专科院校的比重为15.97%。同时,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课题组也考虑到了已经毕业本科生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将调研对象扩展为在校大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工作或读研)。在调研对象中,在校大学生占到了样本总量的59.5%,大学毕业生占到了样本总量的40.5%。调研对象所学专业主要涉及管理学、工学、经济学、理学、文学等,也包含了少量教育学、医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的学生。

3调查结果分析。

3.1学校环境成为影响大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是指在学校内部和学生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一切主客观因素。它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专业课程、学术科研活动等在内的教育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在内的人际环境,也包含基础设施等在内的物质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同时学校环境也是在大学期间与学生联系最紧密、并且最具有研究意义和探讨价值的一个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5%的样本人数认为所读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近35%的样本人数认为所读大学更强调专业学习能力。统计发现,认为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学校环境的占比为45.55%,其次依次为自身特征、家庭环境和社会特。

3.2学校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2.1在校园环境中,大多数人认为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同学关系、学术氛围构成了对其自身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关键要素统计发现,将近90%的调查对象参加过社会实践,包括服务员、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家教、义工、支教、游泳教练、销售,自己创业等。其中服务员、专业相关单位实习、家教所占人数居多。3.2.2学校类别方面差异的具体表现统计发现,大约61%的样本人数认为社会实践是影响自身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在校大学生更渴望社会实践。但同时发现985、211高校大都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比社会实践更重要,如图3-3所示,其中985和211院校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人数占到了985和211院校样本总人数的14%,不难发现985和211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大学生相对更注重社会实践。通过统计分析,985、211院校的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主要是专业相关单位实习、支教、义工和家教,而普通本科和专科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服务员,尤其是专科生,做服务员的人数数量超过专科样本人数的50%。3.2.3专业课程学习方面满意度不高统计发现,将近有4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满意,主要原因总结为老师方面、自身方面、教学条件方面以及课堂氛围四个方面,从老师方面来讲,有的老师责任心较差、素质欠佳、授课方式不满意、专业水平不达标等;自身方面主要是自身努力程度不够、不感兴趣、自制力不够,被动学习等;教学条件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不先进;课堂氛围差主要表现在课堂枯燥无味、老师与学生缺少互动等。3.2.4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影响至关重要从总体统计和分类统计均能看出,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都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所有统计人群当中,大约70%的样本人数认为同学和老师是在大学生活中对其自身发展影响程度最大的人群。与高中不同,大学更加开放,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集体活动当中,良好的大学同学关系积累下的人脉基础对自身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帮助。然而,调查发现,在大学阶段跟任课教师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将近35%的学生与任课老师接触极少甚至没有。虽然统计分析大学期间跟老师的接触机会并不多,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同时还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其他方面,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3.2.5学生希望能够参加更多的学术科研活动除此之外,学术氛围和学术科研活动也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激发自身的科研兴趣,学术科研活动能够促使大学生书本之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促进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有效转化。大约94%的调研对象认为学校的类型或学术影响力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影响力较大,但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极少参加学术科研活动,985高校仍有约19%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术科研活动。

3.3自身特征、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

将近92%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特征也是影响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其中思维特征对自身综合发展影响最大;从社会环境来讲,培养大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偏好也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家庭环境来讲,大约70%的样本人数认为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影响程度最大,父母的教育方式一般包括压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三种,相对来说,以尊重子女的主体性发展倾向为特征的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子女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应发挥四种要素的叠加效应,共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4相关对策建议。

4.1构建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了解、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优势等多方面的意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载体,应强调突出岗位见习的重要性,鼓励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大学生)发挥知识方面的优势,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由以勤工俭学为主要目的向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转化,促进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融合。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年级等特征制定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对于低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以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服务社会和认知体验的活动为主;对于高年级学生,围绕所学专业,以岗位见习、竞赛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专业拓展和职业体验的活动为主。

4.2加强机制创新,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专业课程的学习是理论积累的重要途径,而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是以理论基础为依据。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专业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面对课堂人数较多的现实条件,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员的参与性,激发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逃课,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在加强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纪律约束,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学校应在相关机制方面有所突破,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提供专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解决教学空洞,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4.3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沟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关系系统,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进展的顺利程度,也直接决定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与老师的交流沟通,消除胆怯、羞涩的内向个性,主动与老师探讨科研;任课教师要提升“育人”意识,课上教书,课下育人,师生应该像朋友一样,缩小教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感,尊重90后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学生交流,避免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同学是大学四年里接触最多最全面的交往对象,也是受大学生个性影响直接的一个非正式群体,尤其是高年级学长在学习、考研、就业等方面的经验至关重要。应加强与学长、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选拔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导航”学长,发挥学长的朋辈优势,形成“以高带低”的传帮带机制,帮助和激励低年级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4.4积极组织学术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科研活动的参与对于当代大学生知识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校的学术科研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交流与更新的平台,开拓知识视野。然而调查发现,相比研究生,大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机会并不多。首先高校教师应该积极申请或举办相关类型的学术科研活动,鼓动大学生参与进来;其次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主动参与性,培养科研兴趣,主动思考,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在制定大学生培养方案的时候,考虑加入学术科研活动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提升学术科研意识,培养形成创新惯性。

5结语。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受多重因素影响。应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和收获应成为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指标。高校在加强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要审视有多少资源被学生有效利用;重视学生体验,加强学生参与度,课程设置要兼顾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构建和改进各项教育条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激励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活动方面的主动参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认知、专业、实践和情感方面的多重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3]罗建平,马陆亭.高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20“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相关数据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9):131-135.

[5]赵晓阳,刘金兰.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学生参与度及学校环境感知为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07-115.

[6]牟蕾.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5.

[7]吴淑芳.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论文

在全球经济遭遇“寒流”的情况下,大学生能否在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学有所用,是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推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5.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课程修订工作。

在新媒体的新形势下,高校要结合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将学校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指导,听取学生对新媒体利用率的意见,研讨和制定学校的新媒体就业指导实施方案,并修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新媒体就业指导手册,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利用。

5.2建立高校就业指导网络工程,实现一体化的新媒体办公系统。

传统就业指导途径和特点严重束缚了就业指导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也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本质需求,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必须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媒体的覆盖和发展,研究和开发适合高校自身的就业办公系统。

作为高校,可以针对校内专业尝试建立本土的职业资源室和职业资源电子库,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网站、职业网站和学校职业资源库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典型职业、典型企业,充分利用好职业资源,帮助他们在职业教育方面受益。

5.3利用好校园网,进行校园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的双结合。

高校要做好就业工作,必须在校园就业氛围营造上多花心思,狠下功夫,做好定期的就业宣讲会和校园招聘会工作,在频率和质量上都要保证满足绝大部分专业的供需。把网络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相结合,这样,学生既能通过网络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和需求,又能做好应聘的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的参加到校园招聘会中。

5.4利用手机媒体技术,积极搭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

随着手机用户的日益增加,短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文字交流的有效工具。建立短信咨询平台,利用短信业务来开展各种就业咨询服务,实现查询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就业手续、企业信息等内容。毕业生可以将自己所要征询的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人员首先根据系统预先设定的“常见问题问答”提供解答。

网络信息浏览平台。支持手机接入互联网系统,搭建手机就业指导网站是移动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进一步扩展。在这个平台中,毕业生可以登陆自己的账户,直接进入就业指导互联网菜单,同时也会显示用户的相关信息。

5.5积极做好高校就业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建设。

广泛利用好新媒体,将学校就业官方用户植入到微博、人人网、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并能将一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就业信息分享给广大学生。利用好官方就业工作微博,与各类招聘企业互粉,与学生互动,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把招聘活动,招聘信息,招聘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好人人网和微信平台建设,把相关信息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宣传给广大学生,并开通相关投递平台,帮助学生了解政策,积极就业。

网络是把双刃剑,本文浅析了新媒体带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真正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的优势嫁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丰富就业指导服务的手段,积极拓展就业指导工作平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信息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姣.简论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力[j].传媒观察,(3).

[4]赵立新.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启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陈钦华,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g].大学生与就业,2006(6).

[6]龙坚毅,陈泗林.手机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信息化教学,2010(10).

[7]黄东桂.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透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作者简介]雷旭斌(1986.6-),陕西凤翔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经济管理系辅导员,实习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热点的citespace分析论文

实践非竞赛教育。主要的形式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基地的建设,比如南京市出台的“科技九条”,其中一条是鼓励在宁高校允许全日制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凡是到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的学生,进入基地创业的时间,可视为其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的时间,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但这种创业教育形式不仅仅需要高校的推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

大学生创业教育热点的citespace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路径。通过开展主体性个性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让学生将创业想法真正付诸于创业行动,在条件和机遇成熟之后大学生就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者。本文在阐述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对主体性个性化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路径。

关键词:主体性;个性化;创业教育。

高校毕业生达到749万,而20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客群体走向创业的道路,创业已成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主体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下,如何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已经成为各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在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中,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主体性个性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还能够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一、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内涵。

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是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刘玉海教授根据多年高等教育实践经验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分析研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独立学院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实际,归纳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教育培养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将潜能发挥到极致。刘玉海教授认为,“育人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努力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并放大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唤醒并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正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不懈追求。”主体性教育理念将主体性作为人本质的重要体现,主体性又集中表现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当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主体性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出发,主体性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人格,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进而达到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主体和自身发展主体目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要将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进行改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所以,倡导主体性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挖掘学生创业潜能,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的活动中,进而培养具有全面性、竞争性的创业型人才。个性化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就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要素,一方面要发掘和尊重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另一方面是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培养条件。上述两个条件是激发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和基础。结合个性化教育的两个条件要素来看,个性化教育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发掘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要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来最大程度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目的。因此,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业意识在大学教育中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在创业教育中探索最大化挖掘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一)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发展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第一,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中的实践发展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经过主体性个性化教育活动的历练,并且达到其标准,才能够对自身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给自身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最后在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快速的适应并融入到社会当中。第二,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中的社会性发展,能够为大学生创业积累充足的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大学生由高校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够为今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主体性精神和心理素质锻炼,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强大的主体性精神和心理素质,只有通过锻炼才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为大学生走进社会奠定基础。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的'重要体现。第一,主体性个性化教育是大学生创业主体性发展的原则,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高校来说就是以学生创业教育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创业教育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出发点来发展学生创业教育。第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大学生主观意识不断发生变化和发展的重要表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紧张,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为就业问题所烦恼,大学生创业正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创业教育业正是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和心理素质所产生的。综上所述,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

(一)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挖掘创业潜质。要想促进大学生创业,必须坚持主体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主体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使大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帮助大学生找到其兴趣所在,更加深入认识自己。利用swot分析法帮助大学生分析当前创业环境的优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质。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大都是填鸭式教学,一般是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或者是讲授创业公开课等,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在创业讲座或者公开课中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下,创业教育应该采用分组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心理素质也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主体性,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实际上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质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才是创业教育的实质,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就必须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这时高校可以引进syb、kab、模拟公司等课程,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利用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能够使学生接受到基础的创业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创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的重要途径。学校还可以通过搭建创业实践活动平台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关于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创建创业论坛,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等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多种渠道为学生联系社会企业,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到真正的企业当中实习,充分了解企业,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团队合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激发和培育大学生创业。在学校创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离不开主体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更离不开学校创业环境的支持,学校的创业环境既包括学校硬件环境的支持,又包括学校软环境的支持。其中硬件环境的支持主要包括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物质条件,例如,创业空间、创业实验室以及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工具,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激发和培育大学生创业等等。北京师范大学在这一方面的做法突出。学校软环境的支持实际上就是学校的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校园文化以及创业氛围。学校可以邀请创业校友回到学校开展创业演讲活动,或者联合创客空间在高校举办创客节,为大学生优秀的创业项目颁发荣誉奖励,进行宣传等等,在学校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园,指导和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创业学生打造创业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指导和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推进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发展。除此之外,学校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引进投资等,都是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做好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服务工作,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刘金梅,付浩海.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j].中外企业家,,23。

[2]刘明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新西部(理论版),,9。

[7]王伟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5。

[10]姚裕群.论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创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9。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论文

新媒体延伸了大学生就业推进的工作平台。以微博、主题论坛、qq群等网络媒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喜爱和推崇的沟通发布平台。国内一些高校,已经积极利用新媒体“借船出海”,以辅导员微博、qq空间等载体,在qq群里中开展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吸引学生的关注,搭建了大学生就业推进的新平台,实现了新媒体利用和大学生就业推进工作的双赢效应。

新媒体加大了就业推进工作的难度。在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大潮的冲击下,一方面大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环境部分消息的消极影响、网络法治的不完善以及新媒体文化素养的缺失,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甚至有人因此践踏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增加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论文

关键词: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途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传统信息传播渠道及沟通模式,体现出信息的快捷性、即时性和共享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网络的虚拟性、共享性和多元化交流方式,为大学生党员群体带来更多的信息与选择,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传统的教育方式必须变革,才能够继续发挥教育与指导作用。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为背景,对大学生党员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途径。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教育模式是以党课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进行,适当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见习等载体加深教育效果,但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大,无法做到全程覆盖、无缝链接。加之传统党员教育以“填鸭式”为主,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使得对党员教育效果的评价,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公平性和合理性上存在不足。党员组织生活定期开展,通过书面或者交流的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但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有失偏颇,而且教育资源存在陈旧性、理论化和空泛性特征,让部分大学生党员感觉晦涩难懂,产生厌烦情绪,这些都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办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进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微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和公平性,为人们提供平等的交流机会、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不设防的信息环境,这些符合大学生党员的心理需求,但缺乏法律和制度约束的网络空间,使得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产生蜕变。

新媒体的互动性,使教育和沟通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教师不再是坐而论道,而是平等交流,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而教师能够作到时时倾听和解答,真正为大学生党员教育拓宽了平台。党员教育在坚守课堂主阵地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使教育真正实现全程指导、全面覆盖、全员纳入和全时监督,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对于党员的教育资源一直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旧的内容较多,新的内容较少,比如优良传统教育、党性原则教育等,大学生成长在新时代,但教育资料很多都是使用党史、军史以及其他相关史料,适当的学习历史是必要的,但要控制比例,不能将教育内容全用传统教育资源,这样会使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下降,必须要针对大学生党员身心发展特点,依托新媒体,使教育内容向新、实、全方向发展。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环境产生的新型媒体形式,具有时效性、自由性和共享性特征,依托此平台进行交流的大学生党员群体也会具有同样的特点。虽然,信息的即时性让他们第一时间接触到新的信息,只能靠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去鉴别,但能增强他们自我完善能力,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历史证明,“闭关锁国”并不能带来永久的和平,网络空间也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学生党员也是其中的战士,必须要通过增强教育效果,提高他们应对复杂环境与局面的能力。

(一)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教育空间。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清形势,积极转变教育方式,在保持传统的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主题活动的基础之上,及时利用blog、微博、论坛以及各大政府站资源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教育,使教育形成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加强互动性交流,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党员教育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方式,通过特定的媒体平台,可以进行“一对一”、“多对一”和“多对多”等方式的交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困惑。要针对大学生党员需求,建立专业的思想教育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要建立信息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党员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交流空间。

(三)利用实时性特征,开展组织生活。

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让大学生党员参与理论学习、讨论发言和在线互动,可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体现出更大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网络新媒体可以成为大学生党员展现自我的平台,把对党的热情与感情及时发表到网络上,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参考文献:。

[1]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分析论文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关注于培养市场营销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比较普遍性的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不断展现出来,市场营销专业的普遍性,女大学生的职业环境,都给予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1]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探究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直以来人们在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都是笼统地从整体的视角去进行探讨,很少有人尝试着从女大学生的视角去审视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专业范围广泛,专业人才规模巨大带来的专业窘境,女大学生职业市场需求有限,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偏失,都使得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陷入到不理想的状态.因此,对于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其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显得尤为必要.

1.1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所谓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是以传统的就业渠道去获取一个职业,而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需求合作的方式打造自己的企业.为了能够应对我国就业压力,国家和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其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在毕业之后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在此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一,市场营销专业的性质,专业设立繁多,专业课程广泛,专业技术性不是很强,专业相关联的领域和行业多样化.这样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就业压力是巨大的;其二,女大学生的身份,现代社会中性别歧视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依然将女性排斥在外,女大学生长期处于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差,往往难以应对社会职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看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首先,从教育公平的理论来看,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具备高学历的女性人数也在不断提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允许非基本权利和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公平存在,而不是平均意义上的公平.也是说对于女大学生来讲,保证其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性,才是城乡教育公平性的最佳方式.其次,从社会性别理论来看,男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在就业市场占据优势,甚至获得高于其能力的社会地位,就是传统文化对社会性别造成的影响,女大学生受到各种程度的排挤和不公平对待,这就是社会文化层面的性别歧视.反对社会性别歧视,消除产生不平等社会基础,是社会性别理论的本质工作.最后,从女性学理论来看,女大学生应该摆脱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分工模式,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心态,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地步,以便在未来职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树立女性学的基本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通俗来讲,注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符合女性学理论的.

此次笔者选取区域内五所大学中650名市场营销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式来进行,由此得出现阶段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首先,超过60%以上的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造成这种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偏见是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展范围和形式有关:多数学校还是以选修课,实践课的方式向部分学生开放,有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去参加,有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连听都没听过.其次,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缺乏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调查中多数女大学生认为注重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有关,这可以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素质的提升.[3]但是依然有部分女大学生对于此项工作的目的产生怀疑,认为其没有多大的效果.最后,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应该从大学入学的时候以个性化创业教育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形成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结合不同女大学生的特性,在最佳的时间段去开展女性创业创新教育工作.他们认为在大学毕业之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显得为时已晚.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的问题:其一,有十分之六的女大学生认为女性创业不一定会成功,这是受到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这表明当代女大学生依然受到传统性别关联的束缚,影响到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其二,有一半的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保持着兴趣,虽然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案例不多,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女大学生在此方面有着较强的需求,希望可以以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实现自身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其三,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呈现出年级差异性,低年级的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要高于高年级女大学生的热情,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对于创业的了解不断增加,风险意识,成功难度意识,社会和家庭责任意识的影响,使得其对于创业的热情不断降低.

2.3从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来看。

市场营销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创新创业优势的同时,也具备自身创业的劣势.首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优势在于:女生有着更加好的忍耐力和亲和力,并且懂得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理财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还有就是市场营销的女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人际交往素质较高,这些都是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其次,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的劣势在于:家庭观念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女大学生缺乏自信心,自身的抗压能力比较弱,很容易情绪化等生理方面的特性,也是制约其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堪忧,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环节,这都将成为引导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对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全面调整和改善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模式。

首先以教学手段改革为契机,改变单一理论授课的教学方式,以学习创业理念为引导,以实践创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使得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融合起来,鼓励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在平台上展现自身的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其次,注重市场营销学科与创业创新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促进的方式,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展现出选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比如以小组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等方式去实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视野的拓展.[4]最后,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个性化的需求,分别开设创业教育普及班和创业教育精英班两种模式,前者面对全体女大学生,注重现代就业理念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后者关注有着创业倾向的女大学生,注重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3.2建立健全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内容体系。

实现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建立健全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内容体系,也是改变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格局的重要步骤.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入,尤其是与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女性学,女性心理学,性别与发展,女子教育史等,这些都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性别理论,将这些课程融入到市场营销女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中去,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消除种种心理方面的困扰和身心的障碍.其二,实现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结合女大学生创业实践条件,市场营销课程特点,实现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在市场营销课程上的融入,由此帮助女大学生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关关系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3.3高度重视各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了能够激发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度重视各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经验的积累,也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讲,需要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定期邀请区域内成功的市场营销女性人才,以在校园开展座谈会,演讲会的方式,给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讲述创业的历程,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创业中问题的解决方式,由此在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心里面树立榜样和典范,激发其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其二,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市场营销女生创业计划和作品设计活动,使得学校演绎着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其三,积极融入到女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的活动中去,以亲自参与创业实践的方式,实现女大学生创业体验度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学校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方面的因素.[5]对此我们应该树立女性平等的基本理念,积极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调整和改善,以培养出大量具备创新精神和素质的女大学生人才.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创业swot分析

(2)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缺乏真正有商业前。

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3)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

(4)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

分钱”;

(5)独立人格没有完全形成,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甚至毕业后有继续依赖父。

母过日子的想法;

(6)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

轻易放弃了;

机遇:(1)经济高速发展,正经历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创业机会多;

(2)国家提倡、政策优惠;开展各种创业峰会,举行各种创业比赛,在精神和物质。

(3)风险投资开始关注大学生创业;企业家设立各种大学生创业基金,给予有能力的大学生帮助。

威胁:(1)来自普通创业者的竞争,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彼此在理论知。

识上基本不相伯仲,在创业中只有人无我有,人无我精才可出奇制胜;

(2)来自家庭的压力,自主创业受到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关注,对于创业者来说压。

力太大,得失心会增加;

(3)创业失败的后果,如果创业失败可能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债务和信用危机。

(4)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俗语说的“嘴上没毛,办事不。

牢”,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大学生创业论文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增长速度变缓,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成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与困境,通过研究,对大学生创业发展路径提出几点举措,以供参考。

新常态;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受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从20xx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xx年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9%,较20xx年下滑了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新常态下,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新引擎。自1999年开始,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录取人数持续增长,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根据调查显示,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49万,和20xx年相比,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22万,如此数量庞大的人群进入就业市场,使得就业压力倍增,特别是近年来经济衰退,更是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新常态”经济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认识和适应这种“新常态”,如何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释放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力,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步入了新常态,面对经济复苏的需要,中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主动适应新变化,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刻认识新形势,努力培育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深化大学生改革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性、瓶颈性问题,不断激发创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1.1大学生创业体系尚未形成

1.1.1教师对大学生创业教学能力不足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课堂必须要引入创业教育。然而,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大学生创业的课程,但所取得的效果有限。创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当前高校的创业指导教师多是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兼任,他们有着丰富的创业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具体的创业实践,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在企业中工作的经历,这就导致他们所教授的创业知识与实际相脱节,无法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的指导。

1.1.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贯穿在高等教育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业教育取得应用的成效,但现实是,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萌芽状态,存在着课程陈旧、形式化严重的缺陷,很多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并未将之融入到教学中去。

1.2高等学校关于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数量多而质量较差

1.2.1科技创新度低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建企业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勇气和创业信心。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开设经济管理类、技术类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学生有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学创业项目普遍存在着科技创新度低的现状,很多学生的创业项目都沿袭模仿他人的成功案例,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

1.2.2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收益低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各高校也相应政策的号召,经常性举办创业讲座,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对于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而言,最大的担忧实际就是对无法预知的成败的担忧。资金是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了获取创业基金,部分大学生采取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这就意味着一旦创业失败,不仅投入的资金成本无法收回,而且还要偿还债务,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虽然创业意愿强烈,然而实际加入创业队伍中的人数有限。而且,不少大学生创业具有盲目性,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了解市场,不了解自己,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出现“创业意愿高,创业成功率低”的情况。据调查统计,我国有接近70%大学生创业者月均收入低于3000元,甚至有17.3%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处于亏损状态。

1.3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化程度低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有着创业的激情还要有创业的技能,空有创业意识而无创业技能,就会使得大学生的创业走向歧路,从而挫伤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创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然而,目前高校将大学生创业的重点放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上,忽视了同企业的合作,导致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难是一个涉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高校、家庭和千万大学生等多维度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协同合作,才能顺利推动解决。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迫切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创业不单纯是办公司,而要具备创新意识、敢打敢拼、乐于创业,不管在什么岗位都是在创业。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2.1加强大学生创业校内教育师资培训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技能。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创业人才水平的高低。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就需要高校的创业指导教师既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着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为此,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立足高校特色,加大对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学的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就业局举办的创业教师培训,同时邀请校友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2.2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

高校要深刻认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将创新创业放在育人的框架中,将学生进行课外创新创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机整合,科学地建立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同时还可邀请政府、企业、工商、税务等部门专家讲授高校大学生创业课程,结合中国创新创业的形势,以座谈、实操训练等方式向想创业或想了解创业的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剖析高质量创业项目特点和创业者必备素质,鼓励大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市场需求,理性创业,另外,还可让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向大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为大学生创业答疑解惑。

2.3改善和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社会急需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高校要顺应时代潮流,为大学生提供国际化的科技、文化、创意、创新、创业的高端平台,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社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增添力量。良好的创业平台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20xx年以来我国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持支持态度,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力地改善了大学生创业环境。高校要积极响应这些政策,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等,推动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用、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管理规范的孵化基地体系,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工商代办、法律咨询、项目融资、创业培训、公关服务等服务。加强与社会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创业实践,从活动策划、市场调研、广告文案创意、庆典项目、微信平台推送、团队协调等方面锻炼大学生创业者的商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对创业有更具体深刻的了解,对市场、项目优势、顾客来源、风险、资金来源、团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由此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和今后的创业方向,为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2.4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创业融资形式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资金是阻碍其创新创业的主要瓶颈,为了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专项经费,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形成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配套等一条龙的大学生创业人员的创业孵化服务。对实行创业的大学生实行减免场租、水电等费用,对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要给予创业补贴,对于发展势头良好的创业企业办理贴息小额贷款。另外,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融资模式,鼓励社会和民间资金进入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中,成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大学生提出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对于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给予基金支持。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加深对大学生创业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降低创业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要坚持把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大学生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根据不同的创业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创业培训。金融系统要定期到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宣传辅导现场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解答的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有关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政策,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大学的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和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顺应经济发展变化,积极创新,大胆实践,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为切入点,以服务经济和社会为根本,把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扶持创业创新成功典型,弘扬创业创新精神。

[1]李永道,林琳,张东生.互联网时代的微营销创业模式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xx(03).

[2]王竞一,张东生.行业经验、创业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xx(28).

[3]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xx(05).

大学生创业论文

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创业涉及人脉资源、社会资源、资金资源等,很多大学生由于各种资源的缺乏或是个人能力的不足导致创业的失败。但是在那创业失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创业政策的越来越完善,创业经验的积累与日俱增,还有无数创业者再接再厉的创业精神。

1 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1.1 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我国的创业教育其实起源的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四川省就在部分农村开展创业教育试验活动。中国科协会、共青团中央、全国高学联在我国创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由于这个竞赛的成功开办,我国高校学子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了,数十年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越来越多。

1.2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1.2.1 大学毕业生人数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这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有559万,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在如此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面前,社会各界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失业。

1.2.2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缺乏动手能力,而现在企业需求的正是踏实肯干的人才,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相对来说不太受企业青睐。其次,近几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又由于大学生本人往往不太注重个人品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认同感下降了。

1.3 大学毕业生创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1.3.1大学生创业与经济发展

创业是一个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创业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利益化,节省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起到了模范作用,这将会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创业活动中,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3.2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稳定

一个国家的就业率如果过低就会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出现在失业人员中。在目前就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大学生如能创业成功,将会造就大批小创业实体,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将大大缓解社会各界人士的就业压力,解决大部分人的失业问题,消除因失业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1.4 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

当下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一件比较紧迫的事情。20xx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有699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大学生是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能的群体之一。为响应国家政策,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创业应当尽早进行。

2 大学生创业调查

2.1 大学生创业意愿

我国的大学创业教育虽然开始较晚,到20世纪末才起步,但是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渐在全国高校盛行。中国青年网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意愿。在4551个有效调查样本中,81.5%的受访者表示对创业“有兴趣”,接近半数的人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

2.2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20xx年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而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浙江也只有4%。这与西方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差实在是太远。

3 影响创业的因素

3.1 外在因素

3.1.1 创业环境

企业无论大小,都是在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物有机体。创业离不开一个合适的环境。创业环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环境。这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

第二,行业环境和地理环境。大学生创业时,一定要看准将要投身的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

第三,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指创业所需的人、财、物,产、供、销,技术、信息等要素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环境。

3.1.2 资金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资金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第二,大学生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其启动资金都是很少甚至是没有的,另外一般银行对其授信贷款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大学生难以获得。

3.2 个人因素

3.2.1 创业者的性格品质

第一,目标远大,胸有抱负。创业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能够随着长期的战略导向不断地调整,选择更好的目标或进一步发展和扩大规模。

第二,自我激励,勇于开拓。创业者必须有自我激励的精神,永远保持奋斗不息的兴奋状态,这样才能在各种风险和风浪中存活。

第三,乐观自信,精力旺盛。如果没有乐观的精神,创业者很容易被各种决策失误或经济风险打败。

第四,善于合作,不断学习。创业者往往也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作为团队的领导或倡导者,他们礼贤下士,又有独立主见,不拘小节,挥洒自如。

3.2.2 创业能力

一是关键技能。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成功创业的概念和程序,同时要发现并发展新的和旧有观念,能够整合资源,并将其付诸行动且有所收获。其次要理解与成功创业有关的个人行为特征,包括领导力、个人评价和人事管理等。

二是必要技能。包括有关商业和企业的知识技能,比如有:商业基础,数字化能力,金融知识,人际交往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效沟通的策略、职员的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商业技能。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技能等。

4 大学生创业未来

4.1 在摸索中前进

我国的创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各高校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勇于创业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人数也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十几万人。

然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在是很低,据统计只有1%左右。可是大学生创业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从不被艰难困苦吓到。另外,那些创业成功的前辈也一直为我们提供帮助,让大学生创业少走了不少弯路。

4.2 任重而道远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竞争。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是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新,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主要人才,肩负着为我国创新事业添砖加瓦的重任,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创业任重而道远。

本文的完成使得我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了解了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实例,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将会产生积极地影响。为我今后人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http:///?mod=viewthread&tid=156307

大学生创业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总体规模不断攀升。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越发凸显。党的xxx大曾经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各大高校也开始行动起来,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但对于刚刚走出校园和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创业这条路是否要大力宣传,一直都有争论。文章就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质来浅析一下当前的大学生创业热潮。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主力军。在其光环的背后是铁饭碗,是国家分配工作。而时至当下,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扩充。“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xxxxxx年首次突破700万人,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然而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增加带来的大学文凭含金量下降的事实却没有做出相应地调整,甚至包括部分大学生在内,因此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全国各大高校来说,让学生充分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然,大部分毕业生在这个现实压力下,能够主动改变自己,从原来的等待分配向主动面试转变,自降身价愿意从底层做起。

就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从校园走出来,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还有一小部分选择出国、考研深造,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资本。创业本是原来极少数学生的选择,但在现在整个社会强调转变就业思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创业。

第一,大学生精力充沛且有较好的知识体系做支撑。大学毕业生正值朝气蓬勃的阶段,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容易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经过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对事物的领悟力相对社会人来说普遍要高一些。再就是经过大学四年系统的知识学习,他们掌握了许多理论性的知识,特别是在创办某些高科技项目公司时,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转化成技术或为项目做支撑。

第二,大学生创业有国家政策支持。近些年,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今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xxxx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明确提到“xxxxxx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这就是说在未来三年里,政府将在更大范围内引领毕业生创业。而且在这个《通知》里,首先明确了政府的作用,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其次是学校的责任,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这样就把创业课程正式定性为大学的课程之一。再次是要求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最后在解决大学生创业缺资金这一难题上,《通知》里也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要求,要求其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方式,切实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本年度招生就业处包干到人,让各院的辅导员对本学院有创业计划和正在创业的学生摸底,组织他们填写创业计划书交到学校由校内专家和企业经理人对其审核,并进行资助。据了解,今年学校拨付的专项经费有20多万元。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根基,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创业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动高校产学研融合一体的有效手段,它更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但笔者认为,创业是一条极其艰辛的路,它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其中本科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l%,研究生的成功率也仅达5%,这样的成功率远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盲目地宣传以及鼓动刚刚走出校园或者正在读书的学生走创业之路,有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创业,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去创造一个事业。世上本无无根之木,也无无源之水。不管选择任何行业,它都需要一个基本的投资。而这对于刚刚走出校园或正在上学的学生来说,把创业计划书搬到实际生活中,资金是首道难题。在笔者从事辅导员的三年时间里,经历过好几位同学把父母给的学费截下来用于创业,最后赔个一干二净。

尽管国家出台各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和减息贷款。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银行提供贷款属于盈利性质,贷款本来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而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和创业这件事情而言,风险无疑都是很高的。所以多数银行在考虑支持大学生项目的时候都设有极高的门槛条件。如借款人必须要有固定的住所或营业场所,同时还要有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还需提供一定的担保材料或者担保人。尽管有些学生拿到了风险投资基金,但也只是少部分学生靠别人无法复制的特殊服务和尖端科技等才争取到的。对于大部分从事普通行业的学生来说,起步多是靠向家人朋友自筹资金。而由于创业成功率在大学生中间极其低,所以这种回报也很低。

第二、创业需要合适的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入手,或者要客观认识自有的创意项目或专利技术成果。每个人了解的知识都有限,只有把精力专注于自己所了解的领域才有可能成功。高校教育推崇学以致用,但很多大学生从学校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更不了解市场的风云变幻,往往会眼高手低,因为选择了不恰当的项目而创业失败。创业初期,应努力把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绝不能盲目搞多元化。

第三,创业需要持续的激情和成熟的心态。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如果在这条路上没有一个信念,很难坚持到最后。特别是当今社会对创业的宣传,多停留在那些成功者所创造的传奇,缺乏对这些人在成功路上历尽艰辛的深层次解读。就拿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大学期间中途辍学去创业。然而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盲目模仿,那便是莽撞和理想主义。现实中不乏带着理想主义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够达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高度,当面临现实挫折以后,便一蹶不振。创业是一个起起伏伏的波状过程,需要你在低谷时看到希望,在高潮时保持冷静。创业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才来释放长久的激情,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了解这个行业。所以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有很大部分选择创业的学生之前在学校都做过学生干部,但是在学校组织活动和创业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存在诸多差异。学校学生干部更多是把一些常规工作给做好,而创业是一种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企业在初期无法盈利根本不可能支持长久。因此,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在短期内证明你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你所在的这个区域的同行中间脱颖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激情更多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定,而人的自信大多是来自于对其他事物的征服,事业上的成功与团队的激情是一个交互持续的循环过程。

第四,创业需要一定人脉基础。创业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人沟通。有一定的人脉基础能够更好地拓宽产品销售市场,也能够更快速地了解整个业务领域。其次,大学生创业最好有一到两个以上的合作伙伴,这样既能缓解资金上的压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力量出谋划策。

创业是一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他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以及正在上学的大学生。所以当前各大高校需要冷静地看待这种创业热潮,适当鼓励有条件有准备的大学生创业,但并不适合大范围宣传。否则这种盲目的宣传只会使一大部分目前并不具备条件的学生心里信心膨胀,而白白丧失很多机会。理性地看待当今创业热,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适不适合创业,远比宣传创业本身更重要。

大学生创业论文

目前,国家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在此形势之下,大学生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种新兴方式,并且已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其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高校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今社会普遍将创业能力认定为一种包括决策能力、认知能力、精英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诸多能力在内的高层次综合性能力,是21世纪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因此需要着力培养大学生上述多种能力。具体到高校语文教学中,我们则需注意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工作。

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时候,往往需要强大的内驱动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业意识,它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其中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是它的六大组成部分。正确的创业意识可以有效引导创业者明确创业趋向,激发创业热情,为创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化综合的人文社会基础教育学科,其功用在于培养学生立足于社会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尽管,同其他就业创业性课程相比,语文教学在指导创业方面实践性较弱,但它独有人文性、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这些使得其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方面占据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要想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业意识教育的目的,高校语文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文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科特有性质将创业意识培养纳入日常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深入挖掘材料中蕴含的创业信息或创业指向,借以鼓励学生。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就非常有代表性,教师可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这一相关话题的探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学习创业典型,做好人生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本校创业成功的现实例子来鼓舞学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搜集创业立志的名言警句,指导学生设计创业项目,等等。此外,由于创业意识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而这首先需要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建构现代新型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两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固有界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以教材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的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广泛开展创业问题的讨论,提高思维的变通性,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所学所长、所见所闻与创业联系起来。总之,教师要学会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的人文熏陶作用,渗透创业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梦想与动机,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重灵感、抓机遇,拓宽创业思路,提高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的利弊分析

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多见见世面,是件好事。如果有条件出国留学,不妨出去。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学校或者好的专业,大可不必出国镀金,把同样的资金用来创业或投资意义更大。自己的出路总该是自己来选择的。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励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创业。

利:不必为人打工,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全方位锻炼人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质;培养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创业成功的成就感无可取代。

弊: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健全,需要一笔较大开支,需要长远目光和周密规划;毕业生社会经验少,眼高手低,盲目乐观,容易碰壁,创业失败打击巨大。

建议:大学毕业生想要成功创业,不只需要远大的理想,还要有激情、行动力、领导能力、商业信用和超强的适应性,毕业生不论是心智、观察市场的眼光、领导气质都还有一定欠缺。想创业的人无需急于一时,进一家好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再辞职创业更为妥当,成功率也更高。

2、私企。

利:能够发挥能力,发展空间较大;能够很快学到实用的知识;私企工作不单调,需要一职多能,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劳有所得,私企老板会按照你的贡献决定你的待遇,形成良性循环;自由性大,升职、积累经验相对更快,想跳槽也容易.

建议:很多毕业生愿意选择私企,认为私企的门槛较低,更易积累经验。但是,不要形成“直接进入私企”的意识,私企的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缺乏经验,很容易被第一份工作定型,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职场习惯会限制你的发展。同时,私企同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会束缚才能。对私企,应慎重考虑。

3、外企。

利:高薪,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外企有系统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强调个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能力,也有利于搭建自己的人脉;注重员工发展,给予员工诸多培训;实力雄厚,不会出现拖欠工资、罔顾员工权利等现象。

建议:外企的高薪高酬是很多毕业生追求的目标,进入外企,感受成熟的企业环境和管理系统,有利于毕业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论是个人能力、行业观念、企业文化意识。外企能够全方位地充实员工的头脑。但是,外企竞争激烈,职位也只能到一定级别,有些聪明人会进入外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然后自己创业。

4、自由职业。

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爱好,时间自由、充裕;能够全面安排自己的生活;挑战性高,生活不易枯燥;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心灵充实。

弊:没有稳定收入,必须自己注意社保和养老问题;脱离社会太久,不容易融入;对自制力要求极高;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有江郎才尽的顾虑。

建议:自由职业适合有艺术气质的人,soho一族的生活虽然令人羡慕,但存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自控力强、计划性强、有理财观念的人能够适应自由职业,并保证自己的生活;容易产生惰性的人,还是需要工作来规范,不建议太过“自由”。

5、考研。

国家出台了新的研究所扩招政策,考研相对容易,能够拿到更高的文凭;学术上有创见,可以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毕业后获得稳定的工作.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

读研期间,不一定能学到对自身职业有用处的知识,白白浪费了积累经验的时间;研究会生扩招,会出现和大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

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无法放弃本专业...

建议:如果对某个专业,某种学问有无法遏制的热爱和相应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费自己的爱好和天才,继续深造,终有一天会有建树.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规避和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不要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压力只增不减,而且会使你丧失积累经验的机会,试想,2,3年内,你将与多少机会失之交臂.

年龄有时候是一种优势,因为年轻,有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励志一生)一旦年纪大了才开始接触社会,这些机会就会相应减少,试想,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犯了错误,单位会念在他年纪小,给予原谅;但一个将近三十岁的人犯同样的错误,会让人诧异甚至认为不可原谅,善用年龄优势就是为自己留下余地.

6、公务员。

利: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弊:工作枯燥,忙起来极忙,闲起来极闲;考试没完没了,升职总与考试、考核挂钩;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收入稳定,但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准;坐在清水衙门、没有晋升可能的人,很没成就感。

建议:有志从政的人、有权利欲望的人、真心想改变国计民生状况的人、想要一个稳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这个工作,如果心境淡泊,没有野心,不失为不错的选择,能够保证安定的生活和充足的个人时间;如果想要升职,则要有长期奋斗(至少)的决心和高明的人际头脑,否则不容易出头。

7、国企(或事业单位)。

利:稳定的收入,良好的福利保障;有国家做后盾,安全系数高;国企注重员工素质,要求员工为人处事遵循一定规则,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有些行业工作相对安逸,心理压力相对较低;国企锻炼人,能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

弊:入门难,不容易进入;有的论资排辈,想要出人头地一般需要多年的奋斗;人际关系较复杂;中西部的国企,大多待遇一般。

建议:国企人际关系复杂,初入其中的大学毕业生也许会摸不到门路,而按资排辈的现实更让心高气傲的大学生心生不服,当然,国企也正在克服上述弱点。国企能够全方位地锻炼人,总的来说,国企是不错的选择。

8、留学。

利:增长见闻,开拓视野,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掌握一门外语,受益终身;磨练自己的生存能力,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学习外国人的优秀之处;好的学校,好的专业,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拿到过硬的文凭;有机会进入外国公司或者移民。

弊:出国留学需要大笔金钱,投资不一定有相应回报;国外消费水平高,也许你常会感到入不敷出;有些国家排他性强,你无法真正融入同学之中;外国的经济危机闹得厉害,工作机会更少;如果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会白白浪费几年光阴和大笔金钱。

建议: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多见见世面,是件好事。如果有条件出国留学,不妨出去。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学校或者好的专业,大可不必出国镀金,把同样的资金用来创业或投资意义更大。

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据统计,我国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是2002年3.4倍多,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除了增加就业岗位之外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据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不到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至30%。因此不难发现,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或措施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从学生本身入手,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了解创业、接触创业、学习创业、体验创业。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多在校大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体验。现通过对长沙高校较为典型的在校学生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特点,用以丰富创业教育的素材,指导学生创业。

季某,女,温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05级学生,开设一家画室,从事美术类高考考生的考前培训。

文档-------。

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她投资了10000多元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当时的创业初衷是想为家里谋一些福利,可由于对合伙人的了解不足,在经营中产生了矛盾,不久奶茶店的经营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盈利,还个人亏损了4000多元。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对季某的打击很大,身心交瘁,病了一个月。但一段时间后,她调整状态,以一种不甘心失败的心态,和同学一起投资办起了一个工作室,主要进行广告板和封面的设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工作室经营一段时间之后,收回了成本,并且能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但因为工作室的业务与自己的学习课程产生冲突而取消经营。在有了两次创业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季某投资2000多元,办起了一家画室。因为季某本人对美术很有激情,而且具有通过美术考试升学的亲身体会和成功经验,画室的经营目前较为顺利,并有一定的盈利。对于毕业以后将会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季某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如果画室的发展很好的话,还会继续经营下去。

黄某等7人,均为温州大学自动化专业2005级本科生,合伙经营一家名为“久创科技”的电脑服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组装电脑的导购,电脑及配件的代售,电脑故障维修。

--------------------------精品。

文档-------。

2006年,黄某等人参加了学校的创业计划大赛,虽然比赛结果并不很突出,但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比赛结束后,黄某就和同学商量成立电脑服务公司,准备进行真实的创业。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8位同学的响应,通过商议,黄某出资2000元,其他人每人出资1000元,共计10000元启动资金。同年7月,正式成立久创科技公司。在后来的经营当中,因为有两名同学因为自身经济困难而撤资,其他7人继续维持经营。经营的7名同学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特长,分块负责公司的各项业务;店面的营业人员由7名同学轮流充当。由于关系良好,平常的工作量和业绩并不直接与利益挂钩,而采取平均分配利润的方式。公司营业一年多来,业绩尚可,已收回投资,并于2007年6月开始盈利,当然,这没有计算7名同学的人力投资。在经营中,公司成员发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于是有意识的参加了一些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公司承担部分培训费用。现在公司准备搬迁至位置较好商业区,但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谈起以后的个人发展,公司的成员都较为乐观,较倾向于往大型的高科技电子企业就职,但对于创业也很有信心。

文档-------。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的。对于经济实力薄弱、学习任务繁重的在校大学生来讲,团队合作成了创业的必由之路。上面案例的创业者中都采取了合伙经营的方式,通过合伙经营来筹集资金和人力。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新企业生存的基础,季某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就反正这个命题。但大多数新企业中的合伙关系建立在同学的友谊之上,缺乏牢固的法律基础,因而也存在较大的散伙的隐患。

2、创业者都以锻炼为主,盈利为次。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而能维持现状并略有盈利就已经被看作成功,甚至不考虑自身精力的投入是否应计为成本之一。究其原因,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时并没有把自己所创办的企业作为自己追求的事业,而更看重创业过程。大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更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和个人的资金回馈并不是考虑的重点,甚至于做好了毕业时关闭企业的准备。当然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是创业者关心的重点,是新生企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前提,是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尺。如果企业的发展能达到预期,也可能成为学生毕业后的事业。

文档-------。

信心。与此同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年轻的创业者们表现出了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坚韧与决心。像很多创业者一样,如果不出现企业难以为继的现象,就一定会坚持经营,一直到毕业。季某更是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失败后坚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创业。

--------------------------精品。

文档-------。

大学生创业论文

大学生创业面临着盲目投入、经验不足、宣传手段有限的困境,互联网可以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有所助益。互联网是信息的源泉,可提供大学生需要的市场、政策、人才信息;是经验的聚集处,可以为学生提供成功人士的经验并模拟创业情境;是销售的工具,可促进销售的广度。

1.不加分析,盲目投入创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对市场调研精细的划分,数据的科学分析,市场产品需求的了解,产品需求的发展方向的把握。之后,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或服务领域进行投资,开辟创业繁荣之门。然而,因为市场以及个人的一些因素,对市场进行调查有诸多的麻烦,所以,大学生在创业之前进行市场调查的寥寥无几,投资时从众选择,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殊不知,在群起而夺时,该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已经失去了最大化价值,留下的只是残羹冷炙,这时加入角逐,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商对产品或市场进行开拓,只能是血本无归。

2.经验不足,屡见失败。

大学生创业,有着深厚的知识功底支持,也有着优厚的政策保障,却也面临着经验的不足。创业需要对市场有明确的认知,对人际关系较为熟练地驾驭,对产品或服务生产的方方面面有综合的了解,这都是学校没有教过的。因此,大学生创业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3.宣传手段有限,吸引力不足。

很多学生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是正确的,却输在了宣传手段上,仅仅依靠发传单、贴广告这样一些老旧的方式,高端一点的打个电视广告,但这些仍导致创业失败。互联网时代,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以质量为优的年代,这不是说质量不重要,只是说宣传的效果是巨大的。

1.互联网是信息源泉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所需要的部分市场数据信息,虽然这些数据可能不够全面,却往往能够从一斑而窥全貌。从产品和服务的目前性能数据,可以得知其有待改进之处,并且通过与新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比较,确定哪个更适合市场,或者是划分出针对性的市场;从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趋势,可以判断其目前的吸引力状况,从而合理决定是否进入这一行业,减少从众的盲目性。此外,互联网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国家对行业的政策信息。而且,互联网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志同道合的团队建设可能。

2.互联网可以提供创业的经验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方面,互联网可以从两处予以支持:其一是观察名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出自己的创业路子。在消息闭塞的时代,名人的成功经验多不为外人道,互联网时代则不同,即使再有意保密,很多成功的经验还是广泛流传,大学生面对的,不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经验借鉴,并且时移世易,照搬照抄是不行的,需要基于事实和自己的兴趣能力,发现成功之路。其二是互联网的模拟创业功能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培训系统,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登录检测自己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创业实战的演练,经过模拟,大学生对创业的很多细节都有了明确的把握,比如组织建设、资金运作、产品或服务生产流程、市场定位等,需要注意的是,虚拟的成功并不一定等于现实的成功,它只是提高了成功的机会,减少了走弯路的可能。

3.互联网可以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借助互联网,可以让更多的人认知到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成节点状的互联网,每一个节点都有接受者,传播面之广可想而知,且不限于时间和地点,拓展了宣传的持久性和普遍性,这能够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利润。从qq空间、淘宝、京东的电商营销,到twitter、facebook的推广,再到现在火热的微博、微信营销,互联网的销售渠道日益广泛,并且依然在开拓中;而且,销售方式越来越富有文学和艺术色彩,越来越吸引受众的眼球,这远不是宣传单或者是电视广告所能比拟的。

大学生创业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总体规模不断攀升。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越发凸显。党的十七大曾经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各大高校也开始行动起来,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但对于刚刚走出校园和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创业这条路是否要大力宣传,一直都有争论。文章就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质来浅析一下当前的大学生创业热潮。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主力军。在其光环的背后是铁饭碗,是国家分配工作。而时至当下,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扩充。“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首次突破700万人,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然而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增加带来的大学文凭含金量下降的事实却没有做出相应地调整,甚至包括部分大学生在内,因此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全国各大高校来说,让学生充分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然,大部分毕业生在这个现实压力下,能够主动改变自己,从原来的等待分配向主动面试转变,自降身价愿意从底层做起。

就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从校园走出来,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还有一小部分选择出国、考研深造,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资本。创业本是原来极少数学生的选择,但在现在整个社会强调转变就业思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创业。

第一,大学生精力充沛且有较好的知识体系做支撑。大学毕业生正值朝气蓬勃的阶段,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容易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经过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对事物的领悟力相对社会人来说普遍要高一些。再就是经过大学四年系统的知识学习,他们掌握了许多理论性的知识,特别是在创办某些高科技项目公司时,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转化成技术或为项目做支撑。

第二,大学生创业有国家政策支持。近些年,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今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明确提到“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这就是说在未来三年里,政府将在更大范围内引领毕业生创业。而且在这个《通知》里,首先明确了政府的作用,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其次是学校的责任,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这样就把创业课程正式定性为大学的课程之一。再次是要求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最后在解决大学生创业缺资金这一难题上,《通知》里也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要求,要求其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方式,切实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本年度招生就业处包干到人,让各院的辅导员对本学院有创业计划和正在创业的学生摸底,组织他们填写创业计划书交到学校由校内专家和企业经理人对其审核,并进行资助。据了解,今年学校拨付的专项经费有20多万元。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根基,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创业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动高校产学研融合一体的有效手段,它更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但笔者认为,创业是一条极其艰辛的路,它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其中本科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l%,研究生的成功率也仅达5%,这样的成功率远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盲目地宣传以及鼓动刚刚走出校园或者正在读书的学生走创业之路,有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创业,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去创造一个事业。世上本无无根之木,也无无源之水。不管选择任何行业,它都需要一个基本的投资。而这对于刚刚走出校园或正在上学的学生来说,把创业计划书搬到实际生活中,资金是首道难题。在笔者从事辅导员的三年时间里,经历过好几位同学把父母给的学费截下来用于创业,最后赔个一干二净。

尽管国家出台各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和减息贷款。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银行提供贷款属于盈利性质,贷款本来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而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和创业这件事情而言,风险无疑都是很高的。所以多数银行在考虑支持大学生项目的时候都设有极高的门槛条件。如借款人必须要有固定的住所或营业场所,同时还要有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还需提供一定的担保材料或者担保人。尽管有些学生拿到了风险投资基金,但也只是少部分学生靠别人无法复制的特殊服务和尖端科技等才争取到的。对于大部分从事普通行业的学生来说,起步多是靠向家人朋友自筹资金。而由于创业成功率在大学生中间极其低,所以这种回报也很低。

第二、创业需要合适的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入手,或者要客观认识自有的创意项目或专利技术成果。每个人了解的知识都有限,只有把精力专注于自己所了解的领域才有可能成功。高校教育推崇学以致用,但很多大学生从学校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更不了解市场的风云变幻,往往会眼高手低,因为选择了不恰当的项目而创业失败。创业初期,应努力把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绝不能盲目搞多元化。

第三,创业需要持续的激情和成熟的心态。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如果在这条路上没有一个信念,很难坚持到最后。特别是当今社会对创业的宣传,多停留在那些成功者所创造的传奇,缺乏对这些人在成功路上历尽艰辛的深层次解读。就拿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大学期间中途辍学去创业。然而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盲目模仿,那便是莽撞和理想主义。现实中不乏带着理想主义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够达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高度,当面临现实挫折以后,便一蹶不振。创业是一个起起伏伏的波状过程,需要你在低谷时看到希望,在高潮时保持冷静。创业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才来释放长久的激情,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了解这个行业。所以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有很大部分选择创业的学生之前在学校都做过学生干部,但是在学校组织活动和创业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存在诸多差异。学校学生干部更多是把一些常规工作给做好,而创业是一种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企业在初期无法盈利根本不可能支持长久。因此,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在短期内证明你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你所在的这个区域的同行中间脱颖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激情更多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定,而人的自信大多是来自于对其他事物的征服,事业上的成功与团队的激情是一个交互持续的循环过程。

第四,创业需要一定人脉基础。创业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人沟通。有一定的人脉基础能够更好地拓宽产品销售市场,也能够更快速地了解整个业务领域。其次,大学生创业最好有一到两个以上的合作伙伴,这样既能缓解资金上的压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力量出谋划策。

创业是一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他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以及正在上学的大学生。所以当前各大高校需要冷静地看待这种创业热潮,适当鼓励有条件有准备的.大学生创业,但并不适合大范围宣传。否则这种盲目的宣传只会使一大部分目前并不具备条件的学生心里信心膨胀,而白白丧失很多机会。理性地看待当今创业热,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适不适合创业,远比宣传创业本身更重要。

[1]尹蔚民.全力以赴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j].求是,2014年第10期.

[2]胡敏,陈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第11期.

[3]刘海鹰.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7期.

[4]李炳安.地方政府资助大学生创业类型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