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见闻清明见闻(精选21篇)

时间:2023-12-28 20:22:56 作者:字海

优秀作文是展示自己才华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方法。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选段,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真知灼见和情感表达。

寒食节见闻的日记:寒食节的见闻

“上山坡,扫墓地,烧纸钱,上支香,永幸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想起这些话,我就会想起远在在天国的老外祖母。

今年的清明节到了,我虽不去扫墓,但却能感受到扫墓人的痛苦的感受。

今天的马路不再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了,小巷里也不像往常一样荡漾着欢乐地笑声了,人们的心情都很忧伤,每个人都有他们喜爱的人,他爱着,呵护着他的后代,让他们茁壮成长。

我知道,我也明白,一个人最爱的无非是他们的父母,全世界的人都有着他们的父母,那种爱是无数的,让人眼花缭乱的。

人们在地里,给那些亲人烧纸钱,插鲜花,放鞭炮,样子看上去很高兴,可内心却是忧伤的。他们谈论自己儿时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时的情景,并不时传来几声叹惜声。老一代的人也谈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健在的时候的事情,都在说如果现在老人还健在,可以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听爸爸说回家的路上,看见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并告诉我这些都是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祭祖的人的车。妈妈也跟我说起她儿时的事情,妈妈说:“当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妈妈总能够从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价的水果,还能够得到一些零花钱,妈妈在当时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说到这儿,妈妈有一些黯然神伤。

还有,今天纪念汶川大地震中死去的人也特别多。如:董义江的女儿葬在公墓的第二排。今天他走到女儿长眠的坟墓前,伫立了许久。点燃一支烟后,他蹲下把一沓纸钱一张张分开烧完。还有:一个小女孩背着小包提着香烛纸钱,爬上一排土丘。从左数第二个位置,她跪在地上,眼泪瞬间决堤,泪水打湿了土丘前的纸钱,缓缓地点燃一束束香后,她将头埋在土里,一声“妈妈……”,语音哽咽。

这样每一个坟墓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动人的故事。

清明寒食节诗词

3)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4)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5)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6)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8)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9)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0)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2)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4)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5)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6)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17)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18)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9)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20)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21)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22)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25)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26)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27)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8)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30)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1)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2)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3)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34)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5)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6)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7)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8)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9)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40)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41)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42)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4)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寒食夜》。

45)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清明寒食节诗词

熊孺登。

东风泼火雨新休,舁尽春泥扫雪沟。

走马犊车当御路,汉阳公主谢鸡球。

2.《雨中寒食》。

羊士谔。

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

佳人宿妆薄,芳树彩绳闲。

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

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

3.《寒食》。

白居易。

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

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

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

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

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

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

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

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4.《寒食日献郡守》。

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5.《寒食夜》。

白居易。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犹立暗花前。

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

6.《东望》。

赵嘏。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

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7.《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

韩偓。

何处遇蔷薇,殊乡冷节时。

雨声笼锦帐,风势偃罗帏。

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绿疏微露刺,红密欲藏枝。

惬意凭阑久,贪吟放醆迟。

旁人应见讶,自醉自题诗。

8.《寒食日怀寄友人》。

齐己。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

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

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

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清明寒食节诗词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

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

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

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

寒食年年怆客心。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

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

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日献郡守》。

张友正。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寒食帖》。

苏轼。

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节见闻作文:清明节到了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我们身穿校服,胸前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乘坐这车子向上饶集中营茅家岭进发。

大约经过了2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我们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进入烈士陵园。烈士陵园是那么的庄严,神圣。我相对这些先烈说:“你们安息吧!祖国这走向高速发展的道路,我们的生活很幸福。”

走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们就是在纪念碑下举行了扫墓仪式,所有的同学在庄严而肃敬的纪念碑下默哀三分钟。默哀后全体少先队员宣誓。声音是那么嘹亮,那么深情,我们无比激动,默默地告慰着我们心中的英雄。

举行完了扫墓仪式后,我们穿过林间小道来到了烈士公墓。同学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烈士墓缓缓走去,把手中的白花送给最可敬的英雄。这时我仿佛看见了无数英烈站在我的面前。是他们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自己,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祭扫完了烈士公墓,我们沿着子芳亭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一进纪念馆,最抢眼的就是那座大型的浮雕。浮雕上的战士们正在英勇的和敌人在战斗。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仿佛又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寒食节见闻作文:清明见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的时候,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我们武进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地。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都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吟诵这句诗句,不免给人添上了一份伤感。这句诗好像更适用,难道古人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人们都已忘记了祭祖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节游山玩水,的确清明节的另一个活动就是踏青。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个活动——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自由、民主、和谐的社会,就不会有我们的未来。(中国作文网)。

清明寒食节诗词

作者: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2.《寒食城东即事》。

作者: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3.《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作者: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4.《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作者:徐铉。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5.《途中寒食》。

作者:许浑。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

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

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寒食节见闻作文:清明节见闻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啊太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

清明寒食节诗词

刘克庄。

时节浇松近,人家擘纸归。

但知题墓好,不笑乞墦非。

2.《寒食清明》。

刘克庄。

原沉向九泉,推死已千年。

有水皆争渡,无村不禁烟。

3.《寒食清明》。

刘克庄。

老人七十八,佳节一百五。

丁宁海棠花,更可数日不。

4.《寒食清明》。

刘克庄。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

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5.《寒食月夜》。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6.《寒食即事》。

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7.《寒食书事》。

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8.《寒食日恩赐火》。

窦叔向。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9.《寒食》。

于濆。

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

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

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

10.《寒食洛阳道》。

吴融。

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

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

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

行客胜回首,看看春日斜。

11.《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3.《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4.《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15.《清明》。

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16.《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7.《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长安清明言怀》。

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19.《清明日与友人游》。

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20.《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21.《洛阳清明日雨霁》。

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22.《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23.《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24.《清明日曲江怀友》。

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25.《清明》。

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26.《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27.《长安清明》。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28.《清明日》。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29.《清明日》。

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30.《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31.《蝶恋花》。

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2.《渔歌子》。

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33.《浣溪沙·春情》。

苏轼。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34.《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5.《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36.《青门引·春思》。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37.《清明》。

孙永。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物地忙。

今日江头衰病起,神前新火一炉香。

38.《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9.《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40.《风入松》。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41.《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42.《采桑子》。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44.《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清明寒食节诗词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时节浇松近,人家擘纸归。

但知题墓好,不笑乞墦非。

2.《寒食清明》。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原沉向九泉,推死已千年。

有水皆争渡,无村不禁烟。

3.《寒食清明》。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老人七十八,佳节一百五。

丁宁海棠花,更可数日不。

4.《寒食清明》。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

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5.《寒食月夜》。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6.《寒食即事》。

年代:唐作者: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7.《寒食书事》。

年代:宋作者: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8.《寒食日恩赐火》。

年代:唐作者:窦叔向。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9.《寒食》。

年代:唐作者:于濆。

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

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

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

10.《寒食洛阳道》。

年代:唐作者:吴融。

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

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

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

行客胜回首,看看春日斜。

清明见闻日记

今天天气晴朗而且是清明放假的第一天,妈妈带我和姐姐还有舅奶一起去登城墙。我们坐公交车来到了北门(安远门),城墙高约10米,底宽大约15米,从下面往上看感觉城墙很高很高。从下面登上城墙我数了一下台阶有79级。登上城墙,城墙上面很宽敞,上面还有骑自行车的游人。

我们从北门(安远门)登上城墙经过西门(安定门)最后来到了南门(永宁门),我们计算了一下,大概走了5000米,好长的一段路程呀!我觉得自己很厉害,我们是一路步行走过来的。

到了南门我们下到了瓮城,南门的瓮城是正方形的,还放了许多大鼓,还有一些中国传统游戏工具,我还练习玩会了滚铁环,还有一些外国人在玩跳大绳。

出了南门的瓮城我们又到了钟楼,钟楼放了一口很大很大的钟,钟楼上面还放了许多齐白石爷爷的画,那些画都是在他九十三岁时画的,我最喜欢齐白石爷爷的画的虾栩栩如生。

逛完了钟楼妈妈带我们又去了回民街吃了好吃的“老米家”泡馍,太美味了!今天的活动真的很开心!

清明节和寒食节区别

古时“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时间上的关系是: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现在二者已经在习俗上合二为一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节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

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落难,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晋文公即位后,请介子推为官,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误将介子推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悔,下令从今往后这一天禁火。因为禁火,人们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节日。

功能不同。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个民俗节日,起源於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两者一是农耕节气,一是典故民俗,本是两码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文化内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到后来,人们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也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

寒食节的民间风俗。

1、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2、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4、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清明寒食节诗词

邵谒。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輈死。

2.《寒食野望》。

李郢。

旧坟新陇哭多时,流世都堪几度悲。

乌鸟乱啼人未远,野风吹散白棠梨。

3.《寒食日曲江》。

薛能。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

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

4.《广陵寒食夜》。

李中。

广陵寒食夜,豪贵足佳期。

紫陌人归后,红楼月上时。

绮罗香未歇,丝竹韵犹迟。

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5.《寒食后北楼作》。

韦应物。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

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清明寒食节诗词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2.《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徐铉。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3.《寒食》。

沈佺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4.《岭表逢寒食》。

沈佺期。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

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

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

5.《渭城少年行》。

崔颢。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

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清明节和寒食节区别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寒食节和清明节在唐朝时期就一直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日。寒食最主要的就是禁止生火,这一天禁止做饭,禁止吃热的食物。清明节则主要就是祭祀,祭祀逝去的亲人。

寒食节的来历。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

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赵之珩说,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

清明见闻日记

清明假期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了。

那天,阳光明媚,山上的风景很美,从山上望下去,还能看得见我们搭的帐篷。爬山时路不平,高高低低的,我差点摔跤。走在山上时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回去的路上,我和妈妈摘了一棵奇形怪状的小草。我觉得爬山是一项有趣的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呼吸新鲜的空气。

今天天气灰蒙蒙的,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城市阳台做雾霾问卷大调查。

开始我一个人也不敢问,经过爸爸妈妈的鼓励,我才慢慢地向一位阿姨走去,我紧张地对阿姨说:“阿姨您好!我是抚宁巷小学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雾霾大调查,请您帮我填张问卷好吗?”阿姨微笑地接过问卷认真地填了起来,阿姨填完了问卷我对阿姨说:“谢谢阿姨!”经过对阿姨的采访我胆子变得大了起来,接着又采访了一位叔叔和一位阿姨,也像刚才那样,可我不像刚才那样胆小了。

通过这次的采访,我即锻炼了胆量,又知道了关于雾霾的知识。

清明见闻作文

今天是清明节,我跟着姥姥、姥爷去他们老家许昌拜祭已故的太姥姥、太姥爷。从市内到高速之前这段路,车太多了,简直是水泄不通,平时到高速口连30分钟都用不了的路,今天走了1个多小时。上了高速我们才感到轻装上阵了。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许昌。

刚到老家,就见大姨正在忙着做饭,我走过去,发现大姨使用原始的方法做饭,烧菜用大铁锅,烧的是木柴,我很好奇地帮大姨添柴火,尝试原始的做饭办法和原始工具。

过了一会儿,快到祭拜的时间,我同大家一起提着东西,带着祭拜时用的物品,去了墓地。

墓地里的空气感觉很压抑,那里竖立着巨大的墓碑。有人将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吓得我用双手堵上耳朵。接着,在先祖墓前严肃地站好,进行三鞠躬。然后,大家将假的纸钱、假元宝、假金条等堆放在先祖的墓前,用火柴点起火,有人叨念着让先祖收下这些纸钱之类的话。火燃烧的很快,一会儿,都烧完了,大家静静地离去。

一到家,我有跑到厨房看那个有趣的炉灶,里面是红红的炭火,炭火里有一个黄黄的“月牙”,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根香蕉!我赶紧跑到舅舅、舅妈面前,大声喊着我发现的惊奇。舅舅示意我不要大声喊,是舅舅偷偷放进炉灶里面烧烤的,我点头示意明白了。

过一会儿,香蕉皮变成黑色,列了几条缝,冒着香气。舅舅说这样是烤好了。我把香蕉皮剥掉,尝了一口,又软又香又甜,好吃极了。我自己也想学会烤香蕉,于是,学者舅舅的样子做起来。

炉灶里面的火灭了,我跑去问大姨咋样才能生火,大姨给我做了示范,她先将玉米皮点燃放进炉灶里,等火烧旺再放木柴。过了一会儿,火越烧越旺,我把香蕉放进火里开始烤起来。5分、10分,快到30分钟时,香蕉考好了,列了几条缝的黑皮上冒着汁液,香喷喷的,我尝了一口,好吃极了。我也会烤香蕉了,我高兴地跳起来。

太阳偏西了,短暂的农村生活结束了,我们乘着小汽车往郑州赶,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小雨,仿佛上天在清明节里也开始哭泣一样。天空中弥漫着悲哀的气息,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寒食节诗词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2.《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刘禹锡。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幽院妆成花下弄,高楼月好夜深吹。

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3.《寒食城东即事》。

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4.《寒食》。

王建。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5.《暮春日宴溪亭》。

成彦雄。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

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

清明寒食节诗词

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二:《途中寒食》。

许浑。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

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

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三:《寒食客中有怀》。

崔道融。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四:《使东川·南秦雪》。

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五:《舞曲歌辞·白纻歌》。

张籍。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清明寒食节诗句

2、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出处: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窗外数修篁,寒相倚。——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出处:杨万里《寒食上冢》。

6、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出处:郑刚中《寒食》。

7、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8、梨花榆火催寒食。——出处:周邦彦《兰陵王·柳》。

9、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出处: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10、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出处:白居易《清明夜》。

11、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出处:《清明祭诗》。

12、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出处: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3、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4、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5、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7、西园日日扫林亭。——出处: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9、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出处: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20、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3、晴日暖,淡烟浮。——出处:仲殊《诉衷情·寒食》。

24、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出处: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2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处:《闾门即事》。

2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出处:韩偓《夜深》。

27、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出处:邵谒《长安寒食》。

29、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出处: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0、五更风雨断遥岑。——出处: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3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出处: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4、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出处: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35、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出处:《清明祭诗》。

36、直到城头总是花。——出处: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7、鼎中炼熟丹砂。——出处: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8、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9、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0、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处: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2、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出处: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4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出处: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4、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出处:张镃《寒食》。

45、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46、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出处: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47、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出处:张镃《寒食》。

4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处:杜牧《清明》。

50、把紫府清都作一家。——出处: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清明节和寒食节区别

古时“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时间上的关系是: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现在二者已经在习俗上合二为一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节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

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落难,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晋文公即位后,请介子推为官,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误将介子推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悔,下令从今往后这一天禁火。因为禁火,人们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节日。

功能不同。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个民俗节日,起源於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两者一是农耕节气,一是典故民俗,本是两码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文化内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到后来,人们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也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

寒食节的民间风俗。

1、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2、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4、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