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专业18篇)

时间:2023-11-30 10:01:07 作者:纸韵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和相关机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旨在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公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首先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第一线的学生需求进行详实分析,达到佐证金融会计实践教学重要性及寻找实践教学有效途径的目地。问卷主要涉及金融会计学科和实践教学领域,对涉及金融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了分类调查,分为三大类。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问卷系统调查了金融会计及实践教学这2个重要概念在研究对象中的认知情况。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详实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类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学习金融会计课程的前期基础。

受调查对象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已学过基础会计,正在学习金融会计。对于希望通课程学习获得什么,在可复选的情况下78.64%的同学认为是基础但重要的记账方法,61.17%的同学认为是最新金融会计资讯,75.73%的同学认同熟练的操作技能,60.19%的同学则选具体详实的会计分录,大多数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课程十分重要并希望从中获得至少一项甚至多项的知识和技能。问及对金融会计和企业会计看法,94.17%的同学认为二者不同但有相通之处,48.54%的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较难,41.75%认为两者都难。35.92%的同学认为熟悉金融会计,而47.57%的同学两者都不熟悉。89.32%认为两种会计都非常重要。15.53%的同学学习金融会计出于课时学分压力,78.64%的同学学习金融会计的动力来源于将来工作需要。但只有0.97%的同学出于各种考虑考取了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统计结果反映了作为经济类专业必修课程,金融会计对于希望将来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来说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近半数同学认为金融会计非常难,而另外大多数觉得会计都非常难。而且只有1/3同学表示熟悉企业会计,近半数同学两者都不熟悉,几乎没有同学获得相关资格证书,这虽然和同学们精力有限有关,但也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学习会计特别是金融会计的前期基础不扎实,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另外近4/5的同学表示自己学习金融会计课程源于将来工作的需要,说明同学们已经意识到学习重要知识和技能对于自己未来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后面进行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类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了解情况。

调查结果如下图:对于实践教学,47.57%的同学表示略知一二,而48.54%表示不太清楚,但不管是否清楚,64.08%的同学认为实践对于教学很重要,想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学习课程,32%的同学认为比较想学,只有0.97%的同学不喜欢也不想学。61.17%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的作用是能更好地了解理论课程,而41.75%的同学表示对于将来工作有帮助。对于实践教学的现状,39.81%的同学认为现阶段各学校基本上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有实践教学,也有40.78%的同学意识到尽管目前以理论教学为主,但是实践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有21.36%的同学提出,虽然很多学校都在提倡实践教学,但是实施情况大多不到位。针对第二类问题即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了解情况的调查,近半的同学不太了解实践教学是什么,而其他也大都一知半解,这和实践教学在我国各校的实施情况有关。那就是提得多,做得少。连老师都不一定了解,更何况学生。即使如此,仍然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意识到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另外大部分也认为可以或值得学习,学生们普遍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同学们眼中,目前各高校和学科对于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近2/5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很少,但是另外2/5的表示看到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少同学提出很多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做到行知合一,而实践教学本身更应该积极地付之于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和职能。

第三类问题将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结合,用以了解当前学生对于在金融会计课程中推行实践教学的看法及建议。

这是在具体课程中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的问题,非常具有针对性。首先,56.31%的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密不可分,40.78%的同学认同实践教学和实际的具体课程比如金融会计可以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教育服务。29.13%的同学认同可合并成一门课程,但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44.66%的同学认为教学过程中,需要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甚至有27.18%的同学提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并且在同学们心目中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复选的情况下,53.40%的同学认同案例教学,认为采用讲解案例的方式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实际操作。45.63%的同学希望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实际操作。68.93%的同学希望能够进行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模拟操作,或通过相关软件锻炼动手能力。还有71.84%的同学希望能够提供户外教学,通过带领大家直接参与业务,以实习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而且在复选情况下,91.26%的同学都认为具体的实例演示是至关重要的,80.58%的则侧重于操作规则的讲解,还有77.67%和63.11%的对技能的训练和凭证的演示非常在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将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认为实践教学最大地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程,而且从长远角度讲对将来工作也十分有利。当然大多数还是非常理智地选择理论教学为主,但是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比重,这和现在实践教学的困境以及高等教育的理念都非常吻合,值得我们在教学研究和改革过程中予以重视。而且很多同学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实践教学的不足,那就是提多做少,这也是我们日后要逐步改善的问题。而且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偏好,给出了他们心目中倾向的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方式,最受欢迎的是实习型的户外教学,其次是模拟型的实验室教学,再次才是最常用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通过了解同学们心中的所感所想,为我们今后教学进步提出了宝贵的参考。

三、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启示。

1.选择好的教学工具是关键。

实践教学不仅仅需要好的理论教材,还需要很多辅助的工具。不管是采用课堂演示,实例演习,操作示范还是实训模拟,都要寻找到适合的教材及工具。如课堂演示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多媒体,影音设备,教学视频的制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实例的演示和操作示范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不仅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要求要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作为全方位训练的实训模拟,更要求有健全的实验制度和便利的实验设备及详细的实验教程。别人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尽量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鼓励教师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研发教材和其他工具,以达到教学用相结合的最佳效果。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模拟化。

金融会计学由于跨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特征以及对实践的需求,因此要求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重效果。譬如采用实物、图片、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形象直观和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以及形式上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可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和单一的评价模式,将“岗位模拟”和小品演绎方式运用于教学,以发展性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引导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发展,并注重学生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体现。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计划,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辅助设备,以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吃透,然后再结合案例分析和具体的'实例演习方式,达到真正了解实际操作及培养动手能力的目的。

3.授课老师自身知识技能储备及理论考试和实践考察的配合运用。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方法,对授课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要求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能密切关注银行业务发展并搜集相应材料。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总结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银行业务模拟实验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熟悉各种单据的处理流程,熟悉银行计算机处理程序。最后还要能合理分配理论、案例、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会计学课程跨学科难度较大,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要求颇高,因此在考试形式的选择方面不必拘于旧式,可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成绩中实践考察成绩的占比,理论考试中金融知识和会计操作的比例,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布。另外,考试中还可以提供一些范围和难度适宜的扩展题作为加分题或者选做题,给以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权利,以求达到理论实践教学的双丰收的效果。

4.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学生了解某种业务的所需凭证及核算过程后,可运用实践模拟方式,通过学生亲自传递凭证、操作模拟金融会计核算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形象的、清晰的呈现出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对这一业务核算的理解的目的。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加深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系统地掌握了金融会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同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并予以及时补救。事实证明,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发展和完善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建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会计电算化开展到明天曾经到了互相竞争相互进步的阶段,尤其随着财务软件功用的不时完善,使得企业使用电算化停止会计业务处置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企业对会计人员也提出来较高的要求。了满足企业需求,在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中也应改动教学办法,以进步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的教学任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成绩提出几点考虑。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中心课。是古代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中研讨会计数据的搜集、加工、存储和会计信息输入等办法的一门综合学科,理论性、技术性、和使用性强是该学科的明显特点。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时开展,企业对财务软件功用不只仅局限于后来的核算功用,而是更多地要求其还要具有参与企业决策的管理功用,甚至还要具有可以将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功用。这使得各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不只要求其具有使用财务软件停止业务处置才能,还要求其要具有软硬件维护、零碎开发、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因而,本文从我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动身,指出教学中存在的成绩,并讨论处理办法。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存在的成绩。

1.1教学办法不能调动先生学习积极性。

我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办法不断采用“多媒体演示+上机操作”的方式,即先由教员将有关案例的业务处置用多媒体设备停止演示,然后再由先生停止上机操作。该教学办法使得先生学习处于主动承受形态,不能无效调动先生学习的自动性。偶然也会采用义务教学形式,但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所占比例较少,不能充沛发扬其作用。

1.2实验材料不能与手工实验相印证。

我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用实验材料与手工实验所用材料并不相反。上课的时分,以各自的案例准,没有互相结合构成一致的体系。先生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侧重于对操作步骤的认知,手工实验则侧重于对经济业务的处置流程的掌握。实验材料不一致使得先生学习没有连接性。

1.3教学条件无限。

绝大少数高校由于资金限制,在教学资源的装备上绝对落后。硬件条件方面,我校机房硬件设备落后、配置低、计算机设备运转速度慢,使得先生学习效果不佳;软件方面,我校采用的是演示版的财务软件,该软件单机版软件,不具有网络版软件网上银行、网上催账、网上报税、网上领取、近程审计、近程报账、近程报表等功用。而施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大多运用网络版财务软件。这使得先生失业后不能立刻胜任相关任务。

1.4课时设置缺乏。

我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总学时仅有32课时。虽然课程规范中对教学内容有明白的阐明,但鉴于课时的限制,使得不能片面讲授教学内容,目前教学内容仅触及总账子零碎、ufo报表零碎化、薪资管理零碎和固定资产管理零碎,针对业务部门的购销存零碎以及应收、应付子零碎等只能在教学中舍弃。在实践任务中,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购销存零碎和应收、应付子零碎的运用比例却是比拟高的。课时设置缺乏,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并不能与企业实践需求相婚配。

二、处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成绩的对策。

2.1积极停止教学变革,尝试多元化的教学办法。

教学办法上应该以调动先生学习积极性中心。详细做法上,将先生分红若干学习小组,并赋予先生不同的操作角色,每一小组结合案例分解落实义务,教员从旁辅佐。每一个实验项目完毕时,选派小组代表陈说各组的操作流程及实验后果,最初由教员停止点评并解说操作中的留意事项。了保证每位成员学习的片面性,各小组间还可停止角色互换。此种办法可以无效调动先生学习积极性,进步先生发现成绩、处理成绩的才能;也有利于进步教员的教学才能与程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2一致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实验材料。

两门课程的实验材料的选取上要坚持分歧,即便用相反的实验材料。两门课程虽然在实验手腕上不相反,但对经济业务处置流程及遵照的会计处置办法确是相反的。相反的实验材料可以让先生在学习完两门课程之后将实验后果停止互相比拟和印证,保证学习的连接性。

2.3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

在实践教学中,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改善,进步硬件设备的运转速度。选用多种财务软件停止教学,在课程中对各个主流财务软件的异同停止比拟,理解不同财务软件的相反点与区别,重点讲授不同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使先生失业后能立刻上手。假如条件缺乏,也可以在机房内装置其他财务软件,并布置先生自学,先生发明自学的条件。

2.4加大课时设置。

积极和有关人员沟通,调整培育方案,加大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总学时。依据课程规范对教学内容的描绘及企业实践对财务软件各个子零碎的使用,建议将课程总学时调到64学时宜。充足的学时可以保证先生学习的片面性,也有利于先生失业后立刻上手有关任务,还可以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总之,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越来越不能顺应企业施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需求。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采用多样的教学办法,不时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从企业实务动身设计教学内容,培育满足企业需求的电算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云平.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变革的考虑[j].对外经贸,(01).

[2]崔杰.对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定位的重新考虑[j].商业会计,2011(08).

[3]马淑娥.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形式研讨[d].青岛:山东大学,201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思考论文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会让衍生金融市场中存现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会提升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由此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会给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带来影响。这就证明要提升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水平,实现会计监管的监督作用。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定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观点,通过对专家观点的分析和理解,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含义是指,会计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交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以及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以基本含义来看,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监督的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会计监督则属于监督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运用会计监管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中隐藏的风险进行监管,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的风险。在当下一些发达国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制度和体系,但是这些制度的管理重视主要在金融监管上,对会计监管不够重视。面对现在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来说,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缺少整体上的管理,并且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都不够不完善,这就是衍生金融工具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公允计量价值给市场造成动荡。

当下会计准则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了规定,其计量属性为公允价值,尽管运用公允价值可以进行虚拟经济的核算,并且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也能够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公允价值自身存在缺点,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导致了市场动荡加剧。产生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导致资产的负债现象会随着市场的动荡而反应出来。

(二)风险信息透露不够,信息透明度低。

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出现缺少引导作用,在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的出现不够准确,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也没有相应的计量模型,这就导致企业在使用相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由于估值技术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现象,会降低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并且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范。当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规定方面还没有细致的规定,这就导致由于信息的不同提升了风险发生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的方式很单一,但是金融衍生工具却非常多,这样就导致传统的财务报表无法体现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这样就会导致利益的下降,同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报表方式不能够完整的呈现交易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在财务报表中属于交易性金融产品,这就是没有办法通过财务报表来得知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细节的原因。

(一)要完善会计监管中的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适合的会计监管方式能够提升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能力。面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政府在监管中的主体地位,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能和义务,提升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以此实现信息交流的通畅,提升监管的能力。同时也要充分的发挥行业监管的力度,建立适合的监管体系,实现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督的创新发扎,提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监管水平。

(二)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够不正确使导致金融衍生工具存在风险的中亚原因,要把完善企业结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当做监管的出发点,要建立适合的股权结构,通过提升股权结构的水平来实现公司中的信息共享。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提升风险意识,运用控制体系能够促进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减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公司自身应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明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预测来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过程中,要在一定时间内检查业务情况和风险监管工作,通过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

四、总结。

综上所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各种风险,要通过各个部门的有利监管,结合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并且提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各层次、各类型的学校都在如何落实课程改革上颇费心思,当前该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正处于由按教材实施教学的“教材体系”向按教学目标因地制宜实施教学的“教学体系”转换的重要阶段。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层出不穷,呈现新课改的良好局势。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小觑,比如课程内容的丰富和课时时限的对立,课程内容包含的多学科性与学科表述的整体性的矛盾,以及课程包含的多学科、多跨度和教师在知识层次、结构上的局限性的矛盾,课程内容原理抽象和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具体性的矛盾等。如何解决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将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为例,研究如何在贯彻生本理念下实施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达到素质教育、全方位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教学中较简单地将理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立,在课程中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理性教育是在通过科学严谨的手段,从发现问题、预测结论、分析论证及理论形成这样一个过程。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强调学生应“树立什么理念、做什么样的事、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意识形态的说教,而对于“为什么”这种回答和深层次的探究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忽略,因此出现了“结论多论证少”的局面。在面对课程中有理解难度、有可讨论范畴的理论问题和知识方面不可避免地做了回避和轻视。其二,在教学模式上出现的一大问题为本末倒置,具体来说就是过于依赖教学的技巧性和花样性,而忽视了在教学内容尤其是逻辑方面的重要性。在新课改实行之后,很多教师在教学课件上颇有用心,如制作精美的课件ppt,并通过添加许多妙趣横生、旁征博引的手段,达到课堂的吸引力和创新性。我们说这样的教学创新固然是好事,这种积极的教学探索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然而,当前课改形成了一味重视课堂教学的外在或形式,而并未抓住课程教育的精髓或关键点。其实这个关键点仍然在于内容,它才是课程的核心与灵魂所在。繁茂的形式如果在把握核心内容的基础之上,则为锦上添花;但若没有核心,则为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其三,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一样亦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它或多或少地与其他人文社科等学科有联系,这就造成了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与课时时限的对立矛盾,加上当前学科成绩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之一,使得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例如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在中学教材和高校教材中做个对比,在高中教材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三部分内容各自分册详细介绍,而在高校教材中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将这三者压缩为一册,这就导致在保证知识点数量的前提下,论证说理文字减少,造成丰富的思想和有限的课时矛盾突出。这种问题反馈在教学中即学生产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加上“填鸭式”的教学,没有思想的踊跃碰撞,也会损耗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

二、在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将人作为发展的核心,那么在教育中,学生发展则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目的。纵观教育历史,教育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满意的分数,当今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素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将个体的社会性个性化和将个性社会化(使个体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向着主动、全面、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以思想政治教学为例,笔者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几点想法。首先,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是让学生明白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设备只是获取知识的途径,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文化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形成“被学习者”的意识,而应认清角色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个体学习认知观念和定位转变为“学习者”。这么做的.理由是当前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有两大缺陷:其一,注重教学的整体性,这种方式其实并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因为每个人在发展速度、程度、方式等各不相同,过于强调统一性不利于给予学生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其二,教育过于强调注重权威,我们说尊师重教固然是传统美德,但这个“尊”和“重”并不代表对教师和教材唯唯诺诺,全盘接受,因为这样导致学生无法发挥主体性。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例子中,教师在教授时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看作整体,了解到它的理论目的不只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这个层次的意义,了解在回答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问题上所做详尽阐述背后的旨趣所在。这一点上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以便于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的意义。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整体,层次分明,做到逻辑严谨,贯穿与本学科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发挥主动学习、追寻知识的精神,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跟随教学思维进行思考,真正做到“学而思、思而学”。而且,如上述所提到的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与授课学时的有限性矛盾,要把握好抓重点抓主要、兼顾次要的原则,这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通透把握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整体特征的表述为中心,兼顾对基本原理、方法、概念和观点的阐释,在授课中选好并把握好重点内容。这就做到既遵循教材、围绕教学大纲,又可进行教学延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实践性强、逻辑性清晰、论理性充分的“教学体系”。

三、结语。

本文探讨的生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话题绝不仅仅只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建设而开展,而是对当前在生本教育理念大环境下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达到改观教师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能力的好处,笔者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做到教育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中来,再回归到学生中去。

参考文献:

[1]郝连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姜鑫,魏来:高校“两课”教学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24.

[3]李玫.推行生本教育焕发识字活力[j].《新一代(下半月)》,,7.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87.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金融会计》课程是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是把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运用到金融企业这一特定部门的行业会计。该课程属于专业课程,专业技术性较强,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涉及金融相关知识,应在学习《会计学》、《财务会计》、《金融学》、《商业银行实务》等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由于与《财务会计》中以工业企业为主的业务核算区别较大,不容易接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金融会计教学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笔者通过对部分开设《金融会计》课程的财经院校的调查,总结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课程重视不够,地位有待提高。

该课程的性质从部分高校教学计划来看,主要在金融学、会计学专业两个专业开设,大部分为必修课,还有部分院校是选修课。绝大部分院校都未将该课程列为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学分一般为2—4学分。课时最高的64课时,最少的是24课时。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该课程地位较低,学校重视不够。

(二)选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材内容较陈旧。

笔者通过了解目前国内高校使用金融会计教材的情况,发现各高校采用的教材参差不齐,有的采用最新的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或十一五规划教材,而部分院校采用的还是新会计准则发布前出版的教材。其中有个别教材质量较差,内容缺乏创新。这就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新准则变化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金融会计应涉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但从各高校网站发布的教学大纲来看,由于课时的限制,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商业银行会计业务,而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业务都没列入教学内容。课程名称为《金融会计》,实质上就是《银行会计》。大大缩小了课程的覆盖面,也就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金融会计因其特殊性,很多高校在教学中都设有实验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由于各高校实践教学的条件、教学手段等原因,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毕业后到了银行或保险公司等单位不能马上适应工作的情况。

从目前部分院校建成的'实验室情况来看,其条件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条件好的院校建设了金融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关的财务软件。主要采用金蝶或用友财务软件。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而条件差的、缺少资金的院校只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只是根据单项实验资料填制几张凭证、登记几个简单的账簿而已。这样的实践教学效果差,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除了硬件条件差外,实践教学的课时也较少。有的院校开设的实验课为12课时,而少的只有4课时。实验课课时太少,也是造成实践教学效果差的一个原因。

在金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财务软件。高校实验室购买的财务软件基本都是院校版或教学版,而像商业银行使用的都是从知名软件公司定制的软件。这也是造成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原因之一。

(五)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金融会计课程师资来看,很多老师都是从财经类院校毕业后直接到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尤其是年轻老师,他们学历较高,基本上都是硕士或博士。但通常缺乏实践经验,尽管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对实际工作缺乏了解,这样就很难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财经人才。

(一)重视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地位。

笔者希望各财经院校提高该课程的地位,建议将《金融会计》定为金融学、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有条件的院校应将该课程设为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学分定为4学分较为合适,学时调整为64课时。也就是每周4课时左右。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二)选用最新出版的优秀教材,以适应教、学双方的需要。

选用教材的质量优劣,既影响到教师讲授内容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自学的需要。以笔者教学经验看,如果某位老师选用的教材不新或不好,学生的反应较为强烈,意见很大。原因很简单,学生花钱买教材,就希望教材质量好,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为了对教学、学生负责,选用的教材一定要过关。

此外,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想对金融会计教材的编写提一点建议。这是很多教材共存的问题,就是对银行实际会计工作的流程,实际案例等介绍较少。并且各商业银行在部分业务上采用的具体核算方法还是有差异的。如银行系统内资金汇划等业务,各行采用的科目,核算方法是不完全一样的。各有各的做法。所以,笔者建议编者中应邀请商业银行尤其是已上市银行的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担当顾问,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三)教学内容应覆盖各类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

改变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商业银行会计,而忽略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主要业务核算的现状。由于加大了教学课时,适当的增加一些内容还是可行的。另外,建议除了开设《金融会计》课程以外,也可开设《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金融会计的教学更加系统。

(四)重视金融会计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以新会计准则为准教好理论知识外,组织好实践教学也同样重要。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最注重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希望应聘者录用后能直接上岗胜任工作。因此,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实践教学。走的是培养人才适应市场之路。所以,社会上也掀起了职业技术学院热,受到更多求学者的青睐。

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要引起领导的重视,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从硬件上保证教学的质量。软件采购上实现公开招标,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财务软件。此外,还应增加实验课时数,选用好的模拟实验教材,配备专职的实验老师组织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如有可能,建议单独开设《金融会计实验》课程,更好的配合理论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做好任课教师岗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高校应对担任《金融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并作相应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来说,理论部分应该没什么问题。实践部分包括组织模拟实验和到实习基地(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的银行、保险公司等)进行参观学习两部分。经过这样培训的教师就完全能胜任金融会计的教学工作了。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实习基地,但由于学生实习会给实习单位带来工作上的不便等原因,很多高校只是象征性的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协议,真正意义上的实习却难以实现。因此,这个就需要学校与实习基地协调,采用更灵活的方式实现实习的需要。既不给实习单位造成工作上的不便,也能实现教师、学生实习的愿望。

以上几点建议也是笔者多年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也希望能对高校《金融会计》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以促进《金融会计》课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惠霞。金融会计实践教学评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科研,,(1)。

[2]刘东辉。金融会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3]代桂霞。银行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j]。商场现代化,,(3)。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在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中,都开设了会计学相关的专业,并安排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而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及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民办高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展开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给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

1引言。

会计专业一直是高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及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过,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校中该课程的开展并不是十分顺利,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对相关方面展开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思考论文

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定义分类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目前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进而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现有理由进行剖析,指出其在会计核算、披露等方面的缺陷,并基于目前状况提出了理论深思和倡议。

摘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上海金融学院会计学科发展进程中人才培养定位、特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成长的价值体现,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以下简称“三型一化”)会计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建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会计学科特色的未来,需要战略视野,创新布局,凝练特色,并且要毕其功于一役、保质保量地完成。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是随着它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根据国际上的惯例以及专家研究来看,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金融工具或合约,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要依照特定的变量的变动而发生价值变动。例如外汇汇率、利率指数和信用指数等。第二,对初始净投资基本没有要求,或者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远小于其他类型的合约。第三,在未来某日进行结算。总而言之,衍生金融工具就是一种从传统金融工具中衍生而出的,新型的金融工具。

我国引入衍生金融工具的时间较晚。自改革开放后,衍生金融工具才在我国逐渐兴起。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达到其预防价格、汇率等风险的目的,这使得衍生金融工具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和商业银行都已得到很大进展,政府也在逐步调整市场体制要求,为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创造良好条件。

我国会计研究理论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是伴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开始的。最初,企业和银行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范围较为狭小,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并没有成为主流和焦点。但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上一些与未能及时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破产事件的发生,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渐渐被重视起来。

(一)表内核算与表外核算不一致。

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成交后一般采用表外记录的方式,但还不能说所有的企业都已经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目前还只有少数银行能够真正的把衍生金融工具当作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然后进一步在表内核算时建立相应的核算体系,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产生这种现象的理由较多,最主要是因为完全在表内进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是对传统会计观念的一种冲击,从而很多企业未能接受。而且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在表内进行公允价值核算后得到的结果都会相应的反映到损益表中去。如果衍生金融工具波动幅度较大,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损益表,这对于企业和商业银行来说这都是不希望出现的情况。

(二)核算口径不一致。

核算口径不一致的理由有很多表现形式,最主要表现为企业核算基础分类的不一致以及计量金额核算标准的差异。就比如说,在对于互换合约的处理理由上,有的银行把互换合约作为独立的基础产品进行核算,而有的银行则把互换合约理解成为远期合约的组合。再比如说,在对利率互换合约的处理上,有些企业是按照利率互换合约的名义本金金额进行核算,也有些企业按照利率互换合约交易双方交换利息的金额来进行核算。这都是由于核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而这个理由将进一步影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交易性质的认定不同。

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对交易性质的认定不同也会导致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比如说,在会计核算时,有的企业没有对处于中介作用和进行自营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区分,而是简单的将衍生金融工具分类为远期、期权、期货等,并以此来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可又有的企业则对起中介作用和自营作用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核算上进行了区分,二者会计核算上的处理不同就导致了会计核算的差距。所以,对于交易性质的认定差异会对衍生及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各企业的报表和披露的内容缺乏可比性,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发展仍是一个初期阶段,所以必须尽快健全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在建立衍生金融工具准则过程中,一方面要向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优秀方面进行学习,充分借鉴经验;另一方面还应与我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在健全衍生金融工具的过程中,结合国情吸收经验来做出决策。首先,应在会计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科目进行统一。如果各个企业或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做法不一致,就会影响不同银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以,必须加快统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科目以及核算策略的进程,为准则推行奠定基础。其次,还积极监督和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避开商业银行对其进行操纵,并针对发现的理由及时完善会计准则等。

(二)建立活跃的市场体制。

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中所存在的种种缺陷,其实与市场是息息相关的。由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尚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并不具备成熟的要素市场以及完善的市场价格机制,使得公允价值并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甚至沦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个活跃的市场体制,不断地完善要素市场,健全市场价格机制,使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会计人员就能够通过市场条件获取各种具体的计量属性形式,进而对公允价值能进行良好的定义,使公允价值计量能更有效地推广。

(三)对衍生金融业务会计核算科目进行规范。

目前,我国的各个企业和银行关于衍生金融业务的相关会计核算思路并不相同,会计处理的策略也是相差甚远,这就大大地影响了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金融人才培养离不开金融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人才培养为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此,必须通过加强金融学科建设,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金融人才.

作者:刘尚荣作者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投资经济系,青海西宁,810001刊名:改革与开放英文刊名:reform&openning年,卷(期):“”(22)分类号:g64关键词:金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实施人才战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历程及现状的研究中,发现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或走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考。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概述。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特定的特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都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两者总的培养目标不同,职业教育强调其职业特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现状研究。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层次少,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水平较低。但从图1(从到全文搜索的“职业教育课程”文献数量)来看,从20至20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文献逐年递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图2为从年到年全文搜索的“本位职业教育”文献数量,从图1与图2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的课程研究仍然被学科本位课程研究所影响。在引进国外先进的职教课程经验的过程中,我国先后尝试、总结了一些课程模式,如平台式课程模式、模块式课程模式、集群式课程模式和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等。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以往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其一,对传统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作一些修改;其二,引用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而这两条道路的`改革成效都不理想。我国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已经达成共识,传统学科本位课程模式必须打破,而照搬国外先进课程模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外部制约因素也是步履难艰。只能选择第三条道路,即在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开发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职教育自身规律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图3是从2001年到2014年按主题搜索的“职业教育课程”文献与“职业教育课改革”文献的数量对比,从2001年到2014年分别为40.00%、27.27%、25.35%、23.66%、28.70%、33.71%、33.46%、36.62%、41.24%、40.64%、44.14%、41.36%、40.19%、36.88%,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近十年间,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力争对职业教育课进行改革,从而改变现有的职业课程现状,从中我们也能看出职业教育课改革的重要性。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图4为近十年“高等教育课程”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研究对比,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纵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到人才模式的培养,从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到实验实训等都已涉及,这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在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兴起。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科学的、规范的高等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严格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第一,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哪些课程是学生们的重点课程,即今后要承担什么样的作用,无法确定。这样安排专业课教学任务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相悖。第二,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原则。学生的智力、兴趣、爱好、理想等方面不同,反映到学习上,其效果也千差万别。在确保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而我国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第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客观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课程的编制注重了文化课知识的掌握、技能强化,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速的发展。第四,教学机制不活。有些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现象。在教育思维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规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理解片面、简单;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对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较为薄弱;在师资队伍上部分教师“双师素质”不够,教师本身亟须强化培训。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与建设仍然是薄弱环节,墨守成规的教学机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走向恶性循环。第五,实习实训难。实习实训难是困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大型骨干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流较少,彼此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政府没有这方面的倾斜政策,使企业缺乏接受学生实习的热情。再加之我国行业协会不健全,没有统一的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学校只能凭经验及想象培养学生,造成企业和学校之间严重脱节。课程内容及目的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工种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执行,忽略了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四、改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家在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高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制约、教育结构的变革、高校扩招等因素使得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未能构建出一种适应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弊端。

参考文献: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开设管理会计实验课程是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现代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各大高校对于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并不是特别重视,很少开设管理会计的实验课程,而且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也不是很完善,因此,高校管理会计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管理会计的实验教学,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另外,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管理会计的内容如果仅仅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一般比较抽象,而且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管理会计的内容比较细,也比较多,而且只能掌握单个的知识点,不能从整体上掌握,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也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整体上来把握所学的内容,既增加了感性认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管理会计实验教学的教材建设。

目前,因为高校对管理会计的实验教学不太重视,所以管理会计的实验教材相对比较少,从目前的实验教材情况来看,一是数量比较少,二是在为数不多的管理会计的实验教材中,模拟的实验项目不能成为一个体系,形成一整套的资料,更多的实验项目就像是单独列举的一个一个的例子。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实验教学建设,首先必须要加强管理会计实验教学的教材建设。管理会计的实验教材必须要能够融合管理会计的理论与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技能,在实验教材中,要能够通过文字和图片比较详细地介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应用过程及其在excel中一些应用。另外,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系统来演示管理会计模型在excel表中运用的全过程。除此之外,还必须创建相应的管理会计模型的`模板来训练学生掌握并完成管理会计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等相关职能。

3加强管理会计实验教学的内容建设。

管理会计行使着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的职能,因此在管理会计的实验教学中也应该围绕着它的基本职能来安排实验内容,具体包括了成本形态分析及变动成本法、本量力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存货决策、标准成本、全面预算等几个方面的模拟实验。相对于已有的理论课的学习,管理会计的实验课程中,在本量利分析中,可增加非线性的本量利分析,销售预测可增加多元线性回归的预测模型;存货决策中,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扩展,增加存在数量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与存货陆续入库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在短期经营决策力中,可增加产品的组合决策模型、价格需求弹性模型等内容。另外,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由于管理会计涉及到的计算方法有时比较复杂,因此,还应该促使学生掌握excel工作表的各种功能,能将其应用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去,决策管理会计的实际问题,如,可以进行因素变动的假设分析、结果变动的假设分析等,同时,为以后会计人员能够建立出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会计的模型奠定基础。

4要有完善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

4.1要构建各个实验项目。

要根据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各个实验项目,从而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模拟的实验项目来巩固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讲解的方式,更加注重的是让学生自主参加模拟项目的学习,并探究项目的各项内容,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型的学习。

4.2进行案例教学。

在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中,对于变动成本法、经营预测、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等模块的内容,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场景展现管理会计人员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和自己的分析,来解决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并获取一定的技能。

4.3模拟企业管理会计岗位。

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模拟企业中的管理会计的岗位,建立一整套企业有关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有关的资料与场景,让学生分别担任相关的职位,根据所提供的资料,来行使相应的职能,在行使过程中运用管理会计的相关技能来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更进一步地掌握并巩固管理会计的知识与技能。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其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等都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实验课程教学的建设,主要是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技能。当然,这只是笔者提出的一个初步设想,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待后续更进一步研究。

金融会计课程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谢旭人部长在《全国会计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说:“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会计人才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成为经济转型推动县级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全国会计人才1400万人约60%以上在县级从事会计工作,县级会计人才建设对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人才建设的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人才建设更注重实践性、应用型、学术型的复合专业人才。目前,县级是主要以财务会计为主体、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的阶梯型初级人才体系。传统会计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是历史数据。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针对企业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管理者提供预测和决策的信息资料。根据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指出:“会计人员继续增加各类别初、中级会计人才在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按照会计人才发展目标,县级人才建设任重道远。

(一)、县级会计人才层次、知识结构不合理。在县级,会计中高级人才严重缺乏。据统计,截末,全国会计人才数量约1400万人,其中初级会计师273万人,中级会计师144万人,高级会计师11.6万人,但是,很少中高级会计人才在县级企业工作,特别是乡村企业。据统计,县级85%以上会计人员处于初级水平,注册会计师人才极其缺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向价值管理和绩效管理,要求会计人才拥有高专业、高技能、高品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县级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会计人员观念滞后,风险责任意识不强。会计的工作既单调又枯燥又繁杂,这极容易使会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扭曲。会计人员的职业一般可分出纳、会计、审计三大类,他们经常接触大量现金与国有资产,如风险意识不强,则容易受到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极容易进行挪用公款、虚假列支骗取资金、隐瞒收入非法设置“小金库”、偷税漏税等行为,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在致使企业利益国家利益遭受损害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一批的会计人才。

(三)、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向成熟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但会计学历教育还不发达,会计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偏低,高学历、高技术、高判断力的会计人才仅占0.8%,这与社会发展不适应。很多会计人员仅停留在管钱算账记账,对套期保值、资产减值、企业并购、或有事项披露、外币折算、股权激励、内部控制、eva经济增加值、会计决算、清产核资、财务会计报告等新财务管理制度仍很陌生,不利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实现,制约县级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会计人员流动性差,工资待遇较低,难以吸引人才。进了会计这个行业,选择的岗位很有限,轮岗交流的机会很少,晋升则更少。风险高,工作量大,待遇低,有很多会计人员,选择离开会计岗位,选择收入更高的金融、营销、管理岗位。据统计,从事会计核算的仅占会计人才总量的41%,平均工资水平仅为3000元,这难以留住优秀会计人才。

三、县级会计人才建设的建议。

(一)、尊重会计人才,为会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会计人员是财务战略的制订者与执行者,决定着企业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物质保障,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尊重会计人才的工作成果,为会计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给予会计人才提供合理的待遇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提升县级地区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诚信执业,廉洁奉公。诚信是会计人员的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正确核算、客观反映企业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稳健的命脉,决定财会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管理,以及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各个方面诚信执业。会计工作要求廉洁要求财会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自律。财会工作直接涉及钱财物,影响国家、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工人等各方的经济利益,财会人员如果不能做到清正廉洁、客观公正,必然导致国有财产集体资产流失,损害各方的合法利益,成为金钱的奴隶,走向犯罪的深渊。财会人员经常在“金钱”这条河流行走,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廉洁奉公,思想健康,行为健康,才能促进会计工作健康循环发展。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精力技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专业技术日趋复杂,对财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日益增高。学习会计专业理论,特别包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分析等理论知识,提高会计应用专业能力。培训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特别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学习经济法律知识,熟悉和掌握新经济知识与法律法规,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只有不断优化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丰富管理经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才能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规范市场经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县级会计人才数据库,加快会计骨干人才培养。通过建立会计人才数据库,培养以会计专业为主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层次结构,形成阶梯式、递进式的人才格局。通过数据库,可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按需施教,不断更新会计人才会计审计信息专业知识,全突出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专业培养,建立一支诚信、精细、专业、高效、廉洁的会计人才队伍,开创县级会计人才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

2、谢旭人部长在《全国会计人才工作座谈会》讲话;

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深圳市会计学会,经济出版社,。

金融专业中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思考论文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同时又有着很强的实践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堂充斥着老旧的财务管理理论,缺少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故笔者建议应在mba财务管理课程中增加更多的案例教学,大幅度改善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效果。

一、引语。

传统的mba财务管理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即教师只管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兴趣,而学生没有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生没有掌握学习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最后只能是期末考试前机械的背几个公式和概念应付了事。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教学中,解决教与学的最好方式是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所有引入的案例应是企业实践中的真实经历的总结。

案例主要围绕企业常见的财务决策问题,结合企业当时决策所处的背景环境,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在有限信息下进行分析决策的能力,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我认为案例的选取可以分为两类:其一,穿插在理论教学中的经典小案例,这种案例不过是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引子”。

例如:在讲授资金时间价值的问题时,可以给给出圣经中马修的故事。

马修在重病时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每个儿子给了100美元。

一年后,三个儿子再到马修的床前,大儿子的100美元只剩下50美元,二儿子100美元没有动,三儿子的100美元,由于辛勤劳作变成了1000美元,于是马修叫大儿子和二儿子把各自的100美元都交给三儿子,并且由三儿子负责管理家中的事务。

这个小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货币只有进入到流通环节,且由于利润平均化规律的作用,才能产生增值,人们只有货币不断的增值,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为什么要学习货币时间价值的根源。

其二,教师应利用实训课,组织学生做大型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案例综合分析题,如投资决策分析、应收账款决策分析、边际资金成本在追加筹资决策过程的应用分析等。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查找资料、组织资料,制作课件并亲自当一会老师,给小组其他同学讲解决策的过程,直至最后得出决策的结论。

在这一整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主导,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再觉得空洞和不知所用,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此谓“教学相长也”。

在笔者看来,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可以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充分注重了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组织并确保每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就能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

笔者对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的教学基本环节安排建议以下:

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案例讨论前的准备是整个案例教学的基础,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精心选择或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合适案例。

教师在上案例课程之前,应该把准备好的案例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查阅、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措施,要求学生编写发言提纲。

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的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是分组讨论,还要集体进行准备,对疑惑之处相互交流。

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旨在分析财务管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常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由每组选出的代表相互进行交流。

对学生而言,一方面,应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案,相互辩论,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析与见解,并比较自己的观点,综合出更完善的决策观点,从而巩固学习。

3.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在学生对财务管理案例讨论、分析和评价之后,每个小组要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发言,把小组讨论形成的结论以论文或做成ppt的形式进行演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阐明财务管理案例所运用的理论知识点,并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对于一些分析问题的新的思路、见解和方案,应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是否完善。

4.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

在对案例进行广泛讨论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理性地对所讨论案例进行思考总结,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逐步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运用案例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1.排列练习。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若干案例材料,让他们判断重要程度,并按顺序排列起来。

如企业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的案例;。

2.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组成几个几个小组,教师把案例中的问题提出来交给各小组讨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各抒己见。

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学生解答不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

讨论结束时,教师做出总结;。

3.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地认识案例的内涵,可以推荐2―4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呈现变成课堂表演,排练的过程是讨论、交流和改进的过程。

表演之后,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研讨和评论,从而完成学习。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作为一名mba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一些拙见,观点不够成熟,旨在协助教师共同推进财务管理课程的质量,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

行动学习法在mba财会教学中的运用【2】。

摘要:在mba的'财会教学中合理运用行动学习法,可以完善mba的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管理体系,优化实践应用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达成mba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本文对mba财会教学为何要运用行动学习法及如何运用行动学习法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mba财会教学;行动学习法;专业教育体系。

mba的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技巧和思维的培养重于理论分析能力,教授的责任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

mba财会专业的学员是一个个自我导向的独立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明确出一个负责的态度,自我决定、计划自己的学习。

慈善机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论文

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涉及关联方多、影响范围广。慈善机构作为慈善组织的分支,在我国发展缓慢,正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时期。慈善机构公信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一般企业,还包括一些上市公司;不仅存在国内企业,还存在于众多的国外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会计行业的普遍性问题,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众多合力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改进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建立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会计理论体系。我国的慈善事业目前正处于发展不成熟各方面有待完善的阶段。慈善机构不断爆出各种负面新闻,公信力普遍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集中表现在关于慈善机构信息披露的问题上。

1.2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呈现管理模式社会化、出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形成了国家、集体、社会团体、个人(国内外)多渠道、多形式兴办和管理的格局,一些慈善组织经常出现善款使用效率低下、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等现象。而且目前我国各种慈善机构执行不同的会计规范,向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差别很大,并且慈善机构的财务报告没有统一的格式。这将造成慈善组织之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基于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信息披露的要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针对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比如慈善组织会计理论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政府管制力度不够、匮乏竞争和生存意识、对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忽视等方面的缺陷,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相关会计理论、慈善组织完善相关的制度要求、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强化第三方审计、改进会计信息发布渠道等。我国慈善组织与企业和政府不同,它不拥有企业的商业秘密,也不涉及国家的安全机密,完全可以充分地披露会计信息,体现透明度,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其使命、基本道德标准及操作规程,而不必担心其他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因为竞争的实质就是看谁能为公众服务得更好,谁能更多地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而会计信息的披露恰恰是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个必备条件。

1.3研究现状。

陈鲁林认为,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关系的纽带,合理有效的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对于改善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会计信息披露成本逐渐成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披露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成本效益的评价体系应该能够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够帮助企业对会计信息披露数量、程度等进行合理的定位,以便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阶段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并能综合权衡财务上实施的可能性,应用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持续的评价进行有效反馈。

龚汝富认为,对慈善团体的规范管理,显得尤为迫切。本着扶持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先后制定了监督慈善团体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监督慈善团体以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当代的慈善立法中也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田雪莹、吴文波、孙建军认为,在当前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尚缺乏有效定量方法的背景下,通过对浙江宁波红十字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检验,本研究体现出以下优势:从政府、公众、第三方机构、组织内部四部门搜集信息较为全面客观;依据指标间内在联系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具适用性和科学性;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求出系数作为各级指标权重,根据系数大小和指标权重,能够让非营利组织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李晗、张立民认为,探索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审计制度安排及创新,对于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维护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引导政府管理向“小政府、大社会”的公共治理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审计免疫系统论和需求供给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审计进行论证,基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抗震救灾审计的案例研究,提出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的审计理念及制度安排与创新。

与国内在非营利性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的内控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国外在公立非营利组织的内控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制度和规则。

dye,ronalda,在文中研究管理者在信息获取和信息披露要求方面的偏好,当他们的公司进行“实时”或“连续”财务报告政策。文中预测,对于大部分人,但不是全部,过程描述了他们公司的现金流量,当受到这种报告要求,管理人员将进行披露“捆绑”,也就是说,他们将一堆的信息酌情组件他们获得并披露到一个时间点,而不是获取和传播随着时间的信息披露。

dorotheagrelling,katharinaspraul:信息是问责安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问责过程的各个阶段,需要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为了获取更深入的理论见解,本文从多个理论视角探讨两个可能会妨碍问责过程中的信息交流的现象:不愿意进行信息披露和故意的信息过多。

bryanmiller,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个人募捐开始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变,消费者响应大规模的募捐方式,导致许多直接营销方式的中断,个别捐助者的筹款计划只能提供传统的依赖。

1.4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下这三方面:

第一,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1)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需求;(2)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第二,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分析;(1)慈善组织会计理论不完善;(2)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3)政府管制力度不够;(4)匮乏竞争和生存意识;(5)对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忽视。

第三,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的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相关会计理论;(2)慈善组织完善相关的制度要求;(3)强化政府监管职能;(4)强化第三方审计;(5)改进会计信息发布渠道。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

慈善组织与企业、政府分别代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满足多元的社会需求方面,慈善组织具有政府、企业难以替代的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慈善组织迅速得到发展,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展示自身独到的作用和影响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组织也得到了规模化的发展空间,不仅表现在数目比例的变化上,而且结构、性质等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尽管有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存在许多不同,我国受到历史的影响十分深远,这些因素也成为了慈善组织前进的阻滞。第一,我国慈善机构发展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难题;第二,我国公众的志愿者意识不够强烈,组织人员较难;第三,慈善组织机构还没有形成十分完善的结构模式,管理多方面都存在缺陷。诸如此类的问题限制了我国慈善机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需要引入新的机制,尤其是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据京报网报道,在搜狐财经频道、搜狐公益频道主办的论坛上,就“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去向”问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王海京指出:“慈善机构如果想要受到公众的尊重,得到社会的积极认可,必须向社会公开每一笔善款。在以往的经验过程中,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虽然会形成一定的报表,但并没有完全的向社会公开,自主的接受公众的监督。以后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更好。”当前,关于善款的透明度问题已经不断的受到社会的重视,财政会计信息内容等的公开化成为急迫的问题。

目前情况下我国慈善组织管理呈现不断社会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国家、集体、社会团体、个人(国内外)多渠道、多形式共同管理的局面,主要是以下几种类型:(1)公办公营,由政府投资和管理的模式。它是一种社会事业单位,而且这和我国社会主义国情分不开,是我国所特有的。(2)公办民营,由政府投资,社会组织负责经营。这是一种将管理权和经营权相隔离的方式,借助公开向社会招标的方式,确定有能力较好的、服务较高的社会服务组织实施经营。(3)民办公营,社会组织投资,受政府行政监控。(4)民办民营,社会组织既投资又实施管理经营。(5)混合模式,由国家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经费和经营问题。

我国慈善组织的财政会计不存在商业性质,当前慈善机构根据自身的性质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会计制度。所有制度为公有制的慈善机构,进行社会事业单位的登记处理,遵循年1月1日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准则内容有:全国级别标准的会计制度实现统一化,必须按照此原则进行制定。具有民办性质的慈善机构,可以允许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事业单位进行登记,遵循年8月18日制定出台的自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间慈善组织会计制度》。各类慈善组织按照不同的注册方式注册,因此形成不同的社会属性,他们管理不同的慈善范围,监控不同的信息,并且进行社会公开化的结果也就不同。这就容易造成慈善机构之间的信息的可比程度不高。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一条规定:财政会计信息首先应该遵循宏观方向的引导,必须适应财政的预算以及了解慈善事业的整体集资状况,同时善于对社会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民间慈善组织会计制度》第八条规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捐赠人、会员、监管者等)的需要。

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无疑会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和限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一方面对会计主体本身的信息产生以及它的结果状况产生作用,另一方面还会对相关的规则和遵循的秩序产生影响。慈善企业是和所有企业同时起步的企业类型,但是发展的过程却远远慢于商业企业的发展过程,甚至关于它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最近才被提起的,并且慈善组织自身在法律要求以及发展状况等多方面都具有缺陷,必须进行不断的实践总结才能够求得进步。财政会计信息的不完整直接作用于慈善组织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

对慈善组织来说,相对而言,不会引起由于信息披露而导致的法律追究以及市场竞争等的成本问题,但在进行信息的管理和处理过程中依然还是需要投入成本。具体包括了搜集资料、处理、审核以及传输过程等的成本类型,以及公众对披露信息产生怀疑作出答复的成本类型。目前慈善组织所面对着的是一个较为普及的状况是“慈善不足”(philanthropicinsufficiency),世界各国的慈善组织都在不断的实施最有效地减少开支的方式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出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这样才能维持慈善事业向前的过程不被中断。因此慈善组织往往将会计信息披露当做不必要的开支进行处理,并且不断地对其实施压缩,这样一来就极其容易造成信息披露的不全面不完整。

3.3政府监控力度。

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形成,并不断的扩大影响,慈善组织表现出向社会提供资金和社会服务的独特性,慈善事业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所能形成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远远比不上其他商业企业,而政府所设计的事项较多,在事项的选择上也存在偏差,因此会造成不被关注的现象存在。实践证明,政府对于信息披露的管理存在相当的局限,并且对其存在不全面的认识。由政府进行法律硬性规定实施信息披露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实践性也较弱,但始终处于调整过程。另一方面,政府对信息管制约束也受到自身成本的制约,包括组织成本和研究成本,对慈善组织的监督成本,以及由于措施不当而造成的整个非营利事业运营成本的上升.至今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对慈善组织的概念进行明确限定,面对为数众多的慈善组织信息使用者的迫切需要,我们有必要讨论慈善机构的信息披露,并从中找到合理的解救方案和政策。此文本针对信息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慈善事业信息披露的实质性问题,没有对披露形式、披露强度、披露时间、舆论监控等做出深层次的说明,而这些问题在信息披露层面上显得十分重要,这类问题还需要我们今后更多的努力进行解决。

3.4匮乏竞争和生存意识。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政府不仅承担慈善组织的`登记和监督功能,而且直接插手组建、管理和控制慈善组织。政府的强势使我国慈善组织的会计信息需求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政府机关几乎成为唯一关键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且过于侧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监督和控制慈善组织。另一方面,为数众多且处于快速发展趋势的民间慈善组织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即使是1月1日开始施行的《民间慈善组织会计制度》,也把民间慈善组织定义为需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团体。这就把那些没有法人地位的单位下属组织、社区公益性组织、农村慈善组织等排除在外,使其没有相关的会计制度得以依赖,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更加缺乏法律的保障。我国当前实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慈善组织有许多是名不符实的,只具备非营利的特征而没有体现非政府的特点。由于它们都是依附一定的行政部门,因此通常都不会过多的注意信息接收者的特征,它们受上级领导,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性质,领导者既是部门的又是非政府组织的,慈善机构在运转的过程中往往都没有创新意识,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有政府的资金补助,无需担心资金不足和资金来源,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这样的慈善组织自然缺乏主动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

3.5对信息接收者的忽视。

市场供应关系存在一定的规律,需求地位的不公平容易造成供应关系的混乱。前面说到慈善机构并不是产权完整的社会机构,捐赠善款的人除了进行捐赠,没有其他的参与权,慈善机构也仅仅允许捐赠者一定的监控权,虽然受益人得到了资金的分配权力,但实际过程是受慈善机构的操控的,产权问题的不明确直接影响信息的需求的具体状况。信息接收者存在不同的文化水平,他们对财政会计问题的处理存在专业的不足,形成不同的需求划分,容易造成需求动力的严重分散,减弱了信息使用者的群体影响力。这种状况下,慈善组织很容易忽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简化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

4.1建立健全相关会计理论。

只有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才能使我国的慈善组织的组织能力、人员素质、资金运作、社会公信力等获得全方位的提升,从而促进其更好达成组织使命,充分发挥社会职能,进而推动慈善组织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将我国现在的慈善组织会计适合使用的混乱状况进行改革,应当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现行的相关会计理论,实现将所有制、管理形式、经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联系,建立慈善机构内部的完整意义上的会计规范,这种规范既是针对公共所有制,也适合私立模式的。让会计信息完整规范,有助于提高不同会计信息之间的比较,提升服务档次,还能够增强我国慈善组织的国际影响力,实现跨国际的链接和协调。

4.2慈善组织完善相关的制度要求。

慈善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是捐赠人的捐赠,从这一点来看慈善机构就有绝对的必要将资金的去处公开化,接受捐赠人的监控,让捐赠者对投资资金的使用状况有全面的详尽的了解,同时也清楚了捐赠资金是否得到合理的运用,可能引起社会更多爱心人士的后期捐赠活动。而当前我国的实际状况是,慈善机构还没有形成十分明确的数据报表向社会公开,接触会计报表的工作人员也仅仅只是通过报表的各类费用进行简单的了解,并不能够从报表中看出慈善机构的相关活动,以及慈善机构在各项服务职能上的具体开支状况,例如: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福利政策,员工的分红和保障资金,公共活动所造成的费用支出等。由此看来,在原有的报表基础上增加职能相关费用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该报表的主要功能是对业务进行一个补充,并且将业务划分为项目主导业务和辅助业务两种,项目主导业务主要有:基础医疗服务、社团服务、特殊灾害服务、身心健康服务、国际灾难救济等活动;辅助业务主要有:员工在慈善机构所享受的工资、福利、分红、退休基金、出差的公共活动费用、机构内部基础设施的水电费等等。通过职能表,捐赠资金的人可以进行直接的监控,机构内部员工之间也可以对机构活动有明确的把握。

4.3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首先,为了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状况以及合法化,不论慈善机构规模状况,都应该建立起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会计师事务所是十分专业的法律机构组织,能够对慈善机构的财政报表作出判断。在英、美等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早已经形成,美国甚至发展起责任赔偿。其次,慈善机构的上级领导以及负责部门应该定期的对财务部会计信息报表的规范化等问题实施检查和监控管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财政报表,要制定出相应的处罚政策。在美国地区,为了确保财政报表的合格,专门设立慈善信息局,执行管理财政信息报表的检查监督职能。

4.4强化第三方审计。

慈善组织和企业以及政府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它既没有涉及企业机密,也不威胁国家的政府情报,应该强化第三方审计,制定财政会计信息的具体信息报表,并且向社会公开化的披露所有的信息,允许社会公众进行监督和建议,公开化的方针和政策有利于表现民主,得到公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慈善组织财政报表主要披露信息附加如下:物质资源投入所创造的相关结果;捐赠者资金投入的运用程度和去向问题;慈善组织享受的国家政策;资金的具体数额;慈善机构所作的有利于社会和生活的所有公益活动;以及对特殊灾害年间的状况的披露,例:在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形成的灾区内重新建设的资金补助的状况。经由慈善组织财务报告既能够全面又能够及时地对附加注释披露的信息进行披露。一旦信息被披露之后,那么将会对信息使用者在做出决策时进行影响,譬如说:捐赠者能够依照其所披露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以对慈善组织的融资能力造成影响。

当前,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年11月中旬,依靠中华慈善总会主持举办的,由中华慈善网以及浙江省慈善总会承接举办的“中华慈善互联网”大会于杭州召开,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和浙江省慈善总会以及中华慈善网共同承办的“中华慈善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地区举行,并且有将近102家的慈善机构参与了本次大会。在会议过程中针对慈善事业的网络化发展提出建议,并一致通过了加盟中华慈善互联网救助中心的宣言。虽然当前部分的慈善机构已经建立起网络化管理,但是在关于网络的应用化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针对这一点,提出由社会相关部门参与建立和网络化的管理,并且各个慈善机构通过借助注册方式成为会员。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借助这个平台直接进行信息的公布,同时直接对信息的可靠性和合法性负责。在这类的网络信息平台上,同时针对信息做整理、分析、研究等相关的功能处理。同时让信息的接受者直接通过这一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了解财政会计信息状况,能够考核慈善组织资金的利用状况,并且对资金的使用成效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此同时,还能够将各个慈善组织进行比较。

5结束语。

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成本效益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提供服务,能够帮助慈善组织对信息披露的内容、数量、效果产生正确的认识,在高级领导者进行决策决定的时候信息披露直接提供有效数据,一目了然的对财政的问题作出回应和权衡,应用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持续的评价进行有效反馈。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比较繁杂,不同类型的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不同,核算基础不同,信息披露的基础也不同,这就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不划分国有慈善组织与民间慈善组织,并且按照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也没有必要划分属于国有的慈善组织(事业单位)与民间慈善组织,为两种性质相近、形式或行业特性稍有不同的慈善组织各自制定会计制度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不便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对比分析和决策。探索我国慈善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审计制度安排及创新,对于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维护慈善组织公信力,引导政府管理向“小政府、大社会”的公共治理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2]王敬勇,薛丽达.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基于演化博弈论视角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7(5):8-12.

[3]黄捷.刍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0,(13):55.

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的思考的相关论文

第三十条房地产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抵押当事人应当到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第三十一条房地产抵押合同自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二条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应当向登记机关交验下列文件;(一)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二)抵押登记申请书;(三)抵押合同;(四)《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共有的房屋还必须提交《房屋共有权证》和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的证明;(五)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六)可以证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资料;(七)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第三十三条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凡权属清楚、证明材料齐全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书面答复。

第三十四条以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房地产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原《房屋所有权证》上作他项权利记载后,由抵押人收执。并向抵押权人颁发《房屋他项权证》。以预售商品房或者在建工程抵押的,登记机关应不在抵押合同上作记载。抵押的房地产在抵押期间竣工的,当事人应当在抵押人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书后,重新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第三十五条抵押合同发生变更或者抵押关系终止时,抵押当事人应当在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抵押登记。因依法处分抵押房地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抵押当事人应当自处分行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第五章抵押房地产的占用与管理。

第三十六条已作抵押的房地产,由抵押人占用与管理。抵押人在抵押房地产占用与管理期间应当维护抵押房地产的安全与完好。抵押权人有权按照抵押合同的规定监督、检查抵押房地产的管理情况。

第三十七条抵押权可以随债权转让.抵押权转让时,应当签订抵押权转让合同,并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抵押权转让后,原抵押权人应当告知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地产可以转让或者出租。抵押房地产转让或者出租所得价款,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第三十八条因国家建设需要,将已设定抵押权的房地产列入拆迁范围的,抵押人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抵押权人;抵押双方可以重新设定抵押房地产,也可以依法清理债权债务,解除抵押合同。

第三十九条抵押入占用与管理的房地产发生损毁、灭失的,抵押人应当及时将情况告知抵押权人,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抵押的房地产因抵押人的行为造成损失使抵押房地产价值不足以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重新提供或者增加担保以弥补不足,或者直接向保险公司行使求偿权。抵押人对抵押房地产价值减少无过错的,抵押权人只能在抵押人因损害而得到的赔偿的范围内要求提供担保。抵押房地产价值未减少的部分,仍作为债务的担保。

第六章抵押房地产的处分。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处分抵押的房地产:(一)债务履行期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债务人又未能与抵押权人达成延期履行协议的;(二)抵押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而无人代为履行到期债务的;或者抵押人的合法继承人,受遗赠人拒绝履行到期债务的;(三)抵押人被依法宣告解散或者破产的;(四)抵押人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擅自处分抵押房地产的;(五)抵押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况。

第四十一条有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情况之一的,经抵押当事人协商可以通过拍卖等合法方式处分抵押房地产。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二条抵押权人处分抵押房地产时,应当事先书面通知抵押人;抵押房地产为共有或者出租的,还应当同时书面通知共有人或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共有人或承租人依法享有优先购买权。

第四十三条同一房地产设定两个以上抵押权时,以抵押登记的先后顺序受偿。

第四十四条处分抵押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处分,但对处分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第四十五条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设定的房地产抵押进行处分时,应当从处分所得的价款中缴纳相当于应当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六条抵押权人对抵押房地产的处分,因下列情况而中止:(一)抵押权人请求中止的;(二)抵押人申请愿意并证明能够及时履行债务,并经抵押权人同意的;(三)发现被拍卖抵押物有权属争议的;(四)诉讼或仲裁中的抵押房地产;(五)其他应当中止的情况。

第四十七条处分抵押房地产所得金额,依下列顺序分配:(一)支付处分抵押房地产的费用;(二)扣除抵押房地产应缴纳的税款;(三)偿还抵押权人债权本息及支付违约金;(四)赔偿由债务人违反合同而对抵押权人造成的损害;(五)剩余金额交还抵押人。处分抵押房地产所得金额不足以支付债务和违约金、赔偿金时,抵押权人有权向债务人追索不足部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抵押人隐瞒抵押的房地产存在共有、产权争议或者被查封、扣押等情况的,抵押人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抵押人擅自以出售、出租、交换、赠与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理或者处分抵押房地产的,其行为无效;造成第三人损失的,由抵押人予以赔偿。

第五十条抵押当事人因履行抵押合同或者处分抵押房地产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抵押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没有仲裁协议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一条因国家建设需要,将已设定抵押权的房地产列入拆迁范围时,抵押人违反前述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不依法清理债务,也不重新设定抵押房地产的,抵押权人有权向折迁主管部门申请保留追偿债务权利,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拆迁主管部门批准,拆迁人应当暂缓向抵押人发放拆迁补偿费或者拆迁安置房地产权登记证件,直至法院作出判决为止。拆迁期限届满,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经县级以上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批准,拆迁人可以依法实施拆迁,并办理证据保全。

第五十二条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在城市规划区外国有土地上进行房地产抵押活动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金融专业中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思考论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市场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目前经济新形势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许多方面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结合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就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进行初步的探索。

专业建立是高职院校内涵建立的中心,搞好专业建立是进步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目前,各高职院校都越来越注重专业建立,高职教育专家也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就如何停止专业建立展开了深化的讨论与研讨。财务管理专业作为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中的一个主要专业,在专业建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求去考虑与探究。在此,笔者就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肯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形式与教学办法创新等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学界学辈和同仁。

一、专业人才业务培育目的应能反映财务管理专业的本身特性。

专业培育目的确实定关于任何专业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专业培育目的是现代教育的定向规范,是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程体系、采用教学办法直至肯定教育制度的重要根据。由于过去将财务管理长期置于会计学专业之下,致使我国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之间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错误认识。固然目前曾经将财务管理专业独立出来,但其培育目的却一直是含糊和混沌的,更多的还是套用会计学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不能反映出该专业的本身特性。事实上,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自身存在较大的差异,彼此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问和才能构造差别。两者虽同样需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学问和才能,但前者的重点是“理财和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会计学”。(2)学生就业方向差别。两个专业的学生虽均可效劳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但前者详细的效劳方向是“财务与金融管理”,然后者的详细效劳方向是“会计实务”。

因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目的除应契合国度教育方针、反映高职教育特性、顺应新形势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请求外,也应能反映财务管理专业的本身特性,区别于会计等相近专业,否则,财务管理专业的耐久生命力就值得疑心了。为此,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育目的应该是培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学问,遭到财务、金融管理办法和技巧方面的'根本锻炼,具有剖析和处理财务、金融问题的根本才能。毕业生应取得以下几方面的学问和才能:控制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根本理论和根本学问;熟习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剖析办法;具有较强的言语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剖析和处理财务、金融管理实践问题的根本才能;熟习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开展动态;控制文献检索和材料查询的根本办法,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工作才能。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应依据财务管理岗位中心才能请求停止设计。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过程中,引入中心才能理念,以学生中心才能的构成为前提,以企业财务管理岗位中心才能与综合素质的培育为主线,依照“知行合一,双核协同”(即“理论与理论相分离,中心学问与中心才能协同开展”)这一思想内涵讨论怎样培育学生才干构成可持续开展的中心才能,整合出有利于学生中心才能构成的课程作为中心课程。

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派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派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它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分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济性的财务管理活动。因而,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能够主要根据财务管理中心内容停止设计,专业中心课程可思索作如下划分:财务管理原理(通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专题(专论)等。

在课程体系根本肯定之后,须进一步界定各门课程的详细教学内容。笔者以为,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遵照三个准绳。

一是紧扣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请求,总结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分离财会行业对上岗人员的岗位请求和学生的实践状况,肯定教学内容。

二是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序化学问。严密盘绕典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务活动,在选取和组织本课程内容时,注重行业中实践应用经历、才能和战略的习得,即以过程性学问和技艺锻炼为主。同时,将理论学问引见与职业情形和工作过程分离起来,使学生将学问和才能的积聚与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交融起来,从而完成隐性理论学问的生成与构建。即依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依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逻辑展开企业财务管理专业学问的内容。依照这个准绳,应先肯定企业财务管理这个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过程,然后将其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搜集、整理、归结和整合,导出全部职业行动范畴。再由行动范畴导出学习范畴,并经过合适教学的学习情形使其详细化,同时融入适度的相关理论学问,最后转化为合适于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

三是应注重教书育人,将老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实行针对学生的全过程职业素质培育,强化老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财务管理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进步学生职业素质。

三、以培育学生财务管理职业才能为本位设计教学形式与教学办法。

教学形式的设计与创新应依据财务管理专业高技艺人才的培育请求,着力培育学生的财务管理职业才能。

1.以校企协作为载体,以工学交替为手腕,完成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理论性。导入工学分离的任务驱动教学形式,突出职业才能培育,注重课堂讲授与行业专家解说分离,见习与实训分离,理论剖析与企业实践案例剖析分离,经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积极走“校企分离、工学分离”之路,增强学生职业才能和理论才能的培育。

2.施行“走进来、请进来”的校企互通形式,完成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一是主讲教员到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理论锻炼,丰厚教员理论经历,积聚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二是约请企业、行业财务管理现场专家到学校讲座或为学生作实训指导,将财务管理专业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做法传导到课堂;三是依据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特性,将实训与企业相关业务活动分离,让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学生成果评价,树立工学分离的学生评价机制。

教学办法设计应依据高职教育特征和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特性,坚持以培育学生职业才能为课程教学目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表现“教、学、做合一”,积极变革传统教学办法,注重启示式、互动式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办法,引导学生积极考虑、乐于理论,进步教学效果。

教学办法的详细运用应该是在每个项目的学习过程中,依据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详细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办法,主要运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力图用企业案例停止施教。经过对企业典型的财务管理业务活动停止归结整理构成真实的财务管理业务案例,并将真实案例贯串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设身处地,置身于情境教学的场景中,培育学生剖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才能。

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沛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依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依据学问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办法请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解说。在教学施行过程中,教员要采用相对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以保证教学的有序停止。财务管理专业较为合适采用这一办法,能够将依照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请求设计出若干工作项目,再将项目合成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和若干个技艺锻炼点,使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鼓舞学生自主探究和团结协作的肉体。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艺的进步,完成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3.讨论式教学法。财务管理专业各个程序性学问的总结、项目的完成都可采用讨论法。先引入课堂任务,接着将学生分组(普通以4~6人为一组),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停止组间交流和师生互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研讨才能,又进步理解决问题才能和社交技巧以及团队协作认识。

4.现场教学法。师生同时深化到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现场,理解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请求与职责,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业务操作,并有主讲教员与现场专家的合力指导。经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调查、剖析、研讨和参与,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总结出可供自创的经历。该办法的施行,能够进步学生运用已学学问认识问题、研讨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也使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环境和企业文化有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5.网络教学法。以校园网与“世界大学城”为平台,树立内容丰厚的内容涵盖课堂教学、课后习题、课后辅导与互动论坛等多个方面的财务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供学生展开网上观赏课堂实录、复习课堂要点、课后自练自测、系统自动打分、剖析错题等自主学习活动;教员展开qq在线或是电子邮件答疑等网上教学活动。完成教员与学生的互动,进步教学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日敬.基于中心才能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理论[j].财会月刊,(9)。

2.郭琳琳.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立中的问题及相关倡议[j].新西部,(20)。

3.钱建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立的理论与考虑.商业会计,(9)。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的思考论文

以上一系列事件说明,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风险加以必要的控制,不能任其作为表外业务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如果对该项风险极大的投机行为予以适当的披露,有适当的机制予以约束,提醒管理层和所有者的高度关注,就不会发生等事态无法收拾以后的巴林银行残局和中航油的艰难重组。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过度投机,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杜绝“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建立投机项目的投资限额制度,规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最高限额,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严格限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适用范围,除为了规避实际外贸业务中的不确定风险以外,禁止从事以投机为手段的投资行为。

加大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准。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种类众多,业务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分析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避免巴林银行事件中因业务人员越权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另外,必须使用信得过的交易人员,做到核心机密内部人掌握。中航油参与此次交易、掌握交易核心机密的交易员,均是外籍人,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是很少出现的。在美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一般都是美国人。

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将作为“表外业务”纳入到表内披露。中航油从事场外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也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因而,我国必须完善法规制度,使企业在投资或投机衍生金融产品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能够对高风险的投机业务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以避免类似中航油事件的再次发生。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以中航油事件为例探讨了中航油集团破产原因,并以此为基础阐明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风险特征。最后针对当前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制度的存在缺陷,提出对投资风险合理控制的建议。

金融专业中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思考论文

我国外贸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4970亿美元,其中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1亿美元,约占48.58%。我国外贸企业因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等因素对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依存度比较高,因此如何在外部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境况中不断发展,是当前需重点思考的问题。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财务管理,因此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也就成了我国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的外贸企业经过多年改革,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管理水平不高。外贸企业重业务轻财务,财务工作仅停留在传统计账和会计核算方面,财务人员对财务预测、分析、决策等管理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第二,缺乏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外贸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通常都只有具体负责此业务的人员才知道,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业务员反馈过来的资料来做账,对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无法进行跟踪,只有到收汇时才能看出业务过程,这时再谈控制风险和对业务的监督就为时已晚了。

第三,融资方式单一、资金严重不足。外贸行业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运用商业信用来周转资金的难度逐渐加大,筹集资金基本还是通过银行贷款,融资方式单一。但外贸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既不易找到借款担保,也缺乏抵押品,银行贷款发放也更加谨慎,条件极其严格,调查和审核的周期也比较长。形成了越不能贷款,业务越无法进行;越不能更好开展业务,越无法贷款的恶性循环。

第四,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首先,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较大,外贸企业因商品价格以外汇来计价、利润极易被汇率兑换所带来的损失代替,盈利空间由于汇率变动进一步被压缩。其次,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不可避免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在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拖欠货款已经不再是少数信誉不好的国外客户的专属行为了,有不少的国际大买家、老客户也因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减弱造成生产萎缩、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支付货款。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上述存在的几点问题是由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国内外贸政策及外贸企业自身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找准对策,不断加强和改进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第一,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提高财务工作水平。首先,外贸企业的管理者要把财务管理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支持财务工作,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其次,企业还应每年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审计制度,对公司所有项目起到监控作用,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内审的作用,内审人员应由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审计人员来胜任,且直接向最高管理层负责来实行审计独立性。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发挥更高效用,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认识企业实际经济情况,有的放矢地出台企业经营决策。

第三,拓宽外贸企业的融资渠道。首先,外贸企业应重视内部积累、加强内源融资。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内外客户的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预收、应付款自然性融资方式,解决部分资金紧张问题。其次,外贸企业也要积极借助外力提高融资能力。根据银行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规范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争取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争取更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企业也可以通过与信用好的大企业的联盟与合作,利用大企业的担保来获得银行贷款。同时外贸企业要不断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联系,及时通报企业的经营状况,取得其他金融机构的信任,争取更多资金融资。

第四,建立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机制。财务部门应及时关注汇率的变动情况,对汇率的变化进行监控,合理预测汇率的走势,并及时共享信息,以便业务人员在报价初期就能考虑汇率风险。在汇率变化较大的时期,应尽可能多使用人民币来结算,也可以考虑利用金融工具来合理规避。

为保证资金能够安全收回,外贸企业应重视出口结算方式的选择,出口业务尽量使用前tt或者全额信用证、付款后放提单等结算方式。对于有长期业务往来的客户,也要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密切关注对方的财务状况。另外,国外账款的回收也可以通过保理程序来减少国际坏账的影响。

总之,外贸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而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切实将财务观念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财务管理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的思考的相关论文

这里讨论的是房屋产权抵押的有关法律问题。

1、可以抵押的房屋:应当说,凡合法取得所有权证的房屋均可由所有权人作出权利处分而设置抵押。对于私房、开发商合法开发的商品房未出售、转让的房屋可以抵押。开发商因建设需要资金虽与金融机构签订了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的房屋,只要未出售的房屋可以抵押。

2、抵押合同:房屋抵押权的设定属于要式行为,抵押当事人必须签订书面抵押合同。抵押合同内容应符合《担保法》第三十九条与《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修正)》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抵押合同自合同双方签署之日成立(抵押合同附成立附加条件的除外),自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

3、抵押登记:房屋产权抵押登记必须符合《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2001修正)》第四章的各条规定。房屋产权抵押登记必须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1)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

(2)抵押登记申请书;

(3)抵押合同;

(5)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

(6)可以证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资料;

(7)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对于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抵押人需要提交集体企业职代会通过同意抵押的决议;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抵押人需要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通过抵押的证明,但企业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法人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房地产抵押的,应当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有经营期限的企业以其所有的房地产设定抵押的,所担保债务的履行期限不应当超过该企业的经营期限。抵押登记的合法证明是登记机关发给抵押权人的《房屋他项权证》。

(1)、法定不得设定抵押的房屋:

1)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2)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

3)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

4)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

5)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

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

(2)、一般讲,凡已合法出售的房屋均不得作抵押登记。如果开发商与金融机构将已出售的房屋作抵押,此时的法律后果相当于“一房二卖”,此抵押登记为无效。

(3)、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七条规定,以依法获准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抵押的,当事人办理了抵押物登记,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如果将已竣工,尚未进行竣工验收,尚未获得“大产权证”的房屋作为在建工程抵押的,此抵押登记无效。

(4)、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八条规定,以法定程序确认为违法、违章的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无效。

5、抵押登记资料中的有关问题:

在抵押登记过程中,首先抵押人必须向登记机关提交完整、真实、准确、合法有效的登记资料,如果登记资料存在不完整的瑕疵,应当补正,一般情形下不会影响登记的效力。如果登记资料不真实,将直接导致登记的不具有效力的后果。

登记资料不真实一般表现为下列情形。

:1)、抵押物存在权利争议,如已出售的商品房;

2)、不符合法定通过要件,未经企业有关机构,如职代会、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的;

3)、未经企业职代会通过,但抵押人提交了通过的虚假证明的;

4)、登记资料中抵押房屋面积与实际面积出入较大的;

5)、将未获得“大产权证”或产权证的实际已在销售的房屋作为在建房屋抵押的;

6)、将已获得产权证的房屋,而因抵押人原因无法提交产权证作为在建房屋抵押的;

8)、抵押合同不真实、虚假抵押合同;

9)、抵押房屋价值未进行评估的,或评估值严重失真,虚假评估、

10)抵押人未提交抵押登记房屋对应的土地使用证的等等。其次,抵押登记时,未对抵押房屋按套、户进行特定化,将导致抵押登记无效。

第三、有争议的房屋权属进行登记的,抵押登记无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