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个人心得感想(热门15篇)

时间:2023-12-26 11:03:06 作者:雁落霞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感悟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写作方式,它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意义。在面对各种学习和工作生活的挑战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心得体会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这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积累,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这是一些来自各行业的实践者的真实心得体会,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和思考。

传承优良家风个人心得感想

在外婆家的墙上挂着一张外公外婆结婚三十周年的全家照,拍那张照片时,外公、外婆都非常年轻,精神抖擞,和蔼可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外公是家里的独子,幽默风趣,年轻时上过高中,凭借着精湛的车床技术,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技工,按照现在的说法,外公属于“高级蓝领”。本来思想应该非常开放的,但是外公却自有一套严谨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家风的传承上,一点都不马虎。

记得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有次去外婆家玩,到吃午饭的时候,我坐在电视机前正看得津津有味,不肯去饭桌前好好吃饭。外婆端着饭碗准备来喂我,结果外公一声不吭地过来把电视机给关了,瞪着眼睛对我说:“吃饭要有吃饭的样子,到桌上去吃,吃好才能看电视!”在我的记忆里,外公一直都是和颜悦色的,从来没有对我大声吼过,一时间,我被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还拦住了心疼我的外婆,任凭我在房间里哭闹。

那天,我发了脾气没有吃午饭。妈妈回来,我迫不及待的向她控诉外公的“恶行”。谁知,妈妈一听,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囡啊,你知道吗?外公现在这样对你算客气的,我小的时候,你外公对我还要严厉呢!如果我不肯吃饭,你外公就命令大家不用理我,管自已吃;大家吃完都散了,只剩我一人坐在桌子边吃饭。他还规定什么时候吃完,才能离开。久而久之,我就学会乖乖吃饭了。你外公在饭桌上的规矩还有很多,下次你好好观察。”

真的吗?我将信将疑地朝妈妈看着,暗暗决定下次一定要仔细观察。

从此之后,每当去外婆家吃饭,在饭桌上我就观察外公的一言一行。我发现真的像妈妈说的,外公在饭桌上规矩还真多。只见每次吃饭,外公一定要所有人都到齐了才开吃,而且吃饭时,一定要手不离碗,哪怕扶着碗也可以,但不允许将碗搁在桌子上吃饭。他说那样显得没规矩、太轻浮。用筷子夹菜时,外公也不准我们翻来翻去地挑菜。他说:看准了再夹,把好的挑走了差的谁吃?最让我佩服外公的,那就是剩饭得大家一起吃,比如,中午的剩饭,晚上热过之后,吃晚饭时每人都要分到一点,直到全部消灭为止。外公说那是有苦大家担。我还发现:在夹菜时,外公一定会用另一只手夹住袖口,以防碰到汤水。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不明白,外公的习惯都是跟谁学的呀?终于有一天,我悄悄地问外婆:外公在饭桌上的规矩是老师教的吗?外婆告诉我,没有人特意教给外公,那是外公从太外公、太外婆平时的行为举止上学到的。等到成家立业了,他就把学到的好习惯,用来教育你们了。这是家风,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哦,原来这就是家风!家风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一个家的全貌,由各个家庭成员的言行来表现的;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而是源自父母德行素养的熏陶;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良好家风建设个人心得感想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在每个寻常老百姓的一屋一檐之下,一言一语是家风,一举一动是家训。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颜氏家训》到《傅雷家书》,家风是从古至今流淌在华夏儿女骨肉亲情里的一股热血。对于我而言,家风就是祖辈浴血战场的一块墓志铭,是父辈艰苦创业的一部奋斗史,更是我辈奋力拼搏的一张新蓝图。

薪火相传的坚守,爷爷说“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我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17岁就参军报国,在部队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挥洒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退伍后的爷爷留下了一身顽疾,可他毅然拒绝了留城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偏远老家当了一名村干部。他带领村民开山挖路,种果增收,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可爷爷却因癌症晚期倒在了他炙热的土地上。奶奶时常抱怨,“他这个当官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一般百姓嘞!”当年姑姑上学要5元学费,只得去跟乡亲邻居借;村里有征兵的名额,爷爷不顾一心想参军的父亲,把名额给了家庭困难的其他青年。爷爷总说,“我家多吃点苦,群众就多尝点甜”,他用对党的绝对忠诚,征战沙场,效忠祖国;他用对人民的无限热忱,服务群众,绽放余生,真正诠释了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党员担当。

奔跑追光的坚定,父亲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生于60年代的父亲,在__中错失读书的机会,不甘心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6岁的他就赶上了南下打工“大潮”,却因没文化没技术到处碰壁,甚至被骗露宿街头。父亲暗下决心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进工地当学徒,进工厂学技术,终于靠自己赚的第一桶金在村里率先盖起了小楼房,安上了熊猫电视。到了21世纪初,已年过40岁的父亲辞掉了在沿海大城市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在老家镇上开了第一家手机店,要知道那时的农村连“一个村一台座机”都还没有实现。如今,随着农村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父亲的“事业”也小有成就。父亲时常告诫我,“坚定目标、看准机遇就放手去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明白了筚路蓝缕的前方终是星辰大海。

征途漫漫的坚持,我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大学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荣幸地成为了一名党员干部。可初到基层工作岗位,面对艰苦的环境适应较慢,面对陌生的群众沟通不畅,曾经的一腔热血遇到了冰冷的现实,一度让我陷入自我怀疑。这时脑中总能浮现出爷爷“舍生忘死”的战斗身影,父亲“迎难而上”的奋斗经历。我牢牢记着祖辈父辈的谆谆教诲,以家风践行入党时的誓言,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暗下“功成有我、舍我其谁”的决心,坚持向书本学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坚持向同事学先进经验,加强业务水平;坚持向群众学艰苦朴素,形成良好作风。主动投身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战线,主动认领基层中任务重、困难多、风险高的工作,时刻保持高尚、勤勉、清廉的良好品行,以家风敬畏党风,为“十四五”开局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正则党风正,推动我们党从1921年浙江嘉兴湖上的小小“红船”,到2021年正驶向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峨“巨轮”,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个人心得体会与感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举凡识书认字之人,莫不熟稔这些词,其中蕴藏的人生逻辑,影响中国两千年。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正所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齐家”成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今天我们谈论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属“自管”的私事。家风是作风的臂膀,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家风与作风犹如并蒂之花,互相映衬、相映生辉。领导干部手执权力重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自当从家庭做起,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个人心得体会与感想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个人心得体会与感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一个人为人处世、待人及物的原则和干事创业的态度,都受到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家风能促进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对社会风气也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由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关于家风家训家规的经典故事,不少好的家风也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成了一个家族兴盛的基石,成了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好家风润物无声,似涓涓细流,汇聚成了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时期,太守羊续带头抵制奢靡之风,以“悬鱼”之举告诫前来阿谀奉承的人,“悬鱼太守”的故事流传开来后,人们常在建筑装饰构件用“悬鱼”图案以示清廉之意,“户户悬鱼”更成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写照。由此可见,好的家风是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能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袭,更能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导向。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家庭凝聚力的根源,是每个人工作、生活、学习的助推器。在“爱国、务实、上进、勤俭”的家风润泽下,梁启超自幼就立下了报国之志,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子女树立了好榜样,子女们沿袭了他的爱国思想和治学态度,从而有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好家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是社会中个体立德修身、立言立行的“温床”,在好家风的熏陶下,个人才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养成好习惯、涵养好品性、催生好志气,自觉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进入社会后才能保持良好的品德修养。千万个“小家”把爱国、勤俭、节约、忠孝的美德融入家风,国家这个“大家”必能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对党员干部来说,好家风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能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纵观近年来被查处官员的报道消息,因为家风家教不严而落马的不在少数,很多官员因为忽视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没有管好“身边人”,最终落得凄惨下场。家风紧紧连着党风政风,随着党和国家对家风的愈发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已经成为检验其能力作风的重要参考。涵养好家风,能让“身边人”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实基础,主动远离“围猎”陷阱,抵御各种诱惑,也能提升个人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获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好的家风,更时刻提醒着每名党员干部都要保持良好形象和清廉本色,在干事创业道路上行稳致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说家庭是每个人背后的“港湾”,那么好的家风就是干事创业扬帆起航的有力“牵引”,家风相伴,斗志满怀。

良好家风建设个人心得感想

自我有记忆以来,外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象棋迷,也是我们大家口中的“臭棋篓子”,只要碰到闲时,铁定拿上他的茶杯带上棋盘去村部找老朋友斗上几局,小时候的我觉得很奇怪,为何大家都叫外公“臭棋篓子”,而我却从来没看到过外公在棋局上被杀得溃不成军的时候,直到慢慢长大,我才明白,原来“臭棋篓子”外公并不下“臭棋”。

“连环马”守界,不忘初心。外公在下棋时,总会有给我讲一大堆道理,“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官”“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肩负着的责任,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就是坚守来时的初心。在象棋中,象也,演象之棋也,万事万物不必从必须的道理出发,只需牢记自己的角色,遵循根本和整体的道。守住我们自己的“楚河汉界”,从此成为了我们家所有人的信念,直至成为一名基层的干部,我也一直牢记于心,坚持为民服务的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双车错”控盘,积蓄闯劲。自古单车难破士象全,外公下棋时,总会细细研究每一个落棋点,深思熟虑每一个可能性,我在旁边看时,总会不耐烦,催促他快点落棋。外公那时总会摸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问我:“你知道什么叫落棋不悔吗?那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慎重做决定并且为你的决定做好万全准备!”从小我就知道母亲舅舅们做事十分谨慎,但是一旦决定就会为自己的决策而负责,我想,这跟外公的“象棋”教育分不开。现在我在做每一项工作前,都会大量阅读资料,不断缩小错误率,对每一项群众的工作都负责,积蓄力量应对未知挑战。

“巡河炮”护城,能当重任。象棋于我而言,是一盘摆在棋盘上深奥的对局,这盘局,或关于人生,或关于前行,在我最彷徨的时候,是外公的一记“马头炮”将我拉回成长。2020年从学校毕业成为一名社会人,最开始对于工作的不解和不适应让我想要放弃,那时外公拿上了他的茶杯和棋盘找上了我,让我和他下一局,下棋中,外公对我说,奉献是一件最快乐的事,人生在世能做一匹马,守护好家乡,守护好人民,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棋局最后我的炮稳稳地立在“河界”旁,我想,我也应如这样,头顶星空,脚踏实地,做一名“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人民战士。

外公的说教让他成为一名“臭棋篓子”,而我,却在这“篓子”里学到了“大有可为”,于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守护好我的“楚河汉界”!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个人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帮助他人是一种甜蜜;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帮助他人是一种高兴。大家都帮助他人,让世界更加美好;助人为乐,让世界充满爱!

但是,我们应记住这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努力去做美德少年,不要一心想着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要从捡起身边的纸屑做起;从尊敬师长,不顶撞父母做起;从不说谎话,诚实守信做起……让我们一起爱上朗朗上口的中华经典吧,因为它是从源头流出来的活水,你的心里装着它,就等于装着智慧的源头活水,就等于时时和他们对话。因为它会时时刻刻谆谆教导我们,如何做有德之人,如何做美德少年。

让我们一起为争做美德少年而努力吧!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个人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

我的家风是“发扬民主、平等协商”。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在大人的正确引导之下,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开朗、乐观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我觉得我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陪同孩子一起练习游泳和书法,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同时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家风与校风共同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向着目标前进,拥有美好的品格。我们又以我们自身所拥有的美好品格对他人进行影响。家风校风,让我们乘风破浪,乘“风”而长。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个人心得体会与感想

“立家规、正家风”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圆。领导干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强对家属子女的教育管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这也是一种幸福。

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立家规、正己身、懂真爱。立家规,就是发挥祖训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立家规。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树立美好的家风家规,传承悠久的国风国规,中国这只文明善良勇敢的东方古国最终将让世人钦佩!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个人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国家的细胞。好家风能纯民风、净社风、转作风;好家风能正行风、促党风、优国风。对每一个共产党员而言,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既是实现个人梦的理智抉择,也是助推中国梦的应有担当。家风关系党风。家风检验党风,是党风的晴雨表。家风影响民风,“家是一个国,国是千万家。”在国这个“千万家”中,党员干部的家风最重要,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风连着政风。“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齐家”是“治国”的必要前提。

一名共产党人家风如何,往往能反映其党性如何,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家风不正,疏于管教,甚至故意纵容,妻子儿女就会贪欲丛生、借权生财。关心爱护自己的家属子女是人之常情,但要爱得恰当,寓爱于严。遍看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事家风,教育之殷切,约束之严格,至今仍传为佳话。领导干部应该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楷模,严格管好、管住家属子女,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只有严格管好、管住子女和亲属,不以权谋私、不以权谋利,才能涵养好家风、滋养好作风、培育好党风,促进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政治生态环境。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外在风格和内在风味,并非一人之言、一时之感。共产党员的家风,理应与开放包容、诚实友善、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以及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融相通。好的家风应有自觉挖掘、整理和提炼的过程,为此,我倡议:

要兴文明之风。要大力弘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倡导和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四德”建设,崇尚科学文明,反对陈规陋习,明辨是非荣辱,规范个人言行。

要树勤廉之风。要树立家庭助廉意识,倡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要引导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兴廉洁之风,扬浩然正气,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塑造廉洁品德,真正做到“以德治家、以廉养家、以法护家、科学强家、文明兴家”。

要扬简朴之风。要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要倡扬时代新风,厉行节约,不慕奢华,杜绝浪费,摒弃不良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

要倡学习之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既要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学习新文化、新技术;既要学知识学技能,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等;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的内涵,在家庭建设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方法和内容来充实我们的家庭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每名家庭成员的成长。

要兴文明之风,树勤廉之风,扬简朴之风,倡学习之风,这样才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有了好家风,才有好党风。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个人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长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父亲母亲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父亲母亲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现在的我。

父亲母亲总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教育着我要尊敬长辈。从我记事起,逢年过节,父亲母亲总是会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去自己的关怀,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无不体现我家尊敬长辈的家训。当然,父亲母亲对我的教育也不只是在这,只要晚上得空,父亲母亲总会带着我去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聊聊家常。在父亲母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这一好习惯。成家后,无论工作多忙,我会确保每个周末都回家看看父亲母亲,与爷爷奶奶唠唠嗑,和外公外婆谈谈心。我想,我也在传承着我们家的家风。

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是父亲母亲经常要求我做到的。不论是乡下的家,还是镇上的家,我们家总是能与周围的邻居和睦相处。母亲总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闹僵。母亲的这些话语我也时时记在心里。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与同事和谐共处,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也相信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家风家训的传承者。

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读过很多书,他们写不出微言大义的文章,也说不出深奥玄妙的道理,但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巧妙地传承着家风。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二人转之乡吉林省梨树县,在这里,二人转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生长在二人转之乡的我,从小随着父母听戏,听着父母讲戏,久而久之,在听戏讲戏的过程中,也从戏中学习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听《鞭打芦花》,学到了闵子骞孝亲悌长的传统美德。“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言犹在耳,“闵损贤孝留继母,一代美名万古传”牢记于心。孝悌之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百善孝当先,鞭打芦花也是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听着戏中的唱词和长辈的讲述,看着父母孝顺长辈的言行,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渐记住了鞭打芦花的故事,开始懂得了故事之中的道理,知道了为人子女的义务。以戏中人物为榜样,帮着母亲烧火煮饭,跟着父亲放羊喂牛,想着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孝道的认识与认同也日渐加深,明白了孝顺父母,不仅要从物质上进行关心,更要在精神上予以关怀。常回家看看,就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听《马前泼水》,学到了朱买臣勤学苦读的治学精神。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虽读书不多,但却十分重视教育。打小父母便常常和我讲:“你看看人家朱买臣,虽然家里穷,但仍然坚持努力读书,冬天进山砍柴回来,读书入迷到天冷而不觉,过家而忘入。结果人家到底出息了。所以,你也得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知道不?”因此,年少的我便意识到努力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告诉自己一定要像朱买臣一样,把书读好,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为了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戏中的朱买臣,就这样成为了父母口中苦读的典型,成为了我心中勤学的模范,成为了传递笃学精神的载体,成为了督促着我勤学奋进的力量。

听《包公铡侄》,学到了包大人公正廉明的无私品质。戏中包公陈州放粮,遇见有人状告其侄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包大人铁面无私,秉公断案,依照国法,铡了包勉。“我怎能藐视国法是非颠倒,我怎能知法犯法不按律当条”,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唱词,至今仍记在我心中,时刻警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决不能违法乱纪,损公肥私。如今有幸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我更要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善用法治方式,坚持依法依规做事,清正廉洁做人,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像包公一样的执法奉法者,成为依法治国的执法守法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出出戏剧演绎着一段段故事,一段段故事传达着一个个道理。二人转,不仅传承着这片黑土地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美好回忆,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优良家风。

传承红色基因个人心得感想范文

4月16日晚,由中央宣传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等部门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浙江)公益电影主题放映活动在浙江嘉兴启动。本次主题放映活动贯穿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公益电影放映形式深入广大农村、社区、校园、军营、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文化阵地,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影工作者励精图治、积极探索,创作了一大批党史题材的红色经典电影作品,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这些红色经典电影作品,无疑给“党史课”提供了生动教材。

红色电影引导学好党史。红色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红色经典电影,运用电影艺术的独特手法,梳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挖掘重要历史进程背后的故事,再现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的共产党人形象,描绘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诠释“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才使中国革命获得最终胜利,才让中国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重温峥嵘岁月,铭记党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从红色电影中进一步读懂党的百年历史,生动感受党的丰功伟绩,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信念。

红色电影激发精神力量。在一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独特的红色文化。红色代表着希望、胜利、创造、勤劳、勇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等,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红色电影之所以魅力长在,根本在于其穿越时空的精神价值。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和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在和平年代显示出了不平凡的魅力。红色电影蕴含与传播的红色精神与时代精神,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之源。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从红色电影一个个精彩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一段段经典的台词中,要从跨越时空与那些革命先驱形象和那段历史岁月深情对望中,获得对历史的沉思和现实的启示,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色电影强化使命担当。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呼喊着“向我开炮”的王成、视死如归的江姐、“干了这一杯,烈士陵园见”的靳开来……红色电影中,一个个浓缩着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精神品格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鲜活灵动,真实饱满。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红色电影,彰显了伟大的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让观众感受到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让中国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铭记英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更好地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要在党旗指引下,以敢做善成的闯劲、时不我待的干劲、一抓到底的韧劲,创造新时代新奇迹。

年度传承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完整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top100范文排行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努力。

个人家风故事心得感想

1994年的春节,是我人生中永不磨灭的一段岁月。是年,我从四川省绵阳市丰谷师范放寒假回家过年。这一年我成为村里人的骄傲,在那个考上中师中专就脱了农皮,端上“铁饭碗”的年代,我自然成为全村人的骄傲,更是大婶们教育儿孙的活教材:“你看人家安娃儿,无爹无妈,靠自己硬是考起中师,吃上了皇粮。”初一的早餐,条件好的家庭吃汤圆鸡蛋,寓意团团圆圆又一年,我们家吃面条,寓意顺顺溜溜过一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我破天荒第一次端上了心仪已久的“大钵子”。

大钵子,就是土大碗,相信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都还记忆犹新。我家的大钵子有小面盆大,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我家的大钵子只有在贵客来了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平时总是在老旧的碗柜里面“关禁闭”。奶奶曾经说过,“安娃儿,等你哪天考起学了,过年就给你端大钵子”,于是,很多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大钵子捧在手心,闭着眼睛感受那沉重的分量,千百次假想大钵子散发出的喷香。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中师中专”,从奶奶为我郑重承诺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在那个年代里,能吃饱穿暖就是我的理想。于是,半夜三更,别人早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我在冥思苦想几何题,借着柴草在灶堂里的光背英语单词,晨曦初露的时候一边采摘桑叶一边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时钟,围绕端大钵子这个梦想不停地转动。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993年的秋天,我收到绵阳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当乡亲们奔走相告的时候,我却悄悄捧着大钵子,“奶奶今天晚上会不会给我端大钵子呢?”结果,考学的惊喜并没有带给我什么变化,大钵子还是安安静静地躺在碗柜里。在开碗柜的时候,我故意弄大响声,以提醒奶奶,“什么情况?难道奶奶忘记了吗?”带着一丝遗憾,我踏上了去绵阳的求学路。

“安娃儿,你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过年回来,我给你端大钵子!”班车发动的瞬间,奶奶像是鼓起勇气般终于憋出了这句话。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奶奶没有失言,我也在“取得好成绩”中如愿以偿,一次次回家端上了大钵子。

这些年,我的人生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还是乔迁新居,每添一喜,第一件事都是精挑细选买碗。如今,碗越端越小,现在的饭碗还不及大钵子的三分之一,甚至有时候已经不再用碗了,盘子、叉子、杯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餐具。但,始终找不到端大钵子那样的幸福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知道,这么多年,无论岁月多么沧桑,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挺了过来,正是得益于奶奶那句“取得好成绩,过年回来,我给你端大钵子!”

如今,大钵子早打碎了,奶奶已入土为安,但大钵子里那段青葱岁月却留在心里,时不时梦回当年,总鞭策着我勿忘初心、砥砺奋进。

“走,回老家,给奶奶上坟去!”奶奶,今年春节我们又要回来看您老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