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论文(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5 15:55:10 作者:雅蕊

范文范本能够丰富我们的写作经验,拓宽我们的写作思路,让我们的文章更富有创意和个性。小编搜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1.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同样是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体育舞蹈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教材的选用是否合适、包含内容是否全面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关键作用,因此,所选教材需要同时包含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编排步骤。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如今许多高校所选用的体育舞蹈教材大部分都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介绍,缺乏对舞蹈动作以及舞蹈编排的详细讲解。

2.教学设施的制约。

体育舞蹈由于其项目特点的特殊,使其对教学设施也有一定的要求。它属于舞蹈类项目,因此,需要有正规的舞蹈教室以及良好的音响设备,教学设施是否完备也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高校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室内体育场地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可以讲,教学设施的制约也是影响体育舞蹈课程在大学校园中广泛开展的一大影响因素。

3.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手段。

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许多高校体育舞蹈的考核评价仍然是以期末考为标准,通常将期末考分为理论考与术科考两部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测试。但是这种以期末一次考试来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考前压力过大,也会使得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与训练。并且一些平时学习训练认真的学生,可能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没有发挥好,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1.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现如今,体育舞蹈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够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因此,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了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高校应该尽可能地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对于从其他项目学科兼任而来的体育舞蹈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其的培训力度,以期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首先,作为一名体育舞蹈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传授学生准确的技能以及最新理论知识。然后,教师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实施,体育舞蹈教师也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理念的指导下,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编排与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教材,并且要随着学生对体育舞蹈掌握程度的逐渐加深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总而言之,教学内容应该包含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图片展示以及视频教学等,应具有全面性与多样性。

3.努力提高学生的舞蹈意识。

(1)加强学生对整体动作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够对整体动作有个完全的理解,是其能否正确运用技术动作来表现舞蹈美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领悟技术动作中所蕴含的寓意,让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领悟动作间的一些衔接技巧。不同体育舞蹈舞种的风格都不尽相同,但是无论是何种舞蹈的舞蹈风格、配乐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一些民族特色。(2)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毋庸置疑,体育舞蹈具有丰富的健身价值,通过体育舞蹈训练,练习者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改善。不管是进行体育舞蹈的单个动作练习还是组合动作练习,形式多样的舞蹈动作都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全身进行运动。体育舞蹈优美的动作再与优美的配乐相结合,使得体育舞蹈具有艺术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感受到这种艺术美,让自己的情感与舞蹈动作相融合,便也是学生体育舞蹈意识的重要体现。

4.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以一学期一次的期末测试来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也势在必行,应该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例如:在考核成绩中加入平时分,平时分以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进步程度为主要标准;进行月考,然后期末成绩为学生月考成绩的平均分;加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单一测评的形式。这样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日常学习的重视程度,也能够让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不会因为一次考核的失误而使其学习成果没有得到肯定。并且平时分以学生学习态度以及进步程度为标准,这也能够增强一些基础较差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师资力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标识,我国教育界将体育舞蹈引入高校的时间不长,相应地造成了体育舞蹈教师的稀缺。我国对体育舞蹈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大学较少,大多数体育教师是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而自发地进行体育舞蹈训练。

(二)未得到应用的重视。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大学体育选修课,并没有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设备的投入上也就大大折扣。体育舞蹈需要练习形体基本功,最好是在室内进行,且场地要大,地面要光滑,以减小阻力,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场地内需要装有镜子和投影屏,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对照镜子进行动作的自我纠正,快速地掌握体育舞蹈动作。而目前来说,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显然,体育舞蹈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三)科学理论研究匮乏。

体育舞蹈是一门涵盖了许多内容的综合性学科,而体育舞蹈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制约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另外,高校体育舞蹈教材严重匮乏,有些高校甚至没有订购体育舞蹈类教材,其教学全部靠教师口授。适应于高校普及类体育舞蹈教材的匮乏是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体育舞蹈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既要使舞蹈动作和谐规范,又要具有表现力和观赏性。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在大多数学校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开设,选修该课程的学员年龄在18~24岁左右,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基本功训练,且身体协调性和柔软性较差,可塑性不强。因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地利用适当的方法教授合理的内容。

(一)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需要传授学生6个基本要素,基本要素包括时间、空间、姿态、力度、流畅性、节奏。而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参与其中的热情,不会因为教学内容枯燥而乏味,也不会因为教学内容难度大难以完成而自暴自弃。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基础功底给予充分考虑,在安排内容上适当加入基本功训练,比如柔韧性训练和形体训练等,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只有在体育舞蹈教学之出,对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完成以后较大难度的训练,并使体育舞蹈具有规范性和观赏性,学生在以后的舞蹈学习和舞蹈创造中才会少走弯路,顺利通向成功的殿堂。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解基本步法和小套路的内容,让学生着重掌握基本动作,特别是6大元素动作,不要偏重于舞蹈动作的花样。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些由基本动作元素所组成的小套路。最后让学生感受小套路中的动作与节奏的可变性和创新性,启发学生创造一些变形动作。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的趋势。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知识,而不应当认为体育舞蹈仅仅需要实践。实践始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就不知道实践的目的与意义。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生不仅会体育舞蹈,而且要懂得欣赏体育舞蹈运动,在达到美育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模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体育舞蹈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体育舞蹈基本理论讲解与舞蹈实践相结合,两点不可偏废,光有理论不行,就像无鱼之水,这样高校体育舞蹈就没有生机与活力;仅有实践也不行,就像无水之鱼,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也就得不到发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基础薄弱这个关键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从单一动作开始练习,然后才练习组合动作,切实做到循序渐进。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讲解—示范—练习—提示”有机地融为一体。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之前,可先利用电脑、投影等技术,在欣赏体育舞蹈之美的同时于头脑中形成对体育舞蹈的直观感受,产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浓厚兴趣。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也可利用摄影等技术将自己的练习内容保留下来,通过反复的观看与对比,找出自己在在上次练习中哪些做的不到位,有哪些错误之处,并且加以改进,使得自身的技能不断提高。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舞蹈课余活动或者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各种体育舞蹈课余活动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热爱,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发的锻炼,达到终生锻炼的目的。

体育舞蹈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可以分为拉丁和摩登2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可分为5个小类,共10种舞步。体育舞蹈在国际上出现的时间较早,1984年开始传入中国,现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

(一)激发创新性思维。

体育舞蹈起源于民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运用肢体语言以及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立特色的各类舞蹈动作。学生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对舞蹈韵味的理解创造出具有创意的舞蹈造型,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引发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探索。

(二)塑造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舞蹈是能够体现美的一种艺术,它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它所展示的美感能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还能够扩展智慧。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以其自身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运动是自国外引进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它结合了体育和舞蹈的优点,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的`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因此体育舞蹈不仅能够展现舞蹈之美,同时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动力,当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变成自发锻炼的动力,体育舞蹈不仅能够丰富业余生活,更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培养社会交际能力。

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舞伴之间、团体成员之间会有大量相互协作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保证舞蹈动作的规范协调。学生在舞蹈开放与优美融洽的环境氛围下,自我精神意识会得到彻底的放松,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对于自闭人群具有很好的自愈效果。体育舞蹈能够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因此,体育舞蹈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本文从大学生素质教育出发,结合自身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简要说明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继而深入分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意义。最后指出,各高校以及广大体育舞蹈工作者应当对体育舞蹈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地发展。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部门,能够通过对舞蹈教学的专门研究,不断提升舞蹈教学水平。欢迎欣赏大学舞蹈教学论文!

大学舞蹈教学论文:浅析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舞蹈教育多元智能理论智育德育。

论文摘要: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对人的智育,体育,德育,美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的角度阐述了舞蹈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而素质教育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发展以及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知识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全面发展是使国民的素质全面提高,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要求在学历和文凭上,更加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气质修养。而舞蹈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教育教授,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主持人霍华德·加得纳,经过多年的研究,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指出,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包括八种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其中和舞蹈相关的智能就有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以及自我认识智能,甚至是人际关系智能。首先舞蹈教育对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人的形体得以美化,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甚至在舞动的过程中,实现着身体的自我对话,和自我交流,不只是能够提高身体的素质,更能提高对自我的了解和心理素质。舞蹈是一们身体的艺术,也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音乐在舞蹈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舞蹈和音乐的结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也可以说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音乐智能也会在舞蹈训练中,伴随着节奏,韵律,逐渐提高。舞蹈是一门人体在空间中不断构图的艺术,是流动的雕塑,“舞蹈又是一种从人自身引申出来的艺术,它不多不少,恰好是整个人体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已话为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中的活动,是进入另一种时空中的运动”。浪漫主义芭蕾作家,诗人戈捷认为“舞蹈不过就是用那些有利于构建各种线条样式的位置来展示高雅和正确的图形罢了。”可见舞蹈不只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在在空间中不断变化的艺术。“一个完整的舞蹈,尽管他具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和连续性的动态感,尽管它的审美空间更为自由,它的综合性的第三级形式却依然保持着某种雕塑般的特征。至少可以这样说,他依然是一种造型艺术。”舞蹈是一门时空的艺术,是舞动的音乐,是流动的雕塑,其有利于人的音乐智力,空间智力的开发。舞蹈还是一项对情感智力的'教育,舞蹈是以身体动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表现其他艺术手段难以表现的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通过身体的运动,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实现从内而外的身心的平衡。在《乐记》中提到“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稻之也”。可见,舞蹈可以用来表达和表现语言、诗歌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表达自我的情感。从上述对舞蹈的描述中看出,舞蹈对与人的多元智能,有着其他学科和其他艺术不可取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基人孔子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提出“礼、乐、书、诗、易、春秋”六艺与治一也,而在《周宇、地官、司徒、保氏》中记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指的乐舞,包括音乐、舞蹈,“六艺”中不仅包括音乐、舞蹈,更位列“礼”之后而其它之先,在我们古代的教育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作用,用来实现教化、德育的功能。在《周礼·地官》中记载“以六乐以防万民只情,而教之和。”告诉人们,要用六代的乐舞来节制人们不符合礼的各种情欲,教化他们完善个体的伦理道德,学会和谐相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和其他艺术一样,追求真、善、美,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审美性,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是舞蹈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舞蹈不仅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提高智能,以其富有动律性的动作锻炼人们的体能,塑造优美的形体,更以审美的方式来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的人格。根据马斯洛的个人发展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七个层次,呈金字塔型,从下往上,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以及审美的需要,他把审美的需要放在了人的需要层次的最高级层次,体现了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而舞蹈不只是能塑造人的形体美,更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

舞蹈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对人的智育、体育、德育、美育,有着其他艺术和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不仅是一项专业性的教育,为我们培养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和舞蹈专门人才,更要培养更多的舞蹈教师和实现舞蹈的大众教育,发挥舞蹈教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欧建平.舞蹈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加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具体对策,即丰富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舞蹈素养,培养学生的舞蹈习惯。

摘要:教育部门将体育舞蹈课程增设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使体育舞蹈项目在短时间内在普通高校普及,成为大学生热爱的体育活动的新形式。

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的设立首先增加了体育课的类型,其次使教学机制更加灵活,在教学范畴方面得到了拓展,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尤其在对大学生的气质方面、姿态方面以及形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当前,体育舞蹈课程在普通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随之而来的教学问题也趋于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以级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笔者通过知网等相关网站查阅数10篇有关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现状的资料,了解该领域现有的部分最新进展以及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获得与本研究所需的相关信息。

(2)专家访谈法。

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研室的5位体育舞蹈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

(3)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及意义设置问卷。

发放问卷合计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为98.3%。

其中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100%。

(4)数理统计法。

笔者通过使用excel软件对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对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作用,作为本研究的相关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开设的现状。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由体育部舞操教研室开设并主要负责的公共体育舞蹈课程。

现在的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主要由学院体育系体育舞蹈教研室负责。

开设课程时间集中在学生的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每学期课程都是以俱乐部选修的课程形式进行分班上课,每班人数集中在56~62人。

通过调查发现,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大部分为年轻教师以及部分副教授,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研室现有教师10人,2男,8女,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一级助教3人,研究生90人,本科生1人。

由此表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不是很健全。

经过专家访谈发现,因学生专业程度不同,所需高技术层次的教师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故申请兼职教师3人,副教授1人,助教2人。

(3)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程的基本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公共体育舞蹈开设课程时间集中在学生的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每学期课程都是以俱乐部选修的课程形式进行分班上课,每班人数集中在56~62人。

以俱乐部的形式上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

二是体育舞蹈教学中所需要的教材、教学大纲不具有科学依据;三是课程所设置的考核以及评价标准不系统。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一方面,体育舞蹈教师要满足学生对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体育舞蹈教师要对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予以满足。

同时,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参与、组织、策划关于体育舞蹈的各种形式的比赛、演出等其他活动,这就对体育舞蹈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要求。

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看,其专业教师力量不足。

普通高校所制定的教学大纲以及所使用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首要条件,其功能不单单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涉及有关学科的建设和育人功能等方面。

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仅满足了教学方面的需要,并不能在全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高校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因为受到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和认识能力不同的限制,很难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不出现问题。

由于没有专家的客观评价,体育舞蹈教学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主要是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率的一种反馈方式。

教学过程中考核评价体系如果不准确、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就难以对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做出公平合理的反馈。

普通高校教师在职称、学历、科研方面倾斜很多,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没有表现出来,造成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失衡。

笔者通过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体育舞蹈教研室的访谈发现,大部分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侧重于科研、学历、职称方面,在技术方面投入较少。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科学、严谨、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普通高校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同时对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尤其在对体育舞蹈专业男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方面要特别注重,以此解决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以及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体育舞蹈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一个特色专业。

但是作为体育必修课的选项课,学校需要适当调整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程的时间,不断增加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其中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应该灵活开展,从而提升体育舞蹈项目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的影响力。

(3)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科学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之间的合作及交流对资源的整合以及对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目前,体育舞蹈正在我国快速普及。

每所高等院校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

高校在办学理念上不同、信仰不同,加强高校间的学习与交流,能促使高校的发展,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等更加科学合理,能对教学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起到积极作用。

高校应该加强与各个地市的体育舞蹈协会、业余培训学校等机构的沟通,通过体育舞蹈的竞技比赛、节目表演、汇报演出等方式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提高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水平。

(4)建立教师、学生的科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总结性评价,形成性的评价。

在评价教师的综合能力时,高校要兼顾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职称、学历。

目前,各高校虽然拥有部分相关文件,但是由于其本身缺少相应管理方面的基础,评价结果可能会呈现出不理想的现象。

所以,高校要在评价过程中灵活运用有关教学评价方面政策,积极稳妥地优化发展体育舞蹈课程建设。

高校学生的评价体系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体现在整个评价体系对结果比较注重、对过程要求较低。

针对以上现象,高校要不断增加评价体系的内容,将专业技术水平、课堂考勤、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在相关方面的理论考核、课外作业的完成、学生内部的评价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良好的综合。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摘要: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德、智、体、美、劳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从辅助性专业课程逐渐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舞蹈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探索。

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舞蹈训练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但是在目前的舞蹈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如何调整舞蹈教育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成为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晚,未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机制。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舞蹈教育,而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与之相比却晚了大约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在发展时间上的落后。另外,发达国家的高校舞蹈教育,其艺术教育机制都比较健全。我国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近些年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学生舞蹈艺术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但在近些年的教育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校舞蹈专业在教学上只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进入高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对自身素养的开拓和培养等。

1.2很多高校通过扩大招生来解决学校自身的设施投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也不例外。一些高校在对舞蹈专业招生考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降低了对其文化等课程的考试要求,更是抹去了与舞蹈专业相关的一些考试项目,甚至在少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简章中都没有舞蹈测试这一项。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由于很多高校的舞蹈专业的主要生源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受过专业的舞蹈基础训练),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度未曾开发等),给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

1.3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舞蹈课程所占比例较少,而在舞蹈课程中所要教授的内容不仅包括舞蹈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经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过程和学生大量的练习和重复的训练。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高校舞蹈教育没有其他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导致许多高校的舞蹈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功效,难以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做好与现代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4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理论教育的部分很重要,但是理论必须联系实践,只有把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目标。但是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导致很多高校只是把舞蹈实践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中,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磨炼和展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公开舞台表演中,怯场成为了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不能把舞蹈很好地表演给广大观众,成为学校和学生最根本的问题。

二、对高校舞蹈教育提出的几点建议:

2.1努力建立健全舞蹈教育机制,健全的机制是改革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机制,才能有效地改革当前不利于舞蹈教育发展的`制度。舞蹈艺术的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舞蹈主业素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力及其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舞蹈创作练习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

2.2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在高校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身体素质,教师要随机改变教学方式和策略,重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式教学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相应的舞蹈专业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舞蹈素质。另外,作为高校舞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公开演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舞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舞蹈内容标准和艺术评价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舞蹈人。同时,我国舞蹈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专业型与普及型舞蹈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方法,使得舞蹈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版.

[3]、黄明珠著.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1月版.

[4]、谭桂琴.走出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困境[j].艺术教育,(4).

[5]、黄明珠.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8).

[6]、杜薇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探究[j].硅谷,(13).

[7]、张姝.探析高师舞蹈教学策略[j].戏剧之家,(3).

体育舞蹈论文开题报告【】

体育舞蹈是融舞蹈、音乐、服装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既能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又是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大众健身方式,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合格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舞蹈作为体育美学的组成部分应如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本文从体育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体育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体育舞蹈;审美教育;培养。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从体育美学的观点来看,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的身体、匀称的体态。熟练敏捷和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个性、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高尚的情操。[1](p.87-88)体育舞蹈这个项目既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又能较好的体现体育美学的个性,是充分体现健与美的有机结合。体育舞蹈是以全面、多样、直观的方式展现人体之美的,作为一项最能体现人体美的新兴运动。它不仅可以展现出体育运动矫健的轻松感,而且还展现着艺术动作诱人的韵味感。选手通过躯干和四肢部位的动作及其相互配合,以人体表现出美的形体、姿态、造型、表情。同时,选手又可以运用舞姿、舞步、转体、升降、跳跃等丰富多样的人体运动方式,展示人体之美。在观赏过程中,选手们匀称的体形、优美的舞步、纯熟的技巧、默契的配合都可使人从中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够渗透到体育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比其他项目更加符合审美教育的要求,更加有利于审美教育。

因此,体育舞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良好手段。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她们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学习兴趣,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一)对学生美感的培养。

美感是审美的重要条件,美感与审美者的条件有关,审美能力可以通过美育来培养。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需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进而激起美感,产生心理愉悦,享受美感。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具备更为深广的艺术素养、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充分体现其艺术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以自身特有的形体美、仪态美、教态美、情感美通过教学融入到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之中,做到语言美、内容美、动作美、效果美。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首先进行的是“启发教育”,让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发展史,通过观看体育舞蹈表演的影像资料掌握体育舞蹈的相关知识,从视觉听觉上去感知体育舞蹈的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服装美等,继而对体育舞蹈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才能用心去学习。体育舞蹈是体育、舞蹈和音乐集一身的一项竞技和表演运动。挺拔的形体,协调的动作,是学好体育舞蹈的前提之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训练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让学生充分感知到舞蹈的形体美。在对美有了初步的感悟以后,我们才可以进入审美的高一级阶段,即通过比较辨析,鉴赏美的不同类型、风格和层次。

体育舞蹈运动表现出的刚健有力、挺拔伸展、潇洒、优美的和谐动作,衬托出美的形象,给人以信心和赏心悦目的享受,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在“启发教育”下,必须注重动作美、造型美、示范美,以美的魅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倾向。这是所谓的“示范领悟教育”,教师通过示范,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最适合大学生的特点,能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通过体育舞蹈的动作示范,正确的树立起学生对美的感悟,从而才能培养学生在实践动作中提高审美的能力,并在今后的体育舞蹈道路上追求美、崇尚美和表现美。

(二)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喜欢表现美。体育舞蹈对身体姿势及动作表现技巧有特殊的美的要求。所以在舞蹈练习中必须用自信心带动情绪和表情,抒发内心情感,真正的将情感投入其中,才能理解体育舞蹈的风格内涵,进入美的境界。[2](p.111-113)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初学阶段,由于运动技能的差异和缺乏自信心,加上害羞心理较重,怕做得不好别人笑话,往往不敢表现自己展示美的能力。在这样种情况下,教师的鼓励、赞赏、暗示往往能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表现力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引导和赞赏,鼓励学生大胆、自如地抒发内心情感,自信地去表现动作美感,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强自信心,提高表现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气质特性不尽相同,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会遇见各种难题。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气质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去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大胆地去表现美,去感知美,去享受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多数是男女配合进行练习。因此对身体姿势及动作表现技巧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和鼓励,使男女舞伴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领悟配合的美、和谐统一的美。这也是体育舞蹈形式美的高级层次。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注重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一次表演,完成学生的技能技术练习,忽视审美教育中鼓励学生表现美的教育,致使很多学生无法从中享受美表现美,即使尽力去表现美也不是发自内心情感,是一种僵硬的故作做作的表现,从而失去了审美教育的`目的性。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体验美的同时鼓励学生如何去表现美,通过舞蹈去表现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这是体育舞蹈追求的美,也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一个环节。

(三)对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也在于创新,创新是保持艺术家生命长青的最好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去创造美。[2](p.111-113)。

首先,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教授动作,还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展开艺术想象,打开创作思维,培养学生创作美的能力。一般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容易忽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一味的模仿,没有自我创作的欲望和表现。因此,创造美的活动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内容,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活动。教师讲解编排技法和要求后,可以让学生自找音乐,自我设计,自我创作,也可以分组进行互相合作,调节课堂气氛,调动每个人的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表现力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引导和赞赏,鼓励学生大胆、自如地抒发内心情感,自信心地去表现动作美感。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具有美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增进人的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等作用。所以体育舞蹈已列入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并且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起来。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使学生的气质、姿态、动作更加优美。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观和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马洛斯将审美需要看成是人格的最高价值和最高追求,美有利于人变得更健康。一切艺术的终极目标都应该是追求高尚的人格形象,高雅的生活情操和完美的精神世界,追求真善美。[3](p.72-73)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舞蹈教育中要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1]张泽金。试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育[j].体育科技,2000,(4).

[2]秦晓松。体育舞蹈美的欣赏与创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

[3]刘超群。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4]刘慕悟。体育美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部门,能够通过对舞蹈教学的专门研究,不断提升舞蹈教学水平。欢迎欣赏大学舞蹈教学论文!

大学舞蹈教学论文:浅析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舞蹈教育多元智能理论智育德育。

论文摘要: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对人的智育,体育,德育,美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的角度阐述了舞蹈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而素质教育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发展以及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知识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的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全面发展是使国民的素质全面提高,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要求在学历和文凭上,更加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气质修养。而舞蹈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教育教授,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主持人霍华德·加得纳,经过多年的研究,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指出,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包括八种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其中和舞蹈相关的智能就有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以及自我认识智能,甚至是人际关系智能。首先舞蹈教育对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人的形体得以美化,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甚至在舞动的过程中,实现着身体的自我对话,和自我交流,不只是能够提高身体的素质,更能提高对自我的了解和心理素质。舞蹈是一们身体的艺术,也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音乐在舞蹈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舞蹈和音乐的结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也可以说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音乐智能也会在舞蹈训练中,伴随着节奏,韵律,逐渐提高。舞蹈是一门人体在空间中不断构图的艺术,是流动的雕塑,“舞蹈又是一种从人自身引申出来的艺术,它不多不少,恰好是整个人体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已话为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中的活动,是进入另一种时空中的运动”。浪漫主义芭蕾作家,诗人戈捷认为“舞蹈不过就是用那些有利于构建各种线条样式的位置来展示高雅和正确的图形罢了。”可见舞蹈不只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在在空间中不断变化的艺术。“一个完整的舞蹈,尽管他具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和连续性的动态感,尽管它的审美空间更为自由,它的综合性的第三级形式却依然保持着某种雕塑般的特征。至少可以这样说,他依然是一种造型艺术。”舞蹈是一门时空的艺术,是舞动的音乐,是流动的雕塑,其有利于人的音乐智力,空间智力的开发。舞蹈还是一项对情感智力的教育,舞蹈是以身体动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表现其他艺术手段难以表现的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通过身体的运动,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实现从内而外的身心的平衡。在《乐记》中提到“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稻之也”。可见,舞蹈可以用来表达和表现语言、诗歌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表达自我的情感。从上述对舞蹈的描述中看出,舞蹈对与人的多元智能,有着其他学科和其他艺术不可取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基人孔子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提出“礼、乐、书、诗、易、春秋”六艺与治一也,而在《周宇、地官、司徒、保氏》中记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指的乐舞,包括音乐、舞蹈,“六艺”中不仅包括音乐、舞蹈,更位列“礼”之后而其它之先,在我们古代的教育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作用,用来实现教化、德育的功能。在《周礼·地官》中记载“以六乐以防万民只情,而教之和。”告诉人们,要用六代的乐舞来节制人们不符合礼的各种情欲,教化他们完善个体的伦理道德,学会和谐相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和其他艺术一样,追求真、善、美,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审美性,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是舞蹈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舞蹈不仅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提高智能,以其富有动律性的动作锻炼人们的体能,塑造优美的形体,更以审美的方式来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的人格。根据马斯洛的个人发展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七个层次,呈金字塔型,从下往上,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以及审美的需要,他把审美的需要放在了人的需要层次的最高级层次,体现了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而舞蹈不只是能塑造人的形体美,更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

舞蹈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对人的智育、体育、德育、美育,有着其他艺术和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不仅是一项专业性的教育,为我们培养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和舞蹈专门人才,更要培养更多的舞蹈教师和实现舞蹈的大众教育,发挥舞蹈教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欧建平.舞蹈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2]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摘要:

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德、智、体、美、劳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从辅助性专业课程逐渐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舞蹈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舞蹈训练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但是在目前的舞蹈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如何调整舞蹈教育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成为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晚,未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机制。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舞蹈教育,而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与之相比却晚了大约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在发展时间上的落后。另外,发达国家的高校舞蹈教育,其艺术教育机制都比较健全。我国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近些年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学生舞蹈艺术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但在近些年的教育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校舞蹈专业在教学上只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进入高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对自身素养的开拓和培养等。

1.2很多高校通过扩大招生来解决学校自身的设施投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也不例外。一些高校在对舞蹈专业招生考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降低了对其文化等课程的考试要求,更是抹去了与舞蹈专业相关的一些考试项目,甚至在少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简章中都没有舞蹈测试这一项。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由于很多高校的舞蹈专业的主要生源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受过专业的舞蹈基础训练),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度未曾开发等),给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

1.3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舞蹈课程所占比例较少,而在舞蹈课程中所要教授的内容不仅包括舞蹈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经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过程和学生大量的练习和重复的训练。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高校舞蹈教育没有其他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导致许多高校的`舞蹈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功效,难以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做好与现代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4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理论教育的部分很重要,但是理论必须联系实践,只有把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目标。但是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导致很多高校只是把舞蹈实践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中,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磨炼和展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公开舞台表演中,怯场成为了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不能把舞蹈很好地表演给广大观众,成为学校和学生最根本的问题。

二、对高校舞蹈教育提出的几点建议:

2.1努力建立健全舞蹈教育机制,健全的机制是改革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机制,才能有效地改革当前不利于舞蹈教育发展的制度。舞蹈艺术的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舞蹈主业素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力及其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舞蹈创作练习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

2.2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在高校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身体素质,教师要随机改变教学方式和策略,重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式教学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相应的舞蹈专业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舞蹈素质。另外,作为高校舞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公开演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舞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舞蹈内容标准和艺术评价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舞蹈人。同时,我国舞蹈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专业型与普及型舞蹈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方法,使得舞蹈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

体育舞蹈礼仪教学论文

摘要:采茶戏自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江南地区和岭南部分省份重要的汉族戏曲之一,当前以赣南采茶戏最为突出。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客家民俗文化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那么,从表演形式讲,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拥有一定共同点,如何将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笔者从赣南采茶戏出发,分析其“三绝“、“矮子”、“单袖筒”和“扇子花”的艺术特征,并如何将采茶戏完美融合到体育舞蹈教学作深入浅出的探讨,仅作参考。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体育舞蹈;艺术特征;实践教学。

采茶戏自20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江南地区和岭南部分省份重要的汉族戏曲之一。采茶戏源自于清代中晚期,至今形式多样,且各地区特色分明。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特色的采茶戏,有文献专门记载其最早发迹于赣南九龙山产茶区。其表演艺术多与赣南一带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有关,反映的是当地客家人的精神追求。赣南采茶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江西客家人的劳作息息相关,由“采茶歌”结合民间舞蹈形成“采茶灯”,然后继续融合各种唱腔元素形成如今的采茶戏。而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现代体育项目之一。体育舞蹈是一种以男女为伴的步行式竞赛项目,主要分为摩登舞项群和拉丁舞项群两种,具体又可细分为华尔兹、探戈、伦巴和斗牛舞等。不同类别的体育舞蹈风格自成一派,按不同舞种可自行编排成套动作。

1赣南采茶戏的特征。

1.1矮子步———源自生活。

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表现生与丑的一种技法,分为高桩、中桩和矮桩三种。矮子步表演的基本技巧是自始至终以双腿屈膝、抬头并直腰的形态展示,表演步法则分为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口、滑步和铲步等。另外,矮子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河东与河西为区别的流派之分,两种表演流派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男子在矮子步表演方面要较之于女子更低,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表现男女舞台形象地位高低,女性形象要高于男性形象。矮子步表演因表演者展现一种滑稽的体态和浮夸的步伐,喜剧成分和娱乐性质极为明显,这也是对采茶戏注入鲜活魅力的一种做法,地域特色极为浓厚,也反映赣南客家人日常生活方式较为风趣。总结采茶戏矮子步的表演要诀为:“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峨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另外,采茶戏表演丑角以矮桩形式展示最为常见,其表演要诀为:“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总之,采茶戏矮子步的表演技法与客家人日常生活习惯和作息方式息息相关,可谓来源于生活。矮子步的表演要求头要神、手要柔、腰要韵、步要轻,如此才能保证采茶戏的艺术美感。

1.2扇子花———变化多样。

扇子花也是赣南采茶戏表演的一种基本技法,要求表演动作要变化多样,扇法须讲究,且模拟的形态与诸多民族舞蹈的原理一致。扇子花要求指法独具特色,且拥有多种指法,并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的讲究。扇子花表演者须由右手执扇,并分为“单扇花”和“双扇花”两种。男女皆可表演“单扇花”,“双扇花”则主要以女性表演者居多。采茶戏扇子花表演主要包括三击扇风车扇、抛甩扇、平端扇、摇摆扇、风流扇和瞄路扇等多种形式,表演者按照不同情景演绎不同形式的扇花,即兴表演成分十足。先辈总结扇子花表演的要诀为:“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

1.3单袖筒———独具特色。

通常,传统采茶戏在其表演过程中,袖子的出现是成双成对的。赣南采茶戏则不同,采用单袖筒表演形式是独有特色。赣南采茶戏中单袖筒是生与丑的技巧形式,通过甩、扬、抓、遮、绕、抛、挥、摆、飘、圈、拖、缠和摇等刷袖筒动作表现不同艺术含义。同时,以刷袖筒劲道大小又可分为抓袖、背袖、搭袖、绕膝袖、绕肩袖和抖袖等形式。应用单袖筒并未有硬性规定,很多情况下仍需配合右手耍扇子的方式来丰富表演内容。有关耍单袖筒的技术要点先辈有过总结:“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可见,赣南采茶戏以单袖筒表演可充分体现其生动艺术和形象艺术特色,不管何种角色,赣南采茶戏的表演技术要点相对统一。

舞蹈论文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即身体,艺术的价值,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肢体;舞台美术;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由金森穣导演编舞,它由独舞《天鹅的梦》(15分钟)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60分钟)两部作品构成,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对人性进行拷问,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人物会变成物体,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人陶冶就是致力探索一种颠覆性的身体运动技术并在国际舞蹈界享有盛誉。舞者在训练中不断开发与挑战肢体的潜能与极限,突破身体局限与思维的预期。着重对舞蹈本体的研究,是对身体运动的再造,专注身体形式的探索和挖掘。所以仅有创造出独具特征的舞蹈运动语汇,才能成为独具一格、自成一家的身体舞团。这也应当是舞蹈创作者最迫切的自觉行动。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

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造成“舞不够景来凑”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主体创作贫乏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三、富有严谨与创造力的编舞手法。

就是,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无二,有出息的艺术家就应当这样“挤兑”自我。

四、结语。

《妮娜物语》这部剧,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但在今日来看依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透过这部剧反观我们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如果作为一名创作者没有独具思想深度的创作理念,肯定不能产生特立独行的作品和精巧的设计;如果一名舞者没有对高水准的舞蹈素质和精神诉求,也就不可能构成艺术震撼人心的效应;如果一个团队不具备形而上的追求和引领,那么艺术灵魂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洁净无暇。所以要记住在创作上核心价值不是在舞蹈的风格上,也不在舞蹈动作体系上,而是在对艺术的追求和态度上。才华和灵气是信念造就的,心灵与精神的升华才能酿出纯真的艺术,我想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可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440(7).

舞蹈论文

摘要:舞蹈编导是一门侧重实践性的学科。新时代大众对艺术审美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舞蹈工作者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要想使舞蹈创作体现创新,编导不仅仅需要对舞蹈艺术满怀热情与活力,更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事和能够把握社会审美心理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以及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

0、前言。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存在很多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1、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1.1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甚至于在必须程度上,是促进舞蹈艺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当前我国正行走在艺术多元化的道路上,现代舞蹈艺术创作起步较晚,水平与特色不突出、百余年的艺术崇外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不良金钱观和个人利益观等共同交织影响下,构成了当前自我文化不自信、没有生气灵魂、快餐式以及程式化、格律化套作的舞蹈创作现实,作品题材的单一乏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创新的关键因素。

1.2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艺术多元思维是当前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创作共识。艺术多元化既包含了同一种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互鉴,也包含了对艺术作品价值与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双重要求。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在艺术现代性创作观念下,对传统元素与文化有深入理解和选择,有助于提高舞蹈作品质量、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是大众化和新媒体视角下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有助于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层次。

2、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2.1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其二是贴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到达这两个“共鸣”,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终,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2.2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创新。

针对上文提到的舞蹈创作题材的单一乏味制约了我国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这一关键性问题,研究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创新的广泛性特点,我们除了要有创作的活力,还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才能叩开新时代艺术创新的大门。对此,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中国民间民俗舞蹈题材的挖掘。以花腰黎族民间舞蹈代表作《尼苏新娘》为例,其之所以能够包揽多个大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在于其创作中对民族风俗的选择与提炼,在于作品题材贴合“真、善、美”的正确主流的审美评价,在于对“熟悉中的陌生”创作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题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舞蹈编导应对社会流行审美、社会热点等有必须的敏感度,创作出能够在当代社会感召大众、激励人心的好作品。如前线歌舞团的作品《决胜千里》,以群舞的形式将现代数字化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虽无真刀真枪,可是战争中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决胜千里之外的宏大气势却使观众身临其境,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也激起了大众的一腔爱国热情。

3、结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优化对策。创新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是使伟大祖国坚持昌盛繁荣的核心竞争力。在强调创新的当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本事,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本事的培养上,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仅有这样,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本事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09):132.

[2]谭宇轩。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手法[j].黄河之声,2019(08):134.

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经过对高师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及研究,找出了集创新型、应用型为一体的改革方案,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专业发展建设,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舞蹈学;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学科特色;专业建设。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必须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仅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贴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资料。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光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事,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本事、实践本事和初步科研本事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经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所以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贴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期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游洁.解读舞蹈艺术的文化性[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3).

[2]张莉,李晓红.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5(05).

舞蹈论文

摘要: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民族舞蹈的创作。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能够有效提升所创作民族舞蹈的水平。对此,本文对民族舞蹈及其编舞技法进行概述,分析了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编舞技法的运用现状以及在运用时应当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民族舞蹈创作;编舞技法;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运用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经过观看演出,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民族舞蹈表演是各种文艺演出舞台上经常出现的演出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民族舞蹈也应当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应当重视编舞技法的运用,以此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在各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构成的,不仅仅仅具有娱乐的作用,还能够传达情感。编舞技法是指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所用运用技巧和方法,是舞蹈创作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根据舞蹈特质的不一样,能够分为多种,例如,在对舞蹈动作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有重组法、重叠法以及拆分法等等。在进行编舞时,能够根据实际情景,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

民族舞蹈创作包括选材、处理和编舞三个环节,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要想创作出优质的作品,不仅仅仅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水平和专业的本事素质,还应当灵活合理的运用编舞技法。

3.1民族舞蹈创作缺乏创新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对于所观看的舞蹈表演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种情景,民族舞蹈的创作应当不断创新,但就实际情景来看,很多民族舞蹈表演大都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创新性。这与没有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关系,民族舞蹈理论是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基础,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对于编舞技法的运用也不够合理,导致民族舞蹈创作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3.2创作者文化内涵有待丰富。

民族舞蹈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舞蹈还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风貌以及特色等等。所以,要想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民族舞蹈作品,对于创作者的本事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现阶段,虽然一些创作者的本事和素质很高,但由于其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不能够根据民族文化的内涵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进行创作,只是单纯的表此刻舞蹈动作上,这很难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3.3编舞技法的运用较为单一。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能够实现系统优化,从而到达部分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但当前由于创作者存在思维局限,在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时,仅仅运用一种编舞技法,这导致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显得较为单调,达不到良好的演出效果,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1将民族精神融入创作过程中。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的,其中包含着文化、风俗、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资料。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在进行创作之前,创作者应当对该民族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将其中具有代表性以及鲜明特色的素材,融入到舞蹈创作中,不仅仅仅只体现的表面的动作,更体此刻精神层次,从而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舞蹈作品。

4.2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

目前,存在多种编舞技法,是否能够将其合理运用于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与创作者的水平、本事和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异常是创作者的文化内涵对编舞技法的合理运用具有很大影响。在此种情景下,应当不断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仅有如此,创作者才能够在深入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

4.3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编舞技法进行创作。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舞蹈的呈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仅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还与必须的自然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也需要结合各民族的实际情景,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实此刻舞蹈动作以及时光和空间方面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例如,对于不一样的动作应当配合相应的表情,以此来表达作品的情感。还例如,在不一样的时光和空间状态下,应当配合相应的舞蹈动作。

综上所述,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和创新,做好民族舞蹈创作。对此,应当合理运用编舞技法,在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精神,以此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3]高洁.浅谈现代舞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当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0):183.

[4]孟泽婧.浅议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6,36(7):176.

舞蹈论文

摘要: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民族舞蹈的创作。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能够有效提升所创作民族舞蹈的水平。对此,本文对民族舞蹈及其编舞技法进行概述,分析了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编舞技法的运用现状以及在运用时应当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民族舞蹈创作;编舞技法;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运用要点;

1、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经过观看演出,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民族舞蹈表演是各种文艺演出舞台上经常出现的演出形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民族舞蹈也应当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应当重视编舞技法的运用,以此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2、民族舞蹈和编舞技法概述。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在各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构成的,不仅仅仅具有娱乐的作用,还能够传达情感。编舞技法是指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所用运用技巧和方法,是舞蹈创作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根据舞蹈特质的不一样,能够分为多种,例如,在对舞蹈动作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有重组法、重叠法以及拆分法等等。在进行编舞时,能够根据实际情景,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

民族舞蹈创作包括选材、处理和编舞三个环节,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要想创作出优质的作品,不仅仅仅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水平和专业的本事素质,还应当灵活合理的运用编舞技法。

3、民族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现状。

3.1民族舞蹈创作缺乏创新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对于所观看的舞蹈表演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种情景,民族舞蹈的创作应当不断创新,但就实际情景来看,很多民族舞蹈表演大都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创新性。这与没有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关系,民族舞蹈理论是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基础,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对于编舞技法的运用也不够合理,导致民族舞蹈创作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3.2创作者文化内涵有待丰富。

民族舞蹈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舞蹈还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风貌以及特色等等。所以,要想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民族舞蹈作品,对于创作者的本事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现阶段,虽然一些创作者的本事和素质很高,但由于其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不能够根据民族文化的内涵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进行创作,只是单纯的表此刻舞蹈动作上,这很难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3.3编舞技法的运用较为单一。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能够实现系统优化,从而到达部分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但当前由于创作者存在思维局限,在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时,仅仅运用一种编舞技法,这导致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显得较为单调,达不到良好的演出效果,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民族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要点。

4.1将民族精神融入创作过程中。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的,其中包含着文化、风俗、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资料。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对此,在进行创作之前,创作者应当对该民族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将其中具有代表性以及鲜明特色的素材,融入到舞蹈创作中,不仅仅仅只体现的表面的动作,更体此刻精神层次,从而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舞蹈作品。

4.2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

目前,存在多种编舞技法,是否能够将其合理运用于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与创作者的水平、本事和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异常是创作者的文化内涵对编舞技法的合理运用具有很大影响。在此种情景下,应当不断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仅有如此,创作者才能够在深入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

4.3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编舞技法进行创作。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舞蹈的呈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仅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还与必须的自然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也需要结合各民族的实际情景,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实此刻舞蹈动作以及时光和空间方面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例如,对于不一样的动作应当配合相应的表情,以此来表达作品的情感。还例如,在不一样的时光和空间状态下,应当配合相应的舞蹈动作。

5、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和创新,做好民族舞蹈创作。对此,应当合理运用编舞技法,在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精神,以此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3]高洁。浅谈现代舞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当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0):183.

[4]孟泽婧。浅议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36(7):176.

舞蹈论文

摘要: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艺术欣赏能够围绕舞蹈动作、舞蹈情感、舞蹈音乐三方面来进行。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等多种功能。欣赏舞蹈动作要结合各个舞蹈种类的风格特征、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把握舞蹈动作所赋予的相关文化。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舞蹈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舞蹈艺术同时要进行舞蹈音乐的欣赏。

关键词:舞蹈艺术;欣赏;舞蹈动作;舞蹈情感;舞蹈音乐;。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下头我围绕舞蹈最主要的三个元素:动作、情感、音乐谈谈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

一、舞蹈动作。

舞蹈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形体动作,它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的多种功能。舞蹈中的形体动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形体动作。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具有必须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难度较大的技巧本事。

芭蕾舞的动作是程式化的,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动作和体系,它的标志是演员用脚尖跳舞。芭蕾舞对演员动作的要求极其严格、苛刻,如:脚尖向外要到达180度,踢腿要到达必须的高度,旋转必须快而稳,动作要做到“开、绷、直、立”的标准,要能精准地控制手、脚、臂、腿的动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白天鹅独舞”:舞者伴随着音乐向上舒展;舞者两臂波动,两腿带着身体平稳地旋转。这一系列动作完美地展现出白天鹅优雅、楚楚动人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碧波中浮游时的孤傲和悲痛。当我们置身于布景真切的剧场,单单是这一系列舞蹈动作,足矣打动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最为贴近生活,往往汲取当地群众劳动生活中最典型的人物或动物形象,运用艺术加工,将其凝练为简明生动的舞蹈动作。如傣族舞蹈中孔雀的形象最为常见,舞者充分运用身体、头、和手臂的动作模仿孔雀的优美动态,或优雅地梳理羽毛,或缓步徜徉于水畔,动作惟妙惟肖。朝鲜族舞蹈中,较为常见的仙鹤形象,朝鲜族人民崇拜仙鹤,在其民族舞蹈中有许多类似仙鹤的动态,典雅而舒展,舞者手臂像柳枝摆动,脚步像仙鹤迈步。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见的是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舞者用肩部的抖动来表现马的奔跑,以手臂的波动来表现雄鹰的展翅飞翔。如傣族舞蹈《邵多丽》,以曼妙的舞姿、清新的风格、新颖的舞蹈形式,把观众带入神秘的傣族文化中。“邵多丽”是傣族人对已成年尚未婚嫁少女的称谓,一般指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舞蹈传承了傣族舞蹈“三道弯”和“一顺边”的传统风格和动律,并融入现代舞的元素,丰富了舞蹈语汇。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傣族舞常用的独舞或群舞形式,采用三人舞的形式,描绘了三位年轻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傣族长裙,在春天的阳光下欢乐嬉戏的美妙画面。在道具上也一改传统,巧妙地运用了斗笠、竹竿和花,配合不断变换的动作姿态,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

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

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是在情感上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拨动观众的心弦,从而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一种或喜悦、或欢欣、或激越、或振奋、或愤怒、或憎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所需要和渴求的,经过欣赏舞蹈作品,体验到这种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如欣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部作品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的战斗情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壮举,这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经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生动地展此刻观众眼前。整个舞蹈丰富多彩,既刚健又柔美,既活力又抒情,时而动人心魄,时而感人肺腑。欣赏完这部作品,感觉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革命洗礼。

再如舞蹈《同行》讲述了两个女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因为水而产生的一段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舞蹈沿袭“革命的活力,战斗的抒情”这一“前线”艺术风格,汲取军旅舞蹈独特的养分,把两个女兵相互支撑、艰苦同行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舞蹈主要经过双人造型和人与水壶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对水和生命的渴望。两个女兵在行军过程中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刚健的技术技巧动作,表现出女兵的坚强信念。舞蹈中运用了很多的托举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行军路上的艰辛和两人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的巾帼英雄气概。小提琴二重奏的音乐背景下两人深情的交流,烘托出军中姐妹的深情厚谊。舞蹈结束在一个富有动感的造型中,强调了“同行”二字。

三、舞蹈音乐。

音乐与舞蹈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并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比如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万泉河边,黎族姑娘们手捧新编的斗笠,载歌载舞慰问红军。舞蹈音乐为一段合唱,主题音调源自黎族民歌《五指山歌》,音乐亲切热烈,在音乐声中,黎族姑娘们翩翩起舞,热情多姿;娘子军英姿飒爽,豪迈干练。音乐既表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也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欣赏舞蹈作品时,这三个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欣赏。总之,舞蹈欣赏并不神秘难解,多了解学习、熟悉了舞蹈,自然会逐步提高舞蹈欣赏的水平。《文心雕龙》有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晓声”和“识器”的欣赏本事,来自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于优秀的舞蹈作品,仅有很多欣赏,深入体会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艺术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前,刘清华.音乐与舞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4]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5]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高彩荣等.芭蕾舞剧歌剧名曲精选[m].北京:蓝天出版社,.

[7]贾安林,金浩.中华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刘青弋.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黄小明.中外舞蹈鉴赏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在知网发表的关于布里亚特蒙古族舞蹈的相关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整理与统计,根据知网中对布里亚特舞蹈所进行过研究的论文加以分析整理。文章从布里亚特族群历史现状分析到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整理再到布里亚特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阐述,经过多方应对布里亚特舞蹈资料的整理期望能够把握最新热点,为接下来的研究供给思路想法。

关键词:布里亚特族群;布里亚特舞蹈;舞蹈传承;

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献调查研究,主要是对中国知网这个平台进行文献检索调查。其中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期刊文献为五篇,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的硕博士论文为两篇。在知网中使用“布里亚特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布里亚特族群文献共有350篇。其中博硕士论文53篇,期刊论文270篇。在此众多文献中包括了历史文化、民族教育、民族艺术(舞蹈、音乐、美术、服饰)、宗教等方面资料。

一、布里亚特族群历史与现状。

布里亚特族群是蒙古族的一只古老部落,其先民一向在贝加尔湖附近生活游牧。在《蒙古秘史》文献中介绍过在12孛儿只斤·术赤,也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降服了一个林木中百姓的一个部落,名字为“不里牙剔”,也就是我们此刻所说的布里亚特人。13世纪末,蒙古帝国崩塌后,布里亚特人民为了躲避战争与俄罗斯人建立起了贸易联系和军事联盟,促使不少布里亚特部落加入到俄罗斯国籍中,最终成为俄罗斯土地下的属民。在1689年,满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将布里亚特部落划分为俄罗斯区域,从此布里亚特人民一向生活的贝加尔湖区域也成为了俄罗斯土地下的一块版图。

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因为战争与革命的动荡生活,使生活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反动官员,富人以及喇嘛们有了逃离革命寻找安逸之所的想法。自此在1918-1922年期间,一部分俄罗斯布里亚特人迁徙至我国锡尼河地区开始定居,并且于当地的边邻民族过着季节性的游牧生活。

二、布里亚特族群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布里亚特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历史与内亚草原游牧所有礼貌紧密相连。该地区历史上以往是匈奴帝国、鲜卑国、契丹国,也以往是突厥汗国和成吉思汗帝国,一向处于边境地带”.1在近现代时期随着中俄之间的地区争夺导致了边境战争和冲突,随着战争而来的则是异族文化的入侵。在1922年布里亚特迁入呼伦贝尔地区后在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不断地交融、延续之后文化互融现象十分明显。可是布里亚特族群即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又在这文化互融中保存了自我本族群传统文化以及自我的独特性。

三、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特征。

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化和舞蹈风格特征不一样于蒙古族的其他部落,在蒙古族舞蹈的璀璨文化中自成一系。本文在调查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字文献和音频文献的过程中针对布里亚特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崇拜文化、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1、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布里亚特的古代居民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宗教信仰萌芽,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萨满教。公元三世纪前半期驼鹿在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当地人的崇拜中占了主导地位,成为最早的图腾崇拜物。”2可是在如今的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中,原始的萨满宗教特性减少,大部分的布里亚特族群歌舞目的性都是自娱。可是在布里亚特族群男性舞蹈元素中依旧透露着萨满宗教舞蹈元素的影子。并且男性舞蹈吸收融合了原始宗教舞蹈的动作大、动律小、回旋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布里亚特族群男子舞蹈中,既有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又有如今草原儿女的洒脱大气之美感。

2、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民间舞蹈有其古老的传统,风格古朴,游戏性强。这种民间舞蹈又被称之为”幺呼儿“,通常是以游戏开始,有众多的舞者手拉手,边歌边舞。”3布里亚特族群最初是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的林木中,是“林中百姓”的其中一个部落,之后迁徙到了广阔的草原与多个不一样民族为邻,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不一样族群文化的互融,使其舞蹈也有了独特的步伐和自成一派的表演方式。布里亚特民间舞蹈较为有代表性的三种步伐分别是跑跳步、跺步和晃悠步。

在《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各部和泰亦赤兀剔人在斡难河谷聚会,推立忽图刺后,与众人在河边川地的一课大树下欢宴,舞得天旋地转,跳得地动山摇。”4由此记载,布里亚特舞蹈中男性的手拉手跺步的舞蹈形式与蒙古人的树木图腾崇拜有所关系。而此刻的男子跺步特征为,舞蹈时力量雄厚,彪悍,且在双脚跺踏时下身沉稳,身体下压,呈厚重质感。

3、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精神。

在布里亚特舞蹈《布里亚特舞韵》中“每当节奏缓慢,歌声悠扬,进入舞蹈慢板之时,演员们便开始身体随步伐摆动,左右脚进行交替向旁迈步、向内摆动。”5舞姿曼妙优美,身体随动律起伏,这便是晃悠步的魅力。布里亚特舞蹈是以“横摆”动作为特色,跑跳步、跺步和悠晃步为基础,队列方式多以圆圈为主。布里亚特舒展、奔放的舞蹈风格,表现出布里亚特人特有的民族精神,这是源于古老的布里亚特古先民几经搬迁,饱经沧桑,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培育出的团结合作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在第四届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中,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族艺术学校选送的布里亚特民间舞《布里亚特儿童》让我们看到了布里亚特民族的新生力量-布里亚特的儿童们。在这部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用他们曼妙的舞姿以及动人的神态为我们演绎出了一群充满着生气代表了布里亚特民族未来期望的布里亚特儿童。小演员们在舞蹈里主要是以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特色“横摆”为主动律,其中伴随音乐的快慢夹杂着活泼的跑跳步以及悠然自得的晃悠步。此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其中的一个动作是双腿打开下蹲呈马步,左右脚交替靠步。上肢在胸前交叠,头部随身体上下律动不断点头。这个动作在整段舞蹈中虽然不是最多次出现的动作,可是我认为此动作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动作形式简单可是又象形,以观众的视觉观看十分像是一群孩童骑着骏马在草原奔驰。《布里亚特儿童》这部视频文献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新生力量以及布里亚特民族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四、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在调查研究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时,借用知网进行文献梳理归类时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布里亚特的人文历史研究较为广泛,可是对布里亚特的艺术范围尤其是民族音乐和舞蹈领域研究甚少。有关布里亚特的音乐文献在知网中数据为15篇,舞蹈文献数据为5篇。在舞蹈方面这甚少的文献中,有两篇文献提及了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6阐述了布里亚特蒙古人歌舞艺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团体民间舞蹈。文章提出怎样才能更好的将这些团体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样的论点,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答。

第一方面是民间舞蹈保护的研究。文献提到对于民间“原生态”的舞蹈应当尽可能坚持其原貌,不要随意变化。且保护资料应当是包括舞蹈、服装、道具、音乐、歌词以及表演场地和表演特定功能等方面。我认为在进行布里亚特民间舞蹈保护研究时,我们能够多在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进行采风和调研。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的歌舞文化目前在舞蹈市场中令人知晓的作品屈指可数,可是婚宴中的歌舞却又是十分淳朴自然的。

第二方面是课堂维护。因为我们现如今我们学院民间舞都是根据最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元素所提炼和发展的。可是关于布里亚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材却是空白,所以文献中提出期望政府能够进一步重视修改整理民间舞教材工作,这也是保护和传承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重要环节。我认为我们也能够在高雅艺术进学校的活动中多多邀请布里亚特的民间艺人进入高校,相互学习和演出,让布里亚特族群的歌舞逐渐让大家熟知。

第三方面是舞台保护。文献中认为“舞蹈价值是舞台作品对民间舞蹈保护的重要依据,能够分为文化内涵、舞蹈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7我国目前舞蹈作品市场中,经典的获奖的舞蹈作品数不胜数,可是在蒙古族的分支布里亚特族群中,脱引而出的舞蹈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并且很多人还不了解。可是在布里亚族群部落的日常生活中,歌舞又是大家的生活必备。那么为什么流传到市面上的布里亚特舞蹈作品这么稀缺呢?我认为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没有全面的系统化教学教案,而民间艺人也仅是在部落中演出,没有舞台编舞的经验和实践,导致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在舞蹈舞台上一向数目较少。

两篇文献对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对群众自娱性的团体舞应当怎样进行传承,怎样进行保护。不仅仅是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具有很好的提议,也是对我们很多优秀的民间舞蹈的一个很好的提议。

五、结语。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在旧石器时代就有所记录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在文献检索中发现关于布里特民族的文献很多,可是关于布里亚特舞蹈的文献却极为稀缺。尤其是针对布里亚特的舞蹈音频文献的分析以及以布里亚特的文化背景进行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的分析这两方面的研究甚少。而现有的两篇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的论文对于布里亚特的舞蹈步法特征以及舞蹈变换的舞阵还有舞蹈素材构成的因素这些方面的描述基本话语都一样,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挖掘的资料很少,这些相关的名词描述在两篇论文中出现的也都是几近相同。尤其是布里亚特舞蹈的体态,步伐,形式以及舞蹈的种类都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虽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可是终归还是有学者发现这一领域的空缺,已经在对布里亚特舞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未来发展,知网中仅有一篇文献提及此方面。

该文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的育人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能够演变为少数民族大型团体舞、歌舞的潜力。”8文献对布里亚特民间舞所蕴含的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层面入手,分析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优势,根据其独特的舞蹈优势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作者更独特的是站在了教育的角度上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发展进行了阐述,说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演变成大型少数民间歌舞、团体舞的未来潜质。此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具有意义!

我们目前所获得的文献资料都是比较浅显和表面。虽然目前仅有五篇布里亚特舞蹈方面的文献,可是这也是为我们的布里亚特舞蹈理论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也对将要研究布里亚特舞蹈的后者供给了材料和着手点。

参考文献。

注释。

1马克思。中俄当代萨满教发展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5李晓甜。布里亚特舞韵--观舞蹈《盛装舞》分析布里亚特舞蹈[j].经贸实践,2016,(20):171.

6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2011:328.

7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2011:328.

8春玲。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核心素养及发展未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203.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