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教学论文(模板12篇)

时间:2023-12-03 22:06:49 作者:雁落霞

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作任务,掌握写作要求,从而写出更加符合要求的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思考。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

舞蹈艺术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它通过韵律和节奏动作等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舞者用身体语言传递精神主旨,从而起到净化心灵的功效。舞蹈艺术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可以说,舞蹈能够超越表层的艺术美感,帮助人们体悟内在的艺术魅力,所以舞蹈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舞蹈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肢体动作的表达,达到强健体魄、培养动律感的教学目的。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常规的形体训练,形体训练能协调好力量和肢体在平衡性上的关系。在跳舞过程中,舞者的心灵与行动实现协调统一,进而展现内心世界。舞蹈在强健身体的同时,能够激发舞者的艺术创新思维。跳舞伴随着有节奏感的音乐,舞者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激发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做出与音乐情节相契合的舞蹈动作。舞者在跳舞过程中不单单要表现美,更要缔造美。

“往往最自由的身体表现出的是最高度的智慧”,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肢体动作和大脑思维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通过对动作的把控和节奏的感悟,使整个大脑思维得到训练。同时,舞蹈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舞蹈的本质就是在音乐中完成人的大脑与身、心灵之间的统一行动,并且要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去启发智力、拓展思维。

(三)舞蹈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的一部分,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路径之一。舞蹈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舞蹈中练就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信度,学生在表演时如果得到他人的认可,能够极大地提升其自信心;在集体舞的排练中能够锻炼和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有助于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舞蹈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尽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无疑是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一种心理范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形成,舞蹈教育有助于缩短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化的周期。

审美教育中蕴藏着人类最本质的`对真、善、美的渴望,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范式、道德追求、价值观的同时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舞蹈的审美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并且无形中引领着学生进入更加高尚的审美境界,从而完成对人的品格的塑造。对优秀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够影响学生品格的塑造。学生通过鉴赏和了解优秀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获得道德评价标准,从而区分善、恶、美、丑。在领悟转化阶段,学生将舞蹈作品中正义、美好的思想转化为激励自己的能量,参考作品中高尚的人物形象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剖析,逐渐塑造、完善自身的品格。

(二)舞蹈教学陶冶人的情操。

舞蹈本身就是一门源于“情”的艺术表达。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能够让学生获得内心深处的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舞蹈训练课上,教师可选取大量的与舞蹈主体、风格以及动作样式相匹配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与动作相配合的美感,从而让学生有意识的领悟无论在舞蹈训练还是表演中,某个舞蹈动作或组合要想完美发挥,重要的是找对曲目的曲风、节奏、韵律。舞蹈教学实践证明,与动作组合相统一的风格音乐能充分抒发与之相应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乐曲能更好地触动学生的感情。

(一)审美教育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力量与柔和、动作与内涵紧密结合的艺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动作要领、技巧,还要引导学生体悟每个动作,体会动作原始发生的初源,体会舞蹈音乐发生的背景、描摹的状态环境,这样才能赋予舞蹈动作以生命和灵性。审美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师教授知识、指导动作技巧、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作为一种行动和思想指南,指引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渴求知识,武装并充实自己,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令自己的知识更加饱满。同时,基于一定审美基础上的探索也会增加学生对自己人生坐标的拷问,在关照客观事物的同时,将思索的重心转向自己,从而发现并提出各种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又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和追寻。

(二)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将多门学科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们强调在日常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舞蹈教学正是开展美育教学的很好途径。以审美教育为基础的舞蹈教学作为开展美育的重要形式,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以舞蹈动作为媒介展开的,通过对这个媒介的审视和细读,会唤起学生更多的艺术灵感,使学生渴望通过了解并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来回应自己所欣赏的舞蹈,以求心灵和精神上的共鸣,进而获取关于审美的独特领悟,提高审美能力。舞蹈教学中开展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舞蹈教学的发展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在这种新的认识中重新审视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境界,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乃至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舞蹈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舞蹈。

教学。

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舞蹈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及教育水平,但是由于当前时代中,理论型人才已经不再缺失,从而让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倡进行专业教学,因此建设了大量职业院校,这些院校能够提供专业技能学习,让学生毕业后带有技能进入社会。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发展。本文就从多元化教学对于高职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全面进行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内容分析。

(一)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多元化教学对于高职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中,第一项内容就是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舞蹈教学都是采用传统方式。其传统方式有着两个特点:首先是内容固定死板。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其本身都是按照专业技能进行专项训练,然后根据专项训练内容,进行固定舞蹈内容编排。这样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课堂没有吸引力,课堂压力过大,不能健康快乐学习。这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改进之处。其次是教学方法过于固定。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其教学方法都是疲劳训练法,通过让学生大量训练来增强学生个人能力,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问题,而且很容易导致学生受伤。但是多元化教学不同,其本身内容较为灵活,而且老师教学也较为灵活,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学习舞蹈课程。

(二)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塑造力在多元化教学对于高职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中,第二项内容就是多元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高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塑造力。不同学生有着不同性格特点,其个人素质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学生进行教育,要按照学生个人水平能力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着个人能力提升,同时具有独特特色。这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极为重要。同时,舞蹈专业也不应该是死板的,每一个舞蹈家都有自己独特风格,因此舞蹈课程也要让学生塑造自己课程。这是当前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做到的,能真正提升学生素质。

1.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高职学校领导层面关注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一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高职学校领导层面关注。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学校领导都过于关注教学成绩,因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此忽略了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中想要进行多元化舞蹈教学,就会存在一定问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领导认为这种多元化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加自我,不能较好完成学校教学任务。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禁止了多元化教学方案。

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二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教师人员难以全面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相关内容制定,但是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老师个人能力水平有限,很难与学生完成密切狗沟通,并且难以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这样就导致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虽然提倡过多元化教学方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难以真正做到多元化教育教学,从而出现高职院校舞蹈教育推广多元化教学困难的局面。

3.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三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在高职院校中,其本身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我国人民更加关注科学类学科教学内容,一般科学类学科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方才进入到职业学校进行兴趣类专业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成绩较差,素质较低,难以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反感情况。

4.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第四项内容是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想要完成多元化教学,学校需要拥有足够的教育教学设施,然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资金相当有限,不能较好完成教育教学设施引入和建设。这样就造成,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是,虽然想要进行多元化教学改革,但是却没有足够教育教学设施可供使用,因此导致多元化教学改革被一再推迟,这是需要注意的。

关注的情况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一项内容是改变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高职学校领导层面关注的情况。想要让高职院校中领导关注高职院校舞蹈多元化教学改革,其主要还是需要让学校领导真正了解多元化教学。这就需要我国门为高职院校领导提供统一学习机会,这样才能确保我国高职院校中领导层面能够了解多元化教学内容,从而更清晰的认识多元化教学好处和意义。这对于高职院校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2.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教师人员难以全面应用的情况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二项内容是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教师人员难以全面应用的情况,其主要办法就是让老师进行多元化教育教学内容学习。我国当前大部分学校中都没有全面推行多元化教学,因此参考意义不大。这需要我国高职院校老师能够学习国外经验,并将国外经验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学生个人情况等进行全面改进,才能创造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多元化教育教学方案。

3.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的情况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三项内容是改善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在校学生难以全面配合的情况。学生不配合主要源于学生本身对于教学内容兴趣不够。因此多元化教学中就需要以兴趣为基础,让学生更快爱上自己所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用户学科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但是需要注意,教育教学改革核心在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而不是单纯强化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效果。

4.改变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的情况在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中,第四项内容是改变高职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学校设备层面难以全面建设的情况。想要提升学校建设程度,那么需要学校能设立多元化教学专项基金,这样才能保证多元化教学建设资金不被其他资金内容所侵占。这对于多元化教学改革极为重要。同时,学校也可以申请政府补助,让政府帮助学校建设好多元化教学内容。

到提升舞蹈教学质量,造成学生毕业后专业技能不扎实局面。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上述内容,希望能让我国高职院校更好完成教育教学建设。

舞蹈论文。

舞蹈论文开题报告模版。

教育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

体育舞蹈是集形体美、动作美和音乐美为一体的高尚、优雅的运动,深受着大学生的追捧喜爱。自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很多高校开始开展了体育舞蹈选修课,一时间舞蹈课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生长,然而不论是选手的水平还是学生的水平,都与英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学生的学习进程也相当缓慢。这种现象,值得每一个置身于体育舞蹈教学事业的教师们去认真思索和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影响教学的因素比较多,如学生的舞蹈基础薄弱起步晚、平时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不多、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艺术感较差,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学习和练习态度不积极等多种原因,其中学生音乐的理解力和艺术感较差是很重要的原因。本文着力于分析体育舞蹈的音乐特性,并以此给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体育舞蹈在平时的教学、练习和表演过程中总是离不开音乐的,音乐旋律的节奏感、气氛和效果,以及对人情绪变化的影响,都将影响到体育舞蹈的教学和表演时的现场氛围,体育舞蹈各种风格的音乐,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使体育舞蹈在教学中轻松活跃,表演中更具艺术表现力。

1.1体育舞蹈的节奏鲜明。

在体育舞蹈这个项目中,节奏是各种音乐特点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的训练和练习体育舞蹈的舞步,其有别于其它舞蹈形式,它强调的不是思想内容,而是借助音乐的节奏,去表现动作的基本技术和人的舞蹈技巧,所以不需要有明确的音乐主题。特别在体育舞蹈中,会着重强调强拍和弱拍,如华尔兹和维也纳华尔兹同是3/4拍的音乐,3/4中的分子3,表示一小节中的节拍数,即每小节里有3拍;而3/4拍中的分母4,则表示其节拍值。如果用3/4拍跳华尔兹,其节拍数应为1-2-3,2-2-3,3-2-3,4-2-3。所以每个节拍的重音在每小节的第1拍,而2、3拍则是弱音拍。

1.2舞蹈的风格突出。

体育舞蹈的配乐风格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音乐,它对该支舞蹈的节奏、频率和速度的要求很严谨,更重要的是要音乐要怡如其分的表现各舞种自身的风格。熟练掌握了节奏,舞者才可以把个性化的音乐特点及其所应体现的该舞蹈的风格放到突出地位。例如探戈舞的音乐最有气势,其风格特点是豪放、刚劲、顿促、高雅、洒脱,神态严肃,迈步沉稳有力,没有升降起伏,舞蹈动作铿锵有力,顿挫分明。伦巴舞来自非洲,后又传入拉丁美洲,古巴劳动人民经常将物品顶在头上行走,为使身体保持平稳,移步时以胯部向两侧运动转换重心(俗称八字胯动作)来调整步伐,伦巴舞步也是由这一特点变化而成,伦巴舞的音乐节拍数是4/4拍,速度是27~30小节/分钟,舞曲具有鲜明的节奏,再配以拉丁美洲各式打击乐器的鼓点,给人以一种轻松,愉悦之感,缓慢的伦巴舞其音乐旋律极尽浪漫,更容易让舞者去自由抒发自身的情感,因此往往很多的伦巴舞音乐节奏感很轻,多以旋律去抒发。

体育舞蹈的10个舞种,每支舞蹈都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而其音乐也各有其特色,与该舞蹈的风格相呼应。因此教学中应着力体现音乐风格与舞蹈风格的融合,才可以将各种舞蹈独特的风格表现出来。

2.1突出音乐节奏。

针对大学生中音乐的理解力较差的情况,在体育舞蹈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的把握和训练。舞蹈动作掌握后,最重要最基本的是音乐节拍,要能准确的抓准各种舞蹈的重拍;其次是速度和旋律,抓准重拍,再合准速度和频率,那么长此以往的训练才可以事半功倍。

2.2培养学生熟悉、分辨各种舞蹈的节拍。

体育舞蹈中各个舞蹈所选择的乐曲,由于舞步不同的变化,而使音乐的速度、频率也会其不同,但每种舞蹈基本舞步的`音乐节奏是初学者所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对体育舞蹈常用的音乐节拍和速度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华尔兹舞的音乐节拍为3/4拍,速度为28-30小节/分钟,其基本节奏是蓬一嚓一嚓,每拍跳1步,每小节跳3步。练习时,先让学生听清3/4拍的节拍,然后跟着音乐用手打节拍。掌握音乐节拍后,再进行华尔兹各种基本舞步的练习;维也纳华尔兹舞的音乐节拍也是3/4拍,但速度快,60小节/分钟,基本节奏同华尔兹舞。练习时也是先听,后打节拍。

在教学练习时,应先按照慢华尔兹的节奏练习基本步伐,熟练之后慢慢的加快节奏,可以加中3步的节奏练习,最后以正常的维也纳华尔兹音乐练习。探戈舞:节拍是2/4拍,速度为30-34小节/分钟。探戈舞的音乐有明显的顿挫和附点。其基本舞步的节奏为ssqq,其中s是慢步占2拍,q为快步占1拍。这种音乐与华尔兹舞的音乐有明显区别,教学时要求学生要很清楚的区分出s步和q步,这样才可以跳出探戈舞的特点。伦巴舞:音乐节拍为4/4拍,速度为为27小节/分钟,重音在第1拍。伦巴舞的运步形式主要来源于腰胯部的发力,在音乐的第一拍时,因腰胯部运动,练习者由横向的胯部运动过渡到沉降胯的动作,于是导致了出脚落在第二拍上,其基本舞步为4拍走3步,其节奏为2、3、4、1,其中,2、3、4步为移动步,1拍为腰胯部的延伸。怡怡怡舞:音乐节拍为4/4拍,音乐速度为29-32小节/分钟。基本节奏为2、3、4&1,&表示的是半拍即1/2,2、3拍为单步,1拍是1步,而4、&拍是2个半拍,把4、&和1连起来即形成了这种舞蹈特有的舞步——怡、怡、怡步。

2.3然后培养学生试着掌握多种音乐的变节奏。

有了节奏的基础和对变节奏的了解,现在可以在具体某个舞蹈的教学中向学生突出其音乐速度与舞蹈风格的变化特点。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华尔兹舞的音乐为每分钟28-30小节;维也纳华尔兹舞则每分钟60小节;探戈舞音乐为每分钟30-34小节;伦巴舞音乐为4/4拍,每分钟27小节;怡怡怡舞的音乐为每分钟27-32小节,等等。上述舞蹈音乐速度、每分钟多少小节做了严格的规定,而规定的音乐的速度和频率完全符合每种体育舞蹈的舞步技术和舞蹈本身的风格特点。我们还是以华尔兹舞和维也纳华尔兹舞为例,华尔兹的音乐速度比较柔美、清逸,在这样的速度下,舞者可以从容的完成升降、起伏、摆荡等多种技巧动作以及造型的固定与延迟。而维也纳华尔兹舞的音乐速度比华尔兹快出了一倍,其突出的特点是旋转性强,因此舞蹈风格与华尔兹截然不同,它轻快流畅,舞者必须在很快的速度中完成反身、倾斜、摆荡甚至伴随小的腾跃等技巧。因此,其上下起伏没有华尔兹大、而步幅动作较之华尔兹舞要快很多。维也纳华尔兹的快节奏和欢快的舞步往往会令人身心愉悦,两人常常会搭着轻松的舞姿去完成各种舞步,这些都是通过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产生的。

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中,教师细心的诠释舞蹈的技术特点固然重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该种舞蹈音乐的风格,对于学生去表现该舞蹈的风格则更为重要,因此教学中注重表现体育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不按正常的音乐速度练习,掌握动作正确熟练之后再按正常要求的音乐速度循序渐进这里还是以练习维也纳华尔兹的技术动作为例,练习者初步掌握左旋转、右旋转及连接步的技术动作后,如果马上就用60小节/分钟的正常音乐配合练习,势必很难做到,这时教师可以先使用慢华尔兹音乐速度练习,循序渐进再辅以中三步音乐速度进行练习,最后按标准速度练习,这样多次重复练习后,才会使学生在正常的音乐下去表现维也纳华尔兹舞蹈的特点而游刃有余。

3.1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容易出现音乐节拍听不准的情况,初次结合音乐练习,教师注意务必选用节奏非常清楚、鼓点非常响亮的音乐来配合教学,以此慢慢建立大学生初学者的舞蹈感觉。

3.2大学生平时应加强对音乐、舞蹈的鉴赏能力,多听音乐,多听曲子,试着在听音乐的同时打出该首曲子的节拍,久而久之会慢慢的建立起乐感。同时注意提高文化艺术的修养,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让学生看舞蹈教学片,欣赏国外高水平舞者的表演。

[1]吴谋,张海莉。体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章震欧。当代国际标准交谊舞与现代舞厅交谊舞[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4.

[3]王安华。舞蹈专业的音乐教学初探j].舞蹈,1991(1).

[4]姜桂萍。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15,125,134,143,153,162.

[5]李重光。简谱。乐理知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在提高人们审美情趣、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肩负着儿童舞蹈素质培训、基本技能训练的重任,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今天,积极探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对其进行舞蹈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与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幼儿舞蹈教育的质量。从本质上来说,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是一种艺术启蒙,其以美育为理念,以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舞蹈行形式为特征。在幼儿园教学中,舞蹈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它将身体语言与戏剧、音乐表演等相结合,全面提升幼儿审美情趣。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应在教授学生基本舞蹈动作、舞蹈技术技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鉴赏与审美情趣,使其在具备形体美的同时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悟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美、气质美。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与时间。舞蹈教学需要学生多体会、多练习。故而,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舞蹈练习时间。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舞蹈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舞蹈排练中,在提升学生舞蹈学习热情的同时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舞蹈编创,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美学感悟及情感融入到舞蹈编排中去,使舞蹈表演充满艺术情怀。另外,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幼儿心理知识的渗透,通过启发、情境、游戏等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幼儿的接受能力与心理特征。学校还可加强与幼儿园的联合,让学生了解幼教职业,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应打破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舞蹈教学方法。在第一节舞蹈课上,教师应通过摸底评估方式了解每位学生的舞蹈基础,针对性开展舞蹈教学,尽可能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学生舞蹈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芭蕾舞、民族舞的基本动作时,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各小组之间自行编排动作并进行表演。教师及时录下学生的表演过程,选出精彩照片进行展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舞蹈文化。学生还可通过观看舞蹈视频等方式,发现自身的不足,为接下来的舞蹈练习奠定基础。再如,还可将分层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相结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为无舞蹈基础、舞蹈基础一般、舞蹈基础良好三个层次,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合理设计舞蹈练习方案,并督促学生按照计划进行舞蹈练习。与此同时,为三个层次的学生合理设计任务,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应积极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三)渗透舞蹈文化。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舞蹈技巧,更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舞蹈艺术魅力,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故而,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渗透舞蹈文化,丰富学生的舞蹈情感与舞蹈知识。教师还应重视舞蹈教学中文化理念的渗透与传承,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舞蹈动作要领、审美标准,还应向学生介绍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促使学生获得舞蹈形式、内在美的统一。例如,在学习蒙古舞时,播放蓝天、草原、肥羊、蒙古包等民族风情画,然后配上民族特色的舞蹈,不仅加深学生对舞蹈风格的记忆,还让学生认识到蒙古民族风情,从而对蒙古舞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总之,通过感知舞蹈文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表演舞蹈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从学生主体、教学方法多元化、舞蹈文化等角度入手,详细论述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方法,旨在全面提升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水平。

[1]金羽丹。浅析舞蹈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xx(11).

[2]朱琳,王琳霭。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xx(1).

[3]蔡玮玮。小议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途径[j].音乐大观,20xx(8).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

:舞蹈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职院校对学生的舞蹈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促进中职院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舞蹈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不仅能提高学校舞蹈教学质量,还可以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舞蹈的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以外,还要不断对舞蹈教育进行创新,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领悟真正的舞蹈学习的艺术功能。

第三,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配合的并不默契。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总是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己的疑惑与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舞蹈课堂产生厌倦,失去学习舞蹈的兴趣。

第四,在日常教学中,舞蹈教学并不作为中职学生的主要学科而存在,导致舞蹈老师对舞蹈教学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舞蹈课的重要性,所以舞蹈课普遍受到冷落。到了学校文艺汇演的时候,很多老师才意识到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但临时抱佛脚,时间也来不及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榜样,如果教师对舞蹈课都不重视,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不会重视对舞蹈的学习,这就会导致学校舞蹈教学质量差,生源质量差等问题的出现。

第一,创新才能发展,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舞蹈教学也要紧紧跟随社会潮流,积极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舞蹈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理解学生需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放松心灵、舒展内心,把感情融入到舞蹈学习中去,让舞蹈富有价值性与感染力。对学生的舞蹈教材也要及时更新,传统的教材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教材的更新也能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学习舞蹈的乐趣,增加对舞蹈的喜爱。

第二,在舞蹈教学中,如果内容过于单调,对于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不利的,传统守旧的舞蹈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舞蹈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要只限于舞蹈展示和肢体训练,要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比较现代化的元素来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加入一些芭蕾舞、踢踏舞、古典舞等不同舞种的动作,或者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舞蹈名家的作品,让他们通过这些作品了解舞蹈的魅力,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第三,中职院校舞蹈老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舞蹈教学模式,避免在教学中的盲目性。对于舞蹈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在舞蹈教学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的对他们进行教育,从站、走、坐、立开始,一步步加强学生对形体、舞蹈能力的掌握。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消除他们的自卑与害羞心理,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舞蹈学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简单的舞蹈组合,然后老师可以在舞蹈教育中加入一些专业技巧,正确对待能力好的学生,此时再给学生讲解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技巧技术,对学生来说就容易的了。此时,通过对学生讲解专业术语可以加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在对同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创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动作创作,然后老师可以给出评价和指导,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肢体训练,还能增加学生对舞蹈的喜爱,增强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完成自学和模仿阶段的舞蹈学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多媒体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校园课堂,在舞蹈教学中,会多次用到舞蹈的分解动作,仅仅靠舞蹈老师对动作进行分解会很吃力而且规范性还可能会有偏差。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对舞蹈动作的慢放、暂停,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舞蹈动作的要领,对于重难点,学生可以反复进行观看,慢慢理解与学习,也可以通过观察舞者的面部表情,分析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自己与舞者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反思与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不仅可以节省老师的体力,让老师有时间与精力对学生的动作做详细的指导,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舞蹈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让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动作的精髓,对于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还可以与社会上比较知名的舞蹈企业进行合作,与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与锻炼,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积极地改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让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更加有自信。

综上所述,舞蹈是中职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加符和新时代的人才要求。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时,要坚持以未来服务对象为本,适应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培养出技能与素质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优秀人才。

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论文

从中小学反馈的信息表明,舞蹈教育虽没被纳入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但对于开展第二课堂,训练校内舞蹈队伍,丰富活跃学生的文娱活动,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演出及舞蹈比赛,很需要具有音乐知识同时又具有舞蹈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不能仅是单纯的传授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培养目标,精选相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要强,要能体现舞蹈训练中的“教”与“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舞蹈教学中,要求老师不但会跳,还要会编,因此,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舞蹈风格种类要丰富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即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进行形体基训,学习芭蕾舞以及中华民族民间舞。除此之外,还应学习现代舞,编舞基本技巧和中学生舞蹈。只有在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想象力才会丰富,创编起来才能融入贯通。因此,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如在第一学期基础训练中,除了基本功训练外,同时要学习风格不同的各种舞蹈组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实际地精选好教材。在舞蹈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感觉为主,腰腿的软度和技能的练习为辅。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不仅进行形体训练,又广泛接触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为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学期教学中华民族民间舞,教师要从各种民间舞的实用性上来进行综合选择,使其对以后编舞具有很强的使用性。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灵活性、协调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力和鉴赏能力,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能力准备。

为了更好的巩固和加深学生学过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近一步提高,我在第二年开设舞蹈选修提高课,使一部分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提高。扩展舞蹈教学内容,除了继续进行形体训练、中华民族民间舞和编舞技法课的学习外,外国代表性舞蹈,国际标准交舞以及爵士舞和现代舞均占一席之地,采取了这种扩大容量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能让学生有机会最大限度吸收各种不同风格舞蹈的精华,广收博采有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达到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和创编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

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着重从舞蹈实践可行性角度考虑,确定几项必备能力作为舞蹈必修课教学过程中的未来舞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从主要面向中小学从教的实际出发,音乐专业学生在舞蹈课学习时必须掌握基本能力是基本教学能力和编排舞蹈小节目能力。

下面我就这两方面最重要的能力培养,进一步阐述:

(一)基本教学能力培养。

首先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舞蹈动作语言内涵的同时,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这主要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锻炼手段。促进学习思考、反复实践至成熟。课堂提问内容主要是舞蹈基本动作的要领、作用、目的、舞蹈术语等,以加强学生对舞蹈技术动作,规格动作要领的技巧语言传授给学生,懂得让学生不照搬教科书上内容的情形下,用自己的流利动作要领按顺序步骤讲解下来,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是对正确地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纠正错误的动作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可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进行实分析比较,辩别异同。例如在中国古典舞动作时,可把已学过的芭蕾舞的基本手位、脚位和代表性动作的“迎风展翅”(arabesqe)和“鹤立式”(attitade)典型的动作和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和典型动作中的“顺风旗”“商羊脚”进行对比,可从两种手位、脚位、身体姿态、运动轨迹、内在气质、舞蹈风格上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芭蕾特点是“开、蹦、直、立”,舞姿长而舒展延伸,动作多表现在下肢,线条清新等,与之相比中国古典舞特点是“圆曲、圆弧”,还有回旋,舞姿婉转修长,上下身配合,线条曲折等,通过对不同风格认识更清晰,动作要领更准确,这样也就提高了自我纠错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舞蹈教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最后3—5分钟,对课堂学过的知识、动作技能、技巧让学生来进行总结。

(二)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人体规律之后,接着学习中华民族民间舞,这时可以有侧重地培养学生舞蹈想象能力和舞蹈编排能力,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使自己从舞蹈基本能力向舞蹈编排能力方面发展。

在教东北秧歌手绢花动作时,学生学会了“里绕花”这一主要绕花后,不要按一般规律那样接着就教“双绕花”、“交替花“等动作,而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编舞发展动作技法去延伸想象,去进行空间节奏,力度等变化的想象。结果产生出比教材中更新颖、更独特的绕花动作,如“上下绕,左右绕,前后绕,站、跑、跳、坐绕,还有翻滚、仰、俯绕”等,然后再将即兴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评议总结,与教材中的手位动作相比,分析、培养学生的编舞创造能为。

在舞蹈整体组合教学时,结合讲授舞蹈构图和画面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让一组人表演,另一组人进行观察评议,通过直观教学向学生讲解各种不同的舞蹈构图的动用和表现特点以及使用手,让学生明白舞蹈构图不在于有什么固定模式而在于运动中怎么变,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在变化中创造美。

(三)改进考试方法,重视艺术实践,以利于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舞蹈考试是检验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考试可以采用课堂现场表演这一形式,同时也应进行笔试和口试,笔式可以考察学生对舞蹈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口试可以综合考察学生记忆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舞蹈评分期采取平时分和末考试分数两部分相结合的做法,有利检验学生综合舞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激励他们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在改进考试方法的同时,必须抓编舞、艺术实践,适当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编排舞蹈,突出艺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舞蹈创编实践,通过学习自己习作的排练检验对学过的舞蹈理论与技法的理解相应用。

我们可以抓住音乐专业优势,以音乐特有的形式与内涵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音乐所示的特定内容,进行编排舞蹈,让学生随着音乐即兴编舞,学会确立主题动作,进而变化和发展主题变化动作,并注意音乐色彩结构及音程关系,知道如何开头,如何使动作体现高潮,动作与音乐吻合或体现不同,如何设置结局等。通过舞蹈短句和舞蹈的习作,再编成相对稳定的舞蹈组合,最后发展成舞蹈小节目,使学生循续渐进掌握舞蹈方法,再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设想,提倡个性差别与审美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全方位地提高舞蹈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切合实际地精选教材是达到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预期目标的基本前提条件,舞蹈教学基本技能的具备是取得成效的桥梁,考试方法的改进及教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舞蹈教学能力形成的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只要我们有步骤地坚持这样做,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论文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以人类的肢体语言作为交流渠道而展示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存在于三维空间中。不少家长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自身气质,增强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纷纷在孩子年幼时便报了舞蹈班。这也说明了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针对性的培养舞蹈人才,能够促进幼儿自身艺术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在对学前教育的模式学生教育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专业知识与艺术素养是可以同时兼并与存在的。

舞蹈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假设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的授课教师。学生毫无主动性,那么这堂舞蹈课是不能顺利进行的,要想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得教学质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要让普通教学模式和舞蹈艺术两者能够相互交叉相互进行有机结合。

培养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能力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框架主要的知识内容。这是以从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专业方向为出发点的。

(1)舞蹈课课时相对较少。按照目前各校专业舞蹈教学的情况来分析:可以得出整个学期舞蹈课时是相当少的,因为课时少所以要想提高舞蹈的技术性就有点难度,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们无法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舞蹈课堂上老师所教的舞蹈技能以及基础的舞蹈动作,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们无法胜任以后所要做的工作。

(2)舞蹈素养需要提高。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们而言,艺术素养的课程设置对于他们的未来是充满未知的,学生们是无法预测到自己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将会面对怎样的教学环境、将要接受怎样的教学任务,所以学生们就应该在在校期间尽可能的多为自己提升艺术素养而做好功课。详细概括就是学生们可以在学校现今所提供的一切设施情况下,尽可能促进舞蹈课程素养得以提升,这样能够丰富学生们的阅历以及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

(3)课程设置不合理。舞蹈课不像语文数学课程一样,舞蹈课程没有专业的管理者,也没有详细合理的课程教学计划,所以很多学校出现了校方想给学生上几节舞蹈课就几节舞蹈课,舞蹈教师甚至不会在课堂上教学生们舞蹈,所以课程设置方面是存在着较大缺陷的,这也是与新课改的指导思想相违背的。

(4)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很多学校并没有深入新课改的教学指导计划和内容,而是粗略的制定了一些舞蹈基础知识,会有许多学生存在舞蹈素养低、舞蹈表现力不足、模仿能力较低等情况。师范类专业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学生的知识与舞蹈体例要更新一些,以便学生通过教学能练就更为实际、适用的职业技能。通过分析以上的实际情况得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制定与专业互相符合的教学目标。

(5)教材不规范或没有相适应的舞蹈教材。许多学校的舞蹈教材不规范,有的是没有相适应的舞蹈教材课本,好的教材是帮助学生更好上课的主要依据,教材质量不高何以要求学生的教学质量高呢?大多数学校都出现了偏离教学实际、不利于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象。建议一定要改善教材不规范的现象,教材就好比战士手中的枪,缺一不可。

学生们所上的每一门课程,无论如何都是要有合理的教学模式为前提而存在的,要想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模式,那么要想学生们在舞蹈教学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构建一个专业的舞蹈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确保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乐舞融合的舞蹈教学。学生们更加喜欢充分感知和体验音乐,这样能够使得学生配合音乐而达到有节律的肢体语言,能够使得学生们感受到舞蹈教学的趣味性,也无形中使得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达到了形体、气色、神韵和力量的美,舞蹈游戏也就是使得乐舞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2)“我要学”舞蹈教学。优秀的舞蹈教师,是绝对的能够起到带动性作用的,也就要求了教师能够合理并且正确的分析和揣摩学生们的心理,自身去运用各种巧妙的手段来调动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们的内心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心理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技能探求的欲望。

(3)构建德育与舞蹈教学相互渗透。舞蹈教学过程中是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的舞蹈技能以及思想品德进行引导训练和教育的,之所以要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因为舞者之间是通过较量竞争来获得高低,舞蹈竞争使得学生们要面对竞争的结果,成功和失败学生们都要面对,教师还要教学生们如何尊重自己的对手,教学生们如何遵守竞争规则,如何承担竞争结果,这是一种对舞蹈教学的渗透,也是一种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的舞蹈教学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中开始普遍运用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给学生们的学习和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如今很多教学课程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这对学前舞蹈教育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将实践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开始转变教学模式,开始学会把教学的时间主动权交给课堂上的任何一名学生,因为任何一种知识的应用,都离不开实践。实践的主动权应该在学生手里,而不是在教师手里,这也就说明了教师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们总结出经验然后将自己所学到的经验运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也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同学之间相互展开实践活动,也能在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中体验感受教学效果,直视自己的教学不足和在舞蹈教学授课中存在的缺点,能够为下一堂舞蹈课程找到准确的方法。相关教学实践标明,严格要求与诱导、启发、鼓励和赞扬的教学态度,将是调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好方法。

3结束语。

现如今,全国各地各大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飞速发展,离不开新课程改革的功劳,也离不开各大高校每一个学前教育舞蹈教育工作者及时更新了舞蹈的教学理念,重新确立了教学思路,对科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寻,所以建立起了一套与新课程改革学前舞蹈教学相符合的学习模式,这也达到了具体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得舞蹈教学达到了进一步的水平。舞蹈作为一种提升人类气质的肢体语言形式,是作为一种交流渠道而存在的。勤练舞蹈可以起到调整身形、锻炼自身气质、强身健体等一系列作用。舞蹈需要从幼儿抓起,而这一切的培养,就需要按照新课改课程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明静.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5).

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论文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影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成果的因素除了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之外,舞蹈表演意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谓舞蹈表演意识,通俗的说是指一个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对舞蹈的内在精神的理解与外在表现的把握[1]。成功的、专业的舞蹈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舞蹈表演意识,才能释放其艺术形式的内在精神[2]。

(一)优美的舞姿是引起幼儿舞蹈兴趣的基础。

舞蹈教育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伶俐[3]。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舞蹈表演意识,就能够用自己优美的舞姿打动幼儿,再配上优美的教学语言,使幼儿从教师身上感受到舞蹈的巨大魅力,进而激发幼儿对舞蹈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舞蹈积极性,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高质量幼儿舞蹈教学的实现。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舞蹈基本功普遍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舞蹈基本功对学生而言变得更加吃力,给学习带来了困难,使学生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丧失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对于舞蹈基本功来说,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更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良好的舞蹈表演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演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进而促进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生普遍欠缺舞蹈表演意识。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对舞蹈的认识不够全面,韵律感较差,欠缺表演意识,不懂得该怎样去表演和展示舞蹈作品,使得舞蹈表演变成了肢体动作的,显得空洞,不够饱满,没有灵魂。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其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舞蹈基础,舞蹈基本功较差。对于舞蹈而言,基本功是舞蹈表演的基础。如果表演者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就不能灵活的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舞蹈内容,因此也就不能谈塑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形象了[4]。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时量有限,一般一周一节或两周一节,若是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上,学习舞蹈表演的时间相应会减少,这样不利于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舞蹈表演意识。

学前教育专业中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舞蹈,导致对舞蹈的认识比较片面,他们往往认为对舞蹈而言舞蹈基本功、技巧是最重要的。而对于舞蹈本身而言,基本功作为舞蹈表演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同时拥有良好的舞蹈表演意识,才能够将舞蹈的精、气、神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舞蹈表演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关注舞蹈的内涵。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舞蹈,感悟到舞蹈的感情内涵,赋予舞蹈生命力,让学生不再为了动作而动作。

(二)培养学生舞台习惯意识。

舞台习惯意识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训练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灌输“课堂即舞台”的思想观念。在课堂训练中要让学生当作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要达到完美的程度。长此以往,按照这种方式要求自己坚持训练,做到心中有舞台,必然会养成严谨的舞台表演态度。

(三)发挥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价值。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炫丽多彩,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舞蹈教学中,通过各种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肢体语言更加丰富,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独具一格的体态动律在训练学生肢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舞蹈表演,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的认识。例如,在傣族舞蹈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傣族舞蹈特有“三道弯”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肢体的柔韧度,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修养。

(四)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舞蹈知识。

宽阔的舞蹈视野,丰富的舞蹈知识,对提高舞蹈表演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感受舞者的表演意识,揣摩舞者传达的情感,弥补自身的不足,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丰富自身舞蹈知识,这对学生提高舞蹈表演意识有着非凡的意义。

四、结语: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幼儿的教育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所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舞蹈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帮助学生将来更好的胜任幼师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春学.舞蹈表演意识的多元训练[j].音乐生活,20xx(8):75.

[2]黎麟趾.多元训练舞蹈表演意识[j].戏剧之家,20xx(3):183.[3]王浩.初探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黄河之声,20xx(4):72.

[4]黄静.高师院校舞蹈基本功教学方法及重要性探讨[j].大舞台,20xx(11):243.

舞蹈教学论文网

为培养护理学生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以提高学校舞蹈教学课堂(第二课堂)为核心,以所有的学生都能舞起来为目标。

二、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基训枯燥,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本人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学生们健全、完美的品格。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本课程教学来源于各类舞蹈形体训练光碟,电视及网络和自身对舞蹈认识的创造。

三、授课时间。

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三节。

四、授课地点。

五、活动内容。

基训是舞蹈的基础,也是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基训在课堂训练中分成几个步骤,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身体训练时掌握“直、绷、软、开”等舞蹈基本功。所谓“直、绷、软、开”是指后背和腿的直立力量,躁关节勾,大小腿绷,腰的柔韧、灵活性,腰和腿的“软度”,肩和髓的“开度”。由于学生身体自然条件方面有差距,在进行训练时可运用各种方法使初学者身体的各部位尽快具备“直、绷、软、开”的条件。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是重要的基本学科之一,是通过身体的舞姿展现音乐世界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得到更多的重视,舞蹈教育也快速得到普及并逐渐走向社会各阶层、如今,舞蹈教育已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教育现状和问题入手,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各高校在校园文化素质的培养上更加重视,并逐渐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舞蹈艺术便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舞蹈艺术除了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形体美,对陶冶情操和提高自身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舞蹈教学可以丰富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具备现代艺术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素质提供基础。舞蹈教学从曾经单一的歌曲学唱,到载歌载舞,再到当下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我国的音乐教育正在逐步得到完善。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舞蹈艺术,也在不断完善自身课程教学。

当下,我国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正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着,而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舞蹈教学领域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源质量下滑。

入校前几乎未受过任何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是很多生源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虽然很多学生在入学前会开展一些集训课程,但是短期训练并不能真正获得提高。舞蹈需要身体持续的强软开度与柔韧性,从小开始开发身体,进行训练才有效果。很多学生短时间的集训效果,在假期之后可能已经恢复如初,加之年龄较大,身体的开发程度不大,导致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仅仅只具备身高和五官等基本条件并不能培养高素质的舞蹈学者。

(二)课程课时比例小。

纵观当下的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可容易看到舞蹈教学在音乐教育专业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小的。每周的课时数只有一两次,也就大约两堂课的课时让教师如何发挥课堂的教育功效!如何使舞蹈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如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仅仅只靠一周的两课时,并且没有其他补充形式的加入,舞蹈的教育功效便无从谈起。

(三)艺术实践的比重不够。

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知行合一”,在舞蹈教学上依然要如此。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被安排在每个学期。更好的情况是在有大型演出排练节目时,艺术实践会最大程度上进行。这一系列过程中并没有将艺术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来对待。这便让学生除了客厅的学习没有展示和磨练的机会和平台。好的技能能不到练习和施展也是枉然的。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存在很大区别,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将重点放在舞蹈的高技能性和表演性。然而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艺术实践的高度统一为目标,同时有很强的师范性。舞蹈是音乐领域的一个重要展示形式。舞蹈教学,尤其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音乐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声乐、键盘等基本技能,还要有编排舞蹈、策划文艺活动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也需要熟练掌握表达和传授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师范性的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特质。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有计划的实施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是一门专业得到极大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舞蹈知识,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性质来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安排相应的教学。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每一学期需要学什么、如何学习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方面。首先重在基本功训练,可以在教学初期设置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等基础的、难度适中的舞姿进行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形态,提高腰腿的软开度,同时学会如何调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等。中期教师可以以特色为主,设置如苗、蒙、傣等民族民间舞,感受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和地域风情。终期以技术为主,着重教授舞蹈编舞技法。要求学生掌握空间的运用,点、线、面的关系等编舞的基本知识,然后利用所学舞蹈素材、知识和对舞蹈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舞蹈组合或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艺术实践。

说到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我们发现,很少有同学能有实践机会,最多就是在学院的某些演出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但这也只是针对少数学生。艺术实践并没有在全体学生中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中的基本技术技能知识,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并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学生表演的机会多了,上台的次数增加了,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积累舞台经验,同时也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的重要形式。

组织艺术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以班级的形式开展各种循环演出,到各种机关、学校、企业进行慰问演出。同时也可以组织各种舞蹈团体,在校内校外进行舞蹈表演,进行相互交流学习。通过各舞团的学习、交流和相互创作,可以不断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这也就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表演自信心。总之,加强艺术实践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为舞蹈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必须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之,舞蹈的主体是表演者自身,需要学生积极去体会其中的各种意义。为此,教师需要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外力和自身的内部动力相结合,注意加强自主活动的指导,才能高效的开展舞蹈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学生留足自己思考和反思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舞蹈为自身带来的各种乐趣。在课堂之外可以适当与学生展开交流,相互学习和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各种新鲜的想法,并给与支持与鼓励。

当下的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艺术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舞蹈教育已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另一方面,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也面临着诸多的不足和问题。这便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认真把握教学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在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为新时期培养更多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白玉云。探究大学舞蹈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xx,(03).

[2]房杨洋。以情感培养兴趣――舞蹈教学实践的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03).

[3]肖梅梅。舞蹈教学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xx,(s1).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

儿童舞蹈是通过儿童来表演并体现其生活的一种艺术。舞蹈教学作为一种美育形式更易让儿童产生兴趣。它对儿童的成长极富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有利于其智力的开发,更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体魄。儿童舞蹈呈现的是儿童在歌声中翩翩起舞的一幅画面,画面中的场景直观明了,因此儿童更易学习理解。儿童舞蹈对儿童的身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少儿舞蹈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不断的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包括感知与创造。因此,我们对儿童舞蹈教学应当不断探讨,创新。着力于创新教育视域下的儿童舞蹈教学研究。

1.旧观念束缚着创新教育的开展。

创新,从来都是一切新生力量的源泉,是最具神秘色彩的词汇。它能够给一切的事物带来动力,并赋予其活力与张力。因此当创新作用于现代的少儿舞蹈教学会带来无与伦比的力量。可以想象,两者结合起来,将会带来怎样巨大的变化。而一个时代,有新必有旧,一些陈旧的观念会束缚着创新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舞蹈教学中,舞蹈老师只是硬性的进行示范,让儿童进行跟学,偶尔对儿童不规范的动作进行指正。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儿童的舞蹈光有形而无神,让人觉得这些舞蹈只是一些动作拼凑起来形成的。此外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选取,也影响着儿童舞蹈的创新进步。有些舞蹈老师观念老套,只是依据教材来进行教学,使得儿童只能被动的接受,遏制了儿童思维的发展。同时,“尽信书其实不如无书”这一观念好像并没有深入人们的思想中。传统教材只是记录了一些歌曲和舞蹈动作教学,根本无法对儿童舞蹈进步产生巨大影响。而这些传统的教材却使一些舞蹈老师的教学受到了影响,进而导致儿童失去舞蹈学习的创造能力。

2.心理上的被动。

我们都知道心理作用有时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在舞蹈学习中,如果儿童对于舞蹈教学存在的是积极心理,那么这种心理便会不断的鼓励着儿童的舞蹈学习。反之,如果儿童只是被动的接受,处于被动的心理状态,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一些孩子开始舞蹈学习往往是由家长做主的。这就导致儿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兴趣不大,舞蹈教学者如果对于此种现象置之不理或只是强制性教学,长久以往,儿童只会对舞蹈更加不感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3.情感上的忽视。

我们的情感往往会由自身的行为,表情和语言表现出来。在舞蹈教学中情感上的忽视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

(1)师生之情:好的舞蹈老师关心的不仅是学生舞蹈学习的情况,更关心的是学生本身。两者差别很大,前者只是一种单纯技能的关心,后者则包含了各个方面,包括其技能的学习。正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实情感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关心不是单方面的,它其实是一种互动。如果舞蹈教学者态度强硬或者只把把儿童舞蹈教学只当作一种收入的来源,对学生漠不关心,那么儿童又怎么会对这一门课程感兴趣,又凭什么感兴趣。

(2)舞蹈的情感注入:舞蹈教学者的教育其实贵在精而非多,在教育儿童时更应该教他们如何对一首舞蹈进行诠释,教会他们想象,跳出有着自己情感痕迹的舞蹈,不能只是单单进行动作指导。

舞蹈老师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启蒙者,只有教师带动了舞蹈的创新才能使得儿童学会创新。儿童的心思很单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一套不能作用在儿童身上。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是对老师的一种信任,而老师因此也成为了学生的依赖,成了学生的标杆。因此老师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舞蹈教学者应当根据舞蹈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创新,陈腐的知识应当及时的进行剔除,要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也十分重要。教学应有特色,虽然可能吸收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家都学习,创新也不叫创新了。这就极大的考验了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自己进行舞蹈的创作或自己进行探讨研究怎样让舞蹈更加易学,舞蹈表现力更加丰富。

(1)增加趣味。

舞蹈作为一种细腻的艺术,极具戏剧性,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一些老师往往会发现,他们倾尽知识教学,但取得效果的却差强人意。其实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知识技能教多了,儿童不吸收,半点作用都没有。儿童是处在天真,活泼的年纪,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拥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教学者应根据这一点来进行教学。选择儿童感兴趣且有意思的题材,在教给学生舞蹈动作和技巧的同时注重趣味性,可以给儿童讲讲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阻止他们分神。

(2)鼓励儿童观察和想象。

儿童舞蹈是需要观察和想象的。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来源于动物动作的组合,儿童如果不理解很难在跳舞时表现出舞蹈本身的寓意。因此,舞蹈老师应当教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导者旨在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和引领他们观察。如小蛇的游动,鸭子洗澡。儿童通过各自的观察从而得出结论,会让其舞蹈更加传神。少儿时代是最有权利想象的时代,有些舞蹈是虚幻的创作,观察无法起到作用,这就要教育者在教学时将他们带入各种情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让舞蹈富有灵气。

(3)娱乐和舞蹈学习相结合。

众所周知儿童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但其实他们对一个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有时限的。儿童没有沉稳的性格,他们十分好动,并且对一种舞蹈的热衷度不会太长久。因此,如何来维持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是需要攻克的一个难点。此时,娱乐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们吸引了儿童的注意,让儿童觉得一个舞蹈学很久其实也不是那么的乏味。娱乐和舞蹈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了舞蹈学习。

创新教育视域下的儿童舞蹈教学,需要舞蹈教学者不断的进行分析和改进,引领儿童走上正确的学舞之路。舞蹈教学者是一盏指路明灯,只有用心的去创新和改变教学方法,才能使儿童更好的理解吸收舞蹈的寓意,让他们投入更多的热情来舞一曲,并在舞蹈的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德、智、体、美、劳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育快速普及,从辅助性专业课程逐渐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舞蹈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分析,以望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舞蹈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舞蹈训练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但是在目前的舞蹈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如何调整舞蹈教育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成为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1.1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晚,未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机制。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舞蹈教育,而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与之相比却晚了大约20年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在发展时间上的落后。另外,发达国家的高校舞蹈教育,其艺术教育机制都比较健全。我国的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近些年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学生舞蹈艺术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但在近些年的教育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校舞蹈专业在教学上只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进入高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对自身素养的开拓和培养等。

1.2很多高校通过扩大招生来解决学校自身的设施投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也不例外。一些高校在对舞蹈专业招生考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降低了对其文化等课程的`考试要求,更是抹去了与舞蹈专业相关的一些考试项目,甚至在少部分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简章中都没有舞蹈测试这一项。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由于很多高校的舞蹈专业的主要生源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受过专业的舞蹈基础训练),学生的身体条件较差(身体的软开度与柔韧度未曾开发等),给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

1.3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舞蹈课程所占比例较少,而在舞蹈课程中所要教授的内容不仅包括舞蹈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经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过程和学生大量的练习和重复的训练。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高校舞蹈教育没有其他形式的延伸和补充,导致许多高校的舞蹈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功效,难以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做好与现代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4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理论教育的部分很重要,但是理论必须联系实践,只有把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目标。但是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导致很多高校只是把舞蹈实践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分散在各个学期中,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磨炼和展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公开舞台表演中,怯场成为了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不能把舞蹈很好地表演给广大观众,成为学校和学生最根本的问题。

2.1努力建立健全舞蹈教育机制,健全的机制是改革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机制,才能有效地改革当前不利于舞蹈教育发展的制度。舞蹈艺术的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舞蹈主业素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力及其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舞蹈创作练习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

2.2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在高校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身体素质,教师要随机改变教学方式和策略,重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式教学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相应的舞蹈专业气氛,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舞蹈素质。另外,作为高校舞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公开演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舞蹈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舞蹈内容标准和艺术评价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舞蹈人。同时,我国舞蹈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专业型与普及型舞蹈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方法,使得舞蹈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年版。

[3]、黄明珠著。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年1月版。

[4]、谭桂琴。走出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困境[j].艺术教育,20xx(4).

[5]、黄明珠。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xx(8).

[6]、杜薇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探究[j].硅谷,20xx(13).

[7]、张姝。探析高师舞蹈教学策略[j].戏剧之家,20xx(3).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