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练习教学设计(热门16篇)

时间:2023-12-10 07:08:04 作者:笔尘

教学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工具,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透明和高效。小编整理了一些别具特色的教学计划案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练习7》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自制的投影片,按照“图形————初文————正楷字”的过程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看着形象生动的“小电影”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每当优美的文字画展示在小朋友们面前时,请他们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是哪个字?有的汉字笔画较多,从幻灯片上学生不能马上联想到字形,就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难点一点一点地分解降低。如“燕’’字的教学是难点,我首先出示彩色燕的幻灯片,“燕’’的外形用粗线勾出,使学生思维定在“燕’’字上;第二步出示“燕’’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字是根据“燕’’的形状来的;第三步出现对汉字“燕’’的分析(燕头、燕身、燕尾),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

“这些象形字你能工整、规范地填在图旁的田字格内吗?”“能。”学生的回答一致。由于这是一幅文字画,学生在书写汉字时非常认真,生怕影响了整个文字画的优美,写时一边写一边感受象形字的意义和造型特点。

师:这幅文字画中有哪些景物?

生1:有山有水。

生2:有鱼有船。

生3:有高飞的小鸟,有高大的树木。

…………。

师:谁能把这些景物有顺序地排一排?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也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

生思考。

师: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生1:我把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小鸟在空中飞翔。

生2:远处有起伏的山峰,山上种着树,山下有石头。

生3:近处有小河,河面上有船,河里有小鱼。

此项训练是让学生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天然联系的过程,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画想象画作了铺垫。

师:把这幅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就更美了,你们想不想自己画画?

生动笔画画,个个兴趣盎然。

先让小朋友四人小组交流,再选几位在全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表达出来。

生1:我的画上是蓝蓝的天空挂着一个火红的太阳,蓝天下小鸟自由地飞翔,小河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水清鱼自见。

师:这位小朋友把“经典自助餐”里学到的知识用上来了,多好哇。

生2:我的画上有一座高大的山,山上有一片树林,太阳从山后渐渐落下去了,山脚下有一条小河,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真是山清水秀啊。

师:把学到的成语用上来了,真不简单。

生3:我的画上还有比他们更美的地方,一个小朋友划着小船在碧绿的河水中荡呀、荡呀,正在欣赏两岸的风景呢。

《练习》教学设计

1、认知要求:

(1)熟练掌握数据库建立。

(2)熟练掌握数据的查询。

(3)理解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

2、操作要求:使用access20xx完成一次数据调查处理的全过程。

3、情感要求:参与调查积极主动。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树立合理使用电脑的观念。

字段类型的确定、查询方法。

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学生参与调查,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仪。

1、引入: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街头调查?

今天我们在机房里也作一次调查。

而且用我们所学的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处理调查数据。

2、学生分组调查。

(1)数据的收集。

由教师规定每组的调查内容。

每组学生进行分工(access操作员、调查者、被调查者)。

access操作员:建立调查表结构,记录的输入。

调查者:根据调查内容访问班中其他同学。

被调查者:接受调查者的调查。

老师:适时引导,及时调控。

(2)数据的查询。

学生:根据调查内容,选择恰当的查询要求,进行查询。

老师:适时讲解、合理引导。

(3)调查结论。

由组长汇报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作点评)。

3、简要小结。

小结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

对调查活动作评点。

4、作业。

根据本次调查内容,对其他班的同学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练习7》教学设计

1、熟练的根据提供的字的音节,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能写出带有“提手旁、绞丝旁、耳朵旁、草字头”偏旁的字各四个,能匀称地写出品字形结构的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各三个,能写出“买、害、快、对”的反义词。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看清要查的字的`拼音,指名读,评议读得正确。

2、找出要查的字的大写字母。

3、在字母表中找到音节的页码,在字典正文中找到这个字。

4、读字典对这个字的注释,帮助学生用这个字恰当地组词。

二、教学第二题。

1、读准拼音,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2、写出同偏旁的字。

3、评说同偏旁的字有什么规律或特点。

三、教学第三题。

1、写好品字形结构的字,要放好上面半部分。例:森。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2、练习书写“晶、众”,评议。

3、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四、教学第四题。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2、反馈、校对。

五、教学第五题。

1、比一比,说说你发现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有什么规律。

2、口头组词。

3、选择一个写下来。

第二课时。

1、有感情的朗读第六题的对话,初步懂得眉毛的作用。

2、看图说祝贺的话,并能写下来。懂得对人有礼貌,平时会说祝贺的话。

一、教学第六题。

1、学生自由朗读。

2、抽四个学生分角色朗读。

3、小小组分角色朗读。

4、讨论丁丁、青青、冬冬和平平的话,谁说得对,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二、教学第七题。

1、看图逐幅想象说祝贺的话,鼓励多种说法。

2、根同桌说一说。

3、写下来,交流评议。

《练习》教学设计

感受乐曲的风格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一、起始阶段。

1.聆听乐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乐曲的内容与场景。

2.介绍《1812序曲》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曲风格。

3.引出新课——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调练习曲》。

二、展开阶段。

1.在聆听乐曲之前,请同学们先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探究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包括他的生平与作品。

2.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感受乐曲的风格,再听完后,说出你的感受。

3.再次认真聆听乐曲《c小调练习曲》,并运用音乐要素的内容分析乐曲,比如:速度、力度、旋律发展等方面。

三、形成阶段。

1.了解“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区别。

2.了解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四、结束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多欣赏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练习》教学设计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朗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预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5、学写毛笔字。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这是一种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学过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情景,学生读题。

(2)说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问题。

(3)让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反复读文章,找出问题,并加以修改。

(4)师生共同修改,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识?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三、布置作业。

四、背诵《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第二课时。

教学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特别是“霍金、魅力、求索”等词在整体布局中的写法。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板书:学会申诉)。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申诉?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申诉的方法。

(4)学生分组练说。

(1)分组推荐代表上讲坛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前面同学的申诉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师点评。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和、胆”。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将每一笔写在米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教学设计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学习写毛笔字。

4、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指导评说喜欢影视栏目的原因及印象深刻的内容。

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

多媒体。

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1、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

(1)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1)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2)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学生诵读大风歌。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2)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

1、诵读。

(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读,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

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b、为什么喜欢?

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栏目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学生互相评议)。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2)评议小结。

练习5。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原因。

《练习4》教学设计

1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8看谁背得最快。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口语交际《说漫画》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本次教学设计在遵守此原则的基础上,力图体现以下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

《练习4》教学设计

1、积累关于“感悟父母之爱”的文章或诗篇。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打开学生思路写好半命题作文,写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第一课时。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父母之爱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学习《金色花》。

师:谁读过泰戈尔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泰戈尔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金色花》,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向往之情。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泰戈尔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欢爱之情的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这首诗。”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爸爸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题:爸爸是什么?爸爸们这样说: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大海”“港湾”,爸爸是孩子的“银行”“旅行社”“律师事务所”,爸爸是孩子们的朋友、老是、“哥们儿”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和爸爸之间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我的小笔头。

一、听我说内容。

我们在生活,在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也许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师:同学们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二、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补好文体。

1)要易写作。要充分利用半命题材料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的内容。

2)要确定体裁。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是写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阐述某个道理。

3)、内容健康。

3、要选好材料。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三、学生选材,互说。

四、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练习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理解负数的意义。

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一、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

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指名学生板书出来)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

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

三、作业:

练习一的1、2、3题。

练习教学设计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4.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5.熟记12条成语。

6.讲《水浒》故事。

7.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1.用钢笔写字。

2.读词语,注意声调变化。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笔画多的字的结构:如:艇,舟字旁较瘦长,左右两边要靠紧。“赢”、“豪”上中下结构竖向要紧凑。提醒学生要把这些字写得入体、美观。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读词语。

(2)学生说读词语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题词语告诉学生变调的规律:两个第三声相连,前一个第三声字改读第二声;三个第三声字相连。前两个第三字都改成读第二声。

3.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纠正读音。

4.反馈。

(1)学生说变调规律。

(2)学生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改正句中用错的词语。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例句。

(2)给“大得很”换词,使学生明白仅凭这类词,还不足以使句子具体。

(3)引导学生明白“一眼望不到边”,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学生讨论:该句还可能怎么填?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要紧紧抓住句中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1)学生尝试填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4)老师设计巩固练习。

夫子庙的灯真多啊,————————————。

小东非常聪明,——————————————。

逐题讨论,教师注意纠正。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讨论板演的作业。

(4)教师归纳改这类病句的步骤:先计句子,找出用错的词语,然后选择意思较为接近的合适的词语来替换,最后读一读,看换上的词语是否恰当。

3.反馈。

(1)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策划。()。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切。()。

(2)逐题讨论巩固练习,确定正确答案。教师及时矫正。

第三课时。

1.熟记成语。

2.讲《水浒》故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座位的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1.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一个月安排学生阅读《水浒》。

(2)选择《水浒》中一个精彩的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重点阅读,并练习有表情地讲故事。

2.审题。

(1)教师简介《水浒》,导出《水浒》故事。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步骤:先分小组讲故事,然后每级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其余学生评议。

3.练习。

(1)每四人一小组,在小组内讲《水浒》故事。

(2)每组派代表在讲台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学评议:故事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有没有讲错的地方?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进行评议。

(3)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家人讲《水浒》的故事。

(三)练写毛笔字(略)。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4》教学设计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句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清笔顺。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先解决了前几天学习中记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互相提问,检查是否能用正确的笔顺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

3.出示词语:

4.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5.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委有趣。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讨论: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2)学习儿歌。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字就按什么顺序书字。

(3)出示:同。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出示图二)图上的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三、拓展训练。

1.请三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练习教学设计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体会“这一刻,我想对你说”,从而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情感的能力。

4、练习多选一的习作方式,为多种作文方式的选择打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有关沈杰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1、学习《欣赏自己》。

师:谁读过沈杰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沈杰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欣赏自己》,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像例文一样,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沈杰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读、背《欣赏自己》这首诗。

2、小组内交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说的话,这也是相互之间启发的机会。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要尊重,并提出有益的建议或适当的评价。每小组评出一名最佳代表作发言人。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一些最佳代表发言。无论这位同学的发言时针对某一位同学,老师还是大家,老师或同学都要予以反馈。例如,发言的同学对某位同学表示歉意,对方一定要有回应,使发言者的情感得到回馈。这样的互动,即使语言的互动,又是情感的互动。

师: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了,同学们一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有难舍得轻易,有表达的激情,老师和大家一样,都想表达一下,就像刚才的口语交际一样。不过,这次不是说,而是写。这次的小笔头和以往不同,有四个活动,请你任选一个。

你想送给同学和老师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吗?那就赶快动手做作罢。

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亲手制作和真情赠言。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和表达自己更多的感情,这是购买的物品所不能比拟的。临别赠言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运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深刻情感。

同学们,母校将随着我们的毕业成为记忆中熟悉的风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将各奔东西,美好的童年生活渐渐远去,你们想不想抓住这次写作的机会留住美好的回忆?这次习作我们给母校、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然后老师把大家的信珍存起来,多年以后我们在聚会的时候,我们将再次分享小学生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师:写信,要先确定写信的对象,然后确定信的内容,内容没有局限,想说些什么,就说些什么,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一定要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

同学们,你们想出版自己的“书”吗?

选几名同学作为小编辑,分类整理全班同学的习作,把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可以起名为“多彩童年”等等,在全班、全校展览。

六一节目汇演上,同学们多才多艺的表演让广大师生称赞,快毕业了,我们再庆祝一下吧。

不过这次我们不再唱歌跳舞了,我们来个诗歌朗诵。

先让学生准备诗歌散文等作品,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摘抄的,交给主持人筛选,由主持人写好串词,利用班队会时间举办歌咏联欢会。

以上活动可以任选一两种。

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位置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谁能说说它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4题。

指名学生先回答,再上台将竖式计算写出来,然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7题。

(1)指名学生读一读题目,并指出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2)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小组议一议,再写出答案。

(3)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其他学生演示笔算的过程。

教师要求学生读题并指出有用信息,随便抽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1)463÷60=7(辆)……43(人)。

答:一共要租7辆车,还剩43人。

(2)463÷60=7(辆)……43(人)。

7+1=8(辆)。

答:一共要租8辆车。

让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肯定并向学生强调这种结合实际灵活解题的做法。

三、

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第9题。

引导学生看清题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第10、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第12*题。

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难度并不大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如果通过练习,是可以强化计算方法的理解的,但是往往就是有许多学生在笔算的过程中出现以前的法则中所描述的错误,特别是确定商的位置。问题是教材中没有文字计算法则,教学中要不要归纳?这个问题要依据具体的课程中的内容才能确定,但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归纳出计算的规则。

练习1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学习写毛笔字。

4、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指导评说喜欢影视栏目的原因及印象深刻的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先学:

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

(1)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二、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1)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2)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教学第三部分。

学生诵读大风歌。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2)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

四、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读,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

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b、为什么喜欢?

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栏目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学生互相评议)。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2)评议小结。

练习5。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原因。

练习教学设计

1.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一)基础训练。

【口算】。

【解答题】。

一袋玻璃球红的、绿的各8粒,红色玻璃球占袋内玻璃球总数的.。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和87,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分和87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题。

8.完成教材第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小明对本班15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本的有1人,拥有3本的有2人,拥有4本的有4人,拥有5本的有3人,拥有6本的有5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xx年9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2)估算出这15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小力对本单元10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户,订1份的有3户,订2份的有4户,订3份的有1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xx年5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1)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2之间吗?为什么?

(2)计算出这10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拓展练习】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

数量/个l529l62o22161816。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小北对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

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户数111354。

每户用塑料袋只数12131415l617。

1.计算出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练习教学设计

1、积累关于“感受”“幻想”“质疑”“发现”“验证”的名人名言。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利用创设的想象情景,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大胆想象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1、学习名人名言。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有关“感受”“幻想”“质疑”“发现”“验证”方面的名人名言作业,这节课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再学习几句名人名言,你收获会更大。

师出示书上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读名言后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朗读。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学生用心感悟自然,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欣赏自然。)。

2、进行“口语交际”——我心目中的美好。

(1)教师介绍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

学生围绕书上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整理,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

(2)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受到热爱周围环境的教育。)。

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发本单元中《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读后感,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熟读选择的其中的课文内容。

1、选第一单元《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中一篇文章写读后感。

2、能结合书上的感触最深的地方,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能结合书上的感触最深的地方,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怎样围绕课文重点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一、课堂导语。

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

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本单元围绕回归自然的内容让我们欣赏了五篇课文,再者五篇课文中有两篇课文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那就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本次作文就是把对这两篇课文中的其中一篇写出自己的感受,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看法。

2.读一读例文,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

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

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读后感“读”“感”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