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热门20篇)

时间:2023-12-27 18:01:51 作者:灵魂曲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科学合理地配置和管理人力资源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到您。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近日,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战略人力资源专家机构仝博咨询、福建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等联合发布了一份《xx年福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据了解,该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0届,调查范围全面覆盖了福建省各地市及各种类型、规模的企业。

应届生试用期流失超一成。

我省企业人才招聘渠道比较全面,基本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调查显示,网络招聘和内部推荐仍是主流渠道,92%的企业选择了网络招聘,内部推荐占到了82%,都比上年增长了3%。猎头公司和媒体广告的选择下降得比较多。

调研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不少企业采用线上线下的多渠道组合招聘,特别是金融、地产、it、电商等行业。而且,新的网络招聘渠道不断增加,云招聘兴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招聘效率提升,也具有了更高的精确度。

在人员选拔上,“问答面试”仍是我省企业在人才选拔上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面试占比虽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达到了91%;“知识技能测验”占6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年是57%,而xx年仅占37%;而选择心理测试的企业则持续下降,占比11%,上年是14%,xx年占到了21%。

调研同时发现,在招聘效果上,效果一般和比较有效旗鼓相当,分别占比48%和46%,而试用期流失率高依然是个突出问题。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流失率明显高于企业员工整体流失率,超过10%,而企业员工的平均离职率随着85后员工占比增高而加大。

对薪酬很满意的只占1%。

调查显示,在“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上,75%的员工认同要科学设计薪酬结构和挂钩比例,认同和接受业绩对薪酬收入调节作用,还有22%的员工认为应提高现有的挂钩比例。

在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上,62%的员工认为差不多,但也有23%的人认为偏低。课题组认为,外部公平性对员工影响巨大,是企业能否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关键。因此,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至少要保证在关键人才或岗位上有竞争力。

此外,调查显示,在薪酬自我公平性上,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都只占1%,34%的员工较满意,49%的员工表示“一般”,比上年增长了4%,不大满意的占了13%。

业者认为,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处于“一般”的状态,员工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将受影响,很难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不过,薪酬的自我公平是一把“双刃剑”,公平性不够会挫伤员工积极性,过度强调自我公平,则又容易吃“大锅饭”。

数据还显示,我省企业最主要的定薪方式是“由hr按工资标准制定”,占到40%,比上年提升了9%;岗位评价、个别协议占39%,下降了4%;而由公司领导临时定和由用人部门与其谈判确定的占比都是14%。

东南网3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张顺和)92%的企业选择了网络招聘、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流失率明显高于企业员工整体流失率、近半员工认为现有薪酬一般。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调查报告

企业培训是企业员工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高效的员工培训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员工培训中却面临着缺乏系统性及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的调查,对于提高企业的招聘工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时间:2012年05月01日——2012年05月20日。

(二)调查地点:天津市平安保险大厦。

(三)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实地调查。

(四)调查内容:

对天津市平安保险公司以实地调查及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环节的调查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8份,主管级及员工90份,本人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了该企业培训方法的弊端和不足,为改进员工培训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三、发现的问题。

(一)偏重技能培训,对团队精神和个人素质重视不够。

调查发现,该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三部分,然而在培训过程中该企业多偏重对在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于员工团队精神和素质方面的培训明显做得不够。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6%的员工认为其团队精神很好,46%认为其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28%的职工认为团队精神较为缺乏。在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55%的员工反映他们并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在一起,感觉不到团队精神。60%的员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员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员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非常认同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这样的培训虽然可以使得员工技能得到长足的提高,但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职业精神,导致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的培训投入无法得到回报。

(二)培训没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效性差。

通过对该企业员工专业技能自我评价的调查发现,员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75%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2%职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认为培训对改善员工绩效作用“非常大”的只占3%,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本人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训缺乏实质性的激励措施。

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员工培训后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缺少实质性的激励制度,没有为培训合格的员工提供一个晋升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相应激励制度的缺失难免会导致员工公司培训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2、培训效果反馈制度不够健全。

该企业对于员工培训效果的考核处在一个基本的层次上。即只是注重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只对培训的组织、培训讲师的表现等最表面的东西进行考评,而对于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去考评。另外,由于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三)培训结构不尽合理,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规范。

1、培训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发现,该企业的员工培训主要是针对新进级别较低员工,对于中高层级别员工的培训则相对较少。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左右的员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部门内与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高级管理人员需在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

2、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通过调查发现,该企业尽管有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但该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问卷结果显示,在该企业大多数员工的意识里,培训就是来场讲座或是外派学习一周等形式,很少考虑自身需要,只是为培训而培训,缺乏一些必要的培训制度,导致培训工作不规范。另外,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成年人的逻辑记忆力较强而机械记忆力较弱,因此企业在员工培训时采用千篇1律的方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联系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情景和实践活动则可以带来较好的培训效果。

(四)培训费用投入较少。

在对该公司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本人发现了该企业将员工培训看作单纯的投。

入,所以尽可能地减少培训人数和费用。这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只看到了短期的投入,而没有看到员工陪训为企业长远发展所培养、积攒的人力资本。这种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很难与社会同步,需要及时更新。

(五)近半数企业高层每年只能接受两次以下的培训统计显示:有41.30%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3.04%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8.26%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企业高管一般承担着很多的任务,工作繁忙,于是培训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不亚于是一块“鸡肋”。但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应该相应提高,这方面,培训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高管素质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六)企业中层接受培训的次数整体基本于高层持平统计显示:有39.13%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5.22%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2.17%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17.39%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6.09%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统计显示:有28.26%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21.74%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10.87%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26.09%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13.01%的企业对基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基层管理者是最初步入管理的人群,他们非常需要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来满足新的工作岗位带来的要求。故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有意向基层管理者倾斜。

(七)针对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内容时,管理技能培训位列首位。

调查数据表明:有74.47%的企业在为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的培训列为首选内容;其次是36.17%的企业选择为高层管理者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高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7.02%及14.89%;另外还有4.26%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八)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培训的比例大幅增加。

调查数据表明:有78.72%的企业在为中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有48.94%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8.51%及21.28%;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九)基本技能培训成企业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的首选。

调查数据表明:有85.11%的企业在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基本技能的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55.32%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而选择管理技能、商务技能作为基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0.64%、2.13%;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四、解决建议。

通过对该企业培训现状的调查,针对目前该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为了使该企业的培训更有效,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

1、加强员工团队精神方面的培训。

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职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

不定期的和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强化对员工个人素质的培训。

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企业较快发展。

(二)注重培训方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1、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

由于员工所受的教育不同,他们的思想和技能水平层次不同,其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员工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员工培训必须针对员工的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正确认识员工的层次性、差异性,是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的前提。这就需要企业与时俱进,以更加多样的方法增强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强调员工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并不等于否定员工培训内容的主导性,应用培训方法的多样性来丰富培训主导性的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注意科学化的培训方法。

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的结果。其次,表现在培训的手段上普遍使用各种较先进的科技来辅助培训,用计算机来处理分析有关资料。再次,表现在培训观念更新和实践领域的通俗化。当今时代的企业员工培训注重科学研究,对培训实践和实验进行理性概括,启发员工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促进员工职业观念的更新,帮助员工协调相互间的关系,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克服自身缺陷,开拓创新企业的发展领域,并反过来促进企业培训工作的发展。

(三)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培训规范化。

一个企业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企业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而且要使员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企业还要向员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职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员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另外,企业培训要根据培训效果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四)加大对培训费用的投入。

加大对培训费用的投入,前期看似是在“浪费”钱,实则不然。随着培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发挥作用,其对企业无形的价值将会逐步显现,合理的进行培训预算,适当增加培训费用的投入,无疑将会使企业员工培训大大改观。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践调查研究,我亲身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员工培训,对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通过运用这些知识,我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如何帮助一个企业分析他们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分析给出比较合理化的建议,这次调查研究使我受益颇多。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特在3月7日到3月15日运用了一线实习走访、人员座谈、a、b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一、调查问卷情况:。

此次共发放人力资源工作问卷(a卷)共66份,按全体管理人员比例的77%进行调查;一线职工调查问卷表(b卷)共220份,涉及造纸1、3、5、7车间、机电、热电、水处理各车间220人,占公司一线生产类总生产人数的40%。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问卷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问卷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详细情况表附后)。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招聘方面: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培训方面:普遍认为公司的中层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打骂和棍棒教育,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质疑?并对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的实施和监督提出了要求。

3、入职管理方面: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人事部门,并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人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离开公司,很多管理层的普通管理员工在问卷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4、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产生了质疑,认为公司没有足够重视人力资源,同时人力资源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必定会影响到公司的后续发展。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主要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愿干就干,不干快走”的话竟然能在管理中使用频繁,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指定个师父后,任其自生自灭,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员甚至在新工人入职一周后,仍然不能知道新职工的名字,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罚款制度和请假扣款等方面,职工认为罚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本身没错误,可如果以罚代管,像检查卫生罚款、质量问题罚款、上下班问题罚款等等,现在很多职工对任何问题都是抱着一种非常机械和麻木的心态工作,丧失了工作的热情,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被罚款,带着被处罚的心态工作,工作中有怨气,来新工人后错误的引导,甚至说丧气话,促使了新工人离开。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么不被罚款,带着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3、工资方面:工人因为自身工资的问题,对公司的管理根本不理解,特别是对车间管理的工资持很大意见,他们有的甚至这么讲:“造纸的是我们,挣钱的是他们”“挣钱的不干活,干活的不挣钱”等等,总之是意见很大,加上去年物价上涨,更是增加了员工发这个牢骚的共性,继而相互埋怨和影响,最终使很多本来不会离开的人也离开了公司。很多人都在做自己个人得失的比较,现在在这个工作上所受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拿到的工资跟其他的行业进行比较,如果感觉不合适就选择离开,最让人担心的是很多的老工人也说出同样的话,其中有1个是在企业工作了多年的老工人,相信如果不是的确有不合适,断然不会这么说,因为人工作时间长了,毕竟对人对物对公司都会有感情。

4、工作时间方面:现在多数车间三班倒,并且是三天倒三班,员工可以说很难休息好,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员工是连轴转,24小时不休息,三班都要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有加班费,所以很多员工意见很大,平时工作中本身的环境就不是很好,加上这么累,工资高还可以,现在工资也不高,加上不能准时歇班,请假扣款,调休又没有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更是心里不平衡,进而就会牢骚、埋怨、甚至离开。

5、信息沟通方面:很大企业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高层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年度精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有三部曲:明确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具体的执行计划。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估与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等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依据。广义上的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了所有这些具体内容,而决不仅仅“只是些招聘、薪酬之类的内容,有时再加点培训方面的东西”。

2.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结合企业战略的实施予以人力资源的支持和保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应以战略目标出发,以战略为指导,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因此,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首先要明晰,而后才能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随后才会有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而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快速扩张阶段,往往涉足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乏许多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一些新开拓的项目,定岗定编工作不象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规划,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3.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太快,不易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市场发展变化速度很快,而行业尽管随市场变化而作规划,到年终目标达成率也不过20%-30%。如某it公司是联想在某区域的大代理商之一。在年初,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年度发展战略制定出了本年度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但是在新的一年开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联想集团自身的战略、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于是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该it公司也必须随之调整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要求重新进行公司的人员设置与编制,重新制定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培训计划等。事实上,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相应地就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战略目标不断地变化,从而又会导致人力资源规划随之变化。

4.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专门技术与人才。

目前,虽然许多中小企业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在行使部门职能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员很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第二、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第三、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土生土长,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没有经过正规大公司的熏陶,眼界不高。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工作,对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而在这些综合因素中,有很多不是通过正规教育过程所能获得的。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不是靠认证也不是靠理论培养的,需要的`是其对工作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否则,单纯依靠原理、技术或数据处理的培训造就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无异于纸上谈兵。鉴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正在向中小企业渗透的现实,随着各家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加深,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一定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重要性对于寻求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尤为突出。而能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最关键的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政策。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找出中小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经营发展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的出路。

(一)社会经济变化。

1、经济全球化,2、社会知识化,3、信息网络化,4、人口城市化。

(二)企业管理变化。

1、企业生存基础的变化,2、企业发展源泉的变化,3、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4、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5、企业活动内容的变化。

1、中高级人才跳槽频繁。

在对150名首席执行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调查问卷中,只有12%的人坚定认为不会离开公司,有54%的人声称自己在两年内很可能或可能离开公司。本次调查的董事长和董事长兼ceo以及总裁分别占31%、27%、23%,企业以国企和股份制企业为主,大约占63%,行业以高科技和金融行业为主,大约占71%。

2、七成人更看重“精神薪资”

七成人在选雇主时,首先考虑包括成就感在内的“精神薪资”。该调查涉及的几十位企业经理表示首先在意公司是否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并提供广泛的网络共享这种文化。

职业顾问认为,“精神薪资”说明人才希望被雇主认同,与后者一起成长、发展。除了提供物质外,企业的“精神薪资”能真正实现人才的增值,这种成就感不是单纯的薪资福利就能满足的。

3、员工的压力管理和健康管理日趋重要。

后sars时代,企业和个人重新审视健康观,员工健康作为企业创富资本被日渐重视。企业若设置相应健康服务部门和机构将导致成本增加,机构肿大。上海春蕊健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借鉴国外健康管理经验,在原有企业员工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增设了为员工提供健康协助、疫苗注射、心理辅导的专业机构,无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简便的解决之道。

1.策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规划成为企业战略规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如果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话,唯有将长期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因为人具有人性,也拥有人权,不能象机器设备一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将成为识别企业实力和优劣的重要指标。

在美国,有些机构对企业做各种各样的排名,如《幸福》杂志每年评选出美国适合人们工作的企业等等。评选这些企业的主要根据往往就是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所选参数通常为:工作场所、员工待遇、企业所有权等。

3.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将是具备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通才,人力资源经理职位将成为通向ceo的重要途径。生产流程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管理与评估系统的重新建立、企业价值观的重新树立等等,企业的这些活动不仅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有关,和人力资源管理也息息相关,有的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原理、核心技术等基本知识。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高层人力资源主管将问鼎ceo职位。

4.“以人为本”的业绩辅导流程管理方式成为主流。

该流程的首要要素是开创一种积极的协调关系,然后它要求人力资源经理人对员工进行培训、职业辅导、直面业绩,并培养员工的自尊,充分释放员工的潜能,最后,该流程建立各种奖励策略,以激励员工增加其责任感并取得成果。

5.企业人力资源呈多元化与弹性化。

多元化:21世纪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即可以外包,也可以向外提供,而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例如,利用猎头公司协助企业实施招募人力的功能,借助社会上专门的培训机构或管理顾问机构为企业进行培训,并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机会。弹性化:突破传统的工时制度,针对技术研发人员工作的独特性,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与工作分享等措施,允许他们自行调整工作时间,以此吸引人才和激发工作热情。

6.人力资源管理新职能--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规划员工实现自我超越的职业生涯。

企业最能吸引员工的措施,除了薪资福利外,就是为员工提供升迁与发展机会。为了避免员工羽翼丰满就跳槽离职现象的发生,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员工生涯管理工作,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规划企业的宏伟前景,让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同企业共同发展,为有远大志向的优秀人才提供其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广阔空间。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绩效评估必须将侧重点由以往对员工的态度与特质评估,转向与动态目标管理相结合的评估体系,以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8.激励导向式的薪资策略与自助餐式的福利政策相结合。

传统上的薪资制度比较重视薪资的保健因素以及职务因素,而这两者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却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薪资设计理念。首先,薪资要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其次,薪资也应作为激励员工学习动机的手段,鼓励员工学习更多、更广、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变化无常的挑战。

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有三部曲:明确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具体的执行计划。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估与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等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依据。广义上的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了所有这些具体内容,而决不仅仅“只是些招聘、薪酬之类的内容,有时再加点培训方面的东西”。

2.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结合企业战略的实施予以人力资源的支持和保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应以战略目标出发,以战略为指导,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因此,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企业发展与企业战略首先要明晰,而后才能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随后才会有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而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快速扩张阶段,往往涉足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乏许多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一些新开拓的项目,定岗定编工作不象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规划,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3.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太快,不易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市场发展变化速度很快,而行业尽管随市场变化而作规划,到年终目标达成率也不过20%—30%。如某it公司是联想在某区域的大代理商之一。在年初,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年度发展战略制定出了本年度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但是在新的一年开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联想集团自身的战略、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于是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该it公司也必须随之调整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要求重新进行公司的人员设置与编制,重新制定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培训计划等。事实上,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相应地就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战略目标不断地变化,从而又会导致人力资源规划随之变化。

目前,虽然许多中小企业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在行使部门职能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员很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第二、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第三、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土生土长,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没有经过正规大公司的熏陶,眼界不高。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工作,对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而在这些综合因素中,有很多不是通过正规教育过程所能获得的。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不是靠认证也不是靠理论培养的,需要的是其对工作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否则,单纯依靠原理、技术或数据处理的培训造就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无异于纸上谈兵。鉴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正在向中小企业渗透的现实,随着各家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加深,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一定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重要性对于寻求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尤为突出。而能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最关键的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政策。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找出中小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经营发展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的出路。

(一)社会经济变化。

1、经济全球化,

2、社会知识化,

3、信息网络化,

4、人口城市化。

(二)企业管理变化。

1、企业生存基础的变化。

2、企业发展源泉的变化。

3、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

4、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

5、企业活动内容的变化。

1、中高级人才跳槽频繁。

在对150名首席执行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调查问卷中,只有12%的人坚定认为不会离开公司,有54%的人声称自己在两年内很可能或可能离开公司。本次调查的董事长和董事长兼ceo以及总裁分别占31%、27%、23%,企业以国企和股份制企业为主,大约占63%,行业以高科技和金融行业为主,大约占71%。

2、七成人更看重“精神薪资”

七成人在选雇主时,首先考虑包括成就感在内的“精神薪资”。该调查涉及的几十位企业经理表示首先在意公司是否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并提供广泛的网络共享这种文化。

职业顾问认为,“精神薪资”说明人才希望被雇主认同,与后者一起成长、发展。除了提供物质外,企业的“精神薪资”能真正实现人才的增值,这种成就感不是单纯的薪资福利就能满足的。

3、员工的压力管理和健康管理日趋重要。

后sars时代,企业和个人重新审视健康观,员工健康作为企业创富资本被日渐重视。企业若设置相应健康服务部门和机构将导致成本增加,机构肿大。上海春蕊健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借鉴国外健康管理经验,在原有企业员工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增设了为员工提供健康协助、疫苗注射、心理辅导的专业机构,无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简便的解决之道。

1、策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规划成为企业战略规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如果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话,唯有将长期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因为人具有人性,也拥有人权,不能象机器设备一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将成为识别企业实力和优劣的重要指标。

在美国,有些机构对企业做各种各样的排名,如《幸福》杂志每年评选出美国适合人们工作的企业等等。评选这些企业的主要根据往往就是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所选参数通常为:工作场所、员工待遇、企业所有权等。

3、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将是具备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通才,人力资源经理职位将成为通向ceo的重要途径。生产流程的重新设计、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管理与评估系统的重新建立、企业价值观的重新树立等等,企业的这些活动不仅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有关,和人力资源管理也息息相关,有的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原理、核心技术等基本知识。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高层人力资源主管将问鼎ceo职位。

4、“以人为本”的业绩辅导流程管理方式成为主流。

该流程的首要要素是开创一种积极的协调关系,然后它要求人力资源经理人对员工进行培训、职业辅导、直面业绩,并培养员工的自尊,充分释放员工的潜能,最后,该流程建立各种奖励策略,以激励员工增加其责任感并取得成果。

多元化:21世纪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即可以外包,也可以向外提供,而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例如,利用猎头公司协助企业实施招募人力的功能,借助社会上专门的培训机构或管理顾问机构为企业进行培训,并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机会。弹性化:突破传统的工时制度,针对技术研发人员工作的独特性,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与工作分享等措施,允许他们自行调整工作时间,以此吸引人才和激发工作热情。

6、人力资源管理新职能——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规划员工实现自我超越的职业生涯。

企业最能吸引员工的措施,除了薪资福利外,就是为员工提供升迁与发展机会。为了避免员工羽翼丰满就跳槽离职现象的发生,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员工生涯管理工作,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规划企业的宏伟前景,让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同企业共同发展,为有远大志向的优秀人才提供其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广阔空间。

7、建立动态目标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绩效评估必须将侧重点由以往对员工的态度与特质评估,转向与动态目标管理相结合的评估体系,以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8、激励导向式的薪资策略与自助餐式的福利政策相结合。

传统上的薪资制度比较重视薪资的保健因素以及职务因素,而这两者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却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薪资设计理念。首先,薪资要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其次,薪资也应作为激励员工学习动机的手段,鼓励员工学习更多、更广、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变化无常的挑战。

9、实行开放式管理,企业内部股份的持有者由高层经理人扩展到企业中层经理人乃至员工。

由员工持有企业内部股份。

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和学习能力的竞争。造就高素质员工成为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了解我国企业培训现状,有利于为制定有效的员工培训政策和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上普遍较低;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企业仅为8·7%,而占销售收入0·5‰以下的企业有48·2%。如果从企业发展和人才竞争的实际需要看,培训经费的低投入必然严重影响员工素质的提高,需要引导企业从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加大培训投入力度。

中、西部企业培训经费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5‰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6%和4·5%,明显高于东部企业(3·7%)。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培训经费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比例为10·4%,高于其它性质企业1·6-6·8个百分点。说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执行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培训规定》情况较好,但培训经费普遍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应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

上市公司培训经费的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比例为34·1%,非上市公司为22%。

销售额、资产额3000万元以下企业培训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5‰以上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5·7%和5·1%),但培训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0·5‰以下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50·6%和52·5%)。说明这一类企业在培训经费投入上处于高低不稳定状态。

不同行业企业在培训经费投入的比例上有一定的差距。其中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培训经费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4·6%、13·5%和10·8%;公用事业、建筑业、制造业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4·8%、6·4%和6·5%。

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较高(69%),但也有31%的企业在员工培训中没有培训计划,反映出企业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有待加强。

不同地区企业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上差别不十分明显,但西部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比例要高于东部4个百分点(西部企业72%;东部企业68%)。

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上表现出一定的差距。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比例最高(76·1%),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比例较高(72·4%),集体、私营企业最低(60·7%、60%)。国有企业继续保持着培训制度上的某些优势,但也表明不同背景企业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上市公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其中,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制定培训计划的比例最高(86·3%),高于仅在境内或仅在境外上市公司4个百分点左右,高于拟上市公司11个百分点、没上市公司22·5个百分点。

不同销售额、资产额企业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别。销售额、资产额3亿元以上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1·3%和80·2%);销售额、资产额3000万元以下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比例最低(分别为52·1%和52·7);而且销售额、资产额越高的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比例也越高,说明企业培训的制度建设与企业规模有一定的关系,规模小的企业不太注重员工培训计划制度建设。

不同行业企业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上差别明显。采掘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最高(91·7%);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比例较高(80·8%、79·2%和79·1%);农林牧渔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比例最低(45·9%)。如果从“准备制定”培训计划的数据判断,所有行业对这一工作有程度不同的认识,只有集体企业“不打算制定”培训计划。

大部分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不好。“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企业只有42·1%、“执行不力”的56·4%、“没有执行”的1·5%。尽管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的情况较好,但执行不力,难以产生好的培训结果并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

中部和东部企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49·7%和42·5%;西部企业比例较低,为34·2%。说明中部和东部的相当部分企业在员工培训中比较规范,相对而言西部企业培训可能比较重视形式,有待加强培训制度的执行力度。

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49·6%和47·1%;私营企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较低,为34·4%。说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培训计划执行情况较好,但培训过程中“执行不力”的情况也有待改正。

上市公司“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其中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比例最高(61·4%),明显高于其它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严格执行”培训计划比例最低(35·7%),没有上市公司较低(39·8%)。有待强化非上市公司培训计划的执行力度。

不同销售额、资产额企业在“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别。销售额、资产额3亿元以上企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8·9%和49%;销售额3-1·5亿元和资产额3000万元以下企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最低,均为35·4%。需要正确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觉规范培训工作,并尽快缩小不同规模企业间培训工作的差距。

采掘业“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比例最高,为72·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比例较高,为52·8%;房地产业比例最低,为27·9%。这一结果说明,传统国有企业在培训工作中,在培训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存在明显优势。而房地产作为社会新兴产业,对培训工作的规范化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从房地产业“没有执行”培训计划比例为0的结果上,可以看出这类企业对这一问题已经有所觉悟。

在所有的培训方式中,企业采用公司“内部培训”的比例占65·5%,“外部短训”的比例占47·5%,“学历教育”的比例占18·4%,只有5·3%的培训采用了其它诸如脱产或半脱产、替补、出国考察等方式。企业普遍采用以公司内部培训为主的方式,说明企业培训需求更为关注员工岗位技能的提高,是理性选择培训方式的结果。“外部短训”的比例较高,说明企业对外部培训市场的需求较大。同时,企业对“学历教育”仍有一定的需求,但需要在办学方式、课程设计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探索。

中部和西部企业采用“内部培训”方式的比例均为67·2%,略高于东部企业2·3个百分点;西部企业采用“外部短训”方式的比例最高(52·2%),东部企业的比例最低(46·2%);中部企业采用“学历教育”方式的比例最高(28·4%),东部企业的比例最低(16·3%)。

不同所有制企业都采用公司“内部培训”为主的方式,其次是“外部培训”和“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方式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表现出较大的比例差别。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采用3种培训方式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1·2%、57·7%和34·7%;集体企业采用公司“内部培训”的比例最低,为53·6%;私营企业采用“外部短训”方式的比例最低,为37·9%;外资港澳台资企业采用“学历教育”的比例最低,为7·8%。导致不同所有制企业培训方式上的差别,可能是企业培训需要不同引起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比较注重学历教育,说明了“学历”对员工的晋升发展作用更大。

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在员工培训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采用“公司内部培训”、“外部短训”和“学历教育”3种培训方式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2·4%、64·7%和39·2%;没有上市公司采用3种培训方式的比例最低,分别为6·1%、43·4%和15·1%;其它上市公司3种培训方式的需要都比较高,但仅境外上市公司采用公司“内部培训”方式的比例最低(8%),可能是公司业务国际化程度较高,依靠内部培训,师资难以满足现实培训的需要。

不同销售额、资产额企业采用培训方式的特点是:(1)不同销售额、资产额企业采用“公司内部培训”方式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外部培训”和“学历教育”;(2)销售额、资产额越大的企业,在各种培训方式上所占的比例越高。如销售额3亿元以上企业采用3种培训的比例分别为77·8%、61·7%和31·3%,而3000万元以下企业是47·9%、29·3%和8%。虽然培训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培训需要决定的,并不能作为判断培训效果的指标,但如果综合分析还是可以看出不同销售额、资产额企业间存在的差距。

采掘业采用3种培训方式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1·7%、79·2%、和75·%;农林牧渔业采用“内部培训”方式的比例最低,为45·9%;批发零售餐饮采用“外部短训”的比例最低,为27·9%;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采用“学历教育”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6·3%和39·6%;批发零售餐饮和通讯与信息技术(it)采用“学历教育”的比例最低分别为4·9%和9·3%。其它结果基本反映了不同行业培训需要的倾向。

从统计结果上看,样本企业不太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的比例为48·3%,“没有进行”跟踪评价的比例为31·8%,“准备进行”跟踪评价的比例为19·4%。一方面说明目前企业的培训工作不够规范,执行情况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相当部分企业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的作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由于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是检验培训目标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重要根据,因此亟需提供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和技术、工具。

不同地区间企业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的比例有较明显的差别。中部企业“进行”跟踪评价的比例最高(52·5%),东部企业较高(为49·1%),西部企业最低(为42·7%)。尽管西部企业在培训经费投入上明显高于东部企业,但在培训效果执行的力度上要低于东部企业,因此不能完全用培训经费的投入来评价企业的培训工作,有待于研究制定更为科学的培训评价标准。

外资港澳台资企业、私营企业、非国有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的比例分别为53·5%、51·9%和50%,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11个百分点。说明非国有企业在培训中更加注重培训实效。虽然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培训经费投入上、在培训制度的制定执行上,要明显好于其它所有制企业,但这一结果也暴露出国有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国有企业培训经费投入产出的评价力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调查报告

学号:100694318。

班级:物业10-3。

一、调查背景。

为了充分利用假期,并将物业管理专业的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巩固加深理解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我们决定假期进行物业管理实习。通过这次对豪城物业管理企业的实习,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让我们知道学的东西的用处,还能巩固加深知识,开阔视野,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更加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物业管理行业,对他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还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对于自己未来的追求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形成一个对专业知识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从而明确目标,改善不足和缺点,更加发奋努力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假期就以物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为主题开展了暑期实习,虽然只干了二十多天,但是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也希望能有更加多的实习机会,去完善自己的所学,更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调查培训的目的与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物业管理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大力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现代化发展,物业管理也终将取代老的自建自管,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一名当代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更加关注物业管理的就业趋势、物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从而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及目标。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是物业管理的专业人员还是比较匮乏,专业人员的培养还是比较落后。很多物业企业都有人力资源匮乏、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人力资源问题一直制约着物业管理企业的而发展,从而必须重视物业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只有处理好了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了我们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和自己能力的提高,我们着重调查了实习物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状况。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地要落实到人的发展问题上,人力资源的培养至关重要。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下面就进入我们这次实习的北京豪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自身的实习经历去探索一下人力资源的培训状况。

三、调查内容。

(一)战略层人员培训:战略层人员是物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首先他们都是从基层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坐在最高管理层上,而对于基层工作及人员一无所知。由于我们不能或很少能接触他们,所以多以豪城物业企业的培训教材上的为例。战略层人员要顾全公司大局,战略谋划公司的未来发展,所以必须有宽广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有敢于闯敢于干的胆识和勇气,有识人的慧眼和战略眼光,因此他们的培训比较特别。他们多是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的物业管理知识(国外的物业管理发展较早,并且发展比较成熟,他们的物业管理可是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趋势)或是在国内有最先进的专业知识的地方学习,探究物业管理企业未来的趋势和走向,洞察变化,预测未来趋势,以便能更好地抓住时机,走在物业企业的前沿,所以他们培训的花费较高,不过这毕竟是为了公司的未来能更好的发展。

(二)管理层人员培训:管理层人员属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物业公司的宗旨信念精神,服务精神,管理目标,未来的发展趋势及走向。首先要有公司的基础知识的培训,理解公司的宗旨精神才能更好的领导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好的未来。其次,有公司内部的提升领导能力的培养,多给予他们一些机会,培养他们的能力,有没有能使大家凝聚起来的力量,有没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有没有面对困境能够冷静面对泰然处之的能力等等。最后,一般会让他们参加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有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教育,对于各个方向进行教育指导,对于提升领导力和执行力非常重要。我们学校的物业管理专业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物业管理专业,所以物业管理方面我们学校算是权威,有很多物业企业的老总就来我们学校学习过,但是我们还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其实什么时候可以建立一个。就像周围的清华北大,都有很多自己的各专业方面的培训机构,清华的“管理层培训内容”就很有名,不过不是物业管理方面的。加强管理层培训对于公司的发展也很重要。

(三)操作层人员培训:操作层人员的培训我们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学习过一点,物业管理企业作为服务业,比其他的服务也更加繁琐复杂,它涉及的很多细节,比如说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还有道路交通车辆垃圾管理等,所以基层操作员的工作多而复杂,他们的培训也有必要。虽然我们实习的物业企业的很多工作,如维修设备,房屋修葺,日常养护,清洁绿化管理等,都租给了专门的公司,但是员工的质量素质层次不齐,也很有必要加以培训。有基本的规定和约束,来保证物业企业的质量。拿清洁绿化人员培训来讲一下。首先他们必须有清洁绿化的工作经验技能,没有,首先要学习怎么清洁绿化,要达到什么标准,什么程度,在什么时间段打扫等等。其次,要让他们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如什么是七净六无,七净是路面净、路沿净、人行道净、树根净等,就是这些知识等等。还要学习礼仪文化、服务态度、与人相处的技巧等。最后,职责培训。要践行公司的各种理念服务精神,做到上面讲述的种种,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消防人员等的培训都和清洁绿化人员的培训差不多,都有专门的员工手册和培训手册,帮助他们更好的工作服务。

(四)新入职职工培训:这个我们深有体会。暑假的实习,我们就是新入职的职工,虽然是短暂的二十多天实习工,但是还是深有体会的。虽然我们没有怎么培训,但是我们毕竟是最开始实习,对于这份工作抱着十二分的责任心,自己就计应学习了物业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出错,出丑,让别人看不起。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度过了实习的二十多天。有人专门教我们一些礼仪文化,怎么接待别人,怎么去服务别人,说话注意语气,平时要有眼色,会干事等。下面说一下新入职员工的培训,首先,他们有学习公司规章制度培训,从而了解公司的文化精神,服务宗旨等,了解了这些才能做好公司的人。其次就是自己工作的职位的内容、做法,经验及教训等,以便更好的更快的接收工作。最后,还有人际关系、服务态度等的礼仪文化培训,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这些在日常工作中很重要。

(五)应急特殊培训:常见的应急事件:有人员被困电梯事件,突发停电事件,失火事件,液化气泄漏事件,盗窃和破坏事件,意外伤亡事件,房屋浸水事件等。下面那房屋浸水事件举例,说名一下应急事件的处理。员工在接到报警或发现小区范围内出现浸水事件,应立即将进水地点、楼层、水源、水势情况等报告当值领导、或值班人员,并在志愿人员到达之前尽量控制现场水势,防治实施范围扩大。还要拍人防输进去电梯等处,关键是还要切断电源,同时及时查明进水原因,采取措施,如关闭水泵,封闭水管,打开末端防水等,还要组织各种手段,包括采用扫除、吸水机,排精积水,清理现场等。事故后及时召开会议,及时记录受损情况,总计经验教训,加强管道管理,加强排水系统等,还有应急的各种设备。不管是哪一种应急事件的发生,都要临危不乱,冷静面对处理,这样才能是损失降到最小。在这种事件发生时,有效的应对才能展现一个公司的风范与实力。

四、结论与建议。

模式,学习了基本内容,也是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经验。以后再遇到应急事件、才入公司的时候,也多了一些经验。这些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有所体会,有时别人给你说的经验,你可能不能体会或者不适用,但是自己的经历经验,才是最久远重要的,对于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经历了这次实习,我们成长了很多,也会继续好好学习下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调查报告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调查报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调查报告内容提要我于今年5月对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发现肯德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环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内容提要。

我于今年5月对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发现肯德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环节对应聘者进行严格审查面试,以便录用到最优秀,最适合其岗位的员工。为树立整体国际形象,执行规范而统一的公司规章制度,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编制《员工手册》,其《员工手册》也是依据中国法律编制的,是属于企业规章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关心员工的生活。企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

关键词。

调查报告。

我此次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企业。调查的题目为《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我于xx年6月12日走访了肯德基企业人力资源部张经理,他向我介绍了肯德基企业员工的招聘、录用及培训,员工的福利等情况,并借阅了肯德基企业《员工手册》和xx年度肯德基企业各部培训记录。自我鉴定:

我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分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专科xx秋的学员,通过在校近三年的学习,掌握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我根据所学的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选择了银川市百胜餐饮集团-—肯德基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查阅企业的《员工手册》及xx年度企业各部门培训记录,以《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为题,写了这篇调查报告。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只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进行分析,因而无法做到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

一、员工的招聘和录用。

和奋斗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

肯德基企业从员工进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这样做减少了员工的流失,提高了员工的满意感。企业采用的较为有效的升迁机会与发展,其流程如下:

(一)服务员见习转正。1,工作满50个小时;2,通过一个工作站的训练检定。服务员—接待员,完成主题二并通过检定。

(二)服务员—星级训练员。1,通过一个区的全部基本工作训练检定;2,通过该区的开店或打烊工作训练检定;3,理论考试达90分;4,实操考核100%通过。接待员-资深接待员,完成主题五并通过检定。

(三)星级服务员—全星级训练员工作。1,通过全部工作区的全部基本工作站的训练检定;2,通过全部工作区的开店或打烊工作训练检定;3,理论考试达90分;4,实操考核100%通过。资深接待员-接待员组长。1,完成主题九并通过检定;2,视餐厅需要。

(四)全星级训练员—组长。1,任职全星级训练员6个月;2,通过全部工作区的开店或打烊工作训练检定;3,,理论考试达90分;4,实操考核100%通过。

(五)通过任职组长观察中及餐厅需要,便可以提升到管理岗位。其服务组及管理人员在餐厅里的工作包括:1,依工作站的标准程序准备高品质的产品;2,亲切自然地欢迎顾客,并提供他们所想要得到的服务;3,执行一切必须的清洁维护工作。透过训练有素的员工执行这些工作,方可达到企业101%顾客满意的目标。

三、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

“跳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肯德基企业让员工参与管理,进一步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期望,更愿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此外,该企业除了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之外,还进一步采用授权方式,把一部分决策下放给员工,让员工根据具体情况对客人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关心员工的生活。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企业员工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肯德基企业的管理者从生活上多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方便.首先,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时间分配,员工的上班时间由员工自己于一周前提供,充分为员工减少压力,生活方便。然后,会有很多机会参加由餐厅举办的各项员工活动。其次,管理人员还对员工进行感情投入.在节日、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礼物等表示祝福。如果员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尽力提供支持与帮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肯德基企业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三方面内容。

(一)直接报酬直接报酬主要指企业为员。

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的不合理的现象。

(二)间接报酬。

间接报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好旺得企业采用统一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等福利。

(三)非金钱性报酬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因而,管理人员应适当的考虑员工的精神需要,通过各种精神鼓励措施来激励员工,如评选“最佳员工"、授予“岗位能手"称号等。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员工的精神满足是不同的。并根据员工个人的差别有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如有的员工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就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联谊会等社交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的员工希望受人尊敬,拥有较高的威望,企业可通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来激励他们。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百胜集团-肯德基企业的管理者是真正重视员工,把员工放在首位,切实把“员工第一”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因为如此,肯德基企业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得到各方朋友的肯定.

了严重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

通过对肯德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或许能给那些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中国企业带来些启示,甚至是经验。

企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其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灵活的企业制度和良好的经营环境而成就的“温台模式”,使民间企业家的才能和创业积极性迸发出来,弥补了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能源、资源劣势,创造了温、台州地区民营企业欣欣向荣的局面。在温、台州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业初期,其灵活的选人、用人制度以及凝聚力较强、监督成本较低的家族式管理,为企业的发展节约了成本、赢得了时间,造就了企业的快速发展。21世纪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尤其是人才的竞争。那么这些优秀的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又是如何呢?为此,本小组展开对温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几个民企发展比较典型地区的调研,以此辐射整个浙江地区,管中窥豹,来了解浙江地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本次调研涉及大中小各类规模的企业。从生产领域看,所调研的企业涉及服装、皮革、塑料化工、机械、轻工工艺、五金、印刷、房地产、餐饮等众多产业。因此,此调研成果极具普遍性、代表性和全面性。

浙江的民营企业多为家族模式或集体合作形式,以乡镇个私股份集团为主要构成,一般下设多个子公司,充分吸收外资、政府扶助等各方资金,领导层以家族、亲友为主,在人事运行上有较大的主观性。在调查中发现,发展比较成熟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所调查的企业中90%的中小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而80%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比较正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行科学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查发现,65%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即使有人力资源部门的企业,也仍然沿袭过去的考勤、奖惩、工资分配等纯管理约束机制。同时中小民企普遍缺乏挖掘和培养企业自己人才的中长期计划,没有系统进行培养开发人才的工作,人才严重青黄不接,根本没有将管理职能转到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方面来。而在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对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管理、晋升和辞退等方面有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

在招聘这一块,70%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岗位分析及能力素质分析,企业常常根本不知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对一般的操作工往往是老板接到业务了发现人力不够时才想到招聘录用。而对于高素质人才,企业常常感觉到自己是缺人,但是什么岗位缺人,岗位缺什么样素质的人,该如何与应聘者谈什么样的条件,都一概不知。没有深入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只能凭感觉寻找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造成“唯学历论”误区。但往往又是高的不来,低的又不想要,或者高的来了却留不住。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干部来源于亲戚或值得信任的朋友,因人设岗的较多。其管理层岗位的招聘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可信任度。

相对于处于初创或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大企业的招聘显得比较成熟。调查结果得知,85%的大企业有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分析。区别于中小企业只用广告招聘和员工推荐两种比较单一的招聘方式,大企业实现了招聘途径的多元化,如网上招聘、人才市场招聘、校园招聘等。而在关键人才招聘中,大企业比较注重技术能力等,而且但都会预留一部分管理岗位用于安排有裙带关系的人。

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做得较差,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短期行为较为普遍。表现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上,只想引进熟练的操作工、成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希望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他们不愿意自己投资培养,不愿承担人才投资成本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总想坐享其成,挖其他企业人才墙脚。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等不起”现象,企业不愿自己培养人才。在所调查的中小企业中,有三家最基本的岗前培训也没有。即使有培训的,也只是传统的“师徒型”老员工带新员工式。虽然此种方式受到业界众多专家的批判,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得已的因素。调查中一位管理者说:“我们也想像书上说的搞培训搞开发,但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来说,这根本不现实。我们首先得生存下去,这就需要不断的缩小成本。为了减缩成本,我们就不得不取消人力资源部、培训开发这类见效慢投入高的投资。”正如这位管理者所言,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取消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不得以而为之,是生存之必需。

大企业在培训上所做的相对较多。培训方式多样化,对关键人才的培训把讲座、授课、外派学习等方式相结合。但存在的不足在于很多企业高层缺乏科学的培训理论知识。几家大企业的培训仍停留在缺啥补啥,而很少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附带而出的是培训内容也往往是领导说了算,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

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的中小企业近乎没有绩效考核。他们对操作工优差的划分只是根据生产产品的多少。而管理人员的绩效完全凭老板或总经理的印象主观判断。存在着很大的主观色彩。

大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基本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和流程,但仍存在许多缺陷。60%以上的企业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结果只是用于工资奖金的发放或人员的晋升降职,而且基本只有上对下的考核,没有平级或下对上的考核。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两家企业有为了提高员工未来绩效而进行了发展性考核,并有绩效面谈和反馈。

调查的几家中小企业中,几乎没有一家有比较完善的薪酬管理系统。他们对一般操作工的工资发放完全按照计件或月工资计算,但很少有奖金。而管理人员只拿固定工资,他们的奖金取决于老板愿意拿出来分给大家的数额。奖金有无或给多给少老板说了算。往往是平时跟老板关系熟的人工资奖金更高。随机性和主观性很大,严重缺乏公正性、公开性、和公平性。但有两家企业以员工持股方式作为薪酬支付方式之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极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大企业在公平公开公正方面比中小企业有所改善。但也存在某些方面的误区与不足。如薪酬形式单一,多数只是传统的工资加奖金形式。只有一家四星级酒店对关键性员工实施了带薪休假等新薪酬形式。薪酬虽与绩效挂钩,但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与之匹配使得薪酬分配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福利体系不完善。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企业没有养老保险等法定福利。因此,很难建立起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员工平均流动率达到45%左右,严重者超过80%。特别是基层员工的变换,一家纺织企业每年过年后70%——80%的员工需要重新招聘。而大企业的员工流动率一般在30%左右。这跟员工关系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人才在民营企业看不到成长的空间,没有地位,没有成就感,在掌握一定技能后往往就跳槽,使企业面临人才竞争的劣势,削弱了企业的实力。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员工频繁跳槽,泄漏了企业的商业秘密,带走了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市场竞争策略,使企业失去了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在我调查的企业中,亲戚朋友往往是能进不能出,但能力有限。而真正的核心人员又留不住。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大中小企业存在普遍的共性。基本理念都认为企业与员工只是一种各取其利的金钱雇佣关系,以为员工拿到了应该拿的钱,别的事就不用管了。都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和维护员工关系,或者把员工关系的维护看成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事情。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工会,就算成立工会的,也往往是有名无实。在薪酬体系设计时,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企业领导缺乏感情投资。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普遍使用的是“家族模式”,而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较多使用现代科学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模式”。近来众多业内人士对“家族模式”大肆批判,把它作为民营企业短命的罪魁祸首,并极力宣扬改制成“职业经理人模式”来突破短命怪圈。然而,本人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模式适合在民营企业的不同阶段使用。不能妄然谈论孰是孰非。

作为一种最普遍的企业类型,家族企业早已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证明了家族企业并不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其经营也不是一种落后的经营。美国《家族企业评论》发表的一篇报道称,在全球500强企业中,37%是家族企业。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大约80%的企业与家族有关。同样,当民营企业在浙江遍地开花时,家族企业也到处安家落户,“家族模式”也成了“温台模式”的代名词。在创业初期,“家族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家族企业的创业者往往就是经营管理者,同时又是家族的权威,这就决定了家族企业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金融时报》对全球企业做过一个比较:“家族企业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在经营上较具弹性,遇到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能较非家族企业更迅速的做出明确而有效率的决策。”家族企业比非家族更具生命力,表现在其有强大的凝聚力,高度的一体感和创始人的吃苦耐劳精神。这些优势使得“家族模式”成为创业初期的最佳选择模式。这也是“家族模式”成为中小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浙江地区的特色模式的原因。

当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家族企业原先被隐藏的一些劣势开始暴露出来,成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的障碍,如重感情轻理性、用人的混乱、内部人际关系的冲突等。这时需要成功实现转制,把现代企业制度与家族制度亲密结合,实现管理专业化,即要由具有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管理企业,改变过去所有者与经营者一体的“家族模式”,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从“家族模式”向“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的转变。

根据以上的结论,浙江的民营企业应该从这些方向发展。浙江的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地从数量型、外延型的规模扩张模式转向质量型、内涵型,纵向深化发展模式;积极考虑如何实现家族企业的现代化,不要轻易放弃家族制,也不要把家族制神秘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调查报告

我于今年5月对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发现肯德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环节对应聘者进行严格审查面试,以便录用到秀,最适合其岗位的员工。为树立整体国际形象,执行规范而统一的公司规章制度,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编制《员工手册》,其《员工手册》也是依据中国法律编制的,是属于企业规章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关心员工的生活。企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

我此次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企业。调查的题目为《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我于20xx年6月12日走访了肯德基企业人力资源部张经理,他向我介绍了肯德基企业员工的招聘、录用及培训,员工的福利等情况,并借阅了肯德基企业《员工手册》和20xx年度肯德基企业各部培训记录。自我鉴定:我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分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专科20xx秋的学员,通过在校近三年的学习,掌握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我根据所学的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选择了银川市百胜餐饮集团——肯德基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查阅企业的《员工手册》及20xx年度企业各部门培训记录,以《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肯德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为题,写了这篇调查报告。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只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进行分析,因而无法做到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

企业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不获得求职者的信息,从而判断求职者的技能、知识是否与工作要求相符。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向求职者全面客观的介绍企业情况,员工工作的内容、要求,企业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晋升、薪酬、福利等,使求职者能从这些信息中判断自己对所应聘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能胜任其职。这一做法将有助于肯德基企业选择到更优秀的员工,也有助于员工坚定其在企业长期工作和奋斗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肯德基企业从员工进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这样做减少了员工的流失,提高了员工的满意感。企业采用的较为有效的升迁机会与发展,其流程如下:

(一)服务员见习转正。

1,工作满50个小时;

2,通过一个工作站的训练检定。服务员—接待员,完成主题二并通过检定。

(二)服务员—训练员。

1,通过一个区的全部基本工作训练检定;

2,通过该区的开店或打烊工作训练检定;

3,理论考试达90分;

4,实操考核100%通过。接待员—资深接待员,完成主题五并通过检定。

(三)服务员—全训练员工作。

1,通过全部工作区的全部基本工作站的训练检定;

2,通过全部工作区的开店或打烊工作训练检定;

3,理论考试达90分;

4,实操考核100%通过。资深接待员—接待员组长。1,完成主题九并通过检定;2,视餐厅需要。

(四)全训练员—组长。

1,任职全训练员6个月;

2,通过全部工作区的开店或打烊工作训练检定;

3,理论考试达90分;

4,实操考核100%通过。

(五)通过任职组长观察中及餐厅需要,便可以提升到管理岗位。其服务组及管理人员在餐厅里的工作包括:

1,依工作站的标准程序准备高品质的产品;

2,亲切自然地欢迎顾客,并提供他们所想要得到的服务;

3,执行一切必须的清洁维护工作。透过训练有素的员工执行这些工作,方可达到企业101%顾客满意的目标。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肯德基企业为员工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如总经理接待日等方式,通过与员工双向沟通,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此外,肯德基管理者不仅加强与企业现有员工之间的沟通,而且也要重视与“跳槽”员工的交流,因为管理者认为这些员工往往比企业现有员工更能直接、详实的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员工“跳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肯德基企业让员工参与管理,进一步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期望,更愿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此外,该企业除了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之外,还进一步采用授权方式,把一部分决策下放给员工,让员工根据具体情况对客人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企业员工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肯德基企业的管理者从生活上多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方便。首先,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时间分配,员工的上班时间由员工自己于一周前提供,充分为员工减少压力,生活方便。然后,会有很多机会参加由餐厅举办的各项员工活动。其次,管理人员还对员工进行感情投入。在节日、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礼物等表示祝福。如果员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尽力提供支持与帮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肯德基企业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三方面内容。

(一)直接报酬直接报酬主要指企业为员。

工提供的工时工资、加班费等。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的待遇,企业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岗职工资制度。岗职工资制是从经理到见习助理,组长,服务员等分成许多级别,各级别有不同的工作有所不同的工资制度。这样可以避免单纯按行政级别来划分工资高低,工作多年的服务人员的工资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的不合理的.现象。

(二)间接报酬间接报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好旺得企业采用统一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等福利。

(三)非金钱性报酬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因而,管理人员应适当的考虑员工的精神需要,通过各种精神鼓励措施来激励员工,如评选“员工”、授予“岗位能手”称号等。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员工的精神满足是不同的。并根据员工个人的差别有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如有的员工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就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联谊会等社交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的员工希望受人尊敬,拥有较高的威望,企业可通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来激励他们。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百胜集团—肯德基企业的管理者是真正重视员工,把员工放在首位,切实把“员工第一”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因为如此,肯德基企业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得到各方朋友的肯定。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报告显示,困扰我国企业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危机,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通过对肯德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或许能给那些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中国企业带来些启示,甚至是经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调查报告

一、高效的员工培训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培训是企业员工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员工的培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竞争力。

调查基本情况二、调查时间(一)。

月05年2012:日20月05年2012日——01。

调查地点:(二)。

天津市平安保险大厦。

调查方式:(三)。

调查问卷、实地调查。

调查内容:(四)。

对天津市平安保险公司以实地调查及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环节中份,92其中有效问卷份,98回收问卷份,100共发出调查问卷的调查研究,层管理人员问卷份,本人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问卷90份,主管级及员工8为改进员工培训指出了该企业培训方法的弊端和不足,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发现的问题。

三、

偏重技能培训,对团队精神和个人素质重视不够(一)。

调查发现,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三部该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包括知识培训、对于员工团然而在培训过程中该企业多偏重对在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分,%的员工认26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队精神和素质方面的培训明显做得不够。

%表示不认同。5%表示沉默,20%基本认同这一事实,35常认同团队正在进步,但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这样的培训虽然可以使得员工技能得到长足的提高,良的职业精神,导致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的培训投入无法得到回报。

培训没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效性差(二)。

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培训缺乏实质性的激励措施、1,缺少实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员工培训后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相没有为培训合格的员工提供一个晋升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质性的激励制度,应付主动学习的少,应激励制度的缺失难免会导致员工公司培训被动参加的多,的多,真正求知的少,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效果反馈制度不够健全、2即只是注重当时培该企业对于员工培训效果的考核处在一个基本的层次上。

而培训讲师的表现等最表面的东西进行考评,只对培训的组织、训的现场状况,由于另外,甚至对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去考评。对于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因而无法对后来进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培训结构不尽合理,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规范(三)、1培训结构不尽合理。

对于中高层级该企业的员工培训主要是针对新进级别较低员工,调查发现,中高层%左右的员工认为,80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别员工的培训则相对较少。

%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多数员工普20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

行培训提高。

培训体系不够完善、2但该体系不够科学和完该企业尽管有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培训就是来场讲座或是外派在该企业大多数员工的意识里,问卷结果显示,善。

缺乏一些必要的培训只是为培训而培训,很少考虑自身需要,学习一周等形式,成年人的逻辑记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另外,导致培训工作不规范。制度,因此企业在员工培训时采用千篇1律的方法往往达忆力较强而机械记忆力较弱,未来的情景和实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联系过去的经验、不到预期的效果。

践活动则可以带来较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费用投入较少(四)。

本人发现了该企业将员工培训看作单纯的投在对该公司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只看到了短这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所以尽可能地减少培训人数和费用。入,这种积攒的人力资本。而没有看到员工陪训为企业长远发展所培养、期的投入,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很难与社会同步,需要及时更新。

近半数企业高层每年只能接受两次以下的培训(五)。

次以上培训;有1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8.70%次培训;有10—6安排。

28.26%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于是培训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不工作繁忙,企业高管一般承担着很多的任务。但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应该相应提亚于是一块“鸡肋”高管素质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了企培训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这方面,高,业的发展。

企业中层接受培训的次数整体基本于高层持平(六)。

(八)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培训的比例大幅增加。

解决建议四、针对目前该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弊通过对该企业培训现状的调查,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为了使该企业的培训更有效,端和不足之处,工作。

(一)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加强员工团队精神方面的培训、1。

可以更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不仅让职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自觉与管理者一道,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也使企业和员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强化对员工个人素质的培训、3。

使员工充对员工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从而保证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企业较快发展。

注重培训方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二)。

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1。

正确认识员工的层次性、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以更加多这就需要企业与时俱进,是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的前提。差异性,样的方法增强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强调员工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应用培训方法的多样性来丰富培训主导性并不等于否定员工培训内容的主导性,的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注意科学化的培训方法、2员工培训方法科学化更是企业员工培训的本科学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本质,表首先,企业员工培训发展与改革的一个趋向是致力于培训方法的科学化。质。

现在培训决策过程上。传统的企业培训从“本本”出发,沿袭常规不变的教条;

是而当今时代的员工培训从目标设计到具体实施都经过科学的评估和实验过程,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特在203月7日到3月15日运用了一线实习走访、人员座谈、a、b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一、调查问卷情况:

此次共发放人力资源工作问卷(a卷)共66份,按全体管理人员比例的77%进行调查;一线职工调查问卷表(b卷)共220份,涉及造纸1、3、5、7车间、机电、热电、水处理各车间220人,占公司一线生产类总生产人数的40%。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问卷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问卷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详细情况表附后)。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招聘方面: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培训方面:普遍认为公司的中层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打骂和棍棒教育,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质疑?并对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的实施和监督提出了要求。

3、入职管理方面: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人事部门,并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人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离开公司,很多管理层的普通管理员工在问卷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4、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产生了质疑,认为公司没有足够重视人力资源,同时人力资源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必定会影响到公司的后续发展。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主要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愿干就干,不干快走”的话竟然能在管理中使用频繁,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指定个师父后,任其自生自灭,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员甚至在新工人入职一周后,仍然不能知道新职工的名字,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罚款制度和请假扣款等方面,职工认为罚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本身没错误,可如果以罚代管,像检查卫生罚款、质量问题罚款、上下班问题罚款等等,现在很多职工对任何问题都是抱着一种非常机械和麻木的心态工作,丧失了工作的热情,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被罚款,带着被处罚的心态工作,工作中有怨气,来新工人后错误的引导,甚至说丧气话,促使了新工人离开。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么不被罚款,带着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3、工资方面:工人因为自身工资的问题,对公司的管理根本不理解,特别是对车间管理的工资持很大意见,他们有的甚至这么讲:“造纸的是我们,挣钱的是他们”“挣钱的不干活,干活的不挣钱”等等,总之是意见很大,加上去年物价上涨,更是增加了员工发这个牢骚的共性,继而相互埋怨和影响,最终使很多本来不会离开的人也离开了公司。很多人都在做自己个人得失的比较,现在在这个工作上所受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拿到的工资跟其他的行业进行比较,如果感觉不合适就选择离开,最让人担心的是很多的老工人也说出同样的话,其中有1个是在企业工作了多年的老工人,相信如果不是的确有不合适,断然不会这么说,因为人工作时间长了,毕竟对人对物对公司都会有感情。

4、工作时间方面:现在多数车间三班倒,并且是三天倒三班,员工可以说很难休息好,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员工是连轴转,24小时不休息,三班都要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有加班费,所以很多员工意见很大,平时工作中本身的环境就不是很好,加上这么累,工资高还可以,现在工资也不高,加上不能准时歇班,请假扣款,调休又没有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更是心里不平衡,进而就会牢骚、埋怨、甚至离开。

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越来越重要,企业能不能够创造效益,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因素决定于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本次调查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查找出了公司在人员管理(招聘、录用、评价、选拔)、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优劣及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达到提高员工专业素质,促进公司发展的目的地。

现有职工共人,其中正式员工人,非正式员工人。

(二)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人,占%;大学本科人,占%;大学专科人,占%;中专及以下人,占%。其中,第一学历为硕士人,占%;大学本科人,占%;大学专科的人,占%;中专的人,占%。

队伍中,按现工作岗位统计,岗位共人。其中岗位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管理岗位人,硕士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中专及以下人;岗位人,本科人,大专人,中专人。

(三)薪资水平方面: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占总人数的%;月薪3000-4000元的人,占总人数的%;月薪20xx-3000元的人,占总人数的%;月薪20xx元以下的人,占总人数的%。

结合我所学的专业,认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着一些问题:

(一)缺少全面性,培训机制存在误区。

人员的选取、配置和使用是否合理,这是关系到企业发展成败的大事,国内外诸多成功公司如海尔、宝洁、丰田等公司在人员的合理化配置上都下足了功夫。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现有市场与规模的基础上有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为企业注入新的力量。我觉得公司在培训的问题上存在错误认识:(1)认为培训费时、无用,或认为培训是下属自己的事,于是敷衍了事,目标与结果差异很大;(2)培训计划制定不够完善,出现培训方法的选择和培训过程中的沟通不利、缺少关于培训结果的考核机制等问题;(3)培训内容、时间、人员选择不当,目标制订不当,导致培训工作无法健康运行。

(二)激励机制存在不足,评估需完善。

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低和发展程度。公司对激励制度的设计与执行缺少相应的灵活性,结果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相应提高,企业缺乏竞争力。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者的重要管理控制工具。公司在评估过程中由于系统不完善,运行方法不当而产生一些问题:(1)缺少必要的沟通,导致上下级之间沟通不良,意见分歧,矛盾激化;(2)培训力度不够导致评估主体对待评估内容的判定不够客观;(3)缺少相应的信息反馈和投诉系统,导致评估结果失去预期作用;(4)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的选择不够全面、准确、适当,依照企业具体相关评估内容和相关需要而定,否则会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客观公正,达不到满意效果;(5)负责人对评估的作用、意义和评估成功的定义理解不足,导致评估过程表面化,未能发挥评估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薪酬与福利管理的合法性有待提高。

薪酬与福利是员工劳动所得、生活费用的来和保障,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其设计与相关制度安排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在具体运营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却严重侵害了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使两极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比如说在工资上,现在普遍使用两分或三分制,就是将工资部分打卡,作为基本保险凭证,部分以现金形式发放。这样一来,减少企业保险费用支出和税款费用支出,增加员工个人负担量,从而使员工相应的福利保险数额减少。再有,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而忽视了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和企业依据环境应当相应提供的基本福利保障。

(一)正确认识管理意义,提升人才优势。

要促进公司的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自觉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进而改革不合时宜的工作方式方法。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破除重物轻人消极等待意识。ibm的创建人汤姆斯丁沃特森说:“你可以接管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但只留下我的那些人,我就可以重建ibm。”可见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素质决定了效率,人不仅要管理还必须不断开发挖掘其潜力。目前,加紧研究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应当着眼于现有的人力资源整合、挖潜、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司履行职能的需要。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改变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方法和观念,注重员工的利益需求,变控制为尊重,变管理为服务,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便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优势成为竞争优势。

(二)大力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员工发展机会。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作,既要横向的人员规划,招聘、培训、薪资、生涯等整合,也要纵向的公司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整合。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的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从加强人力资源调研、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科学配置和人力资源长远规划人手,转变人事管理职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优化配置,把人才用好、用活。

2.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的竞聘上岗制度、公平竞争的员工优化组合制度、人尽其才的岗位交流制度,营造一种有利于人才发展空间的良好环境。

3.建立双重职业生涯路径,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与管理人员相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双重职业生涯路径模式提供两条或多条平等的晋升阶梯,一条是管理通道,另外的是技术通道,几种阶梯层级结构为平行关系(同目前的行政级别多层次一样,技术岗位的阶梯也可以是多层次的)。在双重职业生涯路径下,能够晋升到中、高层职位的员工数量增加了,避免了挤“独木桥”,让各类型岗位上的员工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员工可选择其职业发展方向,可以继续沿着技术生涯路径向上攀升,或转而进人管理职业生涯。

4.搞好技术职务系列评审工作,真正建立起有公司特点的系统内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具体来说,技术职务级别可多层次。行政职务可优先从取得相应技术级别或更高级别的人员中聘任;当技术人员担任管理职务时,其待遇按级别与行政职务两者之中较高的标准执行。各级技术人员的数量占员工总数比例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每年有关职数的要求报上级单位核定。在技术职务的晋级上,应坚持“工作任务和研究成果相结合”原则;在技术职务的聘任和使用上,应坚持“级别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的原则;在技术成果的考核上,应坚持“既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的原则。

(三)构建持续培训机制,促进员工素质提高。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只有加强培训,改进培训方法,积极探索并运用有利于培养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员工。

1.合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培训经费,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规划,明确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的要求,突出重点,提高培训质量,体现培训价值。

2.合理选择培训项目,对症下药,改善人才层次与结构。培训项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直接落脚点,选择培训项目必须考虑人才培训需求、培训的价值取向、培训的课程设置和培训的实际效果。

3.建立“学习型单位”,使员工队伍素质与时俱进。建立学习型单位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激励制度,单位要求学,职工愿意学,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建立培训“学分制”,以增强员工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保证培训质量和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它把人力资源的各项功能整合为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并通过为员工设定个人目标从而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相联系。同时,绩效管理为员工的薪酬制定、培训、晋升、工作安排和来年的目标设定提供依据,为人员招聘和选拔提供参考。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进行提升和工作调换的用人制度比传统的用人制度更加合理和科学。

(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激励过程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且是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教授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员的潜力只发挥出20%一30%,仅能保住饭碗,但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下,同样的人员可发挥80%一90%的潜力。激励可分为奖励激励、危机激励、文化激励、考核激励几个方面。激励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复杂和有挑战性的技能。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六)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关爱员工生活。

组织全行员工进行体检,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联系社区为员工注射甲流疫苗,为员工生日送上鲜花表示祝贺,开展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送上组织的关怀。同时与工会、共青团一起开展各类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成立篮球队、足球队,定期训练、比赛,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我为发展作贡献”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公司凝聚力。

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领域的扩大和在管理环节的提前等表现,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不断创新,其核心是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鼓励员工创新的竞争机制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所在。

饭店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饭店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饭店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是跨越时空的战略工程,这些论断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但理论和实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实践中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及对上述论断的实施状况显然难遂人意。不然就不会出现一方面饭店老总抱怨管理人才难求,另一方面旅游专业院校毕业生“报国无门”、改投他行的尴尬局面。从局部和侧面看,这与饭店的人才策略不当有关,与毕业生个人期望值过高有关。若放置整体和深层加以考虑,则与缺乏能够在宏观上协调指导人力资源良性运转的体制和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有关。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跳出单纯就饭店论员工培训的圈子,重新审视目前饭店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综合考虑和分析人力资源形成、开发、管理和监控的全过程。

1.饭店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失衡。目前,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的一个问题就是饭店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失衡。从纵向看,饭店业的发展呼唤着素质高、外语好、专业知识扎实、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中专、职校生与本科以及更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等旅游高级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调。从横向看,饭店人力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缺口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既有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旅游人才难觅。学历较高的本、专科毕业生往往具备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而没有较多的实践机会,他们在旅游饭店的实践上有较大的欠缺;而旅游职校的学生往往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理论水平又有限。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失衡的状况与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培训师资力量不足有极大的关系。目前我国饭店的培训师资队伍有三类:一类是大专院校的教师和专业研究者,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与实践的结合;第二类是饭店中的管理者和业务能手,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第三类是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我国的现状是一、二类师资不少,而第三类师资相对缺乏。

2.饭店业的人才流动频繁。饭店员工流动分为饭店行业横向流动和跨行业流动两种。饭店行业内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利于行业内劳动力的调剂,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而跨行业流动对于饭店乃至整个饭店行业而言都是一种损失。据调查,跨行业流动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饭店中一线操作服务型员工,这些员工初来饭店时,大部分没有上岗工作的经验,饭店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其培养为熟练员工,但是这部分员工的经济待遇在饭店中较低,而劳动强度又较大,因此他们的跨行业流动较频繁。频繁的流动,使饭店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就转化为沉没成本,减少了饭店的投资收益,同时还严重削弱了饭店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旅游饭店业的发展。

3.饭店决策层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如何开发认识不足,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方法落后,尤其是培训作为开发的重要手段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1.改善教育体制,提高饭店人力资源的质量。针对我国目前教学同饭店业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尽如意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校企合作是国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及有效做法。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旅游业发展需要较多的技能型、操作性人才。为培养这种人才,国外许多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学合作,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合作的方式,一是学校对学生规定一定的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二是学校为旅游企业提供应用科研、咨询和培训;三是以企业为主,与学校共同办学,形成企业的培训基地;四是许多旅游院校聘请教师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对企业实践经验都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教师讲授内容能够和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培养学生对旅游企业发展的适应性。国外的这种做法对于提高我国旅游饭店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加大饭店人力资源的供给是很有启发作用的。事实上,我国有许多大专院校己经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并初见成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不仅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路子,更是成立了山东商职学院餐饮中心,中心员工都是该系的实习学生,从管理层、操作间到服务第一线全由实习学生承担,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不仅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更提高了实战能力,该系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在我国旅游院校中广泛推广。

2.加强饭店人事管理,正确选择、使用和发展人才。饭店人事管理,是由饭店人力资源根据国家人事劳动政策和企业制定的管理方针与政策,对饭店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开发,在人事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员工招聘、员工考评、员工激励、员工培训、员工纪律管理、员工档案管理与人事统计等一系列日常管理业务中,为调动员工积极性,为达到饭店理想的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并始终保持旺盛的企业竞争力所进行的动态管理过程。

加强饭店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适应形势发展,彻底解放思想,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饭店实际情况改革用工制度、干部制度、工资制度、奖励制度等。在饭店内部建立起平等的竞争机制,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人力资源要不断开辟人员来源途径,努力做好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和发展人才的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使饭店保持生机和活力。

3.注重员工培训,强化员工素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综合竞争能力。当今世界饭店业面临的最激烈的竞争莫过于人才的竞争,造就人才、保护人才、使用人才是每一家饭店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各饭店把留住人才、使用人才作为提高饭店经营利润的重要内容,因为人才可以创造价值,人才可以降低成本。饭店业追求的不是用人多少,而是人的作用,提倡一人多用,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这样饭店就可以达到用最少的人去完成更多的事。因此,建立和完善饭店培养体系,培育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饭店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对饭店企业提高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训在饭店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在上升,任务在加重,培训已不单纯被看作是解决短期问题的一种临时性举措,而成为促进企业变革和保持企业永远不败的一种战略武器。饭店培训方式可以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实施培训的不同时间、地点以及培训的不同内容与性质进行区别分类,建立饭店多层次、多形式和多渠道的饭店培训体系,即根据员工不同的职务、年龄构成、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等级及其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分为不同层次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培训,最终使培训达到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饭店服务质量及提高饭店的综合竞争能力的目的。

4.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是以价值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共同追求,以职业道德、相关法令、制度和政策为导向的全体职工和企业领导的长期共识。旅游饭店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饭店中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努力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展示其才华,并通过提拔、表彰等激励手段,对员工的工作给予肯定,以满足专业服务人员的成就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主动了解员工的困难和要求,并尽力帮助解决,使员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能感受到企业的温暖。除此之外,饭店还应适当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如果饭店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员工所付出的劳动相差太远,就很难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势必使一些员工跳槽,员工队伍不稳定将最终给饭店带来损失。

参考文献:。

妥艳贞: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j].开发研究第1期。

人的管理——浅谈饭店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9月6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相关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下的绩效管理。

行政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xxx百货有限公司

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

调查方式:访谈类

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环节对应聘者进行严格审查面试,以便录用到最优秀,最适合其岗位的员工。为树立整体形象,执行规范而统一的公司规章制度,xxx百货有限公司事业部编制《员工手册》,其《员工手册》也是依据中国法律编制的,是属于企业规章制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关心员工的生活。企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只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进行分析,因而无法做到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

企业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向求职者全面客观的介绍企业情况,员工工作的内容、要求,企业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晋升、薪酬、福利等,使求职者能从这些信息中判断自己对所应聘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能胜任其职。这一做法将有助于xxx百货选择到更优秀的员工,也有助于员工坚定其在企业长期工作和奋斗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xxx百货从员工进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这样做减少了员工的流失,提高了员工的满意感。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xxx百货为员工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如总经理接待日等方式,通过与员工双向沟通,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此外,xxx百货管理者不仅加强与企业现有员工之间的沟通,而且也要重视与“跳槽”员工的交流,因为管理者认为这些员工往往比企业现有员工更能直接、详实的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员工“跳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xxx百货让员工参与管理,进一步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期望,更愿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

企业员工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xxx百货的管理者从生活上多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方便。首先,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时间分配,充分为员工减少压力,生活方便。然后,会有很多机会参加由各个部门举办的各项员工活动。其次,管理人员还对员工进行感情投入。在节日、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礼物等表示祝福。如果员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尽力提供支持与帮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xxx百货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三方面内容。

(一)直接报酬直接报酬主要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工时工资、加班费等。

(二)间接报酬间接报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xxx百货采用统一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等福利。

(三)非金钱性报酬非金钱性报酬是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因而,管理人员应适当的考虑员工的精神需要,通过各种精神鼓励措施来激励员工,如评选“最佳员工”、授予“岗位能手”称号等。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员工的精神满足是不同的。并根据员工个人的差别有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激励手段。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xxx百货有限公司的管理者是真正重视员工,把员工放在首位,切实把“员工第一”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因为如此,xxx百货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得到各方朋友的肯定。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报告显示,困扰我国企业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危机,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

通过对xxx百货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或许能给那些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中国企业带来些启示,甚至是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近日,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战略人力资源专家机构仝博咨询、福建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等联合发布了一份《xx年福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据了解,该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0届,调查范围全面覆盖了福建省各地市及各种类型、规模的企业。

应届生试用期流失超一成。

我省企业人才招聘渠道比较全面,基本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调查显示,网络招聘和内部推荐仍是主流渠道,92%的企业选择了网络招聘,内部推荐占到了82%,都比上年增长了3%。猎头公司和媒体广告的选择下降得比较多。

调研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不少企业采用线上线下的多渠道组合招聘,特别是金融、地产、it、电商等行业。而且,新的网络招聘渠道不断增加,云招聘兴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招聘效率提升,也具有了更高的精确度。

在人员选拔上,“问答面试”仍是我省企业在人才选拔上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面试占比虽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达到了91%;“知识技能测验”占6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年是57%,而xx年仅占37%;而选择心理测试的企业则持续下降,占比11%,上年是14%,xx年占到了21%。

调研同时发现,在招聘效果上,效果一般和比较有效旗鼓相当,分别占比48%和46%,而试用期流失率高依然是个突出问题。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试用期流失率明显高于企业员工整体流失率,超过10%,而企业员工的平均离职率随着85后员工占比增高而加大。

对薪酬很满意的只占1%。

调查显示,在“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上,75%的员工认同要科学设计薪酬结构和挂钩比例,认同和接受业绩对薪酬收入调节作用,还有22%的员工认为应提高现有的挂钩比例。

在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上,62%的员工认为差不多,但也有23%的人认为偏低。课题组认为,外部公平性对员工影响巨大,是企业能否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关键。因此,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至少要保证在关键人才或岗位上有竞争力。

此外,调查显示,在薪酬自我公平性上,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都只占1%,34%的员工较满意,49%的员工表示“一般”,比上年增长了4%,不大满意的占了13%。

业者认为,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处于“一般”的状态,员工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将受影响,很难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不过,薪酬的自我公平是一把“双刃剑”,公平性不够会挫伤员工积极性,过度强调自我公平,则又容易吃“大锅饭”。

数据还显示,我省企业最主要的定薪方式是“由hr按工资标准制定”,占到40%,比上年提升了9%;岗位评价、个别协议占39%,下降了4%;而由公司领导临时定和由用人部门与其谈判确定的占比都是14%。

饭店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状况,帮助企业应对困难,破解难题,促进商贸流通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商贸流通领域专项调研活动的通知》(清商发[]32号),组织安排人员就全县餐饮业、住宿业、酒类批发零售业、建材家居业、批发及零售业分别进行了调研。现就餐饮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年度。

营业额(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其中。

限额以上。

限额以下。

4663.5。

4663.5。

6033.4。

29.40。

5607.2。

6699.0。

11.00。

446.0。

6253.0。

8955.0。

33.70。

983.2。

7971.8。

2013上半年。

4721.5。

25.33。

518.0。

4203.5。

(一)逐渐形成规模走向兴旺。

我县的餐饮业在前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地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批餐饮企业、中山路饮食一条街逐渐成长起来,一部分如天辰酒店、明珠酒店被淘汰。我县餐饮业真正的快速发展是随着203月训练基地、6月大地温泉、8月温泉度假村的开业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从而带动城区轩辕、金水源、蓝馨等一批酒店兴起,逐步走向兴旺。-20,全县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29.40%、11.00%、33.70%,餐饮营业收入由20的4663.5万元上升至8955.0万元,增幅高达92%。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项总销售(营业)收入的10.3%。今年元至6月份,我县餐饮业的增速明显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为25.33%。

项目名称。

第二季度。

第二季度。

合计。

2497.1。

4721.5。

1898.4。

3767.4。

(一)、限上。

283.1。

518.0。

227.0。

411.7。

1、客房收入。

5.4。

2、餐费收入。

236.3。

427.9。

190.6。

342.6。

3、商品销售额。

46.8。

84.9。

36.4。

69.1。

4、其他收入。

(二)、限下。

2214.0。

423.5。

1671.4。

3356.7。

其中: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额。

1316.2。

3095.4。

1162.8。

2709.2。

(二)呈现多元化格局。

清水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美味佳肴不只一二。通过长期发展和推陈出新,大菜、火锅、汤锅、快餐、小吃、烧烤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高档菜品以度假村、蓝馨为主;中档菜品以轩辕、金水源、金都、福来顺、溢香源、川味王为主;大众菜品则以遍布城乡的中小餐饮馆为主;休闲菜品以农家乐和各种烧烤为主,汉堡洋快餐也登陆我县。

(三)个体私营占主导。

由于餐饮行业准入门槛低,投资大小皆宜,独资或合伙均可,所以成为民间资本进入较活跃的领域。到今年6月底全县规模以上餐饮企业2家,规模以下企业3家,个体餐馆410家,从业人员1963人。从数量上看,明显个体私营户占据主导,企业单位屈指可数。

(四)经营状况小好于大。

经对目前我县餐饮业经营状况的调查,我县小餐饮的经营状况、经营收入率、经营利润率好于高中档餐饮。特别是小的面馆和小吃店生意很好,绝无亏损现象,牛肉面馆和扁食店的利润率很高,如牛肉面馆,每斤面粉能拉6碗面,每碗牛肉面再加上牛肉及辅料、调料和人工等,所有费用占每碗牛肉面的售价的45%。而高中档餐饮企业维持其自身运转的费用很大,由于客源少,部分出现严重亏损,举步维艰。

(五)经营转型升级快。

目前,餐饮业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环境、氛围、品位、服务等多元素的综合竞争。顾客从原来的单一需求、发展为现在的特色餐饮、休闲餐饮、便捷餐饮等多种需求。激烈的竞争中,部分餐饮业经过“大浪淘沙”的洗礼,不得不淡出市场,如:天辰酒店、明珠酒店、训练基地、清水县大酒店、金世纪、一品香、小辣椒等。总体上看,新开业餐饮业数量明显大于淘汰出局的餐饮经营数量,新开业的餐饮经营单位整体经营水平明显高于淘汰出局的餐饮经营单位。这表明:通过优胜劣汰,全县餐饮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水平和规模不断向前迈进。

(六)消费群体三足鼎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餐饮客源市场日趋多样化,休闲餐饮、大众餐饮日益兴旺。从目前来看,家庭消费、个人消费、公务消费“三足鼎立”支撑清水县餐饮门面。其中,家庭消费、朋友聚会逐渐成为餐饮的主要卖点,节假日消费、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成为餐饮市场中新的消费时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节假日温泉度假村客人爆满,特别是婚庆“好日子”,各大酒店出现“等候就餐”、“一桌难求”的景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餐饮业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食品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提升、管理人才匮乏、成本控制难等多方面问题,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全国各地传出的信息除了显示餐企营收增幅放缓、成本高起、利润下滑外,更是出现了较高的倒闭潮。调查报告中显示,整个餐饮行业增速陷入年以的最低谷。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4月份,全国餐饮收入7712亿元,同比增长8.3%,比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这一同比增幅比2012年下降了37.6%,而且是近来,1-4月份数据第一次出现个位数增幅。特别是限额以上企业的餐饮收入2449亿元,同比下降了2.7%,比去年同期下降16.4个百分点,出现了中国餐饮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我县的餐饮业和全国的形势一样,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餐饮业收入增幅相应降低,营业利润下滑,增速已明显放缓,拐点到来,现状堪忧。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省市县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意见之后,公款吃喝、公务用餐得到了有效遏制,在改变了干部工作作风和树立了干部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的同时,餐饮业特别是高中档餐饮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这几年清水县餐饮业发展总体形势还是不错的,但眼下和着眼未来,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整体规模小且缺乏品牌支撑和创新意识。

全县现有规模以上餐饮企业2家,规模以下企业3家,个体餐馆410家,从业人员1963人。规模企业单位太少,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有效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规模小、档次低,不便于引进专业管理团队,经营管理沿袭传统、方式落后,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偏低,服务质量和水平难与适应新时期餐饮业发展的需要。缺乏品牌支撑,餐馆多、名店少,菜品多、名菜少,厨师多、名厨少,是我县餐饮的贴切写照。创新意识不强,一是店面装修缺乏新意,“千店一面”,格调不高;二是菜品沿袭老套路,按部就班,不善于推陈出新、赋予新意;三是早餐和夜市囿于传统,品种单一,潜力挖潜不够;四是菜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营养标准落实不够,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五是与文化结合不够;六是配套设施滞后,临街店面多为“格格门市”、“底商楼住”结构,受房屋结构、租金等影响,餐饮门店店面普遍狭窄,规模较小;随着车辆大量增加,餐饮经营单位由于没有自己的停车场地,致使车辆在街道上乱停乱放,经常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影响企业经营和招徕顾客。

(二)、餐饮业面临高成本、低利润等现实压力。

饭店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本调查旨在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基本状况,了解企业员工结构,招聘,绩效考核,企业环境等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出的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方式:访问人力资源主管,对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

一、企业基本情况,

*********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成立于****年。集团自成立至今,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调整经营结构,注重人才及团队建设。通过公司改制,资产运营等方式实现产业扩张,加速企业发展步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房地产、能源、酒店等领域都打下了稳定的发展基础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标志性产业包括:****等项目。至今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多家下属企业,数百名员工,团队优良,产业方向明确,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化企业。

二、调查内容。

(一)企业人员基本情况及管理。

1员工年龄结构及学历状况。

该企业20—30岁之间员工约占50%,30—40岁之间员工约占40%,40岁以上约占10%。学历方面,大部分学历集中在大专级别,约占70%,本科约占20%,还有5%的高中学历以及1%的硕士学历。

2员工培训。

由人力资源主管了解到,该公司一般都会直接聘用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成熟的员工,但仍无法避免服务技巧等各方面的弱势。如若对员工进行培训,也会采取目前最普遍的内部培训方式,对于要进行入职培训的员工,大抵是自学员工手册之类的。培训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3员工流失状况。

在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流动的员工中有接近三成是被公司裁员,其余均是由于员工个人对职位,薪酬,管理制度等因素不满主动离职的,约占10%左右,较往年持平。

4员工薪酬福利。

据调查了解到,该公司的工资制度采用岗位工资制,即以岗定薪,它的最大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工资水平的差异来源于员工岗位的不同,在相同岗位上工作的员工,获得相同的工资,但无法反映同一岗位员工的贡献差别。据问卷调查了解到,员工对目前的待遇并不十分满意,大部分员工认为工资待遇较低,希望提高薪金。同时,该公司在员工福利方面仅有最基本的福利,如带薪假期及五险一金,其它福利如节日礼物,健康体检等随机性较强,没有系统的预算与计划,员工们建议增加年度体检及节日福利。

5员工绩效考核情况。

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绩效,通过改善员工的绩效,进而改善企业的绩效。根据调查,该公司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这方面属薄弱环节,原先有进行过,但目前仅停留在计划方面,并没有上升到实践阶段。另外,据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员工认为绩效考评应该从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态度方面进行测评。

6企业目前稀缺的人才。

受访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集团公司,因此,经由人力资源主管了解到,该公司目前缺乏经验丰富,能够独立负责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定价及管理业务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在房地产销售领域,则缺少专业销售经理。

(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三)员工精神及满意度情况。

据调查表显示,多数员工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很合适,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并有能力,有信心做好。部分员工认为是自己喜欢工作,但感到自身能力有所欠缺,或是认为,不是自己理想工作,但能够做好。很少一部分员工认为,目前工作不太适合,希望换一个岗位。在公司内部,员工们认为自己与同事们的工作关系是比较融洽的。除此之外,大家对公司的环境卫生状况也比较满意。

(四)企业文化建设。

作为一个在房地产、能源、酒店等领域都打下了稳定的发展基础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的集团,该企业的核心宗旨是:以人为本,强强联合。该公司注重人才为本的关键,鼓励员工发挥个人专长,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由于该集团涉猎领域较广,因此很注重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强强联合才更有机会创造辉煌。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理解并不十分透彻,这样就无法发挥文化的作用,使之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

(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困惑难题。

对于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者,无不想在企业运行中把人力资源提升到战略地位,系统的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体系。但据相关调查显示,对于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者在老板眼中的印象,39.6%的管理者认为是“后勤管家”;26.4%的老板认为hr是企业的“参谋”;22.6%的人认为hr部门只是“服务员”团队;只有11.3%的人认为是“合作伙伴”。如果有幸进入到hr已经上升到“合作伙伴“的企业,会是hr从业者非常幸运的职业生涯。

同样的,该企业也面临着人力资源沦为事物型,服务型部门,这与与企业经营目标理念相适应,结合,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有着较大差距。

(六)招聘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要求应聘者具备哪些素质。

经由对人力资源主管的访谈得知,相较于应聘者的智慧才能过人,而显得有些浮夸,该企业更愿意聘用拥有严谨,踏实,认真的态度,肯于学习的应征者。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员工培训。

该公司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职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不明显。同时,员工培训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一个企业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企业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而且要使员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员工薪酬。

该公司采用的岗位工资制的缺点是无法反映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因技术、能力和责任心不同而引起的贡献差别;鼓励“官本位”,使得由于职位的缺乏而不能及时得到晋升的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加之如今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员工的提升机会更趋减少,职位的激励作用因之大大降低了,员工也普遍认为工资水平较低。该公司可以使用职位点值或按工资等级把职位分类,工人的职位被严格确定并对应着若干点值,这意味着员工从一个岗位流动到另一个岗位就比较困难,不利于工人的流动性,因此,在许多企业中,员工工资只同他们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同他们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挂钩。

(三)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的完善可以大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使员工更好的为公司服务。因此,公司应积极听取员工的需求,增加健康体检,节日福利等完善福利制度。

(四)员工绩效考核。

(五)企业稀缺人才的招聘。

企业可以针对高端职位和某些中端职位与猎头机构展开长期合作,提前做好人才储备。

(六)提高员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度。

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针对行业内的不同情况,充分调动员工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打造所有员工高度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追求与企业的理想、目标、使命和价值观等达到高度的统一。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地捆在一起,每个人都能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存在、认可和实现的坐标。

二是打造企业独特的价值观。确立独特的企业价值观,首先要体现时代风貌,其次,在此基础上更要张扬鲜明的行业特色。第三,还要彰显企业的文化个性。

三是构建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其核心是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氛围。

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应具有影响力,领导力,诚实威信,要树立个人品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生命周期),人力资源部门应提出支持企业完成企业目标的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部门要在企业制定战略中发挥作用。这就需要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具备业务的知识,行业的了解。除此之外,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实践来树立职能部门的威信,其中,领导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个人的人品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次对企业人力资源情况调查的经历,让我们这些在校生更深入的了解到企业人力资源及其它方面的现状及不足,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为我们今后能够更好的迈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特在20xx年3月7日到3月15日运用了一线实习走访、人员座谈、a、b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此次共发放人力资源工作问卷(a卷)共66份,按全体管理人员比例的77%进行调查;一线职工调查问卷表(b卷)共220份,涉及造纸1、3、5、7车间、机电、热电、水处理各车间220人,占公司一线生产类总生产人数的40%。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问卷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问卷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详细情况表附后)。

1、招聘方面: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培训方面:普遍认为公司的中层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打骂和棍棒教育,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质疑?并对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的实施和监督提出了要求。

3、入职管理方面: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人事部门,并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人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离开公司,很多管理层的普通管理员工在问卷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4、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产生了质疑,认为公司没有足够重视人力资源,同时人力资源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必定会影响到公司的后续发展。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主要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愿干就干,不干快走”的话竟然能在管理中使用频繁,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指定个师父后,任其自生自灭,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员甚至在新工人入职一周后,仍然不能知道新职工的名字,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罚款制度和请假扣款等方面,职工认为罚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本身没错误,可如果以罚代管,像检查卫生罚款、质量问题罚款、上下班问题罚款等等,现在很多职工对任何问题都是抱着一种非常机械和麻木的心态工作,丧失了工作的热情,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被罚款,带着被处罚的心态工作,工作中有怨气,来新工人后错误的引导,甚至说丧气话,促使了新工人离开。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么不被罚款,带着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3、工资方面:工人因为自身工资的问题,对公司的管理根本不理解,特别是对车间管理的工资持很大意见,他们有的甚至这么讲:“造纸的是我们,挣钱的是他们”“挣钱的不干活,干活的不挣钱”等等,总之是意见很大,加上去年物价上涨,更是增加了员工发这个牢骚的共性,继而相互埋怨和影响,最终使很多本来不会离开的人也离开了公司。很多人都在做自己个人得失的比较,现在在这个工作上所受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拿到的工资跟其他的行业进行比较,如果感觉不合适就选择离开,最让人担心的是很多的老工人也说出同样的话,其中有1个是在企业工作了多年的老工人,相信如果不是的确有不合适,断然不会这么说,因为人工作时间长了,毕竟对人对物对公司都会有感情。

4、工作时间方面:现在多数车间三班倒,并且是三天倒三班,员工可以说很难休息好,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员工是连轴转,24小时不休息,三班都要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有加班费,所以很多员工意见很大,平时工作中本身的环境就不是很好,加上这么累,工资高还可以,现在工资也不高,加上不能准时歇班,请假扣款,调休又没有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更是心里不平衡,进而就会牢骚、埋怨、甚至离开。

5、信息沟通方面:很大企业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高层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饭店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是一家企业的重要部门之一。如何了解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篇调查报告。

一、雅贝丽公司概况。

北京雅贝丽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以生产、销售自主品牌职业装为核心,根据近年来市场需求、客户需要,多年来不断对自主品牌进行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女装、男装、丝巾、领带等各系列产品,并以女职业装为主打品牌。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剪裁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专业的售后服务体系,专业承接政府机关、金融、电力、保险等国内企事业单位职业装团购业务。公司共有6个部门:总经理办公室、行政部、采购部、工厂制作部、销售部和账务部。

雅贝丽公司在短短六年的时间,衬衫日产2000多件,西服日产可达800多套,20底实现销售额1038万,实现销售额近2400万,实现销售额3674万,实现销售额4328万,实现销售额5596万,实现销售额6983万。

在北方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平台,分别在东北、华北、西北的各省市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建立大中型长期合作单位300多个。随着市场业务量的不断扩大,雅贝丽品牌将以独到的思维、独特的视角、全新的理念为每一位客户解读服装的新概念。

20北京雅贝丽服饰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了柘城项目区,由河南省兆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占地面积约260亩,投资金额在8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实现年产值65亿元人民币,企业将为就业者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就业人员的需求量将在5000人以上,衬衫的日生产量达2万件,西服的日生产量在2万套以上。但就目前雅贝丽公司运营的情况来看,其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二、雅贝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公司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企业的既定目标为核心,根据员工对具体工作完成的效率为重点来进行评估打分。由于绩效评估的单一,使企业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因此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其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潜能。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完善,不健全。企业留不住人才,造成了企业的.人才流失,间接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2.绩效管理的定义有三种观点:

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

2、绩效管理是员工绩效的系统。

3、绩效管理是综合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

由于公司采用量化的标准未统一,员工考核的标准未统一,整个绩效管理十分混乱。由于管理不到位,相应的员工之间的绩效差距也较大,这成为困扰公司的主要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