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乡的古井(汇总16篇)

时间:2023-12-07 15:21:19 作者:灵魂曲

优秀作文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古井

我的外婆家的附近的公园,虽然不太有名,但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一进公园,一条清澈如镜的湖,迎面而来,湖的中央长着各种各样的`荷花,它是多么地娇嫩啊!湖的左侧有一些粉红色的玫瑰,右侧有一些青翠,挺拔的竹子。在河的边缘有一些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鹅卵石。旁边还有一棵棵橡树,正在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像士兵。

我爱你!古井的公园!

广东江门新会区梅阁华侨学校三年级:蒋嘉霖。

小学生家乡的作文

看到一篇写吃的文章,远在异国他乡的作者靠描绘着家乡的美食来填补他的思乡之情。

看着看着,我也想起了小时候家乡的一道美食。

那道美食不是寻常人家能做出来的,因为材料的制作工序很费时,所以有专门的小摊贩做这个拿出来卖。

这道美食是汤泗粉!

没错,泗粉到处有,是不稀奇,然而口感上,那市场上销售的可就比不上我家乡的啦!

泗粉,是一种用地瓜粉做成的粉条,工序复杂,没有一定经验的专业师傅是做不出来的哦!

我们家乡的泗粉之所以好吃,主要是,细!现在市面上的测粉多追求商业利益,一根根泗粉做的跟筷子般粗壮,不仅卖相不可爱,而且也不容易入味!

小时候,但凡有集市,卖泗粉的小摊贩们就会拉个小三轮车,车上放个两个简易的煤炉和小汤锅,旁边的小篮里放满了泗粉块,花上一元钱可以买两块泗粉,小摊贩把泗粉块放进特制的汤罐里煮了几下,细细的粉块一下就散开,才一会工夫就熟了,摊贩熟练地添加着一些自制的调料,那香味,闻闻都要流口水。

现如今,这样的手工泗粉做的人少了,回趟家乡也难得遇到,可偶有遇见,吃上一碗,不知是自己嘴刁了还是摊贩的手艺变了,却是已吃不出小时候的那种味道了!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古井

傍晚时分,漫无目的的在城市中走着,无意中发现了这口古井。

蹲在一棵大树下,静静地,不时飘下几片落叶,井边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灰,看上去很久没有人打理了。井中也早已没有水了,不知为何,顿时感觉一阵悲凉。望向四周才发觉,这口古井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早已疲惫的我坐在井边,稍作休息。微风拂过,我竟似乎隐隐约约听见这口古井在呜咽。是在回忆往事吗?古井不会回答我,于是我自问自答:“大概是的吧。”坐在井边,我静静聆听,这个古井不知珍藏了什么样的回忆,可是,久久听不到声音。

又是一阵风吹过,古井边的'大树“沙沙”作响。我似乎看到古井周围的高楼变成了低矮的平房,大人们从井中打水干活,孩子们围着古井嬉戏玩耍,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一片树叶打在脸上,又将我拉回了现实世界。哎,可惜那只是我的幻想不对,这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这可能就是古井的回忆。这口井一定很期待回到原来的生活吧!

周围一片寂静,我自嘲地笑了笑:一口井怎么会听懂我的话呢?可是,当风吹过的时候,总觉得听到它的叹息呢!

古井,我似乎听到了你的心。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古井

在我们村头,有一口年迈的井。

盛夏。

“呵呵呵……”村头,井旁传来孩童们清脆的嬉笑声。一群小孩在井旁玩得不亦乐乎。因为这儿有他们爱的老井。井边,几个孩子赤脚踩在长着青苔的砖块上,小心地捧起一手水,然后又小心地将踮起的小脚放下来,看着手中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亮晶晶的,但又逐渐从指缝间溜走,便一下浇在小脚下。一阵清凉袭来,孩子脸上绽开了花朵。这小小的一捧水,对他们来说却是大大的乐趣。井旁,零星长着一圈紫色小野花,女孩子们总是会摘一两朵,让同伴帮忙别在头上。起初,有些害羞的女孩总是不让别着,于是就有了一个女孩手拿一朵小野花追着另一女孩赶的一幕。有的会学童话公主的'模样,将小野花连茎部摘下,圈着一个小圈,套进指间,然后高高举起,对着太阳光转悠转悠,嘴里还不停地在念着些什么,古井中时不时有人舀水洒出来的水滋养了这些花,这些花铺满着我们的童年。

寒冬。

下雪了,放眼望去,村庄一片白茫茫,让一切显得如此圣洁。村头的老井穿上了白裙,很少有人问津。雪停了,我们这群孩子开始活跃起来。最高兴也最难忘的,就是打雪仗了。“嘭”趁我不注意,一个雪球划过天空投中了我,我转过头,他正准备逃之夭夭。我裹好一个雪球,向他赶去。很快,同伴都投身到这场“战斗”中。被雪覆盖着的地面上,是孩子们一串串脚印。一群熊孩子赶着、闹着。当然,古井无疑是最好的掩避处。跑得快的熊孩子往往会蹲在古井旁,然后准备“战药”,等听到伙伴的脚步声,像地鼠一样将头伸出井口,向其它人投去,中“弹”了的人转身一看,那人正把头缩下去。他便绕着井向他追。就这样,一个个雪球在井上空飞来飞去,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井的宁静打破了,生机不减。

如今,我们这群孩子个个都长大了,很少像以前那样在古井边玩,大人们总是担心着他们的安全。全村都安上了自来水管道,古井也退役了。村头的古井,也很少有人走过。

但我却独爱这古井。古井,像一位老爷爷,看着他的孩子成长,也爱着他的村庄、他的孩子。他目送了很多人走出村庄,也滋养了我的父辈和我。他陪伴着我度过了整个童年的时光,听我们欢笑,看我们成长,他却从不疲倦。每次离开故乡去学校时,总有些不舍,回头向亲人告别时,望见村头那口古井,仿佛在对着我微笑:“孩子,我就在身后呢!”便少了几分难过。

走过古井,是满满的幸福。

小学生家乡的作文

家乡的春天是雪白的。看,那挂满枝头的桃花、梨花争先恐后,都开得跟白面一样。你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描写的不就是家乡春天里的美景?好一片雪白的春光!

家乡的春天是绿色的。看,到处是绿油油的,浓的都化不开。地上的一切,都铺就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这不,连湛蓝的天空,在绿的映照下,都显得越蓝了。春姑娘洒下了辛勤的汗水,野花醒了,渐渐地也装扮起自己来了;小草探出头来,急切的告诉人们,长高变绿了;路旁那些不知名的树芽儿也被吵醒了,渐渐变成叶子,忙着给自己装扮绿装……啊!怎不是绿的海洋!

粉红色更是家乡的春天的特产。你瞧,家家庭院里的桃树,在春天里早就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朵绽放,这一家满园,那一家满园,到处是红色满园,处处是红的世界。可爱的你,不认为这是粉红色的春景!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春色,它让我找到多彩的世界!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古井

《古井》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主要写了生活在古井周围的乡亲们,在古井的陶冶下,长年不断地帮助两位孤寡老人挑水的事,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地向别人奉献,而对别人却一无所求的美好品德。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想起了我们郁里之间那种融洽的关系。

音爷爷是我家的郁居,他很早就参加革命,跟着毛主席打敌人,右腿负过好几次伤,走路很不方便。我们两家之间有两个垃圾捅,每天早晨,音爷爷去倒垃圾,总是顺便把我家的垃圾也一起倒了。

有一天早晨,我被窗外的争执声吵醒了,就出门去看,原来是我爷爷和音爷爷在争着去倒垃圾。从他们口中得知,我爷爷每天早晨起床后,总发现垃圾捅不见了,感到很奇怪。有一天,他起了个早,发现是音爷爷代我家倒垃圾,心里很过意不去,就抢在音爷爷前面,连同他家的垃圾也一起倒了。从此以后,两个爷爷就经常为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今天早晨又是为此事争执起来。

我听了他们的`话后,一把夺过垃圾捅,对爷爷和音爷爷说:“爷爷,音爷爷,你们别争了,应该我去倒!”没等两位老人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快地跑下了楼梯。

从这以后,楼梯口再也听不到两位老人的争执声了。每天晨光熹微的时候,在花园旁的小道上,总有一个剪着短发的小姑娘,伶着两只垃圾捅向清洁箱走去。那是谁?我不说,你们也知道。

事后,我也没有多想什么。直到读了《古井》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邻里之间、乡亲之间,都这么和谐友好,每一个人都尽力为他人多做好事,热情地向他人奉献自己的一切,却不计报酬,我们的社会将会多么美好!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古井

那饱经沧桑的缆绳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那嘶声力竭的吱呀声已融进了远去的岁月里,唯有那岁岁年年接受尘埃亲吻拥抱的井台还在默默无闻地聆听尘埃荡漾的旋律,还有那曾寄情于井水缠绵的古树,如今仍在这里始终不渝地守望着久远的渴望。

这就是充满了诗情与遐想的古井吗?

遥想当年,络绎不绝的身影勾划过古井的繁荣,一人一桶的来往承接了多少向往清甜的梦想,几番水清水浊,多少日出日落,都为古井频添了几多灵性,几多神韵,要不数百年后为何还有挥之不去的魅力。

遥望古井,依稀从不远处村落里有一位窈窕的仙女提一只小桶徐徐向我走来,装着我怀古的情伤和对未来亦仙亦幻的向往,在缆绳浮起的节奏中,摇醒了古井悠长的梦!

家乡的那口古井的随笔

外婆家在长兴岛,每逢新年,爸爸妈妈都带我去岛上住。外婆家的大院子里有口井,那六角形的井是青绿色麻石砌成的,它的内沿却是滚圆的。井边竖着一根很粗的铁棍,上面系着麻绳,麻绳的另一端吊着半只大皮球,平时提水就用它。井口边的.一道道印痕告诉我,这口井的年纪比我大好多呢!

那口井的井水冬暖夏凉,冬天从不结冰,夏天也不会干涸。妈妈说,她小时候在冬天用井水洗脸,一点儿不冷。到了夏天,她将西瓜盛在篮里浸入井水中,晚上拎出来,那股清凉和香甜至今回味无穷。

那次,外婆提着木桶去井边打水,我跟在她的后面。我俩来到井边,她弯下腰将麻绳挽在手里,使劲地晃啊晃,然后一截截收上来。“哗啦”一声,外婆把水倒入木桶,拎着它走了回去。不一会儿,我又悄悄地来到井边,学着外婆的样子打水,但那麻绳好重啊!怎么也提不上来。我低下头往井里看,突然,谁将我抱了起来,只听外婆严厉地训斥:“阿唠虎!里灭有阿唠虎!当心阿唠虎切忒!”她说的是长兴话,意思是:“大老虎!里面有大老虎!当心大老虎吃掉你!”

后来,我知道“阿唠虎”就是井。如今外婆家动迁,那口井也被填掉,哪里还有我的“阿唠虎”呢?真怀念家乡的那口井啊!

(大全作文教育中心供稿)。

家乡的古井作文

离开一个地方太久便有了家乡的概念。尤其是古树旁边的那一组古井,至今仍让我魂牵梦绕不能释怀,仿佛一双清澈的眼睛,通过它可以看见遥远的过去。

关于家乡,我不知道它的年龄,但那六棵三五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的古树告诉我,这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我就是在这部历史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其中一棵古树,因为缠绕密密麻麻的能结果实的藤蔓,成了我从小挑战高度、眺望远处的攀附。虽然母亲反复交代不许爬高,但每到秋天果实成熟,我们还是经不住树上美味的诱惑。有一次,意外发生了,一个伙伴失手从树上掉了下来,听说情况很严重。于是,大人们决定将树上的`藤蔓连根清理,以除后患。不想这一决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在藤蔓清除不久,那棵古树也开始慢慢干枯,虽然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但也无济于事。事后大家才明白,原来这是一棵相融相依的“夫妻树”,因为人们的无知害死了它。

没有了藤缠树之后,旁边的古井便成了我们的最爱。井沿是用麻石板砌成的,看上去十分光溜,踩上去却不滑脚,体现了先人将美观与实用有机结合的智慧。井口共计四处,互通互联且各有分工,其中一处正方井较深,是供大家挑水用的。正方井旁边有一口小井,是供人们平时直接饮用的,边上什么时候都放着一个用竹子做的专门拿来舀水的勺子。但我们都不喜欢用勺子,喜欢翘着屁股趴在井口牛饮,觉得这样过瘾。挨着正方井的下方是一处长方井,面积约是正方井的两倍,是专门用来洗菜的。长方井的旁边是一条细长的水沟,相对来说比较浅,是专门用来洗衣服之类的。虽然我们经常光着身子在水沟中嬉戏,但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正方井。白天的时候,一群小鱼儿躲在石缝里探头探脑,注视着外面的情况。一到夜晚,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出来,在婀娜多姿的水草间自由自在地游弋。

这是一组十分神奇的自流井,不深不浅,旱涝保平,冬暖夏凉。夏天的时候,井水清清凉凉且带有一丝淡淡的甜味,喝一口就心旷神怡、疲劳顿消。因为名声在外,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会在这里停下来歇歇脚,喝喝水。冬天的时候,井底下好像一直烧着柴火,井口总是热气腾腾的,由于水温远远高过气温,所以感觉非常温暖。据说,家乡的人之所以冬天不长冻疮,就是因为经常用这井水洗手的缘故。而且还听说,喝头井水可以健康长寿,所以大家总是早早起床,争先恐后挑取清晨的第一拨井水。

母亲常说,洗脚盆里也会淹死人,让我小心一点,千万别掉井里了。但这些话对我来说几乎是耳边风,一旦玩起来,根本记不住。那时候,大人们白天都忙于劳作,只有晚上才能休息。其中傍晚是最热闹的时段,男人们坐在古树下闲聊,女人们围在古井边浣洗,我们则一个个伸长脖子在听白胡子老爷爷讲故事。家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家小孩掉井里了,谁家就要打理一次井,负责把井底积淀的淤泥菜根等垃圾全部清走。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也掉井里了,虽然有惊无险,但还是挨了母亲一顿训斥。当天晚上,母亲把我从床上叫起,迷迷糊糊中拉到井边。她一边用装着我白天湿衣服的竹篓一下一下从井里往外捞,一边一次一次地叫唤着我的名字,自问自答:宝仔,回来了吗?回来了!宝仔,回来了吗?回来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家乡的习俗,捞魂。意思是说,小孩掉水里了魂也会掉,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赶紧把魂捞回来,才能活得长久。

后来因为上学,我在家乡生活的时间越来越少,只是暑假的夜晚,偶尔会拿着桶到井边打水洗脸擦身。尤其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因为路途遥远,回家乡的次数非常有限。即便有时回去,在每次匆匆忙忙的行程中,也慢慢觉得家乡越来越不像我记忆中的家乡了,和自己现在居住的城市没很大的区别。吊脚楼都换成了小洋楼,石板路全变成了水泥路。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小商店也卖起了碳酸饮料。虽然那五棵历经沧桑的古树还守望在岁月的风雨中,但那一组承载我童年无限欢乐的古井,由于山上树木的减少和水源的切断,已经逐渐干涸,就像失去了魂魄,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活力。

城市其实是乡村养大的孩子,即便有一天乡村不再,每个城里人都不能没有关于乡村的牵挂和记忆。虽然岁月无情,虽然远隔千里,虽然身居城市,但每当拧开水龙头,我还是希望,这汩汩流淌的就是从家乡古井引过来的甘泉,这哗哗撞响的就是从家乡胸腔传过来的心跳!

家乡的那口古井的随笔

我们村在丘陵遍布的乌兰察布地区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村子。它不但地势平坦开阔,有山,有水,有树,有水田;而且交通便利发达,即使在几十年前,坐个汽车或火车也甚为方便。紧挨村子的东边就是一条集宁通往二连的208国道,站在家门口就能等上汽车。如果坐火车只需走八九里地到芦家村就可以实现了。此外,环绕村子周围的矮山上遍地是宝,有烧白灰用的石灰岩,有墨玉石,有汉白玉石,还有各种药草和发菜等,为当时贫困的乡民度日多了几分保障,可能正是源于这些条件,我们村曾经是方圆几十里最大的村子,大集体的时候居然有三个生产队,人口一度上过千余人。

打我记事起就知道我们村的地下水位很高,水源很充足,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我家大门前的那口供人们吃水用的水井,尽管用石头砌了高高的井台,但取水还是非常容易,只需人们用扁担一头的铁钩勾着水桶把腰稍稍一躬,就可以打出水来。到了夏秋雨季来临之后,水位变得更高,有时候井水水位距离井台一米略多。趴在井台上用水桶就可以把水舀出来。那时,父亲曾经想在院里打一口土豆窖,结果挖了不足一米就出水了,最后只能作罢。由于取水如此方便简捷,村里的许多人家就在自家房前檐后的空闲处,拿土坯、石块等围砌成一个个圐圙,秋冬的时候堆放一些柴草树叶,春暖花开的时候腾挪出来种菜。

春天,随着家家种菜序幕的拉开,几乎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水井畔也就重新热闹起来。先是左邻右舍的男人们为了浇地取水时省力省时,要在井台搭一个取水架,他们在井台下刨坑牢牢地竖起两根粗细高低一致的椽子,在两根椽子的上方固定上一根结实的横木,横木上固定一个能活动的吊钮,再准备一根两头均匀但较细的椽子当做撑杆,在它上段的不足三分之二处和吊钮相连,下方牢牢固定一块重量和一桶水差不多的石块,上部顶头再和一根长度有两个水井深的更细的木棍相连,木棍下方拴上一只胶皮水桶,一个取水架就制作成功了。取水架一旦制作成功就忙碌起来,男人们或早晨早起一会儿,或在晚上劳动回来霞光还没有散尽的时候,忙中偷闲往井台上一站,握住吊着水桶的木杆向下一拉,待水桶挨着水面的时候用力向下一挖,之后就势向上一提,撑杆后面受到大石块向下的重力,一桶水就很轻松地打了上来,被提出的水桶直接被按倒在井台边铺了草垫的水渠里,水就缓缓地顺着水道流向了人们家的小菜园。取水架不用的时候,撑杆的上端就直直地指向天空,像极了电影中的高射炮架,静静地矗立在井台旁。随着大人们在井边活动的增多,井畔也就成了我们小孩玩耍的乐园,我们舀着水渠里的水打水仗,在井台的石头上捏泥人,把从圐圙墙下挖出来的辣妈妈在水里洗得干干净净一绺一绺地填到嘴里大嚼,只辣得满眼泪花,弄得浑身是泥也乐此不疲,为此回家经常遭到大人的斥骂。

春天不但人开始忙碌就是鸟儿也闲不住,麻雀再不像冬天一样缩头缩脑地找个避风的地方能过夜就行了,为了后代它们也开始衔柴筑窝,而水井下面的石头缝隙对它们来说就是一个首选的好地方。它们老是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衔着一支柴草或一根羽毛,鬼鬼祟祟地跳到井下。别看它们自作聪明认为已经很隐蔽了,其实这一切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每每到了它们把窝筑好已经开始下蛋了,我们就避开大人们行动起来,挑选一个胆大腿长的伙伴小心翼翼地踩着井筒石头间的缝隙下去,然后根据蛛丝马迹:一粒鸟粪或一根柴草来判定鸟窝所在的位置,找到鸟窝后,用手是无法直接掏出来的,需要井口的同伴递一根长短适中粗细正好的木棍到井下,然后沾着井水,捅进缝隙来回地拧,这样鸟窝的柴草就被搅在了棍子上,用力一拉,一个完整的鸟窝就被拽了出来,结果有时是一个空窝,有时是几粒鸟蛋,有时也可能是几只刚孵化出的小鸟。在这个过程中,井下的伙伴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井下,所以,我们井上的人必须全神贯注地做好接应准备,以防不测。我曾经亲自下井掏过鸟窝,结果运气不好被姥姥发现后告诉了母亲,母亲愣是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从此我再也不敢做这种事情。不过比起其他一些小伙伴们我所受到的惩罚还是轻的,他们有的因此事还被家长撵着满大街打过。下井掏鸟确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大概大人们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杜绝我们下井掏鸟掉到井里淹死,也可能是因为麻雀一旦孵出小鸟就会把粪便拉得满井都是,严重污染了井水,有时大人们也会主动地把井里的鸟窝彻底清除,每到此时,气急败坏的麻雀们就会奓着毛,眼露凶光,上气不接下气地吼出怪异的叫声,在人的头顶极速地飞来飞去,恨那怕把人一口吞掉。

夏秋农闲的时候是井台边最热闹的季节,每天早饭过后,随着羊倌粗犷悠长的“放羊了——放羊了——”的吆喝声,人们家就陆陆续续把自家的三五只绵羊从圈里赶了出来,出了院门的羊儿先是抬头挺胸急匆匆地赶到井台边,趴在井边的石槽上饱饮一顿,然后才在羊倌的鞭影里懒洋洋地离开。

临近中午时分,女人们就从自家的菜地里采摘出一些蔬菜,从井里打上一桶水倒在自带的铁盆里,围坐在井台的石头上,一边闲聊一边一根一枝地清洗,用过的水泼洒到井台畔人们浇地冲出的浅坑里,每到人迹远去,这个小水坑就成为了麻雀和燕子戏耍的乐园,经常看到它们一排排地围在水坑周围喝水,有时还跑到水里扑腾一番后,跳出来精心梳理羽毛。

到了秋初人们家拆洗被子的时候,早饭过后,就有三三两两的妇女从家里拿着铁盆、洗衣板和拆下来的一堆要清洗的被褥布面堆放在井台下,从井里提出一桶又一桶清澈的水,坐在从家里拿来的小板凳上,“唰唰唰”地洗开了,她们一边洗着一边唠着家长里短,井台边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一些三五岁的小孩跟着她们的母亲在井台边玩泥耍水,浑身泥水遍布也乐此不疲。女人们把洗出的布面,或披放在圐圙墙上,或晾晒在附近的草滩上,甚至披散在菜园的蔬菜上,一阵微风吹过,布面随风抖动,就有细碎的水滴被吹落下来飘到人的脸上,特别地清爽。

冬天,水井旁除了早晨刚起床人们挑水的那一会还有点生机外,一天内几乎处于寂寞冷清状态。父亲一向是个勤快人,每天天光还没有放亮就起床了,把家里的炉火点着,鸡窝的门打开放出家里的六七只鸡之后,就挑着一双水桶,拿着一根安了木柄的冰锥到了井台。由于井里的水位距离地面太近,井水的水面也结满了冰,就连人们每天挑水中间戳开的小口经过一夜的寒冷也又封冻了,父亲把井台四周的冰戳完,撒上一层洗土,再把冰锥伸到井下,把冻住的井口戳开,才打上水颤悠悠地挑回家,一直到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为止。就在父亲上井台不久,街坊邻居们也就陆陆续续前来挑水了,井台边水桶叮叮当当的撞击声和人们挑着水走的扁担吱吱吜吜的颤动声洒在村庄的小路上,为冬天清冷的早晨似乎增添了一丝的温暖和生机。

三十多年前,我由于读书和工作之故,离开村庄的时日越来越多,对记忆中充满欢乐的那口老井也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年假期回去,发现自家的院子里突然多了一口人工打成的远比村里那口老井深了许多的水井,一问父母方知,当时由于村子周边大规模修建公路,村南的河槽成为修路沙石的主要供应地,被肆意地挖掘,河道被挖得高低起伏,支离破碎,除了雨季,过去一年四季的汤汤流水再也见不到了。从此村里的水井就开始渐渐枯竭。为了吃水,父亲和三弟又在自家的院里人工打了这口大约有五六米深的水井,但水量也很是一般,除了供应家里几口人的吃水外,浇院里的小菜园都不充足,再后来干脆也枯干了。院里的水井枯竭之后,再靠人工打更深的井已经很不现实了。于是三弟雇人在院里钻了一口三十余米的机井,平时把一台小水泵安在井里,需要取水的时候,一合闸井水就从水管喷涌而出。这既方便了年老父母吃水的方便也彻底解决了父亲浇小菜园的后顾之忧。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好几年。今年夏天,我拖着病体强打精神回了近一年半未归的父母身边一趟。父母仍在每天鼓捣他们的小菜园,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父母院里三十米深的机井浇菜园也成了大问题,每次合闸抽水浇地只能持续六七分钟,连两畦菜地都难以浇完,等把水攒起来再浇六七分钟又得等二三个小时之后,父母那小小的一片菜地彻底浇完一次至少得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说起水井无水以后夏天吃菜都成了困难的事情,父母只是连连叹气。和父母的闲谈中,我似乎明白了水井无水的原因。原来这几年当地政府为了追求所谓的发展,大力引进外地资金,建立厂矿,刚我们村子周边就建起许多工厂,据说这些工厂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我们这里根本没有任何河流,靠的都是地下水,这些厂子为了用水方便充足,所打之井动辄好多口,深度都不会低于三四百米,地下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日夜一刻也不停地被抽走,抽走,抽走。此外,现在农村的耕地几乎都对外承包出去了,承包者为了保证所承包土地的丰收,在村子四周的耕地里到处都钻着四五百米的深井,日夜不停地抽取着地下水。据说现在我们周边有的村子人和牲畜吃水已经出现了问题。听着这些发展背后的隐忧,我被深深地震惊了,我于是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轰轰烈烈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悲悲惨惨的后果。不是吗?我觉得我们村那口老井正在验证着我的判断。

老井由于枯竭被村人弃置后,大概人们怕小孩或家禽家畜不小心陷入,在井口搭了一些烂木棍,又苫了一些破衣服,压了一个大树根,静静地在那里一趟就是二三十年,时间一长,周围乱草杂土到处都是,直至去年,随着村里实行“十个全覆盖”给村民改造破旧房屋工程的推进,曾经为村民贡献了几十年生活用水的老井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彻底填埋了,现在连一丝一毫的痕迹也再难寻到了。

家乡的那口古井的随笔

家门前有一口古井,井水甘甜、冬暖夏冷。村里人都爱来这里挑水喝,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人渐渐地远离了那口古井。挑水的人少了,井水满满,只需一个瓢子就能轻易的舀到水。井水还是那般的甘甜,清澈见底,可见那微波荡漾开来,犹如一朵盛开的花儿。

小时候,常常在家门口看见村里人络绎不绝来井里挑水。水桶左右摇晃,便打湿了家门前的石径小路。而我常常坐在家门口,看着这稀疏的村里人来来回回。

这口井供村里十几户人家。遇到天旱之时,井水便供不应求,而村子里的人便一大清早起挑水,就怕喝不到这井水。

村子里不只这一口古井,有些有钱人家,也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井,水总没有古井里的好喝。

这口古井,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只见那层层石头砌成的井沿有些落脱,而村里人修修补补,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也不见谁组织修补,谁看见破损了,就会很自觉的去补补。

有些淘气的孩子总放些鱼在里面,井里的鱼有红鲤鱼,也鲫鱼。鱼儿一般早上都躺在石缝隙里,等村里人挑完水之后,聪明的鱼儿便游出来活动活动。我至今很奇怪的是,井里没有水澡,不知鱼儿吃什么,一年下来,可见鱼儿明显的大好几倍。等鱼儿长大,村子里调皮一点的孩子便自己找来大头针弄弯钩再穿上自己从泥土里挖出来的蚯蚓,钓起鱼来。那鱼儿显然是饿了,愿者纷纷上钩。不管调皮的孩子如何钓,井里总还有些鱼儿在游荡。

要是被自家的大人看见了,大人便会吼两句,要是被村里人看见,村里人也都一笑而过,谁家没有一两个调皮的孩子。

井旁边挖了两条水沟。是村里人洗衣服时用来排水的。洗衣服便落在了大点的女孩子身上。大点的孩子都很早起来,把一家的人衣服洗好,便回家吃早饭,然后又相约一起去上学。而我却时常幸运,洗衣服是极少的,因为有姐姐在。

清晨,早起的时候,便可以看见成群的孩子围着井沿边的水泥地上洗衣服。这些勤快的`孩子总是成群结队的的来,成群结队的回家。洗衣服时,古井可热闹了,欢声笑语。涮涮的洗衣服声、言谈的欢笑声,偶尔还能听见鸭子的呱呱声……此起彼伏。

冬天的时候,便可看见一层层的热气往上冒。而冬天,这些勤快的孩子便在家里洗衣服,井沿变得空荡荡。季节变化也影响到了古井的热闹。

收稻子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群孩子从稻田里回来,满身泥巴,便站在井沿边打水洗洗衣服,洗洗脸,渴了就喝几口井水。大热天的,那冰爽的井水还可以解渴呢,消消暑。不光孩子们这样,连村子里的大人,也把衣服脱了,用一大桶的水往脖子倒下来,凉快凉快……更有趣的是一群的孩子要在井边凉快,那就成了泼水节,大家也不客气,硬是用大桶、小桶、瓢、脸盘往对方身上泼。把对方从头到脚淋成湿漉漉,看见水从头上、衣服上滴落下来,便会笑得合不拢嘴。那时候的我们,也不见感冒,身体都好的很。

前段时间回家,特意去看了一下古井。古井的水还是清澈见底,一群鱼儿在畅游,只是井沿边长满意了杂草、青苔,有点衰败的气息。

想想曾经的古井带给了村里人多少快乐的往事,而今人们把它荒废了。那石径小路也杂草丛生,自家的老屋也被新农村建设给拆了。而我的记忆却粒粒在目。曾经的往事又犹如眼前,只是无法想象这十多年的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记忆之中的那口古井是永远都无法被落迫成这样。我永远都无法相信儿时带给我们快乐、欢笑、清凉的那口古井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声叹息。

曾经的往事如烟,而儿时的快乐却时常留在心底,陪伴着我成长。虽然那口古井今非惜比,然而我还是时常怀念它那甘甜的味道、冰爽的感觉。

家乡的那口古井的随笔

这是一眼古井,那沿口大石上的斑斑苔痕能够说明古井的年龄。我尚不能从这些苔痕与大石风化的程度来推测古井的年纪了,只能说古井存在已久太久远了。久远到我的先祖未来方疆域的时候,古井便已经存在了。古井见证了许多年的风雨变迁,也见证过许多人世变换。本身的通透和丰富的阅历给了古井高深的智慧,使古井具有灵性。长与天光云影相伴,有得日月精华滋润,使古井具备了一定的神通。被这方人民尊为圣井,逢年过节都有香火供奉。

我小的时候,常常不以古井的神通为然。觉得人们如此崇拜于古井,不过是因为古井无私的馈赠给人们生命之源的水。得道些许认识几个字,会读几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更加不信古井有什么神通了。按照书上说的,那是无知和愚昧的行为。那时候,我尚无自己的判断和认知。一切的对错是非都是依据大众的评判而来。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我更加坚定这种判断的正确。

有位邻居卧病在床,天天只喝井水却不医治。那个坚信井水可以救命的邻居最后病死了,古井并没有因为邻居的虔诚而拯救他的生命。从这件事情过后,就有了许多人开始对古井的信仰动摇了。我和一种自以为是的书生乘机大肆宣扬科学和唯物,向乡亲们解释各种离奇产生的原因。常常鄙夷和攻击那些求神拜佛的乡亲。乡亲们在我们的努力下,开始不再相信因果轮回。不再相信果报还身。他们最后和我们一样不再敬畏神明。我和那一众书生为此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们合理铲除了迷信。我们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十分伟大而高尚的事情。直到后来我们经历了许多故事,我们才幡然大悟,我们当初是多么愚蠢。

在我们经历背叛、抛弃、出卖和孤立的时候,古井依然如初。每日供给出甘洌爽口的清水,每日任由天地万物投影到她的眼中。我也常常从她的身边走过,干渴时也俯下身子喝上几口井水。她并不因为我曾经的诽谤和轻慢而有所吝啬。她依然如常,不语不言。

最早的对话是我被出卖的时候,我问古井:“为什么他会出卖我?”古井的声音从我脑海中传来:“因为他并不畏惧神明,也自认为你不会发现。”当时吓了我一跳,诸多疑问纷至沓来。略略镇定一番之后,我开始询问了许多疑惑。

我问:“你为什么不救三婶(重病不求医的那个邻居)?如果不是那件事,我们也不会怀疑你。”

我继续发问:“因果正的存在吗?是神明在操控吗?”

古井回答:“因果真实存在却不是神明在操控。而是自然法则使然。就如你们和像你们一样的人祛除了人们心目中对神明的敬畏之心,让他们认识到即使再怎么作恶,神明也不会降下天罚来惩治他们。他们才开始变得不再修善;不再布施;不再分享。变得自我、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变得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变得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他们苦心思索的就是如何回避来自同类的算计和报复;如何将世界的一切都占为己有。他们开始忙碌,将这种占有欲当做一种上进心的表现。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开始出卖朋友。出卖了朋友,获得了暂时的利益,却逐渐走向孤立。这个就是果报。他们无法满足,每天劳神伤力、身心疲惫,变得迷茫和无助。这个也是果报。他们不敬畏神明,自然不会相信誓言。一切都用俗世的法则来保护自己,没做几件事必须要三思四虑,还得约法三章。将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将原本温暖的事,等得冰凉。结果得到了却不满足,牵手了却不温暖。这也是果报。”

我似有所悟:“原来如此!从始至终,神明并无发挥什么作用,却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古井赞扬了我:“孺子可教!此乃大道无为无不为。”

我却对古井突然回答了我的话产生了疑问,这不是和他无为的理念相冲突吗?古井看破了我的心思,出言:“你读过诗书,应该知道‘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我能和你沟通,全是因为你有沟通的欲念,有觉悟的根基。否则,我也爱莫能助了。昔日佛祖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也是因为那一刻迦叶尊者与佛心心相映之故也。你能与我心意相通,我自然能与你对话。”

我以眼见光明,然而仍然有许多疑问:“时间信仰众多,那个才是最好最真的呢?”

古井回答:“我前面说过,世间没有一种事物是可以永世长存的。神明也有生灭轮回。你且用心,自可分辨世间诸般教化的真伪。天地无为,自然不主张主动的攻伐。凡有不能容物的教化皆属于伪教,乃人力操作之魔器。大凡大度容物,随缘际会者应属正教。当今唯物世界,一切神明灭度之劫将至。然而,当物欲横流至人心难安的时节,人们必定心思所属。那时节,神明该降生也。”

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那是关于我如何处世的。古井慈祥的笑着说:“你已有了明悟,我无需多说。你且谨记:有生有死,生死无需长挂于心。有得有失,得失无需太过执着。有来有往,去留无需太过羁绊。生而具有七情六欲,不可纵之亦不可强禁之。随缘际会,切莫强求。另外!我灭度之期将至,此乃定数。然而,我历千百世,无数难舍情节不可随我灭度,就尽数付诸于你吧!好自为之!”

古井说他要灭度我当时并不相信。可没过多久,山上修路,一块大石头滚落。那眼不知道经历多少岁月的古井就被砸漏了底,再也无法聚水了。而他告诉我的故事,我至今还记得。时间无长久之事,我如今是时候将它们整理后告诉世人了。

家乡的那口古井的随笔

车上有一碟李谷一的专辑,每每听起那首饱含深情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悸动。歌曲那优美的旋律把我带回遥远的故乡,使我忆起那口哺育我的古井。

少年不知茶滋味。儿童时代,农村的生活过得很紧巴,当然没有宽裕的钱买茶喝,我和全村四百多口乡亲们一样,一年四季饮用的都是从古井打出的水。我是喝着古井的水长大的,清凌凌的井水味道甘冽,相信丝毫不比茶水逊色。

古井座落在村子的中间,井壁周围用湿漉漉的青砖砌就,井沿四周分别用大青石围铺,成就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井口。为了防滑,青石的表面被錾得斑斑点点。青石上被井绳磨出的沟辙深深,井壁的砖缝里长出的青苔郁郁,透漏出古井的沧桑,诉说着古井的历史。村里没人能说出古井的年龄,记得当时村里临井而居的齐奶奶,活了99岁,称得上是村里的活化石,当人问及古井的年龄时,她总是摇摇白发的头,张张没牙的嘴,半天吐出一句含混不清的话:“自从我嫁过来,这口井就在这里。”

据齐奶奶讲,更早时候,古井的四角不远处,各植一棵槐树,槐树许是得了井水滋润,比其它地方的树长得茂盛,棵棵树枝横斜,树叶葳蕤,浓荫蔽日,庇护着这一方井水。村人们都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自然而然成了村人们聚集的场所。

事情总有好坏两面。冠盖如云的槐树无私地撒下一片绿荫,为古井遮风挡雨。然而,夜晚树枝上栖息的鸟儿却毫无顾忌的把鸟粪拉在井里,污染了井水。村里人想尽办法,撵不走栖息树上的鸟儿,便动了伐倒大树的念头,受到齐奶奶的极力阻拦。直到有一天,村里有一刚过门的媳妇来古井挑水,井绳刚续进井口,一条大青蛇沿着槐树横斜的.树枝朝井口上方爬来,吓得提水的媳妇花容失色,躲避不迭,跌落井中。路过的乡亲们协力相助,才把媳妇从井里捞了上来,捡回一条命。齐奶奶再没有理由阻拦,四棵槐树半天工夫被几个小伙子连根刨去。树有何罪?罪在青蛇!槐树却落了个殃及池鱼的下场。

古井四周的槐树不见了,然而,古井这方宝地的广场功能丝毫没有减弱。特别是到了夏天,井水幽幽,凉气袭人,古井成了全村消夏的好去处。白天,村里的姑娘媳妇们会聚集这里做针线,掐草编。热了,打一桶井水洗脸;渴了,提一桶井水消渴。夜里,男人们汇集在古井旁、月色下,打一桶井水,洗去一天的疲劳;或者,提一桶井水,浸泡一个刚摘下的西瓜,烟袋锅明灭的功夫,西瓜被井水浸透,吃在嘴里,通身的凉爽。我蹒跚学步时,跟随母亲活动在这片天地里,完成了吮吸母汁到啜饮井水的历史性转变。从此,古井的水成了我生命的源泉。我长成半大小伙时,跟随父亲活动在这片天地里,呛人的烟草味把我熏染成粗音大嗓的小伙。从此,挑水的担子搁在了我的肩上。

在我的记忆里,古井的水是琼浆玉液。夏天,每次割草回来,拿起水瓢,从水缸里舀起一瓢水,一饮而尽,浑身的疲劳消除殆尽;冬天,每次放学回来,从水缸里敲碎一块冰,含在口里,生津止渴。古井的水是可以生用的,我一年四季喝凉水也不拉肚子。在夏天,我最喜欢吃母亲用古井水淘过的饸络。红薯面压出的饸络,蒸熟后冒着热气,在井水里滤过一遍,吃起来凉爽满口;在冬天,母亲最喜欢用古井水冻成的冰融化后的水给我们涂抹冻疮,一抹病除。直到我离开家乡在全国的东南西北漂泊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每到一地,尽管吃山珍海味,我都会食不甘味,当时我不知道那叫水土不服。

古井的水是无私的、取之不竭的。全村四百多口人,全都靠这口古井的水养活着。每天,全村人可以把井里的水挑干,使井水漏出井底。第二天,汩汩的泉水会把井水恢复到昨天的位置,默默无闻地迎接挑水人的光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在我还没有一扁担高的时候,就把父亲肩头的那根桑木扁担颤巍巍地放在了我的肩上。每次去古井挑水,我都会把头伸进井口,看一看井水上自己的倒影。井水婆娑,把我的影子摇碎,泛着亮光,像我家院子里丝瓜架下斑驳的阳光。光阴如梭,日光荏苒。婆娑的井水,摇走了我一脸的童稚;弯弯的扁担,强筋了我羸弱的身板。

我长大了,我不得不离开故乡,离开那座古井;我懂事了,我不得不离开故乡,寻找我的栖息之地。然而,我由衷地相信,我的身体离故乡越来越远,我的心灵离故乡越来越近。当我在灯红酒绿的场所犹豫时,当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徘徊时,当我在无所适从的世界迷惑时,我都会想起我的故乡,想起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的那口古井。

时代在进步。现在,故乡的乡亲们家家都用上了压水井或者自来水,吃水再也不需要肩挑背扛。家乡的古井己完成历史使命。然而,我每次回村,都要叩访那口古井,在古井边徘徊良久。尽管,那口古井已青石颓废、衰草萋萋。

我爱你,家乡的古井!家乡的古井,我对你的爱,没有条件!!

家乡的那口古井的随笔

村里有一种植物,父辈们管它叫蓝荆子。其实,它叫照山白,是华北杜鹃花的一种。华北还有一种杜鹃叫迎红杜鹃,迎红杜鹃的别名才叫蓝荆子,而迎红杜鹃邻村禾子涧才有。在我们村里的山坡上,我只见到了漂亮的照山白。

在村庄里生活多年,也不知道还有这么名贵的杜鹃花。杜鹃花有着花中西施的美称。人们都说:高山出俊鸟。没想到高山还有这么名贵的花卉。一篇资料上说,中国有杜鹃花种类约650种,依次排列下来是:云南、西藏、四川……最后一名是河北,有3种。而我们那里就有两种,可见,我们那里的村民是何等幸运的了。难怪,马家、沈家、韩家、高家等一家家人陆续来到了这北京高寒偏远的山区村子,并在那里生活定居下来。他们当时肯定认为那里的山水不错。可见村里的爷爷辈或者更早那辈的先人是多么有眼光的一代人。

白的花,此刻还在开放着。以后再有几颗迎红杜鹃就好了,迎红杜鹃在5月左右开放,而且还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红红一树应是五月村里的骄傲。

老爸说的没错,照山白有剧毒,尤其是每年新生的嫩叶毒性更大,知道它的厉害,人畜切莫食之。照山白生来就是让人欣赏的,能够接地气,但一切俗心杂念都近不了它的身。

家乡的那口古井的随笔

我的家乡大渡口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江南小镇。这里有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农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河流。最具特色的是村前那一方水塘,里面藏着我最爱的美食呢!

“小龙船,龙船小,龙船尖尖两头翘,里面藏着白元宝。”哈哈,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菱角!每到菱角成熟的时候,爸爸就会划着一只小腰盆在水塘里摘菱角,我在岸上眼巴巴地瞅着。爸爸扔一个上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剥开。菱角两头尖尖的,中间间鼓鼓的,像小船,更像一个小胖子。生菱角脆脆的`,润润的,我一口气能吃十几个!把它做成菜肴也很好吃哦。煮熟了,粉粉的,甜甜的,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到夏天,一方方水塘里铺满了嫩绿的荷叶,开满了清香的荷花。荷花谢了,结出来一个个碧绿的莲蓬。站在岸边,顺手摘下一个,抠出莲子,送进嘴里,细腻嫩软,甜中带苦,让你回味良久。到了秋冬,荷叶干枯,塘底淤泥中,还能结出一节节莲藕,白白嫩嫩,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妈妈常把莲藕凉拌,撒点糖,清清凉,甜丝丝。

我们这儿有一道名菜叫“荷塘三鲜”,就是由菱角、莲藕、莲子烹制而成。香甜而又酸辣,让人一吃就难忘。如果你来大渡口,一定要尝一尝这道菜哦。

小小的水塘里孕育着这么多的美食,那广袤的田野里该蕴藏着多少美食呢!如果你來我的家乡,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家乡美小学生作文

在这远离尘嚣、祥和宁静的日子里,不用每天买菜,洗菜时更不用担心农药而浸泡。呀,在家的日子真的很爽。

秋天里,就会有一串串高挂在枝头上的枣儿,柿子笑红了脸,还有那熟透的梨;有时候摘了很多菜和水果,把它们放到小河里洗洗澡,拿起来就吃。

家乡的家依山傍水,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站在高山上,放眼望去,整个被枫叶染红了的山野映入眼帘,秋风微荡,红色的海洋随风拨动。

家乡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哗啦啦的流水声,就像正在演奏一曲动听的曲调。

想起了“信天游”这首歌,我的故乡真的很美,家家住楼房,喝甘甜的水,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突然又想起了“家乡美”这首歌:家乡美,家乡美,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水边的风儿轻轻吹,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声声呼唤,句句深情,一切的一切,怎忍心难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