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煤矿透水事故观后感(模板17篇)

时间:2023-10-22 11:17:20 作者:灵魂曲 专业煤矿透水事故观后感(模板17篇)

环保标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警觉与思考。环保标语的设计要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共鸣。保护环境,就是爱生命。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矿难下牺牲的不仅仅是一条可贵的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与垮塌:死的都是壮年的男人,他们是一个家庭,四个父母,一个或者几个孩子的家庭的支柱啊!

在每次矿难后,国家要追究事故责任人,企业要对矿难者的家属进行抚恤赔偿。然而事故的责任可以被追查,抚恤赔偿金可以要,但谁能对伤者的疼痛有任何减缓,谁又能对死亡有任何回转之力?责任事故,只能是通知人们事故属于人祸,但没有人具备把事情恢复原状的责任能力,对性命来说,尤其不可能。

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面对这些“早被事先张扬的矿难”,生命又是显得多么的脆弱,无奈,渺小......诚然,经济的推动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煤产业的发展。而煤产业的发展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把煤从深深的地下运送到地面。然而就是在这一关键环节上,往往忽视了劳动力的生命!近几年来,全国大大小小的煤矿不知道发生了多少矿难事故,丢掉了多少矿工的生命,破坏了多少生活本就举步维艰的家庭。如此下去,性命成为了发展经济的工具,而且已经远离了我们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近几年发生在鹤岗的重特大矿难太多了:鹤岗富华煤矿矿难,31人遇难;20鹤岗泰源煤矿矿难,13人遇难;鹤岗鼎盛煤矿矿难,44人遇难……据有关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重大矿难(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90%都发生在中国。

如何避免矿灾,如何把煤矿的危险消灭于萌芽状态,如何防患于未然,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为什么英国煤矿“零死亡”呢?

我认为,除了制度上的原因之外,还与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有关:中国人总有一种侥幸心理,喜欢蛮干,据说尤其河南人厉害,俗称“二球”。由于这种心理,使整个生产环节处处时时斗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国的矿难就很频繁的发生。

但是,我也相信,这是我们国家在崛起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我就不信英国人以前就没出现过类似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还是那句话:

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在成长中消除。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12月6日8时55分,吉林省洮南市万宝镇万宝煤矿小新井+210水平暗井绞车房发生火灾事故,死亡30人,直接经济损失219.9万元。

事故当班井下共出勤60人,其中+210米水平作业人员30人,+140米水平作业人员30人,工人早8时开始入井。8时30分左右,绞车司机等人到达+210米水平暗井绞车房,再放下一排空车后,向下提重车,当向上提时,配电盘发出响声,并产生电弧光,随即绞车停止运行,再提升送不上电。司机将车慢慢下放到+140米水平车场,将配电盘刀闸拉下。并闻到烧棉布味,这时+140米生产水平把钩工来电话,问为什么不拉车,姚某说绞车坏了,并让他找机电维修工来修绞车,随后与班长高某等人一起离开绞车房去+210米水平井底车场躲避硐休息。8时45分左右,带班井长李某发现+140米水平的重车没有上来,便去查看情况,在经过绞车房时闻到有怪味就,李某没有仔细检查就返回+210米车场躲避硐,见到高某等人。8时55分,+140水平有人向井口调度打电话,告诉井下有味。此时李某等人发现+210米水平井底车场有烟,随即姚某、高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绞车房,进入第一道风门,当推开第二道风门时发现绞车房的门帘着火,烟把他们呛回来。李某返回井底车场,将井下情况向井口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告诉把井下电断了(这时大约9时左右)。井口调度把井下着火的情况向井长吴某进行了汇报,并通知地面绞车房给井下断电。

9时左右,生产井长宋某等三人从+210米水平两个工作面出来,准备到+140米水平,在经过+210米水平车场时,得知绞车房着火。宋某与另一人去打风门,但由于烟很浓,无法打开第二道风门。返回后,宋某让人家打电话告诉井口调度通知+140米水平人员撤出,并叫矿救护队下来,又让李某通知+210米水平人员从入风井撤出(这一水平30人安全撤出)。随后,地面多次给+140米水平打电话,但无人接。

9时15分,小新井调度将+210米水平暗井绞车房着火的情况报告给了矿调度,同时要求救护队来救火。9时17分,救护队接到报告,救护队副队长穆某带领3名队员于9时35分到达井下+210米水平车场。宋某让救护队打开两道风门,穆某带领2名队员进去勘察,在到达第二道风门时,感到热气扑脸,不知道火势情况,怕开门后救护队员有危险,随即撤至井底车场。宋某告诉穆某+140米水平有人,但过去需要经过一段有烟巷道,穆某说救+140米水平人员呼吸器不足,然后带一名救护队员坐人车升井取呼吸器。10时15分,矿总工程师命令打开+210米井底车场通向暗井绞车房的两道风门,并率救护队员从回风巷道去+140米水平探险。至当日15时,在+140米水平车场及暗井绞车道共发现25名遇难人员,此次特大火灾事故导致+140米水平30名井下作业人员全部遇难。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1988年11月5日,王庄矿51强力皮带机头变电所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17人死亡(含大同局救护队1人),全矿停产17天,后期的灭火工作实施了封闭火区、地面打钻和井下注水,至1989年5月26日灭火结束,经济损失巨大。事故经过是11月5日18时40分,皮带队4名皮带工在51强力皮带机头控制室附近准备检修清煤器,忽听控制室和变电所方向传来彭彭的响声,跑去发现是变电所着火,然后立即到630变电所取灭火器灭火,灭火无效后于19时10分向矿调度汇报。在大火产生火风压的作用下,火势顺着风流方向冲出变电所引燃了皮带巷皮带并蔓延到200米外的煤巷处,并引燃煤体,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沿风流方向进入各进风巷道和作业地点,19时40分,工程处施工作业点发现烟雾。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昨天观看了煤矿事故影片,每个案例都以图文的形式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说明,解说员对每一个事故案例,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犹如身临事故现场,切身感受到事故给当时者带来巨大的伤害,更人我们触目惊人,震撼灵魂,让人深深领悟什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认为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按章作业杜绝三违。

第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促管理做到制度面人人平等。

第三:要经常性加强安全教育学习活动,严格规定不经安全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使职工熟悉熟练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强化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范能力。

第四: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真正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我们心中脑中,为促使各矿的长治久安。

人作为管理主体,也就是煤矿的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会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那么他会为员工配备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且会对员工在日常工作的安全防范工作,可以间接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反之可能会由于管理者的`疏忽和放任造成安全事故。

从根本上控制安全隐患,就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历次的煤矿事故都是违规的操作引起的,所以要想实现事故零发生就必须注重制度的落实,同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就是落实好工序管理,制度是对事故发生控制最好的措施,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个人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发挥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进行安全保护,要把安全真正成为煤矿工作的主题词。通是过这个影片,使我认识到安全是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更关系着每个职工家庭的幸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5月8日早7时,建井处安装队一段副段长刚某主持班前会,布置了当天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7时10分开始入井。钳工组长刘某等6人负责加固第二部胶带机头,他们来到井下第一部胶带机与第二部胶带机搭接处的作业地点后,6人作了分工:王某、郭某处理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减速机的油窗;组长刘某和张某划线;电钳工赵某用电焊加固机头运输架,电钳工张某用风焊切割钢板。当切割完12块钢板时,11点开始吃午饭。30分钟后继续施工。张某割掉机头大角之后,将风焊递给赵某割钢板。赵割了大约200mm,张提出换赵,赵刚站起来,就发现平台下残留的胶末、胶带条起火。正在一旁干活的张某先用木板,接着用沙箱的砂子灭火,赵想用灭火器,但不会用没有打开。这时组长刘某、张某用木板扑打,火势越来越大。他们感到喘不出气,便撤向7.6m绞车处,遇到矿方2名工人,这2名工人马上给井调度室汇报,随即这6名工人由二水平主运道撤离现场并由副井升井。

火势蔓延产生的火风压波及到井下二水平生产采区和三水平井底、地面主控室,死亡80人(其中包括救灾指挥的矿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和9名救护队员),伤23人。

矿调度室接到灾情报告后,局矿开始事故抢救,调动8个救护小队入井探查,引导人员撤离。事故当天的17时左右,除遇难人员外,其余人员安全升井。5月11日,残火全部扑灭。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作为煤城的子孙,矿难这个词语好像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最切身的经历,是初三的那年,班级的一个女生父亲,在小井出了事,当时班主任领着我们几个同学去了她家,她的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我的同学说,她的父亲因为塌方被砸到了,她自己去医院陪了父亲一晚上,他父亲的脸已将全部变形,我们当时也掉了眼泪,一个早上还和你告别的人,晚上就已经住在了冰冷的停尸房,谁也受不了(那时候市里的医院可以停放)。

我的父亲也是矿工,我的家庭从小也是在铁路边长大的,这个陪伴了我的“小区”,从我家搬走到现在,27年过去了,依然还是人口密度极大的棚户区,每一个胡同之间的距离,一个身高175的男士横躺着就可以阻断行人,我们生长在和谐的社会,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享受到应得和谐和快乐。

记得小时候去矿口看着那不大的洞,和洞口的车,很不明白,在离地下几百米的地方,居然会有人,听父亲说,在井下有的地方,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还要插眼,打炮。中午就在井下,吃口饭就可以了,在只有半人高的'空间,几个大老爷们,全身的煤渣映衬下,浑身上下只有牙是白的,也只有头上的帽灯是亮的,拿起冰凉的饭,伴随着弥漫的煤灰,兴高采烈的吃起来,全然不够已经把杂质也吃了进去,这样工作了若干个小时,然后高高兴兴的升井,舒舒服服的在职工浴池泡个澡,然后骑上自行车回家。我曾经问过下井的大爷,你怕吗?他哈哈一笑,不怕是假的,但是不能为怕就不上班。

我怕,我妈也怕,所以求爷告奶的,正好父亲的身体也不好,于是在井下调到了井上,由一线调到了三线,工资少的可怜,为了我上大学,又不得不去小井打工,在我记忆里,大冬天,每天早上5点起来,然后把炉子引着,走到家附近的饼店,买2个饼拿着,坐半个小时的线车,再走40分钟,才能到单位,换上衣服,下井,中午把2个饼吃了,一天加坐车钱,三块钱。时而听他说谁家父子俩都在那下井,为了孩子结婚。现在我挣钱了,虽然不需要父亲在去那里打工,但是,那段记忆,我终生也难忘。

在我的印象里,矿工是没有大志的,天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喝点小酒,老婆孩子热炕头,在我的记忆里,矿工的妻子都不上班,做饭照顾孩子,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阶层,也不奢求大富大贵,也不需要大名大利,按照常理,灾难也不能降临在他们身上,有多大的待遇,承担多大的责任,他们凭什么就该死?凭什么死的不是某些大爷?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教师是最受尊重的人,那矿工是什么,他们是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天真的人!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在经理部组织下,员工观看了《安全事故重大案例分析〉〉,看后心里受到极大震撼,大火后扭曲变形的钢架,爆炸现场散落的碎片,一组组伤亡、损失的数字,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事故的发生无一不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所以当务之急我们每个员工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生产中减少悲剧的发生。

安全生产的前提是遵章守法。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从每一天的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我们所处的现场环境有时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处理问题时,应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并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以不变应万变,防范各种突发情况。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贵在落实,落实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意志,制度确定之后,就要在工作实践中传递到岗,落实到每一个人,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做细、做精,绝不能因无知而冒险、因无谋而英勇、更不能因无常而松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定要追查到底,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确保以后不再重蹈覆辙;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就让我们从每天踏出家门的那一刻在心里默念“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因为这是家人对我们的期盼,踏上岗位的那一刻就让我们在心里默诵一下,“违章就是事故,违章必须根除”因为这是企业对我们每一个员工的要求,离开岗位的那一瞬间,请让我们在心里总结一下,“今天让我不违章,明天我要不违章,”因为这是安全工作向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是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都行动起来,时刻铭记安全在我心中,安全在你心中,安全在我们大家心中,为了“平安”这个共同的目标,将安全工作时时抓、事事抓、长期抓、不放松。

长虹煤矿事故观后感

矿难下牺牲的不仅仅是一条可贵的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与垮塌:死的都是壮年的男人,他们是一个家庭,四个父母,一个或者几个孩子的家庭的支柱啊!

在每次矿难后,国家要追究事故责任人,企业要对矿难者的家属进行抚恤赔偿。然而事故的责任可以被追查,抚恤赔偿金可以要,但谁能对伤者的疼痛有任何减缓,谁又能对死亡有任何回转之力?责任事故,只能是通知人们事故属于人祸,但没有人具备把事情恢复原状的责任能力,对性命来说,尤其不可能。

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面对这些“早被事先张扬的矿难”,生命又是显得多么的脆弱,无奈,渺小......诚然,经济的推动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煤产业的发展。而煤产业的发展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把煤从深深的地下运送到地面。然而就是在这一关键环节上,往往忽视了劳动力的生命!近几年来,全国大大小小的煤矿不知道发生了多少矿难事故,丢掉了多少矿工的生命,破坏了多少生活本就举步维艰的家庭。如此下去,性命成为了发展经济的工具,而且已经远离了我们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近几年发生在鹤岗的重特大矿难太多了:2008年鹤岗富华煤矿矿难,31人遇难;2008年鹤岗泰源煤矿矿难,13人遇难;2002年鹤岗鼎盛煤矿矿难,44人遇难……据有关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重大矿难(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90%都发生在中国。

如何避免矿灾,如何把煤矿的危险消灭于萌芽状态,如何防患于未然,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为什么英国煤矿“零死亡”呢?

我认为,除了制度上的原因之外,还与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有关:中国人总有一种侥幸心理,喜欢蛮干,据说尤其河南人厉害,俗称“二球”。由于这种心理,使整个生产环节处处时时斗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国的矿难就很频繁的发生。

但是,我也相信,这是我们国家在崛起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我就不信英国人以前就没出现过类似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还是那句话:

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在成长中消除。

又一起矿难事故发生了。

接着,人们熟悉的程序随之展开:矿主封坑--当地政府瞒报--知情人举报--媒体切入--国家安监局出动--组织尽人意的营救--遇难矿工的善后处理--全社会稀稀落落的关注和谴责--再一次的矿难事故发生。

都麻木了。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中央6台在今天放映了德国片《莱格德的矿难》。

同样是矿难,中国的矿难和德国的矿难为什么存在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

德矿难所在地政府的官员们(尽管他们不太常常自诩为“公仆”)在我们现在很多官员看来,应该是傻子。他们也太不珍惜环绕在头顶的政绩光环和官帽了,不搞欺下瞒上,就不怕事后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也许,在德国,压根就没有这类完善而严厉的管理长效机制。

作为煤城的子孙,矿难这个词语好像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最切身的经历,是初三的那年,班级的一个女生父亲,在小井出了事,当时班主任领着我们几个同学去了她家,她的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我的同学说,她的父亲因为塌方被砸到了,她自己去医院陪了父亲一晚上,他父亲的脸已将全部变形,我们当时也掉了眼泪,一个早上还和你告别的人,晚上就已经住在了冰冷的停尸房,谁也受不了(那时候市里的医院可以停放)。

我的父亲也是矿工,我的家庭从小也是在铁路边长大的,这个陪伴了我11年的“小区”,从我家搬走到现在,27年过去了,依然还是人口密度极大的棚户区,每一个胡同之间的距离,一个身高175的男士横躺着就可以阻断行人,我们生长在和谐的社会,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享受到应得和谐和快乐。

记得小时候去矿口看着那不大的洞,和洞口的车,很不明白,在离地下几百米的地方,居然会有人,听父亲说,在井下有的地方,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还要插眼,打炮。中午就在井下,吃口饭就可以了,在只有半人高的'空间,几个大老爷们,全身的煤渣映衬下,浑身上下只有牙是白的,也只有头上的帽灯是亮的,拿起冰凉的饭,伴随着弥漫的煤灰,兴高采烈的吃起来,全然不够已经把杂质也吃了进去,这样工作了若干个小时,然后高高兴兴的升井,舒舒服服的在职工浴池泡个澡,然后骑上自行车回家。我曾经问过下井的大爷,你怕吗?他哈哈一笑,不怕是假的,但是不能为怕就不上班。

我怕,我妈也怕,所以求爷告奶的,正好父亲的身体也不好,于是在井下调到了井上,由一线调到了三线,工资少的可怜,为了我上大学,又不得不去小井打工,在我记忆里,大冬天,每天早上5点起来,然后把炉子引着,走到家附近的饼店,买2个饼拿着,坐半个小时的线车,再走40分钟,才能到单位,换上衣服,下井,中午把2个饼吃了,一天加坐车钱,三块钱。时而听他说谁家父子俩都在那下井,为了孩子结婚。现在我挣钱了,虽然不需要父亲在去那里打工,但是,那段记忆,我终生也难忘。

在我的印象里,矿工是没有大志的,天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喝点小酒,老婆孩子热炕头,在我的记忆里,矿工的妻子都不上班,做饭照顾孩子,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阶层,也不奢求大富大贵,也不需要大名大利,按照常理,灾难也不能降临在他们身上,有多大的待遇,承担多大的责任,他们凭什么就该死?凭什么死的不是某些大爷?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教师是最受尊重的人,那矿工是什么,他们是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天真的人!

煤矿透水事故的反思

新华社重庆6月20日电(王义 张虹生) 南川市近日发生一起煤矿透水事故,造成7人遇难。事故发生后不久,当地政府就要求南川市60余家煤矿生产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先自己整顿,再申请验收”,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事实上,这几乎是全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一家煤矿出现问题,当地所有煤矿都要跟着“陪绑受累”。煤矿如此,非煤矿山、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危化品生产等行业也是这样。一旦发生事故,地方政府动则就要进行行业停产整顿。尽管整顿的时间有长短,范围有大小,但这似乎已成为地方政府部门的“习惯性”动作。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事故发生后能否不再“一人生病,全家吃药”?

其实,地方政府采取这种做法的初衷无疑应该是积极的,但这种简单粗暴处理问题的方法无异于“一刀切”,以此来作为处置事故的惯用手段不仅不合理,还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没病的人有拒绝吃药的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没有发生战争等非常时刻的情况下,政府凭什么要求一家证照齐全且正常生产的煤矿停产整顿?现在都在讲要依法行政,将正常生产的合法煤矿停产整顿有没有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没病的人被-逼吃药,造成药的'浪费不说,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由政府主导的“喂药”行为损害了正常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却无法得到补偿,这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对地方投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长此以往,还容易使一些企业产生逆反心理,做表面文章,暗地生产,这就更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另外,“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成本太大,政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换来的可能只是安全生产状况的一时好转,治标而不治本。

为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还是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到日常管理和事故预防上来,切实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一旦发生事故,也要对生产企业区别对待,采取一些更具针对性的举措,不要动不动就“一人生病,全家吃药”。

煤矿事故观后感

5月22日,由北疆局几位领导、公司李总以及矿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职工针对“5.11泸州桃子沟煤矿瓦斯爆炸”与“吉林省通化八宝煤矿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和4.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警示教育进行探讨学习,每一位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当我走进会场,我惊呆了,远远望去,几乎找不到一个空位子。

当我看到这三起事故,我再一次感触很深,受到教育很多。正是这样的惨痛事故,让多少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利,家境一度深陷困境,我的思想再次发生转变,内心尤为沉痛,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该视频介绍了两个煤矿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主要问题,及最后对相关负责人的处罚。其中,桃子沟煤矿事故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违法违规生产、通风管理乱、现场管理也一样、职工培训不到位以及安全监管不到位。以及在观看八宝煤矿事故视频中,让我记忆深刻一点就是两次职工现场汇报,一次是现场突发情况汇报,一次是瓦斯爆炸后的汇报。从中发现个问题,第二次汇报中提到―416采区又响了,这把(瓦斯爆炸)更厉害言语中,可以知道,发生瓦斯爆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而职工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危害认识不够,不到位。爆炸之后,仍参与现场施救工作,职工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造成事故的发生。在前后不到4天的时间里竟发生六次大大小小的事故,真叫人寒心。

总之,作为一名煤矿员工,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到第一位,杜绝“三违”现象,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造成的,没有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牢牢记住“违章”是安全的大敌,是事故的源泉,只有我们何时、何地都按章操作,事故就会远离我们。

观看煤矿透水事故教育片心得体会

(1)巷道壁和煤壁“挂汗”,这是因压力水渗过微细裂隙后,凝聚于岩石和煤层表面造成的。

(2)煤层变冷。煤层含水增大时,热导率增大,所以,用手摸煤壁时有发凉的感觉。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

(4)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表明。

-

离水源已较近,如出水混浊,说明水源很近;如出水清则说明水源稍远。

(5)煤层有水挤出,并发出“咝咝”声,有时尚能听到空洞泄水声。

(6)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常激发出气体一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

(7)煤壁或巷道壁“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和有臭鸡蛋味,这是老空水的特点。

(8)煤发潮发暗。干燥、光亮的煤由于水的渗入,就变得潮湿、暗淡,如果挖去表层,里面还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二)处理井下水灾的一般原则。

(1)必须了解水灾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如发生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

(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同时,发动群众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排除有影响的地表水体积水,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堵水。

(4)加强排水与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聚积和涌出。

(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和二次水灾。

(6)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按医疗防护措施进行。

(三)被淹矿井的恢复。

矿井被淹没后,排除积水是极为重要的。排水工作很复杂,首先要对水源进行调查研究,然后选择适当能力的排水设备,组织力量进行排水和恢复工作。排水的方法有:

(2)先堵后排法。当井下涌水量特别大,增大水泵能力不可能将水排干时,则必须先堵住涌水通道,然后再进行排水。

在整个恢复工作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工作,排出有害气体。

排水期间的安全措施有:

(1)经常检查瓦斯。当井筒空气中瓦斯含量达1%时,停止向井下输电排水斯含量降到1%以下。

(2)及时检查其他有害气体。

(3)严禁在井筒内或井口附近用明火灯或出现其他火源。

要加强通风,使瓦。

(4)在井筒内安装排水管或进行其他工作的人员,都必须佩带安全带和自救器。

(5)在恢复井巷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冒顶与坠井事故。

(四)井下被困人员的救护。

井下被困人员首先要做到情绪稳定,坚定信心,同时要注意保存自己的体力,要想尽一切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如用石块或其他工具有规律地敲击巷道、煤岩壁等,给抢救人员寻找自己创造条件。

(1)在井下发现被困人员时,禁止用头灯光束直接照射被困人员的眼睛,以避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失明。可用红布、纸张、衣服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也可以用布把被困人员眼睛蒙住,使瞳孔逐渐收缩,待恢复正常后才能见强光。

(2)发现被困人员时,不可立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持体温,抬到安全地点并在救护队的保护下,派医生对被困人员的身体进行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治疗(如包扎、输液、注射等)。

(3)在被困人员长期未进食的情况下,不能吃硬食物和过量饮食,以免发生意外,造成不良后果。

(4)救护队到达被困人员躲避地点时,在检查后确认躲避处无火源和其他危害时,可打开氧气瓶并放氧,使空气中氧含量增加。对于无氧气呼吸器的人员,禁止到躲避地点去。

(5)在搬运被困人员时,要轻拍轻放,保持平衡,避免震动。

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原始凭证管理制度。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煤矿透水事故反思总结

矿灯房倒塌后将下井人员名单压埋,给确定下井人数带来很大困难。而截止现在统计,已有19人遇难。二十多人被困井下。

矿声震震,矿难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难以根治的“顽疾”。在以前帮括我个人的许多人都认为只有民营的小煤窑才会出现事故,可是后来才发现一些国有大矿也是事故频频。像这回的王家岭煤矿,就是一个国有控股的煤矿。“安全第一”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理念。可是这些煤矿企业负责人却忽略了这个最最基本的道理,只知道一味追求所谓的进度,将煤矿工人的生死抛掷在一旁,那么,我们要反思并呼吁,要“不带血的gdp”。可现实是残酷的,但在不改变以gdp考核官员的情况下,要gdp不带血谈何容易。

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相关性。中青报多年前曾报道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的一项研究,刘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数据进比较分析后,得出了一个“死亡弹性系数”:当我国gdp增长率大于5%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死亡人数指数随之增加2.2%,当gdp增长率超过7%,这种同步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

这一“死亡弹性系数”说明,工伤事故状况与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水平、速度和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的反映。某种意义上,事故与伤亡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产物,用马克思的话说,是“自然的惩罚”。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可证明这一点。比如,日本的六十年代,在工业就业人口仅仅5000万左右的情况下,每年因工伤事故死亡6000多人,直到70年代后才逐渐好转,现在每年工伤死亡仅1800多人。美国的煤炭生产在二战前,每年事故死亡人数2000人以上,也是七十年代开始好转。我们引用刘的研究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并非要为监管部门在矿难中的失职行为———假如有的话———进行开脱,而只是陈明一种客观事实。对煤矿乃至一切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监管,都不应该脱离现实。“不脱离”的'意思是,该规范的要规范,该严格的要严格;但像目前这种动辄拿官员免职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

美国处理矿难的做法告诉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健全的法治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是对企业实施强制性的执法监督,尤其是对风险程度高、事故隐患突出的工作场所进行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强制执法对提高企业安全水平,预防事故发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不过,美国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因为美国的做法是建立在全社会都遵守法律的基础上的。中国的情况是,有关法规不可谓不多,但大都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也就是说,我们不患于无法,而患于执法不严。执法不严的原因,除了社会普遍弥漫的对法律的不信仰之外,还在于目前政府垄断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权力。政府虽然是监督主体,但当政府垄断监管权力时,其出台的任何防范和应对事故的行政措施,都有可能成为官员以权谋私的寻租工具;并在发生事故后,互相卸责。

所以,真要遏制矿难,一方面是严肃法制,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必须破除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垄断,将其权力部分还给社会,即赋权于社会组织和个人,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提请调查,使他们在安全生产的监督方面,扮演着政府的伙伴角色。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煤矿透水事故反思总结。

煤矿事故观后感范文

5月22日,由北疆局几位领导、公司李总以及矿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职工针对“5.11泸州桃子沟煤矿瓦斯爆炸”与“吉林省通化八宝煤矿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和4.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警示教育进行探讨学习,每一位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当我走进会场,我惊呆了,远远望去,几乎找不到一个空位子。

当我看到这三起事故,我再一次感触很深,受到教育很多。正是这样的惨痛事故,让多少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利,家境一度深陷困境,我的思想再次发生转变,内心尤为沉痛,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该视频介绍了两个煤矿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主要问题,及最后对相关负责人的处罚。其中,桃子沟煤矿事故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违法违规生产、通风管理乱、现场管理也一样、职工培训不到位以及安全监管不到位。以及在观看八宝煤矿事故视频中,让我记忆深刻一点就是两次职工现场汇报,一次是现场突发情况汇报,一次是瓦斯爆炸后的汇报。从中发现个问题,第二次汇报中提到―416采区又响了,这把(瓦斯爆炸)更厉害言语中,可以知道,发生瓦斯爆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而职工对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危害认识不够,不到位。爆炸之后,仍参与现场施救工作,职工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造成事故的发生。在前后不到4天的时间里竟发生六次大大小小的事故,真叫人寒心。

总之,作为一名煤矿员工,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到第一位,杜绝“三违”现象,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造成的,没有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牢牢记住“违章”是安全的大敌,是事故的'源泉,只有我们何时、何地都按章操作,事故就会远离我们。

煤矿安全事故观后感

经过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说明,解说员对每一个事故案例,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犹如身临事故现场,切身感受到事故给当时者带来巨大的伤害,更人我们触目惊人,震撼灵魂,让人深深领悟什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认为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按章作业杜绝三违。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促管理做到制度面人人平等。

要经常性加强安全教育学习活动,严格规定不经安全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使职工熟悉熟练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强化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范能力。

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真正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我们心中脑中,为促使各矿的长治久安。

人作为管理主体,也就是煤矿的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会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那么他会为员工配备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且会对员工在日常工作的安全防范工作,可以间接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反之可能会由于管理者的疏忽和放任造成安全事故。

从根本上控制安全隐患,就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历次的煤矿事故都是违规的操作引起的,所以要想实现事故零发生就必须注重制度的落实,同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就是落实好工序管理,制度是对事故发生控制最好的措施,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个人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发挥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进行安全保护,要把安全真正成为煤矿工作的主题词。通是过这个影片,使我认识到安全是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更关系着每个职工家庭的幸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观看煤矿透水事故教育片心得体会

在全省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观看了省纪委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后,我深受教育和启示。

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在领导、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警示教育片》中惠州原公安局局长吴华立赴澳赌博、违规签证、收受贿赂。河源市委原副书记卢建中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捞一把,而且从中收受他人贿赂巨款,成了金钱的俘虏。

纵览他们触目惊心违法犯罪的轨迹,清楚看到他们就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演绎了一幕幕淋漓尽致的权钱腐败交易之戏。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横行霸道,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吴华立、卢建中案例中,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要廉洁从政,为人民用好权、掌好权。

再次警示我们:

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使用权力。

监督的实质是监督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贡献,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如果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则是一种犯罪,最终也会毁了自己。如卢建中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本钱,以为权就是钱,有了权就可以捞钱,从而见利忘义,利用手中权力之便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100多万元,成了金钱、美色的俘虏。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凡滥用权力者,必将受到制裁。从而做到警钟常敲,时时警醒自己,时刻不忘权力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民公仆的本色。

3、牢记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抓好反腐倡廉。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尤其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继承和发扬。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廉政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廉政的表现。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有了地位和权力,生活改善了,物质条件提高了,不享受白不享受,于是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怕苦怕累;有的将物质享受作为待遇高低的标尺来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如吴华立有了地位和权力,理想信念动摇变质,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图安逸的思想严重,私欲不断膨胀,以公事出差为由,赴澳门赌博68次,输掉一千多万元巨资,从而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档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煤矿安全事故观后感

自从观看煤矿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后,片中的场面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撼。安全事故通过声像播放方式,再现事故现场,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看后让我感到对煤矿“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有了更深的认识。

什么是安全,对于我们职工来说,就是不出事故,就是人身不受到伤害。而一旦发生了工伤事故,即使是手上破个口子,也会让人承受一定的痛苦。出了重伤,有的失去了工作能力,有的长期卧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给自己和家庭增添无尽伤痛。特别是工亡事故,有的工亡职工,正是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家庭的每个人都是他的至亲至爱,他的逝去,使子女失去了父爱,使年迈的父母失去依靠,使朝夕相处的妻子失去了伴侣。这种伤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煤炭生产是高危行业,煤矿企业的安全状况,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特别是在强调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煤矿的安全状况,更能体现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实现安全生产现在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源,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而一旦安全上出了问题,特别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就会在社会上产生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很难在短期内能够消除的。分析集团公司11月份以来发生的工亡事故,有的发生在全集团公司开展的警示教育月活动中,有的发生在新年之初,有的发生在异地项目部,不仅使集团公司近一年来较好的安全态势大幅度下滑,既定的安全目标难以实现,也使企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把安全工作落实在现场、落实在行动中,真正做到“四不伤害”。安全有规程,操作有标准。将《煤矿安全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现场安全措施、《岗位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本职岗位中、落实在现场。切忌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工作再忙,任务再紧,都要对照标准,遵章作业。

昌吉煤矿透水事故心得体会

近日,昌吉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给整个煤矿行业敲响了警钟。通过对这次事故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深切体会到了煤矿安全无小事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事故再次提醒我们,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负有安全责任的相关人员的疏忽大意有关。无论是矿长、监管人员还是从业人员,都应该深刻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履行职责。只有真正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

其次,这次事故再次证明,安全防范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煤矿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事故。因此,我们在进行工作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守安全纪律,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只有时刻保持对安全的高度警惕,才能时刻掌握事故的可能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再次,这起事故让我们深思煤矿的现代化改造与技术升级的重要性。透水事故往往是由于矿井设备老化、管道堵塞、隧道破裂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我们在维护旧设备的安全运行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煤矿的安全水平。只有通过现代化改造和技术升级,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透水事故的发生。

另外,这次事故也使我认识到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透水事故常常是由于从业人员对安全知识的缺乏或不重视安全的态度导致的。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应对突发事故。

最后,这次事故也让我深切认识到加强政府监管的重要性。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并完善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奖惩力度。只有通过加强政府监管,才能有效地促使煤矿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矿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昌吉煤矿透水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煤矿安全工作。同时,我们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责任落实,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支撑。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