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工作经验汇报(实用16篇)

时间:2023-11-06 16:55:31 作者:LZ文人 试点工作经验汇报(实用16篇)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经验,促进团队的学习和成长。接下来是一些工作汇报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点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好:

我们xxx街辖区面积8.75平方公里,辖区内建有1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居民1.6万余户,47000余人,区域内商贸繁华,交通便利,是全区政治、文化、活动场馆中心地区。

我们自2004年11月4日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根据津辰党法(2004)15号文件的指示要求,结合我街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区司法局、街党工委的关怀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做大做强工作基础”这一工作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下面我就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工作体会、今后打算四个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自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管6名社区矫正对象。到目前,1人转到其他社区,1人已解除矫正,有4人正在接受矫正,案件类型分别为:挪用公款犯罪1人,贪污犯罪1人,交通肇事犯罪1人,放火犯罪1人。刑罚种类全部为缓刑。涉及我街东升一社区2人。朝阳里社区2人。按照社区矫正流程的要求,全部建立了矫正工作站。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上述矫正对象未发生重新犯罪现象。

二、具体做法。

按照社区矫正工作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我们主要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建立组织,做强工作。根据区、街的要求,首先,我们建立起二级矫正组织,一是街成立由工委书记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街主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二是成立社区矫正工作站。组成人员分别为片警、社区管理人员、矫正对象亲属及社区志愿者(主要是邻居),组成了共14人的帮教监管队,帮教队组成“一帮一”“几帮一”的帮教对子,积极做好教、引、管工作。教,就是给帮教对象在政治上、思想上做好工作,使他们辨别善恶,分清是非。引,就是想方设法引导矫正对象,摆脱内心阴影摆正生活姿态,过上正常人生活。管,就是加强矫正对象的监管,防止其外出滋事重新犯罪,及时做到“五走访”即新接收的要走访,家庭出现纠纷的要走访,生活有困难的要走访,重大节日前要走访,有疾病时要走访。其次,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的宣传力度。利用法制宣讲员队伍,成立街矫正宣传队,主要是宣传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社区矫正工作的好的做法。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营造工作氛围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做大做强基础工作。到目前,组织矫正咨询2次,出专项宣传板报3期、90余版,组织社区志愿者座谈会2次,参加人员20余人。再次,是认真制定矫正个案。由于被矫正对象的罪名、刑种、年龄、工作情况的不同,接受矫正的心理、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因人而宜,制定矫正个案。按照“三谈一归”的方法,达到“四心”的效果。“三谈”,即与被矫正对象谈话,谈悔罪的话;与家属谈话,谈帮教的话;与邻里谈话,谈表现的话。“一归”即将谈话内容归纳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尔后制定有针对性矫正个案。有针对性的个案加上有针对性的工作,使矫正对象树立了“四心”即接受矫正的诚心,弃恶从善的决心,重新做人的信心,立志回归的恒心。

第二、坚持制度,规范工作。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是规范工作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因此,我们在认真落实十三项工作的同时,建立了符合我街特点的一检查二回访三调研的制度。一是检查制度。每季对矫正对象个人档案检查一次,做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补正。二是回访制度。对解除矫正人员,定期进行回访,目的是检验工作成效,总结有规律性的做法,指导今后工作。三是调研制度。我们坚持每半年,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上报一份调研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以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三、帮扶解困,巩固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到,在依法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对这一特殊群体,联合有关部门对其实际困难给予帮扶解困,是一条曲线帮教的有效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矫正效果。2005年初,被矫正对象徐某,因没有正式工作,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其孤独自闭,情绪不稳定,工作站发现后积极为其联系零售《每日新报》的批发点和零售点,进而以帮其经营为名义,了解掌握他的思想动态。徐某在感激工作站同志们的同时,积极配合工作接受矫正,工作开展非常顺利。

第四、完善队伍,引伸工作。

一是完善矫正队伍。基层司法工作承担着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九项工作,任务繁杂而繁重。我街司法所原有一人,为适应工作需要,街办事处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到矫正办公室,确保了社区矫正工作任务的完成。二是提高队伍素质。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保证社区矫正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我们坚持加强对矫正工作站的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采取聘请辅导员授课、开座谈会、体会交流等形式,学知识,学方法,促能力。同时,我们注重发现挖掘社区资源,发动退休老干部、知识分子、有威望的楼门长加入到社区矫正志愿者行列,使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素质有了本质的提高。社区矫正的工作档次在不断提升。

试点工作汇报

严格考核奖惩。各乡镇街区要把此项工作纳入到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中。住建、发改等部门将在今后的泥草房、危旧房建设中,四)加大督查力度。突出抗震节能为主要规范进行考核督查,市政府督查室将加大对各乡镇街区抗震节能工作督查频率和力度,对未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工程落实的乡镇街区予以通报,资金管理部门将限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泥草房、危旧房改造等下拨资金发放额度。

乡、村民居建筑抗震节能减排工作已逐渐成为促进城乡发展、提高农村民居建筑科技含量的重要组成局部。根据《关于加快我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省低碳建筑业发展纲要)关于印发xx年村镇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吉建村〔xx〕3号)和《关于印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抗震工作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吉建抗〔xx〕6号)等精神及省住建厅在市开展农村抗震节能民居示范工程试点工作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市农村泥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有序实施。为提高我市农村民居抗震节能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切实发挥全省农村抗震节能民居工程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现制定本方案。

(一)坚持经济实用、抗震节能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经济接受能力。量力而行,协助和引导农民建造抗震性能好、节能效果佳、造价合理的房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二)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立足当前。把实施抗震节能民居示范工程与农村泥草房、危旧房改造安居工程结合起来,提高综合抗灾防灾能力,切实提高农村住宅节能保暖水平,促进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我市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风俗民情、民居特色、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稳步推进。

(一)科学制定工作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明确总体思路、阶段目标、技术规范和保障措施,充分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二)严格遵守抗震工作要求。以国家、省和市关于做好农村民居抗震要求为标准。死看安全底线,严格依照民居抗震建设技术指标要求进行施工,必保新建农村住宅满足各项抗震指标要求,保证农民居住平安。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区、各相关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责任,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切实加强领导,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监管机制。严防以次充好、哄抬物价、乱收费、偷工减料等坑农事件发生,确保民居工程建设质量平安。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提供农村居民住宅规范图,并负责对工程质量平安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由各乡镇街区房管部门负责监管落实。

(三)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和科技下乡等形式,深入宣传科学防震、节能减排的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真正使抗震节能民居工程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增强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总结工作经验汇报

我们财科在紧紧围绕工程总验收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工作。随着我软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在党委提出的“321”工作方针指导下我们财科的工作也进一步的扩展和加深,使财务工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工作中,我们按照领导的统一部署突出重点、端正思想、求真务实。现结合陶主任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我们财科一年来的工作完成情况、经验、不足做以下总结:。

1、参与基建工程管理,2、认真做好工程财务决算等基础工作。

1、按时上报基建财务月报、基建资金使用情况表等,使财处及领导及时掌握我基建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工程收尾的进度。

2、积极参与基建工程的管理,根据司批复的调概通知,按计划完成投资万元,编制了投资执行情况报告。为保证工程总体验收,按照领导的要求由财务科、库管员、行政管理员组成的固定资产清查小组,进行了第二次工程物资清点。财务科人员亲自到现场逐一进行账与实物的核对。作者声明本文仅供会员使用如果您是从其他盗版网站下载本文将视为侵权经过清点审查,我现有设施、设备齐全,上报交付使用资产万元,编报了工程物资清查报告。通过这次固定资产盘查,加强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建全了设备耗材出入库的审批手续。

3、积极配合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工程财务决算,对基建财务基础资料、工程决算工作底稿进行了较详尽的审核、校对,按预定计划10月初将工程财务决算上报到中心财处。并按要求做好工程财务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按项目内容分类整理了基建合同10卷,为完成工程总体验收做好财务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3、认真执行领导的统一部署,4、积极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日常财务工作的管理,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我们在年加大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按照中心财务检查通知精神,我们又详细制定了《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及财务印鉴的管理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等,将内控与内审相结合,每月终结都要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逐步完善我的财务管理体系。

2、在专项经费的支出上,认真领会中心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预算,不挤占、不挪用,保正专款专用。按月、季、中期编制上报专项经费决算报表,为领导做出相关决策及时提供了财务信息。

3、认真、及时完成中心计财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中主要完成了20xx年度国有固定资产的上报工作,填制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完善我台的固定资产管理;结合20xx年度的财务决算,认真系统地编报了我20xx年度的专项经费的预算,随着我人员经费使用的不断增长,我们把20xx年人员经费的预算列为重点,并客观详实地编写了经费预算说明等。

4、加强二级库房的管理,建全出入库的手续。改变以往二级库房单方出入库,而财务手续短缺的情况。起到了专人管理、财务监督的作用。

5、为配合工会开展工作,我们申请开立工会账户,按月及时提取工会经费,实行独立核算,并制定相关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为工会正常开展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6、在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了我台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在今年我人事制度改革后,实行了全员聘用制。为配合人改的不断完善,按中心及所属地的相关要求,我台在人员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职工办理了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我们为每一名职工设立了各项基金账户,做到人员基础资料详实、基数提取核对准确,按不同业务设立备查账,做到存款准确、对账及时。

5、积极参加中心及省里组织的各种财务培训班,6、努力学习新知识、新业务,7、使我们的财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同8、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我财务人员在中心举办的财务培训班学习了审计基础知识、零余额账。

户的核算管理、政府采购、财务工作基础知识。之后,我们认真归纳总结了所学的内容,在工作之余进行消化理解。通过这次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更加强了财经法律意识。

2、认真完成省财务人员后续教育的学习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和基本点也在改变,在为经济基础建设服务的同时也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财务会计工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上,应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结合本行业财务工作的特点,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整,为领导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财务信息。

3、拓展知识领域,学习监测业务基础知识,以适应人事改革的需要。

按照机房安排的学习时间,我们进行了业务、计算机、电工原理的学习。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业务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水平。

4、我们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按照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xx大”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其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强化两个素质、加强两个文明、确定一个目标”的工作方针指导下,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9、关心集体、团结同10、志,11、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协调,12、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13、为一线人员做好后勤服14、务。

在财务人员少、工作繁杂的情况下,财务科协助行政管理员对食堂实行按月核算,在核算中我们查找问题、加强管理。为方便机房工作人员能及时领取工资、报账、ic卡充值等,我们取消了午休时间,在无特殊情况下保证随时为每一名职工办理各种事务。我今年首次举办了“工作会议”、“人事管理培训班”等。遵照领导的安排,财务人员承担起会务组的临时接待任务,在工作中我们做到热情大方、服务周到。我们积极主动参加办公室安排的户外劳动。从冬季清雪到春天平整土地,到秋季规化,尽到了一名中共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

15、工作中的心得和下一年的工作重点。

在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们较顺利地完成了20xx年的财务工作。

任务。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无论在本行业的业务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克服工作中时有的浮燥情绪。我们下一年度在以加强财务管理为主的同时还要继续基建财务工作,及时准确把握相关财务政策,把内审与内控相结合,以完善我台的内控与内审制度.

X局“预防执法腐败”试点工作经验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xx市作为历史上著名商埠,经商历史悠久、氛围浓厚,民营经济高度发达。在当地文化衍生出的“等价交换”、“利益至上”等商品经济理念驱使下,少部分权力持有者成为“权钱交易”围猎的对象,队伍被赋予的执法权力成为“等价交换”的目标,“红包”、“利是”的诱惑,宗族老乡的拉拢,权钱交易的“潜规则”弥漫在队伍周围,对干部“朋友圈”、“交际圈”、“生活圈”造成极大的影响。长期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特殊敏感的环境,xx局党委坚持从严从实,主动担当,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千斤重担,紧紧结合执法业务环节和工作实际,创新工作举措,强化监督制约,坚持标本兼治,健全完善机制,确保了集中统一和高度稳定,为圆满完成各项中心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我局连续xx年在执法考评中成绩优秀,多个单位被评为先进执法单位。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局作为“预防执法腐败”xx个试点单位之一,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新时期监督执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建设,认真实践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防腐倡廉的坚固“堤坝”,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紧盯责任落实,强化压力传递。

我局将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实践“第一种形态”的“牛鼻子”来抓,把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列入“两个责任”清单,作为“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方面、责任制检查的重要内容、主体责任报告的重中之重。一是压实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主体责任,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认真研究反腐倡廉工作,经常听取纪委工作汇报,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考虑、同部署、同落实。制定局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主要领导责任、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责任等xx大类xx小项目标任务。严格落实每季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每半年分析研判执法廉政形势,统筹领导全市廉政建设工作。与各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共xx份,与xx名执法干部签订廉洁执法承诺书,细化分解执法廉政建设责任到岗位、个人,并作为单位班子考核和干部业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制定《党委主要负责人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函询情况记实表》,及时组织新任职执法干部开展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向各区单位负责人逐一执法廉政谈话,累计开展谈话提醒xx人次。对在省组织的行风评议中成绩靠后的单位及时开展约谈并责成整改。依据新制定下发的《基层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开展党委“主体责任”考核,收集各单位党委班子述责述廉报告共xx份,班子成员述责述廉报告xx份。二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最好关爱”的理念,让监督与权力如影随形,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逐项厘清纪委和纪委主要责任人的监督责任,制定任务清单,推进工作实现标准化、制度化。探索建立《xx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制度》,细化组织设置与职责、工作内容与要求、议事和决定以及相关制度规定,倒逼纪委监督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纪检监督与业务规范、线上监督和线下监督、组织监督与群众评议有机结合,构建了“党委问廉议廉、部门联动促廉、规范执法助廉、内外监督保廉”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xx项监督制度,探索建立“预防执法腐败系统”和“便民服务平台”。三是强化“一岗双责”。梳理各级党委班子成员责任清单,落实每季度研究部署分管部门和挂点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每季度向局党委汇报分管范围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全年专题听取分管部门和挂点单位作风建设分析研判情况汇报不少于xx次,以及加强监督检查、当好廉政表率等工作职责,推动“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二、紧盯监督预警,强化阳光执法。

坚持教育先行,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创新建立监督预警机制,有效前移监督执纪关口,为执法干部戴上干事的“安全带”、划定创业的“安全区”。一是狠抓“教育引导”环节,筑牢思想防线。每季度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扎实开展“观影有感”讨论活动,常态化落实党委书记点评机制。局主要领导、纪委书记全部为本单位执法干部开展廉政教育集中授课。每半年组织执法干部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各区单位全部建成廉政教育园地,重点升级改造市级廉政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廉政主题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向社会征集廉政主题原创作品xx件,积极发挥文化助廉效应。二是狠抓“关键环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针对执法单位、执法部门、执法岗位和执法过程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根据执法人员思想道德、执法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三个维度的风险点,按照一定权重综合确定,划分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依托“预防执法腐败系统”,主动对接监督管理系统,将廉政风险转化为可操作、可预警的数据,重点针对审批时限、任务分发、审批环节、审批结果、文书受理送达、自由裁量和证据要素等方面设定执法廉政风险触点,通过设定一定预警阈值进行自动过滤监测和报警。三是狠抓“监督防范”环节,确保阳光执法。强化事前预防性监督。规范业务受理各项工作规范,公布各类业务受理权限、申报程序和表格规范模板,实现权力公开晾晒。制定《执法廉政风险防控排查制度》,针对xx个执法岗位梳理《执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表》,针对执法环节和业务类型查找风险点xx个,并逐条制定防范措施。制定行政处罚阶梯递进式裁量细则,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名称、法定依据,规范裁量权的运用范围、裁量幅度和事实种类,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强化事中跟踪性监督。制定窗口受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对许可证明等重要文件的审查进行全面规范。安装视音频监控设备和录音电话等,强化服务窗口硬件设施,实现业务窗口监控全覆盖、无盲区,确保窗口受理、咨询等服务均有据可查。制定业务窗口调查表,安装窗口服务质量打分器,加强对业务窗口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强化事后改进性监督。制订《xx局执法回访制度》,建立机关和基层内部执法回访制度,进一步明确执法回访工作的范围、内容、方式、程序及结果运用,确保执法回访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制定下发《xx局监督执法季度督察制度》,加大执法督察中执法规范化和案卷规范化的核查力度,今年以来共检查审核xx类执法档案共计xx份,走访单位xx家。建立健全与市纪委、检察院、法院联系协作制度,共聘请xx名廉政监督员,组织召开座谈促廉会。局领导带头走访人大及政协,主动征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发出《政风行风问卷调查表》xx份,征集意见建议xx余条。

三、紧盯执纪问责,强化震慑作用。

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层层设防、步步阻拦,在管到位、严到份的基础上,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注重抓早抓小、教育挽救干部,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让干部感到身边有一把戒尺。一是确保问责有据。多渠道拓宽问责信息来源,通过执法质量考评、季度执法督查、举报投诉、廉情回访、系统预警等方式,建立起“队伍和社会互为补充、线上与线下相互支撑”的评价考核机制。利用信息系统建立个人电子廉政档案,实时记录个人执法情况和廉政情况,确保执法全过程留痕备查。坚持开门问责,明确责任追究程序,建立申诉制度,将问责原因、事由、决定、执行等环节全过程公开,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监督,真正做到“尽职免责理由充分、失职追责依据清晰”。二是确保问责有效。共享问责结果,将其与班子考核、干部选用、评先评优“硬挂钩”,对被问责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一票否决”。注重举一反三,探究问题原因,深挖问题根源,建立起“监督预警、过错追责、结果运用、分析研判、加强防范、堵塞漏洞”的问责机制,既实现问责“一体化推进”、“一竿子插到底”,同时也有效固化问责成果,使每一次“问责”成为总结经验教训、提升防范水平的有力抓手,大力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三是确保问责有力。坚持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针对存在执法质量考评不合格案卷及执法督察案卷评分较低等问题的xx名干部,组织开展履职尽责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其中xx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强身健体、净化肌体的“苦口良药”。制定执法过失责任追究制度,针对执法人员在执法监督、档案制作、业务办理等执法环节中出现的不影响案件整体性质的错误,且未达到《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的执法过错行为,根据执法人员的职责和过失程度,采取提醒谈话、检讨、通报批评和调离执法岗位等形式,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小错”,有效预防执法过程中出现“大错”。

四、紧盯创新驱动,强化工作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查找制度漏洞,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制度执行,真正使监督执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切实转变观念。在总结大量实际案例和惨痛教训后,切实转变监督执纪观念,改变惯性思维、找准职责定位,紧紧围绕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把教育提醒、监督管理等落到日常工作中去,做到小病快治、小错即纠,防止小病养大、大病恶变,切实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柔性措施,增强党纪存在感,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党员将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一种形态”的树立,逐渐摆脱监督执纪“不用重典,难有作为”的被动,告别施以重拳、施加重典的“偏好”,从被动敬畏到自觉遵循,彰显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之“初心”,真正体现对干部的严管厚爱和人文关怀。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相统一,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抓好制度试运行、党委集体研究讨论等形式,建立完善xx项制度,构建了集“监督、预警、问责、研判”为一体的制度体系。特别是注重抓早抓小抓常,扭住作风问题不撒手,紧盯执法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放松,综合运用廉政谈心、教育提醒、警示谈话、纪律诫勉、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等多种形式开展监督执纪,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三是强化信息支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精确、高效、刚性以及程序性、严密性、规范性等优点,把信息技术引入执法腐败预防体系建设,投入xx万元用于信息系统开发,打造“预防执法腐败系统”,分模块设置“两个责任”、“机制运行”、“预警管理”、“廉政档案”,加强流程制约和过程监控,克服人情干扰和恶意规避,增强预防腐败的实效性,实现具有分析研判、预警纠错、实时监察等功能的智能管理平台,构建“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风险预警、跟踪处理”四位一体的廉政风险“防控网”。同时发挥网络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优势,同步建设面向社会的“便民服务平台”,设置“指尖查”、“办事指南”、“举报投诉”、“满意调查”四个模块,实现“审批项目进度和法律文书真伪网上查询、办事指南和权力清单网上公开和执法腐败网上投诉、行政许可类项目网上回访”等功能,有效提升执法服务规范化、便民化、智能化水平。

试点工作汇报

为全面掌握我县中药材资源状况,顺利完成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任务,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选取中药材资源丰富、具有本土产地道药材、大宗品种药材和珍稀濒危药材的区域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初步确定以兴隆、木叶、苍岭等中高山乡镇为重点,按照由高山乡镇到中高山乡镇再到河谷乡镇的顺序开展普查,确保全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覆盖率不低于85%。

(二)全面开展野生药材分布集中区域的普查,栽培和养殖药材的种养殖与加工技术的普查,药材需求与供求关系的普查。

(三)更加全面、宏观地掌握我县中药资源的整体情况,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为制定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技支撑,为本土产地道药材的种植、加工一体化布局提供技术支撑,为招商引资提供新亮点。

(四)深入分析中药资源减少与濒危的原因,为制定中药资源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提供可靠信息。

(五)探索全县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特别是企业参加普查的组织方式,探索普查队伍的组建模式,探索普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全县乃至全市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夯实基础。

(六)充分利用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在摸清中药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建立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中药资源共享平台、中药标本馆、中药种质资源库、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系统与预警体系,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

全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时间为3月至12月。

(一)准备启动阶段(3月)。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准备工作,成立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查办公室。制定调查路线和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品种。做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启动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全县中药人才以及技术专家的调查,组织填写《xxxx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药资源普查专家推荐表》,建立《xxxx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药资源普查专家库》,为组建调查队做好准备;二是开展从事中药资源种植与野生抚育的中药生产企业的调查,为确定企业参加中药资源普查做好准备;三是组织普查预备队员接受市级技术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才能成为普查员并持证上岗。

(二)培训实施阶段(4月)。

组建普查队,开展普查知识技术培训。开展中药材产量与流通渠道调查、种植中药材的外业调查、传统医药知识的走访调查及中药资源消长原因的调查工作。启动中药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的硬软件建设。

(三)野外调查阶段(5月—10月)。

重点开展中药资源野外调查工作,收集黄连、青蒿、金银花等13种种质资源药材、土样,并进行种质资源质量评价。对半夏等3种野生药材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定期观察以上药材生长发育情况,掌握野生资源自然变化。开展内业整理与普查数据的输入工作。动态监测系统投入试运行,预警信息分析和发布系统启动建设。

(四)总结评估阶段(11月—12月)。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中药资源补充调查。继续开展内业整理与普查数据的输入工作。配合建设市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数据库、市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及市中药资源预警系统。总结评估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普查机构。此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县上成立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卫生局、农委、财政局、科委、林业局、旅游局、中医院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在县卫生局设立办公室,由县卫生局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抽调业务骨干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确保中医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二)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普查工作。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对于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中药资源,保障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县级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调动一切可用的人力、物力资源,积极支持和参与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全力为普查工作提供保障。各乡镇要主动配合,在人员、车辆、住宿等方面给予普查队支持和帮助,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三)严格规范,合理使用普查经费。此次中药资源普查,上级财政安排了一定的普查经费,主要包括野外普查交通费、标本制作与鉴定等外业整理费、设备和材料配置费及项目普查补助等。卫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项目经费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各有关单位要自觉接受县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监管和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普查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试点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我省电力市场建设,积极稳妥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根据国家《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试点区域。经报国家批准同意,我省首期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区域为资兴市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衡阳白沙洲工业园、益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湘潭经开区4个产业园区。

(二)预期目标。通过试点放开增量配电市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业务,创新增量配网建设运营方式,探索电力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到20xx年基本形成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安全有序的增量配电业务区域市场,为全面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建设公平、开放、有序的增量配电市场积累经验。

(一)制订实施方案。各市发改委、能源局指导各试点园区管委会按照国家《有序放开配电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通知》相关要求,结合本园区配电网建设改造实际需求,抓紧制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实施方案,于2017年3月底前上报省能源局审定后实施,同时抄送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

(二)编制配网规划。各园区管委会依据全省和所在市配电网规划,委托专业机构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等国家最新标准编制试点园区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包括负荷需求、供电范围、能源互联网发展、用户电能质量要求、园区及周边电源接入需要、变电站选址和布局、线路选型及走廊等内容,其中投资估算、与存量资产关系、公用电网接入方案等内容要详细说明。规划于4月中旬报省能源局。省能源局组织评审修订后予以反馈,并由市人民政府予以发布。

(三)甄别增量项目。试点园区所在市人民政府及发改、能源部门根据电网结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的经济合理性等科学合理确定增量配电网供电营业区,指导园区管委会和规划单位甄别增量配电网项目。增量配电包括园区供电范围内除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资产,以及供电营业区范围内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局域电网。

(四)确定建设时序。各试点园区要将增量配电网建设任务分解形成年度实施(投资)计划,于20xx年5月中旬前通过市发改委、能源局报送至省能源局,由省能源局向社会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地点等基本信息。公示过程中出现重大争议的项目,省能源局组织开展深入论证,必要时进行调整。公示通过的项目,按照程序补充纳入全省配电网建设改造“十三五”规划。

按照《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增量配电网项目主体分两阶段确定项目主体:第一阶段,由省能源局通过竞争性磋商、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标方式,分别确定4个增量配电网试点园区的项目业主,并向社会公示;第二阶段,由项目业主依法依规确定新增配电网项目的施工单位,并向社会公示。确定项目业主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突出以下“三个优选”:

(一)优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用电企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产业园区、社会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参与增量配电网试点。试点区域内存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存量配电设施产权的,国网省电力公司可通过产权置换方式处理资产,或转化为股本入股混合所有制公司。

(二)优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采取ppp模式建设增量配电网,由省发改委、能源局作为责任主体,通过公开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社会资本。由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联合成立项目公司。

(三)优选诚实守信的投资主体。参与首批增量配电网建设的项目业主应为独立法人,符合《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所明确的准入条件和投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确保诚实守信,依法依规经营。具体要求在公开招标等内容中明确。

增量配电试点项目由发改、能源部门按照分级权限审批或核准,基本程序如下:

(一)组织申报。试点项目在完成可行性论证并获得国土预审、规划选址等支持性文件后,按程序通过在线投资监管平台报发改、能源部门申请核准。

(二)专家论证。发改、能源部门在收到核准申请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包括严格核定投资概算、厘定供电范围、分析回报收益、评估项目可行性等,并出具详细书面意见。发改、能源部门根据第三方的评估意见,确定是否启动核准程序或退回申报单位组织修改完善。

(三)审批核准。发改、能源部门在正式受理核准后,将项目有关资料汇总至省能源局,省能源局对项目是否符合规划、投资合理性、接入系统方案等重点内容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各级发改、能源部门应按时完成核准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同时报备上一级发改、能源部门和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

(一)严格规范建设。项目业主要优化工程方案,控制建设成本,及时落实项目用地、拆迁安置、电网接入等外部建设条件,严格执行《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取齐法律法规规定的支持性文件后方可开工建设,并将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上报发改、能源部门。发改、能源等相关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并及时按规程开展验收。

(二)有序组织运营。增量配电网竣工验收后,项目业主通过市发改委、能源局向省能源局提出开展配电业务申请,省能源局依法对符合准入条件和其他相关资质的项目业主批复开展配电网业务。试点区域内,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拥有存量配电网资产绝对控股权的公司,包括高新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电网、趸售县等,未经营配电业务,但符合准入条件并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的,可通过市发改委、能源局向省能源局申请开展配电业务。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业主可将配电网运营权委托电网企业或符合条件的配售电公司,自主签订委托协议。电网企业控股增量配电网拥有运营权,在配电区域内仅从事配电业务,试点区域内竞争性售电业务可由独立的售电公司承担,也可采取双边直接交易。鼓励电网企业与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成立产权多元化公司经营配电网。

(三)保障供电可靠。增量配电网运营企业应公开输配电网络的可用容量和实际使用容量等信息,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履行供电营业区内电力普遍服务义务,承担保底供电责任;及时向市场主体及其用户提供报装、计量、抄表、维修、收费等服务;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收购分布式电源发电。配电网运营企业严重违法违规的,应强制退出;因自身经营不善的或经营转向的,在履行相关义务后,可按规定退出。

(四)其他相关服务。增量配电网运营企业可利用互联网和智慧能源等先进技术,为电力用户有偿提供增值服务,包括用电规划、合理用能、优化用电、需求响应、合同能源管理、用电设备运行维护、多种能源优化组合,以及提供发电、供热、供冷、供气、供水等智能化综合能源服务,受委托承担供电营业区内的有关电力统计服务工作。

(一)核定配电价格。增量配电项目核准后,省发改委按照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组织专业机构对增量配电网开展成本监审、确定准许收益和价内税金,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后报国家发改委备案。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核定前,暂按售电公司或电力用户接入电压等级对应的省级电网共用网络输配电价扣减该配电网接入电压等级对应的省级电网共用网络输配电价执行。

(二)明确购售电价。增量配电网区域内同时从事配售电业务的企业,其配电业务独立核算。试点区域内售电价格由市场交易价格、省级共用电网输配电价(含线损和政策性交叉补贴)、政府核定的增量配电价格以及代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

(三)明确结算方式。增量配电网运营企业承担配电区域内电费收取和结算业务,按照政府核定的配电价格收取配电费;按合同向各方支付相关费用,并向其供电的用户开具发票;承担代付配电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补贴;代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交电网企业汇总后上缴财政。

(一)组织协调。成立全省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推进协调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由省能源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充分调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用电用户等各方面积极性,协同推进增量配电网改革工作。各试点园区所在市同步成立增量配电网业务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明确一名市领导具体负责,各市发改委、能源局承担统筹推进工作。

(二)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增量配电网建设;加大省内ppp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和ppp项目投资引导基金对增量配电网的支持力度。

(三)政策支持。探索研究增量配电网营业区内高可靠性、特殊电能质量等用户实行差异化电价;鼓励增量配电网项目实施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进行融资;引导政策性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增量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研究将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纳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探索可靠性保险方法进行供电可靠性管理。

(四)形成合力。各级各单位要在省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工作。发改、能源部门要建立健全增量配电网投资建设运营的相关规章制度,依法严格增量配电网项目管理,依法依规核定配电价格,及时组织项目验收。试点单位所在市人民政府要主动承担增量配电网建设改造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完善相关规划,指导试点园区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为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试点园区要大胆探索,主动作为,敢于创新,力求稳妥有序推进增量配电试点具体工作。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要及时为项目业主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或赋予相应业务资质,加强市场交易、电力安全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监管。电网企业要公平无歧视做好并网工作。电力调度机构和交易机构及时做好配电网投产运行安全校核。

试点工作汇报

本院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事部门及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各级有关人事制度改革文件的要求,进取稳妥地开展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现就改革进展情景总结如下:

(一)现状:

本院在20xx年前只是一个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30万元、业务用房不足400平方米的小型医院。1998年与县卫职校、县眼病所合并后,购置原印刷厂办公楼开展业务,现有正式职工55人,临时职工20人,床位60张,6个临床科室及3个管理科室,年收入近200万元。

(二)改革的主要困难:

1、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我院现有编制75人,按现有床位计算更多,而此刻实有职工才55人,竞岗的面太窄,人才可选择性太低。

2、起步晚,人员技术结构不合理。我院近半数人员来源于卫校和眼病所,并且由于原中医院条件限制,人员专业技术普遍较差,致使我院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中医人才溃乏,难以构成中医特色。

3、人员年龄老化,思想守旧。我院40岁以上人员约占50%,部分人员业务基础差并且思想保守,阻力大。

4、由于所购房屋结构不贴合医院要求,不利于科室的设置和业务的发展。

1.20xx年5月底,完成了改革的宣传动员、岗位调研工作,完成《县县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县县医院人员聘用制度实施细则》、《县县医院搞活内部分配暂行规定》、县县医院岗位设置、岗位说明及定员方案》等四个方案制度的制定、经过与审批工作,完成《县县医院竞聘应试说明》的编写等全部前期工作。

2.20xx年6月完成了13个中层干部岗位、18个中高级职称岗位的竞聘工作。

3.20xx年7月完成了全体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工作,以及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

三、改革的结果:

1、中层干部岗:院内16人参与竞聘,有12人受聘,1个岗位空缺。

2、高级职称岗:有5人参与竞聘,4人受聘。

3、中级职称岗:有16人参与竞聘,14人受聘。

4、初级聘为中级职称的6人,中级聘为初级的1人;中级聘为高级职称的2人,高级聘为中级的1人;转岗聘用的有1人,待岗培训3人,提前退休4人,内部退养1人。

5、总空岗28个,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招考,现我院临聘职工27人。

1、体现了“职务职称能上能下,工资福利可高可低”的指导思想。

2、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

3、使一批年轻技术骨干能够脱颖而出。

4、增加了单位用人和分配的自主权,理顺了人事管理关系。

5、促进了职工工作进取性,改善了职工服务态度,增收节支。

本院的改革较为顺利,没有过激言行等不稳定因素出现。总的来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充分,宣传到位。我院召开了3次全院性宣传动员大会,十余次中层干部学习动员会,各科自行学习省州文件若干次,发放各种相关文件及调查问卷百余份,个别谈话十余人次,制度公示2次。

2、发扬民主,健全制度。医院根据医院管理学上的要求,发放岗位调查问卷七十份,再根据80%以上职工的意见,科学编制各岗位说明书,并分别制定了前述四个方案,经两次公示和修订后,全部以94%以上的赞成票在全院经过。

3、公平公开,坚持原则。改革全程都处于职工和人事、卫生、纪检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4、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县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领导十分重视,为我院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出了重要政策保障。

总之,经过人事制度改革,我院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构成了一个职务能上能下、待遇可高可低、任人为贤、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试点工作汇报

尊敬的xxx: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机制建设,实施标准引领,示范提高,产业带动,产品增效,更好地服务xx经济建设。在市局领导和机关的关心下,我局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在农业标准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等方面有了创新和发展,现将我局标准化工作汇报如下:

一、标准化工作现状。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始终将其作为质量兴县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xx经济建设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局从事标准化管理工作人员6人,机制健全,结构合理,工作富有创新性。全县共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精品项目1个,省级第二批农业标准化项目1个,第八批1个,第九批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省级服务名牌1个,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试点企业3家,商品条码成员17家。

二、标准化工作成绩。

强全县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三是实施标准化工作定期会议、汇报制度;四是全力加强标准化工作队伍建设;五是建立标准化工作产品、基地项目储备。

(二)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一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是在xx质监系统内,我局率先起草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工作的意见》;二是确定了建丰林产、cng加气站、老山磨坊食品有限公司为示范试点企业,通过学习借鉴、体系建设、规范管理、服务指导,示范试点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三是编制了《行政执法工作手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手册》《食品安全工作手册》、,以标准的手段将食品、建材、特种设备等质量监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供了规范的法制化依据,进一步使内部管理规范化。

(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零”突破。一是主动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保护产品实现突破。掘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经多方考察和专家论证,xx作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意义重大;二是主动汇报申报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意义、可行性,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县政府兑现了工作经费10万元;三是积极沟通部门,挖掘符合地标产品保护要求的特色产品。目前,xx已获得总局批准,成为xx市第8个、我县第1个地理标志产品。

山食品有限公司、cng加气站、圣迪乐等5家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二是参与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升“xx造”产品的话语权。目前,正着手起草制定“天宝蜜柚”地方标准,参与制定企业标准7个。

(五)农业标准化工作成绩显著。一是近年来,我县农农业标准化工作成绩显著。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数量多、质量高、范围广的新发展;二是以“圣迪乐”模式为带动,农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得到了深入发展,为我县现代农业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三是积极培育、服务和指导,探索和解决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新发展、新问题。目前,我县圣迪乐蛋鸡农业标准化项目已获国家级验收和省级精品农业标准化项目验收,观义花生在通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后,发展势头良好。天宝密柚被列为省级第八批农业标准化项目,靓绿无公害蔬菜种植被列为省级第九批农业标准化项目。

(六)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指导和帮助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顺利开展。xx县七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争创省级服务名牌工作,目前通过专家评审,并将其作为服务标准化工作试点单位进行重点建设,有力推动了xx旅游事业的发展。

(七)商品条码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发展条码成员3商品条码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拓展家,完成条码成员续展14家。

(八)公共事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公共事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实《xx市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管理办法》,我们主动检查全县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情况,主动汇报检查情况和整改意见,正着手制定实施意见,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三、

标准化工作规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标准化工作队伍,为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二是制定天宝密柚地方标准;三是主动服务和指导,顺利推进第八批、第九批农业标准化项目;四是把xx柑桔、xx葛根作为农业标准化项目进行培育;五是按照“三步走”战略,不断推进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工作;六是建立农业标准化和地理标志产品储备库,培育有特色、成规模的项目大力发展;七是完成标准化工作目标任务,不断探索和拓展标准化工作的新形势、新发展。

(2008年10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前期所作的主要工作。

2007年7月,我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以来,全市把试点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交给自贡的最大政治任务,作为自贡发展最大的历史机遇,作为对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从统揽各项工作全局的高度迅速启动试点工作。

(一)抓观念更新,营造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大宣传。全市各类新闻媒体把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作为宣传重点,开辟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自贡”专栏和专题,组织开展了以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典型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做到电台有声音、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一年多来各类媒体共刊播报道1000余篇、专版24个、专题节目30余个、系列评论28篇。同时,各级各部门也采取组织宣传车巡回宣传、广场文艺演出以及书写墙标、岩标、办板报、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乡镇、社区共张贴宣传标语5000余幅,发放宣传品、宣传资料4万多份。

委员会副主任华子昂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举办了3期培训班,对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乡镇(街道)负责人进行了轮训。市级各部门、单位和区县也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干部职工和乡镇、村两委会成员进行了培训。与省社科院成功主办了“中国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会”、参加了北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际研讨会”。一年多来,市、区县共举办专题报告会近150场,市统筹办编印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文集3册3000余份,区县及市级相关部门编印培训资料20000多份,全市第一批培训对象培训面达到95%以上。

心得体会。

文章350余篇,编印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文章专辑》。市、区、县及市级部门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专题研讨会20多场(次)。

四是发动大献策。在媒体、互联网和党政网上开展了“我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献计献策”活动,问计于民。活动共收到来自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离退休干部、学生、外地打工人员等的各种建议意见500多条,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专栏进行了选登选播,并对优秀建议意见进行了整理汇集,采纳到改革试点方案中。

(二)抓调研论证,科学制定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各区县、各部门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考察学习活动。

二是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市情。市、区县领导深入基层,走村入户,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把自贡置于成渝经济区和川南城市群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分析比较,分五个专题对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对策进行深入研讨,对市情进行了再分析、再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贡的发展定位。2008年7月,市统筹办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自贡调查队联合抽调130多人对四区两县的14个乡镇、14个村民小组的815户农民进行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专项问卷调查,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开展了“土地使用和管理、农民工和农村社会保障、户籍管理、行政管理”四大重点领域改革突破的专项调研,形成了5个调研报告和相关改革意见讨论稿。

三是反复研讨,制定试点方案。在考察学习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牢牢把握自贡作为丘陵地区和老工业城市的基本特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主题,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这一关键,组织专门的起草班子,迅速完成了改革试点方案初稿的起草。同时,坚持开放式制定《总体方案》,多次组织区县和市级部门对《总体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征求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市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进行了专题协商,并先后五次赴北京、成都等地征求国家有关部委、省级相关部门以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

程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子昂、光明基金会执行会长车夫等7位专家学者为市政府统筹城乡顾问。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展《自贡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研究》,此外,区县也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专题规划,如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富顺与成都科分院合作、荣县与西南大学合作、沿滩区与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合作、自流井区与西南交大合作、贡井区与省社科院和农科院合作编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通过这些措施,为我市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目前,各区县的试点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复实施,市级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已完成内审工作,将陆续由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三)抓推进机制,形成上下左右齐抓试点的合力。

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区县党政一把手为成员的自贡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部门抽调13名干部脱产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面上的改革试点工作。各区县、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抽调100多名干部专门从事改革试点工作。同时,还实行了市级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区县、重点部门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了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

二是构建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工作责任体系。把改革试点工作与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及目标管理、专项督查制度,将涉及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的45项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的制定任务,以及重点区域改革突破的具体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区县和部门,再由区县、部门分解到相关乡镇和科室,对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倒扣分”的办法进行考核,确保了任务落实。

三是建立了“上下互动、部门联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把推进改革试点作为自身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在规划和政策制定、重点突破口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群团组织都围绕改革试点积极工作,各尽其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专题听取改革试点方案汇报,并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对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推进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

四是实行了干部下沉助推制度。按照“抽硬人、硬抽人,下得去、蹲得住,干实事、见实效”的原则,在2007年上半年已经从市级机关下派260名干部到基层帮扶的基础上,下半年又从市级机关抽调6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7个“助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组”,帮助区县、乡镇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五是实行了市级部门与区县共推制度。在干部助推的基础上,由助推组干部所在市级部门与助推区县签订协议,变“个人助推”为“单位助推”,并形成制度。目前,各区县已与助推的65个市级单位签定了“共推协议”,合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四)抓重点突破,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材料】。

(一)全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取得的成绩。

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这既是团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驻点工作内容,也是团省委多次提出和多次强调的工作方针。团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团建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放在了全团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并专门就这一内容多次与县委分管的副书记做了工作交流。通过半年的努力现在县10个乡镇,162个村级基层团组织基本上形成了“村村有团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人人由大学生村官兼任”这一全新的基层团组织格局,在数量和质量上为县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有效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

1、召开由乡镇团委书记、大学生村官参加的动员大会,为有效吸收大学生村官进入基层团组织制造舆论氛围,同时让其意识到兼任村团支部书记是落在他们身上的历史责任。2、与县委书记、县组织部长积极协商,争取他们的认可和政策支持,为顺利开展这项工作打下组织基础。3、对大学生村官上岗前进行为期一周的理论培训,使他们熟悉并初步掌握自己的业务工作。4、在舆论氛围、政策支持、队伍配备等各方面准备工作完成后正式任命大学生村官走上共青团工作岗位。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形成的积极经验。

在抓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即1、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之为自己的发展和壮大服务。团组织要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自己,很好的完成上级组织交付的任务,关键点一点就是它从自身实际从发,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有效利用客观资源为自己服务,把有知识、有创造力的大学生村官吸收到了自己的队伍中。2、积极争取上级和同级领导的支持,为工作开展铺平道路。没有上级的支持和肯定,自身再努力,再付出也是很难取得工作的实效的。团组织在确定目标任务后,要积极征求有关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政策环境和人事使用方面为自己创造了有利条件,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3、工作要抓全、抓实,不放松每个步骤和环节,在实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抓好每一个方面,使工作全面完整。团组织不仅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而且要主动与大学生村官进行沟通和联系,把握住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整性,不至于顾此失彼。4、工作要有主动性,要有创造能力和持久耐心的品质。工作要主动,要自己提出利于自身发展,顺应时代需求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在确定目标任务的同时,把智慧和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奋斗精神去实践自身的理念。

(二)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推进。

先在朔州市范围内建立起了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中心建立至今,共接待就业、创业咨询青年3000余人,有明确工作意向并登记在册的300余人,实际提供工作岗位200余个,工作岗位以我县第三产业居多,例如国益酒店、金艺广告公司、家家利超市等,还与5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用工关系。在县委以及各乡镇党委的关怀重视下,全县各乡镇团委也正陆续建立青年的就业创业服务站。就业是民生之本,而青年又是就业的主要群体,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全县共青团组织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共青团组织参与党政中心、服务青年需求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为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团县委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政策指导、技能培训、项目推介、资金支持、创业辅导、岗位介绍、维护权益等作为服务青年的手段,为青年成功创业提供有效服务。

(三)青少年维权工作。

青少年维权工作取得新进展。

讲座。3、利用节假日的契机,组织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例如今年6月1日的时候,我们在县文化广场就《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新近颁布的《省未成年人保护法条例》的贯彻落实进行了专门的宣传和宣讲活动,发放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和图片画册。

(四)农村青年小额贷款项目工作。

服务青年重实效,抓实抓紧了农村青年小额贷款项目工作。

今年4月份的时候,团省委就进一步加强农村青年的就业和创业工作,联合省信用联社向全省各市区县团委下发了专门性文件,为农村青年的创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帮助。团市委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小额贷款工作,于6月中旬召集全市六县区县乡两级团委的负责人,组织进行了专门的小额贷款启动仪式,并下发了切实加强农村青年小额贷款的工作意见。团县委在接到团省、市委的有关文件后,积极行动,于6月25日召集全县十个乡镇团委负责人以及部分村官和农村青年代表60余人,召开了农村青年小额贷款工作会议,下发了“团联发[2011]1号”文件,把切实做好农村青年小额贷款工作当作当前团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截止目前,县共为50名农村青年下发小额贷款资金150万元,推动有效项目18个。通过推动农村青年小额贷款工作,不仅有效扩大了共青团组织为全县青年服务的能力范围,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共青团组织服务全县党政中心工作大局的能力水平。

试点工作汇报

为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全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在部分县(市、区)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陕组通字〔20xx〕29号)文件要求和《xx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规定方法步骤,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县法院、县检察院系统开展以“四步差额遴选”为主要资料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落实中央《规划纲要》和陕西省《实施意见》要求,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方针,以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目标,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用心深化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改革,探索干部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新机制,初步构成一套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实现xx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带给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县法院(共6个)。

1、正科级领导职位(1个):执行局局长1名;

2、副科级领导职位(3个):审委会专职委员2名、汉阳法庭庭长1名;

3、享受副科级待遇职位(2个):行政审判庭庭长1名、审判监督庭庭长1名。

(二)县检察院(共5个)。

1、副科级领导职位(3个):检委会专职委员2名、县反渎职侵权局局长1名;

2、享受副科级待遇职位(2个):控申科科长1名、监所检察科科长1名。

县法院的职位仅限于县法院系统的在编在岗人员,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法官法》规定的相应岗位人选基本条件;县检察院的职位仅限于县检察院在编在岗人员,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检察官法》规定的相应岗位人选基本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有改革创新和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有必须的实践经验和抵御各种风险、驾驭复杂局面的潜力;有较宽的知识面,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具有运用理论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2、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职责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工作,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中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具有较好群众基础。

3、正科级职位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个性优秀的可放宽至48周岁,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在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身体健康;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职位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2周岁,个性优秀的可放宽至45周岁,现任副科级或享受副科级待遇的领导干部年龄可放宽至48周岁,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身体健康。

1、公布信息。召开法、检系统全体干部动员大会,宣布实施方案、空缺岗位、人选条件和工作程序等。

(1)公开报名。报名采取自我推荐、干部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报名工作由县法检系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正科级职位名额与报名人数比例不得低于1:5;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职位名额与报名人数比例不得低于1:2。

(2)资格审查。按照任职条件,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所有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对审查透过人选相关状况进行公示,确定参加竞职演讲人员。

2、干部群众差额“海选”推荐。抽调干部考察员组成干部民主推荐工作组,分别到县法院、县检察院召开民主推荐工作大会,开展“海选”民主推荐工作。参会范围: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按单位干部职工总数的20%左右确定熟悉法检系统工作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

(2)民主测评及推荐。在演讲与答辩的基础上,按照正科级单个职位1:4、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职位总数1:2的比例进行“海选”民主推荐。

3、党组织差额“比选”提名。由县委干部推荐工作组汇总“海选”推荐结果,以得推荐票多少为序排列,按照正科级单个职位1:4、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职位总数1:2的比例确定党组织差额“比选”人员名单。坚持优先思考后备干部、优先思考“上培下派”干部、优先思考基层一线干部的原则,由县委干部推荐工作组分别主持召开县法院、县检察院党组扩大(扩大至曾担任院领导班子成员此刻编在岗的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会议,按正科级单个职位1:3进行票决推荐、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比同级职位总数多3人的差额进行二次“比选”票决推荐提名。

4、组织部门差额“精选”考察。由县委干部考察组汇总党组织推荐结果,以得推荐票多少为序排列,按正科级单个职位1:3、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比同级职位总数多3人的差额确定考察对象名单,提交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同意后,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进行,主要采取民主测评、征求意见、个别谈话、查阅档案、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全面了解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廉等状况,重点了解考察对象领导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潜力、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党性修养和工作作风、本职工作完成状况以及八小时之外有关状况,重点考察干部的德。县委组织部根据考察状况,由部务会议研究,按正科级单个职位1:2、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单个职位1:1确定拟任推荐人选,提请县委常委会议研究。

5、县委差额“优选”任用。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中共xx县委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票决办法》规定,县委常委会进行表决,决定任用。正科级按单个职位1:2的比例进行差额表决,副科级(含享受副科级待遇)按职位进行等额表决。

6、任职。对拟任用人选透过《xx党建网》和在本单位张贴公示函等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并进行新任领导干部廉政考试,公示无异议和廉政考试合格的,予以正式任用或按有关法律规定程序办理任职手续。

1、决定竞职上岗职位拟任人选时,主要尊重本人所填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

2、对竞职岗位没有适宜人选或达不到所规定的差额比例时,领导小组可决定暂时空缺。

3、对不服从组织任职决定的人员,予以就地免职或取消任职资格。

1加强领导。本次竞职上岗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县法检系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邹国建同志兼任,吴路平同志担任副主任,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人员负责具体办公。

2、严明纪律。各试点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构成工作合力,确保试点工作健康、平稳推进。负责竞职上岗的同志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客观、公证、严肃地做好这次竞职上岗工作;参与竞职上岗的同志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做到竞职上岗与本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对竞职期间工作出现失误或违反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将按规定严肃查处。

3、本办法由县法检系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试点工作汇报

根据区委、区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和《市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村实际,特制定村“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村幅员面积1.2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共1037.23亩,其中田796.8亩,土240.43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为4675元,全村现有人均收入2800元以下贫困户95户307人。

村以浅丘地貌为主,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为传统种养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民增收致富缺乏门路,发展产业无技术、资金支撑,主要困难如下:一是群众综合素质偏低。全村考入高等院校的少,高中毕业人员不多,初中、小学文化人员占少数,还有相当部分为文盲。对接受宣传、运用新政策、新技术差,观念滞后,严重影响全村经济的发展。二是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水源较差,农业综合效益极低。三是基础设施差。村级公路路况差,没有便民路,广播及通讯发展缓慢,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群众对外联系与沟通,制约了各方面的发展。四是群众增收难。以传统种植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零星鸡鸭为主,农民务工效益低,从事经商少。没有成片,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支撑,无村办及民营企业,导致农民收入低,使全村仍处于贫困村之列。

1、指导思想:完善基础、配套产业、政府引导、村级组织、群众参与、脱贫致富。

2、工作思路:

(1)搞好项目规划的调查,摸清群众的意愿,解决实际问题;

(2)做好规划项目的实施,按投资概算和技术标准完成规划项目的建设;

(3)搞好项目的后续管理,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工作原则及方法:严格项目规划,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建设,捆绑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实行物资采购招标制和资金公示制。

四、规划目标。

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公路建设,解决群众出行、运输难题。

二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大力发展柠檬等经济作物,发展林下养鸡等小家禽。

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集聚致富资金、智力优势。树立自强自立意识,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代市镇村美丽乡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组织保障六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总投资91万元,整合部门资金91万元)。

(1)村内道路硬化。硬化村内道路1.873公里。

(2)新修泥结石公路400米。

(3)新修便民路865米。

(4)维修公路670米。

(1)村内道路硬化:

(二)劳动能力提升(总投资4.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8万元)。

计划提供劳务培训60人,每人补助800元,由部门整合资金解决,共计投入资金4.8万元。

(三)人居环境(总投资481.3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247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9.2万元,农户自筹15.1万元)。

(1)贫困户房屋新建3户,总投资20.9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9.9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1万元。

(2)贫困户房屋维修加固4户,总投资6.9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2.8万元,农户自筹资金4.1万元。

(3)民房风格修葺47户,按川东民居风格对房屋进行统一风貌打造,每户2.5万元,总投资117.5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解决47万元,整合部门资金70.5万元。

(4)牌坊院子仿古修葺,对村1组牌坊院子进行仿古式修葺,挖掘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该院落共计21户,预计每户使用资金8万元,总投资168万元,美丽乡村资金解决1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68万元。

(5)恢复牌坊院子石质牌坊,为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将对牌坊院子石质牌坊进行恢复,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100万元。

(6)沿途院落打造及庭院经济,每户投资1万元,总投资68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68万元。

(四)公共服务(总投资33.5万元,美丽乡村资金33.5万元)。

新建文体休闲广场1处,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25万元。标准化卫生站1个,总投资5万元。健身设施一套,总投资3.5万元。

(五)产业发展(总投资66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19.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6.5万元)。

规划建成柠檬产业园1个,占地面积2000亩,每亩栽植55株苗木,按照6元/株补助业主,总投资66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19.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6.5万元。

(六)组织保障(总投资3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0万元)。

建设村两委活动室1个,总投资30万元。

村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集中规划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组织保障六个方面,总投资706.6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391.5万元,农户自筹15.1万元。

村内道路建设91万元,能力提升4.8万元,贫困户新建房屋20.9万元,贫困户房屋维修6.9万元。民房风格修葺47户,总投资117.5万元。牌坊院子仿古修葺,总投资168万元。恢复牌坊院子石质牌坊,预计投资100万元。沿途院落打造及庭院经济,每户投资1万元,总投资68万元。新建文体休闲广场1处,总投资25万元。标准化卫生站1个,总投资5万元。健身设施一套,总投资3.5万元。规划建成柠檬产业园1个,总投资66万元。建设村两委活动室1个,总投资30万元。

1、公路建设项目完成后,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可使全村1385人全部受益,全面解决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困难问题,使农副产品交易更加快捷、方便。

2、民房风格修葺和牌坊院子仿古修葺完成后,可有效带动当地人气,拉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柠檬产业园建成后,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形成业主+农户的良性循环。

4、通过完善文化休闲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可有效缓解群众办事难等问题。

预测项目实施后两年,基础设施转化为生产性项目,调动村民自力更生、改变面貌的积极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年人均增收达到1500元左右,基本实现项目增收目标。

(一)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扎实推进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实,代市镇组建工作班子,以党委书记谢建平同志任组长,镇长赵小林、副镇长吴毅同志任副组长,镇纪委书记、党政办主任、财政所所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经济发展办副主任、驻村干部等为成员的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蹲点抓的工作格局,强化对项目实施的监督与管理。

(二)强化对接,摸清情况做规划。

由副镇长牵头,与帮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一道,准确把握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户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制本村规划,充分调动群众激情,组织群众主动参与,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项目顺利实施,卓有成效。

(三)搞好协调配合,抓好项目实施。

1、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成立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工作实施小组。

2、搞好村民自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成立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工作项目民主理财小组,发挥干部和代表的资金监管作用,把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3、加强项目质量监管,成立代市镇美丽乡村试点工作项目质量监督小组。

4、实施项目公示制,充分发挥理财监督的作用,让广大群众明白实施、资金运作的全过程。

(四)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规划的实施项目,必须以足够的建设资金作保障。一是做好过细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组织农户集资和投工投劳,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作用;二是从村情出发,从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势项目,使产业项目资金发挥效益;三是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赢得上级的鼓励和支持,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公益性项目方面,争取国家无偿资金的足够投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的管理办法,实行县级报账制,专户存储,专户管理,同时,必须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报账到项目,并进行公示,在镇、村工作活动集中点公示不少于七天,让广大群众监督项目的全过程。在使用时严格按照“六不准”规定,即:一是不准挥霍浪费财政试点资金;二是不准截留、挤占、挪用、克扣财政资金;三是不准擅自决定,优亲厚友;四是不准将财政资金用于办公费、招待费、奖金以及福利费用等;五是不准抵扣农户或集体上交的有关费用;六是不准将财政试点资金用于与岂不相符的支出。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加强管理。

省直管县试点工作汇报

从20个百万人口大县中产生。

我省将选择个别条件成熟的人口大县探索开展省直接管理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这是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传递的信息。

“省直管县”实行“省—市、省—县”二级管理,相对之前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将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我省目前183个县(市、区)中,百万人口大县有20个,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据全省的六分之一,粮食产量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为支持百万人口大县加快改革发展,上述文件提出了包括产业、财政、金融、就业、土地等方面一揽子政策措施。

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我省将进一步依法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事业管理权限,支持人口大县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将建设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民生事业等部分县级管理权限下放试点镇。

在城镇规划和建设方面,百万人口大县的县城将按照中等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加强重点镇建设,支持人口大县规划建设县域副中心。

在产业发展方面,百万人口大县将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

在财政金融方面,我省将适当提高人口大县基本公共服务支持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减轻政策性新增支出负担压力;优先支持人口大县中条件成熟的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

在干部激励机制方面,我省将建立百万人口大县领导干部激励机制,落实符合条件的人口大县县委书记职级高配政策。(四川日报记者梁现瑞)。

共青团试点工作汇报

(2010年7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意见》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专题会议纪要》,根据中青发„2009‟11号、中青发„2009‟13号文件的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三堤口街道团工委作为淮北市唯一的街道团建试点单位,在团市委、团区委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科学规划,切实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相山区三堤口街道办事处位于淮北市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学校6所,其中大中专院校3所、中学1所、小学2所;居民共49521人,35岁以下青年约占总人口的40%。目前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40余人,办事处下辖9个社区,全部社区均已成立团支部。辖区内有四家规模以上企业已成立两新团组织,在街道团工委的领导下共同开展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对新时期团建工作的认识。2009年12月12日召开街道团工委领导班子会议,传达中青发„2009‟11号、中青发„2009‟13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有关团建的理论和团中央相关会议精神,做好思想发动工作,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为扎实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二是出台方案,争取领导对格局创新试点工作的重视。街道团工委组织力量,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淮北市三堤口街道办事处团工委团组织创新试点实施方案》,2009年12月16日,我们将试点工作的要求、团工委学习讨论情况、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向办事处党工委作了专题汇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朱正春听取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试点方案,并表示党工委将全力支持试点工作,并决定由办事处分管团建工作的张妍副书记亲自指导试点工作。在工作开展中,办事处党工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该项工作,真正做到“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实现了党建与团建相融互动、双赢共振的良好局面。

三是配强班子,为试点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更好的指导三堤口街道办事处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相山团区委成立了三堤口街道办事处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单位领导小组。街道团工委根据文件精神,在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选配程序,重新调整了团工委领导班子。调整后的班子成员设有团工委书记1名,团工委副书记5名,团工委委员4名。团工委成员年龄均在28岁以下,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团工委书记由办事处编制内工作人员担任,团工委副书记由两个非公企业团组织负责人、两个社区团组织负责人和一名在办事处工作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组成,团工委委员由社区适龄工作人员组成。新产生的团工委班子成员参加了由团区委组织的任前培训,对共青团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开展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学习。

目前,格局创新试点工作已形成了由团市委、团区委指导。

—2—协调,办事处党工委分管领导统筹安排,团工委书记具体负责,各团工委副书记、委员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开展“六问”活动,为开展好试点工作打好基础。按照统一安排,街道团工委深入基层,在办事处党工委的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一问青年在哪里、二问青年怎么想、三问青年要什么、四问青年缺什么、五问青年做什么、六问青年怎么做”的“六问”活动,深入各社区、各厂矿企业、各高中职院校和非公经济组织,与团员青年面对面沟通交流,收集整理建议;深入查找目前开展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通过调研,目前我街道共青团工作存在主要的问题是:一是由于团员上学就业等情况,流动性强,摸清团员底数十分困难;二是部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意识淡漠,团组织的号召力与凝聚力有待加强;三是团组织开展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亮点不多、创新意识不足,吸引力不够,参与人数不多;四是外出务工青年和来淮务工人员中的团员难以管理。这些都对我们开展好试点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挑战。目前,我办事处团工委已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具体解决方案正在有条不紊地落实中。

—3—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台帐。对三堤口街道青年志愿者分类量化管理细则,将青年志愿者划分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青年志愿者、非公企业的青年志愿者、在校就读的青年志愿者、自主创业的青年志愿者、失业、待业、外地来淮务工的青年志愿者,并设计了青年志愿者积分表,给予他们相对应的基础分,再由街道团工委成员根据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具体表现给予考评分。为激励青年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高星级”的青年志愿者不但能受到团市委、团区委的嘉奖,还能在加入学生会、入党等申请时得到优先推荐。由于大部分青年志愿者来自于辖区内的各类学校,街道团组织利用“街企共建”中搭建的良好平台,将“星级”志愿者的实际表现和推荐就业直接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

三是立足街道实情,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三堤口街道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青年人群居多,流动性大,外出务工较多,思想复杂。我们针对团员青年沟通、交流、联络、聚集的新特点,通过开设团工委qq群、飞讯、举办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团员青年和团干部之间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同时,街道团工委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先后联合有关单位设计开展了送科学发展观春联进社区活动,圣诞节慰问福利院活动,为福利院儿童送衣服玩具的“暖春行动”,春节慰问困难青少年活动,青年志愿者慰问留守儿童活动,组织辖区企业送岗位进校园对接活动,送安全用电知识进企业活动、抗震抗旱书画义卖捐赠活动、联合市特警支队开展“安全演练进校园”活动等一系列时代特色鲜明、青年喜闻乐见、党政重视支持的活动项目。

—4—。

三、科学分析、深入总结,探索建立共青团工作长效机制在试点工作开展中,三堤口街道共青团工作多次被省、市各级媒体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三堤口街道团工委也被评为2009年度相山区先进团组织和淮北市先进团组织。今年四月,团省委城市部领导来我办事处调研时,也对我街道的共青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做好基层团组织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完善组织建设。团建工作要坚持紧跟党建工作,抓住时机及时跟进,有效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二是坚持街道共青团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找准结合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坚持集中力量设计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工作项目和品牌活动,切实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是坚持以发展的观念来推进团的工作,不断创新,敢于开创新,研究和解决团建工作的新问题。

五是坚持人才战略的观念,积极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而推动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发展。

—5—。

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汇报

文化消费是文化市场长期繁荣的基础,是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升级的主要动力,更是文化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扩大文化消费,不仅是推动文化生产、促进文化产业持续走强的内驱动力,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

分县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得益于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沉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较强的竞争优势,已经具备了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条件。

国家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为我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拉动文化消费带来的新的机遇。为了积极探索文化消费升级的新途径、新机制和新模式,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分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抓手,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切入点,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着力加强文化消费供给,不断丰富文化消费业态,努力培育文化消费理念,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方向,使文化消费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促进分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促进推动作用,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供需对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文化消费内生动力。

——需求引领,创新驱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引导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观念,推动文化内容、经营机制、消费模式创新,有效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融合发展,产业联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

——资源共享,辐射带动。立足赣西中心城县战略定位,坚持繁荣本县文化消费与辐射赣西部地区文化消费相结合,共享文化资源,深化合作交流,提升分宜县文化市场的辐射力、影响力。

(三)试点目标。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养文化消费成为分宜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消费的总体规模的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同时,带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和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消费,增强文化消费拉动整体经济的作用。到2020年,全县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文化消费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文化消费环境更加完善;文化消费总量、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消费满意度实现大幅提升,文化消费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文化消费对全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成为分宜新的经济增长点。分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力争分宜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人均达到200元。

二、工作任务。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空间。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基本文化服务,提高居民参与性,激发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消费设施建设,为广大县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消费场所。

2.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打造各具特色的原创文化精品,积极汇聚国内外文化精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途径,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提供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适应消费者购买需求的业务。

3.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加大对演艺市场的投入力度,鼓励新建小剧场和创作精品剧目,对于演出反响和票房较好的精品剧目给予一定的政府补助。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新创剧目开发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丰富群众的文化舞台。

4.创新文化成果转化模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推动文化创作、成果转化、产业经营一体化运作。支持文化设施运营单位与文化创作、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

5.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文化消费理念。

6.支持图书出版、影视、演艺、动漫等文化企业开展文化消费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7.支持文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书法、绘画、创意作品竞赛,举办科普、欣赏、体验、阅读等活动,引导消费者养成健康有益的业余文化爱好和消费习惯。

8.建设覆盖全县的文化消费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编制分宜文化消费指南,充分利用户外宣传屏幕、文化广场、社区宣传栏等途径,加大对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

9.鼓励文化企业拓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利用分宜数字文化微信公众号和分宜文化微博,向消费者及时提供最新文化消费信息、产品和服务。

10.实施文化消费品牌引领战略,整合全县文化消费资源,打造文化消费季活动。进一步丰富抱石文化艺术节、蜜桔文化节、葡萄文化节、少儿艺术节、歌手大赛、少儿艺术大赛、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读书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内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文化消费活动品牌。

11.依托仙女湖、中国洞都等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做大、做优已有的“情人节”“仙女下凡地”“艺术节”的特色活动的同时,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消费活动品牌,如:依托水北黄坑、分宜介桥等古村落,打造探寻分宜历史的文化休闲产业,依托“分宜小吃”品牌举办美食节等。

12.引导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宾馆饭店、体育设施等引入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商业服务与休闲文化高度融合的综合消费场所。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推进有条件的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支持旅游景区增设文化消费项目,开辟特色文化旅游新路线。

13.以分宜县凤阳镇、双林镇、洞村等为核心区域,依托麒麟西瓜、豆腐、葡萄等农产品,提高农业领域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水平,借住“农家乐厨艺大赛”等活动,引入创意种植、情景体验、家庭农艺等消费项目,以文化消费助推农业发展,重点建设特色文化旅游村镇及标准化农家乐,释放农村文化旅游休闲消费潜力。

14.增加县剧院、ktv、网吧、书店、游戏厅、咖啡厅、剧场、电影院、艺术馆、古玩城、产业园等文化消费基础实施的分布密度,扩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文化消费功能。通过政府积极引导方式,拟采取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公益培训、文化+书吧、文化+餐饮、文化+众筹沙龙、文化+文艺演出、文化+名家工作室等方式,加快“文化小馆”建设,鼓励城县居民在“文化小馆”内消费,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多文化消费服务,形成新的消费模式。

15.深化文化与其它行业的融合消费,在发展传统文化旅游消费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文化和信息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加快网络文化、数字文化等新兴业态,拓展新媒体文化消费。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支持举办特色主题活动,丰富人民群众节假日文化消费选择,释放消费活力。

(七)搭建文化消费平台16.开发文化消费新媒介。推进“文化惠民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在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农业观光等领域推广使用文化惠民卡,扩大文化惠民卡适用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联盟ktv商家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引导中老年人文化消费意识,丰富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17.促进夜间文化消费。重点打造天工北大道、万年路、东湖公园、步步高、沃尔玛等一批特色突出、运营规范、环境舒适、适合县民夜间文化娱乐的休闲消费目的地,提升分宜夜间文化休闲消费层次,推动夜经济向多元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三、试点模式。

推行政府公共财政以各种形式补贴文化消费平台、载体、项目以及活动的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文化惠民”的原则,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县(分宜县)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创新运用,致力于已saas技术服务模式提升文化产品经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平台对接并整合本县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免费无线网络、政府民生服务软件“分宜发布”、县民卡系统的各项服务、分宜数字文化平台等公共民生服务资源,以pc端/移动端app、微信平台和线下众多文化消费网点(本地电影、演艺、赛事票务、体育场馆、文博场馆、实体书店、特色酒店、景区、书店等旅游资源以及工艺品、文创产品、美食美点等商业资源)为主要载体,以大量的优质文化消费产品为服务内容,以智能化建设为技术支撑,以文化消费试点城县建设内容为核心构架,以文化消费大数据建设为目标,形成拉动文化消费政策与机制推行的重要管道。

文化消费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试点工程。对深受群众喜爱、文化内容高雅、消费诚实守信并在区域内乃至区域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文化消费试点,将给予补贴、贴息等优惠政策。

评价计分激励消费采取鼓励居民前往公共文化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机app)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行评价。签到、分享、评价均可获得相应积分。每日签到奖励10积分,评价奖励20积分,分享相关活动到朋友圈奖励10积分。每人每天限签到、分享、评价一次。凭积分兑换电子券,到试点企业(或文化消费网络平台)抵用现金消费,享受文化消费补贴,10个积分等价于1元钱,单次使用积分比例不得超过消费金额的50%。此种方式既提升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又刺激自主文化消费。

采取政府补贴型和政府引导型。采用政府补贴型是指按一定比例直接补贴居民文化消费,实现试点文化企业优惠活动与试点补贴叠加,对居民消费刺激性大、辐射力强,有利于试点工作的快速推进。采用政府引导型模式,鼓励文化企业自主让利,并按一定比例奖励优秀试点文化企业。同时建立分宜县文化消费试点单位(企业)名录,对纳入分宜县文化消费试点单位(企业)建立名录,设计颁发分宜县文化消费试点单位(企业)牌证,组织培训文化消费试点单位(企业)。

四、组织实施(一)实施时间具体时间自文化部、财政部批准分宜县成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县之日起,为期2年。

(二)实施范围。

分宜县所辖乡镇(双林镇、湖泽镇、杨桥镇、分宜镇、洋江镇、钤山镇)。

(三)界定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消费补贴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企业范围。

1.列入评价积分激励消费的公益性公共文化场所,应为试点区域范围内的县级、县级公共文化场馆。主要包括分宜县图书馆、分宜县博物馆。

2.文化消费补贴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县文化消费实际数据、补贴经费额度,确定图书、电影、文化艺术活动、文化旅游等文化产品和服务。

提供试点文化消费产品的文化企业范围,原则上为所辖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文化企业。必须是自愿提出申请、提供相关数据并主动配合试点工作的文化企业,经试点区域范围内的文广新主管部门推荐、县文广新局审核合格,才能入选。

主要程序:(1)公告,在试点区域范围内发布公告;(2)申请,由文化企业自愿向所在辖区文广新主管部门提出参与申请;(3)推荐,由试点区域范围内文广新主管部门推荐;(4)签约,县文广新局与申请试点企业正式签约。

书店:入选条件。(1)诚信合法经营,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并在3年内无违规违法记录;(2)出版物批发单位应开展过全民阅读相关公益活动;(3)出版物零售单位图书年销售额万元以上(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统计为准);(4)地标性书店、特色实体书店优先推荐。

电影院:入选条件。(1)有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并年检合格;(2)诚信合法经营,并在3年内无违规违法记录;(3)年度票房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以电影管理部门统计为准)。

演出场所:入选条件。(1)遵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依法取得文化部门的备案证明;(2)诚信合法经营,在3年内无违规违法记录;(3)演出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且年检合格;(4)具有组织引导国内文化演出活动的成功案例。

五、实施步骤。

(一)积极动员,试点启动(2017年3月至6月)。

调整分宜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由县委宣传部、县编办、县纪委、县文明办、县委人才办、县文广新局、县发改局、县工信委、县财政局、县科学技术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城管执法局、县商务局、县教体局、县统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规划局、县旅发委、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金融办和各乡镇等单位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新局,负责各项日常工作。

召开全县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县动员会,争取县委主要领导批示或参加,在全县形成总动员、总部署、县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部署,完善方案(2017年7月至9月)完善方案,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召开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畅通日常工作联系渠道,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报告制度。

举行新闻发布会,开展平台项目招标,签订试点文化企业协议,确定公共文化企业场所和试点企业。

(三)认真试点,组织实施(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各县共同按照全县总体方案和各自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强力推进,认真扎实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服务。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做好工作督查,必要时召开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试点期间,各乡镇、各部门要及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各乡镇每季度、各部门每半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总结。

(四)考核评估,总结验收(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要按照文化部确定的试点工作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对全县和各乡镇试点效果进行分级验收和评估。及时总结试点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不足,形成典型经验和有效模式,编制《分宜县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县课题研究成果汇编》,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改革、示范引领和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为今后分宜县发展文化消费提供借鉴。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分宜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新局。建立重大问题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协调,主要任务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县长牵头,各牵头部门分工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督导的日常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报告,协调推进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2.提高对文化产品研发、生产企业的扶持和绩效奖励水平,通过以奖代补,激发、提升文化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惠民力度。按照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适时研究制定全县关于促进文化消费工作的政策文件,制定相关财税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责任单位:由县财政局牵头,县文广新局、县商务委、县国税局、县地税局配合)(三)优化文化消费发展环境。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制定负面清单,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支持同类文化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文化消费服务联盟,搭建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加强文化领域核心人才、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责任单位:由县纪委牵头、县改委、县人才办、县编办、县商务委、县市场监管局、县旅发委配合)(四)加强文化消费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演出院线、动漫游戏、艺术品互联网交易等领域的支付结算系统,拓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方面消费信贷业务,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促进个人信用消费。鼓励第三方支付机构发挥贴近市场的优势,开发移动支付系统,提升文化消费便利水平。探索开展艺术品资产托管,支持文化企业进行信用融资。推动互联网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文化类电子商务平台发挥技术、信息、资金优势,为文化消费提供服务。(责任单位:由县金融办牵头、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委、县商务局、县文广新局、县教体局、县旅发委配合)(五)强化文化消费权益保护。加快推进文化消费领域产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化对建设安全可信消费环境的支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完善有利于创意和设计发展的产权制度。完善文化产权市场建设,活跃文化产权交易,促进文化产品及相关知识产权的合理有序流通。(责任单位: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文明办、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委、县商务局、县文广新局配合)(六)引进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建文化消费设施,开设文化消费场所,举办文化消费主题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文化消费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闲置划拨土地上的工业厂房、仓库,改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责任单位:由县金融办牵头,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关单位和各乡镇配合)。

(七)支持文化消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政府投入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文化消费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原有土地兴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符合城乡规划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按划拨方式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责任单位:由县国土局牵头、县规划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新局配合)(八)完善统计监测。加强文化消费统计,实现各有关部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利用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平台,深入开展文化消费和文化市场的统计监测,准确掌握本县文化消费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组织开展文化消费调查,加强对文化消费主要领域发展特征、趋势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提供决策依据。(责任单位:由县统计局牵头、县商务局、县文广新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配合)(九)健全考评体系。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把市场认可度作为评价和支持文化消费项目的重要依据,优化政策激励方式。建立由第三方实施的消费者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消费者需求有效对接,为政策措施的及时调整提供有效支持。(责任单位:由宣传部牵头,县发改局、县文广新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委、县商务局、县物价局、县教体局、县统计局、县金融办、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和乡镇配合)。

省直管县试点工作汇报

为着力解决基层组织繁重社会工作任务与管理资源配置不配套、力量缺少有效整合、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积极探索本街道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以下简称综管综治)工作的新机制。根据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部署,按照“关口前移、信息畅通、重心下移、早抓苗头、整合资源、工作联动、网格管理、责任落实”的思路,3月份综治办对基层综管综治工作运行机制进行探索,并确定在三凤桥村和舜南社区开展综管综治工作运行机制试点工作。通过2个月的摸索,初步构建了“二个体系一张网”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了“大网包小网,一级套一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现将试点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力量整合,着力打造高效运作的基层组织网络。

强的党员和居民骨干,担任公共事务综合协管员,管理内容由单项并列向多项合一转变,实行一岗多责。同时,各村民小组(楼群)专门设立综管综治工作联络员,对规模以下的企业确定一名综管综治联络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纳入村(社区)综管综治工作中心管理。管理力量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实行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块为主,属地管理。三是建立维稳信息平台。精心设计综管综治工作手册,对重大情况、不稳定因素排摸、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流动人口管理、信访件处理、计生、环保、安全等社会公共事务,做到一月一分析,一月一报送,努力提高信息的采集率。

二、抓责任落实,着力构建基层管理体系。

违法犯罪、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反邪教工作、计生服务、城管、劳动保障和禁毒禁赌工作,扎实开展“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建设;五是组织开展文明示范村(社区)、法制、综治、平安建设、环保等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文明示范村(社区)”、“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民主法治村(社区)”、“无毒村(社区)”、“无邪村(社区)”、“交通安全村(社区)”和对规模以下的企业开展“综治进民企”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六是做好公共卫生、交通消防、企业生产安全等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处理火灾、事故、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

三、抓制度完善,着力构建服务体系。

向有关领导请示汇报或引导到相应的职能部门,不能简单地避而不答或一推了之,使矛盾激化。首问责任人因回避、扣押或疏忽而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六是检查考评制度。制定严格、科学、规范的考核奖惩办法,结合半年和年终工作进行考评,将个人考核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我办在基层开展综管综治工作运行机制试点中,通过拓展基层组织网络,整合基层力量,责任落实,制度完善等,不但减少了基层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实效,推动了基层工作格局的转变,即社会管理模式由多网并存向多网合一转变;管理力量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管理内容由单项并列向多项合一转变,基层干部、协管员实行多员合一,一员多责;管理机制由单线各自作战向网络为战,工作联动转变,达到了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工作互动的格局。

综管综治工作机制的探索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创新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载体。目前,这项工作还只是个开头,在许多方面考虑得还不够细致、工作还没有做到位。下步,我办将进一步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基层社会资源,协调各种力量,创新工作机制,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防线。

兰江街道综治办。

二00八年五月十九日。

园林工作经验汇报

我们xxx分局在县局党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为统揽。以全面贯彻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核心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为手段以争创最佳基层单位为动力紧扣县局“123456”工作思路确保了以组织被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截止12月12日共组织入库地方税收1605万元占年计划的100.3%;各项基金、附加122万元以上收入总计1727万元。

二、工作特点。

(一)以“创佳评差”竞赛活动为统揽,全面推动各项工作。

20,分局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保持荣誉,扎实工作,常抓不懈”的创评工作思路,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成立了以分局长为组长的“创佳评差”领导小组,把“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和“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新时期治税思想贯穿于“创佳评差”的全过程,狠抓了“创佳评差”各项内容的落实。年初,与各管理组、个人签订了“创佳评差”任务书,明确了任务,细化了考核。充分利用各种会议、重大节日等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组织税干学习模范人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教育广大税干,引导税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税干的向心力、战斗力,为全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靠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出绩效。

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成就大事。该所先后完善和建立健全了上班签到和下班销号、税负评定等18项规章制度,无论是在内部管理还是在税收征管业务方面都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事情对事而不对人。一是按县局要求,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并明确和细化了税收管理员等九大岗位职责,使每名税干岗位明确、职责清楚、责权分明。9月份,全面实行以税收管理员为主体的征管模式,在xx名税干中确定其中xx名为税收管理员,重新对征管片区进行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划分。二是以票控税力度大大加强。3月份,有选择、有重点的对xx户个体用票业户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针对税负偏低、管理偏松等实际情况,出台了税负评定办法,成立了税负评定小组,公开集中对xx户个体户进行了税负调整,月调增税款xx万元,全年增加税款约xx万元,同时取消了税收管理员发票审核签字,简化办税程序,对确有极少部分纳税人反映税负偏高等问题,要求纳税人写出调整申请,并如实汇报经营情况,要求税收管理员至少两次以上深入业户进行核实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提交评定小组讨论。由于工作程序完善、操作规范、公开透明,因此使该项工作开展较为顺利,把征纳矛盾降到了最低点。三是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成效显著。4月份和10月份,该所以敬告纳税人的形式,专门印制了3000余份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宣传材料,逐街逐户发送到各纳税人,还深入到xx、xx、xx等社区摸清底子,掌握真实情况。经过走访调研,提出了按地段、按面积确定最低租金,分不同等级征收的方案,使从租征收和从价征收达到基本统一,并以xx作为试点,通过运行,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全年仅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同比增收xx万元,增长xx%。四是不折不扣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日常工作中从不因税收任务压力大而削弱各项优惠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全所再就业优惠户共421户,就如何对其加强监督管理,既保证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又坚决做到依法治税,该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此,他们建立了电子台帐,详细记载涉税情况,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直管户上,组织人力不定期深入到这些业户中核查,认真与申报审批材料进行比对,发现问题严格处罚。上半年对3户进行了发票违章处罚,罚款xx元;对1户随意更改店名进行了限期整改;对1户取消了其享受再就业优惠的资格。全年共为xxx户下岗失业再就业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款xxx万元。

(三)靠严格考核管理正风气、树廉政。

健全完善的制度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但是,再完善的制度、再科学的管理体系,如果不落实到位,不考核到位,那就形同虚设,因此,抓管理、抓责任、抓落实、抓考核显得尤为重要,自今年推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以来,分局就严格把好各项工作和制度的落实关、考核关和处罚关。3月份,实行了每名税干轮流值班、领导带班制,要求每人对考勤、着装、卫生等进行考核。在这期间,一名税干上班迟到,分局将其作为教育典型,责令其在全所会议上深刻检讨,并扣岗位目标分3分。4月份,分局又把党风廉政建设列为重点,结合作风整顿,要求大家认真查找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现象,紧密结合廉政教育日活动,对大家进行提醒、警示和告诫,对纳税人有反映的个别税干,由分局领导单独进行诫勉谈话。6月1日,县局党组视察工作中,提出了“一人如千人、千人如一人”的管理要求,分局充分认识到,其地处城市中心区位,加之县乡两级政府又位于其征管区域,全所涉税服务水平的好坏事关地税全局。因此,分局随即把优质文明服务作为整治重点,提出了“依法征收是税务工作者的天职,服务至上是税收工作的价值取向”这一理念,要求大家要把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纳税人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税务部门效率和实效的重要指标,通过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形成融洽、协调的征纳关系。强调端正态度、礼貌待人、微笑服务等表层服务,又强调要贴近纳税人、关心和了解纳税人的真实想法,送税收政策上门,变事后处罚为事前监督,有效预防涉税违法行为等深层次服务。一次,两名税干因涉税问题与xx路某纳税人在征收大厅内发生了争吵,事发之后分局领导首先代表班子当面向纳税人进行了道歉,随后责令两名当事人在大会进行检讨,深刻剖析原因,并扣岗位目标分3分。止11月底,分局共对xx人次的过错责任进行了处罚,扣发津贴、补贴xxx元。通过前11个月的工作,分局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严,仅仅是一种手段;治,才是根本,要通过严的手段来体现治的目的,要达到治的目的.,必须通过严的手段,严格考核,要先从领导做起,这样才能增强考核的说服力,领导班子特别是基层一把手更要敢于碰硬、不畏压力、狠刹歪风、不留情面、公道正派、不偏不倚,这样,才能增强和体现考核的震慑力,否则,严格考核将只会浮在面上,终究功亏一篑。

(四)靠人性化管理聚人心。

只有良好的办公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规范严格的管理体系,才能使每名税干进发出无限的激情和创造力。一是正面引导激励人。分局xx人中,40岁以上的xx人,30岁至40岁的xx人,属断档层,30岁以下xx人。因此,分局确定了让年轻税干学老税干的成熟、稳重、工作经验和处事能力,老税干学年轻税干的敢拼敢闯、思维敏捷、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强等优势的互帮互学互促互带的比学活动,分局领导每月至少对两名税干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了解其思想动态,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鼓励、支持和培养大家干事创业的能力。同时,对个别以前爱犯错误的税干不歧视,分局领导分工帮教逐渐使其转化,让其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强大。上半年,还将两名同志列为党组织发展培养对象。二是倾注爱心感化人。虽然经费十分紧张,但分局逢重大节日都要开展较为丰富的活动,利用“三八”、“七一”、“八一”等节日,组织税干开展外出郊游、到爱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知识竞赛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六一”节,分局领导自费为x名税干的子女购买儿童玩具,虽然花钱不多,但是代表了领导班子的真情实意。3月初,在新领导班子到任的第一天,就去看望了刚从医院做完手术回来的税干xxx。同时,所里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对有子女参加中考、高考的税干在考试期间上下班给予特殊照顾,逢税干或直系亲属有病,住院或是丧事,规定在300元以内进行慰问,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情感人等,亲情式管理理念融入渗透到税干中间,从而拉近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三是沟通疏导团结人。带好队伍,关键是如何聚人和之事,把各方面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干事业的合力。分局女同志较多,年龄又多在40岁以上,因而女同志的一些天性在这个年龄阶段暴露得最为明显。因此,分局领导班子采取帮包到人,尽量在矛盾的萌芽状态就注重及时与沟通疏导。分局还专题就集体观念、大局意识、和睦相处等问题进行了集体谈话和告诫。一些问题和现象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达成共识,及时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真正达到了团结的目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分局xx名税干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个人的责任心和创造性在税收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作上你追我赶、相互比拼;生活上相互关心、互帮互助,团结共事的风气和氛围正逐渐兴起。

三、几点启示。

1、确定清晰务实的发展目标,是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前提。既要规划中长期的发展方向,一又要明确短期的奋斗目标,中长期规划有利于增强税干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努力工作提供不竭动力,短期目标则有助于紧密团结税干,使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快步发展。

2、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是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保证。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对传统税收征管模式的重大突破,是现代法治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体现。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促进税收征管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纵深发展。

3、处理好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关怀之间的矛盾,是凝聚人心、激发税干工作热情的要领。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关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在工作中不徇私情、敢抓敢管,在生活中以人为本、倍加关怀,才能使税干在工作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奉献,使和谐地税真正得以实现。

4、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其基本内涵是人人平等;理解人是化解矛盾、保持稳定的重要环节;关心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入耳,而且入心、入脑,使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成为全体税干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单位内部形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5、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是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动力。必须认识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已远远无法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甚至稍慢发展就意味着落后。尤其我们的起点低、底子薄,更应当具备时不我待、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如此才能有效提高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xx地税推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小城市试点工作汇报

石城一小德育工作特色介绍。

石城一小创办于1940年,已走过了77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是石城县办学最早、最具活力的公立小学。石城一小人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为千万莘莘学子的梦想,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4469人,教职员工199人。学校以“诚”文化为主题,以“城”强校、以“诚”修身、以“成”报国。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放眼学校未来发展,着眼学生文化底蕴积淀,着力营造书香氛围,倾力打造“两香校园”(书香、墨香)。一年来,学校喜事连连,捷报频传,学校被评为赣州市文明校园、赣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承办全省教育信息化现场会;学生参加省、市、县学科比赛成绩喜人,其中全县小学生知识能力比赛,6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几乎全部包揽3门学科的前两名;特别是刚刚结束的全省机器人比赛,我校刘宇杰和刘耀文同学以660分的好成绩获得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了更好的让学校教育更具魅力,实现教育全方位、教育全员化,让优秀的家长朋友参与到学校管理、服务、保障的各个方面,补充学校教师工作的局限性,我们成立了近800人的优秀家长义工团队。他们每天为学校的许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监督和帮助,得到了家长、老师、学校、学生的高度认可,也值得全县各类学校推广发扬。

一、家长每天进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源自现代教育理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和家庭、社区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究竟怎样立德树人,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想家长进校当志愿者,这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适应石城教育现状。我县教育在进入新的3年发展阶段,教育局提出了走好教育新长征,打造“三个升级版”工作思路。围绕这个教育目标,我校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平台,打造文化校园和“两香校园”。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有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如果脱离了社会的支持协助,教育也不是完美的,还存在着许多学校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和社会、家长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实现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才能成功。

校园学习领会,才会懂得教育孩子,同时才有能力向社会宣传。第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要想立足教育之林,必须要有扎实的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创新的育人理念和做法,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家长每天进校的组织和动员。

(一)构建“六个一”合作模块。第一、构建一个组织管理模块。第二、构建一个宣传培训模块。第三、构建一个制度保障模块。第四、构建一个常规工作模块。第五、构建一个项目合作模块。第六、构建一个评价反馈模块。

三、家长每天进校的工作任务。

1、督教、督学。邀请家长进校做7件事:巡、听、谈、问、督、查、评。具体内容包括:

(1)巡:巡查校园卫生和学生课间活动情况。(2)听:听老师上课,了解学生听课。

(3)谈:谈学校管理和对孩子教育的困惑,共商解决办法。(4)问:问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问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与教师达成共识,以促学生发展。

(5)督:督查老师上课。如老师是否有迟到或早退等现象,上课的方式方法。

(6)查:检查老师的到岗和上课情况,检查学生的文明行为情况。(7)评:评议学校管理中的优点和不足,协商改进办法和措施。

2、助教、助学。

(1)维护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期间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维护秩序,安全护送学生上学放学时过马路。(2)家长开办课外兴趣班,如书法、美术、健康医疗等。(3)参加学校升旗仪式,听学生国旗下的演讲。(4)参加学校举办的田径运动会或者社会公益活动。(5)共同组织防震减灾消防演练工作。(6)参与学校生活民主会议。(7)举行大手拉小手活动。

四、家长每天进校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1、家长在校园里巡查,发现地上的垃圾便弯腰拾起,学生看到后也不再乱扔垃圾了,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家长护卫队的成立,使学生课间、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也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师方面:

1、家长听课,老师上课不敢马虎敷衍,课堂井然有序。

2、家长巡查,班级的管理得到了监督,班主任在班务管理方面不再怠慢。

(三)学校方面:

1、以“第三只眼”对学校的管理进行监督、评议并及时提出相应建议,使学校管理更加到位,做到精细化、人性化。

2、更多地理解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些创新作法,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少了一份埋怨。

(四)家庭方面:

1、为自已的孩子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2、增加了家长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家长懂得了如何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品行。

(五)社会方面:

传递正能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德育工作结硕果)。

(1)成功创建“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

(2)2016年被赣州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评为“文明校园”。(3)2017年3月被评为赣州市三八红旗集体。(4)石城县第二届灯彩艺术节上,“荷韵”获第一名。

(5)陈勋泉被评为石城县莲乡最美校长、温岚评为最美教育服务人、孔畅评为最美学生。

五、家长每天进校的感悟。

开展家校合作,目的不是寻求特色与亮点,而是调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孩子,把责任传递给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家庭,使他们多一份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担当与贡献。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也是德育的最终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