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书心得大全(15篇)

时间:2023-11-03 07:33:56 作者:BW笔侠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大全(15篇)

读书心得是我们对阅读的总结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效果和品味。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了一些精选的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难得可贵。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诵读了夏明翰在狱中写给母亲、妻子与大姐的三封家书,以及最后就义诗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身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感受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接续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

学习先烈精神,做好党风与家风的传承。《红色家书》中我们党的党风与传承千年家风的完美融合。学习《红色家书》就应当让优良的党风落地生根,就要让纯朴的家风永远传承,用党风培养家风,用家风促进党风。习近平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读后感.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连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要让党风始终如春风拂面。身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作为个人修身立德、增长境界的重要内容,作为严家教、正家风的重要内容,发扬革命先烈家风建设的珍贵遗产,见贤思齐,带头示范,建设好家风。

学习先烈精神,夯实思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明确入党动机,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发挥好共产党员作用,坚定社会主义思想信念。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争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先烈精神,坚持真抓实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带头深入一线,以上率下,带领全镇真抓实干。同时,带动大家向上向善,使全镇上下掀起学习先烈精神热潮,坚持担当实干不放松。以党建+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社会综合治理、党建+集体经济为契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潢溪而奋斗。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坚定信心,更加鼓舞斗志,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潢溪改革发展再创新台阶而不懈奋斗!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诵读《红色家书》,抚今追昔,钩沉史海,我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我们不仅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更要铭记他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传承伟大的红色基因,汲取无尽的前行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忠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古语有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是说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永不懈怠,始终保持夙夜在公、夜以继日、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行之以忠”是说要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广大人民群众,执行政令要忠诚尽力。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既要有“居之无倦”的敬业精神做支撑,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离不弃葆本色。如果说革命年代的党员,面临的是身体生命的“硬性考验”,那么,和平年代的党员,面临的考验只是心理上的“软性考验”。与革命先烈相比,今天我们个人面临的荣与辱、得与失、起与落,算得了什么呢?诵读《红色家书》,我从中学习到了革命先烈对党绝对忠诚,永远信任组织、永远相信组织、永远依靠组织的坚定信仰。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应该做到当组织信任的时候,不浮躁;当组织考验的时候,不气馁;当组织需要的时候,不骄傲。永远坚定执着追理想,一心一意跟党走。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每一名党员,无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在党赋予的岗位上,都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义务。诵读《红色家书》,我常常为革命先烈“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精神而感动萦怀。当前,__正在处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__,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襟,更要有“成功路上必有我”的决心和作为。我将深入贯彻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紧盯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哪壶开”。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夙兴夜寐,日夜兼程”的干劲。干部干部,“干”字当头。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进入了新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日新者必日退”。诵读《红色家书》,我强烈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夙兴夜寐,日夜兼程”的冲天干劲,脚踏实地、志在必得的志气,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的勇气。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时时刻刻充满激情干工作、踏踏实实干工作、专注专业干工作、创新创效干工作、心存敬畏干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细化为日常工作中的一个个小目标,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月月红、季季红、全年红,一步步将蓝图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以实干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做到有岁月可回首、有青春不蹉跎。

诵读《红色家书》,传承“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胆魄。“敢为人先”,是指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体现着一种“咬定青山”后的敢想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着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地方活力的集中体现。回首过去,共产党人吃苦在先、冲锋在先、改革在先、创新在先,以往的艰辛历程,无一例外地镌刻着“敢为人先”的烙印。展望未来,我们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注定是一场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攻坚战。诵读《红色家书》,我深深地被先烈们“处处敢为人先,时时走在前列”的过人胆魄所折服。我将结合信州实际,大力弘扬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__精神,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胆识和魄力,奋力夺取改革开放新征程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让我深深懂得,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__今天这一片片发展的热土,是昨天一个个烈士用热血换来的。信州区作为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__集中营的所在地、__红色基因发源地之一,正在全区干部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诵读《红色家书》系列活动。我们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承先烈遗志,凝聚前行力量,为信州百姓努力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读书心得:精选《红色家书》读后感

我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恩之情,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我始终相信,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读吴宪猷给弟弟的信,信中写到:“你在县里,总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我们工作,必先要有理论,但须要在革命工作中求得。你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如暴躁,如面子上下不去,如英雄思想,如封建思想,如袒护资产阶级及帮土豪劣绅说话,如高傲,如看不起人,如不与农民及最下的工人接近,如不注意下事,如不做下层工作,如吸食鸦片及赌博打牌,及一切的浪漫不正当行为,如工作不努力,及不努力学习、乘暇看书等等,一切均要涤除尽净,方可成一真正的们革命的无产阶级所应持的态度无产阶级者。我们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利益而牺牲、而斗。我们奋时时要莫忘掉了为党服务,无条件的为党服务,接受党的指挥和命令。”品读红色家书,使我认识到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使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读潘琰给弟弟妹妹的信《读书要像细雨一样,一点一滴的书要像细雨浸入》,信中写到:“读书要像细雨一样,一点一滴的浸入。这绝不是像今天读,明天不读,考试的时候开夜车,考过了就把书一丢,这样永远也得不到什么,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只要有闲暇,就要看书。这个我可以告诉你,我们这儿就是这样的。在早上等吃豆浆的时候,多少人随身都带了一点书或报纸、杂志,豆浆没有好,都低了头在看书。下了课,坐在草地晒太阳也在看书。……总之,只要有了空就看书。然而这绝不是有人督促或者为了考试。这看书都是出于自心的。虽然说是一分一秒的时间,这若干的一分一秒,聚集起来也实在可观了!至于说到看什么书,我以为课内的书要看,课外的书也要看,报纸杂志也要看,不过看的时候要多想,不要莫名其妙的看过去就算了,最好做笔记。”品读红色家书,使我明白,学无止境,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与时俱进。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范文篇

从《红色家书》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更让我们信心满满、能量十足。每读完一封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信,仿佛就看到了一名英烈在英勇就义之前大义凛然的无畏和对家人难分难舍的诀别,心中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些许能体会得到刘奇同志在井冈山读到《红色家书》时的“不忍释手、动情落泪、彻夜难眠”。作为一名地方的组织工作者,看到革命先烈字字千金的家书,更有责任有义务去领会每封家书、每则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坚定信仰带来的强大力量。读后,也有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信仰的力量,源自于革命先烈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抚今追昔,钩沉史海。忘不了,杜永瘦在狱中与敌人开展坚贞不屈的斗争,在牺牲前两天,给临产妻子的遗书,“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干啊!只有干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出路!”忘不了,刘伯坚在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后作战负伤,不幸被俘,在狱中振臂高呼,“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作出生动注解。正是这样一股力量,集聚着冲破万千险阻、克难制胜的胆识勇气,凝聚着实现伟大目标、不屈不挠的毅力担当。常言道,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品读《红色家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党成立初期,一大批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虽然前行之路千难万险、曲折多弯,但是仍攻坚克难、矢志不渝,始终充盈着阔步前行的丰沛力量。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习惯了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文字即时对话,似乎不再能体会到那“烽火苦教乡信断”的无奈与思愁。然而,在诵读了一篇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后,我方才品味出了家书于亲朋之重义,也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品读《红色家书》,感受到革命者的铁骨柔情。即便是在生死攸关之际,即便是身陷囹圄之境,他们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那一封封血泪挥毫而就的家书里,是无数志士仁人告别亲朋,走向战场的身影。那一张张泛黄的信笺里,是革命者与亲朋间的脉脉温情,却承载着战火的记忆,也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更寄托着殷切的期盼。

品读《红色家书》,感悟到革命者的人生信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踏上征程,虽身后有他们割舍不下的小家,但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为振兴民族之强盛,为后代生活之美满,他们早已准备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热血铸就新中国希望的明天。

这一封封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亲人的精神慰藉,也是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饮弹从容向天啸,永留浩气在人间”的忠贞不渝。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是什么支撑着革命先辈们以身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永怀着对党忠诚之心!作为扎根基层,工作在第一线的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每月9号的党员活动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拼搏干劲。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这一切都是革命者以实实在在的壮举干出来的!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干字当头,就得学会干事、能干成事。在推进宅改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的是乡镇干部们对宅基地摸底清表的细心、为村民答疑解惑的耐心、解决问题不怕难的责任心。读书笔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这离不开一趟又一趟的上户摸底调查,一遍又一遍的资料归纳整理,一个又一个的结对帮扶干部尽心竭力。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面对乡镇工作的纷繁复杂,我们乡镇干部更要时刻充满激情干工作、脚踏实地干工作、创新创效干工作,以实干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的胆魄担当。回首过去的艰辛历程,共产党人不怕吃苦,不畏牺牲,正是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勇气号召感染了更多受压迫的人民起来反抗,让“旧中国”真正站起来了。在乡镇工作中,虽不再有生死考验,可依旧有“硬骨头”要啃、有“深水区”要涉,切不可有畏难情绪。正如在综治维稳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突发难题,每一个包村干部都应具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担当精神,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躲避、不懈怠,勇挑重担,真正把坚持为党尽忠、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始终。

品读《红色家书》就是重温党的历史、铭记先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民族的厚重、信仰的力量。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勇于奉献,就是要时刻反省自己,端正工作态度,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为基层工作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一点光亮。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字

的重要史料。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阅读此书后让我更加珍惜岗位,更找到了奋进的方向和力量。

组工干部要淡泊明志以“正心”。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党的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要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多品读像《红色家书》之类的纯洁人心灵、激励人奋进的书籍,多像刘伯坚、吉鸿昌等革命同志学习,从而逐渐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多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以平静之心思考、察人、处事,以淡泊之心追求高远的志向。如今,我们已处于和平年代,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我们无需向老一辈先进同志那样捐献家产给党的事业,但是我们要做到不为名所扰,不为利所惑,以公正之心行使手中的权力,以高度的责任之心履行自身岗位自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组织部门指示精神和工作任务,毫不动摇地服从大局,坚持不懈地维护大局,为推动单位党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律己以修身。组工干部要坚持从高从严的标准,不断修正、完善、提高自己。《红色家书》中邓中夏提醒狱中妻子要每天应常学习不可偷懒,作为组工干部的我们,也要严以律己、日日修身,严守党的纪律,做到不该做的事坚决做,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以优良的作风服人,不愧人民的信任。

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务实、干净、担当,树立组工干部可靠、可信、可敬、可亲的形象,树立榜样、当好表率,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所有人。

《红色家书》读书感悟

近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学习了《红色家书》,重温了中国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感到深深的震撼,倍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汲取了奋发前行的力量,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我认真参与党支部组织的读红色家书活动,学习了《红色家书》中的篇目,读后感受很深、触动很大。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这些家书,承载着人格和亲情,蕴藏着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做人、做事的生动教材。《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重现了历史。每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色彩,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幕幕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这些家书的作者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一大共有13位代表,最后走上天安门城楼、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这些人之所以中途变节,就在于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色家书的主人公们,都具有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认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出路,认定中国共产党定能成功,使得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于是,我们就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冷少农牺牲时年仅34岁,在致其母的家书中说到“照理我应该把家庭中一切的责任负起来,努力地去完成我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的事业……这样我才能稍稍尽一点忠孝,这样才不算忘恩负义!”同样。杨洁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谈到的“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让人不禁感觉到,这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日常在耳边叨叨,你当努力勤奋、脚踏实地一样。此刻他在我们心中也不仅仅只是一位革命英雄,更是一位殷切叨念儿子,激发儿子能做一个有用之人的普通父亲!再有,熊亨瀚在给妻子的遗书中第一句“余将别汝与父母兄弟去矣”,单就这与亲情不得不决绝的一句,就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情深悱恻的爱情。《我在最后的一刹那,是念着你的名字》,刘愿庵在就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与情深,但是更多是对妻子的期望。又如,王一飞写给妻子陆缀雯的信,向妻子表达了无比的关怀与爱恋,展现了革命者感情的细腻与真情。可是为了革命事业,他毅然放弃妻子朝夕共处的生活,奔赴革命的最前线。周恩来写给邓颖超的信中,也不仅有离别的思念,更有工作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爱情,多了一份令人敬仰的成熟而深沉。这一封封的家书,让人不禁感受到了革命夫妻之间相互帮助平等和谐的高尚境界,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革命前辈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情观。

于《家书》中,我读到了肝胆相照的友情。革命者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有太多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并肩前行,他们一路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吴宪猷在给同志的信中,叮嘱“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我们工作必须要有理论,但必须要在革命工作中求得”。高君宇在写给石评梅的信中,鼓励他自信,让他用自己的力量破碎一切的不满,抢上前去迎未来的文化罢!在血缘上,他们是亲人,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更是情比金坚的同志。

于《家书》中,我更读到炙热可感的爱国情。“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读到这句时,让人不禁热泪盈眶。刘伯坚在他生时是不断追求中国新的出路,追寻他心中和平、幸福温暖的中国,而牺牲时他也是无悔的、慷慨就义的,为了他心中的信仰,为了他心中期望的新中国!同样是冷少农,深深明白自己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责任的同时,在自己备受亲人恼恨弃绝自己时,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体及人民。“我是把我的孝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为他们努力,同时我也是为社会豢养出来的一个分子,我受社会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不敢对他忘恩负义。我当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尽心竭力”

掩卷《红色家书》时,攥着亲情的温度,举起爱情的火把,脚踏友情的力量,胸藏爱国的情怀,后来的我们应该觉得是幸福和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先辈们为之奋斗一生并献上宝贵生命而得来,和平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新时代。先辈们的真情大爱,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书写属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红色家书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家书是最贴近内心的一种交流方式,尤其是红色家书,革命先辈对敌人宁死不屈的革命气概、对父母不能尽孝的无限内疚、对子女不能尽教的无限遗憾和对革命必然成功的无限期待,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同身受。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们给予我们的厚重财富,蕴含了革命先辈不朽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在和平年代可以唤醒我们的初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

作为新一代共产党员,一方面要铸造信念基石,坚定信仰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时的不为所惧,面对敌人种种威逼利诱时的不为所动,通过诵读《红色家书》,从革命先辈遗言中汲取精神的养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永远坚定执着追理想,一心一意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信仰。另一方面要传承红色基因,主动担起时代重任。我们既要做红色基因的接受者,从红色家书中汲取信仰和真理,更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我们身边丰富的红色资源,从前辈足迹中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让这种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要主动担起时代重任,大力弘扬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的_精神,面对艰难险重任务,做到吃苦在先、冲锋在先、改革在先、创新在先,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进一步营造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诵读红色家书,让我们受到了一次心灵的大洗礼和党性的再教育,红色家书不仅是革命先辈留给亲人的书信,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用《红色家书》时刻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负先辈之愿之志,为绿色崛起、全面小康、美好上高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字

2019年6月9日早晨,我随机关支部全体党员踏上了北上的路,开启了一段短暂的红色之旅。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唱着红歌、诵读经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怀着对革命先辈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切身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行程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山村——梁家河,先后参观了知青故居、村史馆、村集体经济山地苹果示范园等。梁家河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习总书记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这里度过了他永生难忘的七年知青岁月。曾经苦难不堪的梁家河,因土地贫瘠、交通阻塞,发展特别落后。习总书记来到梁家河后,经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历练,带领着梁家河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气、打坝修田,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又办起了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社。习总书记用自己的行动让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他始终不忘学习、始终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家国情怀。如今的梁家河,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行程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进4000余平方米的展馆,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里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向胜利,正是全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一步一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结果。通过参观,我们不难看到,当年的毛主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之情是不争的事实,“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行程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地点,并且有我党第一个自己修建的中央大礼堂,在这里顺利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我们依稀还能感觉到那个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这里是抗日救国的革命根据地,更是革命先辈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里不仅指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和指挥抗日战争,还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并在此写下了《五四运动》、《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光辉著作。

行程第四站,我们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枣园同时也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短短的行程,从梁家河到革命纪念馆,再到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这一个个历史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心灵上都有了很大的触动和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一堂生动活泼的党性教育课。

告别革命圣地,辗转深思,那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在经后的工作中,我们要:

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在行动上要紧紧围绕当前市委市政府及局中心工作,始终如一、知行合一。

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面对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更应该打破僵化的思想,打破固有的思维,要敢于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于做前人不敢做的事。但敢想敢做不是凭头脑发热空想、蛮干,而是要联系自己实际,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把解放思想与谋发展结合起来,要敢于创造性地实践。同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寻找结合点上下功夫,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工作中需要求与时俱进的超前意识,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思考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大胆探索,大胆实践。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所从事的全部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每个党员都应真正懂得并时刻牢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来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共产党员党性的最高原则和集中体现。我们必须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自身行为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更加主动地立足岗位作贡献,并随时准备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并且,我们要不断提高专业化的能力和水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本领和技能,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建功立业。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当前工作中,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懈努力,把每一项工作任务做好、做细、做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艰苦奋斗至少要讲六十到七十年,即使将来生活好了,也还要艰苦奋斗。”

《红色家书》读书感悟

在全市党校系统“传颂红色家书,传承红色经典”主题读书月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我校常务副校长陶东阳读《红色家书》体会文章在《南昌党建》发表,从学习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英雄气概等三个方面,抒发了对革命烈士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奋斗者的坚定决心。

家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沟通亲情、表露心绪、寄寓乡愁的一种常用形式。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尤显珍贵,故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流传千年。近日,细细品读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推荐的《红色家书》,不由得心潮澎湃,潸然泪下,仿佛斗转星移,时光回溯,自己也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与革命先烈们面对面交流,体会他们对家人的真挚情感,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执着信念。他们的感情,质朴而深沉;他们的信念,炽热而坚定;他们的精神,虽经岁月流逝,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砥砺前行。

品读红色家书,当学革命先烈“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的坚定信念。方__在狱中写道:“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刘愿庵面对劝降者干脆地回答:“共产党人是最服从真理的,我除了服从真理之外,决不会服从于其他”;夏明翰在给大姐的信中写道:“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先烈的话语虽朴实无华,却铿锵有力,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磅礴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必须以革命先烈为楷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保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政治品格。

《红色家书》读书感悟

捧读《红色家书》,我的内心感慨万千,体会颇深。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凸显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令人震撼,同时也让我获得一场心灵上的洗礼。

要革命,就要舍弃儿女情长,做一个坚毅的人。“一夕**路三千,把家园骨肉齐抛闪。”一封封家书背后,记述了多少生离死别的故事。“献身革命不还家,卿奉双亲务桑麻。更嘱贤妻一件事,还当培育革命花。”诗句中饱含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同时满怀着对妻子不离不弃的愧疚,更寄托了对子女投身革命的殷切期盼!一个人的力量的确有限,但是革命人士千千万,革命人的后代更是生生不息,革命的精神将代代相传,这也是革命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所在!

读完这一封封感人肺腑的家书,我体会到的不仅仅是革命人士对理想的坚定与执着,对家庭的感激与不舍,更有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对国家富强的渴望!古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个小家汇聚成大家——国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树立远大理想开始,传承好家风,弘扬正能量!

心得体会《红色家书》

《红色家书》是我在军训中偶然看到的一本书,作者是许书记,书中记录了母亲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深感母爱的伟大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深刻。下面我将从母爱、信仰和奉献三个方面,分享我对《红色家书》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母爱的伟大。

《红色家书》中描绘了许书记母亲黄继兰对儿子的深情厚意。黄继兰在为抗日战争尽忠,为党为人民付出了所有,一心一意地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甚至为儿子的梦想而牺牲自己。黄继兰的母爱无私、伟大,是她为儿子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最好见证。无论是在战乱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母爱始终存在,黄继兰的母爱更是让人感到动容和敬佩。

第三段:信仰的深刻。

《红色家书》中展现了许书记以及他母亲黄继兰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坚持和追求。他们信仰革命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勇往直前。黄继兰放弃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对于黄继兰来说,共产主义是她灵魂深处的信仰,是她生活的动力,也是她牺牲自己的原因。许书记也继承了母亲的信仰,他坚信共产主义的价值,为之奋斗终身。通过《红色家书》,我深刻体验到了信仰的力量,对共产主义信仰也有着更深的理解。

第四段:奉献的精神。

《红色家书》中,奉献是作为黄继兰母亲和战士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保卫民族利益,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黄继兰放弃了个人的享受,甚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奉献精神不仅仅是对家庭,对儿子的付出,更是对整个民族的贡献。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第五段:总结。

通过阅读《红色家书》,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信仰的深刻和奉献的精神。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应该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做出努力。母爱、信仰和奉献是人们在生活中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应该向黄继兰和许书记学习,坚守信仰,热爱家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红色家书》不仅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书籍,更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精神书籍,它继承了红色文化的精髓,传递了共产主义的力量,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精神支持。

总之,这本书让我加深了对母爱、信仰和奉献的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时刻铭记并实践其中的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红色家书》读书感悟

读完《红色家书》,整个人都热血沸腾。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不仅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更要铭记他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传承伟大的红色基因,汲取无尽的前行力量。

红色亲情最能感染人,一篇篇红色家书就是一个个气壮山河的人生;红色亲情最能鼓励人,先辈们用鲜血书写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白马红枪”女政委赵一曼31岁英勇就义,临终前给儿子的遗书千嘱万咐“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虽死犹存烈士魂”的史砚芬在给弟弟妹妹的信中说:“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只有武器握在手,可把细水变洪流”的齐鲁汉子刘谦初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借指党中央)!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奋进脚步也永不停歇。红色亲情激励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强身健体,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才能永远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去,带领着全校教师迈步向前。

《红色家书》读书感悟

一是传承红色家书中矢志不渝的信念,化作自己坚定信仰、追求理想的血液。“人民终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这是24岁的毛泽建在就义前写下的对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信念。有此信念,才有必胜的信心,才有“虽万人吾往矣”的专一与勇敢。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们就是有着这样永远不变的信念,才能一个个投身拯救万民的革命火炉中,延续革命火种,燃成燎原之势,最后在中国大地上烧尽日本法西斯和国民党反动派。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才有了一个一个的耀眼的星光,汇聚成普照天下的'光芒,照亮亿万苦难的黎民。把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传承到自己身上,化作自己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追求人生梦想的血液,流淌身上、心间,定能让自己在前行的路途中心无旁骛,一往无前。

二是感受红色家书中艰难困苦的绝境,化作自己居安思危、奋力拼搏的经脉。“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这是王孝锡被捕后在给父母的诀别信中写道的。那种就义前的英雄气概,任谁听闻都会为之动容。“不管病与不病,都要被敌枪毙的。”小时候病了,我们的父母、老师可能会说今天不用上学了,而在艰苦革命年代,方__在信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作真正的“绝望”,那不是你病了就可以不用被敌人杀害的。革命的胜利、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也许身处那个年代,我们也会有拯救万民的冲动,但恐怕没有谁会主动放弃现在的安稳生活,回去过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日子。现在的我们,需牢记曾经的耻辱,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继续奋力拼搏。否则我们一旦弱了,外界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感受红色家书中传递出来的艰难困苦绝境,就是要让自己感受到那种“坐不住”的压力,让自己能充分感受到新时代的美好,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持续绽放蓬勃的生命活力,为国、为民、为自己画出一笔笔鲜艳的色彩。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