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世界巡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

时间:2023-11-24 00:23:06 作者:XY字客 光世界巡行教学设计(实用17篇)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你对教学计划的编制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范文,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语文是充满情趣的学科。生动的内容,鲜活的文字,精美的插图,为我们优化教学过程,追求鲜活有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海底世界》说的是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个题目,表明作者写的是“海底”的情形——这是一般人不太了解的。课题就唤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有很高的求知欲望,他们都想化不知为已知!“趣”能激活文本,能激活课堂,能激活学生!本设计努力以“趣”催生思维火花,让学生在思中读趣,说趣,在趣学中再思,使学生走进文本,提高语文素养,把握文章的主旨。

1、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去享受了赶海的乐趣。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海底世界看个究竟。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吗?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奇异,有趣?

2、出示句子:“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a、你想到了哪些词与“波涛汹涌”意思相近?指导读好词。

b、理解“宁静”并指导读好词。

c、海面、海底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真是奇景啊!指导读句子。

3、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呢?

出示句子:“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窈窈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地声音。”

a、理解“窈窈私语”并指导朗读。

b、快,让我们都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仔细聆听海底的声音。(播放录音)。

(1)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引读:“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地声音: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3)思维训练: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用以下句式,想象说话。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地声音: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4)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有吗?从哪儿看出的?

海底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声音,这真是个奇异的景象啊!

c、不同的海底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更有趣更奇的是,同一种动物还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

4、多么有趣的情景啊!无数的动物在海底小声交流着,真够神奇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奇妙无比!那么他们又是怎样活地动的呢?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这段写了哪几种动物?

2、你觉得哪种动物活动很不趣?为什么说有趣?

3、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想亲眼看看这些朋友是怎样活动的吗?(欣赏录像)。

5、同学们在惊叹,它们的活动方式好奇特,好有趣!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海底的动物形形色色,那海底的植物又是怎样的呢?

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看看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1、作者先总写后分写,一段写一个意思,一读就懂了!

2、理解“差异”,从哪两个方面写差别很大的?

3、理解“大家族”,播放海藻录像,读好句子。

4、海底植物色彩各异,形态万千,因此说,引读“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5、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海底的动物、植物不计其数!那儿除了动、植物,还藏着什么?

1、理解“富含”,指导读好词、句。

2、海底,地形和陆地差不多,是个多彩的世界。朗读第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的词理解,在朗读中自然感悟到海底世界的多彩、神奇、富有。】。

过渡:今天,我们潜入海底发现得可真不少!那儿有奇特的声音,有难以计数的生物,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世界景色迷人,物产珍贵丰富。老师看得出,同学们脑海里还有好多“?”,这是很正常的。海洋知识无止境嘛!课后我们可以继续请教别人,请教书报,请教网络。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图片、相关海洋的资料、词卡。

1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呀?

师:那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又有多丰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吗?那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海底游览一翻。

2.导入。

师:现在我们已经一起登上了“远航”号航船。船在蓝天下开始航行了。我们站在甲板上,海风吹起了我们的头发,远处的海面上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海鸟在飞翔,真美呀!嘿,别忙着看美景了。快穿上潜水衣吧,海底那个未知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在课文的海洋中去阅读,找出最吸引你的地方,然后一起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1.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在海底世界发现了什么呢?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1)指名读。做适当的评价。

(2.)表演,模仿动物的声音。

师:把我们的教室当做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分角色表演。(教室里非常安静,几个同学轻声的模仿声音)。

师: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呀,就像真的海底世界一样。我想同学们一定也能从读中让别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声音。

(3.)指导朗读。练读。指名读。过渡:想认识海底世界的动物吗?

2.精读第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动物的特点。如:梭子鱼行动的快,乌贼和章鱼的慢,等等。

(3)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这么多的小动物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吧!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介绍给大家。既然喜欢就要介绍好,让大家一起来喜欢它!指名介绍。注意介绍出动物的活动特点。在学生介绍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从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

(4)表演读。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多好呀!我想你们读起来一定也很棒。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读。就是:朱老师起个头。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读到你特别喜欢的小动物的时候就大声的读出你读它的喜爱,还可以做动物。齐读。

3.精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海底世界还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写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朗读。

4.精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海底世界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哪些资源呢?听老师来读一下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把海底世界的资源用笔画下来。

(1)师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

(4)指名说。

(5)小结: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5.精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话想说吗?生自由说。

师: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读。

(2)指导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3)齐读。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发现呢。你们想探索海底世界吗?希望将来的海底世界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1.画一副《海底世界》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2.课后收集海洋的资料,在班级开一个《我了解的海底世界》主题队会。

声音:各种各样。

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植物:形态各异。

矿物:丰富。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2)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现象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引入课题。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人《恐龙世界》吧。

二、观察了解。

1.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2.教师小结: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三、方法指导。

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四、自由表现。

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五、欣赏评述。

1.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像等方面的表现,以加强对“好”作品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展示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比较课件中学生作品与之相比之间的差异。谈自己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

六、想像拓展。

1.学生继续观赏恐龙抚育幼仔的影视故事片段,并从自己收集的恐龙故事中获得有关物象,编一个有关恐龙的故事。

2.观看恐龙掠食与恐龙遭遇灭绝的画面,学生将原有的作业丰富完善。

七、集体展示。

1.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粘贴时稍注意每张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

2.(可拓展为第二课时)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花草树木,另一部分则剪贴各种恐龙,拼贴到kt板或大纸上(粘贴时可稍作层次处理),共同创造一个“恐龙乐园”。

八、相关活动。

《体育世界》教学设计

本班共有25人。其中男13人,女12人.他们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新、多,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生字教学时,学生只会抓简单的字进行说明学习,对较难的字不大爱理,所以在教学中我需对较难的字给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去感悟。

《体育世界》一课,是北师大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课文。是以“体育”为主题的开放课文。本课应使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学习和体育有关的生字新词,开展和体育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是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在无意注意的积累中认识事物,识记生字。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与图相对应的20个体育活动名称,认读6个必写字,学写1个字;阅读59页“奥林匹克旗帜”的内容,了解57页光荣榜上的内容;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及初步的搜集信息检索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识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喜爱语文,喜爱体育运动的情感。

1、注重书本与课内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使识字过程扎实有效。

第一课时

1、谈话:同学们,你平时喜欢哪些体育运动?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同走进体育世界中看看。

2、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哪些运动项目?

3、说说图中的运动项目。

4、你喜欢哪种运动项目。

展示教学挂图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

3、自己试着认读生字。

4、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口头给生字组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3、注意让学生掌握:“炼”的写法。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说说自己认识的字。

5、小组讨论: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记你喜欢的字?

6、进行组词比赛。

出示生字卡片

1、让学生结合挂图读词语。

2、教师评价。

3、学生自由读词语。

4、小组读。个别读。

板书设计: 体育世界

生字:羽 网 育 运 炼 志 争 球 乒 乓

第二课时

一、教学认一认的词语

1、教师评价

2、学生自己试着读词语。

3、把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4、教师点名让学生读词语。

二、读一读

1、小结:从这些名句中我们可以知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人的毅力,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生自己读这些关于体育运动的名言。

3、说说自己搜集到的体育名言。

4、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出示幻灯片

三、说说你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玩法和规则。

1、注意引导学生组织好句子。

2、让学生互相评价。

3、教师评价。

4、学生说说自己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

七彩世界教学设计

大千世界为何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它们从何而来?有何意义?和应着幼儿的特定认知方式、特定认知轨迹,“七彩世界”的主题活动脉络将幼儿带入他们急欲探究的天地:色彩来源于光的作用,是调皮的七彩光娃娃从天空来到地上“玩”出来的。植物有七彩颜色,身边的物品有七彩颜色,自己吹出来的肥皂泡泡有七彩颜色……处处都有七彩颜色。有了七彩颜色,画画更美丽,打扮东西更漂亮,游戏起来更有趣。七彩颜色给我们带来了更丰富的意义,更多的快乐。

1、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到郊外、公园等处游玩,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发现秋天动植物的变化。

2、鼓励孩子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关心、爱护老人,多与老人交流,并督促孩子坚持下去。

1、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流程预设。

5、教师互动。

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让我们学习更熟练地备课说课,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讲述的过程中,其他的老师给了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互助指导和经验分享。在这样集体备课的氛围中,在老师们集体智慧下,在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专业水平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说的三种恐龙,能说出他们的样子。

3、学习3、4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任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

对探索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三种恐龙,能说出他们的样子。

教学难点:

学习3、4段的写法,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生字朗读课文。

一、导入。

你们知道恐龙吗?你知道那些关于恐龙的知识,说一说。

二、揭示课题。

什么叫遥远?在很久以前地球上是什么样的呢?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懂的词,请借助字典理解。

贪心、笨重、雄健、化石、尖利。

(二)读课文:读通句子并画出不懂的句子。

(三)读课文:同桌互读,标出自然段,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自学交流:

自学字词情况:

英雄雷龙脖子移动笨重。

暴龙贪心猎手露出牙齿。

初读课文情况:

全文共有(5)自然段,课文讲了几种恐龙?

说说你们组理解了哪些词语?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请提出。

移动:改变原来的位置。

尖利:尖锐、锐利。

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雄的书写齿的字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图片:

二、精读课文。

(一)回顾课文:

请你轻声地朗读课文,思考:你读了课文了解了哪些恐龙,用你的笔画下来。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三种恐龙,分别是雷龙、暴龙和翼龙。

(二)这些恐龙各有各的特点,你最喜欢那种恐龙,读一读说一说,然后和你的小伙伴说说,最后我们请你用你自己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自己读相关的段落,并且自己说一说。

雷龙:

板书:如雷高大笨重一群一群。

2、你了解这只安静的雷龙了吗?请你试着读一读,你能读出雷龙的安静吗?

雷龙能发出xx的声音。它们伸着xx的脖子,移动着xx的身体,xx在草原上xx、xx。xx的枝叶是它们的美味,xx的树林是它们的住房。

3、融入自己的感受来读这段话,自由读――指名读。

4、评读:师:听了他读,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

过渡:谁还愿意把你喜欢的恐龙的样子介绍给大家?

暴龙:

1、追问:什么是贪心?从那可以看出暴龙是贪心的猎手?

读一读,找一找。

只要暴龙出现,许多动物都躲得远远的,只怕一不小心成了它们的点心。

你该怎么读呢?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看图:暴龙如此的`凶猛,你能再试着读一读吗?

老师也想和你们大家合作读一读。师读第一句。

3、有谁知道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读一读。

课文先概括的写了暴龙是最贪心的猎手,然后又具体的写了暴龙凶猛的样子追赶小动物和小动物见到它远远的避开从而吧暴龙的贪心写的淋漓尽致。

过渡:谁愿意介绍你喜欢的恐龙。

翼龙:

1、这一段的重点句是哪句?

3、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说这一段是怎么写的吗?

xx的翅膀翼龙是天空中的xxxx地飞行。

xx的身影。

(三)下面请你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你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说说你认识的三种恐龙吗?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三种恐龙。先向我们介绍的是xx,它xx,接着又介绍了xx它是xx,最后介绍xx。了xx,它是xx。

追问:这段话的重点句是什么?

请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一下其他的恐龙,或者自己选择内容说几句话。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

秋天的校园真美啊!

课间真热闹!

爸爸妈妈真辛苦!……。

读一读,看看是不是用这种方法写的,不好在哪?试着帮忙改一改。

遥远的恐龙世界还有无数的神奇之处等待有心的你去探索,希望我们同学们继续去探索那神奇的恐龙世界,发现更多的神奇之处。

三、课后总结。

四、作业。

课后2题做在书上,收集更多的有关恐龙的资料,办一次展览。

《数的世界》教学设计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合作探究,自主建构。为了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我设计如下学案。把研究教师怎样“教”转化为研究学生怎样“学”,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能更好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真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中第一课时《数的世界》。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然数、整数,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自然数或整数。

2.让学生掌握倍数和因数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准确判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经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学习难点: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课前完成):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第三页内容,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2、让学生在一个乘法算式或一个除法算式中,找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搜集带数据的有关故事或其他材料,走进超市看物品的价格,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自学检测:

(一)自学指导(说说你的看法):

2、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3、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的带有数据的资料。比如:我国的领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几乎和整个欧洲的面积一样大,约等于40个英国,或17个法国,或26个日本,句世界第三位。

(二)自我检测(试一试你的能力):

1、在下面的数中找出自然数和整数:

2、在算式6×5=30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三、交流探讨(集体智慧无限):

1、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

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结论: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举例说明。

如:在算式20÷5=4中,20是5和4的倍数,5和4是20的因数。而不能说20是倍数,5和4是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学生交流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四、活学活用(展示自己的风采):

(一)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6是36的a因数b倍数c是因数也是倍数。

2、27能被9a除尽b整除c除不尽。

(二)我当裁判:

1、自然数都是整数。

2、因为12×3=36,所以36是倍数,12和3是因数。

3、一个自然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0除外)。

(三)提高练习:

1、写出48的全部因数。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写5个)。

a3倍数有()。

b13的倍数()。

c9的倍数()。

3、一个数是36的因数,同时又是36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什么数?

五、自我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和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许多家长及学生都认为阅读只是读文章或故事书,很少有读数学课本,一些老师也认为数学有什么好读的,只要把概念和公式记熟就行了。都是老师讲过内容后才让学生看一下教材内容,背会概念和公式就算了事。

我认为数学教材也需要进行阅读,并且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这学期,我采用先让学生预习明天所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第二天,在课堂上我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每个学生说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在小组内讨论,试着解决问题;然后全班学生交流重点和难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把难点理解透,把重点掌握好。然后,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改变以往学生死背概念的方式。课下让学生适当进行复习,这样由自己预习(找出问题)——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学习检测(反馈练习)——自我总结(理清思路)——课下复习(巩固知识)把握好这五个环节,学生的学习会更好,掌握知识更牢固。

通过改写教案为学案,改变了以往研究老师怎样“教”为研究学生怎样“学”,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我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然后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下再及时复习,防止知识的遗忘。这样一步步有条不紊的学习,不仅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自学方法,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包的世界教学设计

本单元以“智谋”为题,选编了两篇传统智谋故事作为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贺龙和包拯两位历史人物,而且要引导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包公审驴》是单元主体课文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以毛驴为线索,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了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全文可以概括为“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三个部分,赞扬了包公办案足智多谋、出神入化。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受电视剧的影响,对包公的神奇断案故事都有不同程度的知晓。课文故事性很强,学生阅读兴趣很容易调动起来,且易读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指导学生合作编演课本剧,进行与文本的对话和对故事的再创造。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包公的资料。

2、教师准备小黑板或课件,检测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游戏(教师说,学生猜。)。

“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猜一个字。(“驴”字)(教师板书:驴)。

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教师板书:包公)。

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生说)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有关包公的事,补充解说:“公”是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原名包拯,有多个官衔当过开封府府尹。因为北宋建都在开封,开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长”了。是个大官。

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

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教师指导。)。

3、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展示小黑板或课件)。

2、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

3、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多音字:挣、差、圈。

4、对比记忆字形。

审()案()吭()衙()役()。

神()按()炕()衔()投()。

5、选择你理解的词语练习说话,提出你不懂的词语。

6、教师特别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懊恼。

四、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断案故事。

2、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

1、引读故事的起因。

(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课文哪几段写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记出描写毛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对比朗读:

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

(4)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2、细读故事经过。

(1)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朗读课文3~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问题,小组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3)小组汇报共同学习读懂的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

“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

(4)问题解答场: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思考解答。

(5)读了这部分课文,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足智多谋)。

(7)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个同学要投入角色,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角色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改动。

(8)生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3、齐读故事结果。

(2)生齐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三、延伸拓展。

1、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要是正当的。)。

2、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不仅要看教师“教”得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怎样,甚至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是怎样教的。在新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为课堂生成营造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

《包公审驴》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通俗易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问题预设注重了激发学生的课堂生成,为他们的生成打下了铺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中:

1、小组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部分,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讨论。在后来的学习成果汇报和班级交流中还有“问题解答场”环节,让学生自由交流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保护并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的能力,促进课堂生成新的情况。而后通过师生共议,帮助学生筛选问题、解答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中就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意义的问题:“课文第四段好像与故事无关,为什么?是不是可以去掉?”我当时就为提问的学生鼓起了掌,因为这一段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突出了案件的奇,反衬出包公的机智、遇事冷静的品格。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把这个教学点淡化了,只在朗读中带过。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到了这一点,并生成了这样的新问题来研究,弥补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

2、在学完课文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意欲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要赞扬的中心人物——包公的足智多谋。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我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学生提到了偷驴贼、王五都用了计谋,并分析出偷驴贼的计谋用错了地方,而王五则用计谋帮助了自己。

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还生成了很多的新情况:自主提问时提出与课文相去甚远的问题;再读完课文结局后,还要小组合作表演包公审偷驴贼的过程。如果一味的迁就学生,很可能无法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如果着重完成教学预设,课堂将会死气沉沉。我们如何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既尊重学生的思考,又完成教学任务,一举双得呢?这是我要探索的问题,也是值得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海洋科考队的队员们,请注意,短暂的休息时间到此结束,接下来继续进行我们更加紧张、有趣的海底探秘。

记得我们刚从海底回到船上以后,大家议论纷纷,都说当戴上特别制造的水中听音器之后,发现原本字根表的海底竟然有许多动物在窃窃私语,谁来汇报一下,你都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出示:当我戴上特制的水听音器,立刻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还有的像()。

这海底呀,光是人类已经知道的动物就有15万种,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打住!行进的时候?人靠双脚走咯行进,也可以选择骑车、乘船、坐飞机。海底动物怎样行进呢?咱们去看看。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录像。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书中是怎么介绍的呢?打开书,指名读自学要求。

3、交流:

(1)谁来说说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想象一下,这么多的海洋动物在一起,有的爬行速度(很慢),有的比(普通的火车还快),有的在向前游,有的呢?(迅速后退),还有的(自己干脆不动,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旅行),这种景象有趣吗?大家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把这种有趣读出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海底动物活动方式的多、奇和有趣,我们是领略到了。海底植物又如何呢?

自读第四自然段,划出中心句。

2、看了中心句,你知道这段写什么吗?海底植物有什么差别呢?能用书上的话回答吗?

3、分角色朗读。

4、同样是海藻,差异也太大了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看看。

5、录相。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刚刚看到这样的景色,我都不感觉是在海底了,这里有(),也有(),至于森林呀、草地呀,这里都有,海底世界真神奇呀!

自然段,体会海底世界的神奇。

3、这里有一则最新科学报告,我想给大家念念。

4、听了这则报告,你想说什么吗?

五、总结、拓展。

2、画面流动。

3、你觉得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齐读。

5、你知道老师怎么懂得这么多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你们有没有兴趣自己去搜集一些资料呢?那咱们就开展一次我了解的海底世界交流活动。

6、其实,人类对海洋还没有完全认识,这还有待于同学们继续去研究、去探索。当然有个前提条件,得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图片、相关海洋的资料、词卡。

1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呀?

师:那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又有多丰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吗?那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海底游览一翻。

2.导入。

师:现在我们已经一起登上了“远航”号航船。船在蓝天下开始航行了。我们站在甲板上,海风吹起了我们的头发,远处的海面上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海鸟在飞翔,真美呀!嘿,别忙着看美景了。快穿上潜水衣吧,海底那个未知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在课文的海洋中去阅读,找出最吸引你的地方,然后一起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1.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在海底世界发现了什么呢?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1)指名读。做适当的评价。

(2.)表演,模仿动物的声音。

师:把我们的教室当做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分角色表演。(教室里非常安静,几个同学轻声的模仿声音)。

师: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呀,就像真的海底世界一样。我想同学们一定也能从读中让别人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声音。

(3.)指导朗读。练读。指名读。过渡:想认识海底世界的动物吗?

2.精读第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动物的特点。如:梭子鱼行动的快,乌贼和章鱼的慢,等等。

(3)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这么多的小动物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吧!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介绍给大家。既然喜欢就要介绍好,让大家一起来喜欢它!指名介绍。注意介绍出动物的活动特点。在学生介绍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从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

(4)表演读。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多好呀!我想你们读起来一定也很棒。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读。就是:朱老师起个头。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读到你特别喜欢的小动物的时候就大声的读出你读它的喜爱,还可以做动物。齐读。

3.精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海底世界还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写了哪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朗读。

4.精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海底世界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哪些资源呢?听老师来读一下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把海底世界的资源用笔画下来。

(1)师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

(3)资料交流: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能源吗?它们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4)指名说。

(5)小结:海底的资源不可计数,人类现在已经在开发海底的资源了。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5.精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慨?有什么话想说吗?生自由说。

师: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读。

(2)指导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3)齐读。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几种小动物、几种植物和矿产资源。其实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资源被发现了,却因为技术跟不上而不能合理的应用,更可惜的是还有更多的资源没被发现呢。你们想探索海底世界吗?希望将来的海底世界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2.课后收集海洋的资料,在班级开一个《我了解的海底世界》主题队会。

声音:各种各样。

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植物:形态各异。

矿物:丰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

海底图片的幻灯片。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看图片。

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

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指读有关句子:。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两方面特点: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2、学习第3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让学生讨论:“是否”是什么意思?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

3、学生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2)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5)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式具体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同时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特别能引起儿童的情趣。讲课时,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还有许多种动物的声音。)。

(7)教师读句子: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8)指读这段话,并小结这段话表述的内容:静中有声。(奇特)。

(9)小结学法:学习这段话我们主要抓住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必须注意抓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

(10)让学生自己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黑中有亮、静中有声)。

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2)指名回答,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

5、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本段共有五句话。第1句讲“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四句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

(2)“已经知道”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海底动物不只是三万多种,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

(3)第1句与2至6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总述后分述。)。

(4)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一概括词语中看出来的。)。

(5)“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作者给贝类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指名读5、6自然段。

(1)课文怎样介绍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读有关句子,找出其中的连接词语。

(“有……有……还有……”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描写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

(3)让学生找最有特点的植物。

(最大的、最小的)。

(4)海底有丰富的矿产,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是很宝贵的矿产资源。在陆地上蕴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这种稀有金属,说明海底有丰富的物产。)。

(5)课文中描写植物和矿产的时候,为什么只写这几种?

(让学生体会作者抓最突出的特点描写的方法,同时说明海底丰富的物产中也包含着“奇异”。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六、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看图,再激趣、展开想象。

1、出示挂图。

2、谈话激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物产如此丰富。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以此深化和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3、了解作者把海底世界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总结作者把海底世界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运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法读懂课文,重点突出一个“读”字,坚持以读为主线,以语感训练为核心,使学生从读对、读懂逐步向读出含义、读出感情过渡。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悟出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具体、写出趣味的。

初读感知。

一、导入新课:

板书“海”字,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副画,屏幕显示大海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回答,读了课文,你觉得海底世界怎么样?(让学生说海底世界留给他们的初步印象)。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4、理解“奇异”和“丰富”

三、细读课文。

1、那么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在哪里,物产丰富从哪儿看出?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2、同学们,在课堂上,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呢?(让学生自由地说)。

3、同学们说的方法都不错,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学习课文,解决问题。等会儿,我们共同探讨的时候,你是单兵作战的,你就一个人来汇报你的学习结果,你是小组合作学的就你们小组的同学一起来汇报。

4、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检查,表扬好的学习方法和小组。

5、学生以不同形式汇报学习结果,老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2、3、4自然段。

6、学习作者的写法。

过渡: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写得既生动又具体,同学们,你认为哪一段写得最具体?(第4自然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

7、学生讨论、总结,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8、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把文章写得更生动。

9、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的写法,再来感受一下海底世界的奇异风景和丰富物产。

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外拓展。

课下,希望同学们搜集更多的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奇异的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此次活动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 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3.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收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4.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注意街头语文和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5. 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6.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一)开展搜集公益广告、新词汇、错别字、精彩店名的活动,选择一个主题,分组完成。

1. 公益广告集锦(搜集、分类、评价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词汇(搜集新词、新流行语、新外来语,感受社会与生活的变化)

3. 错别字门诊(搜集街头匾额、标语、广告、报刊等用语中存在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正视大众生活用语中语言的不规范现象,懂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4. 精彩店名举隅(搜集、分类、评价)

(二)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分类,编排,编帧设计,制作成手抄报。

三、交流、评价,评选优秀作品,公布张贴。

四、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分组展开讨论。

1. 怎样在其他课程中学习语文?

2. 你从街头语文中学到了什么?

3. 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一类改动成语的广告?

五、写一篇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如《“新新词汇”发现记》、《寻找错别字》……等等。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点击课件,齐读课题)。

2、有小朋友去过海底吗?(没有)开动开动小脑筋,想象一下那神秘的海底,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学生自由说,学生自己评)。

过渡:小朋友们的想象大胆而又丰富,那么你们想去海底看看吗?(想)好,我们穿上潜水衣,带上氧气瓶,出发了!

1、这时,海面上?(点击课件)。

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海面?(评议)。

2、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

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3、那么海底有什么声音呢?想听吗?(想)(板书:声音)。

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点击课件,师生齐听)。

4、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5、那么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

谁来说说,可以用上有的像(边说边点击课件)。

6、这么多的声音,还会有其他声音吗?(有)那是什么声音?(指名说)。

所以这里用了省略号。

7、这些声音都是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所以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到。

学习“窃窃私语”

谁能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声音?(指名读评议)。

8、读完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里用了一种我们学过的修辞方法?(比喻)。

9、这些声音都是海底的动物在什么时候发出的?(指名读)。

10、小结: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也给老师的耳朵增加一些美的旋律!(齐读)。

过渡:海底的动物除了会发出声音,还会怎样?这可是它们的最大特点了,而且是各有各的特点(板书:活动特点)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的运动方式读读,然后告诉大家。

1、指名说边说边出示课件。

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齐读)。

2、学完这一自然段,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没有什么特点?

(总——分)。

1、那么,海底除了有动物,还有什么?(板书:植物)。

2、请同学们用总分的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可以分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

3、指名说。

师板书:色彩多种多样。

形态各不相同。

1、海底的植物有的漂浮在水中,有的长在水底的泥土里,它们有的长在水底高高的山峰上,有的长在窄窄的峡谷里,那些地方除了有植物,还藏着什么?(板书:矿物)。

2、那么有哪些矿物?(指名说)这些矿物都对人们的生产有着很大的作用。

1、学到这里,你们大概了解海底了吗?那么你们觉得海底是怎样一个世界?(指名说)。

2、那么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3、这么迷人的海底想看看吗?(出示课件)。

4、海底真是个迷人的的世界,小朋友们,想把它深深的记在脑子里吗?(想)可以用上自己的妙手神笔画下来,或者用上刚才学过的一些方法把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写下来。同学们可以下课实践一下。

5、昨天老师让大家找了些有关海底的资料,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分享劳动果实。

(指名说)。

6、其实,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就等着你们去挖掘,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了,老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回顾已学课文《赶海》,引导学生说说大海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2、提出“你想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的吗?

(过渡:让我们一起到海底遨游吧!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2课《海底世界》)。

3、揭题、读题。

1、提出初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思考: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检查初读情况。

(一)学习“海底景色奇异”这部分。

1、自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描写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用“”画出来。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2、反馈交流:

(1)“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体味句子。

a.理解“波涛汹涌”。

b.男女生赛读。

(2)“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体味句子。

理解“窃窃私语”。

同桌表演“窃窃私语”。

c.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d.指导朗读。

(二)学习“海底物产丰富”这部分。

1、参观动物馆。

a.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b.自由读文,渗透学法,合作完成表格。

(1)用“——”划出描写动物不同活动特点的句子。

(2)练读句子。

(3)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4)反馈。

c.当小动物作自我介绍。

2、参观植物馆和矿物馆。

a.总结学法。

b.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作用:与开头照应(首尾呼应)。

(3)指导朗读。

大家一起回顾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每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

搜集有关海洋知识的资料。

宁静。

景色奇异。

动物多。

物产丰富植物多。

矿物多。

《车的世界》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据此理念,我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课《车的世界》。让孩子们有更多参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首先,利用本地资源,丰富了教材,开放教学空间,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其次,精心设计了综合实践能力的环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全课设计了当小记者访汽车、当小主持说汽车、当小导游讲汽车、当小专家设计汽车等环节,是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走进汽车、认识汽车、感受汽车,使他们在多层次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识字能力。

再次,采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调查交流信息的方式,让学生在团结合作中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课堂中设置各种奖项,注重了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他人能力的培养。

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设计出更加新颖、别致的新型汽车,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成为体现梦想与创造的主人,学会关注周围的世界。

1、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兴趣昂然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2、围绕本课的部分教学目标,设计三个主题活动,逐步实施。

3、以下面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版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边走边看:

1、各种宾馆、商场的停车场认识了解各种车辆的名称、功用、价位等的相关知识,并且随时收集有关汽车的故事,图片等资料。

2、社区、家庭等地方向长辈,父母或邻居了解有关汽车的构造和交通规则,便于为设计汽车打下基础。

现场报播:

1、交流各个小组收集的资料

生:我收集到的是各种红色的汽车图片

生:我收集到的是这些很特别的车,我还知道他们的功用呢?(如:救护车、救火车、撒水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等)

生:我收集到的虽然不是车,但是却和车有很大的关系,瞧:这些都是交通规则知识(如:交通知识儿歌、交通小标志、交通警示牌等)

2、交警叔叔和退休交警爷爷的报道与讲述,真实深刻,孩子受益非浅。

大显身手:

1、把教室设计成一辆公共汽车,让孩子在模拟的环境中入情入境,真实体验乘车注意事项及相关的文明礼貌。

2、在《走进车的世界》主题活动中,让每个孩子参与,激发每个孩子的智慧,让他们自愿选择,自主展示,人人体验成功。

奇思妙想:

生:我要让汽车能够自由的在水里、陆地穿行,设计出水陆两用车。

生:我要让汽车能够有宇宙飞船一样的导航系统,遇到危险就能自动避开,那世界上就不会有车祸发生。

生:我要让汽车能够自动增大和缩小,那样有再多的人都不怕,再窄的路也不怕。

基础目标: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观察、走访、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各种车辆,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状,并能画、剪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绘制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一、情境导入,感知美。

1、(多媒体播放《海的声音》)大家听,是什么声音?你们想去看看吗?(播放视频《海底总动员》)。

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儿呢?板书课题:海底世界。

二、剪刻创作,表现美。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状。

(1)、我们先来认识鱼。(播放课件,出示鱼的图片)。

问: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鱼的`花纹、色彩和形状有哪些特点?

(2)、鱼儿们都想把自己打扮得与从不同,但它们还是有共同点的,请看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演示)。

(3)了解对称形与不对称形的区别。

鱼的形状还有一个特点,大家看(出示图片),比一比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发现?

用两条黑线分别把鱼儿分成两半,你又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在鱼身上画出对称线)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对称形与不对称形的区别。

2、学习基本的绘制方法。

(1)这些小鱼是用哪些材料和工具做的?(教师出示材料和工具)有什么办法用一张纸剪出对称图形呢?(播放课件,出示步骤)大家看,这就是剪对称鱼的方法。

现在老师为大家示范一遍,小朋友们不动手,仔细看,认真看的孩子一定学得最好。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友情提醒:1)、在不开口的一边起笔。

2)、为鱼画上花纹,注意形状的变化,大小搭配合理。

3)、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伤了自己,伤了同学。

4)、讲究卫生,不乱扔纸屑。

(2)、接下来,我们剪不对称鱼,在纸上画好鱼形,剪下来就可以了。教师简单示范、讲解。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学会了方法,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出示作业要求:用对称剪和不对称剪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努力,把鱼儿送回家。(播放音乐)。

三、展示、品评,欣赏美。

学生在展板上粘贴自己的作品,贴完后请学生自评,再进行集体点评。

师:你瞧,现在的海底世界多热闹啊!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现在,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老师要请他来当小评委,为自己认为最美的一条鱼画上一个泡泡。(请先看大图,寻找那只最美的鱼。)(分组进行)。

问:哪只鱼儿的泡泡最多?这些泡泡是谁画的,说说鱼儿美在哪儿。

四、课后延伸。

(出示对称剪的蝴蝶图案,粘贴在衣服上。)你们瞧,这是老师用对称剪的方法剪的蝴蝶,(贴在衣服上)我的衣服更美了。运用对称剪的方法还能剪出很多美丽的图形,(播放课件,出示剪纸作品图片)剪纸作品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们,精美的作品留下来了,剩下的纸屑也要处理好,只有人人都讲究卫生,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