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12篇)

时间:2023-12-08 19:11:45 作者:GZ才子

小学教案是教师备课和授课的重要工具,能够系统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步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九单元儿童乐园

第二课时:统计(二)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学会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统计图表,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图表,学会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简单的问题。2、难点: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统计图表,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统计学生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学生(兴致高昂,异口同声)说:喜欢!师:我这也有几部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哪吒传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西游记》。)师:你最喜欢看哪一部?生1:我最喜欢看蓝猫,因为蓝猫知道很多的知识。生2:我最喜欢看哪吒,因为哪吒的本领很高,能消灭很多的坏人。生3:我最喜欢看西游记,因为孙悟空的本领很大,打败了很多的妖怪,很好地保护了师父。……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各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有多少?生1:可以让小朋友们分别站在喜欢的动画片的旁边。生2:老师报动画片的名字,让我们举手。生3:还可以让我们把喜欢的动画片的名称写在纸上,交给老师。……师: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圆片,请你们拿起你手中的小圆片,把它贴在你最喜欢的动画片下面。(生排起队伍有顺序地把小圆片一个一个地贴在卡通人物图的上面,自然地形成了一张统计图。)师:从图中,你看懂什么?生:我知道《蓝猫淘气3000问》有21人、《哪吒传奇》15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人和《西游记》8人。生:我知道喜欢《西游记》比喜欢《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多3人。……师:刚才我们把大家的数据收集,再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就叫做统计。(板书揭题)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还可以用曾经学过的涂格子的方法用统计图来表示。师:你觉得我校整下一年级的小朋友,会是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的人会最多?生:应该是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的小朋友最多吧,因为我们班也是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的小朋友最多。二、统计图书馆图书借出的次数。师:小朋友平常除了喜欢看动画片之外,还喜欢看书吗?生兴高采烈地说:喜欢。师: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几本书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在一个星期之内被小朋友借走了很多次。课件逐个出示三种书。师:图书馆的张老师每个星期都会统计每本书分别被借走了几次。所以每当小朋友借走一次,她就会在记录纸上做一个记号,你觉得她可以怎么做记号?生1:可以打勾。生2:还可以画圈。生3:打个三角形也可以吧。生4:还有写数字。……师:今天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当一回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帮张老师来做统计。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现在就开始借书,你们来统计。师课件逐个出示三种书。生记。师:你是怎么记的?展示学生各式各样记录的方法。师:小朋友的方法都非常好,想知道张老师平常是怎么记的吗?师介绍“正字法”。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借书,你们用你现在喜欢的方法继续统计吧。师课件加快速度出示三种书。生边记边嘀咕:老师,我记不下了。生:是啊,我也记不下了,太快啦。师:那怎么办呢?生:你慢一点我们就能记下来了。师:慢一点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有时候来借书的`小朋友特别多,他们特别想快点能借到自己喜欢的书去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得又快又准确?生想。师提示:刚才你们记不下,是因为你们的速度太慢了,记慢了是因为麻烦在哪里?生:我们要一边抬头看,一边低头记。师:一个人同时要干两件事情,的确会慢很多。那怎么办呢?生:老师,我们能两个人合作吗?师:好办法!就让我们同桌两个人同作,一个人报一个人记,重新开始统计吧。学生重新统计。师:我们把统计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内。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师:从这张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想提什么问题让别的小朋友来解决?生问,生答。生:我想给张老师提个意见,她可以多买几本《童话故事》,因为根据我们的统计,这本书被借的次数最多。师:你可真是个会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我一定把你的建议转达给张老师。三、生活中的统计。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统计?生1:我们可以统计我们一年级一共有多少女生,多少男生。生2:学校开学了要统计每个教室要用多少的桌子和椅子。生3:酒店里可以统计客人最喜欢吃什么,就多做那些菜。……师总结:小朋友们,只要我们平常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四、作业:选择你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合作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要求问问题时要有礼貌,同学之间互相合作。题目:1、最喜欢的水果2、最喜欢的交通工具3、最喜欢的颜色。第三课时:统计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获得统计结果。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难点: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获得统计结果。教学准备:第1、4题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前两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二、讲授新课1、教学练习十七第1题。(1)播放生日音乐。问:听了这音乐,你想些什么?(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今天老师想很容易地记住同学们的生日,有办法吗?(3)按什么来分类?(4)现在老师想按月份来记住你们的生日。出示挂图,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人提问,一人记录)。是一月份生日的同学举起你的名字牌,并贴在图板上相应的表格上。依次类推。(1)现在统计图已完成,你看出什么问题?一月份有()人,二月份有()人……(6)根据这张图制一张统计表,你会填吗?(7)完成95页第4题。2、教学97页第4题。师:现在社会上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你能告诉老师都有哪些吗?(1)这么多交通工具,你喜欢什么?为什么?(2)每个人的喜欢不同,怎么办?(3)出示挂图。请三位同池上台,一人提问,一人数数,一人板演。问:喜欢自行车的人举手。数:8人。画:用彩色粉笔涂画,并填表。依次类推。(4)看着你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想提问题吗?喜欢()的人最多,喜欢()的人最少……三、全课总结。四、巩固练习教科书第96页第3题。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案2

2.十几减几第一课时:十几减几教学内容:十几减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用不同的思路思考,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2、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教学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电脑出示口算:8+57+87+66+85+75+913-916-918-915-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7、有导向性的小结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三、巩固计算方法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第二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一)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三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2、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准备: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听算12-712-412-314-816-98+913-614-511-215-7(集体订正)评讲:说一说:11-2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2、说得数,再写算式书中第16页的第3题: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游戏提高练习1、找座位(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2、找朋友(书中第17页的第8题)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三、全课小结: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二)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减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一套电脑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听算14-812-513-613-814-912-416-914-811-815-8(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2、计时计算比赛(p18:1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全班同学给予鼓励。集体订正二、变式练习1、计算(p18:9)1)指导学生看题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或者把这三题让9个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2、比较大小(p18:10)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填这个符号?三、解决问题出示电脑1、老鹰抓小鸡的图,让学生观察(p18:1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12只小鸡,一个鸡妈妈,一个老鹰)点击电脑出现:p18:11的画面问:你又看到了什么?通过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板书:12只小鸡,已经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问:如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2、小猴图电脑出示p18:13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5+8=137+6=1313-5=813-7=613-8=513-6=7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案2

第三课时:元、角、分、时、分的认识复习内容:元、角、分、时、分的认识。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人民单位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懂得1时=60分,并能正确认识钟面上的时刻。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体会人民币和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复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复习,体会人民币和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2、难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单位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懂得1时=60分,并能正确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有关挂图、钟面。复习过程:一、复习元、角、分的认识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2、老师说人民币的数,学生拿;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认,组内同学一人拿,其它同学认。3、让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4、复习人民币简单的换算和计算。1元=()角10分=()角10角=()元1元=()分300分=()元100元=()元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5、课堂练习课本第99页第8题填写完整。二、复习时、分的认识1、出示钟面。问: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时间是(),时针走一大格时间是()。2、1时和1分是什么关系?1时=60分3、请同学翻到书p100页第9题,请大家看看会不会读钟面上的时间?把读出来的结果写到书上。4、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看钟面上的时间的`方法。三、课堂练习1、课本第100页第9题,第105页第15题。针对第105页第15题,强调:时针虽然接近4时,但是还未到4时,只能是3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分,也可以说是4时差几分。第四课时:位置与图形、统计复习内容:位置与图形、统计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2)会数方块图,并能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复习重、难点:1、重点: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2、难点: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数方块图,并能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方块复习过程:一、复习位置与图形1、课件出示课本第100页第10题。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思考2楼妈妈是谁的妈妈?她住在几门几层?师:说“我家住在她家左边”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家应该是几门几层?师:说“我家住在你家楼上”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指的是谁家的楼上?她家应该是几门几层?练习:将课本第100页第10题补充完整。让同学自己讨论交流所处的位置,说说前、后、左、右是谁。2、复习图形。实物出示(课本第100页第11题方块图)。(1)出示图1,让学生数数看得见的方块有几块。(2)出示图2,让学生先数看得见的方块数,再说明还要数上藏在图后面有露出一块的方块位置。(3)出示图3,先讨论怎样数?a:先数看得见的方块数,再数看不见的方块数。b:一排一排有规律地数。老师肯定他们的答案后,表示第二种方法更好。课堂练习课本第100页第11题补充完整。3、出示课本第101页的图形。师:小猪遇到小麻烦,请聪明的小朋友动脑筋,谁会帮它解决难题呢?让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相信两个数呈3、5、7、9递增。二、复习统计图出示第101页的课件图1、让学生观察图形。观察统计图,让学生将图上表示各兴趣事支持的格子数一一说出来。2、出示问题:师:你怎么知道谁最受同学欢迎?你怎么知道谁的人数最少?师:喜欢看电视比喜欢看书的多几人?怎样算出来?师:看着图形你还能提什么问题?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并一一解答,同时表扬他们养成积极动脑、积极发言的好习惯。3、练习课本第101页第12题填写完整。三、课堂小结。第五课时:综合课复习内容:课本第102页,第103页,第104页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退位减支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2)使学生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会比大小。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复习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退位减支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使学生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会比大小。2、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各题的课件图复习过程:一、读写数,排顺序1、写出63前面的5个数。2、从小到大排顺序。375978948018二、计算1、口算学生解答第104页第11题,要求每分钟做对6题。2、笔算。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02页第3、4题,第103页第8、9题。3、复习文字式题:课本第102页第5题。(1)读题,明确文字式题所表示的含义。(2)口述算式。(3)让学生列式解答。三、复习应用题1、复习图画应用题。课件出示图画应用题。看图回答问题。(师变换条件和问号位置,生口述算式)课堂练习:课本第104页第12、14题,第103页第10题补充完整。2、复习文字应用题。(1)出示课本第102页第6题。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生列式解答。(2)出示课本第103页第7题。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师:还能提什么问题?(3)课堂练习。课本第103页第7题补充完整。四、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教案2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使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单元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单元重点、难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课时分配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教学重、难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电脑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今天是王丽小朋友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为什么要给妈妈买礼物吗?(学生交流想法)那么她到底存了多少钱呢?(教师倒出存钱罐中的钱让同学看)二、新授课1、你们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板书人民币)我们今天就一起认识人民币。关于人民币,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时表扬鼓励。)2、分类整理(1)你怎么能知道王丽存了多少钱?(数一数。先整理整理。)那我们就帮她整理整理吧。(给学生充分时间整理)谁能说一说?说的能说清楚,听的同学能倾听其他组的想法。(2)刚才我们已经将王丽存的钱分好了类,你能拿出一种你最熟悉的人民币给大家介绍介绍吗?(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完整地介绍人民币,如颜色、面值、正面、反面的图案等,介绍一种就在黑板上贴出一种。同学们介绍得真不错,大家都认识人民币了吗?我能考考大家吗?(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认,并说出是怎么辨别的。)3、不同的人民币就象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教师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形式)(肯定各种换法,板书1元=10角。)4、一张1角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分的?板书1角=10分5、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学生用人民币学具进行兑换。如果你有20元钱,你想怎么换?50元钱呢?(学生回答,说明换法和理由。)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小组合作数一数,进行汇报。)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人民币的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作业设计回家与父母一起认识人民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38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能进行简单的交换。养成爱护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交换。养成爱护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准备人民币教具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朋友,大家还认识他们吗?(投影出示人民币教具),谁能说出他们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二、新授1、自主练习1,认一认,填一填。(1)你能说出他们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吗?(小组讨论后回答)他们分别是1分、2分、5分、5角、1角、1元、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50元、100元、100元。(2)准备人民币学具,做换钱游戏。一张1元可以换张5角。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2、自主练习2,认一认,读一读,填一填。(1)丁丁到商店买了一个玩具小熊,你知道是多少钱吗?学生看图填空。讨论后全班交流。(2)冬冬也到商店买东西,她买的是什么?(飞机)你知道她花了多少钱吗?学生看图读题填空,全班交流。3、自主练习37元=()角50角=()元2元8角=()角16角=()元()角30角=()元3元5角=()角(1)学生读题,说明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填空。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4你知道这些信的邮资吗?(1)你知道信封上的邮资在哪里吗?(在右上角)(2)看邮资填空。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自主练习5购物(1)学生准备好人民币学具。(2)模拟购物。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上面都有价钱,你想买哪一件东西,先准备好人民币来购买,要正好的钱。(玩具羊10元3角计算器18元滑冰鞋元6角……)(3)同位做购物游戏。6、自主练习6哪两种物品的价钱相同?(1)出示各种物品及其价钱。(2)你能说出哪两种物品的价钱相同吗?(小组讨论回答)强调4元5角与4.5元相同,等。7、扩展练习连线3元8角7元6角23元6元9角7.60元23.00元6.90元3.80元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各种人民币7元=()角50角=()元2元8角=()角16角=()元()角30角=()元3元5角=()角作业设计做人民币的练习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40页信息窗2购买文体用品教学目标学习对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准备各种实物及其价钱实物投影仪人民币学具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到商店里买过东西吗?(买过)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扮演商店里的售货员,你们来扮演顾客,大家准备好人民币,我们开始吧。二、新授课(一)解决买两样东西应付多少钱1、台上有各式各样的物品,每样物品都有价钱,请一位同学来买东西。注意引导学生买东西时的话语。阿姨,我想买一只拍子和一个乒乓球。2、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小红买一只拍子和一个乒乓球要花多少钱?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小红买一只拍子和一个乒乓球要花多少钱呢?生讨论回答:要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师:对,我们要先找到一只拍子多少钱,一个乒乓球多少钱,谁找到了?学生回答。3、学生列算式7元6角+8角=4、讨论算法,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算法。(二)解决买一样东西应找多少钱1、再请同学来买一样东西,小明要买橡皮,他带了5元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售货员要找他多少钱?列算式5元-7角=3、小组讨论算法4、全班交流(三)再请同学来买东西,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人民币及其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学生买东西的过程中适当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7元6角+8角=(8)元(4)角5元-7角=(4)元(3)角作业设计回家和爸爸妈妈做买东西的游戏。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42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继续巩固购物中对人民币的计算。继续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继续巩固购物中对人民币的计算。教学准备人民币学具电脑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丁丁真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自从学了人民币以后,他就自己的东西自己买了,并且算的非常好,大家去看看他买的东西吧。二、练习1、自主练习1(1)丁丁都买了三次东西,谁来说说?(第一次买了一枝铅笔,第二次买了一个地球仪,第三次买了一个魔方)(2)丁丁每次买东西带的钱同学们自己看,现在丁丁请大家帮一个忙,那就是帮他算一算售货员应该找给他多少钱?(3)学生独立完成并填空。(4)全班交流。2、自主练习3(1)冬冬也来请大家帮忙了,你能看明白冬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吗?(2)拿2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小组讨论回答。(3)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3、自主练习4(1)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属什么的?你的爸爸是属什么的?你妈妈属什么的?学生回答(2)现在商店里有了12生肖,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并想买,我们去看看,她想买什么?(鼠和龙)(3)拿10元钱买一个老鼠和一个龙的生肖够不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4)全班交流你想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学生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4、自主练习2说一说第27届奥运会圣火传递的过程。(1)扩充知识奥运会圣火(2)看时间,说说圣火传递的过程。(3)全班讨论。&nbs。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九单元儿童乐园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no:1。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no2。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p584―7t)。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酸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80+1020+5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no:3。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8~11t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内容:认识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概念。(2)使学生能正确读出和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时间单位时、分。(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举和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关键:1、重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及钟面的认识。2、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队及推算经过的时间。3、关键:通过直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产,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感情性认识,熟记时间单位间的进率。课时安排:3课时认识时间(一)………………………………………………………………1课时认识时间(二)………………………………………………………………1课时实践活动小小商店…………………………………………………………1课时第一课时:认识时间(一)教学内容:认识时间(教科书第81页例1练习十五1―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掌握时、分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看分针指在各个数字上的时刻;会读、写几时几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交流、倾听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2、难点:使学生学会看分针指在各个数字上的.时刻。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实物钟,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2)、一边在实物钟演示,一边提问: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2、认识时。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3、认识时间。(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师:认真观察这个钟面,说说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生:时针指着3多一点,是3时,分针指着1,是5分。师: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呢?生:3时5分。(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即:3:05。)(3)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第二、三个钟面。3、认识时、分的关系(1)学生分组操作。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操作课件: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3)引出“1时=60分”师: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生:60分。师: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生:1时。师:过大家的操作,我们可以知道:1时=60分(教师板书)三、动手实践、巩固新操作结果。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四、教学效果测评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师生互动游戏操作,认读时刻,师拔生说、生拔师说,同桌一人拔一人说,并交换。五、课后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习》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成数》教案设计

一、填空:(20分)。

1、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5立方米=()升;。

2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0.01升=()毫升。

2、圆柱的上、下两面都是()形,而且大小();圆柱的高有()条,圆锥的高有()条。

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12分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2分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5、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如果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如果它们的体积相差1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7、圆柱的高是8厘米,半径是2厘米,沿着底面直径把它劈成两半,劈开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把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9、在一个高24厘米的圆锥形量杯里装满了水,如果将这些水倒入与它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形量杯中,水面高()厘米。

10、一根长4米,横截面半径为2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同样长的5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平方分米。

二、判断:(12分)。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2、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圆柱与圆锥一定等底等高。()。

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高来表示。()。

4、一个圆锥与一个长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圆锥的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的。()。

5、长方形绕着一条边转动所产生的图形是圆柱。()。

6、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

三、选择题:(12分)。

1、右图中的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

b、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的。

c、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相等。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45b、15c、5。

3、求圆柱形木桶内盛多少升水,就是求水桶的()。

a、侧面积b、表面积c、体积d、容积。

4、用一根小棒粘住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这个三角形转动后产生的图形是()。

a、三角形b、圆形c、圆锥d、圆柱。

5、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是:()。

a、3b、6c、9d、27。

6、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d、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

相关信息: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解析:

在问题中经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整理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计算的方法;在对比中明辨混合运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除法相关知识,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游戏活动:

教师选12个小朋友上台。

1.分组。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2.抢答。

分好组后,开始抢答游戏。

(课件依次演示:)。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一)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1.课件出示:

(1)16枝铅笔,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多少只?

(2)16枝铅笔,每8枝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3)16枝铅笔,装在7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枝?还剩几枝?

2.学生分析后列式并计算。

3.学生汇报。

(1)三道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计算时用什么乘法口诀?

(3)第三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4.学生自主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5.说一说: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异同。

6.练一练:

(1)出示习题:如果每枝铅笔8角,小英带了6元钱,她最多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2)汇报交流,并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比较:60÷8=6(枝)……12(角)60÷8=7(枝)……4(角)。

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第一种错误的原因,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为12角里面还有1个8角,还能买一枝铅笔。)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串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复习混合运算。

(1)说一说:先请学生说说这些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一分:让学生将这些算式按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3)根据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2.练一练:

(1)课件出示:18-6÷3(18-6)÷318÷6×318-6×3。

(2)学生计算。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看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顺序,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分类,既突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结合直观图巩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试商的技能。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以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的方式,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培养认真审题的能力。

(二)实践应用。

1.40个图形如下排列:……第34个图形是(),40个图形中有()个。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复小结引出新课,表示位置的时候,区域小,没有参照点时可以用数对表示,比如第一小题。区域大有参照点时要用方向表示,如第二问,可是在学校西北方向的建筑还有很多,比如水泵厂家属楼,锦山市民广场,西府加油站等等,怎样能更具体的表示出旗医院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新课探究。

1、出示课本情境图,说一说图中讲述的是什么事?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1:a市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学生先说,说的不准确不完整。师:说的有道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a市东偏南3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东方向为起始边,向南旋转30°的过程。)。

预设2:在图中怎样画东偏南30°?(这个问题稍后解决)。

预设3:是以谁为参照点的东偏南30°。(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不错)。

预设4:台风中心在哪个大的区域内?(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及周边”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你的想法与老师的不谋而合)。

先画出4个方向的方位图;再画出方向,标出度数;用一条。

线段表示一定的距离,标出图上的距离;标出各个名称。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二、巩固练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做一做”,再在小组里交流。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四、我的收获与思考。

五、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具体位置:方向、距离。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与练习二》的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进步,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概念正确判断、推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内容?回忆一下,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开始主要整理与练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进一多认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出示讨论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举例说明你的认识。

(2)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3)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能分成哪几类?举例说说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4)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讨论适当记录自己的认识或例子。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1。

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讲。

2、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

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

3、想想做做3。

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

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

先估计,再要求计算。

4、想想做做4。

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5、想想做做5。

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

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个油壶够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