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生平简历(优秀17篇)

时间:2023-12-01 10:56:03 作者:薇儿

在撰写个人简历时,需要准确、清晰地呈现个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经历,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力。一个好的个人简历可以为求职者赢得面试的机会,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追悼父亲生平简历范文优选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离休干部小米同志。

小米同志因小米x病医治无效,于20xx年**月**日晚*时**分在小米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岁。

小米同志****年*月生于小米市小米县,20xx年*月参加革命工作。以下内容为该同志简要经历小米小米xx附带讲一些该同志的闪光点。

小米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小米岗位,还是在小米岗位,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认真执行政策,敢于坚持原则。

小米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

小米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慰小米同志在天之灵。

小米同志安息吧!

骆宾王生平个人简历

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近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追悼父亲生平简历范文优选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岳西公墓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离休干部、_党员、辛勤园丁刘廷虎同志。刘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xx年2月23日16时25分在岳西县中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刘廷虎同志系岳西县毛尖山人,生于1927年3月。

早在解放前,刘挺虎同志就参加了社会工作,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在黄羊乡任小学教员;此后,刘老同志就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10月至1955年6月先后在陆军战车第一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纵汽艇大队、华东海军后勤部、华东海军皖北土改工作队等单位担任过司机、队员、轮机长等职务;其间荣立过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

解放后,因工作需要,他服从组织安排,荣调回到家乡岳西县工作。1955年6月至1956年7月在本县原主簿区当税务员;1956年7月至1961年8月年先后在石关小学、天堂中学、岳西中学担任教师;1961年9月至1986年8月在汤池中学担任教师、副教导主任,并于1984年1月加入中国_;1986年9月调至岳西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讲师。

自1947年参军作战到_年4月光荣离休,刘挺虎同志为革命和人民默默无闻地奋斗了40余年。刘老同志的一生是坎坎坷坷的一生,是风风雨雨的一生,经历了从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直至改革开放几个时期,度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蹉跎岁月。

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与社会建设事业中,刘老同志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一贯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工作积极,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教师。在历次风起云涌的政治斗争中,刘老同志都能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恪守党的宗旨,坚持党的信念,是一名经得起考验的中国_员。40余年来,刘老同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培育新一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刘廷虎同志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作风。生活上,他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从不铺张浪费;并自觉要求自己的子女,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从不搞特殊化,不给组织找麻烦,体现出一个革命军人和人民教师的高风亮节。他为人廉洁耿直,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为革命工作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体现了一代老党员、老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刘廷虎同志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刘老曾经担任过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无论在中小学哪个岗位上,他始终都是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生活上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他心地善良,团结同志,关心学生,爱校如家,以他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个幼稚的心灵,培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刘廷虎同志是一名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老军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干部,是一位淡泊名利、勤恳敬业的老党员,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良纯朴的老教师。刘廷虎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勤劳俭朴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刘廷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党员、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大家学习、铭记。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告慰刘老在天之灵。我们相信,他老人家定会含笑九泉!

追悼父亲生平简历范文优选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岳西公墓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离休干部、_党员、辛勤园丁xxx同志。刘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xx年2月23日16时25分在岳西县中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

xxx同志系xxxxx人,生于1927年3月。

早在解放前,刘挺虎同志就参加了社会工作,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在黄羊乡任小学教员;此后,刘老同志就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10月至1955年6月先后在陆军战车第一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纵汽艇大队、华东海军后勤部、华东海军皖北土改工作队等单位担任过司机、队员、轮机长等职务;其间荣立过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

解放后,因工作需要,他服从组织安排,荣调回到家乡岳西县工作。1955年6月至1956年7月在本县原主簿区当税务员;1956年7月至1961年8月年先后在石关小学、天堂中学、岳西中学担任教师;1961年9月至1986年8月在汤池中学担任教师、副教导主任,并于1984年1月加入中国_;1986年9月调至岳西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讲师。

自1947年参军作战到_年4月光荣离休,刘挺虎同志为革命和人民默默无闻地奋斗了40余年。刘老同志的一生是坎坎坷坷的一生,是风风雨雨的一生,经历了从解放战争、土地改革、_直至改革开放几个时期,度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蹉跎岁月。

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与社会建设事业中,刘老同志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一贯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工作积极,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教师。在历次风起云涌的政治斗争中,刘老同志都能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恪守党的宗旨,坚持党的信念,是一名经得起考验的中国_员。40余年来,刘老同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培育新一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xxx同志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作风。生活上,他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从不铺张浪费;并自觉要求自己的子女,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从不搞特殊化,不给组织找麻烦,体现出一个革命军人和人民教师的高风亮节。他为人廉洁耿直,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为革命工作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体现了一代老党员、老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xxx同志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刘老曾经担任过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无论在中小学哪个岗位上,他始终都是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生活上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他心地善良,团结同志,关心学生,爱校如家,以他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个幼稚的心灵,培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xxx同志是一名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老军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干部,是一位淡泊名利、勤恳敬业的老党员,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良纯朴的老教师。xxx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勤劳俭朴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xxx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党员、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大家学习、铭记。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告慰刘老在天之灵。我们相信,他老人家定会含笑九泉!

父亲去世生平简介范文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市,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

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逝于伦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开创精神分析学说,建立精神分析法。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等。

人物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并在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初入仕途。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秋七月,朱熹至同安。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题写的“鸢飞鱼跃”四字匾额。

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东归乱稿》成。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

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寒泉著述。

老人去世生平简历范文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父老乡亲:

今日,我们怀着沉痛的心境悼念x老人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终告别。首先,请让我代表她的家属衷心地感激各位亲友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来到那里参加老人的悼念活动。

x老太太生于19xx年12月20日,一年前由于不慎摔倒致骨折留下后遗症,卧病在床,历尽病痛折磨于20xx年11月17日中午离开人世,享年86岁。

老人作为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虽然没有高深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像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一样,有着中国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美德。

老人一生勤劳朴实。农家出生,繁重的农活的磨练,造就了她健康的体魄。一生生育10个子女,平日里,抚育子女侍候公婆,家务劳动琐碎而繁重,另外还要参加田间劳动,没天黑夜地忙碌在田间地头,粗重的农活样样在行,比起那些男子也毫不逊色。她就是这样,对于家庭总是做的多,索取的少。她生活节俭,甚至到对自我苛刻的地步,有好吃的总是留给公婆和孩子,常年积月总是穿破旧的衣服,很少添置一件衣衫。在家庭,上孝公婆,下爱子孙,辛劳操持,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与邻里相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尽管自我家庭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左邻右舍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邻家婚丧嫁娶、总是热情帮忙操持。对待邻居的老人如同自我的老人,对待邻居的孩子如同自我的孩子。由于她的善良真诚,与兄弟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和睦相处,一生从来未与别人争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

农村家庭大多是艰苦的,但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坚强的。老人经历不少的社会变化及丧夫失子的家庭变故,经历的挫折磨难不少,她都能乐观应对,十二岁来到婆家,种菜挑水拉车磨面,很劳累,但她干的乐呵呵的,没有丝毫的埋怨;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担任妇女队长,重活累活抢着干;在人生的最终两年,患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表现出了少有的坚强,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自我做,有时难免摔跤,跌破身体,也不叫苦。

老人如今撒手人寰。天地含悲,山河共泣。子孙想你,难见您音容笑貌;邻里念您,忆不完您慈善美德。言有尽,情无限,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说不完您给子孙留下的贤德懿范,也难以表达亲人子孙对您的深切悼念。

愿您地下安息!愿您天堂有灵,福佑子孙!

生平简历范文

中国xxx优秀党员、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吴运铎同志于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xxx。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历任xxx军司令部修械所修械班长,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他是第一届xxx代表,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

吴运铎是我军兵工事业的开拓者。1939年,他和战友们建起我军第一个军械修造车间,成功地制造出第一批新步枪。

吴运铎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1953年撰写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出版了500多万册,被译为俄、英、日等多种外国文本,在青年人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吴运铎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论遇到什么政治风浪,他都始终不渝地坚持xxx人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动摇过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他为人刚直坦率、光明磊落、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及其子女,从不谋取个人私利,对党内不正之风嫉恶如仇,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

老人去世生平简历范文

尊敬的各级位领导、各位企业老板、各位亲朋好友:

大家晚上好!

噩耗传邻里,戚友共悲哀。今天是自安村浅塘组xxx老人去世的追悼大会,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前来参加李老的追悼大会,首先、让我代表地方老百姓,对李德明老人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对其家属、亲属表示亲切的问候。

让我们一起追思前人的伟绩,勉励后人发扬,李老八旬人生经沧桑,幸福生活感谢党,业绩辉煌德望高,典范耕耘后人强,他老很欣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确比一代强,前人的典范渲染了后人的努力,他老的儿孙晚辈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是群英拔萃,栋梁之才,为振兴地方经济,创办机械行业,成为地方龙头企业,企业蒸蒸日上,造福于民,解决上千的闲置就业人员,拯救了多少特困的家庭,使他们由一个农民转为工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纽带。

为缩小城乡差别,协调城乡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农村逐步转为城镇,像一条火红的巨龙,载着时代的发展,带领地方百姓奔向共同致富的道路。时时可看到喜悦的气象,处处可闻感恩的心声,这卓越的成就,都离不开李老的生前教育。

为地方的兴旺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您是一位有功之臣,在这里我代表地方百姓,深深的感谢您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

儿孙晚辈的富丽堂皇,您充满喜悦,正当绕膝承欢沉浸在幸福而又温馨的家庭中,天理不随人意,夕阳随好黄昏近,生离死别终有时。

李老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那种为人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将永远值得我们怀念,追惜抚今将激励我们开拓进取,建设和谐社会,营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希望其家属、亲属化悲痛为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出谋划策,多做贡献,以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最后祝xxx老人含笑九泉安息吧!

父亲生平简介范文

都为了要袒护他的儿子。

去年春天他给我几次信,

用哀恳的情感希望我回去,

他要嘱咐我一些重要的话语,

一些关于土地和财产的话语:

但是我怫逆了他的愿望,

并没有动身回到家乡,

我害怕一个家庭交给我的责任,

会毁坏我年轻的生命。

五月石榴花开的一天,

他含着失望离开人间。

扩展资料: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强调母爱的力量,强调母爱最崇高,但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伟大。就像一只鸟两只翅膀、一个人两条腿一样,母爱和父爱是缺一不可,无法替代的。

美国《父母》杂志这样总结父亲的独特之处:

1.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

2.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

3.父亲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

4.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5.父亲对孩子的约束更多。

6.父亲使孩子更社会化,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

7.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

8.父亲支持妻子。

9.父亲更会帮助孩子发挥潜能。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生活中的证据证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平均来说,结了婚的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未婚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得多。一个男人结了婚之后会变得工作比以前更努力。

无数的研究证明,生活在父母双全的家庭里的孩子要比失去父亲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优秀。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从小就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男孩比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男孩犯罪的概率高2倍;而一个与未婚或离婚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女孩,比起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十几岁就做妈妈的概率要高5倍。

同样,生活在单亲家庭或与继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少年比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问题。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认为:“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永远不会走上邪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父亲。

张九龄生平个人简历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仪凤三年(678年)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虔出任过窦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今广东新兴县南部)县丞。

张九龄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时用书信干求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非常赞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有所作为。”王方庆的赞叹,对鼓励他立下远大志向有积极作用。

崭露头角任官唯贤。

青年时期的张九龄,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登进士第,为考功郎沈佺期所赏识。被授予校书郎官职。长安三年,宰相张说因直言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被流放到岭南,过韶州,得阅张九龄文章,夸奖他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一见而厚遇之。张说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树的重臣,他的激励对刚刚走上人生道路的张九龄是很大的鼓舞。

神龙三年(707年),张九龄赴京应吏部试,才堪经邦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神龙四年夏,奉使岭南,就便省亲。他当了几年秘书郎,得不到调迁,萌生归乡之念。正好太子李隆基有所作为,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九龄应试道牟伊吕科,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李隆基即位为玄宗,张九龄改任左拾遗。但是,张九龄与宰相姚崇的矛盾却越来越大。姚崇是唐玄宗所器重的大臣,执掌军国大权。张九龄在唐玄宗上台的第二年,就上书姚崇,提醒他“远馅躁,进纯厚”。姚崇复书嘉纳其言,在选官用人中消除过去缘亲是举的流弊,坚持以才取人,整顿吏治。

先天元年(712年)12月,玄宗于东宫举文学士,张九龄名列前茅,授左拾遗;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

工人父亲生平简介范文

都为了要袒护他的儿子。

去年春天他给我几次信,

用哀恳的情感希望我回去,

他要嘱咐我一些重要的话语,

一些关于土地和财产的话语:

但是我怫逆了他的愿望,

并没有动身回到家乡,

我害怕一个家庭交给我的责任,

会毁坏我年轻的生命。

五月石榴花开的一天,

他含着失望离开人间。

扩展资料: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强调母爱的力量,强调母爱最崇高,但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伟大。就像一只鸟两只翅膀、一个人两条腿一样,母爱和父爱是缺一不可,无法替代的。

美国《父母》杂志这样总结父亲的独特之处:

1.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

2.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

3.父亲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

4.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5.父亲对孩子的约束更多。

6.父亲使孩子更社会化,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

7.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

8.父亲支持妻子。

9.父亲更会帮助孩子发挥潜能。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生活中的证据证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平均来说,结了婚的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未婚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得多。一个男人结了婚之后会变得工作比以前更努力。

无数的研究证明,生活在父母双全的家庭里的孩子要比失去父亲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优秀。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从小就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男孩比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男孩犯罪的概率高2倍;而一个与未婚或离婚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女孩,比起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十几岁就做妈妈的概率要高5倍。

同样,生活在单亲家庭或与继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少年比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问题。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认为:“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永远不会走上邪路”。

老人去世生平简历范文

尊敬的各位尊长、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的奶奶!

奶奶,名xxx,**前于1918年08月出生于靖远县糜滩乡独石村,于公元20xx年9月12日凌晨0时40分在中堡村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3岁。

是的,奶奶走了,就在那一眨眼的功夫,您抛弃了一切,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您皱皱的脸、弯弯的腰、小小的脚、花白的头发、熟悉的面孔,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虽为悼词,但您老人家漫长坎坷的一生,历经沧桑,您的功德岂止笔墨言语能所能形容!

奶奶的一生是平凡、伟大的一生。

您一生性品温良、淑贤芳德。

奶奶和爷爷一生育有叔伯六人。

早在xxx初期,大伯、二伯、三伯相继出生。

三位叔伯出生之际,正当爷爷在外奔波,奶奶从怀孕、生产、坐月到洗衣做饭、内外劳动无一不独自面对,其中之艰辛可想而知。

每每叔伯说起,想象中总是奶奶窗前青灯挑线,门前小脚寸挪的身影。

40年代后期,生活极度困难,衣不附体、食不裹腹,偶得一小碗玉米面、窝窝头,叔伯们便团围在奶奶面前,但也只能每人一小口,看着叔伯们嗷嗷待哺的眼神,奶奶便泪如泉涌,心如刀绞。

奶奶生前曾对我们说,早年爷爷在外捡回一把蓖麻,奶奶小心研细后,于锅中煮出一小勺油,而这一小勺油,全家人却吃了半月有余。

如此之生活,直至**初期,尚未有改善。

奶奶苦命之人,早在1998年,大伯因病早逝,奶奶白发人送黑发人,几度晕厥;不幸的是,爷爷也于2000年因病去逝,奶奶愈加苍老、消瘦。

另外,每每我外出求学、工作之际,奶奶您总是在凌晨我还未起床之时,迈着小脚,摇晃着单薄的身体,前来相送。

这就是我们的奶奶,苦命的奶奶!即便如此,奶奶您仍以宽厚慈爱的博大胸怀,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儿孙们,用您勤劳的汗水和灵巧的双手,在蹉跎岁月中历经艰辛坎坷,先后将儿孙们养育**。

奶奶您历经两朝的风风雨雨,历年的生活沧桑,留给了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她勤劳善良的朴素品格,您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严爱有加的朴实家风。

如今奶奶您已有内子六人,内孙9人,孙女13人,重孙辈9人,外重孙数十人,可谓是福寿双全,儿孙满堂。

奶奶,您老人家的一生是无愧的一生。

您老人家对待生活乐观积极,为人处事豁达明理,深明大义;对待家庭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赡养父母任劳任怨,教育子女尽心竭力,妯娌互助相敬如宾。

我们记忆中永远是您起早贪黑,劳碌奔波的背影。

您是世上难得的好母亲、好奶奶,儿孙尽享您的大恩大德,养儿育女功德无量,慈奶情谊恩重如山。

作为妻子,您与爷爷风风雨雨共度一生,平淡是您俩生活的真实写照,无需过多的言语,点点滴滴都是您俩相依为命,无微不至的相互关怀。

作为母亲,您含辛茹苦,待到子孙满堂,尽享天伦之时,您却撒手西去。

您老人家对待亲朋邻居,为人热情、宽厚大度,乐善好施、古道热肠。

您的德行遍洒向乡村大地,赢得了四周的尊重与爱戴。

奶奶走了,我们难过、伤心,没有来得及照顾您一天。

但让我们欣慰的是您老人家一生健康平安,生后走得安详从容。

在您卧床期间,您的儿孙都适逢左右,让您在世期间尽享人间天伦。

村里人都说这是您的福分,是您上辈修的福分,这让儿孙们倍感欣慰。

奶奶,我们最最亲爱的奶奶,我们为您回报的.太少太少,这是我们一直的遗憾!此刻,望着奶奶灵前闪烁摇的灯火,我么知道您老人家没有走远,我们都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您诉说。

然而阴阳两隔,咫尺顿成天涯。

您再也听不见了,再也看不见了。

——苍天有泪,大地含悲,情何以堪!不知那香香袅袅的余烟能否传达去我们深深的思念?

而今,奶奶已寿终正寝,我们再也看不到您那慈祥可亲的面容了,再也触不到您温暖轻柔的抚摸了,再也听不到您殷殷切切的叮咛了!青山无语,绿水低吟,大地垂泪。

诚然,您的不幸去世是我们永远的痛;但是您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想到奶奶已乘鹤西去,在极乐世界与爷爷相聚,我们心中才有了一丝的慰籍。

请奶奶放心,我们将永远牢记您的惇惇教悔,并世代相传。

奶奶,我们亲爱的奶奶,我们舍不得您。

您可曾看到,在您即将离开家的时候,有这么多您的儿孙后代、亲朋邻居、乡里乡亲前来为您送行,我们相信您一定会高兴的。

亲爱的奶奶,您安息吧,祝您在天国之路一路走好。

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永生为您祈祷!如有来世,我们好要做您的儿孙!

您的不孝孙儿再次跪拜您的灵前!

陶渊明生平个人简历

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正当刘裕篡晋的时候。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的后人固有问题,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祖父做过太守;他的父亲似乎早就在家居闲(据《命子》诗,安城太守之说似不确。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职,而到其父时只有“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数语)。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庶母,弟敬远和程氏妹都是庶出。他的父亲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儿靠他抚养。原配夫人在他三十岁左右死去,续弦翟氏,帮他做农家操作。

他有五个儿子,似还有“弱女”,不同母;在中年遭了几次丧事,还遭了一次火,家庭负担很不轻,算是穷了一生。从早年就爱生病,一直病到老。他死时才五十余岁(旧传渊明享年六十三,吴汝纶定为五十一,梁启超定为五十六,古直定为五十二,从作品的内证看,五十一二之说较胜)。

当时一般社会情形很不景气,他住在江西浔阳柴桑,和一般衰乱时代的多数乡下读书人一样,主要靠种田过活,境况非常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维持极简单的生活。迫于饥寒,只得放下犁头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镇军参军,那是他才二十三岁左右(晋隆安三年),两年后,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亲去世,他居了两年忧,到了二十八岁那年,又起来做建威参军,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补彭泽县令,冬十一月就因为不高兴束带见督邮,解印绶归田。

总计起来,他做官的时间前后不过六年,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从二十九岁弃官,到他五十一岁死,二十余年中,他都在家乡种田,生活极苦,虽偶得朋友资助,还是有挨饿乞食的时候。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岁。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373年,9岁,失怙。

393年,孝武帝太元十八年,29岁,任江州祭酒。

400年,隆安四年,36岁,辞征辟,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404年,元兴三年,40岁,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405年,义熙元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辞职,同年秋任彭泽令。八十三天后,辞官归里,赋《归去来兮辞》,开始过“躬耕自资”的生活,安贫乐道,悠游世外。

427年,元嘉四年,63岁,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

诗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分开,诗主要是情感而不是思想的表现。因此,研究一个诗人的感情生活远比分析他的思想更重要。

朱光潜·《诗论》。

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的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冲澹”,却可能让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他一生饱经忧患,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悠然自得,极端贫穷时,到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境地,他虽不怨天,但是叫儿子们幼而饥寒,他尤觉良心有愧。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诗集之中多有忧生之嗟,可见迟暮之感与生死之虑时常在渊明心中盘旋。尤其是刚到中年,不但父母都死了,原配夫人也死了,不能不叫他“既伤逝者,行自念也”。这世间还有谁能给他安慰呢?他对于子弟,本来“既见其生,实欲其可”,而事实上“虽有五男儿,总不爱纸笔”,使他嗟叹“天运”。至于学士大夫中的朋友,大半和他“语默殊势”,令他起“息交绝游”的念头。连比较知己的象周续之、颜延之一班人也都转到刘宋去忙着做官,他送行时说:“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路若经商山,为我稍踌躇”,这语音之中有多少寂寞之感!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捱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他求为彭泽县令和辞去彭泽县令的过程,对江州刺史王弘的态度,抚弄无弦琴的故事,取头上葛巾漉酒的趣闻,也是其艺术化人生的表现。而酒,则是其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四次辞官,最终选择归隐,这一方面是他爱好自然的天性所驱使,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陶渊明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他有“少无道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诗句,可见,陶渊明在正式辞官归隐之前,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去来”。当他由于公事奔波忙碌时,这个声音在呼唤;当他沉思某想之际,这个声音也在呼唤。最后,他终于实现了归田园居的夙愿。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而客观原因则在于,他对当时动乱污浊的社会很不满。他所处的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诗人在《感士不遇赋》的序言中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已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晤有。‘安归’之叹,三间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开百年,且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诗人在这里指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誉毁,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没有出路的。而且长期的政治动乱,迫害无辜,魏昔以来“名士少有全者”,真是“密网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当权者是靠不住的,“觉悟当念还,鸟尽良弓废”。要保持高洁的品性,延命于乱世,便只有隐居这一条路了。

陶渊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续纷”,环境十分优美,引人人胜。“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小山口进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那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间道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村舍中鸡鸣犬吠不绝于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老人和小孩在一边怡然自乐。整个桃花源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励,努力耕种。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阴了,五谷能够及时种植,不违农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也能够“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所有的收获都归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杂税。此外,这里没有兵丁、官吏,不见商业、学校,完全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的“小国寡民”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下人人平等、共同劳作、酷爱自由、崇尚人性;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这就是陶渊明心目申的理想社会!

但是,这样一个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实现不了的。诗人知道在一个充满着阴谋、屠杀、战争的社会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奢望,于是便隐居起来,希望在他隐居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能找到心灵的安宁。

诗作及分类。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诗人白居易生平简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同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他被贬谪的主因,很可能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任职苏杭。

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在洛阳履道里购宅。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5月到任。826年因病去职,后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

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事实上这道“白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且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

当白居易在杭州时,元稹亦从宰相转任浙东观察使,浙东、杭州相去并非太远,因而二人之间有许多往还的赠答诗篇。当白居易任满离开杭州时,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

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

晚年生活。

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年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而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洛阳安逝。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官场。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文学。

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家谱里的生平简历范文

在简历里添加多个求职意向的危害性非常大,第一,这样会令简历显得非常杂乱,因为东西多了自然会造成一种杂乱的感受,如果东西少则会显得简单,阅读时也容易找到重心。要是在求职意向里出现文员、资料员、会计、服装设计等多个求职意向,那么招聘者的头都要被你搞大了,你一个人应聘这么多的.岗位做什么?公司每个岗位都是需要招人的,而没有让一个求职者同时去做这么多岗位的事情。

第二,简历求职意向多明显说明求职者不是一个专一的人,兴趣多了那么精力是不是分散了?要想把很多东西都做好是不可能的,即使你以某几个东西为主某几个东西为辅那也是很难做好主要目标的,因为毕竟你还得花费一些时间到其他地方。

在个人简历里如果出现多个求职意向将对简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求职意向越多那么越显得求职者有本事?也就是说多才多艺的求职者会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事实可不是这样的,在现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当中想让一个人同时干好几类不同的事情,这可是极不现实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只能说明这种公司实力太差了,为什么让一个人去做几个人的事情,还是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所以在简历里没有必要添加多个求职意向而应该专心点,只添加一个求职意向,因为你不可能同时应聘两个岗位,你投简历到文员岗位那么肯定只能是应聘文员的意向,难道在里面再加上应聘工程技术员的意向?这样对于文员岗位有什么意义吗?(制作个人简历一定要选择好个人简历模板,看看下面这个/xiazai/适不适合你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