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兵官健康教育的运用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2-10 11:22:04 作者:XY字客

多读范文范本有助于扩大我们的写作范围和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论文

1.体育教育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能促进身心发展,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并且体育运动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发动机: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同。

2.体育教育是释放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项目是通过不一样的运动强度,或者是速度,或者是运动的节奏来改变和转移人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发泄,放松他们的紧张感,保证情绪稳定,对人的心理施以不同的影响,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化的发泄口。

3.体育教育能对消极情绪进行有效地控制。长期体育锻炼是指每天都进行的锻炼活动,且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有研究报告,体育教育可以使健康和不太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必须定期坚持体育锻炼,才能维持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

1.认真剖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从根本上了解问题所在。目前,一些中小学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体育部门及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必须慎重对待,以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当务之急的是要制定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的运动处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重视情感教育,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我学习,重视情感教育,除了上课之外要多与学生交流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心理健康状况。因为体育锻炼不是简单地传授运动技术,要应该考虑和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在课堂上行为表现失常的学生,需要关注和关心,真正地了解学生想学什么,他们对锻炼的看法和理解,他们需要如何锻炼,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凝聚力。通过情感教育,学生才喜欢学才爱学,才能与老师交流,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有很大作用。

3.适当开展体育竞赛,让学生真正放松。一般的体育课教学活动都是有一定强度的训练,会导致学生心理紧张性,甚至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有的学生会认为和考试冲突,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后学习时间减少了,影响成绩,加重心理负担。因此,可以考虑在体育教学中,设立竞争目标,布置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有意让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挫折、威胁和冲突情境,自己学会平衡自身与环境关系,通过一些体育竞赛,让学生公平竞争,鼓励学生,安慰学生,增强学生投身体育活动的信心,让学生真正地放松下来。

4.结合心理素质培养,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运动也是培养一个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方式方法,让学生发挥已有的知识、能力参与运动项目,锻炼他们的品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体育教育的课程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体育教学方法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不同的体育老师应该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应该避免体育老师们的命令式的教学或者是放养式教学,可以考虑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体育项目来进行专门性的训练,或利用一些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教育,产生对运动的兴趣,从而树立良好的品行和心态。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论文

首先从教育对象着手,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则应该是个体与整体的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强调的是高校大学生已经存在的明显具有心理疾病的指导和解决,而其他学生则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外围,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整体的发展趋势,其发展前景依旧令人担忧,对生活的茫然、对学习的漠不关心以及对幸福和快乐的感知缺乏等等。所以,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解决个体学生所存在心理问题,也要兼具对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的引导。也只有做到对整体与部分的统筹兼顾,积极整合,才能真正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收获到最大的成效。其次从教育内涵着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要转消极为积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内涵基本上仍是集中在对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分析辅导上,大学生过多地接触这些消极案例便会造成心理上的阴影,更甚至会对一些学生形成心理暗示,对自身正确的行为产生曲解,加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积极心理学来解读现如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还要有效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掘自身的潜能、提升积极的品质。再次从教育措施着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应该仅仅只是局限于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

除了现如今较为普遍的一对一的专业性矫正、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团队活动的形式,例如演讲、辩论赛、讲座等等,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不自觉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职业道德感。最后从主客观关系着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不例外,教师应该要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对健康心理塑造的积极性,摒弃传统心理学中片面强调教师教育、指导功能错误观念,将高校中的每一人都视为健康心理的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让学生对自身的潜能进行挖掘,做自我心理的调适者和积极情绪的培养者,同时还要减少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消极影响,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要以客体的身份去协助、引导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

心理学家英格里斯指出,健康的心理并不是一时的表现,而是一种长久且持续发挥作用的状态,既表现在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上,更能表现出人自身的生命活力以及发展潜能。如果能够一直以积极心理学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发展,那么心理上存在的疾病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在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应该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形成的心理现象,这种对健康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也正是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因此,学校在课程教育目标的设立中,就首先要积极建立起一套预防机制,以在最大化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或者减轻因为心理疾病而造成的后果。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首要目标,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及时疏导、帮助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具有心理疾病隐患的学生,从而保证每一个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向上人格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虽然只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分别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者提出了要求。例如心理健康教学要加强对大学生个人主观情感上的积极情绪的培养以及积极人格的形成,更应该包括对社会整体积极环境的建设。所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就不能只是将精力集中在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上,而应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每一个学生存在于身上的个性化积极品质,并针对这些品质实行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学生对自我的完善和积极人格的塑造。

发展至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也都基本上还保持着“有病治病”的想法。在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上,其重心也多集中在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身上,而将其他心理状态良好的学生排除在外。其实,通过对高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要不断地对自我心理进行完善以及对心理调适能力的不断增强。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将所有的学生都视为被教育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提升,全面实现大学生对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

(四)有效利用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

首先,高校心理健康相关教师要积极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组织一些具有健康积极意义的文化活动,以此来实现对校园优秀文化的有效构建,也让大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和对自我积极品质的塑造。除此之外,大学生积极品格的形成还必须要有健康、和谐的校外环境,即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当这三个积极组织系统相结合时,其便形成了最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完整环境,再加之对积极心理学的深入落实,学生便可以体验到更为丰富而多样的积极情绪,最终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个有序的保障系统和支持系统。

传统心理学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因为他们一般只会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正确分析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疏导,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其他心理状态表现优良的学生避免心理问题的滋扰或者促进其更好地心理品质发展。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存在于传统心理教师身上的通病,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来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学生的立场来增强自身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彻底抛除传统思想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同样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启示:

一,当人的心理充满积极因素时,消极、负面的东西对其产生的影响就越小;

二,人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并非是要从痛苦中解脱,而应该是为了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不应该对任何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产生歧视,他们的心理和正常人一样,都拥有积极品质,通过有效地咨询也就一定能够获得“新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存在的潜能和美德,从而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视角。也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向积极取向进行转变,才能够克服并解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从而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逐年增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的小学表现出诸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年龄大大落后于实际年龄;脱离了家庭呵护的学生无法立即自立起来,面对巨大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学生无法快速自强起来。于是,不少小学生逐渐走向心理低潮期,看问题悲观情绪严重,想问题、做事情明显偏激。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生活上逐渐消极,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带来一定的严重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小学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此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成绩,更好地获得一种满足,更加积极地工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树立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理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也应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小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情感体验。立足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断放大和增强这种积极力量,从而使消极的因素和力量得到抑制。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必须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树立更加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氛围、感官愉悦心理享受,其中首倡就是主观幸福感。进行主观幸福感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促使自我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特质。这既是积极心理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克服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对各种不理想问题及时做好消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做好宏观的统筹与把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积极心理学组织系统,充分利用种种正面社会关系对学生进行文化规范,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借助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帮扶和疏导,构建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心理学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和有利因素,发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适应各种突发或不利环境,在不断地调试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坚定的意志,培养不懈的耐力和卓越的品质,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综合人才。

增进小学生的幸福感。今天的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存得更幸福。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得更远,它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这里的幸福感,包括了五个方面: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状态、生活的意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成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不再是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而是从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入手让小学生获得更深意义上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多种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实践中,为了让小学生体会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现场心理测量活动”,通过测量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个性特征、心理品质,增强小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鼓励他们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电影展播活动”,通过开展“幸福来敲门”“天生我有才”“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动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团体活动传递给小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课程”,课程涉及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论文

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逐年增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的小学表现出诸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年龄大大落后于实际年龄;脱离了家庭呵护的学生无法立即自立起来,面对巨大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学生无法快速自强起来。于是,不少小学生逐渐走向心理低潮期,看问题悲观情绪严重,想问题、做事情明显偏激。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生活上逐渐消极,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带来一定的严重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小学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此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成绩,更好地获得一种满足,更加积极地工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树立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理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也应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小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情感体验。立足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断放大和增强这种积极力量,从而使消极的因素和力量得到抑制。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必须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树立更加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氛围、感官愉悦心理享受,其中首倡就是主观幸福感。进行主观幸福感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促使自我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特质。这既是积极心理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克服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对各种不理想问题及时做好消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做好宏观的统筹与把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积极心理学组织系统,充分利用种种正面社会关系对学生进行文化规范,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借助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帮扶和疏导,构建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心理学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和有利因素,发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适应各种突发或不利环境,在不断地调试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坚定的意志,培养不懈的耐力和卓越的品质,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综合人才。

增进小学生的幸福感。今天的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存得更幸福。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得更远,它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这里的幸福感,包括了五个方面: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状态、生活的意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成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不再是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而是从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入手让小学生获得更深意义上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多种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实践中,为了让小学生体会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现场心理测量活动”,通过测量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个性特征、心理品质,增强小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鼓励他们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电影展播活动”,通过开展“幸福来敲门”“天生我有才”“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动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团体活动传递给小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课程”,课程涉及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等。

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近年来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社会大众和学校开始把建设积极的小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作为首要目标,不断应用有效的手段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相应地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积极地对学生出现纷杂的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防范各类心理疾病的出现,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改变颓靡的态度。而教育本身最大的目标便是追求卓越与发展,积极的心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心理健康潜意识与认知,以此作为教学目标的宗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

上世纪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广泛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该运动的理念下,我们只有正确地分析与解读心理健康教育才是解决小学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人的身上都蕴含着正能量和优秀的品质,在发展这些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终身幸福。积极的心理学能够凝聚人的正能量、善良与美德,从而把这种正面情绪向我们释放出来。心理学的积极意义莫过于协助人们渡过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从而得到更广阔的生活自由与发展空间。这样我们便能够在正常的境遇下不断打造我们的高质量社交能力和高品质生活方式,从而为我们指明前进地方向。

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积极情绪意义的研究。该运动表明,人生下来的时候均是生性积极乐观的,而积极乐观的心理情趣能够发展人们对于某一行动的深入思考与施行能力,同样强烈的幸福感对于学生追寻梦想的行动也有积极的意义。其次,根据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质分析,推断出每个人在面对不同事物时会同时出现积极与消极两种不同的态度,而我们要倡导教师呼吁学生在出现心理疾病时要积极地进行解释说明。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开朗、积极、乐观、自信”等优质的品格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个体的认知体验,实现深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目的。我们深知环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积极健康的心理也能够深入地挖掘人们的潜能,促使人们增强对生活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态度,使得学生在面对挫折磨难时能够迎难而上,不畏惧前方的障碍,从而一步步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生活态度。

学校之所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主要是预防各类不健康的心理疾病产生,这也是建立在健康的心理思维基础上。这一点极有可能给学生思想带来一定的思维压迫感,使得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过于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成效,各个学校分别开设心理咨询室,但这也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进行施行,所以学校要定期开设心理健康专家讲座,为学生及时排解消极、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其次学校要邀请一些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由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名存实亡状况的出现,必定不利于小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因此,只有切实地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向教师说出自己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偏激的心理问题,才能不断健全小學生的心理素质,真正地做到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健康的.发展。

2.持有健康心理教育的观念。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这无疑对学生及其学校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便是学校各层面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深入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和引导他们向积极的事物看齐。所以,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差强人意。而上世纪的心理学健康运动主旨便是传达从积极的心理学角度去看待问题。人与生具有可贵的品质,独有追寻梦想的思维动机,丝毫不畏惧前方的艰难坎坷。而现在的小学生求知欲极强、喜欢争强好胜,从学生的这些行为举动中我们能够看出他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充满活力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运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来疏导孩童内心存在的一些心理疾病。我们要善于挖掘孩童对待世界的积极态度。即使是面对一些心理问题极其严重的“问题儿童”,我们也要秉承着“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排挤、疏远他们,并且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积极乐观的心理,毕竟,关爱的力量比局限于心理伤害补救相关措施更加有效。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定期开设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情景再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因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度匮乏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的理念,所以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以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努力实现从“病态的传统心理学观念”到“全新的益智心理学思维的转变”。

参考文献: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论文

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是一门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方面的学科。把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在力量及最终在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的研究领域,是指利用心理学较为完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方向[1]。其目的是采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众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发掘出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2]。当前,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儿童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大量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拓展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对其在教育学方面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度发掘学生的潜力及好的品德素养,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心理学界一直充斥着模棱两可的说法,一说积极心理学主张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一说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3]。无论采用哪一种说法,积极心理学都已经对人们一直研究的心理学方向提出了巨大挑战,从根本上驳斥了以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防治心理疾病为目的.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人们内心的正能量,是一门研究人们各种心理现象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方面的学科,成为了现今心理学发展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一般情况下,提到心理学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门研究人们病态心理现象的学科,认为学习心理学只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想法是从心理学诞生以来外界对其普遍的看法。但是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则颠覆了人们的原有看法,其核心在于研究人们积极的心理现象,探索人们心中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帮助人们寻找并建立幸福感而非研究人们的病态心理问题。它从大众认知的心理学的另一个层面去研究心理学,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把心理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是互通有无,相互联系的。对主观水平上积极体验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积极经验,经验是人们在过去生活中通过不断实践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积极经验则指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主观幸福感等正面情绪的知识技能;对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实质是研究个人所具有的类似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积极向上的品质特征;对群体水平的积极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则是对人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的研究,探索研究出能对个体潜能发挥有正面影响力的环境因素。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由主观到个体,再由个体到群体,涵盖了整个社会的构成因子,作为社会组成因子的一部分,学校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把对社会整体进行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相应的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同样会产生积极作用。

1.对积极经验的研究。

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的积极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发现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中常常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产生快乐或是主观幸福感的那些积极经验,并将这些积极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互相结合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一最终目的做铺垫。

2.对积极特质的研究。

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就一直被灌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特质这一层面的研究就是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品质特征,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不只是简单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以后发展道路的正确走向。

3.对积极环境的研究。

教育教学的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两种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积极环境,帮助教师学生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教学环境,使他们最大程度上能够在积极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从教师与学生这两方面优化教育教学的环境。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该把对积极经验、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探索出教师教学和学生教育各自的优势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教学,最终在整体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论文

高校当中传统的心理辅导主要强调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病理性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恰恰与之相反,它所提倡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并加强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积极力量上,让学生通过积累或发展自己内在的积极力量将心理问题摆脱,也可以抑制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通过积极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积极取向增强,并着重对接受心理辅导者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了强化,逐步使心理辅导的方法与策略所具备的积极价值得到了扩展,使高校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积极,源于拉丁语positism,有着潜在或实际的意思,此处既包含内心冲突,也包含潜在的内在能力,积极心理学是通过心理学较为完善且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人类的潜在力量与美德等积极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当中新的里程碑,它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一门新兴科学。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就有学生提出了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生活意义方面的研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受二战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度停止,在战争当中及战后,心理学主要的任务就是治疗战争当中的精神疾患以及治愈战争为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对人的心理及行为紊乱进行研究并找到治疗与缓解的具体方法。积极心理学,是可以促进心理学发展的新兴理念,它作为具有积极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思想,研究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与实现,对于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重大。

积极心理学,可使人们重拾积极人格力量的观点,注重个人调试心理的重要作用,通过个人积极的心理潜能,重塑积极向上的成长能力,而培育高校广大学生具有这种潜能与力量,通过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对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是不够的,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必须应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达到思政与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的。

(一)通过积极心理测量技术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

心理测量对于认识个体心理状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心理辅导顺利开展最为基础性的工作。积极心理学,注重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制有针对性的积极心理测量量表,并得到极为客观的筛查与评估、判断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大大增加,可以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本,更具针对性、更深入地开展。主观幸福感虽然是积极心理学大力倡导的一项心理测量指标。但是也强调了其他各项指标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专注与安适、意义、人格力量等方面的测量指标及技术。针对高校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心理测量技术,能够使高校更深入的认识并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后期的科学辅导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全面普及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来看,大部分高校并未充分的重视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也形成了一种不利于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局面。像美国等一些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高校的学生非常喜欢积极心理学教育课程,而积极心理学教育也取得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国高校可以借鉴这些成熟的经验。我国高校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以积极心理教育为中心,重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对此,高校必须从教育形式、教材等方面着手。由于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学者所提倡的一种理论、方法,我们必须将先进的积极心理学教材引进,将其内化并建设具有我国本土文化的积极心理学教材,使其适应我国高校学生的发展。而教育形式上,我们也大力提倡跨学科渗透式的教育形式,有意识的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渗透到高校各个学科的实践教学当中。

人生意义是决定幸福感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也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学生产生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第一,学生在为自己目标而奋半的整个过程当中产生的意义感。第二,为他人奉献时形成的意义感。第三,学生个体同世界相联系时形成的意义感,为了国家与社会树立宏大的且有重大意义的个人奋斗目标,能够使人们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充分联系到一起,并逐步使学生实现人生意义。

(四)全面培养高校学生具备积极的社会心态。

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普遍存在着自私心较强的心理,而且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与感恩,抗挫能力较差,遇到问题时较容易冲动、自卑。因此,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宽容与感恩教育是培育高校学生具备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措施。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显示,通过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个体提高面对逆境时的适应能力,对于高校学生幸福感的提升非常有利。对高校学生的感恩心态进行培养可以从感恩沉思、感恩记录、表达感恩等行为方面着手。宽容教育同感恩教育极其相似,通过有效的宽容教育,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从大局上来说,可以减少社会人群的怨恨情绪,有利用社会矛盾的缓解。在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时,开展各种不同的宽容干预教育模式,使高校发生矛盾的学生当中的被冒犯者可以快速的从矛盾与怨恨当中平复自己的情绪,并以积极的心态宽容对方,从而拥有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可使高校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社会心态,并用积极的思想与态度去面对社会生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心理干预,目的在于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学生个体或整个群体的个性特征、心理活动、心理问题以及思想品质形成影响作用。高校传统的心理干预都是将问题作为中心的,大多都是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的进行事后干预,而心理干预工作中却将学生个体的人格品质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忽视,而积极心理干预主要强调了心理干预工作中人格品质的重要作用。由于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文化条件下逐步形成个体的不同能力而导致的冲,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积极心理干预引入,重视心理干预过程中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充分激发学生爱的能力与认识能力。积极干预策略主要包括:第一,针对高校学生的五阶段心理辅导,这也是积极心理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包括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观察并保持距离、深入调查、分场合加以鼓励、语言表达、扩大目标这五个阶段。此种心理辅导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爱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促进高校学生主动激发并调动自身内在的美德与潜在的能力,使自身的积极品质与积极力量不断增强,并逐步将心理问题或者抵制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摆脱,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的思想品质。第二,针对高校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叙事心理辅导。这是积极心理治疗非常重视的一种辅导策略,通过为患者叙事故事,使其联想被大大激发,为患者提供处理问题及冲突时的补充观念及反观念,使患者能够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际关系重新的审视。同时,通过叙事故事也能够在治疗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认同,使积极心理治疗的效果更好也更加持久。在积极心理干预过程中,注重患者积极人格对于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使高校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逐步培养并塑造其积极的人格品质。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潜在的个性品质与积极力量方面的教育并未得到适当的关注与重视,而运用积极心理学,则可纠正当前心理健康辅导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当前高校的心理教育水平及教育效果,使高校人才具备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不久前,读了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积极心理学》这本书,作为一名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触动很大,仿佛有一缕阳光透进,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照亮彼此的心扉,让你发现之前对心理学的认知,多有狭隘之处;在过往的工作经验中,也有颇多值得深思反省之处。

一、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

我们知道,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发展,仅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过去,心理学主要是以研究各类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心理学潜在的观念将人类的本质嵌套进一种病态模式———身体缺陷、脆弱不堪、生存环境残酷、不良基因影响等,忽略了对正常人群的研究。这种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模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问题的消极层面,而忽视了人的积极品质、自我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等影响,导致了心理学的片面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到:“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心理变态者、神经病患者等,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样的研究,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因此,这种消极的心理学模式,不可能全面、真实地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本质。

而积极心理学的创立,修正了这种心理学的不平衡,并向深入人心的心理疾病模式展开挑战。它向心理学家和大众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心理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力量;不仅要修复病损,也要帮助人们构筑生命的美好;不仅要致力于治疗抑郁的创伤,也要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正如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所说:“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公众称心如意,使社会和谐美好”。

积极心理学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痛苦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它反对心理研究中关于“障碍”“问题”“失败”的消极心理研究倾向,而是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优点与价值,倾向于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探究和发展人的潜力和创造力,致力于构建一个积极的支持环境。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分析方法,使我们能够通过以积极的品质、力量和潜力为研究对象,重新认知和理解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这无论对于心理科研本身,或者是教育工作实践,都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挑战。如果能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视角,设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会发现令人欣喜的角度与视野。

近年来,学校各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多数沿袭了20世纪心理健康教育以研究各类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正,忽视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品质的开发,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视角,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增加学生的幸福感为主要目标。以往的教育模式定位于消除各种心理问题,以预防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它关注的不是人本身,而是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而积极心理,强调幸福感的教育,通过幸福感的体验,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形成良性的循环。

另一方面,来自工作的实践也告诉我们,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情感问题、学习困难问题、就业压力问题、个性与人格缺陷等是导致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几大主要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价值感和存在感的缺失,没有深刻的幸福感和快乐体验。而我们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对学生心理适应不良或危机时,我们惯用的干预手段往往就是介入辅导和密切防控,注重问题的预防和矫正解决,缺少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和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积极教育的方向与途径,通过重塑或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得平衡,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促进他们真正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积极人性论的倡导者;它应该真正体现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生活得幸福。

就学校心理教育而言,要统筹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性和多样性。单一性是指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考虑不同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完善;而多样性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压力、焦虑等问题,更重要的还要关注幸福感、满意度、乐观等积极指标的发展和培养。

目前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心理问题为专题,通过统计、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给予解决消除问题的建议、方法和策略等,最后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每个人都可以是积极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者,都有其解决问题和发展的支持资源,拥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和成长能力。这种理念,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教育、积极的认知方式教育、积极的意志品质教育、个性完善教育、适应性教育、人际技能教育、生涯发展和适应教育以及心理疾病教育等。

因此,在重新塑造和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和内容的基础上,构建新的、适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特点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首先成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借助学校、家庭、社区的力量,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以及指导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发展资源,对学生的心理施以积极的影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应该与家庭联动、宿舍社区联动、后勤社区联动以及各学科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

其次是全面教育的互动模式。心理辅导(咨询)的对象不应仅仅针对于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含所有的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相结合的教育策略和方式,多途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展工作。如何拓展覆盖其他学生,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而不是心理疾病,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促进其人格和个性更加完美,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上体现出更专业化的思考和设计。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特别是以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积极心理学》这本著作的问世,开拓了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而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积极心理机能为培养目标,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立体化的系统网络,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简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并明确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三个主题。其第一个研究主题就是:积极的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情绪的,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

音乐的诞生本身就饱含了人类丰富又抽象的情感表达,对人的情绪刻画更加深刻、细腻,这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音乐对人的熏陶与净化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音乐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可以发挥积极的意义。而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中,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常常陷入误区。有人认为音乐教育无足轻重,只要文化科目好,中考、高考考得好就可以了,忽视音乐对人成长中审美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家长将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增加选择好学校的筹码,导致强迫儿童必须乐器考级、乐理背诵、回答提问式音乐赏析,破坏儿童与音乐的天然链接,让孩子产生特别多的负面情绪,破坏孩子产生舒缓的、美好的、自发的情绪体验。以上思想与做法都是严重影响音乐教育发挥积极效果的。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对儿童音乐教育目标,首先是在素质教育中完成审美的教育,而不是带着功利的目标严重忽视或者过分夸大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在家里备上音质良好的`音响设备,随时随地让儿童感受音乐的熏陶;去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激发儿童对美和善的向往;在音乐教育的课堂上,与儿童一起创作,激发儿童对成就的渴望;在学校课间的十分钟,播放经典、悠扬的音乐,将音乐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也可以将起床的铃声、操场锻炼的背景乐都设置成经典名曲,将美的体验不知不觉间移入儿童的感知世界里。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多了,人就会更加幸福。一个被音乐滋养、被音乐激励、在音乐中迸发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美妙音乐的儿童,更容易体会到积极人生里充盈着的幸福,也更有能力将这种幸福的积极力量传播出去,带给周围的人幸福感。

2、结合音乐教育过程:挖掘儿童积极个性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第二个研究主题是积极的个性与人格品质。人格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品质是积极的、向上的,那么可以据此预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可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心理活动以及应对行为。也就是说,逆境中的适应性与摆脱逆境的积极性会增强。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增加其积极体验,即让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感受。

音乐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渐进深入的过程。儿童很容易因为对音乐感觉深不见底,不知道从何学起,而产生否定自己的情绪。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可以在音乐教育中,设置阶段性成长小目标来不断肯定儿童的成绩,让儿童能够感知到努力的效果。阶段性成长小目标不一定是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而可以是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任何一个。

比如,一个缺乏自信心的男孩,主科学习成绩一般,遭受比较严重的学习挫败感,因此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遭遇到任何一点小的困难,会很自然地认为自己“不是唱歌的料,不是学音乐的料”,产生放弃的念头。面对这样的儿童,可以将阶段性目标设置为:在一个月之内能够有勇气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表现一次。在这一个月的音乐教育中,更加热情地鼓励、殷切地希望他能够好好地准备,同时老师给予他所能给到的指点和帮助,以最大可能确保他能够表现出最佳的状态。最后为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在认为自己心理和行为上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在同学们面前大大方方地表演一次。儿童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滋养,给他们机会,给他们舞台,他们就可以自由地成长为充满魅力的花朵。

无论最后的表演是否达成儿童预期的效果,只要与儿童达成一致,本次的任务仅仅是:有勇气公开地表现一次。只要有了这个勇气,就是成功。那么这一个小的阶段性成功的积极感受就会深植入儿童的记忆中,成为他积极人格品质中重要的里程碑。

3、拓展音乐教育领域:形成适合儿童成长的积极社会大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第三个研究主题是积极组织系统,主要研究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在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一点在音乐教育中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贯彻。

当代的中小学生都很喜欢流行歌曲,并因此而发展出疯狂追星、模仿明星的舞台造型、花费与消费与自己水平不相称的金钱购买周边产品等行为;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为追星而逃课逃学。因此学校认为流行歌曲、流行歌星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想方设法禁止儿童接触。但是否流行歌曲就不在音乐教育的领域之中呢?是否流行歌曲以及流行歌手就没有积极的能量传递给儿童呢?答案是否定的。用积极心理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将音乐教育的领域进行拓展,对儿童喜爱流行歌曲、流行歌星进行合理地引导,同样可以达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

以中小学生们都很喜欢的流行歌手周杰伦为例。他的《青花瓷》不但登上了大雅之堂,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让亿万中国人感受了釉下彩瓷传统艺术的美,同时也接受了艺术熏陶;而他个人的奋斗经历也可以让儿童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个大系统给人的磨练。在一次高中的流行音乐鉴赏课后,我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拓展作业:请搜集周杰伦的成长及奋斗历史,并体会其对自己最有激励作用的部分。

很快,反馈陆陆续续回来了。有的同学对周杰伦自小父母离异,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特别有感触,认为他能够在家庭遭遇挫折的时候,仍然坚持对梦想的追求特别值得自己学习;有的同学对年周杰伦高考落榜,怀着音乐梦想去餐馆做服务生的行为很是佩服,认为他百折不断,并且没有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做事并等待机遇非常难能可贵;有的同学认为他在进入年后,因为自己“怪怪的风格”不被人接受而痛苦,但仍然坚持走自己的音乐之路令人肃然起敬;有的同学对他能从餐厅服务员到家喻户晓的当红歌星的逆袭过程特别羡慕,得知他曾经被无数歌星拒绝接受他的歌却毫不放弃,并因得到一句“10天写出50首歌,有10首能用的话,就帮你出唱片”的承诺而通宵达旦地工作表示非常敬佩,并自发自愿地开始向他学习。通过这个音乐教育的拓展作业,同学们对流行音乐的感知不再局限于好听,而是带着对歌星创作歌曲的理解去深刻体会;对流行歌星的认识也不再是盲目追逐,而是带着对这个歌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的认知,重新体会自己选择他作为偶像的积极意义。

在这样一个拓展了的音乐教育课堂里,原生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体系,而不再局限在课堂里的音乐知识。这个由音乐教育拓展而形成的大系统,就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适合儿童成长的积极的社会大系统。

简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一)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以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有意或无意忽视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导致课程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教学的需要严重脱节。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多数学校已开始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惟命是从的“乖孩子”。教师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的情绪等等问题,在现今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中都很难找到相应的答案。

(二)重理论阐述、轻实践应用。

长期以来,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多以普通心理学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对于以此为专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适当的.,但对高师生来说,则是不适当的。教育心理学虽是师范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但高师生学习这一专业课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应该不同,后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本身,为日后从事该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而前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与教育实际的联系,为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服务。正是这一差别,决定了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应该特别重视实践应用,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定位的错位,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给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教育教学中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内容,而鲜有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由此导致高师生往往有轻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老毛病”,在他们看来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自己能力,而因为教育心理学课程由于实用性不强,只要临考背背过关就行了,从而缺乏对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

作为培养高师生未来教师能力的课程之一,教育心理学课程应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应重视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为高师生公共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却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型模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arr和tagg早在1995年即指出,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新的范式正在形成,传统的教师讲授范式正在被学生学习范式所取代。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将学生看成自己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建者,而不是将学生看成“被动的容器”,由教师来给学生填充知识。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典型,山东杜郎口中学即是通过强制规定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讲10分钟的方式,逼迫教师从学生的学上下功夫,让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杜郎口中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后,连续多年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该中学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优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心理学课程确实存在教学上的弊端。

二、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设计。

(一)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课程设计。

生活中,人们会由于需要是否被满足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对自我情绪的体验是个体认知自我情绪状态的重要前提,也是个体自我情绪调控的基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我情绪的体验与调控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计,可以而且应该让教育心理学课程肩负起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任务。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的课程可以采用情境回忆、情境创设等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高兴、最受打击等生活事件,然后请学生回忆当时的情绪感受,并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从负性情绪中恢复过来的,并让学生讨论这其中有没有情绪调控的内容,调控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合理等等。情境创设则是教师创设某个能让学生产生较强情绪体验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感受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情境创设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比较难掌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慎重使用。

(二)他人情绪理解与调控课程设计。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调控是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面,该课程的设计可以采用故事回放、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课程的教学。故事回放是教师选取典型的情绪情感故事,采用录像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先观看故事,然后请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与情感,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享;角色扮演的课程设计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这种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去,因此教师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很重要,另外就是教师还需努力营造一种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情境,尽力让学生投入到角色之中,获得更深刻的他人情绪体验。对他人情绪的调控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授学生必要的调控技能,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调控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在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收集学生应用情绪调控技能处理生活问题的实际案例,以作为今后教学的重要展示材料。

三、结语。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绝不仅仅只是在教学中培养高师生的情绪劳动能力,但情绪劳动能力作为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该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受到重视,并应从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如何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突出情绪劳动能力中体现教师胜任特征的方面,从而使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培养优秀教师的任务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西方世界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希望等;二是个体层面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和勇气等;三是全体层面的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主张发掘人的积极品质,提供积极的环境,肯定人的价值,方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学的作用。它区别于传统心理学一味的关注病态心理,主要关注人内心的积极品质,希望借此可以激发人类的潜能,完善积极的心理人格。应用于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学要求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优势,并努力使其优势增强,倡导赏识教育与全员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共性教育,运用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行为的积极发展。

二、高职在校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与自负并存。

进入高职院校,对于很多学生从内心来说,已经是一个自我否定的开始,会觉得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在表现来说,一方面会在老师或以前同学面前,表现为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明显。另一方面,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在外在面前表现的过于自信,以显示自己能力,证明自己。这种心理容易矛盾,极易造成不平衡,更加促使学生不善于于人交流。

(二)依赖与孤独并存。

高职新生这个年龄段正处于自我统一性确立的特殊心理时期,这段成长过程中内心充满中冲突与不安,特别是当学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内心会充满不安全感,表现出心理依赖与现实孤独并存的矛盾人格特点。情感迁移可以很好的移除这种内心的矛盾,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高职学生很难以掌握这种技能,即便在老师的指导下,也难以学会甚至掌握这项技能。一旦出现内心冲突发生后,就会通过不妥言论或行为表现出来,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矛盾。

(三)网络依赖与现实冲突。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容易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同时因为高职新生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感较强,在网络世界容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但是由于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反而更加容易出现语言的交流障碍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是“预防—咨询辅导—诊断治疗”,形成了“筛查、跟踪、矫正”的模式。普遍做法是新生进校后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本校的学生心理档案。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心理教育的第一步是针对全体新生,进行普遍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与此同时,根据心理健康调查筛查出来的结果,针对部分有异常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并通知其所在院系,要求辅导员对其重点关注。这样的做法易让同学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进行辅导。首先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其次有问题的同学较排斥这种模式。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违背了心理学的积极价值取向。目前高职院校针对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新生阶段,虽然各个学校开设了心理讲堂和心理咨询室,但是学生普遍认为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而非每位同学都应积极参与,使得高职院校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新生阶段。

(二)师生关系不对等。

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之一的心理学课程,教师还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将学生定位为受教育者,自己则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并不积极参与整个学生的心理品质构建,只是单纯的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不得当,使学生在这种不对等关系中,难以敞开心扉,致使心理教育难以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个体咨诲、电话咨询、信箱咨询、团体咨询等)、召开心理讲座等。这些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还是从“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如何预防此类心理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主动构建健康的心理,这种模式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心理素质培养这一重要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做越难。

(一)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从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心理学课程内容上,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应注重积极心理学的挖掘,让学生系统学习和把握积极心理学,逐步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学生系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便更好加以运用。课堂形式上,引入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打破传统的讲授形式,试点小班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不断呈现积极向上的环境,帮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其次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对大众开放心理咨询室,不再将心理咨询单纯的定位于服务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应面向所有普通学生。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构建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完善学生人格。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于人类的心理构建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同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毕业后的职业需求,为在校生打造属于本校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构建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提升其心理抗压能力。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打造包容和欣赏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组织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筛查、跟踪、矫正”的固有模式,由此延伸成“预防—咨询—矫正”的工作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分成以下三级工作目标。

1。发掘培养。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挖掘并发展对学生有持续影响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积极体验提供机会和平台,使学生逐渐获得认同,增强有效的情绪体验,发展管理情绪的能力,逐步使积极的主观体验上升为积极的价值观,构建理性调节正确的引导高职学生的健康积极发展。

2。辅导咨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导咨询应定位于积极评价而非传统的矫正心理问题上。改变简单克服心理困惑的做法,让学生体验追求设定目标过程中的快乐,增进幸福感。通过正向的刺激,增加学生正向情绪体验,减少负面情绪的堆叠。同时作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转变观念,不再居高临下,与学生共同成长,构建一个积极、平等的'平台,吸取并分享学生的建议,激发学生的潜能。

3。积极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主体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会增强幸福感的体验。积极预防就是改变发现问题后矫正的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前至心理品质的构建。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和培养个体自尊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途径,积极心理资本增值是培养个体自尊等积极心理品质等有效途径。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品质构建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为学生营造积极行为的环境,让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目标,构建自我意识,增强主观体验,在积极的环境中度过大学生活,减少青春期的内心冲突。最后让“发掘培养—辅导咨询—积极预防”成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目标。

(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沿用传统的课堂模式,“你说我听”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与教师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不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构建,因而学生易产生被动消极的态度。积极心理学指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应该以尊重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同学,努力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将自己定位于为学生提供服务的群体,帮助其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其次学生在课堂中改变“听课”的习惯,努力与教师共同主导课堂,真正融入课堂建设中。最后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突破教室的局限,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实践中,利用课堂外的拓展活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中。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侧重研究人性中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并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激发人们内心的潜能,协助人们不断追求幸福。在压力巨大和时代飞速发展的现在,为心理咨询带来一股清流。与此同时,如今高职院校,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改变学生的现状,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高职院校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提升和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促进高职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简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如何让大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勇于应对压力,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是目前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已经在理论以及方法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体系。在创业教育中,合理地借助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创业实效性。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借鉴积极心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就业创业的实效。社会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产生了迷茫的心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合理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显得特别重要。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积极心理学表明,人积极的一面可以使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培养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力量,使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咨询交往方面更为有效,很多高校开始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主张利用人的积极力量,以真、善、美为研究对象,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并以此来激发大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力并获得创业的成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人们的心理,关注的是心理健康。

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攀比心理,通常和好的同学相比,有很强的功利性。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具体情况不同,创业的条件也千差万别,再加上我国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根本无法保证公平性。还有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报考的学校和专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他们不清楚自己的毕业去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处于迷茫的阶段。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主动去寻找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而是被动地等着家长和老师介绍和安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校内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已经形成了一种水准和规模。国务院也先后发了几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更多有益于心理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解析心理的各种现象、培养更加优秀的品格。在此基础上,也要更加细化地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让他们成为善待他人、悦纳自己、关心集体、珍爱生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而进行校内的实际操作时,对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防治是极为关键的,特别是心理问题。就此问题,高校要展开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宣传以及心理辅导等。在这些校园活动的帮助下,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重视,开始有了自我抵抗心理危机事件的意识。可是,目前这种将预防心理危机以及心理疾病作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此种取向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与新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自主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就业创业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从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要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强的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这样教育者才能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自觉地纳入自己的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根据考核结果而对学生作出优差的评价;教师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他们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课堂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学习渠道,因此把握住课堂非常重要。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就一定要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中去,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对就业知识的内化。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个人未来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一定要对职业指导课程进行完善,加强此门课程与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课程的有效融合,进而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还要按照学生、年级以及学习进程的.不同来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指导要有一定的侧重性,使其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完善职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的目标上,应该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社会关系的学习。关于教学组织,大课堂的学习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应该实行小班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互动,提升教学体验。关于教学方法,也应该多种形式相结合,利用案例法、小组讨论、体验法、团体活动以及讲授法等,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品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在最后的教学评价部分,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测试来完成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也应该加以重视。心理咨询分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其中,发展性咨询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校中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心理辅导变得更有探索性、体验性、普及性,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五、结语。

高校学生进行积极人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普及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社会与学校会不断地推广和完善,因为其对社会积极氛围的建立以及培养下一代优秀综合性人才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增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让他们能够成为未来综合性的社会人才。

简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应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大和培育,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观念。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1.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需要。

从我国的实际情況来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而逐渐开始进入一个和平的、文明的'并且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已为关注积极创造了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幸福。

2.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及人的发展的相对完整性,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个人,致力于个人全面发展和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使个人身心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潜力达到最大限度发挥的教育。素质教育和我国现行的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完全吻合的。

教育在于使人成人,其成人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纠正缺点,使有问题的人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人更具有生产性和道德性,即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三是对人进行鉴别,并使天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一种教育如果能很好地兼顾到这三个方面的任务,那它至少在理论上就是一种好的教育。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方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把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流畅感和思维,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动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等等,他们更关注和挖掘个体和群体中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地发挥出积极的品质,而不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这为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了新视角。

(1)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策略。在积极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关注来访者的积极品质,不仅可以促进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充分信赖,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而且可以给来访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起其潜能,通过其自身的积极品质来达到心理健康,使自身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2)多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包括学习心理指导、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性格教育、人际交往关系指导、挫折教育、爱情教育、创新教育、就业教育、性心理教育等课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娱乐、主题团队日、野营、拉练、军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训练,特别要注重快乐、尊重、感激、关心、赞赏、宽容等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参与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自身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关心、会创造,能够承担各种风险、压力和挑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传统的病理性心理教育模式下的老师一般都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使学生得到改变并生活得更好,但却不知道如何对待良好条件下的学生,更不知道如何使学生能够好上加好。教师的这种单一的矫治技能导致他会用问题的眼光去审察他碰到的每一个学生,最好的学生在他眼里也能被看到问题。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促使教育者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不断发展积极的情感,摈弃原有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以及个人的好恶偏向,从而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懂得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能够强化教育者具有这种理念:人性的积极因素能抵御和降低人性中负面因素的困扰;坚信个体发展所需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待充实美好的生活;承认和确信求助者与正常人一样,拥有各种良好的品质,通过咨询与辅导能发掘他们的各种积极品质和美德。教育者对大学生积极潜能和美德的坚信,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樊富珉.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j].大众心理学,,4.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33(4).

[3]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3.

[4]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和跟踪调查,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相结合,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界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心理学导论》为标志,逐渐兴起为一场心理学运动。主张用欣赏的眼光去研究人的潜能、动机、能力等特征。积极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不同,更多的关注人的“正能量”,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多元化、复杂化、普遍化及连贯性等特征,包括人格发展、学习、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及恋爱、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吸取有益经验,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开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创新观念、不断探索,才能建立起更加积极、完善,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模式。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过多关注学生负面情绪的发展。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特殊性。相关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入学后出现最多的问题为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情绪情感问题、恋爱问题。所占比例分别为58%、45%、40%、12%。高职院校心理机构和课堂教学仍较多的关注这些负面情绪和事件对学生的影响,着力于解决这些因素对高职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而普遍忽视了对这些问题的预防措施。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思想,主张通过学生自身潜在的优良品质来抵御环境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就业压力过大,高职学生普遍幸福感缺失。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也在快速提升。而高职院校学生通常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会茫然无措,消极应对。高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在提升毕业生心理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就业需求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应对和调适自身心理,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把精力集中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忽视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展,高职学生在就业的重压之下,幸福感普遍缺失。如何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激发自身的积极品质,挖掘潜能,抵御应激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应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三)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现状。

近年来,党中央和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各高校也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纷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通过学生反馈,发现仍存在很多问题:

1.班级大,授课时间短。不能和大部分学生充分接触,也起不到小班教学时的教学效果。

2.课堂形式、教学方法还需更新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要么课堂讲授,要么以活动为中心,不能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转换;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同学们对知识的接受层次停留在表层;如何抓住学生兴趣,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实课程内容和把握课程深度,仍是亟待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课堂内外相结合不够紧密。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指导他们解决遇到的阶段性的问题和困惑,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课程教学方面。

1.适当增加学时,贯穿高职教育始终。心理发展是每个人的终生事业,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建设,如何更好地对心理发展进行规划,需要合理地引导、积极地促进和适当地约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体现在高职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而非一朝一夕之功。

2.分阶段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和修订。针对高职学生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有侧重点的设置各个学期的教学大纲。如对大一新生侧重环境适应性教育和人际交往问题的处理;大二着重进行压力和情绪管理以及恋爱观、人生观的树立;大三则着重进行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就业心理相结合,旨在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添加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幸福观,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3.创新教学方法,咨询与活动同步,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把团体心理活动引入课堂,带领更多的同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沟通、及时反思与总结,发挥团体活动的最大作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锻炼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活学活用,充分体现出心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在高职学校开设幸福公选课。

旨在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积极品质,引导学生找到把握幸福人生的方式。不仅针对高职在校生活,也为他们日后就业、工作、婚姻等打下幸福的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课堂,但不拘泥于课堂。

应该结合心理咨询、心理活动、心理普查、心理讲座等多种教育形式,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教育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合力,做好心理普查预防、心理活动提高、心理讲座解惑等多种途径的教育工作。

(四)以生为本,密切结合学生需要。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讲授各个环节都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适时适当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做到以生为本,才能更好的体验出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最大优势,为高职教育添砖加瓦。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发起者格曼提出每个人自身都固有或潜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通过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态,并获得幸福感[1]。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以来都是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为目标的,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对心理疾患的主动预防,积极发展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快乐的心理品质,如乐观、积极、乐群、希望、忠诚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将积极心理学引入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摒弃以往人们对中职生“问题学生”的防治,转而对其积极面给予更多关注,引导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帮助学生认识更好的自己,找到更好的自己,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二、中职生心理特点及开展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职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青年初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2]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生第二个“断乳期”。与同龄的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职生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

1.学习浮躁。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在中考中成绩处于劣势才分流来到职业学校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未能打好知识基础,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缺乏较强的自学能力,再加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高考升学压力,因此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扎实的知识基础,厌恶学习,害怕考试,学习上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内心空虚。

中职生中来自贫困家庭和单亲家庭的比例不在少数,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渴望关爱、崇尚独立。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失情感依托和精神依托,往往在网络中寻找寄托,靠网络游戏和聊天打发时光,缺少高雅情趣的培养和交流。

3.自控力不足。

中职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的时期,特别是离开家庭开始寄宿生活之后,成人感迅速增强,但由于年龄小,自控力不足。一些学生容易在自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由于好奇心等原因,容易被不良现象和事物吸引,形成坏习惯,甚至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4.就业功利化。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中职生的择业观缺乏理性、择业理由简单而直接,以自我为中心。频繁更换工作、怕苦怕累的畏难情绪、不注重工作连续性的事情屡有发生,不考虑长远的职业发展,仅看眼前利益,这种行为对中职生成长的影响是很不利的。不难看出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与同龄学生有共性,他们自我意识强而不稳、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等,然而,处在这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中职生是个很尴尬的群体,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意识强,思想意识活跃但缺乏学习动机,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更明显,因此,开展面向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是从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着手,树立中职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体验是感官和心理两个维度感受到幸福,并积极憧憬未来的一种状态。积极体验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主要是指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中职生的主观积极体验可以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其认知发展水平,免疫消极事件的负面影响,进而增强中职生的个人能量,以达到强健体魄,社会适应性的目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快乐与否会影响其认知判断、动机水平和策略选择等,快乐的人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更敏感、有效,能够树立清晰的目标,并为之付出自己的个人目标努力,相反,不快乐的人没有那么容易做到这些。要着重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树立个人目标,并学会朝着个人目标去努力。二是从人格特质着手,加强中职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类具有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防御、智慧、善良等。[3]健全人格既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也是身心健康的外显行为表现,其中尤其关键的心理品质是自我决定性和乐观。自我决定性是个体积极选择自己的成长与发展途径,并持之以恒。乐观是指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是一种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这两种心理特质能够帮助个体在处理问题时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更好地排解各种压力。因此,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要注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意识的培养。通过激发和强化其潜在的'积极人格特质,使积极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相信中职生能够学会积极地自我态度,去塑造其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从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着手,营造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环境,中职生面临的组织环境可以分为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4]营造具有公民责任感和完善道德体制的社会环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良好工作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打造阳光校园和快乐课堂则成为教师的专属责任。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多数中职学校是寄宿制,适应独立的生活方式和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状态与水平,自卑、焦虑、紧张的不良心理状态在中职生中并不罕见。因此,教师们积极的预防与妥善的消除其不良心理现象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单凭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整体发力,各司其职,各用其善,以全方位立体的教育体系,干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幸福、快乐、希望、乐观等积极品质,激发青春活力,使其能够积极地适应环境,积极的改变环境,做一个快乐的学生和快乐的工作者。

首先,学校要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以学生为中心,杜绝深奥的心理学理论和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了解自己、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如心理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等。引导发展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乐观、自尊、自信、宽容、同情、慷慨、责任、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5]。其次,课程设计要科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为出发点科学的设计课程,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再次,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指导者,不断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在自主活动中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

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节,有序开展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前较为普遍的心理健康节日有“5.25”(“我爱我”的谐音)和“12.5”(“要爱我”的谐音)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周。从时间节点上来看,两个活动可以每学期搞一次,可安排为心理活动月或心理活动周;从活动形式上来看,可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测量、咨询与约谈、心理电影赏析、团体辅导、校园心理剧、户外拓展训练、心理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锤炼中职生心理品质、塑造中职生健全人格、开发中职生心理潜能、优化中职生心理素质、实现中职生自我价值。总之,积极的心理品质原本就是人类先天的一种特性,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学生,用积极的思想去引领学生,同时将这种教育理念推广渗透至其他学科,尤其是德育课程,这是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社会大众和学校开始把建设积极的小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作为首要目标,不断应用有效的手段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相应地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积极地对学生出现纷杂的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防范各类心理疾病的出现,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改变颓靡的态度。而教育本身最大的目标便是追求卓越与发展,积极的心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心理健康潜意识与认知,以此作为教学目标的宗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

上世纪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广泛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该运动的理念下,我们只有正确地分析与解读心理健康教育才是解决小学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人的身上都蕴含着正能量和优秀的品质,在发展这些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终身幸福。积极的心理学能够凝聚人的正能量、善良与美德,从而把这种正面情绪向我们释放出来。心理学的积极意义莫过于协助人们渡过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从而得到更广阔的生活自由与发展空间。这样我们便能够在正常的境遇下不断打造我们的高质量社交能力和高品质生活方式,从而为我们指明前进地方向。

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积极情绪意义的研究。该运动表明,人生下来的时候均是生性积极乐观的,而积极乐观的心理情趣能够发展人们对于某一行动的深入思考与施行能力,同样强烈的幸福感对于学生追寻梦想的行动也有积极的意义。其次,根据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质分析,推断出每个人在面对不同事物时会同时出现积极与消极两种不同的态度,而我们要倡导教师呼吁学生在出现心理疾病时要积极地进行解释说明。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开朗、积极、乐观、自信”等优质的品格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个体的认知体验,实现深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目的。我们深知环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积极健康的心理也能够深入地挖掘人们的潜能,促使人们增强对生活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态度,使得学生在面对挫折磨难时能够迎难而上,不畏惧前方的障碍,从而一步步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生活态度。

1.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学校之所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主要是预防各类不健康的心理疾病产生,这也是建立在健康的心理思维基础上。这一点极有可能给学生思想带来一定的思维压迫感,使得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过于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成效,各个学校分别开设心理咨询室,但这也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进行施行,所以学校要定期开设心理健康专家讲座,为学生及时排解消极、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其次学校要邀请一些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由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名存实亡状况的出现,必定不利于小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因此,只有切实地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向教师说出自己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偏激的心理问题,才能不断健全小學生的心理素质,真正地做到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健康的.发展。

2.持有健康心理教育的观念。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这无疑对学生及其学校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便是学校各层面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深入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和引导他们向积极的事物看齐。所以,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差强人意。而上世纪的心理学健康运动主旨便是传达从积极的心理学角度去看待问题。人与生具有可贵的品质,独有追寻梦想的思维动机,丝毫不畏惧前方的艰难坎坷。而现在的小学生求知欲极强、喜欢争强好胜,从学生的这些行为举动中我们能够看出他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充满活力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运用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来疏导孩童内心存在的一些心理疾病。我们要善于挖掘孩童对待世界的积极态度。即使是面对一些心理问题极其严重的“问题儿童”,我们也要秉承着“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排挤、疏远他们,并且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积极乐观的心理,毕竟,关爱的力量比局限于心理伤害补救相关措施更加有效。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定期开设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情景再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因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度匮乏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的理念,所以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以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努力实现从“病态的传统心理学观念”到“全新的益智心理学思维的转变”。

参考文献: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来自工作上的、生活上的、情感上的等等方面,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时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初中生面临着学习任务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接触的人群也开始有所变化,这样的话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变化,而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还是一如既往,就会让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总是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了,最终让父母和孩子们都产生困惑,没有办法像从前那样沟通了。教师应该更加关注他们心理发展的问题,不能够忽略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否则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能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然后健康地成长。

1.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和学校教学条件的问题,不同地方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都是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相同。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以请来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比较强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样的话能够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做到及时解决。但是在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不够,更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格外的关爱,有问题的话也没有被关注,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

2.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都是照本宣科,没有办法对每个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并且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大部分的健康课程还被其他的主流课程所占据,这样的话开设的'意义不大。在课程开设的时候对学生比较好奇的一些问题比如性教育的问题涉及得不深,尤其是教师没有找到很好的教育方式,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也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1.提高心理学教师自身素质。

不管学校的教学资源如何,都要开设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教学课程,并且要在教师资源的配备上进行新的探讨,要用比较专业的人才。心理学教师应该具备实践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也应该给心理学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定期开展培训课程还有专业知识的考核课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心理学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多多交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进行疏导和解决。

2.重视提高心理学教师实践能力。

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实际观察,还要通过深入学生生活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该亦师亦友,在生活中能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这样的话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把心理学的内容在生活中渗透给他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学习心理学的知识。

3.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参与。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应该帮助学生调节,家长应该承担起更大的重担。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比较溺爱的,一家就那么一个孩子,父母就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能够给孩子们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所以陪伴孩子们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也应该多陪伴孩子的成长,注意学生的成长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还要注重孩子们平时关注的内容,现在很多的社会舆论对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冲击,所以,整个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在媒体的内容上,也应该宣导积极向上的内容,防止一些消极、偏激内容的横行,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应该多样化,因为现在学生的接受方式比较新奇,他们从小就接受比较新鲜的高科技的事物,在心理的成长上也与之前的孩子有所不同,所以,不仅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重视,整个社会也要重视起来,一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的环境。

总之,学生的心理问题应该被广泛重视,教师不能够单单把重任放在学校的教育上,还要让家长和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来。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让专业老师解决问题,找到专业的心理教师是学校首要的工作,另外整个社会要关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抵制消极、恶俗的内容充斥在孩子们的生活空间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论文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都是以传统心理学为指导,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对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在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为伟大发展目标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犯罪手段也在翻新变化,而民警队伍又不得不面对人力匮乏和任务趋增的压力。公安民警长期与社会反动势力作斗争,接触更多的社会阴暗面,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巨大压力下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由于工作性质有关公众安全,公安民警如果没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能坚守职业道德,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不能忽视公安民警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要对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民警进行及时心理疏导治疗,也要关心其它并未产生心理疾病的民警,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引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确保民警的警务能力。

公安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多方面系统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档案、心理健康服务走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改进了我国公安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也不能忽视光环背后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目前,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作内容较为局限,不利于长远发展。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对象为已经产生心理疾病的公安民警,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引导民警走出心理疾病的困扰,属于被动式的应急处理。虽然帮助解决了民警的心理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其它无心理疾病民警的积极心理教育需求,也令心理健康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安民警间具有异样色彩的敏感问题,容易导致部分问题民警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忽视环境建设的重要影响。公安民警的心理状态离不开公安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反馈,积极向上、正向激励的管理制度与队伍文化有利于养成公安民警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而在此方面公安队伍中缺乏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最后,工作体制尚不健全,流于形式。公安队伍中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没有建立起专业的人才队伍,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力量有限,且心理健康中心基本也是设置在距离基层民警较远的警校或办公大楼等处,没有深入到基层民警中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积极心理学的正式提出,得益于赛里格曼(m·seligman)的积极推动。他在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组织多位著名心理学家研讨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结构及理论基础,并确立了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心理学经过了多年发展研究,终于从哲学的分支和神学的归属中分离出来。心理学有三个光荣使命:一是治愈精神问题,二是帮助人们获得更多快乐,三是发掘和塑造智力超群的人才。在二战前,积极心理学已有初步思想,但并未真正得到有效推动。尤其是二战后世界破坏严重,面对众多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严重战争创伤的患者,心理学的治疗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众迫切需要尽快将得到心理学的帮助,尽快走出战争阴影,走向美好生活。在此形势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变成了从病患的`负面角度和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模式来研究心理学问题,即消极心理学。

非常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越发进步,但人类面临的心理问题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而另一方面,人们也在逐步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应该为全人类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不应仅仅局限于服务问题人,为其治疗心理疾病,还应包含正常人,即使没有患上心理疾病,也可通过心理学的技术,获得更好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任何科学都是来自于问题,心理学同样也始于心理疾病的研究,但是却不能将学科研究方向局限于治疗心理疾病。如果过分追求治疗价值,仅为心理问题患者服务,那么心理学的其它价值将会将会逐步流失。

人类的心理情感不仅包含愤怒、焦虑、压抑、郁闷等消极情感,而且包含愉悦、欢乐、幸福、满意等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排解,同样,积极情感也需要主动发现、创造和引导,引领人类进步。历史和实践证明,越是和平稳定的社会越是需要积极健康的心态,社会文化越需要人们富有创造性、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同样,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又反过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了时代进步。

积极心理学采用新的视角,对主流心理学进行了完善,拓宽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致力于对人类的美德、幸福感和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进行深入广泛的探索,积极主动的发现、研究、引导和培育人类发展中的各种积极力量,帮助人们创造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和人文立场,它更为全面的看待民警的心理问题,开拓了一个心理学研究新的角度。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民警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消极的治疗疾病,还可以培养发现民警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引领民警走向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一)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理念。

由于工作性质与众不同,公安民警日常工作中面临着更多的危险,接触更多社会的阴暗面,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公安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工作主要内容在于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保证民警执法能力。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较为贫乏、形式较为单一,同时,使得公安民警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了误解,认为只有神经不正常才需要心理教育,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导致了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民警的对立。

如果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那么以上问题则会迎刃而解,它认为除消极品质不可忽视外,民警的勇气、信任、责任等正面阳光的品质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可通过主动的发现、探索,采取措施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公安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民警走向幸福,共筑美好家园。

(二)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是一面镜子,是对外在环境的一个直接反映。如果一个组织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差,那么一定是这个组织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出现了问题。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差的工作环境会降低公安民警的满意度,容易产生消极低迷的情绪。同时,公安系统的组织系统科学性也影响到民警的心理健康,考核的公正性,奖惩的公平性,人事任免的科学性,都是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防范和治疗消极心理品质,而且会促进人类创造力的提升,促进社会进步。同样,积极的心理状况对于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持续稳定有着非凡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公安系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考评激励制度,如何提高公安队伍在社会公众的良好形象,如何促进公安民警的社会认可度提升。

(一)增强民警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强调人类以幸福的心态回忆过去,用乐观的心态做好当下,并对前景充满期待的一种心理态度。自我感知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来自于自我感知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等与自我预期达到的状态保持一致,从而由衷生成一定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自我肯定的激励。由此推之,积极心理体验强调的是一种个体自我感知的状态,具有主观性。

具体实践中,需要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和加强公安民警的积极情感体验,避免消极心理。一方面,可通过情绪管理等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公安民警的自我察觉能力,强化对积极情感的体验,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经历和幸福的生活点滴,避免产生消极的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公安民警关注当前发生的愉快经历、感受工作生活中的快乐瞬间。

(二)培养民警积极人格。

积极健康的人格对于人类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消极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防范负面心理的发生,促进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维护人类幸福生活。

1.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产生化学反应,提升愉悦感。可为民警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定期组织愉悦身心的业余活动,鼓励民警脱离不良嗜好和低级趣味的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业余活动,有助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降低民警内心的焦虑,释放压抑心情,宣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民警的自我认知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

2.坚定民警工作信念,保证工作热情:公安机关要有计划的开展公安民警岗位培训,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民警的先进事迹,让每一位民警同志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视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天职。不将这份责任看作负担,而应看做一份荣耀和自豪,要以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己任,代表积极正面的力量时刻准备与反面势力作斗争。

3.塑造民警积极心态:个体心态是个体由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引起的一种在一段时间持续出现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反应,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有意识的组织民警交流,回忆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快乐时刻,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对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民警要进行正向激励,引导塑造民警树立积极心态,塑造良好的民警工作氛围。

(三)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类个体都是社会人,需要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认可和尊重,如果缺失,则会造成社会归属感的降低甚至丧失,阻碍社会适应度。同样,公安民警也需要得到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和家人的认可和鼓励。应建立以公安民警为服务对象,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提供支持的民警心理支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效树立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政府应通过媒体宣传公安民警的正面形象,并对公安队伍中的丑陋现象及时予以改正,接受大众监督,给予公安民警支持,使公安民警认识到本身职责的神圣感;社会大众也要对公安民警多些包容与支持,给予尊重与鼓励,让公安民警认识到自身的重要社会价值,树立自身存在感和荣誉感;家庭成员也要对公安民警多些鼓励与包容,少些牢骚和埋怨,给予更多的温暖,使公安民警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馨。同时,也应在公安系统内部建立积极正向的激励机制,少些惩罚机制,激发民警工作热情;鉴于民警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应依据不同岗位建立弹性工作制,兼顾工作和家庭,提升公安民警工作满意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