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4-01-08 00:30:10 作者:LZ文人

一个好的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考虑。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古诗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牧童》《稚子弄冰》《湖上杂诗》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选编这三首诗词,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牧童》《稚子弄冰》《湖上杂诗》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品词、品句、想象画面来深入理解课文,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之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细细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蕴含的人生哲理。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1、材料准备:画有古诗中的景象的图片一幅,配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春天美景的经验,主要回顾春鸟啼鸣、春风春雨吹打、春花谢落等声音和景象。

1、活动重点: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诵。

2、活动难点:理解古诗诗意,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指导要点:通过图片观察、分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问: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觉怎么样?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引导幼儿回顾:春天的花、树、风雨,鸟的声音,以及春天温和的气候让人有好睡眠等。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如小鸟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风下雨啦;有一棵棵开满花的树;许多花瓣落下来等。)

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2、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幼儿初步欣赏、理解古诗内容。

师: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别喜欢春天里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老师示范朗诵古诗后,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说说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没听懂。

3、教师再次示范朗诵,以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有谁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觉:指不知觉;晓:指早晨。)

小结:“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处处:指到处;闻:指听到;啼:鸟叫声。)

小结:到处听到鸟儿“啾啾”啼叫声。

小结:诗人看到满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传来刮风下雨得的声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师模仿古人,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诗歌,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喜悦之情。

提问: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5、幼儿学习朗诵古诗。

(1)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读古诗。

(2)配乐学习朗诵古诗。

6、延伸活动。

请幼儿把古诗《春晓》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一起朗诵古诗。

1、能否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并喜欢朗诵。

2、能否大胆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请家长在春天的节假日里带着幼儿去踏青,进一步感受、体验春天。

古诗的教案教学设计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练习。

1、填空。

离离,一岁一。野火,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

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

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背诵古诗〈草〉。

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尽:完、全。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小路。

寻:寻找。

相关链接。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在线: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词》教学教案设计

一.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积累关于楚辞、《楚辞》、《离骚》及屈原的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二.结合课下注释,师生探讨掌握比兴手法的使用。

教学方法。

大三步教学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堂导入,目标再现。

二.问题呈现,师生探讨。

(一)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1.关于《楚辞》及楚辞《楚辞》,作品集,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楚辞体”“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2.关于《离骚》评价: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

(二)整体把握,强调词句的理解。

1.分段诵读,强调部分词句。

2.明确各节大意。

(三)师生探讨。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加以分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写小人们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不吾知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写自己虽然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为此遭受极刑也决不改变。)。

2.《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指君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拟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

3.《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2.固时俗之工巧兮,凉婢囟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构成对偶,这种对偶形式也叫错综对。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古诗词》教学教案设计

教师乐于教学,学生在乐中学,把阳光、雨露洒在学生身上,浸入学生心灵。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要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积极主动的读书,思考问题,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助学习,大胆动手实践等。

教学《忆江南》时,学生先自己读,小组互帮互学,通过读读背背,再动手画画。画出诗中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高高低低树,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画一画《忆江南》中美丽的江南春景图。学生不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高昂,而且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因此也就乐于学习了。

图文结合理解寓义。

教学古诗,我总是和学生们一句一句的分析,讲解,就怕讲得不够清楚,必要的时候不还要让学生摘抄下一来,以至于学生作业本上对于古诗的理解都是千篇一律,好像都是我头脑里的东西。于是我思考着是不是该改变一下方法。古人说:“诗中有画”。每首古诗都描绘着一种优美的意境,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把自我头脑中形成的这幅画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理解古诗的意思,其实也就是古诗的意思了。于是我把我解说的时间留给同学们看图想像,然后让学生们自由地发表他们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望洞庭》一诗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对于“洞庭湖”和“青螺”的理解,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掌握。但如果让学生观察图画后,结合图画来理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插图中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面和一座小巧玲珑的君山,学生一看就理解了,而且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创设意境、触发想象。

古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很单调乏味。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味,更可让学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思想情感的陶冶。

如学习古诗《望洞庭》,学生根据诗意特点想象诗中的景象。秋月下的洞庭湖面像一面镜子,远望洞庭的山、水,就像白银盘里的青螺。把诗中静止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让学生走进诗人所描述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作业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如在学习《燕子》与《忆江南》这两篇课文后,就可以布置有关“春”的课外作业,一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寻春绘春,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文章、故事,经过去舍、加工和改选,编写小报来描绘春天。二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约会春天,让他们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沐浴春天的细雨,或去野外放风筝,或在草地上打个滚,或在竹林间追逐,或在小河边嬉戏……把春景、春趣、春情、春乐拍摄下来。三是让学生用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写文,或作诗,或绘画,或谱歌,这样,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体验了“春”的魅力,熏陶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欣赏的能力。

让学生在发展性作业中体验愉悦。

《望洞庭》一课课堂作业设计,我是这样安排的:

根据古诗表现的内容、意境、情感、为古诗配画。这项作业,既给学生们准备了展示自己绘画本领的空间,又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开拓古诗意境,透彻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用心品味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记下的决不是冷冰冰的答案。这种感情熏陶,情感冲动是和贴标签似的简单告诉学生课文表达了什么感情,提示了什么现象所不能达到的。

画游览图:学生学完一些好的游记文章后,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让学生画一画作者游览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特点等。这就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古诗》的教案教学设计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1.课文挂图。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3.《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朗读节奏参考: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

句诗的`意思。

2.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a、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b、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方法:

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方法:

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当堂作业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3.自己练习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

拓展阅读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

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诗文,可轻读、大声读,可独自读、同桌齐读、小组合读。

2.检查朗读,先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

a、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b、以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通古诗。

c、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直觉读准节奏。

3.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可以自学,也可几个人合作学习;用、看注释、看插图等方法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b、交流学习收获。

c、质疑:有什么不懂之处?老师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趣味活动

1、 卡片连词背诵。方法:

请学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方法:

a、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b、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当堂作业

1.出示生字卡片,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学生练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教案

1、引导学生们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们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们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们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们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古诗《江雪》教学教案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一、揭题.

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三首诗的插图。

看到这幅图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依次出示《春晓》、《小池》、《山行》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进行吟诵。

2观察一下这三首诗分别是写哪些季节的?(春、夏、秋三个季节)。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江雪)。

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布置要求。要学习古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放声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3.再指名读,评价节奏。

4.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读古诗,想象画面,读出诗中之画。

1.出示古诗。

画中有诗,诗中也有画,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到怎样的画面?(板书:画)。

a.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那些景物?默读课文自由练说,

b.指名读师点拨,相机理解“千山万径”的意思,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山路,了解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

(“独钓寒江雪”,“蓑笠翁”可以看出雪很大。)。

(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可以看到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来了。)。

你是从哪两个字中看出漫山遍野全是飞雪。随文点红绝:绝迹。灭:消失。

板书:漫天飞雪。

原来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绝”“灭”仍告诉我们鸟儿绝迹,人迹消失。

谁能读好这两句,读出这漫天的飞雪。

d.出示课件“蓑笠翁”:你看,他身上穿的是——蓑,头上戴的是——笠,整个词的意思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

2.(出示:寒江钓雪图)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

3.绝唱,雪景如在目前。——顾璘齐读,再次感受漫天飞雪。

四、抓住文眼,读出诗中之情。

a.“凄凉”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消失。“绝”和“灭”: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没有了飞鸟,没有了行人,没有声音,除了鱼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多么空旷凄凉啊!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

这么寒冷的天气,鸟无处觅食,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呆在家中取暖。千山万径多么荒凉!齐读。

b.“孤独”你从哪里感受到,——其实这份孤独就藏在诗中,能找到吗?把四句诗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新的发现?(点红“千万孤独)鱼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于一身啊!请你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孤独。板书:千万孤独)。

2.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万千孤独是这首诗的诗情。齐读:板书“情”。

五、意境探寻,读出诗中之志。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指名质疑:那么冷的天,那个鱼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2.请大家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鱼为生,独享清净,排解忧伤,喜爱钓鱼等。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还记得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吗?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和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是这种情况下写的。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这首诗是他所处的寒冷凄凉境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所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再现。《江雪》正是他志向的表达。观赏《江雪》视频朗读。(板书:志)。

6.情境朗读。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象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尊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飘下来,好象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你看,他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天气是多么寒冷,男生读;。

你看,他形单影只,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女生读,

你看,他眉头紧锁,似乎满腔幽怨无处诉说,男生再读。

你看,他目光坚毅,浑身上下透着不屈不挠,女生再读。

你看,他寒江独自垂钓,一身傲气,你们会背了吗?

全体起立,咱们齐背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板书:顽强不屈)。

四、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江上垂钓系列的古诗有不少,清朝王士祯也写了一首关于江上独钓的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应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方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3.现在,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题。

秋江独钓图》?指名两个学生说。

4。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小结: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一样,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5.那么这一首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6.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7.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

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

画漫天飞雪。

江雪情千万孤独。

志顽强不屈。

《古诗》的教学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9课《约客》。

二、教学设想。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不易把握,经常把其上成文言文的翻译。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因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和远离现代的生活。但古诗又恰恰是古代文化的积淀与瑰宝,学习古诗,才能真正领略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精华。因此,我一直在寻找古诗教学的突破口。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把握意象,走进字里行间,联系生活实际,知人论世,这些都是古诗学习的重要方法。

这首古诗短短28个字,安排一课时。从导入创设意境,到读出诗歌的韵味,从而引入意象的概念,再走进字里行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人心情,最后走出诗歌,了解诗人并书写感悟。几大环节,配上音乐、图片,融入文字背景,让整节课始终沉浸在古典韵味中。学生方面,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读中品心情、知诗人、写感悟,并联系生活实际,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相比较,引导学生反思现代浮躁的“快餐文化”,达到“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的读诗方法。

2.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前提下,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五、教学难点:

挖掘闲的内涵,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撑一把伞,独自漫步在雨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诗句?这里,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诗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江南的黄梅时节,梅子熟了,稻花香了,杏子肥了,蛙声响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和南宋诗人赵师秀有个约会,一起走进他的《约客》。

(二)、初读诗歌。

1.有人说:三分诗歌七分读。我们先来齐读诗歌。

读出诗歌的韵味:将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读饱满。(师范读、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2.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完这首诗歌,你能罗列一下诗中的景物吗?

板书:雨、蛙、棋子、灯花??

诗人的情感往往就是通过这些景物传达的。因此,这些景物就被称之为意象。

(三)细读诗歌。

伴着雨声、蛙鸣,敲着棋子、看着灯花,直至夜半。你觉得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字里行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诗人的心情。

这份等待,饱含了诗人的心情,理由是。

1.寂寞、焦急、失望。

2.闲适的享受独处的乐趣。

重点分析:闲。

学生辩论:闲的理解是无聊还是闲适?

现代人闲暇时会做什么?古人呢?

品酒、对弈、作赋,多么悠闲,多么自在。你还能想到哪些体现诗人闲适心情的句子?

如: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虽然现代人。

也会以品茶、聊天作为休闲方式,但由于人性的浮躁,如此优雅的事情,难免有了矫情的作秀之嫌,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四)读懂诗人。也许等待的开始,诗人寂寞过、失望过,但夜已深沉,久坐已不再是等待的理由。友人来是一境,不来也是一境。诗人已经悠然地享受这江南的雨夜。如此豁达的心境来自何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

材料:“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赵师秀《薛氏瓜庐》。

1.诗人简介。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赵师秀?

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能惬意地享受美丽的夜;感谢《约客》,让我们拥有一次走进赵师秀的机会。让我们用朗读来感谢这个美丽的失约。

2.书写感悟。

懂你,赵师秀,

你约得哪里是下棋的客人,

你约得是。

此时,等待不再是烦躁与寂寞,

而是等待是生命的淡定与从容。

(五)小结。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份恬淡与闲适,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

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江南这片诗歌的原乡中,感受一脉相承的诗心和诗意;在俗世的红尘中,守护心灵的那片净土,真正享受悠然远世的生活!

(六)板书设计。

约客。

景情。

雨失望、烦躁、寂寞……。

青草“闲”闲适、悠闲??

池塘。

棋子。

灯花。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七、教学反思。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其语言精练、传神,同时“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作为生活在诗歌的国度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诗。但随着“快餐文化”的兴起,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让文学的瑰宝传承下去,因此,诗歌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五年的教学生涯,却发觉古诗教学是自己课堂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关。如此诗意的语言、形象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在课堂中却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淡而无味,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领悟其中的悠长意蕴。慢慢地,觉得自己有点畏惧诗歌教学,有时也不愿意再去尝试或探索。而今天,“新苗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使我重新审视诗歌教学、思考教学方式,找寻一条适合诗歌教学的有效途径。尽管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要长久地坚持下去,重拾艺术经典,传承艺术经典。

基于学校提出的“小立课程,创生问题”的智慧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在本次的“新苗杯”比赛中,我选择了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短短的28个字,怎样从小处着手,既能体现智慧课堂的特色,又能体现诗歌的韵味,这是本次备课遵循的主要原则。

中国的古典诗词,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意境优美。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要将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读出二百八十、二千八百个字甚至更多,这就要求将诗歌的意象、情感深入地分析、体悟,这也正是诗歌教学中的“审美”。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基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征、手法、形式等高度凝练的精辟论述,它是说,写景,往往就是在写心情。这个观点并非横空出世,简简单单的七个字背后,凝聚着大量经典的诗学和美学观点:“情景相生,物我双会”,“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托物寓感”,“寓景于情”??不枚胜举。它是一种古诗文写作形式、手法的精炼概括。而我所云的“诗语”,是“诗的语言”,是试图站在诗歌语言特质的解读、品赏角度去审视“景语和情语”。窃以为,摇曳多姿、具有朦胧美感,是“诗语”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着“景语”“情语”的多角度、多向度、多维度的解读。因此,只有将“景语”“情语”的解读融会贯通于“诗语”之中,三者和谐共生互补,才能更好地深入诗境,放飞诗情,真正抵达诗心的彼岸。这也是我最终这样把握和诠释《约客》的理念所在。

寞、焦急”。直至出示诗人的生平、诗风,学生才开始对“闲适”的心灵有所感触。

智慧课堂,应该体现的是学生的智慧和教师的智慧。我想,在这节课中,“智慧”怎么体现呢?或许还有待提高。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有争论的课堂,那么,这28个字中,值得争论的是“闲”字,究竟是“闲得无聊”还是“闲适”,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探讨。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生活中已经没有悠闲地欣赏山水的体验,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很难理解夜半诗人敲着棋子是闲适的心境而非无聊。因此,在这一段,本该是课堂高潮,却没有预期的精彩,只是平淡如水。课后仔细想想,其实将下一个环节中出示的诗人生平、处事态度先出示,再让学生去品读“闲“字,或许学生就能理解诗人的心情了,在此,再简单地引导学生,在快餐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该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文化,那么,读诗、学诗的意义就大得多了。其次,在书写“心中的赵师秀”环节中:懂你,赵师秀,你约得哪里是下棋的客人,你约得是,每个学生书写一句,一句读来,有点单调,但智慧型的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句子顺序调整,读成一首诗的形式,这样,课堂就始终能缭绕着诗意。再者,课堂最后呈现的《千家诗》等的鉴赏书刊的评论文章,与其直接呈现,不如在学生读出不同观点时,适当的呈现,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不谋而合,那么,争论的积极性就会完全不同,更加理直气壮,课堂一定会更加的热闹与精彩。因此,有时,只是顺序的调整,收效却不同,“智慧”二字,并不仅仅是文字,更需要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所以,行走在智慧课堂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与追求。在《约客》中,学生们约到了赵师秀的心灵,而在准备《约客》的过程中,我约到了智慧课堂的精华。在这条道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

古诗教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二、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古诗》教案

同学们,你们非常喜欢古诗,也会背不少,不知大家是否熟悉这首诗。

1、自学会认字。(大声读,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读出“没”的两个读音)。

2、分组学习会写字。

(1)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如:编儿歌,画画,形象记忆等方法。

3、汇报分组学习情况,说说记住了哪几个字,是使用什么方法记忆的。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最难记。

5、针对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可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以下几个字。

舟:笔顺是。

君:强调第二笔横,要写长些,右边要出头。

渔: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鱼”。

粒:左右结构,左边米字旁,“米”作偏旁时捺变成点,右边是“立”。可联系字义与生活实际记忆。

者:第四笔撇要写长些。

1、学生看课后会写字表,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希望老师帮你写好哪个字。

3、通过重点指导“舟”的书写笔顺。请学生着重观察“皆”字的间架结构。

1、看音写词。

heiabudanuzheilii。

()()()()。

2、建立“我的词语库”,给本课会认字组词。看看哪个同学组的词最多,就评为“组词能手”,老师发给小奖状。

古诗教学教案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画有古诗中的景象的图片一幅,配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春天美景的经验,主要回顾春鸟啼鸣、春风春雨吹打、春花谢落等声音和景象。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诵。

2、活动难点:理解古诗诗意,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指导要点:通过图片观察、分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问: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觉怎么样?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引导幼儿回顾:春天的花、树、风雨,鸟的声音,以及春天温和的气候让人有好睡眠等。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如小鸟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风下雨啦;有一棵棵开满花的树;许多花瓣落下来等。)。

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2、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幼儿初步欣赏、理解古诗内容。

师: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别喜欢春天里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老师示范朗诵古诗后,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说说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没听懂。

3、教师再次示范朗诵,以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有谁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觉:指不知觉;晓:指早晨。)。

小结:“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处处:指到处;闻:指听到;啼:鸟叫声。)。

小结:到处听到鸟儿“啾啾”啼叫声。

小结:诗人看到满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传来刮风下雨得的声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师模仿古人,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诗歌,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喜悦之情。

提问: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5、幼儿学习朗诵古诗。

(1)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读古诗。

(2)配乐学习朗诵古诗。

6、延伸活动。

请幼儿把古诗《春晓》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一起朗诵古诗。

五、评价要素。

1、能否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并喜欢朗诵。

2、能否大胆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六、活动建议。

请家长在春天的节假日里带着幼儿去踏青,进一步感受、体验春天。

古诗教学教案模板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1:

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

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那大家再读一下。

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ppt出示:写。

多想遇见您,在“”的时候,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2生上黑板展示。

3生诵读展示。

ppt出示:背。

师放较为悲哀的音乐,要求生站立背诵。

古诗教案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古诗》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3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3)一二句写今:

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4)三四句吊古: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3、三四句抒情:

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请同学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