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快乐的舞蹈教案(专业18篇)

时间:2023-12-07 23:41:06 作者:灵魂曲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班美术快乐的舞蹈教案

1.初步体验、感知螺旋线。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螺旋线大胆表现熟悉的事物。

彩笔、彩纸条。

重点:体验、感知螺旋线。

难点:大胆想象并尝试用螺旋线表现熟悉的事物。

1.跳“彩条舞”感知螺旋线。

师:“小朋友们,今天小彩条要和你们跳个舞,看看它是怎样跳的?”教师示蔼帚;边做边进行语言提示事“彩条转呀转,一圈两圈,慢慢变大了,越来越大!"

师:“你们学会了吗?那我们和小彩条一起来跳舞吧!”教师带领幼儿在不同方位开始舞蹈,边跳边进行语言提示。

2.请个别幼」出“彩条舞”画在一张大纸上,请幼儿观察、感知、比较。

师:“小朋轰们跳得可真好,那谁能把小彩条跳的`舞蹈,用彩笔画到我们的大画板上?”教师单个、多次请幼儿进行绘画,幼儿绘画时,教师可以配合幼儿,边画边说。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上面哪个画得最好看,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3.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

1:相象并汫行添画(请幼儿添画到大画板上).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这像我们看到过的什么东西呢?把它添上什么就变成×××了,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4.幼儿自由作画,并进行想象、添画。

师:“请你把小彩条跳的舞画到你画纸上,你想让它变成什么呢?赶快把它画出来吧!"(教师可以用语言提示幼儿,帮助幼儿回忆彩条舞)

5.作品展示,幼儿间可以互相介绍。

6.活动结束。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

2.水粉颜料、画纸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1.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小蝌蚪)

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师: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圆圆的脑袋,有个长尾巴)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1)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2)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3)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4)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带领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的视频。

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上做的不够。部分幼儿画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在个别指导上做的不够,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对凌乱些,最后桌面也没能保持干净,可能因为平时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幼儿对此次活动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灵活性也不够,以后结合教学活动多给孩子一些这方面的训练。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朝不同的方向大胆画小蝌蚪的方法,体验棉签画带来的快乐。

2、乐意向同伴讲述自己的作品。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自然角内提供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每组一盘黑色水粉颜料,一盘绿色颜料,棉签,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和细细的尾巴,在水里向各个方向游动。并用身体动作模仿小蝌蚪游水的样子。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教师在画纸上示范并讲解:我们请小蝌蚪来游玩吧!轻轻地用棉签蘸黑色颜料点在画纸上,再轻轻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画成了。

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小蝌蚪,要画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最后再添画上绿绿的水草。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画出朝着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励幼儿大胆细心地作画。

5、评价和欣赏作品。

教师边展示作品边说:小蝌蚪在河里游得真开心,他们长着圆圆的身体,细长的尾巴。它们怎么游的?(幼儿用动作模仿)它们要去找妈妈了。(幼儿跟着音乐游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主要表现在讲评活动中,老师能积极的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以“画的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老师对每位幼儿的作品都予以了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尊重他们的选择并欣赏和鼓励他们。”

小班美术快乐的舞蹈教案

1.尝试用波浪线、折线等几种线条,表现小动物行动的轨迹。

2.通过观察课件,在身体同构的基础上感受线条的不同特征。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尝试用波浪线、折线等几种线条,表现小动物行动的轨迹。

感受线条的不同特征。

1.日常生活中幼儿观察过螃蟹、金鱼、蜜蜂等小动物的活动,特别是他们在爬、游、飞的动态。

2.制作课件(螃蟹、金鱼、蜜蜂等的动态及其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3.幼儿人手一盒蜡笔。

一、欣赏电脑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边欣赏课件边听教师念儿歌。

师:今天有几个好朋友来我们班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

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

小蜜蜂,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

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师:有哪些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朋友呢?他们是怎么来的`?

2.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形象。

师:谁会用自己的身体来做一做他们跳舞的样子?

幼儿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小金鱼是一弯一弯跳舞的,小蜜蜂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跳舞的,小螃蟹是一折一折跳舞的。)。

二、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小动物们不同的行动轨迹。

师:想不想和小动物们一起来跳舞?我们用小手在空中画一画他们是怎么跳舞的。(重复小金鱼是一弯一弯跳舞的,小蜜蜂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跳舞的,小螃蟹是一折一折跳舞的。)。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幼儿观察画面并尝试画出各种线条。

师:今天每位小朋友都邀请到了三个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边念儿歌。

边来画画他们是怎么跳舞的吧。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评价。

师: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小动物,他是怎么跳舞的(一弯一弯跳舞的是小金鱼,

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跳舞的是小蜜蜂,一折一折跳舞的是小螃蟹。)。

《快乐的舞蹈》是一节针对二年级学生设计的音乐、舞蹈、和美术整合课程。在40分钟的时间里包含了音乐、舞蹈和美术三个内容。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在音乐、舞蹈和美术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整堂课以表现舞蹈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在愉快、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舞蹈表演录像,感受各种门类的舞蹈,开阔学生视野。再让学生回忆并交流他们见过的最美最有趣的舞蹈,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舞蹈的形象。然后在欢快的音乐让他们尽情的欢乐、尽情的舞蹈,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最后,在木头人游戏之后,学生们带着愉快的心情画下他们记下的舞蹈。音乐、舞蹈、美术都市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得教育。美术音乐互补教学法根据小学生好动、爱唱、爱画的特点,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把美术、音乐的因素和谐的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小班美术快乐的舞蹈教案

1.在情境中能用简单地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各种姿态。

2.大胆添画,感受画面的动感美。

3.愿意用肢体语来表现树叶落下的动作,体验参与活动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1.背景图(大树、落叶)、ppt、背景音乐。

2.树叶贴纸、油画棒。

一、情境导入。

1.欣赏树叶飘落的ppt。

师:美丽的秋天来到了,小树叶从树上飘下来,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2.猜猜小树叶在空中可能会做什么呢?(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

二、情境表演。

1.幼儿扮演小树叶,跟着音乐来表现小树叶欢快舞蹈。

小小落叶轻又轻,像飞舞的蝴蝶,像漂亮的蘑菇伞,像快乐的小精灵,飘在美丽的秋天里。

2.音乐停止时请幼儿摆一个造型。

师:请你们也来做小树叶,跟着音乐一起跳舞,想想你会怎么跳,音乐停止时请摆一个你觉得最好看的动作。

三、给小树叶拍照。

1.教师示范:给小树叶来拍个照。

师:小树叶们的舞蹈真优美,我要给大家拍个照。

2.请一幼儿摆好造型,其他幼儿仔细观察手和脚的动作。

3.请能力强的幼儿来给小树叶拍照。

师:谁也想来给其他的小树叶拍个照呢?拍照的时候要仔细看好小树叶的手和脚,做的什么样的动作。

师:我再请一片小树叶来摆造型。

四、幼儿绘画,尝试用简单地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样子。

师:还有很多的小树叶都想拍跳舞的照片,你们愿意去帮助它们吗?想想小树叶在跳舞的时候它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对了,笑起来拍出来的照片会漂亮哦!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欣赏作品。

请幼儿把拍好的`照片展示在大树林背景图中。

师:你的小树叶是怎么跳舞的?你最喜欢哪片小树叶跳的舞呢?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树叶跳一个舞吧!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一步步提问,幼儿回答问题,加深对这个活动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一步步的铺垫,幼儿能对接下来的作画有个准备,再加上相应的指导,幼儿能画出令人满意的画作。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和添画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可爱的小蝌蚪。

2、对手指点画感兴趣,并大胆地作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班级自然角饲养小蝌蚪,并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念儿歌,引出小蝌蚪。

教师:黑黑的身体圆溜溜,身后一条小尾巴,自由自在水里游,请你猜猜歌谁?

2、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蝌蚪》引出主题。

3、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操作材料,启发幼儿想像表现小蝌蚪的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在纸上示范,用手指在浸有黑色颜料的海绵上轻轻蘸一些颜料,然后在纸上印一个圆圆的蝌蚪身体,最后,用黑彩色笔添画一个小尾巴。

5、指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教师讲解操作重点,鼓励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用手指画许多小蝌蚪。

(1)提醒幼儿先用手指蘸许多圆圆的小蝌蚪身体。

(2)再用抹布将手擦干净。

(3)最后在圆点的不同地方,用黑笔添画短短的小尾巴,提醒幼儿不把颜料身上。

6、欣赏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给小蝌蚪点画许多蝌蚪好朋友。

7、音乐活动:《小蝌蚪》

教师带领小朋友扮演小蝌蚪边唱歌边游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点画小蝌蚪充满了兴趣,因为在自然角里有小蝌蚪,平时他们都有过观察,对小蝌蚪在水中的姿态都有所了解,在操作的时候都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比较欠缺的是,游的不同方向,比较多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因为是集体活动,在个别指导上做的不够,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对凌乱些,最后桌面也没能保持干净,可能因为平时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宝宝对此次活动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灵活性也不够,以后在区域活动或游戏时间时给孩子多一些这方面的活动。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用手指压印和添画尾巴的画法画出各种姿态的蝌蚪。

2.能够自主表现蝌蚪的动态,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欣赏过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活动ppt

2.每组一盘黑颜料、抹布、水彩笔。

3.分别画有螃蟹、乌龟、金鱼、鲶鱼大展板。

4.画纸人手一份、青蛙妈妈胸饰、轻音乐。

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激发绘画兴趣

师:(1)青蛙妈妈可着急了,它的宝宝哪去了?幼儿(变成小蝌蚪了)

(2)出示ppt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蝌蚪的变化过程。

2.生长变化,演示作画过程

师:小蝌蚪不见了,青蛙妈妈可着急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1)出示手指印画“小蝌蚪”。

师:看ppt2,这是老师画的青蛙宝宝,你们猜猜是怎么画的呢?

(2)这样是小蝌蚪吗?“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3.情节贯穿、自主绘画表现

师:手指蘸颜料点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好多小动物,看看你的小蝌蚪会遇到谁?

幼儿自主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组合欣赏,情节引导点评

5.活动延伸,故事表演游戏。

活动反思:

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主要表现在讲评活动中,老师能积极的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以“画的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老师对每位幼儿的作品都予以了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尊重他们的选择并欣赏和鼓励他们。”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活动背景:

绘画是一门艺术,是通过视知觉来进行的。知觉本身包含着思维,所以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是一种把感性形象和具有一般共性的概念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认识性陈述中的理性活动。所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尤其是对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教师要加以肯定和引导。因为在新《纲要》中也这样强调:"要鼓励幼儿敢于创新,创新是发展幼儿潜力的最好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培养好幼儿的创新行为呢?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图案:

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反思

1、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2、案例通过教师示范了小蝌蚪的画法后,强调幼儿一律用黑色的油画棒来画,幼儿都聚精会神地开始画了,教师开始巡视幼儿的作画情况。当她走到一名叫亮亮的小朋友旁边时,发现她画的小蝌蚪在圆圆的黑黑的身体外面勾画了其他颜色的轮廓线,对面的幼儿磊磊本来用黑色画小蝌蚪画的很好,当一看到亮亮新用了别的颜色,赶紧也用另外的颜色来画小蝌蚪……由他们两人一带头,幼儿都开始用各种颜色来画小蝌蚪了,根本不理老师的要求。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蝌蚪教案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直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小蝌蚪。

2、大胆作画,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棉签。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1、根据以往经验,了解蝌蚪特征。

(1)引出主题。

师: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紫玉兰开花了。我们班来了一群春天的小客人,是谁呢?(蝌蚪)。

师: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呢?(椭圆形的身体,细细的尾巴)。

师:它们是什么颜色?(黑色)。

师:如果你是小蝌蚪,在水里可以怎么游呢?你来游游看,大家来游游看。

小蝌蚪可以往上面游,可以往下面游。可以往左边游也可以往右边游。它特别的淘气可爱。好了,请小蝌蚪们回座位吧。

2.教师引导幼儿学画小蝌蚪。

(1)师:咦!你们看,谁也来了?(青蛙)。

师:青蛙妈妈来找它的小宝宝蝌蚪了。蝌蚪宝宝们去哪了呢?我先来想办法。

(2)教师示范画,第一遍画蝌蚪。

师:谁出现啦?(蝌蚪宝宝们)这一群蝌蚪宝宝们回来了。

(3)第二遍示范:我再来找一找别的蝌蚪宝宝吧!

师:先伸出你的食指,在黑色的颜料里蘸一下。接着用食指(这一块地方)按下蝌蚪椭圆形的身体,两个身体、三个身体。小蝌蚪还少了什么吖?(尾巴)在画尾巴前我们要用抹布把手指头擦干净。(念1、2、3)现在可以画尾巴了,用棉签蘸点黑色在蝌蚪身体的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一条尾巴、两条尾巴、第三条尾巴。

(4)第三遍示范。

师:哇!现在游回来这么多小蝌蚪了,可是青蛙妈妈说:“还有一群更调皮的小蝌蚪,我们再来帮它找一找,好吗?”

师:这群小蝌蚪好淘气,他们喜欢到处游。我们在食指上蘸点黑色颜料往上面游、往下面游、往旁边游、往妈妈的身边游。手指擦一擦(1、2、3),用棉签在身体后面画上细细短短的尾巴。注:按不出颜色可以再蘸一下。

(5)出示完整的示范图片。

师:真棒啊!小蝌蚪们都回来了,青蛙妈妈好开心吖!你们愿意帮助青蛙妈妈来找宝宝吗?(愿意)。

师:那开始吧!请大家走到后面吧!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a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棉签添画。

c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演示作品。

师:你喜欢哪群小蝌蚪?为什么?

师:小蝌蚪们也游累了。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音乐休息)。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美术《快乐的泡泡》教案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2、能大胆选择色彩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3、体验鱼儿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1、一幅大的海洋背景图。

2、每位幼儿热带鱼(胸饰)、4个大小不一的瓶盖,抹布。

3、已调好红、黄、绿、紫四种颜色水粉。

——幼儿跟随《鱼儿好朋友》的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进教室。

——幼儿依次在一幅大的海洋背景图面前坐下。

——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一条鱼的.图片。

——教师跟着音乐讲故事:“我是一条孤单的鱼,在大海里孤单的游来游去,没有朋友。唉!

——提问:鱼儿怎么了?(它孤单,没有朋友)。

——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

——幼儿将身上的鱼儿拿下贴在海洋图上与小鱼做朋友。

——我现在有这么多朋友,我好开心,想吐泡泡,你们和我一起吐泡泡吧。

提问:你们知道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吗?

——我在水里为什么要吐泡泡。

——我们怎样吐泡泡?(水彩笔画,用纸贴等)。

——今天我没有带这些东西,但我带了其他两样东西,出示水粉和瓶盖。

——请幼儿观察瓶盖的形状。请幼儿想办法画泡泡。

《指南》中指出幼儿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对刚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来说,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毫无基础,我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幼儿很喜欢吹泡泡,我就让幼儿学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吹泡泡画,这样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快乐的颜色》含反思

1、通过欣赏作品,体验色彩中的情绪感受。

2、能大胆运用颜色自由绘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设计意图。

每个色彩宝宝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宝宝高兴,有的悲伤,有的郁闷,有的……你们猜猜这里的色彩宝宝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思维特征更多的是在直觉上,而颜色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此我设计了《快乐的颜色》。

教学准备。

1.感受生活中的色彩。

2.大型纸张、大小不等方形或长方形铅画纸若干、各种颜料(加胶水)、颜料盘、水粉笔、双面胶、抹布。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孩子对色彩感兴趣,乐意参加玩色活动。

活动难点:

参与到玩色活动中,体验尝试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回忆自己的快乐。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情绪。

2、展示各种颜色的颜料:”让我们看看哪种颜色最快乐,你能把它挑出来吗?“画一幅快乐的画。(可播放欢快,热情的背景音乐。)让我们用这些快乐的颜色来做一个游戏。

3、小朋友们,你们快乐吗?为什么会快乐?我们把最快的的心情画出来。

二、引出幼儿感受色彩的情绪。

书上有什么?你找到了哪些颜色?它们都快乐吗?

(1)提问:你想让小画笔画出什么?

(2)提供水粉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幼儿自选并绘画。

(3)幼儿玩色:让幼儿在课桌上作画;也可席地而坐,将纸放在地上作画。

(4)操作中,教师与幼儿谈谈画了什么,帮助表现或记录一定的内容。如:太阳,小鸟,花,树等,让幼儿体验初次绘画的.乐趣。

四、展示作品并讨论。

哪幅画最快乐?

它用了哪些颜色?

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延伸:

游戏:色彩娃娃抱一抱。

教师演示让不同的色彩“拥抱”,产生另外一种色彩:红色和绿色”拥抱“变成了棕色;蓝色和黄色“拥抱”变成了绿色;红色和蓝色“拥抱”变成了紫色。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

活动反思。

《快乐的颜色》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涂色技巧,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活动中我以游戏“找蜡笔”为切入点,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认识了颜色后,出示身体没有颜色的颜色宝宝,请孩子们说说应该给它们什么颜色呢?抓住了孩子们探索、好奇的心理,牢牢的抓住了兴趣点,让活动顺利进行。通过游戏,让幼儿零距离接触,视觉感官获取颜色知识,师幼互动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了解他人的快乐。效果好。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快乐的舞蹈教案

皮影戏不仅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我们唐山的地方戏曲。第一课时,幼儿通过观察皮影人和观看皮影戏视频,了解皮影人的制作材料及工艺,感知皮影人的操作及表现方式,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俏夕阳》,是由一群老奶奶表演的具有皮影戏特点的舞蹈,该舞蹈动作夸张有趣,整个舞蹈渗透着滑稽诙谐的风格,十分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了解皮影舞是由皮影戏而来,并且在欣赏皮影舞蹈的基础上,大胆模仿皮影舞蹈动作。由此,我设计了大班皮影舞蹈欣赏活动《快乐的皮影人》。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皮影人、《俏夕阳》舞蹈,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而来,感受皮影舞蹈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

2、能力目标:敢于大胆模仿舞蹈动作。

3、情感目标:体验表演皮影人的乐趣。

重点: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而来,感受皮影舞蹈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

难点:敢于大胆模仿舞蹈动作。

1、知识准备:幼儿知道皮影戏是唐山的传统戏曲,了解皮影人的动态、材质及表现方式。

2、材料准备:皮影人15个、ppt课件,1块长白布,3盏皮影灯。

一、回顾表演方式,了解影人特点

教师出示皮影人,提问:

1、这是什么?(皮影人)

2、你们还记得怎样让皮影人动起来吗?(操纵杆)

3、皮影人在表演的时候哪些地方是活动的?怎么动的?(教师边操纵边引导幼儿说出是关节带动胳膊、腿动)

小结:皮影人主要是利用身体的各个关节动来进行表演的。

[本环节通过回顾皮影人的表演方式,点明皮影人活动的特点。]

二、欣赏皮影舞蹈,感受诙谐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里面是老奶奶模仿皮影人的舞蹈,看完老师会请小朋友告诉我她们的动作是怎么跳的?比一比谁看得最认真!

(幼儿欣赏舞蹈《俏夕阳》)

提问:

1、老奶奶的动作是怎么跳的?你能学一学奶奶的.动作吗?(个别模仿)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师幼共同感知皮影舞的特征)

3、这个舞蹈和你以前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像皮影人,有趣)

4、那你知道奶奶们跳的是什么舞吗?(幼儿答)

师小结:这个舞蹈是奶奶们模仿皮影人跳舞,我们称它为皮影舞,跳皮影舞的关键就是在跳这个舞时我们的身体基本保持不动,只是关节的地方来回摆动,并且摆动幅度比较大,看起来非常滑稽有趣。

[通过本环节幼儿欣赏舞蹈经典片段,激发兴趣,整体感知舞蹈动作特点。]

三、模仿皮影动作,体会动作特点

1、操纵影人,模仿造型

1)请两个好朋友一起给皮影人摆个造型,然后再学一学。(幼儿分组走到桌子旁操作皮影人,模仿动作,教师指导。)

2)请摆得好的小朋友来前面学一学造型。(请五六名幼儿模仿皮影人的造型动作,请其他幼儿回坐。请模仿好的幼儿在前面保持造型动作,同时出示舞蹈截图的造型图片,请其他幼儿对比。)

3)请小朋友看看他们的动作和图片上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幼儿答:图片上的人动作很多,有高有低)

师小结:皮影舞在摆造型的时候会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摆方向不同的造型,有的站在有的跪着,有的身体向下,有的身体向后。(让孩子们把摆好的造型更夸张)

2、游戏学习,模仿制动

师:我们再来看看皮影舞在摆造型前都有一个什么动作?

(幼儿第二次欣赏舞蹈片段30秒-1分22秒处后回答:先动两下再造型)

师:为了表扬小朋友观察的仔细,老师带你们玩“红灯绿灯停”的游戏。你们每个人想好一个皮影人的动作,我说“红灯绿灯”你就动两下,我说“停”你就摆好造型,明白了么?(教师边说“红灯绿灯停”,边示范)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动作。

3、对比舞蹈,模仿上场。

师:马老师我们俩也学了一段皮影舞要表演给你们看,看看哪个老师更像有趣的皮影人?(主配班教师一起表演上场的动作,主班脖子动,配班脖子不动。)

为什么我学得像呢?(脖子动起来很有趣)

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学跳皮影舞吗?(愿意)

跟着我一起学一学皮影人走路吧(提醒幼儿按顺序绕圈练习,配上音乐)

皮影游戏表演,体验皮影乐趣

1、师幼一起随音乐完整表现皮影人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将皮影人的游戏完整地玩一遍。请小朋友排成两排。每一位皮影人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出场动作。(提示幼儿注意动作特点)

2、观看表演。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位小朋友的影子特别好看,也特别有趣。这是因为他的动作幅度大,特别夸张(教师边评价边配上夸张的动作)。下面我们分成两组将皮影人的游戏完整地表演一遍。

3、结束语: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像皮影人,晚上回去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哦!

在日常游戏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皮影人的各种动作及合作造型。

小班美术快乐的小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以及螺旋波浪线等几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过螃蟹、金鱼、蜜蜂等小动物的活动,特别是爬、游、飞时的动态。

2.幼儿每人一盒蜡笔、画纸(画有螃蟹、金鱼和蜜蜂)。

3.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及蜜蜂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配上儿歌。

活动过程:

1.用电脑、电视放出动画:“快乐的小动物”,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朋友的?”“它们是怎么来的?”

2.“小蜜蜂,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

“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3.出示画有小动物的画纸,引导幼儿画出多种曲线,教师巡回指导。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一说:哪个小动物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的在跳舞。

延伸活动:

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如兔子、蛇等的动态,学习各种曲线的画法。

音乐教案-快乐的舞蹈

课时:

1课时。

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音乐与舞蹈》。

第三单元舞蹈世界。

教具:

dvd机、电视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族的民间舞蹈,感受藏族的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文化。

2、能较好地跳一个藏族舞蹈组合,掌握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率。

重点:通过观摩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掌握藏族舞蹈基本动率特点,能够抓住音乐的特征。

难点:要求学生在舞蹈中膝部保持松弛、曲伸和颤动,并由膝部的曲伸和颤动加上重心的移动以带动上身晃动。

二、教材分析:

激情奔放、文中朴拙的藏族舞蹈。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藏族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个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在歌舞中赞美爱情和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做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特有的高原环境造成了藏族民间舞“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律规则。藏族舞蹈主要表演形式有“弦子”、“踢踏”和“锅庄”。

弦子: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

踢踏:藏语称为“堆谐”。

锅庄:藏语称为“卓”,是圆圈歌舞的意思。

三、学习过程:

1、热身: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汉族————云南花灯的基本动作。

2、介绍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3、随节奏练习膝部的颤动,加强上身的松弛感觉。

4、作品赏析《牛背摇篮》。

5、学习“弦子”的基本动作:

步伐:单靠、长靠、三步一撩、拖步。

手臂:甩袖、撩袖、抛袖。

6、配合音乐《吉祥颂》,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跳动藏族舞蹈。

四、小结:

鼓励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可独舞或三人舞。

收集藏族的民间音乐与舞蹈资料。

快乐的舞蹈教案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扮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和舞蹈性

2、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音乐动感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两课时

教学内容:

扮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

2.复听乐曲,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3.再次复听,请同学随着音乐自由动作。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同学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二、扮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增强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复聆听中,教师可提示同学拍节拍、打节奏跟着音乐体验、感受并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的范唱可将速度稍放慢一些,让同学听清歌词。提示同学: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声默唱,有感情地读歌词,小声填唱歌词。

3.歌中的和点音符要通过跟唱、模唱歌曲顺带学习,教师准确范唱,使同学能准确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时,可让同学分小组编创扮演动作,每组可编一段歌词,用接龙的方式演唱,并扮演动作。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三、集体舞

基本队形根据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横排,注意间隔距离适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

横步:手拉手左脚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脚起步向右走侧跟点地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

蹱趾跳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1小节: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左脚收回,脚尖在右脚跟后点地,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双脚立正。同时,左脚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第2小节:右脚做相反的动作,右脚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

第1、2小节:左脚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两步,双手在左侧拍两下,第八拍脚不动,拉起手。

第3、4小节:右脚起,动作同第1、2小节,方向相反。

第5小节:双手叉腰,第一拍左脚侧跟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脚做相反动作。

第6、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拍两下手。

第二段:

动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为跺脚。

第三段:弱起小节全体向左转体90度(横排队形变成竖排队形)。

第1、2小节:左脚起,向前走五步,停两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学左肩两下。第八拍全体左后转体180度。

第3、4小节:动作同第1、2小节,只是第八拍向左转体90度,全体又变成横排队形。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第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全体同学向双侧平伸,拍左、右两边同学的肩膀(见图)。

第四段:弱起小节,横排单数同学向左转体90度,双数同学向右转体90度,二人相对。

第1、2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左臂,先出左脚成逆时针方向走五步,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3、4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右臂,出右脚成顺时针方向走五步,回到自身原来的位置,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握两下手。

注意:在每一乐句的弱起小节处停止行走,然后在强拍处准确起步。

四、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编创与活动、扮演《哈里啰》、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过程:

一、扮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

提示: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

2、按节奏读歌词。

3、听着音乐填唱歌词。

4、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扮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扮演给大家看。

6、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

提示: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同学自身分辨、控制声音。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la、si唱名

2、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同学感受、模唱。

3、结合歌曲,让同学模唱歌谱,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同学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初听乐曲。

提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要求同学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3、再次复听,全体同学用手指动作划动自身对音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二年级《快乐的舞蹈》教案

一、通过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弱起节奏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前奏与演唱时的第一句一定要衔接的准确。

二、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并能够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鼓励合作表演。

三、通过跟唱、模仿歌曲,顺带学习附点音符。(能正确演唱或演奏即可)。

学习歌曲。

弱起节奏附点音符。

电脑光盘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

二、师生问好。

学习新课。

1、教师演奏歌曲旋律,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奏这首乐曲。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每一遍之间不同的情绪。(表演后提问、并请学生回答)。

1、教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学生模仿(注意与前奏的衔接)。

2、请学生用不同于教师的身体部位来演奏这段节奏。

3、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记住歌曲的名字。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将要进行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记忆能力。

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对每一次聆听都应该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集体舞表演。

1、教师板书课题,并且介绍歌曲风格(生动有趣,游戏性强)以及歌曲名称的含义。

2、再次聆听歌曲。记住前四小节说的歌词是什么。欣赏后,教师要提问。并且会要求学生反复的配合肢体语言说出这些歌词。

3、请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教师注意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采用灵活的方法加以纠正)。

难点:弱起节奏。

附点音符。

a教师为学生示范基本动作。

b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c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d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经过几次聆听之后,学生对于歌曲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就使得接下来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讲变的比较容易。

学生在学习了教师的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部分动作,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舞蹈了。之后再把小组内其他的同学的动作都组织起来,一个小型的集体舞就形成了。

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快乐的舞蹈教案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1、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一定都看过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吧!你们喜欢看吗?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生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2、播放舞蹈节目视频。

二、引导回忆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模仿表演舞蹈动作。

3、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同学都表演的不错,哪组先来给我们学学刚才的舞蹈动作?

(师生共同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听到音乐声,老师会邀请其中两个组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跳,大家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一停,你们就摆出最漂亮的动作,其他小组的同学观察他们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用你们的铅笔快速的画下来。

2、播放音乐,师生跳舞。

3、(音乐停止)好!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你喜欢谁的动作呢,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4、展示若干学生的作品,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画的都不错,老师觉得好象少了什么,你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赏析评述

1、展示课本中的学生作业、

师: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有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有舞台!有观众………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我们也用上这些,让你画的舞蹈也快乐起来!

2、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教师巡视指导,展评交流。

六、教师小结,结束教学。

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

师:今天,大家不仅仅学会了画跳舞的人,以后你们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像今天一样把它记下来,画下来。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