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论文(优质20篇)

时间:2023-11-30 12:31:33 作者:JQ文豪 历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论文(优质20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扩展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学习的经典案例和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

摘要:本文以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为基本背景,通过分析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不强的原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提问能力;培养。

1小学数学课堂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停留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达与讲解,几乎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

1.1小学数学课堂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能够较为重视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堂导入和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为主,鼓励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自主提问,可是在部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只讲解书本上的知识,“重知识轻思维”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将理论知识、数学公式讲解得较为深刻,可是学生的反响并不好,有些学生表示,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候好像都听懂了,可是一遇到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课堂上根本没听懂,对相关的.知识理解的不深刻不到位,似是而非,“没往心里去”。

1.2小学数学课堂能力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主要的原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就主观原因来讲,部分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主观的认为小学生只需要把相关数学知识学好学会就可以了,思维的培养,能力的训练,那是初中生需要做的事情,“小学生还小呢”,对年纪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自主提问的能力根本就是“面子工程”,“没什么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这是教育改革的败笔”。一些学校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依然秉承“分数至上”的教学观点,认为能够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的,什么培养能力,可以“以后再说”,这样的氛围也增加了教师主观上不注重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就客观原因来看,一些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限于对书本的掌握,因此一些教师坦言“害怕学生提出书本以外的问题”,害怕自己解答不了;一些教师课堂教学完全依靠教材和教辅材料,不愿意自主思考问题,也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一些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因此难以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引导式和诱导式的解答方式。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难怪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认真听讲牢固记忆,积极提出和解决问题。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就能高效活动。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懂,究其原因,不过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罢了。我认为,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一个好的例子,一个好的实验,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或者是一句恰当的鼓励话都能引起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作了如下的探讨。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掌握课堂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景教学,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结合实际,拉近小学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的快乐学习。

2.1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表演的方式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小学数学关于“银行利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通过自愿的方式选择出几个小组,到银行实地调查,在课堂上,让该名学生扮演银行的职员,其他学生扮演前来银行办事的群众,由于情景模仿真实的情况,学生在扮演银行职员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扮演前来办事的群众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教师在一边可以通过多种诱导式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自主提问。

2.2加强与学生心理沟通。

一些小学生对教师带有一种距离感,特别是数学教师,总是认为数学教师为人比较严肃,不容易接近,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难以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怯于回答。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真正做到与学生做朋友,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的压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有调查证明,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生活的时间多10%,那么学生与教师的亲密程度将增加15%-20%,同时这种亲密度的加深将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直接影响该门学科的成绩与学习质量。

2.3结合实际。

小学数学其实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除了学习相关的知识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各种图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回想自己家房屋的形状,引发学生提问,“为什么房屋要建成长方形的呢?为什么不建成圆形或三角形的呢?”这样一来,自然而然的提出了各个图形面积大小比较的问题,通过计算的方式,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在布局合理的情况下,长方形的房屋最合理。

3结论。

数学应该是一门引发人们更多思考的学科,小学数学更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以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为基本背景,指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通过分析时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不强的原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永铸.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11).

[3]王金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4]范温洁.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素质与能力,,(6).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论文

在小学生踏入校门之后,此时教师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教师的爱不仅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而且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并且愿意听从这位老师的安排。要想成为一名学生比较欢迎的老师,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尊重以及相信每一位学生,并且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或者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发现学生在知识中的欠缺,给与这些学生较多的关爱,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树立了信心,此时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也要具备娴熟的教学技巧,从而才能够获得学生的喜爱以及信任,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一次考试之后,教师要针对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给与一定的`表扬,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正确看待,不能过分批评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要表扬学生,被表扬过的学生心理会产生欣喜的情感,这就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最终坚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巧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将教学内容导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小学生处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换的时期,因此一些有趣的话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而且会使得教学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巧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情境,并且要引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教师要讲解“24时计时法”这一内容的时候,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以及父母亲下班的时间列出来,并且要求学生用“24时计时法”将这些列出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将自己的作息时间制定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有很多的知识,并且数学知识对学生有着很大的用处。

2.2创设认知的冲突情境。

信息和生物理论能够指出人类的特点,并且学生对一些信息量大以及与自己认知有冲突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造认知冲突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讲解《能被三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复习能够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其次带领学生思考个位上是3的数是否能够被3整除;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将一些能够被整除的数列举出来,总结出来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能够增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享受到讨论的快乐。

在少年以及儿童这一时期,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不断研究问题,以及探索问题,最终再正式解决问题,从而能够使得在这个全过程中感受自身学习的快乐。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的成员通过交流等方式,从而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不仅能够将部分学生的优点发挥出来,而且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成绩,比如:在讲解分数对比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巧设一个问题,三年级一班共有52人,其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2人,试问男生、女生谁占的比例较大?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让一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展开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此时老师要问同学分母不同的分数该用怎样的比较方法呢,此时教师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且要不断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以及认知冲突等相关的方式,从而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生活使得自身的知识得以巩固。除此之外,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最终能够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为了应对班级排名或学校排名以及升学率,教师挤时间,反复说教,强化训练,习题成堆,结果学生疲于应付,厌烦了这种被动学习方式,学习成了负担,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我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一、动手操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学概念的一种手段,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光靠老师讲解,即使讲得再详细,再精彩,学生就是记不牢,理解不透。但是如果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动口说一说,他们就明白了也就记住了。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这与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特点相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比如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画一画、说一说等等,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学数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调动了多种感官,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具体化了。学生单凭听觉,容易忘,可他们动手做了,就不一样了,不仅理解了,而且记住了,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数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亲身感受。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有趣味又很有用的学科。如在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时,老师往往倾向于算式的特点。但是这种做法显得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对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学生对算理的领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数学源于生活,也必须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像计算“135―98”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购物情境,妈妈带了135元为你买双运动鞋,每双运动鞋98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钱?以生活中的购物情形为切入口,同学们很感兴趣,想出了很多种办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先付100元,再用35元加上找回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135―100+2=37”的算式。

联系生活实际,以事理喻算理,寓教学于生活,这不仅仅能给学生获得知识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考虑数学问题。

三、创设模拟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各类信息的综合体现。我们可以以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可亲可近,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地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并由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模拟购物活动中,应用单价、数量、总价、打折等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这种模拟性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外练习。如学校组织师生参观博览会。学生720人,教职工26人,学生票每张4元,成人票每张8元,优惠规定学生团体票每张打8折,成人满30或以上每张打8折。如果从我们高年级同学中选派两人为学校购票,怎样购票最省钱?学生对这次活动兴趣十足,纷纷提出自己的购票想法。汇总后尽管只有部分同学对课题理解透彻,得数完全正确,但通过这次尝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模拟性实践活动,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了数学与生活的现实画面。对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想象丰富,亲身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真正价值,增强了求知欲望。

历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论文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革课稃过于萤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也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思想,是当今世界各个学科郜在探讨的课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高境界.

作者:李翠娟作者单位:文安县第四中学,河北廊坊,0658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18)分类号:g63关键词:

高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堂教学更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主性学习模式,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有效手段。

1.2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习能够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需要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作出有效自我评价的学习行为。一般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独立性,即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表现为自尊、自立、自控、自强等。(2)主动性,即积极自觉地学习,表现为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等。(3)自信性,即相信自己能学好,表现为学习困难面前不急躁,学习挫折面前不气馁、学习失败面前能反思并继续努力等。(4)创新性,即能创造性地学习,表现为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能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等。

2教师角色转换。

钱梦龙先生说过:“教师教学必须致力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为了真正做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做好三点:一是感情上相信学生,即相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学习上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时间上支持学生,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体验,避免包办代替,避免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三是行动上精心指导,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

3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

数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其渠道也是多方面的。新教材中有许多素材能运用,如教材中的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阅读材料、教学配套光盘等,但还不够,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提炼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要让学生实践。

同时,对于“数学世界”中的一些趣题、思维题、规律题,尽量的分化到各知识点上,不定时的出给学生见面,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思维美、内在美,感受数学的魅力,陶冶情操,让其对数学有一种渴求。

4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内情绪化”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调节。

教师要放松课堂,丢去“严肃性”,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意见,特别对一些独特的看法、思维方式、解题方法,要不惜牺牲上课时间去给予鼓励、表扬、发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个别学生的不“正规性”问题,要善意指责,不呵斥,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对话。

其次,课堂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探讨性和解决的可能性,不过分拔高课标的要求,这是学生思维能得到展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知识的检测题目难易要适当,针对本班学生命题,不照抄照搬资料,尽可能让90%的同学能及格,让大部分的同学能感受到学习是成功的,从而具有积极性,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5创设情境,形成问题意识。

根据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括之间联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提问。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它需要教师对学生从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是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在数学课的教学中,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问题中找出差异性,从非相关问题中找出相关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精心设计一些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引起学生兴趣而又符合学科特点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去解决一些教师安排的跟下面的新课有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的自学。

5积极评价,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多肯定、多鼓励、注重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有目的通过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让学生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三、坚持体育锻炼。

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管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成功之母”。一个人一旦对某事或某物有了兴趣,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离开妈妈的小黄鹂》。我采用讲故事导入,师: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屏幕上出现画面),漂亮的小黄鹂鸟和它的妈妈住在一起(屏幕上出现唱歌的黄鹂鸟)。小黄鹂鸟每天都要飞出去(戛然而止)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去干什么呢?我趁机质疑:接着怎样?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学生就迅速翻开课本读起来。

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加上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在这时候却“戛然而止”,这样欲扬先抑,构建了一个引力强劲的情感磁场,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阅读兴趣。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心理得到了激发,处于一种积极求知、急于获取信息的状态,然后扣读导悟,以读见悟,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切己体察,自然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感悟自得,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机遇是偶然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一生可能有一次,或许没有。但机会却是能争取的,所以说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到一个自主探索的水平线上来。

1、解放学生的眼睛,给学生提供自主观察的机会。声母学完以后,如何区分和记忆“b、d、p、q”对个别学生来说仍是一大难题。于是,我随机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家后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来分辨它们,可以拿着实物来给同学们演示。谁知第二天学生把他们的家都快“搬”来了:有的拿着勺子,有的拿着瓢,还有的拿着他们的玩具,更有的拿着剪刀迫不及待地上了台。他们变换着不同的方式和位置来展示他们理解和认识的四个声母,气氛相当热烈。自此之后,学生在拼读与之相关的音节时再也没出过错。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赋予他们自主观察的机会,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学习的方法,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2、解放学生的头脑,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识字教学中,我经常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我先让学生字读课文借助拼音初识生字;再同桌利用生字卡片分类认字,提出要求:这些生字宝宝哪些是你已经认识的放在一边,哪些是不认识的,互相当小老师认一认、读一读;多种形式的认读后摘掉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子,针对认识的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我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记忆“硬”字,有的学生采用了形象记忆法:左边是石字,右边是更字,石头不是更硬吗?记忆“闻”字,有的学生自编了儿歌:耳字进门听新闻;记忆“碧”字,有的学生自编了谜语:王先生,白先生,坐在石头上……最后采用开火车、摘星星、猜字谜等多种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生字。我把着眼点放在帮助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上,无论认识、理解、运用、检查,都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3、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仅抹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处在高分低能的尴尬状态。这次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说话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来。

4、解放学生的双手,给学生提供探索与创造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把游戏活动融入进来,让学生动手画画,动脑演演,给学生的探索与创造提供了机会。例如,学完《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以后,我让学生们拿出彩笔和纸,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的小手;在学了《虎王开会》后,让学生带上头饰扮演老虎和蜗牛等小动物,表演课本剧。学生们的想象极其丰富,让人目不暇接,惊喜不断。这样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越来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去做,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觉得自己倍受重视,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使自主学习由设想变为可能。在课改教学中,我还想尽一些办法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如,让学生多说说,我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我对这个问题怎么想的,这件事应该如何去做……,并尽量采纳他们的意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从全班到小组,从分组比赛到个人独立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到自主的喜悦。

苏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强烈,教师组织教学过程要注重创设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

小学数学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为“我要学”自主学习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主动性,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呢?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兴趣,他就会想办法来完成这件事情,更何况是小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利用讲故事、游戏、比赛、图片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一进教室就对学生说:“四人一组,每人发两支铅笔,每个小组计算一下,你们组一共需要多少支铅笔?”学生回答:“8支”。算式:2+2+2+2=8(支)让学生观察是几个2相加(4个2)。笔者又问:“全班一共需多少支铅笔?全校一共需要多少支铅笔?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太多了”。黑板写不下,怎么办呢?笔者抓住时机,提出新的方法———乘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始至终都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笔者让学生随意画出三角形,自己动手度量、计算,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虽然学生得出这个结论很费时,但他们通过实践,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会有一种成就感,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急于告诉学生方法和结果,而要让学生自己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先抛出问题:33人去坐船,一条船坐8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后,教师让学生汇报解题思路,为什么不是四条船呢?而是4+1=5(条)。因为33÷8=4(条)……1(人),剩下1人,只有再增加一条船,才能保证每人都坐上船。通过独立思考,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用商加一,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具体分析,灵活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学生可以提问,可以争辩,还可以向教师质疑。例如,教学平年、闰年时,学生知道了闰年是366天,平年是365天,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学生提出:为什么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笔者鼓励学生回家查资料,第二天讨论交流,全班学生都知道了: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天5时48分46秒,4年大约24小时,所以4年一闰,但不是4年刚好是24小时,4年闰后还多44分56秒,通过计算,明白百年不闰,四百年又一闰。

教师要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玩具店里买玩具,让学生思考:有20元钱,刚好可以买什么?你想买什么?该怎样付钱?有40元钱买皮球和玩具小汽车够吗?学生在实际购物时,就会理解运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全班有五十几个学生,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能力差一点的学生,要求用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而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用另一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总之,教学中只要教师多想想,精心创设情境,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学习的热情,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曹海燕.浅谈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培养[j].教育纵横,2003(2):36.

[2]雷燕琼.思维训练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教育,2016,11(5):142.

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教学策略

陶行知说过“教学”的重心在“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师虽然无法代替学生读书、思考,但是可以激发和推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取得进步,更精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用不同的策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引上自主学习的轨道。

一、指导学生带来生活实例,引入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多知识和问题通过网络随手可得,那么老师要做的是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把孩子们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觉得更有兴趣,理解更透彻,课堂也能生成更多的精彩。如何能做到把学生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呢?我在教学中常常结合教学需要,让学生举例给大家听。把举例子当课外小研究来完成,如:概念类设置可查找资料,找来例子;计算类课程可以是自己尝试计算的例子;数的认识,可带来应用数字的例子;几何图形可以拼图、剪、画、做等形式的举例研究等。这样给了学生一个平台,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无处不在,独立学习能力、表达、与人交往等能力都随着活动的胜利开展得到了锻炼。

二、指导学生自编数学情景,丰富学习

们将要研究哪些问题?看到这个情景你想到什么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无法全部解决,但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发问,求知欲得到满足。

四、指导学生参与动手实践,巩固学习

“动手做”理念指出: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理解。在实践和动手中对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多给他们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例如:在升和毫升的认识中,我组织学生玩一玩1升的水,看看能装几杯?掂量下有多重?猜一猜1毫升有多少,数一数1毫升有几滴?让学生不断地与新知识亲密接触,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整个活动带给学生的体验过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智慧地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的平台,授之以“渔”,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成长,推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数学教学因老师的循循善诱而精彩,数学教学更因学生们的主动参与而精彩。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1新颖方式导人新课,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激发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教师可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心,围绕教材主旨,新颖导入新课,让学生进入需要全身投入的氛围,从兴趣、愿望、需要等方面来激活学习动机。好的新意与知识间产生联系时,既能为继续学习作铺垫,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在一节课的始端,如何新颖导人新课,值得精心设计。

1.2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协助解决疑难

学生自我学习是自主学习的真正实施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是通过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反思的过程。自主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学习活动的认识,不断进行调节,进行完善,使学习活动不断向预定目标接近。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当然,学生阶段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可采用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那么,就要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学习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目标的设置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程度。

二、自读质疑。

首先,教师要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问同桌、问老师。(2)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3)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自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求学生提问题不要重复),然后师生共同疏理问题,浅显的问题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讨论训练。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这个环节分为两个阶段: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首先,要组合好学习小组。应尊重学生的意愿,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使小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合理组合,以保证讨论交流的质量。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围绕“自读”中“读懂的`,不知道的,还想知道的”展开交流。教师要巡回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更深入,使讨论有实效,不走过场。

全班合作探究。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关键句、重点段学习,通过再读,再思,再议,切切实实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四、导评拓展。

1.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进行说写训练。学了《五彩池》一课后,告诉学生;“五彩池将作为新的旅游景点,你们能为它写写广告词吗?看谁写得好,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游览。”学了《一夜的工作》后,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表达“真情实感”,学习用“_____________真辛苦”为题写一段话。以读促写,学会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拓展阅读。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的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广阔的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教给一些方法,提出一定的要求,使课外阅读能落实,有质量。如学完《草原》后,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祖国名胜风景的文章,要求做好读书摘录卡,背诵精彩片断。有的课外阅读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简短的读书笔记等。同时,尽量多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展评等活动,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

(福建省福安市林守平)。

小组作业促进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研究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自主学习”成为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界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校园,作用于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运用于课堂,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校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研究,通过三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我认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确实具有可行性和实践的价值性。本文试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就如何应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问题,谈些肤浅的认识。一、缩短时空差距使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情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单个教师的教学思路为中心,教学内容也紧扣教科书展开。这种方式下,学生受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知识面也十分的狭窄,潜藏于学生中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内在要素的发挥受到严重的束缚。互联网提供的知识信息,是一个教师远远所不能及的,学生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可自由自在地去获取他想要的东西。这一发展,改变了让学生的思维沿着单一教师思维延深的束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变为主动吸取自已感兴趣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这一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在知识天空中翱翔的感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教会学生收集、筛选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分析、整理,进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是当今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在六年级教学了统计图表后,我布置了一个研究性课题: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题裁不限,一周内完成。学生们忙碌起来,每个学习小组(班级内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三四人为一组,兼顾学习层次)开始分工。先集体讨论,确立统计主题,由于没有布置指定内容的作业,学生的统计题材就较为广泛,他们到互联网上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数据,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合作化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评价、反馈。有一组同学到学校网页上查找近几年来学校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图上,很清晰地看出近几年由于我校创信息化办学特色,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到我校就学,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另一组学生关注非典疫情的变化,到网上查阅北京非典发病情况,制成“北京‘非典’累计临床诊断人数折线统计图”。统计发现,由于北京市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控制措施,4月下旬开始,北京疫情已经过了高潮,发病人数从3位数降到了2位数,5月中旬又降到了40多人。说明抗击非典斗争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我们对战胜“非典”充满了信心。更多的同学开始关心世界风云(4月正值美伊战争全面爆发),利用学校网页的投票统计功能调查美伊战争支持率,面对调查数据,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班有94.6%的同学反对这场战争,由此可见,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是爱好和平的,我们希望美英联军快点结束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让世界变得和平,让伊拉克的少年儿童也过上幸福和平的生活……”又如《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教学中,课前先让学生在网上各自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在老师、同学的合作下将其制成网页,在课堂上请学生介绍各自的收集结果,同时加以广播,并要求解答同学针对性的提问,最后再谈谈各自的体会、收获,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获得广泛的数字活动经验,进而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可采用语言激趣、情景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就要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那么,就要把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达成目标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目标(学习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目标的设置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程度。

二、自读质疑。

首先,教师要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问同桌、问老师。(2)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3)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自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求学生提问题不要重复),然后师生共同疏理问题,浅显的`问题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讨论训练。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这个环节分为两个阶段: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首先,要组合好学习小组。应尊重学生的意愿,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使小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合理组合,以保证讨论交流的质量。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围绕“自读”中“读懂的,不知道的,还想知道的”展开交流。教师要巡回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更深入,使讨论有实效,不走过场。

全班合作探究。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关键句、重点段学习,通过再读,再思,再议,切切实实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四、导评拓展。

1.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进行说写训练。学了《五彩池》一课后,告诉学生;“五彩池将作为新的旅游景点,你们能为它写写广告词吗?看谁写得好,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游览。”学了《一夜的工作》后,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表达“真情实感”,学习用“_____________真辛苦”为题写一段话。以读促写,学会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拓展阅读。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的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广阔的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教给一些方法,提出一定的要求,使课外阅读能落实,有质量。如学完《草原》后,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祖国名胜风景的文章,要求做好读书摘录卡,背诵精彩片断。有的课外阅读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简短的读书笔记等。

[1][2]。

小组作业促进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讲述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作业”的实施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促进,以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给予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合作学习小组作业。

引言。

“小组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教师鼓励并要求组员课外合作共同将其完成。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作业”,因为个人作业的核心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更不同于一种“抄袭作业”,抄袭是不经思考的照搬。而小组作业是要求集团队智慧,有创造性地共同完成同一任务。

在保证常规的“个人作业”的同时,“小组作业”需在内容、形式、管理及要求等方面与“个人作业”区分开来。在内容方面,小组作业侧重主观题,此外,还要考虑多人参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在形式上,要求学生人人参与。

“小组作业”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首先,它是基于集体动力理论。集体内各成员的良好合作会给每个成员产生多方面的“增值效应”。其次,合作学习理论的互动观。合作学习将以往单一的互动观发展为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各种研究证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情感、态度等的强有力因素。最后,它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由外向内的传递过程,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已逐渐将“小组作业”这一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系统化,结果证明,“小组作业”是一种非常适合现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这种新型的作业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好并完善它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共同行参考。

一、学生方面。

1.小组的划分。

基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最基本要求,学习小组的划分是第一步。教师师提出原则,学生自由结合。这些原则包括组员的人数、性别、英语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对小组长的相关要求等。小组成员可以四人一组,五人一组或六人一组等。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做到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同时,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每次任务的完成,都尽量做到让优等生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中等生能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启迪和帮助。

2.小组的管理。

小组划分好,学生的角色分工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创建小组形象:(1)取好组名。(2)创建组训。(3)设计组标。(4)确立小组奋斗目标。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和进取心。

在进行“小组作业”的过程中,当学生产生了疑问又无从解决时,就需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动,一人讲,多人听,然后再互相补充;或一个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同伴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人总结归纳、整理并记录于“小组记录本”。教师在查看记录本后,可适时适当点拨,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达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教师方面。

1、教学组织、管理及评价策略。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热衷于小组的各项活动,教师应专门建立小组活动的激励制度,特别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多进行鼓励帮助,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主动关注小组荣辱。提供几条教学策略共大家参考:

(1)把个人计分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小组计分的评价方式,从而有利于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良好格局。

(2)既要重视评价学习结果,如学习成绩、社交技能、问题意识、情感态度及社会性发展等,还应注重评价实施过程,如小组活动方式及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和学习气氛等。

(3)合不仅要进行教师评价,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

2、小组作业的精心设计与安排。

笔者曾在论文《大学英语课外作业改革中的五大转变》(见《群文天地12月》)中阐述各类作业的异同,下面就着重谈谈对“小组作业”的看法。

教学实践的两年来,笔者主要布置如下小组作业:

(1)英语单词词缀(前缀、后缀)整理及总结。

(2)英语作文中各种连接词的归纳及写作操练。

(3)中西方典型节日异同比较、分析。

(4)典型段落翻译实践。

(5)同一作文题,设计不同提纲并写作。

(6)课前预习指导任务分配及完成。

(7)课前收集对社会热议某一话题的素材,为课堂辩论做课前准备,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此类“小组作业”都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之总结,笔者认为“小组作业”需具有以下特点:

2、结合课堂教学。既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英语知识;

3、作业主题要与时俱进。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时事,让学生能有多样学习素材的输入;

5、感受英语学习乐趣。学习外语,不同的文化学习是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也是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的一个切入点,课外让学生主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会让他们觉得英语学习有了另一番乐趣。

总之,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好“小组作业”,并辅以良好的小组管理和运作,它不仅丰富了学生“合作学习”实践,也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还会让课堂英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veenmans,kenterb,ativelearningindutchprimaryclassrooms[j].educationalstudies,,26(3):281-301.

[2]johnsondw,entingcooperativelearning[j].educationdigest,1993,58(8):62-66.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所涉及的理论基础、技术与人的因素、结构进程以及应突出的特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进程。

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它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古往今来,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被人们信效、运用并加以改进,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导致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新的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又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物质与技术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本文所指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的大量经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为指导,在一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但又有别于一般课堂教学模式,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异性。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所涉及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就此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时期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影响,所持学习理论的观点,对构建教学模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采纳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近代以前受机械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也带有机构性;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人的认识角度进行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第一次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反传统学派代表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创建了“五阶段”课堂教学模式。进入50年代,许多国家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促使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也不断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学模式是在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有先进的,也有保守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全民教育思想,即面向全体国民,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终身教育思想,即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素质教育思想,即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能反映素质教育的思想。我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为了这种体制服务,只有教师大量地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出大量高分低能的“人才”,这种“人才”缺乏创造力,只会生搬硬套书本知识,难以适应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原有的那些陈旧滞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体现我国素质教育强调的三个发展,即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比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根舍因批典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个别化学习理论等。布鲁纳提出在教学中要采用“探索——发现”式方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在于探索掌握学习的有效策略;巴班斯基探讨的是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提介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在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应充分反映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

我国近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改革,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在探索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语文“四结合”实验学校、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等都做了许多工作。近几年推出了双主教学模式,整体性教学模式,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语文“四结合”识字、阅读、作文、听说等方面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建立,为探索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现代教育中技术因素的重要性。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它的优势,在应用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功效,以达到最估的教学等。这些问题同样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考虑,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将技术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

某一新兴的技术运用于教学,即成为一种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化。教学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有些人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过分夸大,认为未来的教育是网络教育,未来的学校就是网络学校,这是不够明智的,这是受“惟技术论”思想的影响。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谨记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可以用它来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进行练习等,使教学生动活泼。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用于个别化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是以“教”为主,也可以是以“学”为主。在当今时代技术渗透到教育之中,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因此,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正确处理好技术因素。

在探索利用技术手段于教学过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使技术成为教学的动力,但是不能只注重技术成分而忽略了人的因素。

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发展。人是在群体中发展自我、发展个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因此,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人的因素。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进行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问题的设置者、学习的引志者、活动的组织者;强调人的情感因素。如果在教学时学生长期面对的只是冰冷的机器,在与机器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其认知,可想而知,时间久了学生只能成为机器的牺牲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一种眼神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重要的,它弥补了面对机器学习时的情感交流欠缺之处。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让技术成为推动教学的动力。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形成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可见,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形成新的教学进程结构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创建的新模式是否具有自身的特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是否具有生命力。

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其独特的教学进程结构,如班级教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将教学进程归纳为: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论课堂教学模式;杜威的发生困难——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五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课堂教学模式都具有自己的教学进程结构,这些进程结构并非是他们任意组创在一起的,这其间各个环节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是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

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进程结构,借鉴其他较有影响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根据自身特殊因素,发展与创造新型的模式。新型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应该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大量的测试,对于不足之处进行修改、补充与完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要体现学科的特性、知识类型的特性、教学的规律性,以教学原则为准绳,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1、新颖性、独特性。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应该是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模式的,否则“新”字就无法体现。“新”包括以上所提到的新时期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形成的新的教学结构进程。独特指某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特定的目标、条件和范围。因为,某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的,它不是万能的,如果超越了应用目标、条件和范围或者不具备其特定的应用目标、条件和范围,就很通信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可行性、推广性。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构建符合和体现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要求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要求和基本程序。这里的操作要求和基本程序应该是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具有可行性,否则它也不能叫做模式。具有可行性才有推广价值。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进程应该清晰明了,人们便于操作,这样才能推广。这里的操作不是机构地重复操作,程序是相同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千变万化的。教学的结构进程主要是为了人们的模仿和运用。如果人们无法进行模仿、运用,这一所谓的“模式”就会昙花一现。

3、稳定性、发展性。

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模式一旦形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趋于稳定,模式的进程结构也趋于稳定,模式才具备可行性。是埋变化的“模式”人们无法把握它,也就不具备可行性,这种模式其实是名存实亡。但是,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稳定是相对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模式也要经历一个完善的过程,一成不变的模式同样是没有生命力的。赫尔巴特的四段论课堂教学模式由其弟子补充完善为五段教学法,在教育史上统治了近半个世纪。可见,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只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才具有价值。

4、多元性、录活性。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特性与功能,不同的学科、知识类型、教学对象年龄层次等,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在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这些方面,建立多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教学而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应灵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科、知识类型、教学对象的年份层次实施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某一特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而言,教学的结构进程虽然是固定的,但是教学方法却是灵活的,因此,同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丰富多采的。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论文

知识的迁移,通常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表现形式。所谓正迁移,即积极的迁移,是指把自己掌握的某些知识准确地、灵活地运用到学习新的知识和解决新的问题的过程中,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如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准确而灵活地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去,甚至出现知识的混淆、窜位和张冠李戴的现象,就是负迁移。只有正迁移才是能力形成的标志。

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积极迁移的基础和前提。高层次的能力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之后,经过科学训练产生出来的。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以理解为前提,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大自章节标题,小到插图注释都不能忽视,以此来理清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起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从而为顺利完成知识迁移创造有利条件。

培养迁移知识的能力,必须从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入手。这是因为,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没有思维能力,就谈不上什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实现知识的积极迁移,学生除了必须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通过有目的地进行发展思维能力的训练,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而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地积极迁移知识。

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学习中国史,就应当把它纳入世界史的'总体中去加深理解;同样学习世界史,也应考虑到中国发生的事件。而目前我们中学历史教材是中国史、世界史分开讲授的,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往往形成两个不同的历史“世界”。要解决这一矛盾,学生就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握历史的教材的整体,从而形成“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概念。我们要学会让学生将中外的有关重大事件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从而建立起“世界历史”的知识网络。这一过程,也就是训练中外历史知识相互迁移能力的过程。

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可供迁移的与其他学科(尤其是政治、语文、地理学科)的知识交叉和联络点,中学的课程改革也将沿着课程综合的方向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历史知识与语文学科的汉语知识,诗词知识……,历史知识与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与地理学科的识图和地名等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积累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得以发展,知识逐渐扩充和深化,这本是学习生活的必然规律,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有些同学在历史学习中较少出现负迁移,而有些同学则负迁移频繁发生。究其原因,与他们的学习作风和学习方法不无关系。凡是在学习中频频发生负迁移现象的学生,往往学风浮躁,不求甚解。也有些学生则由于不善于独立总结学习方法,一味死记硬背,不会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完不成迁移,形成不了能力。须知,死记硬背至多只能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和静态堆砌上,而决不能把人的思维活动引向理解和运用的高层次,形成不了迁移能力。我们要把书读细、读懂、读活,把记忆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总之,培养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不仅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教育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只要长期坚持将历史发展置于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动态环境中考察,养成良好的善于联想的思维习惯,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就能从事物自身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上去构筑各种形式的联想跨度,形成“纵横捭阖”的思维,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中职学校凭借着现代信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社会对于中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固化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应对这种现状,中职学校提出了应对措施。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中职学校的教学大纲做出了改变,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这些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动力。本文结合教学现状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探索中职数学教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提供建议和措施。

近年来,许多用人企业都反映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呈下滑趋势,而且专业技能水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同时,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受到了质疑。为了迎合社会用人标准、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打开道路,中职学校必须做出改变,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时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中职教育数学教学的现状。

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所以对于教学方式的突破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就存在基础差、数学学习底子薄、对数学学习不重视等问题。再加上学校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逐步丧失。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

首先,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识不到位,且能力有限,数学知识掌握不扎实,思维能力差,数学知识运用意识不强。

其次,中职教师并没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与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沉闷。而且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知识讲授上,只是照本宣科。归根结底还是意识上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尤其是数学这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最后,中职学校教材的编排与内容选取方面也存在问题,与实践操作相脱节。以上这些都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懈怠,觉得数学学习其实并不重要,从而导致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如果要改变中职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教师及学校的思想理念,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学科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多么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还有学习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运用自主学习能力,不但能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摸索与研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从而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运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在学习中可以获益良多,在以后的工作与发展过程中也能不断吸收新的知识,随时应对变化的形势与不断更新的海量信息。

用人单位中最欢迎的不是空有专业知识、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自主学习,擅长接受新知识的人。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时能够展示出优势,教师和学校要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学科知识的运用不只体现在数学学习这一层面,如果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比如,建筑工程规划和设计,需要精确地计算楼间距、地理位置、朝向。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这些方面就都得以体现,对于中职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教师应该制定适合学生心理和个性特点的方案,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根本动力。中职学生本来数学基础就差,数学学习兴趣就不高,所以教师可以采用鼓励肯定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一位不经常完成作业的同学某天很认真地完成了作业,教师就应该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鼓励和赞赏,提高他的自豪感。这样能够激发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主完成作业的信心。

三、自主学习有效引导的途径。

对于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引导的途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结合诸多教学案例与实际情况具体来说,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注意。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堂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课本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突破传统教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课堂的习惯。注重营造师生互动与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次,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或者延伸课外知识,布置有趣的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集合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集合的意义。另外,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对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引导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思想,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结语。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中职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中职教育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一定能给予中职教育发展巨大的推动力。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多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益十分低下。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意识,端正学习目的,保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构建多元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参与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保证学生拥有大量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不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说教所能奏效的,而是通过长时间大量亲身实践逐步养成的。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探寻新知,使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神奇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某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会不知疲倦地主动探求。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要对学生倾注关爱之情。其次,巧设疑问,以疑激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释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巧妙精心设计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再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

3.教师的监督指导。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如:与学生签订学习合同;建立教师监督与学生相互监督并存的机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日记、单元评价报告等;由学生自己出题,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测试评阅,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成绩和不足。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努力构建多元课堂教学,改变传统历史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

1.让学生进行试讲,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有些内容特别是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讲,改变教学内容都由教师一个人独讲的局面。试讲的学生或小组经过充分准备和试讲,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教师补充和点评之后,每个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课程知识,而且还学到了一些教学技能。试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也许刚开始试讲时,有些学生因准备不充分或紧张等原因,讲课效果不理想,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或组员的补充而得以完善,并不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不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教学质量。

2.建立合作性学习小组。所谓的“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习小组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学习的形式和途径,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蕴涵着启人智慧的思想和方法,合作解决问题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愉悦的合作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有效的合作,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发展,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发展。通过共同参与,有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开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课外的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创造之源,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以充分彰显学生主体性为依归,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课堂中心”向“生活中心”的转变。如开展历史考察,让学生体验历史形成过程,获取历史知识。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感受历史的天然大课堂,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探究地方文化为活动主题,通过地方志、书报、网上查寻、拜访前辈和实地考察等各种手段收集有关古都开封的历史文化资料,以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奇异魅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广大历史老师不断丰富和完善。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总结

做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还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了解现代化科技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另外,需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中勇于探索,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觉得听你的课有趣、有味,从而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投身学习。

有人提出“要通过知识的教学,不断发展孩子的智力素质,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想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联系,掌握内在规律性,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更看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三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其实我们在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方法时也能深深体会和谐课堂带来得高效率,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伙伴。老师和学生,只有年龄上的差异,没有地位上的级别。这样的课堂,学生情为所动,教师情为所开。从形式上看,师生不经意间快乐的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学习是潜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其实我在网上观看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也能深深体会到这种和谐课堂的气氛,他们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我们很难分出哪个是老师哪个是学生,只见他们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无拘无束,平等和谐,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有怎能不乐意学习,效率又怎能不高呢?我想让学生发现真理,就需要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只用相对的适当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习感到自由,自然就会成为交流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同学,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种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见解。在交流中,学生不断地被同伴认可,一次认可就是一次成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心。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的不断实现,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得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